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绥县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情况汇报

合集下载

关于贯彻落实县委1号文件精神的情况报告(2)

关于贯彻落实县委1号文件精神的情况报告(2)

关于贯彻落实县委1号文件精神的情况报告(2)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开展基础工作1、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农田水利工程,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和末级渠系改造力度,开展农村小型沟渠综合整治,完善小型井灌区抗旱水源建设,推进机井通电工程。

“十二五”期间将完成13.6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万亩,力争有效灌溉面积达105万亩。

2、细化“十二五“水利规划。

将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细化到“十二五”规划中。

在防洪方面,贾鲁河城区段、固城干渠、马村干渠城区段、芦义沟防洪除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对纳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贾鲁河、清水沟、老涡河、涡河、尉扶河等5条河道重点河段进行治理,除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

在灌溉方面,“十二五“期间,解决赵口灌区扶沟区域57万亩耕地灌溉,西南灌区5万亩耕地灌溉问题,大力推广微灌、滴灌等节水技术。

在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方面,近期计划投资4000万元,完成跃进河防洪闸、贾鲁河摆渡口闸、高集闸等三座大中型水闸的除险加固工程。

“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6000万元对贾鲁河北关闸拆除重建。

在农村饮水安全方面,到2017年底全部解决计划内饮水不安全人口,到2017年基本解决我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并达到管理落实,长久发挥效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所有村覆盖。

在防汛抗旱方面,建立基本完善的省市三级联网的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防汛抗旱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

3、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对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纳污进行严格控制。

水资源管理实行责任到人,对每一家用水户均建立了水资源征收档案,年末进行管理考核。

为更好地保护水资源,县政府下发了《关于成立扶沟县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组的通知》。

扶沟县水利局、公安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联合开展保护水资源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打击河道非法采砂、确保河道安全度汛专项检查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

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发言材料

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发言材料

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中央一号文件作为今年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是我们指导和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本次会议的主题就是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增效,实现农村产业振兴、城乡融合发展。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重视保护农民利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如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加快农业结构性改革。

要推动农业从传统的以规模化、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向以现代化、多元化、绿色化为特征的产业转型升级。

具体而言,要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实现农业“绿色化、精细化、个性化”,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要着力破解农业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实现从“产能“过剩到“做实”的转变。

其中包括深化农业机械化和“互联网+农业”发展,加快农产品和农村特色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第三,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村能源、水利、公路、邮电、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也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加大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要大力推广优质品牌农产品,打造多个农业品牌。

加强农村质量安全监管和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以及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并建议建立适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品牌推广渠道,提高品牌影响力。

总的来说,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关键在于要注重农村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开展农村振兴战略实施,重视农业品牌建设。

我们都将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深化改革,把我国农牧业发展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谢谢大家!。

贯彻落实一号文件汇报材料

贯彻落实一号文件汇报材料

镇水字(2011)号镇巴县水利局关于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报告市水利局:今年以来,按照省市《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通知》及6.24参加全省水利系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视频会议精神,我县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扎实部署,结合实际开展了学习贯彻活动,抢抓机遇推动全县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现将学习贯彻情况简要报告如下: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县各级认真开展了学习活动。

自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县委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就全县学习贯彻一号文件精神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成立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农工部、水利局负责人为副组长、农业局、林业局、交通局负责人为成员宣讲一号文件领导小组,并下发了学习贯彻的通知。

县委、政府班子带头学习,县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县政府召开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了学习,研究部署了学习贯彻意见,县委政府以镇发[2011]10号下发了《关于贯彻中省市精神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于4月28日召开全县水利工作专题会议,对今年及后期水利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要求全县各级要把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全县各级各部门结合春训和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达80多次,各乡镇开展学习一号文件达30多场次,结合千名干部下基层讲政策送温暖促和谐活动开展宣讲中央一号文件达110场次,发放一号文件学习宣讲读本2500多本,参与听讲群众18000多人。

我县采取了集中学习、专题辅导、调研讨论、开展宣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使干部职工真正学懂精神和掌握政策,群众深入了解,人人皆知,为全县水利发展改革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

二、把握重点,掌握精髓,全县水利干部职工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活动。

为确保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水利局成立了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领导小组,把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纳入“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制定了学习方案,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及具体措施,要求全体水利干部职工要结合工作深刻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内涵,把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作为工作动力,采取个人自学、集中辅导、讨论交流、深入基层调研等多种灵活形式,对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进行了全文学习,并就一号文件出台背景、内容、撑握的重点等问题进行了解读和安排部署,围绕重点深入学、紧扣一点反复学、开拓视野广泛学的要求,全面系统地深入学习、深刻理解,系统把握中央一号文件的大政方针和精神实质,人人结合岗位职责撰写心得体会和年度工作设想。

