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篇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意义;了解隋朝强盛的原因及表现;掌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作用;了解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作用;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思考与探究“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通”等问题,培养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故事、视频、材料及阅读教材等手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
(2)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2)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他的开通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见证,至今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
(3)科举制度的出现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是促成隋朝繁荣原因之一,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及作用;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学期已经掌握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统一时期的秦汉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概况。
这些知识对于本单元的学习起了铺路搭桥的作用,使学生具备了学习隋唐历史知识的条件。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知识储备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时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不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培养正确的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培养关注历史发展的广泛性和持续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图片)一支《玉树后庭花》,成了一个没落政权的亡国之音;一首《泊秦淮》,感慨一段历史兴替的变幻无常;一株琼花,深院绽放,演绎一个淫逸暴君的穷奢传奇;一条古运河,千淌,见证一个繁盛帝国的短暂兴亡……,这里的繁盛帝国指的就是繁盛一时的隋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隋朝来了解它的历史。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目标1.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3.理解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重点隋的统一;科举制度;开通大运河的意义。
教学难点科举选官制度出现的原因与意义;隋朝灭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出示图片《大运河今貌》。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1 400多年,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
这条大运河在经历了8年的申遗准备之后,终于迎来喜讯。
如果你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代表团的成员,你将如何阐述理由以获得评审团的认可?设置疑问,导入本课。
探究新知一、隋的统一(一)隋的统一【教师活动】带着学生复习北朝与南朝的分裂局面。
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学生活动】了解隋的建立与统一的过程。
【教师活动】提问:隋的统一有什么意义?【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教师活动】小结:从东汉末年开始,封建割据势力一直占有巨大优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
这期间尽管出现过西晋统一全国、北魏与北周统一黄河流域,但或者时间短暂,或者只限于局部统一。
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讨论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那么具体表现有哪些? 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表现:①人口激增②粮仓丰实③垦田扩大
二、大运河的开凿
读课文找学生介绍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基本情况和影响(作用)
(目的、时间、三点、四段、五河、作用)
讨论:隋炀帝为什么能开通大运河对此你有何有何启示如何评价大运河
教学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事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隋朝建立
2、隋朝大运河
3、科举制
4、隋朝灭亡
教学反思:
课题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从隋朝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秀教案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及其作用;评价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提高全面、辩证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像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感受到人民在劳动中体现的智慧与创造力。
认同奢侈残暴、滥用民力的统治必然迅速灭亡。
【教学重点】了解隋的统一与灭亡【教学难点】辩证、全面地对大运河的开凿进行评价【教学过程】1、本学期需准备:小笔记本一个,主要是梳理笔记,定期检查。
没有其他练习册。
2、出示朝代歌,回顾朝代更替的基本知识点。
本学期我们就要学习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先来学习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导入新课:教师引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了哪些事情呢?(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
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师: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到隋建立的过程。
(可结合地图,发问这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地图?进一步引领学生回顾南北朝政权更替)生: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师强调需要整理的笔记:时间:581年;人物:杨坚;都城:长安(古今地名对照)多媒体展示隋文帝杨坚图片介绍隋文帝:隋文帝(581—604在位)周武帝时,杨坚为大将军,长女为太子妃。
后宣帝死,子静帝年幼,由杨坚辅政。
坚自为左大丞相,总揽军政大权。
为了夺取帝位,杨坚先后平定了尉迟迥(Yuchijiong)等人的反杨武装力量,又大杀周室诸王。
581年2月,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改年号为开皇,建都长安。
2、隋统一全国师:请同学们看隋与陈对峙形势图师:阅读课文说说隋朝是什么时候统一的?统一后有什么影响?学生:589年隋统一南北知识拓展:589年,隋朝大军南下,进攻南方陈国。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统一、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本课的内容主要包括隋朝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隋朝的灭亡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灭亡原因,掌握隋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记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隋朝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可能还不够熟悉。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先秦时期的历史,对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分析史料,了解隋朝的统一和灭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灭亡原因,掌握隋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统一过程、大运河的开通、隋朝的灭亡原因。
