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雍正瓷器

合集下载

雍正年制瓷器底款鉴定

雍正年制瓷器底款鉴定

雍正年制瓷器底款鉴定
1 乾隆瓷器介绍
乾隆年间的瓷器受到神圣的外国舶来品的影响,采用多种表面装饰,包括釉下彩绘、釉下金彩、彩塑、浅浮雕等,釉质清晰、色泽抢眼、图案繁密,它们不仅演绎出地方特色,更是宫廷文化的精华体现。

2 雍正年制瓷器特征
1722年-1725年四年间,雍正年制的瓷器特别著名,以《雍正通宝》的进项瓷为最佳,雍正年制瓷器多以釉上施金银彩绘、釉下堆叠
彩绘、釉上彩绘朱砂,充分体现出将西方金属亮面带与中国传统绘画
结合,形成典雅宫廷式装饰风格。

3 雍正年制瓷器底款鉴定
雍正年制瓷器的底款可以分为施金款、施金银款和无底款,器口
通常印有“雍正通宝”字样,其上配有古籀、古韵、古押等字样,每
字母数及押法有特定规律,另外有的瓷器底款以定制字样印刻。

鉴定
雍正年制瓷器的底款,需要熟悉款式及字体,分析字句、笔划、穿佩
等属性,最终判断款式、年代、是否为绝版。

4 以雍正年制瓷器鉴定为例
以雍正年制瓷器为例,可以从底款水洗技术上来看,一般来说刻
花技术为深底款,印款技术为浅底款,此外,如果字体有满、篆、楷、
隶等字体,或者有金液融入,从底款上可以判断是雍正年制碗、盘等瓷器,其伪造的瓷器则没有这些特征,人们可以以此来区分真假。

5 总结
雍正年制瓷器是宫廷文化中最珍贵的国瓷,其鉴定非常重要,从底款水洗技术、字体等多方面来考察,只有熟练掌握该熟知,才能正确鉴别真假。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王健华 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皇帝个人的情趣爱好往往会影响到整个时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官营手工业产品,其设计宗旨以统治者的审美需要为第一。

一般文人士大夫对文玩雅物的欣赏,只能局限于自我陶醉,而皇帝个人的审美则会贯穿到官营工艺美术品制作的全过程。

雍正皇帝学养深醇,眼光极高,追求器物的至善至美,对颜色釉瓷器情有独钟,“上有所好,下必从焉”,御窑厂把皇帝的喜好作为色釉调配的最高标准,严格按照造办处提供的样品配釉烧制,生产出一大批胎质细腻、气质高贵的颜色釉瓷器。

清宫旧藏的雍正十二色菊瓣盘,就是雍正各釉色菊瓣盘中的上品。

十二件为一套,高度均为3.3厘米,口径l7.8厘米,足径ll.3厘米。

盘敞口,弧壁,圈足。

通体菊花瓣式,有黄、红、蓝、绿、紫、白、酱、藕荷等十二种颜色,多数圈足白釉内有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

少数圈足内满釉,有釉下暗刻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

菊瓣盘色彩丰富、釉汁莹润,菊瓣棱线坚韧有力,体现出雍正官窑颜色釉瓷器雅、秀、精、纯的时代特征。

由于雍正皇帝对瓷器制作的格外关注,御窑厂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新添十数种鲜丽的新釉色,精湛绝妙,无与伦比,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今没有人能够超越。

颜色釉是在制作无色透明釉时,加入金属氧化物为呈色剂的釉料。

有单色釉与杂色釉之分;单色釉也叫纯色釉,是指在一件瓷器上只有单一的颜色,如:黄釉、白釉、绿釉、天蓝釉、红釉、青釉等纯色釉。

杂色釉是指烧制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釉料熔融变幻出的多种颜色,如窑变釉、青金蓝釉、洒蓝釉、铁锈花釉、虎皮斑釉、炉钧釉等,都属于杂色釉。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是纯正的单色釉,其具080体的烧制方法是先烧好白釉菊瓣盘,然后在白釉上施所需的各色彩釉,再入窑炉烧成。

因有白釉铺垫,烧成之后釉面光洁匀净。

关于十二色菊瓣盘的烧造时问,雍正朝《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有翔实记载:“雍正十一年四月十七日,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家人郑天赐送来各色磁花盆十二样。

各朝代部分文物介绍

各朝代部分文物介绍

各朝代部分⽂物介绍1.原始1.彩陶蛙纹壶新⽯器时代马家窑⽂化马⼚类型马家窑⽂化马⼚类型彩陶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200~前2000年。

2.红陶鬹年代:新⽯器时代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3.彩陶漩涡纹双⽿罐年代:新⽯器时代晚期4.彩陶钵年代:新⽯器时代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5.彩陶弦纹瓶年代:新⽯器时代6.红陶双⽿罐所属年代:新⽯器时代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7.⿊陶⾼柄杯年代:新⽯器时代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8.⿊陶单把杯年代:新⽯器时代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9.彩陶⼏何纹盆时代:新⽯器时代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10.红陶深腹双系罐年代:新⽯器时代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2.西周1.逨盘逨盘(Plate of Lai),西周青铜器,中国第⼀盘。

2003年1⽉19⽇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出⼟,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2.利簋利簋,⼜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 1976年出⼟于陕西临潼县零⼝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利簋通⾼28厘⽶,⼝径22厘3.颂壶颂壶,西周盛酒器,因作器者为“颂”⽽得名。

