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ppt
合集下载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简述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 其形成过程, 其形成过程,并根据其主要内容分析它的深 远影响有哪些? 远影响有哪些?
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 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 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 展,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特别是五四运动后,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 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 实践基础: 国际条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国际条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 的威力, 的威力,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社会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 社会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 时代条件
4.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一条什么道路? 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一条什么道路? 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一条什么道路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中 国共产党,并且将之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国共产党,并且将之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带 领中国人民,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领中国人民,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 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
4、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里的“解放” 这里的“解放”是指 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 C.肯定实践是检验直理的唯一标准 . D.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 5、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 转折, 转折,这样说的原因中不包括 A.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C.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 . D.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
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
1、背景: (1)鸦片战争前,清朝闭关锁国,对世 界一无所知; (2)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 击日益加剧; (3)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 入中国; (4)地主阶级抵抗派为了了解西方,抵 御外来侵略(目的)
2、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4)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 5)1992年,“南方谈话”,阐明社会主义的 本质,邓小平理论成熟并体系化;进一步解 放了思想,深化了改革; 6) 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 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 为党的指导思想
2)影响:
(1)简单介绍了西方的政治、经济状况; (2)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 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 (3)形成了救亡图存的社会思潮,成为中国 近代思想的主流
二、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1、“中体西用”的背景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 患:外国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 (2)19世纪60――90年代,西学更广泛 地传进来,对中国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文 化产生了猛烈冲击; (3)为了巩固清朝的封建统治(目的)
2、(旧)三民主义 1)提出背景: (1)鸦片战争以后,许多救国主张都以失败 告终,中国革命需要新的理论和实践; (2)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 壮大; (3)孙中山改良道路失败后,走上了革命的 道路,创立了革命团体;
(4)西学的不断传入,孙中山融合了多元人 类文化遗产而提出;
(5)1905年,同盟会成立,在《民报》发刊 词上提出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 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 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 应 思考: 代表资产阶级的早期维新派前后立场有何变 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 ?
变化:
由支持洋务派“中体西用” 和积极参与洋务 运动到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 求。 原因:
41、我们之所以说鲁迅在新文化运动的
文学革命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是因为
A.把反封建的内容和白话文章的形式结
合起来
B.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化
C.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猛烈
D.首先提倡白话文
42、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 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 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请结合时代背景,对“西学中源”说在不同时期 的不同内涵进行分析评价。
6、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 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 重大的影响;16世纪后期,特别是中国近代前期,西方科技文化不 断涌入中国,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 材料二: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中,东西方几乎 同时产生了反映这种变革的启蒙思想。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 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的中国 启蒙思想人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 步变革。 (1)宋元时期, “中学西传”的有哪些具体表现?它们的传入对 当时的欧洲有何影响?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出现“中学西传”现象? (2)近代前期,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了哪 些先进的政治思想?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西学东渐”现象? (3)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的重大政治 变革有哪些?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启蒙思想家主张异同点。
专题十八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巨变:
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清封建专制统治,建立第 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第二次: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第三次: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 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邓小平理论
1.形成发展: ①酝酿: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提出改革开放、经济建 设为中心 ②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形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理论及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④发展深化:1992年初“南方谈话”,深刻阐明了社会 主义的本质,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目标,对进一步丰富邓小平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⑤正式确立: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 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二)毛泽东思想
1.形成和发展: (1)萌芽——国民革命时期 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 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阐明无产阶级领导 权思想。 (2)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 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等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一 条中国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 命道路。
4、意义: ①前期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人们的思想。 ③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李大钊第一个高举社会主义大旗,先后发表《法 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 主义观》 2、通过创办报刊、组建学会、团体,翻译书籍等形 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意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与中国革命相结合, 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缔造了 新中国;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指 明方向。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21课 西学东渐 22课 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23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24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