关于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情况汇报

关于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情况汇报

关于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情况汇报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号文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水利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为了切实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通过认真学习,在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确保各项水利发展政策的落实。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进展(一)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县委及时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中央一号文件的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工作,县中心组首先组织了全面学习,并请水务有关专业人员进行了专题解释。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带头自学,县直部门、各镇(场)、街道全面掀起学习高潮,认真领会中央一号文件,掌握其精神实质,科学的水务改革发展工作。

(二)研究政策,制定战略规划为了将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到位,我县成立调研组,深入开展水利现状调查,摸准实情,查清“家底”,加紧研究制定各项政策性问题。

6月1日,县委、县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涡发〔2011〕10号),明确六大战略目标:一是加强标准化农田建设,以“路相通、渠相连、田成方、旱能灌、涝能排”为治理标准,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新增旱涝保收农田30万亩,同时完成陈大镇现代农业综合示范项目和楚店镇、高炉镇、石弓镇高产增效示范项目建设,新增现代农业示范区10万亩。

二是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全面提升防洪除涝能力,使包河、西淝河、北淝河、武家河、五道沟得到系统治理,基本达到5年一遇除涝标准、20年一遇防洪标准,80条大沟初步达到5年一遇除涝标准。

三是加强河道拦蓄工程建设,新建和除险加固中小型涵闸20座,进一步提高河道水源调蓄能力。

四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解决86.7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实现“村村通水”目标。

五是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依法查处侵占和破坏河道行为,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维护河道健康,改善生态环境。

农村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汇报发言

农村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汇报发言

农村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汇报发言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我是某村村委会主任,今天我来为大家汇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情况。

中央一号文件是党中央发布的一项重要文件,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村委会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按照文件要求提出了以下工作措施。

第一,加大农业投入。

我们在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等方面加大了投入,购买了优质种苗、肥料和农机具等,确保农民能够获得更好的收益。

第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我们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粮食种植与畜牧养殖结合起来,发展特色农产品,如有机蔬菜和土鸡土鸭等。

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第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加大了对农村道路、电力、通讯、供水、卫生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确保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第四,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保护和发展好生态资源。

以上是我们村委会在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方面做的一些工作和措施。

我们也要继续努力,积极探索创新,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支持。

中央一号文件旨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以及实现城乡发展协调一体化,进而让广大农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丰富的公共服务。

在我们村委会的贯彻落实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困难性。

为此,我们采取了多重、多方位的措施,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素质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

在加强农村产业结构方面,我们着力打造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广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等多种农业产业,通过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保障农业生产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让农民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

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许多农民转行做起了特色种植、畜牧等方面的生意,经济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

一号文件落实情况的汇报材料

一号文件落实情况的汇报材料

一号文件落实情况的汇报材料一号文件落实情况的汇报材料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情况及“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去年以来,邓州市大力宣传贯彻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和201X年“省委一号”、“市委一号”文件精神,狠抓了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

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现代化中等城市),“三抓”带动(抓优势农户、抓经济能人、抓企业家)、“四轮”驱动(中小企业、城镇建设、市场流通、特色农业),走好“三条路子”(工农互动,走农区工业化路子;城乡互动,走城镇化路子;经济生态互动,走可持续发展路子),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201X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09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农业总产值7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8元,同比增长19.7%,粮食面积213万亩,总产达69.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跨入全省10强,全国200强县市行列。

现就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和“中央、省、市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一、邓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辖29个乡(镇、办),572个行政村,总面积2294平方公里,耕地240万亩,人口1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万人。

农村劳动力资源86万,按现有土地承载能力计算,农村需要劳动力约30万人,除去现有30万外出打工人员,尚有近30万人亟待转移。

去年以来,邓州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突出培训,狠抓输出,打造品牌,从而使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X年我市承担“阳光工程”项目培训任务1500名,实际培训农村劳动力1500名,转移1358人,培训转移率达90.5%。

201X年我市承担“阳光工程”技能培训201X人,引导性培训4000人,目前已召开会议,对培训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已认定的10家培训机构正在填写上报项目申请书,项目招投标工作将在近日举行。

