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课件
一部分银白色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 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 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2-1】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在集气瓶内加少量的水,并作上 记号,将水面以上的容积划分为5等 份,并加以标记; (3)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在燃烧匙 内放入过量的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 集气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 (4)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时把导管插 入到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 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我们的实验中引起测定氧气的体积偏小的 可能原因有: ①红磷量不足,没有将氧气消耗完;②装 置漏气;③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小组讨论】 (2)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随着燃烧的进行,氧气的含量不断减少, 当氧气含量低到一定值时,红磷就可能熄 灭了,因此瓶中还可能含有少量残余的氧 气。这也是导致测定氧气体积偏小的原因 之一。
课堂教学展示 典例剖析
例 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图为空气 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B )
A.氮气 B.氧气
氧气
其他成分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氮气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3 纯净物和混合物
像空气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 合而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而空气中 的氮气或氧气都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我们称 之为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1 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科学家 们又是怎么发现的?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 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思考】 1.实验容器是密闭的还是敞口的?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说课稿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说课稿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来自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的吴梦瑶,今天我说课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这一课题的第一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下面开始我的说课,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分析《空气》是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接触物质的开端,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的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过渡:以上是我对教材的认识,下面我将简单介绍一下学生情况。
二、说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空气已经有了常识性的了解,知道空气有体积,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知道动植物离开空气便不能生存等。
但从化学学习要求的角度看,学生仅仅知道这些科学常识是不够的,需要系统地掌握空气的组成和重要性质,需要系统地学习对物质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由于学生尚不完全具备相应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全面认识会存在障碍。
教学力求避免过度重视过度拓展。
过渡:结合教材和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培养。
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过渡:下面我再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难点】空气成分测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过渡: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填空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填空课题1 空气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_空气成分的发现__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__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_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_ 1.实验装置 2.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的燃烧,把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________消耗掉,使装置内的气压________,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就等于密闭装置内原空气中含有的________的体积。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____________,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到集气瓶液面以上容积的________处。
4.实验结论:①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②氮气________溶于水,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误差分析: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15的原因有: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未等装置冷却就______________等;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的原因有:①点燃红磷后没有迅速______________、②弹簧夹____________等。
_空气的成分和组成__由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作混合物,只由________物质组成的物质叫作纯净物。
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_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__ 1.氧气用途:①供给呼吸,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支持燃烧,如________、________和宇宙航行等。
2.氮气性质:________色、________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____________。
用途:制造硝酸、氮肥;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________,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________;液氮用作制冷剂;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________性能。
初中化学空气组成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组成教案
主题:空气的组成
目标:了解空气的组成及氧气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 知道空气由哪些气体组成
2. 了解氧气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3. 掌握如何检测氧气的方法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用氧气检测器
2. 空气成分的图片或图表
3. 白板和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1. 通过展示空气成分的图片或图表,引导学生讨论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
二、讲解空气的组成(15分钟)
1. 介绍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组成。
2. 强调氧气在生命中的重要性,以及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三、实验(20分钟)
1. 使用实验室用氧气检测器,进行检测氧气的实验。
2. 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了解氧气的存在及检测方法。
四、总结(5分钟)
1. 回顾空气的组成和氧气的重要性。
2. 强调保护环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五、布置作业(5分钟)
1. 让学生写一份关于空气组成及氧气重要性的小结。
2. 带回来下节课需要的材料。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空气的组成及氧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自操作检测氧气,增强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同时,教师要在教学中强调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永清县七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学习目标】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学习重点】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原理;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学习难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打开弹簧夹后,进入广口瓶中的水约占原广口瓶体积的1/5。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二、新知导学知识点一空气的组成1.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师生合作】阅读课本P26,填写以下表格: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银白色固体变红色,容器里体积减少约1/5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汞+氧气氧化汞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师生合作】请教师演示教材P27的“实验2-1”,同学们观察并完成下表中的相关实验记录。
