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古人100句家规家训值得收藏

1、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
译文:不能因为身份尊贵就骄慢待人,不能因为恩德广厚就居功自傲。
2、辱人以不堪必反辱,伤人以已甚必反伤。
译文:羞辱别人,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必然会使自己受到侮辱;伤害他人太深,到了超过极限的程度,激怒对方,定会自己反遭伤害。
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译文:路途虽然遥远,但是只要一直走,终将会达到目的地,事情虽然很难,但是只要去用心做,那么必定会成功。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译文: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自身端正,不用命令就会遵行,自身不端正,虽发命令不会听从。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译文:学业可以因为勤奋而精通,但也可以因为嬉戏玩耍而荒废,做事因为反复斟酌思考而成功,但也可以因为粗心大意而失败。
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年轻时不懂得早点勤奋学习,到老时才后悔没有读很多书。
8、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译文: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结果。
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
9、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译文:喜欢一个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憎恶一个人要能知道他的优点。
1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重他。
11、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译文:与其他人在一起相处时要谨慎说话,而自己独处时要防止胡思乱想。
12、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译文:什么是富贵和贫贱,人很难称心如意的,只要内心懂得知足就是满意。
13、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译文:言语过多说错话,就容易招惹是非,争强好胜欲望多,就会烦恼不断。
14、有钱常备无钱日,安乐须防病患时。
译文:有钱时要时常防备没钱的日子,健康快乐时要提防生病的时候。
15、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译文:常常要把拥有的时候,想到没有的日子,不要在条件不好之时,当成条件优越的时候那样去浪费。
蒲松龄:《省身语》

蒲松龄:《省身语》《省身语》蒲松龄蒲松龄书法作品先人盛德之名,闻于乡党,凡族人戚友,小有讼事,必来剖愬,求得一言,以判曲直。
然生平主于忍辱,时有妄人相干,惟付之不见不闻。
余时方少,虽不敢言,而隐谓先人之不武。
由今以思,余兄弟不失读书种子,皆忠厚之谟所胎留也。
余半生落魄,碌碌无所短长,自念遗行或多,故不足以发世德之祥,敬书格言,用以自省,用以示后。
子能体是书,便为跨灶,孙能体贴,即为亢宗,凡我后人,共听之哉!康熙甲子。
…………(前残缺)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树德箕裘惟孝友;传家彝鼎在诗书。
树德承鸿业;传经裕燕贻。
天庥静迓惟为善;祖泽长延在读书。
立品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云。
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一庭之内自有至乐;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意粗性燥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想自己身心,到后日置之何处;顾本来面目,在古人像个甚么。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根。
敬为千圣授受真源,慎乃百年提撕紧钥。
热闹繁华之境一过辄生凄凉;清真冷淡之为历久愈有意味。
家坐无聊,亦思食力担夫红尘赤日;官阶不达,尚有高才秀士白首青衿。
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上亦是修身。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富贵如传舍,惟谨慎可得久居;贫贱若敝衣,但勤俭能以脱卸。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乃为圆满。
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何思何虑?养心当如止水;勿助勿忘,为学譬若掘井。
值得遵循的人生处世戒言

养生类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谦逊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较大"。
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腾,则气自平矣。
"经和气迎人,则乖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以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偏当矫之以宽,躁当矫之以和缓;暴怒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沈潜,浅薄当涵之以浑厚。
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馑"。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以虚养心、以得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敬守此心则凡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论,自临履薄处得力。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冲繁地,顽钝时,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
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愤、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人世间性偏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谬戾,可胜言哉。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富贵,怨之府也。
才能,身之灾也。
声名,谤之媒也。
欢乐,悲之渐也。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溢,则免于过。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过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我行我素,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做人,记住不要太“满”

