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经皮给药系统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经皮给药系统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 .离子导入技术2 .压敏胶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2 .下列因素中,不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是A.皮肤因素B. 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浓度 D.基质的pH E. 药物相对分子质量3 .药物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药物主要作用于毛囊和皮脂腺C.药物在皮肤用药部位发挥作用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4 .下列有关药物经皮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为A.皮肤破损时,药物的吸收增加B.当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强时,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的储库C.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脂溶性药物D.非解离型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离子型药物E.同系药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5 .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 Azone”的目的是A.增加贴剂的柔韧性B. 使皮肤保持润湿C.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D.增加药物的稳定性E. 使药物分散均匀6 .下列关于透皮给药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药物分子量大,有利于透皮吸收B.药物熔点高,有利于透皮吸收C.透皮给药能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流,避免了首过效应D.剂量大的药物适合透皮给药E.透皮吸收制剂需要频繁给药6 .以下各项中,不是透皮给药系统组成的是A.崩解剂B.背衬层C. 粘胶剂层(压敏胶) 7 .药齐I 」中TDS^TDDS 勺含义为A.药物靶向系统B. 透皮给药系统 D.主动靶向给药系统 E. 智能给药系统8 .适于制备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A.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接近的药物B.C.熔点高的药物D.E.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9 .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是A.乙醇B. 山梨酸C.表面活性剂D. 10 .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经皮给药系统C. 背衬层的厚度D.防粘层E. 渗透促进剂C. 多单元给药系统离子型药物每日剂量大于10mg 勺药物二甲基亚碉(DMSO ) E.月桂氮草酮A.药物经皮肤给药既能起局部作用又能全身作用B.药物制成不同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C.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D.微囊又称分子囊E.用吸附法或透过法可测得粉体的比表面积径(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6)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第十八章经皮吸收制剂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药物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组织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C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2.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Azone”的目的是()A增加塑性 B产生微孔 C促进主药吸收D增加主药的稳定性 E起分散作用3.在透皮给药系统中对药物分子量有一定要求,通常符合下列条件()A分子量大于500 B分子量2000-6000C分子量1000以下 D分子量10000以上E分子量10000以下4.不属于透皮给药系统的是()A宫内给药装置 B微孔膜控释系统C粘胶剂层扩散系统D三醋酸纤维素超微孔膜系统 E多储库型透皮给药系统5.TDS代表()A药物释放系统 B透皮给药系统 C多剂量给药系统D靶向制剂 E控释制剂6.对透皮吸收制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避免肝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B.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用药C.透过皮肤吸收起全身治疗作用D.释放药物较持续平稳E.大部分药物均可经皮吸收达到良好疗效7.不属于透皮给药系统的是()A.微贮库型B.骨架分散型C.微孔膜控释系统D.粘胶分散型 E.宫内给药装置8.下列有关经皮给药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降解,以及胃肠道给药时的副作用B.可以减少给药次数,使用方便并可随时给药或中断给药,运用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C.应用范围广,多种药物可制成该剂型,并且由于皮肤表面积大适合大面积给药D.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E.经皮给药的不足之处在于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9.下列关于药物经皮吸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主要包括药物的释放、穿透及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B.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来后透入表皮到达真皮和皮下脂肪,经血管或毛细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中而产生全身作用C.药物经皮肤附属器官吸收比直接通过表皮的速度快,因而前者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D.一般而言,药物穿透皮肤的能力是油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但实际上,既能油溶又能水溶的药物具有较高的穿透性E.药物经皮肤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故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降解10.下列关于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药物在油水中皆难溶,则很难透皮吸收,油溶性很大的药物可能会聚集、滞留在角质层而难被进一步吸收B.药物的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一般分子量3000以上者不能透入,故经皮给药制剂应选用分子量小、药理作用强的小剂量药物C.与一般生物膜相似,低熔点的药物容易透过皮肤D.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对其吸收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溶液态药物>混悬态药物,微粉>细粒E.药物的解离型越多,越易通过汗腺毛囊等皮肤附属器、从而吸收总量越多11.下列关于经皮吸收促进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透皮吸收促进剂是指那些能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B.二甲基亚砜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可大大提高角质层水合作用,促进药物吸收C.氮酮类化合物可使皮肤中类脂产生不规则排列,从而促进药物吸收D.短链醇类化合物如乙醇、丁醇等能溶胀和提取角质层中的类脂,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极性和非极性药物的渗透性E.表面活性剂可增溶药物,增加皮肤的润湿性,也可改变皮肤的屏障性质,增加渗透性,通常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大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2.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多少的药物即已较难通过角质层()A.100B.200C.300D.500E.60013.经皮吸收制剂中既能提供释放的药物,又能供给释药的能量的是()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14.经皮吸收制剂中一般由EVA和致孔剂组成的是()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15.经皮吸收制剂可分为哪两大类()A、储库型和骨架型B、有限速膜型和无限速膜型C、膜控型和微储库型D、微孔骨架型和多储库型E、粘胶分散型和复合膜型16.经皮吸收制剂中储库型可分为哪两类()A、膜控释型和骨架型B、有限速膜型和无限速膜型C、粘胶分散型和复合膜型D、微孔骨架型和多储库型E、膜控释型和微储库型17.经皮吸收制剂中胶粘层常用是()A、EVAB、聚酯C、压敏胶D、ECE、Carbomer18.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多少的药物,药物不能透过皮肤()A、600B、1000C、2000D、3000E、600019.下列透皮治疗体系(TTS)的叙述哪种是错误的()A、不受胃肠道pH等影响B、无首过作用C、不受角质层屏障干扰D、释药平稳E、使用方便20.关于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而言,药物穿透皮肤的能力是水溶性药物>油溶性药物B、药物的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C、低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D、一般完全溶解呈饱和状态的药液,透皮过程易于进行E、一般而言,油脂性基质是水蒸发的屏障,可增加皮肤的水化作用,从而有利于经皮吸收21.不同的基质中药物吸收的速度为()A、乳剂型>动物油脂>植物油>烃类B、烃类>动物油脂>植物油>乳剂型C、乳剂型>植物油>动物油脂>烃类D、乳剂型>烃类>动物油脂>植物油E、动物油脂>乳剂型>植物油>烃类22.下列不属于药物性质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是()A、熔点B、分子量C、药物溶解性D、在基质中的状态E、基质的pH23.透皮制剂中加入DMSO的目的是()A、增加塑性B、促进药物的吸收C、起分散作用D、起致孔剂的作用E、增加药物的稳定性24.对透皮吸收制剂的错误表述是()A.皮肤有水合作用 B.透过皮肤吸收起局部治疗作用C.释放药物较持续平稳 D.通过皮肤吸收起全身治疗作用E.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给药二、配伍选择题【B型题】[1~5]A. 铝塑薄膜B. 压敏胶C. 塑料膜D. 水凝胶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膜控型TDDS的各层及材料为1.防粘层是()2.药物贮库是()3.控释膜是()4.粘胶层是()5.背衬层是()[6~9]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经皮吸收制剂中和上述选项对映的6.能提供释放的药物,又能供给释药的能量的是()7.一般由EV A和致孔剂组成的是()8.一般由药物、高分子基质材料、渗透促进剂组成()9.一般是一层柔软的复合铝箔膜()[10~13]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B、复合铝箔膜C、压敏胶D、塑料膜E、水凝胶10.作为控释膜()11.作为粘膜层()12.作为药物贮库()13.保护膜()[14~17]A、DMSOB、磷脂C、硅酮D、醋酸纤维素E、复合铝箔膜14.脂质体膜材()15.液体制剂的溶剂()16.渗透促进剂()17.贴片的背衬层()三、多项选择题【X型题】1.以下哪些物质可以增加透皮吸收性()A月桂氮卓酮 B聚乙二醇 C二甲基亚砜 D 薄荷醇 E尿素2.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是()A药物的分子量 B药物的低共熔点C皮肤的水合作用 D药物晶体 E透皮吸收促进剂3.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皮肤因素有()A.角质层的厚度B.皮肤水合作用的程度C.皮肤的温度D.皮肤与药物结合作用E.渗透促进剂4.TTS的制备方法有()A.涂膜复合工艺B.充填热合工艺C.骨架粘和工艺D.超声分散工艺E.逆向蒸发工艺5.TTS的质量评价包括()A.面积差异B.重量差异C.含量均匀度D.崩解度E.释放度6.影响透皮吸收的药物因素()A.晶型B.脂溶性C.分子量D.药物的熔点E. pKa7.甘油可作()A.片剂润滑剂B.透皮促进剂C.固体分散体载体D.注射剂溶剂 E.胶囊增塑剂8.经皮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呈溶解状态的穿透能力高于混悬状态B.剂量大的药物不适宜制备TTS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内在因素D.药物分子量越小,越易吸收E.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比脂溶性药物穿透能力强9.骨架型经皮吸收制剂都是用高分子材料作骨架负载药物的,这些高分子材料应具有以下特性()A.形成骨架的高分子材料不应与药物发生作用B.骨架稳定、能稳定地吸收药物C.对皮肤无刺激性,最好能黏贴于皮肤上D.骨架对药物的扩散阻力不能太大,以使药物有适当的释药速率E.高温高湿条件下保持结构与形态的完整10.经皮吸收制剂中的压敏胶应具有以下特性()A.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无刺激不引起过敏反应B.具有足够强的粘附力和内聚强度C.在具限速膜的经皮吸收制剂中、应不影响药物的释放速率D.化学性质稳定、对温湿度稳定E.在胶粘剂骨架型透皮吸收制剂中,应能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11.理想的渗透促进剂的要求有()A.对皮肤无损害或刺激B.药理活性强,药效大C.理化性质稳定D.与TDDS中的药物和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E.起效快,作用时间长12.经皮吸收制剂优点包括()A.释药平稳、持续、恒定,无血浓峰谷现象B.有首过作用,吸收增加C.病人可自行用药,随时终止用药D.作用时间延长,用药次数减少,病人用药顺应性改善E.不受胃肠道、消化液变化影响13.设计TDDS的剂型因素包括()A 药物的晶型B 药物的熔点和分配系数C 药物的pKaD 药物的剂量E 药物的浓度14.透皮吸收制剂局限性为()A 病人可随时用药和停药,不安全B 大多数药物透皮速率很小,起效慢C 制备工艺较复杂D 对皮肤有过敏性和刺激性药物不宜采用E 多数药物不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15.根据目前生产和临床应用情况,TDDS可大致分为()A 渗透泵型B 膜控释型C 粘胶分散型D 骨架分散型E 微储库型16.可减少或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或剂型是()A 舌下片给药B 口服制剂C 栓剂直肠给药D 经皮给药系统 E 静脉注射给药17.下列关于经皮吸收制剂错误的叙述是()A、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释放,通过角质层,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给药剂型B、普通药物经过一定的制剂技术均能制成经皮吸收制剂C、能避免胃肠道及肝的首过作用D、改善病人的顺应性,不必频繁给药E、适用用药剂量很大药物18.经皮吸收制剂中药物贮库是有哪些组成的()A、背衬层B、药物C、高分子基质材料D、粘附层E、渗透促进剂19.经皮吸收制剂中骨架型可分为哪三类()A、微孔骨架型B、粘胶分散型C、无限速膜型D、聚合物骨架型 E、胶粘剂骨架型20.有关经皮吸收的叙述中,正确的为()A、溶解态药物的穿透能力高于微粉混悬型药物B、药物的分子型愈多,越不易吸收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重要因素D、皮肤用有机溶剂擦洗后可增加药物的吸收E、脂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比水溶性药物穿透能力强21.下列属于药物性质影响吸收的因素是()A、熔点B、分子量C、药物溶解性D、在基质中的状态 E、基质的pH22.下列属于基质性质影响吸收的因素是()A、基质对皮肤水合作用B、基质的特性C、药物溶解性D、在基质中的状态E、基质的pH23.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评价包括()A、重量差异B、面积差异C、含量均匀度D、释放度E、溶出度答案及注解一、单项选择题二、配伍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第十九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一、配伍选择题【B型题】A.调节pH值 B.抑制蛋白质聚集 C.保护剂 D.乳化剂 E.增加溶解度以下物质在蛋白质类制剂中的作用是:1.聚山梨酯802.葡萄糖3.枸橼酸钠一枸橼酸缓冲系统4.精氨酸5.HAS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1.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不同于氨基酸的是下列哪一项A.两性电离、等电点 B.呈色反应 C.成盐反应 D.胶体性 E.变性2.蛋白质氧化的主要部位是A.组氨酸(His)链 B.蛋氨酸(Met)链 C.胱氨酸(Cys)链D.色氨酸(卸)链 E.酩氨酸(Tyr)链3.变性蛋白质和天然蛋白质的区别在于A.溶解度降低 B.蛋白质的黏度增加 C.结晶性破坏D.生物学活性丧失 E.易被蛋白酶分解4.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保护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聚糖不能单独作为蛋白质的保护剂B.双糖的坍塌温度比单糖高C.随着浓度的增加,蔗糖在冷冻干燥过程中保护蛋白质的能力增强D.单糖和双糖可混合配制成保护剂E.糖类对蛋白质的稳定作用与其浓度无关5.生物技术药物主要包括A.重组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研制的药物B.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生产的药物C.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技术制备的药物D.通过组织和细胞培养生产的疫苗E.利用现代发酵或反应工程生产生物来源的药物6.下列关于蛋白质变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性蛋白质只有空间构象的破坏B.蛋白质的变性也可以认为是从肽链的折叠状态变为伸展状态C.变性是不可逆变化D.蛋白质变性本质是次级键的破坏E.蛋白质的变性与外界条件关系不大三、名词解释生物技术药物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四、填空1.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可分为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类。