2011年中央1号文件解读(最终)

2011年中央1号文件解读(最终)

编者按: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2010年我国因洪灾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745亿元,因旱直接经济损失达769亿元。

其中,干旱造成我国粮食损失约为168亿公斤,超过我国粮食年产量的3%。

今年,山东、河南大旱,连续几年的极端天气,暴露出我国水利设施抗灾减灾能力的薄弱环节,以及我国农村地区基础农田水利建设的严重“欠账”。

对此,今年中央、四川省“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相继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就是要抓住当前水利这个薄弱环节,解除水利这个瓶颈制约,夯实农田水利这个重要基础,尽快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

现将今年中、省“一号文件”精神解读如下,以供参考。

解读2011年中、省“一号文件”精神一、中央“一号文件”文件第一次全面深刻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一)一个目标引领水利发展按照“3个把”的基本思路(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十二五”期间,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显著增强。

关于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情况报告

关于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情况报告

关于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情况报告关于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情况报告的企业和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季度,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速度、质量和效益水平明显提高。

康盛、东荣等一批龙头企业继续依托周边地区农牧业资源,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滤布经营规模不断壮大,企业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目前全区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牧户3597户,农牧民参与比例达到25%,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收入1494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7%。

西城市场作为我区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目前蔬菜、水果日交易量达到150万公斤,年实现交易额6.5亿元,已成为内蒙东部地区最大的果菜批发市场,带动我区及周边旗县区农户10000余户实现种养结构调整。

(二)大力优化、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产业推动,提质增收结构调整是我区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调整的根本目的就是合理确立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在种植业上,我们充分发挥城郊型农业的优势,以服务城市餐桌,满足城市居民需求为着眼点,着力做大精品特色农业。

目前我区无公害蔬菜、花卉、园林种苗三个精品农业的产业种植面积已分别达到11000亩、200亩和1800亩。

目前平双公路一侧占地10亩的全区综合花卉市场正在建设中,一公里“花卉长廊”正在形成,集培育、养植、销售为一体的花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在养殖业上,我们围绕牛、羊、兔、鹅四大优势产业,坚持因地制宜,简单实用的原则,大力发展养殖小区,搞好养殖基地建设。

目前全区新建或扩建养殖小区10处,总占地面积201X余亩,总投资700余万元。

在小区建设中,围绕重点扶持的养殖产业,制定了更加明确的优惠政策,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养殖小区的入驻率和养殖户的效益不断提高。

(三)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农业重点项目,项目拉动,投入增收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项目对农牧业经济的拉动和支撑作用明显。

今年,我区把落实农业重点项目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力量推进产业化经营、生态建设、设施农业三个方面的项目。

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情况汇报

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情况汇报

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情况汇报导读:本文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情况汇报,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情况汇报2014年中央出台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今后一个时期加快三农指明了方向,这对三农发展改革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为把中央一号文件落到实处,我局紧紧结合当前春耕备耕生产实际,认真落实生产任务,量化工作目标,出台实施方案,确保任务落实,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集体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开展集中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我局领导以敏锐的眼观意识到文件的重要性,我们要抢抓历史机遇,以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好,为人民群众谋好福祉,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为此,我局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集中学习,要求干部职工务必把文件精神读懂、吃透,并把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为全县的水利发展出谋划策。

通过学习,全体干部职工对中央一号文件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今后水利发展改革充满了信心和决心,并且每个职工都上交了一份学习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我局组织人员走村入户、大力宣传。

在集中学习结束后,局党组成员分头带领机关工作人员来到各镇街乡,深入农村、农户,发放宣传纸质资料,为让广大群众,真正的理解中央一号文件,还专门印发对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和宣讲。

在网站开设贯彻学习中央一号文件专题,局机关制作了文件解读板报,局机关电子屏上滚动宣传标语。

通过以上措施,营造了浓厚的学习贯彻氛围。

三、研究政策,强化落实。

为了将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到位,局党组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在领会精神实质的同时,加紧开展了各项政策性问题研究制定工作。

一是突出产业富民,增加农民收入。

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突出椪柑产业、烤烟产业和高效经作业、畜牧业、劳务经济的"一强一大三支柱"的发展。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体会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体会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体会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体会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制约之一。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

目前,全国年平均缺水约400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六分之一的城市严重缺水,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水功能区达标率仅42%。

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全社会科学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不断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0.35提高到0.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953立方米降低到127立方米。

