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压轴题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
10教案-初三数学-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年级初三上课时间学科数学课题名称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待提升的知识点/题型Ⅰ专题概论初中数学压轴题的灵魂是数形结合,数形结合的精髓是函数,函数的核心是运动变化。
初中数学压轴题的共同特点是题目的情景是动态的,不同的是在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探究的内容不同,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1.第一类为函数图像中点的存在性问题,探究在函数的图像上是否存在符合条件的点,这在抛物线图像题目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比如相似的存在、等腰的存在、直角三角形的存在,等角的存在等等;2.第二类为图形运动中的函数关系问题,这类压轴题的主要特征是在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探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实际情况求函数的定义域,在一模、二模和中考中经常出现在压轴题第25题的第二问,往往以某条线段为x,另一条线段为y,或者线段的比值为y,或者某个三角形面积为y等情况,然后求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及其定义域,这部分老师在之前的课上已经有所讲解,可以适当拿出来复习巩固;3.第三类为图形运动中的计算或说理问题,这类压轴题给出某部分图形或整体图形的运动方式,给出运动达到的某种特征图形,比如等腰三角形时(一模常出现)、直角三角形时、两条线段的比值确定时等等,在一模中属于25题的最后一问,这一部分往往涉及对函数关系,勾股定理、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三角比和特殊图形性质的综合运用和考查,因此这最后一问是一模中考查难度最大的一部分,也是顶尖学生的必争之地,因为有一定的思考过程以及计算过程,所以考试时一定要留足充足的时间备考最后一小问。
Ⅱ专题精析例1-1(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满分各4分)在直角坐标平面内,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1,0),点C的坐标为(0,4),直线CM∥x轴(如图1所示),点B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直线y=x+b(b为常数)经过点B,且与直线CM相交于点D,联结OD.(1)求b的值和点D的坐标;(2)设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POD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如果以PD为半径的圆P与圆O外切,求圆O的半径.图1我们先来解读第1题的第(2)题,学习“求等腰三角形POD的存在性”的策略:由第(1)题解得点D的坐标为(3,4).首先,仿照英语中的首字母填空,分三种情况①PO=PD;②OP=OD;③DO=DP.第二步,拿起尺、规,确定点P的位置和个数.①当PO=PD时,点P在OD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3);②当OP=OD时,以O为圆心,OD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正半轴于P(如图4);③当DO=DP时,以D为圆心,DO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正半轴于P(如图5).第三步,具体情况具体解决.①当PO=PD时,由点D的坐标可以知道c os∠O,解Rt△POE可以求得OP的长;②当OP=OD时,那么OP=OD=5;③当DO=DP时,根据“三线合一”可以知道OP=2CD=6.第四步,数形结合写出点P的坐标为①25,06⎛⎫⎪⎝⎭;②(5,0);③(6,0).图3 图4 图5这道题目还有三个策略:1.歇歇脚再走:如果第(1)题点D的坐标求解错误,那么第(2)、(3)的探究就是徒劳无益.2.心动不如行动,磨刀不误砍柴功:由第(1)题解得D(3,4),画三个示意图,拿出尺、规,规范准确的画出三个等腰三角形,在每个图形中标注等量或者数量,这样,很多的结论和思路尽在不言中.3.这道小题4分,写少了丢分,写多了空间不够.怎样写最好?3或4行足矣.(2)①当PO=PD时,作PE⊥OD于E,由3cos5OEOOP∠==,得256OP=.②当OP=OD时,那么OP=OD=5.③当DO=DP时,OP=2CD=6.所以P125,06⎛⎫⎪⎝⎭,P2(5,0),P3(6,0).注意每一行用标志性的语句当PO=PD时引领,如果行末空间大的话,把三个点的坐标分别写在行末也行.不论怎么写,让阅卷老师一下子看清你的字、看懂你的层次和结果是首要的.三个层次的序号和标志性的语句引领,体现了你的分类思想和分类方法;结果对了,分数就拿到手了.例1-2如图2,在△ABC 中,6,5===BC AC AB ,D 、E 分别是边AB 、AC 上的两个动点(D 不与A 、B 重合),且保持BC DE ∥,以DE 为边,在点A 的异侧作正方形DEFG . (1)试求△ABC 的面积;(2)当边FG 与BC 重合时,求正方形DEFG 的边长;(3)设x AD =,△ABC 与正方形DEFG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试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4)当△BDG 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AD 的长.图2例1-4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C ⊥,9AD =,12AC =,16BC =,点E 是边BC 上的一个动点,EAF BAC ∠=∠,AF 交CD 于点F ,交BC 延长线于点G ,设BE x =;(1)试用x 的代数式表示FC ;(2)设FGy EF=,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3)当△AEG 是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BE 的长;Ⅲ课堂测评1.(2017普陀一模与例1-4对比一下)如图,Rt △ABC 中,∠ACB =90°,BC =8,3cot 4BAC ∠=,点D 在边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点E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DAE =∠BAC ,点F 在线段AE 上,∠ACF =∠B ,设BD =x .(1)如果点F 恰好是AE 的中点,试求线段BD 的长; (2)如果AFy EF=,试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点△ADE 是以A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试求线段BD 的长.2.(2018届静安一模)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900BAD ,DC AD =,BC AB =,AC 平分BAD ∠。
压轴题05二次函数与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与等腰、直角、等腰直角三角形、相似)-2023年中考
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项训练压轴题05二次函数与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与等腰、直角、等腰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题型一:二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例1.(2022•百色)已知抛物线经过A(﹣1,0)、B(0,3)、C(3,0)三点,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交正方形OBDC的边BD于点E,点M为射线BD上一动点,连接OM,交BC于点F.(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证:∠BOF=∠BDF;(3)是否存在点M,使△MDF为等腰三角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求ME的长.题型二:二次函数与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例2.(2022•滨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2x﹣3与x轴相交于点A、B(点A在点B 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连接AC、BC.(1)求线段AC的长;(2)若点P为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当P A=PC时,求点P的坐标;(3)若点M为该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BCM为直角三角形时,求点M的坐标.题型三:二次函数与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例3.(2022•枣庄)如图①,已知抛物线L:y=x2+bx+c经过点A(0,3),B(1,0),过点A作AC∥x轴交抛物线于点C,∠AOB的平分线交线段AC于点E,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的关系式;(2)若动点P在直线OE下方的抛物线上,连结PE、PO,当△OPE面积最大时,求出P点坐标;(3)将抛物线L向上平移h个单位长度,使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顶点落在△OAE内(包括△OAE的边界),求h的取值范围;(4)如图②,F是抛物线的对称轴l上的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OF成为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题型四:二次函数与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例4.(2023•宜兴市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ax2+bx﹣2的图象经过点A(﹣1,0),B(3,0),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AC.(1)求二次函数的函数表达式;(2)设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D,求直线BD的函数表达式以及sin∠CBD的值;(3)若点M在线段AB上(不与A、B重合),点N在线段BC上(不与B、C重合),是否存在△CMN 与△AOC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一.解答题(共20小题)1.(2023•绥宁县模拟)如图,一次函数y=12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C两点,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A、C两点,与x轴交于另一点B,其对称轴为直线x=−3 2.(1)求该二次函数表达式;(2)在y轴的正半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以点M、O、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 A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23•泗阳县校级一模)如图,二次函数y=ax2+bx+4与x轴交于点A(4,0)、B(﹣1,0),与y轴交于点C.(1)求函数表达式及顶点坐标;(2)连接AC,点P为线段AC上方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作PQ⊥x轴于点Q,交AC于点H,当PH =2HQ时,求点P的坐标;(3)是否存在点M在抛物线上,点N在抛物线对称轴上,使得△BMN是以BN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023•碑林区校级一模)二次函数y=ax2+bx+2的图象交x轴于A(﹣1,0),B(4,0)两点,交y轴于点C,动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方向运动,过点M作MN⊥x轴交直线BC于点N,交抛物线于点D,连接AC,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二次函数y=ax2+bx+2的表达式;(2)在直线MN上存在一点P,当△PBC是以∠BPC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此时点D的坐标.4.(2023•崂山区开学)如图1,已知二次函数y=ax2+32x+c(a≠0)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0,4).与x轴交于点B,C,点C坐标为(8,0),连接AB、AC.(1)请直接写出二次函数y=ax2+32x+c(a≠0)的表达式;(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图2,若点N在线段BC上运动(不与点B,C重合),过点N作NM∥AC,交AB于点M,当△AMN面积最大时,求此时点N的坐标;(4)若点N在x轴上运动,当以点A,N,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请写出此时点N的坐标.5.(2023•泰山区校级一模)已知二次函数y=ax2+32x+c(a≠0)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0,4),与x轴交于点B、C,点C坐标为(8,0),连接AB、AC.(1)求出二次函数表达式;(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若点N在x轴上运动,当以点A、N、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求出此时点N的坐标,并说明理由;(4)如图2,若点N在线段BC上运动(不与点B、C重合),过点N作NM∥AC,交AB于点M,当△AMN面积最大时,求此时点N的坐标.6.(2023•灞桥区校级二模)如图,二次函数y=−12x2−x+4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右侧),与y轴交于点C.(1)求点A、B、C的坐标;(2)若点P在抛物线对称轴上,且在x轴上方,当△PBC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7.(2023春•仓山区校级期中)如图抛物线y=﹣x2+bx+c交x轴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P的坐标;(2)过定点(1,3)的直线l:y=kx+b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于M,N两点.①若S△PMN=2,求k的值;②证明:无论k为何值,△PMN恒为直角三角形.8.(2023春•兴化市月考)已知:二次函数y=ax2+2ax﹣8a(a为常数,且a>0)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点D.(1)分别求点A、B的坐标;(2)若△ABC是直角三角形,求该二次函数相应的表达式;(3)当a=12时,一次函数y=12x+b的图象过B点,与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交于Q点,N为一次函数图象上一点,过N点作y的平行线交二次函数图象于M点,当D、M、N、Q四点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N点的坐标.9.(2023•广水市模拟)二次函数y=ax2+bx+c交x轴于点A(﹣1,0)和点B(﹣3,0),交y轴于点C(0,﹣3).(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1,点E为抛物线的顶点,点T(0,t)为y轴负半轴上的一点,将抛物线绕点T旋转180°,得到新的抛物线,其中B,E旋转后的对应点分别记为B',E',当四边形BEB'E'的面积为12时,求t的值;(3)如图2,过点C作CD∥x轴,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点M是直线CD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P.是否存在点M使△PB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2023•江油市模拟)抛物线y=ax2+114x−6与x轴交于A(t,0),B(8,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直线y=kx﹣6经过点B.点P在抛物线上,设点P的横坐标为m.(1)求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1,连接AC,AP,PC,若△APC是以CP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3)如图2,若点P在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过点P作PQ⊥BC,垂足为Q,求CQ+12PQ的最大值.11.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0.5x+2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交于y轴上的一点B,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只有唯一的交点C,且OC=2.(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点M为一次函数下方抛物线上的点,△ABM的面积最大时,求点M的坐标;(3)设一次函数y=0.5x+2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另一交点为D,已知P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且△PBD为直角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12.(2023•儋州一模)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Rt△AOB,O为坐标原点,A(0,3),B(﹣1,0),将此三角形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Rt△COD,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刚好经过A,B,C三点.(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P的坐标;(2)过定点Q的直线l:y=kx﹣k+3与二次函数图象相交于M,N两点.①若S△PMN=2,求k的值;②证明:无论k为何值,△PMN恒为直角三角形;③当直线l绕着定点Q旋转时,△PMN外接圆圆心在一条抛物线上运动,直接写出该抛物线的表达式.13.(2023•保亭县一模)如图,二次函数y=ax2+bx+5的图象经过点(1,8),且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其中点A(﹣1,0),M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MCB的面积;(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N,使得△BCN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2022秋•蔡甸区期末)如图,一次函数y=12x+1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二次函数y=12x2+bx+c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12x+1的图象交于B、C两点,与x轴交于D、E两点,且D点坐标为(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x轴上找一点P,使|PB﹣PC|最大,求出点P的坐标;(3)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C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2023•二道区校级一模)已知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ax(x﹣2)的图象相交于A(﹣1,b)和B,点P是线段AB上的动点(不与A、B重合),过点P作PC⊥x轴,与二次函数y=ax(x﹣2)的图象交于点C.(1)求a、b的值;(2)如图1,M为∠APC内一点,且PM=1,E,F分别为边P A和PC上两个动点,求△MEF周长的最小值;(3)若△P AC是直角三角形,求点C的坐标.16.(2023•靖江市一模)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0,−32),顶点为C(﹣1,﹣2).(Ⅰ)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Ⅱ)过A、C两点作直线,并将线段AC沿该直线向上平移,记点A、C分别平移到点D、E处.若点F在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且△DEF是以EF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F的坐标;(Ⅲ)当p+q≥﹣2时,试确定实数p,q的值,使得当p≤x≤q时,p≤y≤q.17.(2023•泰山区一模)二次函数y=ax2+bx+2的图象交x轴于点A(﹣1,0),点B(4,0)两点,交y 轴于点C.动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方向运动,过点M作MN⊥x轴交直线BC于点N,交抛物线于点D,连接AC,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二次函数y=ax2+bx+2的表达式;(2)连接BD,当t=32时,求△DNB的面积;(3)在直线MN上存在一点P,当△PBC是以∠BPC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此时点D的坐标.18.(2023•东营区一模)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1,0)和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直线y=﹣2x+m经过点A,且与y轴交于点D,与抛物线交于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点M在AE下方的抛物线上运动,求△AME的面积最大值;(3)如图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D、E、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D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19.(2023•铁西区模拟)如图①,已知抛物线y=mx2﹣3mx﹣4m(m<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A 在B的左侧),与y的正半轴交于点C,连结BC,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E,且OC=2OE.(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②Q(t,0)是x的正半轴上一点,过点Q作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BC交于点M,与抛物线交于点N,连结CN,若△MCN与△BQM相似,请求出Q的坐标;(3)如图②Q(t,0)是x的正半轴上一点,过点Q作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BC交于点M,与抛物线交于点N,连结CN,将△CMN沿CN翻折,M的对应点为M',是否存在点Q,使得M'恰好落在y轴上?若存在,请求出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2023•东胜区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交坐标轴于A(﹣2,0),B(4,0),C(0,8)三点,点P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动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BC的面积最大,求此时P点坐标及△PBC面积的最大值;(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以O,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专题11 存在性-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版)
中考数学压轴题--二次函数--存在性问题第11节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方法点拨第一步:易证ΔBAD∽ΔECB,如果再加一个条件BD=BE,此时ΔBAD≌ΔECB (AAS)所以,AB=CE,AD=CB第二步:根据点坐标来表示线段长度,列等式求解。
