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视觉艺术的现状和责任
探析视觉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021-0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
、、、、、探析视觉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王旭倩(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摘要:本文以美术为主线,梳理改革开放以来视觉艺术创作思潮的变革过程。
当代视觉艺术未来如何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通过调研视觉艺术的发展现状,进而对中国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给从事艺术者提供了认清艺术发展的历程可靠依据和有力的保障,促使达到发展和壮大艺术创意产业的目的。
关键词:视觉艺术;发展历程;阶段;分析;研究中图分类号:J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02-0045-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2.022一、前言20世纪我国当代视觉艺术的概念逐步扩展为运用特定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创作出可供观众欣赏的艺术作品,绘画归入了这个范畴,包括了平面的和立体的,静态的和动态的等不同的艺术形式。
本文主要以美术绘画为例,介绍中国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四十多年,本文参考各种文献将这一历程按照十年一个阶段进行叙述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和主要象征性事件梳理如下。
二、“去中国化”阶段1978年至1989年为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中西方文化、经济交流日益频繁,西方美学理论、创作方法和艺术观念引入,创作环境的逐步宽松,艺术作品的创作主题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伤痕美术呈现出从歌颂到暴露,从赞美到批判,从粉饰现实到面对真实的转换”。
画家李少文说,“现在世界上的美术潮流,绝不是‘颓废’二字所能代替的。
我们老用牛拉犁就不会前进了”。
当时不少人认为传统的艺术创作手法太陈旧,应该积极接受新艺术手法和国际艺术界保持一致,这本身也是国际对话的基础。
随着国内承办西方艺术展览机会的增多,艺术工作者接触西方艺术观念与创作手法的频次越来越多。
从1981年起,如何进行艺术创新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即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创新中的关系、比例等等问题。
当代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代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何沐遥来源:《商情》2016年第45期通过对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理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预言未来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我国将会逐步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与革新理念理念,也最终将会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借鉴来与时俱进的不断革新。
本文就结合视觉传达设计在我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来进行浅谈,希望能够为广大视觉传达设计从业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发展趋势分析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指对视觉符号、图形来进行各种思想与信息的传递设计。
而作为信息的传达者,则是这个过程的引导者。
这个概念第一次的提出是在十九世纪的日本,目前其主要应用领域为书本杂志、广告招牌、海报等宣传物品上,近几年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与时俱进,逐渐在电影电视、网络媒体等渠道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一、现阶段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随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革新,视觉传达设计脱颖而出。
很多优秀设计人才陆续走出国门到西方或日本等国进行学习。
随着视觉传达设计在我国的大量应用,目前已经覆盖到了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另外,伴随着我国近几年电子互联网技术的腾飞,视觉传达设计更是融入其中。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大量优秀的国产视觉传达设计更是为我国优秀的产品插上了一双飞翔的翅膀,送出了国门。
而外来的视觉传达设计也时刻冲击这我们的生活。
作为一门更新较快的专业,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并没有因为起步较晚而停滞发展,相反我国的一些优秀设计作品已经逐渐为国外平台所关注,可以说视觉传达设计在我国的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二、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现阶段视觉传达设计进行了解,我们不难总结出如下几点发展趋势:首先,超越常规理念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我国将会大行其道。
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为了视觉有效传递信息而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已经不再是传统视觉文化,而是逐渐融入了听觉、触觉。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它还会逐渐包含其他一些我们无法预知的因素。
视觉艺术专题总结
视觉艺术专题总结视觉艺术是一门以视觉感知为基础的艺术形式,通过艺术家独创的构思和创作手法,传达出丰富的情感、思想和意义。
本文将对近年来视觉艺术领域的发展进行总结,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分析视觉艺术的特点和趋势。
首先,在当代艺术领域,视觉艺术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艺术家们运用不同的媒体和材料,如绘画、雕塑、摄影、装置等,以及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创作出充满独特性和创新性的作品。
例如,一些艺术家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沉浸式的艺术体验;还有一些艺术家运用数据可视化的手法,将抽象的数字信息转化为具有艺术感的图像或装置。
这些多样化的创作方式为艺术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其次,视觉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认可和提升。
艺术展览和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视觉艺术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术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视觉艺术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参观和欣赏。
同时,艺术市场的繁荣也促使更多的艺术家积极创作,并得到一定的回报。
这种社会认可和商业价值的提升,为视觉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此外,视觉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问题和当下的议题产生了关联。
当代艺术家通过作品来探索和表现社会现象、人类关系、环境问题等重要议题,传达他们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这种社会参与性和批判性的表达,使得视觉艺术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和社会表达方式,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视觉艺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重视。
在学校和教育机构,越来越多的课程和项目开始将视觉艺术纳入其中,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力、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