但总体上看,我国水资源管理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为“一低、一高、两重”,即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仍比先进国家低0.2―0.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高,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河湖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仍较严重,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一半以上的城市地下水遭到污染。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像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资源安全,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工作。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建立“三项制度”、确立“三条红线”。

要从水量、用水效率和水质三个方面,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确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着力改变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使水资源要素在我国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

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优秀报告范文: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调研报告

优秀报告范文: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调研报告

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调研报告本页是最新发布的《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调研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调研报告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安排,我们于11月底对全县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切身体会到我县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成效显著,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今年以来,我县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在增加农业投入、落实惠农政策、发展高效农业、完善服务体制上下功夫,先后被国家财政部、能源局、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被省政府推荐上报为国家绿色造林先进单位,黄河故道湿地公园、苏台(泗阳)农业创业园建设得到了省政府肯定,保证了中央1号文件的有效落实。

一是党的惠农政策更加温暖民心。

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我县认真落实国家种粮补贴、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全年共发放补贴资金7598.39万元,热门思想汇报全部一折通发放到农民手中,惠及17万多农户,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设施农业规模更加宏伟壮观。

我县以政策撬动民间资本投入农业,出台了《高效农业规模化项目奖励实施方案》,新增设施农业面积5.1万亩,通过以将代补模式,吸引了云禾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龙窝潭鲜切花生产基地、金色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全省前列、全国有名的设施农业落户泗阳,新增总投资额12.5亿元。

三是高新科学技术更加普及推广。

菌菇、花草生产工厂化、规模化、科技化,仅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部建成后,日产菌菇100吨,全省首位;重视推广良种、优质新品种种植面积8.2万亩;精确定量栽培、秸秆全部还田,水稻机插机播等新技术应用面积33.5万亩;化肥、农药用量持续降低,有力地推动了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

四是服务体系建设更加日趋完善。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开创农村水利工作新局面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开创农村水利工作新局面

】规程规范不断完善,全面推行工程建设"四项制度",技术指导和基层培训大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农村水利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五年来,农村水利积累了宝贵经验,得到了深刻启示。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是农村水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以及连续八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饮水安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等作出重要部署,为加快农村水利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是农村水利发展的重要遵循。

顺应"三农"发展新要求和农民群众新期待,把解决直接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作为着力点,农村水利发展理念发生深刻变化,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迈上新的台阶,较好地实现了内涵和外延、进度和质量、规模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惠及了亿万群众,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

第三,建立和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是农村水利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健全以"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水利政策扶持体系,"十一五"时期农村水利中央投入达到1027.7亿元,是"十五"的4.7倍。

第四,强化组织实施和引导发动,是农村水利发展的关键环节。

各地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等新形势,积极创新农村水利组织形式、建设方式和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农民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第五,创新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是农村水利发展的强大动力。

强化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推进灌区、泵站等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以改革促发展。

第六,加强部门沟通和协调配合,是农村水利发展的有力保障。

各级水利部门积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落实和整合力度,形成农村水利建设的强大合力。

农村水利成绩来之不易。

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长期关心支持农村水利工作的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年奋战在农村水利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农村水利工作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我市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情况汇报

我市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情况汇报

我市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情况汇报2011年7月25日根据中央、省、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统一部署,按照中央纪委《关于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意见》(中纪发[2011]21号)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情况监督检查工作方案》,以及《湖南省开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实施意见》(湘纪发[2011]22号)和市纪委《关于印发〈娄底市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娄纪发[2011]17号)等文件要求,全市水利系统切实加强领导、全面贯彻、积极部署、加强督查,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省委、市委1号文件,强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建立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今年全国“两会”明确提出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今年,中央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并将贯彻落实情况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七个重点方面之一。

按照市纪委、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我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迅速部署和开展了系统内的监督检查工作。

一是成立了组织机构。

我局既是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牵头检查各县市区的贯彻落实情况,同时又是被检查单位,接受市领导小组的监督检查。

为此,按市纪委的要求,成立了“娄底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水利局牵头,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参与配合,由市水利局局长杨维任组长,市经委常委邓开如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市水利局其他党组成员为成员,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新文兼任办公室主任,明确局建管科为专门的工作机构,并相应明确了建管、农水、规计、办公室4位主要负责同志为工作人员;同时成立了“娄底市水利局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杨维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局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

