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_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平面镜是一种平整的表面,其反射面是根据数学规律定型的。

平面镜在单一颗粒体内或是虚拟的反射镜面,通过反射光来成像。

平面镜的特点包括:1.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 理想镜像:镜面所成的像与实物同侧;3. 镜面成像:像的大小位置与实物相同;4. 径线追踪:光线的反射路径与入射路径相对称。

二、物体的位置与像的位置1. 物体在镜子的前面当物体在镜子的前面时,镜子内的光线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从而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成一个相似三角形,物体到镜子的距离与像到镜子的距离成比例。

2. 物体在镜子的后面当物体在镜子的后面时,镜子内的光线同样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形成实像。

实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成一个相似三角形,物体到镜子的距离与像到镜子的距离成比例。

三、像的性质1. 放大:当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增加时,像的大小也随之增加;2. 缩小:当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减小时,像的大小也随之减小;3. 正立:当物体与镜子的高度相等时,像是正立的;4. 倒立:当物体与镜子的高度不相等时,像是倒立的。

四、成像规律的应用1. 利用镜子成像规律可以设计反光镜和望远镜等光学设备;2. 镜面成像规律还可以应用在摄影、摄像、照明等方面。

五、平面镜成像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搭建简单的实验装置,观察平面镜的成像规律;2. 实验材料:平面镜、小灯泡等;3. 实验步骤:将小灯泡放置在平面镜的前面,观察反射得到的虚像。

六、常见问题及解答1. 为什么镜面反射会得到虚像?虚像是光线反射后在感知上得到的信息,它是光线反射所产生的结果。

由于平面镜的光线是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所以造成了虚像的出现。

2. 平面镜真实的成像和虚像有什么区别?真实的成像是指光线经过反射形成的实际的像,在光学中也称为实像;而虚像是指通过光线的反射,但并不存在实际的像,只是观察者感知到的图像,因此在光学中也被称为虚像。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四章 光现象4.1光的直线传播 (1)4.2光的反射 (11)4.3平面镜成像 (23)4.4 光的折射 (40)4.5光的色散 (55)4.1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光源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点燃的蜡烛)。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知识点三:光的传播速度: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105km/s ;2.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43c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32c ; 3.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光年是长度单位。

重点难点解析一、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二、重点记忆真空中的光速1.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108 m/s。

2.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光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4天文学中,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光年,所以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光源【例题1】(2020齐齐哈尔模拟)能够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现有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将所举例子中的光源进行分类,其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

【答案】发光,③⑧⑨,自然界中存在的光源,⑤⑥⑦,人为制造的。

【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与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与详解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相同点:不论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它们的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不同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不同,是由于反射面的不同,漫反射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如纸张、墙壁等;镜面反射表面是光滑的,如镜子,玻璃等。当平行光照射时,镜面反射是所有发射光线仍然是平行光,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是杂乱无章的,向各个方向的都有。
☆光污染: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等反射太阳光,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的现象。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表面平滑的面镜叫平面镜。
☆平整的玻璃表面、平静的水面、梳妆台用的镜子等都可看成平面镜。
☆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路。
2.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2)成像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1)镜面反射:即物体的反射面是光滑的平面,光线平行反射,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如图()所示。
(2)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很多物体,如植物、墙壁、衣服等,其表面粗看起来似乎是平滑,但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就会看到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本来是平行的太阳光被这些表面反射后,弥漫地射向不同方向。如图()所示。
☆小孔成像,像距大于物距,像是放大的;像距小于物距,像是缩小的。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传播的过程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
☆光的反射现象象,人们之所以能看,为物体反射的光线射的黑色物体,是因为U
我们眼睛,或者是此
时也需要应用到光路可逆性),并且它在处理光学问题时有着独特的作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的大小和物体相同;(等大)2、像和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等距)3、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正立)5、平面镜成虚像二、平面镜的应用 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成像(如照镜子)3、同时改变光路和成像(如:潜望镜)三、球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 1、凸面镜(如图甲):对光的反射有发散作用。

应用:汽车倒后镜 2、凹面镜(如图乙):对光的反射有会聚作用。

应用:手电筒、探照灯、太阳灶、卫星天线等,山路转弯处的扩大视野的凸面镜。

四、平面镜成像实验考点汇总 1. 实验中用玻璃板取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 实验中取两支蜡烛 A 和 B 的要求是完全一样,这是为了验证像物是否等大;3.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4.实验中还需要用刻度尺(或者方格纸)是为了验证像物是否等距;5. 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6. 实验中应采用较薄的玻璃板,目的是防止成 2 个像产生干扰;6.在实验时,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无法与蜡烛的像重合,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7.实验时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将会出现蜡烛 A 的像无法与蜡烛 B 重合。

