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记数法-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

一、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与运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大数与小数的表示。

1.2 教学内容:科学计数法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法的互换。

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宇宙中星星的数量,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

1.3.2 讲解: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即用10的幂次方来表示数。

举例说明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如1.23×10^3表示1230。

1.3.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计数法表示练习,如将1230表示为科学计数法,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记法。

1.3.4 应用:让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些较大的数,如宇宙中星星的数量。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练习将一些大数或小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记法。

1.5 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科学计数法。

二、科学计数法的进位与借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中的进位与借位现象。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大数与小数的加减运算。

2.2 教学内容:科学计数法中的进位与借位现象。

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2.3 教学过程:2.3.1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复习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2.3.2 讲解:讲解科学计数法中的进位与借位现象,如1.23×10^2+4.56×10^2=5.79×10^2。

讲解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如同底数相加减,指数不变,底数相乘除。

2.3.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科学的计数法加减练习,如1.23×10^2+4.56×10^2,3.45×10^3-1.23×10^3。

2.3.4 应用:让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如计算某商品打折后的价格。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2)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2)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3章《科学计数法》。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 科学计数法的位数和有效数字;3.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2.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位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3. 学会将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互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难点:科学计数法位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大数与小数的科学计数法互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组数据的精确值。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将这组数据表示为1.23456789×10^9,从而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

2. 讲解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通过PPT展示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位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

3. 讲解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通过PPT展示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讲解如何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如何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1: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

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出示例题2:将科学计数法1.23456789×10^9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练习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科学计数法:表示方法:a×10^n位数:n有效数字:a的位数互换方法:普通记数法→科学计数法:a×10^n科学计数法→普通记数法:a×10^n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数量级及表示方法。

2、掌握科学计数法及转化方法。

3、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数的数量级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科学计数法及转化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卧谈式提问,如下:(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很大或者很小的数,请举例说明。

(2)这样的数怎么读?(3)如果不借助计算机或器具,如何短时间内读出这样的数?2、讲解(20分钟)(1)表示大数和小数的方法通过地图、地震、天文、人口等实例,让学生认识生活中所接触的大数和小数,并介绍表示大数和小数的方法。

(2)科学计数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找出其中科学计数法的规律,进一步引入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及规则,介绍科学计数法的写法和读法,同时让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转化方法。

(3)科学计数法的应用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天文问题、科学实验等。

3、练习(25分钟)(1)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级的数字读写和科学计数法的转换。

(2)通过教师给出的示例,让学生思考并解答数字相关的问题。

4、归纳(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明确本节掌握的知识点。

5、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练习,要求学生在复习同时,加强科学计数法的练习。

四、教学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2、布置的作业后及时检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程度,及时进行强化巩固。

3、期中及期末考试时,将本单元的内容纳入考试题目范畴,考查学生对科学计数法掌握情况。

五、教学建议1、教师可适当扩充实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2、多举生活例子,让科学计数法与学生日常生活建立联系。

3、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检测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能力。

4、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都能够理解、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科学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背景。

2.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3.能够将普通数转化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4.能够将科学计数法表示转化为普通数。

5.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1.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将普通数转化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3.将科学计数法表示转化为普通数。

三、教学难点1.科学计数法的应用场景和实际计算问题。

2.科学计数法的运算和计算。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话题通过一些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当数字很大或很小时该如何表示呢?”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以及应用背景。

Step 2 探索科学计数法1.向学生提问:“如何表示较大的数?”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何表示较大的数。

2.介绍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较大或较小数的方法,可以用一个十进制数乘以10的幂的形式表示。

”3.给出一个例子,比如:650,000,000可以表示为6.5 x 10^8,解释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Step 3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1.带领学生分析和探讨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2.向学生解释: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中,允许基数(即 6.5)小于10,但大于等于1,并且指数(即8)是整数。

Step 4 科学计数法的练习1.让学生完成一些基于科学计数法的数转换练习,例如:写出下列数的科学计数法表示:0.000001,50000000,12500。

2.检查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

Step 5 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1.介绍科学计数法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2.以实例演示如何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例如:将2.5 x10^7乘以3.2 x 10^4。

3.引导学生自己尝试进行一些实际计算的练习题,例如:(8.3x 10^6) ÷ (1.2 x 10^3)。

Step 6 小结与归纳总结和归纳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并强调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科学计数法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科学计数法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会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字。

