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第7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
全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4章 局域网技术 第5章 广域网技术 第6章 网络互联与Internet技术 第7章 网络操作系统 第8章 网络安全技术 第9章 流媒体技术 第10章 网络新技术 第11章 综合案例
本章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结构
全光与智能光网智能光网络来自自动交换光网络其它新技术
WiMAX UMB
网格计算
VoIP
本章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结构
下一代网络技术
NGN 软交换技术
IPv6协议
IPv6技术
IPv4向IPv6过渡 移动IPv6技术
移动自组网
无线自组网



主动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主动网络体系结构 主动网络的实现 主动网络的应用 全光网络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及应用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及应用ppt课件

二、文件传输FTP的运用
1.文件传输FTP概述 (1)FTP的功能:在本地计算机和远
程计算机之间双向传输文件。 (2)FTP的任务环境: 本地计算机上安装FTP客户程序。 远程计算机上有合法的账户。 对于提供匿名FTP效力的效力器,
二、文件传输FTP的运用
2.字符界面FTP程序的运用 (1)与FTP效力器建立联接:进入
二.安装拨号网络〔Dial -- up Networking〕 三.安装TCP/IP协议 四.拨号网络的设置 1.ISP方面 2.用户方面 五.实现衔接
7.5因特网的根本效力
一、万维网WWW阅读器IE 二、文件传输FTP的运用 三、HTML言语与网页制造方法
一、万维网WWW阅读器IE
1.WWW(World Wide Web) 环球信息网〔万维网〕 一种遍及在internet上的全球性的超媒体系
车。 文件-翻开-在对话框中输入主页的URL地址。 (5)设置IE起始页 什么叫起始页? 如何设置? 查看-INTERNET选项-常规〔IE4〕
一、万维网WWW阅读器IE
3.阅读器 (6)存储网页信息 文件-另存为-选择存为HTML还是纯文本 (7)其它操作和运用 建立并运用个人收藏夹 其他效力:FTP,BBS等
〉标识重新设置字号和颜色。 ⑴格式:〈FONT COLOR=c SIZE=n 〉文
字 …… 〈/FONT 〉 c 表示字符颜色的参数。取值为3 个16 进 制数。 n 表示字号。n=1~7 ;也可运用±n 。
三、HTML言语与网页制造方法
3.网页文本修饰 (3)居中显示 ⑴格式:〈CENTER〉文字 …… 〈
第一部分: 访问资源时运用的协议类型,协议 有以下几种:
超文本链接
ftp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基础教程 第7章 Internet基础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基础教程 第7章  Internet基础

Internet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s Provider, ISP),向用户提供Internet服务的公司或机构。 地址,地址是到达文件、文档、对象、网页或者其 他目的地的路径。地址可以是URL(Internet结点 地址,简称网址)或UNC(局域网文件地址)网 络路径。 UNC,它是Universal Naming Convention 的缩写, 意为通用命名约定,它用于局域网络服务器中的目 标文件的地址,常用来表示局域网地址。 URL,它是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的缩写,称 之为“固定资源位置”或“统一资源定位器”。它 是一个指定因特网(Internet)上或内联网 (Intranet)服务器中目标定位位置的标准。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现在是Internet获得长足发展的 时期。 Internet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并立即获得迅速 发展和扩大,主要基于如下一些原因: (1)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信息工 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2) 通过资源共享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成为一 种强大的驱动力量。 (3) Internet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执行开放 的策略,对开发者和用户都不施加不必要的限制。 (4) Internet在为人们提供计算机网络通信设施的同 时,还为用户提供了非常友好的访问手段。 今天,Internet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CHINANET以现代化的中国电信为基础,凡是电 信网(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中国公用交换数据网、 中国公用帧中继宽带业务网和电话网)通达的城市 均可通过CHINANET接入Internet,享用Internet 服务。CHINANET的服务包括: Internet接入服务, 代为用户申请IP地址和域名,出租路由器和配套传 输设备,提供域名备份服务,技术服务和应用培训。 CHINANET与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 (CHINADDN),中国公用交换数据网 (CHINAPAC)、中国公用帧中继宽带业务网 (CHINAFRN)、中国公用电话网(PSTN)联通,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选择入网方式。

