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作为证据的效力分析
公证书的法律效力(3篇)
第1篇一、引言公证书作为一种法律文书,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在我国,公证书是公证机构依法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本文将围绕公证书的法律效力展开论述,包括公证书的概念、法律效力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二、公证书的概念公证书是指公证机构依法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进行证明,确认其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证明文件。
公证书具有以下特点:1. 法律性:公证书是公证机构依法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
2. 证明性:公证书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进行证明,确认其真实性和合法性。
3. 官方性:公证书由公证机构出具,具有官方性质。
4. 单一性:公证书是对某一特定事项的证明,具有单一性。
三、公证书的法律效力1. 证据效力公证书具有证据效力,是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和其他有关机关在审理案件时,认定事实的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
公证书作为证据之一,具有以下特点:(1)公证书的真实性:公证书是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进行证明,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公证书的合法性:公证书是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合法性进行证明,具有法律效力。
(3)公证书的权威性:公证书由公证机构出具,具有权威性。
2. 执行效力公证书具有执行效力,即公证机构依法出具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公证书,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证机构依法出具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书,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 授权效力公证书具有授权效力,即公证机构依法出具的公证书,授权当事人进行某一法律行为。
例如,公证书可以证明遗嘱、委托书、授权委托书等法律文书的真实性,使当事人得以依据公证书进行相应的法律行为。
4. 证明效力公证书具有证明效力,即公证书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
论诉讼中的公证证据
论诉讼中的公证证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完善,公证证据在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形式,在整个诉讼过程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公证证据的定义、特点、种类、作用、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述,以阐述其在法律诉讼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公证证据的定义公证证据是指在公证机关的规定下,由公证员或相关工作人员对某一具体事实或法律关系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等进行证明的一种证据形式。
公证证据具有法律效力,是自然人及法人代表人处理自身事务的重要工具。
二、公证证据的特点1. 具有法律效力:公证证据作为一种证据形式,经公证机关认证后,具有法律效力,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
2. 公证机关代表国家:公证机关属于国家机关的一部分,代表国家行使公证职权,且具有公信力。
3. 严谨、客观、权威:公证员在开展公证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公证法规定的各项规定,严格把关,确保公证证据的严谨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三、公证证据的种类公证证据根据种类可分为以下几种:1. 公证书:公证机关出具的以法定形式制作的公证文件。
公证书可以证明法律关系,比如房屋买卖合同、遗嘱等。
2. 公证书复印件:公证机关出具的公证书的复制本,可以与原件一样作为法律证据。
3. 公证文件:公证机关证明某特定法律关系真实的文件,包括报告书、审核报告等。
4. 其他公证证据:包括公证机关出具的其他证明文件,比如公证机关在某特定的法律事项中进行调查、鉴定的相关材料。
四、公证证据的作用和重要性公证证据在法律诉讼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具有法律效力:公证证据经公证机关认证后,具有法律效力,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证据的认证力和权威性。
2. 具有公信力:公证机关作为国家机关出具的公证证据,具有公信力,对于案件的判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简化证据提取的难度:对于涉及大量证据的案件,通过申请公证证据能够简化证据提取的难度,有效节省诉讼成本和时间。
公证证据效力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证证据的效力,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证证据,是指公证机构依法出具的具有证明力的文书、证明材料和其他相关证据。
第三条公证证据的效力高于其他证据,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应当优先采信公证证据。
第四条公证机构应当依法履行职责,确保公证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公证证据的种类第五条公证证据包括以下种类:(一)文书证据:包括公证书、证明书、声明书、委托书、授权委托书等。
(二)物证证据:包括实物、照片、录音、录像等。
(三)证人证言:包括证人出庭作证、书面证言等。
(四)鉴定意见:包括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书等。
(五)勘验笔录:包括现场勘验、物证鉴定、文书鉴定等。
第三章公证证据的效力第六条公证证据的效力分为以下几种:(一)绝对效力:公证证据具有绝对的证明力,无需其他证据予以佐证。
(二)相对效力:公证证据具有一定的证明力,但需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事实。
(三)补充效力:公证证据不足以证明案件事实,但可以作为其他证据的补充。
