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公开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12课《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12课《古诗二首》一、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本课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12课,内容为《古诗二首》。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诵读《静夜思》和《春晓》两首诗歌,感受古人诗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诵读《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4.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抽象的情感表达。
•通过朗读诗歌,感受其中的美妙之处。
二、教学安排1. 教学准备•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材料准备:准备课本中《古诗二首》的内容。
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介绍本课要学习的《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世界。
第二步:学习1.教师朗读《静夜思》,学生跟读。
2.解释词语、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分组演练朗读《春晓》,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学生自由朗读并感悟诗歌之美。
第三步:拓展开展诗歌创作活动,让学生尝试写下自己的小诗歌。
三、教学反思与评价1. 教学效果评价•多角度观察学生的表现,包括诵读、理解和表达等方面。
•综合评价学生对《静夜思》和《春晓》的掌握情况。
2. 教学反思•是否简单清晰地解释了文本内容,确保学生理解。
•是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课堂互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引导他们欣赏和理解古诗之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小池》教案
《小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古诗《小池》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中的一首古诗。
它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这首古诗通过对细流、树荫、水面、小荷、蜻蜓等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的勾画了一幅初夏风景画,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在古诗中初步的感受夏天的美丽景色。
[教学目标]1、认识“露”“柔”等生字。
2、培养孩子朗读古诗的兴趣,并使孩子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的朗读使孩子能很好的体会古诗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学过好几首古诗,你们还记吗?谁来给大家背一背。
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大家都喜欢读古诗,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小池》。
2、板书课题:教师一丝不苟地书写,边写边告知学生:字要写得横平竖直,端端正正才好看。
3、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题目。
“池”是翘舌音。
我们来看看大屏幕,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小池?——“小池”指的是小小的的池塘。
二、介绍作者多媒体出示作者简介。
过渡:了解完作者,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学习。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蜻蜓)(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
2、诗人怎么将这些景物描写进诗歌当中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
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好,开始吧,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3、读完了吗?读完以后,请在诗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圈完之后再读几遍,认识这些生字朋友。
4、可以把这首诗通顺的读下来吗?一起来读一读。
5、大家读书多认真啊!生字宝宝也忍不住要和大家交朋友了,(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我们快来拼一拼,读一读,大声叫出生字宝宝的名字吧。
①“惜”——组个词:爱惜、疼惜、怜惜,怎么记住这个字?小结:用心去疼,用心去爱,这就叫“惜”。
所以旁边是个竖心旁。
②(出示:“阳”、“阴”:这两个字不同在哪?)把“日”换成“月”就是——“阴”。
小结:阳光下亮堂堂,月光下阴森森,熟字换部件,一下记两个。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小池》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20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小池》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泉、流”等7个生字;会写“无、树”等5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小池》。
图文结合,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感受诗中蕴含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会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上节课今天我们学习了白居易的《池上》,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诗:《小池》,板书:小池,学生齐读课题。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荫、小荷、蜻蜓)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
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
4.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泉、流、爱、柔、荷、露、角。
指名读,正音,再指名读,分男女生比读赛,全班齐读。
(2)并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部编版⼀年级下册语⽂《古诗⼆⾸(池上/⼩池)》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教科书分析: 1.课⽂的两⾸古诗,分别是唐代⽩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的《⼩池》。
《池上》叙述的是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个可爱的顽童形象;《⼩池》则描绘夏⽇的⼀处由泉眼、流⽔、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景,富有夏天⽣活情趣。