颂壶有两件,⼀有盖⼀⽆盖,⽆盖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有盖件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4. 克盉西周克盉,是在北京琉璃河M1193号墓出⼟的西周成王时期⽂物。

5.井姬独柱带盘⿍出⼟于宝鸡墓地年代:西周6.四虎镈收藏地: 故宫博物院制造年代:周7. 青铜提梁卣现收藏于成都华通博物馆.年代:西周8. 青铜⽺⾸罍西周青铜⽺⾸罍收藏于成都华通博物馆9.西周云雷纹铜铙年代:西周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10. 青铜簋年代: 西周现收藏于:北京⼤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3.春秋1.青铜盉安庆市⼤枫乡黄花村春秋墓出⼟.时代:春秋2.青铜⽅壶年代:春秋1961年⼭西候马出⼟3.⽜头蟠螭纹蹄⾜青铜列⿍年代:春秋1988年⼭西太原⾦胜村晋赵卿墓出⼟4.王⼦午”青铜⿍(附⼔)年代:春秋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2号墓出⼟5.王⼦婴次”青铜炉年代:春秋传1923年河南省新郑县李家楼出⼟6. 素命”青铜镈年代:春秋1970年⼭西省荣河县后⼟祠出⼟7.鸟形青铜匜1952年河北省唐⼭市贾各庄出⼟年代:春秋8.秦公簋传1924年⽢肃天⽔出⼟年代:春秋9.洹⼦孟姜壶民间旧藏年代:春秋10.“栾书”青铜⽸年代:春秋4.秦1.跪射俑年代:秦2.秦云纹⾼⾜⽟杯年代:秦1976年陕西西安车张村阿房宫遗址出⼟3.秦公钟1978年陕西宝鸡太公庙出⼟年代:秦4.琅琊刻⽯中国国家博物馆5.⼩篆体⼗⼆字砖年代:秦中国国家博物馆6.蟠虺纹青铜车型器年代:秦⽢肃省博物馆7.青⽟琮年代:秦中国国家博物馆8.铜匜年代:秦中国国家博物馆9.秦代青铜鸿雁陕西历史博物馆藏10.秦代青铜鹅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年代:秦5.魏晋南北朝1.⼈⾯镇墓兽年代:东魏河北磁县⽂物保管所藏2.蹲坐⼈⾯兽⾝镇墓俑年代:北魏河南洛阳博物馆藏3.⼈⾯兽⾝镇墓俑年代:北魏⼭西⼤同市博物馆藏4.萨满巫师俑年代:东魏河北邯郸市博物馆藏5.头戴赭红船形胡帽舞蹈胡俑年代:北齐⼭西省考古研究所藏6.⼈⾯残像年代:北魏洛阳市博物馆藏7.陶⽺尊年代:西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8.主⼈及车奴俑与⽜车年代:魏晋⽢肃武威市博物馆藏9.北燕鸭形玻璃注年代:北燕辽宁博物馆10.西魏独孤信多⾯体煤精组印年代:西魏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馆藏级清朝瓷器藏品赏析2(高清图)

馆藏级清朝瓷器藏品赏析2(高清图)

馆藏级清朝瓷器藏品赏析2(高清图)康熙青花前赤壁赋碗清高9、口径19厘米1960年丁淑贞先生捐赠敞口微侈、弧腹、圈足,底部有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内壁近口沿处,青花绘绵地梅花纹,碗内底绘山水、树木、亭台,外腹绘赤壁夜游图,并书苏轼前赤壁赋全文。

山水人物,栩栩如生,笔法工整流畅,色彩柔和,构图严谨,集书、画为一体,代表了康熙时期的陶瓷绘画特色。

五彩花鸟纹盘清康熙高2.7厘米、口径25.2厘米、足径16.2厘米1960年周德蕴先生捐赠盘折沿,浅弧壁,平底,圈足。

外壁红彩绘五只蝙蝠纹,寓有“洪福齐天”之意,内口沿红彩龟背锦地四开光,分别篆书有“万寿无疆”四字。

盘内五彩绘一瑞鸟栖于花果枝干上,身体丰硕,羽毛鲜丽,动态十足,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为康熙官窑制品。

“万寿无疆”为古时祝愿皇帝长寿之意,《诗经》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此类铭有“万寿无疆”、“洪福齐天”的康熙五彩器是为康熙六十寿辰而烧制的。

