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膏剂剖析
软膏剂处方分析
(二)确定必须组分 1.乳膏剂:
水、油(油脂性基质)、乳化剂
例一 水杨酸软膏 水杨酸
硬脂酸甘油酯 硬脂酸 白凡士林 液体石蜡 甘油 十二烷基硫酸钠 羟苯乙酯 蒸馏水
50g 70g 100g 120g 100g 120g 10g
1g 480ml
主药 油相,辅助乳化剂 油相 油相,润滑 油相,调稠度 保湿剂 乳化剂 防腐剂 水相
硬脂酸甘油酯 10.5g • 油相,辅助乳化剂
硬脂酸
17g • 油相
凡士林
13g • 油相,防干燥,润滑
月桂醇硫酸酯钠1.5g • 乳化剂
甘油
10g • 保湿剂
蒸馏水
46ml
Hale Waihona Puke 50g 70g 100g 120g 100g 120g 10g
1g 480ml
主药 油相,辅助乳化剂 油相 油相,润滑 油相,调稠度 保湿剂 乳化剂 防腐剂 水相
小结
软膏剂处方分析方法:
乳膏剂-----油、水、乳化剂
软膏类型
附加剂
油膏剂-----油脂性基质
例3:硝酸甘油乳膏剂
硝酸甘油
2g • 主药
(二)确定必须组分 2.油膏剂
油脂性基质
例二 冻疮软膏 樟脑 薄荷脑 硼酸 羊毛脂 凡士林
30g 20g 50g 20g 880g
主药 主药 主药 油脂性基质 油脂性基质
(三)判断其他处分 保湿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 防腐剂:羟苯酯类
例一 水杨酸软膏 水杨酸
硬脂酸甘油酯 硬脂酸 白凡士林 液体石蜡 甘油 十二烷基硫酸钠 羟苯乙酯 蒸馏水
软膏剂处方分析
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软膏剂类型判别方法;
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软膏剂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
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
一、概述 二、软膏剂 三、膏药 四、贴膏剂 五、凝胶剂、糊剂与涂
一、含义 外用膏剂 系指采用适宜基质讲原料药物制成专供 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剂型 二、分类
软膏剂 外用膏剂 硬膏剂 贴膏剂 膏药
三、影响因素 1、皮肤生理因素 2、药物性质 3、基质性质 4、附加剂 5、其他因素
三、贴剂 指提取物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 种薄片状贴膏剂
制备:根据其类型与组成可分涂膜复合工艺、充填 热合工艺、骨架粘合工艺等三种类型
第五节 凝胶剂、糊剂与涂膜剂
一、凝胶剂 指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胶特性的半固体 或稠厚液体制剂 二、糊剂 指原料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糊状制剂 分类:根据基质的不同,糊剂可分为水溶性糊剂和 脂溶性糊剂 三、涂膜剂 指原料药物与成膜材料制成的供外用涂抹,能形成 薄膜的液体制剂
中药药剂学
第十一章 栓剂
第一节 概述
• 一、栓剂的含义
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基质值成功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
二、栓剂的特点
润滑、收敛、抗菌、杀虫、局麻等局部作用,后来又 发现栓剂尚可通过直肠吸收药物发挥全身作用,并可避免 肝脏的首过效应。
• 三、栓剂的分类
1、按给药途径 肛门栓 阴道栓 2、按制备工艺和释药特点 双层栓 中空栓 泡腾栓 其他缓释、控释拴
第二节 软膏剂
一、软膏剂系指提取物、饮片细粉与适宜基 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 二、理想基质的特点
基质的分类 油脂性基质
基质
乳剂型基质 水溶性基质
油脂性基质 1、油脂类 系从动物或植物得到的高级脂肪 酸甘油酯及其混合物 2、类脂类 系高级脂肪酸与高级醇化合物 而成的之类 3、烃类 系石油分馏得到的各种烃的混合物 4、硅酮类 不同分子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 总称,简称硅油。
外用膏剂分析教学课件
• • • 2
既具有一定的油溶性又具有适当水溶性的药物
穿透作用最大; 分配系数愈大,愈有利于吸收,但高度亲油的药
物可能聚积在角质层而不被吸收; 分子量愈大,吸收愈慢。 基质性质
基质的类型 乳剂型>吸水性基质>油脂>烃类 水溶性基质释放快,但难吸收.
