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方膺的介绍
「觅画记」李方膺:种竹关门学画工,挥毫依旧爱狂风(上)韦力撰
「觅画记」李方膺:种竹关门学画工,挥毫依旧爱狂风(上)韦力撰李方膺是“扬州八怪”之一,但他并未在扬州长期居住,从其生平资料记载来看,他只是路过扬州两次,管劲丞在《李方膺叙传》中称:“李方膺虽名列'场州八怪’,脱略纵恣,但不像其他成员,他从没有把扬州作为卖画的基地。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将其列为八怪之一呢?管劲丞认为:“其实李方膺之得列入'八怪’之列,首先是人品、画格和其他七人相当。
……方膺和李鱓、郑燮一样,的确是广义的扬州人。
”认为李方膺属于广义的扬州人,是因为他出生于南通,而南通有一度属于扬州管辖,因此卞孝宣在《“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中称:“方膺之所以被列入'扬州八怪’画派中,一是由于其绘画具有鲜明的创新个性;二是因为康熙十一年,扬州府'并通州’。
”李方膺虽然没有长居扬州,但他与“八怪”中的主要人物有着密切交往,与金农、李鱓在诗词绘画方面有唱和,比如乾隆六年,李鱓在所作《喜上眉梢图》中所写的题记,就竭力夸赞李方膺所画梅花之佳:滕阳解组,寓居历下四百余日矣,红日当空,清风忽至,秋风爽垲,作《喜上梅梢图》以自贺。
禁庭侍直,不画喜鹊,性爱写梅,心恶时流庸俗,眼高手生,又不能及古人。
近见家晴江梅花,纯乎天趣,元章、补之一辈高品,老夫当退避三舍矣。
乾隆六年七月,历山顶寓斋记。
李方膺《古松图》1754年故宫博物院藏关于李方膺与金农的交往,日本出版的《支那南画大成》第三卷中收录有李方膺所作《梅花长卷》,该手卷后有袁枚、金农等人的跋语,其中金跋为:人生天地乃借境,即事抒怀本无定。
李侯折柬招借园,同人俱是梅花仙。
天不与人以假借,不借之借真奇缘。
拖泥带水来恶客,转恐主人翻减色。
风雨声中杂管弦,清华才调孤高格。
淋漓泼墨写横斜,老干新枝共几丫。
吁嗟乎!天不雨,客不阻,宴会欢呼何所取?铁骨冰魂寄此心,人与梅花共千古。
杭郡金农题此志谢,时年六十有九。
此画作于乾隆二十年初夏,当时李方膺居住在南京的借园,他发出请柬招多位朋友前来举行笔会,然天公不作美,那天下起了雨,使得金农未能前来,后来金农看到了这个手卷,然后写下了此跋。
再识“画梅奇才” 李方膺
V ol .37N o.5M ay 2016第37卷第5期2016年5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 our nalofChi f eng U ni ver s i t y (Soc.Sci )翻阅有关研究八怪的文献资料,无论是李玉棻的《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还是凌霞的《天隐堂集》、黄宾虹的《古画微》,研究“扬州八怪”的学者均将江苏南通州(今江苏南通)人的李方膺列入“扬州八怪”之一。
探究其“怪”名由来的原因,除了和李鱓、郑燮一样,是广义的扬州人(雍正三年,通州始脱离扬州,升为直隶州)外,其次是人品、画格和其他七人相当。
扬州八怪的画家们均提倡以自然为师,追求标新立异的绘画风格,提倡自立门户,绘画思想亦是极具创造性。
李方膺(1697-1756)亦是这追求创新,极具艺术个性的群体中的一员。
他梅、松、菊、兰、竹等皆擅长描绘,尤以梅花描绘的最多。
他的梅花曾被郑板桥夸赞“为天下先”,扬州八怪的另一位成员李鱓也称赞他的梅花“纯乎天趣,元章、补之一辈高品”,袁枚更是评论其画梅奇绝。
李方膺现存的传世作品中,几乎有近一半是以梅花为表现题材的。
乾隆二十年时,他创作了《梅花卷》并在其上题字曰“余性爱梅,即无梅自可见而所见无非梅,日月星辰梅也,山河川岳亦梅也,硕德宏才梅也,歌童舞女亦梅也。
触于目而运于心,借笔,借墨,借天时晴和,借地利幽僻,无心挥之,而适合乎目之所触,又不失梅之本来面目。
苦心于斯三十年,言以惑世诬民。
知我者梅也,罪我者亦梅也。
乾隆二十年四月初六日,写于金陵借园虎溪桥。
李方膺字晴江,南通州人。
”[1]用他自己的话说,尘世中的万物皆是梅花。
其子李霞亦曾作诗云“一枝一蕊带烟霞,绘事由来属我家。
忆昔先君交海内,子才子外是梅花。
”[2]子才正是当时著名学者袁枚的字号,李霞说他父亲一生的好友除了袁枚就是梅花了。
由此可以看出李方膺对梅花的非同一般的情感。
也可以认为是李方膺与梅花已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笔者曾在南通博物苑中看到过李方膺绘画真迹,对于李方膺的绘画艺术十分钦佩。
李方膺的画好在哪里?清代诗画家李方膺作品赏析
李方膺的画好在哪里?清代诗画家李方膺作品赏析本文导读:墨梅图纸本墨笔1754年作款识:十日厨烟断米炊,古梅几笔便舒眉。
冰花雪蕊家常饭,满肚春风总不饥。
乾隆十有九年十月,写于金陵借园。
李方膺。
钤印:梦中之梦、换米糊口、膺、梅花手段、小窗风雨鉴藏印:楚珍古人画梅,或千花万蕊,或枯枝疏朵,梅树大多枝干虬曲,摇曵多姿。
李方膺最爱画梅,曾题画梅诗云:“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从触目横斜的千万朵梅花中,画家捕捉最使人赏心悦目的两三枝,经过艺术构思,创造出比天然的梅花更为完美的艺术形象,以少胜多,令人回味无穷。