第七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证证据,其效力不受影响:(一)公证机构依法出具,符合法定程序和形式要求;(二)公证内容真实、合法;(三)公证文书载明的当事人身份信息准确无误;(四)公证文书载明的证据材料完整、清晰。
第八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证证据,其效力应当予以审查:(一)公证文书存在重大缺陷,影响证明力的;(二)公证文书载明的证据材料存在虚假、伪造、篡改等情形的;(三)公证文书载明的当事人身份信息不准确,影响证明力的。
第四章公证证据的审查与采信第九条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应当对公证证据进行审查,确认其效力。
第十条审查公证证据时,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一)公证机构的资质和执业人员资格;(二)公证程序的合法性;(三)公证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四)公证证据与案件事实的相关性。
公证在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效力
公证在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效力公证作为一种特殊的证据形式,在行政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具有高度的可信度和证明力,还能有效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本文将探讨公证在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效力及其相关问题。
一、公证的定义与作用公证是指由公证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对某项法律事实进行证明,形成法律证据的行为。
公证机关作为第三方机构,具有独立、公正、中立的地位,能够对事实进行客观、准确的证明。
因此,公证具有不可撤销性、公信力高、证明力强等特点。
在行政诉讼中,公证可以作为证据提供给行政法院,用来证明与行政纠纷有关的事实。
公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事实证明:公证机关根据相关证据材料和当事人陈述,对事实进行认定和证明,向法院提供确凿的证据,有助于理清事实关系,确定案件真相。
2. 权利保护:当事人可以依法委托公证机关记录权利的成立、变更、消灭等情况,确保权利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为行政纠纷提供有力支持。
3. 平衡利益:公证机关通过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审查,保证各方利益均衡,不偏袒任何一方,维护公正和正义。
二、公证在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效力公证作为一种特殊的证据形式,在行政诉讼中具有一定的证据效力。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公证证据作了明确规定。
1. 公证的证明力:公证作为一种法定的证据形式,拥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行政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对公证证据具有重要的认定意义,以公证书作为事实认定的依据,对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
2. 公证与其他证据形式的比较:与其他证据形式相比,公证具有独特的优势。
公证机关对证据材料进行审查,并对申请人陈述的事实进行核实和确认,与其他证据比较,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3. 证据的充分性与评价: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对证据的评价不仅仅考虑到形式,还会综合考虑证据的充分性。
公证证据如果能提供更为全面、确凿的证明,将更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三、公证在行政诉讼中的问题与建议虽然公证在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效力被广泛认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和改进。
浅议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
浅议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证据效力作为公证文书最基础的效力。
公证文书属于公文书的一种,是司法认知的对象,其证据效力较其他私文书具有优先性。
社会在发展,公证文书在维护当事人合法利益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根据有关公证文书证据效力的有关规定,来谈谈公证文书在民事诉讼方面的证据效力。
标签:公证文书;证据效力;公信力一、公证文书证据效力的内涵关于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的内涵,笔者认为,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是指公证文书在诉讼过程中区别于其他一般私文书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证据效力,根据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和《民诉法司法解释》和其他一些相关规定来看,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的内涵主要是指:(一)公证文书所要证明的对象属于司法认知的领域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也规定:对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司法认知是指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对应当适用的法律或某种待证事实的认知。
在诉讼过程中需要对相关事实举证证明,但没有必要对一切待证事实都进行举证证明。
法院对于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可以无须质证,直接予以采信,作为裁判的根据。
(二)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大于一般的证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7条第二项: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数据和证人证言。
由此可知,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优于没有经过公证的书证,法官可以直接将其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这同时也是对法官采证行为的一种约束,而且也表明了公证在证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