基质对药物的亲合力
基质的pH: 离子型药物一般不易透过角质层
• • •
均匀、细腻、无刺激性 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和油水分离等现象
无毒性,创面用应为无菌制剂
二、软膏剂的基质
理想基质: • 具有适宜的稠度、粘着性和涂展性,无刺激性。 • • • • 能与药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互相混合,并能吸收分泌液。 能作为药物的良好载体,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不与药物发生配伍禁忌,久贮稳定。 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
内 皮下组织:由脂肪构成,可作为脂溶性药物 的储库。 注:皮肤附属器:皮脂腺、毛囊、汗腺
外
最外面是角质层。
注:角质层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障碍。
经皮吸收途径:
主要有两条: 透过表皮途径; 透过毛囊、皮脂腺、汗腺等附属器; 也可通过穴位、粘膜吸收。 注: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吸收的速率要比通过表皮 途径快,但皮肤附属器在皮肤表面所占的面积只有 0.1~1.0%,所以它不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
(2)皮肤破损有利于药物穿透。 吸收速度增大,
但刺激性和毒副作用也增加
(3)皮肤温度增加有利于药物吸收。
(4)皮肤角质层的水合作用能增加药物吸收。 4 其他因素 药物浓度(C)、应用面积(A)、应用次数(n) 接触时间(t)、年龄、性别等
第二节
一、概述
软膏剂
1. 概念: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 均匀混合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剂型。 1. 质量要求
12第十二章外用膏剂
将两种聚乙二醇混合后,在水浴上加热至65℃,搅拌 至冷凝,即得。
❖ 注解
若需较硬基质,则可取等量混合后制备;若药物为水溶 液(6%-25%的量),则可用30-50g硬脂酸取代同重聚乙二醇 3350,以调节稠度。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软膏剂
例:甲基纤维素水溶型基质的制备
【处方】
甲基纤维素
2.0g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例:含有机铵皂的乳剂型基质
❖ 处方
硬脂酸 100g (油相基质、部分与三乙醇胺
蓖麻油
反应生成有机胺皂,作乳化剂) 油相
100g (调节稠度)
液体石蜡 100g (调节稠度)
三乙醇胺 8g(与硬脂酸反应生成有机胺皂,
作乳化剂)
甘油
40g (保湿剂)
羟苯乙酯 0.8g(防腐剂)
水相
蒸馏水 452g (水相)
甘油
2.0g
1%苯甲酸钠水溶液 2ml
蒸馏水
14ml
【制备】
(1)1%苯甲酸钠溶液的配制 称取 苯甲酸钠1g,用蒸馏水定容至 100ml,即得。 (2)取甲基纤维素置于乳钵中,加 甘油研匀,然后边研边加入苯甲酸钠 水溶液及蒸馏水,研磨均匀,即得。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软膏剂
基质的选择
➢ 油脂性基质一般不单独使用。为克服其强疏水性,常加
✓常用的乳化剂: 皂类、月桂醇硫酸钠、多元醇的脂肪酸、 聚山梨酯类(吐温)、乳化剂OP、 脱水山梨坦(司盘)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软膏剂
➢ 常见乳剂型基质的乳化剂
水包油型乳剂基质
• 肥皂类 ⅰ一价皂 ⅱ新生皂
• 聚山梨酯类
• 脂肪烷基硫酸钠类 十二烷基硫酸钠
• 聚氧乙烯醚衍生物类 ⅰ平平加O ⅱ乳化剂OP
《中药药剂学》章节解析:第九章外用膏剂
《中药药剂学》章节解析:第九章外用膏剂外用膏剂: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
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等作用,也可透过皮肤和黏膜起全身治疗作用。
后者亦称经皮给药系统(简称TDDS),或经皮治疗系统(简称TTS)。
1、特点:经皮给药系统中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循环,能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破坏,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变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2、分类:软膏剂;膏药(黑膏药、白膏药);贴膏剂(橡胶膏剂、凝胶膏剂、贴剂)。
3、药物透皮吸收过程:释放:从基质脱离并扩散到皮肤或黏膜表面。
穿透:进入真皮、皮下组织,起局部作用。
吸收: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
4、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完整表皮--主要途径;皮肤的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汗腺)。
5、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⑴皮肤条件:应用部位,皮肤的病变、温度与湿度、清洁。
⑵药物性质:理想药物:具有适宜的油、水分配系数,既具有一定脂溶性又具水溶性。
⑶基质的组成与性质:①吸收:乳剂型基质>吸水性软膏基质(凡士林+羊毛脂)、硅酮、豚脂>烃类基质。