诗歌语⾔浅显易懂,朗朗上⼝,有利于学⽣诵读理解。
2.课⽂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中华传统⽂化的熏陶,⼜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结合了解诗句内容。
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道开”表现得不够,⽽且没有“开”;《⼩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显得“⼩池”不⼩。
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由两⾸古诗组成,但⼀篇课⽂相对⽽⾔是⼀个整体,从优化的⾓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等。
学情分析: 1.在学习这篇课⽂前,学⽣已经通过课⽂和语⽂园地,学习了10⾸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是不容易理解,甚⾄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具体情况采⽤不同的策略⽅法进⾏教学。
教学⽬标: 1.借助汉语拼⾳,能正确朗读课⽂,背诵课⽂。
2.图⽂结合和结合⽣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孩顽⽪、天真的形象以及⼩池夏⽇美景。
3.能正确认读“⾸”等12个⽣字新词,正确读记“泉⽔”等8个词语。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古诗两首小池》教案
小池教课目的:1、认识 4 个生字。
2、理解要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指引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绘的情形,培育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味。
教课要点:指导学生正确、流畅、有语气地朗诵古诗。
教课难点:理解诗中描绘的境界,领会大自然的漂亮风景。
教课过程:一、创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漂亮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老是那么和睦的相处,使大自然这样的漂亮。
从古到现在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叹过大自然的万物。
如我们刚学过的(1)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我们看到了春风的神力。
(2)宋朝诗人王令笔下的《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又把我们带到了花开花落三月-(3)还有头几日我们学过的南宋诗人翁卷写的《农村四月》中的《农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等等,让我们走过了春季,又步入了四月初夏节气,过渡:今日我就再来学习一首描绘初夏节气的诗句《小池》。
二、初读诗,感觉境界。
1、有累积过这首诗的吗?背给大家听听。
2、好多同学都熟习这首诗,其实它描绘的就是一处初夏的小池塘(出示课件)。
美吗?有名的宋朝诗人杨万里当年看到了这个小池塘,在四周的光景映托下,被深深的吸引、沉醉,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吟诵的诗句《小池》。
3、介绍作者:杨万里是南宋有名诗人,最善长写山川诗,一世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4、听录音范读。
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读诗的停留与节奏。
5、学生自由试读。
你能试着读一读吗?6、相机认识生字及纠正字音。
(惜露蜓。
重申l ǜ字的读音)师(方才老师听同学读,有几个字不太准,在这里再重申下。
)7、生再读。
请同学们再读一下古诗,注意生字,注意读诗的语气和节奏。
8、指生读。
三、理解诗,意会境界:1、整体发问:在诗中都描绘了哪些光景?(板书:泉眼树阴小荷蜻蜓)2、理解一、二句古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chí shàng 池上xiǎo wá chēng xiǎo tǐng,t 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bù jiě cáng zōng jī,fú píng yī dào kāi。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两个僧人坐着下围棋,竹树树阴遮盖了棋盘。
再无他人能在竹林外见到他们,人们在竹林外的话可以听到两位僧人微小的落子声。
xiǎo小chí池sòng宋•yáng杨wàn万lǐ里quán泉yǎn眼wú无shēng声xī惜xì细liú流,shù树yīn阴zhào照shuǐ水ài爱qíng晴róu柔。
xiǎo小hé荷cái才lù露jiān尖jiān尖jiǎo角,zǎo早yǒu有qīng蜻tíng蜓lì立shàng上tóu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篇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2:古诗二首小池-【省一等奖】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2:古诗二首小池-【省一等奖】优质教案《小池》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
古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
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学文,会心涵咏,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
在语文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形成能力。
感悟古诗,学生通过把一首首诗句想象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他们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引领学生读出诗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
【教材分析】《小池》是北京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围绕“美丽的景色”专题的《古诗二首》中的一首古诗。
诗人杨万里通过对初夏时分大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诗人悠闲惬意、心情愉快。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幼儿园就对古诗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只是流于背诵。
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诵读,结合诗句想象画面,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之美、自然之美、心灵之美。
【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会写“无”“才”“尖”“立”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初步感受夏日的美好和小池的美丽。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学习重难点】1、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2、难点:结合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2【教学过程】一、插图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小朋友的绘画作品,请你猜猜他画的是哪个季节?(出示学生绘画作品。