例题演练1.如图所示,抛物线y=a(x+1)(x﹣5)(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1)当a=﹣时,①求点A、B、C的坐标;②如果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点M是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点,当△OMP是以OM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出点P的坐标;(2)点D是抛物线的顶点,连接BD、CD,当四边形OBDC是圆的内接四边形时,求a 的值.【解答】解:对于y=a(x+1)(x﹣5)(a≠0),令y=a(x+1)(x﹣5)=0,解得x =5或﹣1,令x=0,则y=﹣5a,故点A、B、C的坐标分别为(5,1)、(﹣1,0)、(0,﹣5a),当x=2时,y=a(x+1)(x﹣5)=﹣9a,顶点的坐标为(2,﹣9a).(1)①当a=﹣时,函数的表达式为y=﹣(x+1)(x﹣5),则点A、B、C的坐标分别为(5,1)、(﹣1,0)、(0,2);②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过点M与x轴的平行线于点F,交x轴于点E,设点P的坐标为(x,﹣(x+1)(x﹣5)),∵∠MPO=90°,∴∠MPF+∠OPE=90°,∵∠OPE+∠POE=90°,∴∠POE=∠MPF,∵∠PFM=∠OEP=90°,PM=PO,∴△PFM≌△OEP(AAS),∴PE=MF,则﹣(x+1)(x﹣5)=x﹣2,解得x=﹣或4,故点P的坐标为(﹣,﹣)或(4,2);(2)点B、C的坐标分别为(﹣1,0)、(0,﹣5a),顶点D的坐标为(2,﹣9a).当四边形OBDC是圆的内接四边形时,则BC的中点为该圆的圆心,设BC的中点为点Q,由中点坐标公式得,点Q(,﹣a),则OQ=DQ,即()2+(﹣)2=(2﹣)2+(﹣9a+a)2,解得a=±.2.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4x+c与直线AB相交于点A(0,1)和点B(3,4).(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C为直线AB上方的抛物线上一点,当△ABC的面积最大时,求点C的坐标;(3)将该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y=a1x2+b1x+c1(a1≠0),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相交于点D,是否存在点E使得△ADE是以AD为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将A、B两点代入到解析式中,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1;(2)设直线AB为:y=k1x+1,代入点B,得,3k1+1=4,解得k1=1,∴直线AB为:y=x+1,设C(m,﹣m2+4m+1),过C作CM∥y轴交AB于M,如图1,则M(m,m+1),∴CM=﹣m2+4m+1﹣m﹣1=﹣m2+3m,∴S△ABC=S△ACM+S△BCM==,∵C为直线AB上方抛物线上一点,∴0<m<3,∴时,△ABC的面积最大值为,此时C();(3)∵抛物线y=﹣(x﹣2)2+5,∴将抛物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为:y=﹣x2+5,联立,解得,∴D(1,4),①如图2,当DA=DE,∠EDA=90°,E在AD右侧时,过D作x轴平行线交y轴于N,过E作y轴平行线,两线交于F点∵∠DAN+∠NDA=∠NDA+∠EDF=90°∴∠DAN=∠EDF,又∠DNA=∠EFD=90°,DA=DE,∴△DNA≌△EFD(AAS),∴DN=EF=1,AN=DF=3,∴E(4,3),②当DA=DE,∠EDA=90°,E在AD左侧,同理可得,E(﹣2,5),③当AD=AE,∠DAE=90°,E在AD左侧时,同理可得,E(﹣3,2),④当AD=AE,∠DAE=90°,E在AD右侧时,同理可得,E(3,0),综上所述,E(4,3)或(﹣2,5)或(﹣3,2)或(3,0).3.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其中A(﹣1,0),C(0,3).(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抛物线与直线y=﹣x﹣1交于A、E两点,P是x轴上点B左侧一动点,当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E相似时,求点P的坐标;(3)若F是直线BC上一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动点M,使△MB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否则说明理由.【解答】解:(1)把A(﹣1,0),C(0,3)代入y=﹣x2+bx+c,得:,解得:,∴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2x+3;(2)联立直线AE和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成方程组,得:,解得:,,∴点E的坐标为(4,﹣5),∴AE==5,在y=﹣x2+2x+3中,令y=0,得:﹣x2+2x+3=0,解得:x1=3,x2=﹣1,∴点B的坐标为(3,0),∵C(0,3),∴OB=OC=3,∵∠BOC=90°,∴∠CBO=45°,BC=3,∵直线AE的函数表达式为y=﹣x﹣1,∴∠BAE=45°=∠CBO.设点P的坐标为(m,0),则PB=3﹣m,∵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E相似,∴=或=,∴=或=,解得:m=或m=﹣,∴点P的坐标为(,0)或(﹣,0);(3)∵∠CBO=45°,∴存在两种情况(如图2).①取点M1与点A重合,过点M1作M1F1∥y轴,交直线BC于点F1,∵∠CBM1=45°,∠BM1F1=90°,∴此时△BM1F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M1的坐标为(﹣1,0);②取点C′(0,﹣3),连接BC′,延长BC′交抛物线于点M2,过点M2作M2F2∥y 轴,交直线BC于点F2,∵点C、C′关于x轴对称,∠OBC=45°,∴∠CBC′=90°,BC=BC′,∴△C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M2F2∥y轴,∴△M2BF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B(3,0),点C′(0,﹣3),∴直线BC′的函数关系式为y=x﹣3,联立直线BC′和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成方程组,得:,解得:,,∴点M2的坐标为(﹣2,﹣5),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1,0)或(﹣2,﹣5).4.如图,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OB=3,抛物线经过点(2,5).(1)求该抛物线解析式;(2)如图1,该抛物线顶点D,连接BD、BC,点P是线段BD下方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作PE∥y轴,分别交线段BD、BC于点F、E,过点P作PG⊥BD于点G,求2PG+EF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如图2,在y轴左侧抛物线上有一动点M,在y轴上有一动点N,是否存在以AN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MN?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解答】解:(1)∵OB=3,∴B(﹣3,0)把C(﹣3,0)和点(2,5),代入抛物线y=ax2+bx﹣3,得,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2)延长PE与x轴交于点M,FM⊥x轴,PG⊥BD,如图所示,∠FMB=90°,∠PGF=90°,∵∠BFM=∠PFG,∴∠MBF=∠GPF,∴B(﹣3,0),D(﹣1,﹣4),B、D两点的横坐标距离为2,纵坐标距离为4,由勾股定理得BD==2,∴cos∠MBF=cos∠GPF=,∴2PG+EF=EF+2FP,∴C(0,﹣3),设直线BC解析式为l BC:y=kx+b(b≠0),把B(﹣3,0)和C(0,﹣3)代入得,,解得,∴l BC:y=﹣x﹣3,同理,直线BD得解析式为:y=﹣2x﹣6,设E(m,﹣m﹣3),P(m,m2+2m﹣3),F(m,﹣2m﹣6),∴EF+2FP=[﹣m﹣3﹣(﹣2m﹣6)]+2[(﹣2m﹣6)﹣(m2+2m﹣3)]=﹣2(m+)2+,∴当m=﹣时,EF+2FP有最大值,∵2PG+EF=EF+2FP,∴此时,P点坐标为P(﹣,﹣);(3)存在,设N(0,y1),M(x2,+2x2﹣3),当y=0时,代入抛物线y=x2+2x+3中,解得两根为﹣3和1,A在y轴右侧,∴A(1,0),∴AN2=OA2+ON2=1+y12,AM2=(x2﹣1)2+(+2x2﹣3)2,MN2=+(+2x2﹣3﹣y1)2,①当AN⊥MN时,此时由AN=MN,等腰直角三角形各边比为1:1:,∴M点横坐标为﹣﹣1或﹣3﹣1,将M的横坐标为﹣﹣1或﹣3﹣1,代入y=x2+2x﹣3中得,∴M点坐标为(﹣﹣1,﹣2)或(﹣3﹣1,14),②由AN⊥MA得:M点横坐标为﹣2﹣2或﹣2﹣2,将M点横坐标为﹣2﹣2或﹣2﹣2代入y=x2+2x+3中,得M点坐标为(﹣2﹣2,17+8﹣4﹣4)或(﹣2﹣2,33+8﹣4﹣4),综上所述,M点坐标为(﹣﹣1,﹣2)或(﹣3﹣1,14),(﹣2﹣2,17+8﹣4﹣4)或(﹣2﹣2,33+8﹣4﹣4),5.如图,抛物线C1:y=x2+bx+c经过原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2,0),将抛物线C1向右平移m(m>0)个单位得到物度C2,C2交x轴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交y轴于点C.(1)求抛物线C1的解析式及顶点坐标;(2)以AC为斜边向上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当点D落在抛物线C2的对称轴上时,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及D点坐标.【解答】解:(1)∵抛物线C1经过原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2,0),∴,解得,∴抛物线C1的解析式为y=x2﹣2x,∴抛物线C1的顶点坐标(1,﹣1).(2)如图,∵抛物线C1的向右平衡m(m>0)个单位得到抛物线C2,∴C2的解析式为y=(x﹣m﹣1)2﹣1,∴A(m,0),B(m+2,0),C(0,m2+2m),过点C作CH⊥对称轴DE,垂足为H,∵△A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CD,∠ADC=90°,∴∠CDH+∠ADE=90°,∴△HCD=△ADE,∵∠DEA=90°,∴△CHD≌△DEA,∴AE=HD=1,CH=DE=m+1,∴EH=HD+DE=1+m+1=m+2,由OC=EH得m2+2m=m+2,解得m1=1,m2=﹣2(舍去),∴抛物线C2的解析式为:y=(x﹣2)2﹣1,∴D点坐标(2,2).6.已知:如图,抛物线y=ax2+bx+6与x轴交于点B(6,0),C(﹣2,0),与y轴交于点A,点P是线段AB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如图,连接P A、PB.设△P AB的面积为S,点P的横坐标为m.请说明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 AB的面积有最大值?(2)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线段AB于点D,再过点P作PE∥x轴交抛物线于点E,连接DE,请问是否存在点P使△P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6与x轴交于点B(6,0),C(﹣2,0),∴可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2)(x﹣6),∴﹣12a=6,解得a=﹣,∴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6,∴A(0,6)∴直线AB的表达式为:y=﹣x+6,点P的横坐标为m,则P(m,﹣m2+2m+6),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线段AB于点D,则D(m,﹣m+6),∴S=×OB×PD=×6×(﹣m2+2m+6+m﹣6)==﹣(m﹣3)2+,∴当m=3时,S的值取最大,此时P(3,);(2)存在,理由如下:由题意可知,PD⊥PE,若△P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PE=PD,由(1)可得,PD=﹣m2+2m+6+m﹣6=﹣m2+3m,∵PE∥x轴,∴E(4﹣m,﹣m2+2m+6),∴PE=|2m﹣4|,∴|2m﹣4|=﹣m2+3m,解得m1=﹣2(舍),m2=4,m3=5+(舍),m4=5﹣,∴当△P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4,6),(5﹣,3﹣5).7.如图1.二次函数y=﹣x2+6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1)求出点A,B,C的坐标;(2)连接AC,求直线AC的表达式;(3)如图2,点D为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D,以点D为直角顶点,BD为直角边,在x轴的上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BDE,若点E在y轴上时,求点D的坐标;(4)若点D在线段AC上,点D由A到C运动的过程中,以点D为直角顶点,BD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BDE,当抛物线的顶点C在等腰直角三角形BDE的边上(包括三角形的顶点)时,请直接写出顶点E的坐标.【解答】解:(1)当x=0时,y=6.∴C点坐标为(0,6).当y=0时,.解得x1=﹣4,x2=4.∵A点在B点左侧,∴点A坐标为(﹣4,0),点B坐标为(4,0).(2)设直线AC的表达式为:y=kx+b.∵点A坐标为(﹣4,0),点C坐标为(6,0).∴.解得.∴直线AC的表达式为.(3)如答图1,过点D分别作DF⊥x轴于点F,DG⊥y轴于G. ∴四边形DGOF为矩形,∠FDG=90°.∵△B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为直角边.∴BD=ED,∠EDB=90°.∴∠EDB﹣∠GDB=∠FDG﹣∠GDB.即∠EDG=∠BDF.在△BDF和△EDG中,.∴△BDF≌△EDG(AAS).∴DF=DG.设点D的坐标为(m,).∴.解得m=,∴点D的坐标为().(4)由(2)可得直线AC的表达式为.∵点D在直线AC上,∴设点D坐标为().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将B(4,0),C(0,6)代入得.解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①当C位于斜边BE上时,∵点E在直线BC上,∴设点E坐标为(b,).如答图2所示.作EM⊥x轴于点M,DQ⊥x轴于点Q,DN⊥EM于点N.易知四边形DQMN为矩形.∴∠QDN=90°.∵△B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为直角边.∴BD=ED,∠EDB=90°.∴∠EDB﹣∠NDB=∠QDN﹣∠NDB.即∠EDN=∠BDQ.在△BDQ和△EDN中,.∴△BDQ≌△EDN(AAS).∴DN=DQ,EN=BQ.∵E坐标为(b,),D坐标为().∴DN=b﹣a,EN=.DQ=,BQ=4﹣a.∴.解得.∴=.∴点E的坐标是().②当点D在直角边DE上时,BD交y轴于点F,如答图3所示.∵∠CDF=∠BOF=90°,∠CFD=∠BFO.∴∠DCF=∠OBF.∴tan∠DCF=tan∠OBF.即.亦即.∴OF=.∴点F坐标为(0,).设直线BF解析式为y=kx+b.将B(4,0),F(0,)代入得.解得.∴直线BF解析式为y=.∵B、F、D三点共线,亦即直线BD解析式为y=.联立直线AC解析式得解得.故点D坐标为().∵BD⊥AC,BD=DE,∴BD2=DE2.∴.解得b=.∴=.∴点E的坐标为().③当点D与点C重合时,即点C为直角顶点时.如答图4所示.作EG⊥y轴于点G.∵∠BCE=90°.∴∠ECG+∠BCO=90°.又∵∠ECG+∠GEC=90°∴∠BCO=∠GEC.在△GEC和△OCB中,.∴△GEC≌△OCB(AAS).∴GE=OC=6,GC=OB=4.∴点E的坐标为(6,10).由图知点E关于点C对称的点E'亦满足题意.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点E'的横坐标为2×0﹣6=﹣6,纵坐标为2×6﹣10=2.故点E'坐标为(﹣6,2).综上所述,点E的坐标为()或()或(6,10)或(﹣6,2).8.如图,抛物线y=ax2+bx+5交x轴于A(﹣1,0)、B(5,0)两点,交y轴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对称轴上一点,当P A+PC达到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3)M、N为线段BC上两点(N在M的右侧,且M、N不与B、C重合),MN=2,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R,使△MNR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R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5交x轴于A(﹣1,0),B(5,0),∴,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5;(2)当x=0时,y=5,∴C(0,5),∵A与B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直线BC与对称轴的交点就是点P,此时P A+PC达到最小值,∵y=﹣x2+4x+5=﹣(x﹣2)2+9,∴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2,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k≠0),∵点B坐标为(5,0),则,解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5,与对称轴的交点为(2,3),∴点P的坐标(2,3);(3)分三种情况:①以点M为直角顶点,如图1,∵MN=2,∴RN=MN=4,∵C(0,5),B(5,0),∴OC=OB=5,∴∠OCB=∠OBC=45°,∵∠RNM=45°=∠BCO,∴RN∥OC,由(2)知: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5,设R(m,﹣m2+4m+5),则N(m,﹣m+5),则RN=(﹣m2+4m+5)﹣(﹣m+5)=4,解得m1=4,m2=1,∵点N在点M右侧,∴m=4,∴R(4,5);②以点R为直角顶点,如图2,∵MN=2,∴RN=MN=2,设R(m,﹣m2+4m+5),则Q(m,﹣m+5),∴RN=(﹣m2+4m+5)﹣(﹣m+5)=2,解得m1=,m2=,∵点N在点M右侧,∴m=,∴R(,);③以点N为直角顶点,如图3,∵MN=2,∴RM=MN=4,∵∠RMN=∠OBC=45°,∴MR∥OB,设R(m,﹣m2+4m+5),则M(m﹣4,﹣m2+4m+5),把M(m﹣4,﹣m2+4m+5)代入y=﹣x+5,得﹣(m﹣4)+5=﹣m2+4m+5,解得m1=4,m2=1,此时点M(0,5),因为点M在线段BC上运动,且不与B、C重合,所以不存在以N为直角顶点的情况;综上所述:当R(4,5)或(,)时,△MNR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抛物线y=ax2﹣6ax+4(a≠0)交y轴正半轴于点C,交x轴负半轴于点A,交x轴正半轴于点B,且AB=10.(1)如图(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连接BC,点P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点,设点P横坐标为t,△PBC 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用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P A交y轴于点D,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E,交BC于点F,连接DF,当∠APE+∠CFD=90°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点Q、PE的中点N、点C、是构成以CN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如图1中,设A(m,0),B(n,0),由题意:,解得,∴A(﹣2,0),B(8,0),把A(﹣2,0)代入y=ax2﹣6ax+4,得到a=﹣,∴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4.(2)如图2中,连接OP.设P(t,﹣t2+t+4),∵B(8,0),C(0,4),∴OB=8,OC=4,∴S=S△POC+S△POB﹣S△OBC=×4×t+×8×(﹣t2+t+4)﹣×4×8=﹣t2+8t(0<t<8).(3)存在.理由:如图3中,设P(t,﹣t2+t+4),∵A(﹣2,0),B(8,0),C(0,4),∴直线P A的解析式为y=﹣(t﹣8)x﹣t+4,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4,∵PE⊥x轴,∴F(t,﹣t+4),∵D(0,﹣t+4),∴FD∥AB,∴∠CFD=∠CBA,∵∠APF+∠CFD=90°,∠APF+∠P AE=90°,∴∠P AB=∠CFD=∠CBO,∴tan∠CBO=tan∠P AB==,∴=,∵OA=2,∴OD=1,∴﹣t+4=1,∴t=6,∴P(6,4),E(6,0),∵PN=NE,∴N(6,2),∵C(0,4),△CN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N是斜边,当点Q在CN的上方时,如图3,过点Q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G,交EP的延长线于点H,设点Q(s,k),易证△QGC≌△NHQ(AAS),则GC=QH,GQ=HN,即s=k﹣2,k﹣4=6﹣s,解得,∴点Q的坐标为(4,6),∵当x=4时,y=﹣×42+×4+4=6,∴点Q在抛物线y=﹣x2+x+4上,∴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为(4,6).10.如图,抛物线y=ax2+bx过A(4,0),B(1,3)两点,点C、B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过点B作直线BH⊥x轴,交x轴于点H.(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和△ABC的面积.(3)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且使得P A﹣PC最大,求点P的坐标.(4)若点M在直线BH上运动,点N在x轴上运动,当以点C、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此时△CMN的面积.【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过A(4,0),B(1,3)两点,∴,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2)如图1中,∵y=﹣x2+4x=﹣(x﹣2)2+4,∴对称轴x=2,∵B,C关于对称轴对称,B(1,3),∴C(3,3),∴S△ABC=×2×3=3.(3)如图1中,∵A(4,0),C(3,3),∴直线AC的解析式为y=﹣3x+12,∵P A﹣PC≤AC,∴当点P在直线AC上时,P A﹣PC的值最大,此时P(2,6).(4)如图4﹣1中,如图,当∠CNM=90°,NC=NM时,可知N(4,0),M(1,﹣1),CN=NM=,∴S△MNC=×CN×MN=5.如图4﹣2中,当∠CMN=90°,MN=MC时,M(1,﹣2),N(﹣4,0),可知MN =MC==,∴S△MNC=.如图4﹣3中,当∠CMN=90°,MC=MN时,可知M(1,2),N(2,0),MN=CM ==,∴S△MNC=××=,如图4﹣4中,当∠CNM=90°,CN=MN时,N(﹣2,0),M(1,﹣5),可得S△MNC =17.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MNC的面积为5或或或17.。
中考数学复习---二次函数中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复习---二次函数中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一.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1.(2022•陕西)已知抛物线y=ax2+bx﹣4经过点A(﹣2,0),B(4,0),与y 轴的交点为C.(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P是该抛物线上一点,且位于其对称轴l的右侧,过点P分别作l,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连接MN.若△PMN和△OBC相似,求点P的坐标.【解答】解:(1)把A(﹣2,0),B(4,0)代入y=ax2+bx﹣4得:,解得,∴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x﹣4;(2)如图:∵y=x2﹣x﹣4=(x﹣1)2﹣,∴抛物线y=x2﹣x﹣4的对称轴是直线x=1,在y=x2﹣x﹣4中,令x=0得y=﹣4,∴C(0,﹣4),∴OB=OC=4,∴△B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MN和△OBC相似,∴△P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M⊥直线x=1,PN⊥x轴,∴∠MPN=90°,PM=PN,设P(m,m2﹣m﹣4),∴|m﹣1|=|m2﹣m﹣4|,∴m﹣1=m2﹣m﹣4或m﹣1=﹣m2+m+4,解得m=+2或m=﹣+2或m=或m=﹣,∵点P是该抛物线上一点,且位于其对称轴直线x=1的右侧,∴P的坐标为(+2,+1)或(,1﹣).2.(2022•绵阳)如图,抛物线y=ax2+bx+c交x轴于A(﹣1,0),B两点,交y轴于点C(0,3),顶点D的横坐标为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y轴的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PB+∠ACB=180°,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过点C作直线l与y轴垂直,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E,连接AD,AE,DE,在直线l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M,过点M作MF⊥l,垂足为F,使以M,F,E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DE相似?若存在,请求出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顶点D的横坐标为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A(﹣1,0),∴B(3,0),∴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x﹣3),将C(0,3)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则﹣3a=3,解得a=﹣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x﹣3)=﹣x2+2x+3.(2)存在,P(0,﹣1),理由如下:∵∠APB+∠ACB=180°,∴∠CAP+∠CBP=180°,∴点A,C,B,P四点共圆,如图所示,由(1)知,OB=OC=3,∴∠OCB=∠OBC=45°,∴∠APC=∠ABC=45°,∴△AO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P=OA=1,∴P(0,﹣1).(3)存在,理由如下:由(1)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D(1,4),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E(2,3),∵A(﹣1,0),∴AD=2,DE=,AE=3.∴AD2=DE2+AE2,∴△ADE是直角三角形,且∠AED=90°,DE:AE=1:3.∵点M在直线l下方的抛物线上,∴设M(t,﹣t2+2t+3),则t>2或t<0.∴EF=|t﹣2|,MF=3﹣(﹣t2+2t+3)=t2﹣2t,若△MEF与△ADE相似,则EF:MF=1:3或MF:EF=1:3,∴|t﹣2|:(t2﹣2t)=1:3或(t2﹣2t):|t﹣2|=1:3,解得t=2(舍)或t=3或﹣3或(舍)或﹣,∴M的坐标为(3,0)或(﹣3,﹣12)或(﹣,).综上,存在点M,使以M,F,E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DE相似,此时点M的坐标为(3,0)或(﹣3,﹣12)或(﹣,).3.(2022•恩施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y=﹣x2+c与y 轴交于点P(0,4).(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将抛物线y=﹣x2+c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记平移后的抛物线顶点为Q,平移后的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右侧),与y轴交于点C.判断以B、C、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3)直线BC与抛物线y=﹣x2+c交于M、N两点(点N在点M的右侧),请探究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T,使得以B、N、T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T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若将抛物线y=﹣x2+c进行适当的平移,当平移后的抛物线与直线BC最多只有一个公共点时,请直接写出抛物线y=﹣x2+c平移的最短距离并求出此时抛物线的顶点坐标.【解答】解:(1)∵抛物线y=﹣x2+c与y轴交于点P(0,4),∴c=4,∴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2)△BCQ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将抛物线y=﹣x2+4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新抛物线y=﹣(x+1)2+4,∴平移后的抛物线顶点为Q(﹣1,4),令x=0,得y=﹣1+4=3,∴C(0,3),令y=0,得﹣(x+1)2+4=0,解得:x1=1,x2=﹣3,∴B(﹣3,0),A(1,0),如图1,连接BQ,CQ,PQ,∵P(0,4),Q(﹣1,4),∴PQ⊥y轴,PQ=1,∵CP=4﹣3=1,∴PQ=CP,∠CPQ=90°,∴△C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CQ=45°,∵OB=OC=3,∠BOC=90°,∴△B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O=45°,∴∠BCQ=180°﹣45°﹣45°=90°,∴△BCQ是直角三角形.(3)在x轴上存在点T,使得以B、N、T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ABC是锐角三角形,∠ABC=45°,∴以B、N、T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必须∠NBT=∠ABC=45°,即点T在y轴的右侧,设T(x,0),且x>0,则BT=x+3,∵B(﹣3,0),A(1,0),C(0,3),∴∠ABC=45°,AB=4,BC=3,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由,解得:,,∴M(﹣,),N(,),∴BN=×=,①当△NBT∽△CBA时,则=,∴=,解得:x=,∴T(,0);②当△NBT∽△ABC时,则=,∴=,解得:x=,∴T(,0);综上所述,点T的坐标T(,0)或(,0).