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合集下载

可达龙

可达龙

禁忌
本品在如下情况下禁用: 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房阻滞,病人未安置人工起搏器; 病窦综合征,病人未安置人工起搏器(有窦性停搏的危险); 高度传导障碍,病人未安置人工起搏器; 甲状腺机能亢进,因为胺碘酮可能加重症状; 已知对碘或对胺碘酮过敏; 妊娠4-9个月; 循环衰竭; 严重低血压; 3岁以下儿童(因含有苯醇); 哺乳期; 与某些可导转性室速 (额外的电生理作用)不推荐联用药物:
卤泛群,莫西沙星,喷他脒
有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特别是尖端扭 转性室速。如果可能,中断使用导致尖端扭 转性室速的非抗感染药物。如果这种药物联 用无法避免,在治疗期间必须进行QT间期 和心电图监测。
注射用地尔硫卓
有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如果这 种药物联用无法避免,必须进行密切的临床 监测和持续心电图监测。
注意: 仅使用等渗葡萄糖溶液配制。 由于药学原因,500ml中少于2安瓿注射液的浓度不 宜使用。 不要向输液中加入任何其他制剂。 从静脉滴注第一天起同时接受口服治疗(每天3 片)。剂量可增至每天4-5片。 在应用PVC材料或器材时,胺碘酮溶液可使酞酸二 乙酯(DEHP)释放到溶液中,为了减少病人接触 DEHP,建议应用不含DEHP的PVC或玻璃器具, 于应用前临时配制和稀释可达龙的输注溶液。
辛伐他汀 增加不良反应的危险(剂量依赖型),例如横纹肌 溶解(降低肝脏对降胆固醇药物的代谢)。 辛伐他汀的剂量不要超过20mg/天。 如果使用这种剂量无法达到治疗目的,使用其它不 引起药物间相互作用斯达汀药物代替。【药物过量】 目前尚无胺碘酮静脉给药过量的文献资料。 口服胺碘酮过量的文献资料甚少。有心动过缓,室 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转性室速和肝脏损伤的 病例报道。治疗应根据具体症状而定。基于胺碘酮 的药代动力学特性,需对病人进行长期监测,尤其 是心脏功能监测。 胺碘酮及其代谢物不能被透析。

2024外周静脉输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护理指引

2024外周静脉输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护理指引

2024外周静脉输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护理指引胺碘酮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效果。

指南推荐使用中心静脉途径注射胺碘酮等血管活性药物。

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胺碘酮通常是在紧急情况下或短期使用,一般选择外周静脉导管给药。

调查结果显示从外周静脉输注盐酸胺碘酮,静脉炎发生率高达55%。

目前暂无关于外周静脉输注胺碘酮的护理实践指南,本指引根据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药物说明书、中华护理学会2023年颁布的《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标准,及最新证据总结,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编制。

1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适应症[1]当不宜口服给药时应用本品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①房性心律失常伴快速室性心律;②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③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2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禁忌症及禁忌联合用药[1](1)禁忌症①未安装人工起搏器的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房传导阻滞的患者;②未安装人工起搏器的窦房结疾病患者(有窦性停搏的风险),如病窦综合征;③未安装人工起搏器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④未安装人工起搏器的双或三分支传导阻滞;⑤甲状腺功能异常;⑥已知对碘、胺碘酮或其中的辅料过敏;⑦妊娠、哺学阊;⑧严重低血压。

(2)禁忌联合用药当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以下药物联合使用时,容易引发尖端扭转性室速。

①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双氢奎尼丁、丙口比胺;②∏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多菲利特、伊布利特、索他洛尔;③其他:决奈达隆、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西沙必利、静脉多拉司琼、多潘立酮、西配普兰、舒托必利、托瑞米芬。

3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不良反应[1](1)十分常见(≥10%)的不良反应①甲状腺异常:可能在无甲状腺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情况下出现〃孤立〃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T4水平增加,T3水平正常或轻微下降),在停止胺碘酮治疗1~3个月内,甲状腺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因而出现上述情况,并不作为停药指征。

胺碘酮使用注意事项

胺碘酮使用注意事项

心内科使用“注射用盐酸胺碘酮”药物的心得分享一、适应症适用于利多卡因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急诊控制房颤、房扑的心室率。

二、注意事项(详见药物使用说明书)1、静脉滴注胺碘酮最好不超过3~4天。

2、使用稀释液只能用5%葡萄糖溶液,禁用生理盐酸稀释。

3、在5%葡萄糖溶液中,浓度超过3mg/ml时,会提高引发外周静脉炎的概率。

如需静脉滴注超过1小时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浓度不应超过2mg/ml,除非使用中央静脉导管给药。

三、心内科使用此药如何规避发生外周静脉炎的风险?1、使用此药前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用此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但可能会导致外周静脉炎的发生,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此药。

2、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

宜选小号留置针进行穿刺,穿刺时最好直刺血管,这样针尖可以直达血管内膜,减轻对血管内膜的损伤,有利于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3、抢救病人后,再建立另一静脉通路备用。

每间隔4小时更换另一侧静脉通路输入,防止药物持续作用于同一血管而造成静脉炎的发生。

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4、经济条件好的病人,可在输注此药的同时在血管上方粘贴“水胶体凝胶”,可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5、病人床旁悬挂“重点药物”使用标志,责任护士做好健康宣教。

6、建立“盐酸胺碘酮”使用登记本,如:日期、姓名、床号、用法、用量、途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备注等。

凡是病房使用“胺碘酮”药物的患者,当班责任护士均要作登记,进行严格交接,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情况及病人主诉。