)生:观察图片,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2、看到这幅图,如果请你给图配首诗你想配哪首?生:诵读:《绝句》《村居》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生:背古诗《春晓》4、画家可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人可以用诗抒发自己的情怀。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部编版
举例解释:
-对于“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泉眼”,教师需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其为何物,并解释“惜”字表达的情感。
-在朗读指导中,教师需示范正确的节奏和语调,让学生模仿并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教师应设计情境,如户外观察自然,帮助学生将诗中的描写与实际感受联系起来,加深对意境的理解。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部编版。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学习古诗,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文学素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提升环保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部编版。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学习古诗《小池》,理解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意境,掌握生字词,如“泉眼”、“流”、“树阴”等;学习古诗的朗读节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通过分析诗句,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自然之美,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小池》是一首描绘夏日池塘景色的小诗。它是如何运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清新脱俗的景色的呢?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具体的古诗。通过分析诗中的字词和句子,理解诗人是如何观察自然,并将这些景色转化为诗行的。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泉眼无声惜细流”和“树阴照水爱晴柔”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片和实际情境举例,帮助大家理解这些诗句的意境。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小池)》活动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 12 课《小池》活动设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发生在池边的有意思的古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同学们齐读课题《小池》。
请同学们打开书,先听老师读古诗。
【点击播放朗读音频】大家读得很用心,相信古诗里的词语你一定会读了,我们一起读一读吧!看,这是要会认识的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让拼音来帮忙。
没有拼音帮忙了,老师相信你一定还能读对,自己试试看。
同学们认识了生字,下面我们来体验一下当小小书法家的感觉吧!一起来书写“无”这个字。
让我们一起来书写“爱”字吧!让我们一起来书写“角”字吧!让我们一起来书写“树”字吧!让我们一起来书写“尖”这个字。
请同学们欣赏图画,想想看这小池的水可能是从哪里来的?噢!这个池塘的水是从这个泉眼里流出来的。
细细听听,有声音吗?这就是“泉眼无声惜细流”,你能用不舍的语气读读吗?大家读得真好,你瞧,太阳公公都用那柔和的阳光表扬你们了。
同学们知道红圈里的是什么吗?对的,是树荫,树荫在哪儿呢?对呀,它都映到水面上了!这就是“树荫照水爱晴柔”。
带上高兴的心情,用喜欢的语气读读吧!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两句古诗,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这优美的画图。
对,是荷叶。
你能在插图中指一指那刚露出尖尖角的荷叶吗?对,这就是刚露出尖尖角的荷叶。
为什么蜻蜓是“立”在荷叶上,而不是“停”在荷叶上?“立”在荷叶上描写出了蜻蜓优美的姿态,就像杂技表演一样在荷叶上做着倒立的动作。
这两句的意思就是荷叶刚刚长出一点点,蜻蜓就立在上面开始玩耍了。
多有意思啊,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诗句。
下面我们把全诗连起来读一遍。
品读了这首古诗后,你能结合自己的想象画一幅优美的情景图吗?你的图中都会画些什么呢?荷叶、泉水、大树、蜻蜓、太阳....... 看来同学们读懂这首古诗了,体会到了这首诗里蕴含的美。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2 古诗二首《小池》教案(2课时)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2 古诗二首《小池》教案(2课时)一、教学内容1. 课标要求根据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朗读、绘本、认读古诗《小池》。
2. 教学目标•能够朗读古诗《小池》。
•能够配合图片理解古诗《小池》。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小池》中描绘的场景。
•能够绘画表达《小池》中的内容。
3.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朗读《小池》,理解古诗的内容。
•难点: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古诗内容。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准备一张古诗《小池》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看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图片内容。
2. 学习古诗《小池》•让学生跟读《小池》,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内容。
•讲解古诗中生字的意思。
3. 朗读《小池》•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小池》,引导学生朗读情感。
4. 绘画表达•让学生用彩笔或颜色填充的方式画出古诗中小池的场景。
第二课时1. 复习•让学生回想前一节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复习古诗《小池》。
2. 辅助文章阅读•给学生提供与古诗《小池》相关的短文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更深入。
3. 情感表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小池》的情感。
4. 课堂小结•总结今日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古诗《小池》所传达的意境。
