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个被称为“五部曲”的教学模式,它包括:引入、启发、讲解、练习和巩固。
首先是引入,引入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问题、图片、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展示一个吸引眼球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主动进入数学学习的状态。
接下来是启发。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巧妙地给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讨论,自主地发现问题背后的数学规律和概念。
这种启发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然后是讲解。
在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或讨论的结果,逐步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这里的讲解应该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并通过图表、实物等方式加强讲解的效果。
接着是练习。
在这一环节,学生需要进行一些基本的练习,巩固刚才学习的内容。
练习既可以是一些基础的计算题,也可以是一些思维拓展题,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最后是巩固。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巩固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教学模式是很科学和有效的。
通过引入、启发、讲解、练习和巩固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使数学变得更加有趣。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是指数学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包括情境引入、学习导入、新课讲解、练习巩固和作业布置。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情境引入是数学课堂的第一个环节。
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或具体的示例,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老师可以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应的数学问题。
学习导入是数学课堂的第二个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通过查缺补漏、复习之前学习的知识点等方式,帮助学生温习和回顾已学过的内容,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
老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复习和回忆相应的数学知识。
第三个环节是新课讲解。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会详细讲解新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演示和分析。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老师还要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和消除疑惑。
第四个环节是练习巩固。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会给学生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主体和参与者,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目的。
谈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五环节
谈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五环节何谓生本课堂?就是在课堂上切实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前置性学习(课前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以自己的知识储存与认知水平为起点先自学,教师再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再进行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等。
其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探究、突出合作。
本文从小学高段数学的角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生本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一、前置性作业环节生本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
前置性作业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以培养学生探究教材、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素养。
前置性作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留前置性作业。
教师设计的前置性作业应目标明确,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尽量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做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能得到学习方法的启迪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也能暴露出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引发讨论。
二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前置性作业。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预习”移到课堂中,即在上课开始时,就让学生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按照教师的“自学指导”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实践、自主练习。
这时的学生学习是在老师指导下的统一行动,是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的探究、实践与练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增强了时间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一般在课内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组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
这是生本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内容是集体探究解决个体自主探究中尚未解决或比较模糊的问题。
流程是:梳理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要求→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汇报。
探究小组成员一般按优良中差或优良中中搭配。
选出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组长的任务有分工、协调、帮助、评价等。
分工是指确定一、二、三、四发言人的任务,小组交流后选择一个问题再进行讨论,准备班级汇报。
小组的第一发言人一般为不善于发言或程度较差的学生,优秀者一般最后发言。
低年级数学五环节教学模式
低年级数学五环节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教材中的情境呈现的方式主要是主题情境图,通过人物的对话给出多条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主题图提供的素材,创设丰富、引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诱导学生自觉进入学习活动中,获取足够的信息量。
2.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获取的信息,教师引导小组进行合理地加工梳理,保留学习新知基本的和重难点信息,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此环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利用已有的知识,借助于直观与操作,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体验“做中学”的重要性。
这是非常重要的,更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之处。
教学中让学生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亲身感知、动手操作。