另外,根据《继承法》第20条规定: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
该条规定确认了公证遗嘱高于其他形式遗嘱,这是实体法关于公证文书效力的规定。
二、当前我国公证文书证据效力存在的问题《民事诉讼法》用“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和“公证证明”等说法表现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民诉法解释》提出了“公证文书”一词。
公证书的证据效力
公证书的证据效力篇一:论西安市司法行政系统理论调研参评文章论灞桥区公证处马丽公证证明具有特殊的法律效力,证据效力是公证书最基本的一个效力。
公证书在我国诉讼证据体系中处于证据至上地位。
一、公证的概念及其法律效力概说公证是指国家公证机构依法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当事人身份上、财产上的权利和合法权益。
公证具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第一,公证是一种预防性的司法体制下的非诉讼的法律制度;第二,公证的宗旨是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第三,它是由国家专门设立的公证机构和专职公证人员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证明活动;第四,公证机构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公证活动;第五,公证证明的对象是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第六,公证的标准是真实性和合法性。
公证证明具有特殊的法律效力。
在我国,绝大多数法律学者主张"三效力"论,即认为公证作为一种社会公信的证明活动,通常被认为有以下三方面的效力:证据上的效力、法律上的效力和强制执行的效力。
公证证明具有以下基本法律效力:(一)具有法律行为生效要件效力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生效要件是指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当事人的约定或国际惯例,特定的法律行为必须经公证证明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否则该项法律行为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此时公证即成为当事人之间成立法律行为并生效的必要要件,产生法律行为生效要件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
法律规定用特殊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公证即为某些法律行为成立的特殊形式。
(二)证据效力公证书作为公证证明的最终载体,具有证据效力。
证据效力是公证证明最基本的效力。
公证证明的证据效力是指公证书具有证明公证对象真实合法的证明力,可直接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主要包括公证书在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活动中的证明效力。
在诉讼中,公证书能直接证明公证所确认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是真实的、合法的。
公证与证据效力案例探讨公证法与证据规则的法律应用
公证与证据效力案例探讨公证法与证据规则的法律应用在司法实践中,公证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证据的收集和认证方面。
公证作为独立的法律行为,其效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传统的证据规则,在司法程序中被广泛运用。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公证与证据效力的相关问题,并进一步研究公证法与证据规则的具体应用。
案例一:借款合同公证的效力李先生与王先生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约定了借款金额、借款利率、还款期限等关键内容。
为了确保合同的证据效力,他们选择将该借款合同进行公证。
当借款期满后,王先生未按照约定归还借款。
李先生将公证机关出具的借款合同公证书作为证据提交给法院,要求追偿。
根据我国《公证法》相关规定,借款合同的公证可以替代传统的书面合同,在司法程序中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在此案中,李先生将借款合同公证书作为证据,证明了彼此之间确实存在借款关系和借款金额、期限等重要事项。
法院认定公证书作为借款合同的证据,裁定王先生归还所欠借款,并加上逾期利息。
案例二:房屋买卖公证的效力小张在购买房屋时,为了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减少风险,选择将房屋买卖合同进行公证,并取得公证书。
然而,在产权移交时,小张发现房屋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房屋实际价值大大低于购买时的价格。
小张将公证书作为证据提交给法院,要求退还购房款和赔偿损失。
根据我国《公证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房屋买卖公证书在司法程序中具有重要的证明效力。
小张提交公证书作为证据,证明了房屋买卖的事实、价款的支付以及合同的真实性。
法院经过审理后认定公证书作为房屋买卖的证据,裁定开发商返还购房款并支付相应的损失赔偿金。
案例三:遗嘱公证的效力张先生在去世前撰写了一份遗嘱,并特意选择了公证机关对其遗嘱进行公证。
然而,张先生的继承人李先生不承认遗嘱的有效性,提出对遗产进行分割。
李先生要求法院将遗嘱公证书排除在外。
根据我国《公证法》和《继承法》的相关规定,遗嘱公证书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如果李先生想要证明遗嘱的无效性,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
公证证据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公证证据,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依法出具公证证明的法律文书。
公证证据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和权威性,是司法实践中重要的证据形式之一。
本文将围绕公证证据法律规定,从公证证据的概念、种类、效力、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公证证据的概念公证证据是指公证机构依法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进行审查、确认,并出具公证证明的法律文书。
公证证据具有以下特点:1. 客观性:公证证据是公证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对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具有客观性。
