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李贤列传》原文及翻译
语文文言文翻译-李贤,字原德,邓人
李贤,字原德,邓人李贤,字原德,邓人。
举乡试第一,宣德八年成进士。
景泰二年二月上正本十策,帝善之,命翰林写置左右,备省览。
转吏部,采古二十二君行事可法者,曰《鉴古录》,上之。
英宗复位,命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与徐有贞同预机务。
未几,进尚书。
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
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
贤曰:“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
”遂命增银。
石亨、曹吉祥与有贞争权,并忌贤。
诸御史论亨、吉祥,亨、吉祥疑出有贞、贤意,诉之帝,下二人狱。
会有风雷变,得释,谪贤福建参政。
未行,王翱奏贤可大用,遂留为吏部左侍郎。
逾月,复尚书,直内阁如故。
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
当亨、吉祥用事,贤顾忌不敢尽言,然每从容论对,所以裁抑之者甚至。
时岁有边警,天下大水,江南北尤甚。
贤外筹边计,内请宽百姓,罢一切征求。
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
贤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
帝难之。
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
贤退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初,御史刘濬劾柳溥败军罪,触帝怒。
贤言御史耳目官,不宜谴。
石亨谮贤曲护。
帝渐疏贤,寻悟,待之如初。
每独对,良久方出。
遇事必召问可否,或遣中官就问。
贤务持大体,尤以惜人才、开言路为急。
宪宗即位,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
成化二年冬卒,年五十九。
帝震悼,赠太师,谥文达。
(节选自《明史·李贤列传》,有删略)李贤字原德,是邓县人。
宣德八年考中进士。
景泰二年二月呈上端正国家根本的十条策略,皇帝认为很好,命令翰林写好后,放在自己身边,以备审阅。
转到吏部任职,采编古代二十二位君主值得学习的事迹,命名为《鉴古录》,呈给皇帝。
英宗重新即位后,命他兼任翰林院学士,入文渊阁当值,与徐有贞一起参预机务。
不久,他升为尚书。
李贤气度端正凝重,奏对皇上都切中机宜,皇上非常宠爱他。
古文翻译,每日一句
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子中给陈登云看, 陈登云随即送到朝廷。(粪便)
猜词【嫌】
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 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 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 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 有顷,父来,持麦饭、 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 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 渔父曰:“吾见子有饥 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 哉?”(节选自《吴越春秋》)
译文:如果放出西湖的水,满城都是被淹的百姓。
《双节堂庸训》者,龙庄居士教其子孙之所作也。居士扃(关闭)门养 疴,日读《颜氏家训》《袁氏世范》,与儿辈讲求持身涉世之方, 或揭其理,或证以事。(选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自序》)
译文:和儿辈谈论探求坚守自己、经历世事的道理,有时揭示那些 道理,有时引用事例规劝(验证)。(道理)
孙惠蔚,武邑武遂人也。年十五,粗通《诗》、《书》及《孝 经》、《论语》。十八,师董道季讲《易》。十九,师程玄读 《礼经》及“春秋三传”。时中书监高闾因相谈荐,俄为中书博 士,转皇宗博士。秘书令李彪,自以才辩,立难于其前,闾命惠 蔚与彪抗论,彪不能屈。黄门侍郎张彝,常与游处,每表疏论事, 多参访焉。(选自《北史·孙惠蔚传》)
即时巩固5:舍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 以号。(李疑)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解,安能以室 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 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选 自宋濂《文宪集·李疑传》)
译文:我宁可冒着连坐的风险收留他们,也不忍心眼看着她们母 子死去。(收留,安置)
天顺日录(明朝李贤)
初,言官欲論亨不能振作兵威,虜復入寇,又歷數不法事情。附勢者潛泄於亨,亦謂有貞主使。其都御史、御史逮之一空,朝野愕然,莫不失望,言路從此不通矣。
景泰間,山東連歲災傷。天順初,人猶饑窘,已發內帑銀三萬兩賑濟,有司以為不敷,乞增之。上召有貞與賢曰:「可從否?」賢對曰:「可。」有貞怫然曰:「不可。不知其弊者以為可。臣常見發銀賑濟,小民何嘗沾惠?俱為里老書手得之。」賢曰:「雖有此弊,猶勝於無銀。」上曰:「增銀是也。」吉祥亦曰:「朝廷錢財如山,不必吝惜பைடு நூலகம்」有貞不得已從之,遂增銀四萬兩。有貞退而不樂,賢曰:「先生誤矣!朝廷欲出內帑濟饑民,而我輩反沮之,萬一迫而為盗,責將誰歸?」蓋其初不論可否,惟欲事事出於己,古之人惟其事之當而從之, (「古之人惟其事之當而從之」,「古之」原作「故耳」,據明朱氏國朝典故本、明古穰文集本改。) 不必出于己也。後上亦覺有貞之非,嘗曰:「如增銀濟民一事,有貞不然先生之言,其謬如此。」
