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笔记重点

合集下载

妇产科笔记 总结: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妇产科笔记 总结: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一、外生殖器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位于两股内侧间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口阴道口处女膜1 阴阜位于耻骨联合前面;脂肪垫;阴毛倒三角2 大阴唇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丰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经——骑跨伤时易形成血肿3 小阴唇大阴唇内侧;薄皮肤皱褶;褐色无毛;富含神经末梢——伤及疼痛敏感4 阴蒂小阴唇顶端下方;海绵体;性兴奋时勃起;与男性阴茎同源5 阴道前庭: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域前庭球:勃起性的静脉丛前庭大腺: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部如黄豆大小,左右各一腺管开口:阴道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分泌粘液润滑腺管口闭塞——前庭大腺囊肿、脓肿尿道口阴道口处女膜二、内生殖器女性内生殖器位于真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子宫附件:输卵管+卵巢1 阴道位置: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上宽下窄;前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与直肠贴近功能:胎儿娩出通道;月经血排出通道;性交器官上端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下段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阴道穹隆:宫颈与阴道间的圆周状隐窝;后穹窿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连,可进行穿刺或引流2 子宫大小:厚2-3 宽4-5 长7-8重量:50g容积:5ml位置:盆腔中央;膀胱直肠之间;下端接阴道;两侧有附件;轻度前倾前屈位;宫颈位于坐骨棘水平上方——靠子宫韧带、盆底肌、筋膜维持2.1 子宫体:宫体壁:浆膜层;肌层;内膜层浆膜层:子宫前-膀胱子宫陷凹;子宫后-直肠子宫陷凹肌层:外纵内环中交叉内膜层:功能层(表面1/3)周期变化脱落基底层(内1/3)不发生周期变化2.2 宫颈:分为宫颈阴道部和宫颈阴道上部;未产妇外口呈圆形;已产妇外口呈“一”形;颈管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宫颈阴道部为复层鳞状上皮;鳞柱交界处为宫颈癌好发部位2.3 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分;非孕期:长1cm;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孕期:妊娠末期7-10cm;称为子宫下段;是软产道的一部分;常为剖宫产切口的位置2.4 子宫韧带:4对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置阔韧带:保持子宫位于盆腔中央主韧带:固定宫颈、保持子宫不脱垂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2.5 输卵管:卵子与精子结合的场所;运送受精卵的通道一堆细长而弯曲的肌性管道;位于阔韧带上缘由内而外分为:- 间质部- 峡部- 壶腹部:受精常发生于此- 伞部:“拾卵”功能2.6 卵巢Ø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Ø由骨盆漏斗韧带和卵巢固有韧带悬于盆壁与子宫之间Ø神经血管通过骨盆漏斗韧带经卵巢系膜在卵巢门出入卵巢大小:育龄期4cm×3cm×1cm重量:约5~6g颜色:灰白色生殖功能:产生、排出卵子分泌功能:分泌甾体激素结构:Ø皮质:各级卵泡、黄体、白体Ø髓质:血管、神经、淋巴管三、骨盆骨盆是躯干和下肢之间的骨性连接作用:Ø支持躯干Ø保护盆腔脏器Ø胎儿娩出时的骨性产道骨盆• 髋骨(一对)髂骨坐骨耻骨• 骶骨:5-6块骶椎• 尾骨:4-5块尾椎Ø骶结节韧带: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Ø骶棘韧带:骶、尾骨与坐骨棘之间骶棘韧带宽度——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 正常:5.5-6cm坐骨棘• 位于真骨盆中部• 肛诊或阴道诊可触及• 衡量胎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坐骨棘间径——衡量中骨盆大小的重要径线• 正常:≧10cm耻骨弓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的宽度: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总结Ø真骨盆是胎儿娩出的骨产道Ø中骨盆大小标志• 坐骨棘间径(≥10cm)• 骶棘韧带宽度(5.5-6cm)Ø骨盆出口横径大小标志• 耻骨弓角度(大于90°)• 坐骨结节间径(8.5-9.5cm)Ø坐骨棘:衡量胎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四、邻近器官Ø尿道短而直,与阴道邻近;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Ø膀胱膀胱底部与宫颈及阴道前壁相连;阴道前壁脱垂(膀胱脱垂)Ø输尿管一对圆索状肌性管道,起自肾盂• 腰段:在腹膜后下行• 盆段:在骶髂关节处跨髂外动脉起点的前方进入骨盆腔• 在宫颈部外侧约2.0cm于子宫动脉下方穿过• 在位于宫颈阴道上部的外侧1.5~2.0cm处斜向前内穿越输尿管隧道进入膀胱Ø直肠前面与阴道后壁相连;盆底肌肉与筋膜受损伤,常与阴道后壁一并脱出肛管长2~3cm;借会阴体与阴道下段分开;阴道分娩时应保护会阴,避免损伤肛管Ø阑尾常位于右髂窝内;炎症可累及右侧附件及子宫;右侧宫外孕可能误诊为急性阑尾炎;黏液性肿瘤最常见原发部位,卵巢黏液性癌手术时应常规切除阑尾。