(4)抛物线y=﹣x2+4的顶点为P(0,4),∵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直线BC与y轴的夹角为45°,当抛物线沿着垂直直线BC的方向平移到只有1个公共点时,平移距离最小,此时向右和向下平移距离相等,设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为P′(t,4﹣t),则平移后的抛物线为y=﹣(x﹣t)2+4﹣t,由﹣(x﹣t)2+4﹣t=x+3,整理得:x2+(1﹣2t)x+t2+t﹣1=0,∵平移后的抛物线与直线BC最多只有一个公共点,∴Δ=(1﹣2t)2﹣4(t2+t﹣1)=0,解得:t=,∴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为P′(,),平移的最短距离为.二.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4.(2022•广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x+m(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C两点,与y轴交于点B,其中点B坐标为(0,﹣4),点C 坐标为(2,0).(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D是直线AB下方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连接AD、BD,探究是否存在点D,使得△ABD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P为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使得△P AB为直角三角形,请求出点P 的坐标.【解答】解:(1)∵抛物线y=ax2+x+m(a≠0)的图象经过点B(0,﹣4),点C(2,0),∴,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4;(2)存在.理由:如图1中,设D (t ,t 2+t ﹣4),连接OD .令y =0,则x 2+x ﹣4=0,解得x =﹣4或2,∴A (﹣4,0),C (2,0),∵B (0,﹣4),∴OA =OB =4,∵S △ABD =S △AOD +S △OBD ﹣S △AOB =×4×(﹣﹣t +4)+×4×(﹣t )﹣×4×4=﹣t 2﹣4t =﹣(t +2)2+4,∵﹣1<0,∴t =﹣2时,△ABD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4,此时D (﹣2,﹣4); (3)如图2中,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N ,过点B 作BM ⊥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M .则N (﹣1.0).M (﹣1,﹣4);∵OA=OB=4,∠AOB=90°,∴∠OAB=∠OBA=45°,当∠P1AB=90°时,△ANP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N=NP1=3,∴P1(﹣1,3),当∠ABP2=90°时,△BMP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P2(﹣1,﹣5),当∠APB=90°时,设P(﹣1,n),设AB的中点为J,连接PJ,则J(﹣2,﹣2),∴PJ=AB=2,∴12+(n+2)2=(2)2,解得n=﹣2或﹣﹣2,∴P3(﹣1,﹣2),P4(﹣1,﹣﹣2),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1,3)或(﹣1,﹣5)或(﹣1,﹣2)或(﹣1,﹣﹣2).5.(2022•辽宁)如图,抛物线y=ax2﹣3x+c与x轴交于A(﹣4,0),B两点,与y轴交于点C(0,4),点D为x轴上方抛物线上的动点,射线OD交直线AC 于点E,将射线OD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得到射线OP,OP交直线AC于点F,连接DF.(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D在第二象限且=时,求点D的坐标;(3)当△ODF为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解答】解:(1)将点A(﹣4,0),C(0,4)代入y=ax2﹣3x+c,∴,解得,∴y=﹣x2﹣3x+4;(2)过点D作DG⊥AB交于G,交AC于点H,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解得,∴y=x+4,设D(n,﹣n2﹣3n+4),H(n,n+4),∴DH=﹣n2﹣4n,∵DH∥OC,∴==,∵OC=4,∴DH=3,∴﹣n2﹣4n=3,解得n=﹣1或n=﹣3,∴D(﹣1,6)或(﹣3,4);(3)设F(t,t+4),当∠FDO=90°时,过点D作MN⊥y轴交于点N,过点F作FM⊥MN交于点M,∵∠DOF=45°,∴DF=DO,∵∠MDF+∠NDO=90°,∠MDF+∠MFD=90°,∴∠NDO=∠MFD,∴△MDF≌△NOD(AAS),∴DM=ON,MF=DN,∴DN+ON=﹣t,DN=ON+(﹣t﹣4),∴DN=﹣t﹣2,ON=2,∴D点纵坐标为2,∴﹣x2﹣3x+4=2,解得x=或x=,∴D点坐标为(,2)或(,2);当∠DFO=90°时,过点F作KL⊥x轴交于L点,过点D作DK⊥KL交于点K,∵∠KFD+∠LFO=90°,∠KFD+∠KDF=90°,∴∠LFO=∠KDF,∵DF=FO,∴△KDF≌△LFO(AAS),∴KD=FL,KF=LO,∴KL=t+4﹣t=4,∴D点纵坐标为4,∴﹣x2﹣3x+4=4,解得x=0或x=﹣3,∴D(0,4)或(﹣3,4);综上所述:D点坐标为(,2)或(,2)或(0,4)或(﹣3,4).三.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6.(2022•百色)已知抛物线经过A(﹣1,0)、B(0,3)、C(3,0)三点,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交正方形OBDC的边BD于点E,点M为射线BD上一动点,连接OM,交BC于点F.(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证:∠BOF=∠BDF;(3)是否存在点M,使△MDF为等腰三角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求ME的长.【解答】(1)解: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2+bx+c,把A(﹣1,0)、B(0,3)、C(3,0)代入得:,解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3;(2)证明:∵正方形OBDC,∴∠OBC=∠DBC,BD=OB,∵BF=BF,∴△BOF≌△BDF,∴∠BOF=∠BDF;(3)解:∵抛物线交正方形OBDC的边BD于点E,∴令y=3,则3=﹣x2+2x+3,解得:x1=0,x2=2,∴E(2,3),①如图,当M在线段BD的延长线上时,∠BDF为锐角,∴∠FDM为钝角,∵△MDF为等腰三角形,∴DF=DM,∴∠M=∠DFM,∴∠BDF=∠M+∠DFM=2∠M,∵BM∥OC,∴∠M=∠MOC,由(2)得∠BOF=∠BDF,∴∠BDF+∠MOC=3∠M=90°,∴∠M=30°,在Rt△BOM中,BM=,∴ME=BM﹣BE=3﹣2;②如图,当M在线段BD上时,∠DMF为钝角,∵△MDF为等腰三角形,∴MF=DM,∴∠BDF=∠MFD,∴∠BMO=∠BDF+∠MFD=2∠BDF,由(2)得∠BOF=∠BDF,∴∠BMO=2∠BOM,∴∠BOM+∠BMO=3∠BOM=90°,∴∠BOM=30°,在Rt△BOM中,BM=,∴ME=BE﹣BM=2﹣,综上所述,ME的值为:3﹣2或2﹣.7.(2022•山西)综合与探究如图,二次函数y=﹣x2+x+4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点P是第一象限内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设点P的横坐标为m.过点P作直线PD⊥x轴于点D,作直线BC交PD于点E.(1)求A,B,C三点的坐标,并直接写出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2)当△CEP是以PE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3)连接AC,过点P作直线l∥AC,交y轴于点F,连接DF.试探究: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点P,使得CE=FD,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在y=﹣x2+x+4中,令x=0得y=4,令y=0得x=8或x=﹣2,∴A(﹣2,0),B(8,0),C(0,4),设直线BC解析式为y=kx+4,将B(8,0)代入得:8k+4=0,解得k=﹣,∴直线BC解析式为y=﹣x+4;(2)过C作CG⊥PD于G,如图:设P(m,﹣m2+m+4),∴PD=﹣m2+m+4,∵∠COD=∠PDO=∠CGD=90°,∴四边形CODG是矩形,∴DG=OC=4,CG=OD=m,∴PG=PD﹣DG=﹣m2+m+4﹣4=﹣m2+m,∵CP=CE,CG⊥PD,∴GE=PG=﹣m2+m,∵∠GCE=∠OBC,∠CGE=90°=∠BOC,∴△CGE∽△BOC,∴=,即=,解得m=0(舍去)或m=4,∴P(4,6);(3)存在点P,使得CE=FD,理由如下:过C作CH⊥PD于H,如图:设P(m,﹣m2+m+4),由A(﹣2,0),C(0,4)可得直线AC解析式为y=2x+4,根据PF∥AC,设直线PF解析式为y=2x+b,将P(m,﹣m2+m+4)代入得:﹣m2+m+4=2m+b,∴b=﹣m2﹣m+4,∴直线PF解析式为y=2x﹣m2﹣m+4,令x=0得y=﹣m2﹣m+4,∴F(0,﹣m2﹣m+4),∴OF=|﹣m2﹣m+4|,同(2)可得四边形CODH是矩形,∴CH=OD,∵CE=FD,∴Rt△CHE≌Rt△DOF(HL),∴∠HCE=∠FDO,∵∠HCE=∠CBO,∴∠FDO=∠CBO,∴tan∠FDO=tan∠CBO,∴=,即=,∴﹣m2﹣m+4=m或﹣m2﹣m+4=﹣m,解得m=2﹣2或m=﹣2﹣2或m=4或m=﹣4,∵P在第一象限,∴m=2﹣2或m=4.8.(2022•东营)如图,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点A(﹣1,0),点B(3,0),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对称轴上找一点Q,使△ACQ的周长最小,求点Q的坐标;(3)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M是对称轴左侧抛物线上的一点,当△PMB是以PB为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所有点M的坐标.【解答】解:(1)将点A(﹣1,0),点B(3,0)代入y=ax2+bx﹣3,∴,解得,∴y=x2﹣2x﹣3;(2)连接CB交对称轴于点Q,∵y=x2﹣2x﹣3=(x﹣1)2﹣4,∴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A、B关于对称轴x=1对称,∴AQ=BQ,∴AC+AQ+CQ=AC+CQ+BQ≥AC+BC,当C、B、Q三点共线时,△ACQ的周长最小,∵C(0,﹣3),B(3,0),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解得,∴y=x﹣3,∴Q(1,﹣2);(3)当∠BPM=90°时,PM=PB,∴M点与A点重合,∴M(﹣1,0);当∠PBM=90°时,PB=BM,如图1,当P点在M点上方时,过点B作x轴的垂线GH,过点P作PH⊥GH 交于H,过点M作MG⊥HG交于G,∵∠PBM=90°,∴∠PBH+∠MBG=90°,∵∠PBH+∠BPH=90°,∴∠MBG=∠BPH,∵BP=BM,∴△BPH≌△MBG(AAS),∴BH=MG,PH=BG=2,设P(1,t),则M(3﹣t,﹣2),∴﹣2=(3﹣t)2﹣2(3﹣t)﹣3,解得t=2+或t=2﹣,∴M(1﹣,﹣2)或(1+,﹣2),∵M点在对称轴的左侧,∴M点坐标为(1﹣,﹣2);如图2,当P点在M点下方时,同理可得M(3+t,2),∴2=(3+t)2﹣2(3+t)﹣3,解得t=﹣2+(舍)或t=﹣2﹣,∴M(1﹣,2);综上所述:M点的坐标为(1﹣,﹣2)或(1﹣,2)或(﹣1,0).9.(2022•枣庄)如图①,已知抛物线L:y=x2+bx+c经过点A(0,3),B(1,0),过点A作AC∥x轴交抛物线于点C,∠AOB的平分线交线段AC于点E,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的关系式;(2)若动点P在直线OE下方的抛物线上,连结PE、PO,当△OPE面积最大时,求出P点坐标;(3)将抛物线L向上平移h个单位长度,使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顶点落在△OAE 内(包括△OAE的边界),求h的取值范围;(4)如图②,F是抛物线的对称轴l上的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OF成为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抛物线L:y=x2+bx+c经过点A(0,3),B(1,0),∴,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3;(2)如图,过P作PG∥y轴,交OE于点G,设P(m,m2﹣4m+3),∵OE平分∠AOB,∠AOB=90°,∴∠AOE=45°,∴△AO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OA=3,∴E(3,3),∴直线OE的解析式为:y=x,∴G(m,m),∴PG=m﹣(m2﹣4m+3)=﹣m2+5m﹣3,∴S△OPE =S△OPG+S△EPG=PG•AE=×3×(﹣m2+5m﹣3)=﹣(m2﹣5m+3)=﹣(m﹣)2+,∵﹣<0,∴当m=时,△OPE面积最大,此时,P点坐标为(,﹣);(3)由y=x2﹣4x+3=(x﹣2)2﹣1,得抛物线l的对称轴为直线x=2,顶点为(2,﹣1),抛物线L向上平移h个单位长度后顶点为F(2,﹣1+h).设直线x=2交OE于点M,交AE于点N,则E(3,3),∵直线OE的解析式为:y=x,∴M(2,2),∵点F在△OAE内(包括△OAE的边界),∴2≤﹣1+h≤3,解得3≤h≤4;(4)设P(m,m2﹣4m+3),分四种情况:①当P在对称轴的左边,且在x轴下方时,如图,过P作MN⊥y轴,交y轴于M,交l于N,∴∠OMP=∠PNF=90°,∵△O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P=PF,∠OPF=90°,∴∠OPM+∠NPF=∠PFN+∠NPF=90°,∴∠OPM=∠PFN,∴△OMP≌△PNF(AAS),∴OM=PN,∵P(m,m2﹣4m+3),则﹣m2+4m﹣3=2﹣m,解得:m=(舍)或,∴P的坐标为(,);②当P在对称轴的左边,且在x轴上方时,同理得:2﹣m=m2﹣4m+3,解得:m1=(舍)或m2=,∴P的坐标为(,);③当P在对称轴的右边,且在x轴下方时,如图,过P作MN⊥x轴于N,过F作FM⊥MN于M,同理得△ONP≌△PMF,∴PN=FM,则﹣m2+4m﹣3=m﹣2,解得:m1=或m2=(舍);P的坐标为(,);④当P在对称轴的右边,且在x轴上方时,如图,同理得m2﹣4m+3=m﹣2,解得:m=或(舍),P的坐标为:(,);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是:(,)或(,)或(,)或(,).方法二:作直线DE:y=x﹣2,E(1,﹣1)是D点(2,0)绕O点顺时针旋转45°并且OD缩小倍得到,易知直线DE即为对称轴上的点绕O点顺时针旋转45°,且到O点距离缩小倍的轨迹,联立直线DE和抛物线解析式得x2﹣4x+3=x﹣2,解得x1=,x2=,同理可得x3=或x4=;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是:(,)或(,)或(,)或(,).10.(2023•澄城县一模)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点A(﹣1,0)、B,与y轴交于点C(0,3),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在对称轴l上是否存在点M,使△MA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把点A(﹣1,0)、点C(0,3)分别代入y=﹣x2+bx+c,得.解得.故该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2)由(1)知,该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则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故设M(1,m).∵A(﹣1,0)、点C(0,3),∴AC2=10,AM2=4+m2,CM2=1+(m﹣3)2.①若AC=AM时,10=4+m2,解得m=±.∴点M的坐标为(1,)或(1,﹣);②若AC=CM时,10=1+(m﹣3)2,解得m=0或m=6,∴点M的坐标为(1,0)或(1,6).当点M的坐标为(1,6)时,点A、C、M共线,∴点M的坐标为(1,0);③当AM=CM时,4+m2=1+(m﹣3)2,解得m=1,∴点M的坐标为(1,1).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为(1,)或(1,﹣)或(1,0)或(1,1).11.(2023•碑林区校级一模)二次函数y=ax2+bx+2的图象交x轴于A(﹣1,0),B(4,0)两点,交y轴于点C,动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方向运动,过点M作MN⊥x轴交直线BC于点N,交抛物线于点D,连接AC,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二次函数y=ax2+bx+2的表达式;(2)在直线MN上存在一点P,当△PBC是以∠BPC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此时点D的坐标.【解答】解:(1)将点(﹣1,0),B(4,0)代入y=ax2+bx+2,∴a=﹣,b=,∴y=﹣x2+x+2;(2)∵BM=5﹣2t,∴M(2t﹣1,0),设P(2t﹣1,m),∵PC2=(2t﹣1)2+(m﹣2)2,PB2=(2t﹣5)2+m2,∵PB=PC,∴(2t﹣1)2+(m﹣2)2=(2t﹣5)2+m2,∴m=4t﹣5,∴P(2t﹣1,4t﹣5),∵PC⊥PB,∴×=﹣1,∴t=1或t=2,∴M(1,0)或M(3,0),∴D(1,3)或D(3,2).12.(2023•东洲区模拟)抛物线y=ax2+bx+3经过A(﹣1,0),B(3,0)两点,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C.(1)求此抛物线解析式;(2)如图①,连接BC,点P为抛物线第一象限上一点,设点P的横坐标为m,△PBC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最大时P点坐标;(3)如图②,连接AC,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MA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3经过A(﹣1,0),B(3,0)两点,∴,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2)点P作PF⊥x轴于点F,交BC于点E,设BC直线解析式为:y=kx+b,∵B(3,0),C(0,3),∴,解得,∴y=﹣x+3,由题意可知P(m,﹣m2+2m+3),E(m,﹣m+3),S=S△PBE+S△PCE,S=PE•OB=(﹣m2+2m+3+m﹣3)×3,,∵,∴当时,S有最大值,此时P点坐标为;(3)存在,M1(1,0),,,M4(1,1),①当AC=AM时,如图,设对称轴l与AB交于点E,则,∵AM2=AE2+EM2,∴,解得:,∴M点的坐标为或,②当AC=MC时,则OC为AM的垂直平分线.因此M与E重合,因此,M点的坐标为(1,0),③当AM=CM时,如图,设M点的坐标为(1,n),则AM2=22+n2=4+n2,CM2=12+(3﹣n)2,∴4+n2=12+(3﹣n)2,解得:n=1,∴M点的坐标为(1,1),综上可知,潢足条件的M点共四个,其坐标为M1(1,0),,,M4(1,1).13.(2023•三亚一模)如图,抛物线y=ax2+3x+c(a≠0)与x轴交于点A(﹣2,0)和点B,与y轴交于点C(0,8),顶点为D,连接AC,CD,DB,直线BC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l交于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BC的解析式;(2)求四边形ABDC的面积;(3)P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连接PB,PC,当S△PBC =S△ABC时,求点P的坐标;(4)在抛物线的对称轴l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BEM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抛物线y=ax2+3x+c(a≠0)过点A(﹣2,0)和C(0,8),∴,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3x+8.令y=0,得.解得x1=﹣2,x2=8.∴点B的坐标为(8,0).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把点B(8,0),C(0,8)分别代入y=kx+b,得,解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8.(2)如图1,设抛物线的对称轴l与x轴交于点H.∵抛物线的解析式为,∴顶点D的坐标为.∴S四边形ABDC =S△AOC+S梯形OCDH+S△BDH===70.(3)∵.∴.如图2,过点P作PG⊥x轴,交x轴于点G,交BC于点F.设点.∵点F在直线BC上,∴F(t,﹣t+8).∴.∴.∴.解得t1=2,t2=6.∴点P的坐标为(2,12)或P(6,8).(4)存在.∵△BEM为等腰三角形,∴BM=EM或BE=BM或BE=EM,设M(3,m),∵B(8,0),E(3,5),∴BE==5,EM=|m﹣5|,BM==,当BM=EM时,=|m﹣5|,∴m2+25=(m﹣5)2,解得:m=0,∴M(3,0);当BE=BM时,5=,∴m2+25=50,解得:m=﹣5或m=5(舍去),∴M(3,﹣5);当BE=EM时,5=|m﹣5|,解得:m=5+5或m=5﹣5,∴M(3,5+5)或(3,5﹣5),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3,0)或(3,﹣5)或(3,5+5)或(3,5﹣5).14.(2023•南海区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3(a >0)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为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PM⊥BC于点M,PN∥y轴交BC 于点N.求线段PM的最大值和此时点P的坐标;(3)点E为x轴上一动点,点Q为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以CQ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CEQ?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将A(﹣1,0),B(3,0)代入函数y=ax2+bx﹣3(a>0)中,得,解得,∴解析式为y=x2﹣2x﹣3,故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2)当x=0时,y=3,∴C(0,﹣3),∵B(3,0),∴∠OCB=∠OBC=45°,∵PN∥y轴,∴∠MNP=45°,∵PM⊥BC,∴PM=PN,则当PN最大时,PM也最大,设BC的解析式为y=mx+n,∴,解得,∴BC解析式为y=x﹣3,设P(x,x2﹣2x﹣3),N(x,x﹣3),∴PN=x﹣3﹣(x2﹣2x﹣3)=﹣(x﹣)2+,当x=时,PN最大,则PM=PN=×=,∴P(,),故PM最大值为,P点坐标为(,﹣);(3)存在,点E的坐标为(﹣5,0),(,0),(0,0),(,0).∵CEQ是以CQ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设Q(x,x2﹣2x﹣3),①如图,过点E作x轴的垂线l,再分别过点C和点Q作垂线l的垂线,分别交于点M和点N,∵∠CEQ=90°,∴∠QEM+∠CEN=90°,∵∠QEM+∠MQE=90°,∴∠EQM=∠CEN,∵∠CNE=∠QME=90°,EC=EQ,∴△EMQ≌△CNE(AAS),∴CN=EM=x2﹣2x﹣3,MQ=EN=3,∴|x Q|+MQ=CN,﹣x+3=x2﹣2x﹣3,解得x=﹣2,x=3(舍去),∴OE=CM=2+3=5,E(﹣5,0),②如图,过点E作x轴的垂线l,再分别过点C和点Q作垂线l的垂线,分别交于点M和点N,同理:△EMC≌△QNE(AAS),CM=EN=x2﹣2x﹣3,NQ=EM=3,∴﹣x+x2﹣2x﹣3=3,解得x=,x=(舍去),∴OE=CM=,E(,0),③如图,点E和点O重合,点Q和点B重合,此时E(0,0),④如图,过点E作x轴的垂线l,再分别过点C和点Q作垂线l的垂线,分别交于点M和点N,同理:△EMC≌△QNE(AAS),CM=EN=x2﹣2x﹣3,NQ=EM=3,∴x+3=x2﹣2x﹣3,解得x=,x=(舍去),∴OE=CM=,E(,0),综上所述,点E的坐标为(﹣5,0),(,0),(0,0),(,0)41。
专题02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玩转压轴题,争取满分之备战中考数学解答题高端精品解析版.doc
玩转压轴题,争取满分之备战2018年中考数学解答题高端精品专题二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考题研究】近几年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中,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频频出现,这类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题意构思精巧,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问题符合课标对学生能力提高的要求。