25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的发展
第21课 西 学 东 渐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
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简述维新思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内容: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废除 “八股”科举制,到进西学,改革教育制度,同时更进一步提出: “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人民享有自由权利;批判君主专制, 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
影响:维新思想的传播,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 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4、意义: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冲击了“夷夏之辨” 的保守观念,逐渐形成“皆以通达洋务为能 事”的风气,为西学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 论环境。
早期维新派在思想启蒙上处于承前启后 的地位,之后,影响更深远更猛烈的维新思 潮将西学东渐推向新的高潮。
三、维新思潮(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政治上: 民族危机加深,帝国主义瓜分高潮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思想上:先进人士有关西学知识的增长,
(2)但毕竟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 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 好的舆论环境。
课堂设问
早期维新派前后立场有无变化? 为何会跟洋务 派分道扬镳?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郑观应《商务三》
农工商是富强基。
——郑观应《闻中法息战感赋》
只知选购船炮,不重艺学,不兴商务,尚未知富强之本。
21课 西学东渐 22课 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23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24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
25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的发展
第21课 西 学 东 渐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
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简述维新思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内容: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废除 “八股”科举制,到进西学,改革教育制度,同时更进一步提出: “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人民享有自由权利;批判君主专制, 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
影响:维新思想的传播,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 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4、意义: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冲击了“夷夏之辨” 的保守观念,逐渐形成“皆以通达洋务为能 事”的风气,为西学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 论环境。
早期维新派在思想启蒙上处于承前启后 的地位,之后,影响更深远更猛烈的维新思 潮将西学东渐推向新的高潮。
三、维新思潮(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政治上: 民族危机加深,帝国主义瓜分高潮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思想上:先进人士有关西学知识的增长,
(2)但毕竟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 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 好的舆论环境。
课堂设问
早期维新派前后立场有无变化? 为何会跟洋务 派分道扬镳?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郑观应《商务三》
农工商是富强基。
——郑观应《闻中法息战感赋》
只知选购船炮,不重艺学,不兴商务,尚未知富强之本。
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
总结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的新时期。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经济实 现了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 高。
详细描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经 济发展和改革。这些措施包括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法 治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中国 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 显著提高。同时,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动文化、教育、科 技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实践,为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
理论基础。
05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 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初始阶段
01
正式成立
02
03
纲领和章程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始于1919年五 四运动,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开始 接触并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 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 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社会经济状况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 阶级的壮大,为改革提供了经济 基础。
政治环境 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民族矛盾尖 锐,为改革提供了社会条件。
主要内容与措施
政治改革
改革官制,裁撤冗官,任用维新派人士;改革教育制度, 废除八股文,兴办新式学堂;改革法律制度,修订律例, 以期与国际接轨。
军事改革
建立新式军队,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提高国防力量。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中国政府采取 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政治稳定。 这些措施包括发展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加强国防 建设,推进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同时,中国 政府也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 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经验。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梁启超 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 代君主专制必然性 《变法通议》
谭嗣同 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 礼教,倡导男女平等 《仁学》 严复 借用进化论原理阐述中国实行变法维新 的必要性 《天演论》 ④影响: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形成一次思想 解放潮流。
四、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
1、旧三民主义
民权主义:授予反帝反封建的个人与团体一 切自由权利。(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扶助农工, 实行“耕者有其田”。 ④评价: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但和中 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 标,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 命时期的旗帜。
、新文化运动
1、背景
①经济:一战期间,民资得到发展。
3、意义 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指导思想,是新世 纪实现民族复兴的武器,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指南。
十、科学发展观 1、提出 2003年7月胡锦涛首次提出;10月,中共十 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 2、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 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 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评价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 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
5、实践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巩固政 权、恢复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6、评价 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典范。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
八、邓小平理论 1、背景 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但贫穷落后; “文革”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发展过程 ①发端: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 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肯定关于真理标准 问题讨论,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 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近现代中国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61页PPT
近现代中国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ppt课件岳麓版必修3
