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脚丫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脚丫》含反思(三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脚丫》含反思(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eef2a7aa00b52acfc7ca87.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脚丫》含反思(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脚丫》含反思一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船》二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船漂呀漂》三
- 1 -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脚丫》含反思一
小班教案《小脚丫》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脚丫取物,拓印小脚,体验脚丫游戏的快乐,认识自己的小脚,了解小脚的功能,初步了解爱护小脚丫的小常识,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小脚丫》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小脚,了解小脚的功能。
2、尝试脚丫取物,拓印小脚,体验脚丫游戏的快乐。
3、初步了解爱护小脚丫的小常识。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彩泥、地垫、鞋架、课件
活动过程:
一、首先请小朋友在毛巾上把自己的鞋子擦干净,然后跟随老师到地垫上做一下热身运动
(小脚小脚动起来小脚小脚跑起来小脚小脚跳起来)
1、请小朋友脱下自己的鞋子和袜子,加上顺口的儿歌:缩起小脖子、伸长小鼻子、钻进小洞子,然后把鞋子放在鞋架上摆放好
2、跟小脚打个招呼吧(小脚你好)认识自己的小脚,数数每只脚有几个脚趾头
二、把小手藏起来,尝试用小脚把纸捡起来放在篮子里
1、尝试之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把纸捡起来的,很多小朋友说用脚趾头,孩子在玩中学到了知识
2、老师提问:小脚还有那些本领?
3 / 3。
小班健康快乐的小脚丫教案及反思 小班健康活动小脚丫教案实用
![小班健康快乐的小脚丫教案及反思 小班健康活动小脚丫教案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a62cd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8.png)
小班健康快乐的小脚丫教案及反思小班健康活动小脚丫教案实用">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班健康快乐的小脚丫教案及反思小班健康活动小脚丫教案篇一小班阶段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兴趣,探索世界不妨从幼儿最贴近的自身开始。
小脚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却很少有机会去仔细观察它,创设这样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在游戏中萌发对身体的初步探索兴趣,着实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根据小班幼儿"认识很大程度依赖于行动"的特点,我在活动形式的安排中,着重幼儿的直接体验,注重他们的感受、探索。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通过看、说、摸、闻、跳等形式,让幼儿充分感知、观察、比较、体会任何事物都会变,从谈话、讨论中引申出我们会长大,脚会变大,从而激发幼儿对生活、对自己成长的热爱与渴望。
根据小班幼儿好奇好动、什么事都想亲自探究、操作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科学、艺术、语言等有机地整合起来,为幼儿创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探索、操作中构建知识经验。
通过创设情境、探索操作、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同伴间合作、交流的快乐,从而让幼儿获得自信,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增进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幼儿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
了解脚的外形特征、作用,进行保护脚的安全教育。
感受小脚丫带来的乐趣,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
培养幼儿爱护脚,保护脚,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了解脚各部分的名称,用手印制脚印。
欢快的音乐,小中大三幅脚丫图、脚丫宝宝一个,录音机、音乐磁带、彩珠若干,报纸、水彩笔、绘画纸。
1、谜语引发兴趣师:今天我们这儿来了一个特殊的小客人,它是谁呢?请小朋友猜一猜。
谜语:我有两个好朋友,会蹦会跳也会走。
离它谁也不能走,你有我有大家有。
(小脚)请小客人出场:"小朋友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小脚丫,我每天躲在鞋子、袜子里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块玩玩,你们愿意和我一起玩吗?我们一起把小脚露出来吧?附:脱袜子:缩起小脖子(脱袜筒至脚心),拉长小鼻子(拉出袜头),弯弯小身子(对折),住进小房子(放进鞋子)。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小脚丫》含反思(精选10篇)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小脚丫》含反思(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e382b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1.png)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小脚丫》含反思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小脚丫》含反思(精选10篇)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小脚丫》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认识小脚丫。
2、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小脚丫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保护小脚丫的意识。