视觉艺术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还可以促进他们在其他学科中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结而言,视觉艺术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以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创作方式,满足了人们对艺术的多样需求;社会的认可和商业的关注,使其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与社会问题的关联和教育的应用,使其在社会和教育中更具有影响力。
现代中国人物视觉造型设计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现代中国人物视觉造型设计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作者:孙甜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年第09期“人物形象设计”作为独立的一门学科起源于1950年的美国,隶属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门类。
它包含着“人物实用造型艺术”与“人物视觉造型艺术”两大部分,而每一部分又涵盖了化妆、发型、美容、服饰、美甲、彩绘等技术手法。
我国的人物形象设计产业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仅仅是近几年才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对自身形象的塑造,形象设计的个性化、艺术化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一现象的出现正是时代进步与审美提升的重大表现。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物视觉造型艺术”作为人物形象设计中最具个性与艺术性的一个分支,开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活跃在现代中国的设计艺术舞台上(图1)。
一、人物视觉造型艺术的内涵“人物形象设计”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国内的大多数人对此尚不完全了解。
“人物视觉造型艺术”作为其中一个分支,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在艺术设计领域崭露头角的。
“人物视觉造型艺术”属于视觉产业范畴,也是创意产业的新成员,他其实就是专业人员为适合大众需求而进行的一种以人为载体,以综合设计形式为手段,对人物进行艺术包装的专业化活动。
这种艺术包装,运用创造性思维,采用化妆设计、发型设计、服装服饰设计等手段,通过艺术的表现技法,对人物的视觉效果加以强化,达到突出、升华人物造型美的目的。
是以视知觉为主要满足对象,在唯美主义的意识支配下,使作品呈现以娱乐视觉为目的继而产生心理和生理上满足的艺术。
人物视觉造型艺术的设计过程与一件艺术品的形成过程相同。
虽然它的载体只是一个人的外在,而非建筑、工业、电子等庞大支柱产业,但它象绘画、音乐一样也为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而精神与物质都是优质生活的必需品。
一个好的人物视觉造型艺术设计作品和所有的创意设计作品一样,也就是把市场理性、行为感性、美学个性融入到作品的一个过程。
浅谈视觉传达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视觉传达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毛琬月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1期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各种视觉传达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觉感受,并且已经从传统的美术、装饰等发展到新闻、电子等新兴领域。
本文对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了如何在设计创新的同时把握发展方向、积极传承文明,是我国视觉设计的发展趋势。
以期为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发展趋势;文明传承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070-02视觉传达设计主要研究视觉和应用的一门科学,通过视觉媒介展示并传递图像等视觉信息的设计,它是把精神内容转换成视觉语音等信息。
信息是人们之间交流的媒介,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对象主体。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视觉传达设计的对象已经不仅仅是图像,而是文字、符号、图像、语音等信息的集成。
视觉通常是指眼睛可以看到的信息,是可以被眼睛所感知的内容。
视觉传达设计的首要目的就是如何准确迅速地传达视觉信息。
总而言之,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对信息进行视觉化的加工设计,并快速准确的传达,以滿足人们对信息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视觉传达设计不断兴起。
计算机技术将图像、字符、语音等有机结合起来,并使其数字化,为人们展示视觉、听觉一体化的震撼效果,真实的场景使人们感觉如同身临其境,从而使人与人之间通过计算机变得更加方便自由。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视觉传达设计面临着如何适应新技术的进步并满足人们需要,本文将就目前我国视觉传达媒介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并对视觉传达媒介的发展趋势指明方向。
一、当代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的现状我国视觉传达设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没有充分了解传达媒介的特性从人类的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几乎所有新的媒介出现时,都会使用旧的媒介作为本身的内容。
我国视觉艺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视觉艺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一章:视觉艺术产业概述视觉艺术产业是指由视觉艺术创作、设计、制作、发行、推广等环节组成的产业链。
其中,视觉艺术创作包括广告、影视、动漫、游戏、出版等多个细分领域。
视觉艺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领域,发展出了许多新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
第二章:我国视觉艺术产业现状在当前的产业形态下,我国视觉艺术产业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产业规模与产业链。
其中,电影、电视、动漫、游戏、广告等领域一直是我国视觉艺术产业的核心板块。
在这些领域中,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绩,在国内市场上的表现也相当显著。
1.电影产业的发展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的电影制作技术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从2013年开始,国内电影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18年国内电影市场突破600亿元的巨大市值,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
2.动漫产业的发展中国动漫产业经历了盛衰之后再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2018年,中国动漫产业规模已突破2200亿元,其中IP授权收入占比超过一半,成为动漫产业中最大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动漫影视领域也在蓬勃发展,成为重要的文化出口。
3.游戏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游戏产业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游戏设计、制作、发行、运营等多个环节。
2018年,中国游戏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148亿元,成为全球第一大游戏市场。
除此之外,中国的游戏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4.广告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广告市场中,数字营销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环,并正在迅速普及。
2018年,中国数字营销广告规模达到486亿元,而在移动广告领域中,微信和支付宝的用户量增长速度也相当可观。