做人,记住不要太“满”莫言在《檀香刑》里写道:“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
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
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天道忌盈,太完满的东西往往不会长久。
人生在世,记住在这四点上,不必过分追求“满”。
01•做人不要太满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
”越是低调的人,越能成大事;越是傲慢的人,越让人难以信服。
在一档相声选秀节目《相声有新人》上,来过一对博士夫妇,一上台就让导师郭德纲下不来台。
男方先是用手指着郭德纲问:“您不认识我是吧?”听着这挑衅的语气,郭德纲调侃道:“今天你让我认识认识。
”这对夫妇还带来了三本自己写的书,送给了郭德纲。
男方指着其中一本书说:“我估计您能看懂这本差不多。
”面对这种不友好的口气,郭德纲不仅没生气。
还笑着回答道:“太好了,我努力。
”这对博士夫妇自创了一套“相声公式”,自认为很有前景,比传统相声更高级,而台下观众的反应已是最好的证明。
有网友说:“他们没有对自我的认识,缺乏敬畏心。
”更有人一针见血地评价:“当他用手指着郭德纲时,就足以看出他们的教养。
”在最后被淘汰时,男方依然不改傲慢的态度,语带挑衅地说:“走着瞧,今天您不让我们过,明天坐在这个位置的,也许就是我们。
”面对对方的傲慢无礼,郭德纲一直很克制很谦逊。
反倒是这位博士身上的自满和狂妄,让人尴尬不已。
人一旦自满,就会生出骄傲的心态,出现狂妄、轻佻的言行,便容易暴露自己的弱点,为日后埋下祸根。
做人不要太满,保持低调,才能避免树大招风。
02•做事不要太满热播剧《都挺好》中的一个片段,让我感触颇深。
苏明成入股了上司周总的一个项目,盘算着能赚上一笔。
不巧的是,周总的合作伙伴竟是个诈骗犯,骗光了所有股东的钱。
苏明成东拼西凑的三十万,就这样打了水漂。
苏明成对周总怀恨在心,不仅消极怠工。
还当着同事的面,对周总出言不逊,暗指周总也参与了诈骗。
怒火中烧的周总,在行业内对苏明成下了“封杀令”。
奇书《格言联璧》精华50句:字字珠玑,句句中肯

奇书《格言联璧》精华50句:字字珠玑,句句中肯山阴金兰生先生,姓金,名缨,山阴人,清代学者,其所编《格言联璧》一书,自咸丰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广为传诵,所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臵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
1.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译文】从大事难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责任心;在逆境顺境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怀和气度。
从他如何处理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看出他个人涵养的深浅;从他同众人一起行动一起休息的时候,可以看出这个人见识的高低。
【感悟】喜怒最易使人心动而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喜不得意忘形,怒能明白事理,有涵养的人往往不易为喜怒所动。
一般人容易随别人的行止,而和他们做出同样的事,但别人所做的事不一定是对的,真正有识见的人心中自有取舍,而不会盲目地追随。
2.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译文】天地万物忌讳茂盛到极点,事情忌讳完美无缺,个人生活忌讳十全十美。
【感悟】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祸患隐藏在福分之中,灾难中也往往蕴藏着生机的萌芽。
因此,有智慧的人,顺境中不会得意忘形,逆境中也不会丧失信心,常常保持谨慎谦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译文】谦恭退让是保护自身的最好方法,安静平和、从容不迫是处理事情的最好方法,有涵养能容忍别人是待人接物的最好方法,潇洒而脱俗是培养心性的最好方法。
【感悟】遇到大事难事时,有担当;遇到逆境顺境时,有襟度;遇到临斗临怒时,有涵养;遇到群行群止时,有识见。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如此,安好。
4.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译文】事情不能做尽,说话应当留有余地,不应当什么都依靠权势,更不能把人世上的福气享尽。
邵康节诗云:“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
”最为亲切有味。
5.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
【译文】胆要大,心要细,智慧要圆润,行为要方正。
形容只说不做的优美句子

形容只说不做的优美句子1. 形容只会说不会做的人的经典句子有哪些“光说不练嘴把式”:意思是只会吹牛,没有真本事。
成语也有纸上谈兵、卖弄口舌,都是有只会说不会做的意思。
反义词: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论语·里仁》篇。
君子贵讷于言而敏于行。
意思是: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
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
而做事情则应该干练勤奋。
总之是告诫人们要少说话多做事。
光说不练假把式;事实胜于雄辩;实践出真知;心动不如行动;嘴动不如行动;生命在于运动;光说不是真智慧;单是说不行,最要紧的是做。
——鲁迅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2. 形容那些光靠嘴说不做出实际行动的人的句子1:做你所应做的事情,能有什么结果在其次。
2:智者不做不可能的事情。
3:由于你不可能做到你所希望做到的一切,因此,你就应当做到你能够做到的一切。
4: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是最好。
5: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
6:如果我们真想知道自己的心境,就应先看看自己的行动。
扩展资料关于行动的名言1、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
——约翰·菲希特2、行动被人们遗忘,结果却将永存。
——奥维德3、行动并不一定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本质;我们发现,做一件好未必就心地善良。
——蒲柏4、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但没有行动则肯定没有快乐。
——英国5、行动才能成功,教练改变人生。
——陈安之6、行动是必需品,思辨是奢侈品。
——柏格森3. 形容说的好听却做不到的句子有哪些言行不一:读音:yán xíng bù yī。
解释: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纸上谈兵:读音:zhǐ shang tán bīng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用兵打仗策略。
比喻空谈理论不联系实际情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光说不练假把式:是指只会说,却不会去做(多是指没有能力去做,做不到)。
中国古代40句警示良言

