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住院日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医院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医院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医院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平均住院日是体现医院服务能力、医院管理效益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切实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合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根据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卫医管发[2010] 14号)和《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卫医管发[2011]33号)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一、目的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二、适用范围全院临床科室三、定义平均住院日是指一定时期每一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等于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与出院人数之比。

是一项评价医疗效益和效率,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比较硬性的综合指标。

四、实施办法(一)、医院建立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中心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1.加强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的教育和监管,提高其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医院统一组织领导下,医务处直接负责对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工作。

各级管理工作者及医护人员必须明确缩短平均住院日是提高医院效率和收益,提升医院形象,维护患者切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2.通过科学方法制订院、科、病种平均住院日标准。

在我院平均住院日的基础上,根据科室临床工作实际,通过科学方法,制订各科室、代表性单病种、手术前的平均住院日标准,建立形成以科室为中心,以病种为重点的逐级控制目标责任制。

3.将平均住院日列入医院考核体系。

平均住院日作为一项单独考核、奖惩指标,纳入各科室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医疗质量考核、绩效考核体系,科室平均住院日情况与科主任考核挂钩。

4.严禁以压缩平均住院日为目的的分解住院及多次入院情况。

5定期召开临床、医技科室沟通会、访谈会等,进一步研讨相关对策,建立起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长效机制。

(二)落实医院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提高诊疗质量1.完善和落实医疗工作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管理规定一、背景和目的患者平均住院日作为评价医疗机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疗机构的竞争力,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定义和计算方法1. 患者平均住院日:指所有患者在医疗机构住院时间的总和除以住院患者人数。

计算公式:患者平均住院日 = 所有患者住院时间总和 / 住院患者人数2. 住院时间:指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实际时间,以天为单位计算。

三、管理要求1. 优化入院流程a) 建立预约入院制度,合理安排患者入院时间,避免拥挤和等待时间过长。

b) 加强患者信息采集和处理,提前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史资料,为医护人员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c) 加强入院评估,合理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和康复需要,提前进行康复规划。

2. 优化治疗方案a) 加强团队协作,通过多学科会诊、病例讨论等方式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b) 应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提高治疗效果。

c) 合理使用药品,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药物费用。

3.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a) 加强护理团队的培训和专业能力建设,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b) 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效率。

c) 推行患者家属参预护理的模式,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满意度。

4. 加强康复治疗a) 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b) 加强康复团队的合作,包括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

c) 加强康复宣教,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康复意识和主动性。

五、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入院流程优化方案附件2:治疗方案优化措施附件3: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措施附件4:康复治疗方案示例附件5:康复宣教材料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住院患者人数:指住院期间接受医疗机构服务的患者总数,包括常规住院和留观的患者。

2. 入院评估:指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疾病评估和康复需求评估的过程,旨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控制超常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

控制超常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

控制超常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一、对平均住院日进行二级监控,将平均住院日纳入院、科质量监控指标体系。

医院结合各科收治病种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对各临床科室制定切合实际的平均住院日控制指标。

并定期对各科进行监控,各科应结合本科室实际,制定相应计划并组织落实。

二、各科加强计划收治。

及时周转病床、控制加床。

对全科病人的检查、手术科学计划安排,规范入院前检查,提高门诊入院诊断正确率。

能在门诊先做的检查尽量避免患者收入院后再做,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等医疗核心制度。

主管医师及时查看病人,上级医师在规定时限内及时查房,及时提出诊治意见。

对病情复杂、危重、疑难的病人及时进行会诊、讨论,尽快明确诊治方案。

三、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及操作规程,合理检查,避免重复检查及过度检查。

对于一些特殊的或需要预约的检查,主管医师应提前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联系。

如检查前需要患者做相应准备的,应及时告知患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四、尽量做到专科专治。