②基质的pH影响弱酸性与弱碱性药物的穿透与吸收:当基质pH小于弱酸性药物的pKa或大于弱碱性药物的pKa时,药物的分子型显著增加而利于吸收。
③附加剂:表面活性剂、透皮促进剂。
④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的基质,也能增加药物的渗透性。
油脂性强的基质封闭性强,可显著增加皮肤水合作用。
⑷其他因素:还与药物浓度、应用面积、应用次数及与皮肤接触时间等密切相关。
注: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对药物的释放较快,但对药物的穿透作用影响不大,制成的软膏较难透皮吸收。
软膏剂:提取物、饮片细粉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1、特点:多用于慢性皮肤病,具有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和局部治疗。
全身治疗作用。
2、常用的基质:油脂性(油膏)、水溶性和乳剂型(乳膏--水包油型、油包水型)。
理想的基质应具备下列要求:①具有适宜的黏稠度,易于涂布于皮肤或黏膜。
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
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一)概述1.外用膏剂的特点2.外用膏的分类3.药物的透皮皮吸收及其影响因素(二)软膏剂1.软膏剂常用基质的种类与选用2.软膏剂的制法3.眼膏剂的特点(三)黑膏药1.黑膏药原料的处理2.黑膏药的基质组成3.黑膏药的制法(四)橡胶膏剂1.橡胶膏剂的基质2.橡胶膏剂的制法(五)凝胶膏剂与涂膜剂1.凝胶膏剂的组成2.涂膜剂的组成一、概述1.外用膏剂的特点①药物+基质→半固体、近似固体(专供外用);②多用于慢性病,保护、润滑、局部治疗;③经皮给药系统可全身治疗。
2.外用膏剂的分类3.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4.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①皮肤条件应用部位、病变、温度、湿度、清洁程度。
②药物性质油、水分配系数适宜,既有一定脂溶性又有一定水溶性;宜选择分子质量较小、药理作用强药物。
③基质④其他:药物浓度、应用面积、应用次数、与皮肤接触时间。
5.基质对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①组成、类型和性质乳剂型基质药物吸收最好,吸水性软膏基质(如凡士林+羊毛脂、硅酮、豚脂)次之,烃类基质最差。
②pH弱酸性药物pKa>基质pH>弱碱性药物pKa 分子型↑③添加透皮促进剂氮酮④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油脂性基质封闭性强。
随堂练习A1:关于外用膏剂药物透皮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质的组成与皮脂分泌物相似时,有利于某些药物的透皮吸收B.聚乙二醇基质软膏中的药物释放较快且较易透皮吸收C.油脂性基质可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而提高药物的渗透性D.基质的pH小于弱酸性药物的pKa时可增加药物的吸收E.基质的pH大于弱碱性药物的pKa时可增加药物的吸收『正确答案』BA1:下列影响药物透皮吸收因素说法正确的是A.水溶性基质对皮肤的水合作用大有利于药物吸收B.解离型药物易渗透入皮肤,疗效好C.药物分子量大的易透皮吸收D.药物吸收在烃类基质中最好E.氮酮有较强的透皮促渗作用『正确答案』E二、软膏剂乳膏剂:乳剂型基质糊剂:饮片细粉量>25%(一)软膏剂常用基质的种类与选用特点代表品种应用1.油脂性基质①特点·润滑、无刺激性、封闭、水合、保护软化作用强;·油腻、疏水、药物释放较差、用水不易洗除;·不宜用于急性炎性渗出较多的创面。
外用膏剂(中药制药技术课件)
(5)其它因素
涂抹面积、药物浓度、使用次数、时间、性别、年 龄等
中药制药技术
贴膏剂
贴膏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 皮肤.贴敷,可产生局部或全身性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
包括橡胶膏剂、巴布膏剂和贴剂等。 贴膏剂常用的背衬材料有棉布、无纺布、纸等; 常用的防粘材料有防粘纸、塑料薄膜、铝箔一聚乙烯复合膜、硬质纱布等。
(2)药物 2.分子量的大小:分子量小的易于透过;>600较难透过
3.药物的浓度:浓度高易透过
(3)基质 4.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分散度大,透过率高;
5.药物油水分配系数KO/W:KO/W大,易穿透,但过大又下降;
(4)附加剂 6.药物的分子形式:分子型>解离型
(5)其它因素
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然后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ⅡE黏附力测定第一法(初黏力 测定),应符合该品种的规定。
凝胶膏剂
3.赋形性试验:检查基质的凝固性 • 试验方法 取供试品1片,置37℃、相对湿度64%的恒温恒湿箱中30分钟,
取出,用夹子将供试品固定在一平整钢板上,钢板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 60°,放置24小时,膏面应无流淌现象 4.含膏量测定:取巴布膏1片,除去盖衬,精密称定,按《中国药典》 2015年版一部附录Ⅱ含膏量第二法检查,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工艺同黑膏药,只是下丹时油温要冷却到100℃时,缓缓加入宫 粉成膏,油温高,宫粉分解为氧化铅.