第三章:我国视觉艺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当前,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引擎。
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也为视觉艺术产业注入了新的内容与创新。
因此,视觉艺术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将面临着很多挑战与机遇。
视觉传媒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视觉传媒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视觉传媒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视觉传媒作为一种沟通和信息传播的方式,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本文将分析视觉传媒的发展现状,并探讨未来的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当前的视觉传媒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视觉传媒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渠道。
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和微信等不仅成为人们分享生活照片和视频的地方,还成为企业和品牌推广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平台。
此外,视频分享平台如YouTube和抖音等也在快速增长,使得用户可以轻松地创作和分享视频内容。
同时,传统的媒体形式如电视、电影和印刷媒体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
然而,视觉传媒正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虚假信息和信息过载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往往难以分辨真假信息,这可能导致不良影响。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人可以轻松地编辑和伪造图像和视频,以满足自身利益。
同时,视觉传媒也面临着版权和隐私问题,如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照片和视频等。
然而,虽然视觉传媒面临挑战,但它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会。
未来,视觉传媒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互动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进步,视觉传媒将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和广告推荐。
此外,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发展也将为视觉传媒带来更多的机遇。
AR和VR技术可以将用户带入虚拟世界,创造沉浸式的视觉体验,并为企业和品牌提供创新的宣传方式。
另一个未来的趋势是视觉传媒与其他领域的融合。
视觉传媒将更多地与音频、文字和交互设计等领域相结合,创造出多媒体和跨平台的传媒体验。
此外,视觉传媒与科技和艺术的结合也将带来更多新的创意和可能性。
例如,艺术家可以使用新技术和媒介创作出更加丰富和引人入胜的艺术作品,观众可以通过视觉传媒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最后,未来的视觉传媒发展还将注重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
当代中国视觉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当代中国视觉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在当代中国,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个行业也未曾停歇,而其中也包
含了视觉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在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事物的美感,审美观念逐步成熟的今天,艺术家们也开始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感受呈现给人们。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视觉艺术有所启示。
在国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中,传统
审美观念和理念无不流露其中。
在今日中国的视觉艺术中,这些传统元素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视觉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与时俱进,其中来自国内外不同文化的影响和融合,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中国一直是东方文化的中心,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和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激发了中国艺术家的创造力,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气,也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如今,当代视觉艺术风格已经多样化,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
性表现在艺术家使用的媒介上,如影像、版画、油画、水墨画、数字艺术等。
此外,不同主题的作品也运用了不同的风格和技巧,展现了中国艺术家不断创新和突破的决心和勇气。
对于中国视觉艺术的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多元化风格和流派,更加多样
的创作方式和技巧,以及更加不断深化的意义和表达。
但是,尽管当代中国的视觉艺术已经发展了很多,但是,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视觉艺术仍然需要更加坚定的创新和永不满足的学习态度。
总的来说,视觉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反映了我们的社会
和文化的多样性。
在未来,我们希望中国的视觉艺术可以继续发挥独特且有影响力的作用,并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它独特的风貌。
当代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 视觉 传 达 设 计 的发 展 趋 势 。笔 者认 为 超 越 视 觉 的 视觉 传 达 设 计 将大 行 其 道 , 觉 传 达设 计 将 渗 透 更 多 的 人 文 关 怀 的 精 神 , 视 并 且将 更 多 地 从 中 华传 统 文 化 中 吸 取 养分 , 得 启 发 。 获 关键 词 : 中国 视觉 传 达 设 计 ; 状发 展趋 势 现
更加 自由、 更加生动, 使人产生强烈的参与感, 更具有唤起情
系列视频广告 中, 手触摸 空气 中的屏幕 就能够播 放音乐 、 用
此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特别是加人世界 感的潜力和提供最大视觉信息的能力。例如, 惠普中国发布
贸易组织以来 , 各国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 尤其是其中把产 品推向中国市场的商业作品, 随着国外产品和服务在中国的
设计 。
首先, 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成为设计的基本工具, 视觉 传达也将从实物信息媒介向数字信息媒介转移。数码图形
一
、
当代 中 国视 觉 传 达 设 计 的 现 状
技术的成熟带动了电脑辅助设计的普及和发展, 电脑技术的 加入将现存的工作实践和技能逐步自动化。电脑表现形式
的运用给设计者提供 了实 现创意 的表现空 间和便利 。电脑
中 图分 类 号 :O J4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6 2—5 7 ( 0 0 0 0 0 17 3 9 2 1 ) 1— 1 8一O 2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 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 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视 觉传达设计这一术语于 16 年在 日 90 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
一
种新的生活方式——轻松、 和谐、 欢乐。百事可乐的系列
国内的视觉动态设计研究现状
国内的视觉动态设计研究现状
国内的视觉动态设计研究现状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近年来已经有很多相关的研究投入和实践应用。
以下是一些国内视觉动态设计研究的现状:
1. 学术领域:在国内,有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在视觉动态设计领域进行研究,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这些研究机构和企业密切合作,在动画特效、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2. 应用领域:在应用领域,视觉动态设计被广泛应用于游戏、动画、广告、影视等领域。
国内有许多企业和机构在做相关研究和应用,如腾讯、网易、华为等。
3. 技术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视觉动态设计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国内有许多科技公司,如地平线、商汤、旷视等,都在视觉动态设计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总的来说,国内的视觉动态设计研究现状还比较薄弱,但在学术、应用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视觉动态设计技术将继续得到深入研究和应用。
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和应用
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我们生活在一个智能化和数字化的世界中,这些新兴的技术也给视觉艺术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扩大了创作的领域,也极大地改变了观众的艺术消费方式。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数字艺术。
数字艺术是一种利用新兴科技进行艺术表现的方式,包括数字图像、动画、数字音乐、虚拟现实等多种艺术形式。
数字艺术的产生既源于对于数字时代的新鲜感,也源于其完美结合了艺术和科技的特性。
通过数字化手段的运用,艺术家可以创造出超现实、立体、幻想的图像和声音空间,开创新的艺术语言。
数字艺术也极大程度上丰富了现代艺术领域,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
视觉艺术也在艺术鉴赏的领域展现出无限的魅力。
例如,在当代绘画领域中,黑白的创作方式已然成为一个热点。
黑白颜色的无穷变化,以及其所表达的更为抽象和沉淀的精神层面,让黑白绘画成为一种能逼近“求新、求变”年代内在特征的艺术形式。
在海报设计方面,伴随互联网的普及,设计也愈发重视信息量和良好的可读性。
原本只是产品标志、代表公司的海报,现已成为了能够传达平面信息和影响视觉水平的重要视觉作品。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视觉艺术的发展已经逐渐地从审美转向应用,成为与科技体系相对接的重要行业。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艺术本身的规模和方式。
各种信息形式的混合、集成已成为最为重要的艺术表现方式之一。
一个良好的视觉设计或海报,已经不再是为美化生活而来,更是为承载某些产品信息而来。
视觉艺术的发展也通过数字展示、虚拟化等艺术形式改变了观众的创作和观赏模式。
网络和数字媒介极大地拓宽了大众观赏艺术的范围和渠道,也促进了艺术的交流,社会化艺术变得愈发普遍。
由于人们之间的距离和时间因素的缩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观众进入到虚拟的二维或三维世界中,个人的艺术体验也更加与众不同。
总而言之,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和应用是与科技体系密不可分的。
数字艺术、黑白绘画、海报设计等等都表明了视觉艺术在数字化时代的独特魅力。
浅谈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摘要:通过梳理回顾世界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历史,分析视觉传达设计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视觉传达设计这个较为年轻的艺术门类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的现状,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对视觉传达设计的需要越来越大,对视觉传达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大。
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将不在拘束于单纯的视觉,将更多地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形成风格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发展趋势;风格多元化一、视觉传达设计的起源和确立(一)视觉传达设计的起源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平面设计,平面设计依靠视觉传达设计的帮助进行创作,平面设计在今天和视觉传达设计并无本质区别。
平面设计的起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诞生创立了基础。
平面设计这个词语出于英文“平面”(graphic)在现代平面设计形成之前,这个术语泛指各种通过印刷方式形成的平面艺术形式,比如木刻、石版画、腐蚀版画、丝网印刷版画等等。
因此,当时这个词是与“艺术”连用的,统称上述艺术形式为“平面设计”。
从广义上看,平面艺术自从开始以来,就不仅仅包括绘画的印刷,同时还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书籍装饰等等丰富的内容,这些基本内容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如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在泥板上刻画的文字符号;公元前1800年的汉谟拉比石刻;公元前1500年左右开始出现大量埃及草纸文书,特别是作为死者陪葬用的《死亡书》;公元前1400年左右的中国甲骨文和商、周两代的青铜纹,都是人类最早的平面设计作品。
但是我们普遍认为平面设计的另一个特征是印刷发行,因此,早期的文物虽然具有平面设计的设计因素,却并不能被视为当代平面设计的开端,真正的平面设计开始,是与印刷相联系的。
平面设计与印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说印刷技术产生的国家—中国,是奠定平面设计基础的国度。
现在巡视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国唐代的《金刚经》,经文是在一块完整的木板上雕刻而成的,印刷在纸本的手卷上,其中包括了插图、文本、标题三個基本部分,已经具备了平面设计的几乎所有要素。
视觉艺术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
影视编辑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影视编辑作为电影和电视剧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承担着剪辑和后期制作的重要任务。
作为业内资深精英人士,我将为大家分析影视编辑行业的现状,并展望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
目前,影视编辑行业正经历着快速发展和变革。
随着电影和电视剧市场的繁荣,观众对于高质量、精心剪辑的作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影视编辑通过剪辑、特效合成、调色等技术手段,将拍摄的素材精心处理,为观众呈现出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
然而,影视编辑行业的现状并非一帆风顺。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编辑公司需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吸引客户。
其次,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编辑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剪辑软件和技术工具。
此外,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不规律也是编辑行业面临的挑战,对编辑人员的身心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未来的五至十年中,影视编辑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剪辑软件和技术工具将进一步提升,为编辑人员提供更加高效和创意的剪辑手段。
其次,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编辑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为观众创造更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此外,随着电影和电视剧市场的扩大和国际合作的加强,编辑人员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的制作和剪辑。
然而,要实现影视编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首先,需要加强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和继续教育,以适应技术的更新和行业的发展需求。
