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微生物实验用具的包扎
绷带包扎固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绷带包扎的基本要领和操作方法,提高急救能力,为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下的自救与他救提供技能支持。
二、实验原理绷带包扎固定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措施,用于保护伤口、减少出血、固定骨折等。
通过正确的包扎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疼痛,防止感染,并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三、实验器材1. 绷带:卷轴绷带、三角巾2. 医用橡皮膏、剪刀3. 消毒纱布4. 模拟人体模型或志愿者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模拟人体模型或志愿者摆放在合适的位置,模拟不同部位的受伤情况。
(2)将实验器材准备好,包括绷带、剪刀、橡皮膏、消毒纱布等。
2. 环形包扎法(1)适用于四肢粗细均匀处和颈额等部位。
(2)将绷带带头斜放于包扎处,用一手拇指压住,将卷带环绕包扎一圈。
(3)再将斜放的带头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继续环绕包扎,后一圈覆盖前一圈,包扎3-4圈即可。
3. 螺旋形包扎法(1)适用于上臂、大腿等肢体粗细差不多的部位。
(2)以环形包扎法开始,然后将卷带向上斜行缠绕,后一圈盖前一圈1/2到2/3即可。
4. 反折螺旋形包扎法(1)适用于前臂、大腿和小腿等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
(2)以环形包扎法开始,然后用一拇指压住卷带上缘,将其上缘反折(注意要避开伤处)并继续环绕包扎。
5. 三角巾包扎法(1)适用于头部、面部、胸部、腹部、手足等部位。
(2)将三角巾对折成三角形,按照需要包扎的部位进行折叠,然后进行包扎。
6. 止血带使用(1)适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情况。
(2)选择合适的止血带,将其放置在出血部位上方,拉紧止血带,直至出血停止。
7. 包扎固定(1)在包扎过程中,要注意固定骨折部位,避免移位。
(2)包扎完成后,检查包扎是否牢固,是否对伤口造成压迫。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绷带包扎的基本要领和操作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不同部位的包扎固定。
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操作,对实验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玻璃器皿的包扎及灭菌
基本原理
高压蒸气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 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 气。 待水蒸气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关闭 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气不能溢出,而增加了 灭菌锅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的 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精品课件欢迎使用
[自读教材· 填要点]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交通运输 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
发展的动脉。 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路建成通车。 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至胥各庄铁 开平
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2)成果:1909年 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 修筑权 。
救亡图存 的强烈愿望。
京张铁路 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
正轨。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1)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 (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 研制 。 (2)发展: 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水上飞机
玻璃器皿清洗方法
玻璃器皿在使用过程中确保干净,用过的器皿应及时 清洗。 器皿一般可以用去污粉、肥皂或洗洁净清洗。 琼脂培养基的器皿应先将培养基刮去。
琼脂和固体物不能丢弃到水池中,以免堵塞管道。
微生物学实验二 培养基配制、相关器皿的包扎及
三、培养基配制的步骤
1、计算 按照配方要求(一般为1000ml的 按照配方要求(一般为1000ml的 和实际配制培养基的量, 量)和实际配制培养基的量,计算出 不同组分需要的量。 不同组分需要的量。
2、称量、溶解 称量、 按培养基配方在三角瓶中先加水( 按培养基配方在三角瓶中先加水(如 无加入后大幅度改变原体积的物质, 无加入后大幅度改变原体积的物质,可 以把水加足), ),然后依次准确称取各药 以把水加足),然后依次准确称取各药 品并分别逐一溶解于其中( 品并分别逐一溶解于其中(琼脂需加热 溶解),最后补充水到所需体积。 ),最后补充水到所需体积 溶解),最后补充水到所需体积。 注意: (注意:各成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 溶的沉淀;培养基成分中有影响pH试纸 溶的沉淀;培养基成分中有影响pH试纸 的显色的物质,调pH值后再加入) 的显色的物质, pH值后再加入) 值后再加入