2.教学难点:隋朝的统一过程、大运河的开通、隋朝的灭亡原因的具体情况。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史料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史料教学法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教案:根据教材内容编写详细的教学设计3.史料:隋朝的相关史料和图片4.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隋朝的地图和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隋朝的历史背景和建立过程。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隋朝的历史事件和大运河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隋朝的统一过程和大运河的开通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了解隋朝的灭亡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主要介绍了隋朝的历史。
教材从隋朝的建立、统一、繁荣到灭亡,全面展示了隋朝的历史画卷。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隋朝的历史,理解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隋朝的历史了解不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结合教材,深入探究隋朝的历史。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需要具体的事物作为依托,因此,教学中需要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繁荣和灭亡的过程,掌握隋朝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隋朝的历史功绩和教训,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隋朝的统一过程和隋朝的灭亡原因。
2.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分析,以及对隋朝历史的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隋朝的历史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隋朝历史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学素材:收集关于隋朝的历史资料,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隋朝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隋朝有什么了解?隋朝在中国历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隋朝的建立、统一、繁荣和灭亡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隋朝的成立、统一全国、繁荣时期以及灭亡的过程。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隋朝历史的基本框架,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隋朝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隋唐时期的历史,对于隋朝的成立和统一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在思维上更趋向于理性,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来深入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成立、统一全国、繁荣时期以及灭亡的过程,掌握隋朝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的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隋朝的成立、统一全国、繁荣时期以及灭亡的过程。
2.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教学资源。
2.相关的历史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
3.课堂讨论小组的划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隋朝的版图、隋炀帝的画像等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隋唐时期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5分钟)教师运用PPT呈现隋朝的成立、统一全国、繁荣时期以及灭亡的过程,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画卷。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简要讲解相关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如:“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问题,提出答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统一历程以及隋朝的灭亡。
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隋朝的历史了解相对有限。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需要结合已有知识,全面了解隋朝的历史。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方面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历程及其灭亡原因,认识隋朝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建立、统一历程及其灭亡原因。
2.教学难点:隋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历史图片、视频、PPT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隋朝的版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隋朝的建立、统一历程及其灭亡原因,让学生对隋朝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析隋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
4.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隋朝历史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探讨隋朝灭亡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隋朝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
教材从隋朝的统一、隋朝的政治制度、隋朝的繁荣以及隋朝的灭亡等方面,全面展示了隋朝的历史画卷。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隋朝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文化成就,同时也能了解隋朝的灭亡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朝代,对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隋朝的历史相对较为复杂,学生对其了解可能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实了解隋朝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文化成就,掌握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隋朝的统一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文化成就。
2.难点:隋朝的灭亡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隋朝历史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3.教案:本课详细教案。
4.学习用品: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隋朝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隋朝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
3.操练(15分钟)教师讲解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文化成就,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进行简要的笔记。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隋朝的灭亡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初中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优质(精选13篇)
