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合集下载

第二章-大学生心理咨询

第二章-大学生心理咨询
• 4、来访者的自我觉察是改变的前提。
• (三)结束巩固阶段 • 1、当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共同认为咨询已经达到 了预定的目标,咨询就到了结束语巩固的阶段。
• 2、此时心理咨询已经通过自己的真诚和娴熟的心 理咨询技术打开了来访者的心扉,找到心理问题的 症结所在,帮助来访者增加了对自我和他人的接纳, 重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 (二)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咨询方法 • 1、以人为中心的咨询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个别 咨询;二是通过“交朋友”小组进行小团体治疗, 主要解决交往障碍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 1、心理治疗是指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 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与技 术,对有心理障碍或疾患的人进行治疗的过程。
• 2、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与适应 方式,缓解和消除其症状与痛苦,促进人格改善, 增进身心健康。
• 3、二者相似之处: • 1)两者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 • 2)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是相似的; • 3)两者都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求助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 4)两者的目标都是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等。
• (二)心理分析治疗的常用方法 • 1、心理分析多用于对神经症的治疗,治疗的主要方法是
通过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移情分析、重新解释、讨论和 分析来访者潜意识的内容以及早期经验,体验与自我有关 联的情感与记忆,促进自我了解,使来访者达到顿悟。
• 2、心理分析力图破除来访者的心理阻抗,使来访 者自己意识到其潜意识中的症结所在,并产生意识 层次的领悟,了解症状的实质,从而使症状失去存 在的意义而消失。
• (二)心理帮助阶段 • 1、这一阶段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阶段,是咨询过 程的核心阶段,是通过解决问题达到来访者自我接 纳和自我成长的阶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黎兆跂)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黎兆跂)第二章

对大学生活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到了大学以后,发现现实中的大学生活反差 很大,心理落差油然而生。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可能导致一些大学新生产生失落心 理,变得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出现厌倦大学生活、自暴自弃等情况。
此外,一部分大学新生因对自己的专业不了解或不喜欢,而缺乏学习动机和 学习兴趣,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困惑。
Hale Waihona Puke 第 11 页二 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心理调适 (一)正视自我,尽快适应新生活
第 12 页
身处人才济济、高手如云的大学 中,大学新生应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与定位,学会自我认同,肯定自我价 值,发掘自我潜能,树立自信心。同 时,要及时调整心态,尽快完成从中 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顺利渡过 困惑期,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
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 感觉上课没有意思,在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等。
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考各种技能证书,他们经常处于紧张的备考状态中,久而久之会精神 疲劳,以致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下降,进而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第1页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章 大学生环境适应与
职业生涯规划
章 节 导 航
第一节 大学生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 第二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节 大学生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
一 大学生环境适应期的心理 二 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心理调适
一 大学生环境适应期的心理 (一)失落与茫然——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第5页
A B
C
第 14 页
首先,要摆正心态,做到不 自卑、不自傲,充分尊重、信 任、关爱、肯定他人,并适时 地给予他人帮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于自身存在、身份、角色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认知。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自我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理解和自我价值,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和面临的挑战。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方向三个方面。

自我认知指的是大学生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包括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价值观、优点和缺点等。

通过深入了解自己,大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个性和倾向,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

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客观评价,包括对自己能力、外貌、品德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积极的自我评价,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能够正视和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

自我方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生活规划的认知。

通过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大学生能够更有条理地进行学业规划和生活规划,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二、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既需要个体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和引导。

1. 学校角色:学校应该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并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不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2. 家庭角色:家庭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环境。

家长应该关心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发展自我意识。

家庭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活动、家庭教育等方式,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3. 个体努力:大学生个体也需要主动努力培养自我意识。