今天,共讲四个问题
一、文件出台的时代背景 二、当前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三、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 务和基本原则 四、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文件出台的时代背景
一号文件抓住三农薄弱环节 水利成为经济社会 发展的短板 2010年是个多事之秋,旱灾、水灾、泥石流、粮 食安全、通货膨胀等诸多问题。 首先,从历史上看,由于地理条件和资源条件的 特点,水患和旱灾交替进行,水利建设一直是历 朝历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每一个朝代发展农 业需要重点治理的工程。 其次,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成 灾面积和由于灾害造成的损失每年都在增加。 再次,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水 利建设。 最后,国家的财力有了大幅度上升。2010年,我 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40万亿元,财政收入超过8.3 万亿元,完全有财力投入到水利设施建设上。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 精神解读
梁山党校高级讲师 陈永汤
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 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作为今年中央一号文 件已经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指导农业 农村工作的第八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 国成立以来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 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 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广 泛关注。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 面广、含金量高的新政策与新举措。
四、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继续增加三农的投入,提出了三 个重点、三个确保的措施
第一是财政支出的重点要向农业农村倾斜, 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第 二是预算内的固定资产投资,要重点用于农业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是土地出让收益要 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重点投向农业土地 开发、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学习贯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学习贯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学习贯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大兴水利,必须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推动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为水利大进展提供别竭动力;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水利,为水利大进展提供坚毅组织保证。

近年来,水利改革扎实有序推进,有力推动了我国水利事业进展。

并且必须看到,水利进展体制别顺、机制别活、改革总体滞后的咨询题还是存在。

推动水利大进展,必须在改革上有大突破,在创新上有大作为。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解制约水利进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要立脚我国人多水少的基本国情,完善水资源治理体制。

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治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管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完善流域治理与区域治理相结合的水资源。

优秀报告范文: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nbsp;某县2012年关于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优秀报告范文: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nbsp;某县2012年关于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nbsp;某县2012年关于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本页是最新发布的《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nbsp;某县2012年关于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2011年1月29日,中央授权新华社正式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该文件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宜宾县作为一个水利发展历史欠账较多的农业大县,如何在“十二五”期间抢抓中央大兴水利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水利发展,不断改善民生,提高全县农业生产综合保障能力,是当前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历史重任,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思考。

一、宜宾县水利建设现状宜宾县地处四川南缘、川滇黔结合部,幅员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535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9万人),耕地面积105万亩,是一个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县。

县境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县内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抵御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截止2010年底,全县共有各类水利工程8790处,全为小微型工程。

全县有水库101座,其中小(一)型水库12座,小(二)型水库89座;石河堰258处,山坪塘6226口,引水堰240处,提灌工程248处,机电井58眼,蓄水池1600口,范文写作灌溉渠道890公里(其中防渗精渠400公里),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59处。

全县有大中小河流356条,河流总长1375公里。

全县各类水利工程蓄引提水能力达10480万立方米,有效灌面26.31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4,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3。

全县有城乡饮水不安全人口30.7万人,水土流失需治理面积1420平方公里。

二、宜宾县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十一五”期间,宜宾县水利事业总体上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县水利建设整体状况欠佳,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农村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汇报发言

农村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汇报发言

农村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汇报发言尊敬的领导们,各位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来向大家汇报我所在的农村在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方面的情况。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我所在的农村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对中央一号文件也一直十分关注和重视。

自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来,我们决心全力以赴,积极行动,确保文件要求在我们的农村得到全面落实。

下面让我来向大家简要汇报。

一、引导群众增加土地流转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发展农村“三产”融合,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这个背景下,我所在农村积极引导农民增加土地流转,发挥规模化经营效益,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为了鼓励和引导农村群众增加土地流转,我们决定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我们通过警示教育和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了解土地流转的好处,包括减轻劳动强度、增加经济收入、提高耕作效率等。

其次,我们在土地流转上大力推进政策的落实,例如加快土地流转权的转让手续,加强土地承包合同的规范管理。

这些政策的具体实施,为土地流转提供了法律保障。

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我所在的农村已经实现了土地流转面积近5000亩,加快了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二、推动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振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依托乡村自然和人文资源,培育壮大旅游产业,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我所在的农村,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不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同时也推动乡村文化的振兴。

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我们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成立了乡村旅游发展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旅游规划和项目,切实加强了旅游开发的管理和落实工作。

其次,我们鼓励和推动农村群众积极参与,发挥群众自主创新的力量,创造乡村旅游和观光的资源,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旅游收入,这也有力地推动了我们农村的经济发展。

