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的社会治理格局,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

合集下载

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内涵解析及构建途径

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内涵解析及构建途径

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内涵解析及构建途径作者:张广利濮敏雅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第07期【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就是要求各社会组织力量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分享社会治理的成果。

为了构建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树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合作治理理念,促进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的“大调解”机制建设,基于大数据技术和智慧城市建设实现智能化治理,并健全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智慧城市【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20.07.015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除了对生活物质的关注,人民对居住环境、社会公平、法治和民主等也有了新的要求。

[1]为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解决好人民关注的问题,处理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在未来的社会治理中,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同时不断推动社会治理的创新。

新时代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内涵解析在“十三五”規划中,我们党明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党的十九大在“共建共享”的基础上,增加了“共治”,更加鲜明地展现社会治理的思想。

共建:共同参与社会建设。

现阶段社会共建有三部分内容。

一是社会事业建设。

这主要是在政府的主导下,由政府和社会合作,密切联系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为其参与就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社会服务提供便利。

二是社会法治建设。

法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因此,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中,如何确保人民能够参与到制度建设中来,使党和国家政府能够倾听民意,是确保社会法治共建的重要基础。

三是社会力量建设。

心得体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最新)

心得体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最新)

心得体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最新)1.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127)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要坚持不懈抓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

民生连着内需,连着发展。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

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既能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可以增进社会消费预期,扩大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要全面把握民生和发展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效需求,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良性循环、相得益彰。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承诺了就要兑现。

决不能开空头支票,否则就会失信于民。

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实际提出过高目标。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

2.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28)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

必须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灯塔答题试题库20181月多选题

灯塔答题试题库20181月多选题

1、党的基层组织基本任务之一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

A、严格党的组织生活B、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C、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D、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参考答案 : A,B,C,D2、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

A、基层委员会B、总支部委员会C、支部委员会D、地方委员会参考答案 : A,B,C3、某社区党组织书记为达到长期担任该职务的目的,在社区内长期不发展党员,并对年轻有为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压制,导致该社区党员平均年龄偏大、战斗力不强。

此做法违反了《党章》的哪些要求?()A、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B、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C、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D、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参考答案 : A,B,D4、某乡镇召开党委会议,研究拆迁安置补偿方案,到会委员有近半数反映补偿标准过低,争论比较激烈。

下列解决措施,符合《党章》规定的有()。

A、暂缓作出决定B、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C、将争论情况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裁决D、由乡镇党委书记直接作出决定参考答案 : A,B,C5、多选题以下属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的是()。

A、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B、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C、修改党的章程D、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参考答案 : A,B,C6、多选题下列属于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职权的是()。

A、听取和审查同级委员会的报告B、审查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C、讨论本地区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D、选举同级党的委员会,选举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参考答案 : A,B,C,D7、《党章》规定了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

A、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B、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C、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D、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参考答案 : A,B,C8、乡镇、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支持和保证()充分行使职权A、行政组织B、经济组织C、和群众自治组织D、和其他特定组织参考答案 : A,B,C9、《党章》中对于党费的说明和规定包括()。

2022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真题

2022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真题

2022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真题2022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真题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蒋某于1993年入职某云母矿从事采掘工作2022 年离职,经省职业病防治院诊断,患尘肺职业病。

2022 年,蒋某与云母矿”这成调解协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病情加重,2022 年出现严重功能障碍和部分生活自理障碍根据(职业病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22)48号)和《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GB/T 16180),关于蒋某法定尘肺病和致残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云母混合粉尘造成矽肺,致残等级为一级B.云母尘造成云母肺,致残等级为三级C.云母混合粉尘造成矽肺,致残等级为三级D.云母尘造成云母肺,致残等级为一级2.某企业内部宾馆新安装一部电梯,委托专业的维保单位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根据国家特种设备有关规定,该企业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

A.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B.电梯安全操作规程C.电梯检验合格证D.电梯使用登记证3.某园区新建精密仪器制造厂包括一35kV变电站、50MW燃气锅炉房、电路板车间、焊接车间、包装车间和库房,由于生活配套设施尚未完工,租赁相邻企业的职工宿舍,并借用该企业食堂就餐。