实验用品集气瓶、燃烧匙、橡胶塞、导管、弹簧夹、烧杯、红磷、水、火柴实验装置实验原理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瓶内气体减少,从而使水倒吸进入集气瓶中,倒吸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实验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4)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2)放热;(3)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H 2O )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空气的成分 教学设计案例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案例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本课为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要求学生通过对空气成分的探究,了解空气的组成。
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教学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教学理念】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流程】引入课题→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探究2:探讨空气成分(包括:空气中有哪些物质;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史与评价等)→探究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药品选择及量化测定。
【教法探讨】首先通过猜谜的形式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指导学生阅读拉瓦锡探究空气的实验,以期达到以下目的: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②通过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③初步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④初步了解拉瓦锡的实验原理,启发学生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
对于教材上的实验(如图),教师要进行实验演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做出假设或得出结论。
如:①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有哪些现象?②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广口瓶中?③进入到广口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广口瓶中哪种气体的体积?④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⑤完成该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⑥实验过程的误差分析等等。
在上述问题中,大多数学生对问题③的理解可能有困难,本人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学生实验(如右图),就很好地将这一难点突破了。
对于问题⑥的误差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得出产生误差可能有以下原因: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红磷不足,没有把氧气耗尽;③没有等到集气瓶冷却就打开止水夹;④导气管的体积被忽略不计了,同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还有一个主要误差是来自于燃烧方式本身。
九上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含实验视频)
①红磷燃烧,玻璃钟罩内水面上升,最 ④白磷燃烧,活 ⑤铜粉变黑,注射器活塞向前移动,
终上升的水的体积约占其内空气总体积 塞先向右移动, 冷却稳定后,注射器内减少的气体体
现象 分析 (序 号对 应装 置)
的1/5;②通电后,白磷燃烧,一段时间 冷却至室温后, 积约为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内气体总
后左侧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1处;③红磷 活塞左移大约至 体积的1/5;⑥铜丝变黑,冷却至室
燃烧,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进入 刻度8处
温后,两注射器内气体均减小,两注
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
射器内减少的气体体积之和约为反应
原有空气总体积的1/5
前两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的1/5(注
意:实验时应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
2. 空气的成分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特性 表示方法
纯净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如熔点、沸点等
可用化学符号表示
混合物
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
举例 联系
氧气(O2)、硫(S)、一氧 化碳(CO)、水(H2O)等
纯净的空气、稀有气体、 海水、糖水等
混合物
分离、提纯 混合
纯净物
实验 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 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③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 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④燃烧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 现象
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大量白烟生成,放出热量;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
初三上册化学 空气教案与教学反思
课题1 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4.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5.通过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重点)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做法2.空气的成分(重点)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各成分占空气体积的体积分数3.纯净物和混合物(重点)知道物质的组成;明确概念,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情景导入【演示实验】在烧杯底部放一张团好的纸,倒置时不下滑,将烧杯口朝下,垂直放入盛水的水槽中,浸没,过一会将烧杯垂直拿出来,烧杯中的纸没湿。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如果烧杯在水中倾斜,就会发现有许多水泡从烧杯中跑出来,杯子中的纸浸湿了。
烧杯中跑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纸为什么湿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空气”。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提出问题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存在哪些优点?哪些缺点?(从实验时间的长短,操作是否简单、易操作,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考虑。
)讨论交流阅读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讨论归纳。
探究实验1.实验一(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实验现象】一部分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
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
【实验原理】汞+氧气氧化汞。
【实验结论】容器里空气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
研究剩余的4/5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误认为这些都是氮气。
2.实验二【实验步骤】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
【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又生成了银白色物质和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原理】氧化汞汞十氧气。
【人教九上化学学霸听课笔记】2单元课题1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能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解新
析知
学
习
[继续探究]
若实验中测得的结果大于或小于
1 5
,可能是哪些因
素导致的?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新
析知 学
[归纳提升]
1 (1)导致结果小于5的因素: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
习
置的气密性不好;③未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1 (2)导致结果大于5的因素:①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中速度太慢;
②弹簧夹没有夹紧胶皮管。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新 核心应用
析知
学 核心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习 例1 [2019·徐州改编] 某同学用如图2-1-2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
(2)氮气 难 溶于水,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新
析知 学
5.操作要点
习 (1)红磷需足量,否则会使测定结果偏 小 ;
(2)点燃红磷后 立即 将其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
(3)待装置 冷却 后再打开弹簧夹。
解新 探究点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析知
学 [情景展示1]
习
解新 析知 学 习
[问题探究]此实验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可以用红磷来测定空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新 析知
[归纳提升]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学 习
是混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是氮气和氧气,还含有稀有气体和二
氧化碳,以及其他气体和杂质。
[课堂速记]
第二单元课题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1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
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 40 mL 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
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内,用橡胶塞塞紧试管,通过导
D、用水鉴别NaCl、NH4NO3和NaOH三种固体,氯化钠遇水没有明显的吸放热现象,硝酸铵遇水吸热,氢氧化钠遇水放热,可以鉴别
5.空气的主要成分有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