陈浏《陶雅》记:“康窑七寸碟四周淡赭锦纹,分嵌‘万寿无疆’篆字,盖六旬庆典所制以赐大小臣工者也。

画笔各体皆工,人物、鸟兽、山水,博古乃无一不备,而以花卉草虫为绝生动,且贤于雍窑彩盆也。

”乌金釉描金山水人物纹笔筒清高15、口径17.6厘米1959年崔耀亭先生捐赠敞口,筒状,玉璧式底,内壁施白釉,器身通体以黑釉作地,釉色晶莹,纯黑色,称为乌金釉。

釉面用金彩绘山水人物图。

由于年长日久,金彩大部分脱落。

底无款。

为康熙时烧造。

此笔筒造型规整,稳重大方,质地坚细,釉面光滑滋润,是乌金釉的代表作品。

素三彩海水龙纹笔筒清高15.2、口径19.9厘米1959年崔耀亭先生捐赠笔筒直壁,矮圈足,内壁无釉,底部无款。

胎体厚重,腹部施有三彩釉,由于色彩中不用红色为主色,通称素三彩。

外壁刻画双龙戏珠、海水、彩云纹饰,生动绘出两条雄健有力的四爪行龙,昂首,张嘴,头顶白、绿、黄三色彩云,飞跃在波浪涛涛的海水上,作戏珠状,显得气势磅礴,别有情趣。

“各种釉彩大瓶”传奇的前世今生,汇集多种精华于一身

“各种釉彩大瓶”传奇的前世今生,汇集多种精华于一身

“各种釉彩大瓶”传奇的前世今生,汇集多种精华于一身作者:王金瑞来源:《金融理财》2018年第09期瓷是诗,也是史,瓷是国家的使臣、时间的卧底,它们从来不是尘封的古董,它们有着传奇的前世今生,它们是活在民族血液中的基因密码。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乾隆年间烧制,集各种高温、低温釉、彩于一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7层之多,素有“瓷母”的美称,集中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艺,标志着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顶峰,传世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王金瑞“瓷母”传奇的前世今生央视《国家宝藏》讲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由演员王凯守护,这件瓷器也很快成为文物“网红”,很多人吐槽这款“大杂烩”式的瓷器不好看。

这件瓷器,每一种单拎出来都非常好看,放在一起让人们开始质疑乾隆皇帝的审美。

但是正如王凯在《国家宝藏》里面说的:“它代表着景德镇匠人、代表着大清盛世。

”清代乾隆时期历时60年,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太平盛世。

此时,由于乾隆皇帝嗜古成癖,对瓷器情有所钟,再加之督陶官唐英对景德镇御窑厂的苦心经营,一大批身怀绝技的名工巧匠汇集于景德镇,那个时期的景德镇瓷器,质地精良,无与伦比,不管是数量上的优势,还是各种镂雕技法的进步,都说明了景德镇的瓷器烧造迎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江子在《青花帝国》一书中写到,乾隆给景德镇的督陶官唐英颁旨,交代瓷器的图案、造型及烧制数量。

乾隆还要唐英将诗烧在瓷器表面,怀着永世流传的希望。

王金瑞集各种釉彩精华于一身从宋朝以来,中国瓷器开始了它的繁荣昌盛,每朝每代都有代表性的釉色瓷出现,在每年的拍卖会上这些瓷器每每都能够刷新中国瓷交易记录。

其中宋朝当属汝、哥、官、均、定瓷;元有元青花、霁蓝釉;明有五彩、斗彩;清有珐琅彩、粉彩。

这些瓷器除了它们的烧造工艺当今无法轻易仿制外,与它們的年代稀少性也有很大关系。

而“瓷母”几乎包含了以上所有。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高86.4cm,口径27.4cm,足径33cm。

雍正瓷器底足特征特点

雍正瓷器底足特征特点

雍正瓷器底足特征特点答案:底足高深而外撇,底足无釉且有明显旋痕。

扩展:一、雍正时期瓷器特点1、雍正时期的瓷器,除了以仿明代永乐、宣德及成化瓷器为最普遍外,其突出的器型有牛头尊、贯耳瓶、四连瓶、灯笼瓶、如意耳尊、桃洗及高足琵琶尊等。

2、雍正时期瓷器的普遍特征是釉面有橘皮纹。

3、雍正时期官窑及民窑精品碗、盘圈足均呈现滚圆的“泥鳅背”,用手抚摸之有糯米粉般的细腻感。

4、雍正时期瓷器碗类有深圈足和大底足的特征,有的口径与足径的比例为2:1。

5、雍正时期民窑瓷器的瓶、杯、碗的底足高深而外撇,底足无釉且有明显旋痕。

6、雍正时期仿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瓷器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施青花料时系一笔涂抹,并无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小笔触痕;二是用加重点料来模仿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自然黑铁斑。

7、雍正时期仿明代永乐甜白碗、盘之类的瓷器,器物底部呈完全透亮的特征。

二、雍正时期瓷器款识特点1、雍正时期青花瓷器官窑只有极少数沿用康熙前期风格,落“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及其他明代瓷器款识。

2、雍正时期青花瓷器及粉彩瓷器落款主要为“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双圈款。

3、雍正时期斗彩瓷器有少数落款为“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双方框款。

4、雍正时期颜色釉瓷器多数落“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5、雍正时期使用“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极少,“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集中用于仿钧釉、炉钧釉或茶叶末釉等瓷器。

6、雍正时期的“雍正年制”或“雍正御制”四字楷书堆料款只用于珐琅彩瓷器。

7、雍正时期在特别精致的粉彩瓷器或仿木纹釉瓷器上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描金款,这更是属于罕见。

8、雍正时期的瓷器款识把“清”字写成“淸”字的,则属于雍正初期瓷器作品。

9、雍正时期官古窑的民窑瓷器,大多落各种堂名款,如“正谊书屋”、“浩然堂”、“澹宁堂”、“百一山房”、“望吟阁”、“千松祭用”等。

10、雍正时期一般民窑瓷器使用香炉、灵芝、龙、凤、鹤、团花、席纹等各种图案标记作为瓷器款识。

雍正瓷器的特点及其鉴赏技巧

雍正瓷器的特点及其鉴赏技巧

雍正瓷器的特点及其鉴赏技巧雍正瓷器的特点及其鉴赏技巧雍正是一位很有艺术修养的皇帝,他即位以后,曾多次颁旨规定瓷器的造型、纹饰等,强调注重产品的神韵和气势,对于御用瓷器,必须经雍正皇帝亲自审定后方可烧造。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雍正瓷器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雍正瓷器的特点1、雍正瓷器造型特征:雍正时期瓷器的造型,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代之以轻巧俊秀、工丽妩媚。

