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教案4 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合集下载

空气的组成教学设计

空气的组成教学设计

空气的组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空气的组成。

掌握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水的蒸汽在空气中的含量。

理解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空气的组成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实验前的讲解和实验操作指导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在生活中呼吸所需的空气,引出本课的主题——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组成(15分钟)通过讲解和展示,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包括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并介绍这些成分的比例和作用。

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30分钟)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探究空气的组成。

实验材料包括红磷、燃烧匙、集气瓶、水槽等。

在实验前,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空气的组成。

实验总结(15分钟)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空气的组成,并讲解各成分的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或过低,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课后延伸(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验探究其他气体的组成。

四、教学评估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注意力集中情况。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空气的组成的掌握情况。

实验操作能力: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态度。

五、教学资源演示材料:用于介绍空气组成的相关图表和实物展示。

实验材料:用于实验探究空气组成的红磷、燃烧匙、集气瓶、水槽等。

多媒体设备:用于演示实验操作过程或播放相关视频。

六、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实验操作安全可靠,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特别是在使用燃烧匙和红磷时,要注意防止烫伤和中毒。

在进行实验前,应先检查实验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空气的组成初中化学教案

空气的组成初中化学教案

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但是我们想必不会对空气有太多认知,甚至可能只有朦胧的印象。

而在初中化学的课程中,我们将会学习空气的组成,内容如下:1.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包含了多种气体和微量的固体和液体颗粒。

在这些组成中,主要的气体包括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氮气占据了空气的78%,氧气占据了21%,而剩下的0.9%则是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氖气、氙气和氪气。

此外,空气还含有一些微量气体,如二氧化碳、氧化氮、氧化亚氮和臭氧等。

在固体和液体颗粒中,则包括水蒸气、灰尘、花粉、细菌以及其他微小颗粒等。

2.气体成分的特点(1)氮气:氮气为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

它在室温下为惰性气体,不易参与化学反应,但在一些高温或高压的条件下,氮气能够与其他元素或化合物反应。

(2)氧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易于燃烧的气体。

它是许多环境中生物与火的基础所需,也参与着许多化学反应,如气体发酵、腐蚀反应等。

(3)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因其非常高的稳定性及惰性,很少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发出颜色较稳定的发光,被应用于照明、地质、气体分析以及激光。

3.空气的用途空气是人类的重要资源,除了提供我们的呼吸氧气,还有许多其他的用途。

它可作为空气的混合气,用于工业、农业和个人用途等。

它可用于氧气吸氧疗法、氧气化学治疗、氧气燃烧实验和氧气引擎等。

此外,氮气又是常见的高屏障包装气体,它有非常好的保鲜作用。

空气的组成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多了解它,因为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发现并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

同时,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空气的组成,以便更好地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空气的组成教案

空气的组成教案

空气的组成教案教案标题:空气的组成教学目标:1. 理解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组成的。

2. 了解空气的重要性和作用。

3. 掌握简单的实验方法,观察和验证空气的组成。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教学海报,展示空气的组成和相关实验。

2. 实验材料:一个玻璃瓶、一根蜡烛、一根长长的火柴、一根吸管、一些水。

3. 学生实验材料:玻璃瓶、蜡烛、火柴、吸管、水。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教学海报,向学生展示空气的组成: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二氧化碳、氩气等)占1%。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呼吸?呼吸的是什么?探究(15分钟):1. 分发实验材料给学生,并解释实验目的: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存在。

2. 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a. 将一些水倒入玻璃瓶中,大约填满1/4。

b. 点燃一根蜡烛,并让它燃烧片刻。

c. 使用长长的火柴将蜡烛吹灭。

d. 快速将吸管插入瓶中,一端在水中,一端靠近瓶口。

e. 观察并记录结果。

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吸管内的水上升,水位上升的原因是什么?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吸管内的水上升?3. 解释:蜡烛燃烧需要氧气,当蜡烛燃烧时,它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形成了真空。

