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复习课件课件[1]
2020届初三物理复习 机械效率 复习课 课件(共26张PPT)(共26张PPT)

G/N h/m W直/J
总功
F/N s/m W机/J
有用功
s:物体上升h时,绳自由端
移动的距离
结论:使用动滑轮比直接提升物体不省功。
杠杆
h
Fs
直接用手提高物体做功
W有用= Gh W总= Fs
推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斜面 s
F
W总=W有+W额外
G物 2F=G物+ G动
二、基础知识复习
(二)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2)公式: W有
W总
(3)用百分数表示,总小于1。
练习4. 物体重180N,在大小为100N的拉力作用下, 物体匀 速上升了2m ,求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90%
解:W有=Gh=180N×2m=360J
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匀速上升了2m ,则:有用功、
总功、额外功分别是多少? 解 (1)W有=Gh=180N×2m=360J
(2)W总=Fs
整体法 2F
=100N ×4m
=400J
s=2h=2 ×2m=4m
(3)W额外=W总-W有=400J−360J=40J
●
G动
方法2
W额外=G动h=20N ×2m=40J
s
F
滑轮
(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弹簧测力计实验器材刻尺设计实验方案:1、怎样计算有用功、总功? 2、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3、测量这些物理量 需要哪
些仪器?
4、怎样测量所需要的物理 量?
5、如何记录实验数据?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铁架台、滑轮、细线、钩码。
演示文稿机械效率复习课件

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好成绩! 再见!
• 功的计算公式_W__=_F_S_______.
• 2有用功是对人们有用的功〔通常W有用=Gh〕,额外功 是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总功是有用功加额 外功〔通常W总=FS〕。
• 3机械效率是_有__用_功_____跟__总_功____的比值,用字母_η____表 示。机械效率的公式是: η=W有用/W 总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能省_功_____,这个结论叫做__功_的__原__理______。换句话说: 使用任何机械都要“费功〞,只有理想情况才“等功〞, 机械效率总小于是 1。
③假设工人师傅要站在地上把物体拉升到高处,又 该怎样?画出符合③滑轮组装置图。
F
•
G
• 例题2 有一容积10立方米,高18米的蓄水 池,某人用功率为的抽水机,发现在小时 内刚好将蓄水池抽满。求该抽水机的机械 效率?
解:抽满水的质量 m=ρv=1.0×10³×10 kg=10000㎏ 抽水机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mgh=10000×10×18J=1800000J 抽水机做的总功 W总=Pt=1.25×1000w×0.5×3600J=2250000J 机械效率 η= W有用∕W总=1800000∕2250000=80%
F/N
斜面长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η 度 s/m W有/J W总/J
较小 1.5
0.17 0.7
0.7
0.255 0.49 52%
较大 1.5
0.17 0.7
0.7
0.255 0.49 52%
注意控制变量:保持同一斜面,同一长方体物 体〔各个侧面粗糙程度相同〕,改变接触面的 大小〔将物体竖放,侧放,平放〕,让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课件

物体质量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物体质量越大,所需的动力和能量就越大,机械效率也会相应提 高。但过大的质量会增加机械负担,导致机械效率降低。
提高物体质量的方法
增加负载、选择密度较大的材料等。
实例分析
以电梯为例,电梯在提升轻载时效率较低,而在提升重载时效率较 高。
提升高度
01
提升高度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提升高度越高,所需的能量和动力就越大,机械效率也会相应提高。但
和经济效益。
灌溉机械
灌溉机械如水泵和喷灌机等,通过 提高水的输送效率,为农业生产提 供稳定的水源,从而提高农作物产 量。
农业运输机械
如农用卡车和拖拉机等,用于农产 品的运输,其机械效率对于减少运 输时间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机械
采矿机械
采矿机械如挖掘机和矿用提升机 等,在矿产资源开采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提高其机械效率有助于 降低采矿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益。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如离心机和压缩机等,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高效率运 转,以确保生产流程的稳定性和
产品的质量。
流水线设备
流水线设备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 ,提高其机械效率能够加快生产
速度,降低生产成本。
家用电器
空调和冰箱
空调和冰箱等家用电器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其机械效率决定了 能源消耗量和制冷效果。
洗衣机和烘干机
实验器材
滑轮组装置
滑轮、绳子、重物。
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步骤与数据记录
• 搭建滑轮组:选择合适的滑轮和绳子搭建滑轮组,确保装 置稳定。
实验步骤与数据记录
2. 测量数据 •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物的重力(G)。
• 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机械效率专题复习PPT课件