他们可以通过多角度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探索,如阅读相关书籍、参与心理辅导、参加社团活动等,提升自我意识的水平,并逐渐形成独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三、自我意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自我意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自信心:通过培养和发展自我意识,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树立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应对不同的挑战和压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第二章
第三节 第四节
பைடு நூலகம்
(一)了解自己的时间
活动类型
内容说明
生理需要时间 为满足生理需求所花费的时间, 如为保证机体正常运转, 人必须通过 饮食、睡眠等补充能量。
工作与学习时间 工作是人谋生的手段,而学习则是在谋生前的准备或是工作过程中的 进修。我们不仅在上学时学习,还需要树立毕生学习的理念,“活到老 ,学到老”,紧跟时代变化。
• 11.你常感到被人冷落吗?
12.你常感到你与别人来往毫无意义吗?
• 13.你常感到没有人很了解你吗?
14.你常感到与别人隔开了吗?
• 15.你常感到当你愿意时就能找到伙伴吗?
• 16.你常感到有人真正了解你吗?
17.你常感到羞怯吗?
• 18.你常感到人们围着你但不关心你吗?
• 19.你常感到有人愿意与你交谈吗?
• 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面对适应压力的调节策略等。
四、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因素
工第作一回节顾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1.保护性因素
-----能够促进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的因素
• 1.拥有充分的社会支持: 宿舍关系良好; 有朋友、父母支持 • 2.自我认同感: 能够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的现状, 对所学习的专业
• 帕累托法则 :20%的行动能够取得80%的成果。
第三节 孤独与独处
一、学会面对孤独带来的恐惧
第一节 工第作二回节顾
第三节 第四节
• 面对孤独时,我们总会感到空落落、不踏实,有一种不安与 恐惧。
• 孤独会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孤独的人可能会抑郁。
• 为了对抗孤独感,我们可能会让自己被人群包围,或者寻求 一些社会支持。
二、适应的阶段
工第作一回节顾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常见的问题及调适
三 二
自我中心
(一)自我中心产生原因及表现 自我中心的人凡事从自我出发,不能设身处地进行客观思 考。只关心自己,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不顾忌他人的 感受和需要。他们往往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处事总认为 自己对、别人错,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因而他们不易 赢得他人好感和信任,人际关系多不和谐,行为做事很难 取得他人的帮助,易遭挫折。 (二)克服自我中心的方法 要克服自我中心,先得摆正自己的位置,既重视自己也不 贬抑他人,自觉地把自己和他人、集体结合起来,走出自 我的小天地;其次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既 不自高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最后要学会移情,多设身处 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人感受、关心他人。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2.自我认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大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前的最后学校学习阶段。 我将来做个什么样的人?成就什么事业?我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贡献? 等等。求知欲强烈使大学生总是十分感兴趣而又急切地思考着这些问 题,强烈地期待着一个满意的答案。这种思考比少年时期更主动、更 自觉,具有较高水平。 3.自我评价能力提高 随着大学生活的继续,大学生的知识增加了、社会经验也丰富了,大 多数人对自己的分析、评价逐渐变得全面、客观和主动,对自己的优 缺点有了较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并能选择自己的长处进行发展,开始 具备在自觉基础上的“自知之明”,但是大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很 大的个体差异。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经过大学生活和教育,随 着个体心理和意识的不断发展,大学生自我意识的 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总的来说,大学生自我意识 的发展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自我认知方面 自我体验方面 自我调节方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
大学生自尊、自立、自治的意向往往与不符合青年特点的教 育管理制度发生矛盾,使他们感到心理压抑,并可能产生逆反情 绪,这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矛盾之一。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辅导
案例导入
大一学生姜某,相貌一般,来自偏远山区,父母体弱多病, 家境贫困。来到大学后他本来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 的命运,可入学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与班级同学 相差悬殊:他有地方口音,一张嘴说话就被同学笑话;他不善于 交际,很孤独,不像城里学生见识多,多才多艺;来到大学前从 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不会上网聊天、打游戏;在经济方面捉襟 见肘。他觉得自己永远无法和别人比,他开始悲观失望,对学习 和生活失去了原有的自信和自尊,内心的自卑感越来越强烈。
“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在各种心理素质方面的差距并不一样。
“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可能沿着不同方向转化。
三、渴望关爱理解与缺乏知音的矛盾
一方面是强烈希望获得别 人的关爱与理解。
另一方面又感到得不到 别人的关爱与理解。
四、自我实现的意向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确立了“理想我”的目标后,力求使理想变为现实, 但客观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不能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要求。
案例评析
案例中小欣属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完善导致的情绪低落,可以从以下三个 方面加以分析:
(1) 小欣自我评价中只注重生理自我的特点,忽略了社会自我和心理自 我的充实和完善,当发现自己身材变胖后,自我认知评价都是负面和消极的。
(2) 自我评价的片面性和负面性。小欣自我评价中认为瘦是一个人美的 重要标志,胖了就是不可爱的、不被人喜欢的,这种自我评价导致自我的情 绪体验是不开心、抑郁的。
一、“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矛盾
(一) 接受客观评价,从中吸取有益成分,修正自我观念,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二) 拒绝别人的评价,坚持原有的自我观念,我行我素 (三) 全盘接受他人评价而改变自我评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识认识自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识认识自己