妇产科笔记 总结:妊娠期糖尿病

妇产科笔记 总结: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合并糖尿病一、临床分类孕前糖尿病PGDM妊娠期糖尿病GDMØ 9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GDM)二、发病原因妊娠早中期-降:• 胎儿需求增多• 孕妇尿中排糖量增加• 雌孕激素增加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妊娠中晚期-升:• 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多• 胰岛素需求增多• 妊娠期不能代偿三、母婴影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对母婴的近期影响:• 胚胎发育异常、死亡•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羊水过多• 感染•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巨大胎儿• 胎儿生长受限(FGR)• 流产和早产• 胎儿窘迫胎儿畸形对母婴的远期影响:• 再次妊娠复发率高• 2型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 产后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 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发生率升高• 肥胖风险• 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四、临床诊断孕前糖尿病(PGDM)1.诊断符合以下两项中任意一项者,可确诊PGDM:1>妊娠前已确诊为DM的患者2>未查血糖,尤其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者,首次产检血糖升高到达以下任意一项:-空腹血糖(FPG)≥7.0mmol/l-75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 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孕早期不常规推荐-有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同时任意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不推荐常规用于筛查2.高危因素孕妇因素:• 年龄≥35岁• 孕前超重、肥胖• 糖耐量异常史• PCOS • 糖尿病家族史本次妊娠因素:• 孕早期反复尿糖阳性• 胎儿大于孕周• 羊水过多•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妊娠分娩史:• 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史• 巨大儿分娩史• 胎儿畸形史• 羊水过多史• GDM史妊娠期糖尿病(GDM)1.诊断妊娠24-28周及28周后首次就诊查75克OGTT达到以下任意一条: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中国特色的两步法:医疗资源匮乏地区,妊娠24-28周查空腹血糖(FPG)≥5.1mmol/l,直接诊断≥ 4.4且<5.1mmol/l,尽早行OGTT<4.4mmol/l,GDM可能性极小,可暂不行OGTT说明:筛查时机:正常人群:妊娠24-28周;高危人群:妊娠任何期均可,阴性1月后重复血浆或血清血糖值较全血值高14%, 不推荐使用微量血糖仪检测用于诊断——用全血五、管理孕前期围产期(产前产时产后)新生儿• 产前管理• 产时管理• 产后管理• 新生儿管理1.孕前孕前咨询Ø糖尿病不是妊娠的禁忌症Ø全面查体,确定不宜妊娠者(严重的眼底病变及糖尿病肾病)Ø器质性病变较轻,血糖理想,可严密监测下继续妊娠2.围产期管理糖尿病控制: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健康教育-体重管理健康教育-血糖标准Ø一旦确诊GDM,立即进行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并进行血糖监测教育Ø经饮食治疗3-5天后,测24小时的末梢血糖及尿酮体(血糖轮廓实验)Ø如血糖仍不达标,或调整饮食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热量摄入后血糖又超过控制目标者,需及时加用药物治疗Ø对起始高血糖程度较严重者,可能需要更早加入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膳食配比: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质20-25%脂肪25-30%并补充纤维素、维生素、微量元素餐次比例:早餐:10-15% 午餐:30% 晚餐:30% 加餐:5-10% 例如(每日9-10点加一个苹果,下午3-4点加无糖酸奶,晚上睡前加苏打饼干)运动治疗目的: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腹壁脂肪,降低游离脂肪酸原则:不负重、不引起早产/流产方法:有氧运动(步行、游泳、瑜伽等)3-4次/周;10分钟开始,逐渐延长至30-40分钟/次,随身携带糖果适用人群:BP﹤140/90mmHg,心率不超过规定心率:(220-年龄)X70%禁忌人群: I型糖尿病合并妊娠;心脏病;视网膜病变;多胎妊娠;前置胎盘;先兆早产或流产;宫颈机能不全;FGR;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是目前各指南公认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小剂量开始,2-3d 调整1次基础胰岛素——空腹血糖高者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餐前胰岛素——餐后血糖高者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超短效胰岛素联合胰岛素——空腹及餐后血糖高者三餐前短效胰岛素睡前中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治疗——二甲双胍可以应用血糖监测血糖自我监测(微量血糖仪)Ø血糖控制稳定的胰岛素治疗者,每周行1次全天血糖轮廓试验(包括三餐前30 min、三餐后2h和夜间血糖共7次)Ø血糖控制稳定的非胰岛素治疗者,每周监测1次全天血糖(包括空腹及三餐后2 h末梢血糖共4次)Ø血糖控制不满意者,每日监测血糖4-7次3.产时管理分娩方式Ø糖尿病本身不是剖宫产指征Ø择期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糖尿病伴严重微血管病变,或其他产科指征• 妊娠期血糖控制不好、胎儿偏大(尤其估计胎儿体重≥4250g者)• 既往有死胎、死产史者,糖尿病病程大于10年,适当放宽指征血糖管理产程或手术中每1-2h监测血糖1次,根据血糖结果应用小剂量胰岛素4.产后管理产后血糖控制目标以及胰岛素应用参照非妊娠期标准;鼓励母乳喂养Ø GDM(A1)级者避免高糖及高脂饮食ØGDM(A2)级者监测空腹+三餐后2小时快速血糖;胰岛素的剂量较妊娠期减少(为妊娠期的1/3~1/2)5.新生儿管理Ø新生儿均按高危儿处理Ø新生儿出生后30min内行末梢血糖检测(≤ 2.6mmol/l)Ø提早喂糖水、开奶,必要时以10% 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滴注6.产后随访Ø产后6-12周重复75gOGTT/空腹及餐后血糖,异常诊断为DM,标准同内科Ø荟萃分析发现产后6周-28年,约有2.6-70%GDM发展为2型DM。

妇产科复习笔记(全)

妇产科复习笔记(全)
完全性葡萄胎completehydatidiformmole部分性葡萄胎partialhydatidiformmole核型常见46xx和46xy均来自父系常见69xxx和69xxy多余的染色体来自父系p57kip2有胚胎或胎儿组织存在可确认的胚胎或胎儿组织缺失绒毛大小及其水肿程度明显不一绒毛呈显著的扇贝样绒毛水肿镜下特征轮廓间质内可见明显的滋养细胞包涵体弥漫性滋养细胞增生局限性滋养细胞增生种植部分滋养细胞呈弥漫和显著的异型性种植部位滋养细胞呈局限和轻度的异型性停经后阴道流血子宫异常增大变软腹痛妊娠呕临床表现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征象卵巢黄素化囊肿theca类似但一般程度较轻子宫停经月份luteinovariancyst甲亢征象并发症25少gtn发生率相对常见5转移相对常见一般无高危葡萄胎
2 / 15
色加深,乳头周围出现蒙氏结节 Montgomery’s tubercles。 辅检: ① 血、尿 β-hCG(一般在受精后 7 日) ② 超声(最早在孕 5 周,阴道超声早于腹部超声,5 周测胚芽长度,8 周后测头臀长度 CRL) ③ 宫颈粘液检查 ④ 基础体温 BBT(双相,而升高持续 18 日不下降) ⑤ 孕激素试验 progestational challenge(诱发阴道流血的原理类似功血的“药物刮宫”治疗,若停药后 7 未出现阴道 流血,妊娠可能性大) 。 中晚期妊娠的诊断 1. 子宫增大:测宫高。12w 末-耻骨联合上 2-3 横指,16w 末-脐耻之间,20w 末-脐下 1 横指,24w 末-脐上 1 横指,28w 末-脐上 3 横指,32w 末-脐、剑突之间,36w 末-剑突下 2 横指,40w 末-脐、剑突之间或略高。 2. 胎动 Fetal movement(FM) :始于孕 20 周。≥30 次/12 hr 或≥4 次/hr 为正常,连续 2 日≤3 次/hr 为异常。 3. 胎心:Doppler 听到始于孕 10 周,听诊器听到始于孕 18~20 周,在靠近胎背上方腹壁听最清楚。正常 120~160bpm 4. 胎体:孕 20 周后可摸到,24 周后可区别头、背、臀、肢。 黑加征 Hegar's Sign A non-sensitive indication of pregnancy in women. It is demonstrated as softening of the uterine consistency and the possibility to palpate or compres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ervix and the fundus. The sign is usually present from 4 to 6th week till 12 weeks of pregnancy. 妊娠 6-8 周时,由于子宫颈变软及子宫峡部极软,双合诊检查时,感觉宫颈与宫体似不相连。 不同时期血清 β-hCG 浓度 3.