87.用跳棋子代替点燃的蜡烛重新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办法为将前面的跳棋子照亮;9.寻找 A 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A 这一侧观察;10. 为了验证所成的像是虚像,方法是将白纸放在 B 蜡烛的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没有像。

11.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实验需要多次(3 次)。

12. 实验时,要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后面的蜡烛不能点燃。

平面镜成像的知识点总结

平面镜成像的知识点总结

平面镜成像的知识点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平面镜成像这个有趣的知识点!你知道吗,当你照镜子的时候,那里面的另一个“你”就是平面镜成像啦!比如说,你站在镜子前,看到镜子里那个和你一模一样的家伙,这就是平面镜成像的实例哟!
平面镜成像有几个特别重要的特点呢。

首先就是像与物的大小是完全一样的哦!就好像你拿着一个和你等高的人偶玩具站在镜子前,人偶在镜子里的像和它本身是一样大的,这是不是很神奇呀!
还有呢,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想象一下,你慢慢靠近镜子,是不是感觉镜子里的“你”也在靠近呀,其实你们是同步靠近镜子的,距离始终是相等的呢,就像你和你的好朋友手牵手一起走一样!
而且呀,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是垂直的哟!这就好像你站得直直的面对镜子,你和镜子里的“你”之间有一条无形的线,是直直地对着镜子的。

嘿,你说这平面镜成像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咱再进一步想想,要是没有镜子,我们怎么能这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模样呢,对吧?这就好像没有阳光,花儿怎么能开得那么鲜艳呢!
说到这,我想起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镜子前玩,看到镜子里那么多个自己,真的觉得太奇妙啦!我们还互相做鬼脸,镜子里的我们也跟着做一样的鬼脸,哈哈,真的太好玩啦!
总之呢,平面镜成像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能让我们看到另一个“自己”。

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所以呀,一定要好好记住这些知识点哟!这样下次再照镜子的时候,你就能更加清楚地知道这背后的奇妙啦!。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均属于光的反射现象)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3、技巧:平面镜成像形状可从纸张背面看4、平面镜成像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环境:黑暗环境,方便观察(2)、选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玻璃板的选择: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如果玻璃板太厚,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均成像,在玻璃板后方出现两个相重的影像(4)、玻璃板的放置:竖直放置。

如果玻璃板放置倾斜,则在玻璃板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找不到物与像重合的点。

(5)、蜡烛的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选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6)、实验次数太少得的结论不可靠,因为:试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备普遍性(7)、玻璃板后蜡烛与像完全重合说明:物与像大小相等。

(8)、玻璃板后放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平面镜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9)、做完实验,处理白纸的方法:连接物与像的对应点,用刻度尺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10)、刻度尺的作用: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11)、如果有坐标方格纸,则选择坐标方格纸而不用白纸,因为利用坐标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确定物与像的位置关系。

5、平面镜的应用:改变光路、成像(如:穿衣镜、潜望镜、医学检查牙齿的镜子,塔式太阳能发电站的反光镜等)6、凸面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利用: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反光镜等7、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应用:汽车前灯反光装置、太阳灶等。

8、平面镜成像作图步骤:引垂线、延长垂线、取等距点、虚线连接像点(注意应用: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如下:
1、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原理是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2、平面镜成像的解释:平面镜成像是一种物理现象。

指的是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

当你照镜子时可以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人就是你的像。

在镜面成像中,你的左边你看到的还是在左边,你的右边你看到的还是在右边,但如果是两个人面对面,你的左边就是在对方的右边,你的右边就是在对方的左边。

这样的效果也叫镜像。

3、平面镜的定义:表面平整光滑且能够成像的物体叫做平面镜。

平面镜成的像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

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表面、玻璃板等都相当于平面镜。

我们把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作平面镜。

4、透镜成虚像: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从凸透镜的另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放大的像,这个像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色彩颜色一、光源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区别物体是否是光源,关键要抓住物体本身能不能发光来进行鉴别,不能以为亮的物体就是光源。

二、色散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

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珠反射、折射而产生的色散现象。

1.光的色散:白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颜色的光。

2.白光是复合光,是由各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3.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折射角不同,从而偏折程度不同。