三、教学反思本课程设计的主题为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2 古诗二首《小池》教案,通过两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朗读《小池》,理解古诗内容,通过绘画表达古诗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激发学生对古诗的情感体会。
同时,巩固学生所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小池》中沉静、幽深的意境。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
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课文中的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首”、“无”、“爱”、“角”、“采”、“树”、“尖”7个汉字,背诵课文,了解诗句意思。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的夏日美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的夏日美景。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猜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荷花。
)师:同学们真聪明,就是荷花。
师:你们知道荷花还有什么颜色吗?师:白色、粉色、紫色。
师:看到这么美的荷花,你想说些什么呢?师: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唐宋两位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色说了些什么?2.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师:让我们走进这两首古诗。
师:古诗要读得有节奏,让我们看着停顿符号,把古诗读一读。
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shǒu wú ài jiǎo cǎi shù jiān首无爱角采树尖(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采”的偏旁是“爫”;“树”的偏旁是“木”;“尖”的偏旁是“小”。
(3)指导生字的笔顺。
“无”:横、横、撇、竖弯钩。
“角”:撇、横折、撇、横竖钩、横、横、竖。
2.学习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牛角爱人树荫采药尖尖一角爱心大树采花刀尖三、精读领悟1.师:学完了生字宝宝,让我们走进《池上》这首古诗吧!(播放视频)。
师:“池上”是哪里呢?池塘上。
(1)师:仔细观察图片,图中有什么?小娃、小船、白莲、浮萍、水草。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设计
《古诗二首》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认识本课生字,会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课时】2课时【教具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学生)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教学过程】教学1: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
今天,老师带来一些照片,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这两首古诗。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
5.简介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小池》优秀教案
×写时间
×××
学 科
语文
年级/册
一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人教版
课题名称
小池
难点名称
了解古诗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通过理解古诗的意思,来体会作者描绘的场景,并体会其思想感情,这有一定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理解古诗还不够透彻,无法理解古诗的意思,也难体会古诗所表达思想感情。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简明、生动的讲授教学方法,向学生讲授古诗的意思,让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导入
1、介绍作者。
2、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 讲解古诗的译文
1、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结
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叶才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头。
三、古诗赏析
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四、课堂练习:背诵这首古诗。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小池》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小池》教案古诗二首:《小池》教学目标:1.认识4个新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一)创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2.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引出本课研究的古诗《小池》。
二)初读诗,感受意境。
1.询问学生是否熟悉这首诗,鼓励背诵。
2.介绍诗歌背景和作者___。
3.听录音范读,注意语音语调。
4.学生自由试读。
三)理解诗,领悟意境:1.整体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诗中描写的景物。
2.理解第一、二句古诗,解释泉眼的含义和泉水缓慢流动的意象。
3.理解第三、四句古诗,体会“立”的深意,交流理解。
4.在评议中随机体会“立”的巧妙用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四)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妙,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2.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美丽。
3.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课堂小结:1.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引导学生回顾研究过程,总结收获。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5.蜻蜓站在小荷叶上,你能想象它们会互相交流什么吗?或许它们会说:“太阳真好,让我们享受这美好的一天。
”6.诗人___曾多次写过荷花,就像在上学期积累中的《闲居初夏午睡起》中也描写了荷花一样。
你还记得吗?他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到高兴和欣喜。
7.请大声朗读这首诗的后两句,读出高兴和欣喜的语气。
4.读完整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用泉水、大树、荷花和蜻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表达了他对夏日池塘美景的喜爱。
读诗时应带着高兴和喜爱的语气,品味其中的诗情画意。
部编版《小池》公开课教学设计2
12古诗二首小池教学目标:1.能联系古文字或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识记7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爱、尖、角”。