2. 完整性:公证证据是对事实和文书的全面、系统的证明,具有完整性。
3. 有效性:公证证据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司法实践中的证据使用。
4. 保密性:公证证据涉及个人隐私,公证机构对其负有保密义务。
三、公证证据的种类根据公证对象的不同,公证证据可分为以下几种:1. 民事法律行为公证:包括合同公证、继承公证、赠与公证、委托公证等。
2. 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公证:包括出生公证、死亡公证、学历公证、婚姻公证等。
3. 文书公证:包括房产证、行驶证、营业执照等。
4. 其他公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公证。
四、公证证据的效力公证证据具有以下法律效力:1. 推定效力:公证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得到法律推定。
2. 免证效力:公证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可以作为证据直接使用,无需再次审查。
3. 强制效力:公证证据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具有强制执行力。
4. 排他效力:公证证据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具有排他性,其他证据不得与之相冲突。
五、公证证据的程序公证证据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1. 申请:申请人向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提交相关材料。
2. 审查:公证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确认申请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
3. 记载:公证机构将申请事项、审查过程和结果记载于公证证明中。
民事诉讼中的公证证据使用
民事诉讼中的公证证据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证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公证证据的使用不仅有利于保证诉讼的公正性和合法性,还能提高诉讼效率,确保案件能够得到公正和快速的解决。
本文将探讨民事诉讼中公证证据的使用,旨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公证制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公证证据的定义和特点公证证据是指由公证机关在合法程序下对当事人的陈述、意见或者任何其他事实进行证明,并在公证书中加盖公章,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与其他形式的证据相比,公证证据具有以下几点特点:1. 法律效力:公证证据是经过公证机关审核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不容易被否定或抵制。
2. 可信性高:公证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对证据材料进行审核和鉴定,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独立性强:公证机关在证明事实时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当事人的干扰或影响,保证公证证据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二、民事诉讼中公证证据的使用1. 提供公证证据的义务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义务提供与案件有关的公证证据。
公证证据可以是以书面形式提交的公证书,也可以是以电子形式提交的电子公证书。
当事人应当通过公证机关的出具、公证书副本或者公证书公证书副本复印件等形式提交公证证据。
2. 公证证据的使用范围公证证据可以用于证明各种事实,包括但不限于财产权利的归属、债权债务关系、民事行为的真实性和效力、行为人的身份等。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公证证据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据使用。
3. 公证证据的认定和审查公证机关在接到当事人的公证证据后,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认定和审查公证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性。
公证机关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公证证据进行审查和鉴定,确保公证证据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4. 公证证据的证明力公证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具有较高的证明力,能够对抗其他形式的证据。
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对公证证据的内容、形式和法律效力进行认定和评估,决定其能否作为证据使用。
三、公证证据使用的价值和作用1. 提高民事诉讼效率公证证据的使用有助于提高民事诉讼的效率。
公证证明效力的证据法分析
公证证明效力的证据法分析公证效力,是指公证证明在法律上具有的效能和约束力。
有时也称公证的法律效力,或者公证文书的效力。
我国目前对公证文书证明效力的研究已经开始但仍极不成熟,围绕该论题,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公证文书证明效力的发生机理、公证文书作为免证事实是否转移诉讼当事人的证明责任、公证文书的证明效力的正当性来源、公证文书证明效力如何被推翻乃至消灭。
1、公证文书诉讼证明效力公证文书可以作为证据,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其证明机理为何在学界尚未形成定论。
一般而言,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公证证明属于司法认知的范畴,从而获得裁判机关的认可,是为“司法认知说”;另一种认为,公证证明的效力来源于推定,“属于推定的范畴,根据法律规定,法官在诉讼过程中推定公证证明的事实为真实”,是为“推定说”。
就我国而言,当前立法已经将经过公证的事实作为免证事实,当事人一旦提出,法院则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
一般认为,我国立法关于公证证明效力的规定属于“推定说”,推定经过公证的事实为真实,若对方当事人主张相反事实必须有足够证据推翻该项证明,否则即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然而,笔者认为此种解释还存在着疑点。
二、公证证明的效力与证明责任转换公证文书是否导致当事人之间证明责任的转换是理解公证文书证明效力的关键。