妇产科护理学笔记

妇产科护理学笔记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3.羊水栓塞
(1)概念
(2)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3)治疗要点
(4)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十一、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1.产褥感染
(1)概念
(2)病因
(3)临床表现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2.晚期产后出血
(1)概念
(2)病因
(5)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熟练掌握
七、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1.流产
(1)病因、病理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熟练掌握
2.异位妊娠
(1)病因、病理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了解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5)护理措施
掌握
熟练掌握
了解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6.早产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要点
(4)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7.过期妊娠
(1)病因、病理
(2)治疗要点
(3)护理措施
了解
掌握
熟练掌握
8.羊水量异常
羊水量过多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要点
(4)护理措施

妇产科重点笔记

妇产科重点笔记

妇产科重点笔记早产儿:胎龄>28周至<37足周的新生儿。

低体重儿:<2500g,极低体重儿:<1500g新生儿出生到生后28天的婴儿超低体重儿(微小儿)<1000g 正常儿2500~3999g高危儿:1母亲Rh阳性,糖尿病史 2异常分娩史妊高征先兆子痫 3apgar评分<7胎儿期24w~37w体重呈线性上升1.5%/日卵磷脂/鞘磷脂 <2或羊水中磷脂酰甘油<20mg/L,表示肺不成熟,B超检测胎儿双顶径>8.5cm 表示胎儿已成熟胎儿头皮血检测 PH值7.20 应密切观察<7.15 应尽快结束产程肺表面活性物质由II型肺泡上皮产生 28w出现于羊水中直至35w迅速增加入口前后径:11 横径:13 斜径:12.75;出口前后径:11.5 前矢状径:6 两径之和>15 后失状径:8~9(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长度);中骨盆前后径:11.5 横径(坐骨棘间径):10;坐骨棘平面是判断胎头高低标志;髂棘间径(IS):23~26;髂嵴间径(IC):25~28;粗隆间径(IT):28~31,两股骨粗隆外缘距离(判断中骨盆);骶耻外径(EC):18~20,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距离;出口横径(TO坐骨结节间径):8.5~9.5,两坐骨结节内侧端的距离;对角径(DC):12.5~13,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妊娠24~36周荫道松软时测量孕周测量12周:耻骨联合上2~3指枕左后LOP 前囟:大囟门16周:脐耻之间骶左前LSA 后囟:小囟门(20周:脐下1指,18 骶左横LST 顺时针转:↖24周:脐上1指,24 骶左后LSP 逆时针转:↗28周:脐上3指,26 肩左前LSCA 肩左横LSCT32周:脐剑突间,29 颏左前LMA 前肩=右肩后肩=左肩36周:剑突下2指,32 颏左横LMT 足月-早产-流产-现子女40周:脐与剑突间或略高33 颏左后LMP胎方位: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关系宫颈刮片学诊断:巴氏Ⅰ级:正常,Ⅱ级:炎症,ⅡB级:个别C核异质明显,Ⅲ级:可疑癌,Ⅳ级:高度可疑癌,Ⅴ级:癌小桥流水,水在桥下流。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

第一节骨盆一、骨盆的类型:分四种类型(一)女型(gynecoid type):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前后径,耻骨弓较宽,两侧坐骨棘间径≥10cm。

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二)扁平型(platypelloid type):入口前后径短而横径长,呈扁椭圆形。

骶骨直向后翘或深弧形,骨盆浅,较常见。

(三)类人猿型(anthropoid type):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中骨盆和出口横径均较短,前后径长.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骶骨向后倾斜,故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

骶骨较直,骨盆深。

较少见。

(四)男型(android type):骨盆入口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出口后矢状径较短。

骨盆呈漏斗形,常造成难产。

临床上所见多混合型骨盆。

骨盆的形态、大小与种族差异以及生长发育还受遗传、营养和激素的影响。

二、骨盆平面和径线(一)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前:耻骨联合上缘两侧:髂耻缘后:骶岬上缘4条径线。

(1)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cm。

(2)入口横径:两侧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正常值平均13cm。

考乐网,医师考试专业网站(3)入口斜径: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斜径,正常平均12.75cm.左右各一。

(二)中骨盆平面为骨盆最小平面.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2条径线。

(1)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5cm。

(2)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

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0cm。

(三)骨盆出口平面由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所组成。

底边:坐骨结节间径。

前三角平面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

后三角平面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

本文来自于〈考乐网。

出口平面有4条径线:(1)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

第七版妇产科重点笔记

第七版妇产科重点笔记

第一节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1.胎儿期2.新生儿期3.儿童期≤12岁①8岁之前,幼稚型生殖器;阴道上皮薄、酸度低,抗感染能力低;子宫颈:体=2:1,卵管细曲;卵泡自主生长、血雌激素水平低②8~12岁:GnRH抑制状态被解除,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少量卵泡发育、子宫卵巢、输卵管降入盆腔。

雌激素水平上升。

4.青春期WHO规定:10~19岁•从乳房发育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器管发育成熟,获得性生殖能力的一段生长发育期。

•第一性征:卵巢发育,性激素增多,内外生殖器发育:外阴成人型,阴道变宽长,出现皱襞,子宫体增大,颈:体=1:2青春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卵巢产生的雌激素足以使子宫内膜增殖,可以使子宫内膜脱落出现月经;中枢系统对雌激素的正反馈机制尚为成熟→有卵泡发育成熟,却不排卵。

2~4年月经周期渐渐正常,初潮后55%~95%为无排卵性月经周期,可发生无排卵功血。

★5.性成熟期(生育期)18岁起,约30年,卵巢功能成熟,生殖活动旺盛,有周期性排卵;生殖器官及乳房在卵巢性激素作用下有周期变化。

★6.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最后一次月经。

始于40岁,历时不等,可长10余年。

•绝经:最后一次月经。

中国女性约44~54岁,平均49.5岁•更年期/围绝经期:从卵巢功能渐衰退至绝经后一年,生殖激素水平下降,生殖器官趋于萎缩。

•围绝经期综合征:因雌激素水平降低,出现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等。

7.绝经后期★第三节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一)卵巢的功能1、产生卵子,并排卵的生殖功能。

2、合成产生多种性激素的内分泌功能。

★(二)卵巢生殖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卵巢周期:从青春期开始至绝经期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的周期性变化。

三环节:卵泡发育、主卵泡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及退化1.卵细胞的发育及成熟:窦前卵泡(初级卵泡)具备合成性激素能力。