自我意识的调适——如何成为明白人
(一)正确地认识自我 (二)积极地悦纳自我(无条件的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三)不断反省自我,学会调整和控制自我 (四)不断地完善和超越自我
每个人都有自我超越的潜能。 第一,接纳。接纳自我和自我所在的现实环境。 第二,行动。对自己决定的事情,付诸行动,并全力以 赴。 第三,情感。工作学习时情感投入,获得乐趣。 第四,成就。就是以上三者完成后的必然结果,是努力 奋斗的代价。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美)詹姆斯认为
主观自我(I)
自我 客观自我 (ME)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 我 意 识 的 结 构
自我认知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
通过自我评价而获得
通过自我价值的评判 而获得的自信、自卑、 自责等。 通过自我调节而获得
判断以下三种情况属于自我意识的那种成分? 1、我相信自己会找到合适的工作。 2、我对自己找不到好的工作而感到烦恼。 3、我要为找到工作而努力学习和实践 ,提 高综合能力。
自我悦纳训练—改变思维方式
对自我常见的扭曲想法 我个子小,怕别人瞧不 起 换用自我增强的思维 • 拿破仑、邓小平也是小 个子,都是领导者。 • 我不漂亮但性格好,朴 实大方,别人愿意和我 交往 • 贫困给我奋进的动力, 我用自己的努力拼一片 天空。 • 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没 试过怎么知道?!
自我悦纳训练—改变思维方式
我的缺点
缺乏激情 易冲动 爱面子 急躁 太容易相信人 有时固执 爱耍性子 特别内向 好出风头
可以转化为相应的优点
冷静 容易抓住来之不易的机会 自尊心强、有自信 做事迅速、有效率、有激情 善良、不做作、纯真 坚持正确的
3、自我控制方面,表现为自我中心与盲目从众,过分独立 与逆反心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健全人格的塑造详解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健全人格的塑造详解

2.2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形成
2.2.1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大学生自我认知方面的主要特点 (1)自我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 (2)自我认知更具自觉性和主动性。 (3)自我评价能性。 (2)不稳定性。 (3)深刻性。 3.大学生自我控制方面的主要特点 (1)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 (2)自我设计的愿望增强。 (3)拥有较为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
2.1.2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人格是人类心理行为的基础,人类的心理 行为则是人格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 人格的面貌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潜能的 开发、活动效率和对社会的适应状况。并且, 人格对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的患病概率、患病 种类、病情长短、愈后效果等均有明显的影响 。
讲究人格心理卫生不仅是为了避免疾病 ,更重要的是为了发挥积极人格的作用,以 增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的健康和完 善,进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大学生的 人格状况与成才直接相关,重视人格的培养 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 需要。
(二)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 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与周围世界的态度 ,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从人 格角度分析,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 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能力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 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这是以能力所表 现的活动领域的不同来划分的。一般能力 是指在进行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 力。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是顺利完成 某种专门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如音乐能力 、绘画能力、数学能力、运动能力等。
(二)积极悦纳自我 悦纳自我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存在的 价值,认同自己的能力,并在行为上表现 出一种与环境和他人积极互动的心理定势 。通俗地说,就是能够愉悦地接纳自己, 包括自己的某些缺陷,并能不断地进行自 我激励,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