【解题攻略】在讨论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时,一般都要先分类.如果△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存在①AB=AC,②BA=BC,③CA=CB三种情况.解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有几何法和代数法,把几何法和代数法相结合,可以使得解题又好又快.几何法一般分三步:分类、画图、计算.哪些题目适合用几何法呢?如果△ABC的∠A(的余弦值)是确定的,夹∠A的两边AB和AC可以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那么就用几何法.①如图1,如果AB=AC,直接列方程;②如图2,如果BA=BC,那么;③如图3,如果CA=CB,那么.代数法一般也分三步:罗列三边长,分类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如果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不确定的,而三个顶点的坐标可以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那么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三边长(的平方)就可以罗列出来.【解题类型及其思路】解题类型:动态类型:1.一动点类型问题;2.双动点或多动点类型问题背景类型:1.几何图形背景;2.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背景解题思路:几何法一般分三步:分类、画图、计算;代数法一般也分三步:罗列三边长,分类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如果△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存在①AB=AC,②BA=BC,③CA=CB三种情况.已知腰长画等腰三角形用圆规画圆,已知底边画等腰三角形用刻度尺画垂直平分线.解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有几何法和代数法,把几何法和代数法相结合,可以使得解题又好又快.【典例指引】类型一【二次函数综合题中根据条件判定三角形的形状】典例指引1.(2017四川省德阳市,第24题,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C1:(m≠0)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其中A(-1,0),C(0,-1).(1)求抛物线C1及直线AC的解析式;(2)沿直线AC上A至C的方向平移抛物线C1,得到新的抛物线C2,C2上的点D为C1上的点C的对应点,若抛物线C2恰好经过点B,同时与x轴交于另一点E,连结OD、DE,试判断ΔO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或P为线段OE(不含端点)上一动点,作PF⊥DE于F,PG⊥OD于G,设PF=h1,PG=h2,试判断h1.h2的值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并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试题解析:解:(1)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把A(﹣1,0),C(0,﹣1)代入得:,解得:,∴AC的解析式为:y=﹣x﹣1;把A(﹣1,0),C(0,﹣1)代入得:中,∵,∴,∴抛物线C1:;(3)如图2,设P (x ,0),连接PD ,则OP =x ,PE =5﹣x ,S △OPD =×5h 2=×4x ,h 2=,由勾股定理得:DE ==,S △PDE =× =,h 1=,h 1h 2= = =,当x =时,h 1h 2的值最大,是,此时点P (,0).【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一次函数的有关知识,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学会运用平移的规律表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利用面积法将最值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举一反三】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点A ,点B (1,0),与y 轴交于点C (0,﹣3),点M 是其顶点.(1)求抛物线解析式;(2)第一象限抛物线上有一点D,满足∠DAB=45°,求点D 的坐标;(3)直线x t = (﹣3<t <﹣1)与x 轴相交于点H .与线段AC ,AM 和抛物线分别相交于点E ,F ,P .证明线段HE ,EF ,FP 总能组成等腰三角形.【解析】试题分析:(1)把B 、C 的坐标代入,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结论;(2)令y =0,求出A 、B 的坐标,设直线AD 交y 轴于点N ,求出求直线AN 的解析式, 与抛物线联立成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到D 的坐标;(3)求出直线AM 、AC 的解析式,当x =t 时,表示出HE ,HF ,HP ,得到HE =EF =HF ﹣HE =t +3,FP =243t t ---,由HE +EF ﹣FP =23t +()>0, 得到HE +EF >FP ,再由HE +FP >EF ,EF +FP >HE ,得到当﹣3<t <﹣1时,线段HE ,EF ,FP 总能组成等腰三角形.(3)M (﹣1,﹣4),可求直线AM 的解析式为:y =﹣2x ﹣6,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x ﹣3,∵当x =t 时,HE =﹣(﹣t ﹣3)=t +3,HF =﹣(﹣2t ﹣6)=2t +6,HP =﹣(223t t +-)∴HE =EF =HF ﹣HE =t +3,FP =243t t ---,∵HE +EF ﹣FP =2223433t t t t ++++=+()()>0,∴HE +EF >FP ,又HE +FP >EF ,EF +FP >HE ,∴当﹣3<t <﹣1时,线段HE ,EF ,FP 总能组成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难度较大.解答第(2)问的关键是:利用∠DAB =45°,找出直线AN 与y 轴交点的坐标;解答第(3)问的关键是: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出HE ,HF ,HP ,EF 的长.类型二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确定点的坐标】典例指引2.如图,已知抛物线y=﹣214x +bx+4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与y 轴相交于点C ,若已知A 点的坐标为(﹣2,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AC 、BC ,求线段BC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C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2)在抛物线解析式中,令x =0,可求出点C 坐标;令y =0,可求出点B 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D 的解析式; (3)本问为存在型问题.若△ACP 为等腰三角形,则有三种可能的情形,需要分类讨论,逐一计算,避免漏解.解:(1)∵抛物线y =﹣14x 2+bx +4的图象经过点A (﹣2,0), ∴﹣14×(﹣2)2+b ×(﹣2)+4=0, 解得:b =32, ∴抛物线解析式为 y =﹣14x 2+32x +4, 又∵y =﹣14x 2+32x +4=﹣14(x ﹣3)2+254, ∴对称轴方程为:x =3.(2)在y =﹣14x 2+32x +4中,令x =0,得y =4, ∴C (0,4);令y =0,即﹣14x 2+32x +4=0,整理得x 2﹣6x ﹣16=0, 解得:x =8或x =﹣2,∴A (﹣2,0),B (8,0).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B (8,0),C (0,4)的坐标分别代入解析式,得:80{ 4k b b +==, 解得: 1{ 24k b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12x +4. (3)存在,理由:∵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为:x =3,可设点P (3,t ),∵A (﹣2,0),C (0,4),∴ACAQCQ①当AQ =CQ 时,, 25+t 2=t 2﹣8t +16+9,解得t =0,∴P 1(3,0);②当AC =AP 时,有∴t 2=﹣5,此方程无实数根,∴此时△ACP 不能构成等腰三角形;③当AC =CP时,有整理得:t 2﹣8t +5=0,解得:t=4±11,∴点P坐标为:P2(3,4+11),P3(3,4﹣11).综上所述,存在点P,使△ACP为等腰三角形,点P的坐标为:P1(3,0),P2(3,4+11),P3(3,4﹣11).【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二次函数综合题.存在性是本题的难点,而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要利用分类思想进行解题.【举一反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边OA在y轴的正半轴上,OC在x轴的正半轴上,OA=1,OC=2,点D在边OC上且OD=1.25.(1)求直线AC的解析式.(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直线PD与矩形对角线AC交于点M,使得△DM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抛物线y=﹣x2经过怎样平移,才能使得平移后的抛物线过点D和点E(点E在y轴正半轴上),且△ODE 沿DE折叠后点O落在边AB上O′处?【解析】试题分析:(1)先确定A点和C点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AC的解析式;(2)设1,12M t t⎛⎫-+⎪⎝⎭,讨论:当DM DC=时,2225131,424t t⎛⎫⎛⎫⎛⎫-+-+=⎪ ⎪ ⎪⎝⎭⎝⎭⎝⎭解方程求出t,再求出MD的解析式,从而得到P点坐标;当MD MC=时,易得M点的坐标,接着求出MD的解析式,从而得到P点坐标;当CM =CD 时, ()2221321,24t t ⎛⎫⎛⎫-+-+= ⎪ ⎪⎝⎭⎝⎭解方程求出t ,再确定MD 的解析式,从而得到P 点坐标;(3)如图2,作O ′H ⊥x 轴于H ,则5'4O D OD ==, 设O ′(m ,1),利用勾股定理得的22255144m ⎛⎫⎛⎫-+= ⎪ ⎪⎝⎭⎝⎭,解得1212,2m m ==,当m =2时,求出AE 长得到50,2E ⎛⎫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为23169864y x ⎛⎫=-++ ⎪⎝⎭,然后利用抛物线的平移变换求解;当12m =时,同样可得抛物线解析式为23548y x x =-++,再利用抛物线的平移变换求解. 试题解析:(1)∵OA =1,OC =2,∴A (0,1),C (2,0),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A (0,1),C (2,0)代入得20{ 1,k b b +==解得1{ 21k b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112y x =-+; (2)存在.553,0,2444D CD ⎛⎫=-= ⎪⎝⎭, 设1,12M t t ⎛⎫-+ ⎪⎝⎭, 当DM =DC 时, 2225131,424t t ⎛⎫⎛⎫⎛⎫-+-+= ⎪ ⎪ ⎪⎝⎭⎝⎭⎝⎭解得124,25t t == (舍去),则43,55M ⎛⎫ ⎪⎝⎭,此时MD 的解析式为45,33y x =-+ P 点坐标为50,3⎛⎫ ⎪⎝⎭; 当MD =MC 时,则M 点的坐标为133,,816⎛⎫ ⎪⎝⎭此时MD 的解析式为15,28y x =- P 点坐标为50,8⎛⎫- ⎪⎝⎭; 当CM =CD 时, ()2221321,24t t ⎛⎫⎛⎫-+-+= ⎪ ⎪⎝⎭⎝⎭解得1220352035,1010t t +-==, 则203535,1020M ⎛⎫+- ⎪ ⎪⎝⎭或203535,1020⎛⎫- ⎪ ⎪⎝⎭, 此时MD 的解析式为()()552524y x -=--+或()()55252,4y x +=+- P 点坐标为55100,⎛⎫- ⎪ ⎪⎝⎭或55100,⎛⎫-- ⎪ ⎪⎝⎭, 综上所述,P 点坐标为50,3⎛⎫ ⎪⎝⎭或50,8⎛⎫- ⎪⎝⎭或55100,⎛⎫- ⎪ ⎪⎝⎭或55100,4⎛⎫-- ⎪ ⎪⎝⎭,;(3)△ODE 沿DE 折叠后点O 落在边AB 上O ′处,如图2,作O ′H ⊥x 轴于H ,则5'4O D OD ==, 设O ′(m ,1), 在Rt 'O DH V 中, 22255144m ⎛⎫⎛⎫-+= ⎪ ⎪⎝⎭⎝⎭, 解得1212,2m m ==, 当m =2时,AO ′=2,而EO ′=EO =EA +1, ()22221EA EA ∴+=+,解得32EA =, 50,2E ⎛⎫∴ ⎪⎝⎭, 设平移的抛物线解析式为2y x bx c =-++,把550,,,024E D ⎛⎫⎛⎫ ⎪ ⎪⎝⎭⎝⎭代入得52{ 2550,164c b c =-++=解得34{ 52b c =-=, ∴抛物线解析式为23542y x x =--+, 23169864y x ⎛⎫=-++ ⎪⎝⎭Q , ∴抛物线2y x =-先向左38单位,再向上平移16964单位,才能使得平移后的抛物线过点D 和点E ; 当12m =时, 1'2AO =,而EO ′=EO =1−AE , ()22211,2EA AE ⎛⎫∴+=- ⎪⎝⎭解得38EA =, 50,8E ⎛⎫∴ ⎪⎝⎭, 同样可得抛物线解析式为23548y x x =-++, 2349864y x ⎛⎫=--+ ⎪⎝⎭Q , ∴抛物线2y x =-先向右38单位,再向上平移4964单位,才能使得平移后的抛物线过点D 和点E .类型三 【确定满足等腰三角形的动点的运动时间】典例指引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1410189y x x =--与X 轴的交点为A,与y 轴的交点为点B ,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BC ,交抛物线于点C ,连接AC .现有两动点P ,Q 分别从O ,C 两点同时出发,点P 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OA 向终点A 移动,点Q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B 向点B 移动,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同时停止运动,线段OC ,PQ 相交于点D ,过点D 作DE ∥OA ,交CA 于点E ,射线QE 交x 轴于点F .设动点P ,Q 移动的时间为t (单位:秒).(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顶点的坐标;(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A 为平行四边形?请写出计算过程;(3)当902t <<时,△PQF 的面积是否总为定值?若是,求出此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4)当t 为何值时,△PQF 为等腰三角形?请写出解答过程.【解析】试题分析:(1)已知抛物线的解析式,当x=0时,可求得B 的坐标;由于BC ∥OA ,把B 的纵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可求出C 的坐标;当y=0时,可求出A 的坐标.求顶点坐标时用公式法或配方法都可以;(2)当四边形ACQP 是平行四边形时,AP 、CQ 需满足平行且相等的条件.已知BC ∥OA ,只需求t 为何值时,AP=CQ ,可先用t 表示AP ,CQ ,再列出方程即可求出t 的值; (3)当0<t<92时,根据OA=18,P 点的速度为4单位/秒,可得出P 点总在OA 上运动.△PQF 中,Q 到PF 的距离是定值即OB 的长,因此只需看PF 的值是否有变化即可得出S △PQF 是否为定值,已知QC ∥PF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出:QC QD QE QCOP DP EF AF===,因此可得出OP=AF ,那么PF=PA+AF=PA+OP=OA ,由于OA 的长为定值即PF 的长为定值,因此△PQF 的面积是不会变化的.其面积的值可用12OA•OB 求出;(4)可先用t 表示出P ,F ,Q 的坐标,然后根据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出PF 2,PQ 2,FQ 2,进而可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PFQ 以PF 为斜边.则PF 2=PQ 2+FQ 2,可求出t 的值;②△PFQ 以PQ 为斜边,方法同①;③△PFQ 以FQ 为斜边,方法同①.综合三种情况即可得出符合条件的t 的值. 试题解析:(1)214y x x 10189=--, 令y=0,得x 2−8x −180=0, 即(x −18)(x+10)=0, ∴x=18或x=−10. ∴A(18,0)在214y x x 10189=--中,令x=0得y=−10, 即B(0,−10). 由于BC ∥OA ,故点C 的纵坐标为−10,由−10=214x x 10189--得,x=8或x=0, 即C(8,−10)且易求出顶点坐标为(4,−989),于是,A(18,0),B(0,−10),C(8,−10),顶点坐标为(4,−989); (2)若四边形PQCA 为平行四边形,由于QC ∥PA. 故只要QC=PA 即可, 而PA=18−4t ,CQ=t , 故18−4t=t 得t=185; (3)设点P 运动t 秒,则OP=4t ,CQ=t ,0<t<4.5, 说明P 在线段OA 上,且不与点OA 、重合, 由于QC ∥OP 知△QDC ∽△PDO , 故144QD QC t DP OP t === ∵△AEF ∽△CEQ ,∴AF:CQ=AE:EC=DP:QD=4:1, ∴AF=4t=OP , ∴PF=PA+AF=PA+OP=18又∵点Q 到直线PF 的距离d=10, ∴S △PQF=12PF ⋅d=12×18×10=90, 于是△PQF 的面积总为90;∴414−2,②若QP=QF,则(5t−8)2+100=(5t+10)2+100.即(5t−8)2=(5t+10)2,无0⩽t⩽4.5的t满足。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39 动态几何之面动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1.(2016广西来宾市)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10,AD =6,点M 为AB 上的一动点,将矩形ABCD 沿某一直线对折,使点C 与点M 重合,该直线与AB (或BC )、CD (或DA )分别交于点P 、Q .(1)用直尺和圆规在图甲中画出折痕所在直线(不要求写画法,但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2)如果PQ 与AB 、CD 都相交,试判断△MPQ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3)设AM =x ,d 为点M 到直线PQ 的距离,2y d =,①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x 的取值范围;②当直线PQ 恰好通过点D 时,求点M 到直线PQ 的距离.【答案】(1)作图见解析;(2)△MPQ 是等腰三角形;(3)10. 【分析】(1)作线段CM 的垂直平分线即可;(2)由矩形的性质得出AB ∥CD ,CD =AB =10,得出∠QCO =∠PMO ,由折叠的性质得出PQ 是CM 的垂直平分线,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CQ =MQ ,由ASA 证明△OCQ ≌△OMP ,得出CQ =MP ,得出MP =MQ 即可;(3)①作MN ⊥CD 于N ,如图2所示:则MN =AD =6,DN =AM =x ,CN =10﹣x ,在Rt △MCN 中,由勾股定理得出222(2)6(10)d x =+-,即可得出结果;②当直线PQ 恰好通过点D 时,Q 与D 重合,DM =DC =10,由勾股定理求出AM ,得出BM ,再由勾股定理求出CM ,即可得出结果.【解析】(1)如图1所示:(2)△MPQ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CD=AB=10,∴∠QCO=∠PMO,由折叠的性质得:PQ是CM的垂直平分线,∴CQ=MQ,OC=OM,在△OCQ和△OMP中,∵∠QCO=∠PMO,OC=OM,∠COQ=∠MOP,∴△OCQ≌△OMP(ASA),∴CQ=MP,∴MP=MQ,即△MPQ 是等腰三角形;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动点型;探究型;压轴题.2.(2016吉林省)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C=82cm,AD⊥BC于点D,点P从点A出发,沿A→C方向以2cm/s的速度运动到点C停止,在运动过程中,过点P作PQ∥AB交BC于点Q,以线段PQ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QM,且∠PQM=90°(点M,C位于PQ异侧).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s),△PQM与△AD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2)(1)当点M落在AB上时,x= ;(2)当点M落在AD上时,x= ;(3)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答案】(1)4;(2)163;(3)2221(04)27163264 (4)23161664 (8)3x xy x x xx x x⎧<≤⎪⎪⎪=-+-<≤⎨⎪⎪-+<<⎪⎩.【分析】(1)当点M落在AB上时,四边形AMQP是正方形,此时点D与点Q重合,由此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1中,当点M落在AD上时,作PE⊥QC于E,先证明DQ=QE=EC,由PE∥AD,得PA DEAC DC==23,由此即可解决问题.(3)分三种情形①当0<x≤4时,如图2中,设PM、PQ分别交AD于点E、F,则重叠部分为△PEF,②当4<x≤163时,如图3中,设PM、MQ分别交AD于E、G,则重叠部分为四边形PEGQ.③当163<x<8时,如图4中,则重合部分为△PMQ,分别计算即可解决问题.(3)①当0<x ≤4时,如图2中,设PM 、PQ 分别交AD 于点E 、F ,则重叠部分为△PEF ,∵AP =2x ,∴EF =PE =x ,∴y =S △PEF =12•PE •EF =212x . ②当4<x ≤163时,如图3中,设PM 、MQ 分别交AD 于E 、G ,则重叠部分为四边形PEGQ .∵PQ =PC =822x -,∴PM =16﹣2x ,∴ME =PM ﹣PE =16﹣3x ,∴y =S △PMQ ﹣S △MEG =2211(822)(163)22x x ---=2732642x x -+-.③当163<x <8时,如图4中,则重合部分为△PMQ ,∴y =S △PMQ =212PQ =21(822)2=21664x x -+.综上所述2221 (04)27163264 (4)23161664 (8)3x x y x x x x x x ⎧<≤⎪⎪⎪=-+-<≤⎨⎪⎪-+<<⎪⎩.考点:三角形综合题;分类讨论;分段函数;动点型;压轴题.3.(2016江苏省苏州市)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6cm ,AD =8cm ,点P 从点B 出发,沿对角线BD 向点D 匀速运动,速度为4cm /s ,过点P 作PQ ⊥BD 交BC 于点Q ,以PQ 为一边作正方形PQMN ,使得点N 落在射线PD 上,点O 从点D 出发,沿DC 向点C 匀速运动,速度为3m /s ,以O 为圆心,0.8cm 为半径作⊙O ,点P 与点O 同时出发,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t (单位:s )(0<t <85). (1)如图1,连接DQ 平分∠BDC 时,t 的值为 ;(2)如图2,连接CM ,若△CMQ 是以CQ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求t 的值; (3)请你继续进行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①证明:在运动过程中,点O 始终在QM 所在直线的左侧;②如图3,在运动过程中,当QM 与⊙O 相切时,求t 的值;并判断此时PM 与⊙O 是否也相切?说明理由.【答案】(1)1;(2)4049;(3)①证明见解析;②t =43s 时,⊙O 与直线QM 相切,PM 与⊙O 不相切.【分析】(1)先利用△PBQ ∽△CBD 求出PQ 、BQ ,再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列出方程解决问题.(2)由△QTM ∽△BCD ,得QM TQBD BC=列出方程即可解决. (3)①如图2中,由此QM 交CD 于E ,求出DE 、DO 利用差值比较即可解决问题. ②如图3中,由①可知⊙O 只有在左侧与直线QM 相切于点H ,QM 与CD 交于点E .由△OHE ∽△BCD ,得OH OEBC BD=,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利用反证法证明直线PM 不可能由⊙O 相切.【解析】(1)解:如图1中,∵四边形ABCD 是矩形,∴∠A =∠C =∠ADC =∠ABC =90°,AB =CD =6.AD =BC =8,∴BD 22AD AB +2268+=10,∵PQ ⊥BD ,∴∠BPQ =90°=∠C ,∵∠PBQ =∠DBC ,∴△PBQ ∽△CBD ,∴PB PQ BQ BC DC BD ==,∴48610t PQ BQ==,∴PQ =3t ,BQ =5t ,∵DQ 平分∠BDC ,QP ⊥DB ,QC ⊥DC ,∴QP =QC ,∴3t =8﹣5t ,∴t =1,故答案为:1.(2)解:如图2中,作MT ⊥BC 于T .∵MC =MQ ,MT ⊥CQ ,∴TC =TQ ,由(1)可知TQ =12(8﹣5t ),QM =3t ,∵MQ ∥BD ,∴∠MQT =∠DBC ,∵∠MTQ =∠BCD =90°,∴△QTM ∽△BCD ,∴QM TQBD BC=,∴1(85)32108t t -=,∴t =4049(s ),∴t =4049s 时,△CMQ 是以CQ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3)①证明:如图2中,由此QM 交CD 于E ,∵EQ ∥BD ,∴EC CQ CD CB =,∴EC =34(8﹣5t ),ED =DC ﹣EC =6﹣34(8﹣5t )=154t ,∵DO =3t ,∴DE ﹣DO =154t ﹣3t =34t >0,∴点O 在直线QM 左侧.②解:如图3中,由①可知⊙O 只有在左侧与直线QM 相切于点H ,QM 与CD 交于点E . ∵EC =34(8﹣5t ),DO =3t ,∴OE =6﹣3t ﹣34(8﹣5t )=34t ,∵OH ⊥MQ ,∴∠OHE =90°,∵∠HEO =∠CEQ ,∴∠HOE =∠CQE =∠CBD ,∵∠OHE =∠C =90°,∴△OHE ∽△BCD ,∴OH OE BC BD =,∴30.84810t=,∴t =43,∴t =43s 时,⊙O 与直线QM 相切. 连接PM ,假设PM 与⊙O 相切,则∠OMH =12PMQ =22.5°,在MH 上取一点F ,使得MF =FO ,则∠FMO =∠FOM =22.5°,∴∠OFH =∠FOH =45°,∴OH =FH =0.8,FO =FM =0.82,∴MH =0.8(21)+,由OH HE BC DC =得到HE =35,由EC CQ BD CB =得到EQ =53,∴MH =MQ ﹣HE ﹣EQ =4﹣35﹣53=2625,∴0.8(21)+≠2625,矛盾,∴假设不成立,∴直线PM 与⊙O 不相切.考点:圆的综合题;动点型;探究型;压轴题. 4.(2016河南省)如图1,直线43y x n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C (0,4),抛物线223y x bx c =++经过点A ,交y 轴于点B (0,﹣2).点P 为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PD ,过点B 作BD ⊥PD 于点D ,连接PB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BD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线段PD 的长;(3)如图2,将△BDP 绕点B 逆时针旋转,得到△BD ′P ′,且旋转角∠PBP ′=∠OAC ,当点P 的对应点P ′落在坐标轴上时,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答案】(1)224233y x x =--;(2)PD =12或PD =72;(3)P (﹣5,4543+)或P (5,4543-+)或P (258,1132). 【分析】(1)先确定出点A 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2)由△BD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判断出BD =PD ,建立m 的方程计算出m ,从而求出PD ; (3)分点P ′落在x 轴和y 轴两种情况计算即可.(3)∵∠PBP '=∠OAC ,OA =3,OC =4,∴AC =5,∴sin ∠PBP '=45,cos ∠PBP '=35,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点P '落在x 轴上时,过点D '作D 'N ⊥x 轴,垂足为N ,交BD 于点M ,∠DBD '=∠ND 'P '=∠PBP ',如图1,ND '﹣MD '=2,∴23244()()25335m m m ---=,∴m =5(舍),或m =﹣5; 如图2, ND '+MD '=2,∴23244()25335m m m -+=,∴m =5,或m =﹣5(舍),∴P(﹣5,4543+)或P (5,4543-+);②当点P '落在y 轴上时,如图3,过点D ′作D ′M ⊥x 轴,交BD 于M ,过P ′作P ′N ⊥y 轴,∴∠DBD ′=∠ND ′P ′=∠PBP ′,∵P ′N =BM ,∴24243()5335m m m -=,∴m =258,∴P (258,1132); 综上所述:P (﹣5,4543+)或P (5,4543-+)或P (258,1132).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类讨论;动点型;压轴题.5.(2016甘肃省天水市)如图,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且B (1,0),C (0,3),将△BOC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C 点恰好与A 重合.(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 为线段AB 上的任一动点,过点P 作PE ∥AC ,交BC 于点E ,连结CP ,求△PCE 面积S 的最大值;(3)设抛物线的顶点为M ,Q 为它的图象上的任一动点,若△OMQ 为以OM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求Q 点的坐标.【答案】(1)223y x x =--+;(2)S △PCE 的最大值为32;(3)Q (91378-+,813732+),或(91378--,5913732-). 【分析】(1)先求出点A 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 (2)先求出S △PCE =S △PBC ﹣S △PBE ,即可求出最大面积;(3)先求出抛物线顶点坐标,由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建立方程求出点Q 坐标.(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3y x x =--+=2(1)4x -++,∴顶点坐标(﹣1,4),∵△OMQ 为等腰三角形,OM 为底,∴MQ =OQ ,∴222(1)(234)x x x ++--+-=222(23)x x x +--+,∴281870x x +-=,∴x =91378-±,∴y =813732+或y =5913732-,∴Q (91378-+,813732+),或(91378--,5913732-).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动点型;旋转的性质;最值问题;二次函数的最值;综合题. 6.(2015四川)如图,在△ABC 中,已知AB =AC =5,BC =6,且△ABC ≌△DEF ,将△DEF 与△ABC 重合在一起,△ABC 不动,△DEF 运动,并满足:点E 在边BC 上沿B 到C 的方向运动,且DE 、始终经过点A ,EF 与AC 交于M 点. (1)求证:△ABE ∽△ECM ;(2)探究:在△DEF 运动过程中,重叠部分能否构成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BE 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当线段AM 最短时,求重叠部分的面积.