减少和避免因非专科收治造成的诊治检查延误。

五、及时与手术室、麻醉科沟通,及时安排手术。

六、合理安排科内医师的工作,保证治疗、手术及时安全。

七、加强三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及考核。

不断提高专业诊疗水平,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等造成术前住院日的延长。

八、加强医疗护理工作,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

九、科室之间、科内医护人员之间加强协作沟通。

会诊医师在规定时限内尽快完成会诊。

十、加强单病种质量控制和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优化服务流程。

十一、及时与患方进行沟通,使患方及时认可诊治方案并及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十二、医技科室缩短入院后检查时间。

医技科室合理排班,在病人高峰期采取早上班、晚下班、周六、日加班等措施缩短CT、MRI、超声等预约时间。

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符合相关要求:急诊影像检查结果报告时间≤30分钟;急诊CT检查结果≤60分钟;常规影像检查、X线平片、超声等结果报告时间≤2小时;大型影像设备CT、MRI、DSA、各种造影检查、核医学检查结果报告时间≤48小时;急诊检验结果≤30分钟;常规检验结果≤24小时;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在30分钟。

医院平均住院日控制措施文件

医院平均住院日控制措施文件

XXXXXXXXX医院文件XX医文[2014]15号签发人:XXXXXXX医院关于制定《加强单病种管理,缩短住院日的具体措施》的通知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院质量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缩短“平均住院日”不仅可有效利用卫生资源,也可明显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根据X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规范诊疗30条》的通知,特制定本措施。

一、组织管理1、医院成立以院长XXX为组长,医务部主任XXX为副组长,医务、住院、护理、财务等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加强单病科管理,缩短平均住院日领导小组负责缩短平均住院日工作的有效实施。

对医院收治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审核, 剔除不必要的检查、治疗项目,保留和完善各种必须的诊疗项目, 形成规范的治疗方案, 减少无效住院日。

2、按照医保中心规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标准, 测算出依照此模式进行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医疗费用限价, 做到医疗收费公开、透明。

3、对尺、桡骨骨折和普通软组强损伤的诊疗流程具体到检查项目、次数、用药种类、剂量。

术后定时协助病人改变躺卧姿势、帮助病人进行恢复性训练、定时调节病人的心理状况等都有周详的治疗方案和操作流程。

按照此流程管理,缩短病人术前和术后平均住院日, 尽可能在术后最短的时间内出院,使平均住院日控制在7一10天。

降低住院费用。

医院通过增加收治病人数, 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 并产生联动效应。

三、改善医疗服务模式1、延长门诊科室的服务时间, 化验室周末全部开放, 病人入院前尽可能在门诊做好必要的化验和检查, 入院后即可进行治疗和手术。

所有标本及时采集, 按承诺服务时间完成送检和接收,便于临床医生下医嘱处理。

2、进一步充实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数量, 手术室根据手术科室的需要, 实行弹性工作制, 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 合理错开手术时间,必要时连台手术。

术后加强护理, 争取病人早日康复出院。

3、充分利用我院与省中山医院的协作关系,通过会诊和双向转诊病人, 发挥大医院传、帮、带的的作用优势,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有效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为患者服务。

平均住院日管理办法

平均住院日管理办法

平均住院日管理办法(大全 5 篇)第一篇:平均住院日管理办法武汉市第一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反映医院内涵建设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

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缩短平均住院日具体措施如下:1.入院前能做的或能够预约的检查、检验项目全部在门诊完成,提高门诊诊断的确诊符合率。

2.规范诊疗行为,积极开展临床路径诊疗模式。

3.严格无菌操作,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4.在住院诊疗过程中,实施不同阶段的病情评估制,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保证诊疗的及时性。

5.提高科间会诊质量及效率,严禁出现推诿、推责和以大量辅助检查代替会诊意见的现象。

6.提高床位有效使用率。

出院前复查有计划进行,避免盲目性。

7.医院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提高信息处理技术水平,在诊疗过程中尽量通过网络传递信息,确保临床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准确。

