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点降水计算计算书范例

合集下载

井点降水计算

井点降水计算

8.001.000.101.0031.0013.1045.0012.00294.546.5047.878861.2019.2416193.2136.290.05268.57490.79120.0060.001.350.748861.2016193.2115.00
说明:为用户输入数据项目
为计算项目
为计算结果
为用户输入数据
本表格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相关规定计算,仅供参考.
d(滤管直径):
井点管需要数n(无压完整井)=井点管需要数n(无压非完整井)=
2、井点管间距计算
井点管间距D(无压完整井)=
井点管间距D(无压非完整井)=
H(含水层厚度m)=
R(抽水影响半径m)=
S(水位降低值m)=
x0(基坑假想半径m)=
四、确定井点管数量与间距:
q(单根井点管出水量)
l(滤管长)=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
井点管长H=
K(渗透系数m/d)=
Q(总涌水量m^3/d)=
Q(总涌水量m^3/d)=
二、无压完整井群井井点涌水量计算:
三、无压非完整井井点系统涌水计算:
H0(有效带深度)=
无压完整井=
无压非完整井=
Hs(m)=基坑长:
基坑宽:
五、水泵所需功率(KW):
1、井点管需要根数计算:
一、计算井点管长度
H1=
h=
i=。

管井降水计算书

管井降水计算书

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基坑降水示意图
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
Q=πk2H-S d S d/ln1+R/r o=π52×8-2.62.6/ln1+50.28/5.5=236.229
Q为基坑涌水量;
k为渗透系数m/d;
H为含水层厚度m;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r0为基坑等效半径m;
S d为基坑水位降深m;
S d=D-d w+S
D为基坑开挖深度m;
d 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
S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236.229m3;
2、降水井数量确定:
单井出水量计算:
q0=120πr s lk1/3
降水井数量计算:
n=1.1Q/q0
q0为单井出水能力m3/d;
r s为过滤器半径m;
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
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4个;
3、过滤器长度计算
w1w o
根据计算得S1=2.725m >= S d=2.6m,故该井点布置方案满足施工降水要求。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举个例子:井点降水计算目前该工程根底处于春季施工,属于多雨季节,地下水位较高,根据"地质报告"提供,场地地下水位埋深在自然地面-1.5m以下,根底最大开挖深度3.55m。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质情况及根底设计施工的要求,为确保施工质量及工程顺利进展,采用一级井点降水配合根底施工。

按照"建筑基坑边坡支护技术规程"和"施工规*"的要求对建筑物基坑涌水量计算。

1、涌水量的计算按"建筑基坑边坡支护技术规程"附录F2-1、F07。

A、39#楼基坑一级井点涌水量的计算:H2-hm2涌水量Q=1.366Klg〔1+R/r0〕+lg〔1+0.2 hm/ r0〕〔hm-l〕/la、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3层渗透系数K=5.2×10-4cm/s。

按"市政岩土规*"取粉砂渗透系数:K=1.0m/db、抽水影响深度H0的计算:S‘=SA+L S‘为井点支管埋深地下水位至井点支管滤口上口的长度。

SA支管长度5.0m,L滤管长度1m,井点支付全长6m。

S‘=5.0m-0.2m+1m=5.8mS‘/ S‘+L=4.8/4.8+1=0.83根据计算,查"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上P879,H0值表查表得系数1.85H0=1.85〔S‘+L〕=1.85×〔4.8+1〕=10.73mc、含水层厚度的计算H:根据场地土层,场地无隔水底板含水层厚度取抽水影响深度2.5倍。

H=2.5×10.73m=27.0mhm=H+h/2 见"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h= H0- S‘ =10.73m-4.8m=5.93m hm=〔27.0+5.93〕/2=16.5md、一级井点降水影响半径:R=2S√HK 一级井点基坑中心要求深度SS=2.55mR=2×2.55× 27.0×1.0=26.5me、基坑等效半径r0=0.29〔a+b〕=0.29〔44.40+17.60〕=17.98m27.02-16.52涌水量Q=1.366Klg〔1+26.5/17.98〕+lg〔1+0.2 ×16.5/ 17.98〕〔16.5-1〕/l=408m3/df、确定井点管数井点管数n=1.1×Q/q Q=408m3/d单根井管q=65∏dl3√K =8.6m3 Q取单根井管经历值q=5m3/dn=90根设计计算值g、间距的计算:D=L/nh、基坑长度的计算:(44.4+17.6)×2=124D=124/90= 1.38m 符合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定0.8m~1.6m,见"建筑施工技术"P25,按施工技术取间距1.2m 设一根支管。

