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的特点及运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手机媒体的特点及运作

摘要: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终端,以万维网为平台的,通过网络运营商和信息服务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多样传播形式来传播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手机媒体作为未来最重要的传播手段之一的新媒体,它相比较其他媒体更加具有普及性、移动性、即时性、个性化、互动性和多重性等方面的特点。手机媒体虽然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却不可能替代任何一种传统媒体,只要将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模式相融合,取长补短,那么久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关键词:手机媒体;新媒体;特点;传播模式;合作

一、手机媒体概念的界定

手机,又称移动电话,它与一般我们家里用的有线电话不同的是,它可以在人们移动过程中随时随地进行语音通话的一种通讯工具。而关于手机媒体,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技术人员看来,手机媒体是一种通过宽带流媒体技术;在手机客户看来,手机媒体是集合网络、广播、和书籍为一体的新兴传播媒体。

笔者认为,手机媒体作为未来最重要的传播手段之一的新媒体,一方面必须具备完善的共享结构,另一方面就是要具备全新的人网界面,这样才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所以,有关手机媒体的概念,笔者认为可以表述为: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终端,以万维网为平台的,通过网络运营商和信息服务商,通过文字、图片、

视频、语音等多样传播形式来传播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

二、手机媒体的特点

1、普及性

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12年底我国手机用户人数达到了 10.91 亿人,手机普及率为81%,比2005年增长了6.89亿,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和消费市场。而据cnnic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11月,中国网民数量为5.68亿人,可见在中国手机的普及率之高,甚至超过了电脑的普及率。

2、移动性

美国媒介哲学家保罗·莱文森在其名著《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一书中写到,“人类有两种基本的交流方式,即说话和走路,但是可惜的是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这两个功能就开始分割,直到手机的出现,才再次将这两个功能重新结合起来。”

手机媒体就是这样如影随形的陪伴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很多人甚至24小时手机不离身。我们知道,媒体最重要的就是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视觉资源却成为了很多媒体方式的软肋,甚至盲点。因为我们除了工作、休息之外,还有很多零散的时间被耗费,比如等车、坐车的时候,随着手机媒体的普及,正好填补了这些时间空缺,人们可以利用这段空暇时间来通过手机聊天、逛网页、看新闻、或者打游戏,这样就有效的实现了用户与信息的同步。

3、即时性

互联网使得全世界的信息资源得以联通起来,但是并不是每一次的重大新闻实践都可以迅速的现场直播,也不是每个人都正好有时间坐在电脑跟前去等待现场直播。然而随着手机的出现,这一切都变得可能。例如,2005年10月份,我们国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也有很多手机用户通过手机观看了“神六”升空的壮丽场景。除此之外,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图片不再仅仅是通过摄影记者,而是通过当地的居民通过手机拍摄得来的,特别是遇到自然灾害和突发的紧急情况的时候,手机媒体的即时报道更加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以及灾难的避免。所以,手机媒体相较于之前的四种媒体,它的即时性优势已经是彰显无疑的了。

4、个性化

之前传统的四种媒体在信息发布的时候主要是针对一个大的群体,而并不是针对小的特定群体,甚至是个人的。所以我们在寻找我们所需要的信息的时候,一般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手机媒体由于自身技术的创新,它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或者个人提供不同的个性化服务,比如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去发短信定制手机报来获取各种新闻资讯,也可以再内容的选择上选择自己看文字不看图片、或者全部观看等等。因此,作为个人自主信息终端的手机,用户大大提高了参与的自主性,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5、互动性

手机用户通过手机媒体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所以用户们可以

自由地从媒体中选取所需信息,当然也可以参与媒体的传播活动。由于社会信息流程中“更多的人际传播参与进来,从而改变社会信息的流动方向。社会信息不再沿着某种单一的方向流动,而是在立体的网状结构中向多个方向流动。”作为手机媒体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他们彼此之间具有越来越多的互动性、参与性与自主性等特点。例如,“两会”期间,市民可以通过短信、手机上网等形式来发表个人的相关看法及建议。

6、多重性

之前的手机信息传播主要是通过一对一的信息互动,从而实现两个用户之间的信息传播,比如打电话、发信息等。但是随着手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用户还可以通过利用短信中心的控制平台进行信息传递,通过群发软件对多部手机同时发送,可以实现组织传播中非正式组织内部纵向下行的“一对多”传播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扩大传播范围,同时也有效的减轻了工作量,例如在群发一些会议通知的时候,这样就会节约很多时间。另外,手机媒体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实现“多对多”的大众传播,例如,联通在全国 114 个城市开通码分多址“导航”业务,使用这项业务后,利用卫星对手机进行移动定位,这样就可以在这个车多人多,交通道路复杂的社会,为司机朋友们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传递。

三、手机媒体的运作

1、手机媒体的传播模式

手机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与之前四种传播媒体的广泛传播模式不同,在之前的平台上纲吉注重人际传播的特点,更加体现了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多元互动性。

(1)、一对一的传播模式

在一对一的传播模式中,手机用户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所以手机用户可以既课一通过手机获得大量的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手机传播信息,建立一个人际传播的渠道。同时在这个渠道中并不会有第三者的介入,只有接受者和发送者双方,且信息的反馈过程是非常迅速的。因此,这种一对一的传播模式是手机媒体传播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一对多的传播模式

手机媒体除了一对一的传播模式外,还能够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上将多种单一的传播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复合型的,也就是一对多的传播模式。手机用户可以通过网站等平台,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然后再进行发送,这样不仅能够与手机用户进行具有个人特征的沟通,同时还可以将自己认为有效的信息转发给其他的手机用户。

(3)多对多的传播模式

多对多的传播模式主要是通过手机上网,从而实现的大众传播,使得手机的功能有可能从单一的人际交流向大众传播领域拓展。例如,部分手机服务商会将搜集、整理一些重要的信息,如新闻、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