5.“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 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这一言论是( D )
A.洋务派对守旧派的抨击 B.开展洋务派运动的理论依据 C.革命派对保皇派的抨击 D.动摇了“中体西用”的理论依据
6.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 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 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该主张( B )
A.本质上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 B.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 C.否定了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学习 D.提倡维护传统文化,反对西方学说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理解到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但反对不顾中国 国情,一切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和文化的思潮,而是中西并举,其意在于 借助传统传播西方的政治思想,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材料未体 现,排除。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解析: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引进进化论,并提出该理 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旨在为变法图强寻求理论依据,以促进国人救 亡意识的觉醒,D 项符合题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本身没有错误,A 项说法不正确;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挽救民 族危亡,而非“革命”,B 项不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 思想,C 项不正确。
4.影响 (1)“ 7 开眼看世界 ”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2)为抵御外侮、谋求 8 民族 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 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二、体用之争 1.时间:19 世纪 60~90 年代。 2.焦点:是否要兼采西方文化变革救世。
3.表现 (1)洋务派:倡行“ 9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初步发展和 19
民族资产阶级
民族危机 加深以及民族工业的 的形成。
-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
理论意义
中国先进思想不断探索,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3
现实意义
中国先进思想的不断发展和实践,为中国人民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 福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研究目的和任务
研究目的
深入探讨中国近现代先进思想的演进、发展和影响,揭示其 历史规律和经验教训。
研究任务
搜集、整理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先进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人物 和事件;分析其历史背景、思想内涵、基本特点和历史作用 ;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陈独秀的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 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推 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 ,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壮大和革命事 业的发展。同时,他的思想也为中国 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 经验。
毛泽东及他的思想
毛泽东的生平和背景
毛泽东的思想概述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 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 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 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 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 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改革开放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旨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次改革 包括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对外开放等,使中国逐渐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03
中国近现代先进思想的总体特征
民族性
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近现代先进思想始终贯穿 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致力 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传统文化底蕴
中国近现代先进思想深深植根 于传统文化,注重发扬民族优 秀传统,推动中华文明创新发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 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 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 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 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 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 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先进思想不断探索,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3
现实意义
中国先进思想的不断发展和实践,为中国人民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 福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研究目的和任务
研究目的
深入探讨中国近现代先进思想的演进、发展和影响,揭示其 历史规律和经验教训。
研究任务
搜集、整理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先进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人物 和事件;分析其历史背景、思想内涵、基本特点和历史作用 ;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陈独秀的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 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推 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 ,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壮大和革命事 业的发展。同时,他的思想也为中国 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 经验。
毛泽东及他的思想
毛泽东的生平和背景
毛泽东的思想概述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 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 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 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 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 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改革开放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旨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次改革 包括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对外开放等,使中国逐渐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03
中国近现代先进思想的总体特征
民族性
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近现代先进思想始终贯穿 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致力 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传统文化底蕴
中国近现代先进思想深深植根 于传统文化,注重发扬民族优 秀传统,推动中华文明创新发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 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 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 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 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 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 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
主要内容
影响
提倡民主、科学、自由等理念,反对封建主 义旧文化,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
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对中国社 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列主义在中国
总结词
马列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 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伟大 复世纪初,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并逐 渐得到广泛传播。
传入中国
20世纪初,实用主义传入中国,并逐渐得 到广泛传播。
影响
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 了中国社会对于实用主义价值观的认同。
04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指导 思想,强调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的重要性,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主要思想
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 文化教育,改革政治、法 律制度,发展工商业等。
洋务运动
总结词
洋务运动是一次由清政府推动 的现代化运动,旨在引进西方 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装备,提
