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泰斗江育仁:脾健不在补,贵在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泰斗江育仁:脾健不在补,贵在运
“脾主运化”“脾健则运”是脾的正常生理功能之一。

产生脾失健运的因素很多,其临床证候的表现虽有不同,而脾失运化的病机转归则是一致的。

小儿时期的体质特点为“脾常不足”,所以易患脾胃疾病。

在治疗上,偏补则壅碍气机,峻消则损脾伤正。

因此,必须掌握病情的实质,时时以维护脾气为主,方不致偾事。

运脾一法,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的。

运脾法,并非独立的一种治法,而是属于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中的和法。

具有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者谓之“运”。

运者,有行、转、旋、动之义,皆动而不息之意。

运与化,是脾的功能。

运者运其精微,化者化其水谷。

故欲健脾者,旨在运脾;欲使脾健,则不在补而贵在运也。

这是运脾法的基本概念。

“运脾”一名,见于张隐庵《本草崇原》云:“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

其补脾与运脾的区别,在于白术的性能是守而不走;苍术的性能是走而不守。

故白术善补,苍术善行。

脾胃疾病,在儿科中占重要发病地位。

由于脾运失健而产生的脾胃病变,临床上更为多见。

因此,对“运脾”法的探索研究,无论从理论和临床方面,均有其现实意义。

脾失健运与生理病理的关系
脾的生理功能,是运化水谷,输布精微,分化水湿。

其精华之气,经脾气之升发,散津于五脏,敷布于六腑。

清者属阴,性精专,故化生血脉,而周行于经隧之中,是为营气;浊者属阳,性剽悍滑利,故不循经络而直达肌表,充实于皮肉之间,是为卫气。

所以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说。

此即“脾主运化”的正常生理功能。

由于小儿脾气未充,运化力弱,而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营养的需求量又高。

加之喂养方法不当,饮食的过量与不足,或突然改变饮食品种,盲目增加过高的营养物质,超越正常的脾胃耐受能力;或先
天禀赋不足,环境气候的变迁等等,皆能影响和导致脾失运化,而发生种种的脾胃病变。

常见脾失运化的小儿病证很多,这与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有关,最突出者为“疳症”与“厌食症”(皆有慢性营养障碍的表现)。

我们曾对584例的疳症,93例厌食症,进行了病因分析,由于喂养不当的占总病例57.2%。

这些患儿在婴幼儿时期,部分为缺乏母乳或断乳后食物量的不足和质的不适宜。

但绝大部分则发生于缺乏卫生常识,而又经济情况良好,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中。

他们盲目性的增添过高过多的所谓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加重了脾运的负担,导致脾胃之气受损,从而逐渐产生厌食、挑食、拒食,甚至酿为疳症者。

因病后失于调摄,或在疾病过程中呕吐、腹泻伤损脾胃后,未能及时调理者,占32.1%。

而原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调而发生者,则占10.7%。

这些病例,虽然致病因素各有不同,但导致“脾失运化”的病理机制是一致的。

脾胃属于整体的一个部分,它与全身的器官和其它脏腑是互有关联,互有影响的。

所谓“脾胃一病,五乱并作。

”故善于调理脾胃者,可杜渐防微。

在长期脾失运化的情况下,引起其它脏器的病变和一系列的代谢变化是常见的。

例如疳症患儿中,可脾病及肝,肝开窍于目,赖精气之上注,若肝阴不足,则目失所养而产生“雀盲”“干眼症”“角膜软化”等眼疳症。

脾病及肾,肾主骨,若肾精不足,骨失濡润,则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出现“鸡胸”、肋骨外翻等畸形骨骼。

齿为骨之余,骨萎则齿迟不出,此儿科医生所熟悉而常见者。

由此可见,脾的正常运化,是直接关系到整个机体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因此,小儿脾胃病必须重视脾的运化功能,而运脾法的使用,尤为治疗中的首选方法。

