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对深圳地区影响共17页文档

合集下载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21
1.城镇化的内涵和标志
素养凝练
22
2.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1)社会经济发展是促进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主要表现在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化的
影响,见下表。
产业
影响
第一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
产业 转移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从事加工制造、 第二
12
知识清单三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镇成为人口生产、生活、_休__闲__娱__乐____的中心
影响
导致___人__居__环__境____质量普遍下降;给城市就业和__配__套__服__务____造成

很大压力,引发了诸多问题
要在产业支撑、___社__会__保__障_____、人居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 解决 到“城”的转变;建设生态城市、田园城市、_智__慧____城市,走健康、持续、 途径清单二 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阶段
特点
工业革命前
发展极为__缓__慢__
工业革命后
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比重___迅__速__攀__升____
二战后
涌现出世界级大城市→城市群→大都市带。世界六大都市带:美国东 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欧洲___西__北__部___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 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北美___五__大__湖__沿__岸___大都市带、我国 __长__江__三__角__洲____大都市带
提示 郊区化城镇总人口增加,逆城市化城镇总人口减少。
11
2.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速度的区别。 提示 前者主要是由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镇化水 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镇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城 镇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镇化速度快,但城镇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深圳改革开放前后变化(与“深圳”有关文档共10张)

深圳改革开放前后变化(与“深圳”有关文档共10张)
景象,无处不透露着勃勃生机。 即便是见证了特区的发展与成 长的拓荒者们,看到这一奇迹 也感慨不已。
第6页,共10页。
去深圳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 室九空人离去,村里只剩老和小。”这首民谣, 是对改革开放前的深圳的真实写照。当时,深 圳没有大学,没有自己的报纸、广播和电视, 仅有的文化设施是一个新华书店和一家五十年 代盖的剧院。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还只是一个鲜
城区居民住宅,都是成片的新式的五六层以上的楼宇,内设若干单元套房(二房一厅)、三房二厅、四房一厅),旧式瓦房已不存在。
内设若干单元套房(二房 驻足现在,回顾过去,是为了深圳更加不凡的将来。
岁月如流,深圳经济特区25岁了,深圳改革开放已三十余载了。
一厅)、三房二厅、四房 深圳在年届而立的成长岁月里,一直伴随着“深圳的个唱”。
第2页,共10页。
与今日的经济特区深圳相比,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只是 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那时的房屋结构形式基本上只 深圳在年届有而立两的成种长岁月,里,即一直纵伴随向着“深式圳的屋个唱”和。 大齐头屋。本地人(讲粤语的人) 的住房,多为纵向式,入大门为厨房,接着是天井,越过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还只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渔村;上世纪70年代初期温州人 还不得不在它乡偷偷摸摸做小工匠。
——以深圳为例
第五组组员:蔡换琪、曾清妮、罗徽花、唐嘉惠、徐小玲、叶海航、 霍锐河、周祖坤
第1页,共10页。
岁月如流,深圳经济特区25岁了,深圳改革 开放已三十余载了。从一个渔火薄田的边陲小镇发 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 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创造了罕见的工业化、城市化 和现代化发展速度。 然而,一个令中国骄傲的深 圳,是否可以不断更新其崭新的面貌呢?思维总需 要先行一步,走在发展之前。驻足现在,回顾过去, 是为了深圳更加不凡的将来。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发展产生诸多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以实证数据和案例加以支撑。

一、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城市化带来了人口集中,形成了大规模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企业招聘和配置优质人才,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例如,中国的沿海发达城市如深圳和上海,因人口集聚而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和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吸引了大量优秀企业和高新技术的研发机构。

这些城市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增长,还对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城市化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减少了农村就业压力,同时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精细化、高效化的农业转型,提高产出效能,提升农业附加值。

农业现代化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农机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科技服务业等。

这种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使得经济发展更加可持续,同时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收渠道。

三、城市化推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改善,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领域。