此时,EF ⊥AC ,∴22221612EM=AE AM 455⎛⎫-=-= ⎪⎝⎭.∴AEM 11161296S =AM EM 225525∆⋅⋅=⋅⋅=. ∴当线段AM 最短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9625.7.(2014年重庆市A 12分)已知:如图①,在矩形ABCD 中,AB =5,AD =320,AE ⊥BD ,垂足是E .点F 是点E 关于AB 的对称点,连接AF 、BF . (1)求AE 和BE 的长;(2)若将△ABF 沿着射线BD 方向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m (平移距离指点B 沿BD 方向所经过的线段长度).当点F 分别平移到线段AB 、AD 上时,直接写出相应的m 的值. (3)如图②,将△ABF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一个角α(0°<α<180°),记旋转中的△ABF 为△A ′BF ′,在旋转过程中,设A ′F ′所在的直线与直线AD 交于点P .与直线BD 交于点Q .是否存在这样的P 、Q 两点,使△DPQ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DQ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AB =5,AD =203,∴由勾股定理得22222025BD AB AD 533⎛⎫=+=+= ⎪⎝⎭.∵SBD 11S AB AD BD AE 22∆=⋅=⋅,∴1201255AE 2323⨯⨯=⨯,解得AE =4. ∴2222BE AB AE 543=-=-=.(2)当点F 在线段AB 上时,m 3=;当点F 在线段AD 上时,16m 3=. (3)存在,理由如下:①当DP =DQ 时,若点Q 在线段BD 的延长线上时,如答图1,有∠Q =∠1,则∠2=∠1+∠Q =2∠Q .∵∠3=∠4+∠Q ,∠3=∠2,∴∠4+∠Q =2∠Q . ∴∠4=∠Q .∴A ′Q =A ′B =5. ∴F ′Q =4+5=9.在Rt △BF ′Q 中,2222593DQ 3⎛⎫+=+ ⎪⎝⎭,解得25DQ 3103=-或25DQ 3103=--(舍去). 若点Q 在线段BD 上时,如答图2,有∠1=∠2=∠4, ∵∠1=∠3,∴∠3=∠4. ∵∠3=∠5+∠A ′,∠A ′=∠CBD ,∴∠3=∠5+∠CBD =∠A ′BQ . ∴∠4=∠∠A ′BQ . ∴A ′Q = A ′B =5.∴F ′Q =5-4=1. ∴22BQ 3110=+=. ∴25DQ 103=-. ②当QP =QD 时,如答图3,有∠P =∠1, ∵∠A ′=∠1,∠2=∠3, ∴∠4=∠P . ∴∠4=∠A ′. ∴QB =Q A ′. 设QB =Q A ′=x ,在Rt △BF ′Q 中,()22234x x +-=, 解得2525125x 3824=-=. ③当PD =PQ 时,如答图4, 有∠1=∠2=∠3,∵∠1=∠A ′,∴∠3=∠A ′.∴BQ =A ′B =5. ∴2510DQ 533=-=. 综上所述,当△DPQ 为等腰三角形时,DQ 的长为252512510310,10,,33243-- .【考点】1.轴对称、平移和旋转问题;2.矩形的性质;3.勾股定理;4.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5.勾股定理;6.分类思想的应用.【分析】(1)由勾股定理求得BD 的长,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AE 的长,再应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E 的长.(2)根据平移的性质求解即可.(3)分DP =DQ (考虑点Q 在线段BD 的延长线和点Q 在线段BD 上两种情况),QP =QD ,PD =PQ 三种情况求解即可. 8.(2014年重庆市B 12分)如图1,在□ABCD 中,AH ⊥DC ,垂足为H ,AB =7,AD =7,AH 21.现有两个动点E 、F 同时从点A 出发,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AC 方向匀速运动. 在点E 、F 运动过程中,以EF 为边作等边△EFG ,使△EFG 与△ABC 在射线AC 的同侧,当点E 运动到点C 时,E 、F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设运转时间为t 秒. (1)求线段AC 的长;(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等边△EFG 与△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请直接写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当等边△EFG 的顶点E 到达点C 时,如图2,将△EFG 绕着点C 旋转一个角度(0360)αα︒<<︒.在旋转过程中,点E 与点C 重合,F 的对应点为F ′,G 的对应点为G ′. 设直线F ′G ′与射线DC 、射线AC 分别相交于M 、N 两点.试问:是否存在点M 、N ,使得△CMN 是以∠MCN 为底角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线段CM 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存在.如图2,当等边△EFG 的顶点E 到达点C 时,AE =AC =7,AF =21,EF =14. △EFG 绕点C 旋转过程中,以∠MCN 为底角的等腰三角形△CMN 有两种情况:①当∠CMN 为等腰△CMN 的另一底角时,如答图1,过点C 作CI ⊥MN 于点I ,过N 作NJ ⊥CM 于点J .在等边△CG ′I 中,易得77IG ',CI 322== .设IN a,CN MN b === , 易得△ACH ∽△NCJ ,∴AC CH NC CJ =,即727b CJ=, ∴27CJ b 7=.∴47CM b 7=.在△CNI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CI IN CN +=,即22273a b 2⎛⎫+= ⎪⎝⎭,在△CMI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CI IM CM +=,即()2227473a b b 27⎛⎫⎛⎫++= ⎪ ⎪ ⎪⎝⎭⎝⎭, 二者联立,解得49b 4=,∴47CM b 777==.二者联立,解得49b 4=,∴49CM b 4==.综上所述,线段CM 的长度为77或494. 【考点】1.双动点和面动旋转问题;2.勾股定理;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4.等边、腰三角形的性质;5.由实际问题列函数关系式;6.旋转的性质;7.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8.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9.分类思想的应用.【分析】(1)由勾股定理求出DH 的长,证明点H 为DC 的中点,从而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性质,得AC =AD =7.(2)分770t ,<t 4,4<t 733≤≤≤≤ 三种情况讨论即可.(3)分∠CMN 为等腰△CMN 的另一底角和∠CNM 为等腰△CMN 的另一底角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例析动点问题在中考中与三角形有关的常见题型
例析动点问题在中考中与三角形有关的常见题型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已成为近几年各省市、地区中考数学压轴题。
命题老师对这道题的问题设置,常常会设置动点问题作为考查考生对整个初中数学知识学习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就动点问题在中考中与三角形有关的常见题型作了归纳整理,希望与同行共鸣。
一、由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例: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顶点为M 的抛物线y =ax 2+bx (a >0)经过点A 和x 轴正半轴上的点B ,AO =BO =2,∠AOB =120°.(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连结OM ,求∠AOM 的大小;(3)如果点C 在x 轴上,且△ABC 与△AOM 相似,求点C 的坐标.图1思路点拨1.第(2)题把求∠AOM 的大小,转化为求∠BOM 的大小.2.因为∠BOM =∠ABO =30°,因此点C 在点B 的右侧时,恰好有∠ABC =∠AOM .3.根据夹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分两种情况讨论△ABC 与△AOM 相似. 满分解答(1)如图2,过点A 作AH ⊥y 轴,垂足为H .在Rt △AOH 中,AO =2,∠AOH =30°, 所以AH =1,OH =3.所以A (1,3)-.因为抛物线与x 轴交于O 、B (2,0)两点,设y =ax (x -2),代入点A (1,3)-,可得33a =. 图2 所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3323(2)333y x x x x =-=-. (2)由2232333(1)3333y x x x =-=--, 得抛物线的顶点M 的坐标为3(1,)3-.所以3tan 3BOM ∠=. 所以∠BOM =30°.所以∠AOM =150°.(3)由A(1,3)-、B(2,0)、M3 (1,)3 -,得3tan3ABO∠=,23AB=,233OM=.所以∠ABO=30°,3OAOM=.因此当点C在点B右侧时,∠ABC=∠AOM=150°.△ABC与△AOM相似,存在两种情况:①如图3,当3BA OABC OM==时,23233BABC===.此时C(4,0).②如图4,当3BC OABA OM==时,33236BC BA==⨯=.此时C(8,0).图3 图4考点伸展在本题情境下,如果△ABC与△BOM相似,求点C的坐标.如图5,因为△BOM是30°底角的等腰三角形,∠ABO=30°,因此△ABC也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AB=AC,根据对称性,点C的坐标为(-4,0).图5二、由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例:如图1,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3, 0)、C(0 ,3)三点,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设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当△PAC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3)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点M,使△MA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思路点拨1.第(2)题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点P 在线段BC 上时△PAC 的周长最小.2.第(3)题分三种情况列方程讨论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满分解答(1)因为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1,0)、B (3, 0)两点,设y =a (x +1)(x -3),代入点C (0 ,3),得-3a =3.解得a =-1.所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是y =-(x +1)(x -3)=-x2+2x +3.(2)如图2,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1.当点P 落在线段BC 上时,PA +PC 最小,△PAC 的周长最小.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为H . 由BH PH BO CO =,BO =CO ,得PH =BH =2. 所以点P 的坐标为(1, 2).图2(3)点M 的坐标为(1, 1)、(1,6)、(1,6-)或(1,0).考点伸展第(3)题的解题过程是这样的:设点M 的坐标为(1,m ).在△MAC 中,AC 2=10,MC 2=1+(m -3)2,MA 2=4+m 2.①如图3,当MA =MC 时,MA 2=MC 2.解方程4+m 2=1+(m -3)2,得m =1. 此时点M 的坐标为(1, 1).②如图4,当AM =AC 时,AM 2=AC 2.解方程4+m 2=10,得6m =±. 此时点M 的坐标为(1,6)或(1,6-).③如图5,当CM =CA 时,CM 2=CA 2.解方程1+(m -3)2=10,得m =0或6. 当M (1, 6)时,M 、A 、C 三点共线,所以此时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为(1,0).图3 图4 图5三、由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例:如图1,抛物线233384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1)求点A 、B 的坐标;(2)设D 为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任意一点,当△ACD 的面积等于△ACB 的面积时,求点D 的坐标;(3)若直线l 过点E (4, 0),M 为直线l 上的动点,当以A 、B 、M 为顶点所作的直角三角形有且只有....三个时,求直线l 的解析式.图1思路点拨1.根据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可以知道符合条件的点D 有两个.2.当直线l 与以AB 为直径的圆相交时,符合∠AMB =90°的点M 有2个;当直线l 与圆相切时,符合∠AMB =90°的点M 只有1个.3.灵活应用相似比解题比较简便.满分解答(1)由23333(4)(2)848y x x x x =--+=-+-, 得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A (-4, 0)、B (2, 0).对称轴是直线x =-1.(2)△ACD 与△ACB 有公共的底边AC ,当△ACD 的面积等于△ACB 的面积时,点B 、D 到直线AC 的距离相等.过点B 作AC 的平行线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D ,在AC 的另一侧有对应的点D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为G ,与AC 交于点H .由BD //AC ,得∠DBG =∠CAO .所以34DG CO BG AO ==. 所以3944DG BG ==,点D 的坐标为9(1,)4-. 因为AC //BD ,AG =BG ,所以HG =DG .而D ′H =DH ,所以D ′G =3DG 274=.所以D ′的坐标为27(1,)4.图2 图3(3)过点A 、B 分别作x 轴的垂线,这两条垂线与直线l 总是有交点的,即2个点M .以AB 为直径的⊙G 如果与直线l 相交,那么就有2个点M ;如果圆与直线l 相切,就只有1个点M 了.联结GM ,那么GM ⊥l .在Rt △EGM 中,GM =3,GE =5,所以EM =4.在Rt △EM 1A 中,AE =8,113tan 4M A M EA AE ∠==,所以M 1A =6. 所以点M 1的坐标为(-4, 6),过M 1、E 的直线l 为334y x =-+. 根据对称性,直线l 还可以是334y x =+. 考点伸展第(3)题中的直线l 恰好经过点C ,因此可以过点C 、E 求直线l 的解析式. 在Rt △EGM 中,GM =3,GE =5,所以EM =4.在Rt △ECO 中,CO =3,EO =4,所以CE =5.因此三角形△EGM ≌△ECO ,∠GEM =∠CEO .所以直线CM 过点C .总之,动点问题是新课改后中考的的一个热点问题,解这类题目的一般技巧是抓住变化中的“不变量”,以不变应万变,首先根据题意理清题目中两个变量变化情况并找出相关常量;第二,按照图形中的几何性质及相互关系,找出一个基本关系式,把相关的量用一个自变量的表达式表达出来,然后再根据题目的要求,依据几何、代数知识解出;第三,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画出相应的图象。
专题01 等腰三角形三种压轴题型全攻略(解析版)
专题01 等腰三角形三种压轴题型全攻略【基础知识点】性质: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等角);推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判定:①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类型一、与等腰三角形有关最值问题例.如图,等腰Rt△ABC和等腰Rt△ADE的腰长分别为4和2,其中△BAC=△DAE=90°,点M为边DE的中点,若等腰Rt△ADE绕点A旋转,则点B到点M的距离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4【详解】解:连接AM,如下图所示:点M为边DE的中点,且Rt△ADE为等腰三角形,AM DE ∴⊥,12AM DE DM==,在Rt△ADE中,2AD=,由勾股定理可知:222AD AM DM=+,故有AM DM==当A、B、M三点不共线时,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此时一定有BM AB AM>-,当三点共线且M点位于A、B之间时,此时有BM AB AM=-,∴4BM AB AM≥-=-4【变式训练1】如图,AD为等腰△ABC的高,其中△ACB=50°,AC=BC,E,F分别为线段AD,AC上的动点,且AE=CF,当BF+CE取最小值时,△AFB的度数为()A .75°B .90°C .95°D .105°【答案】C【详解】如图,作CH△BC ,且CH=BC ,连接HB ,交AC 于F ,此时△BC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FH+BF 最小, △AC=BC ,△CH=AC ,△△HCB=90°,AD△BC ,△AD//CH ,△△ACB=50°,△△ACH=△CAE=40°,△△CFH△△AEC ,△FH=CE ,△FH+BF=CE+BF 最小, 此时△AFB=△ACB+△HBC=50°+45°=95°.故选:C .【变式训练2】如图,C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ACD △,CBE △都是等边三角形,M ,N 分别是CD ,BE 的中点,若6AB =,则线段MN 的最小值为______.【解析】连接CN ,△ACD △和BCE 为等边三角形,△AC CD =,BC CE =,60ACD BCE B ∠=∠=∠=︒ △18060DCE ACD BCE ∠=︒-∠-∠=︒, △N 是BE 的中点,△CN BE ⊥,302BCEECN BCN ∠∠=∠==∠︒,△90DCN DCE ECN ∠=∠+∠=∠︒, 设AC a =,△12CM a =△6AB =,△6BC a =- ,△cos )CN BCN BC a =∠⨯=-△MN==△当92a=时,MN的值最小为【变式训练3】在ABC中,90ACB∠=︒,60B∠=︒,4AB=,点D是直线BC上一动点,连接AD,在直线AD的右恻作等边ADE,连接CE,当线段CE的长度最小时,则线段CD 的长度为__________.【答案】3【详解】解:如图,以AC为边向左作等边三角形ACF,连接DF,△90ACB∠=︒,60B∠=︒,△30BAC∠=︒,△4AB=,△122BC AB==,△2223AC AB BC,△ACF是等边三角形,△CF AC AF===60FAC∠=︒,△ADE是等边三角形,△AD AE=,60DAE∠=︒,△FAC DAC DAE DAC∠-∠=∠-∠,△CAE FAD∠=∠,在ACE和AFD中,AC AFCAE FADAE AD=⎧⎪∠=∠⎨⎪=⎩,△()ACE AFD SAS≅,△CE DF=,当DF BC⊥时,DF的长是最小的,即CE的长最小,△906030FCD'∠=︒-︒=︒,Rt CFD',△12D F CF'==3CD'=,△当线段CE的长度最小时,则线段CD的长度为3.故答案是:3.【变式训练4】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BD、CE为△ABC的两条中线,且BD△CE于点N,M为线段BD上的动点,则AM+EM+BC的最小值为_____.【答案】【详解】解:连接DE .△AB =AC ,△△ABC =△ACB ,△BE =12AB ,DC =12AC ,△BE =CD ,△BC =CB ,△△EBC △△DCB (SAS ),△△ECB =△DBC ,EC =BD ,△BN =CN ,△EN =DN , △BD △EC ,△△EDM ,△BCN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 =EB ,AD =DC ,△DE //BC ,DE =12BC ,△EN NC=DE BC =12,△CN =2EN ,△BN =2EN ,△AE =BE =△EN =3,BN =6,△BN =CN =6,△BC =作点A 关于直线BD 的对称点H ,连接EH 交BD 于M ,连接AM ,此时AM +EM 的值最小,最小值=线段EH 的长,过点H 作HT △AB 于T ,延长BD 交AH 于J . △AJ//EN ,AE =EB ,△BN =NJ =6,△AJ =JH =2EN =6,△S △ABH =12•AB •HT =12•AH •BJ ,△HT △AT=△ET =AE ﹣AT =,△EH△AM +EM +BC 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 类型二、等腰三形存在性问题例1.(几何图形种)如图,在矩形ABCD 中,=8AB ,=5AD ,点E 是线段CD 上的一点(不与点D ,C 重合),将△BCE 沿BE 折叠,使得点C 落在'C 处,当△'C CD 为等腰三角形时,CE 的长为___________.【答案】52或203【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 △90C ∠=︒,8,5CD AB BC AD ====△将△BCE 沿BE 折叠,使得点C 落在'C 处,△BCE BC E '≌,90C E CE BC E BCE ''∴=∠=∠=︒,BC BC '=, 设CE x =,则8DE CD x x =-=- ①当C D C C ''=时,如图过点C '作,C F CD C G BC ''⊥⊥,则四边形C GCF '为矩形C D C C ''=,142C G DF FC CD '∴====,4EF x =-在Rt BC G '中,3BG =,532C F CG '∴==-= 在Rt C FE '中222C E C F EF ''=+,即()22224x x =+-,解得52x =,52CE ∴= ②当CC CD '=时,如图,设,CC BE '交于点O ,设OE y =,BC BC EC EC ''==,BE ∴垂直平分CC ',11422OC OC CC CD ''∴====3OB =在Rt OCE 中222OE OC CE +=,即2224y x += 在Rt BCE 中,222BE BC CE =+,即()2223+5y x =+ 联立()22222243+5y x y x ⎧+=⎪⎨=+⎪⎩,解得203163x y ⎧=⎪⎪⎨⎪=⎪⎩,203EC ∴= ③当DC DC '=时,如图,又BC BC '=,DB ∴垂直平分CC ',BC BC EC EC ''==,BE ∴垂直平分CC ' 此时,D E 重合,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203=EC 或52,故答案为:52或203例2.(坐标系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0,3)、(4,0)、(0,0),AB =5,点P 为x 轴上一点,若使得△ABP 为等腰三角形,那么点P 的坐标除点(78,0)外,还可以是_____.【答案】(1-,0)、(4-,0)、(9,0)【详解】设P (a ,0),△A (0,3),B (4,0),△PB =|a -4|,PA 2=a 2+9,AB =5,△△ABP 是等腰三角形,△①当PB =AB 时,△|a -4|=5,△a =-1或9,△P (-1,0)或(9,0), ②当PA =PB 时,△(a -4)2=a 2+9,△a =78,P (78,0),③当PA =AB 时,△a 2+9=25,△a =4(舍)或a =-4,△P (-4,0). 即: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1,0)、(-4,0)、(9,0).【变式训练1】如图,正方形ABCO 的边OA 、OC 在坐标物上,点B 坐标为()3,3.将正方形ABCO 绕点A 顺时针旋转角度()090αα︒<<︒,得到正方形ADEF ,ED 交线段OC 于点G ,ED 的延长线交线段BC 于点P .连AP 、AG .(1)求证:AOG △ADG ;(2)求PAG ∠的度数;并判断线段OG 、PG 、BP 之间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3)当12∠=∠时,求直线PE 的解析式(可能用到的数据:在Rt 中,30°内角对应的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4)在(3)的条件下,直线PE 上是否存在点M ,使以M 、A 、G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45PAG ∠=︒,PG OG BP =+;(3)3y -;(4)(0,3)-或3)【详解】(1)证明:在Rt△AOG 和Rt△ADG 中,AO ADAG AG=⎧⎨=⎩,△AOG △ADG (HL ).(2)在Rt △ADP 和Rt △ABP 中,AD ABAP AP =⎧⎨=⎩ΔΔADP ABP ∴≅(HL ),则DAP BAP ∠=∠;ΔΔAOG ADG ≅,1DAG ∴∠=∠; 又190DAG DAP BAP ∠+∠+∠+∠=︒,2290DAG DAP ∴∠+∠=︒,45DAG DAP ∴∠+∠=︒, PAG DAG DAP ∠=∠+∠,45∴∠=︒PAG ;ΔΔAOG ADG ≅,DG OG ∴=,ΔΔADP ABP ≅,DP BP ∴=,PG DG DP OG BP ∴=+=+. (3)解:ΔΔAOG ADG ≅,AGO AGD ∴∠=∠,又190AGO ∠+∠=︒,290PGC ∠+∠=︒,12∠=∠,AGO PGC ∴∠=∠, 又AGO AGD ∠=∠,AGO AGD PGC ∴∠=∠=∠,又180AGO AGD PGC ∠+∠+∠=︒,180360AGO AGD PGC ∴∠=∠=∠=︒÷=︒,12906030∴∠=∠=︒-︒=︒;△在Rt ΔAOG 中,2,3AG OG OA ==,222AG OG OA =+△222(2)3OG OG =+,解得OG =G ∴点坐标为0),3CG = 在Rt ΔPCG 中,2PG CG =,222PG CG PC =+△222(2)CG CG PC =+,△3PC ==,P ∴点坐标为:(3,3),设直线PE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033b k b +=+=⎪⎩,解得3k b ⎧=⎪⎨=-⎪⎩∴直线PE 的解析式为3y =-.(4)①如图1,当点M 在x 轴的负半轴上时,AG MG =,点A 坐标为(0,3),∴点M 坐标为(0,3)-.②如图2,当点M 在EP 的延长线上时,由(3),可得60AGO PGC ∠=∠=︒,EP ∴与AB 的交点M ,满足AG MG =,A 点的横坐标是0,G M ∴的横坐标是3,∴点M 坐标为3).综上,可得点M 坐标为(0,3)-或3).【变式训练2】如图,一次函数y =﹣34x +3的图象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A 和点B ,将△AOB沿直线CD 对折,使点A 与点B 重合,直线CD 与x 轴交于点C ,与AB 交于点D . (1)点A 的坐标为 ,点B 的坐标为 ; (2)求OC 的长度;(3)在x 轴上有一点P ,且△PAB 是等腰三角形,不需计算过程,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答案】(1)(4,0),(0,3);(2)78;(3)(4,0)-或(1,0)-或(9,0)或7(,0)8.【详解】解:(1)对应一次函数334y x =-+, 当0y =时,3304x -+=,解得4x =,即(4,0)A ,当0x =时,3y =,即(0,3)B , 故答案为:(4,0),(0,3); (2)(4,0),(0,3)A B ,4,3OA OB ∴==,由折叠的性质得:AC BC =,设OC a =,则4BC AC OA OC a ==-=-,在Rt BOC 中,222OB OC BC +=,即2223(4)a a +=-,解得78a ,即OC 的长度为78;(3)设点P 的坐标为(,0)P m ,则4PA m =-,PB 5AB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分以下三种情况:①当PB AB =时,PAB △5=,解得4m =±, 此时点P 的坐标为(4,0)P -或(4,0)P (与点A 重合,不符题意,舍去); ②当PA AB =时,PAB △是等腰三角形,则45m -=,解得9m =或1m =-, 此时点P 的坐标为(1,0)P -或(9,0)P ;③当PA PB =时,PAB △是等腰三角形,则4m -=解得78m =,此时点P 的坐标为7(,0)8P ;综上,点P 的坐标为(4,0)-或(1,0)-或(9,0)或7(,0)8.