在乡村文化振兴领域,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我们重视、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和风俗习惯,切实把乡村文化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力量。

例如,我们在废弃的村庄中恢复古建筑,将其转变为旅游景点,同时也是文化人文教育基地,这也是让我们的乡村文化更有活力的例子之一。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基本情况汇报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基本情况汇报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基本情况汇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央1号文件)对促进农业稳定产业发展、农民稳步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县根据《中共中央安顺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学习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活动方案》的精神及要求,自4月份以来,在全县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活动,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

至7月,主要做了以下教育工作:一、落实活动方案、健立组织机构县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的要求,于2009年4月16日,制定下发了《**自治县开展研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活动方案》,方案对活动的主要就内容本意及目的、组织工作形式及职责分工、相关工作事宜及要求、活动时间安排等进行安排部署;同时成立了县学习宣导贯彻落实全面落实中央1号于文件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xxx副县长担任,组长由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xxx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县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领导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局,农业局局长xxx兼办公室主任,农业局副局长xxx任办公室副主任,并从农业局抽调3名工作人员到办公室工作。

领导小组分别在全县十五个乡镇下设工作组,人员由各乡镇党建扶贫人员组成,负责督促指导乡(镇)进行学习宣传贯彻中央1号文件活动。

每个工作组选择1-2个村作为试点村,重点在贫困户土地流转、金融进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试点和示范。

各乡(镇)也专门安排人保证每村有1-2党员干部名干部具体负责组织开展活动。

二、宣传工作得力,掀起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高潮迭起重要文件高潮从县直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15个党建扶贫工作队,下到各乡镇开展党建扶贫工作。

关于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着力构建现代水利工程设施体系、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管体系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促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1、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水利工程建设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新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要根据国家批复的流域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按程序分别提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除险加固、更新改造、续建配套等项目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完成前期工作审批。

主体工程开工要提交开工申请报告,履行开工审批手续。

严格设计变更管理,重大设计变更应报原审批单位批准。

生产准备要落实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做好技术、物资等准备。

工程验收要严格按验收规定和规程进行。

2、规范项目法人组建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性质和类别的不同,确定不同的项目法人组建模式和项目法人职责。

经营性和具备自收自支条件的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企业性质的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筹资、建设、运营、债务偿还及资产的保值增值全过程负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公益性和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的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按照“建管合一”的要求,组建事业性质的项目法人负责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或委托专业化建设管理单位,行使建设期项目法人职责,对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进度和资金管理负责,建成后移交运行管理单位。

项目法人的组建应按规定履行审批和备案程序。

大中型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项目,工程运行管理单位的技术力量满足建设管理要求的,可以依托运行管理单位组建项目法人。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工作汇报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工作汇报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工作汇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做好农民增收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确保党中央关于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落到实处。

我们崔家庄乡党委政府,紧紧结合本地实际,对全乡的农民增收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并通过广泛宣传和扎实的工作,真正把政策送到农户家中,把措施落到实处,为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讲,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继续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农业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来抓。

针对全乡公路以北各村水源条件恶劣,水利设施老化的难题,积极引导发展水池水窖等集雨设施建设,埋设地下输水管道等节水灌溉工程;在公路以南以新打井,搞好配套工程为主,进一步维修原有水利设施,合理规划设计,搞好农田排涝工程建设。

投资175万元建设水池水窖10000立方米,铺埋节水管道31000米。

新打机井40眼,渠道维修1200米,改善灌溉面积8000亩。

为农业生产奠定物质基础。

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调优调强产业结构。

乡党委政府结合我乡实际,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优化产业品种结构,培植壮大特色产业”的总体思路。

一是巩固壮大生猪养殖,大力发展牛、羊等食草型动物养殖。

在完善乡办养殖小区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引导扶持,积极创办各类养殖小区,以示范区和养殖大户为龙头,带动全乡实现以生猪养殖为主体的一元化养殖向猪、牛、羊、鸡等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稳定生猪规模,适当扩大牛羊的饲养量,以三官庙村为突破口,在有条件的村率先建成养牛、养羊专业基地,并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管理,带动辐射全乡。

全乡新增养殖专业户25个,生猪、牛、羊存栏分别为25500头、2400头、3200头,分别实现出栏61000头、2500头、6000头。

农民人均增加收入200元。

二是收缩苗木种植,扩大高档绿化苗木生产。

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尽快缩小苗木种植面积,提高苗木档次,培育绿化大苗和灌木苗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绥县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情况汇报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 我县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崇左市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精心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文件精神,认真研究和谋划我县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工作思路及措施,努力为全县十二五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我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领导干部开展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宣传活动。