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比较
例1(桂林)如图2所示,当量程为0~3V时,电压表 指针的读数为 0.6 V;当量程为0~15V时,电压表 指针的读数为 3 V。
5
10
0 0
1
2
V
15 3
- 3 15
图2
8.能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和电压.
复习时要求学生掌握: (1)使用前:观察变阻器铭牌上标注的变阻器最大电阻
二要明白“重物上升”与“绳子自由端拉动”具有同 时性。因此
于是,重物上升的速度
例3.如图所示,甲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物体乙通过细绳绕过定
滑轮与甲相连,当乙匀速下降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所受的重力都不做功
B.绳子对甲物体的拉力大于甲物体受到的阻力
C.乙所受的合力不为零
D.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选填“A”或“B”)来测量。
0
00
0
1
12
2
2
24
4
3
36
6
4
48
8
5
5 10
10
A
B
图9
课前热身
2.弹簧秤是用来测量_力__的工具,它是根据_在__一__定__范__围__的_ __弹__簧__的__伸__长__与__所__受__外__力__成__正__比__原理进行测量的.使用弹 簧秤时,首先要看清它的_测__量__范__围__和__分__度__值__,加在弹簧 秤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_测__量__范__围__.如图3-1-2所示的弹 簧秤刻度上的每一小格表示__0_.2__ N,物重是_3_._6__ N.弹 簧秤的量程是__0_~__5_N__.
机械效率复习.ppt

1
W有 W总
GA nF1
GA 60% 4 300N
图1
GA 720N
二、应用
(2)如图2所示,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浸没在水中 的物体A时,绳端所用的拉力为240N,已知物体A的 体积为0.024m3,g取10N/kg,求:此时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
2
W有 W总
GA F浮 nF2
F
F拉
A
图2
一、前测 复习
有用功:
(1)提升重物时: (2)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物体时:
F
F
F
A
A
A
W有 = G物·h A
W有 =(G物-F浮)·h
F W有 = f摩擦·S
一、前测 小结
用动滑轮竖直提升物体时: (1) 物体在空气中 :
W有 Gh G
W总 FS nF
(2) 物体浸在液体中 :
不计绳重及摩擦 :
G
G G动
F绳
G
G动 n
不计绳重及摩擦 :
W有 G F浮 h G F浮
W总
FS
nF
G F浮
G G动 F浮
F绳
G
F浮 n
G动
二、应用
例题1.(1)如图1所示,已知动滑轮总重为300N, 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时,绳端所用的拉力为300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求:物体A的重力。
G G动 F浮
F绳
G
F浮 n
G动
四、反馈
如图5所示,小型牵引车通过滑轮组匀速打捞起深井中的 物体,已知物体重1.4×103N,在物体被捞出水面前,机 械效率为75%。测得在物体被捞出水面前、后牵引车作 用在绳子上的拉力之比为2:3,若不计摩擦、绳重及水的 阻力,(g取10N/kg),求: (1)动滑轮所受重力 (2)物体被捞出水面后匀速上升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2与η1之差。
机械效率PPT课件

