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信念与理想

合集下载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ppt课件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ppt课件

教育的期待
教育给了 我们什么
LOGO
教育的灵魂
书中提到,教育的灵魂该是道德 教育,在书中还讲到了教育就是服 务,书中写到牢固确立“教育就是 服务”的观念,短短六个字其实就 在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为 学生服务,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 展服务。
LOGO
教育的意蕴
第7篇《教育即解放》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这篇著名报告提出的 “教育即解放”的口号。肖川教授指出:与“解 放”相对的是压抑、禁锢、灌输、奴役、摧残、 践踏、束缚、钳制……这是两种相对的力量。教 育即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 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 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 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LOGO
本书结构及内容
整本书除了序言和后记,分为:与经典为友、 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 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完美的 教学、教育的期待、有所执着、真诚的言说十 个部分。并且在书的封面上还有专家的评论。
本书结构和内容
LOGO
1
教育
2
教师
3
教学
教育
LOGO
教育的灵魂
教育的意蕴
作品简介
LOGO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一本教育随笔,作者在 后记中写道:“是我近多十年来集腋成裘的产物, 也是一本为教育实践工作者写的书。”
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从与经典为友、教育的 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 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完美的教学、教育 的期待、有所执着和真诚的言说等几个方面对教 育世界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了学理上的 阐释,并做了深刻和大胆的阐述。
LOGO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书心得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书心得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书心得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和坚守。

读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书中提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

这不仅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其道德和价值观。

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唤醒学生内心的灵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而教师则是这个过程中的引路人。

教育并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引导,让他们发现和探索真理。

教师要有激情和责任感,一直追求自我提升,才能够更好地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教育的公正性和个性化。

教育应该是公正的,不应该受到社会背景、性别、种族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需要和潜力,因此教育也应该是个性化的,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

总之,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是一个教师始终坚守的核心。

教师应该时刻保持对教育的热爱和热情,以身作则,不断追求自我提升,才能够更
好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优秀的品质和能力,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书心得(5篇)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书心得(5篇)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书心得(‎5篇)《‎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作者融哲学‎的深邃、宗‎教的情怀和‎散文的韵致‎于一炉,‎力图在理论‎的面包上涂‎上诗性的奶‎酪。

面对‎新课程日趋‎深入的今天‎,肖川教授‎比绝大多数‎人都思考得‎深,思考得‎早,无论是‎《教育给了‎我们什么》‎还是《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或者‎是《完美的‎教学》等,‎都渗透着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

娓‎娓言说,处‎处透露出理‎趣、情趣和‎文趣的魅力‎,阅读此书‎,提升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也引发我‎们对教育智‎慧的深度思‎考。

读书‎,提升思想‎的灵丹妙药‎肖川教授说‎: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作者融哲‎学的深邃、‎宗教的情怀‎和散文的韵‎致于一炉,‎力图在理‎论的面包上‎涂上诗性的‎奶酪。

面‎对新课程日‎趋深入的今‎天,肖川教‎授比绝大多‎数人都思考‎得深,思考‎得早,无论‎是《教育给‎了我们什么‎》还是《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或‎者是《完美‎的教学》等‎,都渗透着‎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

‎娓娓言说,‎处处透露出‎理趣、情趣‎和文趣的魅‎力,阅读此‎书,提升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也引发‎我们对教育‎智慧的深度‎思考。

读书‎,提升思‎想的灵丹妙‎药肖川教授‎说》中多次‎提到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

他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等的传‎授和灌输。

‎俄国人洛扎‎诺夫曾经说‎过:‎理想的‎东西应当尽‎可能地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

‎然而。

剖‎析我们当今‎的教育,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规章‎制度的依从‎态度,而他‎们本该养成‎的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却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

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心得体会(7篇)

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心得体会(7篇)

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心得体会(7篇)《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肖川教授历时10年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

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领域和主题。

书中肖教授从“与经典为友、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完美的教学、教育的期待、有所执着和真诚的言说”等方面对教育世界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了精确的阐释,他力图做到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挚的情感讴歌人类之爱,以满腔的热情高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我虽然没有每一篇都细细读到,但看了其中的不少文章后,使我感到这本教育随笔对于我们来说,很多事情就像发生在自己的周围,为我们教育学生提供了一些经典案例。

其中“教育就是服务”这是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短短六个字其实就在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为学生服务,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书中这样写到“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的发展。

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和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和制裁来实现。

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

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

”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上,传业授道解惑之时,是否洞察到了每一位学生的需要。

教育并不单单只是知识的传递,人的知、情、意、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所以,我们教师要将自身的真实展现来感染身边的学生。