同时,也需要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保障,关注编辑人员的健康和福利问题。
此外,制片公司和编辑公司应加强合作,建立更加顺畅的沟通和协作机制,确保剪辑过程的高效进行。
综上所述,影视编辑行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未来五至十年,编辑人员将面临更多的创作机会和技术挑战,同时也将受益于科技的进步和国际合作的发展。
我们期待能够见证影视编辑行业的蓬勃发展,并为这个行业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努力。
浅谈我国视觉艺术专业教育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谈我国视觉艺术专业教育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网:论文关键词:视觉艺术单一思维系统化创新性论文摘要:文章明确了视觉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中地位的重要性,重点探讨了我国视觉艺术研究的现状,即思维单一化,缺乏系统化和创新性的研究方法。
提出今后研究者要在分析我国视觉艺术环境形成因素的基础上(受不同历史、政治、宗教、风俗等因素的影响),融会中外优秀的视觉艺术经验,才能避免研究方法的误区,使我国今后的视觉艺术教育健康繁荣地发展。
早在史前时代,人类就用图像模拟和创造自然世界,今天视觉艺术已经成为人们传达文化信息的重要系统,是人文科学的新领域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代文化理论更称之为“图像的转换”。
忽略了视觉艺术发展的有机整体必然造成文化的断层。
到目前为止,对视觉艺术并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概念解释,一般是指人们将眼睛所看到的自然形象,进行有意识的描绘,完成某种功用,赋予艺术作品一种文化内涵,并通过不同的载体传播与交流思想。
视觉艺术的形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大类:绘画、影视、雕塑、服装、广告、摄影、动漫、建筑、多媒体艺术等。
视觉艺术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专业教育组成部分。
视觉艺术研究方法直接决定着其教育的科学性。
本文将分析我国视觉艺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1.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存在单一思维模式我国早期的视觉艺术是在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半封闭环境中形成的,带有农耕经济特征和血缘宗法制度,是儒、释、道等不同文化形态相互融合的自发性独立文化体系。
今天我国的视觉艺术产品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异常繁荣,视觉艺术研究却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还包括基础文化艺术设施的建设,如艺术博物馆、大学视觉艺术的学科建设),这既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难以推动文化艺术的整体健康发展。
例如,目前我国的绘画艺术研究就是一种典型的单一思维。
由于我国的绘画艺术拥有传承数千载的历史背景并有人数众多的从业者,这造就了许多单一范围内(中国)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违背了艺术的多样发展规律。
视觉设计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的表现分析
视觉设计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的表现分析1. 引言1.1 视觉设计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视觉设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传统的中国画已经不再满足人们对艺术的需求,而视觉设计的引入为中国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
视觉设计不仅是对传统中国画元素的重新诠释和运用,更是一种以视觉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在当代社会,人们对于视觉的需求日益增长,视觉设计在中国画创作中的运用,不仅仅是传统技法的延续,更是对当代审美需求的回应。
通过对色彩、构图、线条等元素的精心设计和运用,艺术家们能够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使作品更具有现代感和时代性。
视觉设计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不仅可以提升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还可以使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视觉设计为当代中国画打开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使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使中国画在当代艺术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 正文2.1 视觉设计原理在中国画创作中的运用在中国画创作中,视觉设计原理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视觉设计原理包括对图像的构成要素、色彩运用、构图方式等方面的理解和运用。
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艺术家们通过运用视觉设计原理来呈现作品的美感和表现力。
在中国画创作中,艺术家们常常通过对形态、结构和比例的把握来运用视觉设计原理。
他们通过合理地安排元素之间的关系,使画面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他们还会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中国画创作中,色彩的运用也是视觉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家们通过对色彩的搭配、运用、对比等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色彩的运用不仅可以使画面更具生动感和表现力,还可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2.2 色彩在中国画创作中的视觉设计在中国画创作中,色彩是极为重要的视觉设计元素之一。
色彩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还可以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艺术家们常常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现代视觉艺术趋势分析
现代视觉艺术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视觉艺术也在不断地演变与发展。
现代视觉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和趋势。
本文将对现代视觉艺术的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一、多媒体应用与互动性现代视觉艺术逐渐摆脱了传统艺术形式的束缚,多媒体应用成为一种重要趋势。
艺术家们通过运用摄影、绘画、雕塑等各种媒介,将影像、声音、光线等元素相结合,呈现出更为丰富多样的作品形式。
与此同时,互动性也成为现代视觉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感应等方式与作品进行互动,使观看艺术作品变得更加参与性和个性化。
二、虚拟与现实的结合现代视觉艺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和沉浸感。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艺术家们能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空间和体验,使观众在现实与虚拟的交错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这种结合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更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和思考。
三、多元与多样的思想表达现代视觉艺术具有多元化的思想表达特点。
艺术家们通过视觉形式,探讨社会问题、人性关怀、生态环境等各种主题,展示了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和观察。
此外,多样性也是现代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艺术家们以不同的风格和技法去呈现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创造出独具个性的艺术作品。
