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狂练大题冲关)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系列: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4高考生物真题 汇总: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免疫调节(含解析)
2014高考生物真题汇总: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免疫调节(含解析)(海南卷)13.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答案:D【解析】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水解病原菌,起到杀菌作用,A正确;口腔黏膜为免疫的第一道屏障,对病原菌起物理屏障作用,B正确;吞噬细胞不具有特异性,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C正确;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其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体液免疫,D错误。
(天津卷)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物质a可刺激机体可产生抗a抗体,而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说明物质a可以作为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A正确;抗a抗体与物质a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吞噬,B错误;抗体a所参与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C正确;由于抗a抗体与乙酰胆碱竞争AChR受体,所以患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D正确。
(福建卷)4.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
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答案:D【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在细胞膜上,A错误;抗原对T淋巴细胞来说是信号分子,通过T淋巴细胞膜上的受体来接受,而不是抗体,B错误;受体具有特异性,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而不是胰岛素的受体,C错误;骨骼肌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骨骼肌细胞上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同时葡萄糖进入细胞也需要载体协助,D正确。
2014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提能专训八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含13年模拟、真题,解析)
提能专训(八)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2013·东城区检测)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C.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D.由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被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①是血浆,②是淋巴,③是组织液,①与③可以相互渗透,A正确;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错误;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发生作用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D正确。
2.(2013·湖北黄冈、孝感中学上学期期末联考)下图甲的A、B、C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过程;图乙表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图甲可代表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全部方式B.图甲的三个过程中,信号分子都通过胞吐作用排出细胞C.图乙中,若②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是肝细胞或肌细胞D.图乙中,若②为淋巴因子,则靶细胞可以是B淋巴细胞2.(2013·临川一中模拟)下图是高等动物雌性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A、B、C代表器官,a、b、d、e代表物质,①和②代表过程。
据图判断不合理的是()A.雌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后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B.图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A处C.血液中雌性激素含量通过反馈调节维持相对稳定D.该雌性激素通过调节DNA的复制过程调节代谢过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雌性激素的作用机理、反馈调节等内容,意在考查识图分析与理解能力。
固醇类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被细胞吸收,A正确;图中A、B、C分别是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B正确;血液中雌性激素含量达到一定值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从而使血液中雌性激素含量相对稳定,C正确;d、e分别是DNA、RNA,雌性激素和核受体结合后调节DNA的转录过程,D错误。
201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体验真题+考题切点+考点透析+考题预测,含13年真题)专题突破十一 种群和
专题十一种群和群落摘要:本专题知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属于热点问题,但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
种群方面,常考点主要是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对有关种群方面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分析,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之一,群落方面,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一、专题知识突破1.考纲要求(1)种群的特征Ⅰ(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4)群落的演替Ⅰ(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Ⅰ(6)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Ⅰ(7)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Ⅰ2.考点剖析考点1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体验真题】1.(2013浙江卷)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解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新生个体数量为20,出生率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死亡率为10%,种群年增长率为10%,A项错误;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的动物,当雌雄比例为1:1时,每个个体都能产生后代,此时的出生率最高,越接近该比例,出生率越高,B项正确;调控环境条件,使动物性成熟推迟,动物的繁殖时期推迟,会导致年平均出生率更低,C项错误;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D项错误。
【答案】B2.(2011江苏卷)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C.开放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解析:迁入会使种群密度增大,迁出会使种群密度减小。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 大题提分 大题精做4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例:(2018全国卷I)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a .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b .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mL ,记录尿量c .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mL ,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发现,与a 相比,b 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___________,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___________。
(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显现,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___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
【答案】(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增加葡萄糖 (3)下丘脑【解析】(1)b 中注射的是垂体提取液,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b 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