城市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提高了城市的竞争力。

四、城市化促进投资和消费城市化加快了市场的扩大和商品需求的释放,推动了投资和消费的增长。

城市居民收入相对较高,消费需求更为旺盛,这就催生了各类商业设施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比如购物中心、餐饮、旅游等。

同时,城市化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不论是来自国内还是国外的投资,都为经济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机遇。

五、城市化带动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的人口和企业集聚在城市中,形成了庞大的创新人才集群。

这种人才集聚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深圳城市更新的蝶变——解读深圳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深圳城市更新的蝶变——解读深圳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深圳城市更新的蝶变——解读深圳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摘要:城市更新,是城市化快速扩张之后,城市发展寻求再生空间的必要手段,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经阶段。

深圳凭借改革开放,成为全国城市化发展领先地区,深圳城市更新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贡献,同时也逐步显现出一系列问题。

2016年深圳市政府施行“强区放权”改革,2019年国务院推进“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客观上为深圳城市更新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可以说,目前深圳城市更新面临的困境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需要从顶层制度上做出变革。

本文将结合深圳城市更新发展的特有历史进程,通过“三个阶段”梳理当前困扰深圳城市更新发展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挖掘内在逻辑,通过“五个转变”深入解读下一阶段深圳城市更新工作的重点,并以“四个持续”提炼深圳城市更新实现蝶变的可持续路径。

关键词:蝶变;政府主导;市场运行;片区统筹;有机更新。

一、深圳城市更新已经走过的三个阶段特区成立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深圳城市建设很快由快速扩张阶段进入到存量发展阶段,城市更新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经过近40年酝酿发展,深圳积累了大量城市更新实践经验,已将城市更新常态化、制度化,并成为国内城市更新发展的引领者。

总的来说,深圳城市更新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80-2008年的起步探索阶段、2009-2016年的成熟完善阶段、2017年以后的重组升级阶段。

(一)起步探索阶段(1980-2008)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两次城市化转地,深圳迎来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城市建设用地由1979年的3平方公里增加到2006年的729.08平方公里,且头一个五年的年均增长率一度高达88.8%,后期逐年下降,至2006年下降到3.7%。

深圳市政府于1991年5月24日成立了旧村改造领导小组,推进了一批旧村改造项目实施,其中以泥岗村、赤尾村、上步旧村、渔民村、蔡屋围等为典型案例。

2004年10月,深圳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办公室设立,《深圳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出台,改造对象拓展至城中村、旧城、旧工业区三种类型,方式拓展至全面改造(拆除重建)和综合整治两种。

深圳城市的历史变迁

深圳城市的历史变迁
深圳城市的历史变迁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四十七分。
归附时代
即未独立建县时代,史前—公元1573年) 距今四、五千年的夏、商年代,生活在深圳区 域的百越部族,称为“南越部族”。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 郡三郡,谪徙50万人进行开发,这时属于南海郡 的深圳.
宋朝期间,深圳不但是中国南方海路贸易的重 要枢纽,而且是食盐产区,香料亦很出名。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四十七分。
与今日的经济特区深圳相比,旧时的深圳只是一个人烟稀少 的 边陲小镇
那时的房屋结构形式基本上只有两种,即纵向式屋和大齐头 屋。
本地人(讲粤语的人)的住房,多为纵向式,入大门为厨房, 接着是天井,越过天井是正厅,厅后是卧室,卧室有楼廊。 富裕之家,再加一天井,天井前建一厅一房。前者称纵向式 “二进”,后者称“三进”。建筑材料多以三合土(黄泥、 沙、石灰)砌墙,房顶光线极暗。客家人的住房,多为大齐 头式,一进门为厅,两边为厢房,用作卧室及厨房,以靠墙 开一小窗和明瓦采光,光线不足,建筑材料与本地人建材相 同。
元朝,这里出产的珍珠,已十分著名。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四十七分。
建县时代
建县时代(公元1573年—1841年)明万历元年,
朝廷取“革故鼎新,转危为安”之义,在东莞守御千户所 基地进行扩建,建立新安县治。范围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 香港地区,经济上以产盐、种植茶叶、香料和稻米为主。 清朝初期,为防郑成功及明代遗民在沿海进行抗清活动, 实行沿海省份内迁50里的“迁界”之举,新安县有2 /3的土地曾一度纳入东莞县,后至康熙23年始复原 界。
1985 年的笋岗路
1988 年的翠园住 宅区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四十七分。