2.能联系生活,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初夏季节的美好。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2.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初夏季节的美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背诵《池上》导入:夏天的池塘上发生了有趣的事情,夏天的小池塘景色还很美丽呢!和老师一起板书诗题和作者,一起齐读。
板块一:初读古诗,读准读通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着重正音:流(读准声母l)、柔(翘舌音)。
在第四个字后面稍作停顿。
3.齐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古诗的节奏。
板块二:识记生字,了解意思图文对照读古诗,找一找诗人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
在交流中识记生字,了解意思:1.泉眼:(1)联系古文字识记“泉”:上面的“白”表示石洞,下面的“水”表示石洞中流出的泉水。
(2)泉眼,泉水流出来的地方。
泉眼里流出来的水有声音吗?是怎样的?读古诗后指名回答。
(板书)(3)惜:爱惜。
谁爱惜谁?2.树荫:(1)什么是树荫?联系生活说一说。
(1)树荫照在哪里?为什么照在水上?(2)理解“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识记“柔”。
(3)识记“爱”,三个部分加一加。
指导朗读第一句: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宁静,那么温柔,该怎么读?3.小荷、蜻蜓(1)识记“荷”,组词“荷花”“荷叶”。
这里说的小荷,是荷花还是荷叶?(2)荷叶为什么是“尖尖角”?介绍:现在是初夏时节,新长出来的荷叶是卷着的,还没有完全展开。
识记“角”。
(板书)(3)小荷长得高高的,伸到了水面上,就叫“露出水面”。
识记“露”,组词。
(4)小蜻蜓也喜欢这尖尖的嫩荷叶,它停在这刚长出水面的小荷身上(板书),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同桌演一演,想象说话。
指导朗读第二句:多温馨的画面呀!你能读好第二句吗?板块三:配乐诵读,感受美好多么美丽的池塘,多么美好的初夏时节(板书)。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第12课《小池》人教版(部编版)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相关的主题。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次集体朗读。通过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节奏。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尝试背诵所学的诗句。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池》这一古诗。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水池边,看过荷叶和蜻蜓?”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描绘的自然美景。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诗歌朗读节奏:小学生对古诗的朗读节奏掌握有一定难度,教师需通过示范、领读、集体读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
-文化背景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内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需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古诗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古诗文化的初步认识。
举例说明:
-在词汇理解方面,教师可以展示泉眼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从而理解“泉眼”一词的含义。
首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中的生僻词汇和抽象意境确实是个挑战。在讲解“泉眼”、“细流”等词汇时,我尝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效果并不理想。今后,我需要寻找更多直观、生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些难点。
其次,在课堂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古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是对讨论主题不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将在下次课堂中尝试引入一些与古诗相关的趣味话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4.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古诗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教案附设计理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教案附设计理念一、看图激趣,导入课题1、看图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副图画。
小朋友们赶快瞪大你的小眼睛课件出示图片“池塘”图片问:你看到什么了?2、揭题“小池”(1)读题,注意读好“池”是翘舌音(2)随机识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池”字?3、课题拓展:你喜欢这个小池吗?为什么?4、引导再次读题:那咱们就用喜欢的语气来读读课题二、欣赏图画,引学古诗(1、2两行)1、请小朋友猜一猜,这小池的水可能是从哪里来的?学生猜想完毕后,课件展示“细小的泉水从泉眼里流出来”小朋友猜想的都有可能,但是老师告诉你,这个池塘的水是从这个泉眼里(课件指着泉眼)流出来的。
练读“泉眼”2、请仔细观察观察,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1)同桌讨论(2)个别汇报教师作适当的引导细细听听,有声音吗?(引出无声)好好看看,泉水流出的样子?(引出惜细流)3、教学生字“惜”(1)指名读(2)谁能给他找找好朋友(3)看看图,读读诗,是谁舍不得谁呀?4、引导朗读第一行你能用上舍不得的语气读读吗?自由练读个别读齐读过渡:读得那么好,你瞧,太阳公公都放射出了柔和的阳光表扬你们了。