在方法上做到了“四学”,即:领导干部带头学,组织生活集中学,相互交流促进学,工作效果检验学。

县四家班子领导第一时间召开主题学习会,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并对学习活动做了安排部署。

各基层党组织也分别以班子成员为单位紧紧围绕文件提出的八个方面和30条加快水利事业改革发展的措施进行认真学习与讨论。

各部门组织党员干部采取集中传达学习、个人自学、讨论交流、撰写心得体会文章等多种形式,深刻理解、系统把握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截止目前,全县共组织专题学习116次;以专题辅导报告的形式举行学习活动21场(次);进行专题研讨(座谈)12场(次)。

(二)形式多样,扎实做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舆论宣传报道。

通过设立专题网站,在重要路段、人口密集的地方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宣传专栏,充分发挥简报、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认真抓好学习贯彻活动的宣传工作。

同时,从县直单位和各乡镇中抽调1378人组成11个宣讲工作队,深入全县各乡镇、各村屯,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原原本本地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让他们了解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义。

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迅速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的舆论氛围。

(三)联系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开展学习贯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活动以来,我县始终注重把学习贯彻文件精神和推动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在联系实际上做到了“四个结合”,即: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与学习宣传贯彻自治区和崇左市经济工作会议及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与宣传贯彻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与落实当前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积极谋划加快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改革发展思路,努力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真正转化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科学谋划“十二五”农业生产发展和今年农业生产工作县委、县政府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契机,科学制定并通过了《扶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谋划好“十二五”农业生产发展和今年农业生产工作。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建设。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努力扩大农用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坚持“兴水治旱,治水兴县”的方针,加强以水池、水窑、水塘、水井为重点的户办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确保农业生产用水。

抓好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

重点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抓好水源林、草皮、排污沟等建设。

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

解决全县16.2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把扶绥打造成首府的“菜篮子”基地和农业旅游、农耕体验首选地,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大力发展工业原料型农业,围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建好糖蔗基地、剑麻基地、澳洲坚果基地、林业基地等“四大基地”。

加快发展服务型农业,面对首府大市场,突出抓好米袋子工程、菜篮子工程、果篮子工程、花篮子工程等“四大工程”。

加快特色养殖业发展。

突出发展水产畜牧业、优势特色养殖业、林下经济、农作物“三避”间套种技术等优势特色农业。

扶持发展各类专业种养大户,扩大种养规模,实行标准化种养植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充分发挥我县丰富土地资源,良好生态环境和毗邻南宁市及机场的优势,在龙头等乡镇培育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努力建设成为南宁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和空港特色农业园区。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整合农用耕地资源,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解放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比较效益,推进经营集约化。

积极探索实行公司化运作,大力发展产销对接、信息对称的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产销一体化。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和推广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科技保障水平,加强农产品流通服务和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力争2011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单产达到5.5吨以上,入厂原料蔗650万吨以上,产糖80万吨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00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0%以上,争取达到12%。

三、迅速行动,强化措施,掀起春耕生产大高潮我县对中央一号文件高度重视,文件出台后,第一时间动员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自治区、崇左市2011年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扶绥县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惠农促农增收实施方案》,切实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迅速掀起春耕生产大高潮。

目前,全县翻耕田地3.12万亩,已整秧田0.56万亩;新种甘蔗29.27万亩;播种春玉米1.2万亩、春花生0.83万亩;春种木薯0.04万亩,西香瓜17.87万亩,其中甘蔗间种西瓜16万亩;春种蔬菜3.06万亩。

(一)实施“三大工程”,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一是实施百里间套种惠农助农增收示范长廊工程。

以山圩、渠黎、岜盆、东门等乡镇为中心,以推广甘蔗“三避”间套种西瓜模式为重点,大力实施扶绥县百里间套种惠助农增收示范长廊工程,加快甘蔗“三避”间套种西瓜基地建设,发展适宜长距离运输的外销型西瓜品种种植,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打造“上龙”西瓜品牌,目前全县完成甘蔗间套种西瓜16万亩。

二是实施一批“万元增收”工程。

努力铸造“一乡(镇)一品”、“一村一品”品牌,重点扶持发展庭院龟鳖养殖、皇鸽养殖等特色(种)养殖和淮山、葛根、台湾大青枣、甜杨桃等珍稀时令果蔬、保健果蔬为代表的高效特色种养业。