管井降水计算书

管井降水计算书

管井降水计算书1、计算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3.《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2、水文地质资料3、计算过程3.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基坑降水示意图Q = A·M1·μA为基坑面积;M1为疏干的含水层厚度,M1 = 6+0.5-1=5.5 m;μ为含水层的给水度,一般取0.1。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495m3。

3.2、降水井数量确定单井出水量计算:q0=120πrslk1/3降水井数量计算:n=1.1Q/q0q0为单井出水能力(m3/d);rs为过滤器半径(m);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13个。

3.3、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计算S1=H-(H2-q/(πk)×Σln(R/(2r0sin((2j-1)π/2n))))0.5S1为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q=πk(2H-Sw) Sw /(ln(R/rw)+Σ(ln(R/(2r0 sin(jπ/n)))))q为按干扰井群计算的降水井单井流量(m3/d),按下式计算:Sw= H1+s-dw +ro×i =6+0.5-1+2.725×0.15=5.909m根据计算得S1=5.62m >= Sd=5.5m,需要布置管井数量14个,大于根据涌水量计算的管井个数,故该井点布置方案满足施工降水要求!本次综合管廊降水施工按照100m的单元长度进行验算,通过计算共计需要布置14座管井方可满足需求,管井按照等间距布置,管廊两侧各布置7座,综合项目管廊施工实际情况,以一百米作为一个计算单元,考虑封闭降水效果及突发以外情况、管井损坏以及参照吴家店车辆段内其他单位降水施工资料等因素,综合管廊每百米计算单元长度内需要布置42座降水井,降水井间距为5m。

3.4、过滤器长度计算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y0>ly0=[H2-0.732Q/k×(lgR0-lg(nr0n-1rw)/n]1/2l为过滤器进水长度;r0为基坑等效半径;rw为管井半径;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R0为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R0=R+r0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通过以上计算,取过滤器长度为2m。

降水井计算

降水井计算

1/1基坑降水计算书(一)一、基坑涌水量计算1、原始条件:计算模型:此井点系统为潜水非完整井,采用基坑外降水。

2、井点管距边坑距离为1.5m ,滤管长度取1.0m ,直径40mm ,配有配套抽水设备;渗透系数(根据勘察报告提供室内渗透系数结合当地经验取值)0.2(m/d )。

3、基坑涌水量计算书3.1基坑开挖深度6.00m ,基坑面积约为9738m 2。

(1)基坑中心处要求降低水位深度S ,取降水后地下水位位于坑底以下1.0m ,则有S=6.00+1.0=7.00m(2)含水层厚度H ’=16m (3)影响半径0R225R m ==基坑等效半径080.69r m ==0086.36R R r m ∴=+=(4)基坑涌水量()()3002'1.366298.81lg H S S m Q kd R r -==⎛⎫ ⎪⎝⎭二、降水井数量计算1、根据《工程地质手册》公式验算每根井点的允许最大进水量3'1208.81()m q d π== 2、井点管的数量'1.134()Qn q==眼 经验算,34眼水井管出水量基本能满足基坑总涌水量的要求! 三、降水井深度计算降水井深度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123456W W W W W W W H H H H H H H =+++++式中:H 1=6.00m (基坑深度)H 2=1.0m (降低水位距离基底要求) H 3=2.0m (水力坡度) H 4=2.0m (水位变化幅度) H 5=1.0m (过滤器长度) H 6=1.0m (沉淀管长度)根据计算,综合考虑现场条件,又由于降水持续时间长,井内必产生沉砂,因此降水井深度取13米,疏干井深度取14米。