在独立思考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小组的合作探究,交流自己的观点,初步完善认知结构。
4.引导建构,解决问题。
在小组的合作探究交流基础上,各小组代表发言,其余小组给予补充。
在学生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根据交流情况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点拨,完善知识脉络,继而解决问题。
5.拓展延伸,强化新知。
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有简单到复杂,由基本到综合,循序渐进地设计练习,让学生既学得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练习的设计要层次清楚有梯度、素材选取广泛有情趣、题型丰富多彩多样化。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小学数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有以下五个环节:“设境引疑——尝试探疑——交流解疑——练习释疑——总结升华”等。
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组织合作探索,点拨启发评价。
具体操作如下设境引疑就是创设情境,引发疑问。
小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源于充满疑问和有趣问题的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是“问题——探〃究”教学的首要环节,是考验教师智慧和能力的一个环节,创设的情景不仅要有趣,更重要的是其中要蕴含与本节课教学有关的数学问题。
另外,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能简单地直接给出,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活动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尝试探究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看书、演算,也可以操作,甚至还可以同桌或小组内互相讨论等,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思考与探索,对问题形成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
尝试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可续探究地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总之,凡是学生能够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
交流解疑是指在学生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提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使学生在相互启发下逐步解决心中的疑惑,同时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事先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教师要认真组织好此环节的交流,使学生能畅所欲言,对于大家都困惑的地方,教师可以适当点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小学数学是孩子们学习的第一门课程,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需要带领学生们认识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并且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
然而,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呢?在我看来,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五部曲”的第一步是导入。
导入是为了让学生们明确本节课的主题、目标和意义,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导入应该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如: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出一些问题和思考,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探求精神。
导入要简明扼要,并且容易理解,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们从容易,快速地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五部曲”的第二步是讲解。
讲解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师将知识点进行解释、示范和演示的环节。
讲解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原则,帮助学生们逐步地理解知识。
同时,讲解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部曲”的第三步是练习。
练习是让学生们巩固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让学生们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
在练习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们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们逐渐自信地完成练习。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找到错误和进步之处,从错误和进步中吸取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五部曲”的第四步是总结。
总结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将整个课程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的过程。
在总结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重新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明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省思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写出自己的心得和感受,并且展望未来的学习方向。
“五部曲”的第五步是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让学生们巩固和拓展知识的过程。
在作业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任务,选择适当类型的作业,量力而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是一个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学科实施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做法
数学学科实施“课堂教学五环节”的做法学校推行的“课堂教学五环节”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课堂上老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况,充分突出学生主动学习的地位,教师只是指导者的角色,这样就使主导和主体和谐统一起来,从而使课堂发挥出最大效益。
针对我们数学学科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一)自学感悟,质疑寻难此环节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课型可布置课前预习或课上自学。
三年级开始逐步要求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根据《两导两练》中的“导入新知”、“精要交流”两大板块,结合数学教材例题独立学习,思考,形成自我认识。
如果新学内容需知识迁移,也就是需要复习回顾旧知,则教师提前出示复习内容,由同桌二人共同完成。
组员叙述,组长做修正补充,教师一般不介入,估计学生有问题的,教师可以适当抽查,了解学情。
(注意:此环节教师要眼观六路,密切注意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发现学生自学中出现的模糊认识)(二)小组交流,互学共享此环节是在独立完成自学后,针对《两导两练》中“精要交流”部分,小组成员(4人小组带着收获和疑问在小组内交流,借助组内同伴的帮助初步解决能解决的问题,实现基本达标,同时筛选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做好标记,准备在全班进行课堂讨论探究。