初中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优质(精选13篇)初中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质篇11、计划课时:1课时2、课前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是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点的顺序:隋朝的建立;隋灭陈,统一天下;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因暴政二代而亡。
传统的问题引导式授课的流程:第一隋朝是怎么建立的?第二,为什么隋朝能灭掉陈朝,一统天下?第三,隋朝统一以后是如何巩固统治的?有什么表现?第四,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经过、影响?隋朝大运河“一个中心两个起止点4段通5河”分别是指?第五、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的方式和弊端?隋朝是怎么样解决这个弊端?科举制创立带来的影响?第六,为什么隋朝会二代而亡?主要原因是什么?隋朝灭亡的经过?第七,对比隋朝前后两代皇帝的治国表现,有什么经验教训?3、历史漫画制作构想如果引入历史漫画教学的话,需要为隋文帝杨坚、陈后主和隋炀帝杨广设计Q版的形象。
第一组漫画就是外戚杨坚的踢走北周小皇帝夺权建隋。
第2组漫画就是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被杨广带兵攻破都城,避难逃到废井后被俘的故事。
由第2组漫画引出“隋朝灭陈统一天下的原因”这一问题。
第3组漫画就是开皇之治的成因和表现。
隋朝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这可以通过一幅组合的漫画图来表现。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可以出示三省6部制这幅图。
这些措施所带来的影响和表现,可以通过两幅对比性的漫画来表述,左侧是隋朝之前民不聊生的漫画,右侧是隋朝统一后经济繁荣,国家粮仓堆满粮食的漫画。
第4组漫画就是大运河的开通。
图一在大运河地图配画民夫挖河道,旁边加民役数量。
图二在大运河地图配隋朝漕运和水上商贸运输数据。
图三是隋炀帝坐龙舟出游扬州。
引出修大运河利弊讨论。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及历史漫画制作构想(胡马依风)第5组漫画科举制前后的选官标准对比。
设计张有才和李富贵2个Q版人物,引出话题。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docx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朝的统一,结朿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來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隋的统一、科举制度。
难点:科举制度、隋朝的灭亡。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涵盖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以及隋朝的灭亡四个子目的内容。
四部分内容以隋朝的兴衰为主要线索,中间插入隋朝所做的两件大事:科举制度的开创与大运河的开通。
两者实际上讲的是隋朝的治理。
学习这四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隋朝建立前后中国分裂与统一的历史状况以及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诗歌《汴河怀古》和大运河图片。
提出问题:诗屮的“河”是指哪条河?有人认为隋朝灭亡是因为开通这条河?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朗读诗歌,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好奇心,迅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探究新知(授新课)1 .隋的统一多媒体展示:东汉至隋政权更替图。
提岀问题:在南北统一的过程中,为什么是隋朝灭掉陈,而不是陈灭掉隋朝呢?在学生冋答地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从而得岀陈朝统治者腐败导致亡国的结论。
提出问题:隋朝是什么时候建立政权?又是什么吋候统一全国?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创立及影响。
教学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和影响。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炀帝陵罗隐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炀帝陵当年在城池般的豪华龙舟上进进出出,沉迷于红楼温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隋炀帝居然忍心把先王夺取的江山大业,只换取了几亩埋葬尸身的雷塘荒田。
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矣,但隋炀帝居然在数十年间便把先帝创下的基业消耗殆尽,繁荣却又短暂的大隋王朝在这几十年间究竟经历了哪些事情呢?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学生阅读教材“隋的统一”一目,找出隋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的姓名,都城的位置,了解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统一的标志及统一的意义。
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最后再次强调并归纳学生的回答。
3.教师讲述:隋朝建立后,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那在此基础上隋朝的国力发展如何呢?4.图文展示含嘉仓,一个在文献里被屡屡提到,却给墨甚少的名字,直到20世纪70年代,含嘉仓才在洛阳市老城区北部被发掘。
据统计,含嘉仓内已勘探出粮窖287座,其中160号仓窖保存有约50万斤炭化谷物。
50万斤粮食在当时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下,约合近千农民一年辛勤劳动的果实、数千农民一年的口粮,可见含嘉仓规模之大,储粮之丰富。
含嘉仓160号窖内炭化的粮食5.请同学们回答:隋朝的经济为何如此繁荣?6.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与交流,教师总结归纳。
提示:(1)发展经济;(2)编订户籍;(3)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4)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7.教师设疑:这些措施的实施给隋朝带来怎样的结果?师生共同总结:隋朝实施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目标导学二:大运河的开通1.请同学们结合材料与教材“开通大运河”一目,指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质教案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设计思路说明:通过观察中国王朝更替表,梳理清历史朝代的更迭时序。
引出结束魏晋南北朝政权分立的是隋朝。
隋朝的历史虽然昙花一现,二世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三个板块:隋朝的兴与隋朝的亡和隋朝的创举,创设问题情境逐一进行讲解,让学生去感知教材,最大限度的去调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隋的统一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是从隋的统一和隋的强盛两大方面进行叙述的。
在隋的统一这部分内容中,教师应该重点讲授统一的意义。
教学中,引导学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国家分裂局面加以说明,让学生明确隋朝统一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国家统一的重建。
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涉及面广,利用教材中的含嘉仓示意图,来说明隋朝的繁盛,由此倒叙,略微交代隋朝的统治措施。
大运河是隋朝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
教材只是进行了简单介绍,从大运河申遗成功出发,利用各种资料和信息,把开通大运河的主观意图、历史作用与现实价值讲清楚;然后结合地图了解大运河的走向与概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认识大运河的开通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维护和加强政治上的统一,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科举制度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1、设计了两个合作探究题,时间不够用,而且有些影响重 点的突出。
2、上了两节课都感到课堂练习达标时间不够充分,巩固不到位。
3、学生在发言方面,不愿举手,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4、通过检测发现学生对第一课大运河的相关知识掌握的不好。
板书设计2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大运河为何能开通
1.国家统一
四、拓展延伸
如何正确评价隋炀帝?(提示,四个步骤评价历史人物)如何从隋炀帝身上吸取教训?
