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一统中华。开凿大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的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大运河是隋代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本课还学了科举制这一专题,它从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清衰落,到1905年废除,共1300多年的历史。隋唐的科举制是今天考试制度的起源,它的创立目的是为了选官。今天的考试,有的仍是为了选官,比如“公务员考试”;有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如“高考”、“中考”;更主要的是演化成为一种评价我们知识能力态度的手段,时时刻刻在发挥作用。
讨论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那么具体表现有哪些? 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表现:①人口激增②粮仓丰实③垦田扩大
二、大运河的开凿
读课文找学生介绍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基本情况和影响(作用)
(目的、时间、三点、四段、五河、作用)
讨论:隋炀帝为什么能开通大运河对此你有何有何启示如何评价大运河
教学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事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隋朝建立
2、隋朝大运河
3、科举制
4、隋朝灭亡
教学反思:
课题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从隋朝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二、教材分析本课涵盖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以及隋朝的灭亡四个子目的内容。

四部分内容以隋朝的兴衰为主要线索,中间插入隋朝所做的两件大事:科举制度的开创与大运河的开通。

两者实际上讲的是隋朝的治理。

学习这四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隋朝建立前后中国分裂与统一的历史状况以及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从东汉末年开始,封建割据势力一直占有巨大优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

这期间尽管出现过西晋统一、北魏与北周统一黄河流域,但或者时间短暂,或者只限于局部统一。

589年,隋文帝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再次实现国家统一。

因此,隋的统一具有划时代意义,成为随后持续300多年统一局面的起点,为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中国古代,地理环境是分裂出现的重要因素。

中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大河一般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因此南北之间的交通甚为不便。

秦朝时期修筑灵渠,将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联系起来,而大运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连在一起。

这样,中国长城以南几大水系全部连接起来,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维系国家统一。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广泛搜罗人才,汉朝通过察举制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它以门第家世来选官,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历史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通过课堂归纳总结,从隋朝的兴亡中得出作为统治者应该如何施政和做人;引导学生了解科举制的诞生、完善、废除的过程,体会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体会科举制对古代、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通过出示材料,加深对重点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通过学生参与与讨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但对难点的处理有些简洁。

在教学中可以多补充材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难点知识。

人教版七下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人教版七下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课标要求】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学习目标】①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②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③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

【学习重点】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教材解读】知识点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①背景:南方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

②经过: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③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初的强盛①措施:经济方面: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②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知识点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从605年起,隋炀帝时期3、隋朝大运河概况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从北向南分为四段,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

4、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知识点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中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2、形成过程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期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3、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设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隋朝的建立与统一的时间,明白隋朝统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2.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概况及其开凿运河所产生的影响。

3.知道科举制度是人才选拔的创新,明白科举制度创立产生的重大影响。

4.了解隋末暴政,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情感目标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

教学重点1.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2.科举制度的开创及人才选拔制度的影响教学难点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及大运河通航的影响,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两首诗,引导学生解读两首诗所表述的历史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其二)》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这两首诗评述了什么?你怎么看?教师明确:这两首诗都是评论隋朝大运河和隋朝灭亡的原因。

隋朝是什么时间建立的?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建树?为什么会灭亡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朝建立统一南北,开通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创了科举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后的唐朝,其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文化艺术、对外关系等方面都有很大建树,呈现了繁荣开放的盛世景象。

而今天所学习的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繁荣与开放的盛世景象的开端,我们一起去了解隋朝那一段历史吧!新课讲述一、隋朝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建立: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大权,建立了隋朝,以长安为都,杨坚就是隋文帝。

(教师拓展中国历史朝代的发展概况)统一:589年,隋文帝灭亡南朝最后一个王朝--陈(与北朝对峙的南朝最后个朝代),统一全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材分析:隋朝是继魏晋南北朝分裂局面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本课内容主要包括隋朝的建立及完成统一的过程。

隋朝开凿大运河,并在制度上首次实施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在隋炀帝时期,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到清末。

隋朝灭亡的原因,以及对隋朝的评价。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较为枯燥,因此,为吸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在讲授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把握重难点,然后进行必要的拓展,尤其在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及科举制度等知识点,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要进一步进行讲解。

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意义,了解隋朝强盛的原因及表现,掌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作用,了解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作用,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思考与探究“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通”等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图片及教材的讲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国家统一是历史反正的必然趋势。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常的运河,它的开通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见证,至今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

科举制度的出现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是促进隋朝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及作用,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隋朝大运河及隋朝统治的评价。

教学用具:图片、课堂练习题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片展示法、课堂提问等教学过程:一、隋朝的建立及统一1. 隋朝的建立南北朝时期,北方最后一个朝代是由鲜卑人建立的北周。