关于该厂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厂区外还应包括食堂,不包括宿舍B.节假日期间食堂和宿舍可以不排查C.除厂区外还应包括宿舍,不包括食堂D.除厂区外还应包括职工宿舍和食堂4.某化工企业为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22)11号),开展了如下工作:①聘请专家对化学品库房中的危险源进行排查②安全管理人员运用LEC法进行作业现场安全分析③对可能含有毒有害气体的设备加装监控装置④绘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根据上述工作,符合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以安全管理为切入点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以安全管理为切入点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以安全管理为切入点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发布时间:2021-07-01T03:49:27.27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0期作者:李彦荣[导读] 第一,是落实企业政治责任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

神东煤炭集团寸草塔二矿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209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他强调,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

如何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国企当下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国企领导干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而安全管理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和员工群众的幸福线,是企业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确保队伍安全生产、稳定和谐、健康发展,既是企业党组织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也是基层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安全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党组织抓好安全管理这个“牛鼻子”,是实现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安全管理;党建;生产经营;深度融合1以安全管理为切入点,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是落实企业政治责任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

安全生产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又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会责任。

党组织参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企业职工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必然要求,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习思想概论》第十讲知识点及练习题

《习思想概论》第十讲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十讲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重要知识点1.民生是最大的政治2.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3.脱贫攻坚精神4.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5.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一、选择题(-)单选题1.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的发展思想,以O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习交流B.以人为本;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C.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D.以社会和谐为中心;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6.伟大抗疫精神包括()①生命至上②举国同心③舍生忘死④尊重科学⑤命运与共⑥众志成城⑦攻坚克难③开拓创新A(D@③④B(D@⑤⑥7.C①②⑥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A制度创新B体制创新C理论创新D治理创新8.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

A人B管理C和谐D治理方式9.()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最终一公里。

A乡村人民政府B居委会C基层党支部D城乡社区10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O的基础工程。

A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B完善适社会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C中国特色社触义法详共教课学习交流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要坚持O为主体,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

A按生产要素B按社会制度C按人民需求D按劳分配8,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O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A效率和公平B收入和分配C经济和社会D政府和市场9.()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A生产B共同富裕C就业D生活水平10.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坚持发展为了()、发展成果由O共享。

A社会B人民C公民D个人参考答案1C2.A3.B4.A5.D6.A7.D8.A9.C10.C(二)多选题1.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

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的心得体会(十一篇)

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的心得体会(十一篇)

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23年7月1日开始施行。

作为一名基层的政法干部更需要学懂弄通《条例》中内容,要以《条例》为标尺,按照具体要求调整“刻度”,奋力书写新时代下的“平安答卷”。

一是坚持系统治理,夯实平安之基。

高水平推进平安浙江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需要运用系统治理的思维,需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只有在机制上建立健全社会风险监测、预警、处置和反馈制度,构建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才能不断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

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守牢关键领域。

平安建设和监管执法工作是相辅相成,特别是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更需要规范有力的监管支撑,《条例》的第四章就政治安全、治安安全、校园安全、安全生产、网络综合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物流寄递、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防治内容进行细化规定,持续加强执法监管力度,确保各领域安全,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三是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实效。

只有不断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发挥乡镇(街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统筹协调、落实执行的职责任务;发动村(居)民参与群防群治,开展社会治安巡防、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社区矫正帮扶、政策宣传等;同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推动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依法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才能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出台意义重大,在总结优化我省平安建设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作了许多创新规定,进一步理顺了平安建设工作体制,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和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

心得体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最新)

心得体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最新)

心得体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最新)1.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127)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要坚持不懈抓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

民生连着内需,连着发展。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

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既能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可以增进社会消费预期,扩大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要全面把握民生和发展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效需求,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良性循环、相得益彰。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承诺了就要兑现。

决不能开空头支票,否则就会失信于民。

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实际提出过高目标。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

2.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28)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

必须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时代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新时代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新时代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作者:舒利江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1期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共建共治共享,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敬畏,对人民意志的遵从,对人民参与权利的肯定,为未来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善治”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此背景下,各种社会治理主体共治,极大提升了社会协同发展的能力。

但目前共建共治共享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治理主体以政府为主,轻多元参与,忽略了社会民主自治作用发挥;治理环节重事后处置,有的地方审批事项程序冗长;治理方式重行政手段,政府政策宣传往往没有触及公众的真正内需,一阵风吹过又变成老样子。

共建共治共享,突出的是“共”,即共同。

“共建”是基础,“共治”是关键,“共享是目标,“三共”治理理念包容实体上的共同建设、行动上的共同治理、以及成果的共同享有,共建共治共享”三位一体,三者统一于“共”。