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的说明
pH值: pH值 渗透压和水活度( 渗透压和水活度(aw): 在同温同压下, 在同温同压下,某溶液的蒸气压 与纯水蒸气压( 之比。 (P)与纯水蒸气压(P0)之比。 氧化还原电位: 氧化还原电位: 针对厌氧菌分离特别需要注意 半胱氨酸、巯基乙醇酸钠等) (半胱氨酸、巯基乙醇酸钠等)
膜过滤装置
不耐热的液体培养基的除(灭)菌 不耐热的液体培养基的除(
膜过滤装置
细 菌 截 留 于 膜 过 滤 器 滤 膜 表 面
二、加热灭菌的方法
1、干热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火焰灼烧法 烘箱内热空气灭菌法 2、湿热灭菌(消毒)法: 湿热灭菌(消毒) 常压下:巴氏消毒法;煮沸消毒法; 常压下:巴氏消毒法;煮沸消毒法;间 歇灭菌法。 歇灭菌法。 加压下:常规加压灭法; 加压下:常规加压灭法;连续加压灭菌 法。
实验用品的包扎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包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学会使用常用包扎材料,如绷带、三角巾等;3. 了解包扎在急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器材1. 绷带:卷轴绷带、三角绷带;2. 三角巾;3. 医用橡皮膏;4. 剪刀;5. 止血带;6. 软布;7. 实验对象:志愿者(模拟伤员)。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清洁工作区域,确保实验环境干净、整洁;(2)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可用性;(3)邀请志愿者参与实验。
2. 包扎方法学习(1)环形包扎法:适用于额部、手腕、小腿等部位。
将绷带带头斜放于包扎处,用一手拇指压住,将卷带环绕包扎一圈后,再将斜放的带头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环绕包扎,后一圈覆盖前一圈,包扎3-4圈即可。
(2)螺旋形包扎法:适用于上臂、大腿等部位。
以环形包扎法开始,然后将卷带向上斜行缠绕,后一圈盖前一圈12到23即可。
(3)反折螺旋形包扎法:适用于前臂、大腿、小腿等部位。
以环形包扎法开始,然后用一拇指压住卷带上缘,将其上缘反折(注意要避开伤处)并继续包扎。
(4)三角巾包扎法:适用于较大范围的包扎,如肩部、臀部等。
将三角巾对折成等腰三角形,将顶角对准伤处,底边沿伤处边缘包扎,两侧底边交叉重叠,最后将顶角拉至交叉处固定。
3. 实操练习(1)邀请志愿者模拟伤员,进行环形包扎、螺旋形包扎、反折螺旋形包扎、三角巾包扎等实操练习;(2)观察志愿者包扎过程中的动作要领,指导志愿者纠正错误;(3)重复练习,直至志愿者熟练掌握包扎方法。
4. 止血带使用方法学习(1)了解止血带的作用和适用范围;(2)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邀请志愿者模拟伤员,进行止血带使用实操练习。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对象在经过学习与实践后,基本掌握了包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实验对象在止血带使用方面,也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3. 实验过程中,志愿者积极参与,认真练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实验总结与建议1. 在包扎实验中,教师应注重示范和指导,确保志愿者正确掌握包扎方法;2. 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包扎技能;3. 定期开展包扎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急救能力;4. 在实际急救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所学包扎方法,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实训用品包扎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实训用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实训用品的包装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运输、储存和使用效果。
为了提高实训用品的包装质量和安全性,我们开展了本次实训用品包扎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实训用品的包装要求,掌握包扎的基本方法;2. 提高实训用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防护能力;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训用品:如电子元器件、模具、刀具等;2. 包扎材料:如气泡膜、缠绕膜、胶带、纸箱等;3. 工具:剪刀、美工刀、尺子、笔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实训用品分类:根据实训用品的形状、大小、重量等特点,将实训用品进行分类,以便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扎方法。
2. 包装材料选择:根据实训用品的分类,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如:气泡膜适用于易碎、易损的实训用品;缠绕膜适用于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实训用品;胶带适用于固定包装材料。