④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杂质,按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
序排列正确的是( B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6.小林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用干布擦净瓶外
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这
说明空气中有( D )
A.氮气
B.氧气
课后训练
1.(2020·广州)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
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 D )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的空间分为5等 (5)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不能分几次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否则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7.(2020·德惠第三中学初三月考)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
明空气中含有__氧__气____。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
空气中含有____二___氧__化__碳_____。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
C.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水是液体物质,浓度不变,所以反应速率也不变,错误。D.Al在氧气中燃烧时将Al片改成Al粉,接触
九年级化学《2.1.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和” “反应条件” “生成”
文字表达式: 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反应物
生成物
符号表达式: P + O2 点燃 P2O5
知识点 2 空气的组成
各成分所占的百分比是 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
知识点 3 混合物和纯净物
(1)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没有化学符号的。如:空气、澄清石灰水、 所有的溶液、自然界的水、自来水、矿泉水等。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2.1 空气
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 么组成的
1 课堂讲解 ➢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 空气的组成 ➢ 纯净物和混合物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课后 作业
汞+氧气 加热 氧化汞 Hg + O2 △ HgO
氧化汞 加热 汞+氧气 HgO △ Hg + O2
知识点 1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答案:纯净物:(4)(6)(7)(8)(9)(10) 混合物:(1)(2)(3)(5)
(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氧气(O2)、 氮气(N2)、二氧化碳(CO2)、水(H2O)。
特别注意:冰水混合物 属于纯净物。
怎样判断 混合 物与
纯净物?
1、根据定义——看它 是否只有一种物质
2、看它是否有化学符号
任选其一
问题
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 (1)清澈的河水 (2)澄清的石灰水(3)矿泉水 (4)氮气 (5)清新的空气(6)蒸馏水 (7)红磷 (8)冰水共存物 (9)五氧化二磷 (10)二氧化碳
2、红磷为什么要过量? 为了耗尽瓶内的氧气 3、为什么不能把红磷换成木炭或硫? 因为木炭(或硫)燃烧生成了气体, 使瓶内气压不变 4、由本实验可推测氮气具有什么性质?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
九年级化学 课题1空气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1 空气从容说课本课题分为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互相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第一部分,从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入手,让学生仿照拉瓦锡的实验原理,用红磷燃烧的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得出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并说明空气的成分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稀有气体和其他气体杂质。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通过讨论的方法让学生知道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为以后学习其他物质的物理性质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从我们身边的空气污染入手,分析空气是如何受到污染的,空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我们应如何来防止空气污染;为使学生知道身边的空气质量如何,教材还特意介绍了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由于本课题是学生走进化学世界后遇到的第一个课题,难度不算太大,所以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便成了本课题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难点进行突破。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
2.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
3.多收集一些相关资料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4.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验探究。
6.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4)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
(3)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变成自己的知识。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最新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第1课时)知识归纳总结教案+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第1课时)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课题1 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一、空气的组成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_______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由_____ _和______组成。
2.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__________占78%,__________占21%,_ _________占0.94%,CO2占__________,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1.测定原理:利用__________在__________容器中燃烧消耗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 _,则容器内气体压强__________,烧杯中的__________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_________ _,进而通过进入集气瓶中__________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__________,过一会儿火焰熄灭,装置__________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内的水被压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__________,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答案】一、1.拉瓦锡氧气氮气2.氮气氧气稀有气体 0.03%二、1.红磷密闭氧气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减小水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2.白烟冷却 1/5三、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没有一、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实验方法和原理在曲颈甑(盛空气)里加热汞。
拉瓦锡测定空气的组成的原理:汞+氧气氧化汞,氧化汞汞+氧气。
实验装置:2.实验现象及分析(1)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氧化汞)。
生成气体的体积和所消耗气体的体积恰好相等,且将生成的气体加入到前一容器中剩余的气体里,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2)容器里空气①体积减小约1/5(氧气)②剩余气体约4/5(氮气)(3)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秀教案
课题1 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对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究,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学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空气成分测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谜语: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是空气存在的有力证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空气的相关知识。
二、推进新课[提出问题]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能否根据生活经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归纳总结]方案1:把一个空的集气瓶倒插入盛水的大烧杯中,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方案2:让一个塑料袋鼓起后系住袋口,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方案3: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说明空气是真实存在的。
[过渡]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很多科学家都曾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阅读教材第26页相关内容,了解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投影展示](结合装置图对实验进行讲解)[归纳总结]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过渡]我们能否仿照拉瓦锡实验的原理,在实验室中用较为简单的方法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演示]实验2-1(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原理,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同步练习课件:2.1.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