(注意:教师要行间巡视,以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点拨和启发,并记下最强、最弱小组,以便帮助较弱小组提高学习效率)(三)提炼要点,合作探究在小组交流完毕之后,由有问题的小组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全班同学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是由教师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提出重点问题并得到学生的认同,使提出的问题成为本阶段学习的切入点,由此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交流辩论等,提问题时可由课件再现例题中的关键点,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或者不再出现例题,而是例题的变型,要求学生用掌握的知识点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注意:在学生展示或汇报时,教师应集中注意力适时点拨、小结,特别提醒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述问题。
小学数学五环节教学法
小学数学五环节教学法一、教学策略教与学应是一件愉快、有益的事,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应是教师永恒的追求。
数学教学效率高低不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什么。
同样的学习结果,用时间较少,则教学效率高。
小学数学五环节教学法正是基于学习的高效率和课业的低负担才实施的。
五环节是:(一)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二)目标定位,独立自学。
(三)小组互助,质疑释疑。
(四)课堂讨论,达成目标。
(五)课堂小结,归纳升华。
其中学生的独立自学是整个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的前提和保障,所以强调独立自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一个中心”:让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把握“两讲两不讲”:讲易错点,讲易漏点,学生已学会和能自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遵循三个原则:化整为零模块推进,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删去无效环节减少无效劳动。
在课堂上坚持“自学不充分不交流,交流不充分不展开讨论”。
二、具体的做法(一)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饥渴状态下吃东西特别香。
学习也是如此,当学生求知欲望很强时,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必然会产生迫切学习的欲望。
课堂教学只有创设真实的鲜明生动的问题情景,才足以挑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学生才能全心地投入求知活动中。
如在用商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时,老师不妨先创设这样的情景:(1)要将2.5千克油装在一些瓶子里,每个瓶子最多装0.4千克,需要几个瓶子?(2)包装1个礼盒用1.5米长的丝带,25米的丝带能包装几个礼盒?在这样的实际问题面前,学生探索的积极性特别高,个个绞尽脑汁出谋划策,就不难理解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师要努力激活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兴趣,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环节的数学教学模式
五环节的数学教学模式薛家峁镇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小学数学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的死教硬灌,学生被动消极的听(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和发展,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是实现优化课堂的根本途径。
为了使广大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章可循,我校吸收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摒弃其糟粕。
按照新的教学理念要求,特推出了小学数学新授课“五环节”的教学模式。
即:“促学引新——互助探究——体验反馈——点拨解疑——训练提升”。
此模式简单易操作,就是先让学生自己学一学、在小组交流交流,再把学习情况展示展示,然后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指导指导,最后练习巩固巩固。
一、促学引新促学,激发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引起学生迫切学习欲望,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平衡”,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景中,产生弄清求知的迫切需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开始,在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预设一定目标问题,激活思维,顺势利导,利用知识点设疑,或故事、游戏等引入新课。
同时要向学生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具体要求。
这一环节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
(本环节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二、互助探究导入新课题,在迫切要解决这个新问题的时候。
这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学课本,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有的放矢,学有成效,教师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编写好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
自学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基础、习惯、水平、方式、速度等去圈圈点点、画画写写、想想做做、思思说说,对自己不懂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同时将不太理解的内容钩画出来、以求同学间相互解答。
在自学和相互解决不了的问题基础上,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互动作用。
小学数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包括生活情境、数学情境,复习导入也可以。
情景图要先看懂图意,找出信息,再根据信息提问题。
请学生提问题时教师也可提示要求:如,让请提用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
问题最好由学生提出,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注重设计开课时的导入语言。
2、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问题提出后交由学生探究解决,可自主也可小组,探究提示要有指导价值,不虚拟、不笼统。
小组合作有效率,做到互查、互教、互问、互练、互促,这时教师要调控探究的进程,巡视、指导,收集交流素材。
3、汇报
交流,评价质疑。
小组或个人汇报、展示,自我讲解,注意多样化,组织好倾听,注重对话、评价、质疑、分享,这期间要注意预设不同的情况,用好生成的资源,要针对重难点设计高质量的有深度的师生对话。
这期间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读懂学生的真实想法至关重要。
4、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由师生共同完成,最后一定要有教师的概要讲述,要结合交流的素材,讲解精准,概括简洁,提升到位。
特别是知识点讲清讲透,做到当堂学会,同时注重数学思想、策略方法、活动经验的总结、提升和渗透。
5、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题目设计要做到适量性、典型性、层次性。
优先用好教材和新课堂中的题目(如注明读物页题),训练要有一定的量,对农村和城市学校及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使用题目。
注重做题后的交流点评,挖掘出题目的育人和文化功能。
做到堂堂情、人人清。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而一个优质的数学课堂,往往具备“五部曲”,包括问题启发、知识讲解、例题引导、实践训练和提升拓展。
下面,我将对这五个环节进行简单的探讨。
首先是问题启发。
在数学课堂中,问题启发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出感兴趣、思维激活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而且,问题启发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学会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是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环节。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简明扼要地讲解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师还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然后是例题引导。