2.排卵:卵细胞和卵丘颗粒细胞被排出的过程。

此时完成减数分裂,排出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进入成熟分裂Ⅱ前期排卵时间:规则月经者在下次月经前14天卵子运行:输卵管伞部捡拾→壶腹部等待受精→入宫腔后着床或排出。

产科重点知识点总结

产科重点知识点总结

产科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孕前保健1. 孕前检查孕前检查是为了准确了解孕妇的健康状况,评估孕妇是否适合怀孕,并明确存在的高危因素。

检查项目包括基础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妇科B超、生理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

2. 孕前营养孕前营养对胚胎的发育和孕妇的健康非常重要。

孕前应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铁、钙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3. 孕前预防孕前完善接种疫苗和相关预防措施,如预防艾滋病、梅毒、肝炎等疾病,以确保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二、常见妊娠并发症1. 全身性疾病妊娠中毒症、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贫血等多种全身性疾病是孕产妇的常见并发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2. 妇科疾病宫颈疾病、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可能影响孕妇的健康和生育,需要及时治疗。

3. 胎儿异常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颅内出血等胎儿异常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需要进行产前诊断和治疗。

4. 妊娠并发症的处理产科医生需要了解各种妊娠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

三、分娩管理1. 产前准备产妇入院后,需要进行详细的产前评估、产程监护和相应的检查,以确定产前的准备和分娩方式。

2. 产程的评估与管理产程的评估主要包括宫口开展、宫缩强度和频率、胎儿心率监测等指标,产程的管理包括产程助产术、镇痛与止痛措施等。

3. 产后护理产后护理包括子宫复旧、产褥期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母乳喂养指导、产后抑郁症预防和处理等。

四、产科手术1. 剖宫产术剖宫产术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用于处理胎盘早剥、孕妇盆骨狭窄、高危产妇等情况。

2. 阴式分娩阴式分娩是一种辅助产法,用于处理产程过长、产程不进展等情况。

3. 产科手术的并发症产科手术可能会出现术后出血、手术切口感染、术后疼痛等并发症,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与护理。

五、新生儿护理1. 新生儿常见疾病儿科医生需要了解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包括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等。

妇产科笔记 总结:正常分娩

妇产科笔记 总结:正常分娩

正常分娩一、分娩妊娠达到及超过28周,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至全部从母体排出的过程。

–早产:妊娠在28-36+6周之间分娩–足月产:37 -41+6周之间分娩–过期产:42周及以上的时间分娩–流产围产期分娩动因:宫颈成熟是分娩发动的必备条件;缩宫素与前列腺素是促进宫缩的最直接因素二、决定正常分娩的要素1. 产力2. 产道3. 胎儿4. 社会心理因素1.产力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肛提肌收缩力产力-子宫收缩力:节律性: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伴疼痛对称性:两侧宫角(起搏点)-宫底中线-宫体-宫颈缩复作用:宫腔缩小,宫颈管消失极性:宫底2倍强度于子宫下段缩复:• 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越缩越短• 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子宫下段拉长产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1.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程时胎儿娩出的重要辅助力量。

2. 宫口开全后,每当宫缩时反射性引起排便的动作。

3. 在第二产程末期配以宫缩时运用最有效-指导用力。

4. 第三产程能迫使已剥离的胎盘娩出。

产力-肛提肌收缩力1. 有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的作用;2. 当胎头枕部位于耻骨弓下时,能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3. 胎儿娩出后,当胎盘降至阴道时,肛提肌收缩力有助于胎盘娩出;2.产道骨产道、软产道• 骨产道-真骨盆,是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形状与分娩关系密切• 软产道-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盆底软组织骨盆平面• 骨盆入口平面(入口前后径11cm,横径13cm,右斜径12.75cm)• 中骨盆平面(坐骨棘间径, 10cm):骨盆最小平面• 骨盆出口平面(坐骨结节间径, 9cm)软产道:• 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盆底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 子宫下段-由非孕时的子宫峡部(1cm)演变而成,临产前长7 ~ 10 cm• 子宫颈-临产前长约2 ~ 3cm,临产后初产妇的变化是:宫颈管先消失,然后宫口扩张。

妇产科笔记总结报告范文(3篇)

妇产科笔记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妇产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妇女和儿童的保健、诊断和治疗。

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在日常工作中,我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以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以下是我对妇产科笔记的总结报告。

二、笔记内容概述1. 产科(1)孕期保健:了解孕期妇女的生理、心理变化,指导孕妇进行孕期检查、营养、运动等。

(2)分娩过程:熟悉各种分娩方式,如顺产、剖宫产等,掌握分娩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3)新生儿护理:了解新生儿生理特点,掌握新生儿护理技巧,提高新生儿成活率。

2. 妇科(1)妇科疾病诊断:掌握妇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如阴道炎、子宫肌瘤、宫颈癌等。

(2)妇科手术:熟悉妇科手术操作流程,提高手术成功率。

(3)妇科护理:了解妇科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经验与教训1. 经验(1)注重细节:在接诊患者时,注重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确保诊断准确。

(2)团结协作:与同事保持良好沟通,共同解决临床问题。

(3)不断学习:关注国内外医学动态,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2. 教训(1)病史询问不全面:在接诊患者时,要详细询问病史,避免漏诊。

(2)手术操作不规范: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手术安全。

(3)沟通不畅: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四、未来展望1. 深入学习妇产科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临床诊疗水平。

2. 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

3. 关注妇产科新技术、新进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4. 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为妇产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妇女和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第2篇一、前言妇产科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科室,负责妇女和儿童的医疗保健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妇产科实习期间,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将实习期间的所见、所学、所感总结如下。

二、实习情况1. 住院病人情况在妇产科实习期间,我共参与护理住院病人500余人次,其中孕产妇300余人次,新生儿200余人次。

最新妇产科复习笔记整理(终结版)

最新妇产科复习笔记整理(终结版)

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1、女性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处女膜)2、女性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3、阴道●阴道复层扁平上皮,:没有腺体,受雌、孕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

●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形成血肿。

●阴道后穹窿深12cm,顶端与子宫直肠陷窝相邻(腹腔最低点),可用于诊断穿刺(宫外孕)或引流。

●自洁作用:月经前半期,鳞状上皮,受雌激素影响,增生,在生理正常菌阴道杆菌作用下分解糖原,乳酸增加, PH↓抑制致病菌. 月经后半期,孕激素↑,鳞状上皮脱落,PH↑, 自洁作用下降, 月经后易感染, 平时不要频繁清洗阴道。

4、子宫●子宫峡部(isthmus uteri):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1cm,其下端与子宫颈内口相连,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孕期可长达7—lOcm。