3.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和运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2.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3. 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和运算方法三、教学步骤及方法:步骤一: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1. 通过实例引入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如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细胞数量等。

2. 讲解科学计数法的意义,简化极大或极小数字的表达方式,方便进行计算和比较。

步骤二: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1. 分别讲解科学计数法表示非常大和非常小的数字的方法。

2. 针对非常大的数字,讲解术语“基数”和“指数”的概念,并介绍怎么将大数字转换成科学计数法。

3. 针对非常小的数字,讲解术语“基数”和“指数”的概念,并介绍怎么将小数字转换成科学计数法。

步骤三: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和运算方法1. 介绍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包括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数字和将普通数字转换为科学计数法。

2. 介绍科学计数法的运算方法,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 通过练习题的方式巩固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资源和材料:1. 教材:教科书、练习册。

2. 辅助教具:黑板、粉笔。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1. 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的方式,评估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和学生互评的方式,加深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科学计数法,如测量距离、重量、时间等。

2.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在科学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实验、化学计算等。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和方法,学生将能够全面地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作用和应用方法,从而在数学和科学的学习中更加灵活和高效地运用科学计数法。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在科学计数法领域的综合素养。

同时,要注意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日常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科学计数法。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科学记数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3、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1、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2、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情感情感与态度目标: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数,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培养节约、环保等意识。

二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三教学难点: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设备:计算机。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导入问题生活中有许多比100万更大的数,下面我们来观看几个数据;出示投影片(请同学们读一下这几个数)(1)太阳半径约为0米.(2)光的速度约为0米/秒(3)世界人口约为7 000 000 000人太阳半径约696000千米光速约0米/秒世界人口约7 000 000 000人我们注意到上面这几个数比100万还大.我们知道生活中比100万大的数还很多.但我们发现要表示这些较大的数非常麻烦.这些较大的数写起来很麻烦,有没有简单的表示方法呢?二)探索新知,解析问题(1)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回顾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算一算:102=10×10=100;103=10×10×10=1000;104=10×10×10×10=10000;……1000010001010101010个个n n n =⨯⨯⨯⨯= (n 为正整数)师: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师]你能得到何种启示呢?问题2我们可以借用10的幂的形式表示大数.如:0=×0=×108;0=3×0=3×108.7 000 000 000=7×109像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 形式a×10n (其中a 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 n 为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三 讲解例题,巩固提高例题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1 000 000=1×106(2)57 000 000=×107(3)123 000 000 000=×1011思考: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 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 . 例题2在下列各大数的表示方法中,是科学记数法的是( A )A 、5 629 000=×106B、45 000 000=×108C、-9 976 000=×105D、10 000 000=10×1063.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数是什么?3用科学记数法写出下列各数:10 000, 800 000, 56 000 000, 7 400 000.2 下列用科学记数法写出的数,原来分别是什么数?1×107 4×103×106×105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些什么?1.遇到较大的数时可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有什么好处?3.用科学记数法a×10n表示大数关键要注意两点:(1)1≤a<10.(2) n为原数整数位数减去1.五课后作业:课本47页习题第4、5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3.2科学计数法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3.2科学计数法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意义,如“为什么科学计数法可以表示极大或极小数?”、“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表示法有什么区别?”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通过尝试、实验、讨论等方式,自主发现科学计数法的转换规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创设悬念:在教学过程中,故意留下一些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如何将一个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等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探究。
在实际教学中,我观察到学生们对于科学计数法的理解和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对幂次概念的不清晰,以及在实际运算中的运用不当。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旨在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让学生们能够深刻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熟练掌握其转换和运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讨论问题: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科学计数法有哪些优点?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场景?”
2.小组内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科学计数法的意义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分享讨论成果: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让学生在交流中收获更多知识。
1.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其表示方法和转换规则。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地展示科学计数法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幂次的概念。
3.组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提供丰富的实际问题素材,引导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和转换规则,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用途;•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能够将普通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能够进行科学计数法的运算。

二、教学准备•当前教材相关章节的教学资料•课堂计算题题目•实物或图片展示科学计数法的应用场景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科学计数法科学计数法是一种用于表示很大或很小的数字的方法。

