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合集下载

浅谈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问题

浅谈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问题

浅谈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问题本文认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无法做到“价值中立”,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但是,无论是对异文化的研究还是对自身文化的研究,都要以“相对价值中立”的态度,通过理解和诠释法,解决社科研究中研究者价值影响问题,追求相对客观、相对公正的研究结论。

标签:社会科学研究;价值取向;相对价值中立;诠释社会学科的研究与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样应同属于科学研究范畴。

但两者不可避免受研究者价值取向的影响。

从研究对象来讲,自然科学研究的是客观实在体,而社会学科研究的是人及其思维、感情、激情等方面的东西。

可见,社会学科的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不仅要看实在体,还要把研究对象当作具有七情六欲的复杂的人的活动去理解和诠释,否则研究将无从谈起。

本文从研究异文化和自身文化两个方面着手分析社科研究中研究者价值取向的影响问题。

一、研究异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当研究异文化时,其研究将难以避免或多或少受到研究者早已根深蒂固、潜移默化的价值取向的影响。

然而,科学研究就要求研究结果不能被主观价值左右,也就是实证主义和诠释主义者要求的都是研究中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在研究中可否研究者价值左右的问题,即通过理解或诠释的方法,也可叫做换位思考法。

当研究异文化时,实际上研究者凭借早已根深蒂固的文化和价值去解读另一个文化世界,所以这个研究受研究者自身凡人文化和价值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既然不可避免,那么干脆不求价值中立或无涉,只求“相对价值中立”。

相对价值中立是指人类现有的情况下,研究中试图无限接近价值中立或“绝对价值中立”,把价值取向的影响降到最低,追求较客观的结论。

追求相对价值中立具体如何操作呢?只能运用人类特有的理解或诠释的方法。

具体通过以下两点:一是必需有一个沟通的媒介,即语言、符号或普世的价值;二是必需依靠人类特有的理解品质。

首先,沟通是理解的前题,也是理解的方式。

他的实质是心与心的沟通。

不同的文化,千差万别,文化冲突(culture shock)时有发生,但毕竟同属人类,必有许多普世的语言和价值,即便是与世隔绝几千年的土著居民,也能理解简单的外来形体语言。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摘要】社会科学研究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入研究,社会科学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指导和建议,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多样,包括实证分析和定性研究等,旨在深入解析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社会科学研究也面临着伦理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等挑战,需要注重研究过程中的道德规范和持久发展。

重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至关重要,未来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注重跨学科合作和创新方法,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与人类福祉。

通过不懈努力,社会科学研究定将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价值问题、重要性、影响、目的、方法论、实践意义、伦理问题、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总结、社会impact1. 引言1.1 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社会科学研究是对人类社会现象进行系统观察和深入分析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政策、规划发展方向,提高治理效率和效果。

社会科学研究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社会文明的不断提升。

通过社会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更好地应对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

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为我们提供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认识和了解,还在于其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参考依据。

1.2 研究对社会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对社会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各个方面的现象和问题,社会科学研究能够为社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帮助社会更好地了解和解决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的发现和结论可以指导政府和组织制定政策和计划,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科学研究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创新和变革,推动社会向更加公正、平等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通过社会科学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规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从市民社会概念复兴谈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从市民社会概念复兴谈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QU从市民社会概念复兴谈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孙媛摘要近代以来,实证主义社会学家们首先提出了“价值中立”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新康德主义者质疑“价格中立”的唯科学主义倾向,提出了相反的“价值关联”原则.文章通过分析20世纪末市民理论等思想的复兴,试图阐明社会科学研究中,容易受研究者价值判断彩响的两个方面:研究框架的选择和研究对象餉解释,同时探讨“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两种原则的融合发展.关键词价值中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市民社会思想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20)250-0164-02“价值中立”通常指研究主体在依据自身的主观愿望,在选择了所要研究的问题之后,应客观地描述关于问题并得出的结论,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发端于以孔德、斯宾塞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家,系统地阐释于马克思•韦伯。

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最先对“价值中立”原则做出了阐释。

他们的主张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以普遍的规律及客观存在的现实为主,研究者们需要通过“价值无涉”的方法去观察、研究和解释研究资料。

这种观点建立在一种假设之中,也就是承认了客观事实可以通过人类的研究活动如实地、不加粉饰地呈现,并且得到概括。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理想的原则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客观世界的作用,以及社会科学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研究的特殊性。

首先,在社会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例如田野调查、小组访谈、问卷调查,研究者都会基于其自身的价值倾向,通过问题设置、动作、表情等方式,影响到最终的研究结果。

即便是在文本分析这样看似客观的研究方法中,研究者也不免会受主观好恶甚至是意识形态的左右,有选择的解释研究资料。

其次,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无感情、无思维的自然界,而是本身就带有情感和主观性的人以及社会关系。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在对话的过程中难免有传播和理解上的误差,而研究对象也会因其个人感情对事实加以筛选、保留甚至是歪曲。

笔者认为,在社会科学研究的程序上,主观价值判断对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研究框架的选择以及对研究对象的解释。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摘要】社会科学研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促进社会进步和解决社会问题来体现其价值。