賢自再入閣,立意退避,必待宣召方趨侍,不然只在閣內整理文書封進。雖十日不召,亦不往。上久而覺之,且厭石亨輩朝退頻入見,或因小事私情,或無事亦報入見。一日,上召賢曰:「先生有文書整理,每日當來。其餘總兵等官無事亦頻來,甚不宜。令左順門閽者今後非有宣召,不許擅進。」上意謂賢當來,賢亦不自入,必有宣召而後入。然上意漸加向從,凡左右薦人,必召賢問其如何,賢以為可者,即用之;不應者,即不行。但賢惟以正對,上亦漸覺。
天顺日录 明 李贤
天顺日录明李贤正统十四年间,上在位未尝有失德事。
当时王振擅权,致有土木之变。
上既回銮,入南城,天下人心向慕不衰。
及景泰淫荡载度,臣民失望,一闻上皇复位,无不欢忭鼓舞。
及石亨、张軏辈窃弄威权,人又失望。
有御史杨瑄自河间来者,言石亨家人霸占民田,上谓贤与徐有贞曰:“御史敢言如此,实为难得。
”亨辈遂谓贤与有贞主使,不然御史安敢如此,遂于上前诉其迎驾夺门之功,且言贤等欲排陷之,悲哭不已。
上不得已,依其所言,召言官劾贤与有贞,下之狱。
是时,士大夫莫不惊惧,方喜上嘉御史敢言,以为朝廷清政可卜,不料如此。
是日,忽雷雹大作,大风拔木,承天门灾,京师震恐。
翌日,即将贤等降除参政等官,人以为感召天变如此其速。
亨辈之家,大木俱折,冰雹尤甚,皆恐惧不安,遂有此处置。
不然贤等安得即出。
上心亦知此辈之非,但以初复位,亨等又自以为功,日在前后左右,只得徇从。
越二日,上曰:“近日主张行事皆是徐有贞一人,李贤在朕前未尝有妄言,今与有贞同责,于心不堪。
”即召使部尚书王翱曰:“李贤不可放去,还欲用之。
”遂转吏部左侍郎。
上之复位,天下人心无不欢戴。
若无亨辈搅扰左右,前后皆得正人辅导行事,三代可复。
不幸而遇亨辈,谗言一人,未能遽解。
数年之久,言路犹塞,所谓“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可不戒哉!上留贤为吏部左侍郎,时石亨闻之,愕然而怒,然无可奈何。
及见贤,忸怩有惭色,已而反加亲厚,且以杯酒接殷勤之欢。
或有宣召同事,喜见于面;若独召贤,心便生疑,惟恐毁其短。
之久,见贤推诚无伪,方不介怀。
但数日不蒙宣召,心便不安,必假以事而进。
出则张大其言及宠恩所加,使人畏其势而羡其荣。
然所言大抵私情十八九,在朝文武之士,疏者虽正以为邪;其趋媚亲附者,虽邪以为正。
原其所存,不知天理为何物,惟利是尚,欲其不败难矣!天顺改元复位之初,学士陈循罪斥去,惟徐有贞等三人。
众谕谓贤宜入阁。
石亨闻之,密谓贤曰:“请子入阁。
”贤即固辞曰:“不可。
”时贤为吏部右侍郎。
亨即言于上曰:“吏部尚书王翱老矣,可令致仕。
专题07课内外文言文单篇阅读(原卷版)
专题07 课内外文言文单篇阅读(原卷版)【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高明实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
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
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
人生死有命,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方今曹公(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
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摘编自《三国志•鲁肃传》,有删改)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昔受讨逆殊特之遇.(2)诚.不足惜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规 定 巴 蜀 次 取 襄 阳 凭 赖 威 灵 谓 若 在 握10.文段为周瑜病危时写给吴主孙权的信,请概括其中主要表达了哪三点内容。
【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熊鼎,字伯颖,临川人。
元末举于乡,长①龙溪书院。
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
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②军事。
母丧除,召致京师,授德清县丞。
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
迁起居注③,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官壁间。
舍人耿忠使广信④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⑤之。
而时已颁敕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
”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注】①长:执掌。
②赞:帮助,辅佐。
③起居注:官职名。
④广信:地名。
⑤廉:察考。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鼎结.乡兵自守(2)数延.见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邓 愈 镇 江 西 数 延 见 奇 其 才 荐 之 10.联系选文,说说熊鼎是个怎样的人。
【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李贤,字原德,宣德八年成进士。
英宗复位,命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与徐有贞同预机务。
李贤(唐高宗第六子)
李贤(唐高宗第六子)人物生平亲王李贤影视形象据两唐书记载,李贤生于其父母前往昭陵祭拜唐太宗的途中,出生不久即被封为潞王,后加封岐州刺史、雍州牧、幽州都督。
七岁时改封为沛王,后加封扬州大都督及右卫大将军。