1、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
译文:船顺着水流而行就会很快,人顺路而走就不会迷失方向。
赏析: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遵循社会规律,顺应时代潮流,同时还要向优秀的人学习,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敢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这样的话就能事半功倍,不会偏离人生方向。
2、逐利而行多怨,割爱适众身安。
译文:不顾一切地去追逐利益,必然招人怨恨;舍弃所爱的东西给予别人,则可保身家平安。
赏析:追名逐利是人的本性,但如果违背道德或法律,必定会招致别人的嫉恨和报复。
如果我们能舍弃一些名利,让别人也收获一些名利,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感激,从而远离灾祸。
3、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译文:自己生活时一定要懂得节俭,宴请朋友之时一定不要吝啬。
赏析:节俭和大方是分时间和场合的。
我们对待自己,不求生活多奢华,简单朴实就行。
而我们请客吃饭,一定要拿出诚意,不要吝啬钱财和食物,否则,就会被人说成小里小气。
4、恣意发狂有失,存心忍耐无忧。
译文:为所欲为,狂妄自大,就会有过失,能够忍辱负重,隐忍不发,就没有忧愁。
赏析:我们说话目中无人,做事刚愎自用,不仅判断力会下降,而且还会失去人缘,结果会导致众叛亲离,功败垂成。
我们如果能宽以待人,忍辱负重,收敛锋芒,行事低调,自然就会得到周围人的尊重,或许可以免遭杀身之祸。
5、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译文:聪明的人善于根据时势谋划做事,愚蠢的人违背事理而采取行动。
赏析: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应该认清现实,与时俱进,顺势而为。
我们如果逆天而行,逆潮流而动,自然就会在无情的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6、欲齐家则正身,身端则家可理。
译文:想要治家就要端正自身,自身端正了就可以治家。
赏析:正人先正己,律己方能律人。
我们要想治理好家庭,教育好儿女,自己必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比如:要想孩子有素质,父母首先要有修养;要想孩子情绪稳定,父母首先不要乱发脾气。
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译文: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贪图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凡事留有余地

给别人留余地,也就是给自己留余地留余地的意思就是不把事情做绝,不把事情做到极点,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在现代职场上,给别人留有余地,也就等于给自己留了余地。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做人行不可至极处,至极则无路可走,言不可称绝对,称绝对则无理可言。
我国古代就有“处世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的说法。
人在职场中,千万不要让所有的事情发展到极端的情况,在做事的过程中充分的认识到各种可能性,以便有足够的条件和回旋的余地,主动采取积极的应付措施。
战国时期,楚庄王赏赐群臣一起共欢饮酒,由他的宠姬在旁作陪。
日暮时分正当酒喝酣畅之际,灯烛被风吹灭了。
这时有一个人因垂涎于楚庄王宠姬的美貌,加之饮酒过多,难于自控,便乘烛火熄灭之机,抓住了美姬的衣袖。
美姬感到一惊,奋力地挣脱,并顺势扯断了那个人头上的系缨,私下还对楚庄王说一定要查明此事,严惩此人。
楚庄王听后沉思片刻,心想:“赏赐大家喝酒,让他们喝酒而失礼,这是我的过错,怎么能为女人的贞节辱没将军呢?”于是他命令左右的人说:“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欢。
”于是群臣们都扯断了自己帽子上的系缨,待掌灯以后,大家继续热情高涨地饮酒,一直饮到尽欢而散。
过了三年,楚国和晋国开始打仗,那个时候有一个臣子常常是冲在最前边,带领着军队一次一次的打退敌人,最后取得了胜利。
庄王感到惊奇,忍不住问他:“我平时对你并没有特别的恩惠,你打仗时为何这样卖力呢?”他回答说:“我就是那天夜里被扯断了帽子上缨带的人。
”正因为楚庄王给臣子留了余地,才换来了下属的忠心耿耿。
这就是留余地的精妙之处。
在和人交谈时一定要注意,说话要留有余地。
在交谈中,若有需要赞美对方时,应措词得当,注意分寸,赞美的目的在于使对方感觉到你真的对他(她)的钦佩,用空洞不切实际的溢美之词,反会使对方感到你缺乏诚意。
就好比一名公关人员热情友好地接待了一位客人之后,得到了“你的接待真令人愉快,你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一些评价,显然比“你是一位全世界最热情的人”的赞誉会入耳得多。
80句处事良言