第7章 计算机网络的组建

第7章 计算机网络的组建

(2)光纤网卡的连接
由于价格昂贵,通常情况下,只有服务器才 会采用光纤网卡。如果服务器直接与交换机 相连接,只需将光纤跳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 网卡和交换机的光纤端口即可,需要两条光 纤跳线。如果服务器通过综合布线与交换机 相连接,那么,需要分别连接光纤信息插座 与网卡,以及交换机光纤接口与光纤配线架 (在连接时,应当注意使综合布线、光纤跳线 和网卡执行同一标准),需要4条光纤跳线。
1.网络设备的选择 组建小型局域网所要考虑的设备主要有集线 器和交换机。这两种设备都可以组建星型拓 扑的网络,但二者的性能却是不同的。因为 集线器是平均分配带宽的,所以网络中每台 计算机实际获得的带宽是总带宽的几分之一.
2.网线的选择 组建星型网络一般选择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 双绞线分为UTP(非屏蔽双绞线)和STP(屏蔽双 绞线)。其中屏蔽双绞线的抗干扰性较好,但 价格较贵、安装复杂,所以在组建局域网时 很少使用。非屏蔽双绞线价格便宜、安装简 单,比较适合于组建小型局域网。按照EIATIA568A/568B标准,建议选择5类或超5类双 绞线。
7.2.3 服务器/客户端网络的连接
(1)使用Uplink端口级联 现在,除Cisco交换机外越来越多交换机提供 了Uplink端口,使得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变得 更加简单。Uplink端口是专门用于与其他交 换机连接的端口,利用直通跳线可将该端口 连接至其他交换机的除Uplink端口外的任意 端口
(2)使用普通端口级联
(1)双绞线网卡的连接 由于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因此,在任何规 模的网络中,双绞线设备都被广泛地使用。 虽然都是RJ-45端口,但是,不同设备之间、 不同的端口类型之间应当采用不同类型的跳 线和连接方式。 首先,使用直通线将服务器的网卡与信息插 座连接在一起。再使用直通线,将该节点所 对应的配线架上的端口与集线器或交换机连 接在一起。重复操作,将所有的服务器和计 算机全部连接到网络。