李贤幼年时读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聪慧非常,曾令高宗赞叹不已。
长大后容貌俊秀、举止庄重,深得父皇宠爱。
十八岁时曾改名李德,徙封雍王,后改回本名李贤。
李贤自幼身边不乏志士才子,“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做他的侍读,可见其自幼得到帝国最好的教育。
皇太子李贤身为雍王期间,由于太子李弘(武后长子)体弱多病,不能独立完成太子政务,故高宗曾命东宫官员和李贤代为处理政务。
上元二年,李弘猝死,李贤继立为太子。
成为太子后,李贤曾三次监国,他处理政事明确公允,受到大臣的拥戴,高宗也对他加以褒扬。
此外,李贤的文史造诣深厚,成为太子不久后,他就诏集众多学者如张大安、刘讷言、格希元等人为范晔的《后汉书》作注释,而他的亲笔点评更被史家称为“章怀注”,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此外,李贤还著有《列藩正论》、《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籍,但已佚失。
李贤做太子期间,与母后关系紧张。
据史料记载,武后曾多次亲书手信责备太子,并遣人送《少阳正范》、《孝子传》等书籍予太子,以此责备李贤不懂得为人子、为太子。
李贤常年处于惶恐之中,而宫中关于“太子不是皇后亲生”的流言更为母子关系雪上加霜。
当时,一个名叫明崇俨的道士深受帝后信赖,常伴随武后左右。
一次武后请明崇俨为皇子看相,明崇俨随即作出“英王(武后三子)状类太宗、相王(武后幼子)最贵,而太子(李贤)不堪大任”的论断,事情传到太子耳中,令李贤更加忧惧。
废杀《宫女图》,章怀太子李贤墓公元680年,明崇俨为盗所杀,武后怀疑是太子所为,随即派人搜查太子府第,查出皂甲三百余副,太子遂因谋逆罪被捕囚禁。
唐高宗向来宠爱这个儿子,犹豫再三希望赦免太子,但被武后以“为人子心怀谋逆,天地不容,大义灭亲,何可赦也”的论断驳斥。
明史本纪卷七翻译
明史本纪卷七翻译以下是明史本纪卷七的部分翻译:在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正月十三日,皇帝在南郊举行大祭天地仪式。
二十一日,交趾参将荣昌伯陈智追击并打败了黎利。
二月十八日,都指挥使鹿荣征讨柳州叛蛮并平定叛乱。
三月十九日,御史王愈等一起处决重罪囚犯,误杀无罪四人,犯罪的人被弃市示众。
五月四日,因开封、南阳、卫辉、凤阳等府去年水灾,免去田租。
十日,常山护卫指挥孟贤谋反,被诛杀。
六月一日,有日食。
七月二十日,皇帝再次亲征阿鲁台。
八月一日,进行大检阅。
十二日,堵塞黑峪、长安岭诸边险要关隘。
二十九日,皇太子免征北京、南京、山东郡县遭水灾之田租。
九月十日,临住西阳河。
十五日,听说阿鲁台被瓦剌打败,部落溃散,于是驻师不进。
十月七日,住上庄堡,迤北王子也先土干率师投降,封为忠勇王,赐姓名金忠。
二十三日,班师回朝。
十一月七日,到北京。
当年,锡兰山王前来朝见皇帝,还派使臣入朝进贡。
占城、古里、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剌撒、不剌哇、木骨都束、柯枝、加异勒、溜山、南縨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失剌思、榜葛剌、琉球中山入朝进贡。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七日,阿鲁台侵犯大同、开平,诏见群臣讨论北征之事,告诫边将整兵待命。
九日,征调山东、山西、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及西宁、巩昌、洮、岷各卫卫兵,期望三月在北京及宣府会合。
十一日,大祭天地于南郊。
十六日,郑和又出使西洋。
三月二日,大阅兵,告诉诸将亲自出征。
命柳升、陈英领中军,张辅、朱勇领左掖,王通、徐亨领右掖,郑亨、孟瑛领左哨,薛禄、谭忠领右哨,陈懋、金忠领前锋。
三日,赐邢宽等进士及第出身各有差别。
以上是明史本纪卷七的部分翻译内容,如需获取完整版信息,建议查阅明史本纪卷七原文或相关文献资料。
李继贞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李继贞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李继贞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李继贞,字征尹,太仓州人。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除大名推官,历迁兵部职方主事。
天启四年秋,典试山东,坐试录刺魏忠贤,降级,已而削籍。
崇祯元年,起武选员外郎,进职方郎中。
时军书旁午①,职方特增设郎中,协理司事。
继贞干用精敏,尚书熊明遇深倚信之,曰:“副将以下若推择,我画诺而已。
”四年,孔有德反山东,明遇主抚,继贞疏陈不可,且请调关外兵入剿。
明遇不能从,后讫用其言灭贼。
初,延绥盗起,继贞请发帑②金,用董抟霄“人运法”,籴米输军前。
且令四方赎锾③及捐纳事例者,输粟于边,以抚饥民。
又言:“兵法抚、剿并用,非抚贼也,抚饥民之从贼者耳。
今斗米四钱,已从贼者犹少,未从贼而势必从贼者无穷。
请如神庙特遣御史振济故事,赍三十万石以往,安辑饥民,使不为贼,以孤贼势。
”帝感其言,遣御史吴甡以十万金往。
继贞少之,帝不听,后贼果日炽。
继贞为人强项,在事清执,请谒不得行。
大学士周延儒,继贞同年④生,属总兵官于继贞。
继贞瞠目谢曰:“我不奉命,必获罪。
刑部狱甚宽,可容继贞也。
”延儒衔之。
已,加尚宝寺卿。
当迁,帝辄令久任。
田贵妃父弘遇以坐门功求优叙不获,屡疏诋继贞,帝不听。
中官曹化淳欲用私人为把总,继贞不可;乃嘱戎政尚书陆完学言于尚书张凤翼以命继贞,继贞亦不可,凤翼排继贞议而用之。
化淳怒,与弘遇日伺其隙,谗之帝,坐小误,贬三秩。
会叙甘肃功,继贞请起用故巡抚梅之焕,帝遂发怒,削继贞籍。
已,论四川桃红坝功,复官,致仕。
十一年用荐起历两京尚宝卿明年春召对陈水利屯田甚悉迁顺天府丞。
十四年冬,诏发水师援辽,坐战舰不具,除名。
明年夏,召为兵部添注右侍郎。
得疾,卒于途。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六·李继贞传》,有删节)【注释】①旁午:旁,普遍;午,纵横交错。