20米。

四、补充方案1、考虑场地南侧有明水影响,降水井加密布设。

沿基坑周边布置32口降水井,井深13米,另在坑内布置20口14米深疏干井。

2、基坑集水井、电梯坑等处由于开挖较深,可布设轻型井点辅助降水。

管井降水计算书-1

管井降水计算书-1

管井降水计算书一、水文地质资料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埋深(m) 厚度(m) 容重(kN/m^3) 粘聚力(kPa)渗透系数(m/d)平均粒径(mm)1 填土0 1 17.8 8 5 82 淤泥质粘土 1 1.2 18.4 9.2 2 43 粘土 2.2 0.5 19.2 31.3 2 24 粉粘夹粉砂 2.7 2 19.7 23.2 4 35 粉质粘土 4.7 1.4 19.4 25.5 3 26 中砂 6.1 4.8 8 57 粉质粘土10.9 1.3 19.2 56.4 2 28 中砂12.2 1.3 8 59 粘土13.5 6.1 19.4 60 2 2二、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三、计算过程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基坑降水示意图Q = A·M1·μA为基坑面积;M1为疏干的含水层厚度,M1 = 3.1+1-1=3.1 m;μ为含水层的给水度,一般取0.1。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52.39m3。

2、降水井数量确定:单井出水量计算:Q=120πr s l3k1/2降水井数量计算:n=1.1Q/qq为单井允许最大进水量(m3/d);r s为过滤器半径(m);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3个。

3、过滤器长度计算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y0>ly0=[H2-0.732Q/k×(logR0-log(nr0n-1r w)/n]1/2l为过滤器进水长度;r0为基坑等效半径;r w为管井半径;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R0为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R0=R+r0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通过以上计算,取过滤器长度为15m。

4、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计算:S1=H-{H2-Q×[logR0-(log(r1r2...r n))/n]/1.366k}1/2S1为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r i为各井距离基坑中心的距离。

井点降水计算书_secret

井点降水计算书_secret

井点降水计算书一、水文地质资料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三、计算过程1、井点吸水高度计算:根据所选施工机械设备的参数,井点管的最大吸水高度计算如下:H1=H v/100×10.3-ΔhH V为抽水装置所产生的真空度(kPa);△h为管路水头损失(取0.3~0.5m);H1=7.89m;s w+D=1+6=7m;根据计算得H1>=s w+D,故该设备满足降水施工要求!2、井点布置计算:(1)、基坑等效半径的确定:r0=(A/π)1/2A为基坑面积(m2);r0为基坑等效半径(m);(2)、井点系统影响半径的确定:R0=R+r0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r0为环形井点到基坑中心的距离(m)。

通过计算得到R0=51.93m;3、基坑总涌水量计算: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基坑降水示意图Q=1.366k(2H-S)×S/log[2×(b1+b2)/πr0×cos(π(b1-b2)/2(b1+b2))] Q为基坑涌水量(m3);k为渗透系数(m/d);H为含水层厚度(m);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r0为基坑等效半径(m);S为基坑水位降深(m);S=(D-d w)+S wD为基坑开挖深度(m);d 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sw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b1为基坑中心到左边水体边缘的距离(m);b2为基坑中心到右边水体边缘的距离(m);通过以上计算得基坑总涌水量为1721.77m3。

4、每根井点允许最大出水量计算:q t=120πr v l3k1/2q为单井允许最大出水量(m3/d);r v为过滤器半径(m);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每根井点允许最大出水量为23.65 m3/d。

降水计算书

降水计算书

北通220KV架空线入地(新城基业)工程降水井计算书一、降水井深度设计:Hw= Hw1+ Hw2+ Hw3+ Hw4+ Hw5其中:Hw:降水井深度(m)Hw1:基坑深度H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Hw3:iri为水利坡度。

取i=1/4,r为降水井分布范围内的等效半径。

Hw4: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取1mHw5:沉砂管长度取3m二、基坑涌水量计算以100米为一计算段流量计算公式为:Q= 1.366K(2H-S)SIgR-Igr其中:Q:出水量(m3/d)K: 渗透系数(m/d)本工程为K =1.2(m/d)S:基坑设计水位降深值(m)Hm: 1/2S(m)I: 3(m)H:潜水含水层厚度(m):H=S+hm+IR:井群影响半径(m):R=2S*(H*K)-2r: 基坑等效半径(m)单井出水量:q= ld *24 =1*300*24 =40.00(m3/d)a 180井点数:n=Q/q井距: m=100/n三、详细计算(一)过河段计算1、井深计算已知:设计过河段设计河底高程14.65m,基底高程最低点8.25m,得出Hw1=6.4m,降深1m后高程为7.4m,得出Hw2=1m,基础宽度B=5.6m,则r=1/2*5.6+11.2=14m,得出Hw3=1/4*14=3.5mHw=6.4+1+3.5+1+3=14.90m 井深取15m,施工中不小于15m。