职能、后勤管理部门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与工作流程,确保临床日常诊疗工作高效运转,出现突发事件能反应敏捷、处理到位。

8.医院制定相关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核心制度,组织学习考核,在工作中监督管理落实,根据落实情况,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

9.开展日间手术及择期手术预约管理等,可以通过医疗流程优化、合理配备人员及手术设备,充分发挥麻醉复苏室的作用,延长手术室的开放时间,缩短连台手术衔接时间和休息日开展择期手术。

10.护理人员要转变服务观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确保“以病人为中心”的措施落到实处。

医院要加强护士“三基”培训,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确保护理安全。

加强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保证病人得到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医院感染和并发症发生。

11.充分挖掘医技科室内部的潜力,提高辅助诊断的时效性。

医技科室要重视人员配备与人才培养,改善内部运行机制,合理排班,确保临床科室能够及时预约、检查和领取报告单。

12.执行院间检验检查互认制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医院关于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

医院关于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

医院关于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XX医院关于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平均住院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一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它是评价医院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衡量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科学、合理控制平均住院日,现制定我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

一、建立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目标的综合管理责任制(一)在医院统一组织领导下,医务科直接负责对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工作,对各科室平均住院日进行二级监控,将平均住院日纳入院、科质量监控指标体系。

同时加强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的指导和监管,提高其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各级管理工作者及医护人员必须明确缩短平均住院日是维护患者切身利益、提高医院效率和效益、提升医院形象的重要手段。

(二)通过科学方法制定院、科、病种平均住院日标准。

在我院平均住院日的基础上,根据科室临床工作实际,通过科学方法,制订各科室平均住院日标准,形成以科室为中心,以病种为重点的逐级控制目标责任制。

制定标准应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前提。

(三)将平均住院日列入医院考核体系。

平均住院日作为一项考核、奖惩指标,纳入各科室各部门的综合目标绩考核体系。

1、医务科每月对科室的平均住院日进行对比分析,以每增加1个0.2作为1个处罚点,增加数低于0.2的,忽略不计;平均住院日下降的科室,不奖不罚。

(1)科室平均住院日每上升1个0.2,扣0.15分。

(2)科室每上升2个0.2,扣0.3分。

(3)科室每上升3个0.2,扣0.6分。

2、科主任及科室人员要充分认识缩短平均住院日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通过加大平均住院日的考核与奖惩力度,督促各专业组加强住院病人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根据医护患人员比例,能通过一定的奖励机制,相应调配医护人员,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四)定期召开临床医技职能科室协调会,进一步研讨相关对策,建立起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长效机构。

二、落实医院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提高诊疗质量,缩短年平均住院日(一)完善和落实医疗工作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 文档

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 文档

儿内一科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
1、首先要求科内所有人员要有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意识并给予足够重视,每周对科内现有住院病人进行清理,积极查找影响其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并给给予及时处理。

2、有效地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采取整改措施。

将平均住院日纳入科室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管理。

3、严格执行我院制定的“七个及时”。

4、加强单病种、及临床路径的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完善服务流程,促进临床服务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5、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三级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强调三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等落实,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诊疗水平,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等达到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降低。

6、加强院内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加速床位的周转。

7、积极与医技科室配合联系。

医技科室检查预约时限、报告是否及时也影响对平均住院日的缩短,缩短辅助检查等待时间,促进平均住院日缩短。

8、强调主要疾病首科首诊负责,出现相关疾病加强科室间的会诊制度和时效执行,对疑难病例及时组织相关科室、专家会诊,提出全面有效的诊疗方案,缩短疾病诊治时间。

9、尽量做到专科专治,减少和避免因非专科专治造成的诊治检查延误。

10、开展新技术。

通过技术创新,既可满足患者的需求,也提高了自身学术地位,增加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1、与门诊部配合,规范门诊管理,加强计划收治,规范入院前检查,确保门诊入院诊断正确率的提高,有利于平均住院日的缩短。