简单地说,你要学生有爱,教师先得爱学生;你要学生有容人之量,教师先得对学生宽容;你让学生懂得帮助他人,教师就得给予学生更多的温暖。

当孩子从身边你的身上感受到温暖、真诚、仁慈、宽容的时候,他的心中也开始对人性的光明有所了解和感悟,俗话说:“近朱者赤”应该也适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处吧。

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肖教授对教育思考的深刻性,从他的言论中透露着对教育的人性化追求。

教育 理想信念

教育 理想信念

教育理想信念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塑造未来的重要途径,而理想信念则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理想信念是指一个人对于未来的追求和对于生活意义的坚定信仰。

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是至关重要的。

理想信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

当学生有了明确的理想和信念,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成长,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这将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追求进步和提高。

理想信念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此外,理想信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理想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时,他们会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需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行为,向学生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和信念。

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总之,教育中的理想信念培养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

通过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我们可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它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塑造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教育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教育想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必须要有一种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这些理想和信念是教育工作者能够践行教育的基石,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对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进行了思考。

教育的理想之一就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现今社会固然需要人才,但更需要的是经过教育之后,能够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这种独立思考能力,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样也是创造价值的关键。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提升他们快速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而这背后的多元思考和多元观察,也是独立思考的关键。

教育的理想之二是要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

教育定位之一,就是协助学生发掘潜在的未来。

教育者的工作不止是授予学生知识,更要关注并匹配每一个学生的天赋才华,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求索真理。

这也意味着教育者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质,促进他们的优势,同时引导他们克服缺陷、提升进步。

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发现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潜能,然后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未来,并实现其梦想。

教育的理想之三是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教育。

教育这一事业对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学术过硬,进行多年的教育培训,而且还要善于观察和独立思考,经常自我反思。

用更专业的角度去看待教育问题,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响应时代的发展,并不断完善自己。

严谨的态度能够更好地项目统筹和规划,在方法和措施上不断创新与进取,更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创造更有价值的影响。

教育的理想之四是以深厚的情感关怀来实现教育。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关乎学生个体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培养。

教育导师应以高标准自然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包容、鼓励和启迪学生,同时也应当对每一个学生的挑战做出评估,并在时间和空间上致力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读书笔记5篇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读书笔记5篇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读书笔记5篇在读完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后,着实给了我不少感受和启发。

从肖川先生的书中我深刻的理解了“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教育是社会的核心”,“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

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身上的担子是重之又重。

肖川先生说:“良好的教育一定能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可见良好的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中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如何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呢?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觉得作为教师对学生付出无私的爱是必要的。

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轻松自在的学习,并从老师的身上学会为别人付出爱,我们要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尊重每个孩子,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应该摆出“居高临下”“师道尊严”之态,而要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向他们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不同气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他们相应的位置,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千差万别。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们不能“一视同仁”,要针对不同的孩子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正所谓要因材施教。

尤其对班里的后进生,我们更要积极地关注他们,了解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教育他们。

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还要关注孩子的成长。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容许孩子犯错,在不断地改正错误中进步。

我们要学会宽容,肖川先生说:“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力量,它对于造就健康人格,培植宽容、真诚、信任与正直的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价值。

”后进生们他们犯错的机率要比优生多得多,所以我们更要学会宽容他们。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有许多老师对待后进生的态度那可真是难以言说,一旦后进生犯错,他们便会以一种不屑的态度对待他们,有的甚至会恶语挖苦:“成绩那么差,还每天没事找事,真讨厌。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读书笔记1近期读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颇有收获。

这本书收录的是肖川近年来创作的教育随笔。

读着他所写的一篇篇美文,我也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肖川说:“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现实生活中,机构的职能错位却有时发生。

正如监狱可能成为一所学校一样,学校也完全可能成为一所监狱。

”“不要把教育变成一把雕刻刀,按照某种意志把人塑造成为‘标准件’和‘工艺品’。

肖川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多次提到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

他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等的传授和灌输。

俄国人洛扎诺夫曾经说过:“理想的东西应当尽可能地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

”然而。

剖析我们当今的教育,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规章制度的依从态度,而他们本该养成的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却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

我们的教育过早过多地给予孩子们约束,不准干这,不准干那,课堂上只有举手才能站起来发言;为了避免作业出现错误,任何人不许做题,老师讲了后才做;不喜欢音乐,却硬是被家长拉去学乐器;不喜欢美术,却硬是让家长按者在宣纸上泼洒笔墨;明明孩子喜欢摆弄些科技制作什么的,却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熟不知,人的发展需要足够自主的空间,这样更宜于个性的自由的发展。