郑板桥对此大加赞扬。
乾隆十九年为1754年。
李方膺罢官后以卖画为生,生活贫苦,画中的题诗反映了他忍饥作画的乐观精神。
图中的折枝梅花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梅枝“豪气横行”,梅花圆润潇洒,暗香疏影,别有一番孤高冷峻的风度。
李方膺好友袁枚评价其梅称:“傲骨郁作梅树根,奇才散作梅树花”,一语点明了他形成这一风格的缘由。
李方膺爱梅成癖,故有“平生知己”之印,以画梅自喻其憨直、倔强、满怀正气之个性,“孤干长招天地风,香心不死冰霜下”,袁枚的话可谓知己之言。
渭川千亩册页(十二开)水墨纸本1739年作题端:渭川千亩。
晴江题。
钤印:大开笑口题识:1.朝阳鸣凤。
写于四隅颐。
晴江。
2.夏雨连朝不出门,淋漓墨竹两三根。
遥知蒋径盈千亩,洗净尘氛见碧痕。
乾隆四年六月,写于济南雨窗。
晴江。
3.三径千竿竹,青门一亩瓜。
布衣无所用,便是老生涯。
晴江题。
4.种竹养鱼。
晴江题。
5.伶伦伐竹到昆仑,西使张骞得蒜根。
遥知十万崎岖路,只合丹青供墨痕。
李晴江自号墨梅和尚。
6.暑气熏蒸不可遮,偶然画出野人家。
无数清风无数竹,山童溪畔抱西瓜。
乾隆四年六月,自临清巡漕回济南,途中写此。
晴江。
钤印:竹窗、古之狂也、嘂一、小李、木头老子、路旁井上、以酒为名、晴江写生此墨笔花卉册,十二开,每开纵25.5厘米,横31.6厘米。
再识“画梅奇才” 李方膺
再识“画梅奇才” 李方膺作者:付佳佳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付佳佳(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摘要:李方膺是清代“扬州八怪”画家之一。
他在画梅方面有极深的艺术造诣。
其梅花作品构图形式新颖独特,以直笔绘梅,崇尚水墨至上,讲究诗书画印在画面上的完美结合,讲求追新竞奇的审美趣味。
他的墨梅艺术革新了传统墨梅画的章法范式,为后世艺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李方膺;梅花;艺术风格;文人画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226-03收稿日期:2016-02-12基金项目:本文系扬州大学扬州八怪研究所第四批规划选题之一(2015YZBG01)翻阅有关研究八怪的文献资料,无论是李玉棻的《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还是凌霞的《天隐堂集》、黄宾虹的《古画微》,研究“扬州八怪”的学者均将江苏南通州(今江苏南通)人的李方膺列入“扬州八怪”之一。
探究其“怪”名由来的原因,除了和李鱓、郑燮一样,是广义的扬州人(雍正三年,通州始脱离扬州,升为直隶州)外,其次是人品、画格和其他七人相当。
扬州八怪的画家们均提倡以自然为师,追求标新立异的绘画风格,提倡自立门户,绘画思想亦是极具创造性。
李方膺(1697-1756)亦是这追求创新,极具艺术个性的群体中的一员。
他梅、松、菊、兰、竹等皆擅长描绘,尤以梅花描绘的最多。
他的梅花曾被郑板桥夸赞“为天下先”,扬州八怪的另一位成员李鱓也称赞他的梅花“纯乎天趣,元章、补之一辈高品”,袁枚更是评论其画梅奇绝。
李方膺现存的传世作品中,几乎有近一半是以梅花为表现题材的。
乾隆二十年时,他创作了《梅花卷》并在其上题字曰“余性爱梅,即无梅自可见而所见无非梅,日月星辰梅也,山河川岳亦梅也,硕德宏才梅也,歌童舞女亦梅也。
触于目而运于心,借笔,借墨,借天时晴和,借地利幽僻,无心挥之,而适合乎目之所触,又不失梅之本来面目。
不如回家卖梅花——扬州八怪之李方膺
不如回家卖梅花——扬州八怪之李方膺2015-07-23 12:01 | 豆瓣:这么那时候李方膺在合肥当县官。
清代合肥为县制,属庐州府管辖,为府下第一大县。
官场惯例,年关各县都要向知府送年礼。
此事不可怠慢。
光阴荏苒,年尾将至,积年老吏、师爷们就在提醒了:大人,好准备年礼了!李方膺赶紧去准备。
果然备了份重礼,两挑担子,四个人吭哧吭哧抬,抬到知府堂前,红布一掀,众人扭脸忍笑,知府大人面色发青——却是两大坛子酸白菜。
知府心想这家伙名不虚传,果然是只刺儿头,越老越不修。
也罢,过完年再细细调教便是。
过了年,知府约李方膺喝茶,李方膺就来了,知府拿些淡话说着,李方膺只是木头木脑。
知府只好活跃气氛,邀李方膺下围棋:呀,盛世太平,天下无事,今日春和景明,听说李大人棋艺不凡,不如切磋两盘?两人就把棋下起来。
看看天日过午了,衙门里静悄悄的,阳光照进窗子,杨花雪扑了进来,落到棋盘上,黑的愈黑,白的愈白。
李方膺摸摸胡子,揉揉鼻子,左边屁股抬抬,右边屁股抬抬,好像凳子上长了刺。
也不知是大人这棋篓子臭得狠,还是大人今早没刷牙口气重,棋局没过半,李方膺就站起身来,拱拱手道,下官有事,今后再奉陪大人吧!扬长而去。
这一年没过到头,一日,省里下来了官兵,把李方膺从县衙里抓走了,罪名是囤米、受贿、贪赃。
被抓的还有两个老仆,三个老头瘦骨伶仃,白发萧疏,被壮汉们脚不沾地拖拽而去,好比老鹰抓小鸡。
李方膺的官司审了三年,最后查无实据放人,官已没了,人灰了心,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幸亏画画是行家,便卖画过活去了。