1、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
译文:君子交朋友,先了解后选择,小人则是先结交再选择。
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译文:天下最大的祸害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过错莫过于贪得无厌。
3、养心莫善于寡欲。
译文:修养心性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减少物质欲望。
4、天下无穷不肖事,皆由于重利之一念。
译文:天下很多令人深恶痛绝的坏事,都是由于过分看重自身利益导致的。
5、位尊身危,财多命殆。
译文:地位尊贵的人,容易招人嫉妒暗算,因而处境危险,财富很多的人,容易被人谋财害命。
6、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译文:谦卦的六爻都是吉祥之语,宽恕二字应该终生奉行。
7、以镜自照见形容,以心自照见吉凶。
译文:用镜子照自己可以看见形体容貌,用心性照自己,可以遇见祸福吉凶。
8、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
译文:做官清正廉洁,就不会失去节操和名望,爱护百姓,最重要的是要亲近他们。
9、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译文:读书是最快乐的事情,没有什么比教育子女更重要了。
10、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给儿孙。
译文:心思要对得起天地良心,言行举止要给子孙后代做好榜样。
11、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译文:不要因为小小的隔阂就疏远至亲好友,不要因为就近的过节而忘记过去的大恩。
12、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译文:小人喜欢听到君子的过错,君子以听到小人的恶行而感到耻辱。
13、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译文:遇事首先要换位思考,多为别人着想,议论别人首先想想自己做得如何。
14、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
译文:约束自己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严厉,待人就应该像春风一样和煦温暖。
15、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译文:修炼自己,清心寡欲是第一要务,待人处事,谨言慎行是首要信条。
16、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译文:处事一定要给别人留有余地,劝人从善要戒掉话多的毛病。
17、见事贵乎明理,处事贵乎公心。
译文:看待事情可贵之处在于明白道理,处理事情可贵之处在于公平公正。
士兵讲堂演讲稿