②帑(tǎng):国家收藏钱财的库房。
③赎锾(huán):支付赎金赎罪。
④同年:科举时代同榜考中的人。
2017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ppt (1)
第29页
第8页
返回导航
语文
答案:(1)趁机请求施行宽容和怜惜百姓的政策,又请求停止江南 织造的事务,清理锦衣卫的案件,皇帝对此感到为难。(2)陛下应 当感到恐惧而加以反省,不要亲近左右侍从和受宠幸的人,要尊 重信任老成的人,共同谋划国家大计(国事)。
第9页
返回导航
语文
【参考译文】 李贤字原德,是邓县人。宣德八年考中进士。景泰二年二月呈 上端正国家根本的十条策略,皇帝认为很好,命令翰林写好后, 放在自己身边,以备审阅。不久又陈述车战和火器的好处,皇帝 很是采纳。于是又陈述边疆防务松弛废弃的现状,于谦请求把这 奏章下发到各位将领,借以勉励他们。转到吏部任职,采编古代 二十二位君主值得学习的事迹,命名为《鉴古录》 ,呈给皇帝。
语文
诊断发现
第1页
返回导航
语文
专题提分三 练翻译,突破实词、虚词和句式
第2页
返回导航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李贤,字原德,邓人。宣德八年成进士。景泰二年二月上正本 十策,帝善之,命翰林写置左右,备省览。寻又陈车战火器之利, 帝颇采纳。因陈边备废弛状,于谦请下其章厉诸将。转吏部,采 古二十二君行事可法者,曰《鉴古录》 ,上之。英宗复位,进尚书。 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 召徐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贤曰:“虑中饱而不贷, 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遂命增银。
第15页
返回导航
语文
[名师解读]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阅读理解的重要形式,翻译注重表达形式与文 意内容两个方面。体现在具体的翻译语句中,实词、虚词和句式 就成了翻译的三个不可回避的重点。
第16页
返回导航
语文
[问题发现] 1.因对文言实词含义和用法的理解错误,造成翻译严重失分。 2. 因对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把握不准, 造成翻译不准确, 乃至文意不通。 3.翻译中,没有注意文言句式和固定结构的翻译,造成的理解得 分较低。
文言文《明史李贤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贤,字原德,邓人。
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贤曰:“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
”遂命增银。
遇事必召问可否,或遣中官..就问。
贤务持大体,尤以惜人才、开言路为急。
所荐引年富、程信、姚夔、崔恭、李绍等,皆为名臣。
曹钦之反也,击贤东朝房,执将杀之,逼草奏释己罪。
赖王翱救,乃免。
贤密疏请擒贼党。
时方扰攘,不知贤所在。
得疏,帝大喜。
裹伤入见,慰劳之,特加太子太保。
贤因言,贼既诛,急宜诏天下停不急务,而求直言以通闭塞。
帝从之。
门达方用事,锦衣官校恣横为剧患,贤累请禁止,帝召达诫谕之。
达怙宠益骄,贤乘间复具陈达罪,帝复召戒达。
达衔次骨,因袁彬狱陷贤,贤几不免,语载《门达传》。
帝不豫,卧文华殿。
会有间东宫..于帝者,帝颇惑之,密告贤。
贤顿首伏地曰:“此大事,愿陛下三思。
”帝曰:“然则必传位太子乎”贤又顿首曰:“宗社幸甚。
”帝起,立召太子至。
贤扶太子令谢。
太子谢,抱帝足泣,帝亦泣,谗竟不行。
成化二年三月,遭父丧,诏起复..。
三辞不许,遣中官护行营葬。
还至京,又辞。
遣使宣意,遂视事。
其年冬卒,年五十九。
帝震悼,赠太师,谥文达。
贤自以受知人主,所言无不尽。
景帝崩,将以汪后殉葬..,用贤言而止。
惠帝少子幽禁已六十年,英宗怜欲赦之,以问贤。
贤顿首曰:“此尧、舜用心也,天地祖宗实式凭之。
”帝意乃决。
故事,方面官敕三品京官保举。
贤患其营竞,令吏部每缺举二人,请帝简用。
并推之例始此。
(节选自《明史·李贤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B.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C.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D.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官,在京城内的官或在皇城内的官,文中指后者,即做官的太监。
李贤列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李贤,字公实,赵郡平棘人也。
少而聪慧,博览群书,尤好《春秋》之学。
及长,才学益进,名动京师。
元和初,擢为翰林学士,帝甚器之。
尝从容言于帝曰:“陛下圣明,宜广求贤才,以辅佐社稷。
”帝深然之,遂擢贤为中书舍人,参预机务。
贤在朝,以直言敢谏著称。
每遇国家大事,必竭诚尽忠,献可替否。
时宦官势盛,贤常以正言斥之,不为所屈。
尝有宦官犯法,贤当其面,严词诘问,终使法纪不废。
由是,朝中贵戚,无不畏其严正。
元和中,宪宗崩,穆宗即位。
穆宗性好文学,贤因进言:“陛下宜继先帝遗志,勤政爱民,以安社稷。
”穆宗悦而从之。
是时,天下略定,贤又献策:“宜乘此时,广兴学校,培养人才,以备不时之需。
”穆宗从之,乃下诏广设学校,选拔贤能,一时人才辈出。
贤在相位,政事清简,百姓安居乐业。
时值岁歉,贤又上疏:“宜减租税,以救民困。
”穆宗览疏,深以为然,遂下令减租税,民得以苏息。
贤又屡次上疏,言利国便民之事,皆得穆宗采纳。
会昌初,武宗即位,贤以年老致仕。
武宗深知贤之贤,特下诏召还,复命为太子少保。
时武宗好道教,贤以老病辞,不听。
及武宗崩,宣宗即位,贤复以老病求退。
宣宗亦知贤之贤,乃许之。
贤在朝四十年,历仕三朝,两为帝师。
平生好学不倦,著述颇丰。
所著《春秋义疏》二十卷,行于世,学者宗之。