例题引导是在知识讲解之后,提供一些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解题演练。
通过演示解题过程,学生可以了解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掌握解题的基本技巧。
在演示解题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是实践训练。
实践训练是学生独立完成习题的环节。
通过课后练习和作业布置,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巩固和应用。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量布置不同难度的习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纠正错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是提升拓展。
提升拓展是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拓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推理、解决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引导发现等方式,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法构建的新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模式,其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更能体现师生的民主平等,实现情感交流。
那么何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五步教学方法呢?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法第一步:激趣引入是指激发情感、激起兴趣。
要求教师首先要充满感情,满怀激情,善于搭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其次,要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坟和手段,千百万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极大地激起学生求知兴趣,从而引出新知或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亢奋的情绪下来展开学习任务。
这一环节将起到把学生带入活动角色的作用。
如何激趣引入呢?过去,我们经常这样开始上课:“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什么什么。
”倒是简单明了,开门见山。
可是却把知识的前后联系、数学自身的魅力、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心理需求统统置于不顾,这种无情无境的,冷冰冰、硬邦邦的导入模式让学生毫无兴趣可言。
而现在有不少老师生搬硬套课本中的主题图,认为这样就是创造情景,但效果往往让老师掉眼镜,学生还是很难进入学习状态。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
因为只有在各种有益的环境中,才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学生内部逐步形成的知识、经验、策略、模式、感受和兴趣,甚至是冲动。
因此我在“激趣”两字上做文章。
创设情境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如讲故事、做游戏、联系生活、复习旧知、问题悬思等等,但尽量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能结合生活实际最好。
引出新知要巧妙,要能把前面的激趣很好的结合起来。
综合我们平时的试验,主要有下面几种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
2、创设趣味性情景,引发好奇心。
3、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4、创设生活情境,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5、创设故事情境,进入角色。
6、创设竞争情境,活跃思维。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小学数学课堂作为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第一个阶段,是其数学学习中极为关键的一步。
而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课堂设计以及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中,“五部曲”便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包括预习引导、概念导入、答疑解惑、新知讲解以及课堂练习。
一、预习引导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预习引导,让孩子先对要上的课进行预习,掌握基本的知识框架,为正式上课做好准备。
预习引导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为孩子们发放教材或习题册,鼓励孩子们提前阅读和完成相关习题,也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网上学习资源等。
通过预习引导,能够让孩子们在上课之前就对基本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够提前发现自己的掌握不足之处,便于在教师上课的时候提出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概念导入在上课正式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先对今天的主题做出一个简单的概念导入,引导孩子们进入学习状态。
概念导入可以是一些形象化、趣味化的形式,例如用图片、影像、故事等形式为孩子们展示本次上课的主题。
教师还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语气,将学习过程打造成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答疑解惑在概念导入之后,教师会针对上次课及预习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这一环节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解答孩子们的问题,一方面能够帮助孩子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学习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四、新知讲解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教师会对孩子们的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针对性地为孩子们讲解新的知识点。
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儿童易理解的语言,让学生易于理解,并且避免一句话讲到底,讲解要点多而杂、晦涩难懂。
教师应该在讲解中适时地增加实例说明,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点,并在讲解之后进行总结和梳理,确保孩子们能够掌握重点知识。
五、课堂练习在新知讲解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孩子们进行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重点和难点。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结构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结构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结构,概括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3分钟)
1、复习回顾、迁移铺垫。
(2-3分钟)为使前面学过的旧知识更好的迁移到新授知识,教师有重点的引导学生复习回顾是很有必要的,逐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比方口算等
二、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2-3分钟)
要注重数学的生活化,趣味性,导课要力求新颖,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及年龄结构。
出示(或口述)学习目标。
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所达成的目标任务。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或探究新知)。
(5-10分钟)
本环节教师应重点在教法与学法指导上下功夫,教师重点设计好自学提示或自学指导,要求学生结合自学提示及自学要求展开自学活动,根据知识难易水准能够采用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合作的形式能够是小组内的同学之间的合作,也能够是师生之间的合作。
教师要重点做好巡视指导。
四、汇报交流展示、点拨指导、总结规律(5-10分钟)