水在外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吸入瓶内填补真空部分。

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呼吸的是什么?2. 解释:我们呼吸的是空气,空气中有氧气,可以供给我们的身体需要。

3.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对我们有什么作用?4. 解释:空气不仅供给我们呼吸所需的氧气,还有助于调节气温、传播声音、维持大气压等重要作用。

作业: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 空气的组成是什么?2. 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空气?3. 空气对我们有哪些作用?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深入了解了空气的组成、重要性和作用。

同时,通过实验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空气》初中化学教案

《空气》初中化学教案

《空气》初中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及用途。

2.掌握空气的制取方法及实验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性质及用途,空气的制取方法。

2.教学难点:空气的制取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组成。

2.知识讲解讲解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其中氧气和氮气的含量最高。

讲解空气的性质: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可压缩性、扩散性等特点。

讲解空气的用途:空气中的氧气是动植物呼吸的重要物质,氮气可用于制造肥料、炸药等,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造碳酸饮料等。

3.实验演示演示空气的制取实验: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利用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制取干燥空气。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4.实验操作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进行空气的制取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互相交流,探讨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讲解空气的制取原理。

6.作业布置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空气的组成、性质及用途,掌握了空气的制取方法。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

2.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规范程度、实验结果等。

3.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重难点补充:知识讲解“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呼吸的空气里都有什么吗?其实,空气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盒,里面藏着好几种不同的气体。

谁能告诉我,你们觉得空气里最有可能含有什么气体?”在讲解空气性质时,可以这样进行:“我们知道了空气的组成,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既能吹起气球,又能感觉到风的存在呢?这就涉及到空气的物理性质了,空气是可压缩的,同时也是流体,它有自己的扩散性。

《空气》公开课教案

《空气》公开课教案

《空气》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珍惜和保护空气资源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

2. 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3. 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氮气的保护作用,氧气的供给作用,二氧化碳的调节作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及其各成分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空气中各成分含量及其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的微观结构,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空气的微观结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新课导入:介绍空气的组成,讲解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的含量和作用。

3. 实例分析:分析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保护空气资源,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

6. 作业布置:让学生收集有关空气保护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7. 板书设计: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空气的重要性:氮气的保护作用氧气的供给作用二氧化碳的调节作用环保意识:珍惜空气资源减少空气污染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方面。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思考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空气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空气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空气第一章:空气的组成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

2. 掌握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分数。

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

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具:氧气瓶、蜡烛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氧气瓶和点燃蜡烛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成分和氧气的性质。

2. 讲解空气的组成成分:介绍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如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3. 讲解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的助燃性和氧化性。

4. 讲解氧气的用途:介绍氧气在呼吸、燃烧、医疗等方面的应用。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并思考氧气的用途。

教学反思:1. 学生对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分数的理解和记忆。

2. 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空气的污染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主要污染物。

2. 掌握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教学重点:1. 空气污染的原因和主要污染物。

2.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教学难点:1. 空气污染原因的理解。

2. 防治空气污染措施的实施。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具:污染空气的样品、口罩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污染空气的样品和佩戴口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问题。

2. 讲解空气污染的原因:介绍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焚烧垃圾等导致空气污染的原因。

3. 讲解主要污染物:介绍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4. 讲解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介绍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监管、发展清洁能源等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空气污染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教学反思:1. 学生对空气污染原因的理解和记忆。

2. 学生对防治空气污染措施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空气质量的衡量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质量的衡量指标。

化学初中空气教案

化学初中空气教案

化学初中空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 掌握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的性质3. 理解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4. 能够分析空气的组成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 主要成分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难点:1. 空气中其他成分的介绍和作用2. 空气中微量气体的概念和重要性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实验器材和实验原料3. 教学板书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清朗的天空图片,向学生引导空气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空气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什么,它由什么组成。

