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练习 岳麓版选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

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1.“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句话反映了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吸收中华文化,促进自身发展

B.学习中国文化,加强相互交流

C.进行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

D.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的关键词“主要目的”,尤其要考虑到日本是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才会不畏艰险,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派遣使节,故选A。

答案:A

2.下列关于大化改新前的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B.大和国于3世纪兴起

C.大和统一后的日本国家体制不完备

D.大和最高统治者天皇具有绝对的权威

解析:当时,大和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只是氏族联盟的首领,并没有绝对的权威。

答案:D

3.班田收授法实施的前提是( )

A.公地公民制度B.生产力发展

C.私有制的发展D.租佃制度的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班田收授法的相关内容。班田收授法是日本仿唐制建立的一种土地赋税制度。它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土地国有的土地制度基础之上,就像中国的均田制建立在国家掌握大量土地的基础上一样。

答案:A

4.下列不属于中国和日本相似性的一组是( )

A.公地公民制度——土地私有制

B.租庸调制——班田收授法

C.三省六部制——二官八省制

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大化改新的内容,关键是理清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些基本制度,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答案:A

5.大化改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变化有( )

①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②天皇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③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逐渐削弱

④实现了各阶层的平等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但并未实现各阶层的平等。

答案:C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日本大化改新诏

大化二年春正月甲子朔,贺正礼毕,即宣改新之诏日:其一曰,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屯仓,仍赐食封,大夫以上各有差。降以布帛,赐官人百姓有差。又曰,大夫,所使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其三曰,初造户籍、计账、班田收授之法。凡五十户为里,每里置长一人,掌按检户口,课殖农桑,禁察非违,催驱赋役。若山谷阻险,地远人稀之处,随便量置。凡田长三十步、广十二步为段,十段为町。段租稻二束二把;町租稻二十二束……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中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谈谈这些措施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解析:本题难度稍大。第(1)问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分析归纳。第(2)问相对简单,只要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措施:公地公民制度、班田收授法。关系:公地公民制度是实行班田收授法的前提和基础。

(2)这些措施使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日本国家形态基本完备,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1.在古代的中日文化交流中,留学生起了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

A.促进了双方科学技术的发展

B.推动了大化改新的进步

C.促进了日本文化的进步

D.搭起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解析:日本留学生到中国后,同中国人久处,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而且也深受中国生活习俗的影响,促进了中日文化间的交流。

答案:D

2.中日两国—衣带水,两国经济文化交往源远流长。唐朝的文化对日本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是( )

A.铸铜和制铁技术B.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C.文字和建筑D.佛教和儒学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来分析。题干中的社会转型是指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由此可知,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影响最大。

答案:B

3.大化改新是仿照隋唐政治制度实行的,但也有区别,下列措施与唐制有显著区别的是( )

A.班田收授法B.租庸调制

C.神祇官设置D.律令制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B、D两项是日本学习的唐制;A项是效仿唐朝的租庸调制。与唐朝显著不同的是C项“神祇官设置”。

答案:C

4.大化改新的背景不包括( )

A.国家体制日趋完备B.皇权专制受到威胁

C.政局动荡不安D.改革派组建了新政权

解析:大化改新前,豪族势力或杀死天皇或反抗中央,导致政局动荡。645年改革派发动政变,消灭了中央豪族,建立了新政权后,进行了改革。而国家体制日趋完备是改革后出现的结果。因此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5.大化改新期间神化皇权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皇室的政治地位

B.确立天皇的最高地位

C.便于推行改革的各项措施

D.为对外扩张寻找历史依据

解析:一般来说,改革的内容是由其背景决定的。就本题来说,神化皇权是由改革前豪族势力对皇权产生威胁这一背景决定的,从改革者的立场可知其目的是确立天皇的统治地位。

答案:B

6.日本使者在漂洋过海时面临凶险,但隋唐时期,日本在长达300年的时间里,不断派遣使节向中国学习。其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善于向外国学习 B.日本发展落后

C.中华文明先进D.学习隋唐的政治制度

解析:公元6—7世纪,中国结束了分裂局面,先后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隋朝和唐朝,国家体制完备,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答案:C

7.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编纂的历史教科书中强化了天皇意识,宣扬天皇“万世一系”,是神在人间的代表。从历史上看,对天皇神化始于( )

A.日本从氏族部落向国家过渡时期

B.大和国家统一日本后

C.大化改新时期

D.明治维新时期

解析:大化改新时期,为确立天皇的最高地位,新政权编纂历史,利用神话传说,把天皇说成是神,把皇室说成是日本民族的祖先。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8.大化改新使日本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这次“飞跃”的实质是( )

A.建立了天皇制度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打破了氏族豪族的特权 D.确立了封建社会制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比较各选项,A、B、C三项的飞跃仅限于某一制度的完备或斗争的胜利,而D项涉及社会制度的演进,故选D项。

答案:D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货币日本人的服装

材料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