器型之美,可与以精细秀丽著称的明永乐、成化瓷器相提并论,各部分之间比例协调,恰到好处。

外形上素有”线条美“之誉。

确实增之一分则拙,减之一分则陋,给人以高雅之感。

2、雍正瓷器纹饰图案特征:雍正瓷器的装饰以绘画为主,兼用刻、印、堆塑和镂雕工艺。

绘画上承康熙晚期的清秀典雅风貌,书笔更加精细轻柔。

纹饰中,花卉内容最为丰富,常见有牡丹、桃花、海棠、菊、三秋、九秋、落花流水等等。

多色阶施彩画面细腻富丽,构图疏朗,图案简洁清晰。

3、雍正瓷器胎体特征:雍正时,瓷土选料精细,研粉、澄浆、制坯等工艺要求严格,烧结火候适度,因而胎体坚白细润,成型规整,胎薄体轻,可和明代永乐、成化白瓷釉瓷媲美。

胎体迎光透视,莹润无瑕,有的略显淡青色(明代多显红润)。

大器胎体也能均匀一致,不显厚重;小剑气轻巧玲珑。

仿古代名窑器的胎体,和宋器那种黑灰色颇为相似,所以称为“铁骨大观”。

仿汝器胎体为香灰色或微泛红褐色,文献中比之为“铜骨之汝”。

无款的民窑器,胎体均细,无釉砂底也都光滑细润。

4、雍正瓷器釉面特征:雍正瓷器釉质莹润,表面光洁,釉面色调多数为纯白。

青花器的釉面,有的为追求宣德青花的效果,而呈现桔皮纹,并且有积釉较厚,呈云雾状,谓之“朦釉”,俗称“唾沫釉”。

5、雍正瓷器款识特征:雍正款识多而杂。

有本朝官窑款,有民窑款,有仿款,每一类款识又有许多种写法。

常见的官窑款是“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雍正御制”三种题款。

楷书款早期为三行双圈,晚期为双行双圈或双框。

楷书款笔法挺拔峻峭,结构方正均匀。

清雍正珐琅彩瓷器特点及鉴定方法!

清雍正珐琅彩瓷器特点及鉴定方法!

清雍正珐琅彩瓷器特点及鉴定方法!
清雍正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珐琅彩瓷器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

其特点是色彩明艳、图案精美、线条流畅、釉面细腻、瓷体坚实。

以下是鉴定方法:
1. 观察釉面: 雍正珐琅彩瓷器的釉面细腻光滑,无太多气泡、流线等瑕疵,质地坚实而厚重。

2. 观察器型: 雍正珐琅彩瓷器器型造型规整,线条流畅,整体比例协调,非常有美感。

3. 观察图案: 雍正珐琅彩瓷器的图案非常精美,色彩鲜艳,图案精细,层次分明,非常耐人寻味。

4. 观察底款: 雍正珐琅彩瓷器的底款通常是以“雍正年制”或“大清雍正年制”为主,字形工整、饱满,字体线条流畅、自然,且具有时代特征。

以上就是雍正珐琅彩瓷器的特点及鉴定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1 -。

雍正窑变釉特点

雍正窑变釉特点

雍正窑变釉特点雍正窑是清代官窑之一,其制瓷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年,但是却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雍正窑的瓷器制作技艺精湛,釉色变化丰富,其中变釉瓷器更是其特色之一。

本文将从雍正窑变釉瓷器的特点入手,探讨其制作工艺、釉色变化及其历史意义。

一、雍正窑变釉瓷器的特点1. 釉色变化丰富雍正窑变釉瓷器的最大特点就是釉色变化丰富。

其釉色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1)青花釉变:青花釉变是雍正窑变釉瓷器的一种常见变化。

在青花瓷器的基础上,通过釉料的不同配比和烧制温度的控制,使得釉面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如青色、淡青色、灰青色等。

(2)红釉变:红釉变是雍正窑变釉瓷器的另一种常见变化。

在瓷器的釉面上涂上一层红色釉料,然后在高温下烧制,使得釉面呈现出红色、淡红色、粉红色等不同的变化。

(3)黄釉变:黄釉变是雍正窑变釉瓷器的另一种常见变化。

在瓷器的釉面上涂上一层黄色釉料,然后在高温下烧制,使得釉面呈现出黄色、淡黄色、橙黄色等不同的变化。

(4)紫釉变:紫釉变是雍正窑变釉瓷器的一种较为罕见的变化。

在瓷器的釉面上涂上一层紫色釉料,然后在高温下烧制,使得釉面呈现出紫色、淡紫色等不同的变化。

2. 釉面细腻光滑雍正窑变釉瓷器的釉面非常细腻光滑,手感非常舒适。

这是由于雍正窑采用了高温烧制的工艺,使得瓷器的釉面更加坚硬、光滑。

3. 纹饰精美雍正窑变釉瓷器的纹饰非常精美,主要有青花、红花、黄花等不同的纹饰。

这些纹饰都是由瓷器师傅手工绘制而成,非常考验技艺。

二、雍正窑变釉瓷器的制作工艺雍正窑变釉瓷器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瓷土的准备雍正窑变釉瓷器的瓷土主要来自于江西景德镇一带,其质地细腻、白度高、透明度好,非常适合制作高档瓷器。