药剂学 栓剂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栓剂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关于全身作用的栓剂的错误叙述是A、脂溶性药物应选择水溶性基质,有利于药物的释放B、脂溶性药物应选择脂溶性基质,有利于药物的释放C、全身作用栓剂要求迅速释放药物D、药物的溶解度对直肠吸收有影响E、全身作用的肛门栓剂用药的最佳部位应距肛门约2cm2、下列关于栓剂错误的叙述是A、栓剂为人体腔道给药的半固体制剂B、栓剂通过直肠给药途径发挥全身治疗作用C、正确的使用栓剂,可减少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效应D、药物与基质应混合均匀,外形应完整光滑,无刺激性E、栓剂应有适宜的硬度3、关于全身作用的栓剂作用特点的错误叙述是A、药物不受胃肠pH或酶的破坏B、栓剂的作用时间一般比口服片剂作用时间长C、药物直接从直肠吸收比口服受干扰少D、栓剂插入肛门深部,可完全避免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效应E、适用于不能或不愿口服的患者与儿童4、欲制备0。
2g鞣酸肛门栓10枚,肛门栓模具为2g,鞣酸置换价为1.6,需多少克的基质A、19.75gB、20.75gC、17。
75gD、18。
75gE、16。
75g5、几种表面活性剂促吸收的顺序是A、十二烷基硫酸钠(0。
5%)>聚山梨醇酯80〉司盘80〉烟酸乙酯B、聚山梨醇酯80>十二烷基硫酸钠(0。
5%)〉司盘80〉烟酸乙酯C、十二烷基硫酸钠(0。
1%)>聚山梨醇酯80>司盘80>烟酸乙酯D、烟酸乙酯〉十二烷基硫酸钠(0。
1%)>聚山梨醇酯80〉司盘80E、十二烷基硫酸钠(0.5%)>司盘80>聚山梨醇酯80>烟酸乙酯6、栓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硬化剂B、防腐剂C、增稠剂D、乳化剂E、润滑剂7、以可可豆脂为基质制备栓剂的正确做法是A、应缓缓加热升温,待可可豆脂熔化1/2时停止加热,让余热使其完全熔化B、应缓缓加热升温,待可可豆脂熔化2/3时停止加热,让余热使其完全熔化C、应快速加热升温,待可可豆脂熔化1/2时停止加热,让余热使其完全熔化D、应快速加热升温,待可可豆脂熔化2/3时停止加热,让余热使其完全熔化E、可在可可豆脂凝固时,控制温度在24~34℃几小时或几天,有利于稳定晶型的生成8、关于局部作用栓剂的正确叙述为A、脂溶性药物应选择水性基质B、需加入吸收促进剂C熔化或溶化速度应较快D常选择肛门栓剂E应具有缓慢持久作用9、关于栓剂基质质量要求的错误叙述为A、室温下应有适宜的硬度B、在体温下易软化、熔化或溶解C、具有润湿或乳化能力D、栓剂基质可分为极性与非极性基质E、可用热熔法与冷压法制备栓剂10、关于栓剂中药物吸收的正确叙述为A、pKa小于3的药物有利于吸收B、离子型的药物易穿过直肠黏膜C、pKa大于10的药物有利于吸收D、混悬型栓剂药物的粒径与吸收无关E、直肠内存有粪便不利于药物吸收11、肛门栓剂与吸收无关的因素为A、药物的溶解度B、基质的性质C、药物的脂溶性D、栓剂的基质量E、药物解离度12、肛门栓剂使用的最佳部位为A、距肛门约4cmB、距肛门约5cmC、距肛门约2cmD、距肛门约3cmE、距肛门约6cm13、关于肛门栓剂的肝首过效应的正确叙述为A、肛门栓剂无肝首过效应B、水性基质无肝首过效应C、油性基质有肝首过效应D、肛门栓剂可避免肝首过效应E、栓剂塞入肛门内越深,肝首过效应越小14、水溶性基质的栓剂融变时限为A、3粒均应在30min内B、3粒应在60min内C、6粒均应在30min内D、6粒应在30min内E无数量要求,时限为30min15、脂溶性基质的栓剂融变时限为A3粒均应在30min内B、3粒均应在60min内C10粒均应在10min内D10粒均应在30min内E无数量要求,时限为60min16、下列哪一个符号表示置换价A、WB、GC、fD、ME、N17、下列关于置换价的正确叙述为A、药物的重量与基质重量的比值B、基质重量与药物重量的比值C、药物的体积与基质体积的比值D、栓剂基质重量与同体积药物重量的比值E、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栓剂基质重量的比值18、下列属于栓剂制备方法的是A、研和法B、热熔法C、滴制法D、模制成型E、乳化法19、关于局部作用栓剂基质的错误叙述为A、油性药物应选择油性基质B、水性药物应选择水性基质C、具备促进吸收能力D、应熔化慢、液化慢、释药慢E、水性基质较油性基质释药慢20、关于局部作用栓剂基质的正确叙述为A、不具有促进吸收能力B、具有促进吸收能力C、熔化速度快D、释药速度快E、使用后应立即发挥药效21、能促进可可豆脂基质释放药物的物质是A、鲸蜡醇B、吐温80C、羟苯烷酯D、白蜡E、液体石蜡22、关于甘油明胶基质的错误叙述为A、甘油明胶在体温下不熔化B、塞入腔道后缓慢溶于分泌液中延长药物的吸收C、与鞣酸、重金属盐产生配伍禁忌D、水:明胶:甘油为10:20:70E、本品不易滋长霉菌等微生物,故无需加防腐剂23、栓剂水溶性基质甘油明胶中水:明胶:甘油的合理配比为A、20:20:60B、20:30:50C、10:20:70D、10:30:60E、25:25:5024、高熔点基质聚乙二醇1000与4000的合理配比为A、70:30B、75:25C、60:40D、65:35E、50:5025、低熔点基质聚乙二醇1000与4000的合理配比为A、96:4B、90:10C、95:5D、80:20E、85:1526、下列哪种物质为油溶性基质A、可可豆脂B、聚乙二醇C、甘油明胶D、吐温61E、泊洛沙姆27、下列物质哪种是水溶性基质A、可可豆脂B、脂肪酸甘油酯类C、椰油酯D、聚乙二醇E、棕榈酸酯28、基质影响药物吸收因素的错误叙述是A、药物从基质中快速释放扩散至黏膜有利于吸收B、药物从基质中释放是药物吸收的限速环节之一C、全身作用栓剂要求药物从基质中快速释药D、基质的种类和性质不同,释放药物的速率和对药物吸收的影响的机理也不同E、水溶性基质对油溶性药物释放慢29、关于栓剂基质可可豆脂的错误叙述是A、具有同质多晶性质B、高温不会引起晶型转变C、为油溶性基质D、100g可可豆脂可吸收水20~30gE、无刺激性、可塑性好30、基质影响药物直肠吸收的正确叙述是A、油性基质对脂溶性药物释放快B、水性基质对水溶性药物释放快C、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加药物的吸收D、表面活性剂可以减少药物的吸收E、药物的吸收与基质性质无关31、药物性质影响直肠吸收的正确叙述是A、脂溶性药物不易吸收B、解离型的药物易吸收C、pKa小于4.3的弱酸药物吸收快D、pKa大于8。
药剂学习题 第十三章透皮给药系统
第十三章透皮给药系统模拟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透皮给药系统又称经皮治疗系统答案:系指经皮给药的新制剂。
该制剂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药物透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在各组织或病变部位起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作用。
2、透皮吸收促进剂答案:是指能够降低药物通过皮肤的阻力,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
3、压敏胶答案:是指那些在轻微压力下即可实现粘帖材料,起着保证释药面与皮肤紧密接触以及药库、控释等作用。
二、填空题1、透皮吸收制剂可分为型、型、型和型四类。
答案[膜控释;粘胶分散;骨架扩散;微贮库]2、膜控释型TDDS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答案[背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粘胶层;防粘层]三、单选题1、下列因素中,不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是。
A.皮肤因素B.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浓度C.基质的pH值D.背衬层的厚度答案[D]2、下列有关药物透皮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肤破损时,药物的吸收增加B.当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强时,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储库C.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脂溶性药物D.非解离型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离子型药物答案[C]3、以下各项中,不是透皮给药系统组成的是。
A.崩解剂B.背衬层C.粘胶剂层(压敏胶)D.渗透促进剂答案[A]4、适于制备成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
A.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接近的药物B.离子型药物C.熔点高的药物D.相对分子量大于600的药物答案[A]5、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的是。
A.乙醇B.表面活性剂C.山梨酸D.二甲基亚砜(DMSO)答案[C]四、多选题1、透皮吸收制剂中常用的压敏胶有。
A.乙烯酸类B.聚硅氧烷类C. 聚丙烯酸类D.聚异乙烯类答案[BCD]2、下列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有。
A.药物的分子量B.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C.皮肤的水合作用D.药物粒子大小答案[ABCD]3、粘胶分散型透皮吸收制剂的组成包括。
A.控释膜层B.黏胶层C.防护层D.背衬层答案[BCD]4、经皮吸收给药的特点有。
经皮给药系统习题及答案复习进程
经皮给药系统习题及答案经皮给药系统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离子导入技术 2.压敏胶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因素中,不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是A.皮肤因素B.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浓度C.背衬层的厚度D.基质的pHE.药物相对分子质量2.药物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药物主要作用于毛囊和皮脂腺C.药物在皮肤用药部位发挥作用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3.下列有关药物经皮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为A.皮肤破损时,药物的吸收增加B.当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强时,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的储库C.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脂溶性药物D.非解离型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离子型药物E.同系药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4.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Azone”的目的是A.增加贴剂的柔韧性B.使皮肤保持润湿C.促进药物经皮吸收D.增加药物的稳定性E.使药物分散均匀5.下列关于透皮给药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药物分子量大,有利于透皮吸收B.药物熔点高,有利于透皮吸收C.透皮给药能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流,避免了首过效应D.剂量大的药物适合透皮给药E.透皮吸收制剂需要频繁给药6.以下各项中,不是透皮给药系统组成的是A.崩解剂B.背衬层C.粘胶剂层(压敏胶)D.防粘层E.渗透促进剂7.药剂中TDS或TDDS的含义为A.药物靶向系统B.透皮给药系统C.多单元给药系统D.主动靶向给药系统E.智能给药系统8.适于制备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A.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接近的药物B.离子型药物C.熔点高的药物D.每日剂量大于10mg的药物E.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9.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是A.乙醇B.山梨酸C.表面活性剂D.二甲基亚砜(DMSO)E.月桂氮酮10.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A.药物经皮肤给药既能起局部作用又能全身作用B.药物制成不同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C.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D.微囊又称分子囊E.用吸附法或透过法可测得粉体的比表面积径(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经皮给药系统习题及答案
经皮给药系统练习题: 一、 名词解释1 •离子导入技术2 •压敏胶二、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因素中,不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是 A.皮肤因素 B. 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浓度 D.基质的pHE. 药物相对分子质量2. 药物透皮吸收是指A. 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 药物主要作用于毛囊和皮脂腺C. 药物在皮肤用药部位发挥作用D. 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E. 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 3. 下列有关药物经皮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为 A. 皮肤破损时,药物的吸收增加B. 当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强时,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的储库C. 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脂溶性药物D. 非解离型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离子型药物E. 同系药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 4. 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 Azo ne ”的目的是 A.增加贴剂的柔韧性B. 使皮肤保持润湿C.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D.增加药物的稳定性E. 使药物分散均匀5. 下列关于透皮给药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药物分子量大,有利于透皮吸收 B. 药物熔点高,有利于透皮吸收C. 透皮给药能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流,避免了首过效应D. 剂量大的药物适合透皮给药E. 透皮吸收制剂需要频繁给药6. 以下各项中,不是透皮给药系统组成的是 A.崩解剂 B.背衬层 C. 粘胶剂层(压敏胶)D.防粘层E. 渗透促进剂7 .药剂中TDS 或TDDS 勺含义为 A.药物靶向系统 B. 透皮给药系统C. 多单元给药系统D.主动靶向给药系统E.智能给药系统&适于制备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A.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接近的药物B.C.熔点高的药物D.C. 背衬层的厚度离子型药物每日剂量大于10mg 勺药物二甲基亚砜(DMSO ) E.月桂氮旦酮E.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9.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是A.乙醇B. 山梨酸C.表面活性剂D.10.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A. 药物经皮肤给药既能起局部作用又能全身作用B. 药物制成不同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C.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D. 微囊又称分子囊E. 用吸附法或透过法可测得粉体的比表面积径(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 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药剂学《经皮给药制剂》最新习题与解析