1.急求部队战士讲坛文稿该如何为人处事,希望下面能给你点帮助。
1. 处事以智,不如守正。
——申居郧2. 君子处事也,甘恶衣粗食,甘艰苦劳动,斯可以无失矣。
——颜元3.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
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鲁迅4. 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曾国藩5. 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兴燥脾。
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尽兴便放肆。
一燥脾便刻薄,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
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
——曾国藩6. 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
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
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
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曾国藩7. 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
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曾国藩8.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曾国藩9. 中国是古国,历史长了,花样也多,情形复杂,做人也特别难,我觉得别的国度里,处事法总还要简单,所以每个人可以有工夫做些事,在中国,则单是为生活,就要化去生命的几乎全部。
——鲁迅10. 认真努力,做好自己,做个好人。
也许有时候我们待人处事的方式并不得当,但可以慢慢体验学习,它造就的是能力。
但心地是否善良才是根本,它决定的是人格。
——苏醒11.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李叔同12.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
——洪应明13. 处事有疑,非智也,临难不决,非勇也。
——尉迟恭14. 声闻乘著重身心的调伏,对人处事,决不专为私利而损他的。
——印顺导师15. 大抵接人处事,于见得他人不是、极怒之际,能设身易地以处,则意气顿平。
——曾国藩16. 为人处事要小心,细心,但不要小心眼。
17. 那些越是能干,越是有才华的人,越是要卑下谦虚,要以大慈悲来待人处事,才不会失败。
——广钦18. 处事要谨慎小心,凡事皆有因果,能吃的东西给扔掉或放坏了,皆逃不了因果,因果丝毫不爽,谁也替不了谁。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周易》曰:物极必反,否去泰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至行不可极处,至极则无路可续行;言不可称绝对,称绝则无理可续言。
做任何事,进一步,也应让三分。
古人云:“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人生一世,万不可使某一事物沿着某一固定的方向发展到极端,而应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其各种可能性,以便有足够的条件和回旋余地采取机动的应付措施。
留余地,就是不把事情做绝,不把事情做到极点,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
这样,才会使自己得以最完美无损的保全。
据说李世民当了皇帝后,长孙氏被册封为皇后。
当了皇后,地位变了,她的考虑更多了。
她深知作为“国母”,其行为举止对皇上的影响相当大。
因此,她处处注意约束自己,处处做嫔妃们的典范,从不把事情做过头。
她不尚奢侈,吃穿用度,除了宫中按例发放的,不再有什么要求。
她的儿子承乾被立为太子,有好几次,太子的乳母向她反映,东宫供应的东西太少,不够用,希望能增加一些。
她从不把资财任情挥霍,从不搞特殊化,对东宫的要求坚决没有答应。
她说:“作太子最发愁的是德不立,名不扬,哪能光想着宫中缺什么东西呢?”她不干预朝中政事,尤其害怕她的亲戚以她的名义结成团伙,威胁李唐王朝的安全。
李世民很敬重她,朝中赏罚大臣的事常跟她商量,但她从不表态,从不把自己看得特别重要。
皇上要委她哥哥以重任,她坚决不同意。
李世民不听,让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做了吏部尚书,皇后派人做哥哥工作,让他上书辞职。
李世民不得已,便答应授长孙无忌为开府仪同三司,皇后这才放了心。
此后的朝政官任中,长孙无忌也经常受到皇后的教导,成为一代忠良。
长孙皇后得意时不把各种好处占全,不把所有功名占满,实在是很好地坚持了为自己留余地的天规。
这样,不但不会使自己招至损害,而且还使自己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进退有据,上下自如。
集处世经验之大成的《菜根谭》说:“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留人宽绰,于己宽绰;与人方便,于己方便。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
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
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
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眼界大千皆泪海、为谁惆怅为谁颦。
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
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一花一叶,孤芳致洁。
昏波不染,成就慧业。
人生如梦耳,哀乐到心头。
洒剩两行泪,吟成一夕秋。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
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
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
曾国藩家训名言六戒

曾国藩家训名言六戒
1、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2、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兴燥脾,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尽兴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
4、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5、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
人为财死,不贪少祸。
6、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7、治家贵严,严父常多教子,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而流弊不可胜言矣。
故易日:“如吉!欲严而有威,必本于庄敬,不苟言,不苟笑,故日“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清代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8、处明庭而检饰者,居暗室必欺心。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摘录与感悟50662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摘录与感悟--原著汤木--摘录边缘熟一、心中有了方向,才不会一路跌跌撞撞1、方向永远比努力重要。
2、俗话说,精明的人看得懂,高明的人看得远。
3、晚上想想千条路,白天醒来走老路。
4、人生有了规划,才不会迷茫。
有了人生的规划,我们不仅清楚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更清楚自己下一步所要迈出的方向。
5、所谓的"群羊效应",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的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
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自己并不会思考事件的意义。
6、主见是每一个成功者不可缺少的素质,它是一位导师,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和关键时刻的人指点迷津。
7、不了解自己,就无法驾驭自己。
8、大凡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做人有主见,处事敢决断。
二、胸怀有多宽广,未来就有多辽阔1、生命的奖赏远在旅途终点,而不是在起点附近。
2、在通往目标的历程中,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从而放弃了目标。
你自己不怀疑自己,就没有人能够质疑你的努力;你自己不放弃自己,就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打败你。
3、人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平衡系统。
当你的付出超出你的回报时,你一定取得了某种心理优势;反之,当你的获得超过了你付出的劳动,甚至不劳而获时,便会陷入某种心理劣势。
总之,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
4、聪明的人敢于吃亏,睿智的人关于吃亏。
5、"心理高度"是很多人无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设限"。
6、人都习惯于重复自己能够驾驭的事情。
7、因为懂得做人与成功往往是一对孪生姐妹。
8、为小事而生气是无能的表现。
9、人生短暂,浪费时间等于是慢性自杀。
10、幸福的人生都是在别人的宽恕中,也是在宽恕别人中度过的。
11、仇恨从来不能造成"平衡"或"公正",它往往会使你陷入越来越痛苦的精神炼狱中难以自拔。
学会退让的经典语录