同时,是从证明力的角度还是从法律推定的角度去理解法律条文中关于公证证明效力的规定,最终也会归于证明责任是否转换这一关键问题。
笔者认为,若赋予公证文书转换证明责任的效力至少存在以下困境。
其一,持有公证文书的一方当事人不一定负担证明责任。
也许当事人提交公证文书的目的是用来反驳对方当事人的立证。
当事人原本并无证明责任,因此即使提出了公证文书也不可能发生证明责任转换的问题。
其二,公证证明的事项不一定是要件事实。
当代证据法一般将法律规范中的权利要件事实进行类型化,并在此基础上来设定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
公证文书证明的内容往往不能单独证明一个完整的权利要件,此时就也谈不上证明责任转换的问题。
公证证明作为证据其效力如何
公证证明作为证据其效⼒如何现实⽣活中,很多⼈都会去公证处公证各种各样的证件:合同、证明等,那么公证处的这个公证究竟有没有⽤呢?具体法律效⼒如何呢?接下来由店铺的⼩编为⼤家整理了⼀些关于公证证明作为证据其效⼒如何及其他相关的知识,欢迎⼤家阅读!公证证明作为证据其效⼒如何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为、法律事实和⽂书,⼈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但有相反证据⾜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公证证明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的申请,依法定程序对法律⾏为、法律事实和法律⽂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
公证机关⾏使职权是司法活动的⼀部分,因此,公证证明⼀般都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助于⼈民法院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有效预防或者解决纠纷。
在民事诉讼中,经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为、法律事实和⽂书,⼈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但是,不是所有公证证明都理所当然地可以作为⼈民法院定案的根据。
⼈民法院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公证证明,但是,如果有相反的证据⾜以推翻公证证明,⼈民法院应当否定公证证明的效⼒,将其退回公证机关。
公证书的证据效⼒是指公证书是⼀种可靠的证据,具有证明公证对象真实、合法的证明⼒,可直接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证据效⼒是公证书的最基本的效⼒,任何公证书都具有证据效⼒。
公证的证据效⼒是⼴泛的,不仅体现在诉讼活动中,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常的民事、经济交往和⾏政管理活动中,公证书是证明法律⾏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书的真实性。
合法性的可靠的法律⽂书。
在国际上,公证书也得到⼴泛的承认,在域外也具有法律证明⼒,是进⾏国际间民事、经济交往不可缺少的法律⽂书。
这是公证证据效⼒在空间上的延伸.《中华⼈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9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为、法律事实和⽂书,⼈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但有相反证据⾜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这是因为,公证机构是国家的司法证明机关。
公证过程中,公证机构要对公证对象进⾏认真全⾯的调查、核实、只有公证机构确认需公证的法律⾏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书真实、合法的,才给予公证。
公证证明之证明力研究
公证证明之证明力研究公证证明是指通过公证机构对某一事实、行为或文件进行证明,以保证其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一种活动。
公证证明已经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具有广泛的证明力,并且可以为个人、企业和政府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公证证明的证明力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以下从法律效力、证明力强度、证明机构可信度和证明范围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法律效力公证证明是一种法律证据,具有法律效力。
国家对公证证明的法律效力予以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公证处置证明等都可以作为证据用于法律诉讼中,而且对证明对象给予举证倾向。
二、证明力强度公证证明具有较强的证明力,是因为公证证明的主体是公证机构,而非私人,公证机构可以依法实行公证工作,对证明对象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证据或事实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证明,并进行记录。
这种记录的形式可以是文书、磁盘、光盘等,记录的内容非常详细、准确。
因此公证证明具有严谨性、可信度等特点,证明力强度高。
三、证明机构可信度公证机构是国家授权的公共机构,其业务和职权由政府部门授权和监督,承担保证公民基本权益的法定职责,其证明力可以得到法律认可。
这就使得公证机构在证明力和可信度方面高于私人机构。
公证机关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对证人、申请人、证据材料、公证人员、公证程序等方面的审查和认证,确保公证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这样证明人方便、证明者放心,完好保证了证明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备性,提高了证明力,更是证明机构可信度的一大体现。
四、证明范围公证证明的证明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事项。
例如,婚姻证明、财产证明、身份证明、存在证明、财务证明、遗产证明、债券证明、文件证明等。
这些证明往往在生活中非常重要,可以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无论是经济活动还是人际关系,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人生大事,都可以依靠公证证明来取得合法、真实和有力的保障。
浅析公证证据的效力
浅析公证证据的效力一、公证证据的效力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对其法律行为或者有意义的文书、事实,依照法定程序,证明其真实性、合法性的一种非诉讼活动。