轻载时,机械效率高;重载时,机械效率低。因此,在实际应
用中需要根据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
负载波动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03
负载波动会导致机械设备运行不稳定,增加能量损失和维修成
本,降低机械效率。
润滑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01
02
03
减少摩擦损失
良好的润滑可以减少机械 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降低能量损失和维修成本 ,提高机械效率。
健身器材效率
高效率的健身器材能够提供更好 的锻炼效果,提高运动效率。
办公用品效率
高效率的办公用品能够提高工作 效率,减少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THANKS
感谢观看
1. 确定研究对象和工作过程 。
01
3.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和功的
定义,计算有用功和总功。
02
03
4. 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计算 机械效率。
04
05
5. 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讨 论,提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措
施和建议。
03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摩擦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摩擦损失能量
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会产生热量,导 致能量损失,降低机械效率。
运输效率。
车辆维护与保养
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保养,可以 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减少故障 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运输安全性和 效率。
路况与交通状况
良好的路况和畅通的交通能够减少 运输过程中的延误和浪费,提高运 输效率。
日常生活中机械效率的应用
家用电器效率
高效率的家用电器能够减少能源 浪费,降低家庭开支。
润滑技术
在机械部件之间添加适量的润滑剂,如润滑油、润滑脂等 ,可以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部件之间的直接接触,降低 摩擦损失。
12.3 机械效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课件(共20张PPT)

W总=Fs=10N×6m=60J
W有= f sA =18N×2m=36J
F
f
用10N的力F,沿斜面匀速拉动重30N的物体, 物体提升高度为2m,斜面长度为8m, 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W总=Fs=10N×8m=80J
F W有=G物h=30N×2m=60J
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
机械效率
学习目标
1、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知道 机械效率的概念,学会测量简单机械的 机械效率。 2、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 学会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 案。 3、在实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养成事实 求是、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
机械效率 人若以最大的力 气250N匀速提升大米上升 了10m,下面两种工具你 选择哪一个?说出你的理 由。 A.重力为2N的口袋。 B.重力为25N的金属桶。
验装置,钩码总重6 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缓__慢___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
大小为___2_.4___N,若钩码上升的 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__2_4___cm,该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8_3_._3_%___。
(2)若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
____增__大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测量h和s时,先在斜面上固定一个点, 然后从此点向下垂直测高度h,向下沿斜面到斜 面的起点测斜面的长度s。这样保证了h和s的对 应性。千万别把垫高木块的高当做斜面的h。
实验结论
斜面越光滑、 倾角越大, 机械效率越高。
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越省力的机械,效率越高
(C )
B.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金属桶:
机械效率课件初中物理PPT课件