贤既退,家居,与故旧游,论诗书,讲道德,怡然自得。
年八十有九,寿终正寝。
【译文】李贤,字公实,赵郡平棘人氏。
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春秋》之学。
长大后,才学更加精进,名声震动京城。
元和初年,被提拔为翰林学士,皇帝非常器重他。
曾不拘小节地对皇帝说:“陛下圣明,应当广泛寻求贤才,以辅佐国家。
”皇帝深以为然,于是提拔李贤为中书舍人,参与机要事务。
李贤在朝中,以直言敢谏而闻名。
每当国家大事,他都竭诚尽忠,提出可行之策,替换不可行之事。
当时宦官势力强大,李贤常常以正直的言辞斥责他们,不为所屈。
曾经有宦官犯法,李贤当众严词质问,最终使法纪不致败坏。
因此,朝中的贵族权贵,无不敬畏他的严正。
《明史·列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明史·列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明史·列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吴与弼,字子传,崇仁人。
与弼年十九,见《伊洛渊源图》,慨然响慕,遂罢举子业,尽读四书、五经、洛闽①诸录,不下楼者数年。
中岁家益贫,躬亲耕稼,非其义,一介不取。
四方来学者,约己分少饮食,教诲不倦。
正统十一年,山西佥事何自学荐于朝,请授以文学高职。
后御史涂谦复荐之,俱不出。
尝叹曰:“宦官、释氏不除,而欲天下治平,难矣。
”天顺元年,石亨欲引贤者为己重,谋于大学士李贤,属草疏荐之。
帝乃命贤草敕加束帛,遣行人曹隆,赐玺书,赍礼币,征与弼赴阙。
比至,帝问贤曰:“与弼宜何官?”对曰:“宜以宫僚②,侍太子讲学。
”遂授左春坊左谕德,与弼疏辞。
贤请赐召问,且与馆次供具。
于是召见文华殿,顾语曰:“闻处士义高,特行征聘,奚辞职为?”对曰:“臣草茅贱士,本无高行,陛下垂听虚声,又不幸有狗马疾。
束帛造门,臣惭被异数③,匍匐京师,今年且六十八矣,实不能官也。
”帝曰:“宫僚优闲,不必辞。
”赐文绮酒牢,遣中使送馆次。
顾谓贤曰:“此老非迂阔者,务令就职。
”时帝眷遇良厚,而与弼辞益力。
又疏称:“学术荒陋,苟冒昧徇禄,必且旷官。
”诏不许。
乃请以白衣就邸舍,假读秘阁书。
帝曰:“欲观秘书,勉受职耳。
”命贤为谕意。
与弼留京师二月,以疾笃请。
贤请曲从放还,始终恩礼,以光旷举。
帝然之,赐敕慰劳,赍银币,复遣行人送还,命有司月给米二石。
与弼归,上表谢,陈崇圣志、广圣学等十事。
成化五年卒,年七十九。
所著《日录》,悉自言生平所得。
[注] ① 洛闽:洛学和闽学,代表人物分别为程颢兄弟和朱熹。
②宫僚:太子属官。
③异数:这里指皇帝给予的特殊优待。
6.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乃命贤草敕加束帛草敕:起草诏书。
B.征与弼赴阙赴阙:到朝廷来。
C.束帛造门造门:装点门面。
D.乃请以白衣就邸舍白衣:无官职的士人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中岁家益贫而与弼辞益力B.请授以文学高职以光旷举C.山西佥事何自学荐于朝谋于大学士李贤D.贤请赐召问,且与馆次供具今年且六十八矣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非其义,一介不取。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明史 李时传》原文及翻译不分版本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明史李时传》原文及翻译不分版本《明史·李时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原文:李时,字宗易,任丘人。
时举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正德中,历侍读、右谕德。
世宗嗣位,为讲官,寻迁侍读学士。
嘉靖三年,擢礼部右侍郎。
俄以忧归。
服除,为户部右侍郎。
复改礼部,寻代方献夫为尚书。
帝既定尊亲礼,慨然有狭小前人之志,欲裁定旧章,成一朝制作。
张孚敬、夏言用事,咸好更张。
所建诸典礼,咸他人发端,而时傅会成之。
或廷议不合,率具两端,待帝自择,终未尝显争。
以故帝爱其恭顺。
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十年七月,四郊成,加太子太保。
雷震午门,彗星见东井,时请敕臣工修省,令言官指陈利害兴革。
帝以建言乃科道专责,寝不行。
其秋,桂萼卒,命时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时张孚敬已罢,翟銮独相。
时后入,以宫保官尊,反居銮上。
两人皆谦逊,无龃龉。
帝御无逸殿,召时坐讲《无逸篇》,銮讲《豳风•七月》诗,武定侯郭勋及九卿翰林俱入侍。
讲毕,帝退御豳风亭赐宴。
自是,数召见,谘谋政务。
十二年,孚敬复入,銮以忧去,献夫致仕。
时随孚敬后,拱手唯诺而已,以故孚敬安之。
孚敬谢政,费宏再入,未几卒,时遂独相。
时素宽平,至是益镇以安静。
帝亦恒召对便殿,接膝咨询。
时虽无大匡救,而议论恒本忠厚,廷论咸以时为贤。
屡加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会夏言入辅,时不与抗,每事推让言,言亦安之。
帝待时不如孚敬、言,然少责辱,始终不替。
孚敬、言亦不敢望也。
十七年十二月卒官,赠太傅,谥文康。
〔选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三》,有删改〕译文:李时,字宗易,河北任丘人。
李时本人考中弘治十五年进士,改选庶吉士,授职编修。
正德年间,做过侍读、右谕德。
世宗即位后,充任讲官,不久升为侍读学士。
嘉靖三年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因守丧回家。
脱下丧服后,出任户部右侍郎。
后来又改任礼部右侍郎,不久就取代方献夫当上了尚书。
文言文阅读:《李贤》
文言文阅读:《李贤》李贤李贤,字贤和,其先陇西成纪人也。
贤幼有志节,不妄举动。
尝出游,遇一老人,须眉皓白,谓之曰:我年八十,观士多矣,未有如卿者。
必为台牧,卿其勉之。