成为后世所说“扬州八怪”之一。
李方膺少年时曾立下人生目标:“奋志为官,努力作画。
”说什么“琼林春宴马蹄空,天下英雄入毂中。
”他爸对此很不以为然。
李爸爸尊讳李玉宏,大半生当个小官,有时还要自己下田。
半业农田半业儒,暮年才做到福建按察使。
雍正七年,李爸爸奉召入京觐见雍正帝。
雍正帝推恩及子,要给李方膺官做——传说李爸爸跟雍正未登基前有旧交。
李爸爸大吃一惊,说我家四个儿子,就这娃最不适合当官,皇上,他憨啊!皇帝说,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当官的嘛,朕看这孩子不错。
清代诗画家李方膺生平简介
清代诗画家李方膺生平简介李方膺(1695~1755),中国清代诗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
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
为“扬州八怪”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代诗画家李方膺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李方膺生平简介李方膺,清朝时期著名的诗画家,更是“扬州八怪”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李方膺的资料。
李方膺,字虬仲,号晴江,又号秋池,白衣山人等,今江苏南通人。
因遭诬告被罢官,于是寓居于扬州借园,以卖画为生。
李方膺,1697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
绵延了七代的诗书家风,使李方膺很早就已经精通诗文、书画等,可以说是博学多才。
1728年,雍正皇帝实行全国荐才,李方膺由于贤良方正,也受到了举荐。
一年后,李方膺跟随父亲一起进京,受到雍正的接见后,就被任命为沿海地区的知县。
1730年,李方膺远赴山东担任乐安知县。
不久后,乐安发生了水灾,许多百姓们都因此失去了家园,情况十分紧急。
李方膺作为知县自然也是十分担心,于是没有经过朝廷的同意,就私自下令开仓赈济。
此举虽然缓解了灾情,但是遭到了青州府的弹劾,不过上司认为李方膺此举有功于民,反而提任了他。
后来李方膺由于为人刚正不阿,上书反对垦荒令,触怒了自己的上司,于是被陷害遭罢官。
被罢官之后,李方膺就寄居在南京。
那个时候李方膺与诗人袁牧还有纂刻家沈凤交往十分密切。
三人经常相约一起出游,于是常常被世人称为“三仙出洞”。
1754年,李方膺由于身体不适,离开了卖了5年画的南京返乡。
第二年,就因食道癌病逝了。
李方膺作品李方膺作为著名的诗画家,他的作品自然是有诗有画。
今天我们主要要讲的李方膺作品主要以他的绘画作品为主。
李方膺被罢官后,就在南京、扬州等地卖画,与金农、郑燮等人交好。
李方膺主要是比较擅长画梅、兰、菊、竹、松、鱼等,他的画能自成一格,于是就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细看李方膺许多的绘画作品,我们会发现李方膺最爱画梅。
公元1754年,正是李方膺被罢官,在扬州卖画期间,当时他的生活非常贫苦。
直上天河到九阍——读李方膺《双鱼图》轴
摘要:“扬州八怪”是活跃于清代“康乾盛世”之际的一个画派。
他们为人个性张扬、清高狂放,为艺领异标新,承上启下,开辟了中国书画艺术的新天地。
李方膺是“扬州八怪”中一位极具个性特色的代表人物。
他几度为官,却因为人耿直、不善逢迎而屡遭诬陷罢官,最终心灰意冷,远离仕途。
此种经历对他孤傲个性的形成起到了很大影响,并在其书画艺术中得以展现。
但是,起初李方膺也是满怀热血,心忧天下,希望博取功名,经世治国,为民造福。
本文所述《双鱼图》正是创作于李方膺再度入仕前夕,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之情跃然纸上。
关键词:扬州八怪;李方膺;《双鱼图》1领异标新二月花清代“康乾盛世”之际,伴随着清帝南巡,扬州凭借水运之便和漕盐之利,一度成为南北通商巨邑、东南经济重镇。
繁盛的商业经济、耽嗜风雅的盐商巨贾、活跃的文化氛围等诸多因素招致“天下名士,半在维扬”,也造就了异彩纷呈的扬州画坛。
在此背景下, “扬州八怪”异军突起,独领风骚,为清代画坛注入一股新风。
“扬州八怪”是一个极具独创性的书画家群体,主要以陈撰、金农、郑燮、李鱓、高凤翰、华喦、李方膺、黄慎、高翔、汪士慎、罗聘、杨法、闵贞、边寿民、李葂等为代表人物。
生活中,他们或官场失意、或终生布衣……虽饱尝人间冷暖,却常怀忧国忧民之心,将对现实社会的愤懑赋于作品之中,使作品突破程式化更具人性化。
艺术上,他们诗文书画笔随心动、抒情达性,不随时俗、不绳常规,追求“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
其作品多以泼墨写意花鸟画为主,并参入金石书法,诗、书、画、印融会贯通,开一代之新风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李方膺(1695-1754),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是“扬州八怪”中一位极具个性特色的代表人物。