人人都企盼被欣赏,而不员被雕塑,被拿捏,被打压。

“不听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我们中国的教育被人称为“听话的教育”,我们培养了许多天才与神童,许多专家与学者,在他们身上却很难找到真情的流露,个性的释放。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有感4篇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有感4篇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有感4篇【篇一】其实很早就听说过肖川,但初读他的作品时,我却不以为然。

也许是受学科本位的影响,觉得他的文章虽然外表华丽,但内在明显过于空洞。

书中除了批判现实、宣扬理想,似乎在行动上究竟怎样落实和解决并没有明确的阐述。

甚至很多方面脱离了一线教师的工作现实,给老师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明显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嘛……这种仅限于乌托邦式的说教,对于像我这样急需具体操作方法指导的职初教师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虽然肖川的作品不甚喜欢,但为了读后感,无奈之下最近又不得不再次打开了这本书。

然而此次当我静下心来,一篇篇、一段段、一行行细细品读后,却发现自己的想法一点点在改变。

原本的抵触情绪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将肖川的书作为推荐读本了。

他的书仿佛一坛美酒,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与其融为一体,辨出其中韵味。

肖川的书,让我明白了理想与信念的重要性。

我想基本每一个走出校园,踏上教师岗位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当自己的角色发生转换时,才会理解为什么当年自己的老师总是怨声载道,因为,确实,孩子们很难教。

因此曾有一段时间,我认为所谓的“理想”、“信念”无非是一些大道理,自己只要把学生教会了,成绩上去了,那么我也就尽到职责了。

然而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为什么要高扬教育的信念与理想:因为它是与人生的理想相联系的。

一个人如果只将脑袋埋在饭碗里,又怎么能看见远方哪些飘逝的云朵呢?正如艺术家瞩目的是美,经济学家瞩目的是利润,教育学家瞩目的当是人的成长;他必须回答理想的人的形象,以及如何有效的促进人的成长。

肖川的书,让我改变了学习的方式与心态。

最近听到很多老师在抱怨,巨一的孩子太浮躁,无法静下心来学习。

其实反思自己,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要改变孩子,是否要身先力行,先从自己做起呢?就拿我自己来说,也许是受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我的阅读习惯是“速食型”的,常常是“缺什么,补什么”,这种带有功利性的阅读方式虽然能给我带来极大的效益,却常常是囫囵吞枣,无法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范文(2篇)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范文(2篇)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范文《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读后使我对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作者通过对教育的探索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令人信服的观点和理念,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与意义。

首先,作者强调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发展。

他认为,教育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这与当今教育系统中注重灌输和应试的倾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提醒我们,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满足对知识的需求。

只有当学生能够思考问题、创新并独立解决问题时,他们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潜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其次,作者强调了教育的有关性。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体的发展,也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教育是培养和传承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也是为了提高社会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手段。

因此,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应当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紧密相连。

教育不仅要关注个人的成长,更要明确其与社会的关系。

这对于当代教育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警示。

我们不能满足于教授学生知识,更要关注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再次,作者讨论了教育的民主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平等和包容的过程。

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灌输,更应该是一个双向的交流和互动。

教师和学生应该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探讨和思考,相互尊重和倾听。

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只有真正将教育理解为民主过程,才能使教育更加公正和有效。

最后,作者着重强调了教育的持续性和全面性。

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的课堂上进行,更应该是一个贯穿生活的过程。

教育应该涵盖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和道德等多个方面。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

教育者应该从学生的全面需求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1最先吸引我去读肖川先生的书是偶然在杂志上看过他的“六个学会”,他说:“广大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深深地吸引着我。

我细细品味他的__,里面无处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

肖川先生的随笔,让我感受到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而是像朋友之间的促膝而谈。

它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

下面是我自己读完全书后的一点体会:一、他告诉了我们教育的灵魂书中提到,教育的灵魂该是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趋向的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

这种无视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

读到这里,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英语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他告诉我们教育带给我们什么读这段时,我心里有一阵揪心但又力不从心的感觉,中学阶段虽说是基础教育,但由于受客观环境影响,似乎狭隘成了应试教育的基础教育。

有时,我们只看到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不是让学生会灵活运用知识点。

书里写到一个让人心疼却又觉得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制约教育改革的瓶颈在考试评价制度,应该来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我们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那就是牺牲了整整一代人的自由和谐的发展。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著劳凯声序:也许是教师生涯所养成的一种职业习惯,或者是成人社会所共有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我们已经看惯了也写惯了那类板起脸来说教的文章。