2. 成型瓷土经过筛选、搅拌、揉捏等工艺后,成型为各种不同的器型,如碗、盘、壶、瓶等。

3. 烘干成型后的瓷器需要进行烘干,以去除其中的水分,使其更加坚硬。

4. 上釉瓷器经过烘干后,需要进行上釉。

大清雍正瓷器的鉴定方法

大清雍正瓷器的鉴定方法

大清雍正瓷器的鉴定方法
鉴定清雍正瓷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形制:清雍正瓷器大多呈碗、碟、盅子、壶等形状,口沿和腹面往往多有蕴含情趣的图案,与传统瓷器技艺中所见不同;
2、胎体:清雍正瓷器通常以蓝色胎体为主,连朱釉也比较淡,部分瓷器外型光滑,发泽出质感;
3、烧制:烧陶工艺工艺有白釉、褐釉的外表是非常普遍的,但有一定的几率出现斑驳、失色、脱釉等现象;
4、图案:清雍正瓷器的包浆图十分抒情,以青花、古铜、段花、灰彩&、金彩等花纹风格为主,细节相对较丰富,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情;
5、底部:清雍正瓷器的底部一般呈"八字",“足”中央有"朱砂双羊"图案,其他花纹也丰富多彩。

雍正斗彩特点鉴定方法

雍正斗彩特点鉴定方法

雍正斗彩特点鉴定方法雍正斗彩是中国清代雍正年间瓷器的一种,它在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上有着独特的特点,因此也备受藏家和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鉴定雍正斗彩的特点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下面将介绍关于雍正斗彩特点鉴定方法的相关内容。

要鉴定雍正斗彩,需要了解其瓷器的特点。

雍正斗彩的胎质细腻洁白,釉面净滑,色彩饱满鲜艳,器形优雅,线条流畅。

整体上看,雍正斗彩的器型比较规整,造型精巧,胎体细腻,因此在鉴定时需要仔细观察其整体的器型和胎体特点。

要从雍正斗彩的装饰风格入手进行鉴定。

雍正斗彩的装饰以釉上彩为主,彩料多用红、绿、黄、蓝等鲜艳色彩,其中红色为主色。

在鉴定时需要留意彩料施用的均匀度、上釉是否完整以及彩色的明亮度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判定其真伪至关重要。

另一个重要的鉴定依据是雍正斗彩的题材和纹饰。

雍正斗彩釉上彩的纹饰以花鸟、山水、人物等为主题,这些题材多取材于文人画的意境,画面轻盈细腻,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在鉴定时需要留意纹饰的细腻程度、题材的表现方式以及画面的整体协调性,这些方面可以帮助判断雍正斗彩的真伪。

除了以上提到的主要鉴定方法外,鉴定专家还会结合其它技术手段,比如放射性测年法、矿物质分析等进行综合鉴定。

在鉴定过程中可以参考历代相关文献、博物馆收藏和交流学术研究成果,也能够对雍正斗彩的鉴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鉴定雍正斗彩的特点需要综合考量其瓷器的胎质、釉面、色彩、装饰风格、题材与纹饰等方面的特点,同时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方能做出准确的鉴定结果。

随着对雍正斗彩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在未来对其特点鉴定方法也会不断更新和完善。

唐窑之美——唐英铭款青花五供器

唐窑之美——唐英铭款青花五供器

唐窑之美——唐英铭款青花五供器唐英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著名的督陶官,他所烧造的瓷器称之为“唐窑”。

唐窑烧造品种丰富,除了为宫廷烧制奇巧精致的御用瓷之外,也为自己所需烧造瓷器。

其中供器是特殊的一类,铭有唐英款识、烧造年代及用途,十分罕见。

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分析阐述其烧造原因及艺术特征。

一、唐英与唐窑唐英(1682-1756年),关东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

清代著名制瓷家,书画家,篆刻家,剧作家。

他的字号除俊公外,还有俊公氏、隽公、叔子、蜗寄、蜗寄老人、陶成居士、沐斋居士、陶人、榷陶使者等。

清代雍正乾隆之际唐英榷陶景德镇珠山所烧造的瓷器称为“唐窑”。

《清史稿•唐英传》说“英所造者,也称唐窑[1]。

”唐英,生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16岁开始在内廷养心殿服役,雍正元年(1723年)43岁时被提拔为员外郎,服务于造办处。

雍正六年奉使景德镇御厂,佐理窑务,充驻场协理官;乾隆元年(1736年),奉命停止窑务出使淮安关。

二年又奉命复办陶务,以淮安关使并兼领陶务。

唐英除供奉内廷外,与窑务相始终,先后榷陶二十八年之久,以“陶人”自居,日夜竭心求索和致力于瓷业,“陶之业,陶之人,以陶中所有之事。

” 唐英为景德镇御窑厂历史上督陶时间最长、成绩最为显著。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皇帝特地在圆明园召见了为瓷器耗尽一生心血的唐英,赏给奉宸苑卿衔以示奖励,并破例允许唐英教导其子保寅学习瓷务。

