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2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 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 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ef9011102de2bd970588dd.png)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2021/12/10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示范题2】(2013·南京中考)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
题为“同呼吸共奋斗”。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等。
(1)澄清石灰水法: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是CO2,无现象(xiànxiàng)的是CO。 (2)点燃法:将气体分别在空气中点燃,能燃烧的是CO,不能燃烧的是 CO2。
2021/12/10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八页。
(3)紫色石蕊溶液法: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能使石蕊试液变 红的是CO2,无现象的是CO。 (4)还原CuO法:将气体分别通入灼热的CuO中,出现(chūxiàn)黑色粉末变红
第三页,共三十八页。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xìngzhì)
1.CO2的实验室制取: (1)药品:__大__理___石__或__石__灰__石(主要成分是CaCO3)和______稀_ 盐酸
(HCl)。 (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CO2↑+H2O
题:
2021/12/10
第十六页,共三十八页。
(1)振荡后塑料瓶将________,原因(yuányīn)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实验你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解析】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瓶内的压强减小,软塑料瓶会变瘪。 答案:(1)变瘪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压强变小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新部编本2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新部编本2](https://img.taocdn.com/s3/m/ef8eb40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e.png)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课设计教材剖析:二氧化碳是这部分知识,是除了空气、氧气和水以外,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又一种化学物质,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经过选用生活中一些学生熟习的素材,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及其变化,认识它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培育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并使学生领会到化学的重要性,养成联系实质,学致使用的习惯。
本课的要点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讲课过程中经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本课的难点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响生成碳酸的性质。
在教课过程中,教师可经过实验现象指引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科学研究活动,最后经过学生剖析实验现象,发现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认识二氧化碳的用途。
认识并关注温室效应。
(2)能力目标:经过实验,训练学生实验察看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经过研究活动过程,认识化学学习方法的科学性。
(3)感情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经过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增加对天气的不良影响,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二氧化碳对人类社会既有贡献又有危害的两面性,建立一分为二对待事物的哲学看法。
教课要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课难点: (1) 二氧化碳与水反响原理的研究(2)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课方法:1、察看、剖析、总结、联系实质。
2、教课手段:实验活动与研究、问题与议论、多媒体投影沟通教具准备:1、多媒体协助教课;2、制取二氧化碳简略装置,烧杯、紫色石蕊试液、酒精灯、空矿泉水瓶、纸杯、蜡烛、阶梯、均衡木等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上课从前,我们先来看一部电视剧的片段;视频看完学生观看视频:精心设疑,激了,你知道是哪部电视剧吗?《西游记》中《大闹发学生求知1、播放视频天宫》片段欲,引入课题。
初中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PPT课件
![初中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56f40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6.png)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 味,能溶于水,米对比 空气大,并且自身不燃 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连接仪器 检查气密性 加大理石 加稀盐酸 收集气体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课堂小结
1)反应原理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需要探究制取这种气体所应采用的 实验装置。 3. 需要探究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 所要制的气体。
做下列各个实验,注意观察现象并作好 实验记录
能否生成CO2 反应的快慢
石灰石和盐酸反应 能
适中
石灰石和硫酸反应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能 反应一会,就停止。
能
反应太快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讨论: ▪ 1.为什么不用普通漏斗? ▪ 2.怎样检验制取的气体是
⑴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气 体发生反应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
⑵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气 体发生反应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
⑶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 可用排水法收集。
课堂练习1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有哪些错误? 为什么?请改正?