第十三章经皮给药制剂一、A1、不增加药物经皮吸收性的是A、氮酮类B、二甲基亚砜C、月桂醇硫酸钠D、HPCE、PEG4002、不作经皮吸收促进剂使用的是A、表面活性剂B、月桂氮酮C、尿素D、二甲基亚砜E、三氯叔丁醇3、有关药物经皮吸收的叙述错误的为A、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脂溶性药物B、非解离型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离子型药物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药物穿透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同系药物D、皮肤破损可增加药物的吸收E、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强,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的贮库4、对药物经皮吸收没有促进作用的是A、表面活性剂B、二甲基亚砜(DMSO)C、月桂氮酮D、乙醇E、山梨酸5、适于制备成经皮给药制剂的药物是A、每日剂量大于10mg的药物B、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00的药物C、既能油溶又能水溶的药物D、油/水分配系数小的药物E、熔点高的药物6、对经皮给药制剂的错误表述是A、皮肤有屏障作用,大多数药物透过该屏障的速度小B、释放药物持续平稳C、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用药D、经过皮肤吸收起局部作用E、本身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不宜制成经皮给药制剂7、药物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C、药物通过毛囊和皮脂腺进入皮肤深层D、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E、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8、聚合物骨架型经皮给药制剂中有一层吸水垫,其作用是A、润湿皮肤促进吸收B、吸收过量的汗液C、减少压敏胶对皮肤的刺激D、降低对皮肤的黏附性E、防止药物的流失和潮解9、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为A、释放、穿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B、溶解、释放、穿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四个阶段C、穿透、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D、穿透、溶解、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四个阶段E、穿透和吸收两个阶段10、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A、表皮途径B、皮肤附属器途径C、不完整表皮途径D、淋巴途径E、以上都对11、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不包括A、基质的pHB、药物的分子量C、皮肤因素D、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浓度E、背衬层的厚度12、有关TDDS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B、可以减少给药次数C、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D、不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E、使用方便,可随时中断给药13、以零级速率释放药物的经皮吸收制剂的类型是A、复合膜型B、微储库型C、黏胶分散型D、微孔骨架型E、聚合物骨架型14、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A、透过完整表皮进入真皮和皮下组织,被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入血B、通过汗腺进入真皮和皮下组织,被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入血C、通过皮肤毛囊进入真皮和皮下组织,被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入血D、通过皮脂腺进入真皮和皮下组织,被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入血E、透过完整表皮进人真皮层,并在真皮蓄积发挥治疗作用15、经皮给药制剂中,微孔骨架材料应用较多的是A、疏水性聚硅氧烷B、醋酸纤维素C、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D、聚丙烯E、亲水性聚乙烯醇16、经皮给药制剂的质量检查不包括A、外观整洁B、含量均匀度C、释放度D、均匀透明E、微生物限度17、经皮给药制剂的黏合性能应符合下列哪个规律A、初始力>黏合力>内聚力>黏基力B、初始力<黏合力<内聚力<黏基力C、初始力<内聚力<黏合力<黏基力D、初始力>内聚力>黏合力>黏基力E、无要求18、在经皮给药制剂中作控释膜材料的是A、铝箔B、聚乙烯C、聚氯乙烯D、聚乙烯醇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二、B1、A.表皮B.真皮C.皮下脂肪D.皮肤附属器E.药物<1> 、屏障作用A、B、C、D、E、<2> 、大分子和离子型药物的转运途径A、B、C、D、E、2、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黏附层E.保护层<1> 、复合铝箔膜A、B、C、D、E、<2> 、药物和高分子基质材料A、B、C、D、E、<3> 、合成树脂A、B、C、D、E、<4>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致孔剂A、B、C、D、E、3、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B.复合铝箔膜C.压敏胶D.塑料膜E.水凝胶<1> 、作为黏胶层A、B、C、D、E、<2> 、作为药物贮库A、B、C、D、E、<3> 、背衬层A、B、C、D、E、<4> 、保护膜A、B、C、D、E、三、X1、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有A、药物的分子量B、基质的特性与亲和力C、药物的颜色D、透皮吸收促进剂E、皮肤的渗透性2、有关经皮吸收制剂的正确表述是A、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B、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C、可以减少给药次数D、不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E、常称为透皮治疗系统(TDDS)3、皮肤吸收的途径有A、完整皮肤B、角质层C、汗腺D、毛囊E、皮脂腺4、TDDS制剂的优点为A、减少给药次数B、无肝首过效应C、有皮肤贮库现象D、药物种类多E、使用方便,适合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5、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有A、使用经皮吸收促进剂B、使用前体药物C、使用微球D、利用离子导入方法E、利用超声方法6、丙二醇可用作A、透皮吸收促进剂B、乳化剂C、软膏保湿剂D、胶囊增塑剂E、气雾剂的抛射剂7、甘油可用作A、固体分散体载体B、注射剂溶剂C、胶囊增塑剂D、片剂润滑剂E、透皮吸收促进剂8、下列哪些物质是渗透促进剂A、丙二醇B、二甲基亚砜C、海藻酸钠D、甘油E、硬脂酸甘油酯9、下列哪些物质可增加经皮吸收性A、氮酮类B、二甲基亚砜C、月桂醇硫酸钠D、萜类化合物E、山梨酸10、可作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有A、液状石蜡B、硬脂酸C、山梨酸D、表面活性剂E、月桂醇硫酸钠11、下哪些对药物经皮吸收有促进作用A、吐温B、萜类化合物C、二甲基亚砜(DMSO)D、月桂氮酮E、乙醇12、经皮给药制剂中黏胶分散型的组成部分包括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层D、黏胶剂层E、防护层13、影响药物经皮吸收过程的因素有A、基质的pHB、经皮吸收促进剂C、药物的低共熔点D、基质与药物的亲和力E、药物的溶解特性与油/水分配系数(K)14、影响经皮吸收过程的药物性质有A、基质的pHB、药物的熔点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D、皮肤的部位E、皮肤的水合作用15、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有A、表皮途径B、皮肤附属器途径C、角质层途径D、真皮途径E、以上途径都对16、有关经皮吸收的叙述正确的为A、熔点高的药物穿透能力强B、药物的分子量越小,越易吸收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因素D、加入渗透促进剂可增加药物的吸收E、溶解态药物的穿透能力高于微粉混悬型药物17、对经皮给药制剂的表述错误的是A、皮肤面积大,使得多数药物易于透皮吸收B、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C、无肝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灭活,药物快速扩散进入血液循环D、释放药物持续平稳,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E、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给药18、经皮吸收制剂常用的压敏胶有A、聚异丁烯B、聚乙烯醇C、聚丙烯酸酯D、聚硅氧烷E、聚乙二醇19、TDDS制剂的质量评价包括A、硬度B、融变时限C、含量均匀度D、崩解度E、释放度20、TDDS的制备方法有A、涂膜复合工艺B、充填热合工艺C、骨架黏合工艺D、超声分散工艺E、逆相蒸发工艺答案部分一、A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羟丙基纤维素(HPC)是片剂中常用的黏合剂。
2019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巩固练习题及答案5
2019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巩固练习题及答案5第5章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一、最佳选择题1、以下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A、脂质体B、靶向乳剂C、热敏脂质体D、纳米粒E、修饰的脂质体2、将微粒表面加以修饰作为“导弹”载体,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靶向制剂称为A、被动靶向制剂B、主动靶向制剂C、物理靶向制剂D、化学靶向制剂E、物理化学靶向制剂3、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A、糖基修饰脂质体B、聚乳酸微球C、静脉注射用乳剂D、氰基丙烯酸烷酯纳米囊E、pH敏感的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4、应用物理化学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的靶向制剂称为A、被动靶向制剂B、主动靶向制剂C、物理靶向制剂D、化学靶向制剂E、物理化学靶向制剂5、粒径小于10nm的被动靶向微粒,静脉注射后的靶部位是A、骨髓B、肝、脾C、肺D、脑E、肾6、不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是A、磁性靶向制剂B、热敏靶向制剂C、栓塞靶向制剂D、pH敏感靶向制剂E、免疫靶向制剂7、被动靶向制剂经静脉注射后,其在体内的分布首先取决于A、粒径大小B、荷电性C、疏水性D、溶解性E、酸碱性8、表面带正电荷的微粒易被摄取至A、肝B、脾C、肾D、肺E、骨髓9、可缓慢积集于骨髓的粒径大小要求A、2.5-10μmB、<7μmC、>7μmD、200~400nmE、<10nm10、大于7μm的微粒可被摄取进入A、肝脏B、脾脏C、肺D、骨髓E、淋巴系统11、属于物理化学靶向的制剂有A、糖基修饰脂质体B、免疫脂质体C、长循环脂质体D、脂质体E、pH敏感脂质体12、靶向制剂的优点不包括A、提高药效B、提高药品的安全性C、改善病人的用药顺应性D、迅速释药E、降低毒性13、不属于靶向制剂的常见分类方式的是A、按靶向原动力B、按药物种类C、按靶向机理D、按制剂类型E、按靶向部位14、下列不是按靶向机理分类的是A、物理化学靶向制剂B、生物化学靶向制剂C、生物物理靶向制剂D、生物免疫靶向制剂E、双重、多重靶向制剂15、成功的靶向制剂可不具备A、定位浓集B、被网状内皮系统识别C、载体无毒D、控制释药E、载体可生物降解16、微球的质量要求不包括A、粒子大小B、载药量C、有机溶剂残留D、融变时限E、释放度17、以下不属于微球合成载体材料的是A、聚乳酸B、聚丙交酯已交酯C、壳聚糖D、聚己内酯E、聚羟丁酸18、天然微球骨架材料不包括A、壳聚糖B、白蛋白C、葡聚糖D、聚丙交酯E、明胶19、微球质量要求不包括A、包封率B、载药量C、体外释放D、粒子大小E、有机溶剂残留检查20、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是A、制成溶解度小的盐B、制成渗透泵片C、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中D、制成水不溶性骨架片E、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二、配伍选择题1、A.丝裂霉素明胶微球B.亮丙瑞林注射用微球C.乙肝疫苗D.破伤风疫苗E.聚乳酸微球<1> 、可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是<2> 、可作为多肽载体的是A B C D E<3> 、可作为局部麻醉药实现长效缓释作用的是A B C D E2、A.溶出原理B.扩散原理C.溶蚀与扩散相结合原理D.渗透泵原理E.离子交换作用原理<1> 、制成不溶性骨架片A B C D E<2> 、与高分子化合物形成难溶性盐A B C D E<3> 、可通过树脂发挥缓控释作用A B C D E3、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B.无毒聚氯乙烯C.聚乙二醇D.单硬脂酸甘油酯E.胆固醇<1> 、可用于制备生物溶蚀性骨架片<2> 、可用于制备不溶性骨架片A B C D E<3> 、可用于制备亲水凝胶型骨架片A B C D E4、A.AEAB.卡波姆C.鞣酸D.离子交换树脂E.硅橡胶<1> 、胃溶包衣材料A B C D E<2> 、亲水凝胶骨架材料A B C D E<3> 、不溶性骨架材料A B C D E5、A.明胶B.乙基纤维素C.聚氨基酸D.聚乙二醇E.枸橼酸<1> 、生物可降解性合成高分子囊材<2> 、水不溶性半合成高分子囊材A B C D E<3> 、天然高分子囊材A B C D E6、A.长循环脂质体B.前体脂质体C.免疫脂质体D.热敏脂质体E.pH敏感性脂质体<1> 、在相变温度时,脂质体的类脂质双分子层膜从胶态过渡到液晶态,脂质膜的通透性增加,药物释放速度增大A B C D E<2> 、脂质体表面联接抗体,对靶细胞进行识别,提高脂质体的靶向性A B C D E<3> 、将脂质吸附在极细的水溶性载体的是A B C D E<4> 、用PEG修饰的脂质体A B C D E7、A.聚乙烯醇B.聚硅氧烷C.聚异丁烯D.聚丙烯E.卡波姆关于经皮给药制剂的处方材料<1> 、既是骨架材料又是控释膜材料A B C D E<2> 、作防黏材料A B C D E<3> 、作药库材料A B C D E8、A.控释滴丸B.缓释滴丸C.溶液滴丸D.栓剂滴丸E.