一、治理主体多元化,拓展社会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把“政府主导”改为“政府负责”。

也就是说,党、政府、社会、人民对社会治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缺位、不越位、合力共谋的格局。

一是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和能力。

十九大报告中五次提到社会组织,要求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在协商民主、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二是引导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

比如,通过召开听证会、楼道会等形式解决群众生活大小事,开展各类社会活动和互助活动,消除矛盾纠纷,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管理;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靠坚定的信仰和组织规矩,才能完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四是健全完善各种社会规范。

共建共治共享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共建共治共享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G reen development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社会治理特别着重于社会各个组织互相配合、人民群众加入、法律保护,改进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制定正确的社会治理价值观念、全局筹划指导以及规定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做好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政府的职责,奋力建设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政府;工青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社会各个组织之间相互配合,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群众加入,就是要求每个公民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治理工作中来。

一、朝阳社会治理思想创新1.朝阳社会治理定位创新在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下,认为政府是唯一的社会治理主体,进而忽视了社会各个组织、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作用,使得社会建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朝阳需对社会治理的定位进行创新,将朝阳社会各个组织、人民群众融入至社会治理主体中来,提升朝阳社会治理能力,能够帮助朝阳快速解决社会中所发生的的问题。

2.社会治理目标创新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需配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进而提高我国发展水平和建设治理。

将“维护社会稳定”的传统目标更新为“和谐有序且充满活力”的目标,在新目标背景下,朝阳要尽可能发挥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优势和作用,调动他们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出现社会秩序动乱、社会局势不稳定,建设出和谐发展、公平正义的社会局面。

3.社会治理格局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必然趋势,在治理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要做到执政能力和领导工作,朝阳政府机关要做好服务工作,调动人民群众、社会各个组织的积极性,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社会治理工作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社会治理工作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关键环节上去。