价值观的影响和伦理问题的存在也需要引起重视。

在实践中,社会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尽管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得到了肯定,但未来仍需关注其发展方向和价值问题的重要性。

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进行探讨是必要的,以便更好地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价值问题、社会发展、社会问题、价值观、伦理问题、实践、肯定、发展方向、重要性1. 引言1.1 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社会科学研究在当今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社会科学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社会科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和规律,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趋势,为社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科学研究可以促进社会各个领域的创新和改进,推动社会向更加公正、平等、和谐的方向发展。

社会科学研究还可以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社会稳定和进步做出贡献。

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其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变革、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应该重视社会科学研究,支持和鼓励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做出努力。

1.2 价值问题的探讨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价值问题一直是备受争议的焦点之一。

许多学者认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观念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的结果和结论,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发展方向。

价值问题的探讨涉及到研究者对于社会现象的认识和评价,以及研究成果对于社会和个体的意义和影响。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价值问题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讨论,更是实践中不可避免的挑战和问题。

研究者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审慎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对研究的影响,努力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问题也与伦理问题密不可分,研究者需要遵守伦理规范,尊重研究对象的权利和尊严,确保研究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作者:覃慧娴张泽丙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1期摘 ;要:价值中立作为一种方法论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也是国内外社会科学界备受争议的论题。

本文追溯了价值中立的渊源,阐释了价值中立问题的内涵,讨论了价值中立问题的应用范围和限度,认为价值中立原则仍然值得今天的中国社会科学所借鉴。

关键词:价值中立;社会科学;价值关联一、关于价值中立的含义由于价值中立论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仍是处于发展中的理论,因而中国学者基本上都是在概述价值中立产生形成、发展过程的同时表述自己关于价值中立论的理解。

周蔚华认为“价值中立论”是韦伯吸收实证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价值中立思想和新康德主义把事实与价值、价值联系与价值评价作了区别的思想的产物,因而韦伯的价值中立论有如下两层意义:首先,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择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停止使用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而遵从他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不管用这种资料研究的结果是否对自己有用。

其次,对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要作出严格的区分,不能从事实的陈述推出应该的陈述。

齐修远则认为:“韦伯的价值中立原则是继承逻辑实证主义相关思想而但有其深刻之处。

即韦伯主要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范畴内阐释“价值中立”原则的而且亦不排除与价值相关的研究,因而韦伯的价值中立论主要是指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不可有自己的价值倾向因而要回避。

终止自己的价值判断不可援引科学为任何价值立场作出论证或辩护。

顾肃对“价值中立”含义的理解则是韦伯的价值“中立论”一方面吸取了体漠关于在规范描述之事物的突然与应然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思想鸿沟,另一方面又承认价值判断的不可回避性,但坚持指认与评价的区别。

并认为“价值中立”说反映了西方思想界在科学发展以后对其根本任务的一种认识的反思,即在科学知识系统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有必要主动排除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干扰,以相对纯化的方式对待其研究,以便适应客观性要求。

社会科学的“脱价值化”及“价值中立”问题

社会科学的“脱价值化”及“价值中立”问题

与抽象思辨的、 形而上的社会哲学知识不 同, 作为“ 经
验科 学 ” 的社 会科 学 知识 , 必须具 有 形 而下 的 、 与经 验 世 界相 关联 的确定 性 和可 检验 性 。当 然 , 会科 学 的 社
“ 伪命题” ① 需 要指 出的是 , 。 这些 理 由并 不是 自足
的, 而是靠一个更基 本的前提来支撑的 , 这个前提就 是设定 了价值的非客观实在性 。例如按照休谟 的说 法, 所谓价值 ( 如道德之善恶 ) 只是人们 内心 的主观 情感或情绪 , 而决非理性所 能发现其存 在 的客观事 实 。 他所提出 的把价 值 排 除在 “ 实 ” 外 的主 ② 事 之 张, 后来为实证主义者所继承和推广 , 逐渐演变为 并
◎ 赖 金 良
内容提要
社会科 学的“ 脱价值 化” 价 值 中立” 及“ 问题 , 一个 与社会科 学观及社 是
会科学方法论研 究紧密相关 的重要 问题 , 同时也是一个迄今仍 然众说纷呈且歧义丛 生的
话题 。以 自然科 学为典范塑造社会科 学, 否定价值 的客观实在性或事实特性 , 是支撑“ 脱 价值化” 主张 的基本前提 ; 个前提 并不具有 可普遍化 的公理意义 , 这 在经验主义 一实证主 义传 统之 外, 虽说拒绝“ 脱价值 化” 的具体 思路往往不 同, 但许 多思想家都肯定 了价值 的
学” 的社会科学 , 即社会科 学也像 自然科学一样 , 仅 仅只是关 于事实或实 在的知识 , 而不包含任 何关于 价值 的知识 , ——后来的新 实证论者甚至走得更 远 ,
以来社会科学形成和发展 的历史 , 更无法深入理解社
会科学“ 价值 中立” 问题 的缘由及其实质。 “ 脱哲学化 ” 所依据 的理 由是 , 社会科学 也像 自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一、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现代经济学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