(课件展示柔和的阳光)5、出示“晴柔”引导读准“柔”字6、课件展示“树阴”(1)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学习生字“阴”(2)树阴在哪儿呢?对呀,它都映到水面上了!学习生字“照”(注意翘舌音),你在哪里见到过这个字?7、出示第二行古诗(1)个别读(2)学习生字“爱”①个别读②你能用它来说一句话吗?③在这里,是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阳光?(3)那你就带上高兴的心情,喜欢的语气读读吧!三、出示古诗,绘图体会(3、4两行)1、出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自由读读这两句古诗(读正确)(2)指句读(3)电脑老师范读,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4)指名反馈2、组织学生看诗画图(可以独立完成,也可找几个小伙伴合作完成)3、组织评画,在评议中随机教学生字“露”“立”“露”:(1)谁有好方法记住它?(2)你能给它找朋友吗?(3)借图体会意思“长出来了、冒出来了”“立”:(1)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2)指名表演:谁会做做“立”的动作?(3)引导书写:仔细看看,怎样才能把它写漂亮?范写描红自由练习四、情感诵读,内化意境1、引导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赏读(1)自由练读(读出个性)(2)个别读(集体评议)(3)教师范读(牵引示范)(4)再次个别朗读(尝试品读)(5)同桌互读(扩大朗读训练面)(6)全班齐读(情感共鸣)2、组织背诵五、总结延伸,升华情感1、池塘了除了有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嫩嫩的荷叶,可爱的小蜻蜓,还会有什么?2、换位体验,说话训练你就是只可爱的小晴蜓,你就是条活泼的小鱼儿,你就是这嫩嫩的荷叶……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会说些什么?3、多可爱的小池!多美的小池呀!难怪大诗人杨万里看到后会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古诗引读“杨万里”4、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来感谢一下杨叔叔齐读古诗板书设计:小池(杨万里)泉眼惜树阴爱小荷露蜻蜓立〖设计理念〗《小池》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二册里的一首古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小池》公开课教案
12 古诗二首
《小池》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里。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
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过程:
一、以诗引诗,创设情境
1.(出示配乐课件:吟咏春天。
)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
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赞美它。
(出示配乐课件:夏天情。
)师导言:生机盎然的春天过去,姹紫嫣红的夏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
4.导入新课,揭题。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
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一首名为“小池”的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文题目:小池。
)
5.学生读课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教师导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
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3)自由朗读古诗,要把诗歌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教师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泉”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甲骨文字形像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
本义:泉水。
(2)课件出示“爱”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手捧着东西送给朋友,以此表示友爱、喜爱。
相机用“爱”组词并说话。
(3)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或“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流”“柔”“荷”“露”。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
3.指导学生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1)让我们再回到这个小池塘,去体会它的美。
老师再读。
(2)这首古诗听起来很美,你会读吗?
(3)请你也这样读一读,读出节奏。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5)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对读。
(6)师生接力读,全班接力读。
三、深入朗读,体会诗意
(一)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找出来。
(荷花池、泉眼、树荫、荷叶、蜻蜓。
)
(二)理解诗意。
1.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相机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怎样理解“爱晴柔”?
(2)指导朗读: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到水面,忽明忽暗。
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要读得轻柔、甜美,速度稍慢,饱含不舍之情。
)
(3)指导想象: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些什么?
(4)“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
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这两句诗时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学生交流)
(5)引言:多么细微的画面,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
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①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②配乐读。
2.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
池优美的风景。
难怪诗人要把这样的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试着背诵。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小荷渐渐长大,大家想知道它们在盛夏时节的美丽姿态吗?(出示课件:满池的荷花的图片及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呢。
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
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
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五、写字指导
1.学生仔细观察课后田字格中的“无”“树”“爱”“尖”“角”的字形,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正确、好看,并把自己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补充,重点注意:
(1)“无”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2)观察“爱”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3)“尖”的第一笔是“竖”,“大”要写得舒展。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欣赏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