(2)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mL ,会使血浆的葡萄糖浓度高于正常血糖水平,过多的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导致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升高, 同时会带走大量的水分,使得尿量增加。
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3)实验兔出现腹泻会导致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丢失,使得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抗利尿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引起尿量减少。
1.(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人体内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是0.8—1.2g/L 。
某青年在医院做尿检时,医生发现他有尿糖现象。
为验证该青年是否患有糖尿病,接下来医生又对其血糖和胰岛素含量进行了测定。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热点专练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含解析)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4·安徽卷)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解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大脑皮层建立的,所以A错误;食物引起味觉需经大脑皮层建立,铃声引起唾液分泌也是经大脑皮层建立的,二者均属于条件反射,所以B错误;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在条件刺激强化作用下,非条件反射可以转化为条件反射,所以C正确;铃声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反射,它们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不同,反射弧不同,所以D错误。
答案 C2.(2014·北京卷)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
冬泳时,受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并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支配骨骼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A、B项发生;同时通过传出神经使散热活动减弱汗腺分泌减少,C项发生;下丘脑受到寒冷刺激后,会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3.(2014·山西忻州二模)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 A.发热和寒颤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C.寒颤和出汗减少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解析人体每时每刻都进行产热、散热。
201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体验真题+考题切点+考点透析+考题预测,含13年真题)专题突破二 细胞的结
专题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摘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高考的重点之一。
本专题知识多以细胞结构的模式图为载体,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分布规律和生理功能以及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多角度考查,一般多以选择题形式命题,或在非选择题中以一至两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形式出现,分值较小,难度通常不大,但也可能出现于现实生活或生产结合较为紧密的问题,使试题的难度和思维量有所上升。
一、专题知识突破1.考纲要求(1)多种多样的细胞Ⅱ(2)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3)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4)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5)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6)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2.考点剖析考点1 多种多样的细胞【体验真题】1.(2011山东卷)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解析: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有成套的细胞器,而原核细胞只有唯一细胞器是核糖体,原核细胞一般只进行二分裂,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线粒体可进行有氧呼吸,所以A 错误;真核生物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B选项错误;具细胞结构的生物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这是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 D【考题切点】细胞的种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是高频考点,通过区分细胞类型对细胞与代谢和遗传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是高考中常见的一种考查方式,常以选择题出现,或在非选中有一至两个独立小问题出现,难度不大。
【考点透析】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2.细胞统一性的表现(1)细胞在元素和化合物组成上具有统一性。
2014年高考生物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H单元 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H1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与无机盐的平衡3.H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内环境稳态就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就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3.D[解析]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 项正确。
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与pH 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从而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项正确。
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C 项正确。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中,不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发生在内环境中,D 项错误。
3.H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就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3.A[解析] 组织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物质交换,氧气由组织液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所以回流的组织液氧气含量降低,A项错误。
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就是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并保持动态平衡的,B项正确。
血浆中的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回到血浆,C、D项正确。
2.D3、C3、I1、H1[2014·山东卷]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就是()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C.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D.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2.D[解析] 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膜面积与细胞体积的比减小,与外界物质交换速率降低,A项错误。
2014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体系整合拓展+高频考点透析+真题分层升能+适考素能特训实验与探究
【金版教程】2014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体系整合拓展+高频考点透析+真题分层升能+适考素能特训)实验与探究新人教版1.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解析:由表可知,甲同学加的溶剂为水,而不是有机溶剂丙酮,色素不溶于水,因而提取不到叶绿体中的色素,所得结果应为②;乙同学的操作正确,应为④,即自上而下依次出现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且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较多;丙同学尽管使用了有机溶剂丙酮,可以提取到色素,但由于未加CaCO3,叶绿素可能被破坏,因而下边的两条色素带比正常的窄,应为①;丁同学未加SiO2,可能研磨不充分,导致各种色素的提取量均少于正常水平,应为③。