其通过对某一特定经济现象、行为、政策等的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的数据和规律,从而对其他相关现象产生推论。

实证研究法具有系统性、客观性和可靠性等特点,可以从大量的数据和样本中推断整体的规律性。

例如,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分析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来判断某一政策的效果,或者通过对就业率等经济指标的分析,来判断整个经济的发展状况。

实验研究法是经济学中比较少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具有应用的价值。

其主要通过场外实验或者场内实验,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通过设计不同的处理组和对照组,观测不同的变量和行为反应,从而研究经济现象和行为的规律。

例如,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场内实验,设计不同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来研究员工的工作动机、时间分配情况等相关问题。

三、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收集大量的实证数据,深入分析探讨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经济学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购买决策因素等相关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企业营销战略的制定。

四、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主要是对某些经济现象和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和经验。

例如,经济学家可以通过案例研究,对不同企业的竞争策略、回报机制等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管理经济实体。

五、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是经济学中应用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在研究经济现象的发展过程、规律和演变过程时,具有比较强的实用性。

例如,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历史研究法,了解不同时期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及其经济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目前的经济政策制定。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和价值。

它不仅可以帮助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进行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研究,也可以指导政府和企业的决策和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经济学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浅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问题和反思

浅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问题和反思

浅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问题和反思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问题,其中价值中立论又是在西方影响较大的一种社会科学的方法。

本文追溯了价值中立的由来,阐释了价值中立问题形成的阶段,概括了价值中立问题的内涵,讨论了价值中立问题的应用范围和限度,认为价值中立原则仍然值得今天的中国社会科学所借鉴。

关于科学的价值中立的观点,在西方哲学思想中在较长时期内影响了占主导地位的科学观和认识论。

一般认为马克思·韦伯引入了现代的事实—价值两分的观点。

他在《社会学与经济学中“价值中立”的意义》这一经典论文论述了两方面的观点。

第一点他吸取了休谟的思想,认为在规范与描述之间、在断言某物实际上是什么与理想上应当是什么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因为我们加于事物的价值不属于这些事物的真理性,科学关心的是描述实际发生了什么,并且解释为什么。

自然,科学能够而且必须注意个人和团体在事实上怎样做出评价,但他们却不能从根本上真实地记录这个或那个事物是内在地有价值的,因而是在范畴上应当被评价的。

韦伯的第二个论点是有规定性的。

他从不认为价值是无足轻重的,也从不宣称每个人,特别是社会科学家应当总是避免价值判断。

与此相反,他坚持提出指认与评价的区别,二者不容混淆。

一个人在表达价值判断时,不应当自称这种判断是得到科学地确认的;因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

当社会科学家推崇某种行动时,他们应当尽力地说明自己所说内容中哪些是科学的发现,哪些是具有很不同地位的政策建议。

这是知识分子的真诚品质与尊重真理的原则所必然要求的。

一、“价值中立”问题的由来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原则的提出,和实证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极端争执有关。

实证主义的开山祖师、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就强调社会学要仿效自然科学,主张像物理学研究自然现象那样客观的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不带价值判断地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规律。

因此,在孔德那里社会学应该是和自然科学一样完全“价值中立”的,根本不应该有价值的因素,尽管他没有使用“价值中立”这一术语。

谈谈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和价值性

谈谈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和价值性

谈谈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和价值性社会科学是一种科学研究,客观描述和分析社会是其根本任务。

但由于社会现象的特殊性,这一任务往往成为一个难题。

社会科学不仅是一个纯理论的思维过程,也是一种文化和意识现象,对社会文化价值观有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社会科学的研究规范及其社会意义。

首先,要注意“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这两个范畴的联系。

谈社会科学的研究规范和性质,对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与研究者作相对的区分,强调社会科学家客观地研究社会,从方法论上讲,是必要的。

但是,社会研究作为社会科学家的社会行为,总是渗透着一定价值观念的。

谈社会科学的价值中立性,并不意味着社会科学家要回避对社会的责任,也不能否认研究者的价值观念对其研究有影响。

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案的设计,特别是根据研究的结论提出政策性的建议等等环节上,都会有价值判断的影响。

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它也伴随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

因此,可以说,价值性或价值关联性也是社会科学的显著特性。

其次,要注意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成果的应用,特别是它们与意识形态宣传的区别。

社会研究的对象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过程。

社会科学家作为社会人,与研究对象具有相似性或相似性,这使得社会研究具有特殊的困难,同时社会研究在规范和方法的应用上也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要求。

作为科学的社会研究,是一个经验和逻辑的过程,它遵循着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

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任何科学研究都是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是一个科学抽象的过程。

所谓抽象,需要在现象和本质、主体和客体(对象)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在认识论上,称之为“认识的间隔性原则”。

但是,在社会研究中,要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作出严格的区分,是很困难的。

社会研究者很容易把个人的、一己的主观价值态度当作客观的社会实际,甚至因一己私利而歪曲客观的社会事实。

由于社会研究对象和研究者的双重价值性,在方法论上提出价值上的“间隔”或“中立”是必要的。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结合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探讨了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经济学研究的价值和作用,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论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经济学、价值、应用、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案例分析、实证研究、作用、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经济学研究早已不再满足于仅依靠理论推演或经验观察的方式进行。