2、涌水量计算:现状地下水位14.65m,降深后高程7.25m,则S=7.4mH=7.4+1/2*7.4+3=14.1mR=2*7.4*(14.1*1.2)-2=57.90mr=14mQ= 1.366*1.2*(2*14.1-7.4)*7.4 =409.19(m3/d)Ig57.90-Ig14井点数:n=Q/q=409.19/40.00=10.23=11(眼)井距:m=100/n=100/11=9.09m 取m=8m3、过河段降水井深度不小于15m,在隧道中线两侧14m处错开布置,每侧降水井间距8m。

井点降水计算计算书范例

井点降水计算计算书范例

井点降水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4、《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一、水文地质资料二、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三、计算过程示意图1、基坑等效半径不规则块状基坑:r o=(F/π)0.5=(2000/π)0.5=25.231m2、平均渗透系数k=∑(k i×h i)/∑h i=(1×0.8+0.1×3+3×6+12×8.857)/(0.8+3+6+18.657)=6.72m3/d3、井点系统的影响半径R0S d= H1+s-d w=5+0.5-0.2=5.3mS w= H1+s-d w +r o×i =5+0.5-0.2+25.231×0.15=9.085m潜水含水层:R=2S w(kH)0.5=2×9.085×(6.72×18.657)0.5=118.689mR0=R+r o=118.689+25.231=143.92m4、井点管的长度H d≥H1+s+r o×i+h+l=5+0.5+25.231×0.15+0.2+1=10.485m5、基坑涌水量计算基坑远离边界:Q=πk(2H-S d)S d/ln(R0/r o)=3.14×6.72×(2×18.657-5.3)×5.3/ln(143.92/25.231)=2057.265m3 /d6、单井出水量q0=120π×r s×l×k1/3=120×π×0.025×1×6.721/3=17.785m3/d7、井点管数量n=1.1Q/q0=1.1×2057.265/17.785=1288、集水管总长不规则块状基坑:La=C=600m9、井点的间距L d=L a/(n-1)=600/(128-1)=4.724m10、校核水位降低数值q=πk(2H-S w) S w /(ln(R/r w)+Σ(ln(R/(2r0sin(jπ/n)))))=3.14×6.72×(2×18.657-9.085)×9.085/(ln(118.689/0.04)+Σ(ln(118.689/(2×r0×sin(jπ/n)))))=27.099m3/dS i=H-(H2-q/(πk)×Σln(R/(2r0sin((2j-1)π/2n))))0.5=18.657-(18.6572-27.099/(3.14×6.72)×Σl n(118.689/(2×r0×sin((2×j-1)×π/(2×n)))))0.5=8.933m≥S d=5.3m满足要求!。

井点降水相关计算

井点降水相关计算

井点降水相关计算1、井点管的埋设深度H ≥H1+h +iL +l式中 H ——井点管的埋设深度(m)H1——井点埋设面至基坑底面距离(m) 取3.0mh —— 基坑中央最深挖掘面至降水曲线点的安全距离(m)取1.0m L —— 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短边距离(m) 取27 i —— 降水曲线坡度 取1/10 l —— 滤管长度(m)取1.2H ≥3.0+1.0+27×1/10+1.2=7.9m 取8m2、涌水量计算Q=1.366KH11.5m-7.5-7.5无压完整井涌水量计算简图井点管埋设深度-5.0-5.0Q ——井点系统总涌水量(m 3/d ) K ——渗透系数(m/d )取150 H ——含水层厚度(m )计算暂取11m(2H-S)S LgR-LgX OR ——抽水影响半径(m )计算取91S ——水位降低值(m )取1.2,地下水位取6.8m X O ——基坑设想半径(m ) 计算取24 本工程以无压非完整井计算Q=1.366×150=8818m 3/d3、计算井点管数量和间距 单井出水量q=65πd l × 3 K=65×3.14×0.05×1.2×3 150=65 m 3/d 需井点管数量: n=1.1Q/q=149根基坑四角处及机械入口处井点管应加密,则采用的井点管数量为149+32=181根井点管间距平均为D=2×86/(181-1)=0.96m, 取1.0m ,机械入口处井点管即泵1泵6的井点管间距为0.8m 。