全民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提高社会治理的工作效率、加强社会治理成果,为朝阳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4.社会治理重心创新朝阳社会治理工作除了落实到基层社区以外,还要注重城乡社区的管理,毕竟城乡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如若基础不牢固,那么国家就得不到稳固的发展。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2021年第37卷第3期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37 N o.32021 (总第177期)J O U R N A LO FN O R T HU N I V E R S I T YO FC H I N A(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S u m.177)文章编号:1673-1646(2021)03-0110-04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研究*双维1,郭翀2(1.中北大学软件学院,山西太原030051;2.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系,英国伦敦N W10P T)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舆情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社会治理的热点㊂青年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研究对培养个体社会治理能力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传统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青年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陷入被动状态㊂因此,亟需探索新环境下网络舆情治理的措施和对策,构建新体系㊁打造新格局㊁发展新理念㊁创造新气象,为青年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㊂关键词:青年大学生;网络舆情;网络治理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 d o i:10.3969/j.i s s n.1673-1646.2021.03.021R e s e a r c h o f t h eG o v e r n a n c e o f N e t w o r kP u b l i cO p i n i o n o fY o u n g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i n t h eN e wE r aS H U A N G W e i1,G U OC h o n g2(1.S c h o o l o f S o f t w a r e,N o r t h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a,T a i y u a n030051,C h i n a;2.D e p a r t m e n t o fA n t h r o p o l o g y,U n i v e r s i t y C o l l e g e L o n d o n,U KL o n d o nC a m d o n,N W10P T)A b s t r a c t:W 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n e w m e d i a,n e t w o r k p u b l i c o p i n i o n h a s b e c o m e t h e f o c u s o f s o c i a l a t t e n t i o n a n d s o c i a l g o v e r n a n c e.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t h e g o v e r n a n c e o f n e t w o r k p u b l i c o p i n i o n o f y o u n g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p l a y s a p o s i t i v e r o l e i nc u l t i v a t i n gp e r s o n a l s o c i a l g o v e r n a n c ea b i l i t y.H o w e v e r,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n e t w o r k p u b l i c o p i n i o n g o v e r n a n c e s y s t e ma n dm e t h o d s c a n n o l o n g e rm e e t t h e n e e d s o f t h e g o v e r n a n c e o f y o u n g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n e t w o r k p u b l i co p i n i o n.T h e r e f o r e,i t i sn e c e s s a r y t oe x p l o r en e w m e a s u r e so f n e t w o r k p u b l i co p i n i o n g o v e r n a n c ei nt h e n e w e r a.B u i l d i n g n e w s y s t e m s,c r e a t i n g n e w p a t t e r n s, d e v e l o p i n g n e w i d e a s a n d g e n e r a t i n g n e we n v i r o n m e n t w i l l p r o v i d e a s o l i d f o u n d a t i o n f o r t h e g o v e r n a n c e o f n e t w o r k p u b l i c o p i n i o n o f y o u n g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K e y w o r d s:y o u n g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n e t w o r k p u b l i c o p i n i o n;n e t w o r k g o v e r n a n c e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与报纸㊁广播㊁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突破了信息传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信息载量大㊁传播速度快㊁交互功能强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青年大学生的需求㊂马歇尔㊃麦克卢汉认为,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1],人的思想和行为会通过媒介进行传导,网络舆情也会最终由人的组织和参与而得到表达㊂互联网正逐渐成为舆情的 暴风眼 ,网络舆情也因此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社会治理的热点㊂研究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讨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于加强青年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逐步引导其参与舆情治理,对国家稳定㊁社会团结具有重要意义㊂*收稿日期:2020-12-04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教育专项):构建新媒体共享社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2018Z S S Z0010);山西省社科联2019-2020年度重点课题: 互联网+共青团 模式团组织政治功能实现研究 (S S K L Z D K T2019066);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2020Y