【变式训练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y =43x +8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点A ,直线x =﹣2交AB 于点C ,D 是直线x =﹣2上一动点,且在点C 的上方,设D (﹣2,m ) (1)求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2)当四边形AOBD 的面积为38时,求点D 的坐标,此时在x 轴上有一点E (8,0),在y 轴上找一点M ,使|ME ﹣MD |最大,请求出|ME ﹣MD |的最大值以及M 点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将直线l :y =43x +8左右平移,平移的距离为t (t >0时,往右平移;t <0时,往左平移)平移后直线上点A ,点B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 ′、点B ′,当△A ′B ′D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 的值.【答案】(1)4.8;(2)当点M 的坐标为(0,403)时,|ME ﹣MD |取最大值(3)t的值为﹣2﹣、4、﹣或9.【详解】(1)当x =0时,y =43x +8=8,△A (0,8),△OA =8;当y =43x +8=0时,y =﹣6,△B (﹣6,0),△OB =6.△AB10,△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OA OBOA⋅=4.8. (2)当x =﹣2时,y =43x +8=163,△C (﹣2,163),△S 四边形AOBD =S △ABD +S △AOB =12CD •(x A ﹣x B )+12OA •OB =3m +8=38,解得:m =10, △当四边形AOBD 的面积为38时,点D 的坐标为(﹣2,10).在x 轴负半轴上找出点E 关于y 轴对称的点E ′(﹣8,0),连接E ′D 并延长交y 轴于点M ,连接DM ,此时|ME ﹣MD |最大,最大值为线段DE ′的长度,如图1所示.DE ′= 设直线DE ′的解析式为y =kx +b (k ≠0),将D (﹣2,10)、E ′(﹣8,0)代入y =kx +b ,21080k b k b -+=⎧⎨-+=⎩,解得:53403k b ⎧=⎪⎪⎨⎪=⎪⎩,△直线DE ′的解析式为y =53x +403,△点M 的坐标为(0,403).故当点M 的坐标为(0,403)时,|ME ﹣MD |取最大值 (3)△A (0,8),B (﹣6,0),△点A ′的坐标为(t ,8),点B ′的坐标为(t ﹣6,0), △点D (﹣2,10),△B ′D8116t -+,A ′B ′10,A ′D△A ′B ′D 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①当B ′D =A ′D8116t -+t =9; ②当B ′D =A ′B ′8116t -+=10, 解得:t =4;③当A ′B ′=A ′D 时,有10解得:t 1=﹣2﹣,t 2=﹣.综上所述:当△A ′B′D 为等腰三角形时,t 的值为﹣2﹣4、﹣或9.类型三、等腰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例1.如图,△ABC是边长为6cm的等边三角形,点P,Q分别从顶点A,B同时出发,点P 沿射线AB运动,点Q沿折线BC−CA运动,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cm/s.当点Q到达点A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连接PQ,PC,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1)当点Q在线段BC上运动时,BQ的长为_______(cm),BP的长为_______(cm)(用含t的式子表示);(2)当PQ与△ABC的一条边垂直时,求t的值;(3)在运动过程中,当△CPQ是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t的值.【答案】(1)t;(6−t);(2)当t=2或t=4或t=8时,PQ与△ABC的一条边垂直;(3)当t=3或t=9时,∆CPQ为等腰三角形.【详解】解:(1)点Q从点B出发,速度为1cm/s,点P从点A出发,速度为1cm/s,△BQ=tcm,AP=tcm,△BP=(6−t)cm,故答案为:t;(6−t);(2)根据题意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如图所示:当PQ⊥CB时,∠PQB=90°,△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A=∠ACB=∠ABC=60°,△∠QPB=30°,△QB=12PB,由(1)可得:t=12(6−t),解得:t=2;②如图所示:当PQ⊥AB时,∠QPB=90°,△∠ABC=60°,△∠BQP=30°,△QB=2PB,由(1)可得:t=2(6−t),解得:t=4;③如图所示:当PQ⊥AC时,∠AQP=90°,△∠A=60°,△∠APQ=30°,△AP=2QA,由(1)可得:t=2(12−t),解得:t=8;综上可得:当t=2或t=4或t=8时,PQ与△ABC的一条边垂直;(3)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①当点Q在BC边上时,CQ=PQ时,如图所示:过点Q作QE⊥AB,△∠ABC=60°,△∠BQE=30°,△BE=12BQ=12t,△QE=√32t,CQ=6−t,PE=6−t−1 2t=6−32t,△PQ=√PE2+QE2=√(6−32t)2+(√32t)2△CQ=PQ,△(6−t)2=(6−32t)2+(√32t)2,解得:t=3或t=0(舍去);②当点Q在BC边上时,CP=CQ时,如图所示:过点P作PF⊥AC,△∠CAB=60°,△∠APF=30°,△AF=12AP=12t,△PF=√32t,CQ=6−t,CF=6−12t,△CP=√PF2+CF2=12(√3 2△CP=CQ,△(6−t)2=(6−12t)2+(√32t)2,解得:t=0(舍去);③当点Q在BC边上时,CP=PQ时,如图所示:由图可得:∠CQP>60°,∠QCP<60°,∠CQP≠∠QCP,△这种情况不成立;④当点Q在AC边上时,只讨论CP=PQ情况,如图所示:过点Q作QE⊥AB,过点C作CF⊥AB,△∠CAB=60°,∆ABC为等边三角形,△∠AQE =30°,AF =BF =3,△CF =3√3,AQ =12−t , △AE =6−12t ,△QE =√32(12−t),△EP =t −(6−12t)=32t −6,△PQ =√QE 2+EP 2=√34(12−t)2+(32t −6)2,△CF =3√3,PF =t −3,△PC =√CF 2+FP 2=√(3√3)2+(t −3)2,△PC =PQ ,△34(12−t)2+(32t −6)2=(3√3)2+(t −3)2,解得:t 1=9或t 2=6(舍去), 综上可得:当t =3或t =9时,∆CPQ 为等腰三角形.【变式训练1】如图1,ABC ∆中,CD AB ⊥于D ,且::2:3:4BD AD CD =; (1)试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2)已知Δ40ABC S =cm 2,如图2,动点M 从点B 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线段BA 向点A 运动,同时动点N 从点A 出发以相同速度沿线段AC 向点C 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整个运动都停止.设点M 运动的时间为t (秒). ①若DMN ∆的边与BC 平行,求t 的值;②在点N 运动的过程中,ADN ∆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①t 值为5或6;②点N 运动的时间为6s ,365s ,或5s 时,ΔADN 为等腰三角形. 【详解】解:(1)设BD =2x ,AD =3x ,CD =4x ,则AB =5x ,在Rt △ACD 中,AC 5x ,△AB =AC ,△△ABC 是等腰三角形; (2)①S △ABC =12×5x ×4x =40cm 2,而x >0,△x =2cm , 则BD =4cm ,AD =6cm ,CD =8cm ,AC =10cm .当MN △BC 时,AM =AN ,即10−t =t ,此时t =5,当DN △BC 时,AD =AN ,此时t =6, 综上所述,若△DMN 的边与BC 平行时,t 值为5或6; ②ΔADN 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 (△)若AD =AN =6,如图:则t =61=6s ;(△)若DA =DN ,如图:过点D 作DH AC ⊥于点H ,则AH =NH , 由1122ACDSAD CD AC DH =⋅=⋅,得11681022DH ⨯⨯=⨯⨯,解得245DH =,在Rt ADH 中,185AH ===, 3625AN AH ∴==,3615AN t s ∴==; (△)若ND =NA ,如图:过点N 作NQ AB ⊥于点Q ,则AQ =DQ =3,142NQ CD ==,5AN ∴==,51ANt s ∴==; 综上,点N 运动的时间为6s ,365s ,或5s 时,ΔADN 为等腰三角形. 【变式训练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B (b ,0),C (c ,0),a ≠0且a ,b ,c 满足条件()20a b +=.(1)直接写出△ABC 的形状 ;(2)点D 为射线BC 上一动点,E 为射线CO 上一点,且△ACB =120°,△ADE =60° ① 如图1,当点E 与点C 重合时,求AD 的长;② 如图2,当点D 运动到线段BC 上且CD =2BD ,求点E 的坐标;【答案】(1)等腰三角形,证明见解析;(2)①6;②0,7.E【详解】解:(1) ()20a b +=,030a b c 解得:3a bc∴ A (b -,0),B (b ,0),C (3,0),,OA OB ∴= 而,OC AB ⊥ ,AC BC ∴=ABC ∴是等腰三角形.(2)① △ACB =120°,△ADE =60°,,ACBD DAC 60,DACACD ∴是等边三角形,,AD CD AC,AC BC =30,ABCCAB 90,DAB ∴∠=︒2BD BC CD AD,AD DC BC ∴==3,,CO COAB 6,BC6.AD②在CE 上取点F ,使CF =CD ,连接DF ,记,AD CE 的交点为K ,如图所示:△AC =BC ,△ACB =120°, △△ACO =△BCO =60°, △△CDF 是等边三角形, △△CFD =60°,CD =FD , △△EFD =120°, △△ACO =△ADE =60°,,AKCFKD △△CAD =△CED ,又△△ACD =△EFD =120°, △△ACD △△EFD (AAS ), △AC =EF , 由(1)得:c =3, △OC =3, △△AOC =90°,△ACO =60°, △△OAC =30°, △BC =AC =2OC =6,EF =AC =6,△CD =2BD , △BD =2,CF =CD =4, △CE =EF +CF =6+4=10, △OE =CE -OC =1037-=, △0,7.E 【变式训练3】如图,在等边△ABC 中,AB =AC =BC =6cm ,现有两点M 、N 分别从点A 、B 同时出发,沿三角形的边运动,已知点M 的速度为1cm/s ,点N 的速度为2cm/s .当点N 第一次回到点B 时,点M 、N 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 (1)当t 为何值时,M 、N 两点重合;(2)当点M 、N 分别在AC 、BA 边上运动,△AMN 的形状会不断发生变化. ①当t 为何值时,△AMN 是等边三角形; ②当t 为何值时,△AMN 是直角三角形;(3)若点M 、N 都在BC 边上运动,当存在以MN 为底边的等腰△AMN 时,求t 的值.【答案】(1)当M 、N 运动6秒时,点N 追上点M ;(2)①2t =,△AMN 是等边三角形;②当32t =或125时,△AMN 是直角三角形;(3)8t =【详解】解:(1)设点M 、N 运动x 秒后,M 、N 两点重合,x ×1+6=2x ,解得:x =6, 即当M 、N 运动6秒时,点N 追上点M ;(2)①设点M、N运动t秒后,可得到等边三角形△AMN,如图1,AM=t,AN=6﹣2t,△AB=AC=BC=6cm,△△A=60°,当AM=AN时,△AMN是等边三角形,△t=6﹣2t,解得t=2,△点M、N运动2秒后,可得到等边三角形△AMN.②当点N在AB上运动时,如图2,若△AMN=90°,△BN=2t,AM=t,△AN=6﹣2t,△△A=60°,△2AM=AN,即2t=6﹣2t,解得32t=;如图3,若△ANM=90°,由2AN=AM得2(6﹣2t)=t,解得125t=.综上所述,当t为32或125s时,△AMN是直角三角形;(3)当点M、N在BC边上运动时,可以得到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由(1)知6秒时M、N两点重合,恰好在C处,如图4,假设△AMN是等腰三角形,△AN=AM,△△AMN=△ANM,△△AMC=△ANB,△AB=BC=AC,△△ACB是等边三角形,△△C=△B,在△ACM和△ABN中,△△AMC=△ANB,△C=△B,AC=AB,△△ACM△△ABN(AAS),△CM=BN,△t﹣6=18﹣2t,解得t=8,符合题意.所以假设成立,当M、N运动8秒时,能得到以MN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题型全面)压轴题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题型全面)压轴题专题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题型一:几何图形1、在△ABC中,AB=AC,∠A=36°.求∠ABC的度数。
解析:由AB=AC,可得∠B=∠C,设∠B=∠C=x,则∠A=180°-2x,又已知∠A=36°,所以180°-2x=36°,解得x=72°,所以∠B=∠C=72°,∠ABC=180°-∠A-∠B=72°。
2、如图(2),BD是△ABC中∠ABC的平分线.①找出图中所有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ABC除外),并选其中一个写出推理过程;②在直线BC上是否存在点P,使△CDP是以CD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在图(3)中画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的点P,并直接写出相应的∠CPD的度数;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①等腰三角形有△ABD、△CBD、△ACD,以△ABD为例,由AB=AD,∠BDA=∠BAD=x,∠ABD=180°-2x,所以∠ABD=∠CBD=∠ACD=72°。
②存在点P,满足△CDP是以CD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
如图(3),连接DP,由对称性可知∠BDP=∠ADP,又∠BDP=∠ABC/2,∠ADP=∠ACB/2,所以∠ABC=∠ACB,即△AB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CD=BC,所以∠CPD=∠CDP=90°-x。
变式一:如图,在△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P从点C出发,按C→B→A的路径,以2cm 每秒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t=1时,求△ACP的面积.2)t为何值时,线段AP是∠CAB的平分线?3)当t为何值时,△ACP是以A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解析:(1)由勾股定理可得AB=10cm,所以△ABC的面积为24cm²,又由正弦定理可得sinA=3/5,所以AC=3cm,AP=2t,所以△ACP的面积为1/2×3×2t=3t。
初中数学压轴题(等腰三角形问题)
(1)∵C(0, ),∴OC= .
∵tan ACO= ,∴OA=1.∴A(-1,0). ∵点 A,C 在抛物线 y=ax2-2ax+b 上,
∴
,解得
,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2-x- ;
∴P(3- ,0), 综上所述,当△MPQ 为等腰三角形时,点 P 的坐标为(1,0)或(3- ,0).
然后解方程并检验. 2.本题中等腰三角形的角度特殊,三种情况的点 P 重合在一起.
满分解答
(3)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x=2,设点 P 的坐标为(2, y). ①当 OP=OB=4 时,OP2=16.所以 4+y2=16.解得 y 2 3 . 当 P 在 (2, 2 3) 时,B、O、P 三点共线(如图 2). ②当 BP=BO=4 时,BP2=16.所以 42 ( y 2 3)2 16 .解得 y1 y2 2 3 . ③当 PB=PO 时,PB2=PO2.所以 42 ( y 2 3)2 22 y2 .解得 y 2 3 . 综合①、②、③,点 P 的坐标为 (2, 2 3) ,如图 2 所示.
满分解答
图2
图3
图4
②我们先讨论 P 在 OC 上运动时的情形,0≤t<4.
如图 1,在△AOB 中,∠B=45°,∠AOB>45°,OB=7, AB 4 2 ,所以 OB>AB.因此∠OAB>∠
AOB>∠B.
如图 4,点 P 由 O 向 C 运动的过程中,OP=BR=RQ,所以 PQ//x 轴.
图2
图3
考点伸展
如图 3,在本题中,设抛物线的顶点为 D,那么△DOA 与△OAB 是两个相似的等腰三角形.
由 y 3 x(x 4) 3 (x 2)2 2 3 ,得抛物线的顶点为 D(2, 2 3 ) .
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含答案)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几何图形存在性问题是中考二次函数压轴题一大常见类型,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均有涉及,本系列从等腰三角形开始,逐一介绍各种问题及常规解法.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问题描述】如图,点 A坐标为( 1,1),点 B坐标为( 4,3),在 x轴上取点 C使得△ ABC是等腰三角形.几何法】“两圆一线”得坐标1)以点 A 为圆心, AB 为半径作圆,与 x 轴的交点即为满足条件的点 C,有AB=AC;2)以点 B 为圆心, AB 为半径作圆,与 x 轴的交点即为满足条件的点 C,有BA=BC;3)作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 x 轴的交点即为满足条件的点 C,有 CA=CB .y【注意】若有三点共线的情况,则需排除.作图并不难,问题是还需要把各个点坐标算出来,可通过勾股或者三角函数来求.AC1=AB= (4-1)2+(3-1)2= 13 作AH x轴于 H点, AH=1 C1H=C2H= 13-1=2 3C1(1-2 3,0) C2(1+2 3,0)C3、C4 同理可求,下求 C5.显然垂直平分线这个条件并不太适合这个题目,如果 A、B 均往下移一个单位,当点为( 1,0),点 B坐标为( 4,2)时,可构造直角三角形勾股解:AH =3, BH=2设AC5= x,则 BC5=x,C5H=3-x13解得: x=619故 C5坐标为( ,0)而对于本题的 C5 ,或许代数法更好用一些.A 坐标222(3-代数法】表示线段构相等1)表示点:设点 C 5坐标为( m , 0),又 A 点坐标( 1,1 )、 B 点坐标( 4,3),2)表示线段: AC 5 (m 1) (0 1) , BC 5 (m 4) (0 3) 3)分类讨论:根据 AC 5 BC 5 ,可得: (m 1)2 12(m 4)2 32 ,【小结】 几何法:( 1)“两圆一线 ”作出点;(2)利用勾股、相似、三角函数等求线段长,由线段长得点坐标.代数法:(1)表示出三个点坐标 A 、 B 、C ;(2)由点坐标表示出三条线段: AB 、AC 、BC ; (3)根据题意要求取① AB=AC 、②AB=BC 、③ AC=BC ; (4)列出方程求解.问题总结:1)两定一动:动点可在直线上、抛物线上;2)一定两动:两动点必有关联,可表示线段长度列方程求解; 3)三动点:分析可能存在的特殊边、角,以此为突破口. 2018 泰安 中考】4)求解得答案:解得: 23 6故 C 5 坐标为2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 y ax2 bx c交x轴于点 A( 4,0) 、 B(2,0) ,交y轴于点 C(0,6) ,在y轴上有一点 E(0, 2) ,连接AE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D为抛物线在x 轴负半轴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DE 面积的最大值;3)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E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 1) y3x 2 3x 6; 422) 可用铅垂法,当点 D 坐标为 ( 2,6 )时,△ ADE 面积最大,最大值为 14; 3) 这个问题只涉及到 A 、 E 两点及直线 x=-1(对称轴)① 当 AE=AP 时,以 A 为圆心, AE 为半径画圆,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 P 点.∵AE=2 5 ,∴ AP 1=2 5,又 AH=3,∴ P 1H故P 1( 1, 11)、 P 2 ( 1, 11).② 当 EA=EP 时,以 E 点为圆心, EA 为半径画圆,故 P 5 ( 1,1) . P 5 ( 1,1).补充】“代数法”用点坐标表示出线段,列方程求解亦可以解决.P 1HP 4Bx11,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 P 点.过点 E 作EM 垂直对称轴于 M 点,则 EM=1, 1, 2 19)故P 3( 1, 2 19)、 P 4( 作 AE 的垂直平分线,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 ③当 PA=PE 时,P 点.设 P 5 ( 1,m ),P 5A 2 2 2 2 ( 1 4)2 (m 0)2, P 5E 2=( 1 0)2(m 2)2 ∴ m 2 9 (m2)2 1,解得: m=1 .综上所述, P 点坐标为 P 1( 1, 11)、P 2( 1, 11 )、P 3( 1,19 )、P 4 ( 1, 2 19)、19 ,P 3M P4 M【 2019 白银中考(删减)】如图,抛物线 y ax2 bx 4交x轴于 A( 3,0), 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 C ,连接AC ,BC.点P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点P的横坐标为m.(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2)过点P作 PM x轴,垂足为点M ,PM 交 BC 于点 Q .试探究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 Q,使得以A, C , 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yCP分析】1) y1x2 1x 4 ;332)①当 CA=CQ 时,∵ CA=5,∴ CQ=5,考虑到 CB 与 y 轴夹角为 45°,故过点 Q作 y 轴的垂线,垂足记为 H ,则 CH QH 5 2,故 Q 点坐标为5 2,4 5 2.2 2 2②当 AC=AQ 时,考虑直线 BC 解析式为 y=-x+4,可设 Q 点坐标为( m, -m+4),AQ (m 3)2( m 4 0)2,即(m 3) ( m 4 0) 5 ,解得: m=1 或 0(舍),故 Q 点坐标为( 1, 3).③当 QA=QC 时,作 AC 的垂直平分线,显然与线段 BC 无交点,故不存在.综上所述, Q点坐标为5 2 ,4 5 2或( 1, 3).22记直线 x=2 与 x 轴交点为 H 点, ∵ OH =2,∴ BH=1,故 B 点坐标为( 2,1)或( 2,-1),k=-1 或 -3. ②当 AO=AB 时,易知 B 点坐标为( 2,0),k=-2. 综上所述, k 的值为 -1或-2 或-3. 【 2018 贵港中考(删减) 】2019 盐城中考删减 】如图所示, 二次函数 y k (x 1)2 2 的图像与一次函数 y kx k 2 的图像交于 A 、B 两点, 点 B 在点 A 的右侧,直线 AB 分别与 x 、 y 轴交于 C 、 D 两点,其中 k 0 . 1)求 A 、 B 两点的横坐标;2)若 OAB 是以 OA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 k 的值.分析】1)A 、B 两点横坐标分别为 1、 2;B 点横坐标始终为 2 ,故点 B 可以看成是直线 x=2 上的一个动点, 满足△ OAB 是以 OA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又 A 点坐标为( 1, 2),故 OA 5 ① 当 OA=OB 时,即 OB 5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 y ax2 bx c 的图像与x 轴相交于 A( 1,0) , B(3,0) 两点,与y 轴相交于点 C(0, 3)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P是第四象限内这个二次函数的图像上任意一点,P H x轴于点H ,与线段 BC 交于点M ,连接 PC .当 PCM 是以PM 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y② 当 MP =MC 时,(表示线段列方程)设 P 点坐标为 (m,m 22m 3),则 M 点坐标为 (m, m 3), 故线段 PM (m 3) (m 2 2m 3) m 2 3m 故点M 作y 轴的垂线,垂足记为 N ,则 MN =m ,考虑△ MC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 MC 2m ,m 2 3m 2m ,解得 m 32 或 0(舍),故 P 点坐标为 (3 2,2 综上所述, P点坐标为( 2, -3)或 (3 2,2 分析】1) y x 2 2 x 3 ;2)①当 PM=PC 时,(特殊角分析) 考虑∠ PMC =45°,∴∠ PCM=45°, 即△ PCM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 点坐标为( 2,-3);4 2 ).【2019 眉山中考删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 4 x2 bx c经过点 A( 5,0)和点 B(1,0).9(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 的坐标;(2)如图,连接AD、BD,点M在线段AB上(不与A 、B重合),作 DMN DBA,MN 交线段AD 于点 N ,是否存在这样点M ,使得 DMN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 AN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x分析】1) y 4 x2 16 x 20,顶点 D 坐标为( 2,4 );9 9 92)考虑到∠ DAB=∠DBA=∠DMN,即有△ BMD ∽△ ANM(一线三等角)①当 MD=MN 时,有△ BMD≌△ ANM,可得 AM=BD =5,故 AN=BM=1;②当 NM=ND 时,则∠ NDM =∠ NMD =∠DAB,③当 DM=DN时,∠ DNM =∠DMN =∠DAB,显然不成立,故不存在这样的点M.△ MAD ∽△ DAB ,可得AM=25,6BM116ANBMAM,即BDAN116256,5解得: AN5536AN 的值为 1 或55.综上,36【2019 葫芦岛中考(删减)】如图,直线 y x 4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 C,抛物线 y x2 bx c经过B,C 两点,与x轴另一交点为A.点P以每秒 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 BC上由点B向点 C 运动(点P 不与点B 和点 C 重合),设运动时间为 t 秒,过点P 作x 轴垂线交x轴于点E ,交抛物线于点M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连接AM 交 BC 于点D ,当PDM 是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 t 的值.y分析】1) y x2 3x 4 ;2)①考虑到∠ DPM =45°,当 DP=DM 时,即∠ DMP =45°,直线 AM :y=x+1,联立方程:x 3 x 4 x 1,解得: x1 3 , x2 1 (舍).此时 t=1 .②当 PD=PM 时,∠ PMD =∠ PDM =67.5°,∠ MAB=22.5°,考虑 tan∠ 22.5 °= 2 1 ,直线 AM :综上所述, t 的值为附: tan22.5 =° 2 1 .总结】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题目给的关于动点的条件,选取恰当的方法,联立方程:x2 3 x 4 ( 2 1)x 21解得:x1 5 2 , x2 1 (舍).此时 t= 2 1.222.5 °tan 22.5 1 2 121可减轻计算量.。
中考数学复习典型压轴题专题讲解20---二次函数与特殊三角形存在型问题
同理可得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 y = 4 x + 4 ,
3
设直线 AC 的中点为 K (− 3 , 2) ,过点 M 与 CA 垂直直线的表达式中的 k 值为 − 3 ,
2
4
同理可得过点 K 与直线 AC 垂直直线的表达式为: y = − 3 x + 7 … ②,
48
①当 AC = AQ 时,如图 1,
33
QOB = OC ,∴∠ABC = ∠OCB = 45° = ∠PQN ,
3 / 60
PN = PQ sin ∠PQN =
2 (− 1 m2 + 1 m + 4 + m − 4) = −
2 (m − 2)2 + 2
2
,
23 3
6
3
Q − 2 < 0 ,∴ PN 有最大值,
6
当 m = 2 时, PN 的最大值为: 2
NQ 2
求 t 的值; (3)如图②,连接 AM 交 BC 于点 D ,当 ∆PDM 是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 t 的值.