3、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一、知识准备:幼儿已有认识小手的经验二、物质准备:1、幼儿围坐成半圆。
2、平足塑料模型。
3、事先准备好的三条小路(海绵软垫、各种豆类、木板铺成的路)小路以半圆形铺在幼儿的座位后面。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师:我们的小手很能干,会穿衣,会吃饭,还会画画等等。
你们知道吗?我们身上还有一样宝贝,长得和小手很象,会是谁呢?(引导幼儿说出小脚丫,并脱下鞋子,露出小脚丫,将脱下的鞋子放在椅子下面)2、探索实践,认识小脚丫--师:我们一共有2只脚,每一只小脚丫上,都住着几位宝宝,这些宝宝的名字都叫脚趾。
请小朋友数数1只脚和2只脚分别是多少个脚趾?(先请幼儿自由数自己的脚趾数,再集体数数)--师:我们的脚趾和手指一样,上面长着什么东西?(指甲)这些指甲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幼儿摸摸自己的和别人的脚指甲,知道指甲是硬硬的,长指甲会戳痛皮肤)--师:脚上除了有脚趾和脚指甲,还有什么呢?(引导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自己的小脚,知道脚除了有脚趾、脚指甲,还有脚跟、脚心、脚背骨头等)--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自己的小脚丫,我们每个人的脚丫都一样吗?有没有哪里不一样的?(教师和幼儿一起比一比,可以从脚的大小、指甲的长短、脚心的形状等作比较,并且认识平足)--师小结:我们的小脚和小手一样有2只,每只脚上有5个脚趾,一共10个脚趾;脚有脚趾、脚跟、脚心和脚背等;脚趾上还有硬硬的脚指甲。
3、创设环境,组织幼儿提升经验--师:人的脚有什么用呢?(走路)请小朋友按顺序在不同的路上走走、跑跑、跳跳。
小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
![小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https://img.taocdn.com/s3/m/238db07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8.png)
小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脚丫,知道小脚丫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爱护小脚丫的良好习惯。
3.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小脚丫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爱护小脚丫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1.小脚丫图片、模型或实物。
2.洗脚盆、毛巾、香皂等洗脚用品。
3.音乐《小脚丫》。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展示小脚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脚丫的特点。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小脚丫有什么作用吗?”2.基本环节(1)认识小脚丫①教师展示小脚丫模型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小脚丫的结构。
②教师讲解小脚丫的功能,如支撑身体、走路等。
(2)爱护小脚丫①教师讲解如何爱护小脚丫,如每天洗脚、剪指甲、穿合适的鞋子等。
②教师示范如何正确洗脚,引导幼儿模仿。
(3)趣味活动①播放音乐《小脚丫》,教师带领幼儿做小脚丫舞蹈。
②教师设计一些关于小脚丫的游戏,如“小脚丫猜谜”、“小脚丫接力”等。
3.结束环节(2)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音乐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充分认识自己的小脚丫,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参与,让他们亲身体验,提高了教学效果。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如洗脚、剪指甲等,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本节课的趣味活动设计较为丰富,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
5.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六、教学建议1.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增加互动环节,让幼儿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学到知识。
3.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4.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脚丫》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脚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6060eb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6.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脚丫》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同学能够唱出《小脚丫》这首儿歌。
2、同学了解与运用“小”字。
3、培育同学的口语表达本领,提高同学的赏识水平。
4、通过手工制作小花环,培育同学的动手本领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领悟儿歌《小脚丫》的意义和情感。
2、能够唱出《小脚丫》这首儿歌。
3、绘画、剪纸和手工制作小花环。
三、教学难点1、能够学会与应用“小”字。
2、重视同学的情感教育。
四、教学过程1、导入:重点引导同学谈论本身的小脚丫,并且了解本身的特点,带出“小”字的定义,为同学理解整个教案的进展做铺垫。
2、与同学一起唱一段“小脚丫”的歌词,让同学围着教室跳舞,赏识这首简单明白的小儿歌。
3、绘画显示“小脚丫”这个词的形状,并让同学阅读一些小字词语,让同学对“小”字的理解更加丰富,例如:“小鸟儿”,“小瓢虫”,“小松鼠”,“小兔子”等等。
4、让同学通过剪纸和手工制作花环,加深同学对“小脚丫”这个词的印象。
5、在结束后,回到整个教案的内容,询问同学此次体验的感受,并且在讨论区做一个回应。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案的难点为引导同学学会用“小”字,并了解“小脚丫”的定义,同时通过唱儿歌、绘画、剪纸以及制作小花环等多种方式来培育同学对“小脚丫”的印象,非常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同学呈现了更多例子和现实中的“小”字事物,对于同学理解“小”字的意义起到了很大的帮忙作用。
在同学制作花环的过程中,同学可以自由地运用本身的想象力和制造性,相互交流,并且所制作的小花环也能够用来点缀他们身上的服装,调整他们的心情。