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
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 D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2020•邵阳】下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 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A.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做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D. 若红磷量不足,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五分之一
【点拨】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而不是质 量分数,A不正确;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红磷 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剩余的气体主要为氮气,还有 二氧化碳等其他成分,D不正确。
8. 【2020•东莞】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 矿泉水
B. 可乐
C. 蒸馏水
D. 豆浆
9. “人造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比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该实验是利用铁锈蚀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B. 将脱氧剂粉末平铺在有机玻璃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C. 用该方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00%
D. 用该方法测得的实验结果的精度与有机玻璃管的粗细有关
【点拨】铁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会发生锈蚀,足量的铁 粉能将有机玻璃管内的氧气完全耗尽,压强减小,所以水 滴向右移动,根据水滴移动距离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 量,A说法正确; 将脱氧剂粉末平铺在有机玻璃管中,增大 了铁粉与氧气、水蒸气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所以 该操作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B说法正确; 用该方法测得 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L2/L1×100%,C说法错误; 有 机玻璃管越细,测定结果越精确,D说法正确。
第二单元--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学案(无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蓝天、白云、溪水、绿树和阳光,相映成趣,呈现出一派清新的自然风光。
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下绽放灿烂的笑脸,一副美不胜收的画面。
而世间万物的生长和存在都离不开一种必要的物质——空气。
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18世纪才认识到空气的复杂性。
二百多年前,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拉瓦锡通过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通过加热汞(Hg)的方法测出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1/5。
他研究了剩余4/5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支持燃烧。
他认为这些气体全部都是氮气(N2)。
拉瓦锡又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并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得到了汞(Hg)和氧气(O2) 。
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通过一下方法来测定空气里的氧气含量。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A.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B.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点燃红磷,迅速伸入瓶中,塞紧瓶塞/D.待集气瓶冷却到常温时,打开止水夹。
实现现象: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②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
通过实验可知,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消耗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原理及结论:点燃①原理:红磷+氧气;化学式:②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思考】如果在实际操作中,水面上升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总体积1/5 , (即集气瓶中气体减少的体积会小于1/5 ),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1.2. 。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课标要求:教材教法分析:本课题包括三个部分,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通过实验探究有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在此过程中不仅得出了空气的成分,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二章课题1空气的第一课时。
要求学生通过对空气成分的探究,了解空气的组成。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点:从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
教学方法:实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学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实验准备: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详见教材P23)、500mL量筒、100mL量筒、10mL量筒、500mL烧杯、红磷、水、火柴。
……学习过程:3、多识一点(76页)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和组成的。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与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合作,经过两年多精确的实验研究和推理分析,发现在空气中还存在一种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信息链接】A 铜+氧气→氧化铜(黑色固体)B 碳+氧气→二氧化碳(无色气体)C 镁+氧气→氧化镁(白色固体)D 镁+氮气→氮化镁(淡黄色固体)E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你认为选择药品比较合适,并说出观察统计数据阅读课本76页知识,完成下列问题,与同学们交流利用化学史进行严肃认真,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你选择的理由?【实验活动探究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如图乙)向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上记号d。
第二单元 空气 第1课时优秀教案
课题1空气〔第1课时〕温馨寄语:只要付出,就有收获。
相信你能行。
【学习目标】1.感知前人科学研究的方法,类比学习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体积含量而及它们的主要用途;3.初步认识混合物和纯洁物的概念;4.了解空气污染及防治的措施。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2.认识空气是一种混合物难点:混合物和纯洁物概念的理解【一、温故探新】1、请说出空气中含有的物质:①动植物、人类的呼吸作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 ;②植物光合作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 ;③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这是将空气中的_______转化为植物所需氮肥。
2、举一事例说明空气真实存在:。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本P26,答复以下问题:〔一〕、空气组成的探究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他得出空气是由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的。
学生阅读P27实验2-1,答复以下问题:2、“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说出各仪器的名称。
〔2〕本实验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生成固体物质,使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少烧杯中的水会倒流,来推测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3〕实验步骤: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集气瓶内加少量,并将水面上方的空间分为等分,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胶皮管。
③点燃内的,伸入瓶中并把塞子。
④待后,翻开弹簧夹,观察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4〕这一反响的文字表达式:(5)实验结论:阅读课本P27,答复以下问题〔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的成分按计算:大约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
2、物质的分类完成以下表格:【三、自学检测】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2.以下物质中属于纯洁物〔〕A.空气B.自来水C.氧气D.牛奶3.空气中氧气和氮气体积比约为〔〕A.4:1B.1:4C.1:5 D.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内容概述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并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
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气作为初中化学中学习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
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本单元重点和难点是:1.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制取的实验操作。
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以及氧化反应。
3.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4.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方法的奥妙。