12、强调合理用药及合理检查,避免重复检查及过度检查。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住院治疗对于患者来说通常是一个相当耗时的过程。

然而,对于医院管理来说,延长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既增加了医疗资源的利用,也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因此,建立并完善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完善住院流程严格规范住院流程是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关键。

首先,通过建立住院预约制度,能有效控制住院人数和次数。

患者在住院前需提前预约,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床位,并确保住院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其次,推行分诊制度,将急需住院治疗的患者优先安排,避免非急需患者住院延误。

二、提高医疗效率高效的医疗工作是缩短住院日的关键所在。

医院应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手段,减少患者的诊疗等待时间。

采用信息化管理,实现电子病历、在线报告等电子化处理,避免因病历丢失或传递错误带来的延误。

同时,医院应当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以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三、加强团队合作医院各科室之间的紧密合作对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立多学科会诊制度,鼓励各个科室间加强沟通与协作,促进信息的共享和交流,避免因为信息不畅通而导致的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

此外,医院应当注重医患沟通和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配合度,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四、科学合理的床位管理合理调配床位资源也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一个重要环节。

医院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住院病房的开放情况和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床位的分配,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住院治疗。

同时,医院应建立转科制度,及时将病情转好的患者转往病情较重的科室,以给予更需要的患者更多的治疗机会。

五、加强康复和出院指导康复和出院指导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最后一环。

医院应当加强康复专科的建设,增加康复机构的数量,为康复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康复环境。

同时,医院也应当加强出院指导工作,给予患者详细和全面的出院指导,包括用药说明、饮食调理、病情观察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减轻医院的床位负担。

科室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办法

科室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办法

科室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办法“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院质量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不仅可有效利用卫生资源,也可为患者节省住院费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医院对各科室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要求医院对各科室平均住院日进行二缀监控,将平均住院日纳入院、科室质量监控指标体系。

结合各科收治病种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对各临床科室制定切合实际的平均住院日控制指标,并定期对各科进行监控,把平均住院日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的考核指标。

各科室应结合本科室实际,制定相应计划并组织落实。

每季度必须对本科室平均住院日指标进行分析、总结、评价,记录于科室持续改进记录本中,定期反馈至医务部。

医务部负责对科室平均住院日进行监管。

二、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1、加强门诊管理。

入院前能做的或能够预约的检查、检验项目全部在门诊完成,提高门诊诊断的确诊符合率。

2、各科加强计划收治。

及时周转病床、控制加床。

严格执行首诊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等医疗核心制度,主管医师及时查看病人,上级医师在规定时限内及时查房,及时提出诊治意见。

对病情复杂、危重、疑难的病人及时进行会诊、讨论,尽快明确诊治方案。

3、严格执行医疗规范及操作规程,做到合理检查。

对于一些特殊的或需要预约的检查,主管医师应提前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联系。

如检查前需要患者做相应准备的,应及时告知患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4、进一步完善诊疗规范,强化质量管理。

积极开展应用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等现代管理技术,积极引进和开展诊疗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病区的诊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

5、加强对住院病人,尤其是危急重症、诊断治疗效果不佳、对服务不满意、或出现医疗纠纷隐患等重点病人管理。

优化服务流程,保证病人及时检查、及时治疗,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尽可能缩短住院时间。

6、加强手术室和麻醉科管理:手术室和麻醉科常是手术科室降低平均住院日的瓶颈。

严格执行8:20 前开始麻醉,9:15 前手术开台(切皮)、接台时间不超过50 分钟;加强监管,以电脑自动记录时间为准,每天公布没有及时开台手术,每月总结公布手术开台情况,加大手术间的利用率;落实麻醉医生参加术前讨论和术前查看手术患者制度;协调科室每组手术日手术间情况,减少手术间空置率,充分利用手术室。

