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中国文化研究
关于风俗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
风俗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内容摘要:由于受不同地理环境、风俗文化的影响,生活在南北地区的人们的饮食,建筑,节日,宗教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一谈到南北首先想到的就是南方的雨,下得缠绵、温柔、纤细、持久;像南方少女的情,羞羞答答,多情、含蓄;使人想起洞箫牧歌、春花秋月,想起酒香四溢的杏花村和青烟缭绕的山野、村舍……北方的雨,下得豪爽、酣畅、粗犷、干脆;像北方汉子的情,炽烈如焰,热情、奔放;使人想起黄钟大吕,金戈铁马,想起浑厚的高原,平坦的沃土以及犄角般的玉米和火一样燃烧的红高粱……这样的描述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的确,就如同这南北各具特色的雨,南北的文化也在文化的舞台上尽情展示着自己独具一格的魅力与风采;关键词:风俗文化;地理环境;南北地区;何谓文化,中西方有不同的解释,中国在战国时期就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天文以察时变,观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语;其实,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从识意文化、制度文化到物质文化无不折射出风俗文化与地理环境的深厚渊源;那么作为文化中的一个部分-----民俗风情又如何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呢;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民族,这个东方最伟大的民族又是如何创造,谱写这一永不绝响的曲子的呢;自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驭宇内起”到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再到如今的构建合谐社会;中华大地上,五千年来一直在高唱着统一合谐的音符;风俗文化是这大合谐,大统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世间任何事物,无论有形亦或无形都存在者其两面性;故每一个统一的时空里都存在差异性,故异中求和,和中有异在民族,文化领域成了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只有在保持各种特色文化的前提下,致力于文化的合谐构建才为上上之策;因为历史,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文化从古至今就形成了南北两种文化;那么这两种文化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南北文化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组成和完善了中国文化;二种文化都有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但是二者又有诸多差异;风俗文化即民间风俗与文化,指的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故从民俗的角度我们就可以从饮食,建筑,交通,节日,宗教几个方面进行透视;而依据区域我们可以把其分为东北文化,西北文化,东南文化,西南文化,中南文化.但从其历史形成和其文化特性我们把以上五个区文化用东北文化,秦陇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楚湘文化;综上所述,南北文化差异即长江以北地区与长江以南地区文化的不同之处;一、饮食中的南北差异提及南北饮食的差异,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南方主食大米、北方主食面粉;但是东北生产大米,而且久负盛名,颇为有趣的是东北人自己有名的大米主要卖到其他地方,自己却不喜欢吃;从菜系来看,南方菜系优势明显、有广东的粤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帮菜等;而北方却几乎没有独立的菜系,除了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当然东北的菜还是颇有特色;总体特点是南方饮食讲究的是精细,而北方体现的是粗犷;从菜量来看,南方多数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丰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数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是品种相对还是少了些;尤其在农村可能差别更大;喝汤来看南北迥异:南方人喝汤是作为一个菜上桌的,更多的是在夏季天气炎热喝汤,广州、福建一带在饭前、饮酒前喝汤,尤其广州人堡汤是出了名的;而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汤,但是汤是在饭后喝,一般不是作为一道菜上桌,而且主要在冬季喝汤,觉得热乎、暖和;从喝酒来看,北方人豪爽,平均酒量大于南方人,特别是山东、东北和内蒙人酒量惊人;南方生产白酒,有名的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夏天可能南北都已啤酒为主,但是冬天北方人更喜饮白酒,但是冬天南方的江浙一带喜喝黄酒,比如绍兴女儿红、上海的和酒、石库门等;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大声说话;南方人相对精细;二、南北建筑之别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我国居民屋顶的坡度从南往北是逐渐减缓的;南方屋顶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气候又炎热,高而尖的屋顶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风散热;北方由于降水较少,所以屋顶多建成平顶,这样既可节省建筑材料,还可兼作晾晒作物的场所;另外,我国南方的园林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层次分明,苏州的拙政园是其典型代表;北方园林建筑则平缓严谨,粗壮质朴,内外空间界限分明;我国着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做出总结:“南方为棚,多敞口;北方为窝,多封闭;”可见,从适应环境、居住舒适出发,南方建筑注重通风散热,北方建筑利于保温保暖;三、南北节日习俗宗教之异我国传统节日较多,大多都和宗教信仰有关,下面从我国几个重大的传节日来看来北之差;1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们公认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中国更是无比的突出;吃团圆是这个节日里的重头戏;但是就中国而言南北方还是有差异的;比如说,北方喜欢吃饺子而南方则吃米饭,北方家庭里面吃团圆饭时一般是一个家庭独立过,而在南方却喜欢一个家族在一起共同吃团圆饭;2 春节祭祖,这个习俗南北都有,但各有不同,在南方比较隆重,多在祠堂一个家族进行祭拜,然后进供物品给祖先,放鞭炮,越长越好,代表家丁兴旺;而在北方一般为家祭,只是在家中简单的供奉一些食物;3清明节,此节日本为提醒农民耕种的日子;但是后来了展成为一个祭祖踏青的活动;中国南方的清明时期有踏青和扫墓两大活动,而在北方只是外出简单扫墓;总体而言南北之差给我们的认识就是艺术上南雅北俗;建筑南奇北雄;饮食上南甜北咸;服饰上南秀北朴;等等;而这些在文人的笔下往往更为诗意化,南方是烟雨楼阁,春花秋月;北方是长河落日,塞外大漠,还有金戈铁马,南人缠绵、温柔、纤细、优柔,北人豪爽、酣畅、粗犷、干脆……四、南北文化代表影视作品北方文化代表:十三省、乔家大院、康熙王朝等;南方文化代表:倾城之恋、英雄无悔、商界等;五、南北代表旅游景区北方:1、山西绵山山西介休市;2、河南龙门石窟河南洛阳;3、辽宁本溪水洞辽宁本溪市;4、山西乔家大院山西祁县;5、故宫、长城北京等;南方:1、湖南天门山湖南张家界市;2、贵阳普渡桥石雕贵州;3、庐山山水空灵江西省九江市;4、大理博南古道云南大理;5、丽江古城等;从中国民俗各方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南北文化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我们民族文化合谐音符的基因和特色. 南北文化的差异让对文化痴心的人们沉醉,然而我亦期盼着南北文化在绽放自己独特的美丽时也能加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中国的文化以更绚烂更多姿的形态出现在世界面前;。
深入探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
深入探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它不仅是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节气以自然现象为依据,通过观察天文、气候和农事活动来确定。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古代农耕文明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春天的二十四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和春分。
立春标志着农历的开始,它传达了冬天即将离去,春天即将到来的信息。
雨水则预示着春天的潮湿,农民们开始关注田地水利工作,为农业生产做准备。
而惊蛰则暗示着蛰伏的昆虫即将苏醒,以及大地开始复苏和万物开始生长。
最后,春分标志着昼夜平分,春天正式来临,同时也代表着生命的继续和希望的到来。
夏季的二十四节气有立夏、小满、芒种和夏至。
立夏时节万物开始生长,夏天正式拉开序幕。
小满意味着五谷成熟,农民们开始忙于收割和种植下一季的农作物。
而芒种则标志着五谷开始饱满起来,天气也开始炎热,这是人们忙碌劳作的季节。
最后,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人们庆祝太阳的旺盛,同时也开始为下半年的作物生长做准备。
秋天的二十四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和秋分。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意味着夏天即将结束,人们开始感受到凉爽的气息。
处暑传递出夏天的余热还未完全散去,依然有炎热的天气出现的信息。
而白露则标志着天气开始转凉,晨露出现,同时也是作物开始吸收水分的重要时刻。
秋分则意味着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告诉人们秋天已经来临,是万物收获的季节。
冬天的二十四节气有立冬、大雪、小寒和冬至。
立冬标志着寒冷的冬季正式到来,农民们开始准备过冬。
大雪暗示着天气寒冷,雪量增加,人们开始关注保暖工作。
而小寒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寒气逼人。
最后,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天的最高潮,人们静待春天的到来。
二十四节气虽然是以天文气象为依据,但其文化内涵超出了单纯的时间划分。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观察自然、感知天地的方式,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二十四节气与古代农耕文明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它记录了农民们耕作、种植的时间安排,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研究。