长颈漏斗没有 插入液面下
没有用向上排 空气法收集
二
氧
化 碳
2)装置图
实
验
室
制 法
3)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4)检验方法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或向集气瓶倒入 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决定于反应物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⑴看反应物的状态:有固体与固 体反应的,也有固体与液体反应的, 还有液体与液体反应的;
⑵看反应的条件:是否需加热, 加催化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参考教案2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参考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6163ba470066f5335b812126.png)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课标要求: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内容与学情分析:O2、CO2是初中学生要求全面、系统认识掌握的两种重要气体,学生在学习了O2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CO2的性质,对氧气的掌握起着巩固和提高作用,也为学生今后学习CO、H2CO3、CaCO3等物质及其衍变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所以本节内容是这一单元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
通过科学课、生物课和前面的学习,学生对CO2并不陌生,知道它能灭火,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从一开始学习化学就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等,可是对于CO2的其它知识还不太了解。
学习建议:1.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探究的方式方法。
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让学生亲自参与,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
其中,采取了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法、练习法等。
2.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掌握获得知识的途径。
本节课引导学生探究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探究。
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相关方程式。
3、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总结并学会研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4、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学会研究气体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前准备:PPT演示文稿、导学案、自制简易天平、试管、导气管、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木条、饮料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学习过程: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一般不可巩固练习:1、CO2的密度与空气相比()(A)比空气大(B)比空气小(C)与空气相等(D)无法判断2、CO2 在水中的溶解性是()(A)难溶于水(B)能溶于水(C)微溶于水(D)易溶于水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将CO2通入水中(B)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CO2倾倒入放着燃着蜡烛的烧杯中(D)将CO2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2课时ppt课件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2课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759f3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0.png)
3.与石灰水反应
CO2+ Ca(OH)2 = H2O +CaCO3 (碳酸钙)
三、CO2的用途
干冰
压缩
雪花状固体
我已经知道:
二氧化碳既不能 燃烧 ,也不
,
这属支于持燃它烧的
性质。
化学
一、CO2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它还有固态和液态。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可以实 现以下转化:
液态二氧化碳
无色
CO 2(气体)
无 色、无味
固态二氧化碳
俗称“干冰”,
易升华,常作
“制冷剂”
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干冰
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CO2覆
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CO2不能支持燃烧
D.干冰升华后不污
染
7、(2012.日照市)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
是 (B )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
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灭 火
人工降雨
工
业
原
致 冷 剂
料
化
工
产
品
温室中气体肥料
的
原
料
交流讨论:CO2二氧化碳用途广泛,请同学们各举出一些CO2应用实例,并指 出这些应用与CO2的哪些性质有关?与同学交流讨论。
1、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
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
A.用来灭火
B.制干冰
C.制汽水
D.制化肥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课堂实验探究,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公开课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77b83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0.png)
课堂练习
1、CO2 在水中的溶解性是( B )
A、难溶于水
B、能溶于水
C、微溶于水
D、易溶于水
2、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D )
A、将CO2通入水中 B、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CO2倾倒入放着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将CO2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反应的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
3、怎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吹入CO2
澄清石灰水
实验探究 1、向试管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 水(溶质为Ca(OH)2)
2、用玻璃管向试管中的石灰水中 吹气(注意:吹气时用力不可过 猛)
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
气体肥料
碳酸饮料
化工原料
交流讨论:二氧化碳的用途与其哪些性质有关呢?
二氧化碳(或干冰)的用途
利用的性质
灭火 气体肥料 汽水饮料 化工原料
制冷剂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参与光合作用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与多种物质反应
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
用途
决定 反映
性质
回顾小结:
CO2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无色、无气味、气体 能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大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CO2的主要物理性质 2、知道CO2的化学性质、有关现象,
会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3、联系生活实际,了解CO2的用途。
危险的菜窖
北方的居民在冬天习惯把蔬 菜储存在菜窖里,但有时发 生菜窖伤人或使人丧命的事 件。后来,人们发现了原因。
八年级化学全册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件初中八年级全册化学课件
![八年级化学全册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件初中八年级全册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eb930b7c1cfad6185fa705.png)
第四页,共十九页。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
结合(jiéhé)认识氧气(物质)性质的思路
•你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了解(常态下): 色 态 味 密度 溶解性
•你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了解:
第五页,共十九页。
探究活动二: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 海水中的水为什么能吸收二氧化碳?
3. ①通过分析、加工处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和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图片, 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活动,体会控制变量、比较与对比、 预测、推理等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③通过交流认识合理使用二氧化碳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辩证关系。形成正确 的资源观、发展化学的社会观、价值观。
第十六页,共十九页。
海水中的水吸收(xīshōu)二氧化碳
第十页,共十九页。
探究活动二: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如何(rúhé)消耗二氧化碳的?