Y142)作者简介:双维(1979-),男,讲师,硕士,从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㊂1青年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的积极意义早在古代就有民众对统治阶级的舆情表达,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凝聚了人类对社会治理的美好愿望㊂进入现代社会,国家更加重视民情民意的收集㊁整理和分析,民众舆情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据㊂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舆情的收集逐渐向用户众多㊁操作简便的网络方向发展,网络舆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网络媒介正在成为社会舆论的采集器和放大器 [2]㊂网络舆情治理和思想政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在网络舆论中明辨是非和理性对待㊂青年大学生思维敏捷㊁网络活跃度高,是网络舆情的重要参与者,其以主人翁姿态参与网络治理,培养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责任感,对锤炼自我尽快成长有着重要意义㊂1.1构建协同思维,打造治理捷径从参与网络舆情行为来看,青年大学生依法行使权力㊁合理表达诉求是和社会良好互动的过程㊂大学生一方面要站稳政治立场,努力学习相关治理理念,培养政治素养;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国家提供的政务平台建言献策,为社会治理提供有效参考,从而实现网络治理和青年大学生自治的协同发展理念,积极打造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㊂2019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 N N I C)发布了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内容显示:到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达8.47亿,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5.09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六成,移动互联网使用持续深化㊂[3]以上种种数据表明,随着网络政务的普及,青年大学生通过网络政务发表个人舆论,对社会治理建言献策已经具备了成熟的基础㊂1.2利用媒体技术,提供社情民意网络时代,大数据技术使得信息推送㊁收集更加便捷,网络舆情相比较传统途径变得更加重要㊂ 数据技术催生的大数据舆情已成为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政治资源㊂ [4]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整体素质高,是网络舆情参与的重要力量,网络载体给他们提供了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和意愿的平台,他们通过网络能及时㊁有效地将自己所思所想传达给公众,引导更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也使得网络舆情迅速成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信息资源库和重要参考库㊂ 新冠 疫情期间,助力疫情防控工作,青年大学生群体通过网络媒体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转发㊁有序参与,通过网络建言献策㊁抵制虚假谣言,成为网络治理的新生力量,种种行为既体现了一个大国公民应有的素质,也证明了新时期青年应有的责任担当㊂1.3发挥监督功能,规范公共秩序人类对公共社会怀有秩序良好和幸福美满的最基本期望[5],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公平正义的良好秩序㊂网络舆情监督,就是通过信息载体以及网络平台对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等牵涉民情㊁民意的诸多事项进行评议和监督的过程㊂网络舆情在合理㊁合法范围内具有监督㊁纠正事物秩序之功能,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督机制,有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参与社会治理能力,达到更好地规范公共秩序的社会治理初衷㊂青年大学生利用所学专长,搭建网络平台,参与网络舆情监督,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㊂1.4弘扬积极能量,增强公众信任积极的网络舆情首先要弘扬主旋律,倡导正能量,对社会治理做正面宣传,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还要有公众的积极响应,响应越热烈㊁肯定越积极,正能量网络舆论就会自然形成,它和社会治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达到和谐统一㊂ 新冠 疫情期间,青年大学生积极响应网络号召,从忐忑惶恐到临危受命,积极参与返乡防疫战争,主动迎接挑战,贡献聪明才智;从居家隔离到网络参与,主动分享网络志愿服务,积极发挥向上向善强大力量;从遵守规则到创新治理,利用所学专长积极开发网络体温监测平台,服务社区服务社会㊂种种行为体现了青年大学生对政府的极端信任,也展示了青年大学生报效祖国的积极诉求㊂2青年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青年大学生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具有知识水平高㊁求知欲强的特点,因此,在遇到网络舆情时,往往喜欢 打破砂锅问到底 ㊂现有的舆情治理体系在不断调整和与时俱进的同时,也因为一些传统制度和守旧思想等因素的存在,造成舆情治理和青年大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㊂2.1 消极教条 治理观念:放弃主动引导,丧失良好机会现实社会中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舆情,尤其是比111(总第177期)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研究(双维等)较敏感的话题时,不少舆情工作者总是喜欢 家长式 做法处理问题, 一刀切 快刀斩乱麻 ,对青年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贴 添麻烦 惹是生非 的标签,这种片面的引导处理方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暴露了其刻板和消极的舆情治理观念㊂青年大学生人生观㊁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并稳定发展的关键阶段,极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这种观念在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仅不能取得成效,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也导致了舆情治理陷入被动㊂2.2 高度分工 管理模式:简单垂直对口,工作缺乏合力大学生对网络舆情引导和治理归口部门认识存在认知狭隘问题,简单认为属于宣传部门管理范畴㊂深入调查发现,大学生存在这种认知,主要受到 对口管理 模式的影响㊂这种模式其实是在社会分工精细化㊁专业化的背景要求下而产生的,本质上促进了单项工作的效率,但是,高度的分工也会造成工作沟通的壁垒,难以将资源形成最大合力㊂现实情况也证明,青年大学生的舆情治理工作也不仅仅是宣传部门的事情,需要多部门协调联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往往是社会治理能力的综合体现㊂2.3 经验主义 应对方法:治理手段滞后,缺少创新能力目前,针对青年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行为,主要做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努力提升大学生政治站位意识和明辨是非能力,另一方面,实行以预防为主,重在疏导的应对方法㊂但是,实际操作中由于舆情预见不足,大量工作集中到了疏导阶段,导致工作被动㊂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舆情治理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按照 以往做法 就有可能逐步丧失主动,丢掉舆论话语权,舆情治理陷入被动境地㊂2.4 定位边缘 舆情队伍:专职化程度低,缺乏专业力量目前,舆情管理相关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主要体现在从事网络舆情专项工作的人员偏少,大多数为兼职人员,甚至身兼数职,缺乏专业人才对舆情监控和治理的深入研究;针对舆情队伍的培训体系不够健全,缺乏系统培养,从而导致工作队伍能力欠缺,遇到突发事件舆情往往不能及时应对;能够承担舆情管理的部门不少,专门设置舆情管理职能机构的却不多,舆情管理职能普遍处在被忽略的尴尬位置等㊂ 