大学生心理学-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学-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3.人际关系和谐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主要表现为: ①乐于与人交往。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完善、理解的态
度与人相处; ②在交往中,保持独立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 ③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善于扬长补短; ④能融于集体,与集体保持协调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
合作共事、乐于助人; ⑤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友善、同情、信任)总是多于
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心理健康作为 一种心理机能状态,其最终的规定性是个体与其存在的 内外环境能保持一种正常或良好的适应。适应就是心理 健康的本质。心理健康意义上的适应,就是个体在与环 境的互动中,主体能够通过自身调节系统作出积极而能 动的反应。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
良好的自我意识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 条件。
——[德]弗洛姆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提出的标准,“健康是一种躯体上、心 理上和社会行为等各个方面都能保持完全和谐的状态,而不仅仅是 没有疾病或病症。”
躯体、器官等生理方面
包括
认识、情感、意志与人格 特征以及社会适应等心理 方面
• 2.人格倾向与特征
人格倾向指人的需要和动机。 人格特征指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这是个体生理发育趋 于完善和成熟的一个时期,而心理发展正处在迅速走向 成熟的重要阶段,出现了明显的心身异步现象,表现出 一系列的心身矛盾。
情绪的情景相符合;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6.意志健全
意志健全的大学生的主要表现是: ①在各种活动中对自己的活动有正确的认识,能自觉确立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02(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02(自我意识)
❖ 整合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健全的大学生,应该是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相协调一致的人;
❖ 自我肯定:自我意识健全的大学生,应该是能积极自我肯定 、积极进取、有积极内省意识的人;
认识你自己
二、塑造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 (一)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
1.用“比较法”认识自己
合理运用比较策略:综合比较、适当的向 下比较。
❖ 案例研究:你在想什么?
认识你自己
0
研究计划 食物
电视与广播 一般想法 对话 人物 自己 休闲活动
杂事与家庭 时间
没想什么 工作
2
4
6
2.6 4.5 5.1 5.3 5.4
8
10
12
14
16
7.9 8
9.6 11 11.1
14.4 15.1
( Csikszentmihalyi & figuski,1982 )
认识你自己
❖3. 用“评价法”认识自己
认识你自己
你在意别人的评价吗?
认识你自己
活动:多角度自我描述
❖ 第一步,认真仔细地想一想,用尽量多的形容词描述自己,要忠实于自 己的内心;(20个我是谁)
❖ 第二步,他观自我的描述,描述父母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 中的我、恋人眼中的我、兄弟姐妹眼中的我;
认识你自己
一个学生的咨询信件摘录
老师,您好! 我现在很苦恼,刚刚进入大学,我特别希望自 己能够拥有新朋友,但是我身边的同学大部分来自 市区,他们见多识广,而我来自一个小山村,他们 聊的话题我很多都插不上嘴,而且我也发现自己很 孤陋寡闻,为了不让别人看到我真实的水平,我以 沉默来回避,越是这样,我也越来越难融入他们中 间去,现在我感觉自己特别孤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经过大学生活和教育,随 着个体心理和意识的不断发展,大学生自我意识的 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总的来说,大学生自我意识 的发展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自我认知方面 自我体验方面 自我调节方面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常见的问题及调适