3. 包扎方法:(1)气泡膜包扎:将实训用品放入气泡膜内,用美工刀将气泡膜裁剪成合适的形状,然后用手轻轻按压气泡膜,使气泡膜紧贴实训用品表面。
最后,用胶带将气泡膜固定在纸箱上。
(2)缠绕膜包扎:将实训用品放入纸箱内,将缠绕膜一端固定在纸箱边缘,然后从上往下、从下往上的顺序缠绕实训用品,使缠绕膜紧贴纸箱。
最后,用胶带将缠绕膜固定在纸箱上。
(3)胶带固定:用胶带将包装好的实训用品固定在纸箱上,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移位。
4. 实验记录:记录实训用品的包装过程,包括包装材料、包扎方法、用时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将实训用品进行了包装,提高了实训用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防护能力。
2. 实验分析:(1)实训用品包装材料的选择对包装效果有很大影响。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可以保证实训用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
(2)包扎方法对包装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掌握正确的包扎方法,可以使实训用品更加牢固,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损坏。
器皿的包扎与灭菌
实验八器皿的包扎与灭菌一、目的要求1.掌握高压蒸汽和干热灭菌方法和原理。
2.掌握器皿的包扎方法。
二、基本原理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性与其本身的含水量有关,在菌体受热时,当环境和细胞内含水量越大,则蛋白质凝固就越快,反之含水量越小,凝固缓慢。
因此,与湿热灭菌相比,干热灭菌所需温度高(160—170℃),时间长(1—2小时)。
但干热灭菌温度不能超过180℃,否则,包器皿的纸或棉塞就会烤焦,甚至引起燃烧。
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汽。
待水蒸汽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汽不能溢出,而增加了灭菌器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的温度。
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其原因有三:一是湿热中细菌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较易凝固,因蛋白质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温度降低(表Ⅵ-2),二是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三是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在100℃时,由气态变为液态时可放出2.26kJ(千焦)的热量。
这种潜热,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从而增加灭菌效力。
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时,灭菌锅内冷空气的排除是否完全极为重要,因为空气的膨胀压大于水蒸汽的膨胀压,所以,当水蒸汽中含有空气时,在同一压力下,含空气蒸汽的温度低于饱和蒸汽的温度。
灭菌锅内留有不同分量空气时,压力与温度的关系见表Ⅵ-4。
一般培养基用1.05kg /cm2,121.3℃15—30分钟可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
灭菌的温度及维持的时间随灭菌物品的性质和容量等具体情况而有所改变。
例如含糖培养基用0.56kg/cm2(8磅/英寸2),112.6℃灭菌15分钟,但为了保证效果,可将其他成分先行121.3℃,20分钟灭菌,然后以无菌操作手续加入灭菌的糖溶液。
无菌操作技术—仪器设备的清洗、包扎、灭菌及培养基的配制
无菌操作技术—仪器设备的清洗、包扎、灭菌及培养基的配制1. 介绍无菌操作技术是在实验室和医疗环境中进行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本文档将介绍无菌操作技术中仪器设备的清洗、包扎、灭菌以及培养基的配制的相关内容。
2. 仪器设备的清洗在进行无菌操作之前,仪器设备的清洗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清洗方法:- 使用无菌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仪器表面;- 使用无菌的清洁剂擦洗仪器表面;- 使用高温高压灭菌器进行高温高压灭菌。
清洗后,仪器设备需完全干燥,以避免水分导致的污染。
3. 包扎在无菌操作中,包扎是一种重要的措施,可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操作区域。
以下是一些包扎的注意事项:- 使用无菌包扎材料进行包扎;- 包扎时应注意包扎的紧密性,以确保无菌性;- 在包扎完毕后,应对包扎区域进行无菌验证。
包扎后的仪器设备应放置在干净的无菌操作区域中,以确保无菌性。
4. 灭菌灭菌是无菌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可有效消除或杀灭微生物。
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 高温高压灭菌:使用高温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 化学灭菌: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灭菌;- 紫外线灭菌:使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灭菌。