计算机导论第七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导论第七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 面向终端的通信网络阶段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一台中央主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大量的地理上分散的终端,构 成面向终端的通信网络,也称为远程联机系统。这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如图7-1所示。
图7-1 远程联机系统
远程联机系统最突出的特点是:终端无独立的处理能力,单向共享主机的资源(硬件、软 件),所以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这种网络结构属集中控制方式,可靠性低。
2.环型拓扑网络
节点通过点到点通信线路连接成闭合环路,如图7-7所示,环中数据将沿一个方向单 向传送。
图7-7 环型拓扑结构
网络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但是环中某一个节点以及节点与节点之间的通信线 路出现故障,都会造成网络瘫痪。 环型网络中,网络节点的增加和移动以及环路的维护和管理都比较复杂。
一般用微型计算机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数据传输速率较快,通常在10 Mbit/s以上。但 其覆盖范围有限,是一个小的地理区域(例如:办公室、大楼和方圆几公里远的地域)内的 专用网络。局域网的目的是将个别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和计算机系统连接成一个数据共享集 体,软件控制着网上用户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信息传输。局域网结构如图7-4所示:
研究网络体系结构的目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以便在统一的原则指 导下进行网络的设计、建造、使用和发展。
7.5.2 网络协议的概念
1. 什么是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就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通信或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连网的计算机以及网络设备之间要进行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成功传递就必须共同遵守 网络协议。
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 备。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 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王达-第七章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王达-第七章
2012年12月
王达精品课程系列教学PPT
3
在“网络层”中传输的是数据包(Packet,或 叫“分组”),如下图所示。一个数据包就是一 个数据帧经过网络层协议重封装后得到的,每个 包的包头都有源节点的IP地址,网络间的寻址就 是通过IP地址进行的。
2012年12月
王达精品课程系列教学PPT
4
7.1.2 网络层主要作用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教学PPT
——开启你计算机网络之门的金钥匙 图书作者:王达 制作
第7章 网络层
网络层关注的是如何将分组从源端沿着 网络路径传送到目标端。为了实现这个目 标,网络层必须知道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 并且在拓扑结构中选择适当的路径。同时 网络层还必须谨慎地选择路由路径,以避 免发生某些通信线路和路由器负载过重, 而其他线路和路由器空闲的情形。
协议 令牌环(16Mbps) MTU(字节) 17914
令牌环(4Mbps)
FDDI 以太网 X.25 PPP
4464
4352 1500 576 296
2012年12月
王达精品课程系列教学PPT
25
IP数据包的拆分就是这里所说的“IP数据报分 段”,每个分段的IP数据报都要加上对应的IP包 头信息。因为分段后的每个IP包分段都需要进行 单独的路由,所以必须要有相应的IP包头信息。 这时就得把原来IP数据报中的包头部分复制到所 有由同一个IP数据报拆分的分段上。另外,还需 要在每个分段的包头部分对“标志”字段和“段 偏移”字段值进行对应的修改。 具体分段方法参见书中介绍。
2012年12月
王达精品课程系列教学PPT
11
7.2.4 数据报分组交换
在“数据报”分组交换方式中,每个分组数据均 被视为一个数据报(datagram),可以单独通过路 由路径发送,无需先创建传送的虚电路,但网络节 点要为每个数据报做独立的路由选择。 “数据报”就是在数据前部增加了源地址和目的 地址信息字段的报文分段,可以做为独立的数据进 行传输。因为每个数据报自身携带有足够的信息, 其中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节点间的路由信息等, 数据报的发送就是通过这些地址和路由信息来保证 数据准确发送到目的节点的。 有关数据报方式的数据发送原理参见书中介绍。

《网络技术》PPT课件

《网络技术》PPT课件

25
NAT技术的基本原理
NAT就是将网络地址从一个地址空间转换到另外一个 地址空间的一个行为。
NAT的类型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转换后,一个本地IP地址对应一个全局IP地址
NAPT (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
多个VLAN信息
➢ 2.实现同一VLAN跨越不同的交换机
要求Trunk至少要 100M。
18.02.2022
第7章 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
15
802.1q工作原理
Tag标签
数据帧
交换机1
交换机2
A
B
➢802.1q数据帧只在交换机的trunk链路上传输, 对于用户是完全透明的。
➢默认条件下,Trunk上会转发交换机上存在的所 有VLAN的数据。
跨交换机VLAN实现机制 实例
Sw itchA
Sw itchB
F 0 /2 3 F 0 /2 3 F0/5 F0/10 F0/15 F0/20
PC1
PC2
PC3
PC4
PC1 PC2 PC3 PC4
18.02.2022
第7章 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
12
VLAN端口:Port VLAN
F0/1 F0/2 F0/3
168.168.12.1
192.168.12.3
Web服务
内部本地地址:端口 内部全局地址:端口 192.168.12.2:1024 200.168.12.2:1024 192.168.12.3:1222 200.168.12.2:1222
外部全局地址:端口 168.168.12.1:23 168.168.12.1:24