中国古代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研究
中国古代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研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自然环境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自然环境的变化与演变不仅对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影响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成为了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基石。
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这一观念贯穿于古代文艺作品和哲学思想中。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景观常常是古人吟诵诗句的灵感之源。
李白所吟咏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脍炙人口的句子正是从自然中获得的灵感。
中国古代文人常以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融入到文学作品之中。
在古代诗词中,山水与日月常常成为表达情感的隐喻,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中国古代文化中崇尚的“仁义礼智信”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古代中国人注重与自然界相互合作、相互依赖。
例如,古代中国农耕文化中,对于种植和农作物的选择上非常注重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交流。
农耕文化强调四时有序、尊重天时地利,以此来保证农作物的丰收。
尊重自然环境和与自然界的协作不仅在农耕文化中体现,也在古代建筑和园林设计中得到了体现。
古人注重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布局,将自然景观与建筑风格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生态环境。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些宗教信仰也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道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道法自然”,即人应顺应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来生活。
古代道士常常隐居山林,观察、感悟自然界的变化,以此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
佛教也强调追求生命的平和与宁静,追求与自然的融合。
佛教中的许多修行方法,如坐禅、行禅等,也常常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以达到心灵与自然的统一。
自然环境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哲学和宗教方面,还通过其他方面对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地理特点,如高山、大河、湖泊和海洋,为古代中国人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生活条件。
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什么——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什么——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民经过长期生产实践的结晶,它不仅仅反映了我国的气候变化,而且还表达了我国人民对自然的认识、爱与敬畏。
这些节气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智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什么,以此来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的智慧。
一、季节更替,顺应自然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人民长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深刻认识到自然界的规律与变化,以及不同气候条件下作物生长的变化,顺应自然,在适宜的时间开展耕种等生产活动。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二十四节气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的开始和结束,标志着气象的转换,也是人们应该进行哪些活动的标志。
季节更替的背后,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智慧。
二十四节气教导人们应该站在自然的角度去思考,认识环境、适应环境,以自然规律为依据,做出更好的生产决策与生活安排。
这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也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基础。
二、天人合一,谐和共存在二十四节气的生活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们在每一个节气到来的时候,都会举行一系列活动,如祭祀、宴席、祈求丰收、赛龙舟、吃粽子等,这些活动代表着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和谐相处。
人借助节气的转换之际,向自然表达感恩之心,而自然也会赐予人们足够的收获。
这种天人合一、谐和共存的关系,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因为功利性的考虑而忽略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现代化进程中,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问题在不断加剧。
回望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谐和共存的思想,有助于解决环境危机和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三、情感传承,民俗文化味同嚼蜡的文化很难被接受和传承,但二十四节气不同。
因为它充分融合了人们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表达,是一种富有生命力和亲和力的文化风俗。
中国云南高原的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
中国云南高原的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中国云南高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自然环境。
本文将探讨云南高原的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当地民众的影响。
云南高原地处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地势崎岖,气候多样,拥有广袤的森林、壮丽的山脉、雄伟的高原湖泊等自然景观。
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为当地多民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提供了独特的背景和影响。
首先,在云南高原的自然环境中,多个民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农耕文化。
这里的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宜农业发展,使得当地人以农耕为生。
不同民族形成了独特的农耕传统,如哈尼族的梯田耕作和水稻种植、彝族的天台田种植等。
这些传统的农耕方式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农耕文化。
其次,云南高原的自然环境也推动了当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发展。
这个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矿藏,为民众提供了制作木器、染料、陶瓷等手工艺品的原材料。
比如,在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中,以木雕和纺织艺术为代表的手工艺发展相当繁荣。
这些手工艺品既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又是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此外,云南高原的自然环境也影响了当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精神文化。
这里的山川湖泊常常被视为神圣的地方,被认为与神灵和先祖有着紧密的联系。
许多民族在山川湖泊周围建立了寺庙、神坛和祭祀场所,进行各种宗教仪式和信仰活动。
例如,在傣族的传统信仰中,他们视高山、大树和水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且与自然元素相联系。
这种信仰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延续。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的发展,云南高原的自然环境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也面临许多挑战和冲突。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原本生态平衡的山区和湖泊逐渐受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遭受到威胁。
同时,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引入也对传统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冲击。
年轻一代的民众逐渐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兴趣,这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构成了一定挑战。
自然地理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当代艺术作品通过表现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和破坏,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和生态。