四、发生外周静脉炎后如何处置?1、穿刺处用无菌敷贴覆盖,用“硫酸镁粉剂”2勺+无菌注射用水10ml溶解后(根据静脉炎发生范围大小确定用量),调匀,倒于无菌纱布或棉花上,持续湿敷于病人穿刺部位,保鲜膜包裹湿敷处肢体,保持持续湿敷。

或直接用“25%硫酸镁注射液”湿敷,但“硫酸镁粉剂”湿敷较经济实惠其效果较好。

2、“大黄芒硝”持续湿敷。

3、严重的静脉炎,湿敷2~3日症状还未缓解的可用红外线烤灯先烤再湿敷。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护理研究进展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护理研究进展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护理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6-04-13T11:50:56.9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作者:张秀俊梁艳张全兴司延晨金志迎[导读] 冀州市医院近年来,许多护理工作者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原因、防治及护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较满意效果。

冀州市医院河北冀州 053200关键词:胺碘酮;静脉炎;研究进展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毒性低的特点,但由于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对机体血管组织的刺激性强,容易引起静脉炎,严重者可导致静脉结节及组织坏死等,对患者造成极大痛苦[1],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胺碘酮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许多护理工作者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原因、防治及护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较满意效果。

现综述如下:1 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1.1药物因素1.1.1血液pH值的改变血液正常pH值为7.4,外周静脉可耐受的pH值是6.5,超过此范围,均可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而造成静脉炎,而胺碘酮pH值为2.5-4.0,呈酸性,对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静脉炎症。

1.1.2药物浓度及给药时间高浓度胺碘酮泵入时间与静脉炎发生率呈正态分布,静脉滴注胺碘酮的浓度>3mg/ml时,易引起静脉炎,若持续时间超过1h、浓度不超过2mg/ml,,也可引起静脉炎[2]。

1.2护理人员因素建立静脉通路时选择血管过于细小或弹性差;不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在近心端穿刺后又穿刺远心端血管;短时间内在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的进行穿刺;与其他药物使用同一静脉输注;观察不够细致,未重视或未及时发现和处理渗出及患者早期出现的可忍受的疼痛;拔针时按压不当,只按压皮肤穿刺点,而未按压到血管穿刺点,药液可沿血管壁针道渗出到皮下引起静脉炎;在起针侧肢体频繁测量血压,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回流受阻。

1.3患者因素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比例大,其血管较脆、弹性差,易被针头穿透;老年患者微循环差,血管通透性增加,易导致药液渗出;另外,由于多数患者认识不足,对疼痛耐受程度大,出现轻微疼痛未及时告知护士。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属注射剂,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适用于利多卡因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急诊控制房颤、房扑的心室率。

【药代动力学】注射后,胺碘酮血药浓度迅速下降而发生组织渗透,注射后大约15分钟其作用达到最大,并在4小时内消失。

【适应症】当不宜口服给药时应用本品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房性心律失常伴快速室性心律;W-P-W综合征(变异型预激综合征)的心动过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负荷剂量:通常剂量为5mg/公斤体重于葡萄糖溶液中,最好用电子泵,在20分钟至2小时滴注,24小时内可重复2-3次。

本品的作用时间短,要求持续滴注。

维持剂量:10-20mg/kg/天(通常600-800mg/24小时,可增至1.2g/24小时),加入250 ml 葡萄糖溶液维持数日。

【注意】●仅使用等渗葡萄糖溶液配制。

●由于药学原因,500ml中少于2安瓿注射液的浓度不宜使用。

●不要向输液中加入任何其他制剂。

●从静脉滴注第一天起同时接受口服治疗(每天3片)。

剂量可增至每天4-5片。

●局部:可能引起炎症反应,例如直接经外周静脉途径给药会引起浅表静脉炎。

【不良反应】●潮红、多汗、恶心、脱发;●血压下降,通常是轻中度而短暂的●心动过缓●罕见致心律失常作用;●肝功能紊乱●在长期给药治疗过程中,应对肝功能进行监测。

【注意事项】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与低钾血症有关的情况必须考虑,因为后者可促进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发生。

在给药前应纠正低钾血症。

建议定期检查肝功能(转氮酶)以监测任何可能由本品所致的肝功能异常胺碘酮应该在医院环境的持续心电监护(ECG, BP)下使用。

此外,少数使用胺碘酮的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呼吸困难综合征,因此推荐患者在人工呼吸期间应进行密切的监测。

可达龙注射液尽可能通过中央静脉导管滴注。

可达龙注射液于5%葡萄糖溶液中,浓度超过3mg/ml时,会提高引发外周静脉炎,如果浓度在2.5mg/ml或以下,出现上述情况较少,所以如需静脉滴超过1小时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不应超过2mg/ml,除非使用中央静脉导管给药。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2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2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2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概述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菌剂,其能够有效地抑制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特别是对于引起伤口感染的细菌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然而,在使用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2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的情况。

配伍禁忌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是一种钙离子补充剂,广泛应用于治疗低钙血症、膳食不足以及感染等情况。

然而,在与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联合使用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

这是因为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能够与葡萄糖酸钙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复合物后可能沉积在体内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时,应避免与葡萄糖酸钙联合使用。

氨茶碱氨茶碱是一种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但是,在与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联合使用时,也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如心悸、头晕、恶心、呕吐等。

这是因为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具有中枢兴奋和心血管作用,而氨茶碱会进一步增强这种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时,应谨慎慎重,并避免与氨茶碱联合使用。

注意事项除了以上2种配伍禁忌情况外,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不能与硫酸镁、碳酸钠联用,否则会发生沉淀反应;•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不宜与其他抗菌药物同时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如心电图、血压、呼吸等指标的监测。