五、课堂小结: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隋朝在政治、经济及军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举措,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后来唐朝鼎盛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六、课堂作业
讲授式与问题探究式相结合
独立 合作 探究
一、整合教材子目,巧设教学活动
(一) 遵循特定原则,整合教材子目
本课完整展现了隋朝从建立、统一、强盛,直至灭亡的全过程,充分展现了历史的时序性和完整性。
统编教材是集合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智慧汇编而成,并将作为统一教材推行全国,所以这本教材十分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教材中每一个子目的设计和编排都是专家们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不可任意调整子目、整合板块。我认为对于教学中子目的调整和板块的整合需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整体性原则。其次,时序性原则。最后,学情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调整子目还是整合教材,都要基于学生的学情展开,针对不同的班级进行调整。基础较好的班级更偏向于能启发他们思维的探究活动或者角色扮演,而普通班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内容更加在意,一些探究性的子目之间的设问过渡在这样的班级就很难展开。
2、Ppt展示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史实,引导学生感受大运河的历史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的勤劳、智慧和力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历史已有一定了解。
同时,七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讲课中采用图片与史料相结合的办法吸引学生注意,设计材料研读部分,提高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形成论从史出的学习习惯。
二、内容分析隋朝上乘南北朝、下启唐朝。
在隋朝存在的30多年中,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所发展,特别是隋朝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开通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开创了国家再度统一的新局面,为后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但很快,它因暴政而亡。
三、教学目标时空观念:识读地图并应用动态地图填空,掌握大运河贯通南北,联通五大水系的基本情况,培养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掌握大运河的的目的,能够辩证的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知道科举制的创建及其相应的历史意义。
史料实证:阅读和分析相关材料,初步了解科举制的创立、大运河的开通等基本史事。
历史解释: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隋朝的统一,认识到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通过学习隋朝的灭亡,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隋的统一;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难点: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图示法、史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新教材等。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新学期开课的第一课讲授,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配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点,做新课引入。
再出示隋朝建立的历史过程示意图。
(二)讲授新课1.隋的统一(1)教师活动出示隋朝建立的历史过程示意图,从东汉末年开始,封建割据势力一直占有巨大优势,三国两晋南北朝国家分裂战乱频繁,这期间尽管出现过西晋统一全国北魏与北周统一黄河流域,但或者时间短暂或者只局限于统一,那么在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我们将通过本节课对此进行学习。
2023_2024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023_2024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主要介绍了隋朝的历史背景、统一过程以及灭亡原因。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隋朝的建立、隋炀帝的统治、大运河的修建、隋朝的灭亡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认识到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隋朝的历史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隋朝的历史。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方面容易混淆,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梳理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统一过程以及灭亡原因,掌握隋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历史背景、统一过程、灭亡原因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教学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大运河的作用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隋朝的历史背景、统一过程、灭亡原因等知识要点。
2.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深入了解隋朝的历史。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4.图片展示法:展示隋朝历史事件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资料:隋朝历史事件的图片、文献资料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隋朝历史事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隋朝的历史。
教师简要介绍隋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按照教材顺序,讲解隋朝的统一过程、灭亡原因等知识要点。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结合史料,让学生深入了解隋朝的历史。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于灭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于灭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材,主要介绍了隋朝的历史背景、统一过程以及灭亡原因。
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历史事件、人物、地理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隋朝的历史发展。
本课是学生接触历史学科的起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但对于隋朝的历史背景、统一过程以及灭亡原因的了解并不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统一过程以及灭亡原因,认识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隋朝的统一过程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2.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比较隋朝与其他朝代的异同,加深对隋朝历史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历史图片、视频等辅助素材。
3.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隋朝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
提问:“你们听说过隋朝吗?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隋朝的统一过程,重点讲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引导学生关注隋朝灭亡对后世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识读相关历史材料,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