城市化进程中的深圳速度表现与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的深圳速度表现与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的深圳速度表现与分析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特区实验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速度和表现。

本文将从深圳城市化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速度表现和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深圳城市化进程中的特点和影响。

一、深圳城市化的历史背景及发展阶段深圳位于中国广东省,1979年被确定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从而开启了深圳城市化进程的新纪元。

此前的深圳是一个边陲小渔村,人口规模较小,经济基础薄弱。

随着改革政策的逐步放开,外资投资进入深圳,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化进程得以迅猛发展。

深圳的城市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9年至1990年,这个阶段主要是外商投资和引进技术,推动了深圳与国际接轨。

大量的外资投资进入深圳,工业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迅猛增加。

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至2000年,这一时期深圳进一步加强了对高技术产业的引进和培育,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和金融业方面,使得深圳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

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至今,深圳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质,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企业落户。

二、深圳城市化的速度表现深圳城市化的速度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化率的快速提升: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而深圳的城市化率在短短几十年间实现了迅猛提升。

根据数据显示,1990年深圳的城市化率仅为21.7%,而到了2019年已经达到了85.8%。

这一数字表明,深圳的城市化进程速度之快是非常惊人的。

2. 人口增长的迅猛: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特区实验区,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

根据数据统计,1979年深圳只有30多万人口,而到了2020年已经超过了1300万人口,人口增长迅猛。

这也意味着深圳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力量非常强大。

3. 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深圳在城市化进程中注重先进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着眼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化对深圳地区的影响

城市化对深圳地区的影响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 规划术语》的定义,城市化是“人类 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 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 转化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 善的过程。”这一定义更为准确和全 面地反映了城市化的本质特征,表现 在: (1).揭示了城市化产生和发展的深层 原因。 (2)突出了城市化的经济特征 (3).说明了城市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 程。
2.5特殊政策
深圳市是我国最早、最大的经济特区,自1980年成立起, 一直实行特殊的市场经济体制,其市场经济下的特殊政策 成为深圳市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区成立伊 始,政府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在企业经 营管理、税收、土地使用、外汇管理和产品销售方面给予 优惠,从而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外资,为经济腾飞创造了 机遇,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城市交通建设未能与城市发展功能良好结合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血脉。深圳市建市以来,城市 交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其城市化的快速发 展水平相比,城市交通建设未能与城市发展功能 良好结合。深圳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引起城市 机动车辆增长迅速、人们机动化出行程度大幅提 高,由此导致城市交通日趋拥挤,城市环境质量 恶化,原有的城市交通规划建设显得标准偏低。
城市化的本质特征
1.以人口转移和集中为前提 城市化首先表现为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和集中的过程,即人 口从平面无限分散向有限空间集聚的过程.具体地说,就 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它是随着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自发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是农村的强大“推力”和城市的强大“拉力”共同作用的 结果。 2.以经济活动的集聚为主要内容 城市化是一个经济活动和资源要素集聚的过程。主要表现 在四个方面:一是要素的集聚,无论是人力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还是物 质资本,都会不断地集聚于城市;二是生产的集聚,首先 是第二产业的集聚,随后是第三产业的集聚;三是交换的 集聚,城市不仅能为人们的交换提供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 和各种中介服务机构,还能提供便利的交通、信息条件: 四是消费的集聚,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交换集聚必然导 致消费活动集聚。