结论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一种非常常用的药物,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成分及配伍禁忌情况,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在此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时,应根据药理特点,合理使用,防范药品配伍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出现。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适用症】盐酸胺碘酮注射液适用于利多卡因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急诊控制房颤、房扑的心室率。

【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反应:对碘过敏者对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可能过敏。

2.下列情况应慎用(1)窦性心动过缓。

(2)Q-T间期延长综合征。

(3)低血压。

(4)肝功能不全。

(5)肺功能不全。

(6)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3.对诊断的干扰(1)心电图变化:例如P-R及Q-T间期延长,用药后患者可能有T波减低伴增宽及双向出现u波,此并非停药指征。

(2)极少数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碱性磷酸酶增高。

(3)甲状腺功能变化,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抑制周围T4转化为T3,导致T4及rT3增高和血清T3轻度下降,甲状腺功能检查通常不正常,但临床并无甲状腺功能障碍。

甲状腺功能检查不正常可持续至停药后数周或数月。

4.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及心电图;应注意随访检查:肝功能、甲状腺功能(包括T3、T4及促甲状腺激素,每3~6个月1次)、肺功能和胸部X 片(每6~12个月1次)及作眼科检查。

5.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半衰期长,故停药后换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时应注意相互作用。

【用法与用量】静脉滴注:负荷量按体重3mg/kg,然后以1~1.5mg/min维持,6小时后减至0.5~1mg/min,一日总量1200mg。

以后逐渐减量,静脉滴注胺碘酮最好不超过3~4天。

【禁忌症】1.严重窦房结功能异常者禁用。

2.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除非已有起搏器)者禁用。

3.心动过缓引起晕厥者禁用。

4.各种原因引起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者禁用。

5.对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过敏者禁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1.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新生儿血中原药及代谢产物为母体血浓度的25%。

已知碘也可通过胎盘,故孕妇使用时应权衡利弊。

2.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及代谢物可从乳汁中分泌,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者不宜哺乳。

【不良反应】1.心血管系统:较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血管的不良反应要少。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

胺碘酮的使用说明一:正确掌握不同剂型胺碘酮的适应证两种剂型,不同作用机制: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种多离子通道阻滞剂,因此,同时具有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

胺碘酮静脉早期应用和长期口服应用效果有所不同。

静脉用胺碘酮,更多表现为ⅲ类药物之外的作用,即钠通道阻滞、β受体阻滞及钙通道阻滞作用;而口服胺碘酮或长时间静脉应用胺碘酮后,则表现为ⅲ类药物的作用,即钾通道阻滞作用。

通过抑制这些离子通道带来的电生理效应包括抑制窦房结、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房室旁路传导及延缓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由此带来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

胺碘酮静脉注射液的适应证:室颤和无脉搏室速电击除颤失败后,静脉用胺碘酮可用于改善电击除颤的效果;不伴有qt间期延长的宽qrs心动过速(包括单形性室速和多形性室速);可用于房颤患者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及其他心律失常。

静脉用胺碘酮适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伴缺血性心脏病及心功能不全的心律失常。

在房颤治疗中,房颤指南对静脉用胺碘酮做了明确定位及建议:对于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优先考虑静脉用胺碘酮进行复律;对于伴中等结构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伊布利特和维纳卡兰,如果无效,可以考虑静脉用胺碘酮;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复律时有更多的药物可供选择,比如ⅰc类的药物:普罗帕酮、伊布利特、维纳卡兰,如果无效,同样可以考虑静脉用胺碘酮。

胺碘酮口服片剂的适应症:可用于房颤复律及维持窦性心律;不能作为室率控制的首选,因为,在长期治疗中,还有更多更理想的药物可达到室率控制的目的。

对于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选择:心衰患者首选口服胺碘酮长期维持窦性心律;对于伴器质性心脏病或者无结构病变的患者,应该选择更安全的药物,如决奈达隆、索他洛尔等;对于伴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心律失常或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还不足以置入icd,为了控制心律失常,可以考虑使用口服胺碘酮;恶性心律失常的二级预防优选icd,无法使用icd的患者,考虑口服胺碘酮;对于植入了icd、应用了β受体阻滞剂,但心律失常仍反复发作的患者,由于icd对心律失常没有预防作用,为了减少icd的放电,考虑使用口服胺碘酮。