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代表人物
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等。
主要思想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创办军事工业 和民用工业,发展海军,推进洋务 教育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将马列 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发展与影响
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了理论 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
实用主义
总结词
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实际效果 和实践经验对于认识和行动的重要性。
主要观点
实用主义认为,认识和行动都应以实际效 果为准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绿色
开放
共享
近现代中国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 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 张?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第33讲
•
•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探究点三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中“新”的含义? (1)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1877年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 高 考 命 题 研 析
1879年 1880年 1890年
返回目录
第33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高 考 命 题 研 析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 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 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 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 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 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 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 原因。
•
(2)新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经济基础
。 • 考 点• (3)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科学和 互• (4)新内容:前期宣传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达尔文进化论,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 动 (5)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 探• 究 。
返回目录
郑观应评价洋务运动时曾说过“中国遗其体而
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上是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7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专题小综合课件
思想 理论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试 】
标志性 会议
精髓
中共七大 实事求是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执政为民,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解决 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 什么是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 的问题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党
地位
指导革命和建设,使 中国人民站起来
——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阅读材料三,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您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 实扼要论述。
解析答案
返回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3)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传播,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积极宣传维新思想的同时,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 的思想论战,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 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4)民主共和思想: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将“建立民国”确立为资 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目标,经过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大大促进 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3)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社会制度向民主化又 迈进了一步。 (4)社会生活上:衣食住行更加文明、交通通讯及传媒更加近代化。
3.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主要原因
阶层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近现代中国人的先进思想
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西学输入主体的变化。 晚清西学东 渐的主体,在1895年以前主要是外国传教士。 1895以后,随着洋务运动中派遣的留学生陆
续学成归国,他们为了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 的真理,积极传播西学,逐渐取代传教士成 了西学东渐的主体。
第二,西学东渐的途径以译书为主。晚清时 期的西学东渐,主要途径是翻译西书(包括来自 日文的西书)。据统计,从1811年马礼逊在中国 出版第一本中译西书,到1911年清朝被推翻的 100年间,中国共翻译、出版西学书籍2291种。
材料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 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也是一 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 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 途。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始终以国家主义为核心。 ——许倬云《五四运动:未完成的启蒙》
察看晚清的西学东渐,西学由西徂东,经 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被动到较为主动的过程。从 一般的了解“夷情”(主要是外国地理,风土人情 和军事等)到引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从总体看,西学东渐打破了封建士大夫的蒙 昧和麻木,中国人经过西学的洗礼,对历史、政治 、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看法,都有了根本的改变。 而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许多成分,则被以西方的标准 重新估定其价值,尤其是儒家思想及一些民俗、文 化,则受到强烈的批判。
思潮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
维护固有的封建制度 代表地主阶级利益;顽固势力强大,维护封建统 和纲常礼教 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维新思潮
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 儒家思想影响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 产阶级政治学说 阶级力量弱小;减少维新思想传播的阻力。 “尊孔复古”逆流;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 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历史必修三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2分) 态度: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2分)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 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 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新青年》 (2)根据材料三说明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 化持有的偏见。(2分) 偏见:全面否定儒家传统道德,全面肯定西方文化。(2 分) (3)综合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决定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
原因: 客观:①儒家思想中的民贵君轻有利于反对君主专制; ②孔子注重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 主观:③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思维点拨:原因类问题解题规律: 1.比较类:主观、客观(阻碍、推动) 2.时代特征:经济、政治、思想文化 3.近现代中国:本地、世界 4.根本、直接
探究三:‘中国近代社会的社会特征
B.创办新式报刊
C.鼓吹民主共和思想
C
D.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
材料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 崇中国的儒家思想。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 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 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 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 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 法国大革命》 (2)根据材料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主题:救亡图存追求民族独立 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探究主题一: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 思潮 洋务 思潮 维新 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态 主要原因 度 “中体西用” 利用儒家思想 宣传资产阶级 政治学说 对待西方文化 的态度 学习西方 技术 学习西方 政治制度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 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 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新青年》 (2)根据材料三说明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 化持有的偏见。(2分) 偏见:全面否定儒家传统道德,全面肯定西方文化。(2 分) (3)综合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决定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