它通过使用底数为10的指数来表示,以便简化数字的表达和理解。

科学计数法的标准形式如下:\[a \times 10^n\]•其中a是一个大于等于1且小于10的数字,被称为尾数;•n是一个整数,被称为指数。

2.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数字,需要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尾数a。

•对于一个大于等于1且小于10的数字,尾数a就是该数字本身;•对于一个小于1的数字,尾数a是该数字的绝对值,并把小于1的几次方转换为大于1的分数。

步骤2:确定指数n。

•对于大于1的数字,通过将小数点向左移动n位,使得左边只剩下一个非零数字,确定指数n为移动的位数的负数;•对于小于1的数字,通过将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使得左边只剩下一个非零数字,确定指数n为移动的位数的正数。

步骤3:将尾数a和指数n结合起来写成科学计数法的形式,即\[a \times 10^n\]。

3. 将普通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为了将一个普通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需要进行如下步骤:步骤1:如果该数字等于0,则它的科学计数法表示为\[0 \times 10^0\]。

步骤2:如果该数字大于0,则进行以下步骤:•将该数字除以10,得到一个大于等于1且小于10的尾数a;•计算除法产生的商的小数位数,记为小数位数d;•将小数点向左移动d位,并将尾数a乘以10的d次方,得到科学计数法表示。

步骤3:如果该数字小于0,则再次进行以下步骤:•将该数字除以10,得到一个小于1且大于-1的尾数a;•计算除法产生的商的小数位数,记为小数位数d;•将小数点向右移动d位,并将尾数a乘以10的-d次方,得到科学计数法表示。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大数与小数的简便运算。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

3. 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用。

2. 难点: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以及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用。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普通计数法,提出大数与小数运算时的不便之处。

2. 讲解:讲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用。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练习。

4. 案例分析:分析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实例。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科学计数法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科学计数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科学计数法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科学计数法表示方法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互换练习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通过课后作业,收集学生对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应用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PPT演示文稿,用于展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示例。

2. 练习题库,包括科学计数法的表示、互换和应用题目。

3. 白板和记号笔,用于课堂板书和强调重点。

4. 计算器,用于演示和验证计算过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科学计数法概念和表示方法。

2. 第二课时:练习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

初中数学七年级《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2套

初中数学七年级《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2套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大数,表示起来也会很麻烦,怎样简单准确地表示大数是学生们渴望的,这时提出学生很易接受。

学会用科学计数法来表示大数,为学习后面的统计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2.知道科学记数法中字母a的规定及10的幂指数与原数整数位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体会科学记数法的优越性,增强对较大的数的数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及必要性了解,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教学难点10的幂指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及相关课件及资料.学生准备:课前调查一些有关祖国人口、资源、土地的一些数据资料,计算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我们伟大的祖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史,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为她而骄傲。

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有关我国的人口、资源等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同学们查到了什么资料呢?谁愿意起来展示一下你的调查成果?学生1:我在图书馆里查到了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大约为1300000000人.学生2:我从地图上查到了我国陆地面积约为9597000千米。

学生3:我从电脑上查到了我国石油储量为240亿桶。

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反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沉思)学生1:我发现我国的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学生2 :我发现这些数据都比较大,书写和读时都比较麻烦。

教师伺机点拨:同学们的观察都是正确的,那么有没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些比较大的数呢?(学生沉思)2.小组合作,探讨交流刚才,同学们都已做了努力的思考,想必都有所发现。

你把你发现告诉其他同学吗?大家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看谁的方法好?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伺机点拨.3.择优反馈,提升理论小组交流结束,我们来比较一下,哪个小组的方法好?学生1:对于较大的数,我们认为可以用数字与记数单位百.千.万.亿等合写的方法来表示比较简单。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教案标题:科学计数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用途。

2.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

3. 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大数的表示方法,了解大数的表达存在的不便之处。

2. 提出问题:“如何简洁地表示一个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知识讲解:3. 解释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用途,强调其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4. 教授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将一个数表示为一个介于1到10之间的数与一个指数的乘积。

例如:1.23 × 10^6 表示为 1,230,000。

示例练习:5. 给出一些科学计数法的示例,让学生尝试将其转换为标准形式。

例如:3.45 × 10^4 转换为标准形式为 34,500。

练习与巩固:6. 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完成科学计数法的转换。

- 将标准形式转换为科学计数法。

- 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标准形式。

- 进行科学计数法的运算。

拓展应用:7.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

例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为 1.496 × 10^11 米,如果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100 公里,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太阳?总结与评价:8. 总结科学计数法的要点和转换方法。