控制平均住院日实施方案、考核办法

控制平均住院日实施方案、考核办法

控制平均住院日实施方案、考核办法第一篇:控制平均住院日实施方案、考核办法控制平均住院日实施方案、考核办法“平均住院日”是体现医院服务能力、管理效益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控制平均住院日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

一、实施方案1、各级管理工作者及医护人员必须明确缩短平均住院日是提高医院效率和收益,提升医院形象,维护患者切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在院领导统一组织下,医务科直接负责对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工作。

2、努力规范诊疗流程、提高病床周转率(1)、各科加强计划收治,及时周转病床、控制加床。

对全科病人的检查、手术计划安排,规范入院前检查,提高入院诊断正确率。

(2)、严格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医疗核心制度。

主管医师及时查看病人,上级医师及时查房,及时提出诊治意见。

(3)、严格执行医疗规范及操作规程,避免重复检查及过度检查。

(4)、尽量做到专科专治,减少和避免因非专科收治造成的诊治延误。

(5)、及时与手术室、麻醉科沟通,及时安排手术。

3、加强瓶颈环节管理(1)、科室之间、科内医护人员之间加强协作沟通,对病情复杂、危重、疑难的病人及时进行院内会诊、讨论,尽快明确诊治方案,必要时请上级专家会诊或及时转诊。

(2)、对于一些特殊的或需要预约的检查,主管医师应提前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联系,并作好检查前准备,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3)、医技科室合理排程,在病人高峰期实行弹性工作制,通过早上班、晚下班、加班等措施缩短CT、MRI、超声等预约时间。

(4)、临床科室应加强对危急重症、围术期等重点患者管理,积极控制院感、防治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4、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1)、加强三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及考核。

不断提高专业术诊疗水平,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诊治水平。

(2)、加强医疗护理工作,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

5、利用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路径管理缩短住院日加强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管理,逐渐增加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及范围,提高入径率,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控制变异因素。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患者医疗负担,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疗保障局等相关政策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旨在通过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现患者平均住院日的有效缩短。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充分发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作用,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确保患者安全、满意。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第四条医疗机构应成立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本医疗机构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工作。

第五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制定具体措施、监测指标、考核评价等。

第六条医疗机构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后勤部门等应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工作。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第三章具体措施第八条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制定诊疗计划,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治疗和住院时间。

第九条加强床源管理,提高病床周转率。

医疗机构应合理分配和使用病床资源,确保病床使用效率最大化。

第十条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减少误诊、漏诊等情况。

第十一条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医疗机构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第十二条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便捷性。

医疗机构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简化挂号、就诊、检查、收费等流程,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第四章监测与评估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平均住院日监测制度,定期收集、分析患者住院数据,评估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工作效果。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持续推进。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定期报送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工作情况和数据。

第五章考核与奖惩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控制平均住院日实施方案考核办法

控制平均住院日实施方案考核办法

控制平均住院日实施方案考核办法控制住院日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文将就如何控制平均住院日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

一、实施方案1.优化医疗流程(1)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制定并完善疾病诊疗规范和操作流程,提高诊疗效率。

(2)强化手术室管理,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等待时间。

(3)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将非急诊病例分级处理,减少拥堵现象。

2.加强医患沟通(1)建立健康教育制度,加强病情宣教,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3.增强团队协作(1)多学科会诊制度,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速度。

(2)加强医护间的协作,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3)建立院内轮转制度,培养全科医生和综合护士,提高全员的医疗服务能力。

4.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1)完善电子病历系统,提高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传递效率。

(2)建立远程会诊平台,加强医院之间的合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开展线上门诊,减少不必要的住院。

1.设立住院日平均控制指标(1)根据不同科室和病种,确定合理的目标住院日,例如对于常见疾病,控制在3-5天;对于重症疾病,控制在7-10天。

(2)通过日常跟踪监测和定期评估,对各科室进行排名,将住院日指标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2.建立住院日异常报告制度(1)设立异常住院日警戒线,即住院日超过预定指标的20%以上,需要及时上报。