01 02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而机械效率表示做功的效果。
功率大并不意味着机械效率高,机械效率高也不一定功率大。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而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区别有用功与总功的计算有用功(W有)总功(W总)动力对机械做的功,即动力乘以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计算公式为:W总=Fs,其中F为动力,s为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机械效率的公式及计算步骤典型例题解析摩擦力的存在在机械运动中,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会产生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它们对机械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
减小摩擦的方法采用光滑的表面、使用润滑剂、减小接触面的压力等,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物重与机械效率的关系提高物重对机械效率的方法绳重和滑轮重对机械效率的影响绳重和滑轮重的影响减小绳重和滑轮重的方法选用光滑的材料润滑减少接触面积030201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物重的方法增加物体的质量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用高密度材料减小绳重和滑轮重的方法优化设计选用轻质的材料通过优化绳索和滑轮的设计,例如减少不必要的结构或使用更高效的轴承,可以降低它们的重量。
减少附件和装饰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目的通过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加深对机械能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理解。
实验原理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用η表示。
对于滑轮组,有用功为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总功为拉力所做的功。
通过测量物体重力、拉力、物体上升高度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可以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步骤1. 组装滑轮组,将细线绕过滑轮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连接弹簧测力计。
2. 在滑轮组下方挂上钩码,使滑轮组平衡。
3. 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拉力F的大小。
4.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
5. 改变钩码的数量或位置,重复步骤3和4,进行多次测量。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010*******自行车刹车系统刹车系统通过摩擦产生阻力,使自行车减速停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有=FL W额=W总-W有 W总=FS
额外 功
总功
注意
F≠f
6
S绳=nh物
V绳=nV物
F≠f
W有≠ Gh
• 三、典型题例,示范启迪
• 例1. 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水泥提到9m高的脚手 架上,所用力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各是多少? • 解析:一要弄清有用功和总功;二要弄清绳子自由端所移动的
“机械效率”复习课
黄梅县八角亭中学 刘成兵
1
“机械效率”一节,既是力学 部分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机 械效率”的学习中,关键是要能 够准确地判定有用功、额外功和 总功。如何判定呢?
2
一、有关概念,透彻理解 1、有用功、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功和总 功
有用功W有 额外功W额
总功W总
利用机械工 利用机械工作时, 有用功加额外功 定 作时,对人 对人们无用但又 是总共的功叫做 义 们有用的功 不得不做的功叫 总功,即: 叫做有用功。做额外功。 W总=W有+W额 机械克服物 克服机械自身重 动力对机械做的 实 体阻力做的 力和摩擦做的功。 功。 质 功。
9
• 例2.
因此,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要求出 动滑轮的重G动:一般用动滑轮(或滑轮 组)省力的特点比较简便。
13
• 例3 要测量下图中斜面的机械效率,需要哪些器 材?写出实验步骤和设计出实验记录数据表格。 • 器材:长木板、木块、小车、测力计、 • 刻度尺、 细线 • 实验记录数据表格
物块 重量 G/N 斜面 沿斜面 斜面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 高度 拉 长 W有/J W总/J 率 η h/m s/m 力 F/N
实验 次数 1 2 3 斜面的 倾斜程度 较缓 较陡 最陡 物块重量 斜面高度 G/N h/m 10 10 10 0.1 0.3 0.5 沿斜面拉力 F/N 5.0 6.7 8.4 斜面长 s/m 1 1 1 45% 60% 机械效率
η
• •
⑴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 倾斜程度 关系。在第1次实验 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20% 。 ⑵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 机械效率越 高 。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 保持 斜面的倾斜程度、物块重量 不变。 17
小结:
• 1、在进行有关机械效率的计算时,我们要分 清: • 有用功(即对人们有用的功,可以从使用该机 械的目的是什么去考虑); • 额外功(即对人们无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一 般是机械摩擦和自重造成); • 总功(即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也就是动力 对机械做的功。) • 2、设计测量机械效率的实验时,要从测量有 用功、总功入手;记录数据的表格包括相关的 力、距离,要计算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图19
练习巩固1
15
练习巩固2
• 如图23所示,物重G为2000N,斜面长5m,高3m,斜面 和滑轮组装置的总机械效率为80%,若将重物沿斜面以 0.2m/s的速度拉上来,求: • (1)所需拉力F是多少? • (2)机械的总功率是多少?
16
• •
练习巩固3
下图是小明同学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 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
距离S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 。
• 解:W有=G物h=200N×9m=1800J • W总=FS=120N×2×9m=2160J • η=W有/W总=1800J/2160J=83.3%
注意:对涉及滑轮组的速度的 问题,关键是抓住“重物上升或 移动”与“绳子自由端拉动”的 同时性,再将对应物理量用对应 的符号代入公式进行推演和代数 变换,问题即可解决。
4
二、具体情况,准确判定 在理解有用功、额外功、 总功和机械效率的基础上,对 各种情况的机械,还要能够准 确地判定有用功、额外功和总 功。不考虑摩擦,几种典型的 情况列表如下:
5
有用 功
W有=Gh W额=G杆h W总=FS W总=W有+W
额
W有=Gh W额=fL W总=FL
W有=Gh W额=G动h W总=FS
18
19
3
2、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即
(1)由上式可知,要提高机械效率,必须减小额外功 在总功中的比例,即:①改进机械结构(减轻自重);②按 规程保养,定时润滑(减小摩擦)。 (2)在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时要注意:①机械效率没 有单位(因为机械效率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②机械效 率的大小总小于1(额外功的存在)。③机械效率的大小取 决于W有与W总的比值,即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不能 理解为: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总功大,机械效率低。④ 省力的机械不是机械效率高,而是更低。
14
• 如图19所示,拉力F=80N,物体重G=120N, 若绳子自由端匀速竖直拉动,使物体被提高了 h=2m,求: • (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有; • (2)拉力所做的总功W总; F •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G • 解:⑴W有=Gh=120N×2m=240J • ⑵W总=FS=80N×4m=320J • ⑶η=W有/W总 =240J/320J=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