灭菌后的仪器设备应在无菌操作区域中储存,并在使用前进行无菌验证。
5. 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进行微生物学实验的基础。
以下是培养基配制的一般步骤:1. 准备所需基础成分,如蛋白胨、琼脂等;2. 根据实验要求,添加适量的补充剂和抗生素;3. 按照指定的比例将各成分加入无菌中;4. 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混合溶解;5. 进行高温高压灭菌,以确保培养基的无菌性。
配制好的培养基应在无菌工作台中进行存储,并在使用前进行无菌验证。
6. 总结无菌操作技术中,仪器设备的清洗、包扎、灭菌以及培养基的配制非常重要。
通过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可以有效保证实验环境的无菌性,从而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还需注意无菌操作区域的维护和定期进行无菌验证,以确保操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无菌操作技术中仪器设备的清洗、包扎、灭菌以及培养基配制的基本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实验一 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
实验一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一.目的与要求(一)熟悉微生物实验所需各种常用器皿的名称和规格。
(二)学会正确的清洗玻璃器皿的方法和包扎方法二.原理为了包装实验顺利进行,要求把实验用器皿清洗干净,保持灭菌后无菌状态,需要对培养皿、吸管等进行妥善包扎,试管和三角瓶要做棉塞。
清洗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器皿的种类、所盛放的物品、洗净剂的类别和沾污程度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同的器皿包扎方法也不同。
三.材料与仪器(一)常用的各种玻璃器皿。
(二)洗涤工具和去污粉、肥皂、洗涤液。
四.操作步骤(一)清洗1.新玻璃器皿的清洗新购置的玻璃器皿均含有游离碱,故应先将其浸于洗液或2%的盐酸溶液中数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2.用过的玻璃器皿的清洗(1)试管、培养皿、三角烧瓶、烧杯可用瓶刷或海绵沾上肥皂、洗衣粉或去污粉等洗涤剂刷洗,然后在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干净。
经洗涤后,若内壁的水均匀分布在一薄层,表示油垢完全洗净,若挂有水珠,则需用洗涤液(或洗液)浸泡数小时,再用自来水充分冲洗,洗涤干净的器皿倒置与铁丝框内或有空心格子木架上,室内晾干。
(2)玻璃吸管、滴管一般用完后应立即用清水和蒸馏水浸泡(或冲洗),免得干燥后难以冲洗干净,如附有污物可用洗液浸泡。
(3)载玻片与盖玻片带有油污的应擦去有无后用热乙醇、丙酮、二甲苯等溶液浸泡10~15min,溶液油垢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洗涤液浸泡、冲洗,干后置于95%乙醇中保存备用。
(二)玻璃器皿的包扎1.培养皿常用旧报纸或牛皮纸包紧,一般以5~10套培养皿作一包。
包好后进行干热或湿热灭菌,如将培养皿放入金属(不锈钢)筒内进行热灭,则不必用纸包。
2.试管和三角瓶试管管口和三角瓶都需要塞以棉花塞(或泡膜塑料塞),棉花塞的作用是起过滤作用,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试管或三角瓶。
棉花塞的制作要求使用棉花塞紧贴玻璃壁,没有皱纹和缝隙,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长度不少于管口直径的二倍,约2/3塞进管口。
若干支试管用绳扎在一起,在棉塞部分外包裹牛皮纸或2层旧报纸,再扎好。
药学微生物实验用具的包扎
二、培养皿的包扎
三、锥形瓶的包扎
四、结束
1
准备好宽五厘米的长纸条,将移液管的
头部倾斜(15度-45度)放在距离纸条边
缘两厘米处。
用报纸将移液管的头部包裹 2
将移液管连同报纸顺势卷起。
将剩余报纸部分,打结即可。
然后,用手指连同报纸一 起转动。同时把两旁多余 的报纸压下,包在最外两 个培养皿壁上。
取十个培养皿,方向一致。纵向排列, 用用拇指和无名指夹紧,放在报纸的 中央边缘部位。
4
将报纸连同培养皿一 起滚动,至报纸完全 包裹培养皿。
最后将包裹好的培养皿竖放, 然后将两旁剩余的报纸塞紧 即可。
5
取大小合适的两张报纸覆盖在锥形瓶的上部,并压下。
6
首先用左手拇指压住一个绳头,顺 时针绕过拇指缠绕一圈,然后在拇 指上方缠绕,至剩少许绳。
7
最后向上拉紧左手拇指压 住的绳头即可。
注意:包扎锥形瓶时, 不要大度倾斜!
将剩余的绳子放入左手拇 指的绳圈里。
8
9
6.玻璃器皿的包扎
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棉绳捆好,再在棉塞
外包一层报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 塞,最后用棉绳扎好。同时用记号笔注明培 养基名称、配制日期、组别。
3、试管和锥形瓶的包扎
2.试管的包扎
三、实验任务
1、每人包扎10mL和1mL移液管各1支。 2、每人包扎5个培养皿。
3、每人包扎1个装有200mL水的250mL锥形瓶。
4、每人包扎4支装有2/3水的试管。
玻璃器皿的包扎
一、玻璃器皿为何要包扎?
微生物实验讲求无菌操作。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进行,实验前均要求把实验器皿清洗干净,清洗后还需要对器皿 进行灭菌处理。为保持灭菌后器皿的无菌状态,需要对培养皿、 吸量管、试管、锥形瓶等进行妥善包扎。 这些工作看来很普通,如操作不当或不按规定要求去做,会 导致实验的失败。因此应看作是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1.移液管的包扎
2、移液管的包扎方法
①
③
④
② ⑤
二、玻璃器皿如何包扎?