二、讲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5分钟)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2. 空气的性质:空气是无色、无味、无臭、不可见的气体。

三、介绍空气中的主要成分(15分钟)1. 氧气: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气体,能够支持燃烧和呼吸。

实验展示氧气对燃烧的作用。

2. 氮气:氮气占据大部分空气的成分,对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介绍氮气的性质和作用。

3.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对环境有害的气体,过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

介绍二氧化碳的来源和影响。

四、实验演示(15分钟)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增强他们对这些气体的理解。

五、总结(5分钟)复习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性质,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课外拓展让学生了解一些其他的空气成分,如氩气、氦气等,及其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认识到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为了更好地巩固和拓展知识,可以设计更多生动、趣味的实验和活动。

初中化学空气的组成的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组成的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组成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

2. 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

3. 知道空气中其他成分的存在及其影响。

教学内容:1. 空气的组成2. 空气的主要成分3. 空气中其他成分教学步骤:一、导入1. 引入问题:“你知道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吗?”2. 讨论学生对空气的认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1. 讲解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组成。

2. 讲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4%,水蒸气约占0-4%。

3. 讲解空气中其他成分的存在及其影响: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杂质和微生物,它们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三、实验1. 借助化学实验演示空气中氧气的存在。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深入了解氧气在空气中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四、讨论1. 讨论空气的成分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空气资源。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空气组成的认识。

2.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珍惜空气资源。

六、作业1.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和思考。

2. 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空气质量和环境保护。

注意事项:1. 教师要通过趣味性的导入和生动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实验过程要注意安全。

3. 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空气的组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内容概述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并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

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气作为初中化学中学习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

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本单元重点和难点是:1.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制取的实验操作。

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以及氧化反应。

3.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4.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方法的奥妙。

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4.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5.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6.认识什么是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7.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反应原理。

8.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并通过实验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9.认识分解反应,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课题1 空气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

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难点。

本课题主要研究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

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空气的成分教案初中科学

空气的成分教案初中科学

空气的成分教案初中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组成。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实验探究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集气瓶、烧杯、水槽、玻璃片、蜡烛等。

2. 实验材料: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呼吸空气,那么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三、总结实验结果(10分钟)1.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2. 学生总结: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四、讲解空气的成分(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的成分,让学生了解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学生通过实验和讲解,理解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

五、课后延伸(10分钟)1. 学生思考: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要保持平衡,否则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空气的成分,知道了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仔细,通过实验现象直观地了解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但在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在课后延伸环节,学生思考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分数;
-空气中主要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空气成分简易分离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教学难点:
-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确保实验安全和准确性;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设想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特制定以下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生活实例,如空气质量报告、雾霾天气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展示空气成分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空气的组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培养动手能力:
-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实验,如空气成分简易分离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4.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拓展:
-结合生活实际,讲解空气成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氧气在呼吸中的作用,氮气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利用实验、图片、动画等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空气的组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总结空气成分的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空气的组成》科学教案

《空气的组成》科学教案

《空气的组成》科学教案空气的组成【导语】《空气的组成》是一堂科学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空气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以及这些物质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将加深对空气组成的认识。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空气,但对其组成及作用可能尚未有清晰的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互动、实验观察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少量其他气体组成的,并了解这些气体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空气的组成,包括主要成分和少量其他气体。

2. 能够描述氧气和氮气的作用,如维持生命和燃烧等。

3.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其对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比例。

2. 氧气和氮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利用实验和观察感知空气的存在。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深入理解空气的氧气和氮气的作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一个玻璃瓶、一根蜡烛、一根长长的火柴。

2. 实验材料:一根蜡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问:“你们每天呼吸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思考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并让他们谈一谈自己对空气的认识。

二、呈现(15分钟)通过投影或黑板绘制,让学生观察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比例,并向学生解释氧气、氮气以及其他少量气体的作用。