过分追求完美
(一)过分追求完美的表现 过分追求完美的大学生对自己持过高的要求,期望自己完 美无缺,却不顾自己的实际状况。此外,他们不能容忍自 己“不完美”的表现,他们对自我十分苛刻,只接受自己 理想中的“完美”自我,不肯接纳现实中平凡的或有缺点 的自我,其后果往往适得其反,使其对自我的认识和适应 更加困难。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二 自我意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目标是人才发展的导航机制。拥有健康自
我意识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规划自我,
为自己制定适合的目标。有了目标,才有 发展方向,才会调动自身潜能,激发强大 动力,个人价值得到最大实现。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二 自我意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二)自控作用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发挥能动作用的一个重 要方面。缺乏自我控制意识的人,将是一个 情绪化的人、缺乏毅力的人、一事无成的人。 一个能够控制自我的人,往往与环境适应良 好,并能规范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容易实现 自己的目标并获取成功。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二 自我意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内省和归因作用 有健康自我意识的人,能够对自己、对他人有正
确的分析和判断,对自我有敏锐的觉察和反省,
不断完善自我,在个体成长中进行监督和自我教 育。同时又不会将他人的问题归于自己,与他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分化1
• 1、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矛盾
• 自我有主观我与客观我之分,英语中的I与Me能很好地 区分这一含义,前者是主观我,用来表示我是什么,我做 什么;后者作宾语使用,表示怎样看待我,给我什么。 • 主观我是一个人对社会情境做出的反应,是自我中积极 主动的一面。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应该是统一的,这种统 一是个人对客体的认识与个人愿望的统一,是个人与社会 的统一,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更是良好的自我意识 的 标志。但是,由于自我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每个所处的 社会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观我与客观我并不总是存 在着统一。
(三)依据自己的行为判断
• 在内部线索微弱或模糊的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外在行 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如性格、态度、品质、爱好等。如当 学生参加公益事业时,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 • 个体的行为既具有外显性更有内倾性,因而依据自己行 为的判断为自我的确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但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内部线索了解自己, 如想法、情绪来了解自己,而且比外显行为更准确,因 为行为易受外在压力的影响,更易伪装。
(一)自我意识的分化3
• 3、独立与依附的冲突
• 4、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冲突
• 5、自负与自卑的冲突 • 6、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活动一:三个我是否协调
• ①请每个同学预备三张白纸。 • ②请在第一张白纸上描述“理想的我”,时间约为7、8分钟。 • ③请将已写好的第一张白纸搁置在一旁,暂时不准再观看。接着在第 二张具体描述“现实中的我” ,时间约为7、8分钟。 • ④再将已写好的第一、二张白纸搁置在一旁,暂时不准再观看。接着 在第三张纸上具体描述“ 别人眼中的我”(父母、老师、同学或一重要 人 物),可以叫组员写,时间约为7、8分钟。 • ⑤请每个人将所有三张纸都放在桌上,各自对纸上的三个“我”作出 检 核与默想,主要是看看三个“我”是否协调和谐。如果不和谐,则差异 何 在,并尝试找出原因所在。 • ⑥请大家在小组内自由分享整个习作过程的心路历程。 • ⑦请大家一同探索,看看怎样可以使三个“我”更加协调一致,形成 三

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及心理健康

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及心理健康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教课目标与要求】:掌握:1、自我意识的性质及内容。

2、自我意识的影响要素。

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独到性。

熟习1、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矛盾矛盾。

3、大学生自我意识问题的调理。

认识大学生自我意识存在的问题。

【教课重难点】:要点:自我意识的性质及内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独到性、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矛盾矛盾;难点:自我意识的性质及内容;【教课课型】:新讲课【教课方法】:PPT演示、解说法、议论法、游戏法【教课课时】: 2 课时【教课内容】:导入:( 5 分钟)学习地图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

一个“贵”字就把正确认识自己之难、之重要生动鲜亮地勾画出来了。

“东施效颦”就是因缺乏自知之明而闹出来的笑话。

人生在世,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一些学生常常叹息:理想的我那么高大,而现实的我却这样微小。

他们经常为无形的却有真切的自我疑惑,心理出现失衡现象,这就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带来的心理问题。

本章主要就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培育等方面进行商讨。

心灵指引最大的成功就是自己征服自己的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对自己的不知足,是任何真切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点之一。

——契科夫剖析“事例 2-1 :成败带来的自我认识”对于这个事例,你有什么思虑?·总结学生讲话,引入本章内容。

早在古希腊期间太阳神阿波罗神殿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和中国古语“人贵有自知之明”,表示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同时,提出了认识人自己的要求。

人类向来在不停探究自我、实践自我、超越自我。

对于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来说,“自我”更是他们踊跃关注的课题。

心理学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人认为自己是如何一个人,比他真切是如何一个人更重要,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依照自己认为是如何一个人而行动的。

而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各方面都有比较踊跃的认识,才能在环境的适应、个体的发展上,获取较满意的结果。