脂质体滴丸<1> 、诺氟沙星耳用滴丸A B C D E<2> 、氯己定滴丸A B C D E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硝苯地平渗透泵片【处方】药物层:硝苯地平100g氯化钾10g聚环氧乙烷355gHPMC 25g硬脂酸镁10g助推层:聚环氧乙烷170g氯化钠72.5g硬脂酸镁适量包衣液:醋酸纤维素(乙酰基值39.8%)95g PEG 4000 5g三氯甲烷1960ml甲醇820ml<1> 、硝苯地平渗透泵片处方中致孔剂为A、氯化钾B、氯化钠C、HPMCD、三氯甲烷E、PEG<2> 、有关硝苯地平渗透泵片叙述错误的是A、处方中聚环氧乙烷为助推剂B、硬脂酸镁作润滑剂C、氯化钾和氯化钠为渗透压活性物质D、服用时压碎或咀嚼E、患者应注意不要漏服,服药时间必须一致2、辛伐他汀口腔崩解片【处方】辛伐他汀10g微晶纤维素64g直接压片用乳糖59.4g甘露醇8g交联聚维酮12.8g阿司帕坦1.6g橘子香精0.8g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 0.032g硬脂酸镁1g微粉硅胶2.4g<1> 、处方中起崩解剂作用A、微晶纤维素B、微粉硅胶C、甘露醇D、交联聚维酮E、乳糖<2> 、BHT的作用是A、稀释剂B、崩解剂C、矫味剂D、抗氧剂E、润滑剂3、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的处方如下:溴化异丙托品0.374g无水乙醇150.000gHFA-134a 844.586g柠檬酸0.040g蒸馏水5.000g共制1000g<1> 、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中的抛射剂是A、溴化异丙托品B、无水乙醇C、HFA-134aD、柠檬酸E、蒸馏水<2> 、HFA-134a为A、四氟乙烷B、七氟丙烷C、氟氯昂D、四氟丙烷E、七氟乙烷<3> 、乙醇的作用是A、减少刺激性B、增加药物溶解度C、调节pHD、调节渗透压E、抑制药物分解四、多项选择题1、评价靶向制剂靶向性的参数A、相对摄取率B、波动度C、靶向效率D、峰浓度比E、平均稳态血药浓度2、下列制剂具有靶向性的是A、前体药物B、纳米粒C、微球D、全身作用栓剂E、脂质体3、下列属于被动靶向制剂的是A、脂质体B、热敏脂质体C、微球D、长循环脂质体E、靶向乳剂4、物理化学靶向制剂包括A、磁性靶向制剂B、栓塞靶向制剂C、热敏靶向制剂D、pH敏感靶向制剂E、前体药物5、以下为被动靶向制剂的是A、微型胶囊制剂B、脂质体制剂C、环糊精包合制剂D、固体分散体制剂E、前体靶向药物6、体外释放度测定的常用方法有A、连续流动系统B、显微镜法C、动态渗析系统D、激光散射法E、桨法7、缓(控)释制剂的优点有A、减少用药总剂量B、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小峰谷现象C、减少服药次数,患者顺应性提高D、有利于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E、适用于半衰期特别短的药物8、利用扩散原理制备缓(控)释制剂的工艺有A、包衣B、制成不溶性骨架片C、制成亲水性凝胶骨架片D、微囊化E、制成溶蚀性骨架片9、以减少溶出速度为主要原理的缓、控释制剂的制备工艺有A、制成溶解度小的酯或盐B、控制粒子的大小C、制成微囊D、制成植入剂E、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10、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可以减少给药次数B、提高患者的顺应性C、避免或减少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D、根据临床需要,可灵活调整给药方案E、制备工艺成熟,产业化成本较低11、利用扩散原理制备缓(控)制剂的方法包括A、包衣B、制成不溶性骨架片C、制成植入剂D、微囊化E、控制粒子大小12、与普通口服制剂相比,口服缓(控)释制剂的优点有A、可以减少给药次数B、提高患者的顺应性C、避免或减少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D、根据临床需要,可灵活调整给药方案E、减少药物总剂量,发挥药物的最佳治疗效果13、分散片不适用于何种药物A、难溶性药物B、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C、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D、安全系数较低的药物E、易溶于水的药物14、阿西美辛分散片处方中填充剂为A、微粉硅胶B、微晶纤维素C、淀粉D、羧甲基淀粉钠E、羟丙甲纤维素15、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有A、制备工艺条件B、微囊的粒径C、囊材的类型及组成D、释放介质E、药物的性质16、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速度的因素包括A、囊壁的厚度B、微囊的粒径C、药物的性质D、微囊的载药量E、囊壁的物理化学性质17、属于天然高分子微囊囊材的有A、乙基纤维素B、明胶C、阿拉伯胶D、聚乳酸E、壳聚糖18、脂质体的基本结构脂质双分子层的常用材料有A、胆固醇B、硬脂醇C、甘油脂肪酸酯D、磷脂E、纤维素类19、脂质体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A、形态、粒径及其分布B、包封率C、载药量D、渗漏率E、脂质体的稳定性20、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的特点有A、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B、缓释性C、细胞亲和性与组织相容性D、降低药物毒性E、提高药物稳定性21、经皮吸收制剂常用的压敏胶有A、聚异丁烯B、聚乙烯醇C、丙烯酸类D、硅橡胶E、聚乙二醇22、在经皮给药系统中,可作为保护膜材料的有A、聚乙烯醇B、醋酸纤维素C、聚苯乙烯D、聚乙烯E、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3、滴丸剂的特点正确的是A、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B、工艺条件不易控制C、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D、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E、发展了耳、眼科用药新剂型24、吸入制剂的给药形式有A、蒸气B、气溶胶C、液滴D、雾滴E、小颗粒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ABD属于被动靶向制剂,而C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所以本题选E。
药剂学练习题带答案(二)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第十八章经皮吸收制剂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药物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组织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C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2.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Azone”的目的是()A增加塑性 B产生微孔 C促进主药吸收D增加主药的稳定性 E起分散作用3.在透皮给药系统中对药物分子量有一定要求,通常符合下列条件()A分子量大于500 B分子量2000-6000C分子量1000以下 D分子量10000以上E分子量10000以下4.不属于透皮给药系统的是()A宫内给药装置 B微孔膜控释系统C粘胶剂层扩散系统D三醋酸纤维素超微孔膜系统 E多储库型透皮给药系统5.TDS代表()A药物释放系统 B透皮给药系统 C多剂量给药系统D靶向制剂 E控释制剂6.对透皮吸收制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避免肝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B.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用药C.透过皮肤吸收起全身治疗作用D.释放药物较持续平稳E.大部分药物均可经皮吸收达到良好疗效7.不属于透皮给药系统的是()A.微贮库型B.骨架分散型C.微孔膜控释系统D.粘胶分散型 E.宫内给药装置8.下列有关经皮给药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降解,以及胃肠道给药时的副作用B.可以减少给药次数,使用方便并可随时给药或中断给药,运用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C.应用范围广,多种药物可制成该剂型,并且由于皮肤表面积大适合大面积给药D.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E.经皮给药的不足之处在于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9.下列关于药物经皮吸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主要包括药物的释放、穿透及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B.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来后透入表皮到达真皮和皮下脂肪,经血管或毛细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中而产生全身作用C.药物经皮肤附属器官吸收比直接通过表皮的速度快,因而前者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D.一般而言,药物穿透皮肤的能力是油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但实际上,既能油溶又能水溶的药物具有较高的穿透性E.药物经皮肤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故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降解10.下列关于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药物在油水中皆难溶,则很难透皮吸收,油溶性很大的药物可能会聚集、滞留在角质层而难被进一步吸收B.药物的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一般分子量3000以上者不能透入,故经皮给药制剂应选用分子量小、药理作用强的小剂量药物C.与一般生物膜相似,低熔点的药物容易透过皮肤D.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对其吸收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溶液态药物>混悬态药物,微粉>细粒E.药物的解离型越多,越易通过汗腺毛囊等皮肤附属器、从而吸收总量越多11.下列关于经皮吸收促进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透皮吸收促进剂是指那些能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B.二甲基亚砜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可大大提高角质层水合作用,促进药物吸收C.氮酮类化合物可使皮肤中类脂产生不规则排列,从而促进药物吸收D.短链醇类化合物如乙醇、丁醇等能溶胀和提取角质层中的类脂,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极性和非极性药物的渗透性E.表面活性剂可增溶药物,增加皮肤的润湿性,也可改变皮肤的屏障性质,增加渗透性,通常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大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2.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多少的药物即已较难通过角质层()A.100B.200C.300D.500E.60013.经皮吸收制剂中既能提供释放的药物,又能供给释药的能量的是()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14.经皮吸收制剂中一般由EVA和致孔剂组成的是()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15.经皮吸收制剂可分为哪两大类()A、储库型和骨架型B、有限速膜型和无限速膜型C、膜控型和微储库型D、微孔骨架型和多储库型E、粘胶分散型和复合膜型16.经皮吸收制剂中储库型可分为哪两类()A、膜控释型和骨架型B、有限速膜型和无限速膜型C、粘胶分散型和复合膜型D、微孔骨架型和多储库型E、膜控释型和微储库型17.经皮吸收制剂中胶粘层常用是()A、EVAB、聚酯C、压敏胶D、ECE、Carbomer18.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多少的药物,药物不能透过皮肤()A、600B、1000C、2000D、3000E、600019.下列透皮治疗体系(TTS)的叙述哪种是错误的()A、不受胃肠道pH等影响B、无首过作用C、不受角质层屏障干扰D、释药平稳E、使用方便20.关于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而言,药物穿透皮肤的能力是水溶性药物>油溶性药物B、药物的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C、低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D、一般完全溶解呈饱和状态的药液,透皮过程易于进行E、一般而言,油脂性基质是水蒸发的屏障,可增加皮肤的水化作用,从而有利于经皮吸收21.不同的基质中药物吸收的速度为()A、乳剂型>动物油脂>植物油>烃类B、烃类>动物油脂>植物油>乳剂型C、乳剂型>植物油>动物油脂>烃类D、乳剂型>烃类>动物油脂>植物油E、动物油脂>乳剂型>植物油>烃类22.下列不属于药物性质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是()A、熔点B、分子量C、药物溶解性D、在基质中的状态E、基质的pH23.透皮制剂中加入DMSO的目的是()A、增加塑性B、促进药物的吸收C、起分散作用D、起致孔剂的作用E、增加药物的稳定性24.对透皮吸收制剂的错误表述是()A.皮肤有水合作用 B.透过皮肤吸收起局部治疗作用C.释放药物较持续平稳 D.通过皮肤吸收起全身治疗作用E.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给药二、配伍选择题【B型题】[1~5]A. 铝塑薄膜B. 压敏胶C. 塑料膜D. 水凝胶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膜控型TDDS的各层及材料为1.防粘层是()2.药物贮库是()3.控释膜是()4.粘胶层是()5.背衬层是()[6~9]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经皮吸收制剂中和上述选项对映的6.能提供释放的药物,又能供给释药的能量的是()7.一般由EV A和致孔剂组成的是()8.一般由药物、高分子基质材料、渗透促进剂组成()9.一般是一层柔软的复合铝箔膜()[10~13]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B、复合铝箔膜C、压敏胶D、塑料膜E、水凝胶10.作为控释膜()11.作为粘膜层()12.作为药物贮库()13.保护膜()[14~17]A、DMSOB、磷脂C、硅酮D、醋酸纤维素E、复合铝箔膜14.脂质体膜材()15.液体制剂的溶剂()16.渗透促进剂()17.贴片的背衬层()三、多项选择题【X型题】1.以下哪些物质可以增加透皮吸收性()A月桂氮卓酮 B聚乙二醇 C二甲基亚砜 D 薄荷醇 E尿素2.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是()A药物的分子量 B药物的低共熔点C皮肤的水合作用 D药物晶体 E透皮吸收促进剂3.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皮肤因素有()A.角质层的厚度B.皮肤水合作用的程度C.皮肤的温度D.皮肤与药物结合作用E.渗透促进剂4.TTS的制备方法有()A.涂膜复合工艺B.充填热合工艺C.骨架粘和工艺D.超声分散工艺E.逆向蒸发工艺5.TTS的质量评价包括()A.面积差异B.重量差异C.含量均匀度D.崩解度E.释放度6.影响透皮吸收的药物因素()A.晶型B.脂溶性C.分子量D.药物的熔点E. pKa7.甘油可作()A.片剂润滑剂B.透皮促进剂C.固体分散体载体D.注射剂溶剂 E.胶囊增塑剂8.经皮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呈溶解状态的穿透能力高于混悬状态B.剂量大的药物不适宜制备TTS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内在因素D.药物分子量越小,越易吸收E.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比脂溶性药物穿透能力强9.骨架型经皮吸收制剂都是用高分子材料作骨架负载药物的,这些高分子材料应具有以下特性()A.形成骨架的高分子材料不应与药物发生作用B.骨架稳定、能稳定地吸收药物C.对皮肤无刺激性,最好能黏贴于皮肤上D.骨架对药物的扩散阻力不能太大,以使药物有适当的释药速率E.高温高湿条件下保持结构与形态的完整10.经皮吸收制剂中的压敏胶应具有以下特性()A.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无刺激不引起过敏反应B.具有足够强的粘附力和内聚强度C.在具限速膜的经皮吸收制剂中、应不影响药物的释放速率D.化学性质稳定、对温湿度稳定E.在胶粘剂骨架型透皮吸收制剂中,应能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11.理想的渗透促进剂的要求有()A.对皮肤无损害或刺激B.药理活性强,药效大C.理化性质稳定D.与TDDS中的药物和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E.起效快,作用时间长12.经皮吸收制剂优点包括()A.释药平稳、持续、恒定,无血浓峰谷现象B.有首过作用,吸收增加C.病人可自行用药,随时终止用药D.作用时间延长,用药次数减少,病人用药顺应性改善E.不受胃肠道、消化液变化影响13.设计TDDS的剂型因素包括()A 药物的晶型B 药物的熔点和分配系数C 药物的pKaD 药物的剂量E 药物的浓度14.透皮吸收制剂局限性为()A 病人可随时用药和停药,不安全B 大多数药物透皮速率很小,起效慢C 制备工艺较复杂D 对皮肤有过敏性和刺激性药物不宜采用E 多数药物不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15.根据目前生产和临床应用情况,TDDS可大致分为()A 渗透泵型B 膜控释型C 粘胶分散型D 骨架分散型E 微储库型16.可减少或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或剂型是()A 舌下片给药B 口服制剂C 栓剂直肠给药D 经皮给药系统 E 静脉注射给药17.下列关于经皮吸收制剂错误的叙述是()A、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释放,通过角质层,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给药剂型B、普通药物经过一定的制剂技术均能制成经皮吸收制剂C、能避免胃肠道及肝的首过作用D、改善病人的顺应性,不必频繁给药E、适用用药剂量很大药物18.