9. 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科学计数法。

教学资源:- 教科书或教学课件- 纸张和铅笔- 练习题集- 实际问题的应用题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科学计数法的应用领域,如物理、化学等科学学科。

-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增加他们对科学计数法的兴趣。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转换科学计数法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规则。

-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 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和思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科学计数法教案

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科学计数法教案

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科学计数法教案科学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的1.1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意义,以及科学计数法的使用方法。

1.2 学会将数值转化为科学计数法表示并且读出。

1.3 理解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内容2.1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科学计数法是一种科学计算方法,即在计算或者表示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时候使用的一种计数法。

在科研中,数量巨大或数量极小的时候使用科学计数法能够使数值更加简洁、直观、方便与统计。

科学计数法可以表示如下:a × 10b其中a 称为尾数,b 称为指数,且0≤a<10。

2.2 科学计数法的基本转化方法(1)移动小数点法当一个数转化为科学计数法的时候,可以选择小数点的后移或者前移,使得数值变为10的整数次幂(如10,100,1000),小数点后的数字即为指数。

当向左移动小数点时,指数要加上相应的数位。

例如,将0.00276转化为科学计数法,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三位,指数为-3。

(2)转化为指数幂先将大于等于1,小于10的数表示为a,将a的小数点向右移动t位变成一个小于10的数,那么这个数的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a×10^t。

2.3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区别与联系普通计数法与科学计数法在展示和分析数值时具有不同的优势,它们是数字的两种表示方法。

普通计数法由整数和小数两部分组成,使用的进位方法和个位数相同。

例如,346.98就是普通计数法。

而科学计数法旨在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字时,可以使用指数,其中数字a都介于1和10之间,指数b表示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多少位。

三、教学过程3.1 教学引入在学习科学计数法时首先要引入这个知识的背景,如表明科学计数法的使用意义和历史。

3.2 学生思维体操通过良好的练习,能引导学生思考并学会搜索规律性,找出正确的答案。

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例如:寻找规律0000000123000000123000001230001230012301231233.3 语言与符号的引导符号和语言是表示科学计数法重要的两种方式。