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隋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二、难点:科举制度的开创。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一、导入新课: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
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
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
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
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
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
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
隋炀帝大失所望。
那么,隋炀帝专门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可信不可信?但大运河又确实是在隋炀帝时开凿成功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朝的历史。
二、内容学习:(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教师讲述:隋朝建立和重新统一?(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多媒体展示隋炀帝的画像,出示问题:隋文帝的创举)读教材,说说隋文帝采取了那些措施以巩固统治(1)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
教材从隋朝的建立、统一、发展和灭亡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让学生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图片、文字、数据等多种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隋朝的历史相对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隋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感兴趣,但对于隋朝灭亡的原因和教训可能较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过程及其灭亡的原因,掌握隋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隋朝的建立、统一过程及其灭亡的原因。
2.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和教训。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隋朝的历史事实。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隋朝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4.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数据等,以便于教学演示。
3.教学资源:收集与隋朝相关的资料,如历史文献、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隋朝的版图,引导学生关注隋朝的历史地位。
教师简要介绍隋朝的建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隋朝的统一过程。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隋朝灭亡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统一、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以及隋朝时期的历史特点和重要人物。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掌握隋朝的基本史实,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隋朝的历史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手段,建立起对隋朝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历史人物的作用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掌握隋朝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隋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建立、统一、发展和灭亡的过程,隋朝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2.教学难点:隋朝历史背景的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隋朝时期的历史特点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隋朝的基本史实,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合作,讨论隋朝历史问题,提高史学研究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隋朝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等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合作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提问学生:“你们还记得北周和隋朝的交替吗?隋朝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2.呈现(10分钟)教师使用PPT呈现隋朝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
2.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建
3.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4.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学习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基本情况和运河地图的内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581年,杨坚建立,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
2.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统一南北和度量衡制度;加
强,提高行政效率。
4.为了加强,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年起,陆续开凿了
一条贯通南北的。
5.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
文化交流。
6.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科的创立,
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7.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
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二、合作探究
1.想一想,隋朝能够统一南北的原因有哪些?
2.相传,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只是为了去扬州欣赏一种绮丽的琼花,所以有人认为
运河的开凿对人民带来的只有灾难。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三、练习巩固
1.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A.589年
B.601年
C.605年
D.611年
2.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①通济渠②永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
河
4.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
5.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注重考察的是()
A.儒家经书
B.学识
C.科技知识
D.风俗民情
6.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
8.科举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隋朝隋文帝 2.589 3.户籍币制中央集权 4.南北交通 605 5.洛阳 6.
考试进士 7.618
二、1.(1)南北经济发展,北方民族大融合。
(2)隋文帝励精图治,隋朝经济
和军事力量迅
速增强。
(3)陈后主荒淫无道。
(4)人民渴望统一。
2.不对。
大运河的开通虽然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
隋朝的灭亡,但是它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1.C 2.C 3.C 4.B 5.B 6.B
7.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
8.(1)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2)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