盐酸胺碘酮静脉注射致皮肤坏死1例的处理与分析

盐酸胺碘酮静脉注射致皮肤坏死1例的处理与分析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84 岁,在2020年9月23日因“心力衰竭、房颤、脑梗塞”入院治疗。因频繁房颤,心室率150-180次/分,在10月5日至12日多次静脉注射胺碘酮,即5%GS溶液20ml+胺碘酮150mg静脉注射(10分钟注入),随后5%GS 溶液 44ml+胺碘酮300mg微泵注射10ml/h,泵注时间共约41小时。因患者双上肢屈曲畸形,静脉血管条件差,多次在双下肢内踝处大隐静脉进行输液,应用中加强观察未发现静脉炎症状。于12月20日、22日、27日因患者房颤,心室率160-180次/分,静脉注射胺碘酮3次,每次均为5%GS 溶液 10ml+胺碘酮150mg静脉注射(10分钟注入),随后微泵注射胺碘酮,剂量、用法同前。于12月27日21:30在微泵注射胺碘酮过程中发现右内踝留置针穿刺处出现红斑,立即更换穿刺部位继续维持用药。护理人员在局部给予外敷马铃薯片。28日早晨交班局部6*4cm红斑,血管条索状,给予右下肢抬高制动,外敷马铃薯片和50%硫酸镁湿敷交替进行,29日应用水胶体敷料,2021年1月1日局部红斑消失,留置针穿刺处针眼出现小脓疱,继续应用水胶体敷料。1月7日发现局部5*4cm皮肤颜色苍白,有多个小泡及渗出,边缘为黄褐色,存在波动感,立即请烧伤整形外科会诊,给与清创、创面5*4cm,皮下组织坏死呈棕褐色,可见条索状血管,应用复方雪莲烧伤膏换药qod,2周后应用磺胺嘧啶银换药2~3 d一次,因创缘血运差,改用纳米银抗菌敷料继续换药2次,效果佳,创缘逐渐缩小,而后给予定期换药并加强观察,于3月15日创面愈合。
参考文献:
1.
何辉莹.胺碘酮微泵注射引起静脉炎的护理[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9,12(6):127-130
2.
赵欣. 外周静脉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产生静脉炎的风险与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1,32(18):3824.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 国家药典委员会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 国家药典委员会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Yansuan Andiantong Zhusheye
Amiodaro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书页号: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771
[修订]
【检查】有关物质 取本品适量,用乙腈-水(1:1)稀释制成每1ml中含盐酸胺碘酮0.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用乙腈-水(1:1)稀释制成每1ml中含盐酸胺碘酮1µg 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另精密称取(2-丁基苯并呋喃-3-基)(4-羟基-3,5-二碘苯基)-甲酮(杂质Ⅰ)对照品约16mg,用乙腈-水(1:1)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杂质Ⅰ 8µ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盐酸胺碘酮有关物质项下的色谱条件,取对照溶液1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10%。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10µ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3倍。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杂质Ⅰ的保留时间一致的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其含量不得过1.6%;其他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0.2%);其他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5倍(0.5%)。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任何小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25倍的峰可忽略不计。

胺碘酮注射液的说明书

胺碘酮注射液的说明书

胺碘酮注射液的说明书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性质,那么你知道胺碘酮注射液的说明书是什么样子的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胺碘酮注射液的说明书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胺碘酮注射液的说明书【药品名称】可达龙(盐酸胺碘酮注射液)【通用名】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商品名】可达龙【成分】本品主要成分:盐酸胺碘酮。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1. 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时控制心室率。

2. 围手术期高血压。

3. 窦性心动过速。

【包装规格】3ml:0.15g【用法用量】1. 控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时心室率。

成人先静脉注射负荷量:0.5mg/(kg·min),约1分钟,随后静脉点滴维持量:自0.05mg/(kg·min)开始,4分钟后若疗效理想则继续维持,若疗效不佳可重复给予负荷量并将维持量以0.05mg/(kg·min)的幅度递增。

维持量最大可加至0.3mg/(kg·min),但0.2mg/kg/min以上的剂量未显示能带来明显的好处。

2. 围手术期高血压或心动过速。

(1) 即刻控制剂量为:1mg/kg30秒内静注,继续予0.15mg/(kg·min)静点,最大维持量为0.3mg/(kg·min)。

(2) 逐渐控制剂量同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

(3) 治疗高血压的用量通常较治疗心律失常用量大。

【不良反应】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度、一过性。

最重要的不良反应是低血压。

有报道使用艾司洛尔单纯控制心室率发生死亡。

1. 发生率>1%的不良反应:注射时低血压(63%),停止用药后持续低血压(80%),无症状性低血压(25%),症状性低血压(出汗、眩晕)(12%),出汗伴低血压(10%),注射部位反应包括炎症和不耐受(8%),恶心(7%),眩晕(3%),嗜睡(3%)。

2. 发生率为1%的不良反应:外周缺血,神志不清,头痛,易激惹,乏力,呕吐。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2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2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2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在临床普遍应用于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是目前一种较平安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注射用美洛西林钠是临床应用比较普遍的广谱抗生素。

2020年11月,我病房在进行静脉输液进程中发觉,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新瑞普欣)及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力扬)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商品名:可达龙,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生产,其浓度为50mg/ml,3ml安瓶装无色透明液体。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商品名:新瑞普欣,广州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我病房利用规格瓶,为白色粉末,溶剂为无色透明液体。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商品名:力杨,山东瑞阳制药生产,我病房利用规格瓶,为白色粉末,溶剂为无色透明液体。

遵医嘱%氯化钠100ml+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或%氯化钠100ml+注射用美洛西林钠静脉点滴终止后,续点5%葡萄糖250ml+盐酸胺碘酮注射液450mg。

在输液进程中发觉,当上述2种抗生素注射液别离与邻组滴注的胺碘酮注射液接触时,茂菲氏滴管内的液体显现混浊,咱们当即关闭输液调剂器,%氯化钠静脉注射冲管后,改换输液器,患者未发生不良反映。

查阅《临床经常使用静脉注射剂配伍转变检索表》[1]、《药品注射剂利用指南》[2],其中未标有盐酸胺碘酮与上述药物配伍禁忌的相关资料。

厂方提供的药品利用说明书也未提及。

2实验方式及结果为进一步证明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上述2种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咱们进行了如下实验:(1)别离配制:盐酸胺碘酮450mg+5%葡萄糖250ml;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新瑞普欣)+%氯化钠100ml;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力扬)+%氯化钠100ml。

配制后的各组液体均为无色澄清液体。

(2)抽取盐酸胺碘酮稀释液1ml注入无菌玻璃试管①中,再抽取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稀释液1ml注入试管①中混合;抽取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稀释液1ml注入无菌玻璃试管②中,再抽取盐酸胺碘酮稀释液1ml注入试管②中混合。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发表时间:2013-07-22T11:29:17.4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6期供稿作者:甘晚芳[导读] 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巡视和交接班制度;重视患者主诉,落实注射操作注意事项的告知,防止肢体过度活动发生药液渗漏。