红色偏折程度最小,紫色偏折程度最大。

例如:彩虹——外侧是红色,内侧是紫色。

三、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红光、绿光、蓝光等比例混合为白光。

2.红光、绿光、蓝光按不同比例混合会得到其它色光,因此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是由物体对不同色光的作用决定的。

(1)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该物体能透过的色光决定,例如,红色玻璃片呈红色,是因为它只能透过红色光,其它色光被吸收。

无色透明体能够透过各种色光。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①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该物体能反射的色光决定。

例如,红花呈红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红色光,而其它色光被吸收。

②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

③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吸收任何色光。

④灰色物体无差别地吸收并反射各种色光。

如果反射的较多,则呈浅灰色;如果吸收的较多,则呈深灰色。

思考:大海和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海水本身无色透明,但太阳光进入海水中时,因为太阳光中的蓝光、紫光会被水中粒子阻挡、反射而均匀地发散到各个方向,其它色光则被吸收,所以我们的眼睛只看到了被散射出来的蓝光、紫光,因而大海看上去呈碧蓝色,同理,天空呈蔚蓝色也是大气散射了太阳光中的蓝光、紫光造成的。

第2节看不见的光1、太阳光谱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的可见光谱。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4.3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左右位置颠倒;(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虚像)。

具体总结就是十个字:等大、等距、垂直、反向、虚像。

如图所示。

2.虚像是指射入眼睛的光线,其反向延长线的集合点形成的像,如上图所示;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接收;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二、球面镜1.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反射面为平面的叫平面镜,反射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叫球面镜。

2.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作汽车观后镜来扩大视野。

3.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凹面镜;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常用作太阳灶、探照灯等。

1.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现象重要知识点,在光现象中占据重要位置。

平面镜成像与光的反射密不可分,两节内容在本章地位相同。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平面镜成像规律、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成像特点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很高,因为在考查此问题时,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成像知识和作图问题都会涉及到,具有代表性。

故此类问题应作为重点加以重视。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主要集中在平面镜成像规律和平面镜应用上,并经常看到平面镜成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等问题。