唐英于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奏请辞职,七月二十九日去世。

叶氏《再续印人小传》称:“唐英,……工宋人山水人物,能画,诗有清思,两淮、九江。

珠山昌水见之笔墨者为多。

曾主官窑事,制器甚精,今称唐窑,当亲制书、画、诗,付窑陶成屏对,尤为奇绝[2]。

”唐英督陶访古探今,备诸巧妙,所出瓷器皆为“泥形土质都成金石之声,锦地花纹并带云霞之色,技艺之精湛独步”。

《景德镇陶录》赞有:“所造具晶莹纯全。

又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借。

金成旭映-国立故宫博物院雍正珐琅彩瓷特展(1)

金成旭映-国立故宫博物院雍正珐琅彩瓷特展(1)

金成旭映-国立故宫博物院雍正珐琅彩瓷特展(1)琺瑯彩瓷,是指使用琺瑯彩料在瓷胎上彩繪裝飾紋樣的瓷器。

在這個以雍正朝作為主題的展覽中,將從技術和裝飾紋樣兩個面向,一探琺瑯彩瓷在雍正朝的轉變與發展。

傳世琺瑯彩瓷絕大多數屬於清宮舊藏,加上器表紋樣極其精美細緻,故自紫禁城開放成為故宮博物院以來,即成為藏家鑑賞追逐的目標。

坊間對於此類產品因而也出現「古月軒瓷」,由姓金名成,字旭映,或胡姓畫匠所畫的瓷器等多種說法。

時至今日,檢閱相關文獻與檔案,可知幾乎傳世的所有琺瑯彩瓷自盛清後皆收藏於乾清宮中的庫房裡;不僅流傳有緒,而且甚至連同乾隆朝配製的楠木匣一起收貯,明顯地無「古月軒」典藏的史實,也無衍生的胡姓畫匠之說。

「金成」、「旭映」,是雍正朝琺瑯彩瓷上經常出現的兩枚印章。

尤其是畫有紅彩花卉的作品上,一定看得到這兩枚印文。

事實上,從琺瑯彩瓷產燒背景的淵源脈絡來看,康熙朝時西洋畫琺瑯器與技術傳入清宮創燒之際,必須使用原施於金屬胎的琺瑯料施塗於瓷器上。

康熙時造辦處尚未能自行提煉彩料,以致許多顏色必須仰賴進口,而透過不同色料的混合才能創造出更多的顏色。

在以西洋技術為前導下,一類以金發色的金紅彩,因在清朝前所未見,遂對清宮造成極大的衝擊;康熙和雍正兩位皇帝持續不懈地試驗,冀望能開創出屬於清朝本土的紅色彩料。

雍正六年(1728)怡親王允祥在造辦處主持彩料提煉計畫,最後成功地提煉出十八種顏色,為雍正琺瑯彩瓷的產燒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但其中並未包含紅色顏料,致使雍正皇帝和怡親王仍然必須持續督促研發工作的進行。

不過透過現在的顯微觀測,卻發現雍正朝其實已能掌握源自西洋以金發色的技術。

此一傳承自康熙朝,從廣東一路到清宮,乃至拓展至景德鎮的金紅彩,其成就足以和古今中外相互輝映,應是此一展覽給予「金成」、「旭映」的詮釋。

同樣地,在裝飾紋樣上,由於雍正皇帝倡導「內廷恭造式樣」,親自發出「秀雅」、「細緻」的要求,也指定唐岱、戴恆、賀金昆、湯振基和郎世寧等院畫家為畫琺瑯器製作稿樣。

大清雍正年制瓷器,惊艳了时光

大清雍正年制瓷器,惊艳了时光

大清雍正年制瓷器,惊艳了时光收藏大清雍正年制瓷器,能够让人民更切合实际的接触了解中华历史文明。

当人们亲身感受文化遗存的内涵以后,便很自然地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和爱国心。

几十年来无论是经营古玩的商人,还是热爱古玩的藏家们,通过收藏实践,无不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天青釉在宋代的名窑中就开始出现,嗣后各代都有仿制,景德镇的天青釉直接仿自汝窑。

明代御厂由宫内发真汝器作样,作出来的叫做雨过天青,这是官窑,同时民窑也仿作。

天青釉是以钴为着色,以釉果,长石作釉料,并以钙,镁质原料作溶剂,釉料应球磨至细。

生坯施釉,一般多采用喷釉或浸釉与喷釉相结各地施釉方法,在1280~1300℃窑温下烧成,气氛以还原焰为主。

雍正朝单色釉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单色釉的制作水准发展到“。

这对大清雍正年制款水仙盆全器上施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蓝色釉,有“青如天,明如镜”釉色特点。

此盆釉质均匀浓厚莹润,釉色幽淡隽永,赏心悦目。

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本公司近有幸征集到一对瓷器珍品“大清雍正年制款天青釉水仙盆”,藏品高:3cm,口径:10.5cm,底径:6cm。

该对瓷器通体施天青釉色,器形端庄规整,椭圆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稜,四云头形;周壁胎薄,底略厚。

釉色肥厚饱满,底部落有“大清雍正年制”款识,属于官窑瓷器。

它具备着极高的观赏性以及收藏价值、经济价值。

据专家介绍,数量少是雍正官窑瓷器成为清三代瓷器中的投资品种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要的是雍正皇帝学养深厚,眼光极高,追求器物的至善至美。

雍正时期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审美趋势,那就是恬淡、高雅、大气,这和康熙、乾隆时期非常不一样。