他出身官宦之家,曾先后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因遭诬告被罢官,以卖画为生。
与李鱓、金农、郑燮等素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
“扬州八怪”之李方膺
“扬州八怪”之李方膺
李方膺(1697——1756),江苏南通人,字晴江,小字龙角,号虬仲,秋池,白衣山人。
柳园、借园主人。
善画松、竹、梅、兰等。
“扬州八怪”之李方膺——“倔”出来的怪才画家
四君子册页
李方膺虽为“扬州八怪”之之一,但他在扬州的时间并不多,除了与李鱓、郑板桥等几人有交往外,其他一些“怪”可能并未见过面。
只有从广义上说,他才算得上是扬州人,因为他的故乡南通州在雍正二年被改成了直辖市,不再受扬州府的管辖。
“扬州八怪”之李方膺——“倔”出来的怪才画家
《古松图》
李方膺的怪来自于他的倔脾气,他专门找别人不画、不能画、不屑画的来画,画梦梅、疾风、破盆、弱兰,把自己的“倔”全部在绘画中释放了出来,终成扬州一怪。
别出心裁一枝梅
李方膺一生最爱梅花,画梅花直至生命尽头,在他的传世作品中,将近一半是梅花题材,单从创作数量上也能说明他对梅花的钟爱。
“扬州八怪”之李方膺——“倔”出来的怪才画家
《墨梅图》
他的儿子李霞曾经作诗曰:“一枝一蕊带烟霞,绘事由来属我家。
忆昔先君交海内,子才(袁枚)子外是梅花。
”说李方膺一生除了袁枚这个朋友外,就是梅花了。
虽然很夸张,但也反映了李方膺爱梅花之深。
乾隆二十年(距李方膺去世仅一年),李方膺在一幅《梅花卷》上题句,细述了自己对梅的喜爱:“予性爱梅,即无梅之可见而所见无非梅。
日月星辰梅也,山河川岳亦梅也,硕德宏才梅也,歌童舞女亦梅也……知我者梅也,罪我者亦梅也。
”在他眼中,世间万物都成了梅花,他住的地方也命名为“梅花楼”,简直是“梅痴”!
你喜欢。
胸怀君国 忠贞滂沛 笔发天机 简净充和——我说扬州八怪之李方膺
[ 中图分类号 ]K 8 2 5 . 7 2
“ 画史从来 不 画风 ,我 与难处夺 天工 。”似乎 成 了 惠万 民之胸 魄 、 气象之折射转 映也 !是 以其 画泱 莽豪 瀚 ,
李方 膺风竹 专擅 、胆 敢独造 的宣言 与铁证 !然 遍览 仲虬 真气 鼓荡 ,于滂沛 淋漓 中 自见 风标 。其 意不在 与芸芸 画
能之 作也 ,观 其所 画 、味其情 致 、会 其气象 ,非为 画而 君 国”的教 育 ,其根 在儒 ,以学 为骨 ,绘 事乃 是其童 稚
画也 !乃发抒性情 ,寄兴托怀之具也 ! 要之 , 晴江非徒 画师 也 , 乃胸怀天下 , 存远志 、 负奇气 , 之好 、学余之乐也 ,同平常孩童无异 、 与通见 士子同习。
长歌 当哭 , “ 停车郭外 泪潸然 ,父老情 多马不前 ” 、 “ 一 其美 , 而味其艰难苦愤也 !其简笔怡性之作 , 则天机灿 然 , 腔热血来 时满 , 两鬓寒 霜去 日悬”, 后 世吟咏亦 当泪下 。 灵苗 自发 , 和雅怡悦 、 逸兴遄飞 , 虽一枝一叶 、 断干残花 ,
终生所作 , 纵观晴江一生所历 , 风竹之存实是无 梅 、 兰、 师 争美 ,而 以其气 象高迈 ,不拘成 规远 出于丹 青之外 而
松、 菊、 竹, 及其他诸卉 , 甚至游 鱼 、 人物等 皆为李 氏所擅 。 独标 土林 。 是 以其所与游者 , 亦 皆磊磊 丈夫 、 落落高士也 。
直气横行翰墨端——李方膺及其书法述评
直气横行翰墨端——李方膺及其书法述评直气横行翰墨端——李方膺及其书法述评吴旭春18世纪清朝中叶,画坛上出现一个重要的群体:扬州八怪。
其思想性格和书画风格,均有异于封建正统,带有明显的叛逆性和独创性,对近三百年来的书画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而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是南通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之一。
李方膺虽画、书、诗皆有较高成就,对后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却一直缺少研究评介,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才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
而至今为止,学者们关注研究较多的是其成就最高的画,对其书法则无人涉及,这不能不是一个遗憾。
本文在各位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其书法特点及艺术思想做一评述。
一、李方膺的生平经历李方膺,字虬仲,号晴江,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出生于通州的一个书香门第[1],其别署很多,如秋池、衣白山人、抑园、仙李、成村、觉道人、借园主人等。
纵观其一生,为官和作画是其一生中最主要的两个内容。
正如其二十一岁入学时为自己设立的目标:“奋志为官,努力作画。
”[2]其一生按照人生经历及艺术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自李方膺出生至举贤良方正。