深圳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深圳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深圳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深圳作为中国经济特区之一,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然而,这种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下面我将对深圳现状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应对措施。

首先,深圳的空气质量受到严重的污染影响。

由于大量的机动车辆和工业排放,深圳的空气中存在大量的细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据统计,深圳的空气污染指数常年处于不良水平,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其次,水污染也是深圳当前面临的问题之一。

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周围环绕着大量的河流和水体,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快速发展,大量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海洋中,导致水质严重恶化。

此外,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建设活动也引发了水土流失等问题。

此外,垃圾处理是深圳亟待解决的另一个环境问题。

随着人口数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深圳的垃圾产量不断增加,但有效的垃圾处理系统却比较薄弱。

大量的垃圾被填埋或焚烧,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空气污染的加剧。

针对深圳现状的环境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体系的建设,引入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对空气、水质等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其次,应加强大气污染治理,限制机动车辆的数量和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排放治理力度,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和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

然后,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应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推广生态建设和植被覆盖,加强河流和海洋生态的保护和恢复。

最后,在垃圾处理方面,应推动垃圾分类制度的建立和全面实施,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鼓励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再生利用。

总之,深圳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但通过加强环境监测、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处理等措施的实施,可以实现深圳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理ppt课件

城市地理ppt课件
此图为81年的华强北
• 与现在高楼大山鳞次栉比,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经济特区深圳相比,过去的
深圳(至少在改革开放之前)真的可以用不毛之地来形容。
• 本图即为82年的深南大道。可以看出来四周没有高楼只有荒地,一派荒芜的景象,谁能想到如今辉
煌的深圳。
• 过去,深圳人口稀少,1979年深圳常住人口为31.41万人,其中大部
深圳城市化的影响因素
一、资本积累
在推动深圳快速城市化的诸因素中,资本积累是第一位的因素。深圳城 市化过程中实现的资本积累,来自直接和间接投资两部分。在直接投资 方面,深圳依靠持续、大规模的外引内联;在间接投资方面,金融业发 挥了极大的作用。
二、经济增长
美国地理学家布莱恩贝利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的城市 化程度之间有某种联系。由于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提高;变动 了的需求结构必然带动投入和产出结构相应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 业大规模转移,由此城市化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经济持续 快速发展。GDP从1980年的2.7亿元增长至2000年的1665.47亿元,人 均GDP从1980年的835元增长至2000年的3.97万元,年均增长率高达 39.1%和21.9%。
经济
深圳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国际门户,已发展为有 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的“深圳速度”。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 好的城市之一。深圳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份,位居全国大中 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
过去的深圳
以前,深圳是一个小小的渔村 ,到处都是低矮的平房,没有一处柏油 马路,最繁华的地方,就是东门那一边;华强北,就是一座座平房拼 起来的一条小巷,街上 非常冷清;深南大道,只是一条窄得不能再窄 的一条小路,只能供自行车通过;深圳的夜晚,只有零零星星的灯光, 显得非常得寂寞,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 要和地上的灯光做伴。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姓名:赵裕军单位:常州市第三中学邮编:213003地址:常州市博爱路154号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第2课时、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教材中完整地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

本节课的所有内容都与生活密切联系,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环境与人类密切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②城市环境问题;包括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③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1.了解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掌握城市环境问题。

2.了解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明确我国今后城市发展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其解决途径的探究、体验、收集、处理信息,分析常州地区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究其解决城市化问题的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认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辨证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注家乡城市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②分析当前城市化一些不良倾向,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三、教学重点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环境问题。

四、教学难点: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学生分析1、思维特征:高中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已经对新的学习方式有所适应,具备了一定的地理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适当完成资料收集和自主合作学习的任务。

2、知识背景:在学习了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的基础上,能理解城市化过程给人们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具备一定的人文地理的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

3、生活经验:随着常州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学生对生活的周围环境有深刻的亲身感受,能较好地把地理基本理论和原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六、教法与学法1、教法:(1)指导自主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前布置学生开展调查,调查常州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调查研究,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思维能力和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深圳崛起的经验与启示