●子宫内膜:基底层:内1/3,贴近子宫肌层,不受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性变化,手术过度损伤后易导致闭经;功能层:外2/3,靠近宫腔,受激素影响周期性变化,可剥脱、出血。

(分为致密层和海绵层)●子宫的4对韧带:①圆韧带:保持前倾。

②宫骶韧带:拉向后方,维持前倾。

③阔韧带:保持子宫呈中间位置。

④主韧带: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5、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宫外孕好发部位);壶腹部(正常受精部位);伞部(拾卵作用)6、卵巢功能:产生卵子,内分泌功能。

7、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前支,后外方走向前内方,在宫颈内口处2cm,跨越输尿管(桥下有水)至子宫侧缘,手术时应靠内,避免损伤输尿管。

8、骨盆的组成:●髋骨2(髂骨、坐骨、耻骨),骶骨1、尾骨1。

●关节3个:左、右骶髂关节;骶尾关节、耻骨联合●韧带2个: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骨一坐骨结节)9、骨盆分界:以骶骨岬,髂耻线,耻骨联合上缘分为大骨盆(假)、小骨盆(真)10、会阴体(perineal body):肛门与阴道之间的契形软组织,厚约3-4cm, 由皮肤、皮下脂肪筋膜、会阴中心腱、提肛肌组成。

妇产科护理学 知识点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护理学 知识点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一、产褥期母体的变化1. 子宫复旧:子宫逐渐恢复到孕前状态的过程。

2. 子宫内膜再生:胎盘娩出后,基底部的结缔组织逐渐再生新的结缔组织,约需6周恢复至接近未孕时的状态。

3. 盆底组织恢复: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和筋膜过度伸展,弹性降低,需逐渐恢复。

4. 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恢复:产后3日内,血容量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

5. 消化系统恢复:产后消化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6. 泌尿系统恢复:产后膀胱张力逐渐恢复,尿量增加。

7. 乳房变化:产后开始分泌乳汁。

二、产褥期妇女的护理1. 观察生命体征: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注意观察恶露的量、色、味及性状。

2. 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擦洗外阴,防止感染。

3. 协助产妇哺乳:指导产妇正确哺乳,保持乳房清洁。

4. 做好心理护理:给予产妇安慰和支持,缓解产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5. 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

三、胎儿的发育过程及特点1. 胚胎期:受精卵着床后发育成胚胎,约2周左右形成心血管系统、神经管及胚胎体。

2. 胎儿期:从第3周末至第8周末,胚胎发育成胎儿,各器官系统逐渐发育完善。

3. 新生儿期:出生后的第1周至第28天,新生儿适应新环境,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四、妊娠期妇女的护理1. 饮食护理:指导孕妇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2. 运动护理:指导孕妇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3. 心理护理:关注孕妇的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

4. 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

5. 分娩准备:指导孕妇做好分娩准备,包括物品准备、心理准备等。

五、妇科疾病的护理1. 妇科炎症的护理:包括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疾病的护理,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遵医嘱使用药物。

2. 生殖器官肿瘤的护理: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的护理,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产科知识重点笔记

产科知识重点笔记

产科知识重点笔记
1.产前检查与评估:产前检查是孕妇在怀孕期间接受的一系列检查,旨在评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并预防潜在的并发症。

重点包括:早孕期检查、中孕期检查、晚孕期检查、胎儿监护、羊水量检查、宫颈评估等。

2.妊娠期并发症:包括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的各种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贫血、胎膜早破、早产等。

了解这些并发症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产科护理至关重要。

3.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旨在评估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或其他遗传性疾病。

这包括对孕妇进行基因检测、羊水穿刺、绒毛活检等操作,以及根据结果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干预措施。

4.胎儿生长发育与营养: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胎盘功能、胎儿营养需求以及孕妇的营养摄入对于确保胎儿健康至关重要。

此外,还需要关注孕妇的体重增长、胎儿生长迟缓等问题。

5.产程与分娩:产程是孕妇从宫颈开始扩张到胎儿娩出的过程。

了解产程的分期、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剖宫产等)、镇痛方法以及新生儿护理等是产科护理的核心内容。

6.产褥期护理:产褥期是孕妇分娩后到恢复期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护理重点包括:产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感染预防、恶露观
察、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

7.产科手术与麻醉:了解产科手术的种类、适应症、禁忌症以及麻醉方法对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孕妇安全至关重要。

8.妇产科伦理与法律:了解妇产科领域的伦理原则、法律法规以及医疗纠纷的处理对于维护孕妇权益和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仅为您提供了一个简短的产科知识重点笔记。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笔记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笔记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笔记一、妇科常见疾病1、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指来源于子宫肌层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

其症状表现有月经不规律、经期过多、经期延长、腹痛以及压迫膀胱引起尿频等。

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

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以外的部位,如盆腔腹膜、卵巢等,引起月经不调、腹痛、性交疼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3、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和子宫壁的炎症,主要症状有发热、下腹疼痛、白带异常等。

治疗方法为抗生素治疗。

4、盆腔炎盆腔炎是指盆腔内脏器或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症状为下腹疼痛、发热、白带异常等。

治疗方式为抗生素治疗、介入治疗等。

5、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指卵巢内形成的液性或实性肿块,常见症状有月经不调、下腹胀痛等。

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6、宫颈炎宫颈炎是宫颈炎症,症状为白带增多、阴道不规则出血、疼痛不适等。

治疗方式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及保持宫颈清洁。

二、产科常见疾病1、妊娠合并高血压妊娠合并高血压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高血压,一般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

主要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导致子痫、胎儿宫内窘迫等。

治疗方式包括控制血压、保持休息和输液等。

2、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症状为多尿、口渴、体重下降、乏力等。

治疗方式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胰岛素治疗等。

3、宫内发育受限宫内发育受限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受限,导致胎儿体重低于正常低于胎龄的10%。

常见症状为宫高增长缓慢、羊水过少等。

治疗方式包括定期产检、输液等。

4、羊水过多羊水过多是指孕妇子宫腔内的羊水量超过2000ml。

常见症状为腹围增大、心前区胀痛、吞咽困难等。

治疗方式包括抽取羊水、输液等。

5、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指孕妇妊娠期间胎膜破裂,羊水过早流出。

常见症状为阴道流出液量增多、羊水呈脓性恶臭等。

治疗方式包括抗感染治疗、保持卧床等。

妇产科重要基础知识点

妇产科重要基础知识点

妇产科重要基础知识点
妇产科是一个专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和妊娠、分娩等相关问题的
学科。

作为妇产科医生或学生,掌握以下重要基础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1. 生殖系统解剖学: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器官功能和相互
关系,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和阴道等。