是他亦耕亦读随父游宦的青少年时期。
李方膺祖上曾是仕宦门第,其太高祖和高祖在明代先后任工部郎中和建昌知府,到其父亲李玉鋐时,已降为半耕半读的书香人家。
李方膺自幼便接受了半耕半读的家庭教育,成年后他曾奉父命绘《三代耕田图》,有题诗云:“半业农田半业儒,自来家法有规模。
耳边犹听呼龙角,早起牵牛下绿芜。
”真实反映了其少年时的生活境况。
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其父玉鋐方乡试中举,随后又中了进士,才又恢复了李家仕宦门第的地位。
这一时期,方膺大多居于通州老家,勤奋于读书和绘画,21岁入学,30岁时,方膺随同父亲宦游闽南,雍正六年(1728)被福建延津邵道魏壮保举贤良方正。
方膺自小立志功名的心胸受到父亲的不小影响,而其父清正为官的思想也直接影响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
李方膺【古代诗人简介】
李方膺【古代诗人简介】李方膺(1695~1755)清代画家。
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乳名龙角。
通州(今江苏南通)人。
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扬州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以卖画为生。
与李鱓、、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生平李方膺出身官宦之家,好友称其为唐代名相邺侯(非蜀汉李泌)之后,其六世祖曾任明户部郎中,父亲李玉鋐历任两广及云南知县、知府,后转福建粮驿道,主管粮政、交通,两度任京官,后任福建按察使。
雍正六年(1728)雍正帝为更新吏治,实行全国荐才,李方膺以“贤良方正”受到举荐。
次年,李玉鋐到京城述职,三十四岁的李方膺随父进京。
觐见时,雍正皇帝怜悯李玉鋐年老,问:有儿子和你一同来么?”对曰:“第四子方膺同来。
”问:“何职,且胜官否?”对曰:“生员也,性赣,不宜官。
”雍正笑曰:“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
”即召见,特旨交主管河南、山东的河东总督田文镜委派为沿海知县。
雍正八年(1730)李方膺任山东乐安知县。
当年夏秋之际,乐安大水成灾,万家漂橹,情势紧迫。
李方膺未得上司批准,开仓赈济,下令动用库存皇粮一千二百石,以工代赈,募民筑堤,缓解了灾情。
但随即因私开官仓被青州府弹劾。
总督田文镜未予置理,反而称赞李方膺胆识过人,有功于民。
灾后,经实地考察,李方膺写下《小清河议》、《民瘼要览》、《山东水利管窥》等著作。
雍正十年(1732)因功升任莒州知州。
雍正十二年(1734)他奉调返任乐安知县,同年冬改任兰山知县。
雍正十三年(1735)他因反对新任总督王文俊的垦荒令,上书直陈弊端,触怒上司,被罢官入狱,成为当时震惊朝野的“兰山冤案”。
民哗然曰:“公为民故获罪,请环流视狱”,兰山、莒州一带农民成群结队,自带鸡黍米酒前往青州监狱探视。
梅痴——李方膺
梅痴——李方膺梅痴——李方膺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文章来源_网络李方膺(1695年—1755年),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
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
中国清代诗画家、官员,为“扬州八怪”之一。
为官刚正不阿,廉洁爱民。
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为官时'有惠政,人德之',后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南京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常往来扬州卖画。
与李鱓、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
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有《风竹图》、《游鱼图》、《墨梅图》等传世。
著《梅花楼诗钞》。
善画松、竹、兰、菊、梅、杂花及虫鱼,也能人物、山水,尤精画梅。
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粗头乱服,不拘绳墨,意在青藤、白阳、竹憨之间。
画梅以瘦硬见称,老干新枝,欹侧蟠曲。
用间印有〖梅花手段〗,著名的题画梅诗有〖不逢摧折不离奇〗之句。
还喜欢画狂风中的松竹。
工书。
能诗,后人辑有《梅花楼诗草》,仅二十六首,多数散见于画上。
李方膺 1752年作墨梅立轴李方膺是我所见过的画家之中最痴迷梅花的,没有之一。
墨梅图纸本 125.6x42.9cm 故宫博物院藏三清图册 25.3x32.5cm李方膺一生最爱梅花,画梅花直至生命尽头,在他的传世作品中,将近一半是梅花题材,单从创作数量上也能说明他对梅花的钟爱。
李方膺爱梅成癖,爱得如痴如醉。