从常考题型方面来看,对平面镜成像考查的概率很高,并经常以填空题出现;对平面镜应用也属于常考内容,并以选择题出现较多。

至于对面镜的考查虽然出现概率不高,但也曾出现过此类考题。

纵观历年考试,本节考点出现的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1—3分之间。

2.中考题型分析中考中,出现本节知识点考题的概率较高,大部分都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并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典例一:(中考•广东)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平面镜成像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3.通过观察感知球平镜对光线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教学难点1.虚像的概念.2.球面镜的应用.●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分析法.●教学用具演示用: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投影片、凹镜、凸镜、激光演示器. 学生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小平面镜.●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再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让学生思考: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这些问,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基础.二、新课教学(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目的:(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2)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做法:边示范边讲解.①像下图那样,将一张8开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一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装置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③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④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⑤把测量结果填写下表中.2.学生分组实验以上把课本77实验,学生通过动手,自己进行分析总结,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3.在实验基础上得出成像特点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师]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同?怎么知道的?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怎么知道的?[生]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师生共同分析得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4.应用知识(一)[讨论]身高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他在镜中的像多高?像离镜多远?当他后退0.5 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解答](1)像高1.6 m,像离镜0.5 m.(2)人后退0.5 m时,像高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增加0.5 m.应用知识(二)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应用知识(三)小春同学去眼镜店配眼镜,商家采用了如下方法给她检查视力,请根据图中的数据找出正确选项: ( ).A.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2.1米B.小春距离她的像5米C.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春4.6米D.小春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2.1米(二)平面镜成像原理对于平面镜的像是靠光的反射形成的学生并不了解,老师可先给学生设疑,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然后利用教材78图4.3-3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边板画边讲授,进行解疑,这样既巩固了反射定律,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的能力.具体做法可按下面步骤进行:1.在黑板上画出平面镜,先给出一个发光点S.然后提问学生:[师]①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②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生]①S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②射到平面镜的光线有无数条.2.让学生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3.老师提出启发问: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师生共同分析得:①这两条反射光线不能相交.②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1发出的.边讲边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4.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图4.3-3随即指出①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延长线的交点.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1叫虚像.②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紧接着教师介绍平面镜的发展史.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都具有平面镜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平面镜的国家之一.远古时期,人们就会利用平静的水面来作镜子来梳妆打扮.人们还利用水镜来美化环境.建于宋代的桂林花桥就是利用平静的水面造成的“倒像”,使花桥显得更加美丽,使之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我国大约在四千年前的夏王时代,就有了铜镜.在战国时代,铜镜盛行,制作精美,但是,多是贵族妇女才能使用.近代发展了利用玻璃制成平面镜,才能在民间普遍使用了.思考: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等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为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①平静的水面可看做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虚像.②对物体上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③由于树木和房屋上的各点与水平面距离不同,越接近水平的点,所成的像也距水面越近,所以各点组成的像从水面上看就是倒立的了.第二课时(三)平面镜的应用1.平面镜成像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在其他方面应用甚广.[师]同学们想一下哪些地方用到平面镜?[生甲]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生乙]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生丙]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2.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1)讲一段故事:公元前215~212年间,罗马人大举入侵希腊,派出一支船队,满载精兵,准备攻打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城,面临来势凶猛的强敌,阿基米德求见国王,献出破敌妙计,他动员全乡的妇女和守城的人在海岸边列队.每人各执一面平面镜,把太阳光集中向罗马战船反射,不一会,罗马战船上的士兵被照得头晕目眩,丧失战斗力被迫而退.阿基米德利用平面镜把光反射的原理,击退了敌人,拯救了他的家乡.(2)教师画一个潜望镜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如图甲那样在筒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这样就做成最简单的潜望镜.(四)凸面镜和凹面镜 1.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 2.球面镜的分类a.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凹面镜.b.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凸面镜. 3.凹面镜的性质及作用 a.凹面镜的性质[演示实验1]用氦氖激光器平行射向凹面镜. [现象]反射光会聚在一点上.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上.图甲 潜望镜图乙 潜水艇上的潜望[师]我们知道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平行光经凹面镜后能会聚在焦点上,那么,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是否平行射出呢?[生]我们猜想光应平行射出.[师]我们不能靠猜测来下结论,我们还是用实验验证一下.[演示实验2]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现象]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成平行光.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将成为平行光.b.凹面镜的应用①根据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太阳炉,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师]十一届亚运会的火种,是藏族初二学生达娃央宗,在青藏高原上,利用射入凹面镜的太阳平行光,反射后会聚在焦点的性质,把火炬点燃而取得的.②根据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反射后成平行光的性质,手电筒、汽车头灯、军事上的探照灯等用凹镜作反射面,其作用就是使放在焦点附近的灯泡发出的光向同一方向近似平行地射击,使光束集中,亮度大,照射的距离远.③凸面镜的性质及作用a.[演示实验3]用氦氖激光器演示平行光入射凸面镜.[现象]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变得发散.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发散.b.让学生手拿一个凸面镜,观察自己的像.[师]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生]凸面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c.相同口径的平面镜和凸面镜哪个视野大?[演示实验4]1.如图所示,用两张黑纸各剪去一个等大的圆孔,分别粘在凸镜和平面镜上.2.把凸面镜和平面镜放在离学生距离相等的位置上,让学生向两个镜中观察,比较从两个镜中看到的范围的哪个大,哪个小?[生]口径相同的凸面镜视野比平面镜的大.d.凸面镜的应用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镜子以及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上的月光镜都是凸面镜,其目的是扩大视野.三、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传播的方向.3.球面镜的分类.4.球面镜的性质及应用.四、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一、平面镜成像1.特点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2.原理像是物体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第二课时板书二、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三、球面镜1.定义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2.分类凹面镜、凸面镜3.凹面镜的性质及应用性质①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在焦点.②使焦点发出的光线平行射出.应用①太阳灶、太阳炉、内窥镜等.②探照灯、手电筒、汽车头灯等.4.凸面镜的性质及应用性质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应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上的观后镜.。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平面镜成像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平面镜成像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

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光的反射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规律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规律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规律知识点1.光线的反射规律:根据卢瑟福定律,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一规律适用于平面镜上的所有光线。

2.成像距离:物体在平面镜上的成像距离等于物体与镜面的距离。

如果物体在镜面前方,成像距离为负数,表示成像在镜子背后;如果物体在镜面后方,成像距离为正数,表示成像在镜子前方。

3.成像大小:物体在平面镜上的成像大小等于物体的实际大小。

平面镜实质上是反射,而不是折射,因此它不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也不改变成像物体的大小。

4.成像位置:物体与其成像位置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光线追迹法来确定。

利用光线追迹法,可以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以及它们与平面镜的交点,从而确定物体的成像位置。

光线追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入射光线:从物体上的一点发出的入射光线经过反射后,在平面镜上产生一点。