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引入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

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下,经济学研究能够更加系统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从而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更加严谨和科学的方法论支持。

随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逐渐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研究者开始重视如何利用这些方法来深入研究经济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引入不仅可以帮助经济学研究更好地捕捉真实的经济现象,还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还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问题的本质,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如何有效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作用,对于推动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部分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现象,探讨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了解经济现象和问题,还可以提供更有效的分析工具和决策支持。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进一步挖掘其在经济学领域中的作用和意义。

具体来说,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深入探讨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具体运用,进而总结其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效果。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能够帮助经济学家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规律,还能够指导政策制定及实践活动。

下面将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一、理论上的价值和运用1. 确定研究范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经济学家确定研究范围的有力工具。

经济学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如价格波动、市场结构、公司管理、金融政策等。

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经济学家确定研究议题,界定研究范围,由此可以清晰地了解研究对象的情况,以期有效地展开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还可以帮助经济学家确定研究方法,以期更好地探寻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

例如,当经济学家需要研究某一特定经济变量的联结情况时,他们可以采用相关性分析或多元回归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进一步发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3. 支持理论的构建和验证经济学理论是对经济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需要通过实证研究进行验证。

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经济学家构建理论模型,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不断完善和验证理论模型。

例如,经济学家可以使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不同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从而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

1. 指导政策制定经济学研究的结果不仅仅为学术界提供了重要参考,还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实际指导。

例如,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某种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广泛产生积极效应,政府可以参考这些研究结果,制定政策支持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

2. 解决实际问题经济学研究还可以帮助解决重大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例如,研究金融风险的来源和应对方法,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此外,经济学研究还可以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帮助企业高效运营。

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问题解决:探讨社会科学研究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价值与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问题解决:探讨社会科学研究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价值与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问题解决:探讨社会科学研究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价值与意义引言社会问题是我们社会中一直存在的核心挑战,例如贫困、失业、环境污染、教育不平等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有系统的方法和有效的策略。

在这方面,社会科学研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社会科学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还能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宝贵的见解和方案。

本文将探讨社会科学研究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价值与意义。

价值1: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社会科学研究致力于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规律。

通过对社会问题的研究,社会科学家能够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的本质和原因。

他们通过观察、收集数据和进行分析,揭示了社会问题背后的复杂关系和机制。

例如,在研究贫困问题时,社会科学家可以探究贫困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如教育水平、就业机会、社会阶级等。

这种深入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核心,并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价值2: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社会科学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本质,还能够为解决问题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

社会科学家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他们能够根据研究结果,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举个例子,在环境污染问题上,社会科学家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人们对环保行为的态度和行为习惯,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改善环境质量。

价值3:评估政策和计划的有效性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制定一系列政策和计划。

然而,并非所有的政策和计划都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政策和计划的有效性。

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家可以对政策和计划进行系统的评估和监测。

他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等手段,考察政策和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从而提供政策改进的建议。

这种评估能力使我们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完善政策和计划,提高解决问题的效果。

价值4: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社会科学研究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是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社会科学研究究竟是否需要将事实与价值分开,或有意识地排除价值判断?这似乎是个显而易见的简单问题。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们暗含的价值观总是或隐或现地影响研究本身。

这一问题在东方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成其突出。

因此。

本文先论述当代西方哲学对这一问题的若干代表性论点,然后再对我国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某些普遍倾向作针对性的评论。

科学价值中立说关于科学的价值中立的观点,在西方哲学思想中在较长时期内影响了占主导地位的科学观和认识论。

一般认为马克斯•韦伯引入了现代的事实—价值两分的观点。

他在《社会学与经济学中“价值中立”的意义》这一经典论文论述了两方面的观点[1]。

第一点他吸取了休谟的思想,认为在规范与描述之间、在断言某物实际上是什么与理想上应当是什么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因为我们加于事物的价值不属于这些事物的真理性,科学关心的是描述实际发生了什么,并且解释为什么。

自然,科学能够而且必须注意个人和团体在事实上怎样做出评价,但他们却不能从根本上真实地记录这个或那个事物是内在地有价值的,因而是在范畴上应当被评价的。

韦伯的第二个论点是有规定性的。

他从不认为价值是无足轻重的,也从不宣称每个人,特别是社会科学家应当总是避免价值判断。

与此相反,他坚持提出指认与评价的区别,二者不容混淆。

一个人在表达价值判断时,不应当自称这种判断是得到科学地确认的;因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

当社会科学家推崇某种行动时,他们应当尽力地说明自己所说内容中哪些是科学的发现,哪些是具有很不同地位的政策建议。

这是知识分子的真诚品质与尊重真理的原则所必然要求的。

?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一般都竭力提倡科学与价值、描述与规范、实然与应然判断的严格区别,要求社会科学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与价值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与价值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与价值社会科学研究是对人类社会现象、行为和思想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探索、描述、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社会科学研究从事的是诸如人类行为、思想、体制、组织、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探讨和研究。