第7章 网络的组织、实现与管理

第7章 网络的组织、实现与管理
(5)最后设置阶段
完成安装后,可能还要安装和设置显示卡、声卡和调 制解调器等其他的硬件设备。
2019/11/25,第7章 网络的组织、实现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3版) 主编:尚晓航 第19页
7.6 典型任务:工作组网络的管理
7.6.1 任务描述
【任务1】:实现不超过10台计算机的小型 公司的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办公网络。
(4)Windows 2003安装后的“登录测试”
①如果计算机内只安装了一套Windows Server 2003, 则系统重新启动后会直接登录这个操作系统。如果计算 机中安装了多套并行的操作系统,用户使用【↓】、【↑】 可以选择需要登录的操作系统,选择之后,按【Enter】 键确认。
② 在图7-17窗口中,输入本机的管理员账户 “Administrator”及密码后,单击【确定】按钮。
② 计算模式:选择“C/S”计算模式。 ③ 组织方式:使用微软的“域”网络。 ④ 操作系统:域控制器(Server)上安装微软 的Windows 2003/2000服务器版;客户机(Client)上安 装Windows 2000/XP专业版。 ⑤ 对象管理:在集中控制的主控服务器的活动 目录中,建立和管理集中控制的各种对象。 ⑥ 安全保障:建立集中的安全策略环节。
2019/11/25,第7章 网络的组织、实现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3版) 主编:尚晓航 第5页
7.4 典型任务:微软网络的管理方案
确定网络计算模式及其对应的网络组织结构应当 是组建Windows 2003运行网络的起始工作。
7.4.1 任务描述
在面对网络时,网络管理者必须有能力根据本 单位网络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网络系统的组织、 规划和设计。
7.4.3 相关知识点

网络互联网技术7-三层交换技术

网络互联网技术7-三层交换技术
线速交换映射表
MAC地址表
7.3 三层交换原理
三层交换技术通过一台具有三层交换功能设备实现。三层交换机是一台带有第三层路由功能的交换机, 它把路由设备硬件及性能叠加在局域网交换机上,如图7-9所示场景,说明了三层交换的工作工作原 理:二台三层交换机互联二个独立的子网络。
三层交换机
200.1.1.254/24
7.2 什么是三层交换技术
7.2.3 第三层交换技术
三层交换(也称多层交换技术,或IP交换技术)是相对于传统交换概念而提出。 众所周知,传统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三层交换技术在网络模型 中的第三层实现高速转发。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
IP路由表
!进入三层交换机的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f)#no switch
!开启该接口的三层交换功能
Switch(config-if)# ip address ip-address mask
!给指定的接口配置IP地址,这些IP地址作为各个子网内主机网关。
Switch#show running-config Switch#show ip route
二层交换机
pc1
pc2
200.1.1.1/24
200.1.1.2/24

7.2 什么是三层交换技术
7.2.2 传统二层交换技术
如图7-6所示网络拓扑,一台二层交换机连接二台计算机,PC1计算机(200.1.1.1/24)向同网中计算 机PC2(200.1.1.2/24)传输信息过程中,帧执行二层交换过程:
7.4 认识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通过三层交换设备实现,三层交换机也是工作在网络层设备,和路由器一样可 连接任何网络。但和路由器的区别是,三层交换机在工作中,使用硬件ASIC芯片解析传 输信号。通过使用先进ASIC 芯片,三层交换机可提供远远高于路由器网络传输性能,如 每秒 4000 万个数据包(三层交换机)对每秒30万个数据包(路由器),如图7-11所示。

网络-第7章_Internet及其应用

网络-第7章_Internet及其应用

Ê ¼ Ó þ ¿ Í » §¶ Ë
Ê ¼ Ó þ þ ·Î ñ Æ ÷
Ê ¼ Ó þ · þ Î ñ Æ ÷
邮件传输协议
在Internet上传输邮件是于发送邮件;
POP3: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用于读取邮件;
电子邮件地址 E-mail地址格式为:
使用“<标签>……</标签>”的结构定义内容
例如: <HTML>……</HTML>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HTML文档:
<HTML> <HEAD> <TITLE> Internet的特点</TITLE> </HEAD> <BODY> <H1>1. 开放性</H1> <P>Internet对各种类型的计算机都是开放的。任何计算机都可以使用 TCP/IP协议,因此它们都能够连接到Internet。</P> <H1>2. 平等性</H1> <P>Internet不属于任何个人、企业、部门或国家,它覆盖到了世界各地, 覆盖了各行各业。Internet成员可以自由地接入和退出Internet,共享 Internet资源,用户自身的资源也可以向Internet开放。</P> <H1>3. 技术通用性</H1> <P>Internet允许使用各种通信媒介,即计算机通信的线路。把Internet 上数以百万计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电缆包括小型网络的电缆、专用数据 线、本地电话线、全国性的电话网络(通过电缆、微波和卫星传送信号) 和国家间的电话载体。</P> </BODY> </HTML>