自然地理对当代艺术作品的主题和表现形式 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然地理对当代艺术市场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景观、文化遗产等成为当 代艺术市场的热门投资对象。
自然地理对当代艺术市场的影响体现在艺术 品的价值评估和市场需求上。
自然地理环境的严酷性和多变性培养了中国人的坚韧精神和适 应能力,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源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 中国文化中的自然主义和生态观念。 自然地理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也反过来影响了 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自然地理与中国文化的相互作用
中国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独 特形式,与中国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园林艺术通过模拟自然地理环境中的 山水景观,营造出独特的人造景观。 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为园林艺术提供
了设计和创作的灵感。
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中的自 然元素
中国传统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中常 常融入自然元素,如模仿鸟鸣、水流
等。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声音、节奏等对中 国音乐、舞蹈的创作和表演产生了影
汇报人:
时间:202X.XX
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性影响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形成 和发展。
农耕文化中的节气、农事等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 关。
传统习俗中的自然元素和象征意义
中国传统习俗中常常融入自然元素和象征意义,如 红色代表喜庆、鱼代表富贵等。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动植物、地貌等成为中国传统习 俗中的重要符号和象征。
自然元素和象征意义的融入丰富了中国传统习俗的 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
自然地理对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明史以前的古人类还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生存和发展基本依赖生态系统提供的生物源,而生物源的扩展和退缩受制于气候的变化。
即使人类到了新石器时代(文明史的前夕),有了农业,这种依赖也没有多大变化,大部分生活资料直接取之于自然界;狩猎和采集仍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总之,文明史以前的人类受生态学规律的控制。
中原古代文化的起源及发展与古代气候的变迁息息相关。
2、气候变迁与中国封建王朝的盛衰中国古代气候的变迁与封建王朝的盛衰息息相关。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出现过许多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治世局面在历史上都是以风调雨顺、万物蕃育、经济繁荣、国泰民安而著称的。
而它们都是农业社会的政权,气候环境的优劣便成为王朝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
由于相对温暖湿润,草原生态环境良好,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压力相对较小,中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具备一个较好的外部条件。
同时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农业地区也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使中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具备了一个较为优越的外部条件。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基础.3、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演变气候的变迁还影响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王会昌先生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1)偏居塞外;(2)割占黄河流域;(3)游牧民族政权与农业王朝长期分庭抗礼;(4)入主中原。
4、气候变迁还成为影响中国古代人口分布格局和迁徙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秦汉之际的移民与人口流动方向就与气候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西汉末年起的气候连续转寒使得边境地区的农耕民族不得不大规模内迁。
5、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上战乱的关系。
东汉三国处于历史上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阶段。
东汉恒、灵以后,随着气象灾害等各种生态突变现象的频繁发生,瘟疫流行,天灾人祸接踵而至,给本就盛行徽纬迷信的东汉社会带来日益严重的心理恐慌。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研究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研究中国的农耕社会历史悠久,而二十四节气则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时间记忆与农耕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人们根据季节变化和农作物生长发育来划分的,记录了农耕活动的规律和农民生活的日常。
本文将探讨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2300年的古代中国,当时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一种与自然界联系紧密的规律。
这些规律反映了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和运行,从而影响了天气变化和植物的生长发育。
使用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事活动,使农民能够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迎接和应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和植物生长阶段,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都对应着特定的天象和自然景象,如立春、谷雨、小满等。
这些节气不仅标志着气温和降雨的变化,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理解。
比如,立春在农历1月5日或6日,表示进入了春天的前奏,天气渐暖,植物开始复苏;而谷雨在农历4月20日或21日,表示稻谷开始谷雨前后成熟,进入收割阶段。
这些节气的名称和时间既展示了中国农耕社会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也反映了农民们对自然界变化的敬畏和依赖。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首先,二十四节气成为了中国人们传统节日和民俗习惯的依据。
例如,立春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祭祀和庆贺活动,以祈求一个富饶的农业年。
此外,二十四节气还是中国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指南。
人们会根据节气的变化来安排生活和饮食习惯,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其次,二十四节气还成为了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文化遗产。
每个节气都有丰富的民俗和文化内涵,如谚语、歌谣、神话传说等。
这些传统文化表达了人们对农耕生活和自然景观的感悟和体验,深深影响着中国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农耕活动和二十四节气的依赖逐渐减少。
然而,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生态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生态和文化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两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生态涉及的是我们身处的环境和自然资源,文化则涉及的是人类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这两个领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生态给予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文化则为人类创造了精神世界和社会秩序。
因此,研究生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对文化的影响首先,生态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形成和演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
不同区域、不同地貌、不同季节,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生态和社会习俗,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系统。
例如,热带雨林地区的土著民族,从树上取食和采集果实,避开猎食者的追捕,形成了以自然为主体的独特文化;冰雪覆盖的北极地区,由于气候恶劣,土地无法耕种,形成了以渔业和狩猎为主的文化形态。
其次,生态环境对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地区和环境对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黄河流域,由于气候干旱,土地贫瘠,创造了以小麦、玉米和豆类为主的农业文明,形成了以华夏文化为代表的灿烂文化;而南亚次大陆的印度,由于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大米、棉花、香料等农作物,形成了以印度教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形态。
文化对生态的影响一方面,文化对生态的影响不可忽视。