社会科学具有多样性和比较性,兼具传统和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时还需要高度的研究素养和方法论意识。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选择由研究对象、研究问题以及研究目的来确定。

相应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田野研究等。

每种研究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缺点,研究者需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是指对已有的书籍、记录和报告等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从而获得必要的信息。

文献研究法适合于那些历史悠久、文献丰富的研究领域。

调查研究法则是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或访谈内容,获取民众的观点、态度和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实验研究是人为的设置条件和独立变量,观察其对被测变量的影响。

田野研究是指通过长时间的参与观察、交互和体验等方式获取研究对象的信息。

当然,这些研究方法在实践中并不是孤立的使用,常常需要结合多种研究方法来获取更为鲜活、准确的研究数据。

例如,在调查一个城市的人们如何评价一个政策时,既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来获取民众的评价观点,也可以通过田野调查、参与观察等方式来体验相关的文化和社会变化。

由此可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选择是一个权衡成本和效益的过程。

除了研究方法的灵活选择,社会科学研究还需要高度注重研究价值,促进思维潜能和人类美好的未来。

从价值角度而言,社会科学研究是具有深刻启示、独特见解和敏感预警的。

它可以揭示生活、工作和社会的本质,推动人类历史和文明的进步。

同样地,社会科学研究也需要关注道德和伦理问题,保证研究者、被研究对象和社会的利益。

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尊重个人隐私和尊严,避免歧视和伤害。

同时,社会科学研究要遵循“一方有利不可有害”的原则,充分考虑研究工作对社会环境和人类安全的影响。

尽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价值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基本原则和方式是相同的。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一、导言1. 提供科学的研究手段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手段,使得经济学家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研究,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各种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如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等,都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研究途径和工具,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手段和途径。

2. 帮助建立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家能够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来验证和完善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使之更加贴近实际和具有操作性。

研究方法能够帮助经济学家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使得经济学的理论更加系统和完备。

3. 提升研究成果的说服力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帮助经济学家更好地整理和呈现研究成果,从而提升研究成果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无论是数学模型、经济统计还是案例分析,都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展示研究成果,使之更加符合逻辑和规范,增强研究成果的说服力。

1.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经济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建立数学关系来描述经济活动中的某些规律和关系,从而分析经济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数学模型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供求模型、成本效益模型、收益曲线模型等,这些模型能够通过数学推导和计算,深入分析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为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2. 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的定量关系,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建模,来验证经济理论的有效性和推导经济政策的科学性。

计量经济学在实证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对实际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为经济学家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科学的研究手段,使经济学研究更加接近实际和具有说服力。

四、结语在经济学研究中,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价值和应用不可忽视。

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家能够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提高研究成果的精度和可信度,为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今后在经济学研究中,能够更加重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为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价值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价值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价值社会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组织和发展的学科,它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方法来探索和解释人类社会的现象和规律。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其研究的基石,它们不仅能够帮助研究者获得准确的数据和信息,还能够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从而为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发展的推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通过设计问卷或访谈等方式,收集人们的意见、看法和行为数据,以了解他们对某一问题的态度和行为模式。

调查研究的优势在于能够获取大量的数据,并且可以对不同群体的观点和行为进行比较和分析。

然而,调查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受访者可能存在回答不真实或者不完全的问题,以及调查结果可能受到调查者主观意识和操作技巧的影响。

除了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也是社会科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实验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人为的控制和干预,观察其行为和反应,以验证或推翻某一假设或理论。

实验研究的优势在于能够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某一因果关系。

然而,实验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可能与真实情境存在差异,以及实验结果可能受到实验者主观意识和操作技巧的影响。

除了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社会科学还可以采用文献研究、观察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

这些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或者将多种方法相结合,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手段,更是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客观、中立、科学地对待研究对象和问题,以获取真实和可靠的研究结果。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还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者需要通过理论构建和假设推导,将研究结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发展的推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人类社会的现象和规律,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性。

针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价值理解及客观性研究

针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价值理解及客观性研究

针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价值理解及客观性研究《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一门学科,它旨在分析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探讨这些方法在研究中的价值和客观性。

在当今社会,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完善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价值理解和客观性两个方面分别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探讨。

一、价值理解1.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价值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方法论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研究方法的选择。

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复杂多样,研究方法的选择对研究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科学方法论能够帮助研究者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从而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规范研究过程。

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研究者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原则,以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研究过程进行规范和指导,可以有效避免研究中的主观偏见和不科学的操作。

3)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

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研究过程,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将更加可信,并能够为社会决策和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局限性虽然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社会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方法论的多样性。

不同学者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差异,导致了方法论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方法的选择和研究成果的比较。

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变动性。

随着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科学方法论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

这就要求研究者不断关注最新的方法论成果,以保持研究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二、客观性研究1. 客观性的概念和重要性客观性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要求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客观公正,不受主观偏见和情感的影响。

客观性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保障研究成果的真实性。

只有确保研究过程的客观性,研究成果才能反映出真实的社会现象和规律,具有科学的说服力。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摘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背景和意义。

然后从定量方法、定性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方法和模型构建方法等方面,详细探讨了这些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和价值。