3、试管和锥形瓶的包扎
试管和三角瓶都要作合适的棉花塞或硅胶塞。 棉花塞或硅胶塞的作用是起过滤作用,避免空气中的 微生物进入试管或三角瓶。棉花塞的制作要求使棉花塞紧 贴玻璃壁,没有皱纹和缝隙,不能过松,过紧易挤破管口 和不易塞入,过松易掉落和污染。棉花塞的长度不少于管 口直径的二倍,约2/3塞进管口。 若干支试管用两层旧报纸或牛皮纸包裹,再用绳扎紧。 三角瓶每个单独用两层旧报纸或牛皮纸包裹,再用绳扎紧。
二、玻璃器皿如何包扎?
1、培养皿的包扎纸将其包紧(边包扎边把纸张 往里折叠,以免包扎后松散),然后进行灭菌。 使用时在无菌室中才打开取出培养皿。
1、培养皿的包扎
二、玻璃器皿如何包扎?
实验七、玻璃器皿的清洗与包扎一、目的要求:1、熟悉微生物实验所需...
实验七、玻璃器皿的清洗与包扎一、目的要求:1、熟悉微生物实验所需的各种常用器皿名称和规格。
2、掌握对各种器皿清洗方法。
3、掌握玻璃器皿的干热灭菌操作过程。
二、材料:1、常用各种玻璃器皿。
2、清洗工具和去污粉、肥皂、洗涤液。
3、电热干燥箱。
三、概述: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要求把实验用器皿清洗干净。
保持灭菌后无菌状态,需要对培养皿、吸管等进行妥善包扎。
试管和三角瓶要做棉塞。
这些工作看来很普通,如操作不当或不按规定要求去做,会导致实验的失败。
因此应看作是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四、方法:(一)器皿洗涤的注意事项和方法:1、任何洗涤方法,都不应对玻璃器皿有所损伤,所以不能用有腐蚀作用的化学药剂,也不能使用比玻璃硬度大的物品来擦拭玻璃器皿。
2、一般新的玻璃器皿用2%的盐酸溶液浸泡数小时,用水充洗干净。
3、用过的器皿应立即洗涤,有时放置太久会增加洗涤困难。
4、难洗涤的器皿不要与易洗涤的器皿放在一起。
有油的器皿不要与无油的器皿放在一起,否则使本来无油的器皿也沾上了油垢,浪费药剂和时间。
5、强酸、强碱、琼脂等腐蚀、阻塞管道的物质不能直接倒在洗涤槽内,必须倒在废缸内。
6、含有琼脂培养基的器皿,可先用小刀或铁丝将器皿中的琼脂培养基刮去,或把它们用水蒸煮,待琼脂融化后趁热倒出,然后用水洗涤。
7、一般的器皿都可用去污粉、肥皂或配成5%热肥皂水来清洗油质很重的器皿,应先将油层擦去。
8、如果器皿沾有煤膏、焦油及树脂类的一些物质,可用浓硫酸或40%的氢氧化钠液洗,或用洗涤液浸泡。
9、当器皿上沾有蜡或油漆等物质,用加热方法使之融化揩去,或用有机溶剂(苯、二甲苯、丙酮、松节油等)拭揩。
10、洗涤后的器皿达到玻璃能被水均匀湿润而无条纹和水珠。
11、载玻片或盖玻片可先在2%盐酸溶液中浸1小时,然后在水中冲洗2~3次,最后用蒸馏水洗2~3次,洗后烘干冷却或浸于95%酒精中保存备用。
用过的载玻片或盖玻片,先擦去油垢,再放在5%肥皂水中煮10分钟后,立即用清水冲洗,以后放在洗涤液(稀释)中浸泡2小时,再用清水洗至无色为止,最后用蒸馏水洗数次,干后浸于95%酒精中保存备用。
包扎的实验报告
包扎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包扎的方法和技巧一、实验目的1. 掌握基本的包扎方法和技巧;2. 学会正确使用包扎材料。
二、实验器材和药物1. 外科手术包扎材料:包括无菌纱布、绷带、石膏、胶带等;2. 动物模型:例如布模型。
三、实验步骤1. 洗手:用洗手液在水龙头下彻底清洗双手,确保双手的干净;2. 准备包扎材料:打开外科手术包,取出所需的包扎材料;3. 准备模型:将布模型放在实验台上,并确保模型表面的干净;4. 实施包扎:根据模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包扎方法和材料进行包扎。
如遇到创伤,应先清洁伤口后再进行包扎;5. 调整松紧度:包扎时要注意松紧度,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
过紧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过松则无法固定伤口;6. 固定包扎:用胶带或石膏将包扎固定住,确保伤口不会松动;7. 再次检查:检查包扎的效果和固定的牢固性,确保伤口没有松动。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施包扎前应仔细观察伤口的位置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包扎方法;2. 包扎过程中要注意卫生,保持双手的清洁,并在伤口处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3. 包扎松紧度要适中,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无法固定伤口;4. 包扎后要用胶带或石膏将包扎固定,确保伤口处不会松动;5. 包扎完成后要仔细检查包扎的效果和固定的牢固性,防止伤口松动。