2PbCO3Pb(OH)2
PbO+CO2+H2O
黑膏药
黑膏药的质量检查
(1)外观 乌黑光亮,油润细腻,老嫩适宜,摊涂均匀,无红斑,无飞边缺口。 (2)对皮肤无刺激性,加温后能粘贴于皮肤上,不脱落也不移动 (3)重量差异
中药药剂学 第十章 外用膏剂
3.3 水溶性基质
释药较快,无油腻性,易涂展和洗除,无刺激性,
可用于润湿、糜烂创面 润滑性较差,易失水干涸,故需加保湿剂和防腐
剂 常用的有纤维素类衍生物如MC、CMC等,分子
量在300~6000的聚乙二醇,卡波浦尔、甘油明 胶等。
4. 软膏剂的制备 ■/ ■
研和法 系将药物细粉用少量基质研匀或用适宜液 体研磨成细糊状,再递加其余基质研匀的方法
熔合法 系将基质先加热熔化,再将药物分次逐渐 加入,边加边搅拌,直至冷凝的制备方法
乳化法 将油溶性组分混合加热熔融;另将水溶性 组分加热至与油相温度相近约80℃时,两液混合, 边加边搅,待乳化完全,直至冷凝
第十章 软膏剂
1. 概
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软膏剂(Ointments)是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 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其中含有的药物可以溶解、 也可以分散于基质中★/ ★
治疗用软膏剂主要由活性成分和基质组成 此外还含有一些添加剂(如防腐剂、助溶剂、乳
化剂、抗氧剂、增稠剂、皮肤渗透促进剂等), 但他们的含量相对较少,主要根据需要而定
离等变质现象 用于创面的软膏应无菌。
3.软膏剂的基质■/ ■
3.1油脂性基质 包括油脂类、类脂类及烃类 润滑、无刺激性,对皮肤的保护及软化作用比其
他基质强,能与较多的药物配伍,不易霉变 释药性能差,吸水性较差,与分泌物不易混合,
故对急性有渗出液的创面不宜选用;且不易清洗
3.2 乳剂型基质
油包水(W/O)型;俗称冷霜,较油脂性基质易 涂布,油腻性小
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
某些中药外用膏剂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可有效抑制和杀灭病原体,预防和治疗 感染性疾病。
免疫调节作用
舒经活络、祛风除湿作用
中药外用膏剂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感染性疾病的康复 。
中药外用膏剂能够舒经活络、祛风除湿, 缓解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症状,对风湿 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新型药物载体研究
深入研究新型药物载体,提高外用膏剂的治疗效 果和安全性。
跨学科合作
加强跨学科合作,如药理学、生物学、化学等, 推动外用膏剂的创新研究。
法规与标准
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外用膏剂的生产和研 发,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THANK YOU
态。
膏剂的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
应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包括性状、鉴别、浸出物、含量测 定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膏剂的质量稳定。
质量控制
应对膏剂的原料药材、制备工艺、包装材料等进行严格的质 量控制,确保膏剂的安全有效性。
03
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抗菌、抗病毒作用
中药外用膏剂中的有效成分可通过抑制炎 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和肿胀等症状。
现代制剂技术
采用现代制剂技术,如脂质体、微 乳等,改善外用膏剂的渗透性和皮 肤耐受性。
传统外用膏剂的改良与创新
药物成分优化
通过筛选和优化药物成分,提高 外用膏剂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剂型改良
改进传统外用膏剂的剂型,如开 发凝胶剂、乳膏剂等新型剂型,
满足不同治疗需求。
制备工艺改进
优化制备工艺,提高外用膏剂的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烧烫伤等意外伤害。
7-4-外用膏剂解析
黑膏药 系指以食用植物油炸取药料,去渣后, 在高温下与红丹反应而成的硬铅膏。
油脂在高温时加入红丹,则反应生成脂肪 酸铅盐,同时铅盐又促进油脂氧化聚合、增稠。
29
白膏药 系指以食用植物油与宫粉为基质,油 炸药料,去渣后,与宫粉反应而制成 的另一种硬铅膏。
宫粉 为碱式碳酸铅 [ 2PbCO3 ·Pb(OH)2 ]
适用于测定非脂溶性成分
12
例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麝香、牛黄、珍珠、炉甘石、硼砂、冰片)
【鉴别】(1)取本品2g,置具塞试管中, 加氯仿10ml,振摇使基质溶解,静置,倾去 上清液,取残渣,挥干溶剂,置显微镜下观 察:不规则碎块半透明,有光泽,表面观颗 粒性,有的可见细密波状纹理。
13
(2)用有机溶剂溶解样品,再用酸 或碱性水溶液进行萃取,使与 基质分离后测定。
30
膏药生产工艺
炸药去渣 炼油 下丹成膏 去火毒 摊涂
挥发性药物、矿物药及贵重药应研成细粉, 于滩涂前加入,温度应不超过70℃。
31
膏药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药材应适当碎断,按各该品种项下 规定的方
法加食用油炸枯;质地轻泡不耐油 炸的药材,宜 待其他药材炸至枯黄后加入。