学会退让的经典语录学会退让的经典语录1(6260字)1、古人怀藏橘,当代当成楷。
2、谁没有烦恼,谁没有苦涩,谁没有坎坷,谁没有蹉跎,生活酸甜苦辣,日子有乐有涩。
不紧张郁闷,不纠缠挥霍,放宽心来,潇洒生活。
3、赌气是罪恶之源,忍让才能保证安全。
4、一味的忍让别人,你就什么都不是,更不要提珍惜这两个字。
5、一生中,我们要经历许多事情,要相识相交许多人,而心灵像一个筛子,在世事颠沛流离中,慢慢的一些人就漏掉了。
不过,对于智者来说,他们漏掉的只是别人的过错与不足,他们不会刻意去记恨一个人,而会记住他人的好和善,并时时充盈自己那颗感恩的心。
宽容、大气的生活会让我们更容易感受到喜乐与安然。
6、你逆光而来,配得上这世间所有的好。
7、你总要度过生存期,才能谈生活和梦想。
8、我不想争夺,我学会了认输,我觉得只有这样向生活低头,才能有我的活路!9、成年人最体面的告别方式大概就是,我的最后一条消息你没有回,而我也默契的没有再发。
10、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11、我的人生可以过得平淡,可以过得平凡,我真的不想争夺,我想认输了,我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12、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和我一样明白,每个人都要经历属于自我的起起落落,我们的那些孤独、彷徨、失落,无人能懂,但人人都会体验,那些最初无法忍受的情绪,不必深究不用纪念,真正需要铭记的,是身边陪伴你的人事,是爱。
13、在婚姻里,克制和忍让,其实都是爱和美德。
如果想要改变,不如从自己开始。
让自己变得更加坚韧,可以承担得起风雨,消受得起荣光。
让自己的心柔软下来,自然就会看到世界温情的样子。
14、十几年光阴,转瞬即逝。
那时我们义气风发,正值花季年龄,敢想、敢做、有脾气、有个性。
虽处于所谓最黑暗的人生阶段,却难以阻挡彼此内心火热的情感。
一部好剧,只有认真观赏,才能知晓万物间的联系。
一个好人,只用时间证明,就能透视出其内心的善良。
15、一个人再好,如果没有陪你走到最后,他就是个过客;一个人有再多的缺点,如果能处处忍让你,肯花时间陪你,那就是最好的选择。
弘一法师经典名言警句

弘一法师经典名言警句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弘一法师经典名言警句,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弘一法师经典名言警句精选1.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2.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3.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4.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5.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6.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7.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
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8.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9.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10.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弘一法师经典名言警句1.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2.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3.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4.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5.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6.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7.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8.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9.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10.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11.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12.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
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13. 无事时,戒一偷字。
有事时,戒一乱字。
14.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
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15.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
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16. 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17.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18.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19.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20.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21.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22.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
处世经典良方,做人做事留有余地

处世经典良方,做人做事留有余地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清朝)金缨《格言联璧》在宋朝,有这样一个故事:邵康节是精通《易经》的宋朝大哲学家。
他与当时的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是表兄弟,同时和苏东坡有往来。
但二程和苏东坡关系一般,一向不和睦。
有一次,邵康节病得很重的时候,程颢、程颐二弟兄在病榻前照顾。
这时外面有人来探病,程氏二兄藕问明来人是苏东坡,就吩咐不让苏东坡进来。
躺在病床上的邵康节,此时已经不能再说话了,他就举起一双手,比划成一个缺口的样子。
程氏二兄弟有点纳闷,不明白他做出的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
不久,邵康节喘过一口气来,说:“把眼前的路留宽一点,好让后来的人走走。
”说完,他就咽气了。
给自己给他人留有余地:利不可赚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
邵康节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人生大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社会上的人,有坦荡君子,也有戚戚小人。
如果你没有包容的心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
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你若能够理解包容,留有几分余地,矛盾也许会迎刃而解,还会得到更多人的信任和尊敬。
留有余地,就是不把事情做绝,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这样才会处变不惊,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留有余地是人生智慧,也是生活经验。
雕刻人像时,鼻尖先留高一点,不像的话再慢慢削减,这是留有余地;做菜时先少放一点盐,不够再添,这是留有余地;新买的裤子,因为太长穿不了,去裁的时候叮嘱裁缝少剪点,以免剪短了不合穿,这也是留有余地。
留有余地,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给自己留余地使自己行不至于绝处,言不至于极端,有进有退,措置裕如,日后便能机动灵活地处理事务,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
二、给别人留余地实质上也是给自己留余地。
断尽别人的路径,自己路径亦危;敲碎别人的饭碗,自己饭碗也脆。
不让别人为难,也是不让自己为难,让别人活得轻松,自己也活得轻松。
这就是让三分、留余地的妙处,是处世交往的良方。
俗话说:“利不可赚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
2021中考议论文写作素材:认错的勇气(精编版)