CO2+ H2O == H2CO3
光照
6CO2+
6H2O
===
叶绿体
C6H12O6(葡萄糖)+6O2
第十一页,共十九页。
探究活动(huó dòng)二: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证关系。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发展化学的社会观、价值观。
小组活动要求:
1.小组活动时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团队(同位间)交流,最后进行小组交 流。 2.小组活动时由组长(1号)组织交流,实验长(2号)组织实验,化学用语长(3号) 检 查化学 用语的书写,记录长(4号)组织记录完善导学案(xué àn)的内容。
第十三页,共十九页。
探究(tànjiū)活动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固体
8-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导学案
![8-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05a13af111f18583d05acf.png)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共2课时)第1课时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了解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重点)2.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问题导学:1.莫纳罗亚山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1)你能获得哪些信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何冬季比夏季二氧化碳含量高?(3)二氧化碳连年上升的原因是什么?2.温室效应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是绿色植物的原料,同时,也是“效应”的起因,它的产生除有自然因素外,更多的是人为因素。
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主要途径:三、学情诊断:【诊断1】右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自然界C02的来源途径有______ (任写一点);(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0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_______ (写一点);(3)人类降低空气中C0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02排放,二是增加C0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02的方式或途径。
第1课时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寻找图像中的信息(活动天地6-6)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A. 使用太阳能淋浴器B. 燃烧煤C. 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D. 使用氟利昂作致冷剂2.吸烟的危害之一是烟气中含有能破坏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能力的有害气体,这种气体是()A.氮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气3.一定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工厂的废气B.人们的呼吸作用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4.有效地减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的生态学措施是()A.使用天然气等燃料B.控制全球人口增长C.植树造林,保护森林D.立即减少煤和石油的燃烧5.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停止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上。
初三化学教案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2
![初三化学教案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2](https://img.taocdn.com/s3/m/b89f0bdeb14e852458fb5752.png)
年级学科初三化学课题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2)备课人张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2、进一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全面、客观的认识世界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重点、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课时 1 时间45分钟12 【教学过程】:复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实验室制氧气反应原理: ,收集方法 ,原因是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料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 法收集,原因是 ;3、将二氧化碳通入 中,若 ,证明气体为CO2。
4、将 的木条放在集气瓶 ,若木条 ,证明CO2已经收集满。
【新课教学】: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CO 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溶于水。
2、固态的CO 2又叫 ,它易升华,这个过程是 变化。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向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变为___ 色,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热后,又会由_____色变为___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化学方程式是 2、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可用于鉴别____________。
3、将小白鼠放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过一会儿小白鼠死了,由此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人们在进入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枯的深井时都要做_____________试验。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制汽水 2、灭火 3、制冷剂:如人工降雨,舞台烟雾 4、温室肥料 【课堂练习】 1、1、下列气体中,通常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是( ) A 、CO 2 B 、O 2 C 、H 2 D 、CO 2、已基本干燥的抹灰(氢氧化钙)白墙,住人后往往又会变的潮湿,这主要是由于( ) A 、墙壁中有水渗出 B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有水生成 C 、空气中的水凝结在墙面上 D 、氢氧化钙变成了生石灰和水 3、要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①加入适量紫色石蕊试液 ②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③分别闻气味 ④ 将燃着的木条伸进瓶中 ⑤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中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知识梳理与考查角度例析优质课件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知识梳理与考查角度例析优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2f89088cf84b9d529ea7aa6.png)
上一页 下一页
③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 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碳酸钙,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 Ca( OH) 2 CaCO3 H2 O,利用此反应可以鉴定CO2的存在。
(3)二氧化碳的用途: ①可用于灭火;②做制冷剂、人工降雨; ③制汽水;④可用作温室肥料; ⑤重要的化工原料,制纯碱、尿素等。
•固体CO2,俗称干冰,水升华吸热,做制冷 •一般不能燃剂烧,也不支持燃
•化 学性 质
•与水反应烧:CO2 + H2O === 与石灰水:CO2+HC2上Ca一(OO页3H下)2一==页CaCO3 ↓+H2O
•用途:灭火、保护气、气体肥料
等
结束
Goodbye!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励能力是人自我调节系统中重要 的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具备自我激励能力的人 ,富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家的后院练习棒球。在挥动 球棒前,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击中。男孩子停下来,检 查了球棒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棒的挥球手。接着男孩 子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是很多人并不具备的 ……而许多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发你的想 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可以安排自己的休 整点。事先看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一大段时间让自 己隐退一下,即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如果把困难看 作对自己的诅咒,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己。获得别 人对自己的反映很不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棋局该 由自己来摆。不要从别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感的 降临。你可不要这样。如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以,这 次犯错,是为了下次接受挑战后,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挑战 的勇气。事过境迁,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己 去努力。谁都不可能一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10c8fc1195f312b3169a52d.png)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一、备课标(一)课程标准:“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之(一)“我们周围的空气”3. 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在“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之(三)2.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二)化学具体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组成、性质及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关系,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解释简单的化学问题。
5. 能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6.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进行加工。
10.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
二、备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系统认识二氧化碳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相比于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时的初级阶段,本节课有复杂的的推理论证(现象-实验-结论)和物质(二氧化碳的转化),要求能利用物质性质解释自然现象以及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要求用高关联度的网状思维来形成二氧化碳的系统认知。
在认识物质的方法,思维水平和探究能力上都有更高水平的要求。
教材重点确定为:二氧化碳的性质;重点知识:1.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二氧化碳制备,二氧化碳与水,二氧化碳检验的化学方程式;重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科学探究,经历“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用化学语言表述二氧化碳性质的相关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
重点情感类目标:1.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2. 通过二氧化碳性质进行探究,进一步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化学的应用价值。
九年级化学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优秀课件
![九年级化学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f3c1a2f7ec4afe05a1df23.png)
气体 药品名称 反应原理
反应条件 反应物状态
O2
过氧化氢(双氧水)
CO2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2H2O2
MnO2 2H2O+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常温
固态+液态
气体发生 装置
收集方法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实验步骤
排水取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 瓶中,木条复燃!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二课时
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的方法?