甘晚芳 (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梧州 543000) 【关键词】胺碘酮静脉炎原因预防【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366-02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治疗危重患者快速心率失常的常用药物之一,特别适用于器质性心脏病手术后并发的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但由于药物、机体自身等原因,使用该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88.2%[1]。

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又增加了医患之间的矛盾。

因此,临床上使用该药物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十分重要。

总结我科2012年2月~2013年1月对心脏术后使用胺碘酮注射液防治心律失常的患者资料,通过分析发生静脉炎的原因,针对其诱发因素,探索多方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进行预见性的观察和护理。

现将我们对胺碘酮注射液能所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诊断标准 1.1本组心脏术后使用胺碘酮注射液防治心律失常的患者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1.5岁;上肢浅静脉输注29例,下肢浅静脉输注9例;浅静脉留置针置管(BD公司生产22G)31例,钢针7例。

发生静脉炎19例,其中Ⅰ级静脉炎患者11例;Ⅱ级静脉炎患者7例;Ⅲ级静脉炎患1例。

1.2静脉炎的诊断及分级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的判定标准:Ⅰ级: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3]。

2 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 2.1药物因素 2.1.1药物PH值正常人体血液的PH值为7.35~7.45,在此范围以外的溶液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并诱发血小板聚集和继续的血栓行静脉炎的链式反应,而药典表明盐酸胺碘酮注射液PH2.5~4.0,该药物PH值是影响输液静脉炎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胺碘酮注射液用法

胺碘酮注射液用法

【通用名】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商品名】可达龙®【适应证】当不宜口服给药时应用本品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房性心律失常伴快速室性心律:-W-P-W综合征的心动过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用法用量】由于药学原因,500ml中少于2安瓿注射液的浓度不宜使用。

仅用等渗葡萄糖溶液配制。

不要向输液中加入任何其他制剂。

胺碘酮应尽量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

可达龙个体差异较大,需要给予负荷剂量来抑制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同时进行精确的剂量调整。

通常初始剂量为24小时内给予1000mg可达龙,可以按照下表的用法给药。

可达龙注射液推荐剂量-第一个24小时负荷滴注先快:头10分钟给药150mg(15mg/min)。

3ml可选龙注射液(150mg)于100ml葡萄糖溶液(浓度=1.5mg/ml)中。

滴注10分钟。

后慢:随后6h给药360mg(img/min)。

18ml可达龙注射液(900mg)于500ml葡萄糖溶液(浓度=1.8mg/ml)中。

维持滴注剩余18h给药540mg(0.5mg/min)。

将滴注速度减至0.5mg/min第一个24h后,维持滴注速度0.5mg/min(720mg/24h),浓度在1~6mg/ml(可达龙注射液浓度超过2mg/ml,需通过中央静脉导管给药),需持续滴注。

当发生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可以追加可达龙注射液150mg,溶于100ml的葡萄糖溶液给药。

需10min给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维持滴注的速度可以增加以有效抑制心律失常。

第一个24h的剂量可以根据病人个体化给药。

然而,在临床对照研究中,每日平均剂量在2100mg以上,与增加低血压的危险性相关。

初始滴注速度需不超过30mg/min。

基于可达龙注射液临床研究经验,无论病人的年龄,肾功能,左室功能如何,维持滴注达0.5mg/min能谨慎地持续2至3周。

病人接受可达龙注射液超过3周的经验有限。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析静脉使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方法。

方法:合理选择注射静脉和注射部位,选择适当的用药剂量和浓度,规范的输液操作,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发生静脉炎后及时对症处理。

结果:减少了胺碘酮所致静脉炎发生的机会及程度。

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及转归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胺碘酮静脉炎护理胺碘酮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广谱、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其静脉制剂是治疗危重症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的最常用药物之一。

但由于胺碘酮注射液对血管刺激性大,常常引起注射部位程度不同的静脉炎,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痛苦,也严重影响了胺碘酮的临床应用。

我科于2010年3月以来针对静脉用胺碘酮所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对使用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加强了相关护理措施,减少了其所致静脉炎发生机会及程度,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原因分析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血液ph值为7.4,而胺碘酮注射液ph值2.5~4.0,偏酸,对血管刺激性大,加之碘刺激性,如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人血管内,超出了其缓冲应激能力,可使血管内膜受到刺激,引起静脉炎选择血管不当:由于外周静脉相对流量小,不能很快的稀释药液,易引发静脉炎;下肢静脉有瓣膜,血流缓慢,药物在下肢静脉停留时间比上肢长而形成静脉炎。

选择了短时间内曾反复多次穿刺过静脉,很容易渗出,导致药液外渗。

输液过程中针头移位、脱出或穿出血管,使药物外溢;针尖接触到血管壁,使局部受针尖的刺激和针眼所渗出高浓度药物长时间的刺激,会引起静脉痉挛、充血、水肿、渗出,甚至发生静脉炎。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巡视观察时未及时发现问题,对病人的主诉不重视,病人穿刺部位出现渗出、局部疼痛、发红等症状时未及时处理。

综上原因,胺碘酮注射液引起静脉炎,轻者局部组织发红、疼痛,重者沿静脉穿刺方向呈红色条索状或树枝样改变,血管周围皮肤出现结节状硬结,甚至局部组织坏死、剧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直接影响胺碘酮注射液的继续应用。