2. 妇科常见疾病:掌握常见的妇科疾病,如宫颈炎、子宫肌瘤、卵巢
囊肿、乳腺疾病等,了解其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

3. 妊娠与生殖生理学:熟悉妊娠期的生理变化、胎儿发育过程、分娩
过程和产后恢复等,并了解产前保健和产后护理的重要性。

4. 妊娠管理与并发症:了解妊娠期的管理和监测方法,包括产前检查、孕期营养、孕期筛查和产前诊断等,同时了解妊娠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早孕反应、妊娠合并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等。

5. 分娩与产科手术技术:熟悉自然分娩的过程、产程监测和助产技术,理解剖宫产等产科手术的适应症、操作步骤和风险。

6. 优生学:了解遗传咨询、胎儿筛查与诊断技术,能够提供遗传咨询
和辅导。

7. 妇科肿瘤学:熟悉妇科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包括乳
腺癌、子宫颈癌和卵巢癌等常见妇科恶性肿瘤。

8. 妇科手术技术:了解常见妇科手术技术,如宫腔镜手术、子宫肌瘤
切除术和子宫腺肌症手术等,熟悉操作步骤和术后护理。

以上是妇产科领域的重要基础知识点,对于从事妇产科医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的人来说,全面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将能更好地进行妇产科诊断与治疗,为女性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西医助理各科目笔记总结要点--妇产科学(四)

中西医助理各科目笔记总结要点--妇产科学(四)

中西医助理各科目笔记总结要点--妇产科学(四)第六单元分娩一、决定分娩的三因素:产力、产道、胎儿(一)产力1、子宫收缩力――是临产主要产力迫使宫颈管短缩直至消失,宫口扩大胎先露部下降和胎盘胎膜娩出。

2、腹肌及膈肌收缩力――第二产程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促胎盘娩出3、肛提肌收缩力协助胎先露部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作用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有助于胎盘娩出(二)产道1、骨产道: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骨盆出口平面2、软产道: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三)胎儿:大小,胎位,有无畸形双顶径――胎头的横径枕下前囟径――胎头俯屈后以此径通过产道矢状缝――是确定胎位的重要标志二、枕先露的分娩机制1、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2、下降――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3、俯屈――上枕横径变为枕下前囟径4、内旋转――矢状缝与中骨盆及出口前后径相一致5、仰伸――胎头娩出,胎儿双肩径沿左斜径进入骨盆入口6、复位――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7、外旋转――胎头与胎肩垂直8、胎儿娩出三、分娩的经过1、临产的主要标志:规律宫缩,胎头下降,宫口扩张2、产程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11-12小时)宫口扩张潜伏期(3cm):8小时>16h为延长活跃期(4-10cm)4h >8h为延长胎头下降:以胎头颅骨最低点与坐骨棘平面的关系标明破膜:多在宫口近开全时破裂灌肠条件:初产妇宫口扩张<4cm,经产妇<2cm禁忌:胎膜早破,阴道流血,胎头未衔接,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宫缩强估计1h分娩,严重心脏病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胎头拨露,着冠1-2h会阴切开指征:会阴过紧或胎儿过大,估计分娩时会阴撕裂不可避免;母儿有病理情况急需结束分娩者。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5-15分钟胎盘剥离征象:子宫体变硬呈球形,宫底升高达脐上阴道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阴道少量流血轻压子宫下段时,子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第七单元正常产褥一、生殖系统变化(一)子宫子宫复旧:时间6周(产后1周在耻骨联合上方)表现: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子宫内膜再生:产后6周完全修复子宫颈:产后4周完全恢复(二)阴道:会阴裂伤在3-5日内愈合产后3周重新出现粘膜皱襞二、乳房泌乳的基础(垂体催乳激素)胎盘生乳素在6小时内消失孕激素在产后几日降下,雌激素在产后5-6日下降至基线初乳――产后7日内的乳汁(含胡萝卜素,蛋白质多,脂肪和乳糖量少)三、血液系统变化1、血容量:产后3日内↑15-25%,产后2-3周恢复正常产后24h内易发心衰2、产褥早期:血液高凝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产后2-3周内降至正常RBC及血红蛋白逐渐增多,WBC早期高,PLT↑四、内分泌变化不哺乳产妇――产后6-10周月经复潮,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女――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胎盘生乳素于产后3-6小时不能再测出。

妇产科笔记重点

妇产科笔记重点

第一单元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第一节外生殖器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称为外阴(一)阴阜为耻骨联合前方的皮肤隆起.青春期开始生长呈倒三角形分布的阴毛。

(二)大阴唇为两股内侧一对纵行隆起的皮肤皱襞,内侧面湿润似黏膜.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含丰富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伤后易形成血肿。

(三)小阴唇为位于两侧大阴唇内侧一对薄皮肤皱襞。

表面湿润,无毛,富含神经末梢。

四)阴蒂由海绵体构成,可勃起。

阴蒂头富含神经末梢,为性反应器官。

(五)阴道前庭为菱形区域,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两侧为小阴唇。

阴道前庭有:1.前庭球 2。

前庭大腺向内侧开口予阴道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

性兴奋时,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此腺,若腺管口闭塞,形成前庭大腺囊肿或前庭大腺脓肿。

3。

尿道外口 4.阴道口及处女膜阴道口位于尿道外口后方的前庭后部。

其周缘覆有一层较薄黏膜皱襞,称处女膜。

处女膜孔可因性交或剧烈运动而破裂,并受分娩影响,产后仅留处女膜痕。

女性内生殖器位于真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一)阴道是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通道.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为上宽下窄的管道,前壁长7~9cm,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长10~12cm,与直肠贴近。

上端包绕宫颈阴道部,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

宫颈与阴道间的圆周状隐窝称阴道穹隆,分前、后、左、右4部分,后穹隆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

阴道壁自内向外由黏膜、肌层和纤维组织膜构成。

黏膜层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无腺体;有许多横行皱襞,伸展性较大;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肌层由内环和外纵两层平滑肌构成。

纤维组织膜与肌层紧密粘贴。

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肿。

二)子宫是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

位于盆腔中央,前为膀胱,后为直肠,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

宫底位于骨盆入口平面以下,宫颈外口位于坐骨棘水平稍上方。

中医妇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妇科学重点笔记

1.《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该书最早描述了妇女特有的生殖脏器并记载闭第一首妇科方剂是四乌贼骨—芦茹丸。

2.《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3.《达生篇》中提出的临产六字真言是睡,忍痛,慢临盆。

4.《金匮要略》开创了妇产科辨证论治和外治法治疗妇科病的先河。

5.宋代:妇产科开始独立分科;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为历史上第一部妇科与产科合论的妇产科专著“妇人血为根本”。