传统的官僚化舆情工作队伍,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弊病重重 [6],建设一支专业化舆情队伍势在必行,通过发挥其在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 过滤器 和 催化剂 的作用,有效引领青年大学生思想积极向上㊂3青年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的措施和对策网络舆情是复杂多样的意识形态体现,它对青年大学生极具挑战性㊂健康向上的正能量舆情对青年大学生人生观㊁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起到积极作用,消极颓废的负能量也在不断挑战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防线㊂探索青年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的措施和对策,提升网络治理能力对社会稳定和个体发展具有积极意义㊂3.1保持常态, 三力 合一:构建网络舆情新体系青年大学生的网络舆情治理绝对不是简单的 一刀切 ,而是一项长期的㊁细致的工程,要形成完善体系,用坚定的执行力㊁向上的引领力和强大的控制力来掌握舆情治理的主动权㊂因此,我们要不断研究科学有效的网络舆情治理方法,着力搭建执行力㊁引领力和控制力 三力 合一的网络舆情新体系㊂执行力是指理解和领会行为意图,达到和完成预期目标的动手能力㊂公共网络舆情的常态化㊁复杂化和隐蔽化对其治理体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作面临极大挑战㊂良好的舆情治理体系一是要 早 ,抓住突发事件前夕的 空白期 ,做好前置预警机制;二是要 快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果断处理,坚决执行,把负面舆论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这就必须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㊁执行能力强的核心团队,能够坚决落实各项政策法规㊂引领力是指利用载体发挥思政育人功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青年大学生社会认同和价值认同的能力㊂青年大学生的认知体系正处在最关键的定型期,抓好这个关键节点对提升青年大学生网络素养具有积极意义㊂因此,我们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树立青年大学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发挥引领力 定海神针 的作用㊂控制力是指通过理性判断和执行达到控制人的活动的一种能力㊂青年大学生在参与舆情过程中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侵蚀,从而产生不良社会心态㊂深入研究青年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的成因,建立预警机制,对于规范网络行为,传播正向舆情有着积极意义㊂211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3.2形成联动,多方参与:打造网络舆情新格局高校在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参与网络舆情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就其复杂性而言,单纯依靠高校治理显而易见有些力不从心㊂十九大提出 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7],这给当前形势下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指明了方向㊂政府 网络媒介 高校要形成联动机制㊁常态沟通,在应急治理中要信息互通㊁资源共享,搭建一个张弛有度的网络舆情防控治理体系㊂网络舆情治理不仅需要政府㊁新闻媒体和高校的多方联动,更需要全体民众㊁学生团体等多元化因素的参与作为有益补充㊂高校要善于利用资源打造网络教育 微平台 ,借助平台发声,传递网络正能量㊂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参与者,需要积极参与舆情治理,在治理过程中发挥正能量㊂ 意见领袖 在舆情传播中具有极强的组织力㊁号召力和影响力,也是多方参与的舆情新格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㊂青年大学生通过参加平台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网络能力,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网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同时,要努力践行新时代使命和担当,争取实现自己在网络中 意见领袖 的升华㊂3.3与时俱进,主动投入:发展网络舆情新理念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网络应用技术越发成熟,技术的革新给媒体平台带来了划时代的改变,媒体逐渐由单一输出功能向多角色开放互动功能转化,用户体验也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体现了新媒体不同以往的社交特质,舆情处理模式从简单应答向主动输出㊁多向互动转变㊂从某种意义上讲,从 等着 被动到 跑着 主动,新媒体推动了舆情应对思维的转变㊂在舆情治理上,我们要积极转变思维,更新舆情治理理念,思维观念要与时俱进,不断升级;要因势利导,积极主动占领舆情引导制高点,将传统被动应答处理向主动介入模式转变㊂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开启了新的网络舆情治理局面㊂它可以实现针对性数据挖掘,突破传统面对海量信息无能为力的壁障,为抓住突发事件前夕的 空白期 ,解决舆情研判㊁预警提供解决方案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㊂这也要求舆情工作者要与时俱进,虚心接受学习新鲜事物,对传统经验和方法进行创新,针对舆情治理中预见性不足㊁响应慢㊁科学性差的环节进行有效改进,逐步建立满足新时代舆情治理需求的完善体系㊂3.4关心关爱,内涵发展:打造网络舆情新气象风清气正㊁积极向上的网络新气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大家通力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㊂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其在舆情治理中起到急先锋和排头兵的作用㊂青年大学生在网络舆情治理中要遵循党和政府相关网络治理的规定,加强学习,规范言行,将治理网络不良行为转化为思想自律和行为自律;同时还要主动承担网络志愿者服务工作,带领青年群体文明上网,积极营造良好氛围㊂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㊂针对从事网络舆情工作人员偏少㊁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我们要在政策激励和待遇保障上下功夫,出台相关规定保障工作人员从业数量不减少㊁工资待遇不降低以及后勤物资配套不缺乏,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还要在工作上支持,尤其要重视队伍培训和内涵发展,在工作中注重创新,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将平面的文件任务转化成立体生动的课题项目,通过可行性论证,借鉴国内外经验,制订具体实施方法和预期获得的成果,将刻板枯燥的事务工作向研究型课题转变,推动项目生根落地,以项目带动效率和成果最大化,推进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㊂参考文献[1][加]马歇尔㊃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2]唐庆鹏.论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理性审视㊁现实困境及政策趋向[J]电子政务,2015(2):46-53. [3]于朝晖.C N N I C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网信军民融合,2019(9):30-31. [4]荣婷,刘锐.基于舆情的社会治理刍议[J].重庆社会科学,2018(6):43-49.[5]万俊人.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康丽丽,唐庆鹏.青年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现状调查及引导对策[J].电子政务,2017(6):57-62.[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311(总第177期)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研究(双维等)。