在总结此次教学策略时,应将同学的“同学主体性”考虑进去,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提高他们的学习快乐程度,使得他们能够有效地把握教育学问。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https://img.taocdn.com/s3/m/67090f6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5.png)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了解脚丫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脚丫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脚丫在生活中的作用。
3.脚丫游戏,提高幼儿的脚部协调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脚丫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合作、分享,提高脚部协调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脚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脚丫的形状。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脚丫有什么作用吗?”(二)基本环节1.脚丫的基本构造(1)教师展示一张脚丫的构造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脚丫的组成部分。
(2)教师讲解脚丫各部分的作用,如脚趾、脚掌、脚跟等。
2.脚丫在生活中的作用(1)教师提问:“你们平时是怎么用脚丫的?”(2)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使用脚丫的经历。
3.脚丫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脚丫找朋友”游戏,培养幼儿的脚部协调能力。
(2)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需用脚丫夹住一个沙包,将沙包传递给下一位幼儿。
(3)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结束环节2.教师出示一张脚丫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脚丫画。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体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脚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脚丫游戏环节,教师发现部分幼儿脚部协调能力较弱,针对这一情况,教师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指导,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锻炼。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脚丫的重要性,共同关注幼儿的脚部健康。
2.环保教育:引导幼儿关注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了解脚丫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https://img.taocdn.com/s3/m/2a13328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1a.png)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教案:小班科学优质课《小脚丫》【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程,让学生认识到脚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之一,会用脚走路、奔跑等,有保护作用,需要好好呵护;2、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脚部结构和功能,并初步懂得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自己的脚。
【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白脚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之一,会用脚走路、奔跑等,有保护作用。
2、通过观察和实践,初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脚部结构和功能,学习如何保护脚,并关注脚的卫生。
【教学难点】让学生提高对脚的保护意识,知道如何用正确的方式保护自己的脚。
【教学内容】1、脚部结构和功能初探2、如何保护脚3、脚的卫生需注意【教学步骤】一、导入1.播放音乐,引领学生跟着音乐做慢跑热身。
2.请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部位:教师拿出两双不同的鞋子,让学生猜出鞋子的使用部位,并简单介绍一下。
二、探究脚的结构1.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脚的外形和分部,询问学生认识哪些部分。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提示学生看清“趾头”、“脚背”、“脚面”、“脚底”等部分。
2.教师多次模拟展示自己的脚指头弯曲,引导学生伸展脚趾,了解到自己的脚有柔韧性。
三、探究脚的功能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活动游戏,要求学生双脚站在单脚上,提高学生的平衡感。
2.引导学生感受走路、跑步时脚部的变化,通过不同的脚步动作告诉学生脚有保护身体的作用。
四、如何保护脚1.介绍运动时如何选择鞋子、穿合适的鞋子,方便脚的发育;脚部容易受伤时要及时就医。
2.请学生观察图片,看看事件是不是发生在被保护的脚上,让学生了解到脚的保护非常重要。
五、脚的卫生1. 带领学生互相检查自己和同伴的脚是否干净整洁。
2. 对不洗脚、穿鞋袜、不保持脚干爽等不良习惯进行简要告知。
六、小结1、回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反复强调脚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脚。
2、教师加强讲解,阐述了脚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脚保护的认识。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保护自己的脚。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https://img.taocdn.com/s3/m/dca945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2.png)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前言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必修课程。