计算机网络技术全套教学课件pptx

计算机网络技术全套教学课件pptx
通过检错码和纠错码实现数据传输的 可靠性。

访问控制
协调多个设备对共享信道的访问。
05
04
流量控制
防止发送方数据过快导致接收方来不 及处理。
2024/1/26
17
差错控制方法
检错码
通过增加冗余位来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但不能纠正错误。常见的检错码有 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等。
TCP协议特点
TCP协议的主要特点包括面向连接、可靠传输、全双工通信和流量控制。面向连接意味着在数据传输前需要建立 连接;可靠传输通过确认机制、重传机制等来保证;全双工通信允许双方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流量控制则避免 了发送方发送速率过快而导致接收方来不及处理的问题。
2024/1/26
26
UDP协议工作原理及特点
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 路
完成物理层的一些管理工作
13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模型
数据传输速率与误码率
包括信源、发送器、信道、接收器、 信宿等组成部分,描述了数据通信的 基本过程。
数据传输速率是指每秒传输的二进制 位数,误码率是指数据传输过程中发 生错误的概率。
数据通信方式
根据信号传输方向和时间关系,数据 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 工三种。
OSPF协议
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用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OSPF协议具有快速收敛、无路由环路 、支持多区域和层次化网络设计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型网络中。
23
06 传输层技术
2024/1/26
24
传输层基本概念与功能
传输层基本概念
传输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负责数据通信的关键层次之一,它位于网络层 和应用层之间,为上层应用提供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服务。

第7章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第7章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三)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modem)包括:
– 调制器(MOdulator):把要发送的数字信号转
换为频率范围在 300~3400 Hz 之间的模拟信 号,以便在电话用户线上传送。
– 解调器(DEModulator):把电话用户线上传送
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三)调制解调器
分类:
外置式
线外有一层起绝缘作用的塑性材料,再包上一层金属 屏蔽网,用于屏蔽外界的干扰,最外面是起绝缘保护 作用的塑性外壳。 既可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可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同轴电缆的最大传输距离随电缆型号和传输信号的不 同而不同,一般可达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 绝缘保护套层 外导体屏蔽层 绝缘层
内导体
(二)光纤和光缆
内置式 插卡式(笔记本) 机架式(网络中心) 重要的性能指标:传输速率 常见:56Kbps
调制解调器可分为多种类型
外置式(放置于机箱外,通过串行通讯口与主机 连接)
内置式(安装在机器主板或PCI总线上)
(四)中继器(
Repeater )
用于延伸拓扑结构相同的局域网,在物理层连接 两个网。
•作用:
2.连接方式:每个工作站是用双绞线连接到集线 器上,由集线器对工作站进行集中管理。
HUB
......
HUB HUB
......
Workstation Workstation Workstation
......
Workstation
Server
3.分类:
共享式集线器 :连结在总线上的所有设备 共享该总线的带宽(物理上看是星型结构 但实际上是总线型)。
核心设备。 网络服务器根据其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
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域名服务器、通讯服务器、 消息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等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PPT第7章 网络管理技术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PPT第7章  网络管理技术
2020/9/23
1. 系统的功能。即一个网络管理系统应具有哪些功能。 2. 网络资源的表示。网络管理很大一部分是对网络中资源 的管理。网络中的资源就是指网络中的硬件、软件以及所提供的 服务等。而一个网络管理系统必须在系统中将它们表示出来,才 能对其进行管理。 3. 网络管理信息的表示。网络管理系统对网络的管理主要 靠系统中网络管理信息的传递来实现。网络管理信息应如何表示、 怎样传递、传送的协议是什么?这都是一个网络管理系统必须考 虑的问题。 4. 系统的结构。即网络管理系统的结构是怎样的。
2020/9/23
一般,网络故障管理包括故障检测、隔离和纠正三方面,具体 应包括以下典型功能:
– 维护并检查错误日志; – 接受错误检测报告并做出响应; – 跟踪、辨认错误; – 执行诊断测试; – 纠正错误。 – 对网络故障的检测依据,是对网络组成部件状态的监测。不
严重的简单故障通常被记录在错误日志中,并不作特别处理; 而严重一些的故障则需要通知网络管理器,即所谓的“警 报”。 一般网络管理器应根据有关信息对警报进行处理,排 除故障。当故障比较复杂时,网络管理器应能执行一些诊断 测试来辨别故障原因。
– 创建、删除、控制安全服务和机制; – 与安全相关信息的分布; – 与安全相关事件的报告。
2020/9/23
7.3 网络管理的协议原理
要进行网络管理,网络管理器首先要获取网络中各被管设 备的运行状态数据。这些数据的获取与传输是通过网络管理协议 来实现的。网络管理协议是综合网络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它定义了网络管理器与被管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在网络管理协议 产生以前的相当长的时间里,管理者要学习各种从不同网络设备 获取数据的方法。因为各个生产厂家使用专用的方法收集数据, 相同功能的设备,不同的生产厂商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可能大相 径庭。因此,制定一个网络管理协议的行业标准非常重要。基于 这种需要,逐渐地形成如下几种常用的网络管理协议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 应用层
主要内容