所以踊跃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括一、自我意识涵义界定:自我意识一般是指人对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四周环境关系的认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章

第一节 我是谁—大学生自我意识概述
第二节 做最好的自己—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塑造 第三节 哈哈镜中的“我”—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及其调 适
第一节 概述
我是谁—大学生自我意识
一、“我”的万花筒:自我意识 及其内涵
【引导案例】 假如让你写下20个“我是……”你会写 下什么?现在尝试着写一下,随便写什么 都行,下面是小美在咨询的过程中“知心 姐姐”让小美写下的20个“我是……”。
小美的自我意识 我今年19岁 我是爸爸妈妈的乖女儿 我是善良的 我是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的人 我是一个瘦弱的女孩 我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人 我有很多朋友 我不被别人讨厌
属于哪种自我 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
我是容易紧张和担心的
我有时不能控制自己 ……
心理自我
自我意识具有目的性、社会性、能动 性等特点,对个性的形成、发展起着调节、 监督的作用。 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图2-1
心里自我VS客观自我
2. 自我意识的内容
图2-2
自我意识的内容
(1)对自己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 (2)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 (3)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心理自我
1. 自我意识的定义
意识(consciousness)是心理活动的一 种高级水平,为人类所独有。 一般把意识定义为一个人对于内部和 外部刺激的知觉。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对自 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 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 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 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 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章_大学生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章_大学生自我意识
生理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的影 响
学校因素
个体的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他人的影响
二、 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
案例导读: 网络中的自我 当人们坐下来准备上网时,大多数人都会问自己一 个迫切的问题:今天我要是谁?互联网生活丰富多彩, 其中之一就是能为自己创造一个新身份。当人们进入 聊天室,她可以决定自己是一个男人,而不是女人; 是一个成功的理人员,而不是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 互联网把各种可能的自我,生动地带入日常生活。接下 来讨论的是这些网络自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的一面。 现实中,人们被限制在非常狭窄的范围来表现自我, 使他们感到很沉重:在和家庭成员、朋友、老师、同事
悦纳自我
一、 悦纳自我的内涵
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发展
对时间的认同 性别角色认同与两 性混淆
服从与领导的认同 对自我与对他人 的认同 价值观的形成 他人的影响
悦纳自我
二、 影响大学生悦纳自我的认知偏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自我否定 自负心理 虚荣心理 逆反心理 从众心理 自我中心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即 自我或自我概念,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 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具体地说,自我意 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与周围 世界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
弗洛伊德认为:
• 自我三结构说: “本我”遵行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悦纳自我
一、 悦纳自我的内涵
资料导读: 神气的发卡
人的容貌并没有因戴发卡而改变,改变的只是人的心 态。“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这句话在她身上得到了验证。无论什么时候,我们 都不要排斥自己,对于那些已经成为无法更改的客观现 实,与其整天抱怨苦恼,还不如坦然地自我悦纳,即以 积极、赞赏的态度来接受自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认知和理解。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自我意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它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自我意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首先,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和价值观,并且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

通过培养自我意识,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应对压力。

此外,自我意识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制定目标和规划未来。

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呢?首先,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和经历,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经验。

多参与社团、俱乐部、实习等活动,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大学生要学会审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积极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要善于自我反思,从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

另外,大学生还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从中寻求反馈和建议,了解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印象。

最后,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找自己的激情所在,并将之作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

除了个人的努力,学校和家庭也应该给予大学生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讲座,教导大学生如何培养自我意识和自理能力。

学校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困扰和问题。

家庭也应该给予大学生充分的关爱和关注,多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需求,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自我意识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培养自我意识,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应对压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请用20个形容词描述你自己。

有人问古希腊大儒学派创始人安提司泰尼:“你从哲学中获得了什么呢?”他回答说:“同自己谈话的能力。

”同自己谈话,就是发现另一个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偏见、愚昧、丑陋、冷漠、恐惧,发现自己的热情、灵感、勇气、创造力、想象力和独特个性。

请你也同自己谈话,并写下你所发现的自己。

需记住的两个心理健康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 *世界精神卫生日:10.10学习目标:1. 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 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3. 理解神经症的分类及鉴别特点。