人类通过文化的创造和传承,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例如,农业文明就是人类通过种植农作物,开辟出大片的耕地,而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力大幅提升,产生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无论是空气污染还是水污染,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文化的创造和传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也具有积极意义。
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蕴含着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方法。
例如,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强调“不耗水,不腐坏,不苦辣”,而事实上这种种植方式也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有积极意义的做法。
此外,各种文化传承方式中,文化习惯的改变、思维方式的更新等等,虽然表面上看似乎影响不大,但其实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也都有重要的意义。
南北文化差异的历史沿革
南北文化差异的历史沿革南北文化差异是流传已久的话题,也是中国文化研究的重点之一。
南北文化区别一方面来自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进程,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南北地理区域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划分所形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南北文化差异的历史沿革,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并欣赏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1.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进程的影响南北方的自然环境与历史过程具有显著的不同。
北方地势平坦、气候干燥缺水,主要以耕作和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所处于西北的秦、陇、河湟等地形成了独特的北方文化。
而南方地势较为复杂,气候温暖充足,水资源丰富,以种植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另外,南方的山区较多,人们习惯在崇山峻岭间生活,这种地理环境也铸就了南方文化的独特性。
南方的文化发展主要由水乡文化、山水文化和江南文化三个方面组成,表现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南北文化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上,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和思维方式上。
在历史上,中国的文化繁荣和发展大多起于中原地区。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五个文明古国之一的黄河文化即在这里诞生,并影响了整个华夏地区,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繁荣。
中原地区的文化;皮影戏、剪纸、京剧、中医、武术等文化都影响了整个华夏大地。
相对而言,南方的文化资源相对匮乏。
在汉朝的时候,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相对繁荣,而南方的经济、文化还相对落后。
到唐代时期,随着南方市场的扩张,南方的经济逐渐兴盛起来,南方文化也随之兴起。
陆游、苏轼、杨万里等南方文人成为了当时文化界的中流砥柱。
时至今日,南方文化、南方生活方式的特色仍可以在琼楼金阙、活灵活现的市井小巷中感受到,反映都市人们独有的文化积淀和生活习惯。
2.南北地域的划分对文化差异的影响对于文化差异的形成,南北地域的划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北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差异已经被上面讲到了,但是更加深刻地影响了文化的差异。
南方的人们热爱娱乐、钟情于热闹、热衷于游戏,而北方的人更加注重实际、注重安定、注重功利,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朴实和严谨的北方文化、积极和开朗的南方文化两种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地理特点与地域文化研究
汉语言文学的地理特点与地域文化研究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地理特点,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
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地理特点和地域文化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以及地理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北方文化与汉语言文学北方地区以其干燥寒冷的气候条件和广袤的平原地貌而闻名。
这种地理环境对北方人民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反映在汉语言文学中。
在北方汉语言文学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描写严寒冰雪的诗词和冰冷干燥的风土人情。
例如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写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这样的描写展示了北方严寒冰雪给人们带来的苦楚和艰难。
此外,北方汉语言文学片段中也隐含了北方人务实、坚韧的性格特质,这与北方人从事耕作、奋斗的生活方式有关。
二、南方文化与汉语言文学南方地区以其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山水资源而闻名。
这种地理环境塑造了南方人民优美恬静的性格特征,也在南方的汉语言文学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南方汉语言文学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描绘山水风光的诗歌和恬淡生活情调的散文。
例如苏轼的《赤壁赋》中写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样的描写展示了南方山水给予人们的宁静和美好。
此外,南方汉语言文学中也渗透着南方人热情好客、细腻的性格特征,这与南方人们的热带农业和渔业经济有关。
三、西北文化与汉语言文学西北地区以其干旱少雨和多山的地理条件而著称。
这种地理环境对西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西北汉语言文学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描绘辽阔草原和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作品。
例如王昌龄的《登鹳雀楼》中写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样的描写展示了西北地区广袤的草原风光和浩渺的河流景观。
此外,西北汉语言文学中还体现了西北人们勇敢无畏的性格特征,这与西北人民长期面对恶劣自然环境和漂泊民族矛盾有关。
四、东南文化与汉语言文学东南地区以其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独特的沿海地貌而闻名。
这种地理环境对东南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学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
京杭大运河
气 候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1、寒温带(高原气温区) 2、中温带 3、暖温带 4、亚热带 5、热带 6、青藏高原
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 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 偏南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 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 气候特征。降雨量多集中在7、8、 9三个月。
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 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 (二)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地理 障碍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三)自然地理环境并非决定开放与 否的唯一标准条件。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 在深圳隆重举行
胡锦涛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强调,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必 须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坚 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 干扰所惑,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伟大事业 。 胡锦涛希望经济特区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 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 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
华夏,古代汉族的自称,亦作“诸 夏”。 华夏族的始祖是古代传说中的黄帝。 上古时期约在姬水一带形成了较为 先进的黄帝族,黄帝族与住在姜水 一带的姜姓炎帝族世代互通婚姻。 后来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人今山 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就称夏族
1.中华民族是指多种民族、多种来源。 2、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所有民族都以 中原民族为一体向心之力,认为他们的民 族亦是炎黄子孙,使华夏族开始成为一个 基本稳定的族体,为汉民族的最终形成奠 定了基础。 3.秦汉以后,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在战 争或经济交流中继续融合。 4.中国文化也是各民族不交流和融合 的产物。
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