布置时,为使机械挖土有开行路线,宜布置成端部开口(即留6根井点管距离),因此实际需要井点管数量为: n=2×66/1+40/0.8 -5=177根 4、校核水位降低数值:h= 102 -8818/(1.366×150)× (Lg 91- Lg 24) =8.7m实际降低水位S=10-8.7=1.3m此值与需要降低水位数值1.2m 相符,故布置可行。

降水井设计计算书

降水井设计计算书

本工程A 区:1 降水范围:为了不影响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开挖线上外1m 处。

2 降水深度:要求将地下水降至建筑物标高-8.0m ;。

3 地下水静止水位:ho=-2.0米。

4 渗透系数:K =30.0m /d ;5 基坑为长方形箱体,取83.1米长度计算和33.3米宽度计算则假象半径:ro= 0.29(a+b )=0.29⨯(83.1+33.3)=33.8米;6 基坑降水降深:S=1m 。

7 单井涌水量q=120πrlk 1/3=120⨯3.14⨯0.15⨯2⨯3.1=350立米/d.采用600直径的降水井,井管内径0.15m ,壁厚5cm ;滤管长度2m 。

8基坑涌水量:9 井的数量为:1.1⨯5077.4/350=16个建筑物总长度:83.1+83.1+33.3+33.3=232.8米。

则井点布置采用基坑西侧每10米均匀设置,其余三侧每15米均匀设置,自基坑坡顶线外1米设置。

()dm arsh arsh l l /4.50777.1786.286)018.022.041.1/(247.0/986.286]22.0lg 1lg 72[730366.1]22.0lg lg S KS[366.1Q 35020.4433.820.6633.8502b0.44l r 0.66l r b 200=⨯=⨯--+⨯=-++⨯⨯⨯=-++=⨯⨯⨯K——渗透系数=30m/dH——含水层厚度=13mS降——基坑降水降深=1.0m10.井管的埋设深度:H=Hw1+Hw2+Hw3+Hw4+Hw5+Hw6=8+1+0.1 15+2+2+0.5=15.米取H=15米式中H:井管的埋设深度Hw1——基坑深度(m);H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m);Hw3——ir0;i为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宜为1/10~1/15;r0为降水井分布范围的等效半径或降水井排间距的1/2(m);Hw4——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幅(m);Hw5——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m);Hw6——沉砂管长度(m)。

井点降水涌水量计算

井点降水涌水量计算

按照初定方案,本工程除埋深较深段使用拖拉管施工外,剩余大部分需使用井点降水大开挖施工。

按照设计及规范初步设计沟槽底宽1.5m,沟槽深按照最大挖深设计取4m,开挖沟槽边坡按照1:1,基坑横剖面图如附图。

经地质勘探,天然地面属耕植土,其下为粉质粘土(<=-4m),淤泥质粉质粘土(<=-7.14m)、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底部为泥岩,基本都属于透水层。

地下水位标高为-0.5m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施工。

1井点布设根据工程地质及施工状况,轻型井点采用沟槽两侧单排布设,为是总管接近地下水位,井点管布设于已挖好的路床底。

总管距沟槽开挖线边缘1m,总管长度 L=50×2=100(m)水位降低值S=4 (m)采用一级轻型井点,井点管的埋设深度(总管平台面至井点管下口,不包括滤管) H2>=H1 +h+IL=4.0+0.5+0.1×5.75=5.1(m)采用6m长的井点管,直径50mm,滤管长1m。

井点管外露地面0.2m,埋入土中5.8m(不包括滤管)大于5.2m,符合埋深要求。

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井点系统计算。

2).基坑涌水量计算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点系统涌水量计算公式(式1—23)进行计算Q=先求出H、K、R、x0值。