九岁,从师受业,略观大旨而已,不寻章句。
或谓之曰:学不精勤,不如不学。
贤曰:夫人各有志,贤岂能强学待问,领徒授业耶!唯当粗闻教义,补己不足。
至如忠孝之道,实铭之于心。
问者惭服。
年十四,遭父丧,抚训诸弟,友爱甚笃。
大统二年,州民豆卢狼害都督大野树儿等,据州城反。
贤乃招集豪杰与之谋曰:贼起仓卒,便诛二将,其势虽盛,其志已骄。
然其政令莫施,唯以残剥为业。
夫以羁旅之贼,而驭乌合之众,势自离解。
今若从中击之,贼必丧胆。
如吾计者,指日取之。
众皆从焉。
贤乃率敢死士三百人,分为两道,乘夜鼓噪而出。
贼大惊,一战而败。
狼乃斩关遁走。
贤轻与三骑追斩之。
迁原州长史,寻行原州事。
八年,授原州刺史。
贤虽少从戎旅,而颇闲政事,抚导乡里,甚得民和。
十二年,随独孤信征凉州,平之。
又抚慰张掖等五郡而还。
俄而茹茹围逼州城,剽掠居民,驱拥畜牧。
贤欲出战,大都督王德犹豫未决。
贤固请,德乃从之。
贤勒兵将出,贼密知之,乃引军退。
贤因率骑士追击,斩二百余级,捕虏百余人,获驼马牛羊二万头,财物不可胜计。
所掠之人,还得安堵。
加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魏恭帝四年,王师东讨,朝议以西道空虚,虑羌、浑侵扰,乃授贤使持节、河州总管、三州七防诸军事、河州刺史。
河州旧非总管,至是创置焉。
贤乃大营屯田,以省运漕;多设斥候,以备寇戎。
于是羌、浑敛迹,不敢向东。
五年,宕昌寇边,百姓失业,乃于洮州置总管府以镇遏之。
遂废河州总管,改授贤洮州总管、七防诸军事、洮州刺史。
属羌寇石门戍,撤破桥道,以绝援军。
贤率千骑御之,前后斩获数百人,贼乃退走。
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入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
虏遂震慑,不敢犯塞。
俄废洮州总管,还于河州置总管府,复以贤为之。
高祖思贤旧恩,征拜大将军。
天和四年三月,卒于京师,时年六十八。
《明史·李贤列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李贤列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原文:李贤,字原德,邓人。
举乡试第一,宣德八年成进士。
景泰二年二月上正本十策,帝善之,命翰林写置左右,备省览。
转吏部,采古二十二君行事可法者,曰《鉴古录》,上之。
英宗复位,命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与徐有贞同预机务。
未几,进尚书。
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
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
贤曰:“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
”遂命增银。
石亨、曹吉祥与有贞争权,并忌贤。
诸御史论亨、吉祥,亨、吉祥疑出有贞、贤意,诉之帝,下二人狱。
会有风雷变,得释,谪贤福建参政。
未行,王翱奏贤可大用,遂留为吏部左侍郎。
逾月,复尚书,直内阁如故。
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
当亨、吉祥用事,贤顾忌不敢尽言,然每从容论对,所以裁抑之者甚至。
时岁有边警,天下大水,江南北尤甚。
贤外筹边计,内请宽百姓,罢一切征求。
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
贤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
帝难之。
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
贤退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初,御史刘濬劾柳溥败军罪,触帝怒。
贤言御史耳目官,不宜谴。
石亨谮贤曲护。
帝渐疏贤,寻悟,待之如初。
每独对,良久方出。
遇事必召问可否,或遣中官就问。
贤务持大体,尤以惜人才、开言路为急。
宪宗即位,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
成化二年冬卒,年五十九。
帝震悼,赠太师,谥文达。
(节选自《明史·李贤列传》,有删略)译文:李贤字原德,是邓县人。
宣德八年考中进士。
景泰二年二月呈上端正国家根本的十条策略,皇帝认为很好,命令翰林写好后,放在自己身边,以备审阅。
转到吏部任职,采编古代二十二位君主值得学习的事迹,命名为《鉴古录》,呈给皇帝。
英宗重新即位后,命他兼任翰林院学士,入文渊阁当值,与徐有贞一起参预机务。
不久,他升为尚书。
李贤气度端正凝重,奏对皇上都切中机宜,皇上非常宠爱他。
北史·李贤传原文
北史·李贤传原文原文:李贤字贤和,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
陵没匈奴,子孙因居北狄。
大统末,以贤兄弟著勋,追赠司空公。
贤幼有志节,不妄举动。
尝出游,逢一老人,鬓眉皓白,谓曰:我年八十,观士多矣,未有如卿。
卿必为台牧,努力勉之。
九岁,从师受业,略观大指而已。
或讥其不精,答曰:贤岂能领徒授业?至如忠孝之道,实铭于心。
问者惭服。
十四遭父忧,抚训诸弟,友爱甚笃。
魏永安中,万俟丑奴据岐、泾等州反,孝庄遣尔朱天光击破之。
天光令都督长孙邪利行原州事,以贤为主簿。
累迁高平令。
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周文帝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军至秦州悦弃城走。
周文命兄子导追之,以贤为先锋,至牵屯山及之。
以功授假节、抚军将军、大都督。
魏孝武西迁,周文令贤率骑迎卫,封上邽县公。
俄授左大都督,还镇原州。
大统二年,州人豆卢狼害都督大野树儿等,据州城反。
贤率敢死士一战败之,狼斩关遁走,贤追斩之。
八年,授原州刺史。
周文之奉魏太子西巡,至原州,遂幸贤第,让齿而坐,行乡饮酒礼。
后帝复至原州,令贤乘路车,备仪服,以诸侯会遇礼相见。
然后幸贤第,欢宴终日,凡是亲族,颁赐有差。