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各个地区的气候、自然资源、生产方式等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服饰的形态。
本文将从气候、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等方面探讨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首先,中国地域辽阔,南北地域气候差异明显。
南方气候炎热潮湿,适合轻薄透气的服装,例如广东、福建地区的汉族人民喜欢穿着薄绸、薄棉的衣料,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
而北方气候寒冷干燥,一年四季温差较大,适合保暖性能好的服装,如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的汉族人民常穿着厚实、保暖性较好的服饰,比如皮袄、毛衣等。
因此,气候的不同直接影响着民族服饰的材料、款式和设计。
其次,中国地域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北方地区的棉花、麻、皮毛等是制作民族服饰的重要材料,比如新疆的维吾尔族人民常穿着以棉花、麻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短袍、长袍等。
而南方地区的丝绸、竹子等则被广泛应用于制作民族服饰,如四川、湖南地区的汉族人民常穿着丝绸、竹制品的服装。
因此,自然资源的差异也使得中国各地的民族服饰独具特色。
再次,中国地理特征也对民族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中国地理上的山川河流、草原沙漠以及江河水系等都构成了各个地区的特色风景线。
这些地理特征也被融入到民族服饰中,比如西藏地区的藏族人民常穿着色彩丰富的长袍和披肩,上面镶嵌有各种珠宝和宝石。
这些服饰中所体现出的色彩和纹样,正是对西藏地区秀丽的自然风景的赞美和表达。
而广西地区的壮族人民则常穿着色彩鲜艳、图案丰富的手工绣花服饰,这一特色与广西丰富的地理风光和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
最后,中国各个地区的民族服饰也受到不同地域传统工艺和技术的影响。
例如,云南地区的傣族人民常穿着彩色缤纷的服饰,这些服饰上的绣花、刺绣等工艺是当地传统手工艺的体现。
一方面,这些传统工艺使民族服饰更具艺术性和独特性;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的限制,这些服饰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在本地区流行。
以科学之笔共书气候环境变化的文明进程——气候环境与人类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科技史杂志“第44卷(2023年)第3期:477 480The Chinese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㊀Vol.44(2023)No.3以科学之笔共书气候环境变化的文明进程气候环境与人类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廉欣悦㊀卜超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基地,南京210044)中图分类号㊀N092文献标识码㊀D㊀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673-1441(2023)03-0477-04㊀㊀㊀收稿日期:2023-07-09㊀㊀㊀作者简介:廉欣悦,2000年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基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传统工艺;卜超群,1992年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基地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史㊂气候环境与人类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6月24日 25日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基地主办㊂来自中国㊁美国㊁英国㊁德国㊁苏丹㊁肯尼亚㊁叙利亚等7个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贡献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和学术点评㊂开幕式于24日上午举行,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教授主持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曹信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㊁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小淳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前副校长万辅彬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王大明教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Iwo Amelung 教授,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王作跃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周琼教授,美国理海大学王东宁研究员,江苏省气象学会张志薇高级工程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㊂本届研讨会共进行了64场学术报告,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1 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气候变化是驱动人类社会和文明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㊂这一主题共有21位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㊂前国际气象史协会主席㊁英国曼彻斯顿大学的Vladimir Jankovic 以 气候为什么是一个安全问题 作为开篇,以粮食资源安全供应为议题报告了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呼吁社会应加强对气候问题的重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广西民族大学的万辅彬通过对岭南地区气候变化的分析引出了 瘴气 这一概念,并对 瘴气 在各类文献中的记载㊁描述以及当下的研究情况作了分析;来自苏丹喀土穆苏丹气象局的Mohamed Abdallah Ahmed Alriah 则着眼于2000 2020年期间苏丹6 9月干旱状态的时间㊁空间及年际波动,以调查植被覆盖的变化和相关气候指数对苏丹干旱发生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的周琼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报告了气候对民族地区灾害的塑造情况,揭示了气候环境对于民族甚至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广州大学的曾维和报告了温控874中㊀国㊀科㊀技㊀史㊀杂㊀志44卷1.5ħ的目标和其实现方法,进一步揭示了温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美国阿拉斯加大学的曲枫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冯寿波均着眼于北极区域的研究,分别论述了北极生态系统的社会属性及北极气候变化与国际海洋法之间的联系㊂大理大学的吕跃军通过怒江木垒房民居㊁迪庆藏族饮食文化㊁丽江古城水文化以及大理白族绕三灵习俗等案例,阐述了气候环境与社会文化生态之间的相互影响㊂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王瓒玮从气候变化视角分析了中日双方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路线,以此探究中日关系走向;同样关注国际社会的还有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卜超群和李梁小娟,二人的报告分别探讨了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科学外交实践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重要贡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李晓岑则以麦金德理论为切入点,从气候视角入手详细分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地缘力量,以及建立起心脏地带共同体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㊂北京市气象局原工程师刘光保认为 从古至今将人类排放二氧化碳作为导致气温增加主因 的这一说法证据不足,指出气温的变化从历史时期就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继而探讨了影响气候变化的非人类因素㊂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的王作跃进一步提出,气候变化对开启中外气候变化科技交流的历史有着深远意义,同时阐述了国际科技交流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重要性㊂清华大学的顾萍以北京啤酒厂案例为依托,阐述了气候环境与改革开放初期工业技术的发展变革之间的联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麻庭光关注于在历史上48个全球变暖气候节点发生的内乱和政治改革事件,报告了司马迁陷阱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意义所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周牧宸以回收和再利用建筑材料为出发点,从社会文化㊁经济和政治方面探讨 可持续性 的演变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陈昌春从气象视角入手分析了红军实行战略转移的气象与社会经济背景,同样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肖雷波则关注于建立应对气候危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方案㊂华南农业大学的魏露苓从旅游资源开发与气候环境的角度出发,对古人笔下的罗浮山进行考察㊂大理大学的宋觌霏则报告了明清时期解决水碓硙引发的水利纠纷过程中环境和气候所带来的影响㊂2 气象科技史深入研究气象科技发展历史对于气象现代化和气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独特意义㊂本次会议共有22位专家学者围绕气象事件㊁人物㊁文献㊁资料㊁遗产等方面的研究展开精彩纷呈的报告㊂来自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的张改珍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陈晓萱均从 