H:有效带深度 H=1.85(S,+L)s’=6-0.2-1.0=4.8m求得H:H=1.85(s,+L)=1.85(4.8+1.0)=10.73(m)由于H0 <H(含水层厚度),取H0=10.73(m)K:渗透系数,经实测 K= 0.4m/dR:抽水影响半径 R=(m)x0:基坑假想半径,x0 = (m)将以上数值代入公式得基坑涌水量Q:Q=(m3/d)。

井点降水计算稿

井点降水计算稿

临港新城临港大道6标
井点降水计算稿
一、降水区域概况
本工程为临港新城临港大道6标,东西走向,工程范围内横穿五尺沟河及老芦公路(重交通)。

排水工程采用单排轻型井点降水,地平面相对标高3.5m,常水位埋深0.7m。

井点管布置于雨污水管之间,雨水管管径1200~1350,管底标高(按1350)1m,雨水基坑开挖宽2.3m,井点管距离基坑边缘0.5m,降水以地下水水头位置低于基坑底
0.5m计算(详见附图1,2)。

二、计算依据
1.《临港新城临港大道地质勘查报告》;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09年3月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999年9月
三、计算过程
依据地址报告及基坑深度,本工程井点降水影响范围按浅层地下水非完整井计算。

1.降水深度S
S=3.5-0.7-1+0.5=2.3m
2.单排井点水力坡度i=1/4
3.井点管埋置深度h
h=S+(2.3+0.5)×1/4=3.0m
4.查表得井点埋置土层为②³˜¹层: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查表得渗透系数k=0.259m/d
查表得含水层厚度H=18m
5.影响半径k

=
R
2⨯
H
S
R=9.93m
附图1.雨水管、井点及农户位置平面示意图
附图2.井点降水剖面示意图。

井点降水计算实例

井点降水计算实例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本工程基坑北侧和西侧临近河道,降水方案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由于基坑局部最深处达到7.7m ,降水深度需6.5米,计算过程如下:1、基本参数选取: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基底土质为粉质砂土 (含水层厚一般在8~15m),渗透系数K=4m/d ;基坑平面尺寸为:99×68.5m ;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基坑等效半径r 0为:m A r 5.46995.680=⨯==ππ式中字母含义为: r0:基坑等效半径; A:基坑面积;基坑三面有河道,基坑中心至河边距离为70米和50米,含水层有效深度:m l H l S S 8.14885.1)S'85.1 85.02.18.68.6''0=⨯=+=+=+(= 降水影响半径R 为:m K H S R 10048.145.6220=⨯⨯⨯==2、基坑总涌水量计算:()dmg b b b b r b b S S H kQ 32121021390412020214.3cos 5.4614.31202L 5.65.68.1424366.1])()(2cos )(2lg[)2(366.1=⎥⎦⎤⎢⎣⎡⨯⨯⨯⨯-⨯⨯⨯=+-+-=ππ式中字母含义为:S’:抽水深度;S ’+ L:井点管有效深度;H 0:含水层有效深度;H 含水土层厚度;b1、b2为基坑中心至河边的距离取51m 、72,其余字母含义同上。

3、、确定井管数量: 单根管极限涌水量:d m K dlS q /3.11.7052.1038.014.3657.06533=⨯⨯⨯⨯⨯=⨯=π井点降水管根数:根3911139041.11.1=⨯==q Q n 井点降水管间距:)(取m m n B L D .2125.1391)69160(2)64.8352(2)(2=++⨯+++⨯=+⨯=计划井点降水管数量:(根)4972.1)69160(2)64.8352(2=++⨯+++⨯实际单根降水管涌水量:d m n Q q 385.74973904===(小于设计11m3/d ,满足要求)根据以上的施工计算及施工经验确定采用二级环向封闭式井点降水,两排管呈梅花状布置,第一级降水管布置在土方边坡中间台阶处设置间距为1.2米,第二级基坑底部降水管布置于基础向外1.0米设置间距为1.2米,基坑中心加深部位、积水坑等低洼处另外再布置暗降水管,各井点降水机组抽出的水直接排入邻近河道内。

一份完整的井点降水参数计算书

一份完整的井点降水参数计算书

轻型井点降水1、适用范围本工工艺标准使用于单级轻型井点降水,进行井点降水后利于基础施工、排水 固结、增加基坑的稳定性、消除流沙、管涌、减少地下水对建筑的上浮作用等。