科学计数法优选教案一

科学计数法优选教案一

科学记数法教课设计教课目的(一)教课知识点1.能认识科学记数法的意义.2.能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二)能力训练要求1.借助身旁的熟习的事物进一步领会、感觉生活中的大数,加强数感,累积数学经验.2.会用简易的方法—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三)感情与价值观要求.培育学生有创意的想法,鼓舞学生独立思虑,实践再与别人沟通的学习方法,并从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教课要点1.进一步感觉大数.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教课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教课方法自主沟通——研究的方法.教具准备计算器投电影两张:第一张:记作 (§6.2 A)数据资料第二张:记作 (§6.2 B)增补练习教课过程Ⅰ .创建情形,引入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借助于生活中熟习的实例认识了100 万有多大.那么生活中还有没有比 100 万更大的数呢?我们看下边几个数据.出示投电影 (§ 6.2A)(1)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2)地球半径约为 696000000米.(3)光的速度约为 300000000米 /秒(4)地球离太阳约有 1 亿五千万千米.(5)地球上煤的储量预计15 万亿吨以上[师]我们注意到上边这几个数比100 万还大.我们知道生活中比100 万大的数还好多 . 但我们发现要表示这些较大的数非常麻烦 . 比如(5)中15万亿吨吨,这些较大的数写起来很麻烦,有没有简单的表示方法呢?Ⅱ .讲解新课[生]老师,我们知道计算器的显示屏只好显示 8 位数或 10 位数.比 8 位数或 10 位数大的数,比如 10004这个较大的数是怎样用计算器来表示的呢?[师]同学们取出计算器,在自己的计算器演示一下.[生]我连续地对 1000 进行平方运算、两次平方后,发现计算器上出现了“ 1.12”这样的显示.[师]它应当表示什么数呢?[生]它应当表示10004即1000,000, 000,000.[师]计算器显示屏上的“ 12”表示什么意思呢?是否是“1”的指数,或“ 1.12”中的小数部分 .同学们能够议论一下.[生]显示屏上的“12”既不是 1 的指数,也不是“ 1.12”的小数部分,由于“1.12”是 10004计算的结果.10004=1000× 1000× 1000× 1000=10× 10×10×10× 10×10×10×10×10× 10×10× 10=1012.因此我以为显示屏上的“ 12”表示 10 的指数.[师]这位同学的想法很科学,我们把这类利用 10 的幂的形式记大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又是怎样利用10的幂的形式记大数的呢?我们不如回首一下 10 的 n 次幂的规律和意义: 101=10;102=10× 10=100;103=10× 10×10=1000;104=10× 10×10× 10=10000;⋯⋯10n 10 10 10 10 1000 000 (n 正整数 )n个10 n个 0你能什么律呢?[生] 10n表示“ 1”后边跟“ n 个 0”的比大的数.[]你能获取何种启迪呢?[生]我可以借用 10 的的形式表示大数.如: 1300000000=1.3 ×1000000000=1.3× 109;8696000000=6.96× 100000000=6.96×10 ;8300000000=3×100000000=3× 10 .[]位同学勇敢的推理解决了我平时生活中表示大数麻的.[生]老 300000000=30× 10000000=30×107.用 30× 107表示个大的数可以?[]能够 .但我一般状况下,把大于10 的数表示成 a×10n(n 正整数 )的形式,了一准,定了 a 的范即 1≤a< 10.同学一翻开本P181 最后一段:一般地,一个大于 10 的数能够表示成 a×10n的形式,此中 1≤a<10,n 正整数,种数的方法叫做科学数法.下边我看投电影 (§ 6.2A) 中的第 (4),怎样用科学数法表示个数.[生]地球离太阳有 1 五千万千米 =150000000=1.5×108千米.[]第 (5)小呢?[生]地球上煤的量估15 万吨以上.15 万吨吨=1.5×1013吨.[]在科学数法表示大数, a 的范很明确,正整数 n 有没有比便的方法能够确立呢?同学能够一下.[生]依据 10 的幂的规律,在记数时, 10 的指数 n 是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小 1 的自然数 .如300000000它的整数位数是9,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即为3×108.Ⅲ .随堂练习.A .课本 P182(由学生板演,师生共评 )解: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410000=1×101000000=1× 106100000000=1×1082.一个正常人一年大概的心跳次数为:70×60×24× 365=3.6792×107次.达到 1 亿次需 (1× 108)÷(3.6792×107)≈2.7(年)(使用计算器 ).B.增补练习: (投电影 6.2 B)1.科学记数法就是把一个大于10 的数表示成 _____的形式.此中 _____,_____.2.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以下各数.1000 80000 5600000074000003.以下用科学记数法记出的数,本来各是什么数?1×107 4×103 8.5×1067.04×1053.96× 1044.一天有 8.64×104秒,一年假如按365 天计算,一年有多少秒?(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由几个学生口答第 1 题,板演 2、3、4 题,随后师生共同讲评 ).