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笔记十一脾运则湿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师笔记十一脾运则湿化

文件夹24 dsc07919

张某,男,14岁。2011年4月17日初诊:

痰多近半年。

进食时喜饮水,双下肢有湿疹。

苔薄白腻脉细弦缓。

姜半夏、厚朴、炒苏子、茯苓、僵蚕、蝉衣、桔梗、浙贝母、生甘草七剂水冲服

2011年5月1日二诊:

有效,舌红苔白脉细弦缓。

上方去半夏加陈皮七剂水冲服

2011年5月8日三诊:

痰不多,遇冷痰多,湿疹好转。

舌红苔白脉细缓。

生苍术、厚朴、陈皮、鸡内金、僵蚕、蝉衣、生薏仁、炙甘草七剂水冲服

2011年5月15日四诊:

渐无不适。

舌尖红苔白脉细缓。

上方加竹叶。

(上述方药的剂量根据医院药剂科中药颗粒剂的剂量而定,除非特殊标注,所写剂量均是一包的剂量。这个剂量的单子,后面会用数码相机拍照后上传)

病案分析:

1、首诊,本案上有痰多,中有苔腻,下有湿疹,据理分析,乃脾胃为湿所困,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进食的时候喜欢饮水?脾胃伤于湿,不能化湿为津液而布散全身,身体得不到津液的滋养固缺水,所以在进食的时候喜欢饮水,但究其病因,当饮不解渴。

2、首诊为什么选的是半夏厚朴汤而不是二陈汤?也就是说半夏厚

朴汤和二陈汤的辨证要点的区别是什么?

3、二诊在半夏厚朴汤得效的基础上,痰多有减,固去了半夏,换成理中焦的陈皮。

4、三诊持续好转,痰已不太明显,只是在遇冷的时候痰多。为什么在遇冷的时候痰多呢?说明脾家还是为湿邪所困,遇冷加重,则痰又多。在这个基础上,湿疹也跟着好转,所以从祛痰为主变成健脾燥湿为主,到了这一步,方子就变到平胃散上来了。或者说老师在二诊去半夏加陈皮的时候,已经想到了下一步的变化,致使三诊的变法在情理之中,自然而然的变过来了。

5、到了四诊,患者已无不适,但见舌尖红,老师加了一味竹叶来清心火。此防患于未然之举。

按语:

对于疾病的治疗,这几天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是什么让机体恢复了健康,是药物还是我们身体里某些未知的功能。

举一个例子,患者说大夫,我脾胃不好,肚子胀,老拉稀,吃饭不香。然后我一看,舌淡红苔白腻脉细缓。这个时候我会再根据辨证考虑是不是平胃散证。

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个患者容易出现这个症状,而其他人不容易出现。这其中固然有体质的因素在里面,但是除外体质,我们人体当中应该还有一套抑制这些症状出现的“自身诊疗系统。”就是当这个脾湿不甚的时候,我们的身体能主动的将这些病邪按照一定的路线排出体外(一个最简单的现象就是当我们的体表不甚被刀划开一道口子,过上一段时间就自己愈合了。有的人愈合的快,有的人愈合的慢。这就是集体自我恢复功能最好的明证)。那么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如果能找到这个机关,或许就可以每获四两搏千金的神效。

今天翻开老师的医案,看到这一则的时候,突然觉得这和我这几天想的问题不谋而合。一个很平常的案!痰多,湿疹。而我们身体的脾的功能即是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机括。在这

种“实”的“痰、湿”面前,与恢复脾胃功能相比,化痰和祛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这么做,就此案来看,疗效是肯定的。三诊清清淡淡的平胃散,恢复了脾气的升清功能,最终湿疹消失无踪。(思考的不成熟,望各位老师、同道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