第一章女性解剖生理特点1、子宫,又名女子胞、胞宫、胞脏、子脏、子处、胞室、血室。

2、子宫的功能是:排出月经,孕育胎儿(分泌带液,排出恶露),特点是亦藏亦泻,藏泻定时。

3、阴道是连接子宫与阴户的通道,也是胎儿娩出的通道,故又称产道、子肠。

4、阴户:又称四边、产户,指女性外阴,包括阴道前庭及其两侧的大小阴唇,前面的阴蒂和后面的阴唇系带,会阴。

5、《诸病源候论》“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属玉门。

”6、月经,是子宫定期出血的生理现象;月经来潮标志女性发育成熟;月经周期一般28~30天;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称经期,正常为3~7天。

定期两月一至者为“并月”;三月一至者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至者为“避年”;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者为“暗经”;妊娠早期,个别妇女仍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胎儿者称为“激经”。

7、月经产生机理:月经的产生是肾—天葵—冲任—子宫相互调节,并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作用下,子宫定期藏泻的结果。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人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中医妇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妇科学重点笔记

1.《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该书最早描述了妇女特有的生殖脏器并记载闭第一首妇科方剂是四乌贼骨—芦茹丸。

2.《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3.《达生篇》中提出的临产六字真言是睡,忍痛,慢临盆。

4.《金匮要略》开创了妇产科辨证论治和外治法治疗妇科病的先河。

5.宋代:妇产科开始独立分科;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为历史上第一部妇科与产科合论的妇产科专著“妇人血为根本”。

第一章女性解剖生理特点1、子宫,又名女子胞、胞宫、胞脏、子脏、子处、胞室、血室。

2、子宫的功能是:排出月经,孕育胎儿(分泌带液,排出恶露),特点是亦藏亦泻,藏泻定时。

3、阴道是连接子宫与阴户的通道,也是胎儿娩出的通道,故又称产道、子肠。

4、阴户:又称四边、产户,指女性外阴,包括阴道前庭及其两侧的大小阴唇,前面的阴蒂和后面的阴唇系带,会阴。

5、《诸病源候论》“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属玉门。

”6、月经,是子宫定期出血的生理现象;月经来潮标志女性发育成熟;月经周期一般28~30天;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称经期,正常为3~7天。

定期两月一至者为“并月”;三月一至者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至者为“避年”;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者为“暗经”;妊娠早期,个别妇女仍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胎儿者称为“激经”。

7、月经产生机理:月经的产生是肾—天葵—冲任—子宫相互调节,并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作用下,子宫定期藏泻的结果。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人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第一节外生殖器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称为外阴(一)阴阜为耻骨联合前方的皮肤隆起。

青春期开始生长呈倒三角形分布的阴毛。

(二)大阴唇为两股内侧一对纵行隆起的皮肤皱襞,内侧面湿润似黏膜。

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含丰富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伤后易形成血肿。

(三)小阴唇为位于两侧大阴唇内侧一对薄皮肤皱襞。

表面湿润,无毛,富含神经末梢。

四)阴蒂由海绵体构成,可勃起。

阴蒂头富含神经末梢,为性反应器官.(五)阴道前庭为菱形区域,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两侧为小阴唇。

阴道前庭有:1。

前庭球 2。

前庭大腺向内侧开口予阴道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

性兴奋时,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

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此腺,若腺管口闭塞,形成前庭大腺囊肿或前庭大腺脓肿。

3。

尿道外口 4。

阴道口及处女膜阴道口位于尿道外口后方的前庭后部。

其周缘覆有一层较薄黏膜皱襞,称处女膜。

处女膜孔可因性交或剧烈运动而破裂,并受分娩影响,产后仅留处女膜痕.女性内生殖器位于真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一)阴道是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通道。

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为上宽下窄的管道,前壁长7~9cm,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长10~12cm,与直肠贴近.上端包绕宫颈阴道部,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

宫颈与阴道间的圆周状隐窝称阴道穹隆,分前、后、左、右4部分,后穹隆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

阴道壁自内向外由黏膜、肌层和纤维组织膜构成。

黏膜层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无腺体;有许多横行皱襞,伸展性较大;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肌层由内环和外纵两层平滑肌构成。

纤维组织膜与肌层紧密粘贴.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肿。

二)子宫是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位于盆腔中央,前为膀胱,后为直肠,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宫底位于骨盆入口平面以下,宫颈外口位于坐骨棘水平稍上方.当膀胱空虚时,成人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主要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子宫是有腔壁厚的肌性器官,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约5ml。

子宫上部较宽称宫体;宫体顶部称宫底;宫底两侧称宫角.子宫下部较窄呈圆柱状称宫颈.宫体与宫颈之比,女童为1:2,成年妇女为2:1,老年妇女为1:1。

宫腔呈倒三角形,两侧通输卵管,尖端朝下通宫颈管。

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官峡部,非孕时长约1cm,其上端因解剖上狭窄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的子宫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称组织学内口。

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妊娠末期可达7~1Ocm,形成子宫下段,成为软产道一部分。

宫颈内腔呈梭形称宫颈管,成年妇女长2.5~3.Ocm,其下端称宫颈外口,通向阴道.宫颈下部伸入阴道内称宫颈阴道部.未产妇的宫颈外口呈圆形;已产妇受分娩影响形成横裂。

1.组织结构宫体和宫颈的组织结构不同.宫体壁由内向外分为子宫内膜层、肌层和浆膜层3层。

子宫内膜分为致密层、海绵层和基底层3层。

内膜表面2/3为致密层和海绵层统称功能层,受卵巢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变化而脱落.基底层为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不受卵巢性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变化。

子宫肌层较厚,非孕时厚约0.8cm,由大量平滑肌束和少量弹力纤维组成,分为内层(肌纤维纵行排列)、中层(肌纤维交叉排列)、外层(肌纤维横行排列)3层。

子宫收缩时压迫血管能有效控制子宫出血。

子宫浆膜层在子宫前面,形成膀胱子宫陷凹;在子宫后面,形成直肠子宫陷凹。

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含少量平滑肌纤维、血管及弹力纤维。

宫颈管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黏膜内腺体分泌碱性黏液,形成黏液栓堵塞宫颈管。

黏液栓成分及性状受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变化.宫颈阴道部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表面光滑。

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2.子宫韧带共有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的作用)、阔韧带(有前后两叶,其上缘游离,外1/3部移行为骨盆漏斗韧带或称卵巢悬韧带。