脾健不在补贵在运
我们在治疗小儿脾胃疾病时,本着“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观点,使用以运脾法为主,治疗观察疳症和厌食症共677例,其中疳症584例,厌食症93例。

有效率分别为93.5%和92%。

可以初步说明,运脾法对恢复脾的运化功能,具有现实意义。

具有运脾作用的方药很多,运脾不能舍弃醒胃,以往常喜用香砂枳术丸、资生健脾丸类药物,由于服用不便,灵活性欠强。

后来改用散剂,遵古不泥古,方以苍术、山楂、六曲等,制成散剂或合剂,大便有残渣者加鸡内金粉,便稀次多脾虚者加山药粉,腹胀者加陈皮粉,伤及脾阳者加炮姜。

服用方法:除大便溏稀外,均用蜂蜜少量调匀后,温开水冲服。

剂量:1周岁以内为每次1克,一日三次;2~7岁为每次1.5克~2克。

在运脾药中,我们首选苍术。

该药性味微苦,芳香悦胃,功能醒脾助运,开郁宽中,疏化水湿,正合脾之习性。

山楂消积开胃,六曲为经发酵加工的制成品,消运兼备,与苍术配伍,助运作用较强。

苍术,历来认为辛味刚燥,久用有劫阴之弊。

然脾为柔脏,惟刚药可以宣阳泄浊。

而脾运失健的患儿,均无伤津之明征。

我们在临床上所观察的病例,疗程在1个月以上,并未发现有伤阴耗液的流弊。

在疳症中有并病合病者,均采取辨证论治和综合疗法,先标后本。

对厌食患儿中,由于过去片面强调高营养的补给,又曾长期使用任何开胃药物均无作用。

这些患儿,特别对甜食最不欢迎,而对咸菜、咸蛋、乳腐等颇感喜爱。

我们遵循“胃以喜为补”的方法,即先从患儿喜爱的食物来诱导开胃,暂不考虑其营养的价值,待其食欲增进后,再按需要补给,从而使某些顽固性厌食的患儿,增进了食欲。

此外,疳症和厌食症,同样有脾失健运的证候。

对如何作出临床的鉴别诊断问题,有人认为“厌食是疳症之因,疳症乃厌食之果,两者是没有区分的”。

我们的意见是:初、中期的疳症,除营养状况欠佳外,主要具有面黄肌瘦,大便不调,脾气急躁或精神萎靡,甚则肚腹膨胀,揉鼻捋眉、啮衣咬甲以及饮食反常,小便泔白等症状。

而长期厌食的患儿,虽同样具有消瘦、体重不增外,但无一系列疳症的临床病态表现。

在治疗方法上,只要符合脾运失健的病机和证候,均属运脾法的指征。

其有效指标,疳症除临床症状消失外,均以食欲改善、体重增加为依据。

为了使诊断、疗效的客观化,疳症除有典型症状外(不是全部症
状),要求体重比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均值低于15~25%以上者。

按我院分类法标准,分为“疳气”“疳积”“干疳”三类。

其中疳气、疳积占本组总病例的85%。

厌食症均有长期厌食的历史,其中84%的病期在一年以上,16%的病期为一年以内。

疗效判定,两组病例均以体重增加为标准,疳症中71%的病例,通过一个疗程后,平均增加体重为1.29斤;其中22.5%的病例,经过两个疗程后,平均增加体重为3.08斤;6.5%的病例体重无明显变化。

总的有效率为93.5%。

厌食症均以一个月为疗程,其中31%的病例比原来每日增加食量2两;54%患儿比原来每日增加1~2两,15%患儿食量的增加不明显。

体重的增加,则比疳症尤为明显。

体重增加分别为:3~3.5斤;2.5~2.9斤;2~2.4斤;1.5~1.9斤。

未见明显上升者的为8%,总有效率92%。

可见,维护脾的正常运化功能,旨在运脾。

运脾法为补而不滞,消不伤正,补中有消,消中有补,消补兼施的“王道”治法,较符合小儿“脏腑柔弱”,而又“脏气清灵”且“脾常不足”的特点。

应该指出,“脾健不在补而贵在运”,是通过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并非治疗一切脾胃病的总则。