深圳崛起的经验与启示
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 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径的法宝。 思想解放的本质:,就是要突破思想障碍,树立 一个新的判断是非的标准。这也是历史上每一次 思想解放的共同点。
第一次思想解放
时间:上世纪70年代末,1977-1978, 树立了实践标准: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决要
5. 深圳成功的主要因素
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的政策 解放思想是用足、用好和用活政策的关键 市场造就繁荣 开放导致进步 政府促进发展 毗邻香港的独特区位优势 移民多元的独特文化魅力 经济特区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
二、解放思想的几个问题
1.改革开放30年三次思想大解放
任何一次伟大变革都首先来自思想解放。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是党的思
—— 江泽民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 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 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 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 众以蓬勃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实践,为我国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锦涛(2010)
展。 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政府维护公平;市场追求效率。
7. 进一步发展策略
四个提高:
提高知识水平(加快发展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 提高技术水平(技术水平、资讯化水平)。 提高管理水平(放得开,管得好)。 提高政策水平。邓小平:一个地区工作好不好靠政策,
政策对头,工作就好做,政策不对头,工作就做不好。
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与经济转型(1985-1992)
1988年,“蛇口风波”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发表重要讲话 1992年,“股票风波” 1987年,GDP突破50亿元 1989年,GDP突破100亿元 1987年,出口大于进口,扭转贸易逆差 1988年,出口总额居大陆大中城市第二 1992年开始,出口总额居大陆大中城市第一

城市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城市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城市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是重工轻农、重厂轻城的不均衡政策造成的。

在1949—1978年的30年里,由于当时内外条件的限制和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

众所周知,发展重工业所要求的资本供应量是很大的。

为此,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为满足工业化资金需求的农业政策,具体来说是利用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集中了农民的全部剩余劳动和部分必要劳动,每年大约350亿的资金集中于国家财政,投资于基本建设项目。

60年代,国家开始调整生产力布局,通过大规模的“三线建设”,调整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的重心开始向中西部转移,在客观上也带动了西部工业的发展和一批新兴城市的建立。

但是,当时的指导思想是“备战备荒”,工业发展是按照“山、散、洞”的要求进行布局的,工厂的建设与城市建设脱节,国有企业社会化、福利化的倾向在当时很严重。

无论是城市规模的扩大还是新兴城市的增多,都未能使城市的多功能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是典型的城乡隔离制度,严格限制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广大的农村和众多的农民被游离于工业化过程之外,使大量的农村人口拥挤在狭小而落后的生产空间。

1958年以后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进行严格限制。

而且,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城市发展的推动力是政治目标,采取的是行政手段,城市化的内在机制十分薄弱,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并未使城市化按其本身固有的规律正常健康发展。

三是非农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工业化运动,将一个完整的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两个环节:首先实行职业转换,即人口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实现非农化;然后实现地域转换,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实现城市化。

非农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内作“钟摆式”流动的半城市化人口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滞后的最直接的体现。

回过头来看,“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教案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教案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趋势。

让学生认识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2 教学内容:城市化的定义与类型全球城市化的趋势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概述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城市化的概念和全球城市化趋势。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4 教学资源:图片资料: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景观。

世界城市化趋势的数据图表。

1.5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展示城市化景观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城市化的兴趣。

讲授:介绍城市化的定义、类型和全球城市化趋势。

讨论:分组讨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章: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市化对土地、水资源、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城市化对土地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土地退化等。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水资源供需矛盾、水污染等。

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空气质量等。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栖息地破坏、物种灭绝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城市化过程中的自然环境问题。

2.4 教学资源:案例资料:介绍具体城市化过程中的自然环境问题。

相关研究论文或报告:提供更深入的分析。

2.5 教学活动:讲授:介绍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案例分析:分组分析具体城市化过程中的自然环境问题。