卵巢内侧与宫角之间的阔韧带称卵巢固有韧带或卵巢韧带。

在输卵管以下、卵巢附着处以上的阔韧带称输卵管系膜。

在宫体两侧的阔韧带中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称宫旁组织。

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均从阔韧带基底部穿过)、主韧带(在阔韧带的下部,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为一对坚韧的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纤维束,是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的主要结构)和宫骶韧带(含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短厚有力,向后向上牵引宫颈,维持子宫前倾位置)4对.若子宫韧带、盆底肌及其筋膜薄弱或受损伤,可导致子宫脱垂。

(三)输卵管为一对细长、弯曲的肌性管道,位于阔韧带上缘内,内侧与宫角相连通,外端游离呈伞状,与卵巢相近。

全长8~14cm,是精子和卵子相遇受精的场所,也是向宫腔运送受精卵的通道.输卵管由内向外分为间质部(潜行在子宫壁内部分,长约1cm,管腔最窄)、峡部(细而较直,管腔较窄,长2~3cm)、壶腹部(管腔宽大且弯曲,长5~8cm,内含丰富皱襞)、伞部(长1~1.5cm,开口于腹腔,开口处有许多指状突起,有“拾卵”作用)4部分. (四)卵巢成年女性卵巢约4cm×3cm×1cm大,重5~6g,灰白色。

卵巢有生殖功能和内分泌作用。

卵巢表面无腹膜,由生发上皮覆盖。

上皮深面有一层致密纤维组织称卵巢白膜。

再往内为卵巢实质,外层称皮质,内层称髓质。

皮质是卵巢的主体,由各级发育卵泡、黄体和它们退化形成的残余结构及间质组织组成;髓质由疏松结缔组织及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以及少量与卵巢韧带相延续的平滑肌纤维构成. 第三节女性生殖器官血管、淋巴和神经 (一)血管及其分支内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道内动脉.盆腔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并在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并相互吻合,使盆腔静脉感染容易蔓延.淋巴分布与生殖器官淋巴的流向女性生殖器官和盆腔有丰富的淋巴系统,淋巴结沿相应血管排列,成群或成串分布。

分为外生殖器淋巴与盆腔淋巴2组。

1.外生殖器淋巴(1)腹股沟浅淋巴结:(2)腹股沟深淋巴结:2。

盆腔淋巴分为髂淋巴组(由髂内、髂外及髂总淋巴结组成)、骶前淋巴组(位于骶骨前面)和腰淋巴组(位于腹主动脉旁)3组。

阴道下段淋巴主要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阴道上段淋巴与宫颈淋巴回流相同,大部汇入髂内及闭孔淋巴结,小部汇入髂外淋巴结,并经宫骶韧带汇入骶前淋巴结.宫体、宫底、输卵管、卵巢淋巴均汇入腰淋巴结,小部分汇入髂外淋巴结。

宫体两侧淋巴沿圆韧带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三)内外生殖器官神经支配由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共同支配。

1。

外生殖器的神经支配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 2。

内生殖器的神经支配主要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第四节骨盆女性骨盆是支持躯干和保护盆腔脏器的重要器官,又是胎儿娩出时必经的骨性产道,其大小、形状直接影响分娩过程.女性骨盆较男性骨盆宽而浅,有利于胎儿娩出。

韧带连接骨盆各部之间的韧带中,有两对重要的韧带,一对是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骶结节韧带,另一对是骶、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骶棘韧带宽度即坐骨切迹宽度,是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的重要指标.妊娠期受性激素影响,韧带松弛,有利于分娩.(二)骨盆的分界坐骨棘间径是衡量中骨盆大小的径线,又是分娩过程中衡量胎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骨盆的类型根据骨盆形状分为4种类型.1。

女型为女性正常骨盆,最常见。

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

骨盆侧壁直,坐骨棘不突出,耻骨弓较宽,坐骨棘间径≥10cm。

我国妇女约占半数。

2。

扁平型较常见。

入口呈扁椭圆形,横径大于前后径。

耻骨弓宽,骶骨失去正常弯度,变直向后翘或深弧型,故骨盆浅.我国妇女约占25%.4.男型少见。

入口略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较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出口后矢状径较短.骨盆腔呈漏斗形。

第五节骨盆底(一)骨盆底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出口,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于正常位置。

骨盆底由外向内分为3层。

1。

外层由会阴浅筋膜及其深面的3对肌肉(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及一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组成。

球海绵体肌收缩时能紧缩阴道又称阴道括约肌。

2.中层为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筋膜及其间会阴深横肌及尿道括约肌(环绕尿道,控制排尿)组成,其中有尿道和阴道穿过.3。

内层为盆膈。

是骨盆底最坚韧的一层,由肛提肌及其内、外面各覆一层筋膜组成。

有尿道、阴道和直肠穿过。

肛提肌构成骨盆底大部分。

每侧肛提肌自前内向后外由耻尾肌、髂尾肌和坐尾肌3部分组成。

肛提肌起最重要的支持作用。

因肌纤维在阴道和直肠周围交织,有加强肛门和阴道括约肌的作用.第二单元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妇女一生划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7个阶段。

中肾管退化,两条副中肾管发育为女性生殖道.3。

月经初潮:为青春期的重要标志。

通常发生于乳房发育2年后。

此时月经周期常不规则。

第二节卵巢功能与卵巢周期性变化一)卵巢的功能卵巢是女性的性腺,其主要功能有产生卵子和产生性激素.(二)卵巢周期性变化1。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自月经第1日至卵泡发育成熟称卵泡期,需10~14日。

2。

排卵:卵细胞被排出的过程称排卵.排卵前卵泡黄素化,产生少量孕酮。

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3。

黄体形成及退化: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壁塌陷,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有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

在LH排卵峰作用下进一步黄素化,形成颗粒黄体细胞及卵泡膜黄体细胞.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黄体体积和功能达高峰,直径1~2cm,外观色黄.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

黄体退化时黄体细胞逐渐萎缩变小,周围的结缔组织及成纤维细胞侵入黄体,逐渐被结缔组织取代,组织纤维化,外观色自称白体。

排卵日至月经来潮为黄体期,一般为14日。

黄体功能衰退后月经来潮,此时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

(三)卵巢性激素的合成及分泌卵巢合成及分泌的性激素均为甾体激素,主要有雌激素(雌二醇(活性最高)及雌酮,雌三醇是雌二醇代谢产物活性低)、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

1.雌激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使肌层增厚;增进血运,促使和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②使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殖;③使宫颈口松弛、扩张;宫颈黏液分泌增加,稀薄,易拉成丝状;④促进输卵管肌层发育,加强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振幅;⑤使阴道上皮细胞增殖和角化,黏膜变厚;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使阴道维持酸性环境;⑥使阴唇发育丰满,色素加深;⑦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⑧通过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⑨促使乳腺管增殖,乳头、乳晕着色;⑩促进水钠潴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