重点要求学生对自学情况实行个别、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实行重点知识的讲解与点拨指导。
五、练习巩固、即时反馈(5分钟)
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设计针对性题目(即教什么就练习什么),重点
能够结合教材做一做练一练等题目练习。
六、当堂检测(10分钟左右)
当堂检测为课堂练习的重点环节,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学重点知识设计综合检测题,检测题的设计应重视基础性、针对性、层次性和综合性,题型设计要全面,表达知识练习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适当实行拓展练习。
七、小结评价与作业(2分钟)
你学到了什么?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让学生说。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从基础数学知识到逐渐提高数学能力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种称为“五部曲”的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进行浅谈。
我们来了解“五部曲”的具体内容。
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包括导入、讲授、练习、巩固和归纳总结五个环节。
这五个环节在数学教学中是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首先是导入环节。
导入是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状态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使用一些趣味性强的数学问题,或者让学生展示一些与当堂课相关的数学实践经验等。
导入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对数学课堂内容的期待和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紧接着是讲授环节。
讲授环节是数学知识的阐述和讲解的过程。
在讲授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清晰的课堂教学设计、生动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等方式,向学生详细解释数学知识点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和抽象出数学规律。
接下来是练习环节。
练习环节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和培养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点的应用,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和方法。
然后是巩固环节。
巩固环节是对已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测或复习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检验和巩固已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点。
巩固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最后是归纳总结环节。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轻松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又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若想要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不仅仅是要让他们掌握数学公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数学中的本质和思维道路。
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五部曲”教学法,具体如下:第一步:引入引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头等大事,一环套一环,引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使得学生对下面的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兴趣。
引入的方式包括故事、动画、视频、实验等等,如“我小时候的数学学习”,或者使用学生喜欢的动漫人物来进行教学,都是不错的选择,第二步:讲解讲解是课堂上的难点,也是最基础的部分。
在讲解时,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和依据科学教学的精神。
教师需要保证语言简练,不要用生僻的词汇,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抓住重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在听讲的同时思考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步:示范在数学课堂中常常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问题,而示范是针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示范过程中,老师需要举出一些实例,比如通过用公式解决问题,以及解析解题思路等等。
通过示范,学生才能明白原本不易理解的数学问题。
第四步:练习练习是巩固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课堂中我们需要进行一些例题讲解,让学生可以自己在课堂上完成一些计算题目。
通过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数学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同时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巩固。
第五步:总结在课堂结束前,教师需要总结这节课所讲的内容,反思与发现,并巩固学生的思维和记忆。
同时,也要在总结中强调一些需要注意的点,让学生听懂重点,记住难点,把所学知识牢记于心,备下学习的资本。
综上所述,上述“五部曲”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教学流程,同时也是教学中最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综合能力的方法。
因此,教师能够尽可能的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把教学搞得生动有趣,那么学生在小学阶段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机理,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自主学习,发挥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五部曲”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分为钩子引入、知识展示、示范操作、学生练习和课堂小结五个环节。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浅谈一下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
一、钩子引入在数学课堂教学之初,通过一个巧妙有趣的问题或者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这个阶段教师需要通过问题设计、故事讲解、图片展示等多种方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渴望。
在教学有关平行线与垂直线的知识时,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开场,比如:有一对兄弟,一个喜欢走直线,一个喜欢走直角转弯,他们经常争论哪条路更快。
或者通过一幅画面,设计一个看图猜题目的环节,让学生根据画面推测出下面要学的内容。
这些方式都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
二、知识展示在钩子引入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知识的展示。
在这个环节需要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通过教师的讲解、展示课件、板书、多媒体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将要学习的内容。
这个阶段需要教师把握好时间和内容,避免过长时间的讲解和内容过于复杂,应该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明确要学习的知识点。
三、示范操作在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了初步的讲解后,需要进行示范操作。
这个环节是教师在黑板上进行实际的演示操作,让学生们看到教师是如何处理问题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示范操作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多采用一些具体生活例子、教具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在教学平行线与垂直线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演示两条平行线、垂直线的画法,再通过实物、图形等形象的具体事例进行示范,使学生对平行线与垂直线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