《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第69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由此可见,经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在法庭上无需经过质证,法官可以直接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
这一法律的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对公证证据的效力作出了详细说明,使得公证证据的效力得到法律保障。
二、公证证据的效力来源根据《公证法》的相关规定,公证的本质特征是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而适用法律的司法活动(证明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权利和义务所涉及的各个主体之间可能发生的民事纠纷,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
正是由于公证的定义及其特征决定了公证的法律后果尤其是证据法上的后果。
《民事诉讼法》第69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公证法》第36~40条也规定了经公证的事实和文书所具有的证据和执行等效力,根据这些规定,如果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提出了经过公证证明的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无需组织质证,将直接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甚至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依据。
那么《民事诉讼法》第69条和《公证法》规定的经公证的法律事实和文书究竟因为什么原因而拥有了如此强大证据和执行等效力呢?这与做出公证证明的公证机构的性质密不可分,公证机构的性质也决定着公证的性质。
我国的公证机构被称为公证处,公证处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早在1982年4月国务院发布施行的《公证暂行条例》第3条就规定,公证处是国家公证机关,也就是说,公证处是行使国家公证权的专门机关,就如同人民法院是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专门机关一样。
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探析
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探析作者:黄亚军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8年第11期摘要:在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中,关于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的相关的文件非常的简陋,因此导致在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对于公众文书来说它是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根据主体的申请经过公正程序而出示的文书,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依照的是非诉讼程序的公证程序和有关的法律政策。
就目前来看,我国关于公众文书的证据效力的有关规定非常少,并且不够严谨,而且因为我们对公证文书的性质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而导致公证文书的应用比较混乱。
下面我们将针对公证文书实现证据效力的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公证文书;证据效力;法律法规我们所说的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则是指法律给予的公证文书所具有的证明力,通过证据效力的实现使得公证文书能够直接表明法律的实施和相关的行为。
而对于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诉讼证据效力,也就是案件的事实被法院确认后,对于公证的法律的事实和行为的文书直接判定其具备证明的效力。
而另一种则是非诉讼的证据效力,即公证所确认的法律事实的文书在非诉讼中也具有有效的证明力。
但是目前种种原因导致了公证文书不能够实现证据效力,下面我们将针对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究出实现公证文书证据效力的措施。
一、公证文书证据效力无法实现的原因分析对于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不能够实现的表现我们总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当事人随意的废除公证文书,对于已经公证的法律事实任意的终止或者是改变。
其二是行政的干预。
利用职权干预行政文书证据效力的实现。
第三个方面表现为在司法实施中对于公证文书所具有的证据效力视而不见,有些司法机构还擅自的判读公证文书的无效性。
那么通过分析我们总结出了关于公证文书最终不能够实现证据效力的几点原因。
1.公证的法律意识不高因为公证法律意识相对薄弱,对于公证法律知识点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的公众对于公证文书根本就不了解,那么这也就导致了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无法实现。
公证在权益保护中的法律效力
公证在权益保护中的法律效力公证是指由具备公证资格的公证员依法进行的证明文书的行为,其作用主要在于保障相关当事人的权益。
公证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行为,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公证在权益保护中的法律效力进行探讨。
一、公证的证据效力公证书作为公证的产物,具有独特的证据效力。
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公证书可以作为可供法院采信的证据,其证明事实的效力相当于法院的判决或裁定。
在司法实践中,公证书往往承载着重要的证据价值,能够有效地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例如,在合同纠纷中,一方如能提供与公证书内容相关的证据,往往能够更好地证明自己的权利,从而达到保护自身权益的目的。
二、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文书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这意味着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公证书的内容。