7.1域名系统 7.2文件传送协议 7.3远程终端协议 7.4电子邮件协议 7.5超文本传输协议与万维网 7.6引导程序协议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7.7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7.1域名系统

7.1.1 域名系统概述 7.1.2 DNS报文格式 7.1.3 DNS服务的工作过程
SMTP的工作过程示例

若SMTP服务器shmail.abc收到一封信要发到 shusersh.abc,其步骤如下.




(1) Sendmail请求DNS给出主机sh.abc的CNAME记录,如 有,假如CNAME到shmail.abc,则再次请求shmail.abc的 CNAME记录,直到没有为止。 (2) 假定被CNAME到shmail.abc,然后Sendmail请求abc 域的DNS给出shmail.abc的MX记录: shmail MX 5 shmail.abc 10 shmail2.abc (3) Sendmail最后请求DNS给出shmail.abc的A记录,即IP 地址,假设返回值为211.71.235.2。 (4) Sendmail与211.71.235.2连接,传送这封给 shusersh.abc的信到211.71.235.2 这台服务器的SMTP后 台程序。
7.1.1 域名系统概述


域名系统(DNS)是为解决IP地址不易记忆而 引入的一种命名机制,它由根和树结构组成。 DNS服务器负责的工作便是将域名转换为IP地 址
7.1.2 DNS报文格式

DNS报文格式
7.1.3 DNS服务的工作过程

DNS查询有递归和迭代两种方式 查询过程按两部分进行:首先,名称查询从客户机开 始并传送至解析程序进行解析;其次,不能就地解析 查询时,可根据需要查询DNS服务器来解析名称。
POP3的工作原理


服务器响应是由一个单独的命令行或多个命令行组成 的,响应第一行以ASCII文本+OK或-ERR指出相应的 操作状态是成功还是失败,在POP3协议中有认可、 处理和更新3种状态。 大多数现有的POP3客户与服务器执行采用ASCII明 文发送用户名和口令 为了避免发送明文口令的问题,有一种新的认证方法, 命令为APOP
DNS服务器的默认配置支持递归