炸枯 药材置油中炸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深 褐色,但未炭化,习称“炸枯”。
51
例 少林风湿跌打膏 【检查】 含膏量 每100cm2应不少于1.5g
例 红药贴膏 【检查】 含膏量 每100cm2应不少于1.6g
例 伤湿止痛膏 【检查】 含膏量 每100cm2应不少于1.7g
52
3. 耐热试验
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2片,除去 盖衬,置120℃烘箱中加热30分钟,放冷 后,膏背面应无泛黄及渗油现象;用手 指触试膏面,应仍有黏性。
外用软膏剂不同基质的作用及制备工艺
外用软膏剂不同基质的作用及制备工艺一、本文概述外用软膏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外科等领域。
软膏剂以其易于涂抹、药物释放持久、皮肤相容性好等特点,深受医患双方的青睐。
然而,软膏剂的性能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基质的选择和制备工艺。
本文旨在探讨外用软膏剂中不同基质的作用及其制备工艺,以期为提高软膏剂的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介绍外用软膏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阐述基质在外用软膏剂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随后,将详细分析不同基质(如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等)的特点、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以便读者能够根据药物性质和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基质。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详细介绍外用软膏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原料的准备、基质的熔融、药物的加入与分散、冷却与成型等步骤,并强调工艺参数的控制对软膏剂质量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外用软膏剂不同基质的作用及制备工艺,为软膏剂的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还将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医药企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外用软膏剂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油脂性基质油脂性基质是外用软膏剂中常用的基质类型之一,其主要由动植物油脂或烃类化合物组成。
油脂性基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保湿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制备油性较大的软膏剂。
油脂性基质主要包括动植物油脂和烃类化合物两类。
动植物油脂如麻油、花生油、可可脂等,这些油脂来源于天然动植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保湿性。
烃类化合物如白凡士林、黄凡士林等,这些化合物由长链烷烃组成,稳定性好,但保湿性相对较差。
油脂性基质在软膏剂中的主要作用包括润滑、保湿和稳定药物。
油脂性基质可以形成一层油膜,覆盖在皮肤表面,减少水分蒸发,从而起到保湿作用。
同时,油脂性基质还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提高药物的透皮吸收率。
油脂性基质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熔融混合和冷却固化两个步骤。
将所需的油脂性基质原料按比例混合,加热至熔融状态,搅拌均匀。
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详解演示文稿
❖ 水相:蒸馏水或药物水溶液。 ❖ 应用:遇水不稳定的药物,患处分泌物较多的病症不宜。 ❖ 特点:
对油、水都有一定的亲和力,药物的释放、透皮吸收较快,不 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
稠度适中,易涂布,易洗除 需加防腐剂(尼泊金类,氯甲酚.三氦叔丁醇 )、保湿剂(如甘
钠皂为O/W乳化剂C)水浴至80℃熔化,
250 250 80ml
(((O与O相相A生))成铵皂O/另HW中乳取化,F剂、加)G入溶D于水E浴、
200ml (水相,保湿剂)加热至同温并混
F硼砂
2 (水解成硼酸与N匀aOH,,后然者后将前液
与A生成钠皂为O加/W乳入化后剂)液中,边 G尼泊金乙酯 1 (防腐剂) 加边搅拌至冷凝。
第11页,共116页。
皮肤的构造示意图
第12页,共116页。
角质层
stratum corneum
stratum granulosum
第13页,共116页。
透皮吸收机理
释放
药物
穿透
皮肤
吸收
血液循环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完整的表皮、
角质层细胞间隙、 毛囊、
皮脂腺及汗腺
皮肤的构造
透皮吸收途径
第14页,共116页。
水溶性基质软膏 类软膏:糊剂 凝胶剂 涂膜剂
铅硬膏: 黑膏药 白膏药 (高级脂肪酸盐基质)
硬膏
橡胶硬膏 (橡胶基质)
贴膏剂 巴布膏 (亲水性材料基质)
贴剂
(高分子材料基质)
第8页,共116页。
什么叫做外用膏剂?