四、跨文化与全球化的发展现代视觉艺术越来越呈现出跨文化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加强,艺术家们能够更多地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的影响,从而吸纳和融合多元的文化元素,创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
跨文化的发展使得现代视觉艺术的形态更加多样,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总结起来,现代视觉艺术借助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呈现出了多媒体应用与互动性、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多元与多样的思想表达以及跨文化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这些趋势不仅丰富了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现代视觉艺术在技术和观念上的进一步创新与突破,继续为我们带来更为美妙的艺术体验。
视觉艺术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视觉艺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视觉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本次视觉艺术社会实践。
以下是我在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及心得体会。
二、实践背景1. 视觉艺术的社会地位日益提升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视觉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从电影、电视剧、广告到街头涂鸦、壁画,视觉艺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2. 视觉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视觉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视觉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艺术,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3. 本人的兴趣和需求我对视觉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次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区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三、实践过程1. 实践内容本次视觉艺术社会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参观艺术展览:我参观了市博物馆、美术馆等地的艺术展览,了解了不同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其作品。
(2)艺术创作:我学习了绘画、摄影、雕塑等基本技巧,并尝试创作自己的作品。
(3)社区文化活动:我参与了社区文化活动,为居民提供艺术讲座、绘画辅导等志愿服务。
2. 实践地点(1)市博物馆、美术馆(2)市艺术培训中心(3)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四、实践成果1. 提升审美能力通过参观艺术展览,我了解了不同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其作品,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2. 提高创作水平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我学习了绘画、摄影、雕塑等基本技巧,并尝试创作自己的作品,提高了自己的创作水平。
3. 增强社会责任感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我为居民提供艺术讲座、绘画辅导等志愿服务,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4. 收获友谊在实践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互相学习、交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五、实践心得1. 视觉艺术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视觉艺术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视觉设计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的表现分析
视觉设计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的表现分析【摘要】当代中国画创作中的视觉设计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丰富了传统绘画形式,更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新思路和可能性。
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视觉设计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色彩、构图、形式等方面的体现。
还探讨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视觉设计的结合,以及当代中国画家的视觉设计创作实践。
通过总结视觉设计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的作用和价值,展望了未来视觉设计对中国画发展的重要性。
视觉设计在中国画创作中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将为中国画的创新和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关键词】视觉设计、当代中国画、色彩、构图、形式、传统文化、现代视觉设计、中国画家、创作实践、作用、价值、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介绍视觉设计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的重要性视觉设计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国画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融入现代元素,视觉设计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为中国画作品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审美价值。
视觉设计通过色彩、构图、形式等方面的运用,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具个性化和现代感。
色彩的运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明度法则,而是更加注重画面的整体氛围和视觉效果。
构图的设计不再受制于传统的框架,而是更加灵活多变,突破常规,展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创新也成为当代中国画创作中的一大特点,传统的写意与现代的抽象、装置等形式相互融合,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
视觉设计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不仅注重审美效果,更注重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理念。
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视觉设计的结合,使中国画作品更具有时代感和国际化视野,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现代艺术的活力。
视觉设计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促使中国画艺术走向更加多元化、开放化和国际化。
1.2 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视觉设计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不仅仅是美术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更是创作者对于艺术理念和审美观念的体现。
浅谈中国视觉设计的变化与发展
浅谈中国视觉设计的变化与开展浅谈中国视觉设计的变化与开展【摘要】在以现代设计为主要沟通的社会多元化开展的趋势下,我们不难发现设计正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以往的视觉设计中常用到的设计法那么正在逐渐被打破,现在的社会中的视觉设计已经开始打破常规,不断创新和开展。
所以我们现在在设计领域中要更多关注的是未来设计趋势。
只有将未来的设计建立在多种设计因素的互动设计之上,只有跟上时代的脚步,设计才能够不断推陈出新。