在默认情况下,DNS客户服务要求服务器在返回应答 前使用递归过程来代表客户机完全解析名称 。
7.2文件传送协议

FTP是Internet传输文件的通用方法。在万维 网出现以前,用户使用命令方式传输文件,最 通用的应用程序是FTP。
当用户建立FTP连接时,将与两个端口建立联系,两个端 口分别为20和21。这两个端口有不同的功能,端口20是 数据端口而21是控制端口。 FTP的语法格式:ftp -v -d -i -n -g [主机名]
7.4.3 Internet信息访问协议



IMAP(Internet信息访问协议)是与POP3对应 的另一种协议,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在1986年 开始研发的多重邮箱电子邮件系统。 它能够从邮件服务器上获取有关E-mail的信息 或直接收取邮件,具有高性能和可扩展性的优 点。 IMAPຫໍສະໝຸດ 越来越多的客户端电子邮件软件所采 纳。
7.4.2邮件接收协议

POP(Post Office Protocol )

适用于C/S结构的脱机模型的电子邮件协议,目前 已发展到第三版,称为POP3。


它是规定怎样将个人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的邮件服务器 和下载电子邮件的电子协议。 它是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第一个离线协议标准,POP3允许 用户从服务器上把邮件存储到本地主机(即自己的计算 机)上,同时删除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而POP3 服务器则是遵循POP3协议的接收邮件服务器,用来接收 电子邮件。
IMAP工作原理及特性






在在线方式下,IMAP允许用户像访问和操纵本地信息一样来访问 和操纵邮件服务器上的信息。 IMAP提供的摘要浏览功能可以让用户在阅读完所有的邮件到达时 间、主题、发件人、大小等信息,同时还可以享受选择性下载附 件的服务。 IMAP还提供基于服务器的邮件处理以及共享邮件信箱等功能。用 户在任何客户机上都可查看和离线下载服务器上的邮件,这让那 些漫游用户感到很方便。 IMAP的同步机制解决了,在分离状态下本地系统上的邮件状态和 服务器上的邮件状态可能和以后再连接时不一样问题。 IMAP还提供许多特别的功能,比如建立子目录和通过IMAP访问 Usenet。在系统管理员方面,IMAP也提供了一整套可用的特性。 IMAP的监听端口为143,消息的内在时间和日期是由服务器给出 的,是消息最后到达的真实日期和时间 。
POP3的常用命令
POP3的不足

用户接收电子邮件时,所有的信件都必须从服 务器上下载到客户机。

在整个收信过程中,用户无法知道邮件的具体信息, 只有照单全收入硬盘后,才能慢慢浏览和删除。这 使用户几乎没有对邮件接收的控制决定权。一旦碰 上邮箱被轰炸,或有比较大的邮件,用户不能通过 分析邮件的内容及发信人地址来决定是否下载或删 除,从而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
IMAP提供的3种操作模式



在线方式:邮件保留在Mail服务器端,客户端 可以对其进行管理。其使用方式与Web Mail 相类似。 离线方式:邮件保留在Mail服务器端,客户端 可以对其进行管理。这与POP协议一样。 分离方式:邮件的一部分在Mail服务器端,一 部分在客户端。这与一些成熟的组件包应用 (如LotusNotes/Domino)的方式类似。
7.3远程终端协议



Telnet协议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相对通用的、双 向的、面向8位字节的通信机制。它的主要目 标是允许界面终端设备和面向终端的过程能通 过一个标准过程进行互相交互。 Telnet协议的建立主要基于3种想法:一是网 络虚终端的概念;二是可谈判的选项的原理; 三是对终端和过程进行均衡看待的观点。 在Telnet的服务器进程和客户端进程之间的操 作有4种常用的操作方式:半双工、一次一个 字符方式、一次一行方式、行方式。
7.4电子邮件协议

7.4.1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7.4.2邮件接收协议 7.4.3 Internet信息访问协议
7.4.1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MTP)被用于在因特网上传递电 子邮件。
SMTP协议是主要工作在两种情况下:一是电子邮件从客户机传输 到服务器;二是从某一个服务器传输到另一个服务器。 最小SMTP实现支持8种命令,主要有HELO、RCPT、DATA、 VEFY、EXPN、NOOP、QUIT和RSET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