1.1、 土质条件:土层渗透系数0.1〜20m/d 的填土、粉土、粘土、砂土;1.2、 降水深度:W 6m ;2、编制依据2.1、 《上海市基坑工程技术规范》2.2、 《嵌基坑支护技术规范》2.3、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2.4、《建筑施工手册一一第四版》3、施工准备3.1、 材料准备支管、总管、连接套管、中粗砂、粘土、膨润土;3.2、 设备准备1) 泵机:真空泵或射流泵;2) 成孔设备:高压水枪、钻孔机、洛阳铲;3.3、 场地准备1) 现场用水:给水管网布置,冲孔高压水枪用水;2) 现场排水:安排合理排水管道,降水前施工现场排水系统完成;3) 现场用电:按井点冲成孔时用电量、抽水设备用电量;4、施工方法4.1、布置方式1)井点构造DG/TJ08-61-2010 JGJ120-99GB50497-2009并点:降水构造图A、井点管直径宜为38mm〜55mm,长度为6m〜9m;B、过滤器采用与井点管相同规格的钢管制作,长度为1m〜2m,过滤器底端封闭。

过滤器表面的进水孔直径10mm〜15mm,梅花状排列,中心距30mm〜40mm,孔隙率应大于15%。

紧贴过滤器外壁采用双层滤网包裹,内层滤网宜采用30〜80目的金属网或尼龙网,外层采用3〜10目的金属网或尼龙网,管壁与滤网间采用金属丝绕成螺旋形隔开,滤网外层应再绕一层粗金属丝。

滤管下端安装一个锥形铸铁头;C、连接管与集水总管连接管采用透明塑料管,集水总管直径宜为65mm〜110mm;D、抽水设备真空井点降水通常采用真空泵、射流泵,真空泵由真空泵、离心泵、水气分离器等组成,射流泵由离心水泵、射流器、水箱等组成;2)布型确定井点管布置根据基坑平面形状、水文地质条件及降水深度确定;A、基坑宽度小于6m时采用单排井点,布置于地下水上游,其布置见下图;单排线成井点布宜B、基坑宽度在6m〜20m时采用双排井点,布置于长边两侧;C、基坑宽度大于20m时采用环形井点,大于30m时坑中设置线状降水井点,线状降水井点总管长度不宜横跨两个土方开挖分段。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计算实例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计算实例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计算实例井点降水, 实例, 施工一、总涌水量计算1.基坑总涌水量Q(m3/d),即环形井点系统用水量,常按无压完整井井群,用下式计算公式:(2H―s)sQ=1.366KlgR―lgx02.单井井点涌水量q(m3/d)常按无压完整井,按下计算公式:(2H―s)sq=1.366KlgR―lgr式中:K—土的渗透系数(m/d);H—含水层厚度(m);s—水的降低值(m);R—抽水影响半径(m),由现场抽水试验确定,也可用下式计算:R=1.95 s√H• Kr—井点的半径(m);x0—基坑的假想半径(m,当矩形基坑长宽比小于5时,可化成假想半径x0的圆形井,按下式计算:x0=√F/πF—基坑井点管所包围的平面面积(m2);π—圆周率,取3.1416;二、井点管需要根数井点管需要根数n可按下式计算:Qn=mq式中 q=65π•d•l 3√K式中:n—井点管根数;m—考虑堵塞等因素的井点备用系数,一般取m=1.1;q—单根井点管的出水量(m3/d);d—滤管直径(m);l—滤管长度(m);三、井点管平均间距井点管平均间距D(m),可按下式计算:2(L+B)D=n-1求出的D应大于15d,并应符合总管接头的间距(一般为80、120、160mm)要求。

式中:L—矩形井点系统的长度(m);B—矩形井点系统的宽度(m);四、例题某工程基坑平面尺寸见图,基坑宽10m,长19m,深4.1m,挖土边坡1:0.5。

地下水位-0.6m。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该处地面下0.7m,为杂填土,此层下面有6.6m的细砂层,土的渗透系数K=5m/d,再往下为不透水的粘土层。

现采用轻型井点设备进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机械开挖土方,试对该轻型井点系统进行计算。