俗话说:“儿吃一口,娘喜心头”,家长在孩子的喂养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这样一些情况: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不喜欢吃东西,甚至抗拒吃东西,家长怎么劝怎么哄也没辙。

时间一长,孩子逐渐消瘦,面色欠佳,久而久之就会影响生长发育。

其实,这就是小儿厌食。

厌食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症,以较长时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量减少而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为特征,患儿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可因喂养不当,或病后失调、先天不足或情志不畅导致。

厌食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在夏季暑湿当令之时可使症状加重。

各年龄段儿童均可发病,而1-6岁为多见,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

厌食一般预后良好,若长期如此,病情迁延不愈者,可使气血生化乏源,正气不足,易罹患他病,甚至影响生长发育转化为疳证。

厌食与消化功能相关,其病位在脾胃。

由于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调和,则口能知五谷饮食之味;若脾胃不和,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职,则引起厌食。

小儿厌食多由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不畅引起,其中以喂养不当引起的厌食最为常见。

因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饮食不知自制,若家长缺乏育婴保健知识,未能保证营养均衡,或喂养过于滋腻,或纵其所好,恣意零食、偏食,或饥饱无度,或滥服滋补之品,均可伤及小儿脾胃,产生厌食。

厌食的辨证主要从脾胃辨治,区别是因运化功能失职还是因脾胃气阴亏虚导致的厌食为主。

凡病程较短,仅表现为纳食不香、食欲不振、食量少,饮食稍多即感腹胀,形体正常,舌苔薄腻者为脾失健运。

凡病程长,患儿不思饮食,食而不消化,大便稀溏,伴面色少华,乏力多汗,形体偏瘦,舌质淡,苔薄白者为脾胃气虚;若食少饮多,口干舌燥,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者为脾胃阴虚。

厌食病位在脾胃,故治疗时候应以运脾开胃为法则,宜以轻清之剂解脾胃之困,拨清灵脏气以恢复受纳运化之机,使脾胃调和,脾运化复健,则胃受纳自开。

此外,理气宽中、消食和胃、化湿醒脾之品也可酌情使用。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调养,逐渐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1. 脾失健运证
本证为厌食初期表现,表现为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而乏味,或伴有胸腹部满闷不舒,嗳气泛恶,大便不调,偶尔多食后则脘腹饱胀,舌淡红,苔薄白或薄腻,脉尚有力。

除厌恶进食的症状外,其他症状不显著,故治宜调和脾胃,运脾开胃,使得脾运化功能恢复正常则厌食症状自除。

方药可选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或选用中成药小儿香橘丸。

若本证失于调治,病情迁延,损伤脾气,则容易发展为脾胃气虚证。

2. 脾胃气虚证
本证多见于脾胃素虚,或脾失健运证迁延失治者。

以不思饮食,食物不消化,大便稀溏而伴有未被消化的食物,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四肢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治法宜健脾益气,佐以健运。

方药可选异功散加减。

若苔腻而大便溏可去白术,加苍术、薏苡仁燥湿健脾;若大便稀溏,可加炮姜、肉豆蔻温运脾阳;若饮食不易消化,可加焦山楂、炒谷芽、炒麦芽消食助运;若汗出较多而易外感,加黄芪、防风益气固表;情志不畅可加柴胡、佛手疏肝解郁,条畅气机。

亦可选用中成药小儿健脾丸进行治疗。

若脾胃气虚证之厌食迁延不愈,会进一步伤及气血,若气血耗损,形体消瘦,则应按疳证论治。

3. 脾胃阴虚证
脾胃阴虚所致的厌食多见于温热病后或素体阴虚,或嗜食辛辣伤阴者。

表现为不思饮食,食少而饮多,皮肤不润,大便偏干,小便短黄,甚或烦躁难以入睡,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舌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治宜滋脾养胃,佐以健运。