可以选择使用图表或示意图进行展示。

三、实验探究(25分钟)1. 实验一:蜡烛燃烧实验让学生围成小组,每组一套实验器材。

先点燃蜡烛,然后用长长的火柴将火焰吹灭,立即立着的火柴快速插入玻璃瓶内。

观察玻璃瓶内的变化并记录。

2. 实验二:感知空气的存在让学生暂时将面罩戴在鼻口之前,阻断他们呼吸时进入鼻腔的空气,然后请他们揭开面罩,试图吸气。

请学生描述他们的感受以及感知到的事物变化。

四、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实验和观察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空气的组成、氧气和氮气的重要作用,并强调空气对生命的维持和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秀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秀教案

课题1 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对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究,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学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空气成分测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谜语: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是空气存在的有力证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空气的相关知识。

二、推进新课[提出问题]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能否根据生活经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归纳总结]方案1:把一个空的集气瓶倒插入盛水的大烧杯中,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方案2:让一个塑料袋鼓起后系住袋口,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方案3: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说明空气是真实存在的。

[过渡]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很多科学家都曾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阅读教材第26页相关内容,了解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投影展示](结合装置图对实验进行讲解)[归纳总结]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过渡]我们能否仿照拉瓦锡实验的原理,在实验室中用较为简单的方法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演示]实验2-1(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原理,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空气的成分小学科学教案

空气的成分小学科学教案
燃烧的火柴在剩下的火柴中熄灭了又说明了什么?
6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小组得出了什么结论?
7作业:
做第2页判断。
阅读第三页内容用不同颜色画出空气的成分比例图。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实验结果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板书设计
空气的成分
空气主要是由: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2学生汇报(教师记录下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判断几人数。)
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提出研究问题。
明确研究问题。
学习新课
1提问:
同学们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有了一个明确的猜想,请各组提出假设证明你们的猜想。请你们把设计方案写在记录纸上。
2汇报:请你们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
3谈话:
刚才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想法都很好,有一些组在实验设计时考虑到了材料问题和实验的可行性问题,这很好。(出示投影片)实验一、二跟同学们的设计有一致的地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实验方法并进行实验,把实验结果记录在纸上。有问题的同学可以跟我商量。
难点:培养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
准备
1蜡烛、火柴、水槽、玻璃杯、玻璃片、水(红水)、彩笔等
2空气成分的投影片、图片或光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在低年级已经了解到一些空气的知识了,今天老师给你们提一个问题:你们知道空气是一种单一的气体还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吗?
4汇报:
明确问题并在小组内提出假设证明自己的猜想。汇报实验计阅读实验方法并进行实验。
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包括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支持燃烧等。

3. 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分数。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 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教学准备:1. 教材、PPT、实验器材。

2. 相关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重要性,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基础,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二、空气的组成(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分数。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10分钟)1. 教师讲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木条复燃等。

四、空气污染及防治(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

2.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空气污染的途径,如PM2.5检测等。

3. 学生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提出防治措施。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空气污染的防治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空气污染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

初中化学上册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上册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上册空气教案主题:空气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了解空气对物体的重要性。

3. 掌握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实验检验方法。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氧气和氮气的实验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比例及其意义。

2. 运用实验方法检验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燃烧用的火柴、实验用的氧气气球、空气气球、空气中所含氧气的实验管、空气中所含氮气的实验管。

2. 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一、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 空气由气体、水蒸气、尘埃和微生物组成。

2. 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3. 空气对物体的影响:除去有害气体,维持生物呼吸等。

二、氧气和氮气的实验检验1. 检验空气中的氧气:(1)实验步骤:取一个燃烧用的火柴,将火柴点燃后吹灭,然后将火柴放入氧气气球中观察。

(2)结果及分析:火柴将重新燃烧,说明氧气是支持燃烧的气体。

2. 检验空气中的氮气:(1)实验步骤:在空气气球中放入一块燃烧用的火柴,然后点燃。

(2)结果及分析:火柴会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存在氧气,但不会重新燃烧,说明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