经皮吸收制剂中药物贮库是有哪些组成的()A、背衬层B、药物C、高分子基质材料D、粘附层E、渗透促进剂19.经皮吸收制剂中骨架型可分为哪三类()A、微孔骨架型B、粘胶分散型C、无限速膜型D、聚合物骨架型 E、胶粘剂骨架型20.有关经皮吸收的叙述中,正确的为()A、溶解态药物的穿透能力高于微粉混悬型药物B、药物的分子型愈多,越不易吸收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重要因素D、皮肤用有机溶剂擦洗后可增加药物的吸收E、脂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比水溶性药物穿透能力强21.下列属于药物性质影响吸收的因素是()A、熔点B、分子量C、药物溶解性D、在基质中的状态 E、基质的pH22.下列属于基质性质影响吸收的因素是()A、基质对皮肤水合作用B、基质的特性C、药物溶解性D、在基质中的状态E、基质的pH23.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评价包括()A、重量差异B、面积差异C、含量均匀度D、释放度E、溶出度答案及注解一、单项选择题二、配伍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第十九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一、配伍选择题【B型题】A.调节pH值 B.抑制蛋白质聚集 C.保护剂 D.乳化剂 E.增加溶解度以下物质在蛋白质类制剂中的作用是:1.聚山梨酯802.葡萄糖3.枸橼酸钠一枸橼酸缓冲系统4.精氨酸5.HAS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1.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不同于氨基酸的是下列哪一项A.两性电离、等电点 B.呈色反应 C.成盐反应 D.胶体性 E.变性2.蛋白质氧化的主要部位是A.组氨酸(His)链 B.蛋氨酸(Met)链 C.胱氨酸(Cys)链D.色氨酸(卸)链 E.酩氨酸(Tyr)链3.变性蛋白质和天然蛋白质的区别在于A.溶解度降低 B.蛋白质的黏度增加 C.结晶性破坏D.生物学活性丧失 E.易被蛋白酶分解4.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保护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聚糖不能单独作为蛋白质的保护剂B.双糖的坍塌温度比单糖高C.随着浓度的增加,蔗糖在冷冻干燥过程中保护蛋白质的能力增强D.单糖和双糖可混合配制成保护剂E.糖类对蛋白质的稳定作用与其浓度无关5.生物技术药物主要包括A.重组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研制的药物B.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生产的药物C.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技术制备的药物D.通过组织和细胞培养生产的疫苗E.利用现代发酵或反应工程生产生物来源的药物6.下列关于蛋白质变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性蛋白质只有空间构象的破坏B.蛋白质的变性也可以认为是从肽链的折叠状态变为伸展状态C.变性是不可逆变化D.蛋白质变性本质是次级键的破坏E.蛋白质的变性与外界条件关系不大三、名词解释生物技术药物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四、填空1.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可分为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类。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四)含答案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四)一、最佳选择题1.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特点不包括A.可减少给药次数B.可提高患者的服药顺应性C.可避免或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D.有利于降低肝首过效应E.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答案:D[解答] 本题考查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特点。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特点包括:①可减少给药次数;②可提高患者的服药顺应性;③可避免或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但不能降低肝首过效应。
故选项D错误。
2. 下列制备缓、控释制剂的工艺中,基于降低溶出速度而设计的是A.制成包衣小丸或包衣片剂B.制成微囊C.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D.制成不溶性骨架片E.制成亲水凝胶骨架片答案:C[解答] 本题考查缓、控释制剂的制备工艺。
降低、控释制剂扩散速度的方法有:①制成包衣小丸或包衣片剂;②制成微囊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或酯;③制成不溶性骨架片;④制成亲水凝胶骨架片等。
本题降低溶出速度,A、B、D、E均是降低扩散速度。
故本题选C。
3. 测定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时,至少应测A.1个取样点B.2个取样点C.3个取样点D.4个取样点E.5个取样点答案:C[解答] 本题考查缓、控释制剂释放度试验方法。
缓、控释制剂释放度试验方法可用溶出度测定第一法(转篮法)与第二法(桨法)的装置,第一法100r/min,第二法50r/min,25r/min(混悬剂)。
此外还有转瓶法、流室法等用于缓释或控释制剂的试验。
取样点的设计与释放标准:缓释、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至少应测三个取样点,第一个取样点,通常是0.5~2小时,控制释放量在30%以下。
这个取样点主要考察制剂有无突释效应。
第二个取样点控制释放量约50%。
第三个取样点控制放量在75%以上,说明释药基本完全。
故本题选C。
4. 利用溶出原理达到缓(控)释目的方法是A.包衣B.制成微囊C.制成不溶性骨架片D.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中E.制成药树脂答案:D[解答] 本题考查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和方法。
2020年药学专业知识一单选50题含答案
2021年药学专业知识一单项选择50题〔含答案〕单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弱酸性药物B弱碱性药物C中性药物D两性药物E强碱性药物答案:E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的胃液中几乎不解离, 呈分子型,易在胃中吸收.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几乎全部呈解离形式,很难被吸收,而在肠道中,由于pH比拟高,容易被吸收.强碱性药物在整个胃肠道中多是离子化的,消化道吸收很差.单项选择题2、以下哪种剂型可以防止肝脏的首过效应A维生素C片B硝酸甘油C盐酸环丙沙星胶囊D布洛芬混悬滴剂E氯雷他定糖浆答案:B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此类剂型是指除胃肠道给药途径以外的其他所有剂型, 包括:①注射给药:如注射剂,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及皮内注射等;②皮肤给药:如外用溶液剂、洗剂、软膏剂、贴剂、凝胶剂等;③口腔给药:如漱口剂、含片、舌下片剂、膜剂等;④ 鼻腔给药:如滴鼻剂、喷雾剂、粉雾剂等;⑤肺部给药:如气雾剂、吸入剂、粉雾剂等;⑥眼部给药:如滴眼剂、眼膏剂、眼用凝胶、植入剂等;⑦直肠、阴道和尿道给药:如灌肠剂、栓剂等.单项选择题3、以下关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特点正确的选项是A硝酸酯类B1, 4-二氢叱噬类C芳烷基胺类D苯硫氮?类E苯二氮?类答案:A硝酸甘油属于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单项选择题4、以下受体的类型,胰岛素受体属于A细胞核激素受体BG蛋白偶联受体C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受体D酪氨酸激酶受体E非酪氨酸激酶受体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息传导过程等特点可将受体分为:G蛋白偶联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受体〔谷氨酸受体〕;酶活性受体,包括酪氨酸激酶受体〔胰岛素受体〕和非酪氨酸激酶受体;细胞核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维生素A受体〕.单项选择题5、分子中含有氧桥,不含有托品酸,难以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是A硫酸阿托品B异内托澳钱C嚷托澳钱D氢澳酸东食假设碱E 丁澳东食假设碱答案:D嚷托澳钱、氢澳酸东K假设碱和丁澳酸东食假设碱均含有氧桥,但嚷托澳钱不含有托品酸,难以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氢澳酸东K假设碱由于是一个酯类,所以容易进入中枢;硫酸阿托品和异内托澳钱均不含有氧桥,但异内托澳钱由于是季钱盐所以不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单项选择题6、以下只能用于碱性溶液的水溶性抗氧剂是A焦亚硫酸钠B亚硫酸氢钠C硫代硫酸钠D枸檬酸E洒石酸抗氧剂根据其溶解性能可分为水溶性和油溶性两种. 常用的水溶性抗氧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硫月尿、维生素C、半胱氨酸等.焦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适用于弱酸性溶液;亚硫酸钠常用于偏碱性药物溶液;硫代硫酸钠在酸性药物溶液中可析出硫细颗粒沉淀,故只能用于碱性药物溶液.单项选择题7、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药物A药物的吸收B药物的分布C药物的代谢D药物的排泄E药物的转运答案:B药物吸收、分布和排泄仅是药物在体内位置的迁移,称之为药物转运;药物的排泄指药物及其代谢物自血液排出体外的过程;药物的代谢指药物在体内转化或代谢的过程;药物的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转运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药物的分布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液循环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单项选择题8、以下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的药物有B肠C脾D肝E肾答案:D药物的主要代谢部位是肝脏.单项选择题9、某患者,男,58岁,肺癌晚期,为缓解疼痛医生开具吗啡控释片.如果根据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吗啡属于A阿片类B可卡因类C大麻类D中枢兴奋药E致幻药答案:A致依赖性药物分类如下:(1)麻醉药品:①阿片类,包括阿片粗制品及其主要生物碱吗啡、可待因、二乙酰吗啡即海洛因、哌替噬、美沙酮、芬太尼等;②可卡因类,如可卡因;③大麻类,如印度大麻.〔2〕精神药品:①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类和苯二氮〔“卓〕类;②中枢兴奋药, 如苯丙胺、右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冰毒〕、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摇头丸〕;③致幻药, 如麦角二乙胺、苯环利定、氯胺酮.〔3〕其他,包括烟草、酒精及挥发性有机溶剂等精神活性物质.单项选择题10、应用非那西丁期间发生问质性肾炎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不良反响AA型不良反响BB型不良反响CC型不良反响DD型不良反响EE型不良反响答案:CC型不良反响指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响,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发生机制不清.例如非那西丁和间质性肾炎,抗疟药和视觉毒性等.单项选择题11、对?中国药典?正文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AHPLCBGCCUVD非水溶液滴定答案:A由于阿司匹林片剂中参加的少量的洒石酸或枸檬酸〔作为稳定剂〕以及制剂工艺中可能产生的水杨酸、醋酸均可消耗碱滴定液,使测定结果偏高,因此?中国药典?采用“HPLC& “测定阿司匹林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单项选择题12、软膏剂附加剂中的保湿剂为A二甲基亚碉B凡士林C丙二醇D吐温80E羟苯乙酯答案:E常用的防腐剂有羟苯酯类、氯甲酚、三氯叔丁醇和洗必泰等.单项选择题13、以下不属于水溶性栓剂基质为A可可豆脂B椰油酯C硬脂酸丙二醇酯D甘油明胶答案:D栓剂的水溶性基质〔1〕甘油明胶〔2〕聚乙二醇〔3〕泊洛沙姆单项选择题14、气雾剂常用的润湿剂是A气雾剂B酷剂C泡腾片D 口腔贴片E栓剂答案:A气雾剂系指原料药物或原料药和附加剂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装封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 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至腔道黏膜、皮肤的制剂.单项选择题15、有关滴眼剂不正确的表达是A黄凡士林B后马托品C生育酚D氯化钠答案:D眼膏剂中常用的调整渗透压附加剂为氯化钠、葡萄糖、硼酸、硼砂等.单项选择题16、既可作为TDDSt架材料又可作为控释膜材料的是A药物在皮肤内蓄积作用有利于皮肤疾病的治疗B汗液可使角质层水化从而增大角质层渗透性C经皮给药只能发挥局部治疗作用D真皮上部存在毛细血管系统,药物到达真皮即可很快地被吸收E药物经皮肤附属器的吸收不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答案:C经皮给药制剂又称为透皮给药系统或透皮治疗系统(TDDSE TTS系指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到达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制剂.单项选择题17、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是A洗剂B搽剂C洗漱剂D灌洗剂E涂剂答案:B搽剂系指专供揉搽皮肤外表用的液体制剂.单项选择题18、能产生沉淀的配伍A氯化钾和硫B乳酸环丙沙星和甲硝唾C异烟肥与乳糖D硫酸镁溶液与可溶性钙盐E澳化钱与利尿药答案:D硫酸镁遇可溶性的钙盐、碳酸氢钠或某些碱性较强的溶液时均产生沉淀.硝酸银遇含氯化物的水溶液,产生沉淀.单项选择题19、表示红外分光光度法的是AUVBIRCHPLCDTLCEGC此题考察各个方法的英文缩写,需要熟练记忆.UV为紫外分光光度法,IR为红外分光光度法, HPLE 高效液相色谱法,GC为气相色谱法,TLC为薄层色谱法.单项选择题20、除以下哪项外,其余都存在吸收过程A药物的吸收B药物的分布C药物的代谢D药物的排泄E药物的转运答案:E药物吸收、分布和排泄仅是药物在体内位置的迁移,称之为药物转运;药物的排泄指药物及其代谢物自血液排出体外的过程;药物的代谢指药物在体内转化或代谢的过程;药物的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转运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药物的分布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液循环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单项选择题21、血液循环中的药物或代谢物经机体的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是A药物的分布B物质的膜转运C药物的吸收D药物的代谢E药物的排泄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称分布.单项选择题22、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为100%勺给药途径是A皮内注射B皮下注射C肌内注射D静脉注射E静脉滴注答案:A皮内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真皮中,此部位血管稀且小,吸收差,只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注射量在0.2ml以内.单项选择题23、碳酸氢钠和枸檬酸组成的片剂A泡腾片B可溶片C舌下片D肠溶片E糖衣片泡腾片系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的片剂,有机酸一般用枸檬酸、洒石酸、富马酸等.单项选择题24、以下辅料中,可作为胶囊壳遮光剂的是A10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40分钟E60分钟答案:C薄膜衣片崩解时限为30min.单项选择题25、以下有关受体拮抗剂与受体的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生长因子B环磷酸鸟甘C钙离子D一氧化氮E三磷酸肌醇答案:A第二信使是指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质内产生的信息分子, 包括环磷酸腺甘、环磷酸鸟甘、钙离子、一氧化氮、二酰基甘油和三磷酸肌醇等.第三信使是指负责细胞核内外信息传递的物质,包括转化因子、生长因子等.