小学一年级起就应该开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小班科学教育采用“观察——探究——实验——归纳——交流”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性格、科学方法、科学兴趣和科学知识等方面。
本文介绍我在小班科学教学中使用的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以《小脚丫》为例。
教学背景授课对象:小班学生教学内容:《小脚丫》教学目标:•了解人的脚的构造、功能及保护•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正确穿鞋方法,塑造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实验能力,学会使用简单工具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玩捉迷藏的游戏,要求学生躲起来,用鼻子嗅着找到对方,引出“脚气”这一词语,并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脚气吗?它是怎么引起的呢?”第二步: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一只脚的骨骼模型和实物,让学生对比分析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探讨人的脚是怎么样的。
教师介绍人脚的构造与功能,如脚趾可以抓取,脚底可以支撑,脚掌可以吸收冲击力等。
第三步:探究(15分钟)教师逐步讲解穿鞋和脱鞋步骤,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动作,模仿老师操作。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实践活动,例如学生做脱鞋和穿鞋的动作,观察模型脚、讨论哪双鞋更适合我们的脚、讨论鞋子的单独部分、如何保护我们的脚等。
第四步:实验(10分钟)教师根据教材上的方法,让学生尝试通过实验设计,制作一款适合自己的鞋子(使用面料、纸板和剪刀等简单工具),学生制作好后与小组同学分享,并与家长分享。
第五步: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概括今天做了什么探究实验;让学生介绍自己做鞋子的心得,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科学教学,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实验,了解了人的脚的构造和功能,并在实践中体验了穿鞋和制作适合自己的鞋子的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梦想和探索能力,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尤其是学生能够主动了解和感知脚是我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而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脚,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小脚丫》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小脚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a67c43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0.png)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幼儿园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小脚丫》含反思活动目标:1、知道每个人都有一双脚,初步了解脚的用处。
2、体验用脚嬉戏的欢乐。
活动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脚的用处难点:初步学习自己探究脚的本事活动预备:1、物质:各类玩具,《找伴侣》的磁带、录音机、小脚印。
2、心理:幼儿在体验用脚嬉戏的欢乐中进行。
活动过程:一、比丫丫:1、嬉戏: "比丫丫'(数次)(1)胖丫丫,瘦丫丫,伸出你的脚丫丫。
(2)胖丫丫,瘦丫丫,找个伴侣比丫丫。
(3)胖丫丫,瘦丫丫,收回你的脚丫丫。
2、数一数我们有几只小脚丫?二、玩丫丫:1、告知老师,你的小脚丫有什么本事?2、你们的小脚丫本事真大,。
屈,老师.教案.网出处。
老师为你们预备了很多玩具,我们来用我们的小脚丫来玩一玩,看看谁的第1页/共3页学而不舍,金石可镂。
脚丫本事最大?3、幼儿分散嬉戏,老师观看。
4、幼儿集中:(1)刚才你玩了什么?(2)你发觉你的小脚丫有什么本事?(3)老师适当小结:①我们小伴侣小脚的本事真大,告知老师你今日是怎么到幼儿园的?②儿歌:《小脚本事大》小脚、小脚本事大,会走、会跑、还会跳。
自己走到幼儿园,老师夸我好宝宝。
三、碰丫丫:1、现在我们来找个伴侣做"碰丫丫'的嬉戏好吗?2、幼儿找老师做"碰丫丫'的嬉戏。
活动反思:小班阶段幼儿学问阅历不够丰富,但对四周世界布满深厚爱好,本次活动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脚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却很少有机会认真观看它,在嬉戏中萌发幼儿对身体的初步探究爱好,我认为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依据小班幼儿"熟悉很大程度依靠于行动'的特点,在活动形式的支配第2页/共3页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中,着重幼儿的直接体验,通过看、说、摸、跳、玩等形式,让幼儿充分感知、熟悉脚的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这篇文章到此就结束了,欢迎大家下载使用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感谢阅读!第3页/共3页。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https://img.taocdn.com/s3/m/48ccbad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5.png)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认识自己的小脚丫,了解脚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脚丫,了解脚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体验,发现脚的特点和功能。
三、教学准备1.教具:幼儿小脚丫模型、图片、视频等。