这个交点就是成像物体的一点。

通过对多个物体上点的光线追迹,可以确定整个成像物体。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经过反射后在平面镜上产生的光线。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平行光线法则确定。

平行光线法则指出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光线的方向相反,并且它们之间的夹角等于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夹角。

通过光线追迹法,可以确定物体在平面镜的成像位置和大小。

例如,当物体位于平面镜前方,光线追迹法可以确定成像位置在镜面背后,并且成像是倒立的。

另外,还有两个常见的特殊情况:-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无穷远时,物体的成像位置在焦距处。

此时,成像是实际大小的倒立虚像。

-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焦距时,物体的成像位置在无穷远处。

此时,成像是实际大小的倒立实像。

总之,平面镜成像规律是根据光线的反射规律和成像距离、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上的成像特点。

掌握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光的传播和成像原理,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光学设计和实验研究。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平面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器件,它能够反射光线并产生图像。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对理解光学原理和解释光学现象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讨论各种特殊情况下的成像规律。

一、平面镜成像基本原理当平行于光轴的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根据镜面法则,它们将会被镜面反射。

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如下:1.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共面。

二、实物、像的定义在平面镜成像中,我们将要讨论两个重要的概念:实物和像。

1. 实物:实物是指放置在镜面前的物体,它可以是实际存在的物体。

2. 像:像是由平面镜反射光线所确定的,在空间中看起来与实物位置相同的虚拟物体。

像可以是实像或虚像。

三、平面镜成像规律根据平面镜的特性和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平面镜成像规律:1. 光线的反射性质: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2. 成像特点:平面镜只能产生虚像,虚像位于实物的后方。

四、实物与像的位置关系在平面镜成像过程中,实物和像的位置关系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实物在镜面前,像在镜面后:实物通过平面镜成像后会形成一个与实物位置相同、大小相等的虚像,且虚像位于实物的后方。

2. 实物在镜面前,像无穷远处:当实物与平面镜的距离很大时,像将会形成在无穷远处,并且呈现与实物大小相等的虚像。

3. 实物在镜面前,像与实物重合:当实物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焦距时,像将会形成在镜面内,且呈现与实物位置重合的实像。

五、平面镜成像的倍率在平面镜成像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个重要的参数:倍率。

倍率是指像的高度与实物高度之比。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倍率为正:当像位于实物的相同侧时,像的高度与实物高度之比为正数。

2. 倍率为负:当像位于实物的对侧时,像的高度与实物高度之比为负数。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光现象》知识点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光现象》知识点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光现象》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点拨】①为了清晰地观察到光束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下进行。

②显示光路的方法:在空气中喷水雾、点燃蚊香,在液体中滴入几滴牛奶等。

③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3、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举例:小孔成像(倒立实像,实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激光准直等。

4、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拓展】光年是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

1光年表示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二、光的反射1、光遇到水面、桌面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点拨】(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中,将光屏折转一定角度,是为了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本实验是一个归纳性实验,做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分析数据归纳得出结论,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点拨】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垂直镜面入射),反射光线也与法线重合。

即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

【解题有妙招】剖析作图题类型,正确解答光的反射作图题。

(1)根据入射(反射)光线画出反射(入射)光线,标明反射(入射)角。

作图步骤:过入射点作镜面的垂线,即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并确定反射角或入射角的大小。

八年级上册物理平面镜所有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平面镜所有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平面镜所有知识点在八年级上册的物理课程中,平面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使用平面镜可以让我们看到我们自己,了解周围的环境以及更好
地理解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本文将逐一介绍平面镜的相关概念,类型和用途。

一、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
平面镜是一种具有平面剖面并用玻璃或金属薄片镀膜的镜子。

其特点是像与实物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像倒立、左右与实物相反。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1.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平面镜成像规律:物距等于像距,物像共面,像与物相似,
虚像在镜子背面。

根据这些原理,我们可以预测和定位镜面成像。

三、平面镜的分类
1. 按照镜面方式分类:分为镜面和半透明镜面。

2. 按照作用分类:分为平面镜和斜面镜。

3. 按照形状分类:分为矩形平面镜和圆形平面镜。

四、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当中。

以下是平面镜的一
些应用。

1. 用于照明和观察。

2. 用作化学反应中的反应容器。

3. 用于制作太阳日晷。

4. 用于照相和光学设备中的反射镜。

5. 用于制作激光器和光通信器件。

6. 用于车辆和航空器的后视镜。

总的来说,平面镜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光学器件,其在物理教学,个人生活和科技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生们需要深入了解
镜面成像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平面镜知识。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笔记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笔记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笔记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物像等大: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 物像等距: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 物像正立: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即上下方向不变。