解: 1.a×10n,1≤a<10n 为正整数.2.1000=1× 10380000=8×10456000000=5.6×1077400000=7.4× 1063.1×107=100000004×103=4000;8.5×106=8500000;7.04×105=704000;3.96×104=39600.4.(可用计算器 )8.64×104× 365=3.1536×107(秒 ).因此一年有 3.1536×107秒.Ⅳ .做一做(课本P182)1.中国图书室藏书约 2 亿册,居世界第五位.(1)检查本校图书室某个书架所存放图书的数目 .中国国家图书室所藏书需多少个这样的书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结果.(2)检查本校的人数,假如每人借阅 10 本书,那么中国国家图书室的藏书大概可以供多少所这样的学校的学生借阅?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结果.2.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为44 万米2.(1)天安门广场大概能够容纳多少位受检阅的官兵?(2)假如 1 亿名民众排成一个方阵,那么占用的场所相当于多少个天安门广场?[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感觉大数,再次认识到能够利用身旁熟习的事物对大数进行描绘 .同时,复习科学记数法.[数据的根源与办理]相关数据教师能够要修业生课行进行检查或许直接供给. 在学生进行检查时,所得的数据能够作一些办理(如把最高位后边的数全舍去),以简化计算并用科学记数法方便地表示.至于受检阅的官兵的地点能够经过班级做操时相邻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行预计,或许预先查找相关数据.[结果] 1.假定本校图书室某个书架所寄存图书的数目是1000 册,中国国家图88 5(1)中国国家图书室所藏的书约需要(2× 10 )÷1000=2× 10 (个).即 20 万个这样的书架.(2)检查本校的人数为2000 人,假如每个借 10 本,本校学生就借到了2000× 10=2 ×104(册)书.因此国家图书室的藏书可供 (2×108)÷ (2×104)=104(个)这样学校的学生借阅.2.(1)设一个受检阅的官兵占地约为80cm×50 cm=4×103 cm2=0.4 米2.因此天安门广场能够容纳44 万米2÷0.4 米2=1.1×106位官兵受检阅.(2)假如 1 亿名民众排成一个方阵,那么所占用的场所相当于(1×108×0.4)÷4.4× 105≈ 91 个天安门广场.Ⅴ .读一读:陆地面积最大的三个国家.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约为959.7 万千米 2;俄罗斯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一位,约为 1707.0 万千米 2;加拿大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约为 997.6 万千米 2.Ⅵ .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同学们经过勇敢研究和合作交流,借助身旁的事物进一步领会了大数,并用a ×10n(1 ≤ < 为正整数 的科学a 10,n )记数法的形式表示了比 10 大的数.Ⅶ .课后作业1.课本 P 183.习题 6.22.采集报刊杂志上较大的数据 .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们 .联系身旁熟习的事物进一步领会大数,培育数感,进而正确地获取较正确的信息.3.从报刊和杂志上采集统计图表.Ⅷ .活动与研究取一个小立方块作为基本单元 (图① ),将 10 个基本单元排成一个 “长条”(图② ),再用 10 个“长条”构成一个长方体 (图③ ),最后用 10 个长方体构成一个正方体 (图④ ).(1)用图③所示的长方体由多少个小立方块构成?(2)构成如图④所示的正方体,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3)用图④所示的正方体作为基本单元,重复上述过程,获取一个更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4)再用上一步获取的大正方体作为基本单元,重复上述过程,构成一个更大的正方体 .这个正方体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过程]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将空间感和数感联合起来.经过几何直观对大数进行感觉,同时领会10 的幂之间的关系.图②是 10 个小立方块,图③就变为了图②的10 倍即 10× 10=102块;图④又变成了图③的 10 倍即 102×10=103块.相同道理,若新的基本单元由103块小立方块构成,按上边的步骤就挨次变为103×10 块; 103× 10×10;103×10× 10×10 块即 104块, 105块, 106块.再把由 106块小立方块构成的正方体作为基本单元,挨次便可构成106×10,106 ×10×10,106×10× 10×10 即 107块, 108块, 109块构成的几何体.[结果] (1)100 块即 102块;(2)1000 块即 103块;(3)106块;(4)109块.板书设计§6.2科学记数法一、计算器上表示大数的方法.注 1.1≤a<10 2.n 的取值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小1.二、科学记数法定义1.10 的幂的规律.2.科学记数法: a×10n(1≤a<10.n 为正整数 )三、随堂练习四、课时小结。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和计算较大或较小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数的表示方法,如整数、小数、分数等。