2.材料准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3.环境布置:将活动室划分为观察区、操作区、展示区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幼儿小脚丫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引发兴趣。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个小脚丫是谁的吗?它有什么特点?”2.观察认识(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自己的小脚丫,引导幼儿说出脚的特点。
(2)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幼儿介绍脚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3.动手操作(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材料,引导幼儿画出自己的小脚丫。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4.小组讨论(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脚的功能,以及如何保护脚。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6.教学反思(2)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1.导入(1)教师出示幼儿小脚丫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引发兴趣。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个小脚丫是谁的吗?它有什么特点?”2.观察认识(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自己的小脚丫,引导幼儿说出脚的特点。
(2)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幼儿介绍脚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3.动手操作(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材料,引导幼儿画出自己的小脚丫。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4.小组讨论(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脚的功能,以及如何保护脚。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6.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幼儿认识了自己的小脚丫,了解了脚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幼儿园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小脚丫》含反思word版
![幼儿园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小脚丫》含反思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0efe8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42.png)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启蒙教育的最早阶段,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能够传达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
幼儿园阶段最常用的资料是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问互动环节、活动反思等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梳理安排好每次的课堂环节。
好的教案设计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技能。
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一些优质的教案案例,方便大家使用学习。
《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小脚丫》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小脚丫》含反思!活动目标:1、知道每个人都有一双脚,初步了解脚的用处。
2、体验用脚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脚的用处难点:初步学习自己探索脚的本领活动准备:1、物质:各类玩具,《找朋友》的磁带、录音机、小脚印。
2、心理:幼儿在体验用脚游戏的快乐中进行。
活动过程:一、比丫丫:1、游戏:“比丫丫”(数次)(1)胖丫丫,瘦丫丫,伸出你的脚丫丫。
(2)胖丫丫,瘦丫丫,找个朋友比丫丫。
(3)胖丫丫,瘦丫丫,收回你的脚丫丫。
2、数一数我们有几只小脚丫二、玩丫丫:1、告诉老师,你的小脚丫有什么本领2、你们的小脚丫本领真大,。
屈,老师.教案.网出处。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玩具,我们来用我们的小脚丫来玩一玩,看看谁的脚丫本领最大3、幼儿分散游戏,教师观察。
4、幼儿集中:(1)刚才你玩了什么(2)你发现你的小脚丫有什么本领(3)教师适当小结:①我们小朋友小脚的本领真大,告诉老师你今天是怎么到幼儿园的②儿歌:《小脚本领大》小脚、小脚本领大,会走、会跑、还会跳。
自己走到幼儿园,老师夸我好宝宝。
三、碰丫丫:1、现在我们来找个朋友做“碰丫丫”的游戏好吗2、幼儿找老师做“碰丫丫”的游戏。
活动反思:小班阶段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兴趣,本次活动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脚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却很少有机会仔细观察它,在游戏中萌发幼儿对身体的初步探索兴趣,我认为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小班科学活动《小脚丫》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活动《小脚丫》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2f1899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3.png)