原因: 客观:①儒家思想中的民贵君轻有利于反对君主专制; ②孔子注重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 主观:③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思维点拨:原因类问题解题规律: 1.比较类:主观、客观(阻碍、推动) 2.时代特征:经济、政治、思想文化 3.近现代中国:本地、世界 4.根本、直接
探究三:‘中国近代社会的社会特征
B.创办新式报刊
C.鼓吹民主共和思想
C
D.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
材料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 崇中国的儒家思想。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 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 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 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 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 法国大革命》 (2)根据材料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主题:救亡图存追求民族独立 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探究主题一: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 思潮 洋务 思潮 维新 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态 主要原因 度 “中体西用” 利用儒家思想 宣传资产阶级 政治学说 对待西方文化 的态度 学习西方 技术 学习西方 政治制度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课堂用)
1.近代放眼世界的先行者 代表:林、魏 2.洋务派(对抗顽固派) 代表:曾、李、张 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代表:王、郑 4.资产阶级维新派 代表:康、梁、谭、严
认识
1.西学东渐经历了技术(器物)——制 度——思想三个层次的变化 2.西学东渐且不断深入的因素有:民族 危机的加重、经济结构的变化、西方文 化的不断传入 3.文化具有继承性 4.从儒家思想为正统到学西方救亡图存, 追求独立与富强,中国文化经历了一个 痛苦的嬗变过程
1.概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第一阶段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 识分子积极翻译介绍西方的地理、法律等等学说, 开始了学习西方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是洋务派大规模地运用和采纳西学, 他们所开展的洋务运动以及与顽固派的争论,将 西学的传播推进到新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 派,他们在吸取、借鉴和批判前人的基础上,主 张从制度上学习和借鉴西方,要求变法革新,通 过著述、翻译、办报等等活动,极大地解放了时 人的思想。
(实质:比较“中体西用”和“维新思潮”)
比较60—90年代与19世纪末的西学东渐的不同 背景 领导 学习重点 主张 实践 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民族危机加重 列强经济侵略加剧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地主阶级洋务派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 先进科技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洋务运动 政治制度 倡西学,兴民权, 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推动了中国近代的社会改革运动和革命运动。 为中国工业的现代化起步开辟了道路。
促使了中国近代文化的演进。
在鸦片战争之后,力主学习西方的社会政治派别及 其代表人物: 思想传播 ↓ ↓ ↓ 社会实践 思想传播 ↓ ↓ ↓ 社会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小结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21课 西学东渐 22课 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23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24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
25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的发展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 以制夷”
提出背景
”知难行易“
基本内容(重视理论对实践的 指导作用)
评价
三民 主义
背景:建立同盟会,提出三民
旧三民
主义 基本内容:民族、民权、民生
主 义 评价
提出背景
新三民 基本内容 主 义 评价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注意: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 适应其需要
三
三 提供思想理论依据
运 内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
动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历史意义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在政治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孙中山 和他的 民主追 求
)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6.以下对三民主义评价不正确的是( A )
A.三民主义集中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 上的利益
B.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 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C.它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D.在它的指导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7.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B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知难行易”学说
维新派 和维新 思想
经济基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背景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1、新文化运动后期,曾经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知识 分子不包括( D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胡适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
理论成果是( B )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C.三民主义D.邓小平理论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C )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邓
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建设、巩
小
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平
理 形成和发展
论
理论意义
背景:
提出:2000年2月
三 主要内容:
个 代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表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
思
想 历史意义
确立为党的执政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
理论基础:西学知识的增长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 论战双方
的论战
论战内容 历史作用
(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
背景
标志:1915年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兴起 主要阵地:《新青年》
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新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文
化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核心内容)
东
村包围城市。
思 想
成熟(抗战时期)标志:《新民主主义论》
七大正式确认为党的指导思想
继续发展(建国以后)
1.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 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中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3.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研究对象: 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
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
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早期维新派:改良政治,实行君 主立宪制
维新派和维新思想
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他的民主追求
文化: 新文化运动
1、鸦片战争以后形成“西学东渐”的局面是指 A、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向东方逐渐传入、渗透 B、东方国家抵制西方思想、文化,使之逐渐退出 C、东方国家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步入资本主义社会 D、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军事手段征服东方国家
2、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是 A、都想实现君主立宪制 B、都主张学习西方科技 C、都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都想强调给人民以民主自由
3、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C、附和西方基督教义 D、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4、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是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C、掀起了文学革命的新时期 D、一部分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民
主
核心
大 政
义
策
政策原则
纲领、奋斗目标、 统战的政治基础
方法、手段
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