单项选择题26、以下药物的给药途径属于,肾上腺素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A呼吸道给药B直肠给药C椎管内给药D皮内注射E皮下注射答案:E皮下注射:药物经注射部位的毛细血管吸收,吸收较快且完全,但对注射容量有限制.另外仅适合水溶液药物,如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单项选择题27、受体的数量和其能结合的配体是有限的, 配体到达一定浓度后,效应不再随配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属性属于受体的A可逆性B饱和性C特异性D灵敏性E多样性答案:B受体的饱和性:受体数量是有限的,其能结合的配体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受体具有饱和性,在药物的作用上反映为最大效应.当药物到达一定浓度后,其效应不会随其浓度增加而继续增加.单项选择题28、我国药品不良反响评定标准:无重复用药史,余同“肯定〞,或虽然有合并用药,但根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导致反响发生的可能性A肯定B很可能C可能D可能无关E待评价答案:C我国药品不良反响监测中央所采用的ADR3果关系评价将关联性评价分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6级标准.(1)肯定:用药及反响发生时间顺序合理;停药以后反响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根据机体免疫状态某些AD阪应可出现在停药数天以后再次使用, 反响再现,并可能明显加重(即再激发试验阳性);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并已排除原患疾病等其他混杂因素影响.(2)很可能:无重复用药史, 余同“肯定〞,或虽然有合并用药,但根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导致反响发生的可能性.(3)可能:用药与反响发生时间关系密切,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但引发ADR勺药品不止一种,或原患疾病病情进展因素不能除外.(4)可能无关:ADRW用药时间相关性不密切,反响表现与该药AD林相吻合,原患疾病开展同样可能有类似的临床表现.(5)待评价:报表内容填写不齐全,等待补充后再评价,或因果关系难以定论,缺乏文献资料佐证.(6)无法评价:报表缺项太多,因果关系难以定论,资料又无法补充.单项选择题29、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微囊中药物的释放速率的因素ACMC-NaBHPMCCECDPLAECAP答案:D聚酯类是应用最广的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囊材,如聚碳酯、聚氨基酸、聚乳酸( PLA»、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等.单项选择题30、制备碘甘油时参加碘化钾的作用是A絮凝B增溶C助溶D潜溶E盐析答案:D潜溶剂系指能形成氢键以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混合溶剂. 如甲硝唾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使用水-乙醇混合溶剂,那么溶解度提升5倍.单项选择题31、某患者,男,58岁,肺癌晚期,为缓解疼痛医生开具吗啡控释片.如果患者对吗啡产生了依赖性,宜用哪种药物进行替代治疗A美沙酮替代治疗B可乐定脱毒治疗C东蕉假设碱综合治疗D昂丹司琼抑制觅药渴求E心理干预答案:D阿片类药物的依赖性治疗:1.美沙酮替代治疗2.可乐定治疗3.东K假设碱综合戒毒法4.预防复吸5.心理干预和其他疗法单项选择题32、以下辅料中,可作为胶囊壳遮光剂的是A硬脂酸镁B竣甲淀粉钠C糖粉D竣甲基纤维素钠E硫酸钙答案:B片剂常用的崩解剂有:干淀粉、竣甲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竣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PVPP、泡腾崩解剂等.单项选择题33、肠溶衣片剂的给药途径是ACAPBECCPEG400DHPMC ECCNa答案:B薄膜包衣可用高分子包衣材料,包括胃洛型〔普通型〕、肠溶型和水不溶型三大类.〔1〕胃溶型:系指在水或胃液中可以溶解的材料, 主要有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内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IV号、聚乙烯叱咯烷酮〔PVP和聚乙烯缩乙醛二乙氨乙酸〔AEA等.〔2〕肠溶型:系指在胃中不溶,但可在较高的水及肠液中溶解的成膜材料,主要有虫胶、醋酸纤维素酥酸酯〔CAP、丙烯酸树脂类〔I、H、m类〕、羟丙甲纤维素酥酸酯〔HPMQP.〔5〕水不溶型:系指在水中不溶解的高分子薄膜材料,主要有乙基纤维素〔E.、醋酸纤维素等.单项选择题3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弱酸性药物B弱碱性药物C中性药物D两性药物E强碱性药物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的胃液中几乎不解离, 呈分子型,易在胃中吸收.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几乎全部呈解离形式,很难被吸收,而在肠道中,由于pH比拟高,容易被吸收.强碱性药物在整个胃肠道中多是离子化的,消化道吸收很差.单项选择题35、具有对称的三环胺结构的药物是A阿昔洛韦B拉米夫定C依发韦仑D奥司他韦E沙奎那韦答案:D奥司他韦是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通过寸制NA能有效地阻断流感病毒的复制过程, 对流感的预防和治疗发挥重要的作用.单项选择题36、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药物A作用增强B代谢加快C转运加快D排泄加快E暂时失去药理活性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生理特性之一就是使药物暂时失去生理活性. 药物与蛋白质结合后,不能透过血管壁向组织转运,不能由肾小球滤过,也不能经肝脏代谢.只有游离型的药物分子才能从血液向组织转运,并在作用部位发挥药理作用.单项选择题37、一股毒性最小的外表活性剂是A十二烷基硫酸钠B聚山梨酯80C苯扎澳钱D卵磷脂E苯扎氯钱答案:A十二烷基硫酸钠属于阴离子外表活性剂, 苯扎澳钱、苯扎氯钱属于阳离子外表活性剂,卵磷脂属于两性离子外表活性剂,聚山梨酯属于非离子外表活性剂.单项选择题38、以下液体剂型属于均相液体制剂的是A分散度大,吸收快B给药途径广,可内服也可外用C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D携带、运输方便E易霉变、常须参加防腐剂答案:D液体制剂的优点:①药物以分子或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 分散程度高,吸收快,作用较迅速;②给药途径广泛,可以内服、外用;③易于分剂量,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④药物分散于溶剂中,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通过调节液体制剂的浓度,防止固体药物〔澳化物、碘化物等〕口服后由于局部浓度过高引起胃肠道刺激作用.液体制剂的缺点:①药物分散度较大,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从而导致失效;②液体制剂体积较大,携带运输不方便;③非均相液体制剂的药物分散度大,分散粒子具有很大的比外表积, 易产生一系列物理稳定性问题;④水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需参加防腐剂.单项选择题39、属于单环类B内酰类的是A头抱拉定B头抱克洛C头抱匹罗D头抱克历E头抱唾林答案:C头抱拉定和头抱吵林为一代,头抱克洛为二代,头抱克历为三代头抱.单项选择题40、关于脂质体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载药量B渗漏率C磷脂氧化指数D释放度E包封率答案:A载药量=[脂质体中药物量/〔脂质体中药量+ 载体总、量〕]×100%单项选择题41、药物剂量过大或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机体的反响是A副作用B毒性反响C变态反响D后遗效应E特异质反响答案:B毒性作用是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机体的反响, 反响股较为严重.毒性可以是药理学毒性、病理学毒性和基因毒性.单项选择题42、以下关于老年人用药中,错误的选项是A对药物的反响性与成人可有不同B对某些药物的反响特别敏感C对某些药物的耐受性较差D老年人用药剂量一般与成人相同E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响与成人不同,反映在药效学和药动学上答案:D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代偿适应水平逐渐减退;对药物的代偿和排泄功能降低,对药物耐受性较差,故用药量一般应低于成年人的用量.单项选择题43、药源性疾病的防治原那么不包括A依据病情和药物适应症,正确选用药物B根据治疗对象的个体差异,建立合理的给药方案C监督患者的用药行为,及时调整给药方案和处理不良反响D慎重使用新药,实行个体化给药E尽量增加联合用药答案:E药源性疾病的防治:①要明确诊断,依据病情和药物适应证,正确选用药物.用药前要详细询问用药史.②根据治疗对象的个体差异、生理特点及药学知识,研究给药方案是否合理,有无药物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③监督患者的用药行为,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处理不良反响.④要慎重使用新药,实行个体化给药⑤根据病情缓急、用药目的及药物性质,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方法及疗程⑥尽量减少联合用药,使用复方制剂一定要了解所含药物成分,防止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⑦药师、护士发放药物应做到“三查七对〞, 防止发错药物.单项选择题44、三苯乙烯类抗月中瘤药A来曲唾B枸檬酸他莫昔芬C氟尿喀呢D氟他胺E氟康唾答案:D氟他胺为非番体类抗雄激素药物, 除具有抗雄激素作用外,无任何激素样的作用.氟他胺用于前列腺癌或良胜前列腺肥大,与亮脯利特合用〔宜同时开始和同时持续使用〕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可明显增加疗效.单项选择题45、以下受体的类型,胰岛素受体属于A细胞核激素受体BG蛋白偶联受体C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受体D酪氨酸激酶受体E非酪氨酸激酶受体答案:A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息传导过程等特点可将受体分为:G蛋白偶联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受体〔谷氨酸受体〕;酶活性受体,包括酪氨酸激酶受体〔胰岛素受体〕和非酪氨酸激酶受体;细胞核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维生素A受体〕.单项选择题46、既可作为TDDSt架材料又可作为控释膜材料的是A可防止肝脏首过效应B可维持恒定的最正确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C不存在皮肤的代谢和储库作用D延长有效作用时间E适用于婴儿、老人和不易口服给药的患者答案:C经皮给药制剂的优点:〔1〕防止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效应,提升了治疗效果,药物可长时间持续扩散进入血液循环.〔2〕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增强了治疗效果,减少了胃肠给药的副作用.〔3〕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4〕患者可以自主用药,减少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适用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经皮给药制剂的局限性:〔1〕由于起效慢、不适合要求起效快的药物.〔2〕大面积给药,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过敏性.〔3〕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单项选择题47、某患者,男,58岁,肺癌晚期,为缓解疼痛医生开具吗啡控释片.如果根据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吗啡属于A阿片类B可卡因类C大麻类D中枢兴奋药E致幻药答案:A致依赖性药物分类如下:(1)麻醉药品:①阿片类,包括阿片粗制品及其主要生物碱吗啡、可待因、二乙酰吗啡即海洛因、哌替噬、美沙酮、芬太尼等;②可卡因类,如可卡因;③大麻类,如印度大麻.(2)精神药品:①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类和苯二氮(“卓)类;②中枢兴奋药, 如苯丙胺、右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冰毒)、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摇头丸);③致幻药, 如麦角二乙胺、苯环利定、氯胺酮.(3)其他,包括烟草、酒精及挥发性有机溶剂等精神活性物质.单项选择题48、应用非那西丁期间发生问质性肾炎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不良反响A变态反响B后遗效应C毒性作用D特异质反响E副作用答案:B后遗效应是指在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低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药理效应, 后遗效应可为短暂的或是持久的.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一旦停药,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月难以恢复.单项选择题49、一股毒性最小的外表活性剂是A肥皂类阴离子外表活性剂B阴离子外表活性剂C两性离子外表活性剂D非离子外表活性剂E硫酸化物阴离子外表活性剂答案:D外表活性剂的毒性顺序为:阳离子外表活性剂>阴离子外表活性剂>非离子外表活性剂.单项选择题50、药物警戒的定义为A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集中在药物不良信息的收集、分析与监测等方面B药品不良反响监测是一种相对主动的手段C药物警戒是开展药物平安性相关的各项评价工作D药物警戒是药学监测更前沿的工作E药物警戒比药品不良反响监测更系统、更全面、更科学答案:B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集中在药物不良信息的收集、分析与监测等方面,是一种相对被动的手段;药物警戒那么是积极主动地开展药物平安性相关的各项评价工作. 药物警戒是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进一步完善,也是药学监测更前沿的工作.药物警戒比药品不良反响监测更系统、更全面、更科学.。
中药药剂习题册:外用膏剂【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十四章外用膏剂答案A型题1.B注解:外用膏剂药物的透皮吸收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释放、穿透及吸收,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皮肤上为释放阶段;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为穿透阶段;药物透入皮肤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从而产生全身作用为吸收阶段;选项D为干扰答案。
2.B注解:外用膏剂系选用适宜的基质与药物,采用适宜的工艺过程与制法,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
此类制剂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与外科等。
有的对皮肤起保护、润滑作用,有的对皮肤或粘膜起局部治疗作用,也有的透过皮肤或粘膜起全身治疗作用。
透过皮肤或粘膜起全身治疗作用,也称为经皮给药系统(简称为TTS)或经皮吸收制剂(TDDS)。
3. A注解:外用膏剂透皮吸收的途径有3条:(1)完整表皮(2)毛囊、皮脂腺(3)汗腺。
完整表皮是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表皮具有类脂质膜性质,脂溶性药物以非解离型透过皮肤,吸收途径为:角质层细胞及其间隙。
毛囊和汗腺在透皮吸收的初期起着重要作用。
4.D注解:病变、破损的皮肤,药物可自由地进入真皮,吸收速度大大增加,但可能引起疼痛、过敏及中毒等不良反应,一般说来溃疡皮肤对许多物质的渗透性为正常皮肤的3-5倍。
皮肤的温度升高,皮下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故吸收增加。
用清洁剂可洗去毛囊、角质层、皮脂腺上的堵塞物有利于药物的穿透。
E选项皮肤薄有利于药物穿透,故有女性强于男性,婴儿大于成年人。
D选项皮肤湿润可增强角质层的水合作用,引起角质层肿胀,使角质层变得疏松而增加药物的穿透,利于吸收。
5.A注解:基质与皮肤的水合作用,能增强药物的渗透性,其中油脂性基质透气、透水性差,可引起较强的水合作用,W/O乳剂基质次之,O/W型乳剂基质再次之,水溶性基质最差。
6.B注解:本题旨在考核水溶性基质的特性,卡波沫系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本品具有溶胀与凝胶特性以及增湿、润滑能力,有透皮促进作用,适用于脂溢性皮炎的治疗。