【关键词】视觉设计;变化;开展设计来源于英文名称“design〞,设计包涵很多方面:工业、环境艺术、包装、服装、视觉设计。
而视觉设计现在的名称在平常的表述中却很为难,因为现在学科之间的交壑更广更深,例如现行的叫法“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装潢设计……,这也许与平面设计的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设计无所不在、平面设计也无所不在,从范围来讲用来印刷的都和平面设计有关,从功能来讲“对视觉通过人自身进行调节到达某种程度的行为〞,称之为视觉传达,即用视觉语言进行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
现在,在了解了对平面设计范围和内涵的情况下,我们再来看看平面设计的分类,如形象系统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型录样本设计、DM杂志设计、新闻报刊设计、包装设计、海报/招贴设计等等,越来越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时代的进步也将平面设计推向更高的阶段。
但中国的平面可以这样说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设计。
另外,商业设计与艺术设计很显然是存在的。
设计是有目的的筹划,平面设计是这些筹划将要采取的形式之一,在平面设计中你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你的设想和方案,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你的设想和方案,这才是我们设计的定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平面设计艺术已经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不断转变。
平面设计越设计在观念上、功能上、语意和形式表现上,都备受东西方文化思潮和艺术风格的相互影响。
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开展的大趋势下,我们常常会发现,在以往的视觉设计中运用的法那么正逐渐被打破,固有的符号现象被解构,人类在跨越世纪的里程中力求找到合理化的视觉空间,中国现代视觉设计的开展开始形成了新的设计需求。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数字化研究刍议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数字化研究刍议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数字化研究刍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数字化可以更有效的满足人们在知识获取和信息传播上的需求,对于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传承与推广,数字化技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数字化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数字化研究,以便更好地传承和推广中华民族优秀的视觉艺术文化。
一、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现状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其中视觉艺术以其传统的工艺技巧、独特的语言表达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国际化的浪潮,以及电子媒体、互联网的盛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逐渐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首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信息洪流往往会淹没原始的艺术作品,人们很难从中获取最初的艺术信息,从而难以在视觉上真正感受到作品的韵味和美感。
其次,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日益普及,许多未经授权的作品被随意分享和转发,导致版权的被侵害和丢失。
再次,在数字时代,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文化与艺术产品也逐渐数字化,这也给原始的艺术品的传承和保护等方面造成了挑战。
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数字化数字化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传承与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作品的全方位记录、保护和分享,并使更多人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文化,促进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首先,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艺术品的高清晰度拍摄和数字复制,保护原始的艺术品并将其数字化以供永久保存。
而这可以为今后的展览、研究和教育提供便捷和可靠的存储途径。
其次,数字化技术可以为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发展和推广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
通过数字化技术,人们可以在网上浏览、观赏和交流中华民族的优秀视觉艺术作品。
数字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可以通过虚拟和数字的手段体验到真正的艺术品,这样可以让更多人更好的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文化。
最后,数字化还可以为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新的国际文化背景下,中国视觉艺术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将遇到新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迅疾发展和变化的时代。
推动所有这些变化的重要力量之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今天,科学技术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状况,而且改变着生活本身;不仅改变着生存的空间和距离,而且直接以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影响和改变着时代人群。
最能够代表这种技术文化的莫过于电子技术、数字技术所代表的图像文化,这个图像文化如此深刻地支配着时代文化,以至人们直称这个时代为图像时代。
那么在这样一个历史时代中,视觉文化所面临的境遇是怎样的呢?从传统艺术的传承到技术文化的发展,从全球境遇到民族文化主体意识,从媒体文化到公共文化责任,在这交错叠置的当代问题面前,今天的艺术家们应当担当起怎样的责任?如何认清中国视觉艺术的境遇和责任,是我们艺术界和艺术教育界建设和谐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
文化化人之精神,艺术益人之心灵,今日视觉文化创造如何在多元境遇中整合多种资源,以明辨的思考和警觉,催生社会和谐的文化力量,高扬文化的先进性主张,正是中国视觉艺术创造的重要使命。
当代视觉艺术的现状从整体来讲,是繁荣、活跃、健康和有序的,在多方面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中国视觉艺术的繁荣局面是由多种流派、风格和类型所组成的。
从宏观上看,中国视觉艺术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类型:重建传统文化精神和形式的艺术、现代主义艺术以及具有前沿性质的实验艺术。
一“东”“西”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东方和西方,原是地域上的观念,而在中国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变成了一个传统与现代的时间的观念。
在这个观念的变化中,还包涵了旧与新、保守与变革等一系列价值方向的判断内容。
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我们关于艺术与文化的思考都同时面临着“本土”和“西方”这两种方式、两种历史。
他们之间有交流、有联系、有变化、有不同,这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多文化形态。
近代中国文化建设可以被视为一种多文化形态中的历史实践,这基于一个事实:近代中国文化的自我认识始终都建立在中西比较的基础之上。
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知识界就形成了一套关于“东方-西方”的差异化解释:中国文明被称作是静态的,以对立于西方的动态文明;中国艺术被解释为写意的、表现的、感性的……对立于西方艺术的写实性、再现的、理性、分析性。
在今天看来,这一表述无疑是对中国与“西方”艺术的双重简化。
在这个对比中,东方往往与传统、与旧、与保守排在一起,西方往往与现代、与新、与变革排在一起,很明显东方文化的命运将得于西方文化的点化和解放。