西学东渐 时期入手,从仪器㊁技术㊁方法等方面探究了西方气象科技在中国的传播情况㊂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高建国对福建历史台风路径进行复原,并以此为样本恢复上千年历史的台风图像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陈倩梳理了竺可桢与中国近代海关在气象方面的交往,详述了竺可桢对中国近代海关气象观测网建立的推动作用㊂赵超则对宋代诗歌中气象灾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㊂涂丹聚焦域外香料进入中国的历程,探讨了气候变化和外来物种双重作用下明清中国社会文化的新脉动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郭庆分析了1929 1966年这一时期中国气候区划发展情况,认为应将中国气候状况与世界气候区划法相融合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杜舜华着眼于对气象遗产的研究,报告对北极阁观象台天气图遗产的价值进行剖析㊂美国理海大学的王东宁以余青松为主人公探讨㊀3期廉欣悦等:以科学之笔共书气候环境变化的文明进程974了紫金山天文台与理海大学之间的联系㊂山西大学的厚宇德基于笔记史料,分析中国古代气象㊁气候与生态形成的相关历史,以期洞察古人气象观念的文化渊源㊂中国气象局智利蓉从气象㊁天文㊁物候等多个维度对哈萨克族文化遗产 阿玛勒 进行数据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了 阿玛勒 与二十四节气的对位情况和两种节气体系的时序关系㊂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季媛媛从俄国探险学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中国边疆地区科学考察的史料出发,分析和论述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象数据㊂江苏科技大学的杨凯报告了旧日本帝国海军的气象教学及保障技术㊂云南农业大学的宋雨轩报告了亚里斯多德海洋鱼类活动气象思想和应用价值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刘洪君㊁龚铭璇㊁顾玲㊁方义凤㊁陈苹分别就明清之际士人对 风 的研究㊁江浙地区的稻作谚语㊁蚶养殖时期所需要的气候环境㊁清代苏州雨雪农情奏报制度以及水旱灾神话展开讨论㊂同样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张骞㊁董淑童㊁张宇欣就‘气象学报“‘观象丛报“‘中国丛报“进行内容梳理,对其中重要的气象历史资料进行总结与归纳,以求从历史角度出发推动中国式气象现代化发展㊂3 气候变化与环境考古复杂多变的全球气候为古代人类的生存和演化提供了环境条件,综合研究气候变化与环境演变的过程对人类文明研究有重要意义㊂本次会议共有19位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专题进行讨论㊂德国海德堡大学的Nanny Kim应用GIS模型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矿业开发与森林退化消失的关系,以求用科技手段了解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黄兴对中国冶铁史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进行思考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王伟通过饮食构成探讨辽西地区史前人群生业变迁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㊂毕硕本采用概率统计㊁机器学习和模糊推理等方法,分析了中国明清时期气候灾害的温-湿要素数据㊂广西民族大学的容志毅教授以气候动力说假说作为依托,从气泡破裂说联系到了台风旋转说,给气象科技史带来了新的假说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何静凡㊁方志龙㊁郭爱鹏㊁江志霖分别介绍了巢湖湖泊岸线变迁㊁16 19世纪初吴淞江和黄浦江水势转换㊁石渚周边水文地貌和沉积情况以及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的相关内容㊂中央民族大学的杨俊涛从气象学视角出发,讨论了殷人聚落受气候影响而造成的兴衰交替问题㊂江苏科技大学的刘海峰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吴又进㊁浙江大学的杨丽娟分别分析了宁镇地区古代矿冶景观的时空演变㊁湖南七星墩遗址烧土制品的成因以及古气候对黄土地层形成的影响㊂南京师范大学的陈钧伟㊁徐家豪讨论了坝南遗址㊁薛城遗址自中晚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士毫通过收集和整理淮河流域1644 1911年旱涝灾害的相关史料,分析了旱涝灾害和人类社会的关系㊂肯尼亚非洲博士组织的Isaac Sarfo㊁Collins Oduro二人分别使用模型评估㊁机器学习㊁遥感等技术,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加纳等发展中国家的影响㊂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王力丹对高句丽墓葬壁画的病害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科技手段说明气候变化对壁画具有较强的破坏性㊂6月25日下午进行了本次会议闭幕式大会发言,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宋超教授主持㊂青年优秀论文颁奖仪式由山西大学的厚宇德教授主持,广西民族大学的万辅彬教授为5位 北斗星论文奖 获奖者颁奖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毕硕本教授为6位 优秀论文084中㊀国㊀科㊀技㊀史㊀杂㊀志44卷奖 获奖者颁奖,并向各位获奖学者致以热烈祝贺㊂最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李晓岑教授作总结发言,指出气候问题是有深入研究价值的重大课题,大家畅所欲言,在相互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之中不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继续深入开展气候与文明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㊂。
龙门石窟的自然环境变迁与文化保护措施研究
龙门石窟的自然环境变迁与文化保护措施研究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代艺术宝库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它建于北周年间,历经隋、唐、五代、宋等历史时期的修缮和扩建,共有大小窟700余个,佛像100万余尊。
这个巨大的工程需依靠人力、机械、科技等多方面的支持,而自然环境也是整个工程的基础,本文将探讨龙门石窟的自然环境变迁以及文化保护措施。
一、龙门石窟的自然环境龙门石窟所处的旧河道地区,是由伏流水和富含矿物质的黄土构成的河滩平原。
这里水土丰沃,气候宜人,是达人攀登、草木葱茏的绝佳之地。
加之此地处于黄河两岸,不仅是古代河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更是早期佛教入华传播的首批重要场所之一。
龙门石窟所在区域尤其气候相对稳定,常年降雨量充足,是良好的自然条件,保障了龙门石窟的建造。
早期善于利用自然资源,人们将河滩土和极耐磨的正长石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让石窟中的艺术呈现出青、白、黑三色,构建出极具艺术价值的雕刻艺术。
二、龙门石窟的环境变化龙门石窟艺术的创造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而环境的变化也为艺术保护带来重大轻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加,龙门石窟所处的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和侵害。
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龙门石窟遭受多次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其中,最残酷的就是历史悠久的缘床寺和善恩窟的损失。
在自然因素方面,大量的滑坡、塌方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给龙门石窟带来了极严峻的局面。
特别是在1986年,因为洛阳市多棵古树被拉伐,导致气温上升,黄河流域的极端气候事件增加了,龙门石窟区域的遭受了多次洪涝灾害。
这些自然因素不仅直接影响了龙门石窟的保护,而且也间接地导致了其他的问题,如建筑材料的破坏、生物病害的增加等。
三、龙门石窟的文化保护措施面对龙门石窟遭受的自然环境变迁和漫长岁月带来的自然风化等危害,中国政府在完善龙门石窟保护力度方面积极行动。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区域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2011年5月29日将龙门石窟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生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这个社会体系中,自然被视作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源头。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影响自然生态,并进一步讨论现代中国这种关系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天人合一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天人合一观念。
这是一个基本的哲学概念,认为天地万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在这个观念中,自然被视作是人类所居住的环境,而人类则是自然的一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因此,中国文化中强调了人对自然的尊重和珍视,这也是自然生态得以保持完整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统文化中的自然景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是完全不同的。
自然景观强调的是自然的原始和自然形态的美感。
山水画、诗词歌赋中的山水自然图景等,都是表达此类自然景观的重要手段。
这些自然景观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流派:山水文化流派。
在山水文化中,中国并没有简单地将自然景观作为一种物质性的东西看待,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真实存在、静态的生命形态。
这种思想可以从古人所说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得到验证。
正因为人们的这种观念,让自然得以得以保持幸福和平静的生态。
自然之道与人的审美自然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一门哲学思想。
它强调了在自然界中寻找真理和透视宇宙的原理。
在自然之道的视角下,大自然是一种有着自我创造力的生命体,可以感受到自然界中每一个元素的感性,而且表达了自身的个性。