静脉滴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对策

静脉滴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对策
输 注。
11 药理 因素 : . 静脉应 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 目前治疗室性 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一种重要药物 ,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其 p H 值 偏酸 , 溶于 5 %葡萄糖 注射液 中 , 应 0 而酸性溶 液对外 周血
管 刺 激 性 大 , 损 伤 血 管 内 皮 细胞 , 时 该针 剂 中有 效 成 分 是 易 同
变, 未触及硬结 ;I 静脉 炎 : 部疼 痛 、 I度 局 红肿或水肿 , 静脉条 索状改变 , 未触及硬结 ;l l度静脉炎 : I 局部疼痛 、 红肿或水肿 ,
静 脉 呈 条 索 状 改 变 , 触 及 硬 结[ 可 2 1 。
碘酮注射液导致 的静脉炎 , 提高护理质量的 目的。
参 考 文 献
胺碘酮 , 碘对血管 的刺激性很强 , 静脉用药 易引起静脉血管 、
局 部 皮肤 组 织 无 菌性 炎 症 反 应 , 现 为 局 部 红 、 、 、 , 表 肿 热 痛 沿 穿 刺静 脉 近 端 呈 红 色 条 索 状 或 树 枝 样 改 变 _ 严重 者 可 出 现 l J 。
33 护理对策 : . ①一 旦出现局部 红肿或疼痛 , 应立 即停 止输 注。用生理盐水快速滴注 , 以稀释静脉 内的药物浓度 。 O ②5 % 硫酸镁 具有高渗透作用 , 能迅速消除局 部组织炎性水肿。 局部 疼痛肿胀时 ,可用 5 %硫酸镁浸 润的无菌纱布敷于患处 , 0 面 积超过红肿边缘 1 m。因镁离 子具有保护局部血管 内皮细胞 c 及增加 内皮细胞前列环素的合成及释放 , 增强抗凝活性 , 抑制 血小板 聚集 , 改善 局部循环 , 保护血管完整性 的作用嘲 ③本研 。 究 发现 ,马铃薯片外敷对治疗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导致的静脉 炎也具有一定 的效果 。方法是取新鲜马铃薯洗净用刀切成厚 度 12mm的薄 片, - 自静脉穿刺端开始贴敷于患肢静 脉炎处 , 因马铃薯含大量淀粉 、 茄碱 、 龙葵素 , 淀粉可加快药液吸收 , 茄 碱、 龙葵素有缓肿疼痛 、 减少渗 出作用。 静脉炎是输 注盐 酸胺碘酮注射液的常见并发症 。治疗的 关键在于早期教育 、 早期发现 、 早期治疗 。护理人员在使用时 要掌握该药 的药理特点和不 良反应 , 加强责任心 , 积极消除危 险因素, 并做好患者 的心理护理和相关 知识 的宣传教育 。 加强 巡视 , 勤观察 , 尽量避免药物渗漏 , 对已发生渗漏损伤者 , 要积 极采取有效 的护理措施 , 避免严重并发症 , 减少和杜绝盐酸胺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注射用美罗培南存在配伍禁忌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注射用美罗培南存在配伍禁忌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注射用美罗培南存在配伍禁忌作者:王哲徐丽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期王哲徐丽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01.042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商品名称:可达龙,规格:0.15 g)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选择性对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的直接扩张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用于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和急诊控制房颤、房扑的心室率。

注射用美罗培南(商品名称:美平,规格:0.5 g)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各类感染。

笔者发现当两者连续使用时,莫菲氏滴壶及输液管内液体立即出现白色混浊,两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92岁,因肺部感染、脑梗死后遗症、冠心病住院治疗。

遵医嘱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注射用美罗培南1.0 g静脉滴注,3次/d;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痰热清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

患者因突然出现快速房颤,遵医嘱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盐酸胺碘酮注射液0.3 g静脉滴注,当盐酸胺碘酮组液滴完更换美罗培南组液后,莫菲氏滴壶及输液管内液体立即出现白色混浊,即刻给予更换输液器及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冲管,观察10 min后患者无不良反应,继续给予静脉滴注美罗培南组液直至输液完毕,观察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2实验方法为证实两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笔者做了进一步实验:用20 ml注射器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注射用美罗培南1.0 g的溶液5 ml,再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盐酸胺碘酮注射液0.3 g的溶液5 ml,两者在注射器内混合后立刻变为白色混浊液(之前两者均为透明澄清液体),放置24 h后仍为白色混浊液,无沉淀生成。

此方法证明两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3讨论查看药物说明书,未见说明两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查《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中也未注明两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查阅文献也无关于此两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的报道,所以建议临床此两种药物连续输注时,应在两组液体之间输入适量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冲净输液管内的残余药物,避免两种药物直接接触而产生反应,从而保证用药安全,也避免药物的浪费。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介绍
01 成份
03 适应症 05 用法用量
目录
02 性状 04 规格 06 不良反应
07 禁忌
目录
08 注意事项
09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 药
010 儿童用药
011 老年用药
012 药物相互作用
013 药物过量
015 药理毒理 017 贮藏
目录
014 临床试验 016 药代动力学 018 包装
禁忌
本品在如下情况下禁用: —未安置人工起搏器的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房传导阻滞的患者。 —未安置人工起搏器的窦房结疾病的患者(有窦性停搏的危险)。 —未安置人工起搏器的高度房室传导障碍的患者。 —双或三分支传导阻滞,除非安装永久人工起搏器。 —甲状腺功能异常。 —已知对碘、胺碘酮或其中的辅料过敏。 —妊娠。 —循环衰竭。 —严重低血压。 —静脉推注禁用于低血压、严重呼吸衰竭、心肌病或心力衰竭(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儿童用药
盐酸胺碘酮在儿童患者中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尚未建立,因此不推荐儿童用药。 注:辅料含苯甲醇的需要含有以下内容: 注射用胺碘酮含有苯甲醇,有新生儿(出生不满1个月的婴儿)在静脉给药后喘息综合征致命的报道,症状包 括呼吸急喘、低血压、心律不齐和心血管衰竭。
老年用药
本品可使老年病人心率明显减慢。应在心电监护下使用。
—剂量约为5mg/kg体重。除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外,胺碘酮的注射时间应至少超 过3分钟。首次注射后的15分钟内不可重复进行静脉注射,即使随后剂量仅为1安瓿(可能造成不可逆衰竭)。
—同一注射器中不可混入其他制剂。不可在同一注射容器中加入其他药品。如胺碘酮需持续给药,应通过静 脉滴注方式(见【用法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英文名称:Amiodaro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商品名称:可达龙成份: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胺碘酮,处方:盐酸胺碘酮150mg,苯甲醇60mg,聚山梨酯80300mg,注射用水加至3.0ml,氮气适量。