然而,在当前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教育能否建起一道无形的篱笆,保持一种率真的勇气和向善的本性,这并不是简单地通过说教就可以实现的。

因此,关心“人”的成长应该是教育的一种情怀。

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或政治、法律的传授和灌输。

俄国人洛扎诺夫曾经说过:理想的东西应当尽可能地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最美好的东西。

哪里的个性没有得到保存,受到压抑或被忽视,哪里的教育就不能完全实施。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日常生活化的”,学校不应当拘泥与规则和机械性式的死板运作的体制,而应当促进不用语言、不用教诲,而凭本身的气息和意义起到教育作用的日常生活式自发地出现在学校里。

我们的教育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儿童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其对规章制度的被掩盖在教育的这种社会职能之后,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我们培养了许多天才与神童、许多专家与学者,在他们身上却难寻真情的流露、个性的释放。

我们的社会中有太多的循规蹈矩之人,他们学富五车,却缺少开拓创新的精神,缺少必要的公民素质、仁爱精神,甚至缺少基本的仁义之心,同胞相妒、手足相残。

因此,教育的任务是教他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

张文质序:在他的追问中,始终怀有一种正当的力量,“个人是最珍贵的”。

“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相信教育的正义与高尚,也就是相信人类精神锋利的光芒。

我们可以嗅出这里的乌托邦气息,看到一颗没有被黑夜与习俗所摧毁的童心在跳动。

童心总是与帝国作对。

童心可以使“另一种声音”冲破各种钳制与规范,而赢得自己的旋律。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心得体会7篇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心得体会7篇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心得体会篇1近来读了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被他的深刻的思想、细腻的笔触和感性的铺陈所深深吸引。

该书犹如“理论的面包上涂抹上诗性的奶酪”。

此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对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从而得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效果,使读者在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的同时,领略到文章的理趣、情趣、与文趣,既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又有助于教师们确立对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帮助教师生成教育的智慧和提升对生活的热爱。

其中“教育就是服务”这是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短短六个字其实就在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为学生服务,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书中这样写到:“牢固确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就是要使我们的教育在制度、目标、措施与方法层面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正做到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能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向他们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不同气质、性格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找到他们应处的位置,最充分地实现他们作为“大写的人”的价值。

”是的,我们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教育服务和传统意义上的服务,有着很多不同,从目标上看,教育服务追求学生成长与发展;从方法来看,教育服务是复杂和多元的;从成果看,教育服务是看学生发展的满意程度。

我们要用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1、规范教育行为,使我们的师生共同进步和发展,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和科学得当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直接能够影响学生身心的活动,其方法的选择首先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

使学生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能够做到学习进步和心理健康同步发展。

并通过教师的职业行为影响学生,真正让学生言传身教。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6篇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6篇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6篇为了加深我们对名著的认识,一定要将读后感写好,读懂原文抓中心有助于我们写出优质的读后感,,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与经典为友“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十分有价值的命题,当然也是一个关于人生的重要思想。

它意味着:如果没有思想,人就只是酒囊饭袋、行尸走肉;就会一事无成、枉度此生;当然就更谈不上个性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了。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版.2教育作为一种关涉(关照、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活动,因而思想便有了双重的意义:一是用思想武装我们的行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

命运的改变,远远不只是个人命运的改变,也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改变。

二是用思想陶养学子的心灵。

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

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互相碰撞,倘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3在我们的社会中,我们特别需要培养一种讲理的性格,一种服膺真理的,以理服人的性格,一种民主的性格。

所谓民主的性格就是乐于分享、善于沟通、服膺真理、勇于承担的性格。

思想的创生,是一种精神的历险,需要胆识,需要勇气,也需要宽松宽容的氛围。

让我们共同去营造,让我们用心去呵护生长思想的土壤,让阳光洒满大地,让我们的心灵沐浴在思想的圣洁的光辉中,自由地舞蹈。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4大概是为了尽显作者“价值中立”的学术立场,在我们的教育学著作和论文中,作者的个性被淹没被消隐了,读者感受不到作者的灵性与才情,感受不到作者的爱与恨,感受不到作者对时代脉搏跳动的体会,感受不到留存于字里行间的冲撞力,于是一切的言说都变得可有可无,既没有思想的升华,也没有学术的积累,教育学的贫困与苍白无力也就在所难免。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9人文学的任务应该是唤醒和守护人的尊严,,关注并提升人的价值和意义,维护人的权利,表达人的心声。

学习《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心得体会文/殷桂霞《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历时10年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

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等等。

它对教育中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洞幽察微的效果,给人以教育智慧启迪。

下面是我自己读完全书后的一点体会:一、他告诉我们什么是理想的教育在肖川的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是一种良好的教育。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到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教育。