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彻底改革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学生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
为此,我们振兴街小学数学组准备进行“14221”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框架结构的设想“14221”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如下:活动:学生——学生——学生——教师——学生程序:发现问题合作学习交流主讲引导点拨达标拓展时间:10% 40% 20% 20% 10%二、具体教学流程的设想第一环节“发现问题”。
“学贵有疑”,但要想学生能够自主质疑,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敢问、乐问、会问的良好习惯,教师只有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公平善待每个学生的问题意识,让每个学生乐于提问,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让每个学生学会提问。
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并且出示自习提纲要详细,让学生清楚、明白、一目了然。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首先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促进知识的主动建构,这对教师优化设计教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在合作学习上,有以下几种情况:1、合作目标与任务呈现;2、小组预习与合作讨论;3、组际交流与集体讲授;4、小组评价与反馈补救。
而合作学习中的评价要注意;①评价要贯穿合作学习的全过程;②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③评价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即评价要有针对性)。
而在合作学习前必须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提炼知识点大胆尝试练习题,在学生想把自己理解的内容,所学的知识告诉别人时,提前整理出最简炼的讲稿——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第三环节“交流主讲”。
①同桌交流。
把自己整理的讲稿,人人进行同桌试讲,互提见解,交流互补。
讲后再修改各自的讲稿,这是对知识点的再认识,再理解,再巩固;②小组轮讲。
同桌修改整理后,人人在小组轮讲,听取大范围的意见。
然后第二次互补修改讨论、评价,并每组推荐一优一劣讲稿准备全班讲解;③班级主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第一篇:小学数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新授课五环节教学模式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包括生活情境、数学情境,复习导入也可以。
情景图要先看懂图意,找出信息,再根据信息提问题。
请学生提问题时教师也可提示要求:如,让请提用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
问题最好由学生提出,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注重设计开课时的导入语言。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问题提出后交由学生探究解决,可自主也可小组,探究提示要有指导价值,不虚拟、不笼统。
小组合作有效率,做到互查、互教、互问、互练、互促,这时教师要调控探究的进程,巡视、指导,收集交流素材。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小组或个人汇报、展示,自我讲解,注意多样化,组织好倾听,注重对话、评价、质疑、分享,这期间要注意预设不同的情况,用好生成的资源,要针对重难点设计高质量的有深度的师生对话。
这期间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读懂学生的真实想法至关重要。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由师生共同完成,最后一定要有教师的概要讲述,要结合交流的素材,讲解精准,概括简洁,提升到位。
特别是知识点讲清讲透,做到当堂学会,同时注重数学思想、策略方法、活动经验的总结、提升和渗透。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题目设计要做到适量性、典型性、层次性。
优先用好教材和新课堂中的题目(如注明×读物×页×题),训练要有一定的量,对农村和城市学校及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使用题目。
注重做题后的交流点评,挖掘出题目的育人和文化功能。
做到堂堂情、人人清。
第二篇: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固墙小学基于教学“五环节”创建高效课堂开展教研行动实施方案一、课堂改革的宗旨为适应新课程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决定进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
此次改革,以“人本教育、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改革课堂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过程为载体,以学生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创设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的育人环境,确保我校教育教学稳步发展。
二、五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说明“备课、上课一体化、教与学一体化”的五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用学案和预案代替了教案。
以“学习周期”为基本单位,将一个周期切分为五个时段,明确了每个时间短属性,成为备课、上课的五个环节。
具体这五个环节是:“预习----展示—反馈---巩固---达标”。
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确定教学的“目标”、转化成“问题”形成学案;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实施学案。
学习周期因人、因内容而宜,可以是一个课时,也可以十几个课时。
这个教学模式是比较固定、相对闭合的程序,一个周期内几个环节必须要有,顺序固定,周而复始。
一般情况下,程序的几个环节在学习一个知识单元的整个过程中应有一个完整的体现,但不一定在每节课中都体现出来。
一个环节可以是一节课,可以是几节课,也可以是几分钟。
每个环节有特定的任务和学习方法,不能随意改变。
单位时间内,紧扣任务,周密安排。
三、“五环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要求及说明(一)备课阶段目标引领即确定一个学习周期的学习目标。
确定目标要求:(1)、在备课之前,要求所有教师要熟悉或基本熟悉教材知识体系。
(2)、通过各种途径,或调查,或座谈,熟悉学生的现有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接受水平等,充分听取学生意见。
(3)、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确定本周期的学习目标。
要求:A、确定知识目标。
不同学科有各自的特点。
有的学科篇章知识点相对而言比较单一;不存在确定知识点的问题;有的学科知识点比较博杂,尤其需要确定,不能有什么就学什么,否则以后的诸多环节就是低效甚至无效劳动。
B、依据知识目标的教育功能,确定其它目标。
知识的差异性,决定了过程和方法的差异性,方法过程的差异性,决定着能力目标,决定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方式和培养目标。
既是教教材,又是用教材教。
教教材的目标是知识目标,用教材的目标是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把目标转化成适当的问题,成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案。
转化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问题要有层次性,应包括基础问题、探究问题、提高性问题,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
基础问题是供学生独立学习思考能解决的问题,探究性问题是合作交流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性问题是综合性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问题,适合在班内交流解决。
在明确目标,把目标转化成问题的基础上完成预案。