恭帝元年,进爵西河郡公。
后以弟子植被诛,贤坐除名。
保定二年,诏复贤官爵,仍授瓜州刺史。
武帝及齐王宪之在襁褓,不利居宫中,周文令于贤家处之,六载乃还宫。
因赐贤妻吴姓宇文氏,养为侄女,赐与甚厚。
四年,王师东讨,西道空虚,虑羌、浑侵扰,乃授贤河州总管。
河州旧非总管,至是创置。
贤乃大营屯田,以省运漕,多设斥候,以备寇戎,于是羌、浑敛迹。
五年,宕昌寇边,乃于洮州置总管府以镇遏之。
遂废河州总管,改授贤洮州总管。
属羌寇侵扰,贤频破之,虏遂震慑,不敢犯塞。
武帝思贤旧恩,征拜大将军。
于京师薨,帝亲临,哀动左右。
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谥曰桓。
(选自《北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译文:李贤字贤和,自称是陇西成纪人,是汉朝骑都尉李陵的后人。
小学语文文言文译文及阅读训练:明史·李信圭传.doc
小学语文文言文译文及阅读训练:明史·李信圭传小学语文文言文译文及阅读训练:明史·李信圭传李信圭,字君信,泰和人。
洪熙时举贤良,授清河知县。
县瘠而冲,官艘日相衔,役夫动以千计。
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浮征三之二两邑便之。
俗好发冢纵火,信圭设教戒十三条,令里民书于牌,月朔望儆戒之。
且令书其民勤惰善恶以闻,俗为之变。
宣德三年上疏言:本邑地广人稀,地当冲要,使节络绎,日发民挽舟。
丁壮既尽,役及老稚,妨废农桑。
前年兵部有令,公事亟者舟予五人,缓者则否。
今此令不行,役夫无限,有一舟至四五十人者。
凶威所加,谁敢诘问。
或遇快风,步追不及,则官舫人役没其所赍衣粮,俾受寒馁。
从之。
八年春,又言:自江、淮达京师,沿河郡县悉令军民挽舟,若无卫军则民夫尽出有司,州县岁发二三千人,昼夜以俟。
而上官又不分别杂泛差役,一体派及。
致土田荒芜,民无蓄积。
稍遇歉岁,辄老稚相携,缘道乞食,实可悯伤。
请自仪真抵通州,尽免其杂徭,俾得尽力农田,兼供夫役。
帝亦从之。
自是,他郡亦蒙其泽。
正统元年,用侍郎章敞荐,擢知蕲州。
清河民诣阙乞留,命以知州理县事。
民有湖田数百顷,为淮安卫卒所夺,民代输租者六十年。
信圭奏之,诏还民。
饥民攘食人一牛,御史论死八人。
信圭奏之,免六人。
天久雨,淮水大溢,没庐舍畜产甚众。
信圭奏请振贷,并停岁办物件及军匠厨役、浚河人夫,报可。
南北往来道死不葬者,信圭为三大冢瘗之。
十一年冬,尚书金濂荐擢处州知府,其在清河已二十二年矣。
处州方苦旱,信圭至辄雨。
未几,卒于官。
清河民为立祠祀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浮征三之二/两邑便之B.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浮征三之二/两邑便之C.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浮征三之二/两邑便之D.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浮征三之二/两邑便之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朔望,朔是农历每月的初一,望一般在农历每月十五。
章怀太子李贤传
章怀太子李贤传章怀太子李贤,字明允,是唐高宗的第六子,武则天生。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封为潞王。
显庆元年(656),迁任岐州刺史。
那一年,又加官职为雍州牧、雍州都督。
此时,他才开始到封地就职,容颜举止,端庄典雅,很为高宗嗟赏。
高宗曾对司空李责力说:“这个孩子已经读了《尚书》、《礼记》、《论语》,背诵古诗赋十多篇,一看就能领会,也不忘记。
我曾叫他读《论语》,他读到'贤贤易色’,就再三诵读。
我问为什么反复读,他说自己内心特别爱这句话。
这才知这孩子本性就聪敏,出自天性。
”龙朔元年(661),徙封沛王,加扬州都督,兼左武卫大将军,仍任雍州牧。
龙朔二年(622),加扬州大都督。
麟德二年(665),又加右卫大将军官职。
咸亨三年(672),他改名李德,徙封雍王,授凉州大都督、雍州牧、右卫大将军,实封一千户。
上元元年(674),又依旧名贤。
上元二年(675),孝敬皇帝死。
那年六月,贤立为太子,大赦天下,不久就让他留守京城监国。
贤处理政务明审,被众论所称扬。
仪凤元年(676),唐高宗亲笔下诏表扬贤:“皇太子贤,自留守监国以来的不长时间内,留心政务,抚爱百姓,在怜悯爱护上尽心;在刑法所施细审详察上用力。
再加之政务之余,专心精研圣人经典,都能领会深意;先王所藏书册,都能研讨精华。
好善正直,是国家的希望,深副我所怀。
可赐杂色绢帛五百段。
”太子贤又招集当时学者太子左庶子张大安,洗马刘纳言,洛州司户格希元,学士许叔牙、成玄一、史藏诘、周宝宁等注范晔《后汉书》,书成上呈,其书存放在秘阁收藏。
当时,正议大夫明崇俨凭符咒之术被武则天所任用,密称“英王外貌很像唐太宗”。
宫中人又私下议论:“太子贤是皇后的姐姐韩国夫人所生”,贤自己也怀疑恐惧。
武则天又曾为太子贤撰写了《少阳政范》及《孝王传》来赐给他,还多次写文来责备太子贤,贤更加不自安。
调露二年(680),明崇俨被盗所杀,武则天怀疑是太子贤所为。
不久便使人揭发这一阴谋事件,下诏令中书侍郎薛元超、黄门侍郎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与法官来审讯太子贤,并在东宫马坊搜得白十甲数百领,这样就把太子贤废为庶人,幽禁于别所。
李贤文言文挖空练习
李贤文言文挖空练习一、学生版李贤字贤和,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
)匈奴,子孙因()居北狄.。
大统末,以贤兄弟著勋(),追赠司空公。
贤幼有志节,不妄举动。
尝出游,逢一老人,鬓眉皓白,谓曰:“我年八十,观士多矣,未有如卿。
卿必为台牧(),努力勉()之。
”九岁,从师受业(),略观大指而已。
或()讥其不精,答曰:“贤岂能领徒授业?至如忠孝之道,实铭于心。
”问者惭服。
十四(),抚训()诸弟,友爱甚笃。
遭父忧..魏永安中,万俟丑奴据岐、泾等州反,孝庄遣尔朱天光击破之。
天光令都督长孙邪利行原州事,以贤为主簿。
累迁高平令。