通过分析不同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阐述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经济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最后展望未来,指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领域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为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社会科学、经济学、研究方法、定量方法、定性方法、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模型构建、促进作用、发展、社会科学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经济学家更加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从而为经济问题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解释。

通过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经济学家可以更有效地探索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因,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经济学研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将其运用到研究中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不同的研究方法有着各自的优劣势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进行选择和运用。

本文将探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希望能够为经济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对于解析和理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因,促进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研究意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经济学研究者更加客观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不同应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经济现象研究,能够为经济学领域提供多样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价值中立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反思

价值中立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反思

价值中立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反思论文题目: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反思论文成绩: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反思内容摘要:价值中立作为一种推崇客观主义的方法论在西方影响很大,近几年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于建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价值中立学说自流行之初便饱受争议,研究者们各执一词,多是围绕其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能否真正实现“纯粹价值中立”这一问题聚讼不已。

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学说深层含义的探索,来略加论述价值中立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真正的实质意义所在,即反思价值中立是否真的能够得以实现。

关键词:价值中立;纯粹中立;实现;辩证思考价值中立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种带有唯客观主义色彩的方法论原则,运用该原则来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可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同时进一步澄清了科学与宗教的混淆关系。

但是,这一命题所含有的合理因素并不能弥补其本身所包含的内在矛盾性,因此在探究它的合理性的同时分析其矛盾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关于价值中立的含义价值中立(Value一neutrality)或价值自由(Value一free)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种带有唯客观主义色彩的方法论原则。

它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探索和解释过程中,只陈述事实,而摈弃价值判断和个人的好恶,采取一种中立态度,因而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只管真假而与好恶、对错无关。

德国的马克斯·韦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内涵,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价值中立理论。

这种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在西方有较大的影响,曾在长时间居于主导地位,因而此后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究。

研究者基本上都是在概述价值中立产生、形成、发展过程的同时,表述自己关于价值中立论的理解,这其中,学者对价值中立含义的探究算是相当成熟的。

著名研究学者周家蔚指出,价值中立论是韦伯吸收实证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价值中立思想和新康德主义把事实与价值、价值联系与价值评价作了区别的思想的产物,因而韦伯的价值中立论有如下两层意义:首先,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择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停止使用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而遵从他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不管用这种资料研究的结果是否对自己有用;其次,对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要作出严格的区分,不能从“事实的陈述”推出“应该的陈述”。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导语:就本来意义而言,是以社会为对象的系统的知识探究,因此大致相同它在实质上与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体系有所区别。

而真正的社会科学是真诚而无畏的,无须迎合某些特定的个人或社会集团的口味,因而所采取的态度是合理的基本怀疑。

社会科学研究究竟是否需要将历史事实与价值如果说分开,或先入为主地排除价值判断?貌似这似乎是个显而易见的简单问题。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们暗含的价值观总是或隐或现地影响研究本身。

这一问题在东方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成其突出。

因此。

本文先论述当代西方哲学对这一问题的若干代表性论点,然后对我国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某些普遍倾向作针对性的评论。

科学价值中立说关于科学的资产价值财务杠杆中立的观点,占西方哲学思想中在较长时期内影响了在主导地位的科学观和认识论。

一般认为马克斯韦伯引入了当代的事实—价值两分的观点。

他在《社会学与经济学中“价值中立”的意义》这一经典论文论述了几方面的观点[1]。

第一点他吸取了休谟的思想,认为在规范与描述之间、在断言某物是什么与理想上应当是什么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因为表达方式我们加于事物的价值不属于这些事物的真理性,科学关心的科学是描述实际发生了什么,并且解释为什么。

自然,科学能够而且必须注意个人和团体在事实上怎样做出评价,但他们却不能从根本上真实或记录这个地那个事物是内在地有价值的,因而是在范畴上应当被评价的。

韦伯的第二个论点是有规定性的。

他无足轻重不曾认为价值是无足轻重的,也从不宣称每个人,特别是应当总是避免价值判断。

与此相反,他坚持提出指认与评价的区别,二者不容混淆。

一个人在表达价值判断之时,不自称这种判断是得到科学地确认的;因为由此可见这是做不到的。

当社会科学家推崇某种行动前一天,他们应尽力地说明自己所说内容中哪些是科学的发现,哪些是具有很不同地位的政策建议。

这是知识分子的真诚品质与尊重真理的市场导向所必然要求的。

?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一般都竭力提倡科学与稀缺性价值、描述与规范、实然裂稃与应然判断的严格区别,要求社会科学坚持资产价值价值中立的立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科学研究究竟是否需要将事实与价值分开,或有意识地排除价值判断?这似乎是个显而易见的简单问题。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们暗含的价值观总是或隐或现地影响研究本身。

这一问题在东方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成其突出。

因此。

本文先论述当代西方哲学对这一问题的若干代表性论点,然后再对我国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某些普遍倾向作针对性的评论。