在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产生争议时,债权人可以通过申请强制执行公证书来追讨债权,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公证书的强制执行效力有力地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提高了债务人履行义务的积极性。
三、公证的法律认证效力公证机构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部分,具有法律认证的效力。
经过公证的事项,不仅被国家机关认可,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法律效力。
公正、公平、公开是公证的基本原则,通过公证可以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公平待遇,避免一些不公正的对待。
在跨国贸易或涉外合作中,公证的法律认证效力对于维护当事人的权益显得尤为重要。
四、公证在权益保护中的补充作用公证在许多法律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补充角色,进一步加强了权益保护。
比如,在房地产交易中,公证可以为买卖双方提供中立的见证,确保交易的真实合法性;在遗嘱继承中,公证可以确保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遗产的冲突与争议。
公证的补充作用能够有效地预防和解决一些权益纠纷,为当事人提供更加全面和可靠的权益保护。
综上所述,公证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行为,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能够在权益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公证的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法律认证效力以及补充作用都为当事人的权益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证据保全公证法律效力(2篇)
第1篇一、引言证据保全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核实,确认其真实、合法、有效,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出具公证文书,以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行为。
证据保全公证具有法律效力,对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证据保全公证的定义、法律效力、程序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证据保全公证的定义证据保全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核实,确认其真实、合法、有效,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出具公证文书,以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行为。
证据保全公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文书证据保全、物证保全、视听资料证据保全、证人证言证据保全等。
三、证据保全公证的法律效力1.证据效力证据保全公证具有证据效力,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文书在法律上具有证据证明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公证机构依法出具的公证文书,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遵守。
”2.证明效力证据保全公证具有证明效力,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文书可以作为证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真实、合法、有效;(二)与案件事实有关;(三)符合法律规定。
”3.证据优先效力证据保全公证具有证据优先效力,在诉讼中,证据保全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优先于其他证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有下列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一)有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文书的;(二)有其他证据足以证明的。
”4.法律行为效力证据保全公证具有法律行为效力,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文书具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应当按照公证文书的规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撤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公证机构依法出具的公证文书,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遵守。
”四、证据保全公证的程序1.当事人申请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公证,应当向公证机构提交申请书、相关证据材料以及身份证明等。
公证作为证据的效力分析
公证作为证据的效力分析公证作为证据的效力分析摘要:我国的公证,一般认为在法律上有三种效力:证明效力、执行效力和要件效力。
其中最主要的无疑是公证的证明效力。
公证证明效力的正当性、权威性来源于法律对于公证证明的合法性、真实性的实体和程序的系统保障,公证证明由此具有高度公信力。
公证本质上是一种证明活动,公证证明是公证最为核心的、最为广泛的活动,公证证明的法律效力也就成为公证赖以存在的制度根底。
关键字:公证公证证据公证效力一、公证效力公证效力,是指公证证明在法律上所起的效果和约束力。
公证效力是通过公证书的效力得以表达的,因此,公证效力又称公证书的效力。
公证书是公证机关出具的一种法律文书。
公证书之所以具有法律效力,是因为它和审判机关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相同,都是根据法律制定的,是正确适用法律的结果。
【1】二、公证作为证据的效力公证的证据效力含义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①所谓的公证的证据效力,又称作公证具有作为证明的效力,是指公证证明的内容是一种可靠的证据,它在诉讼中具有不同于一般证据的特殊的证明能力。
法律关于公证证据的规定1、法国?法国民事诉讼法?中虽然没有专门对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作出规定,但有关"提出公证文书属于伪造的申明"的规定,间接地反映出公证文书不同于一般私文书的效力。
?法国民事诉讼法?对"提出公证文书属于伪造的申明"专门列章,对其规定了较一般私文书更为严格的申明程序,并且在不同情况下提出申明的程序也不尽相同"。