新时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

新时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

新时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不断推进,中国正处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提出了新时代的社会治理理念——共建共治共享。

这一理念旨在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活力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的综合效能,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本文将对这一理念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在新时代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共建共治共享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理念和目标。

共建是指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和共建社会治理格局,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共治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等多方参与,共同承担社会治理责任和义务,形成协同治理的局面;共享是指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的共享,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增进人民福祉。

这一理念是基于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而提出的,旨在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活力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的综合效能。

1. 改革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体系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等多方共同参与社会管理的体系,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社会机制、社会网络等多方面。

在新时代下,需要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和健全。

2. 推进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

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们可以发挥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对社会治理产生积极影响。

需要进一步拓展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的参与空间,提高他们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3. 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共享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实现共享需要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利益,增进人民福祉。

4. 增强社会治理创新能力。

在新时代下,社会治理需要不断创新,适应新形势和新需求。

需要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推动社会治理方式和手段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5. 加强社会治理宣传和舆论引导。

在新时代下,舆论引导和宣传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需要加强社会治理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提高社会治理的公众参与度和认可度。

满洲里市:“国门党建”推动边境口岸城市高质量发展

满洲里市:“国门党建”推动边境口岸城市高质量发展

满洲里市:“国门党建”推动边境口岸城市高质量发展作者:暂无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年第10期文| 《满洲里日报》记者林妍段炎“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近年来,满洲里市立足边境口岸实际,扎实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在党建推动高水平社会治理创新的道路上积极探索,谱写了以高质量城市基层党建推动边境口岸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让党的旗帜始终在祖国北疆高高飘扬。

筑牢边疆稳固的思想防线被誉为“北国第一门”的满洲里市,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更是一座红色文化底蕴厚重的口岸名城。

满洲里市立足自身特色,切实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红色阵地”作用,成立全国首家以“国门党建”命名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学院——满洲里国门党建学院。

学院坚持“守国门、铸忠魂、育新人”的办学理念,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教育资源,传承革命优良传统,深化党员干部的国家、国土、国防安全观念,深化拓展新时代党员的信仰教育,进一步增强做合格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筑牢国门下的思想防线。

截至目前,满洲里国门党建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望相助”民族团结进步等15个教学专题;开发了共产国际秘密交通线、守望相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呼伦湖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等四大精品课程;编印了《草原上的红色信仰》等6本教材,培训党员干部5600余人次。

边疆稳,则国安。

近年来,满洲里市结合边检、海关等部门执勤特点,创新“十分钟党课”“一杯茶思想汇报”“一刻钟支委会”等组织生活形式,通过机关和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边防民警进社区等活动不断加深“身在社区、心系社区、服务社区、奉献社区”的理念,探索“三联”“三级调解”“三访三评”等工作方法,筑牢了边疆稳固的思想防线,形成了党政军警民强边固防的新格局。

党群共建促口岸经济发展2019年10月18日,满洲里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党群服务中心暨首届园区产业工人文化节正式启动。

2021版《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

2021版《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

2021版《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要坚持(),加快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制订修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强化基层监管力量,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

A.依法治理(正确答案)B.依规治理C.按章办事D.依法治企2.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全面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防范、监督、检查、奖惩措施的落实。

A.治理B.管理(正确答案)C.监测D.预防3.强化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从()上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A.源头(正确答案)B.制度C.管理D.根本4.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形势分析制度,经常()、预判,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清除公共安全隐患。

A.评估(正确答案)B.分析C.检查D.举一反三5.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正确处理安全和()的关系,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

A.效益B.发展(正确答案)C.经济D.生产6.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否则就会给国家和()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A.人民(正确答案)B.社会C.企业D.公民7.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管控。

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

A.危险源B.风险(正确答案)C.问题D.事故8.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防范化解风险的有效举措,充分体现了()意识和“超前预防”的治理理念,只有坚持谋划在前、预防在先,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牢牢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

A.隐患治理B.预控C.主动预防D.风险(正确答案)9.要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日常防范,加强源头治理、()处理,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地毯式排查和立体化整治行动,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力量解决什么问题。

要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形势分析制度,经常评估、预判,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清除公共安全隐患。