适应症:当不宜口服给药时应用本品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房性心律失常伴快速室性心律;▪w-p-w综合征的心动过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规格:3ml:0.15g由于药学原因,500ml中少于2安瓿注射液的浓度不宜使用。

仅用等渗葡萄糖溶液配制。

不要向输液中加入任何其他制剂。

胺碘酮应尽量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

可达龙个体差异较大,需要给予负荷剂量来抑制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同时进行精确的剂量调整。

通常初始剂量为24小时内给予1000mg可达龙,可以按照下表的用法给药。

可达龙注射液推荐剂量第一个24小时。

第一个24h后,维持滴注速度0.5mg/min(720mg/24h),浓度在1-6mg/ml(可达龙注射液浓度超过2mg/ml,需通过中央静脉导管给药),需持续滴注。

当发生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可以追加可达龙注射液150mg,溶于100ml的葡萄糖溶液给药。

需10min 绐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维持滴注的速度可以增加以有效抑制心律失常。

第一个24h的剂量可以根据病人个体化给药,然而,在临床对照研究中,每日平均剂量在2100mg以上,与增加低血压的危险性相关。

初始滴注速度需不超过30mg/min。

基于可达龙注射液临床研究经验,无论病人的年龄,肾功能,左室功能如何,维持滴注达0.5mg/min能谨慎地持续2至3周。

病人接受可达龙注射液超过3周的经验有限。

可达龙注射液应尽可能通过中央静脉导管滴注。

可达龙注射液于5%葡萄糖溶液中,浓度超过3mg/ml时,会增加外周静脉炎的发生,如果浓度在2.5mg/ml以下,出现上述情况较少。

所以如需静脉滴注超过1小时的,可达龙注射液浓度不应超过2mg/ml.除非使用中央静脉导管。

在应用pvc材料或器材时,胺碘酮溶液可使酞酸二乙酯(DEHP)释放到溶液中,为了减少病人接触DEHP,建议应用不含DEHP的pvc或玻璃器具,于应用前临时配制和稀释可达龙的输注溶液。

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根据胺碘酮的给药途径和考虑到该适应症的应用状况,如果能够立刻获得,则推荐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否则,使用最大的外周静脉并以景高的流速通过外周静脉途径给药。

初始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300mg(或5mg/kg),稀释于2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并快速注射。

如果室颤持续存在,需考虑静脉途径追加150mg(或2.5mg/kg)。

注射器内不得添加其他任何药品。

不良反应:根据器官系统和发生率对不良反应进行如下分类:▪很常见(≥10%);▪常见(≥1%,<10%);▪不常见(≥0.1%,<1%);▪罕见(≥0.01%,<0.1%);▪非常罕见(<0.01%)。

心脏不良反应:1.常见:心动过缓。

2.非常罕见:有明显的心动过缓以及更罕见的窦性停搏病例报道,尤其是老年患者。

3.心律失常发作或恶化,有时伴随心脏骤停。

内分泌异常:未知:甲状腺功能亢进。

胃肠道不良反应:非常罕见:恶心。

注射部位反应:常见:可能的炎症反应,例如通过直接外周静脉途径给药时出现的浅表静脉炎、注射部位反应,例如疼痛、红斑、水肿、坏死、渗出、浸润、炎症、硬化、静脉炎、血栓静脉炎、感染、色素沉淀以及蜂窝组织炎。

肝脏不良反应:有肝损伤病例报道:这些病例通过血清转氯酶水平升高诊断。

有以下不良反应报道:非常罕见:通常为中度和单独的转氨酶水平升高(正常水平的1.5至3倍),减量后恢复;或甚至自发性下降;急性肝损伤,伴血渍转氨酶水平升高和/或黄疸,有时候出现致死性结局,需要终止治疗。

延长治疗期间出现慢性肝损伤(口服途径给药)。

其组织学特征对应于假性酒精性肝炎。

由于临床和生物学表现的离散性质(不恒定的肝肿大,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至正常值的1.5至5倍),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治疗持续6个月之后出现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即使为中度,也应该考虑诊断慢性肝损。

终止治疗后临床和生物学异常通常可消退。

有数个不可逆病例的报道。

免疫系统不良反应:▪非常罕见:过敏性休克。

▪发生率未知:血管神经性水肿(Quincke…s水肿)。

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异常:未知:背痛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非常罕见:良性颅内高压(假性脑癌),头痛。

肺部不良反应:非常罕见:有时候在术后(可能与高剂量氧发生相互作用有关)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台征,通常伴随间质性肺病,偶有致死性病例。