自然之道的理念在创作艺术和审美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中国绘画、建筑、戏剧、舞蹈、歌唱等艺术形式中都能够看到自然之道的精华。
自然文化的保护与现代中国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了人们对自然的尊重、鼓励各种自然的审美和保护自然生态的基本观念。
但是到了现代,中国的文化变得多元化,也更加倾向于现代化的经济和商业化的文化发展。
这种文化变革所引发的环境破坏无法避免。
中国气象文化研究
中国气象文化研究一、引言中国气象文化研究是对中国古代气象观念、气象知识以及与气象相关的文化现象进行深入探索的学科。
通过研究中国气象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们对天气的认知、气象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气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国气象文化的研究现状、重要成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研究现状1. 学科背景中国气象文化研究是在气象科学和文化学的交叉领域中发展起来的学科。
它继承了气象科学的观测、预测和应用等基础,同时借鉴了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2. 研究内容中国气象文化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古代气象观念:研究古代人们对天气的认知、气象现象的解释以及与气象相关的神话传说等。
(2) 气象知识传承:研究古代气象知识的传承和发展,探讨古代气象观测和预测的方法和技术。
(3) 气象与社会生活:研究气象对于农业、渔业、交通、灾害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古代人们如何应对气象变化。
(4) 气象与传统文化:研究气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讨气象在诗词、绘画、建造等方面的表现。
3. 研究方法中国气象文化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考证、田野调查、实验研究等。
其中,文献考证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揭示出古代人们对气象的认知和理解。
三、重要成果中国气象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气象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见解。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1. 《中国气象文化史》: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气象观念、气象知识以及与气象相关的文化现象,是中国气象文化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2. 《气象与古代农业》:该研究通过对古代农业文献的分析,揭示了气象对于古代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启示。
3. 《气象与中国传统绘画》:该研究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分析,揭示了气象在绘画中的表现方式和意义,为我们理解古代绘画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
四、未来发展方向中国气象文化研究还有许多重要的课题和方向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探索中国的地理文化与历史人文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享
探索中国的地理文化与历史人文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享在探索中国的地理文化与历史人文这一主题下,我们将分享一个适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案例。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的地理文化与历史人文,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自信心。
一、案例背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文化与历史人文,我们设计了一堂名为“中国的地理与人文之旅”的地理课。
这堂课旨在通过互动式学习和实地体验,激发学生对中国地理文化与历史人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课程目标1. 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气候等,并掌握相关地理知识。
2. 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与人文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3. 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人文,如古代文明、重要事件等,并培养对历史的尊重和鉴赏能力。
4. 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中国地理文化与历史人文的认识。
三、课程设计1. 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展示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中国的地理文化与历史人文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2.1 自然地理特征:通过PPT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山脉、河流、气候等地理特征,并解释它们对中国文化与人文发展的影响。
通过图片、图表等形式,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2.2 历史人文:通过多媒体和故事讲解,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的历史人文,比如中国古代文明、重要事件等。
通过具体案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3. 互动学习3.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中国地理文化或历史人文的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
鼓励他们主动分享所学知识。
3.2 知识竞赛:设计一些有趣的地理文化与历史人文知识竞赛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可以利用抢答、团队竞赛等方式进行。
4. 实地考察安排一次实地考察活动,选择一个近距离的地方,比如附近的博物馆、古镇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的地理文化与历史人文,增强他们的感知与理解。
5. 总结与反思通过小组展示和课堂讨论,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分享感悟和体会。
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调查报告
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调查报告一、问题背景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与文化。
每年十二月末,走进商场,异常热闹。
原来就是圣诞节快到了;而情人节,大街小巷,布满了鲜花。
这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可就是,您如果问她们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没几个人能完整地回答上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我们需要通过探寻,力图让大家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学习中渗透传统文化,让我们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与认识,可以使我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研究的方法(1)分组探究,确立主题。
(2)协作分工,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
(3)小组探讨,对资料进行整合。
(4)形成总结论文。
四、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第一阶段:动员与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1、让学生初步接触与讨论“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课题的有关问题。
2、了解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3、学习了解本次活动的步骤、方法、各项要求与要注意的地方。
4、了解相关技术的要求,商议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1)、提出与选择课题1、中国二十四节气有哪些?2、了解地区的传统节日活动有哪些?这此活动与二十四节气有什么关系?3、随机采访农民对这些传统风俗持怎样的态度?从中反映了什么?我们应不应该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如何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谈谈自己的体会。
4、查阅资料与调查访问,收集各项中国各项民风民俗,并从收集了解到的民间风俗资料中,谈谈自己产生的一些想法,对中国风俗的继承与发扬有什么好建议?(2)成立课题组1、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专长与喜好确定自己的选题,每6人组成一个课题小组,选出组长,填写小组分工合作表。
2、各小组成立后,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_气候与中国文化研究气候对中国文化形成影响内容摘要:气候在为中国文化奠定基础的各种因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影响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很多基础方面,如农业、宗教、文学创作等。
为何与中国处同一纬度的其他地区不会出现这样的文明,是因为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世界上没有一样的地理环境,只能是相似,而这相似就改变了其所孕育文化的不同。