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202201-202207)《1472药剂学(本)》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试卷代号:1472国家开放大学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药剂学(本)试题2022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阿司匹林水溶液的pH 值下降说明其主要发生的反应是( )。
A.氧化B.水解C.聚合D.异构化E.还原2.溶胶剂中可加入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作为( )。
A.助悬剂B.絮凝剂C.脱水剂D.保护胶E.稀释剂3.注射剂的工艺中,将药物制成无菌粉末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药物氧化B.方便运输储存C.方便生产D. 防止药物水解E.方便分装4.下列属于非极性溶剂的是( )。
A.丙二醇B.聚乙二醇C.液体石蜡D.甘油E.DMF5.疏水性药物与亲水性药物不同,在制备混悬剂时,必须要先加一定量的( )。
A.润湿剂B.助悬剂C.反絮凝剂D.增溶剂E.助溶剂6.以下可作为辅助乳化剂的是( )A.一价肥皂B.聚山梨酯类C.蜂蜡D.阿拉伯胶E.以上都不是7.以下可用作片剂崩解剂的是( )。
A.甲基纤维素B.乙基纤维素C.羟丙甲基纤维素D.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E.微粉硅胶8.下列关于空胶囊和硬胶囊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吸湿性很强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胶囊剂B.明胶是空胶囊的主要成囊材料C.空胶囊的规格号数越大,容积也越大D.硬胶囊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E.硬胶囊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9.一般来说,药物化学降解的主要途径是( )。
A.水解、氧化B.脱羧C.异构化D.糖解E.酶解10.以下属于合成甜味剂的是( )。
A.蔗糖B.麦芽糖C.阿司巴坦D.甜菊苷E.甜菜碱11.下列可作为W/0 型乳化剂的是( )。
A.阿拉伯胶B.氢氧化镁C.氢氧化钙D.氢氧化铝E.卵黄12.固体分散体是药物分散在适宜的载体材料中形成的( )。
A.溶剂化物B.固态分散物C.共聚物D.低共熔物E.化合物13.吸入粉雾剂的中的药物粒度大小应控制在多少μm 以下( )。
A.10B.15C.5D.2E.314.生物技术药物新型递药系统不包括( )。
(完整版)缓释、控释制剂制剂习题及答案
缓释、控释制剂和口服定时、定位给药系统练习题:1.缓释制剂 2.控释制剂 3.迟释制剂 4.脉冲制剂 5.结肠定位制剂6.肠溶制剂 7.释放度 8.生物粘附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渗透泵片控释的基本原理是A。
片剂膜内渗透压大于膜外,将药物从小孔压出B.药物由控释膜的微孔恒速释放C.减少药物溶出速率D.减慢药物扩散速率E。
片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2.以下可用于制备亲水凝胶骨架片的材料是A.海藻酸钠B.聚氯乙烯 C。
脂肪酸 D。
硅橡胶 E.蜂蜡3.以下对渗透泵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释药不受胃肠道pH的影响B.当片芯中药物浓度低于饱和溶液浓度时,药物以非零级速率释放C.当片芯中的药物未被全部溶解时,药物以一级速率释放D。
药物在胃与肠中的释药速率相等E.药物的释放与半渗透性衣膜的厚度有关4.下列数学模型中,不是作为拟合缓(控)释制剂的药物释放曲线的是A。
零级速率方程 B.一级速率方程 C. Higuchi方程 D.米氏方程 E。
Weibull分布函数5.下列关于骨架型缓控释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亲水凝胶骨架片中药物的释放比较完全 B.不溶性骨架片中要求药物的溶解度较小C。
药物从骨架片中的释放速度比普通片剂慢 D。
骨架型缓控释片一般有三种类型E.骨架型缓控释片应进行释放度检查,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6.可作为渗透泵制剂中渗透促进剂的是A。
氢化植物油 B。
脂肪 C.淀粉浆 D。
蔗糖 E.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7.下列不是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的为A。
渗透压原理 B。
离子交换作用 C.溶出原理 D.扩散原理 E.毛细管作用8.可作为溶蚀性骨架片的骨架材料是A。
硬脂酸 B。
聚丙烯 C。
聚硅氧烷 D。
聚乙烯 E。
乙基纤维素9.最适合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半衰期为A.15h B.24h C.48h D.<1h E.2~8h10.可作为不溶性骨架片的骨架材料是A。
聚乙烯醇 B。
壳多糖 C.果胶 D。
海藻酸钠 E。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模拟试卷5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 4. X型题1.控释小丸或膜控型片剂的包衣中加入PEG的目的是A.助悬剂B.致孔剂C.成膜剂D.乳化剂E.增塑剂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2.关于渗透泵型控释制剂,错误的叙述为A.渗透泵片是由药物、半透膜材料、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推动剂等组成B.渗透泵型片的释药速度与pH有关C.渗透泵型片的释药速度与半渗透膜的厚度、渗透性、片芯的处方、释药小孔的直径有关D.渗透泵型片以零级释药E.渗透泵型片剂工艺较难,价格较贵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3.有关经皮给药制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B.可以减少给药次数C.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D.不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E.使用方便,可随时中断给药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经皮给药制剂的特点。
经皮给药制剂的优点:①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对药物的降解,减少胃肠道给药的个体差异;②可以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③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④使用方便,可随时给药或中断给药,适用于婴儿、老人和不易口服的病人。
经皮给药制剂的缺点:①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仅限于剂量小、药理作用强的药物;②大面积给药,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过敏性:③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
故本题答案应选择D。
知识模块: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4.聚合物骨架型经皮吸收制剂中有一层不易渗透的铝塑合膜,其作用是A.润湿皮肤促进吸收B.吸收过量的汗液C.减少压敏胶对皮肤的刺激D.降低对皮肤的黏附性E.防止药物的流失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5.有关经皮给药制剂的优点的错误表述是A.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B.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C.可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峰谷现象D.适用于给药剂量较大、药理作用较弱的药物E.使用方便,可随时中断给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6.药物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C.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察药物的经皮吸收的途径。
经皮吸收制剂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经皮吸收制剂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X型题1.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为A.释放、穿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B.药物溶解、释放、穿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四个阶段C.穿透、释放、吸收进人血液循环三个阶段D.穿透、溶解、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四个阶段E.穿透和吸收两个阶段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月桂氮卓的目的A.起分散作用B.促进药物吸收C.增加药物的稳定性D.乳化剂作用E.调节酸碱度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要求是A.外观整洁、冲切口光滑、无锋利的边缘、性质稳定无刺激性、有均匀一致的应用面积B.性质稳定、切口光滑、均匀透明、无刺激性C.无刺激性、切口光滑、均匀透明D.均匀透明、外观整洁、有均匀一致的应用面积E.切口光滑、外观整洁、有均匀一致的应用面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4.对药物经皮吸收没有促进作用的是A.表面活性剂B.二甲基亚砜(DMSO)C.月桂氮革酮D.乙醇E.山梨酸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5.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A.外观整洁B.性质稳定C.无刺激性D.均匀透明E.切口光滑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6.经皮吸收制剂中可作控释膜的材料是A.铝箔B.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C.聚乙烯D.聚氯乙烯E.聚乙烯醇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7.储库型经皮吸收制剂不包括A.膜控释型B.粘胶分散型C.复合膜型D.微孔骨架型E.微储库型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8.透皮制剂加入“Azone”的目的是A.起分散作用B.起致孔剂的作用C.增加药物的稳定性D.增加塑性E.促进药物的吸收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9.药物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C.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D.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人体内的过程E.药物通过毛囊和皮脂腺进入皮肤深层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0.适于制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A.熔点高的药物B.每日剂量大于10mg的药物C.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D.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都较好的药物E.离子型药物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1.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A.不完整表皮途径B.淋巴途径C.表皮途径、淋巴途径D.表皮途径E.皮肤附属器途径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2.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不包括A.基质的pHB.药物相对分子质量C.皮肤因素D.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浓度E.背衬层的厚度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3.不属于透皮给药系统的是A.宫内给药装置B.微孔膜控释系统C.粘胶剂层扩散系统D.三醋酸纤维素超微孔膜系统E.多贮库型透皮给药系统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4.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是A.药物溶解、释放、穿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四个阶段B.穿透、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C.穿透、溶解、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四个阶段D.穿透和吸收两个阶段E.释放、穿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5.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A.表皮途径B.皮肤附属器途径C.不完整表皮途径D.淋巴途径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6.适于制备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A.每日剂量大于10mg的药物B.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C.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接近的药物D.离子型药物E.熔点高的药物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7.不增加药物经皮吸收性的是A.HPCB.PEG 400C.氮酮类D.二甲基亚砜E.月桂醇硫酸钠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8.可用于制备透皮给药系统的药物熔点范围为A.40℃以下B.100℃以上C.121℃以上D.40℃~60℃E.85℃以下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19.对药物经皮吸收错误的叙述是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同系药物B.皮肤破损可增加药物的吸收C.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强,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的储储库D.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脂溶性药物E.非解离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离子型药物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0.有关药物经皮吸收的叙述错误的为A.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脂溶性药物B.非解离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离子型药物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同系药物D.皮肤破损可增加药物的吸收E.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强,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的储库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1.对药物经皮吸收无促进作用的是A.乙醇B.山梨酸C.表面活性剂D.二甲基亚砜(DMSO)E.尿素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2.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Azone的目的是A.增加塑性B.促进药物的吸收C.起分散作用D.起致孔剂的作用E.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3.TDS代表A.药物释放系统B.透皮给药系统C.多剂量给药系统D.靶向制剂E.控释制剂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4.不增加药物经皮吸收性的是A.氮酮类B.二甲基亚砜C.月桂醇硫酸钠D.HPCE.PEG 400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5.在经皮吸收制剂中作控释膜的材料的是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B.聚乙烯C.聚氯乙烯D.聚乙烯醇E.铝箔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6.不作透皮吸收促进剂使用的是A.三氯叔丁醇B.表面活性剂C.氮酮类化合物D.尿素E.二甲基亚砜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7.