由于西方文化的自我问题,东方艺术在备受影响的同时,也染上了同样的文化问题:变革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颠覆和否定的力量。
这是中国视觉艺术出现了一个断层的真实境域。
在这个断层面前,西方的东方想象曾经点燃了东方艺术家的信心,使他们看到自身文化资源和身份的活力。
无论是对东方文化的自我改造和颠覆,还是以纯粹的传统文化形态所进行的抗争,都可以看作是对这种东方文化的回应。
这种回应在最初的确推动了中国视觉艺术的进程,但紧接着就出现了一个“全球化的文化想象”的危险,出现了远离中国的生存现实、图式化、样式化的种种弊端。
我们所要做的,是在跨文化的变化中,寻找我们这个时代根源性的东西;在“中西之辩”的苦索中,逐步摆脱东方想象的阴影,重新建构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树立中国主体意识的文化史观,在当代生的、活的现实家园中建构具有当代性和创造性收稿日期:2007-11-26作者简介:万江(1978-),男,助教,主要从事广告装饰设计教学和科研工作。
浅论中国视觉艺术的现状和责任万江,杨长芬(西昌学院,四川西昌615013)【摘要】视觉艺术所面临的境遇是怎样的呢?从传统艺术的传承到技术文化的发展,从全球境遇到民族文化主体意识,从媒体文化到公共文化责任,在这交错叠置的当代问题面前,今天的艺术家们应当担当起怎样的责任?【关键词】中国;视觉艺术;发展;现状;责任【中图分类号】J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83(2008)02-0160-02第2期中国文化精神。
因此,在今天日益浓厚的跨文化的境域中,要重新确立对中国当代文化现实的独立的自我力量,必须找到可资重建和再造自我根源性的东西。
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代表中国主体意识的文化史观,并以这种文化史观来联系历史和当下的关系,建构自我本身。
这个主体既不是东方想象中的那个“非西方”性的东方,也不是满足怀旧心态的历史幻象。
这个主体既包涵了源远流长的伟大的文化传统,又包涵了今天仍在生活之中生生不息地生成着的文化现实。
历史并不沉湎在旧有的幻象之中,历史应该是一种活的脉络,它把我们也包涵在其中,把人与世界包涵在其中,把追溯与展望包涵在其中,把东方与西方包涵在其中,把个人的生存与社会整体的生存包涵在其中。
这样一种文化史观绝不是单调的他者形象所能够塑造起来的。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随着现代视觉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媒体、数字技术的迅疾发展,技术越来越成为规划和影响着我们时代和生活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这技术在早期呈现出叙述和记录的优越性,在这种优越性的背后,却包藏着某种观看和文化的权力。
经济上、技术上的落后直接呈现为文化上的“被动挨打”。
另一方面,这技术具有跨文化的潜在的普遍性,在全球气候中迅速蔓生为一种技术文化。
在这个技术文化面前,无论西方或非西方的传统的艺术文化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架上艺术在西方艺坛上的微弱正是一例。
在前者之中,技术文化作为外来的文化,在中国经历了、并正在经历着从被注视、被表达,逐渐发展到自我表达的“民族化”的历程。
在后者之中,技术文化由于它与日常生活尤其大众媒体的联系,由于它迅疾发展、日趋便宜的技术性因素,而提供和勾画着“全球化”的时代生活的宽广背景,技术影像正在成为今日世界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载体。
现代图像技术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图像生产方式。
技术操作的便利、感官效果的刺激、广泛传播的可能……现代图像技术的发展既是人类生活发展的契机,同时也蕴涵着一种危机。
现代图像技术带来一种技术化的集体性知觉,专注和满足于把生活世界订制为某种可见的既有之物——旅游的目的是留影存照,观光客们身后不断变换着的,甚至不是风景,而是一些纪念物,一些被曝露在目光中的、被闪光灯不断照亮的现场。
在这些现场之外,那么多的村庄、田野、山川……都一掠而过。
人们所记住、到达,最后离去的,只是一个又一个处所。
这些处所因无数次留影存照被反复确认,但是它背后的生鲜活色的四季和历史,反而被人们忽略和淡忘。
这正是世界图像化的一种特征,在现代图像技术的打造中,安静诗意的丽江被改编成色彩绚烂的走秀场,生命万象被订制在似是而非的风景旅游的“广告”之中。
生活的现场成为被浏览的景观,由此培养起来的图像时代的观看方式也日益表象化、浅表化。
那种流俗的景观化的表象诱引着人们以此为尺度来度量现实,进而以类同化和工具化的力量来支配和订制人的思想和未来。
当代文化的职责与业绩皆在于抵抗技术文化的奇观化倾向,抵抗图像时代的肤浅与失度,建立传统文化与技术文化互动和谐的环境,重新呼唤一种心灵的文化阅读,并且在心灵的文化阅读中重建文化创造的尊严与深度。
在今天,眼睛的损害不是由于暗,而是由于“亮”,是因为电视荧屏的媚惑和电脑屏幕的跃动,是因为每分每秒眼睛所接受到的刺激。
更加重要的是,当习惯了屏幕奇观的眼睛回头看真实世界时,总会觉得不满足。
那总在快速浏览的眼睛,越来越不习惯于安静的凝视、凝视中的深思。
对绘画的诗意微妙的品味,对文学的倾心阅读,让位给了图像的快速浏览和奇观化的感官刺激。
读图代替了品画,快感代替了美感,刺激震惊代替了凝视沉思,进而戏谑恶搞代替了诗意与思想的交流,低俗嬉戏代替了品位的追求。
这种技术的应用直接导致了中国视觉艺术的无所适从,是融合?还是孤芳自赏?答案只有我们来创造。
在今天,视觉艺术创造再也无法完全依托一个自定的个体性的精神冲动和标准单一的技艺训练。
艺术家面对的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复杂的现实,审美领域与政治、伦理、环境等公共领域彼此交叠,符号和意义在媒体传播中不断改变。
为此,艺术家应该成为具有广阔视野和深刻洞察力的思想者和行为者。
文化创造和文化思考是任何一个有责任的艺术家所不得不担负起的身份和命运。
注释及参考文献:[1]杨知东.视觉艺术在中国的发展[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下转164页)万江,杨长芬:浅论中国视觉艺术的现状和责任··161注释及参考文献:[1]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钱正平.文化中的音乐发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3][美]史蒂芬·约瑟夫.实验音乐与我们的生活[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4]薛永权.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Discussion on Music Development in the20th Century and Protection in the RealityPENT Dong-yang,XIANG Jiong,TANG Juan(Department of Art,Xichang College,Xichang,Sichuan615013)Abstract:As a part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music gives a certain influence to people's consciousness and spirit.In the20th century,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has brought some music elements,which our predecessors never imagined.This essay is talking about whether these elements conform to the needs of our society.Music should reflect the spirit of a period of time whenever it is,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comes from the people's life.Key words:Social Environment;Music in the20th Century;1990s'Music(责任编辑:周锦鹤)(上接161页)A Shallow Talk about the Contemporary Condition and the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Visual ArtWAN Jiang,YANG Chang-fen(Xichang College,Xichang,Sichuan615013)Abstract:How about the circumstance that the visuoal art is confronting?What kind of responsibility should the artists of today bear when facing the changes from accepting the traditional ar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ique culture,from global circumstances to national cultural main body recognition,from the medium culture to public cultural responsibility.Key words:China;Visual Art;Development;Contemporary Condition;Responsibility(责任编辑:周锦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