那年到安徽滁州代理知州,到任就前往醉翁亭,在欧阳修手植梅树前铺下红地毯,纳头就拜,爱梅至极可见一斑。
三清图册 25.3x32.5cm三清图册 25.3x32.5cm墨梅李方膺所画的梅花用笔苍劲老辣,构图简练疏朗,挥毫纵横,水墨淋漓,枝干瘦硬,花蕾了了,有大片的留白。
苏东坡是画梅的绝顶高手,但郑板桥被李方膺的梅花深深吸引,竟如此叹曰:“东坡,与可畏之”,评价之高,无以复加。
【扬州八怪】李方膺的故事
【扬州八怪】李方膺的故事李方膺是清朝著名画家,为通州人氏,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扬州八怪之一。
后寓居金陵借园的时候,又号借园主人。
公元1695年,李方膺在一个官宦世家出生。
在这样的一个家庭出生,自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雍正六年之时,雍正帝更新吏治,实行全国荐才,李方膺因为“贤良方正”的美誉,受到举荐。
雍正七年,李方膺陪父亲李玉鋐到京城述职,觐见时,雍正帝怜惜李玉鋐年老,便关怀的问道,是否有孩子陪他同来。
李玉鋐答曰:“第四子方膺同来。
”雍正帝问:“何职,且胜官否?”又回:“生员也,性赣,不宜官。
”雍正笑曰:“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
”于是特别召见李方膺,随后特旨交主管河南、山东的河东总督田文镜,此后被委派为沿海知县。
而这个时候李方膺踏入官场,已经三十四岁。
此后李方膺历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
为官之时为国为民,尽职尽责,因此又有“有惠政,人德之”的美誉。
雍正八年,三十五岁的李方膺出任乐安知县。
李方膺到任的当年,就遇到乐安大水成灾,百姓受灾严重,可谓万家漂橹。
出于情势急迫,李方膺在没有得到上司批准的情况下,就下令动用库存皇粮一千二百石赈济灾民。
他又下以工代赈之令,招募民工加筑堤坝,灾情得到缓解。
事后李方膺被青州府弹劾私开官仓,幸而总督田文镜明事理,不仅没有处置他,还赞誉其胆识过人,救灾有功。
经过这次灾祸,李方膺总结各方面问题,写成《小清河议》、《民瘼要览》、《山东水利管窥》等著作。
雍正十年升任莒州知州,两年后又返任乐安知县,同年冬改任兰山知县。
雍正十三年,在任职兰山知县之时,因为反对新任总督王文俊的垦荒令,而触怒上司,最终被罢官入狱。
李方膺反对垦荒令是有原因的,在不符合实际情况下,实施此项政令,不仅不能缓解民生之苦,甚至还会加重人民负担。
当时许多百姓,听到李方膺被下狱问罪之后,都纷纷上言:“公为民故获罪,请环流视狱”。
农民们成群结队,自发结对前往探望,被阻。
百姓们就将带来的钱物粮食扔进监狱高墙,将带来的酒坛留在监狱大门外。
李方膺《潇湘风竹图》散议
则自恃佷用之病多……作诗,不可以无我, 无我则剿袭敷衍之弊大。”图其《续诗品》 专门辟有“着我”之章,在袁枚看来,所谓的 “我”“个性”无非就是作者自己本人所具 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独特的一种艺术 表现方式。 从 上面的 论 述 对比 李方膺 的 诗画,我们 应该能够总结出,李氏之创作正合乎袁枚之旨 要,怪不得两人成为好朋友。而李方膺死前则 以生平行状托付袁枚,冀袁氏以文传李氏之 名,这更能说明李方膺与袁枚关系之不一般。
之属麻集,晴江不为动。太守驰檄促之,晴江贻地方忧。王怒,劾以他事,狱系
之……”⑨
从 袁氏记 载 来看,李氏 所为 全为百姓着
眼,但也大略反映出李氏行事之随意。或许此
事李氏尚处道德之高地,后世研究者难以置词
于其中。《李晴江墓志铭》中的另一事则完全
暴露出其随自己之性、不假思索之弱点:“性好
五、余论
研 究 绘 画 史常 常遇 到 有 关“ 真 实 ”的 困 惑,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常常混杂融合在 一起,让人无法辨识清楚。在艺术评论中,评 论家在无法分清两种真实的情况,很难判断 作品的高低。在李方膺的这幅风竹图中,我们 似乎不能用艺术史的真实标准去判断李方膺 的诗与画。李氏恰恰用一种历史学家看来“说 谎”和“浮夸”的手法来烘托自己的激烈情绪, 从而塑造了一个艺术的真实— 一个艺术家 性情的真实流露。
李方膺(扬州八怪)百龄图
李方膺(扬州八怪)百龄图
款识:写于左柏山房晴江李方膺
题跋:晴江花卉不多见此幅与李复堂绝相似盖风气熏习同声相应,籍知其出于晴江手笔题署谐音吉语亦足见豪墨淋漓兴高彩烈之致焉一九九二年秋深启功获观于浮光掠影之楼
李方膺,字虬仲,号晴江,江苏通州人。
傲岸不羁,“扬州八怪”之一。
此画款题为:“一百乙十有零图”,“一百”者,一株百合,“乙十”者,一块拳石,“有零”者则有灵芝之意,另有一丛萱草,寓“焉得萱草,可以忘忧”也。
寻常祈福祈寿之作,画得如此秀逸雅致,墨无焦浓,色皆清淡,让我们看到了“扬州八怪”文人书卷气的另一面。
李方膺官临沂知县时,忤上司下狱。
后代理潞州知府,又被诬陷罢官。
经历宦海浮沉,饱尝世态炎凉,愤世疾俗自是难免。
但终究是文人士子,儒雅之气尚存,非复不读诗书,只以剑拔弩张、惊世骇俗为能事。
此画可证。
李方膺仕莒州
作者: 陈秉坤
出版物刊名: 临沂大学学报
页码: 70-71页
主题词: 李方膺;莒州;清朝雍正;禊湖;仙李;州志;续修;能书;柳园;郑板桥