所以综合来说,数量少、工艺精、审美高度这三点决定了雍正官窑瓷的珍贵。

清代共有帝皇十个,均有帝皇纪年款的瓷器传世,他们依次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清代的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的款识在题写上是有一定的惯例的,因为开创了金彩、墨彩、珐琅彩等题写工艺,各种堂名款、花押款、吉语款层出不穷。

雍正朝的珐琅彩瓷器的基本特征及其鉴定要点

雍正朝的珐琅彩瓷器的基本特征及其鉴定要点

雍正朝的珐琅彩瓷器的基本特征及其鉴定要点鉴定雍正珐琅彩瓷器鉴定要点:1、瓷泥、瓷胎、釉、制作工艺等符合本代特点:2、器形特别规整,完美;3、绘画是宫廷画师的作品,非一般工匠所为,因此就具有文人画特点。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一般来说画家能够在纸上画画,未必能够在磁器上画画,在磁器上画画除了要具备一般绘画技能,还得有在磁器上绘画的专门训练,造假不易,并且,有才华的画家自己的作品本身就值钱,造价成本也就很高。

文人画的特点就是能够画出人物或事物的个性特征。

人物能够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4、绘画中规中矩。

5、底足十分爽滑、细腻、洁白。

其他各朝代的和雍正本朝民窑产品都达不到它的水平。

这一点十分重要。

6、雍正朝珐琅彩瓷器一般不采用轧道工艺。

(雍正年制款珐琅彩四方瓶)雍正朝的珐琅彩瓷器,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解决了瓷胎和珐琅彩料结合的技术问题,也就完全脱离了铜胎画珐琅的窠臼,装饰艺术上趋向中国本土化。

这些成就与雍正皇帝的个人喜好有很大关系。

雍正皇帝对珐琅彩瓷的关心,在某些方面甚至还超过康熙皇帝。

不仅派弟弟怡亲王允祥统管造办处监制珐琅彩瓷,而且加强了巡视和督促检查,还亲自参与珐琅彩瓷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对原料使用、图案绘画乃至样式选定、高矮尺寸等都要一一过问。

虽然雍正朝前期解决了瓷胎和珐琅彩料结合的技术问题,但是,由于珐琅彩料的种类太少,满足不了雍正皇帝的雅兴和追求,还是在不断地试制新的珐琅彩料,故前期珐琅彩瓷器的品种也不多见。

目前所见的雍正朝珐琅彩瓷的造型品种有碗、盘、碟、杯、茶壶、盒、茶盅、酒盅、橄榄瓶等,碗又可以分为大碗、茶碗、官碗、膳碗、磐口碗等。

以小型日常用器为主。

雍正朝的珐琅彩瓷器已不再使用宜兴产的紫砂胎了,所采用的景德镇白瓷胎,选料精细,制坯工艺严格,成型规整,烧结火候适度,具有薄、轻、润、细、洁的特点,大件胎体匀称一致,小件器物轻巧玲珑,反映了雍正朝御密制瓷工艺技术的高超。

胎色,白度与透光度提高,迎光透视,有的略显鸭蛋壳状的淡青色;胎体,轻薄而莹润无瑕,几乎达到半脱胎状;胎质,坚白而细腻如脂。

感受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

感受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

感受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感受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2016-07-23 古玩收藏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物质文明的重大贡献。

陶瓷文化是唯一贯穿中华文明发展进程而未中断的物质文明:原始社会之彩陶、黑陶,商周时期之白陶、釉陶,乃至以后相继出现的青瓷、白瓷、釉上彩、釉下彩、颜色釉,以及琉璃、珐花、紫砂器等,美不胜收、蜚声寰宇。

今天带大家欣赏国家博物馆中珍藏的瓷器,快来一饱眼福吧~感受我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得到美的享受。

青釉莲花尊高49.5厘米腹径31厘米侈口,长颈,溜肩,橄榄形腹,外撇高足。

颈部装饰分三段:上段对称贴附两个飞天,中部刻饰三圈弦纹,下部贴附对称的忍冬、莲花纹构成的图案各二组。

颈肩相接处有六个桥形复系,上腹和中腹为三层模印的覆莲以及一轮贴花菩提;下腹为一组单瓣仰莲。

满施青釉泛黄,光亮晶莹。

该尊将刻划、雕塑、模印、粘贴等多种技法施于一体,制作精美,气魄宏伟。

代表了南北朝时期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

口修复。

越窑青釉划牡丹纹盘口瓶宋,高32.2厘米,口径13.3厘米,底径11.5厘米盘口,束颈,丰肩,鼓腹,腹部浑圆,圈足。

造型挺拔而丰满。

腹部划牡丹花装饰,腹部出筋分五瓣,每瓣内划牡丹花一朵。

通体施青釉。

该瓶造型端庄,纹饰线条舒展流畅,底足露胎铁足,是南方越窑的典型作品。

耀州窑青釉荷叶盖罐金代,高20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6.5厘米。

罐直口,鼓腹,圈足,盖沿卷曲上翘,与器身简洁肃穆的线条结合。

胎质坚致,露胎处呈灰白色,上有粘砂痕。

通体施青釉近月白色,应为耀州窑金代作品,器、盖俱全者存世不易。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宋,高25.8CM,口径7CM。