可选用养胃增液汤加减。

除了通过内服汤药,推拿与针灸疗法也有不错的效果
推拿
1.补脾土,运内八卦,清胃经,掐揉掌横纹,摩腹,揉足三里。

此法适用于脾失健运证。

2.补脾土,运内八卦,揉足三里,摩腹,捏脊。

适用于脾胃气虚证。

3.揉板门,补胃经,运八卦,分手阴阳,揉二马,揉中脘。

适用于脾胃阴虚证。

针灸
1.体针:取脾俞、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采用平补平泻法,适用于脾失健运证。

取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适用于脾胃气虚证。

取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中脘、内关,用补法,适用于脾胃阴虚证。

以上各证型均用中等刺激不留针,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耳穴:取脾、胃、肾、神门、皮质下,用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隔日1次,双耳轮换。

每日按压3-5次,每次3-5分钟,以稍感疼痛
为度,适用于厌食各证型。

厌食的调护需要搭配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做到饮食有节,不偏食、挑食,家长也不应强迫进食,饮食应定时适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鼓励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甘厚味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在小儿厌食进行治疗和纠正的初期,可以先从小儿喜欢的食物入手,来诱导开胃,待其食欲有所增进后,再按营养的需要供给食物。

同时,还可从饭菜种类入手,饭菜多样化,讲究色香味,也可刺激促进食欲。

厌食重在预防,家长应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做到饮食起居按时有度,饭前勿喂食糖果饮料,夏季不贪凉饮冷。

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品种多样的视频,母乳喂养的新生儿4个月后应逐步添加辅食。

若发现孩子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时,要及时查明原因。

对病后胃气刚刚开始恢复的患儿,应逐渐增加饮食,切勿暴饮暴食导致脾胃复伤。

精神方面也是重要因素,培养孩子良好性格,对孩子教育循循善诱,切勿打骂训斥,变换生活环境要逐步适应,家长适时进行心理开导,防止惊恐恼怒伤及孩子脾胃气机。

“脾健贵在运”的指导思想应用于临床,要求就脾之所喜而去脾之所恶,按照脾胃病各种证候的特点,又采用相应的调治方法,以达到脾运则健的目的。

在运脾的治疗中,首重苍术。

苍术味微苦,气味芳香而性温燥,
功能醒脾助运,,开郁宽中,疏化水湿,正合脾之习性。

前人论苍白二术,黄元御曰:“白术守而不走,苍术走而不守,故白术善补,苍术善行。

其消食纳谷、止呕治泄亦同白术,而泄水开郁,苍术独长。


张隐庵进一步指出:“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兼施,则相兼而用?”
在多年的临床中,我们以苍术为运脾主药,与其他药物配伍,组成多个方剂,或作煎剂便于加减灵活运用,或作散剂、合剂、糖浆、冲剂便于久服,用于多种小儿脾胃病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以往有人虑及苍术辛烈刚燥,恐有劫阴之忧。