摘要: 我国清朝著名的书画家,与郑板桥齐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能书善画,享誉文坛,但他在官场上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却鲜为人知,史书上也很少有记载,这就是他曾在莒担任过三年莒州知州。
莒志称他:“在莒三年,狱庭蓬蒿,万民称颂”。
李方膺(1695—1754),字虬仲,号晴江,又署柳园、禊湖、借园、白衣、仙李、桑宁子、木子等,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
《莒州志》载,李方膺出身宦门,生平性格傲岸不羁,磊落梗介,自幼具才名而不求功名进取,厌科举,但喜书画,尤以松、竹、梅称绝。
其父李玉宏,官至福建省按察使,颇得清朝雍正皇帝的宠信。
李方膺一生未进过考场,厌恶官场生活,可他由一介布衣而一度步入仕途,这完全是由一个偶然的。
扬州八怪李方膺书法
扬州八怪李方膺书法
诗、书、画中,李方膺以其画成就最为卓著,影响最大,然其书法成就亦不能忽视。
虽然李方膺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非常之少,成幅的书法作品更是凤毛麟角,在周积寅先生在其所编著的《李方膺书画集》中,只收录一幅书法作品(图1),然而方膺众多绘画作品中的题画诗却为我们保留了他的诸多墨迹。
张彦远云“书画用笔同法”,作为其绘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膺的题画书法与其绘画紧密相连,相得益彰,不可分割。
李方膺的书法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题画书法上。
其书法的发展进步与绘画的发展也保持着同步,通过对其题画书法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书法特征及风格演变。
图1、行书诗轴
图2、《花卉册》题款 1724年上海博物馆藏
图3、《花卉册》题款 1724年上海博物馆藏
图4、《百花呈瑞图》题款 1736年南京博物院藏
图5、《双松图》题款 1745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图6、《兰花》题款 1753年安徽省博物馆藏
图7、《竹石图》题款 1743年浙江省博物馆藏
图8、《苍松怪石》题款 1753年广州市美术馆藏。
李方膺画竹,纵横豪放、墨气淋漓
李方膺画竹,纵横豪放、墨气淋漓
画坛的“扬州八怪”都是被大家所熟知,今天要介绍其中的一位,他既没有在扬州居住,也不曾久居扬州卖画,那为什么要把他列入八怪之一呢,是因为他的人品和画品与其他七人相当,顾在其中,他就李方膺。
李方膺在雍正年间曾是一位官员,他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爱民如子,但是多次被诬陷,甚至咣当入狱。
之后他辞官回乡,以卖画为生。
李方膺擅长画梅兰竹菊松,尤其喜爱画梅,也许是因为梅花傲雪凌霜的精神吧。
他的作品独具特色,自成一格,既有传统的笔墨功力,又有自己的风格,其作品是非常令人回味无穷的。
他去官后在金陵居住,经常去扬州卖画,因此结识了像李鱓、金农、郑燮等大师,他们彼此互相切磋画技,谈诗论画,大师们都很欣赏李方膺的绘画作品和他的人品。
郑燮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我们都知道郑板桥的竹子画得一绝,但他也非常欣赏李方膺的画作,还多次落款题诗。
另外李方膺与当时文坛泰斗袁枚交往甚密,他去世后请袁牧为他写墓志铭。
文人墨客都是被彼此的才华所吸引的,结交的友谊深厚。
好的作品一起欣赏,希望大家喜欢,谢谢点赞评论和关注!。
画梅充饥——李方膺和他的《墨梅图》
画梅充饥——李方膺和他的《墨梅图》
李湜
【期刊名称】《紫禁城》
【年(卷),期】1990(000)006
【摘要】李方膺(一六九六至一七五四年),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等。
江苏南通人。
其父玉鋐,官至福建按察使。
雍正七年(一七二九年)他随父入京朝观皇帝,意外地得到一官半职,从此步入仕途,先后担任过山东乐安县知县、兰山县知县、【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李湜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助理馆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8.74
【相关文献】
1.李方膺的画梅艺术研究 [J], 钱志扬
2.再识“画梅奇才”李方膺 [J], 付佳佳
3.梅枝傲然亮风骨——王冕《墨梅图》的审美内涵赏析 [J], 齐光雄
4.群芳斗艳许寒梅──记王兰亭和他的《王兰亭画梅集》 [J], 于志学
5.从变体画《墨梅图》对比看潘天寿艺术思想 [J], 林浩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李方膺的介绍
李方膺(1695~1755)清代诗画家。