(2)每月召开医疗质量例会,对异常住院日进行分析和梳理,并与科室负责人进行沟通,找出问题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3.考核住院日控制的绩效(1)将住院日指标作为医务人员的考核指标之一,与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相关联,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

(2)通过对绩效考核结果的排名和奖惩的设定,激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住院日控制,减少不必要的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通过优化医疗流程、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团队协作和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控制平均住院日。

同时,通过设立指标、建立异常报告制度和考核绩效,可以对住院日的控制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整改措施

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整改措施

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整改措施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后出院的平均天数,这是衡量医院住院治疗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平均住院日过长,不仅会增加患者的费用和负担,还会占用医院资源和床位,降低医院的产能利用率。

因此,对于平均住院日较长的情况,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来提高住院治疗效率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首先,医院应加强门诊与住院的科学衔接。

在患者需要住院治疗的时候,门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提前与住院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将患者的病历和检查结果等资料及时传递给住院医生,从而避免住院时的重复检查和信息的丢失。

同时,门诊医生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给出详细的住院指导,并与患者或家属共同制定出院计划,明确治疗方向和目标,提前预约床位,以便患者顺利转入住院部。

其次,医院应加强住院病案管理。

严格按照住院患者病症和手术分类,合理开展病案管理工作。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住院病案管理水平,做到快速、准确地记录和查询患者的病历资料。

同时,建立健全住院病案质量监测制度,定期对各科室的住院病案质量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提高住院病案质量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第三,医院应加强科室间协作和沟通。

在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各科室应密切合作,及时交流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严格执行医嘱,减少医嘱延误或错漏的情况发生。

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和医生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合理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患者得到全面、连续和质量高的护理服务。

第四,医院应加强药物管理和使用。

合理使用药物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

医院应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加强药品使用审核和监测工作,规范药品的开具和发放流程。

医生在使用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不必要的多药联用和大剂量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五,医院应加强健康宣教与康复指导。

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和康复指导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积极性,掌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通过合理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前出院回家。

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

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

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质量管理,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为患者减轻负担,特制定本制度。

1、将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转次数、治愈好转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药品占业务收入的控制比例等指标纳入综合目标管理。

2、完善入院前检查,认真执行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制度。

3、提高门诊医师专业技术职务层次,加强门诊力量,提高门诊诊断符合率。

4、强化院内急会诊制度的落实,使急诊患者直接得到专科诊治有利于提高抢救效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5、加强住院流程各环节管理,确保各接点顺畅有序,尽量避免或减少因退药及医疗费用的操作等而拖延出院时间、XX住院天数。

6、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严格落实核心制度,明确规定住院患者入院标准、诊断标准、确诊时间、治疗方案、治愈标准和出院标准,以缩短患者术前和术后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

对发生变异病例,要定期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改进措施。

7、及时检查与治疗,医技科室改进排班模式,弹性上
班,增加检查单元,及时报送检查结果为临床医师诊治赢得时间。

8、合理调配使用医疗、护理人员和手术间、手术设备等资源,优化操作和治疗流程,原则上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前住院日一般不超过 3 天,急症手术确保随时都能进行,减少患者术前的等待时间。

9、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管理,积极推广微创手术等医疗技术,制XX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用药合理的医疗方案。

10、加强院内感染控制,防止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11、对住院超过 30 天的患者及时分析、评价,减少长期住院患者比例。

平均住院日统计管理办法

平均住院日统计管理办法

平均住院日统计管理办法根据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及医改的相关要求,为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指标,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医院平均住院日(一)计算公式平均住院日=出院病人占用总床日数/医院同期出院病人数。