【分析】(1)求直线 y = −x + 4 与 x 轴交点 B ,与 y 轴交点 C ,用待定系数法即求得抛物 线解析式. (2)根据点 B 、C 坐标求得 ∠OBC = 45° ,又 PE ⊥ x 轴于点 E ,得到 ∆PEB 是等腰直角三 角形,由 PB = 2t 求得 BE = PE = t ,即可用 t 表示各线段,得到点 M 的横坐标,进而用 m
4 / 60
∽ 表示点 M 纵坐标,求得 MP 的长.根据 MP / /CN 可证 ∆MPQ ∆NCQ ,故有 MP = MQ = 1 , NC NQ 2
【分析】(1)由二次函数交点式表达式,即可求解; (2)分 AC = AQ 、 AC = CQ 、 CQ = AQ 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3)由 PN = PQ sin ∠PQN = 2 (− 1 m2 + 1 m + 4 + m − 4) 即可求解.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范改芳
西安市第十四中学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是中考 数学的热点问题,也是个省市考试压 轴题的常见类型。
专题攻略
如果△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存在
①AB=AC
A
A
②AB=BC
③AC=CB
A
B
C
B
C
B
C
这三种情况
专题讲解
y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 标系xOy中,已知点D 的坐标为(3,4), 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 点,如果△DOP是等 腰三角形,求点P的 坐标。
超链接
D(3,4)
O
x
拓展
同理可得,在y轴上 也存在这样的四个 点使得链接 D(3,4)
O
x
小结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有 几何法(分类、画图、计算)和 代数法(罗列三边长、分类解方 程、解方程病检验),把几何法 和代数法相结合,可以使得解题 又好又快。
专题37 动态几何之动点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压轴题)
《中考压轴题》专题37:动态几何之动点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0,2),B(0,6),动点C在直线y=x上.若以A、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A.2B.3C.4D.5二、填空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10,0),(0,4),点D是OA的△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
中点,点P在BC上运动,当ODP2.如图,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内部有一点P,BP=4,∠PBC=60°,点Q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且△PBQ 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Q点有个.3.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12,BD=16,E为AD的中点,点P在x 轴上移动.小明同学写出了两个使△POE为等腰三角形的P点坐标为(-5,0)和(5,0).请你写出其余所有符合这个条件的P点的坐标.三、解答题1.如图,抛物线21y x mx n 2=-++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D ,已知A (﹣1,0),C (0,2).(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CD 是以C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P 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E 时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E 作x 轴的垂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F ,当点E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CDBF 的面积最大?求出四边形CDBF 的最大面积及此时E 点的坐标.2.如图,二次函数24y x bx c 3=++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3,0),B (﹣1,0),与y 轴交于点C .若点P ,Q 同时从A 点出发,都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分别沿AB ,AC 边运动,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点C 的坐标;(2)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停止运动,这时,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以A ,E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E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P ,Q 运动到t 秒时,△APQ 沿PQ 翻折,点A 恰好落在抛物线上D 点处,请判定此时四边形APDQ 的形状,并求出D 点坐标.3.已知抛物线经过A (﹣2,0),B (0,2),C (32,0)三点,一动点P 从原点出发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沿x 轴正方向运动,连接BP ,过点A 作直线BP 的垂线交y 轴于点Q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BQ=12AP 时,求t 的值;(3)随着点P 的运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MPQ 为等边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t 的值及相应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过2y ax bx c(a 0)=++≠过O 、B 、C 三点,B 、C 坐标分别为(10,0)和(185,245-),以OB 为直径的⊙A 经过C 点,直线l 垂直于x 轴于点B.(1)求直线BC 的解析;(2)求抛物线解析式及顶点坐标;(3)点M 是⊙A 上一动点(不同于O ,B ),过点M 作⊙A 的切线,交y 轴于点E ,交直线l 于点F ,设线段ME 长为m ,MF 长为n ,请猜想m n ⋅的值,并证明你的结论;(4)点P 从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速度向点B 作直线运动,点Q 同时从B 出发,以相同速度向点C 作直线运动,经过t(0<t )秒时恰好使△BPQ 为等腰三角形,请求出满足条件的t 值.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213y x x 222=-++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A ,B (点B 在点A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过动点H (0,m )作平行于x 轴的直线,直线与二次函数213y x x 222=-++的图像相交于点D ,E.(1)写出点A,点B 的坐标;(2)若m >0,以DE 为直径作⊙Q ,当⊙Q 与x 轴相切时,求m 的值;(3)直线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得△A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如图1,抛物线y=ax 2+bx ﹣1经过A (﹣1,0)、B (2,0)两点,交y 轴于点C .点P 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BC 于点D ,交x 轴于点E .(1)请直接写出抛物线表达式和直线BC 的表达式.(2)如图1,当点P 的横坐标为32时,求证:△OBD ∽△ABC .(3)如图2,若点P 在第四象限内,当OE=2PE 时,求△POD 的面积.(4)当以点O 、C 、D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动点P 的坐标.7.如图,抛物线y=-x 2+bx+c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已知经过点A ,B 的直线的表达式为y=x+3.(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及其顶点C 的坐标;(2)如图①,点P (m ,0)是线段AO 上的一个动点,其中-3<m <0,作直线DP ⊥x 轴,交直线AB 于D ,交抛物线于E ,作EF ∥x 轴,交直线AB 于点F ,四边形DEFG 为矩形.设矩形DEFG 的周长为L ,写出L 与m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m 为何值时周长L 最大;(3)如图②,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点A ,B ,Q 构成的三角形是以A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a≠0)的图象过点M (2,-,顶点坐标为N 1,3⎛⎫- ⎪ ⎪⎝⎭,且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当△PBC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3)在直线AC 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QBM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Q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称轴的抛物线过A,B,C三点.(1)求该抛物线线的函数解析式.=+,它与x轴的交于点G,在梯形ABCO的一边上取点P.(2)已知直线l的解析式为y x m①当m=0时,如图1,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与BC的交点,过点P作PH⊥直线l于点H,连结OP,试求△OPH的面积.=-时,过P点分别作x轴、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点E,F.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以P,E,F ②当m3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对称轴的抛物线过A,B,C三点.(1)求该抛物线线的函数解析式.=+,它与x轴的交于点G,在梯形ABCO的一边上取点P.(2)已知直线l的解析式为y x m①当m=0时,如图1,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与BC的交点,过点P作PH⊥直线l于点H,连结OP,试求△OPH的面积.=-时,过P点分别作x轴、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点E,F.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以P,E,F ②当m3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已知:在矩形ABCD中,E为边BC上的一点,AE⊥DE,AB=12,BE=16,F为线段BE上一点,EF=7,连接AF。
中考考试数学压轴题之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全面突破之四•三角形的存在性题型特点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是一类考查是否存在点,使其能构成某种特殊三角形的问题,如: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及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常结合动点、函数与几何,考查分类讨论、画图及建等式计算.解题思路①由判定定理确定三角形所满足的特殊关系;②分类讨论,画图;③建等式,对结果验证取舍.对于目标三角形不确定、点的位置难以寻找等存在性问题的思考方向为:①从角度入手,通过角的对应关系尝试画出一种情形.②解决第一种情形.能根据几何特征表达线段长的,借助对应边成比例、或线段长转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求解;不能直接表达线段长的,观察点的位置,考虑联立函数表达式求解.③分类讨论,类比解决其他情形.分类时,先考虑点的位置,再考虑对应关系,用同样方法解决问题.难点拆解①直角三角形关键是用好直角,可考虑:勾股定理逆定理、弦图模型、直线k 值乘积为1;②等腰三角形可考虑直接表达线段长,利用两腰相等建等式,或借助三线合一找相似建等式;③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关键是研究目标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而表达线段长,借助函数或几何特征建等式.④分类不仅要考虑图形存在性的分类,也要考虑点运动的分类.1.(2012云南改编)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图象经过点(2,4),且与直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交于A,B两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过点A作AC⊥AB交x轴于点C,求点C的坐标.(3)除点C外,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MAB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09广西钦州)如图,已知抛物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与坐标轴交于A,B,C三点,A点的坐标为(﹣1,0),过点C的直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与x轴交于点Q,点P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H⊥OB于点H.若PB=5t,且0<t<1.(1)点C的坐标是____________,b=_______,c=______.(2)求线段QH的长(用含t的式子表示).(3)依点P的变化,是否存在t的值,使以P,H,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Q 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2012海南)如图,顶点为P(4,﹣4)的二次函数图象经过原点(0,0),点A在该图象上,OA交其对称轴l于点M,点M,N关于点P对称,连接AN,ON.(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若点A的坐标是(6,﹣3),求△ANO的面积.(3)当点A在对称轴l右侧的二次函数图象上运动,请解答下列问题:①证明:∠ANM =∠ONM;②△ANO能否为直角三角形?如果能,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A的坐标;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4.(2011湖北天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中考数学微专题6 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形存在性问题
如图 4,当∠BDC=90°时, 线段 BC 的中点 T3,-32,BC=3 5, 设 D(3,m),∵DT=21BC, ∴|m+23|=3 2 5, ∴m=325-32或 m=-325-23, ∴D3,325-32或 D3,-325-23; 综上所述:△BCD 是直角三角形时,D 点坐标为(3,6)或(3,-9)或3,-325-32或3,325-32.
解:(1)对直线 y=-34x+3,当 x=0 时,y=3,当 y=0 时,x=4, ∴点 B(4,0),C(0,3), ∵抛物线过点 A(-2,0),点 B(4,0), ∴抛物线为 y=a(x+2)(x-4), 将点 C(0,3)代入得:-8a=3, ∵a=-38,
∴抛物线为:y=-38(x+2)(x-4)=-38x2+34x+3, ∵x=4-2 2=1 时,y=287.
∴DBHG=CBGH,即33=B6G, ∴BG=6,∴D(3,6);
如图 3,当∠BCD=90°, 过点 D 作 DK⊥y 轴交于点 K, ∵∠KCD+∠OCB=90°,∠KCD+∠CDK=90°, ∴∠CDK=∠OCB, ∴△OBC∽△KCD, ∴KOCB=OKCD,即K6C=33, ∴KC=6,∴D(3,-9);
解:(1)∵抛物线C:y=(x-2)2向下平移6个单位 长度得到抛物线C1, ∴C1∶y=(x-2)2-6, ∵将抛物线C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C2. ∴C2∶y=(x-2+2)2-6,即y=x2-6;
(2)过点A作AC⊥x轴于点C,过B作BD⊥AC于点D, 设A(a,(a-2)2-6),则BD=a-2,AC=|(a-2)2-6|, ∵∠BAO=∠ACO=90°, ∴∠BAD+∠OAC=∠OAC+∠AOC=90°, ∴∠BAD=∠AOC, ∵AB=OA,∠ADB=∠OCA, ∴△ABD≌△OAC(AAS), ∴BD=AC, ∴a-2=|(a-2)2-6|, 解得,a=4或a=-1(舍),或a=0(舍),或a=5, ∴A(4,-2)或(5,3);
例谈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摘要: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可以从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三线合一等性质出发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相似三角形的形状不变性进行分析,文中的四种策略——两腰相等列等式、两角相等转化角、三线合一找相似、与其相似转图形,能解答初中阶段有关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绝大部分题目,实用性强,对于开拓学生思维有较大帮助.关键词: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存在性问题;解题策略;有效性收稿日期:2018—03—01作者简介:赵志芳(1979—),男,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和解题研究.例谈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解题策略赵志芳等腰三角形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基本图形.因此,有关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在中考中经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很多学生觉得难度很大,经常会出现漏解的情况,甚至无从下手.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四种解题策略,基本可以解决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现阐述如下.一、所需基础知识(1)等腰三角形的主要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三线合一,简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2)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分为腰和底边两类,三个内角分为底角和顶角两类.(3)已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如果没有规定哪条边是腰,那么分三种情况讨论:①AB =AC ,此时∠B =∠C ;②BA =BC ,此时∠A =∠C ;③CA =CB ,此时∠A =∠B.若规定了以某一条边为腰,只分两种情况讨论.例如,若△ABC 是以A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那么只需要分AB =AC 和AB =BC 两种情况.以上基础知识学生基本上都是具备的,特别是九年级的学生,这就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解答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有了很大的可能性.二、四种解题策略策略1:两腰相等列等式.所谓两腰相等列等式,是指利用两腰相等的关系,直接求得线段的长度或者列出方程.这种策略适用于等腰三角形中至少有两条边能够求得或者可以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的情况,特别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于线段的长度可以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或者表示,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例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D 的坐标是()3,4,点P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如果△ODP 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 的坐标.解析:此题可以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尺规作图来找点.当OD =OP 时,如图2,得到两个点,可直接写出坐标P 1()5,0和P 2()-5,0.当DO =DP 时,也可由图3直接写出坐标P 3()6,0.当PD =PO 时,由图4可知点P 是线段OD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的交点,利用中国数学教育ZHONGGUO SHUXUE JIAOYU2018年第7—8期(总第187—188期)№7—8,2018General ,№187—188··98相似可得523=OP 5,此时点P 的坐标是P 4æèöø256,0.简单明了.然而,这是建立在要将所有的图形画出来的基础之上,对学生来说很容易漏解.图2也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来完成.设点P 的坐标为()x ,0.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OD =5,DP =()3-x 2+42,OP =x 2.转化成如图5所示的图形.分别以O ,D ,P 为顶点,利用两边相等列等式的策略来解答.当OD =OP 时,x 2=5,x =±5;当DO =DP 时,()3-x 2+42=25,解得x =6或x =0(三角形不存在,舍去);当PO =PD 时,()3-x 2+42=x 2,解得x =256.利用两边相等列等式的策略来解答,能充分发挥代数方法的优势,全面且易操作,实验证明学生更容易接受.策略2:两角相等转化角.所谓两角相等转化角,是指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特点,结合题目中其他的等角关系,传递出新的等角,从而得出新的特殊图形的方法.这种策略大多用于等腰三角形的某条边不容易表示出来的情况,通过等角转化,往往会出现特殊的情况,使问题得以马上解决.例2如图6,在△ABC 中,AB =AC =10cm ,BC =16cm ,DE =4cm ,线段DE (端点D 从点B 开始)沿BC 边,以1cm /s 的速度向点C 运动,过点E 作EF ∥AC ,交AB 于点F ,连接DF.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0).(1)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EF 的长度;(2)在运动的过程中,△DEF 能否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 的值;若不能,试说明理由.解析:第(1)小题利用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推论易得EF 10=t +416,解得EF =5()t +48.第(2)小题当EF =ED 时,由于边EF 已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所以就可以利用策略1,直接列方程5()t +48=4求解,解得t =125.但是,由于DF 没有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导致另外两种情况无法列方程.因此考虑用策略2.当FE =FD 时,∠FED =∠FDE.因为∠FED =∠C ,∠C =∠B ,所以∠FED =∠B.所以∠FDE =∠B.所以此时点D 与点B 重合,t =0.当DF =DE 时,∠DFE =∠DEF.因为∠DEF =∠C ,∠C =∠B ,所以∠DFE =∠B.所以△DEF ∽△ACB.所以DE AC =EF BC.从而得到410=5()t +4816.解得t =15625.利用策略2往往会出现特殊的图形,再利用特殊图形的特征解决问题,使得原本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策略3:三线合一找相似.所谓三线合一找相似,是指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作底边上的高,从而也是底边上的中线的良好性质,通过相似等方法建立关系、解决问题.此种解题策略需要作辅助线.例3如图7,已知在Rt△ABC 中,∠C =90°,AC =6,AB =10,点Q 是BC 的中点,点P 是AB 上一点,连接PQ ,若△PQB 是等腰三角形,求AP 的长度.解析:当BQ =BP 时,如图8,由策略1,直接写出答案,BP =4,所以AP =6.但是另外两种情况利用策略1和策略2就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尝试利用策略3FABC图6AB C P图7··99来解答.当PB =PQ 时,如图9,过点P 作PF ⊥BQ ,垂足为点F ,从而得到F 是BQ 的中点,所以BF =2.因为∠C =90°,所以PF ∥AC.所以△BPF ∽△BA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BP AB =BF BC .所以BP 10=28.所以BP =2.5.所以AP =7.5.如图10,当QP =QB 时,同理可得△BQE ∽△BAC ,所以BE 8=410,BE =3.2.所以BP =6.4.所以AP =3.6.E ABCP图10图9ABC P Q ABC P图8策略3往往将问题转化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所以很多时候也可以用三角比来代替.策略4:与其相似转图形.我们知道,相似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另一个三角形也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因此,当目标等腰三角形的边和角已知关系不足以解决问题时,可以尝试考虑与目标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就是与其相似转图形.再按照以上三种策略分析解答.例4如图11,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5,BC =8,cos B =45,点P 是边BC 上的动点,以CP 为半径的⊙C 与边AD 交于点E ,F (点F 在点E 的右侧),射线CE 与射线BA 交于点G.当△AGE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C 的半径长.解析:此题中△AGE 是等腰三角形,但是我们对于△AGE 的信息所知甚少,而与其相似的△DEC 的三边很容易表示.因此考虑将△AGE 是等腰三角形转化为△DEC 为等腰三角形来解答.如图12,过点C 作CH ⊥AD ,垂足为点H ,设半径CE =x ,易得CH =3.在Rt △CEH 中,求得EH =x 2-9.由于CD =AB =5,在Rt△DCH 中求得DH =4,所以DE =x 2-9+4.至此,△DEC 的三条边都已经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问题转化成如图13所示的情形.学生很容易想到用策略1解答.此题的详细解答过程不再赘述.PA BC DEF G 图12H 图13使用此解题策略要注意求解后,一定不要忘了回到原来的目标三角形中,验证是否存在且符合题意.三、综合运用四种策略以上四种解题策略在实际运用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首先要分析是否需要转移图形,确定好后绝大部分题目的思考顺序是先考虑边相等,再考虑角相等,最后再考虑添加辅助线利用策略3.以下以一道具体的题目来说明.例5如图14,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13,BC =10,点D 是BC 边的中点,点E ,F 分别在AB ,AC 上,∠EDF =∠B ,BE =x ,CF =y.(1)求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2)求证:△EDF ∽△EBD ;(3)若△EDF 是等腰三角形,求BE 的长.解析:第(1)(2)小题,略;第(3)小题属于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首先,△EDF 是等腰三角形,其三边没有一条边是已知的,相关信息比较少,虽然也能解出来,但是比较麻烦.而在与其相似的△EBD 中,BD =5,BE 为所求,已知信息较多,易解答.因此,先采用与其相似转图形的策略,只需对△EBD 是等腰三角形来解答,对△EBD 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其次,要观察一下哪种情况最方便解答,先完成.显然,当BD =BE 时,因为BD =5,且在定义域内,所以此时BE =5.此处利用的是策略1.当EB =ED 时,由于数据缺失,利用策略1暂时行PA BC DEF G 图11FABCD E图14(下转第103页)··100方法2类似,在此仅作出辅助线(如图14),具体分析见题目1的方法2.ABCD P Q EF图15DAQC MPB EN图14方法3:将四边形ABCD 等积转化成△CED 的方法同方法1.可以利用题目1中方法3用到的方法,将△CDE 等积转化成P 为顶点的三角形.在此仅作出辅助线(如图15),具体分析见题目1中的方法3.推广3:P 是凸N 边形边上的任意一点.如图16,在凸N 边形ABCDE…N中,P 是边BC 上任意一点(不是BC 中点),过点P 作一条直线将凸N 边形ABCDE…N 分成两部分,使得其中一部分的面积是凸N 边形ABCDE…N面积的1n.任意一个凸N 边形ABCDE…N ,我们思考能否将凸N 边形等积转化成凸(N -1)边形,再将凸(N -1)边形等积转化成凸(N -2)边形,……最后等积转化成三角形.如图17,连接BD ,过点C 作CY ∥BD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Y ,得S △BDC =S △BDY .凸N 边形ABCDE…N 就等积变换成凸(N -1)边形AYDE…N ,如此继续下去,凸N 边形总能等积变换成三角形.再利用题目1的思路,可以作过任意凸N 边形边上的一个定点的直线,将凸多边形边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面积是多边形面积的1n.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李发勇.三角形面积平分线的作图问题:一道课本习题的研究性学习[J ].数学教学,2011(7):16-18.图16CD EN 图17…不通.马上想到策略2是否可行.如图15所示,因为EB =ED ,所以∠EDB =∠B.因为∠B =∠C ,所以∠EDB =∠C.所以DE ∥AC.因为D 是BC 中点,所以E 是AB 中点.所以BE =132.FABCE图15FABCE G 图16当DE =DB 时,利用策略1和策略2都比较困难,按顺序考虑策略3.如图16,过点D 作DG ⊥AB ,垂足为点G ,则BG =12BE.为了构造出相似的直角三角形,再连接AD ,利用△DGB ∽△ADB ,得BD AB =BG BD.从而得到513=12BE5,解得BE =5013.综上所述,BE 的长为BE =5013或132或5.总之,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解题策略是有规律可循的,本文只是提供了几种常见的解题策略.遇到具体问题,不能生搬硬套,需要认真、仔细进行分析,根据题目的不同,灵活选择方法.参考文献:[1]黄伟进.例谈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J ].中学数学,2010(3):31-32.[2]方建文.分类讨论思想的思考[J ].数学教学通讯(中旬),2011(6):14-16.[3]陈永明.陈永明评议数学课[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4]陶维林.几何画板使用范例教程[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上接第100页)··103。