讨论:总结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原因。

第三章: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市化对人口、经济、文化和政治等社会环境要素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城市化对人口的影响:人口迁移、人口结构变化等。

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化、就业机会等。

城市化对文化的影响:文化交融、传统习俗消失等。

城市化对政治的影响:城市治理、政策制定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城市化对社会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城市化后深圳社区集体经济的转型思考

城市化后深圳社区集体经济的转型思考

城市化后深圳社区集体经济的转型思考李红梅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深圳社区经济传统发展模式发展手段单一、经济效益低下、抗风险能力差,与周边产业关联度低等弊端逐渐显现,日益成为制约转型发展的障碍。

本文旨在通过对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运用社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及相关理论依据,对城市化后社区集体经济的转型发展进行分析,提出重构社区发展内部机制、优化外部环境、设立服务引导平台、创新多元发展模式四点主张。

关键词城市化社区集体经济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发展城市化以来,深圳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在全球经济危机和产业加速转移外迁的双重压力之下,辉煌20多年的租赁经济已经难以为继。

危机和困境表面上看是各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无地可用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停滞不前,甚至逆势倒退,实质上是传统的经营模式与新政策新形势不相适应。

目前,各级党委和政府,包括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已经认识到了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因地制宜进行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宝安区和龙岗区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加以鼓励和扶持。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对社区集体经济这几年来的遭遇和实践有着更为直接的体察体验,对其未来的出路和方向也有着自己的思考思虑。

谨撰此文,试对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历程、城市化后社区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加以分析,结合社区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些理论和政策法律依据,对城市化后社区集体经济的转型发展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一、城市化前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一)深圳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改制情况深圳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与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的变革是息息相关的.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罗湖区是国内社区股份公司最早发源地。

1992 年深圳开始农村城市化改造将特区内4。

6 万农民转为城市居民;2003 年全面启动农村城市化改革,特区外18 个镇全部改为街道,218 个行政村改为居委会,2004 年底为特区外27 万农民办理了“农转非”。

深圳市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纲要-16页文档资料

深圳市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纲要-16页文档资料

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总体规划纲要(2019--2019)为全面完成城中村(旧村)(以下统称“城中村”)改造,加快城市化步伐,推动特区内外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中村地区与城市其它地区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促进国际化城市、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特制定本纲要。

一、深圳市城中村改造面临的形势深圳建市以来,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但是,我市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明显受到土地和空间、能源和水资源、人口和劳动力以及环境承载力这“四个难以为继”的制约,特别是由于我市过去的城市建设主要着眼于在“增量”土地上做文章,城中村这样的“存量”土地没有纳入城市建设的统一布局和开发。

经过多年的累积,违法建筑和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最复杂、最集中的矛盾和问题。

城中村不仅村内环境难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难以获得持续提高、许多村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阻碍了城市结构的完善和土地使用效益的提升,侵蚀了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并以其违法经营的手段破坏了城市的公平发展环境和法制管理秩序,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距甚远。

根据继续承担“改革创新排头兵”的历史使命,努力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要求,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率先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积极创新发展机制,并先后作出加快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进程和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进城中村改造的重大决策。

同时,我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规划和国土管理体制的改革,特区内外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以及房地产市场日趋成熟理性,也为城中村改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我市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已迫在眉睫,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全面推进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意义,努力为改造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为深圳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要求,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为核心,结合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和特区外新城建设,长期、持续、全面开展城中村改造,不断改善城市运行机制,为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深圳城市更新及相关政策解析