(二)数据来源医院信息系统病案系统角色中病区日报。

(三)结果运用运用于公立医院改革、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数据上报。

二、科室平均住院日(一)计算公式科室平均住院日=(出院病人占用总床日数+转出病人占用总床日数-转入病人他科占用床日数)/科室同期出院病人数+转出病人数。

(因病情复杂危重或开展新技术项目等无法控制原因住院超30天的部分,经科室申请,医务科审核后给予核减;因纠纷〈病人与第三方纠纷〉、发生手术并发症等可控原因住院超30天的部分,不予核减)(二)数据来源医院信息系统病案系统角色中病区日报及人工统计。

(三)结果运用运用于医院对各科室年度目标计划制定及对科室的绩效考核。

三、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办法(一)入院前能做的或能够预约的检查、检验项目全部在门诊完成,提高门诊诊断的确诊符合率;(二)规范诊疗行为,积极开展和完善临床路径诊疗模式;(三)积极开展日间手术及择期预约手术管理,优化手术流程,提高效率;(四)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健康宣教,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五)在住院诊疗过程中,实施不同阶段的病情评估制,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保证诊疗的及时性;(六)提高科间会诊质量及效率,严禁出现推诿、推责和以大量辅助检查代替会诊意见的现象;(七)提高床位有效使用率,出院前复查有计划进行,避免盲目性;(八)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提高信息处理技术水平;(九)严格落实医疗质量与安全核心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实施考核奖惩;(十)医技科室要提高效率,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检查,及时出具检测检查报告单。

四、科室职责(一)临床科室于每月5日前将需核减的数据交财务科,超期不交视为科室不需核减。

(二)财务科负责全院及各科室平均住院日统计,每月8日前报质控科进行通报。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为落实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需要,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院效率及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科室平均住院日指标。

根据本科室近三年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情况,建立科室平均住院日指标,为患者住院期间正确的诊治赢得时间。

平均住院日指标,纳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二、实施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临床路径、疾病诊疗规范,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控制无效住院日。

三、落实双向转诊制度。

普通稳定期患者、慢性疾病需康复治疗的患者转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建立长期的社区帮扶机制,建立医院出院患者随访制度。

四、重点加强影响平均住院日关键环节的控制(一)缩短术前等待时间。

1.手术患者经治医师尽快完善术前检查。

2.入院 48 小时内须有上级医师查房,尽早明确诊断,充分评估病情,完善术前准备。

3.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风险评估制度等围手术期管理规范,确保手术安全与质量。

4.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日一般不超过 72 小时。

5.实行 24 小时急诊服务,需急诊手术抢救的患者可经绿色通道直接进入手术室。

6.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推广微创手术,优化诊疗方案,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二)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

强调首诊负责制,严格会诊医师资格和时效管理,保证会诊质量。

对于疑难危重病例要及时组织病例讨论,必要时提请院内多学科会诊,以缩短疾病诊治时间。

加强急、危重症和住院超过 30 天患者的管理。

对急、危重患者开设绿色通道。

(三)加强医技科室的时效性管理。

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检查等待时间,医技科室须在规定时限内出具报告。

出具报告时限要求:大型设备检查项目≤24 小时;血尿便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30 分钟;凝血、生化项目≤2 小时;免疫常规项目≤1 个工作日;细菌学检查≤4 个工作日;术中冰冻病理≤30 分钟;病理标本≤3—5 天;急诊超声检查项目、影像常规检查项目≤30 分钟。

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为了提高医院效率和收益,提升医院形象,维护患者切身利益,我们需要建立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中心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

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的教育和监管,提高其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医务科直接负责对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工作,在统一组织领导下,各级管理工作者及医护人员必须明确缩短平均住院日是重要手段。

为了实现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目标,我们需要科学方法制订院、科、病种平均住院日标准。

根据科室临床工作实际,制订各科室、代表性单病种、手术前的平均住院日标准,建立形成以科室为中心,以病种为重点的逐级控制目标责任制。

制定标准应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前提。

将平均住院日列入医院考核体系,作为一项单独考核、奖惩指标,纳入各科室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医疗质量考核、绩效考核体系,科室平均住院日情况与科主任考核挂钩。