叶天士认为:“脾为柔脏,惟刚药可以宣阳驱浊”。

我们在临床上通过数以千计的病例观察,并未发现因使用苍术而伤阴耗液者。

因此,只要是脾失健运,而无阴伤见证者,即可应用。

常用之运脾及补运兼施法如下。


运脾化湿法
用于湿困脾土证。

证候表现:胸闷纳呆,脘痞腹胀,口腻不渴,小便短少,大便稀溏,舌苔厚腻等。

盖湿浊之由来,有外感时令之湿,有内伤生冷瓜果之湿,有脾弱失运而留滞中焦之湿。

脾性喜燥而恶湿,湿阻中州则脾气困遏,导致脾阳失展,运化无权,产生本证。

湿为阴邪,非温燥之品不化。

湿浊化,脾运复,则脾健矣。

苍术燥湿运脾,宣阳化浊,是为运脾主药,其他如佩兰、藿香、扁豆、白豆蔻、厚朴花、半夏、车前子等,皆属常用之品。

若湿蕴化热者,又可适当配以生薏苡仁、青蒿、六一散、黄芩等清化之品。


运脾和胃法
用于乳食积滞证。

证候表现:脘腹胀满,嗳气酸馊,泛恶厌食,腹痛泄泻,大便腐臭,夹不消化食物,时时啼哭,睡眠不宁,舌苔多垢腻,起病前常有饮食不洁史。

证由乳食过量,壅滞中脘,积而不消形成。

脾性喜运而恶滞,乳食壅滞不化,则脾气困遏,浊气不降,清气不升。

治宜在调节饮食的同时,予以运脾和胃、消食化积之品,常用药:苍术、山楂、鸡内金、神曲、谷芽、麦芽等。

积重腹胀者加莱菔子、槟榔、
莪术之类,方如消食之保和丸、消乳之消乳丸。


理气助运法
用于气机不利证。

证候表现:纳谷呆钝,脘腹胀满,叩之如鼓,嗳气腹胀,大便泻后或矢气后胀痛减轻,舌苔多薄白。

本证由气机壅滞,运行不利产生。

临床常与其他证候相兼出现,如湿阻气滞、食积气滞等。

脾性喜舒而恶郁,中焦气机不利,则水谷不化,清浊不分,脾气失展。

气滞不行,当理气导滞,开郁助运,常取香味运行之品。

常用药:陈皮、木香、枳壳、槟榔、丁香等,方如木香槟榔丸。

若是患儿胃阴不足,恐香燥伤阴,则取药性平和之香橼皮、佛手片以缓运宣通。

本法常与其他运脾、补脾、疏肝、理气之法配伍应用,既运行脾气,又利于其他药物之吸收利用,尤防补药呆滞,故运用此法最为广泛。


温运脾阳法
用于脾阳不振证。

证候表现:面黄神疲,怯冷乏力,脘腹冷痛,食欲不振,食后饱胀,口泛清水,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

病因多由寒凉损伤脾阳,或久病、素禀脾土虚寒。

脾性喜温而恶寒,火不暖土,阳气不振,失于蒸腾鼓动,则水谷难以熟腐转运。

阳气不振,阴寒内盛,治当温运脾阳,以驱阴寒之气。

温运脾阳法属补运兼施,温脾为补,因温药性行通利,与补气养血滋阴诸药之呆滞不同,自有温通助运之功。

常用药:炮姜、肉豆蔻、益智仁、砂仁、草豆蔻、附子等。

方如附子理中丸。


益气助运法
用于脾虚失运证。

证候表现:面色少华,形体消瘦,毛发不泽,精神不振,乏力易汗,纳呆厌食,大便不化,食后作泻,易患外感,舌质淡,苔薄白。

此证常由厌食、泄泻等病久延不愈,或先天禀赋不足、后天保养失宜形成。

其证属虚,当以健脾益气,但小儿运化力弱,忌用壅补,纯补则更碍脾运,而采取补运兼施的益气助运法,使补而不滞,生化有源。

益气助运法一般以四君子汤为基础,与以上运脾化湿、运脾和胃、理气助运、温运脾阳法合用。

方如异功散、资生健脾丸。

临床应用时,补多运少或补少运多,均需按辨证情况酌定。


养胃助运法
用于胃阴不足证。

证候表现:纳谷呆钝,口干欲饮,夜寐不实,大便干结,尿少色黄,手足心热,唇干不润,舌质红而少津,舌苔少或花剥。

胃阴不足患儿素体阴虚,胃为阳腑,体阳而用阴,阴分不足,胃失濡润,亦不能受纳和熟腐水谷。

胃阴不足治当养胃,但宜清补而不宜腻补,过用滋腻则足以碍胃,因而于清润补养之中又宜佐以助运之品,以行药力。

《类证治裁》说:“治胃阴虚不饥不纳,用清补,如麦冬、沙参、玉竹、杏仁、白芍、石斛、茯神、粳米、麻仁、扁豆。

”指出了清补润养之
常用药物。

所配伍运脾之品,亦需选用平和之品,如谷芽、麦芽、山楂、香橼皮、佛手片、山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