答案:B2.[2013·江西七校联考一]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中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镜检'②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③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概念模型'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⑤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是自变量,NaOH扩散速度是因变量'⑥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两实验中的作用相同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
用吸管吸取培养液后,滴在盖玻片的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①错误;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故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②错误;拍摄的叶绿体结构照片不属于模型,③错误;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NaOH扩散速度是相同的,因变量是NaOH在琼脂块中扩散的体积,⑤错误;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的作用是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的作用是洗去浮色,⑥错误。
【创新设计】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简易通三级排查大提分课件:第9讲 人和动物生命
核心考点 16.T细胞和B细胞均起源于骨髓造血干 细胞,但成熟场所不同。 ( ) 17.浆细胞可来自B细胞或者记忆细胞的 增殖分化。 ( ) 18.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均属于免疫失调病。 (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错因分析 9.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 11.激素的受体不一定位于靶细胞膜上,有的位于细胞内,如性 激素、甲状腺激素、醛固酮等。 13.一切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形成的,渴觉也不例外。
• 【依据】 免疫调节与人体健康、生活联系密 切,是高频考点,高考中常结合人体健康与 疾病考查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如 2013年重庆卷第4题、山东卷第3题、全国Ⅰ 卷第4题、四川卷第2题等。预计在2014年的 高考中会以某种疾病为背景考查考生理论联 系实际的能力。
• 【猜题2】 近年来禽流感已经开始感染人类,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蔓延引起世界关注。 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 .禽流感病毒可遗传的变异来自基因突 变和染色体变异 • B .在抗禽流感病毒感染中,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都会起作用 • C .当再次受到禽流感病毒感染时,抗体 主要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 • D.接种禽流感疫苗后人一定能终生免疫
• 1.下丘脑在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 • 答案提示 ①血糖、体温、水盐平衡调节 中枢、②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③合成分 泌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 误读误解 下丘脑是激素、神经调节的枢 纽,要全面掌握它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尤 其是容易误解认为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释 放的。
2014高考生物二轮题型突破卷(新人教) 三
题型突破卷(三)生命活动的调节(30分钟50分)1。
(16分)(2012·新课标全国卷)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
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
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b是,c是,d是.(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2.(18分)(2013·江苏高考节选)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不进早餐组2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主要原因是。
(2)在4组实验中,早餐后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
(3)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和脂肪酸能。
(4)若餐后1小时取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的是(填序号)。
①A〈B<C ②A〈C<B ③A<B=C ④A=B=C3.(16分)(2011·江苏高考)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
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
(2)由图1的结果(填“能"和“不能")判断0。
2014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整合测试 力电实验专题突破系列小题狂练大题冲关
2014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系列:整合测试--力电实验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4分)(2013²东北四校模拟)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小球的直径,结果如图所示,由此读出小球直径为________cm。
[答案]0.840[解析]游标卡尺的读数为d=8mm+0.05³8mm=0.840cm。
2.(4分)(2013²南昌模拟)某同学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方案如图所示。
长木板放于水平桌面,用钩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误差,实验中要采取的两项措施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适当垫高长木板右端,以平衡摩擦力b.使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解析]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适当垫高长木板右端,以平衡摩擦力;使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让绳子拉力近似等于钩码重力。
3.(6分)某同学要利用身边的粗细两种弹簧制作弹簧秤,为此首先各取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1)该同学得出的图象上端弯成曲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较细的甲弹簧的劲度系数k A =________N /m ,较粗的乙弹簧的劲度系数k B =________N /m ;(3)若用甲、乙两根弹簧分别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秤,则这两个弹簧秤的量程分别不能超过________N 和________N 。
[答案] (1)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2)66.7 200 (3)4 8[解析] (1)图象上端弯成曲线,说明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不再成正比,故可以判断出已经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2)根据胡克定律F =kx 可得:k A =F A x A =46³10-2N /m =66.7N /m ,k B =F B x B =84³10-2N /m =200N /m ;(3)因为不能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故这两个弹簧秤的量程分别不能超过4N 和8N 。
2014届高三生物(新课标)二轮新题提升训练:第九讲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专题四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九讲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2013·北京海淀第一学期期末)下图的①~⑤表示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的功能是将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兴奋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②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C.③和⑤往往由一个或多个突触构成D.切断④不影响对①的刺激形成感觉解析由图可知,①为感受器,②为传入神经,①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在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始终是从①传到⑤;反射弧中神经中枢和效应器往往由1个或多个突触组成;切断④传出神经,不影响对①刺激后通过传入神经在神经中枢形成感觉。