《小脚丫》教学活动的核心素养目标立足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及生活实践能力。结合新教材要求,具体目标如下:1.能通过观察、比较,描述脚丫的基本结构,锻炼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2.理解脚的功能,培养幼儿对身体的自我认知和爱护意识;3.培养幼儿在探索脚底纹路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4.通过学习简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脚部保健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实践能力。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课本内容紧密相连,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保护我们的脚丫”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脚丫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脚部保健。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脚丫保护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小脚丫》教学活动总的来说,我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自己的脚丫,他们能更好地了解脚丫的基本结构,也知道了脚丫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案例和实物演示,让孩子们对脚丫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脚丫》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自己的脚丫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脚丫的奥秘。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https://img.taocdn.com/s3/m/5c900b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5.png)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身体结构的认识,了解脚的结构和功能;2.观察并探索脚印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变化,理解影响脚印的因素;3.强化幼儿对环境的观察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准备1.活动物品:沙土、水桶、纸巾、幼儿盆、水果刀、水果。
2.教具:黑板、粉笔、计时器。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入课题:老师给幼儿们看一个大的脚印,问幼儿们这是谁的脚印。
引导他们思考脚印的形状、大小,以及影响脚印的因素。
2.引导问题:脚印是怎么来的?脚印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第二步:观察脚印(10分钟)1.大组活动:老师将一桶沙土倒在地板上,要求幼儿们轮流蘸水后,走过沙土,在沙土上留下自己的脚印。
2.引导问题:观察自己脚印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发现?第三步:探索脚印(15分钟)1.分组活动:将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幼儿的脚印,和同组的小朋友一起围绕该脚印进行探索。
2.引导问题:脚印的形状和大小与什么有关?为什么同组的脚印形状和大小不一样?我们该如何进行解释和探讨?第四步:水果切割(15分钟)1.小组活动:将水果切割成脚的形状,分发给每个小组。
让小组的幼儿尝试将水果的脚形印在幼儿盆里。
2.引导问题:水果的脚型与幼儿们的脚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同样是水果,但脚印形状不一样?第五步:总结归纳(10分钟)1.结合黑板,根据幼儿们的观察和探索结果,让幼儿们总结归纳脚印形状和大小的影响因素。
2.由幼儿们总结并擘画脚印的形状与步伐的关系。
四、教学反思通过《小脚丫》这一教学活动,幼儿们在观察、探索和实践中深入了解了脚印的形状、大小及影响因素。
他们通过实际操作以及小组讨论,增强了对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同时,幼儿们也通过合作与沟通提升了团队合作的意识。
然而,教学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改进: 1. 在导入环节,可以加入更多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引导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2. 在观察和探索环节,可以利用更多的教具或材料,例如放大镜等,加深幼儿的观察和理解; 3. 在活动设计过程中,一些细节方面的安排需要更加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例如加强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幼儿园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小脚丫》及教学反思(五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小脚丫》及教学反思(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9d482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e.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小脚丫》及教学反思(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小脚丫》及教学反思《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小脚丫》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小脚丫》含反思!设计思路:小班阶段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兴趣,探索世界不妨从幼儿最贴切的自身开展。
小脚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对于我们小班的孩子,每天午休起床都会玩玩小脚丫,幼儿对身体的初步探索有着强烈的兴趣,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根据小班幼儿“认识很大程度依赖于行动”的特点,在活动形式的安排中,着重幼儿的直接体验,通过说、看、摸、动等形式,让幼儿充分感知、比较,认识脚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生活、对自己成长的热爱及渴望。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激发幼儿对成长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2、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自己小脚的作用和特点,知道脚会随着人体而慢慢长大。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初步谈论过小脚,了解脚的基本结构(脚背、脚跟、脚底、脚趾头);幼儿完成过小脚印的美术作业物质材料准备:幼儿的小脚印地垫、室外的脚印画、幼儿小时候的小脚印。