解:(1)井点系统布置该基坑顶部平面尺寸为14m×23m,布置环状井点,井点管离边坡为0.8m。

要求降水深度s =4.10-0.6+0.5=4.0m,因此,用一级轻型井点系统即可满足要求,总管和井点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排水井降水计算书

排水井降水计算书

排水井降水计算书
1. 引言
本计算书旨在对排水井进行降水计算,以为相关工程提供必要
的数据和依据。

2. 计算方法
排水井的降水计算一般采用罗斯托克公式,该公式是根据降水
强度和排水井的容量来计算排水井的排水速率。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Q = C \times A \times i\]
其中,\(Q\)表示排水速率,\(C\)表示罗斯托克系数,\(A\)表示
排水井的有效面积,\(i\)表示降水强度。

3. 数据输入
以下是进行排水井降水计算所需的数据输入:
- 排水井的有效面积(单位:平方米)
- 降水强度(单位:毫米/小时)
- 罗斯托克系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值)
4. 计算结果
根据输入的数据,通过罗斯托克公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出排水井的排水速率。

将计算结果提供给相关工程师或设计师,以便进行后续工程设计和规划。

5. 结论
排水井降水计算是设计和规划排水系统的重要工作,通过合理的计算和数据输入,可以获得准确的排水速率,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以上为排水井降水计算书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点降水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4、《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
一、水文地质资料
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厚度hi(m) 渗透系数ki(m/d)
1 填土 1 1
2 粉土
3 0.1
3 细砂 6 3
4 中砂12 12
二、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
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2012),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三、计算过程
边界条件基坑远离边界降水井类型均质含水层潜水完
整井
井点管露出地面高度h(m) 0.2 降水曲线坡度i 0.15
过滤器工作长度l(m) 1 过滤器半径r s(m) 0.025
降水井半径r w(m) 0.04 单井出水量q0(m3/d) 17.785
降水影响半径R(m) 118.689 基坑形状不规则块状基坑基坑周长C(m) 600 基坑面积F(m2) 2000
0.5
基坑开挖深度H1(m) 5 基坑底面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距离
s(m)
水位埋深d w(m) 0.2 含水层厚度H(m) 18.657
平均渗透系数k(m/d) 6.72
计算简图如下:
示意图
1、基坑等效半径
不规则块状基坑:r o=(F/π)0.5=(2000/π)0.5=25.231m
2、平均渗透系数
k=∑(k i×h i)/∑h i=(1×0.8+0.1×3+3×6+12×8.857)/(0.8+3+6+18.657)=6.72m3/d
3、井点系统的影响半径R0
S d= H1+s-d w=5+0.5-0.2=5.3m
S w= H1+s-d w +r o×i =5+0.5-0.2+25.231×0.15=9.085m
潜水含水层:R=2S w(kH)0.5=2×9.085×(6.72×18.657)0.5=118.689m
R0=R+r o=118.689+25.231=143.92m
4、井点管的长度
H d≥H1+s+r o×i+h+l=5+0.5+25.231×0.15+0.2+1=10.485m
5、基坑涌水量计算
基坑远离边界:
Q=πk(2H-S d)S d/ln(R0/r o)=3.14×6.72×(2×18.657-5.3)×5.3/ln(143.92/25.231)=2057.265m3 /d
6、单井出水量
q0=120π×r s×l×k1/3=120×π×0.025×1×6.721/3=17.785m3/d
7、井点管数量
n=1.1Q/q0=1.1×2057.265/17.785=128
8、集水管总长
不规则块状基坑:La=C=600m
9、井点的间距
L d=L a/(n-1)=600/(128-1)=4.724m
10、校核水位降低数值
q=πk(2H-S w) S w /(ln(R/r w)+Σ(ln(R/(2r0
sin(jπ/n)))))=3.14×6.72×(2×18.657-9.085)×9.085/(ln(118.689/0.04)+Σ(ln(118.689/(2×r0×sin(jπ/n)))))=27.099m3/d
S i=H-(H2-q/(πk)×Σln(R/(2r0sin((2j-1)π/2n))))0.5=18.657-(18.6572-27.099/(3.14×6.72)×Σl n(118.689/(2×r0×sin((2×j-1)×π/(2×n)))))0.5=8.933m≥S d=5.3m
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