4.理解人格障碍的分类及鉴别特点5.熟悉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6. 掌握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7.了解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第一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的实质是脑的功能,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p24(一)身心感觉良好是判断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

表现:精力旺盛,神清气爽,开心满意,对生活充满希望。

(二)智力正常,并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智力正常的大学生,能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与满足。

观察力强,注意力集中,记忆良好,想象力丰富,语言流畅。

(三)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即认识、情感、言行举止等与年龄基本符合。

若严重偏离(例如过于老成、幼稚、依赖以及喜怒无常的行为等)即可能是心理不健康表现。

(四)愉快稳定的情绪①愉快情绪占主导;②情绪稳定性好,善于控制和调节。

(五)适应能力强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造现实(六)正确的自我评价与接纳①能正确认识、了解自己,自我评价客观;②有切合实际的志向水平;③有愉悦的接纳态度,并做到自尊自爱适度,谦而不卑,自信乐观,扬长避短。

(七)坚强的意志体现在自觉性高、果断性强、坚韧性大、自制性好。

(八)人格健全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健全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

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九)人际关系和谐宽容他人,接纳他人,认可他人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标准 p26•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大学生努力的方向。

• 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不能等同。

前者是一个持续的状态,后者则只是偶然出现的。

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

不能以一时一事简单地给自己和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没有明显界限,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出现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只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积极加以矫正调整就行了。

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P45一、神经症概念: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以恐惧、焦虑、强迫、疑病或神经衰弱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非器质性心理疾病。

起病与工作学习负担过重或精神刺激有关,但多数患者病前就有一定素质与性格缺陷。

(一)焦虑症焦虑是由紧张、害怕、担忧等几种情绪混合而成的负性情绪体验,指一种个体对未来某种可能发生的威胁性情境或某种不良后果而产生的紧张不安情绪。

焦虑症以频繁发作的焦虑、惊恐为特征。

其焦虑情绪并非由哪一个人或事引起,找不到具体对象和理由。

常伴有心悸、出汗、恶心、手脚发凉、大小便紧迫等躯体症状。

每次发作持续几分钟~几天。

治疗原则:心理治疗;松弛训练(自我催眠、深呼吸、气功等);服药。

(二)强迫症症状: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常见的强迫观念:强迫怀疑、回忆、穷思竭虑、联想、对立等;常见的强迫行为:强迫检查、计数、清洗等。

治疗原则:服药;心理治疗(如转移疗法、暗示疗法、口令阻止疗法、厌恶疗法等)。

(三)恐惧症症状:对某种特定物体、活动或情境产生异常强烈的恐惧反应。

多起病于青少年,其发生与以往经历的挫折和重大精神创伤有关,具有条件反射性质。

(四)神经衰弱患病率极高,居首位。

症状:睡眠障碍,头痛头昏,脑力迟钝,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心烦易倦,对强光、噪声等敏感。

病程较长,病情反复波动。

(五)抑郁性神经症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病程>2年,常伴有神衰的许多症状。

患者有求治愿望,若及时治疗预后较佳,一般不复发。

注意将本病与情感障碍中的抑郁症相区别。

二、人格障碍(一)概念人格:指在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持久和独特的行为模式。

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对此感到痛苦。

大多数人格障碍者不寻求医学帮助(二)人格障碍特征人格障碍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

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

人格显著偏离正常,与众不同的行为模式。

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情感肤浅或冷酷无情。

行为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和完整性,自制力差。

多数人格障碍者对自身人格缺陷无自知之明,难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尽管经常碰壁,但屡犯同样的错误,害人害己。

人格障碍者一般能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能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主观上往往感到痛苦。

(三)人格障碍的主要类型:偏执型人格障碍:以猜疑为特点。

对周围的人或事物敏感、多疑、心胸狭窄。

强迫型人格障碍:以刻板的方式和他人接触,有完美主义倾向,过度注重细节为特征的人格障碍。

分裂样人格障碍: 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漠,离群独处,我行我素而自得其乐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