(1)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2)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倡使用新能源
气体 药品名称 反应原理 反应条件 反应物状态
氧气 O2
过氧化氢(双氧水) 二氧化锰
2H2O2
MnO2 2H2O+O2↑ 常温
固态 + 液态
气体发生 装置
收集方法
排水取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中,木条复燃!
验满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
实验步骤 组装仪器—检验气密性—放入MnO2—倒入过氧化氢—收集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结合课本P128和课件中的信息,来自分钟内以小组 为单位交流并填写学案二、2部分对应的问题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 口,木条复燃! 组装仪器—检验气密性—放 入MnO2—倒入过氧化氢—收
药品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选择 备注
碳酸钠 (Na2CO3)和 稀盐酸
反应速率太快
碳酸钙(CaCO3) 和稀硫酸
生钙成的的表硫面反酸,应钙阻是碍速微反率溶应太物的,进慢会一覆步盖进在行碳酸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三课时)讲学稿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三课时)讲学稿](https://img.taocdn.com/s3/m/099302fe0066f5335b812119.png)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讲学稿——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主备人:审批人: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进行CO2制取的探究实验(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制取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检验方法和验满方法【学习重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制取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检验方法和验满方法【知识链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择、实验步骤【新授课】【小组合作,实验探究】1、探究反应原理:我选择:理由是: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友情提示:①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片刻,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②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你认为应该怎样证明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你认为应该怎样证明一瓶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3、制取过程:①讨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选择及操作步骤: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实验注意的问题:a、长颈漏斗的作用是加入b、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伸入;c、锥形瓶中的导气管不应伸入反应液面以下,应为宜;d、伸入集气瓶中的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部,而不应位于集气瓶口。
【堂清】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好用()A. 锌和稀硫酸B.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C. 大理石和稀盐酸D. 碳酸钠和稀盐酸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A. 将燃着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 将少量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D. 将燃着的木条方在集气瓶口3、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A. 排水法B. 向下排空气法C. 向上排空气法D. 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4、下列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最合理、最常用的是()A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石灰水是否浑浊B 用紫色石蕊试液看是否变红色C 用火柴点看是否燃烧D 测其密度,看是否比空气大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容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生成气体以上操作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哪些知识?【作业设计】伴你学P97第11题、第12题(选做)【教、学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生态平衡、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记住实验室制取CO2的常用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验满方
法和注意事项。
3、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4、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研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一种气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在其基础上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应当从已有知识出发,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对比两者的不同之处,进而形成一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思路。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验
[导入]出示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由两个问题引出本节课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哪几种?
2、说出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
【老师】提问:认真观察126页图中曲线的形状和走势,想一想,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提示:①在同一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怎样变化的?是不是每一年度都在重复这样的变化规律呢?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②在不同的年度,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呈现了什么样的趋势?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并组织语言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
【老师】提问:观察127页二氧化碳的循环图,找出导致CO2在不同年度含量变化的可能原因。
并组织学生讨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对自然界环境产生的影响
【学生】自学127页最后自然段至128页,归纳科学家们对此的不同看法及自己的看法。
) 【交流共享】课前询问自己的祖辈或父辈,他们小时候的气温和现在相比是高还是低?这种气温变化在他们看来是好事还是坏事?和同学交流一下
【挑战自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哪些来源?大自然通过哪些途径消耗CO2?你知道的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途径有哪些?