式)/周文帝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授都督/)。
周文命兄子导追之,以贤为先锋,至牵屯山及()之。
以功授假节()、抚军将军、大都督。
..魏孝武西迁,周文令贤率骑迎卫(),封上邽县公。
俄()授左大都督,还镇原州。
大统二年,州人豆卢狼害都督大野树儿等,据州城反。
贤率敢死士一战败之,狼斩关遁走,贤追斩之。
八年,授原州刺史。
周文之奉魏()而坐,行乡饮酒礼。
后帝复至原州,令贤乘路车(),备仪服,以诸侯会遇礼相见。
然后幸贤第,欢宴终日,凡是亲族,颁赐()有差。
恭帝元年,进爵西河郡公。
后以弟子植被诛,贤)除名。
保定二年,诏复贤官爵,仍授瓜州刺史。
武帝及齐王宪之在襁褓,不利居宫中,周文令于贤家处之,六载乃还宫。
因赐贤妻吴姓宇文氏,养为侄女,赐与甚厚。
四年,王师东讨,西道空虚,虑羌、浑侵扰,乃授贤河州总管。
河州旧非总管,至是创置()()。
五年,宕昌寇边,乃于洮州置总管府以镇遏()之。
遂废()河州总管,改授贤洮州总管。
属()羌寇侵扰,贤频破之,虏遂震慑,不敢犯塞。
武帝思贤旧恩,征拜大将军。
于京师薨.(),帝亲临,哀动左右()。
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谥曰桓。
(选自《北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二、教师版李贤字贤和,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
陵(同“殁”,死)匈奴,子孙因(因此)居北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史
原文:
李贤,字原德,邓人。
举乡试第一,宣德八年成进士。
景泰二年二月上正本十策,帝善之,命翰林写置左右,备省览。
转吏部,采古二十二君行事可法者,曰《鉴古录》,上之。
英宗复位,命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与徐有贞同预机务。
未几,进尚书。
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
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
贤曰:“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
”遂命增银。
石亨、曹吉祥与有贞争权,并忌贤。
诸御史论亨、吉祥,亨、吉祥疑出有贞、贤意,诉之帝,下二人狱。
会有风雷变,得释,谪贤福建参政。
未行,王翱奏贤可大用,遂留为吏部左侍郎。
逾月,复尚书,直内阁如故。
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
当亨、吉祥用事,贤顾忌不敢尽言,然每从容论对,所以裁抑之者甚至。
时岁有边警,天下大水,江南北尤甚。
贤外筹边计,内请宽百姓,罢一切征求。
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
贤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
帝难之。
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
贤退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
初,御史刘濬劾柳溥败军罪,触帝怒。
贤言御史耳目官,不宜谴。
石亨谮贤曲护。
帝渐疏贤,寻悟,待之如初。
每独对,良久方出。
遇事必召问可否,或遣中官就问。
贤务持大体,尤以惜人才、开言路为急。
宪宗即位,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
成化二年冬卒,年五十九。
帝震悼,赠太师,谥文达。
(节选自《明史·李贤列传》,有删略)
译文:
李贤字原德,是邓县人。
宣德八年考中进士。
景泰二年二月呈上端正国家根本的十条策略,皇帝认为很好,命令翰林写好后,放在自己身边,以备审阅。
转到吏部任职,采编古代二十二位君主值得学习的事迹,命名为《鉴古录》,呈给皇帝。
英宗重新即位后,命他兼任翰林院学士,入文渊阁当值,与徐有贞一起参预机务。
不久,他升为尚书。
李贤气度端正凝重,奏对皇上都切中机宜,皇上非常宠爱他。
山东闹饥荒,国家拨出赈济的财物不足,皇上召徐有贞和李贤来商议,徐有贞说赈济的财物多被官员中饱私囊。
李贤说:“担心有人中饱私囊就不赈施抚恤,坐看百姓死亡,这是因噎废食啊。
”皇上于是命增拨银两。
石亨、曹吉祥与徐有贞争权,他们都忌恨李贤。
御史们弹劾石亨、曹吉祥,石、曹两人怀疑是出于徐有贞、李贤的主意,便向皇上告状,把两人投进监狱。
正好有风雷之变,他们获释,李贤被贬为福建参政。
他还没动身,王翱上奏说李贤可当大任,就留下他为吏部左侍郎。
过了一个月,恢复他为尚书,仍入内阁当值如常。
孛来靠近边塞来打猎,石亨说传国玺在他那里,可袭击他们夺回玉玺来。
皇上动心了。
李贤说不可开启战端,玉玺不值得成为这样的宝贝,这事就算停止了。
石亨更加恨
李贤。
当时石亨、曹吉祥当权,李贤因为顾忌而不敢把话说尽,但他常常从容回答皇上的提问,因此对石亨之辈也起了很大的抑制作用。
当时每年都有边警,天下发大水,长江南北尤其严重。
李贤外筹划边防策略,内请宽恤百姓,废除国家的一切征敛。
皇上采用他的建议,四方得以安宁,民力得到复苏。
他又趁机提出实行宽恤的政策,请求停罢江南织造,清理锦衣卫监狱,停止边臣所上的纳贡进献,停止内外采买的行为。
皇上很为难。
李贤坚持他的意见,连着四次向皇上争取,他的同事都很害怕。
李贤退下后说:“作为大臣就应当知无不言,岂可闭口不言、尸位素餐呢?”
当初,御史刘浚弹劾柳溥败军之罪,触怒了皇上。
李贤说御史是国家耳目之官,不宜谴责。
石亨诬陷李贤曲护刘浚。
皇上渐渐疏远了李贤,不久才醒悟,又待之如初了。
他常常独自与皇上谈话,很久才出来。
一有事情,皇上一定召他去问这样处理是否可行,或者派宦官去询问他。
李贤务持大体,尤其以珍惜人才、广开言路为急务。
宪宗即位,提升李贤为少保、华盖殿大学士,掌管讲解经筵事务。
成化二年冬天去世,终年五十九岁。
皇上十分哀悼,追赠为太师,封谥号为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