表演性人格障碍:情绪不稳定、依赖性强、过分的感情用事、以夸张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为特点。

三、抑郁症属于一种情感性精神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谓之“心理感冒”。

1.病因:(1)遗传背景:导致大脑内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低下---主要病因由遗传背景引起的抑郁症称为内源性抑郁症,治疗较困难。

(2)心理社会因素:如天灾人祸、失恋婚变、事业挫折、矛盾纠纷等。

多为发病的诱因。

通常将由心理社会因素引发的抑郁症称为反应性抑郁症,疗效较显著。

(3)躯体因素:如脑中风、癌症、帕金森病、更年期、产后等,称继发性抑郁症,治疗较容易。

2.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三低” + “六无”①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生活兴趣大减,有强烈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甚至自杀,常有晨重轻的规律。

②思维迟钝:思维缓慢、闭塞,严重时一片空白。

③动作和语言减少:不想动,说话少,回避社交,落魄潦倒,失眠。

六无:无兴趣、无希望、无助感、无动机、无价值、无意义。

病程:本病有多次发作特点(4-6次居多),每次发病短者2~3月,长者1~2年。

预后一般良好,但也有少数人(15~20%)病程延续多年,久治不愈。

3.防治原则(1)治疗以服药为主。

常用百忧解、博乐欣、丙米嗪、多虑平。

对有强烈自杀倾向者临时采用电休克治疗。

(2)症状消失后应继续用药至少半~1年,以预防复发;(3)心理治疗:对于由精神因素致病的患者有明显疗效,但要与与服药相结合。

(4)家庭与社会的支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出现过情绪低落,但多数人只是偶尔出现,且为时短暂。

对于这些人而言,忧郁悲观仅属于一种情绪困扰,不要误诊为抑郁症。

退一步来说,就是患了抑郁症也没什么可怕,及时治疗就行了。

牛顿、达尔文、邱吉尔等历史名人都曾患过抑郁症。

四、精神分裂症1、基本概念:是一种最常见和严重的精神病,占重型精神病人的60%±。

好发于青壮年。

病因有遗传、体内生化物质紊乱、个性不良、社会因素等。

病程数月~数十年。

未及时治疗者病情常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

2、主要症状:(1)早期表现:多数人起病较隐伏,逐渐出现不守纪律、孤僻冷淡、寡言少语、呆坐或无目的漫游,过多思虑、钻牛角尖、无故发脾气、学习成绩或工作表现一落千丈等。

注意识别,以便及早就诊!(2)思维障碍:胡思乱想,说话离谱,想法荒诞离奇,空想妄想,推理判断障碍。

(3)情感障碍:①情感淡漠:对外界兴趣↓,疏远同学亲友,冷漠无情,独处;②情绪多变:既可因无端小事伤心落泪或勃然大怒,也可无缘无故喜悦。

(4)意志行为异常:迟到早退,逃学旷工,得过且过,无进取心,生活懒脏乱,行动粗暴,无故骂人等。

(5)感知觉障碍:头部重压感、液体流动感、身体漂浮、头躯分离等。

常有幻觉(幻听、视、嗅、触),以幻听最常见,并出现与之有关的行为。

(6)性格改变:敏感多疑,沉默少语,专横残暴等。

(7)自知力缺损:患者对自己的病态体验坚信不疑,常否认有病而拒绝就医。

注意:本病在早期常不易发现,或被误认为是性格有问题或不求上进等。

往往要经数月或数年后病情发展较严重时才被诊断出,但此时疗效已较差矣!切记:治疗越早,疗效越好;病程越长,疗效越差。

第三节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1、主动学习心理卫生知识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4、塑造健全的人格5、增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6、培养生活情趣、制造欢乐气氛、丰富业余文化生活7、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复习思考题1.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2.人格健全的标志是什么?3.什么是神经症?有哪几种常见类型?其鉴别要点是什么?4.什么是人格障碍?常见的类型有哪些?其鉴别要点是什么?5.患精分的大学生在早期多有哪些表现?6.试述抑郁症的病因、典型症状、防治原则。

7.列举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

8.在生活中,你可通过哪些途径来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