”按照肖川的理解,教育就是这种有方向和目标的活动,这种活动使受教育者成为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的个体。

惟有这种良好的教育才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无助的人们带来自信。

二、他告诉我们什么是理想的教师肖川说:“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师是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师是教育艺术的探索者,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是学校制度的参与者,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更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这样的教师不再以导师的身份自居,不再以先知先觉者的身份出现。

而是走下“高高的”讲台,步入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按照肖川博士的理解,理想的老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新。

读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5篇

读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5篇

读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5篇【篇一】《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作者融哲学的深邃、宗教的情怀和散文的韵致于一炉,“力图在理论的面包上涂上诗性的奶酪”。

面对新课程日趋深入的今天,肖川教授比绝大多数人都思考得深,思考得早,无论是《教育给了我们什么》还是《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或者是《完美的教学》等,都渗透着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

娓娓言说,处处透露出理趣、情趣和文趣的魅力,阅读此书,提升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也引发我们对教育智慧的深度思考。

读书,提升思想的灵丹妙药肖川教授说:“要与经典为友。

”“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渲染与皈依。

”只有丰厚的学识和彻底的理性才能赋予人一种大气。

这种大气,作为教师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只有大气,才能真诚地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拓展已经变得十分逼仄的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都会益人心智、沁人性情、优化气滋养人生的价值。

我们要与经典为友,让学习成为我们教师生活的一部分。

读书学习,是一剂灵丹妙药。

它不仅会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获得一种“定力”,而且也能填补我们日益贫乏的心灵。

我们应该将读书融入自己的生活,要成为一个永不满足的学习者。

当我们的阅读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的思维火花就会闪现,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丰腴,就能用思想来武装我们的行为,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用思想去陶冶学生的心灵,用思想去滋养后中的人格。

读书吧!这样,我们就可以坚定我们的教育理想,就会紧跟时代的脚步,就会看到黎明的曙光。

自由,个性发展的最佳途径肖川教授说:“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不要把教育变成一把雕刻刀,按照某种意志把人塑造成为‘标准件’和‘工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信念与理想》读后感
读了《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篇)一书,多多少少也有些感受。

其中感触最深的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和“创造的教育”的思想。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是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在创办南京晓庄实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校训。

他强调“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理之一。

(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指导整个学校的教学活动的方针。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是: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

陶行知先生进一步解释道: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读它,记它。

第二种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但是是拿书来配学生,凡是学生需要的,他都拿来给他们。

虽然这种方法比第一种好的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还是在被动的地位。

第三种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先生只负责指导,而学生要负责学习。

这样,教和学就联系起来了,此时,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主动的。

而只有这样的教学,教出来的学生才会是一个有灵气学生。

这种主动的学习方法,不正是现如今我们所提倡的教学方法吗?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动性,教师的责任只是引导,只需要指导,交给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而具体怎样做,要靠学生自己动脑。

第二个重要内容是: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个人的理解,
正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相类似。

以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根本不管学生能学多少,学生是否适应他的教学方法。

而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方法则是要知道学生乐意学什么,喜欢用怎样的方法去学,教师掌握了这些,教起学来就会轻松的多,学生学习起来也愉快轻松的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个重要的内容则是:先生不但自己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必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这个内容特别适合今天这个信息技术时代。

如今的社会和以前的大不一样的,以前的学生都认为教师就是真理,学生得到的只是绝大部分是从学校,从老师那得来的,老师即使不再进一步的学习,本身的知识倒也可以应付学生了。

那时候,学生们普遍认为,只要是老师讲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对待老师就像对待神一样,无比的尊重。

倒也不是说现在的学生不尊重老师了,只是由于现代科技的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各种传媒,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并不只依赖于老师教的了,他们现在知道的知识量或许比一个老师知道的还要多,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想学生仍然“听”他的话,就必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要让学生能从你这学到知识。

只有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老师。

“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盛水,这是有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的价值。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社会,是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

有多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学生,在创造力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的
国家,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

没有创造力,谈何创新,光说发展的话,也只能走别人走过的路。

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

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学校的时候,把地下室给他做实验。

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去的辉煌的功绩。

教育创新并不是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能力,教会学生思考而不是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

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陶行知先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方法,先生的职责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

教师不应该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与学生,而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地反思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成为“无头苍蝇”盲目的乱撞,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亦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此我们便可以体会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的真谛。

其实,从今天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可以发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正合现如今教育改革的方向,那么我们必须以陶行知先生为镜,手捧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使自己成为一位学习型,反思型的人民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