五、实验结果成功完成了对布模型的包扎,包扎牢固,伤口处没有松动。
六、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掌握了基本的包扎方法和技巧,学会了正确使用包扎材料。
包扎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学技术,能够有效固定伤口,防止感染和二次伤害。
在实施包扎时,我们要仔细观察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包扎方法和材料,并注意卫生和消毒。
同时,在包扎过程中要控制松紧度,避免过紧或过松。
最后,要用胶带或石膏将包扎固定住,确保伤口不会松动。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包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积累了实践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
6.玻璃器皿的包扎
若干支试管用两层旧报纸或牛皮纸包裹,再用绳扎紧。 三角瓶每个单独用两层旧报纸或牛皮纸包裹,再用绳扎紧。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三十四分。
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棉绳捆好,再在棉塞外 包一层报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 最后用棉绳扎好。同时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 称、配制日期、组别。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三十四分。
3、试管和锥形瓶的包扎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三十四分。
2.试管的包扎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三十四分。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三十四分。
三、实验任务
1、每人包扎10mL和1mL移液管各1支。 2、每人包扎5个培养皿。 3、每人包扎1个装有200mL水的250mL锥形瓶。 4、每人包扎4支装有2/3水的试管。
二、玻璃器皿如何包扎?
2、移液管的包扎方法 洗净烘干后的吸管,在吸气口的一端用尖头
摄子或针塞入少许脱脂棉花,目的是过滤抽吸过 程中产生的气流,防止污染。
塞入棉花的量要适宜,过多的棉花会造成移液 管堵塞,过少的棉花则失去过滤作用;此外,棉 花不宜露在吸管口的外面,多余的棉花可用酒精 灯的火焰把它烧掉。
玻璃器皿的包扎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三十四分。
一、玻璃器皿为何要包扎?
微生物实验讲求无菌操作。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 实验前均要求把实验器皿清洗干净,清洗后还需要对器皿进行灭菌 处理。为保持灭菌后器皿的无菌状态,需要对培养皿、吸量管、试管、 锥形瓶等进行妥善包扎。
这些工作看来很普通,如操作不当或不按规定要求去做,会导致 实验的失败。因此应看作是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三十四分。
无菌操作技术—器皿的清洗、包扎、灭菌及培养基的配制
无菌操作技术(一)—器皿的清洗、包扎、灭菌及培养基的配制实验目的:1、掌握实验用器皿的清洗、包扎方法2、了解常用的灭菌方法—干热灭菌、湿热灭菌、紫外线灭菌及化学灭菌3、掌握培养基的配制及不同类型灭菌器的使用。
一、实验用器皿的清洗及洗涤液的配制1、洗涤液的种类及配制(1)去垢剂溶液(常用洗涤液)。
生化去垢剂(detergent)A.中性去垢剂又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影响较少,宜于蛋白质或酶提取之用。
一般市售有聚乙二醇类,如PEG200;多元醇类表面活性剂,如山梨醇、司班和吐温类:司班-80和吐温-20B.阴离子去垢剂:常见的有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璜酸钠。