4. 物像虚立: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的,即没有实际光线通过。

5. 物像同侧: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位于平面镜的同一侧。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当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反射光线沿同一方向传播。

因此,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是由物体发出并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线形成的。

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 穿衣打扮: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衣着是否整齐。

2. 化妆: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妆容是否合适。

3. 检查牙齿: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牙齿是否有问题。

4. 调整发型: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发型是否满意。

5. 教学演示:教师可以利用平面镜展示物体的对称性、光的反射等现象。

四、平面镜成像的计算
1. 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根据物像等距、物像同侧的原则,可以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

2. 确定物体和像的大小关系:根据物像等大的原则,可以确定物体和像的大小关系。

初二物理课外提升光现象-平面镜成像

初二物理课外提升光现象-平面镜成像
4
【趣味四 透视装置的骗局】 如图,利用如此装置可以让人误以为视线穿透了中间的遮挡物(潜望镜是利用 光反射原理)
【趣味五 动手实验】 我们可以用镜子来做一个实验。面对着镜子,你先闭上一只眼睛(如右眼),然 后用手指将镜子里那只闭着的眼睛遮住。请你不要移动头部,换一只眼睛(左 眼)闭合,睁开原先闭合的眼睛看看,这时镜子上被遮住的是哪只眼睛?你能 解释它的道理吗?
【趣味六镜前灯的位置】
【趣味七 动手实验】
在人们洗脸照镜时,功率较小的镜前灯能起到比主灯更好的照明效果。原因在 照镜子时候,为了让脸部在镜子中的像更清晰点,手电筒是冲着脸还是冲着镜 于其位置,第一:镜前灯的光入射到镜子上,反射光线照亮洗漱池,而只开大 子?自己动手做下,并思考其中道理? 灯的话,人的身体往往会挡住光线,人影会遮住洗漱池。第二:镜前灯的光照 亮人脸,而人身后的大灯是照亮了镜子和后脑勺。
A
法线
入 射 角
N反 射 角
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两角相等
i
r
入射点 O
反射光线 B
反射面
4.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老杜实验:光的反射
二、光反射种类 1.镜面反射 反射光线将会怎样射出呢?
特点:反射面平整光滑;当光平行入射时,会被平行反射,法线彼此平行。
1
2.漫反射
反射光线还会平行吗? 特点:反射面粗糙,凹凸不平;当光平行入射时,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
二、平面镜成像实验注意事项: 1.玻璃代替平面镜:易于找到像的位置 2.薄玻璃代替厚玻璃 3.两个相同的蜡烛 4.玻璃与水平桌面要垂直 2
课堂练习
1.身高1.6米的同学站在学校的平面镜前1米的地方,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

;当他向镜面移近0.5米时,人与像之间的距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_知识点总结注: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光反射时;光路可逆;如下图。

2、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就是平时我们用的镜子。

(2)、观察下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大小相同)、等距(离平面镜距离相等)、垂直(垂直于平面镜的底边)、正立(原来的样子)、虚像(不存在的像)。

注: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

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

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观察右图:
(1)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等大。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3)、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
3、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图找物体的像。

光路图的画法。

画图中的实线和虚线:
(1)实际光线用实线画;加箭头表示光线的行进方向;
(2)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所以用虚线画;不加箭头;
(3)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都要加箭头表示像的正倒;
(4)法线等辅助线要用虚线画。

4、球面镜
凹面镜:(1)作用:会聚光线(2)应用:太阳灶、汽车头灯
凸面镜:(1)作用:发散光线(2)应用:汽车后视镜
5、虚像和实像
虚像:非实际光线而是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

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

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6、凸面镜和凹面镜
(1)用球面的外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凸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凹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

(3)凸面镜和凹面镜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凸面镜成缩小的像;能扩大视野范围。

汽车中的光学知识
1.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2.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它是利用凹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成为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成的。

3.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

汽车头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

根据透镜和棱镜的知识;汽车头灯玻璃罩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

在夜晚行车时;司机不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况;还要看清路边行人、路标、岔路口等。

透镜和棱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所以灯罩通过折射;根据实际需要将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同时这种散光灯罩还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标和里程碑;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4.轿车上装有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

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

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反射足够强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

由于车内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光透射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

5.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

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

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即使前窗竖直装;像是与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所以
司机也不会将乘客在窗外的像与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