必须考虑停用胺碘酮,并且必须研究皮质醇激素的治疗价值。

重度呼吸衰竭时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和/或呼吸暂停,尤其对于哮喘患者。

皮肤不良反应:▪非常罕见:出汗。

▪发生率未知:风疹血管不良反应:▪常见:通常为中度的和一过性的血压下降。

报告了重廑低血压或循环衰竭的病例,尤其是过量用药或过度快速给药后。

▪非常罕见:热潮红。

禁忌:本品在如下情况下禁用:▪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房传导阻滞,病人未安置人工起搏器;▪窦房结疾病,病人未安置人工起搏器(有窦性停搏的危险);▪高度房室传导障碍,病人未安置人工起搏器;▪双或三分支传导阻滞,除非安装人工起搏器;▪甲状腺功能异常;▪已知对碘、胺碘酮或其中的辅料过敏;▪妊娠;▪循环衰竭;▪严重低血压;▪静脉注射禁用于低血压、严重呼吸衰竭、心肌病或心力衰竭(可能导致病情恶化);▪3岁以下儿童(因含有苯甲醇);▪哺乳期;与某些可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的药物合用▪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双氯奎尼丁,丙吡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索他洛尔,多非利特,伊步利特)其他药物▪苄普地尔,西沙必利,二苯马尼,静注红霉素.咪唑斯汀,莫西沙星,静注螺旋霉素,静注长春胺(见药物相互作用)▪舒托必利▪精神抑制剂,喷他脒(注射用药时)▪这些禁忌症不适用于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注意事项:必须预防低血钾的发生(并纠正低血钾);应当对QT间期进行监测,如果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不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绐予心室起搏,可静脉给予镁剂)。

由于存在血流动力学风险(重度低血压、循环衰竭),通常不推荐静脉注射;任何时候需尽可能采用静脉滴注。

静脉注射仅用于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等紧急情况下,且应在持续监护(心电图,血压)下使用,推荐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

剂量约为5mg/公斤体重。

除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外,胺碘酮的注射时间应至少超过3分钟。

首次注射后的15分钟内不可重复进行静脉注射,即使随后剂量仅为1安瓿(可能造成不可逆衰竭)。

同一注射器中不可混入其他制剂。

不可在同一注射容器中加入其他药品。

如胺碘酮需持续给药,应通过静脉滴注方式(见【用法用量】)。

为避免注射部位的反应,胺碘酮应尽可能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

应监测低血压、重度呼吸衰竭、失代偿性或重度心力衰竭的发生。

麻醉(见【药物相互作用】):手术前,应告知麻醉师患者正在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

胺碘酮相应注意事项1.心脏不良反应(见【不良反应】):已有报道出现新发心律失常或加重已治疗的心律失常,且有时致命。

药物无效可能表现为加重的心脏病情,与致心律失常作用之间的区分很重要,但又非常困难。

胺碘酮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报道较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更为罕见,且通常发生在药物相互作用和/或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下(见【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2.肺部不良反应(见【不良反应】):呼吸困难或干咳的发生可能与肺部毒性相关,如间质性肺炎。

静脉给予胺碘酮时,有非常罕见的间质性肺炎病例的报道。

对于进行性呼吸困难无论单独或伴随一般情况恶化(疲劳、体重减轻、发烧)的患者,当诊断可疑时,应进行胸部X-线检查。

由于间质性肺病一般在停用胺碘酮的早期是可逆的(临床症状通常在3至4周内缓解,随后放射学及肺部功能在几个月内缓慢改善),因此对于胺碘酮治疗应进行再评价,且应考虑激素治疗。

有极个别病例在手术后立即出现严重呼吸并发症(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且有时致命。

可能与高浓度氧的相互作用相关(见【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3.肝脏不良反应(见【不良反应】)建议在治疗开始时密切监测肝功能(转氨酶),并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

开始静脉给予胺碘酮的第一个24小时内可能出现急性肝损害(包括重度肝细胞衰竭或肝衰竭,有时为致死性)及慢性肝损害。

因此,当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的3倍时,应减少胺碘酮的剂量或停止给药。

药物相互作用(见【药物相互作用】)不建议胺碘酮与下列药物合用:β阻滞剂,减缓心率的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可能导致低钾血症的刺激性通便剂。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动物研究未提供证据表明本品有致畸作用,可预计对人体无致畸作用。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对人体有致畸作用的药物都曾被证明在严格进行的两种动物研究中有致畸作用。

鉴于胺碘酮对胎儿甲状腺的影响,在怀孕期间禁止使用,除非确定其利大于弊。

哺乳:胺碘酮及其代谢产物,还有碘,在母乳中的浓度高于在血液中的浓度,因为有导致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危险,故本品禁用于哺乳母亲。

儿童用药:盐酸胺碘酮在儿童患者中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尚未建立,因此不推荐儿童用药。

注射用胺碘酮含有苯甲醇,有新生儿(出生不满一个月的婴儿)在静脉给药后喘息综合症致命的报道,症状包括呼吸急喘,低血压,心律不齐和心血管衰竭。

老年用药:本品可使老年病人心率明显减慢。

应在心电监护下使用。

容易导致尖端扭转到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许多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其它药物可以导致这类严重的心律失常。

低钾血症是易感因素,心动过缓或先天性或获得性QT间期延长同样如此。

尤其容易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为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以及特定的神经镇静药物。

禁止联用药物容易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的药物:1.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双氯奎尼丁,丙吡胺),2.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多非利特,伊布利特,索他洛尔),3.其它药物如,苄普地尔,西沙必利,二苯马尼,静注红霉素,咪唑斯汀,静注长春胺,莫西沙星,静注螺旋霉素。

4.舒托必利:有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特别是尖端扭转性室速。

这些禁忌症不适用于在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时使用胺碘酮。

不推荐联用药物1.环孢素:由于肝脏内代谢的降低,循环中环孢素的水平会升高,有增加肾毒性作用的危险。

进行血液中环孢素浓度测定,在使用胺碘酮治疗时和治疗中断后的过程中,要监测肾功能井调整使用剂量。

2.注射用地尔硫卓:有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

如果这种药物联用无法避免,必须进行密切的临床监测和持续心电图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