教学方法:1. 授课教学法。

2. 实验演示法。

教学反馈:1. 出示相关填空题,测试学生对空气组成和性质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讨论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讨论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重要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氢气等。

教学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对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意识到空气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空气资源,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

下节课见!。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学设计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学设计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学设计大南峪九年一贯制学校葸梅【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气体这一类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初中生物中对空气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从中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通过对空气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研究物质。

同时,本节内容也承担着相应方法教育的重要使命,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材主要内容认识空气的成分并了解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用实验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注意的问题及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工业上怎样分离空气,认识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和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学情分析】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认识能力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因此对于空气成分的认识,已不在满足于小学自然课上“知道空气是一种物质,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空气可供给人和动物呼吸、可供燃料燃烧、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等常识,他们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空气,要思考空气的成分是怎样测定出来的?空气中的这些成分是哪里来的?有什么作用?什么原因会导致空气成分的改变?空气成分改变会产生什么后果?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思想】空气的成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陌生的内容,空气污染对于人类的危害也是学生经常见闻的,而采用科学的方法测定空气的组成,会带给学生从未有过的体验,当学生真正认识了空气的成分,了解了空气中各种成分的重要用途,他们自然就会把空气当成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来对待。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空气成分的实验探究,现象的观察,实验误差的分析等,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及科学探究。

初中化学空气是什么组成的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是什么组成的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是什么组成的教案
主题:空气是什么组成的
年级:初中
时间:1节课
课程目标:
1. 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

2. 掌握空气中主要成分氧气和氮气的比例。

3. 了解空气中其他成分的存在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及步骤:
1. 导入(5分钟)
- 通过问答或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空气?
2. 学习空气的组成(10分钟)
- 讲解空气主要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组成,并介绍它们的含量。

- 展示空气成分的比例图,让学生了解不同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

3. 学习氧气和氮气(15分钟)
- 详细介绍氧气和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及其重要性。

- 进行氧气和氮气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结果。

4. 讨论其他成分(10分钟)
- 介绍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以及它们的作用。

- 引导学生讨论其他成分在空气中的存在与作用。

5. 总结(5分钟)
- 总结空气的组成及重要性。

- 鼓励学生积极呼吸新鲜空气,保护环境。

课堂作业:
1. 回答问题:空气中主要成分是什么?它们的比例是多少?
2. 观察氧气和氮气在实验中的反应,写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验等活动亲自体验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

空气教案第一课时

空气教案第一课时

空气教案第一课时的主题是空气的概念和组成。

空气是所有生物共享的重要资源,它不仅是呼吸的基本物质,也是形成大气环流、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

然而,现在的空气质量却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概念和组成以及学习如何保护空气,是极其重要的。

一、空气的概念空气是指围绕地球的气体包层,包括大气层、水气层和臭氧层等组成部分。

空气的概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空着的气体”,因为它是由多种气体成分组成的。

二、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氧气、氮气、水蒸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组成。

其中,氧气占空气的21%,氮气占78%,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只占约1%。

此外,空气中还包含一些杂质,如氩气、氦气、氖气、氦气和甲烷等。

三、空气的作用空气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呼吸空间。

它通过维持合适的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使我们可以呼吸出足够的氧气,同时将过量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此外,空气还可以形成地球大气环流,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四、空气污染随着人口的增加,交通工具和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严重威胁。

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其他气体共同形成有害的大气污染物,如臭氧、二氧化氮等,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

五、如何保护空气保护空气不仅是人类自身健康的需要,更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必要条件。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空气:1、尽量减少开车,通过步行、骑车、公共交通等方式减少尾气排放;2、减少家庭的用电量,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3、做好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减少垃圾燃烧和填埋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4、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工厂废气排放和有害物质的生产;5、积极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六、结语空气是我们生命所依赖的基本元素,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好它。

通过加强环保意识,积极宣传环保知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为保护空气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内容概述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并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