2021中考议论文写作素材:认错的勇气认错的勇气麦奎尔是美国20世纪末最伟大的全垒打王。
他在大联盟十六年,打出583支全垒打,是棒球史上第七名;他每10.6次打击,就能打出一支全垒打,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名。
20xx年的一天,密苏里州议会通过决议,将该州马克?吐温公路的其中一段,改称为麦奎尔公路。
这可谓是麦奎尔的最大荣耀。
对棒球员而言,进入名人堂是终生追求的目标。
进入名人堂必须获得至少75%的会员同意。
但日前在美国举行投票时,麦奎尔竟连25%的同意票都得不到。
原因是传闻他曾使用类固醇。
事实上,当时美国并没有禁止使用类固醇。
但麦奎尔最大的错误是前几年在美国国会作证时,不直接回答是否使用过类固醇,只说:我不是来这儿谈过去的事的。
这句话,使他从一代英雄坠落成羞耻的棒坛人物。
近代没有任何一位棒球球星,声望如麦奎尔般急速下降,因为美国人认为做错事没有关系,但要有勇气承认错误。
【温馨提示】美国人认为做错事没有关系,但要有勇气承认错误,是啊,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美国人,对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个准则呢?谁能够保证永远不犯错误?而勇于承认及改正错误是多么宝贵!此句适用于人生、修养和悔过等话题。
修养名人名言: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作者:(明)海瑞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
作者:无稹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作者:孟德斯鸠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
假如表面上过于做作,那就丢失了应有的价值。
作者:培根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作者:王安石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
作者:帕利克好的习惯愈多,则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诱的力量也愈强。
作者:詹姆斯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作者:子思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作者:佚名只一自反,天下没有不可了之事。
作者:(清)申居郧所谓从礼待人,即用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遇别人。
作者:查理德菲尔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
作者:林肯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于,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做人要留有余地,不可把事情做绝。
人生在世,万不可一条路走到黑,认死理,而应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冷静判断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并采取圆融变通的方法随机应变,以便有足够的条件和回旋的余地,采取机变的应付措施。
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多变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凭着一家之言和一己之见,自以为是。
即使是某些以为自己绝顶聪明的人,也应该留有余地供,供自己回旋。
否则的话,就会给别人留下把柄。
不给自己留余地的人,在笑够了别人之后,岂不知也把自己的短见亮给了别人。
我们在做人时讲求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得太满,要容纳一些意外事情,以免自己下不了台。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预料它的发展态势,有的也不了解事情的发生背景,因此切不可轻易地下断言,而使自己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凡事总会有意外,留有余地,就是为了容纳"意外".杯子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加进其他的液体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便不会爆炸;人说话、做事留有余地,便不会因为"意外"的出现而下不了台,从而可以从容转身。
人与人之间交往也要有个"度",过之则烦恼,少之则陌生。
如果这种距离遭到破坏,人也必然会受到伤害。
保持距离,才能避免伤害的发生,朋友之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友谊的长远。
保持距离就是不要过于亲密。
能保持距离就会产生"礼",这礼便是防止对方碰撞而产生伤害。
物极则必反,否极而泰来。
行不可至极处,至极则无路可续行;言不可称绝对,称绝则无理可续言。
做任何事时,进一步,也应让三分。
古人云:"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
人生在世,万不可使某一事物沿着某一固定的方向发展到极端,而应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其各种可能性。
集处世经验之大成的《菜根谭》中写道:"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留人宽绰,于己宽绰;于人方便,于己方便,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处世秘诀。
让三分,留余地,表面上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给自己留余地,有进有退,进退自如,以便日后更能机动灵活地处理事务,解决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
二是给别人留余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不要把别人推向绝路,万不可逼人于死地,那样会迫使对方做出极端的反抗,如此一来,事情的结果对彼此都没有好处。
不让别人为难,不与自己为难;让别人活得轻松,让自己活得阔绰。
这就是让三分、留余地的妙处,也是圆融处世的良方。
留有余地,就是不把事情做绝,不把事情做到极点,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这样,才会使自己得以最完美无损地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