常用于核酸的提取。
C.阳离子去垢剂:如洁尔灭、新洁尔灭、消毒净等,消毒灭菌类居多。
D.天然表面活性剂:又称为生物表面活性剂,如各种树胶(阿拉伯胶、果胶)、明胶、皂甙、卵磷脂、琼脂、海藻酸钠、酪蛋白、多糖类(如环糊精)等。
E.两性表面活性剂:在碱性水溶液中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起泡性好,去污力也强;在酸性溶液中则呈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特征,其杀菌性很强。
(2)铬酸洗液:[又称重铬酸钾(或钠)——浓硫酸洗涤液,简称洗液]广泛用于玻璃仪器的洗涤。
其配制方法如下:①称取5g重铬酸钾(或钠)粉末放入250ml烧杯中,加5ml水,尽量使其溶解。
然后边搅拌,边缓缓注入浓H2SO4l00ml,待洗液温度冷却至40℃以下,将其转移到具玻塞的细颈干燥的试剂瓶内贮存备用。
②称取10g重铬酸钾粉末置于500ml烧杯中,加水20ml,尽量使其溶解。
然后慢慢注入浓H2SO4180ml,随加随搅拌。
冷却后贮于具玻塞的细颈试剂瓶中备用。
(3)浓HCl(工业用)常用于洗去水垢或某些无机盐沉淀。
(4)浓HNO3(常用于洗涤除去金属离子)。
(5)1mol/LKOH溶液。
(6)8mol/L尿素洗涤液(PH1.0)适用于洗涤盛蛋白质溶液及血样的器皿。
(7)10-3mol/LEDTA溶液用于除去塑料容器内壁污染的金属离子。
实验一 常用器皿包扎与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实验一常用器皿包扎与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一、实验目的1 学会常用器皿包扎方法2 学习和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3 学会实验室灭菌锅的使用方法二、常用器具和仪器试管(test tube),德汉氏小管(Durham tube),玻璃吸管(glass pipette),吸器,微量加样器(micropipette),吸嘴(tip),培养皿(petri dish),三角瓶(erlenmeyer flask),接种铲(inoculating shovel),玻璃涂布器(glass spreader),接种环(inoculating loop),接种钩(inoculating hook),接种针(inoculating needle),小塑料离心管(Eppendorf tube),滴瓶(dropper bottle),双层瓶(double bottle),酒精灯(alcohol burner),煤气喷头(coal gas sprinkler head),试剂瓶,量筒,烧杯,温度计,石棉网,漏斗,烘箱,卧式灭菌锅,手提式灭菌锅,无菌操作台/室,过滤除菌设备,厌氧操作设备,小型发酵罐,离心机,培养箱/摇床,冷冻干燥机,蒸馏水器,超声波清洗仪,磁力搅拌器。
三、玻璃器皿的包装1、培养皿的包装方法一:用旧报纸密密包紧,一般以5-8套培养皿作一包。
包好后用干热或湿热灭菌(见无菌操作技术)。
方法二:将培养皿放入金属(不锈钢)筒内,干热灭菌。
金属筒配有盖子,内部还有一个可以放培养皿的带底框架。
框架可以从筒内提出,以便装取培养皿。
包好的培养皿金属筒和内部的框架塑料培养皿架2、吸管的包装准备好干燥的吸管,在粗头端塞入一小段棉花,以免使用时将杂菌吹入或不慎将微生物吸出。
将吸管尖端斜放在旧报纸的近左端,与报纸成45°角,左端多余的一段覆折在尖头上,再将整根吸管卷入报纸,右端多余的报纸打个小结。
包好的吸管再用一张大报纸包好,干热灭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十个培养皿,方向一致。纵向排列, 用用拇指和无名指夹紧,放在报纸的 中央边缘部位。
将报纸连同培养皿一 起滚动,至报纸完全 包裹培养皿。
最后将包裹好的培养皿竖放, 然后将两旁剩余的报纸塞紧 即可。
取大小合适的两张报纸覆盖在锥形瓶的上部,并压下。
首先用左手拇指压住一个绳头,顺 时针绕过拇指缠绕一圈,然后在拇 指上方缠绕,至剩少许绳。
最后向上拉紧左手拇指压 住的绳头即可。
注意:包扎锥形瓶时, 不要大度倾斜!
将剩余的绳子放入左手拇 指的绳圈里。
一、移液管的包扎
二、培养皿的包扎将移液管的 头部倾斜(15度-45度)放在距离纸条边 缘两厘米处。 用报纸将移液管的头部包裹
将移液管连同报纸顺势卷起。
将剩余报纸部分,打结即可。
然后,用手指连同报纸一 起转动。同时把两旁多余 的报纸压下,包在最外两 个培养皿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