活动过程:一、利用歌表演《我有一双小小手》和游戏活动引出提问:小手对我们这么重要,那小脚对我们是不是也一样重要呢?二、小脚是我们最需要的好朋友,我们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脚。
1、说一说:我的小脚会做什么?2、做一做:我的小脚会做什么?三、认识小脚,和小脚丫做朋友。
1、伸出小脚看一看,和小脚做朋友。
2、帮小脚活动一下(擦擦脚背,搓搓脚跟,揉揉脚趾头)。
四、谈一谈:为什么有些人的脚大,有些人的脚小。
1、观察比较,谁的脚大。
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谁的脚小。
2、感知小脚和我们的身体一样,会慢慢长大。
五、玩一玩:关于小脚的游戏。
1、小脚变变变。
2、踩脚印。
3、小脚在哪里。
(找脚印)六、帮小脚找朋友,保护小脚。
活动廷伸:1、活动区中继续开展踩脚印的活动。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https://img.taocdn.com/s3/m/a29e91e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0.png)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丫》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足部的构造和功能。
2. 掌握步态和站姿的正确方法。
3. 提高对自己足部保护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材《小脚丫》。
2. 彩色卡片、图片或模型展示相关人体构造。
3. 视频或图文资料展示正确的步态和站姿。
4. 与足部相关的游戏或实践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教师将一张彩色卡片或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卡片上的足部,并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足部的了解和想法。
Step 2 学习1. 教师通过呈现图片或模型来让学生了解足部的构造和功能。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的足部构造,以及它们在行走和运动中的作用。
2. 教师播放一个与足部有关的视频,展示正确的步态和站姿。
教师解释并讲解每个动作的重要性,并请学生模仿,矫正不正确的动作。
3. 教师可从科学实验、游戏或实践活动中引入足部的受伤和保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足部。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然后展示他们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Step 3 温故知新教师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对足部构造和保护的理解。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回忆起自己学到的知识。
Step 4 拓展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足部相关的游戏或实践活动,如足球、夹球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练习正确的步态和站姿,并体验到足部受力和保护的重要性。
Step 5 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和目标。
教师询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和理解,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书面反思或小组分享的方式来回答。
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较为明确,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足部的构造和功能,掌握正确的步态和站姿,提高对足部保护的意识。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组织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足部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足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整堂课学生参与度高,互动积极,学习效果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目标:
1、在看一看、踩一踩、玩一玩的过程中增进孩子对脚的认识,发展脚的触觉功能。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用不同材料铺成的小路(黄沙、鹅卵石、木板、地砖)
2、不同质感材料若干(纸、草坪、海绵、泡沫、黄豆、弹珠、地砖、米)
3、头饰若干,五角星若干
活动重难点:
能用脚感知出不同质感的材料
活动过程:
1、音游:滑稽的脚先生
2、猜猜他在哪里。
(师说名称幼儿快速指出:脚尖、脚跟、脚底、脚背、大脚趾、小脚趾)。
3、小脚有什么用?(小脚本领真大)
一、走小路,体验不同感觉。
1、瞧,今天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四条小路,看看是哪四条小路;(黄沙路、鹅卵石路、木板路、地砖路)
2、你们用小脚去走走有什么感觉?
3、幼儿交流:把你的感觉来告诉大家。
4、小结:木板路走上去感觉硬硬的,有点暖暖的;地砖路是冰凉的,很光滑的;黄沙路是麻麻的,脚还会陷下去的,鹅卵石路是不平的,有点疼疼的。
二、幼儿探索感知不同质感的材料。
1、说说有些什么东西?
2、幼儿自由探索感知,老师指导;
3、小结交流:小脚发现了什么?
游戏:幼儿两两结队相互检查感知不同材料。
(找一个朋友,两人商量好谁先遮起眼睛来猜另一个人来帮他检查,猜的人全说对了给他一颗五角星,再换过来。
)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为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我采用动静交替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思考的同时,让幼儿的肢体也动起来,不抑制他们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乐于动口动手,乐于展现自我。
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在活动中,我安排了幼儿自主表演这首歌,幼儿们都想展示所学,为了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这个活动最终显得有些长,如果重新组织这个活动,我会注意这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