(2)提出问题:当我们遇到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时,如何简便地表示和计算呢?2.知识讲解(1)介绍科学计数法的概念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较大或较小数的方法,其基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

(2)讲解科学计数法的规则①当原数绝对值大于等于10时,n的值为原数小数点向左移动的位数减1。

②当原数绝对值小于1时,n的值为原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加1。

③科学计数法中,a的取值范围为1≤|a|<10。

(3)举例讲解以光速为例,光速为299,792,458米/秒,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2.99792458×10^8米/秒。

3.实践操作①0.000000②③0.0000456(2)每组派代表分享结果,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4.拓展应用(1)讲解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

(2)让学生举例说明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并提出疑问。

6.课后作业①0.000000789②987654321③0.00000321(2)查阅资料,了解科学计数法在某个领域的具体应用,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1.讲解时要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解释。

2.在举例讲解时,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重难点补充: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应用。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在描述很大的距离,比如从地球到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大约有4.37光年,这个数字对于我们来说太大,我们该如何简便地记录和交流这样的信息呢?生1:我们可以用公里,但是数字还是很大。

七年级数学下册《科学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科学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培养以下能力: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科学计数法的规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数学软件或计算器进行科学计数法的操作,培养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将科学计数法应用于生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1.基础知识巩固题:主要包括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转换以及基本运算。此类题目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提高解题能力。
例题:
(1)将下列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560000、0.00004、8750000。
(2)计算:3.2×10^3 × 2×10^2,(5×10^4) ÷ (2×10^3)。
3.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来导入新课。例如,我会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校到月球表面的距离是多少吗?”这个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让学生意识到科学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接着,我会简要介绍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以及它在表示较大或较小数值时的优势。这样的导入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题:
讨论科学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每组选取一个实例进行说明,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提交作业时,要求书写工整,表述清晰。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互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人教版七年上册1.5.2科学计数法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上册1.5.2科学计数法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通过成功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大数或小数,如身高、体重、物价等,让学生感受科学Leabharlann 数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创设与科学计数法相关的问题,如“计算外星人身高”、“修建高速路的预算”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引入科学计数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大数或小数,如身高、体重、物价等,让学生感受科学计数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有趣的数学问题:创设与科学计数法相关的问题,如“计算外星人身高”、“修建高速路的预算”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引入科学计数法。
3.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科学计数法的应用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从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科学计数法的内涵。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2.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给予鼓励和指导。
4.建立评价机制:设立积分制度,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使学生熟练运用科学计数法处理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推荐五篇]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推荐五篇]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推荐五篇]第一篇: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2、能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一、能力目标:1、借助身边所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增强数感,积累数学经验。

2、会用简便的方法——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创意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再与他人交流学习方法,并从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难点:正确掌握10n的特征,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探索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师:上节课我们借助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认识了100万有多大,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书写下面的数据:(用阿拉伯数字)(1)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2)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米(3)地球离太阳约为150000000千米(4)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师:你想到了什么?(生:这些数太大了,不好记。

比100万都大。

这些数据读和写都比较困难…)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书写这些较大数据的科学的方法,(引出课题)师:现在我们不知道怎样写这些数简便,那我们寻求一下计算器的帮助。

计算器就算是容纳的数字再多,也得有个极限是吧?平时我们用的计算器最多能容纳多少位?生:8位或10位师:当计算器计算到大于8位或10位的数时,它是怎么显示的?你们试试看,你是怎样操作的?(学生自己操作,汇报结果。

老师写出最后形式,讲评后,举出课本上小明用计算器表示大数的方法。

最后计算器显示出1×的形式。

这一部分用课件展示)师:1×是小明通过怎样的运算得到的呢?(生:可能回答是1000经过两次平方得到的。

师:实际上就是1000的几次方?生:1000的4次方。

那么1×应该表示什么数?生:1000即1000000000000)师:计算器显示屏上的“12”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10的指数师:这里出现了指数的概念,我们曾经在‥哪一部分学到了指数?生:乘方运算师: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乘方。

1.5.2科学计数法(教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5.2科学计数法(教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科学计数法的课程后,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和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尽管我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了这个概念,但部分学生在将具体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时,仍然对如何确定a和n的值感到困惑。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规律,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概念。
3.科学计数法的运算:教授学生科学计数法在乘除运算中的简便性,以及如何进行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应用和运算,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通过科学计数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具体的数值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确定a和n的值,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科学计数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例如,让学生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大家对于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认识,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这说明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具有很好的创新意识。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的观点较为片面,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进行全面思考。
最后,我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课堂组织方面还有待提高。有时可能因为讲解过快,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课堂节奏。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适当放慢讲解速度,关注学生的反应,确保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 科学记数法
【课题】:科学记数法 【教学时间】:
【学情分析】:面向特色班的学生,学生已掌握有理数的乘方知识,明确101010⨯⨯等于3
10,此时学习科学记数法有了一定基础,教学中只要学生明确为什么用科学记数法的方法去表示数,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目标】:
(1)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较大数表示中的困难,从而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明确科学记数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体验数的转化。

(2)会用科学记数法正确表示较大的数。

(3)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中找到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数的规律。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实际问题中较大的数。

【教学突破点】:科学记数法是有理数乘方的一个特殊应用,是对数的等量变形,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自主探索规律,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数时,先数一数原数有几位整数,若有n 位整数,就是10的(n-1)次方,同时,教学中强调10n
a ⨯中的“a ”一定符合条件:“110a ≤<”。

【教法、学法设计】:学生通过互动合作,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