(二)师生互动四环节自主探究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自学学案,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解答,并把解答结果写在学案上,学生自学课一定要有专用的时间,可以在课下,也可以在课上,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教师给学生发自学学案,并且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包括相应的自学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也就是教师需要讲解的知识。
(2)、教师设置恰当的导人情境语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视具体情况确定有无)。
(3)、学生根据自学学案上的要求,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和工具书,自我完成学案要求的项目。
(4)、将思考结果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新发现的问题记录在相应的位置上。
(5)、坚决反对不经过自学就直接进入交流的课。
自学是交流的基础,交流是自学的深入、拓展和提升。
合作解疑(1)小组交流学生在课堂上每6人结为一组,进行交流。
A、相互检查识记性知识B、小组内交流思考结果,纠正在自学中得出的思考结果中存在的可能出现的错误,达成共识。
C、小组内交流在自学中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是在学习中自己发现的新问题,在交流过程中继续解决。
D、将组内结果和问题进行整理,以备在班内交流。
(2)班级内交流.A、组之间各派代表相互提问回答识记性知识B、组之间各派代表交流组内对于问题的思考结果,相互纠正。
C、组之间派代表交流组内在交流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是在交流中新发现的问题,在班内求解。
D、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相机点拨,开启学生思路。
对于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要及时肯定;对于小组讨论中存在认识差异的问题,由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理解和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再去阅读教材,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意见供学生参考,取得共识;如果还不能解决,作为课下思考题,留待下节课。
精讲点拨(1)教师总结包括内容:明确交流结果,强调本周期学习目标,评价学生在本周期学习行为,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进行点拨,解释。
全面完成学习任务。
巩固拓展每一个知识单元章节学习过程结束后,必须要有巩固拓展。
(1)、口头检测,组内相互提问,侧重于知识的记忆理解。
(2)、口头检测,班内相互提问,侧重于知识的运用和联想。
(3)、试题检测,用教师在备课中设计的检测题进行检测。
五、课堂教学五环节模式必须遵循的原则及说明1、学生主体性原则’我们教师必须充分地、从心目中确定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观念,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学生学习,“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学生要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他们自己去实现。
2、师生平等的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特定时段,师生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限。
教师必须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做首席学生,确定保持与学生的平视态势,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生也要摒弃“学生感”,勇于做“教师”。
3、尊重教材的原则教学中要强调教材的基础地位和主导作用,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结合学生的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拓展。
4、三维目标兼顾的原则知识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是基础,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生成能力,知识有助于生发情感,没有知识就什么也没有!必须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充分思考,充分体验,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进而促进高尚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5、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浅出的原则“教育即生活,生活即课程”,知识是从生活中抽象到了书上,都是来源于生活,因而必然可以还原于生活。
只有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才是鲜活的因而是有生命力的。
新课程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学科教学走进生活。
课堂教学必须用身边的生活激发学生体验和探究。
创设一定的情境,将知识放在生活的情境中理解,就会达到生动鲜活,深入浅出的效果。
6、全员参与和互动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由精英式的学习变成全员式参与,分层推进,在互动中交流信息,交流情感、交流体验,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享智慧和成果。
7、促进学生思维的原则课堂教学的活跃与否,主要是看学生的思维量,而不在于学生发了多少次言。
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形象、演绎与归纳、推理与顿悟、想象与联想等多种思维方式的运用,最容易激发灵感。
想方设法,促进学生思维,是设计每一个环节的原则。
8、灵活处理的原则教师的讲和学生探究,目标一致,并不矛盾。
主导不是主体,自主不是自流。
学生能做的事,教师一定不要代替,学生不能自主的,教师一定要讲。
9、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结合的原则合作交流、探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没有合作交流、探究就没有智慧的碰撞和成果的共享,就达不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效果。
但这并不意昧着放弃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有充分的切身的体验以及对知识体系完整性的把握。
独立思考是合作交流、探究的基础,合作交流、探究是独立思考的延伸和升华。
10、充分利用评价导向的原则利用学生心理,适时适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引导课堂的走向,可以推动课堂教学程序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
对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调控有着绝对的效果。
固墙小学2016/11/14第三篇:学校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团泊镇中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简介一、实施“五环节教学模式”重点要解决改进的问题我校实施“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已经四年,期间已经有两个县级立项课题结题,一个是初中“主体-高效”教学模式研究;一个是农村初级中学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实际上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和四年前比,并没有多大变化,大部分课堂效率仍然很低。
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1、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
教学导入无悬念,无疑惑,无问题,无情境,简单直接,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新旧知识衔接与铺垫,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
教师的讲解充斥课堂,老师以“讲”得好为最大满足,很少关注学生的感受、体验和需求,忽视了学生思考的过程、说的过程和写的过程,多是依靠课后的强化训练和重复操练来加以巩固,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关注了师生互动,但往往以预设的教学问题把学生纳入自己事先搭好的教学框架。
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非常简单,要么是事实性的问题,学生阅读课本就可以找到答案;要么是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几乎没有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深度,达不到应有的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