专题复习优质教案:二次函数中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一等奖)
专题复习:二次函数中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教学目标:1. 通过题组训练,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分类讨论及其基本的作图方法.2. 掌握二次函数中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解题思路及解题方法.3. 通过综合题提高运算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熟悉中考压轴题结构,把握答题规范.4. 感悟数学内容本质,积累思维经验,体会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化归和方程建模等数学思想.教学重点:掌握二次函数中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解题思路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把复杂问题化解为几个基础问题,基本图形,形成解决压轴题的一种解题策略。
教学过程:一、知识与方法回顾(预习完成)1. 知识梳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2. 如图1,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时,三边存在哪几种情况?怎样分类?(明理)3. 如图2,已知线段AB 和直线 l ,在直线l 上存在一点P ,使△P AB 是等腰三角形?如何确定点P 的位置. 思考:为什么这样画?依据是什么?【方法小结】1. 若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没有明确给出底边和腰,则需要进行分类讨论.2. 以线段AB 为边的等腰三角形构造方法如上图所示(基本图形). 等腰三角形的另一个顶点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或以点A 、点B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的圆周上(不与线段AB 共线).二、基础训练训练1: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D 的坐标为(3,4)P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若以P ,O ,D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 的坐标.【思路分析】1.学生审题,思考,尝试解题,展示解法;2.思路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图3 图1 C A B A B A l(1)题目中的定点、动点分别是什么?求什么?联想曾经学过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2)要求点P 的坐标,只需求什么?(点P 的横坐标即求线段OP 的长)(3)这时点P 的位置有几种情况?画出点P 的位置,写出每种情况中相等的线段.(4)观察所画的点P 的位置,哪种情况可以直接求得OP 的长?理由是什么?(5)当PO =PD 时,如何求OP 的长?求线段长度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怎样转化?怎样构造“基本图形”求解?请思考,讨论.(开放性问题,解法多样.)【解题分析】 1. 第(1)、(2)种情况计算较易,由学生独立完成.2.重点研究:当PO =PD 时,求OP 的长. 怎样想?为什么这样想?思路1:根据PO =PD ,列方程求解. 关键是用参数(设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动线的长度. 用到知识“两点间距离公式”.思路2:根据Rt △DEP 中,DE 2+EP 2=PD 2,列方程求解. 关键设EP =t ,则DP =3+t . 思路3:用相似或三角函数求解. 作PF ⊥OD 于点F ,OF =25,ODOE OP OF =. 思路4:用直线与x 轴交点求解. 作PF ⊥OD 于点F ,设直线PF 的解析式为:b x y +-=43,F (23,2),易求得82543+-=x y ,所以P (625,2). 用到k 1×k 2=-13.学生的解题思路、答题情况展示、点评与小结.点评:解法1、2的思路特点是设未知量,建立方程求解;解法3几何推理(相似或三角函数),计算;解法4用函数与方程思路求解. 相对而言,解法1思路更为简明、直接,易理解,解题步骤简单,具有一定通用性,但有时计算量较大.【题后反思】学生感悟,方法规律总结。
专题20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备战2022年中考数学母题题源解密(原卷版)
专题20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考向1二次函数中的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母题来源】2021年中考四川省攀枝花卷【母题题文】如图,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AC⊥BC,其中x1,x2是方程x2+3x﹣4=0的两个根.(1)求点C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表达式;(2)垂直于线段BC的直线l交x轴于点D,交线段BC于点E,连接CD,求△CDE的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D的坐标;(3)在(2)的结论下,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DE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由x2+3x﹣4=0得x1=﹣4,x2=1,∴A(﹣4,0),B(1,0),∴OA=4,OB=1,∵AC⊥BC,∴∠ACO=90°﹣∠BCO=∠OBC,∵∠AOC=∠BOC=90°,∴△AOC∽△COB,∴OAOC=OCOB,即4OC=OC1,∴OC=2,∴C(0,﹣2),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4)(x﹣1),将C(0,﹣2)代入得﹣2=﹣4a,∴a=1 2,∴抛物线解析式为y=12(x+4)(x﹣1)=12x2+32x﹣2;(2)如图:由A (﹣4,0),B (1,0),C (0,﹣2)得:AB =5,BC =√5,AC =2√5,∵DE ⊥BC ,AC ⊥BC ,∴DE ∥AC ,∴△ABC ∽△DBE ,∴BD AB =DE AC =BE BC ,设D (t ,0),则BD =1﹣t ,∴1−t 5=2√5=√5, ∴DE =2√55(1﹣t ),BE =√55(1﹣t ), ∴S △BDE =12DE •BE =15(1﹣t )2,而S △BDC =12BD •OC =12(1﹣t )×2=1﹣t ,∴S △CDE =S △BDC ﹣S △BDE =1﹣t −15(1﹣t )2=−15t 2−35t +45=−15(t +32)2+54,∵−15<0,∴t =−32时,S △CDE 最大为54, 此时D (−32,0);(3)存在,由y =12x 2+32x ﹣2知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 =−32,而D (−32,0),∴D 在对称轴上,由(2)得DE =2√55×[1﹣(−32)]=√5,当DE =DP 时,如图:∴DP =√5,∴P (−32,√5)或(−32,−√5),当DE =PE 时,过E 作EH ⊥x 轴于H ,如图:∵∠HDE =∠EDB ,∠DHE =∠BED =90°,∴△DHE ∽△DEB ,∴DE BD =HE BE =DH DE ,即√552=√52=√5,∴HE =1,DH =2,∴E (12,﹣1), ∵E 在DP 的垂直平分线上, ∴P (−32,﹣2),当PD =PE 时,如图:设P (−32,m ),则m 2=(−32−12)2+(m+1)2,解得m =−52,∴P (−32,−52),综上所述,P 的坐标为(−32,√5)或(−32,−√5)或(−32,﹣2)或(−32,−52).【试题解析】(1)由x 2+3x ﹣4=0得A (﹣4,0),B (1,0),根据△AOC ∽△COB ,可求C (0,﹣2),从而由待定系数法可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 =12x 2+32x ﹣2;(2)由A (﹣4,0),B (1,0),C (0,﹣2)可得AB =5,BC =√5,AC =2√5,根据△ABC ∽△DBE ,设D (t ,0),即得DE =2√55(1﹣t ),BE =√55(1﹣t ),故S △BDE =12DE •BE =15(1﹣t )2,S △CDE =S △BDC ﹣S △BDE =−15(t +32)2+54,即得S △CDE 最大为54,D (−32,0); (3)由y =12x 2+32x ﹣2得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 =−32,D 在对称轴上,DE =2√55×[1﹣(−32)]=√5,当DE =DP 时,即得P (−32,√5)或(−32,−√5),当DE =PE 时,过E 作EH ⊥x 轴于H ,由△DHE ∽△DEB ,可得E (12,﹣1),而E 在DP 的垂直平分线上,故P (−32,﹣2),当PD =PE 时,设P (−32,m ),可得m 2=(−32−12)2+(m+1)2,解得P (−32,−52). 【命题意图】分类讨论;待定系数法;函数的综合应用;图形的相似;几何直观;应用意识.【命题方向】考查二次函数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及性质、三角形面积、等腰三角形判定及应用等知识,难度较大一般为压轴题.【得分要点】以线段AB 为边的等腰三角形构造方法如图1所示:等腰三角形的另一个顶点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或以A ,B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的圆上(不与线段AB 共线).解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时,若没有明确指出等腰三角形的底或腰,就需要进行分类讨论.通常这类问A B图1 ABC D 图2题的解题策略有:(1)几何法:先分类讨论,再画出等腰三角形,后计算.如图2,若AB=AC,过点A作AD⊥BC,垂足为D,则BD=CD,∠BAD=∠CAD,从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等知识解决问题.(2)代数法:先罗列三边长,再分类讨论列方程,然后解方程并检验.有时候将几何法和代数法相结合,可以使得解题又快又好.考向2 反比例函数中的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母题来源】2021年中考四川省成都卷【母题题文】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34x+3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相交于点A(a,3),与x轴相交于点B.(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过点A的直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另一点C,交x轴正半轴于点D,当△ABD是以BD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直线AD的函数表达式及点C的坐标.【答案】(1)∵一次函数y=34x+32的图象经过点A(a,3),∴34a+32=3,解得:a=2,∴A(2,3),将A(2,3)代入y=kx(x>0),得:3=k2,∴k=6,∴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6 x;(2)如图,过点A作AE⊥x轴于点E,在y=34x+32中,令y=0,得34x+32=0,解得:x =﹣2,∴B (﹣2,0),∵E (2,0),∴BE =2﹣(﹣2)=4,∵△ABD 是以BD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 =AD ,∵AE ⊥BD ,∴DE =BE =4,∴D (6,0),设直线AD 的函数表达式为y =mx+n ,∵A (2,3),D (6,0),∴{2m +n =36m +n =0,解得:{m =−34n =92, ∴直线AD 的函数表达式为y =−34x +92,联立方程组:{y =6x y =−34x +92, 解得:{x 1=2y 1=3(舍去),{x 2=4y 2=32, ∴点C 的坐标为(4,32).【试题解析】(1)根据一次函数y =34x +32的图象经过点A (a ,3),求出点A 的坐标,再代入y =k x ,即可求得答案;(2)过点A 作AE ⊥x 轴于点E ,先求出点B 的坐标,再根据△ABD 是以BD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可求出点D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AD 的解析式,联立直线AD 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并求解即可得出点C 的坐标.【命题意图】代数几何综合题;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命题方向】解答题,一般设置为选择题的中间位置【得分要点】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等,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和等腰三角形性质等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1.(2021•宁夏银川模拟)如图,一次函数y1=mx+n(m≠0)的图象与双曲线y2=kx(k≠0)相交于A(﹣1,2)和B(2,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D.(1)求双曲线的解析式;(2)经研究发现:在y轴负半轴上存在若干个点P,使得△CPB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P点所有可能的坐标.2.(2021•江苏泰州二模)设A(a,n)为双曲线y=kx(k>0,x>0)上一点,过点A作AB⊥x轴于B点,AB的垂直平分线交y轴于点C,交双曲线于点P,定义:P为A点的中垂点;特别的,当△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又称P为A点的完美中垂点.(1)若k=8,且A点存在完美中垂点,则A的坐标是.(2)四边形ACBP一定为.(填字母)A.平行四边形B.菱形C.矩形D.正方形(3)若△AOP的面积为6时,则k=.(4)设P为A的中垂点,Q又为P的中垂点,且△APQ是等腰三角形,试求k关于a的函数表达式.3.(2021•江苏徐州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4,0),C(8,0),D(8,﹣8),抛物线y=ax2+bx经过A,C两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终点D运动,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 于点E.(1)求点A的坐标及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过点E作EF⊥AD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线段EG的长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连接EQ,是否存在t的值使△EC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 (2021•广西钦州模拟)如图,抛物线y=﹣x2+bx+c过点A(﹣1,0)和点B(3,0),与y轴交于点C 在x轴上有一动点E(m,0)(其中m为实数,0<m<3),过动点E作直线l⊥x轴,交抛物线于点M.(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2)当m=1时,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第一象限内的点D,使得△ACD是以∠DCA为底角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连接BM并延长交y轴于点N,连接AM,OM若△AEM的面积等于△MON面积的2倍,求m的值.5.(2021•黑龙江模拟)如图,抛物线y=ax2+3x+c(a≠0)与x轴交于点A(﹣2,0)和点B,与y轴交于点C(0,8),顶点为D,连接AC,CD,DB,直线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l交于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BC的解析式;(2)求四边形ABDC的面积;(3)P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连接PB,PC,当S△PBC=35S△ABC时,求点P的坐标;(4)在抛物线的对称轴l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BEM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2021•辽宁沈阳一模)如图,抛物线y=ax2+bx−209,交y轴于点A,交x轴于B(﹣1,0),C(5,0)两点,抛物线的顶点为D,连接AC,CD.(1)求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2)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及顶点D的坐标;(3)过点D作x轴的垂线交AC于点G,点H为线段CD上一动点,连接GH,将△DGH沿GH翻折到△GHR(点R,点G分别位于直线CD的两侧),GR交CD于点K,当△GHK为直角三角形时.①请直接写出线段HK的长为;②将此Rt△GHK绕点H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0°<α<180°),得到△MHN,若直线MN分别与直线CD,直线DG交于点P,Q,当△DPQ是以PQ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纵坐标为.7.(2021•内蒙古达拉特旗三模)如图,抛物线交x轴于A(﹣2,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连接AC,BC.M为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作PM⊥x轴,交抛物线于点P,交BC于点Q.(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过点P作PN⊥BC,垂足为点N.设M点的坐标为M(m,0),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N的长,并求出当m为何值时PN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试探究点M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以A,C,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压轴题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数学因运动而充满活力,数学因变化而精彩纷呈.动态题是近年来中考的的一个热点问题,以运动的观点探究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问题,称之为动态几何问题,随之产生的动态几何试题就是研究在几何图形的运动中,伴随着出现一定的图形位置、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性的试题,就其运动对象而言,有点动、线动、面动三大类,就其运动形式而言,有轴对称(翻折)、平移、旋转(中心对称、滚动)等,就问题类型而言,有函数关系和图象问题、面积问题、最值问题、和差问题、定值问题和存在性问题等.解这类题目要“以静制动”,即把动态问题,变为静态问题来解,而静态问题又是动态问题的特殊情况.以动态几何问题为基架而精心设计的考题,可谓璀璨夺目、精彩四射.动态几何形成的存在性问题是动态几何中的基本类型,包括等腰(边)三角形存在问题;直角三角形存在问题;平行四边形存在问题;矩形、菱形、正方形存在问题;梯形存在问题;全等三角形存在问题;相似三角形存在问题;其它存在问题等.本专题原创编写面动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模拟题.在中考压轴题中,面动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应用分类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准确地进行分类.原创模拟预测题1.如图,抛物线223y x x=-++与y轴交于点C,点D(0,1),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若△PCD是以CD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为.【答案】(122)或(122).【分析】当△PCD是以CD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则P点在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上,由C、D坐标可求得线段CD中点的坐标,从而可知P点的纵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求得P 点坐标.【解析】∵△PCD是以CD为底的等腰三角形,∴点P在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过P作PE⊥y轴于点E,则E为线段CD的中点,∵抛物线223y x x=-++与y轴交于点C,∴C(0,3),且D(0,1),∴E点坐标为(0,2),∴P点纵坐标为2,在223y x x=-++中,令y=2,可得2232x x-++=,解得x=12±,∴P点坐标为(122)或(12,2),故答案为:(122)或(12,2).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动点型.原创模拟预测题2.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G 是AD 延长线时的一点,且DG=AD ,动点M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A→C→G 的路线向G 点匀速运动(M 不与A ,G 重合),设运动时间为t 秒,连接BM 并延长AG 于N .(1)是否存在点M ,使△ABM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分析点M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当点N 在AD 边上时,若BN ⊥HN ,NH 交∠CDG 的平分线于H ,求证:BN=HN ;(3)过点M 分别作AB ,AD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矩形AEMF 与△ACG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的最大值.【答案】(1)答案见试题解析;(2)证明见试题解析;(3)当t=238秒时,S 的最大值为38.(2)证明:在AB 上取点K ,使AK=AN ,连接KN .∵AB=AD ,BK=AB-AK ,ND=AD-AN ,∴BK=DN ,又DH 平分直角∠CDG ,∴∠CDH=45º,∴∠NDH=90º+45º=135º,∴∠BKN=180-∠AKN=135º,∴∠BKN=∠NDH ,∵在Rt △ABN 中,∠ABN+∠ANB=90º,又BN ⊥NH ,即∠BNH=90º,∴∠ANB+∠DNH=180º-∠BNH=180º-90º=90º,∴∠ABN=∠DNH .∴△BNK ≌△NHD (ASA ),∴BN=NH ;(3)①当点M 在AC 上时,即0<t≤22时,易知:△AM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M=t ,∴AF=FM=t22,∴S=24122222121tttFMAF=⋅⋅=⋅;当点M在CG上时,即22<t<24时,CM=t-22,MG=24-t.∵AD=DG,∠ADC=∠CDG,CD=CD,∴△ACD≌△GCD(SAS),∴∠ACD=∠GCD=45º,∴∠ACM=∠ACD+∠GCD=90º,∴∠G=90-∠GCD=90º-45º=45º,∴△M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ttMGFG22422)24(45cos0-=⋅-=⋅=,∴ACG CMJ FMGS S S S∆∆∆=--=11142222CM CM FG FM⨯⨯-⨯⨯-⋅=221124(22)(4)222t t----= 234284t t-+-,∴221t0t2243-t42t-8 22t424S⎧<≤⎪⎪=⎨⎪+<<⎪⎩()();②在0<t≤22范围内,当t=22时,S的最大值为222412=⨯)(;在22<t<24范围内,38)238-t(432+-=S,当238t=时,S的最大值为38,∵823>,∴当t=238秒时,S的最大值为38.考点:四边形综合题;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段函数;二次函数的最值;最值问题;动点型;存在型;压轴题.学科网原创模拟预测题3.如图,抛物线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对称轴为y轴,且经过(0,0)和(,)两点,点P在该抛物线上运动,以点P为圆心的⊙P总经过定点A(0,2).(1)求a,b,c的值;(2)求证: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P 始终与x 轴相交;(3)设⊙P 与x 轴相交于M (x1,0),N (x2,0)(x1<x2)两点,当△AMN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圆心P 的纵坐标.【答案】(1)a=14,b=c=0;(2)证明见解析;(3)0或423+或423-.【解析】(2)设P (x ,y ),⊙P 的半径r=,又∵y=x2,则r=,化简得:r=>x2,∴点P 在运动过程中,⊙P 始终与x 轴相交;(3)设P (a ,a2),∵PA=,作PH ⊥MN 于H ,则PM=PN=,又∵PH=a2,则MH=NH==2,故MN=4,∴M (a ﹣2,0),N (a+2,0),又∵A (0,2),∴AM=,AN=,当AM=AN 时,=,解得:a=0,当AM=MN 时,=4,解得:a=2±2(负数舍去),则a2=4+2;当AN=MN 时,=4,解得:a=﹣2±2(负数舍去),则a2=4﹣2; 综上所述,P 的纵坐标为0或423+或423-.学科网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动点型;存在型;分类讨论;分段函数.原创模拟预测题4.如图1,在▱ABCD 中,AH ⊥DC ,垂足为H ,AB=4,AD=7,AH=.现有两个动点E ,F 同时从点A 出发,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AC 方向匀速运动,在点E ,F 的运动过程中,以EF 为边作等边△EFG ,使△EFG 与△ABC 在射线AC 的同侧,当点E 运动到点C 时,E ,F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1)求线段AC 的长;(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等边△EFG 与△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请直接写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当等边△EFG 的顶点E 到达点C 时,如图2,将△EFG 绕着点C 旋转一个角度α(0°<α<360°),在旋转过程中,点E 与点C 重合,F 的对应点为F′,G 的对应点为G′,设直线F′G′与射线DC 、射线AC 分别相交于M ,N 两点.试问:是否存在点M ,N ,使得△CMN 是以∠MCN 为底角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CM 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7;(2)S=;(3)存在点M,N,使得△CMN是以∠MCN为底角的等腰三角形,CM的长度为7或.【解析】试题分析:试题解析:(1)∵▱ABCD,∴CD=AB=4.在Rt△ADH中,由勾股定理得:DH===2,∴CH=DH,∴AC=AD=7.(2)在运动过程中,AE=t,AF=3t,∴等边△EFG的边长EF=EG=GF=2t.如答图1,过点G作GP⊥AC于点P,则EP=EG=t,GP=EG=t.∴AP=AE+EP=2t,∴tan∠GAC===.∵tan∠BAC=tan∠ACH===,∴tan∠GAC=tan∠BAC,∴点G始终在射线AB上.设∠BAC=∠ACH=θ,则sinθ==,cosθ==.①当0≤t≤时,如答图2﹣1所示,等边△EFG在△内部.S=S△EFG=EF2=(2t)2=t2;②当<t≤4时,如答图2﹣2所示,点G在线段AB上,点F在AC的延长线上.过点B作BQ⊥AF于点Q,则BQ=AB•sinθ=4×=4,AQ=AB•cosθ=4×=8,∴CQ=AQ﹣AC=8﹣7=1.设BC与GF交于点K,过点K作KP⊥AF于点P,设KP=x,则PF==x,∴CP=CF﹣PF=3t﹣7﹣x.∵PK∥BQ,∴,即,解得:x=(3t﹣7),∴S=S△EFG﹣S△CFK=t2﹣(3t﹣7)•(3t﹣7)=﹣t2+t﹣;③当4<t≤7时,如答图2﹣3所示,点G、F分别在AB、AC的延长线上,点E在线段AC 上.过点B作BQ⊥AF于点Q,则BQ=AB•sinθ=4×=4,AQ=AB•cosθ=4×=8,∴CQ=AQ﹣AC=8﹣7=1.设BC与GF交于点K,过点K作KP⊥AF于点P,设KP=x,则EP==x,∴CP=EP﹣CE=x﹣(7﹣t)=x﹣7+t.∵PK∥BQ,∴,即,解得:x=(7﹣t),∴S=S△CEK=(7﹣t)•(7﹣t)=t2﹣t+.综上所述,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3)设∠ACH=θ,则tanθ===,cosθ==.当点E与点C重合时,t=7,∴等边△EFG的边长=2t=14.假设存在点M,N,使得△CMN是以∠MCN为底角的等腰三角形,①若点N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如答图3﹣1所示,则∠NMC=∠MCN=θ.过点C作CP⊥F′M于点P,则CP=CF′=7,∴PM===14.设CN=MN=x,则PN=PM﹣MN=14﹣x.在Rt△CNP中,由勾股定理得:CP2+PN2=CN2,即:(7)2+(14﹣x)2=x2,解得:x=.过点N作NQ⊥CM于点Q,∴CM=2CQ=2CN•cosθ=2××=7;②若点M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如答图3﹣2所示,则∠MNC=∠MCN=θ.学,科,网过点C作CP⊥G′N于点P,则CP=CF′=7,∴PN===14.设CM=MN=x,则PM=PN﹣MN=14﹣x.在Rt△CMP中,由勾股定理得:CP2+PM2=CM2,即:(7)2+(14﹣x)2=x2,∴CM=x=.综上所述,存在点M,N,使得△CMN是以∠MCN为底角的等腰三角形,CM的长度为7或.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动点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类讨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