科学价值中立说关于科学的价值中立的观点,在西方哲学思想中在较长时期内影响了占主导地位的科学观和认识论。

一般认为马克斯•韦伯引入了现代的事实—价值两分的观点。

他在《社会学与经济学中“价值中立”的意义》这一经典论文论述了两方面的观点[1]。

第一点他吸取了休谟的思想,认为在规范与描述之间、在断言某物实际上是什么与理想上应当是什么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因为我们加于事物的价值不属于这些事物的真理性,科学关心的是描述实际发生了什么,并且解释为什么。

自然,科学能够而且必须注意个人和团体在事实上怎样做出评价,但他们却不能从根本上真实地记录这个或那个事物是内在地有价值的,因而是在范畴上应当被评价的。

韦伯的第二个论点是有规定性的。

他从不认为价值是无足轻重的,也从不宣称每个人,特别是社会科学家应当总是避免价值判断。

与此相反,他坚持提出指认与评价的区别,二者不容混淆。

一个人在表达价值判断时,不应当自称这种判断是得到科学地确认的;因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

当社会科学家推崇某种行动时,他们应当尽力地说明自己所说内容中哪些是科学的发现,哪些是具有很不同地位的政策建议。

这是知识分子的真诚品质与尊重真理的原则所必然要求的。

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一般都竭力提倡科学与价值、描述与规范、实然与应然判断的严格区别,要求社会科学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

亨普尔指出,有关科学的价值中立问题,可以说是围绕着两个不同的方面而展开,这就是:(1)科学家的实际研究行为,和(2)批判评价和论证科学断言和程序的方法论标准。

在科学家的实际行为层次上,价值评价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诱导因素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

道德的准则、审慎的思考和个性等等显然会影响科学家对所研究领域、问题和所采取的方法的选择。

社会和政治价值有可能削弱研究某些特殊问题领域的努力,也可能鼓励人们赞同某些并无可靠根据的理论。

当然,作为一种规律,科学研究中决定采取或放弃一个特定的假设或理论,将强烈地受到认知价值或准则的影响,这反映在他们坚持某种方法论程序的标准上。

[2] 正是在构成研究行为的重要的诱导因素这个问题上,价值评价与科学研究相关联。

因此,必须在心理学、社会学和科学史解释科学研究行为时考虑价值评价的作用。

然而,这种科学解释在谈到科学家受价值影响的时候,并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

也就是说,它在解释科学家接受或放弃一个理论时,并不论证这个理论的合理性,或表明这是个不合理的科学程序。

而合理性问题要求的是在可以获得的证据和其他系统的根据的基础上对理论进行批判的评价。

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科学观,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主张科学理论与证据关系有明确的客观标准,并认为这种标准可用证据与理论之间的肯定或否定的的逻辑关系来表示,由此而为科学的客观性与价值中立说提供了依据。

按此观点,恰当的科学研究及其结果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的成见、信念或态度的,因而可以把某些程序看作违反了科学规范,并可以用对科学以外的价值观的过度依赖来解释研究者违背恰当的科学行为的动机。

与上述科学哲学观点相类似,现代知识社会学(或科学社会学)的鼻祖卡尔•曼海姆也把自然的与文化的区别了开来,把数学、自然科学与宗教、道德、实践领域等其他方面明确区分开来。

“可以说,形式知识在本质上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

其内容并不受个别的主体及其历史社会条件的影响。

但在另一方面,显然存在着范围广泛的主体事务,它只能由某些主体、或在某些历史时期被接受,而且从个人的社会目的来看,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3]他认为,自然科学具有可重复性,而宗教道德等文化的领域则具有不可比的特征。

所以他断言,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非真理的。

一般来说,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对其范围广泛的对象进行高度明确的阐述,对其追随者有权威的明确的命令性。

与其他类型的信仰相比,意识形态更加系统化,围绕一个或数个突出的价值观而整合。

它往往抵制信念的变革,它的接受或推行还往往伴随着鼓动性的宣传。

谁接受它,谁就要完全服从它,谁的行为就必须完全渗透着意识形态。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产生于特定的文化中,因此它不可能与该文化的重要因素完全分开。

意识形态故意掩盖人们的动机与利益,这就迫使利益与对抗着的人们相互欺骗,并用貌似普遍化的方式掩盖狭隘的局部目的和利益。

意识形态不会把系统地追求真理当作自己的一项义务,因而采取取教条主义的认识态度,不愿接受新经验和真理。

作为一种文化的产物,意识形态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尤其明显。

曼海姆坚持认为,凡政治的或是涉及世界观的一切知识,不可避免地都是有党性的。

他因此而暗含的论点是,像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均无法摆脱意识形态和党性的束缚,所以他也承认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有不同的思想。

这些观点引起了美国实用主义者胡克的争论。

胡克在肯定了曼海姆的开创性工作以后指出,困难在于,曼海姆承认,表现阶级立场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导致在科学意义上被认为“真”的那些关于事物性质的理论和发现,因此,问题就转移到这些“真理”是否取决于导致探索和发现这些真理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这一点上。

“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既然随着历史时期而改变,曼海姆认为这问题就成为一个知识社会学的问题。

……现在假定科学的处理方法和客观性是同一的,使曼海姆感到头痛的问题是:任何一种的科学知识是怎样成为可能的?曼海姆在他的书中,不同的一页就有不同的答案,而使读者对于他真正相信什么完全感到茫然。