定期召开临床、医技科室沟通会,病房组长访谈会等,进一步研讨相关对策,建立起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长效机制。

为了提高诊疗质量,缩短平均住院日,我们需要落实医院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完善和落实医疗工作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加大“三基三严”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鼓励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尤其是微创技术。

加强对护士的培养、教育和训练考核,提高业务水平。

加强医患沟通,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和临床路径工作,有利于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有利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执行我院制定的《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落实双向转诊制度,将普通病例、慢性患者及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分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下级医疗机构。

建立长期的社区帮扶机制,建立医院出院患者信息追踪和康复期医疗委托服务制度。

重点加强影响平均住院日关键环节的控制,加强手术室、各手术科室、麻醉科的配合。

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

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

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第一条平均住院日:指一定时期内每一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是一个评价医疗效益和效率、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比较硬性的综合指标。

等于“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与“出院人数”之比。

第二条平均住院日=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出院人数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和医院总体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标,是集中表现医院管理、医院效率和效益较重要而敏感的指标。

缩短平均住院日,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提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是医院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医院管理者必须充分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此外,平均住院日也是评价医院工作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综合指标,他全面地反映医院的医、护、技力量和医院的管理水平。

在确保医院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能使医院在实现资源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减少患者的直接和间接费用,达到医院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条职责和措施(一)职能部门:根据我院平均住院日实际情况,制定各科室平均住院日指标;每月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纳入医疗质量考评;负责牵头新技术新项目管理。

(二)监督临床路径及单病种开展工作。

(三)确立医技科室质量时限指标。

各科室应按规定的时限出具报告。

(四)手术室、麻醉科:合理安排手术,对手术患者接送及接台手术制定规范的流程;充分利用麻醉恢复室,加速手术室的周转。

(五)临床科室:积极开展与诊疗效果相关的新技术新项目,定期开展科内医务人员业务学习,加大“三基三严”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加强医患沟通,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将科内常见疾病、并发症相对简单的疾病纳入临床路径管理;严格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预防院内感染发生;落实双向转诊,对双向转诊患者落实追踪随访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
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武汉市第一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
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反映医院内涵建设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

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缩短平均住院日具体措施如下:
1•入院前能做的或能够预约的检查、检验项目全部在门诊完成,提高门诊诊断的确诊符合率。

2•规范诊疗行为,积极开展临床路径诊疗模式。

3•严格无菌操作,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4•在住院诊疗过程中,实施不同阶段的病情评估制,落实三级
医师负责制,保证诊疗的及时性。

5•提高科间会诊质量及效率,严禁出现推诿、推责和以大量辅
助检查代替会诊意见的现象。

6•提高床位有效使用率。

出院前复查有计划进行,避免盲目性。

7•医院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提高信息处理技术水平,
在诊疗过程中尽量通过网络传递信息,确保临床工作更加科学、
高效、准确。

职能、后勤管理部门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与工作流程,确保临床日常诊疗工作高效运转,出现突发事件能反应敏捷、处理到位。

8.医院制定相关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核心制度,组织学习考核,在工
作中监督管理落实,根据落实情况,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

9. 开展日间手术及择期手术预约管理等,可以通过医疗流程优化、合理配备人员及手术设备,充分发挥麻醉复苏室的作用,延长手术室的开放时间,缩短连台手术衔接时间和休息日开展择期手术。

10.护理人员要转变服务观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确保“以病人
为中心”的措施落到实处。

医院要加强护士“三基”培训,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确保护理安全。

加强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保证病人得到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医院感染和并发症发生。

11.充分挖掘医技科室内部的潜力,提高辅助诊断的时效性。

医技
科室要重视人员配备与人才培养,改善内部运行机制,合理排班,确保临床科室能够及时预约、检查和领取报告单。

12.执行院间检验检查互认制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