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乳名龙角。
通州(今江苏南通)人。
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扬州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以卖画为生。
与李鱓、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生平简介:
李方膺,1697年生于南通州一个书香世家,其六世祖曾任明户部郎中,父亲李玉两度做过京官,后任福建按察使。
绵延七代的诗书家风,使李方膺受到完备的教育,能文、能诗、能书、能画,博学多才。
1728年雍正皇帝为更新吏治,实行全国荐才,李方膺以“贤良方正”受到举荐。
1729年他随父进京,受到雍正召见,特旨交主管河南、山东的河东总督田文镜委派为沿海知县。
1730年李方膺任山东乐安知县。
当年夏秋之际,乐安大水成灾,万家漂橹,情势紧迫。
李方膺未得上司批准,开仓赈济,下令动用库存皇粮1200石,以工代赈,募民筑堤,缓解了灾情。
但随即因私开官仓被青州府弹劾。
总督田文镜未予置理,反而称赞李方膺胆识过人,有功于民,1732年又将其提任莒州知州。
李方膺赴任后,通过深入调查,深以莒地因历经战乱、地震、天灾,人口凋敝,典籍散失为憾。
认为莒地“而数千百年以来,圣贤所居,豪杰崛起,忠孝节义,以及文人才士,炳炳火良火良,多可纪者。
若缺而不修,非所以彰往事,示将来也。
”因此,他“在州修乐安志毕,又题修莒志。
”利用政事所有遐余时间,和当地饱学之士战锡侯、陈有蓄、李嗣洙等,广为搜罗史志典籍残篇,重加考订,错者叙之,疑者阙之,诞者削之。
历经一年而成稿。
但未及付印,1734年他奉调返任乐安知县,同年冬改任兰山知县。
1735年他因反对新任总督王文俊的垦荒令,上书直陈弊端,触怒上司,被罢官入狱。
成为当时震惊朝野的“兰山冤案”。
兰山、莒州一带农民成群结队,自带鸡黍米酒前往青州监狱探视。
狱吏不许他们见李方膺,老百姓就把带来的钱物、食品往监狱的高墙里扔,留下的酒坛子把监狱的大门和甬道都堵住了。
次年五月李方膺奉诏出狱,入京觐见复职。
1739年后,父母相继去世,按照当时的制度,他又离职在家服丧六年。
艺术喜好:
李方膺喜画风竹。
他的《潇湘风竹图》画一方丑石,几竿湘竹,竹梢弯曲,竹叶向一个方向飘动,显示出狂风大作的情景。
画上小题诗:
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工。
请看尺幅潇湘竹,满耳丁东万玉空。
李方膺画风竹是有深刻寓意的,他在另一首题《风竹图》中写道:
波涛宦海几飘蓬,种竹关门学画工。
自笑一身浑是胆,挥毫依旧爱狂风。
《苍松怪石图题诗》
君不见,岁之寒,
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
青春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
饱经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
迥干春风碧云里。
诗作精选:
《题画梅》
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转乾坤属画家。
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墨梅图》
十日厨烟断米炊,古梅几笔便舒眉。
冰花雪蕊家常饭,满肚春风总不饥。
《竹石图》
人逢俗病最难医,岐伯良方竹最宜。
墨汁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
《题画中松》
一年一年复一年,根盘节错锁疏烟。
不知天意留何用,虎爪龙鳞老更坚。
《游鱼图》
三十六鳞一出渊,雨师风伯总无权。
南阡北陌槔声急,喷沫崇朝遍绿田。
《无题》
露压烟啼未有涯,通州城外夕阳斜。
饶他虎口浑身胆,依旧风中一叶槎。
自古沧江多险阻,几时笛管许梅花?
案前幸有玲珑月,长照春秋万物华。
《出合肥城别父老二首》
其一
罢官对薄已三年,故国他乡两挂牵。
行李一肩淝水外,计程千里海云边。
风尘历遍余诗兴,书画携还当俸钱。
莫道劳生空自负,几人游宦得归田。
其二
停车郭外泪潸然,父老情多马不前。
茅店劝尝新麦饭,桑堤留看小秧田。
一腔热血来时满,两鬓寒霜去日悬。
不是桐乡余不住,双亲墓上草芊芊。
《庐州对薄三首》
其一
堂开五马气森森,明决无伦感更深。
关节不通包孝肃,钱神无籍谢思忱。
官仓自蓄三千秉,暮夜谁投五百金。
能使余生情得尽,拂衣归去独长吟。
其二
三年缧绁漫呻吟,风动锒铛泣路人。
是我不才驱陷阱,信天有眼鉴平民。
情生理外终难假,狱到词繁便失真。
念尔各收囹圄后,老亲稚子泪频频。
其三
公庭拥看欲吞声,愁听羁囚报姓名。
万口同词天尺五,片言示法眼双明。
肯从世道如弓曲,到底人心似水平。
两度寒温诸父老,却因对薄叙闲情。
其四
红尘白发两无聊,赢得归来免折腰。
七树松边花满径,五株柳外酒盈瓢。
是非终古秋云幻,宠辱于今春雪消。
莫笑廿年沉宦海,转从三黜任逍遥。
《鲇鱼图》
河鱼一束穿稻穗,稻多鱼多人顺遂。
但愿岁其有时自今始,鼓腹含哺共嬉戏。
岂惟野人乐雍熙,朝堂万古无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