”[4]实用主义作为一种独特形态的科学主义思想,对此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胡克实际认为,即使存在阶级或党派观点的相对性,科学(包括社会科学)仍然存在超越主观价值的客观性基础,比如根据经验基础所作的证实或证伪的判定。

这是我们过去在认识实用主义时所忽视了一个重要论点。

因此,关于科学价值中立的观点,反映了西方一些思想家在科学发展以后对其根本任务的一种认识论的反思。

在科学知识系统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有必要主动排除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的干扰,以相对纯化的方式对待其研究,以便适应客观性的要求。

对绝对价值中立说的批评韦伯和逻辑实证主义者关于科学价值中立说的观点,在近数十年受到了西方哲学家主要是历史主义者和科学实在论者的批评或挑战。

库恩以来的历史主义学派深刻地批判了科学的积累发展观,论证了科学理论的根本转变不简单地只是对关于事实的增长了的知识作出的理性反映。

而科学不同学派之间的转换更像是信仰的转变,没有太多的合理性基础可言。

劳丹则提出了一种关于科学家理性行为的适中的观点,指出理性的行动者持有各种目的和关于世界的预设信念,为了合理地接受一个信念,他必须能够限定与自己的目标和信念有关的推理范围。

劳丹试图把科学合理性的一般要求与价值论、方法论和事实层次的共识统一起来。

科学实在论者普特南对事实与价值关系的看法具有某些独特的意义。

他公然声称自己要为一种几乎被推翻了的观点恢复名誉,这种观点认为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无论如何也是模糊不清、无法实现的。

因为事实陈述本身,以及人们据以决定什么是事实和什么不是事实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都预设了价值。

普特南指出,关于科学价值中立的传统观点是建立在科学的工具的成功和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基础上的。

怀疑价值判断具有认识功能的一个理由是,它们不能用“科学方法证实”,而且在福柯所讨论的伦理学观点中还强调调,在伦理问题上,人们不可能取得普遍一致或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

许多人相信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可以作出使大家满意的论证。

但在事实上,对于任意选取的一个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人们不可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同。

许多人对于科学和很多理论都是可悲地无知,至于科学的工具的成功,由于科学的意义决非仅限于它的实际应用性,故不能由此而推出科学的合理性。

所以,用工具的成功与多数主义来证明科学真理的合理性和价值真理的非合理性,这是站不住脚的。

[5] 普特南强调,至少有些价值必定是客观的。

精确科学的理性上的可接受性取决于像“融贯性”和“实用的简单性”之类认识上的优点,因此,至少有些价值词项不仅仅代表使用这些词项的人的情感,而且代表了它们适用的那些事物的属性。

如果这些词项不代表理论的性质,而仅仅代表有关人对理论所持有的“态度”,那么像“正当的”、“充分确证的”、“最有效的解释”等等,必定也完全是主观的。

因为理性上可接受性不可能比它所依赖的参项更为客观。

因此,至少这些价值词项具有某种客观的用法,即某种客观的正当性条件。

同样,对于伦理学判断的主观方面也不能强调过分了。

如果说,在科学领域坚持科学是一项客观的事业,并不等于认为每一个科学问题都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某些科学问题也许有一些客观的、不确定的答案,那么,在伦理学领域,某些价值见解是确真的,某些是确假的。

“总而言之,某些价值见解(以及某些意识形态)肯定是错误的,某些见解肯定不如其他见解,在这个意义上坚持伦理学探究是客观的,同坚持根本没有任何不确定性的情况这种愚见,是两码事。

”[6] 由此可见,普特南在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上,竭力从两方面来阐述二者之间的融合、统一与制约。

一方面,他不同意证实主义和旧实在论把事实与价值截然分开的观点,而坚持科学对客观真理的追求与融贯性、正当性、实用简单性和完美性等价值要求的统一,科学的客观性与多元性要求的统一。

另一方面,从伦理价值的角度来看,普特南又不同意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而认为至少有些伦理价值是有客观标准或依据的。

就认识而言,对于概念构架的任一选择,都是以价值为先决条件的,在选择一个描述日常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实的构架时,在众多的因素中首先会涉及到人们的道德价值。

因此,真理理论以合理性理论为先决条件,而合理性理论又以我们关于善的理论为先决条件。

普特南试图把事实与价值、真理与价值有机地、内在地统一起来,既不放弃实在论的客观真理论的基本前提,又不接受事实一价值两分的传统观点。

其观点属于一种形式的价值真理论,是对那种离开人的能动的认识过程,而仅仅在本体论上强调真理是对实在或事实的纯客观描述的传统实在论的批评。

它告诉人们,追求直理的科学不是与人的价值无涉的中性活动。

那么,是否可以像相对主义者所断言的那样,由此而彻底否定事实与价值、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区别呢?显然也不能。

正如普特南所断言的,每一个事实都有价值负载,每个价值又都负载着某个事实。

这后一命题说明,没有客观性依据的价值不能算作真正的价值。

因此,这里的价值又与传统的事实价值两分观点所说的价值已不完全是一回事,因为后者主要指的是主观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