答案 B2.(2013·皖南重点中学联考)选取健康大鼠,给予某种刺激处理,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刺激可能是注射葡萄糖溶液B.开始刺激后小鼠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快,但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并不加快C.胰岛素增加时胰高血糖素同时减少,说明两者在调节血糖浓度时是协同作用D.若要证实胰岛素能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胰岛素后检测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来确定解析注射葡萄糖溶液,或是电刺激下丘脑中控制胰岛的中枢部位都可能出现图示变化;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会促使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和加快对葡萄糖的利用和贮存;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时是拮抗作用;要证实胰岛素能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需在注射胰岛素前后检测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变化,进而得出结论。
答案 A3.(2013·北京东城区)如图为鸟类繁殖活动的调节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鸟类的繁殖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B.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C.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D.丙进入血液后,通过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鸟类的繁殖活动通过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完成,A正确;垂体分泌的是促性腺激素,C错;性激素进入血液后又通过反馈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D正确。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讲练突破 专题5 第2讲 人和动物
固 考 基 ·
纤维上的传导速率,a 点先兴奋,d 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 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步 落 实
二
维
②刺激 c 点,兴奋不能传至 a,a 点不兴奋,d 点可兴奋,
突
高
破
考
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冲
关
菜单
二轮专题复习 ·生物(广东专用)
【方法总结】
提
考
理
能
脉
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
络
三
·
管
一
破
考
冲
关
菜单
二轮专题复习 ·生物(广东专用)
提
考
理 脉
2.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能 ·
络
三
· 一 目
比较项目
神经纤维上 的兴奋传导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管 齐 下
了 然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
突触
方向与特点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明
传导(或传递)速度
迅速
较慢
考 向
固
传导(或传递)效果
使未兴奋 部位兴奋
使下一个神经元 兴奋或抑制
了
然
固
考
基
·
二
维
突
破
(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
菜单
二轮专题复习 ·生物(广东专用)
提 考 能 · 三 管 齐 下
明 考 向 · 四 步 落 实
高 考 冲 关
二轮专题复习 ·生物(广东专用)
提
考
理
能
脉 络
3.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 三
·
管
一 目
2014高考生物(人教版)二轮专题复习提分训练:人和动物的免疫调节2011年含解析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人和动物的免疫调节
(2011·全国卷)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
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结合抗原的刺激可以使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物质甲为淋巴因子;注射抗原之后可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增强机体对该种抗原的免疫力,物质乙为抗原。
2014高考生物二轮题型突破卷(新人教)(十二)专题六
专题检测卷(十二)生物与环境A组(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包括9题,每题4分,共36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3·浙江高考)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2。
(2013·东营模拟)生物群落甲、乙、丙含有数字1到8表示的8个物种,每个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种群密度(个/m2)。
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C.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互利共生D.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3。
(2013·海南高考)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
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
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4。
(2013·潍坊模拟)下列有关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链B.狐与鸟之间既捕食又竞争C。
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D。
体内含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草5.(2013·梅州模拟)下列叙述与如图所示模型不相符的是(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基本代表出生或迁入B。
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D.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②可能代表光合作用6.(2013·东莞模拟)有关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题狂练•大题冲关】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系列: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1.(2013·新课标Ⅰ,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的病毒的逆转录过程和免疫的相关知识。
由图甲可知,发生了从RNA→DNA的过程,这一过程属于逆转录过程,A正确;由B图知,在免疫过程中有抗体的参与,可知发生了体液免疫过程,B正确;由图丙可知,加入药物a后,T细胞数量增加,即HIV数量减少,说明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C正确;加入药物b后,HIV的数量仍然会随着时间持续上升,说明HIV对试验药物b不敏感,D不正确。
2.(2013·全国大纲,1)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了神经兴奋传导的过程与特点。
人为刺激离体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呈现双向性的特点,A正确;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B正确;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化学信号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C错误;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在膜内侧,则相同,D正确。
3.某种止痛药不影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最可能是( )A.突触前膜B.细胞体C.突触间隙D.树突[答案] C[解析]根据题干“不影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则止痛药只能作用于突触间隙,因为突触前膜、细胞体、树突都是组成突触的结构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止痛药多种多样,有的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钠通道外口的受体相结合而影响钠的移动,从而抑制神经冲动的传导。
4.如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正确( )[答案] D[解析]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而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所以,当神经纤维的中段受刺激时,神经冲动同时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但只有向轴突一端传导的冲动,可经过突触,继续将冲动传递下去,向神经元细胞体一端传导的冲动,在到达端点时,就停止传导而消失。