底径7CM 圆口,直方型腹,浅圈足,露火石红胎,器形仿古玉琮器形,通体施梅子青釉,釉色盈润亮泽,成对尤为难得。

翠青釉罐明,永乐,高9.5CM,口径10CM,足径14CM。

罐直口,短颈,腹体矮硕,广底,浅圈足。

肩上等距离贴三海棠花形托。

罐里及足内均施青白釉,外施翠青釉。

雍正官窑双龙尊及其相关问题

雍正官窑双龙尊及其相关问题

雍正官窑双龙尊及其相关问题清世宗爱新觉罗?胤,也即雍正皇帝,在政治上向以铁腕形象著称,颇受后人微词。

而他在艺术方面的品味和成就,却得到后人一致的赞赏。

尤其随着《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一系列档案资料的公布,人们发现,这位勇于革新、勤于政事的“明君”,喜怒无常、寡情薄义的“暴君”,还有着恬淡脱俗的文艺心境,他对艺术品精益求精,以求完美无瑕至入骨程度的不懈追求,使其在位短短的13年内,制造出大量令世人目眩神迷、心向往之的旷世珍品,更为其复杂而矛盾的一生添上奇情幻彩的一笔。

雍正皇帝即位后,自诩“朝乾夕惕”,但对各种工艺品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着意指点,参与设计,瓷器即是其一,这其中又以对珐琅彩和仿古瓷用心良多。

珐琅彩稀有珍贵,绚丽无双,为皇家所眷爱自不必言,而对仿古瓷的热衷则体现出雍正颇为独特的文化用心。

目前有关雍正仿古瓷的论述多以釉色为分类标准,但具体到某件器物,我们往往会发现,或器型釉色各自仿古;或器型仿古,釉色创新;或器型创新,釉色仿古,不一而足。

雍正官窑双龙尊即其一例。

据各大博物馆、拍卖行等机构以及私人收藏所见雍正双龙尊有青花与各颜色釉品种,青花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图一、高52厘米)相关收藏。

各颜色釉品种有美国东方艺术协会(U.S.Oriental Art Society’s Collection)收藏的清雍正炉钧釉高粱红双龙尊(图二、高5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雍正天蓝釉双龙耳瓶(图三、高52.5厘米);2004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高价拍出的清雍正豆青釉双龙耳大瓶(图四、高51.8厘米);粉青釉一种有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瓷器卷?下):清雍正款粉青釉双马耳长颈瓶(图五);展览:清官遗珍――沈阳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展,2011年和日本私人收藏品(图六、高55厘米,见日本昭和十年东京美术俱乐部图录);茶叶末釉一种有法国枫丹白露宫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七)相关收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瓷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青花釉里红桃纹玉壶春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青花釉里红桃纹玉壶春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仿钧窑匜式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青花缠枝花卉纹如意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仿木纹釉粉彩人物纹笔筒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仿木纹釉粉彩人物纹笔筒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斗彩番莲纹葫芦瓶
清雍正年间
高28.6厘米、口径4.8厘米、足径10.1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斗彩番莲纹葫芦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乌金釉碗一对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斗彩缠枝花卉纹盖盒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炉钧釉长颈瓶
清雍正
高16厘米、口径3.7厘米、足径7.4厘米
直口,长颈,牢肩,圆筒状腹,平底,圈足。

通体施炉钧釉,外底阴刻“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炉钧釉是清代雍正时期创烧的低温窑变花釉品种之一,盛行于雍正、乾隆两朝。

由于其做法是先高温烧成素胎,再上各色彩釉二次入炉。

低温烧成钧釉风格的瓷器,所以俗称“炉
钧”。

雍正炉钧釉器还有玉壶春瓶、钵、缸、天球瓶、灯笼尊、锥把瓶、如意耳葫芦瓶、纸槌瓶、莲蓬口长须瓶、弦纹瓶等品种。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釉里红三果纹玉壶春瓶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青花海水双龙戏珠纹瓶
清康熙
高44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9.5厘米
瓶撇口,束颈,颈部堆两道弦纹,长圆腹,腹以下渐收,圈足。

通体青花纹饰,颈部为折枝花卉纹,腹部海水云龙纹,四爪蛟龙,双目圆睁,龙身蟠曲成弓字形,腾跃于汹涌翻滚的海面上,表现出翻江倒海,叱咤风云之势,尽显巨龙之霸气。

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伪托款。

康熙时期,民窑青花瓷的生产不仅数量大,而且制作精工,胎质坚细洁白,青花色泽鲜艳,装饰题材丰富,纹饰描绘层次分明。

此器展现出康熙民窑青花瓷独特的艺术风韵。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仿官窑贯耳六方尊. 物馆清雍正仿哥窑暗花云纹双耳扁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青花折枝花果纹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仿汝釉牺耳尊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雍正窑变釉绶带耳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窑变釉绶带耳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斗彩海水团花纹天球瓶

陈设品
高52.2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6.5厘米
人们把敛口短颈,上阔下敛,腹大而扁,砂底微凹的瓷器,称之为天球瓶。

斗彩又名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相结合的一种装饰艺术。

明宣德时景德镇始创,成化时非常发达,清雍正时有进一步发展。

斗彩先以釉下青花在坯上描绘勾勒,上釉烧成后再用釉上彩填涂或点涂成完整的花纹,使用的彩料主要含铁、铜和钴,成品色彩丰富、鲜明,绘画内容亦多种多样。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仿钧窑匜式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青花花鸟纹缸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斗彩夔凤八吉祥纹盘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黄地五彩云蝠纹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