关键词:中国文化;宗教;农业;神话传说Abstract: The climate in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hinese culture in each kind of factor to act the important role, affected the Chinese culture the 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very many foundation aspect, like agriculture, religion, literature creation and so on. Why can't appear such civilization with the China identical latitude other areas, is because China locates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different, in the world the sam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nly could not be similar, but this similar changed its has bred cultural the difference.“人类祖先的演变发生在有6—7次大冰期和5—6次间冰期的更新世时代。
当时急剧的环境变化迫使所有的动物都必须不断地适应和再适应变化着的环境,而能否从残酷的适应过程中脱颖而出,关键不是取决于蛮力,也不取决于耐寒的能力,而是取决于智力的不断增长,取决于能否运用其智力使自己较好地适应环境。
”[1]4气候与文化,似乎是两个不相关的概念,我们很难在他们之间找到直接相联系的地方,但深究起来,气候在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气候就像是小火苗,点燃了中国文化绵延不息与灿烂辉煌的大火。
作为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因素,气候从人类伊始至今,亦或没有人类之前,气候就影响着整个人类生存的这个大环境的方方面面。
直至今日,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依然深受气候的影响。
当然,文化的发展是过分复杂的现象,不应当简单地看作气候问题。
但是,气候的这种差异不会没有影响,何况人类早期对自然界的依附程度比现在高得多,从这里出发,或许会给今天研究气候与文化关系的问题一点启示。
人类在出现时就像现在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一无所有,气候在这个时候对人类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明显的,而人类最初应对气候所带来的变故唯一能做的就是被动的迁移,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如何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
分析一下气候对原始人类的影响。
直到传说中的有巢氏、燧人氏以及伏羲氏神话时代的蒙昧末期,也就是伏羲氏的时代,㈠由于气候的变暖,冰河的退去所引起的蒙古高原的自然条件的变革,中国的原始人群才开始离开他们的原始家乡,向着新世界移动。
在今天我们生活的流沙万里的瀚海盆地的周围,在这里,人类繁衍生息,其智力水平使得他们能够不断的认识周围的环境,然后采取适合他们的生存的行动,从而创造出他们自己的文化。
为什么原始人类要从这么好的一个生存环境——伊甸园转移呢?单从气候的角度来看:首先是气候变暖,冰河期的终止。
冰河期由于气候的变暖而使得蒙古高原的大内海失去了源源不断的水源而逐渐陷于涸竭,西伯利亚的冰流也不再向内海倾注。
由于水源的断绝,内海的水位随着入水的减少而减少,面积也不断的缩小,同时沙漠也不断的一天天扩大,直到内海完全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沙漠,只有极其低的洼地,还存在着一些小的湖泊,指示着这太古大内海的轮廓。
这一切的地理因素链条使得生存环境得以改变。
其次,食物来源的缺乏。
由于气候的变暖,因而以前生存在蒙古高原冰河时代的古生物除了极少数以变种的方法继续存在外,绝大多数都因为不能适应新的气候而趋于灭亡了。
如披毛犀,披毛象,剑齿虎等等,现在遗尸为化石而消失了。
代而起之的是地质学现代的生物群。
还有由于内海的枯竭而海生物也随之灭绝了,生活于大内海的原始人类就失去了他们最重要的生活资料——鱼类和肉类。
原始人类不具备今天人类应对气候变故的能力,所以一旦遭此巨变,大家都四顾茫茫,不知所措。
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被迫迁徙。
为了求生,生活于蒙古高原的原始人群不得不离开他们居住了几十万年的故乡,走向新世界。
这在后来发现的化石中可以得到答案。
原始人类没有目的的移动,走到哪里就是哪里。
从今天的文化遗址来看,当时的人类在迁移以后的活动范围已经很广了,他们流浪的足迹遍布今天中国所有的区域。
流浪于内海东南的原始人群,在易水流域有过很长时期的占领,这一支走向渤海沿岸的旧石器末期的人群,可能就是后来渤海沿岸新石器文化创造者的祖先,亦即后来商族的祖先,他们在后来的发展中,与北海北岸的原始人群混种,可能就是中国历史上所谓东夷的祖先;流浪于内海西南鄂尔多斯一带的原始人群,他们沿黄河而下,走向了山西河南交接一带,是为后来传说中的东夏的祖先。
另一部分,溯黄河西上,走向了甘肃,青海交界一带,是为后来传说中西夏的祖先;东夏和西夏后来分化为诸夏和诸羌而分布于中国的中原和中国的西北,等等。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时的文明程度还很低很低,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人口的杂居出现了新的事物。
比如说新的技术,新的民族,新的生活方式等等。
在不断的迁移与再迁移的过程中,文化得到了远播与交流衍变,如夏族的东迁,遂使仰韶文化得到远播。
夏族的彩陶文化由西向东,商族的黑陶文化和卜骨文化由东而西等。
虽然原始人类的生产力十分低下,但他们彼此之间也不是孤立的各自发展,而是在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影响中发展。
在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人们开始频繁的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类的婚姻状况也由亚血族群婚家族向偶婚家族过渡。
这时期最早的被动迁徙虽然在今天看来,对于今天这样一个复杂广阔的社会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迁徙勾勒出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模糊轮廓,它为中国后来出现的民族、地域等各方面都起到了领路人的作用;虽然这看起来和今天我们的文化交流无法相比,但是,这些人种的接触和文化的交流,构成了中国蒙昧时代的历史全面的运动和全面的发展。
对于那个时代以及对后来的影响,无疑是就像是一座高楼大厦的地基。
在迁徙过程中,人类开始慢慢的建立以血缘为纽带的村庄或是部落。
建立村庄的这部分人开始了他们的农业生活,而正是这部分人开始的农业生活为以后中的各个方面都奠定了基础。
农业开创了一个人类控制生物资源的新时代,人自己去生产食物而非仅仅依赖自然生长的食物。
食物的生产也许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不过是创造一个环境让作物和动物自己生长,但是农业革命带来的效应是惊人的,农业使人口大量增加、复杂的社会组织成为可能、国家形成、文明起源。
当然,在新旧石器时代,农业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这一转变不是源于突如其来的灵感,也不是由于某些史前史前的阿基米德们的突然顿悟了农业是怎么回事,高喊一声‘我找到了’,于是这一转变就到来了”。
[1]25那为什么在当时生产力极低,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人类还要由游牧狩猎转为安居耕作呢?原因其实很明显:技术的发展导致生产率的随之提高,从而使得可以供养的人口大大增加。
人口的压力让人们运用自己的超凡的大脑去改变其所处的环境以适应其基因,而不是想过去那样任由环境改变生物的基因了。
而且,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思想畏惧也一定程度的造就了狩猎经济的保守性。
气候对于人类的影响在人类最初就显得显而易见,尽管早期人类是接触大自然的第一人,对于大自然有着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由于他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在遇到各种自然现象,比如:惊雷闪电,干旱洪涝,暴风雷雨,等等。
他们往往不能从自然的角度作出合理的解释。
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怎样去用自然主义的手段来对付大自然,结果只好求助于超自然的魔力——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祈求或蒙骗大自然使他们的生活富足起来。
原始人相信:通过把某一种有用的动植物作为本团体的图腾,通过树立种种偶像和跳起模仿性的舞蹈,可以使得各种动植物大量繁衍,可以使得他们狩猎获得成功,食物来源丰盛;而且只要严格遵守有关图腾的种种规定,他们的团体就能壮大,食物的来源就能得到确保。
那时候人类的生产力极其低下,尤其是在刀耕火种的年代,人类在气候面前几乎是无能为力,能做的只有不断的迁移迁徙。
气候对于人类农业的影响在今天看来是可以想象的,今天我们还有很多地方的农业还是靠天吃饭。
人类是从食物的采集者(旧石器时代)慢慢的发展到食物的生产者(新石器时代)的,如果说在处于食物采集者这个阶段气候对人类影响较小的话,那么在新石器时代“如果天公不作美导致庄家歉收的话,农民就会经常面临挨饿的危险”,[1]24甚至于饿死!“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生产者之后,一个焕然一新的世界也就展现到了他们的面前——他们告别了旧石器时代,跨入了新时期时代……相对于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这一转变而言,其意义远不能同日而语”[1]22而气候这一时期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意义也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农业的发生,是人类定居生活的巩固基础,它产生了生产过程中的集团组织,助长了人类血缘关系的固结。
农业对于人类来说是生存的根本,最初的人们由游牧慢慢的转变成了农民,而游牧则成了少数种族才有的特征,至少在今天,我们依然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而气候在影响农业的时候也就不知不觉得影响了人类的发展,几乎是各个方面,当然也就包含文化这一重要方面。
这一切的自然现象都使得原始人头晕目眩,感到奇异和威胁,但是他们不能从自然的角度给出合理的解释。
能在这个“迷惑”的环境里生存下去,他们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于超自然的魔力——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祈求,与其说是在敬畏自己心中的神,不如说是在欺骗自己。
“万物有灵是自然界的人格化,由于自然界的人格化,于是造成了最初的诸神。
因为最初的诸神的出现,于是一个世界变成了两个世界——人的世界和神的世界。
”[2]52于是,在每次重大活动时都会向与之相关的神灵祈福,求得平安。
而这种古老的仪式和各种传说在当时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只有口头相传的办法延续下去,慢慢的变成了只有一部分人才知晓这方面的知识,于是他们成了固定的专职人员。
如果说最初这些人还参加集体劳动的话,那么在后来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有了剩余的生活资料以后来供养他们时,这部分人分化出来成了神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