【老师】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二氧化碳的显著增加可能导致温室效应,但它本身也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通过展示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幻灯片,激发起学生对于研究二氧化碳的兴趣。
在实验室中要研究二氧化碳首先就要制得二氧化碳,怎样制取二氧化碳呢?带着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
[板书] 二氧化碳的制取
[提问]我们要制取气体,应当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
[提问]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探究]是不是只有这些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呢?一次一位同学在做实验时不小心把盐酸滴到地面上,发现地面上的白色大理石与盐酸接触后,表面出现气泡,说明生成了(气体)。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什么气体呢?(CO2)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注意:请同学们首先思考检验生成物的方法,方法确定之后再进行操作。
操作时,用小试管作反应容器, 取6~7粒大理石即可。
[学生操作]进行试验,汇报结果。
(讨论检验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引出向上排空气可以收集到CO2, 向下排空气收集不到CO2)
[讲解]通过试验同学们证明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物质?(二氧化碳)。
(让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大理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与碳酸:
CaCO3+2HCl =CaCl2+H2CO3
而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H2CO3=H2O+CO2↑
所以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最终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CaCO3+2HCl=CaCl2+ H2O+CO2↑
[提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该选择那种药品呢?(实验室中选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它的优点是什么?(条件简单,速率快,产生的气体比较纯净)
【小结】本节课跟大家讨论了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最佳药品,下节课我们来具体探讨一下关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讲解]通过上节课的讨论,我们确定在实验室中选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板书](一)实验药品:
大理石稀盐酸
[板书](二)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 H2O+CO2↑
[设问]通过试验同学们认识到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当怎样收集?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的气体,能否用排水法收集?
[设问]同学们的装置实际就是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是不是只有这一种呢?
[实验探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尽情的发挥你的创造力、想象力,充分利用提供的仪器,组装几套更好的实验装置。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装置,相互比较、质疑,得出最终的发生装置。
[结论]装置一的特点是仪器简单,适合制取较少的气体;装置二的特点是仪器的容量大,可以从长颈漏斗方便的加酸,适合制取较多量的气体,在使用时应注意长颈漏斗的管口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溢出。
如果学生使用了注射器,他的原理与长颈漏斗一致可以避免气体逸出但是使用不便,每次加酸的量少。
[板书](三)实验装置
[讨论]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选择了药品,又设计并组装了实验装置。
下面我们可以准备进行实验了。
实验操作应该什么顺序进行呢?
1.首先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先在锥形瓶中放入数颗大理石,再从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如果学生在这一步的顺序上有问题,进行讨论)
3.(怎样证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将燃着的火柴伸到集气瓶口,火柴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已充满集气瓶。
4.(收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当怎样放置?)
应当正放在桌面上,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3.4两步学生没有说出,在后面讨论问题的时候一并讨论)
[实验]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正操作中的问题。
[讨论]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你打算怎样解决?(通过讨论,强调操作和装置中应注意的问题:长颈漏斗的管口在液面以下,验满、放置等)[讨论]今天同学们从药品、原理和收集方法等方面研究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同学们又成功的设计并组装出了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请同学们比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学生总结]
[讲解]大家现在对于二氧化碳,都知道它的什么的性质了?
[学生]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干冰,能升华。
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在生物上学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提问】除了这些,大家想想碳酸饮料或碳酸水是怎么制得的?对,将二氧化碳通入水得到的。
请大家思考一下,如何设计实验验证这些性质?
【学生思考并讨论】【多识一点】了解溶洞的形成
[收获与感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并谈谈实验探究的收获。
[作业]131页挑战自我,并请同学们试着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例如:汽水瓶、易拉罐、玻璃杯等)制做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随堂练习
1、在大气中,因CO2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由于动植物呼吸作用增加
B、由实验室逸出的二氧化碳增加
C、由于森林绿化面积迅速递减,使得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
D、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2、实验室制备CO2,可选择的试剂组是( )
A、石灰石和稀盐酸
B、木炭燃烧
C、大理石和稀硫酸
D、碳酸钠和浓盐酸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好仪器,③向长颈漏斗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大理石小块,⑤收集气体.下列正确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D.②③④①⑤
4、实验室用来制取CO2的常用药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
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气体发生装置:a.大试管b.启普发生器c.烧瓶d.广口瓶固体药品有:e.碳酸钠f.碳酸氢铵g.大理石h.碳酸钾液体药品有:i.稀盐酸j.稀硝酸k.稀硫酸l.稀碳酸从以上选出适于实验室中制取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A.a、e、i B.b、g、i C.b、h、j D.a、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