药物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C.药物透过角质层进入体循环D.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E.药物通过毛囊进入皮肤深层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8.药物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B.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C.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D.药物通过毛囊和皮脂腺进入皮肤深层E.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29.经皮吸收制剂的粘合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律A.初始力>粘合力>内聚力>粘基力B.初始力<粘合力<内聚力<粘基力C.初始力<内聚力<粘合力<粘基力D.初始力>内聚力>粘合力>粘基力E.无要求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0.对透皮吸收制剂的错误表述是A.释放药物持续平稳B.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用药C.透过皮肤吸收起局部和全身治疗作用D.本身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不宜制成透皮吸收制剂E.皮肤有屏障作用,大多数药物透过该屏障的速度小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1.以下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是A.基质的pH、皮肤因素B.药物分子量、皮肤因素C.皮肤因素、背衬层的厚度D.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浓度、基质的pH、药物分子量、皮肤因素E.背衬层的厚度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2.在透皮给药系统中对药物分子量有-定要求,通常符合下列条件(否则应加透皮吸收促进剂)A.分子量大于500B.分子量2000~6000C.分子量1000以下D.分子量10000以上E.分子量100130以下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3.对经皮吸收制剂的错误表述是A.皮肤有屏障作用,大多数药物透过该屏障的速度小B.释放药物持续乎稳C.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用药D.经过皮肤吸收起局部和全身治疗作用E.本身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不宜制成经皮吸收制剂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4.储库型经皮吸收制剂不应包括的是A.微储库型B.膜控释型C.粘胶分散型D.复合膜型E.微孔骨架型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5.透皮治疗系统的基本组成是A.背衬层、药物保护层B.控释膜、粘附层C.药物贮库、保护层D.背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粘附层和保护层E.控释膜、粘附层和保护层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6.经皮吸收制剂的粘合性应符合的规律是A.无要求B.初始力>粘合力>内聚力>粘基力C.初始力<粘合力<内聚力<粘基力D.初始力<内聚力<粘合力<粘基力E.初始力>内聚力>粘合力>粘基力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7.单剂量大于0.5g的药物不宜制备A.注射剂B.气雾剂C.经皮给药系统D.薄膜衣片E.胶囊剂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8.TTS的制备方法包括A.逆相蒸发工艺B.涂膜复合工艺C.充填热合工艺D.骨架粘合工艺E.超声分散工艺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39.药物经皮吸收过程包括A.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来扩散到皮肤B.药物透入表皮,到达真皮和皮下脂肪C.通过血管、淋巴管进入体循环D.通过汗腺、毛囊进入体循环E.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的吸收比表皮途径慢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40.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A.药物的分子量B.药物的熔点C.药物的晶型D.皮肤的水和作用及皮肤的部位正确答案:A,B,D 涉及知识点:经皮吸收制剂。
押题宝典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一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押题宝典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一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单选题(共40题)1、经皮给药制剂的处方材料中铝箔为A.控释膜材料B.骨架材料C.压敏胶D.背衬材料E.防黏材料【答案】 D2、下列辅料中,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囊材是A.CMC-NaB.HPMC.ECD.PLAE.CAP【答案】 D3、(2017年真题)具有名称拥有者、制造者才能无偿使用的药品是()A.商品名B.通用名C.化学名D.别名E.药品代码【答案】 A4、药物的消除速度主要决定A.最大效应B.不良反应的大小C.作用持续时间D.起效的快慢E.剂量大小【答案】 C5、(2017年真题)属于缓控释制剂的是()A.硝苯地平渗透泵片B.利培酮口崩片C.利巴韦林胶囊D.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E.水杨酸乳膏【答案】 A6、下列哪种是注射剂附加剂的抗氧剂A.碳酸氢钠B.氯化钠C.焦亚硫酸钠D.枸橼酸钠E.依地酸钠【答案】 C7、临床长期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会引起异丙肾上腺素疗效逐渐变弱。
A.受体增敏B.受体脱敏C.耐药性D.生理性拮抗E.药理性拮抗【答案】 B8、布洛芬口服混悬液的处方组成:布洛芬、羟丙甲纤维素、山梨醇、甘油、枸橼酸和水,处方组成中甘油是作为A.着色剂B.助悬剂C.润湿剂D.pH调节剂E.溶剂【答案】 C9、化学结构为单硝酸异山梨酯的药物属于()A.抗高血压药B.抗心绞痛药C.抗心律失常药D.抗心力衰竭药E.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答案】 B10、用于治疗急、重症患者的最佳给药途径是A.静脉注射B.直肠给药C.皮内注射D.皮肤给药E.口服给药【答案】 A11、(2019年真题)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不包括()A.加入增溶剂B.加入助溶剂C.制成共晶D.加入助悬剂E.使用混合溶剂【答案】 D12、经皮给药制剂的控释膜是指A.是由不易渗透的铝塑合膜制成,可防止药物流失和潮解B.治疗的药物被溶解在一定的溶液中,制成过饱和混悬液存放在这层膜内,药物能透过这层膜慢慢地向外释放C.多为由EVA和致孔剂组成的微孔膜,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利用它的渗透性和膜的厚度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是经皮给药制剂的关键部分D.由无刺激性和过敏性的黏合剂组成E.是一种可剥离衬垫膜,具有保护药膜的作用【答案】 C13、下列抗氧剂适合的药液为亚硫酸氢钠A.弱酸性药液B.乙醇溶液C.碱性药液D.非水性药液E.油溶性维生素类(如维生素A.D)制剂【答案】 A14、一次给药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给药途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给药系统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离子导入技术 2.压敏胶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因素中,不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是
A.皮肤因素
B.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浓度
C.背衬层的厚度
D.基质的pH
E.药物相对分子质量
2.药物透皮吸收是指
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
B.药物主要作用于毛囊和皮脂腺
C.药物在皮肤用药部位发挥作用
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
3.下列有关药物经皮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为
A.皮肤破损时,药物的吸收增加
B.当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强时,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的储库
C.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脂溶性药物
D.非解离型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离子型药物
E.同系药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
4.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Azone”的目的是
A.增加贴剂的柔韧性
B.使皮肤保持润湿
C.促进药物经皮吸收
D.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E.使药物分散均匀
5.下列关于透皮给药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药物分子量大,有利于透皮吸收
B.药物熔点高,有利于透皮吸收
C.透皮给药能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流,避免了首过效应
D.剂量大的药物适合透皮给药
E.透皮吸收制剂需要频繁给药
6.以下各项中,不是透皮给药系统组成的是
A.崩解剂
B.背衬层
C.粘胶剂层(压敏胶)
D.防粘层
E.渗透促进剂
7.药剂中TDS或TDDS的含义为
A.药物靶向系统
B.透皮给药系统
C.多单元给药系统
D.主动靶向给药系统
E.智能给药系统
8.适于制备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
A.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接近的药物
B.离子型药物
C.熔点高的药物
D.每日剂量大于10mg的药物
E.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
9.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是
A.乙醇
B.山梨酸
C.表面活性剂
D.二甲基亚砜(DMSO)
E.月桂氮酮
10.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218
A.药物经皮肤给药既能起局部作用又能全身作用
B.药物制成不同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C.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D.微囊又称分子囊
E.用吸附法或透过法可测得粉体的比表面积径
(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
【1-4】
A.背衬材料 B.防粘层 C.油酸 D.聚丙烯酸类压敏胶 E.醋酸
1.可在经皮给药系统中作为经皮吸收的促进剂的是
2.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用于支持药库或压敏胶等的薄膜
3.主要用于经皮给药系统中作为粘胶层的保护的是
4.在经皮给药系统中起到把装置粘附到皮肤上的作用的是
【5-8】
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B.药物及透皮吸收促进剂等
C.复合铝箔膜
D.压敏胶
E.塑料薄膜
5.在透皮给药系统的中用作控释膜的材料
6.在透皮给药系统的中用作粘附层中的材料
7.在透皮给药系统的中用作背衬层的材料
8.在透皮给药系统的中药物库的组成
(三)多项选择题
1.TDDS的制备方法有
A.骨架粘合工艺
B.超声分散工艺
C.逆相蒸发工艺
D.涂膜复合工艺
E.充填热合工艺
2.可以在经皮给药系统中作为渗透促进剂的是
A.月桂氮酮
B.聚乙二醇 200
C.二甲基亚砜
D.薄荷醇
E.尿素
3.经皮吸收制剂中常用的压敏胶有
A.乙烯酸类
B.聚硅氧烷类
C.水凝胶类
D.聚异丁烯类
E.聚丙烯酸类
4.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有
A.药物的分子量
B.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
C.皮肤的水合作用
D.药物粒子大小
E.透皮吸收促进剂
5.下列关于经皮给药系统的质量控制,正确的为
A.经皮吸收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与口服制剂接近
B.经皮吸收制剂可不进行药物含量检查
C. 经皮吸收制剂需进行体外释放度测定
D.一般情况下,经皮吸收制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应小于药物的透皮速率
E. 经皮吸收制剂应进行粘合性能的检查
6.下列对皮肤具有渗透促进作用的是
A.凡士林
B.DMSO
C.Azone
D.丙二醇
E.液体石蜡
7.经皮吸收制剂中粘胶分散型的组成部分包括
A.控释膜层
B.粘胶层
C.防护层
D.背衬层
E.药物储库
8.丙二醇可用作
A.软膏剂的保湿剂
B.胶囊剂的增塑剂
C.气雾剂的抛射剂
D.透皮吸收促进剂
E.乳化剂
219
9.经皮吸收给药的特点包括
A.血药浓度没有峰谷现象,平稳持久
B.避免了肝的首过作用
C.改善病人的顺应性,不必频繁给药
D.提高安全性,如有副作用,容易将贴剂移去,减少了口服或注射给药的危险性
E.适合于不能口服给药的患者
三、填空题
1.微贮库型TDDS兼具____________型TDDS和____________型TDDS的特点。
2.经皮吸收制剂可分为___________型、____________型、____________型和____________型四类。
3.膜控释型TDDS的基本结构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五部分组成。
四、问答题
1.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2.经皮吸收制剂的特点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3.有那些因素会影响离子导入的有效性?
经皮给药系统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离子导入技术:是利用电流将离子型药物经由电极定位导入皮肤或粘膜,进入局部组织或血液循环的一种生物物理方法。
2.压敏胶:是指那些在轻微压力下即可实现粘贴同时又容易剥离的一类胶粘材料,起着保证释药面与皮肤紧密接触以及药库、控释等作用。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C
4.C
5.C
6.A
7.B
8.A
9.B 10.D
(二)配伍选择题
1.C
2.A
3.B
4.D
5.A
6.D
7.C
8.B
(三)多项选择题
1.ADE
2.ACDE
3.BDE
4.ABCDE
5.CDE
6.BCD
7.BCDE
8.ABD
9.ABCDE
三、填空题
1.膜控释骨架扩散
2.膜控释粘胶分散骨架扩散微贮库
3.无渗透性的背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粘胶层防粘层
四、问答题
1.药物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①药物的性质,用于透皮吸收的药物应满足:水和类脂中的溶解度应大于1mg/ml;分子量小于600;熔点低于100℃;药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logP辛醇/水)在1~
220
4之间;剂量不宜过大(不超过10~15mg),药物应为分子形式。
②皮肤的生理因素。
③基质的组成和性质。
④应用的条件,贴剂与皮肤接触的时间越长,吸收率越高;与皮肤接触的药物浓度越高,药物经皮吸收速率越大;贴敷的表面积越大,吸收量越大。
⑤渗透促进剂,合适的渗透促进剂可以提高药物的经皮吸收。
2.经皮吸收制剂的特点:①保持血药水平较长时间稳定在治疗有效浓度范围内,平稳持久。
②避免胃肠道及肝脏的首过作用。
③改善病人的顺应性,不必频繁给药。
④提高安全性,如有副作用,容易将贴剂移去,减少了口服或注射给药的危险性。
经皮给药系统的局限性:①对皮肤具有强烈刺激性、致敏性的药物不宜制成经皮给药系统;②皮肤对药物的吸收率低,只有作用剧烈的药物才是制备透皮给药系统的理想候选药物;③若控释膜破裂或损坏,会使释放速度剧烈增加,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④皮肤对某些药物具有代谢作用。
经皮吸收制剂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①膜控释型;②粘胶分散型;③骨架扩散型;④微贮库型。
3.影响离子导入有效性的因素:①药物的解离性质;②药物浓度,药物离子浓度高,导入的药量增多。
③介质pH,介质的pH对药物的解离产生影响。
④电流,离子型药物的透过速度应与电流强度成正比。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