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气作为初中化学中学习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

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本单元重点和难点是:1.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制取的实验操作。

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以及氧化反应。

3.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4.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方法的奥妙。

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4.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5.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6.认识什么是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7.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反应原理。

8.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并通过实验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9.认识分解反应,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课题1 空气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

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难点。

本课题主要研究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

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

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2)通过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

2.空气各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2.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教学。

【教学准备】集气瓶、燃烧匙、红磷、烧杯、塞子(带导管)、弹簧夹、火柴。

一、导入新课我们周围存在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物质即空气,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堵住注射器的末端后推动活塞很难推动,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过渡]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

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讲解]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最终得出了空气的成分。

[设问]那么,拉瓦锡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呢?请学生阅读课本P26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并引导学生观看教材P26图2-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讲解]其实,拉瓦锡并不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人,在他之前已有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空气的组成。

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他们很早就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

但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过渡]拉瓦锡的实验是在200多年前做的,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他的实验比较麻烦。

现在我们已经能用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拉瓦锡所得出的结论,接下来我们就用红磷作原料来测定一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演示]教材P27实验2-1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集气瓶内加少量的水,并作上记号,将水面以上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3)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4)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时把导管插入到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及结果]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水面尽管上升了,但上升不到1/5。

实验结论: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讨论]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2)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结论](1) 我们的实验中引起测定氧气的体积偏小的可能原因有:①红磷量不足,没有将氧气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2) 随着燃烧的进行,氧气的含量不断减少,当氧气含量低到一定值时,红磷就可能熄灭了,因此瓶中还可能含有少量残余的氧气。

这也是导致测定氧气体积偏小的原因之一。

[讲解]在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的白色固体,我们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小结]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1)红磷要过量,避免容器内有剩余氧气;(2)装置内气密性要好,防止实验过程中空气受热膨胀溢出,或外面的空气进入容器而影响测量结果;(3)测定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要等白烟消失,容器冷却后再进行;(4)实验完后,导管中会留有水珠,因此实验前导管内应先注满水,这样测定的结果会更准确。

[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不断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

[讲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不断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

实验表明:[讲解并板书]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投影资料]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讲解过渡]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

而空气中的氮气或氧气都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它们叫做纯净物。

2.纯净物和混合物[分析]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氧气:O2、氮气:N2、红磷:P、五氧化二磷:P2O5。

[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不必做过多的解释,只说明这是一种表示物质的符号就可以了][提问]根据你的理解,你能举出一些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例子吗?[学生举例、教师评价][讲解并板书]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练习]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补充]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

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

如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就各自保持了自己的性质。

三、典例剖析例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新鲜空气B.矿泉水C.澄清的石灰水D.冰水共存物【解析】根据概念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为同种物质则为纯净物,否则为混合物。

A新鲜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即由不同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

B矿泉水中有水和矿物质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

C澄清石灰水中有水和石灰,也是混合物。

而D冰是固态水,是水的另一种状态,两者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所以是纯净物,故选D。

【答案】D例2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有很多,如图1所示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

第一步:将集气瓶的容积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图1 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解析】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氮气约占4/5,而红磷燃烧时消耗的是集气瓶内的氧气,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

燃烧结束后,由于氧气被消耗,集气瓶内压强减小,所以水会沿导管倒流入集气瓶。

但如果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或装置漏气,空气逸出集气瓶;或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集气瓶中的气体还处于受热膨胀状态,都会使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偏小。

若用改进装置,实验始终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可避免装置漏气的情况,则实验结果更准确。

【答案】(1) 氮气(2)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任选两点) (3)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

四、课堂检测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五、课堂小结[提问]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针对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空气的组成成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难点是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要注意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学会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等。

六、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2. 课本P32习题1、2、3、4题。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①实验步骤:②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④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污染总体积的1/5。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N2)占78%,氧气(O2)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CO2)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2.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