简言之,在规定公证文书具有推定真实性的同时,各国立法也允许对公证文书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只要有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证据即可。
【2】2、德国?德国民事诉讼法?第416条规定:由制作人署名或者经过公证人认证的私文书,完全能证明文书内所为的陈述是由制作人所作出的。
公证书在诉讼中的证据效力
公证书在诉讼中的证据效力
王红梅
【期刊名称】《活力》
【年(卷),期】2005(000)007
【摘要】公证书是一种可靠的证据,在诉讼中具有不同于一般证据的特殊的证明力。
在诉讼过程中,公证书能够直接证明公证所确认的法律行为及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是真实的、合法的。
在法律上确认公证书的证据效力,是因为公证书具备了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
公证书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国家公证机关依法出具的司法证明。
这种证明对有关案件来说,既是直接证据,又是间接证据。
公证书在诉讼阶段具有证据的效力,是因为它既反映了案件的客观事实,又说明了案件的真实情况,而且经过国家公证机关按照法定程序证明了它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总页数】1页(P208)
【作者】王红梅
【作者单位】肇州县公证处,肇州151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16.6
【相关文献】
1.公证书的诉讼证据效力浅析 [J], 卢艳红
2.试述公证书的特殊诉讼证据效力 [J], 曹正良;关海涛
3.论公证书的诉讼证据效力 [J], 齐秀玲
4.刑事诉讼中私人取证证据效力的域外经验借鉴 [J], 贾良缘;程柏林
5.知识产权诉讼中时间戳证据效力分析 [J], 陈可欣;李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证在合同履行中的证据效力
公证在合同履行中的证据效力公证,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具有公证人对事实、法律事项等进行证明的权威力量。
在合同履行中,公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所具备的证据效力也成为了确保合同履行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保障。
本文将探讨公证在合同履行中的证据效力。
一、公证作为合同履行证据的法定形式公证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具有法律上的认证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规定,公证行为对证明的事实或法律事项具有确凿的证据效力。
在合同履行中,公证可以作为一种法定形式,用于证明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约定内容以及合法性。
以房屋买卖合同为例,卖方可以委托公证机关对房屋的产权证书、房屋状况等进行公证。
公证机关在受理公证申请后,将对房屋的相关事实进行勘验核实,并出具公证书作为证据。
该公证书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在争议发生时确保买卖双方权益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二、公证作为合同履行证据的权威性与可信度公证作为一种正式的法律行为,具有权威性与可信度。
公证机关作为第三方中立机构,具备独立、公正、中立的特点,能够对合同履行的相关事实进行客观、公正的证明。
在合同履行中,公证可以为当事人提供可靠的证据。
例如,某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一批产品。
为证明产品的质量、数量及交付时间等,甲公司可以委托公证机关对产品进行公证,以获得公证书作为后续履行合同的证据。
这样一来,公证所具备的权威性将确保合同履行过程的可信度,避免了争议和纠纷的产生。
三、公证在合同履行争议解决中的证据效力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发生争议或纠纷时,公证作为一种具有法定效力的证据,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公证作为第三方机构进行证明、记录,其具有中立、公正的特点,能够为争议解决提供客观、合法的证据。
当乙方怀疑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时,乙方可以向公证机关提起申请,对合同履行的相关行为进行公证。
公证机关将认真核实事实,出具公证书作为证据。
该公证书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争议解决时甲方履行合同是否到位的证据。
关于公证书之法定证据效力的分析
关于公证书之法定证据效力的分析作者:陈银松来源:《进出口经理人》2017年第08期摘要:公证文书作为一种效力层次较高的证据,一直以来在证据制度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对公证证据的认知的提升和需求的增长,公证证据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普遍,公证证据效力的运行机制及其所体现的公证制度价值问题自然也越来越引起关注。
关键词:公证书;法定证据;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9条关于“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之规定,特别突出和强调公证书证据力的高层次性和强效性。
通过公证固定证据并加强所固定证据的采证率便成为大家充分利用公证制度这一司法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当前时代语境下,探讨公证证据效力问题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尤其对于缓解司法实践中的举证取证困难更是有着直接的意义。
一、公证书法定证据效力在法学领域,效力基本上被界定为法律规范对于特定或不特定的调整对象所具有的普遍或特殊的作用力和约束力。
公证书作为公证活动的结果性载体,其效力乃因履行国家公证职能和实现公证制度价值之需要而为立法所赋予,故而称之为“法定效力”。
对于我国的公证书,在法律效力上可分为:1、一般法律效力,为任何公证书所具备,它在外延方面表现为效力范围的广泛性、无界性,内涵方面表现为效力内容的类型化、多元化以及效力程度的高层次、优越性。
法定证据效力作为所有公证书均具备的普遍的基础效力,从其效力内容而言,包括公证书证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其中证明力可再进一步细分为形式证明力和实质证明力,不过,由于公证书与一般书证一样,包括处分性公证书和报道性公证书,不同公证书的形式证明力和实质证明力略有差异;从效力强度而言,公证书的法定证据效力独有显著的多重效力优势;2、特殊法律效力,仅为部分公证所具备,不具有普适性。
事实上,公证书的特殊效力并不仅仅表现为“法定三大效力”中的强制执行效力、法律要件效力。
在我国,公证书的特殊效力还表现为提存效力、登记效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