❖ 外用膏剂系指采用适宜的基质将药物制成专 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
10-第十章 外用膏剂讲解
三、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基质的pH值 一般亲水性基质的pH值接近皮肤的pH
(5~6),对药物的吸收有利。 基质对皮肤水合的影响
皮肤外层中的角蛋白或其降解产物,具 有与水结合的能力称为水合作用。它是增 加药物穿透皮肤的主要因素。角质层通常 含有5%~15%的水。积聚50%的水的组织 ,其渗透性可增加4~5倍。
皮肤和损伤创面,减少皮肤水分蒸发,促进皮肤
水合作用,达到使皮肤柔润,防止干裂或软化痂
皮的目的;但吸水性差,因此,妨碍水性分泌物
的排除,故不宜用于有多量渗出的急性皮肤疾患
,若在凡士林中加入类脂类基质,可提高其水值
而扩大适用范围,如10%羊毛脂可吸水达50%。
②固体石蜡、液体石蜡:它们主要用于调节软膏
的稠度。
湖南中医药大学
第二节 软膏剂
• 软膏剂·各类软膏的制备方法 药物的处理及加入基质中的方法 (1)不溶性固体药物应先磨成细粉,过六~七号筛, 然后先与少量基质研匀,再逐渐递加其余基质研匀;或将 药物的极细粉末加液体基质研磨均匀后,然后递加其余基 质研至均匀;或在不断搅拌下,将药物细粉加到熔融的基 质中,继续搅拌至冷凝即得。 (2)可溶性药物,应先用适宜的溶剂溶解,然后再与 基质混匀。若药物能溶于基质者,可用熔化的基质溶解。 (3)半固体粘稠性药物,流浸膏等可先浓缩至糖浆状 后再与基质混匀。浸膏应先加溶剂使之软化或研成糊状后 ,再加入基质中。 (4)中药水煎液常含有多量水分,易生霉,应进行适 当的浓缩后,加入0.1%~0.3%新洁尔灭或0.3%~0.5%苯 酚防腐,并加少量羊毛脂或吐温、司盘等混匀后,再与其 他基质混匀。 混(匀5。)或某用些油中与药基先质用共植同物加油热加提热取提,取去,渣去湖后南渣冷中后凝医再药即与大得基学(质如
膏剂主要分类解析
膏剂主要分类解析膏剂主要分类解析膏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具有粘稠的质地,适用于外用。
膏剂种类繁多,根据其成分、用途和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保湿膏剂保湿膏剂主要用于皮肤干燥、皲裂和肌肤保养等问题。
这类膏剂通常含有保湿剂、油脂和润滑成分,能够为皮肤提供充足的水分并保持水分的蒸发。
保湿膏剂多用于冬季或干燥气候中,适用于全身或局部使用。
2. 治疗性膏剂治疗性膏剂是用于治疗一些皮肤病、皮炎、湿疹、烧伤和创伤等问题的膏剂。
这类膏剂通常含有药物成分,如抗菌药物、抗炎药物、抗真菌药物等,能够缓解症状、促进伤口愈合和抑制病原体的滋生。
治疗性膏剂通常需要医生的处方,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3. 美容护肤膏剂美容护肤膏剂是专门用于护理和改善肌肤的膏剂。
这类膏剂通常含有保湿成分、维生素、胶原蛋白等美容活性成分,能够滋润肌肤、提亮肤色、改善皱纹等问题。
美容护肤膏剂可以用于面部、颈部、手部等不同身体部位,具有丰富的品牌和种类供消费者选择。
4. 风湿痛疼膏剂风湿痛疼膏剂是一种特殊的膏剂,主要用于缓解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和关节炎等问题。
这类膏剂通常含有草药成分、醇类、激素等,能够通过局部应用改善症状,舒缓疼痛和减少关节的肿胀。
总结回顾:膏剂是一种外用药物剂型,常用于保湿、治疗皮肤疾病、美容护肤和缓解疼痛等方面。
根据其用途和成分不同,膏剂可以分为保湿膏剂、治疗性膏剂、美容护肤膏剂和风湿痛疼膏剂。
消费者在选择膏剂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类型和品牌。
对膏剂分类的理解:膏剂作为一种外用药物剂型,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和延展性,适合涂抹在皮肤表面,发挥药物作用或提供护肤效果。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成分,膏剂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保湿膏剂主要用于改善皮肤干燥和保湿,治疗性膏剂用于治疗特定的皮肤病症,美容护肤膏剂则注重肌肤保养和改善。