深圳城市更新及相关政策解析

一、城市更新的意义及现阶段形势分析
(三)现阶段形势分析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2014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讲话,表示要严 格限制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他指出,中国城市建设无序发展,原因就是没有 控制好开放强度,没有划定城市开放边界。中国东部三大城市群发展要以盘活土 地存量为主。除生活用地外,原则上不再安排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新增建设 用地。
市长许勤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4年存量建设用地占土地供应总 量比重达到70%,2015年要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加快城中村、旧工业 区和旧商业区改造,加大违法建筑查出力度。
一、城市更新的意义及现阶段形势分析
(三)现阶段形势分析 2012年和2013年这两年,通过城市更新累计供应土地405公顷,收缴 地价156.52亿元;2013年城市更新投资额365.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 资比例从2009年的3.9%上升到14.6%;2014年,投资总额已经达到400亿 元,占到全市固定资产总额的15.6%。2014年,城市更新推向市场的商品 房除去回迁给业主但不算原业主的,净剩余的预售量是256万平方米,占 全市批准预售量的35%,今后将不断增加。 结论:城市更新越来越得到政府和市场重视,并且在土地市场发挥 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城市更新的意义 对于政府:
可建设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需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来实现GDP。
对于深圳市来讲意义重大:
2005年至2011年,深圳市以4%的建设用地增量,推动GDP的增长达133% 。现在深圳全市土地面积仅为1991平方公里,人均用地只有133平方米,其中 生态保护线范围用地974平方公里。到2020年,可供新增建设用地只有不到59 平方公里,因此面对经济要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出现难以为继的情况 ,只能通过盘活存量用地来实现。

深圳:糊状城市

深圳:糊状城市

[ UED ] 108 | 08 | 2017近30年来,伴随改革开放所发生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国大都市已经形成了一些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既具有西方近现代城市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些共同特征。

同时,由于上述过程发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受到全球化和信息化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强烈影响,并且基于中国地域和社会历史的特性,中国的大都市空间也表现出与西方大都市不一样的形态特征,其中以深圳为代表。

1980年建市之初,深圳还是一个人口不足30 000、建成区面积不足3km 2、全市生产总值(GDP)不到1亿美元、只有两三条街道的边陲小镇。

而至2012年,深圳全市总人口则达到约1 600万人,其中常驻人口约1 000万人;建成区面积约900km 2;全年生产总值(GDP)约为2 000亿美元,人均GDP 约20 000美元,每平方公里产出超过1亿美元;全年进出口总额4 700亿美元,金融资产8 000亿美元,深交所全年新增上市企业129家,为全球第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 300万箱,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四;在深投资世界500强企业达189家。

伴随深圳城市的高速增长,深圳城市形态既与西方大都市近一百年来的集中-分散-再集中的波浪式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典型 “碎片化”特征(高度流动性、离散化、虚拟化等)相一致。

另一方面,深圳的城市形态也表现出一些非常有趣的独特性,诸如:模糊不清的空间状态、有黏性的空间组合机制、弹性生长、高度城市活力、自适应的形态变化、复合的流动性、市场化和非市场化机制的混合等,可称之为“糊状化”特征。

西方大都市空间的碎片化西方传统城市受郊区化的巨大影响,形成了所谓“后城市”或“后郊区”状态,表现为间断的、不连续的城市景观;这种断裂的后城市景观不再由相邻的自然深圳:糊状城市Shenzhen: A Gelatinized City文_张宇星 客座主编,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深圳市罗湖区政协副主席物体构成,而逐渐变成无形网络系统。

第二章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第二章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2.运用相关资料,概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差异。

3.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城镇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

一、城镇化1.含义: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表现(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3)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4)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5)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发生显著变化。

3.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2)城镇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

(3)城镇的兴起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判断1.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水平一定增加。

( × )2.城镇化水平越高,工业化水平就越高。

( ×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1.世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特点工业革命前发展极为缓慢工业革命后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比重迅速攀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趋势:世界级大都市→城市群→大都市带。

世界六大都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北美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我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2.发达国家的城镇化(1)城镇化水平大多在75%以上。

(2)有些大城市由于过度扩张,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3.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1)城镇化水平比较低。

(2)城镇化水平很不平衡,有虚假城镇化或“滞后城镇化”等问题。

4.我国的城镇化(1)状况: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2)意义: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拉动了生产与消费,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