5.下列关于生物体稳态调节的描述,符合如图曲线走势的是( )A.若横轴代表甲状腺激素浓度,则纵轴代表促甲状腺激素浓度B.若横轴代表血糖浓度,则纵轴代表胰岛素浓度C.若横轴代表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则纵轴不能代表尿量D.若横轴代表环境温度,则纵轴代表恒温动物体内细胞中酶活性的变化[答案] A[解析]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反馈调节,使得甲状腺激素增加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减少,所以A正确;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素分泌增多,所以B错;抗利尿激素的浓度越高,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越强,尿量越少,所以C错;恒温动物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在环境温度改变时,体内温度基本不变,酶活性也不变。
6.当环境温度从35℃降至15℃时,人体耗氧量、皮肤血流量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加、减少、不变B.减少、增加、不变C.减少、减少、降低D.增加、减少、降低[答案] A[解析]由于人是恒温动物,因此体内酶活性不变,而温度降低时,耗氧量增加,以便增加产热量,同时皮肤血流量减少,以便减少热量散失。
7.(2013·山东,3)吞噬细胞对细胞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的过程和特点。
吞噬细胞具有吞噬抗原的功能,但不具特异性,A错误;图中内吞小泡和溶酶体融合,将抗原分解处理,所以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B正确;吞噬细胞加工处理后的抗原需呈递给T细胞,C错误;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阶段都是抗原的识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都必需经历,对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D错误。
8.(2013·新课标Ⅱ,4)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了免疫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吞噬细胞为免疫细胞,A错误;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B正确;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C正确;抗体为蛋白质,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D正确。
9.(2013·江苏百校高三联考)人体内存在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异生途径,据报道科学家已发现了参与糖异生的一种关键性酶-PEPCKI,其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胰高血糖素可能与PEPCKI在细胞内的活性表达有关B.细胞中PEPCKI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C.抑制PEPCKI乙酰化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提供可能D.图示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答案] C[解析]由图示可知,通过促使PEPCKI酶活性的降低即促进PEPCKI乙酰化,从而加速PEPCKI的水解,使糖异生途径受阻,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目的。
由此判断C项叙述错误。
10.(2013·威海二模)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并清除异常细胞、病原体等,实现其维持稳态的作用B.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膜的转移和融合C.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故机体需源源不断产生,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D.下丘脑能调控垂体相关激素的分泌,进而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答案] B[解析]免疫系统具有免疫清除功能,避免因免疫疾病的发生导致内环境稳态的破坏;激素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会灭活,因此需不断产生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下丘脑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机制调节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的释放需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发生融合。
11.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d细胞为浆细胞;②过程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B.④⑤过程是细胞的分裂与分化,⑥过程是抗原与抗体的结合C.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D.与Y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答案] B[解析]d细胞分泌抗体Y,为浆细胞,②过程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④过程是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⑤是抗体的分泌,是基因的表达过程,⑥过程是抗原与抗体的结合;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与Y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12.人体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可用下图表示,对其分析和解读不正确的是(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B.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a→b→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C.司机见红灯停车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D.一般来说,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答案] B[解析]A项,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作用于组织细胞使葡萄糖氧化分解增强,从而使血糖含量下降;体温调节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过程;司机见红灯停车时的调节过程为条件反射;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等都常常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
13.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解析]由于钠离子的作用,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靠近,并以胞吐的方式将其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这样电信号就转变成化学信号,胞吐需要消耗能量。
13.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饭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②分泌量增加,该激素是由图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的B.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但胰岛无变化,结扎动物不产生糖尿C.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但二者发挥作用的效果不同D.腺泡细胞的分泌物不含有激素,也不会进入内环境发挥作用[答案] A[解析]A项错误: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说明激素①为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 细胞分泌,饭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②分泌量增加,该激素是胰岛素,是由图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B项正确:结扎胰导管后胰岛无变化,能产生胰岛素,结扎动物不会产生糖尿的症状;C项正确:胰岛素促进肝糖原合成,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项正确:腺泡细胞分泌多种消化酶,正常情况下其分泌物不含有激素,消化酶也不会进入内环境发挥作用。
15.英国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发明了一种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为皮肤烧伤病人带来福音。
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的皮肤烧伤后容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导致的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人的干细胞C.膜片能否将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机体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的杀伤作用导致的[解析]人的皮肤属于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人的干细胞分化产生的组织免疫排斥反应较小;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排异反应中的免疫反应为细胞免疫,不是体液免疫。
二、非选择题14.图1表示北纬50℃某地区不同月份母鸡平均产蛋数的波动情况,图2是母鸡繁殖活动的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甲、乙表示器官,a、b、c表示相应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