风湿痛疼膏剂则适用于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和肌肉痛等问题。
通过选择适合的膏剂类型,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满足个人需求。
外用膏剂剖析
(三)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
4、附加剂 ①表面活性剂:
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及皮肤的润湿性,帮助药物分散, 促进药物穿透。 ②渗透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rs):
系指能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一类物质。能增加局 部用药的渗透性,增加药物的经皮吸收。
如:二甲基亚砜(DMSO)、氮酮(azone)等。
第一节 概述
分类
软膏剂:药物、中药细粉、中药提取物与 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剂型。
硬膏剂 药物+粘性基质,滩涂于裱背材料
铅硬膏------以高级脂肪酸铅盐为基质
黑膏药
橡胶硬膏-----橡胶等基质涂布于裱背材料 白膏药
巴布膏剂------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
贴剂------高分子材料为基质
①动物油 常用豚脂,熔点36℃~42℃,释放 药物较快。容易酸败,可加入1%~2%苯甲 酸或0.1%没食子酸丙酯防止酸败。
②植物油 常用麻油、花生油、菜子油等。常 与熔点较高的蜡类调制成稠度适宜的基质 ,中药油膏常以麻油与蜂蜡熔合为基质。 植物油也可用作乳剂基质的油相。
③氢化植物油 为植物油与氢起 加成反应而成的饱和或部分 饱和的脂肪酸甘油酯。完全 氢化的植物油呈蜡状固体, 不易酸败,熔点较高。不完 全氢化的植物油呈半固体状 ,较植物油稳定,但仍能被 氧化而酸败。
(二)熔融法(fusion method) 先加温熔化高熔点基质,再加入低熔点其他组分, 熔合均匀基质. 加入药物搅拌均匀 药物不溶于基质:研细的药物筛入基质,随加随 搅拌,直至软膏冷却定形.
(三)乳膏剂制备
乳膏制法一般包括熔化过程和乳化过程: 先将油性基质置水浴上于c.a.80℃熔化; 将水性组分溶于水,加热至温度略高于油相,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烃类 从石油中得到的各种烃的混合物,主要是饱和烃
. ⅰ凡士林(vaselin)
1)有黄、白两种,后者由前者漂白而得 2) 熔程:38~60℃
3)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但释药性、穿透性差,仅适用于皮 肤表面病变 4)仅能吸收5%的水,故不适于大量渗出液患处
ⅱ固体石蜡和液状石蜡(paraffin)
型药物一般不易透过角质层,非解离型药物有较高 的渗透性。
③基质对药物的亲和力: 若亲和力大,药物的 皮肤/基质分配系数小,药物难以从基质向皮肤 转移,不利于吸收。
④基质对皮肤水合作用: 角质层细胞有一定的 吸水能力,基质对皮肤的水合作用大,角质层细 胞膨胀,致密程度降低,有利于药物的穿透吸收。 角质层含水量达50%时,药物的渗透性可增加 5~10倍。油脂性强的基质封闭性强,有利于皮肤 的水合作用。
2)蜂蜡(beeswax)与鲸蜡(spermaceti wax) 棕榈酸蜂(鲸)蜡醇脂,二者均为弱的W/O型乳化 剂,可在O/W型乳剂基质中起增加稳定性的作用. 特点:稳定,不易酸败
2) 熔程:38~60℃ 3)调节稠度
3.类脂类 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化合而成的酯及其混合物, 多与油脂性基质合用,可增加油脂性基质的吸水性.