反对满洲贵族 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的统治。
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政体,建立国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 民政府,国民 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 一律平等。 一切自由及权利。
C、土地革命战争中
D、抗日战争时期
4、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九大
D.中共十大
5、毛泽东思想发展和成熟的标志( D ) A、毛泽东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的批判 B、中共七大召开 C、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D、《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5、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里的“解放”是指 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C.肯定实践是检验直理的唯一标准 D.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4.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学说的原因是( A )
A.当时很多革命党人放弃了革命理念对实践运动的指导 作用
B.“行之非艰,知之惟艰” C.当时很多革命党人认识到革命理论的重要性 D.革命党人必须懂得革命的理论
5.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
办
A
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 政策。
马
克 毛泽东思想
思
主
义 邓小平理论
在
中 国
“三个代表”思想
的
发
展
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萌芽(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毛 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
泽
探索出了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以农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21课 西学东渐 22课 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23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24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
25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的发展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 以制夷”
提出背景
”知难行易“
基本内容(重视理论对实践的 指导作用)
评价
三民 主义
背景:建立同盟会,提出三民
旧三民
主义 基本内容:民族、民权、民生
主 义 评价
提出背景
新三民 基本内容 主 义 评价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注意: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 适应其需要
三
三 提供思想理论依据
运 内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
动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历史意义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在政治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孙中山 和他的 民主追 求
)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6.以下对三民主义评价不正确的是( A )
A.三民主义集中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 上的利益
B.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 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C.它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D.在它的指导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7.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B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知难行易”学说
维新派 和维新 思想
经济基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背景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1、新文化运动后期,曾经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知识 分子不包括( D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胡适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
理论成果是( B )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C.三民主义D.邓小平理论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C )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邓
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建设、巩
小
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平
理 形成和发展
论
理论意义
背景:
提出:2000年2月
三 主要内容:
个 代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表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
思
想 历史意义
确立为党的执政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
理论基础:西学知识的增长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 论战双方
的论战
论战内容 历史作用
(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
背景
标志:1915年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兴起 主要阵地:《新青年》
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新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文
化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核心内容)
东
村包围城市。
思 想
成熟(抗战时期)标志:《新民主主义论》
七大正式确认为党的指导思想
继续发展(建国以后)
1.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 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中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3.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研究对象: 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
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
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早期维新派:改良政治,实行君 主立宪制
维新派和维新思想
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他的民主追求
文化: 新文化运动
1、鸦片战争以后形成“西学东渐”的局面是指 A、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向东方逐渐传入、渗透 B、东方国家抵制西方思想、文化,使之逐渐退出 C、东方国家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步入资本主义社会 D、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军事手段征服东方国家
2、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是 A、都想实现君主立宪制 B、都主张学习西方科技 C、都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都想强调给人民以民主自由
3、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C、附和西方基督教义 D、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4、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是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C、掀起了文学革命的新时期 D、一部分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民
主
核心
大 政
义
策
政策原则
纲领、奋斗目标、 统战的政治基础
方法、手段
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
反对满洲贵族 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的统治。
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政体,建立国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 民政府,国民 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 一律平等。 一切自由及权利。
C、土地革命战争中
D、抗日战争时期
4、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九大
D.中共十大
5、毛泽东思想发展和成熟的标志( D ) A、毛泽东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的批判 B、中共七大召开 C、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D、《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5、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里的“解放”是指 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C.肯定实践是检验直理的唯一标准 D.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4.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学说的原因是( A )
A.当时很多革命党人放弃了革命理念对实践运动的指导 作用
B.“行之非艰,知之惟艰” C.当时很多革命党人认识到革命理论的重要性 D.革命党人必须懂得革命的理论
5.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
办
A
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 政策。
马
克 毛泽东思想
思
主
义 邓小平理论
在
中 国
“三个代表”思想
的
发
展
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萌芽(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毛 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
泽
探索出了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