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4.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5.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6.认识什么是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7.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反应原理。
8.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并通过实验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9.认识分解反应,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课题1 空气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
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难点。
本课题主要研究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
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
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2)通过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
2.空气各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2.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教学。
【教学准备】集气瓶、燃烧匙、红磷、烧杯、塞子(带导管)、弹簧夹、火柴。
一、导入新课我们周围存在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物质即空气,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堵住注射器的末端后推动活塞很难推动,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过渡]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
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讲解]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最终得出了空气的成分。
[设问]那么,拉瓦锡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呢?请学生阅读课本P26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并引导学生观看教材P26图2-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讲解]其实,拉瓦锡并不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人,在他之前已有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空气的组成。
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他们很早就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
但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过渡]拉瓦锡的实验是在200多年前做的,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他的实验比较麻烦。
现在我们已经能用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拉瓦锡所得出的结论,接下来我们就用红磷作原料来测定一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演示]教材P27实验2-1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集气瓶内加少量的水,并作上记号,将水面以上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3)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4)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时把导管插入到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及结果]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水面尽管上升了,但上升不到1/5。
实验结论: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讨论]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2)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结论](1) 我们的实验中引起测定氧气的体积偏小的可能原因有:①红磷量不足,没有将氧气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2) 随着燃烧的进行,氧气的含量不断减少,当氧气含量低到一定值时,红磷就可能熄灭了,因此瓶中还可能含有少量残余的氧气。
这也是导致测定氧气体积偏小的原因之一。
[讲解]在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的白色固体,我们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小结]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1)红磷要过量,避免容器内有剩余氧气;(2)装置内气密性要好,防止实验过程中空气受热膨胀溢出,或外面的空气进入容器而影响测量结果;(3)测定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要等白烟消失,容器冷却后再进行;(4)实验完后,导管中会留有水珠,因此实验前导管内应先注满水,这样测定的结果会更准确。
[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不断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
[讲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不断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
实验表明:[讲解并板书]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投影资料]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讲解过渡]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
而空气中的氮气或氧气都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它们叫做纯净物。
2.纯净物和混合物[分析]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氧气:O2、氮气:N2、红磷:P、五氧化二磷:P2O5。
[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不必做过多的解释,只说明这是一种表示物质的符号就可以了][提问]根据你的理解,你能举出一些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例子吗?[学生举例、教师评价][讲解并板书]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练习]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补充]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
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
如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就各自保持了自己的性质。
三、典例剖析例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新鲜空气B.矿泉水C.澄清的石灰水D.冰水共存物【解析】根据概念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为同种物质则为纯净物,否则为混合物。
A新鲜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即由不同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
B矿泉水中有水和矿物质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
C澄清石灰水中有水和石灰,也是混合物。
而D冰是固态水,是水的另一种状态,两者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所以是纯净物,故选D。
【答案】D例2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有很多,如图1所示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
第一步:将集气瓶的容积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图1 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解析】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氮气约占4/5,而红磷燃烧时消耗的是集气瓶内的氧气,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
燃烧结束后,由于氧气被消耗,集气瓶内压强减小,所以水会沿导管倒流入集气瓶。
但如果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或装置漏气,空气逸出集气瓶;或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集气瓶中的气体还处于受热膨胀状态,都会使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偏小。
若用改进装置,实验始终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可避免装置漏气的情况,则实验结果更准确。
【答案】(1) 氮气(2)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任选两点) (3)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
四、课堂检测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五、课堂小结[提问]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针对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空气的组成成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难点是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要注意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学会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等。
六、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2. 课本P32习题1、2、3、4题。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①实验步骤:②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④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污染总体积的1/5。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N2)占78%,氧气(O2)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CO2)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2.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