目前已在中东和岜盆、龙头等乡镇形成龟鳖、皇鸽和蛇等特色养殖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在昌平乡建设700亩水肥一体化淮山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在渠旧镇建设300亩水肥一体化葛根高产高效示范基地,目前这两个淮山和葛根种植基地正在紧张备耕中。

三是实施高产高效万亩“双高”示范区工程。

重点在龙头、岜盆、新宁、渠黎、中东等乡镇建立一批以种植时令水果蔬菜和保健果蔬为主要内容的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区,积极引进和推广葛根、淮山、小麒麟西瓜以及其他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的优、新品种,大力推广黑皮冬瓜、大肉芥菜等高产、畅销瓜菜品种,集成推广节水节肥和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提高农业产业综合效益,形成一批高产高效、增收效果明显、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万亩“双高”示范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先后在昌平乡联豪村、渠黎镇渠凤村等建立了300亩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200亩西葫芦节水示范基地、150亩甜玉米微喷节水示范基地、200亩生姜水肥一体示范基地等37个示范基地,甜玉米、瓜类、辣椒等作物示范面积12500多亩,备耕示范基地12个,面积1560亩,有效带动全县“双高”农业快速发展。

(二)开展“四大活动”,掀起春耕生产大高潮。

一是开展万人千机闹春耕活动。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把抓好春耕生产和备耕工作作为2011年年初“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一个月时间突击组织了1000台农机、万名春耕生产工作队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惠农助农增收工作,努力形成“万人千机闹春耕助农增收”局面。

出台发展超级稻生产和良种原料蔗生产补贴优惠政策,计划全县推广超级稻播种面积5.8万亩,每个乡镇已落实建立示范面积在1000亩以上,扩种良种糖蔗7万亩;利用农作物“三避”技术,全面推广农作物间套种技术,计划全县全年农作物间套种面积45万亩,其中甘蔗间西瓜种面积26万亩,以此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澳洲坚果新种植面积3000亩,同时落实果树果实套袋技术推广面积2.3万亩以上,提高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抓好水稻、玉米、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推广的落实,全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播种面积5.5万亩以上,任务已层层分解到乡镇、村屯。

二是开展千名技术员到基层开展“增收技术大培训”活动。

今年以来,共举办甘蔗等农作物间套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超级稻生产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307期,培训农民群众2.3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65万份。

同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技术指导农民群众1200多人次。

三是掀起冬春大修水利助农增收活动。

结合推进“万元增收工程”和“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工程,在沿河、沿江、沿溪的蔗区、重要的瓜菜生产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等农业种植基地大力开展冬春大修水利活动,全面实施蔗区水利化、基地水利化工程建设,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为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甘蔗单产和总产量,搞活多种经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促进全县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截止2011年2月9日,完成投资270万元,完成渠道清淤300公里,完成渠道防渗43公里。

四是开展“增收技术大比武”活动。

正在积极筹备开展一次以评比“种蔗大王”、“种瓜大王”、“种菜大王”、“种果大王”、“龟鳖养殖大王”、“种养大王”、“增收大王”、“销售状元”、“致富状元”以及“蔗王”、“蕉王”、“瓜王”、“鳖王”等为主要内容的“增收技术大比武”活动。

通过评比看谁种的甘蔗(瓜、菜、果)最多、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谁种(养)出来的产品最大、最好;谁的增收项目最多、最好,激励引导广大群众广泛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全社会充分营造一股学科学、用技术、讲技巧、争致富、找市场的浓厚氛围,在全县农民群众中掀起干事创业新高潮,推动社会资本和各种资源投入农业生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增收致富,促进全县“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一是精品农业战略有所突破,我县农产品“大路货”形象有所改观。

今年以来,我县重点扶持大户、专业户或企业发展设施农业和精细农业,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在精品农业方面有较大突破,在西瓜、台湾大青枣、甜杨桃、澳洲坚果、香蕉、蔬菜等方面生产出了一批让消费者喜欢和青睐的产品品质和档次较高的新鲜农产品。

板包香糯等系列名特优农产品在今年的年货市场上热销,逐渐彻底改变扶绥农产品的“大路货”形象。

二是培育和扶持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构建现代农产品加工体系。

坚持引进国内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和自主培育本土食品加工企业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依托我县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积极发展食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