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40实践·思想理论版内蒙古新型智库理论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并把“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关系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当前,在利益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创新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把握好理念转变、制度保障、社会法治、合作共治、基层自治、全民德治等方面,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要转变观念,推动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

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

治理意味着党委政府、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等多元主体广泛地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

治理不仅涉及为了实现某种集体目标而如何掌舵的问题,而且更多地涉及如何调整公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

引入治理的理念,有利于形成共识,达到最佳效益,建立公众满意的社会运行和管理模式。

多元主体参与深化治理已经成为目前政府追求的重要目标,这种转变标志着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逐步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变,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对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

同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二是系统谋划社会治理制度改革创新。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根本在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当前,许多社会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是相关制度的不规范、滞后甚至缺失。

此外,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制度接续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断裂、真空地带。

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加快完善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加强社会运行和社会治理领域的制度设计和基础制度供给,规范社会发展秩序。

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试题(答案)

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试题(答案)

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地方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由()担任,成员由同级党委和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 B )A.党委主要负责人。

B.政府主要负责人C.政府分管副职D.安全监管局局长。

(第四条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在“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中要求:实行()任期安全生产责任制,日常工作依责尽职、发生事故依责追究。

( C )A. 党的领导干部B. 政府领导干部C.党政领导干部D. 企业领导干部(第八条)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在“进一步完善地方监管执法体制”中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加强安全监管力量,重点充实()两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强化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建设。

( C)A.国家、省B.省、市C. 市、县D.县、乡(第十一条)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在“健全应急救援管理体制”中要求:按照()的原则,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行政管理职能,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现场救援时效。

( A )A. 政事分开B.安全第一C.政企分开D.预防为主(第十二条)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在“健全应急救援管理体制”中要求:要健全()三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机制,建设联动互通的应急救援指挥平台。

( B)A.国家、省、市B. 省、市、县C.市、县、乡D.省、市、企业(第十二条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在“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中要求:加强涉及安全生产相关法规()审查,增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系统性、可操作性。

( C )A. 科学性B. 可行性C.一致性D.针对性(第十三条)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在“完善标准体系”中要求: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制定修订和整合,建立以()为主体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努力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努力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努力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努力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社会治理的核心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治理必须拥有新的理念、新的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本文将围绕努力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一、深化改革,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的体系建设是实现新格局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要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要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决策、执行、考核等方面的效能。

要加强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等非政府力量的参与,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体系。

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促进公民参与,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协同治理。

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完善协调机制、监督机制等,使社会治理体系更加科学、有效。

二、强化法治,构建社会公正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

建设社会治理新格局,必须强化法治理念,构建社会公正。

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使法治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要加强法治建设,构建健全法律体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要建立更加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感、正义感。

要积极推动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相互促进、相互配套,形成协同效应。

三、创新技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社会治理也需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

在努力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过程中,创新技术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全面、高效的信息化系统。

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深度挖掘社会治理领域的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要推动智能化应用,加强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建设,推动智能化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广泛应用。

要注重创新技术的人文关怀,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服务社会发展,使人们在技术应用中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促进文明,营造和谐社会氛围文明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涵,也是努力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目标。

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赋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赋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赋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应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

关键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五个关系前言:社会治理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为,其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新时代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上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题中之义。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应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

一、前提:正确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也开启了人所主导并支配的社会发展过程。

发展不是一种纯客观的发展,而是同人的发展及其价值实现直接相关的社会发展。

因此,社会治理之“本”是“人”而不是“物”,必须要改变单纯以GDP来论成败,以财富来衡量幸福指数等“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真正按照人的需要来组织社会治理,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服务人民、管好社会。

要树立“一切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过程”的理念,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视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群众需要为第一选择,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群众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群众意愿得到充分尊重,群众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学会整合知识点。

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促发展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追求强国富民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有哪些?(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4.我国是怎样推进改革开放的?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5.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6.改革开放有哪些重要意义?(1)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W+时政试题任你刷,精准、面广、新鲜。

打造()的社会治理格局,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A.共商共建共享、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黄赌毒
B.共商共建共享、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黄赌毒黑
C.共建共治共享、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黄赌毒
D.共建共治共享、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黄赌毒黑
参考答案:D
【解析】: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来源:365时事政治网。

365时事政治网,让您时政不再丢分。

加入会员,给我们更好服务您的机会,就是给您增加上岸的保障。

学时政,就上365时事政治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