1)羊毛脂(Wool fat)
(1)主要成分:胆固醇类棕榈酸酯及游离胆固醇类 (2)熔程:36~42℃ (3)羊毛脂吸水性强,W/O乳剂基质; (4)常与凡士林合用
(三)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
4、附加剂 ①表面活性剂:
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及皮肤的润湿性,帮助药物分散, 促进药物穿透。 ②渗透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rs):
系指能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一类物质。能增加局 部用药的渗透性,增加药物的经皮吸收。
如:二甲基亚砜(DMSO)、氮酮(azone)等。
②皮肤的状况: 病变、破损皮肤>正常皮肤>角质层增厚皮肤. ③ 年龄性别: 婴幼儿>青壮年(女性)>男性>老年人. ④ 其它: 皮肤的温度、酶降解、蓄积
(三)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皮肤、药物、基质、附加剂)
2、药物性质
溶解特性:皮肤细胞膜具有类脂质特性,非极性强, 一般脂溶性药物比水溶性药物易穿透皮肤,而组织液是极 性的,因此既有一定脂溶性又有一定水溶性的药物(分子 具有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更易穿透。
第一节 概述
分类
软膏剂:药物、中药细粉、中药提取物与 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剂型。
硬膏剂 药物+粘性基质,滩涂于裱背材料
铅硬膏------以高级脂肪酸铅盐为基质
黑膏药
橡胶硬膏-----橡胶等基质涂布于裱背材料 白膏药
巴布膏剂------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
贴剂------高分子材料为基质
分子量:小分子药物易在皮肤中扩散,分子量大于 600的药物已较难透过角质层。 因此,经皮给药宜选用 分子量小、药理作用强的小剂量药物。
(三)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
3、基质性质
①基质的种类: 不同软膏基质中药物吸收速度: O/W型乳剂基质>W/O型乳剂基质>吸水性软膏基
质>动物油脂>植物油>烃类基质 ②基质的pH: 影响酸性和碱性药物的吸收。离子
dQ/dt = KCDA/T
式中:dQ/dt为达到稳定时的药物透皮速率;K为药 物皮肤/基质分配系数;C为溶于基质中的药物浓度; D为药物在皮肤屏障中的扩散系数;A为给药面积;T 为有效屏障厚度。
(三)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皮肤、药物、基质、附加剂)
1、皮肤条件
①皮肤的部位: 耳廓后部>腹股沟>颅顶盖>脚背>前下臂 >足底
环或与黏膜接触后通过血 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 产生全身作用。
(二)透皮吸收途径
1、通过完整的角质层 细胞膜(砖)与细胞 间隙扩散------砖泥结构, 这是皮肤吸收最大屏障
2、通过毛囊、皮脂腺、 汗腺到达角质层以下部 位
(三)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经皮吸收是一个复杂过程,一般认为药物的理化性 质、基质的组成、给药部位的特性等为影响药物经皮吸 收的主要因素。
①动物油 常用豚脂,熔点36℃~42℃,释放 药物较快。容易酸败,可加入1%~2%苯甲 酸或0.1%没食子酸丙酯防止酸败。
②植物油 常用麻油、花生油、菜子油等。常 与熔点较高的蜡类调制成稠度适宜的基质 ,中药油膏常以麻油与蜂蜡熔合为基质。 植物油也可用作乳剂基质的油相。
③氢化植物油 为植物油与氢起 加成反应而成的饱和或部分 饱和的脂肪酸甘油酯。完全 氢化的植物油呈蜡状固体, 不易酸败,熔点较高。不完 全氢化的植物油呈半固体状 ,较植物油稳定,但仍能被 氧化而酸败。
软膏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溶液型软膏
混悬型软膏剂 乳膏剂 水包油型(O/W)乳膏剂 (Creams) 油包水型(W/O)乳膏剂
软膏剂的基质
软膏剂基质性质、质量要求
润滑无刺激性 性质稳定 具有吸水性 不破坏皮肤正常功能
基质的类型
油脂性基质 乳剂型基质 水溶性基质
(一)油脂性基质
油脂 类脂 烃类 硅酮类
1、油脂类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及其混合物。
中药药剂学
外用膏剂
Question 1
什么是外用膏剂?
Question 2
药物如何被吸收?
Question 3 如何生产合格的膏剂?
第一节 概述
外用膏剂 基质+药物制成的外用半固体或近似固
体的剂型
Question 1 什么是外用膏剂?
特点:
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与外科; 起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和局部治疗作用; 透过皮肤或黏膜起全身治疗作用(硝酸甘油贴剂)。
二、外用膏剂透皮吸收
第一节 概述
(一)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机理
Question(2三)影响药透物皮如吸收何的被因素吸收?
(二)透皮吸收途径
(一) 膏剂的经皮吸收机理
释放:指药物从基质中脱
离出来并扩散到皮肤或黏 膜表面。
穿透: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
皮、皮下组织,对局部组 织起治疗作用。
吸收:指药物通过皮肤微循
Question 3
1 处方设计
如何生产合格的膏剂? 2 制备工艺
3 质量检查
软膏剂
处方设计
软 膏 剂 (Ointments) 是 系 指 药 物 与 适 宜 基 质 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活性成分
软膏剂 基质组成
添加剂(如防腐剂、助溶剂、乳化剂、
抗氧剂、增稠剂、皮肤渗透促进剂等)
因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