公元578年,北周武帝死,子宣帝继位。

周宣帝昏狂暴虐,诛杀宗室和大臣,用法苛刻,北周的统治阶层被削弱,统治基础实际上也被动摇。

次年,宣帝传位于子静帝,而自称“天元皇帝”,号所居为“天台”。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隋朝的成立、统一全国、繁荣时期以及灭亡的过程。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隋朝历史的基本框架,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隋朝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隋唐时期的历史,对于隋朝的成立和统一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在思维上更趋向于理性,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来深入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成立、统一全国、繁荣时期以及灭亡的过程,掌握隋朝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的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隋朝的成立、统一全国、繁荣时期以及灭亡的过程。

2.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教学资源。

2.相关的历史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

3.课堂讨论小组的划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隋朝的版图、隋炀帝的画像等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隋唐时期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5分钟)教师运用PPT呈现隋朝的成立、统一全国、繁荣时期以及灭亡的过程,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画卷。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简要讲解相关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如:“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问题,提出答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统一历程以及隋朝的灭亡。

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隋朝的历史了解相对有限。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需要结合已有知识,全面了解隋朝的历史。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方面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历程及其灭亡原因,认识隋朝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建立、统一历程及其灭亡原因。

2.教学难点:隋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历史图片、视频、PPT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隋朝的版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隋朝的建立、统一历程及其灭亡原因,让学生对隋朝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析隋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

4.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隋朝历史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探讨隋朝灭亡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隋朝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

教材从隋朝的统一、隋朝的政治制度、隋朝的繁荣以及隋朝的灭亡等方面,全面展示了隋朝的历史画卷。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隋朝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文化成就,同时也能了解隋朝的灭亡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朝代,对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隋朝的历史相对较为复杂,学生对其了解可能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实了解隋朝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文化成就,掌握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隋朝的统一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文化成就。

2.难点:隋朝的灭亡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隋朝历史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3.教案:本课详细教案。

4.学习用品: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隋朝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隋朝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

3.操练(15分钟)教师讲解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文化成就,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进行简要的笔记。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隋朝的灭亡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讲述“隋炀帝下江南”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问
题,激发对隋朝历史的求知欲。

观察《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在图上标注:三点(涿郡、洛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问题2】
思考: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作用?
【问题3】材料分析:
材料一:“千里长江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
回答:
①两首诗作者的观点有没有共同之处?
②你认为哪位诗人的评价更恰当?为什么?
③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问题1】
隋朝时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隋朝的建立与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思考隋朝经济繁荣的的原因及开通大运河的目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台儿庄古城运河》教师:台儿庄古运河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运河”,大运河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对南北交流与发展做出了重要作用。

那么大运河是什么时期,由谁开凿的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一、分久必合:南北重归统一展示: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朝北朝东魏——北齐北方:十六国——北魏(北朝)西晋西魏——北周南方:东晋——宋——齐——梁——陈(南朝)教师:上学期咱们学习了从原始社会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俗话说: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分裂混战局面之后,是谁最终完成了南北的统一?学生:杨坚。

教师:杨坚是如何一步步统一南北的?学生: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他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教师:隋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

他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学生: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学生: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

教师:通过这些措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展示:展示: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现代文翻译:隋朝仓库里储积的粮食、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学生: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人口有大幅度增长教师:历史上就把隋文帝统治时期国家安定、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称为“开皇之治”。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设计说明本课介绍了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两个方面的内容,重点是隋朝的统一和隋朝在历史上作出的贡献。

通过引入丰富的材料和生动形象的图片,辅以探究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知识。

教学目标1.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科举制度的创立等基本史实。

2.通过了解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理解隋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运河的开凿,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重难点重点:隋朝的统一与经济繁荣;科举制度的创立;大运河的开通。

难点:科举制度创立的原因与影响;对开通大运河的认识和评价。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法合作研讨法情境教学法资源与工具多媒体课件数字化资源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出示图片《大运河今貌》。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隋朝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1400多年,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

2006年,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在杭州隆重召开,这条大运河在经历了8年的申遗准备工作之后,终于迎来喜讯。

如果你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代表团的成员,你将如何阐述理由以获得评审团的认可?设置疑问,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查1.科举制度创立的影响是什么?2.说出开通大运河的作用。

三、学习任务一隋的统一教师活动:带着学生复习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

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学生活动:了解隋朝建立与统一全国的过程。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隋的统一有什么意义?学生活动:根据教材P2相关内容,做出回答——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案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案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本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

教材从隋朝的统一、隋朝的繁荣、隋朝的灭亡三个方面展开叙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统一过程、繁荣景象以及灭亡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隋朝的建立,对隋朝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引导,进一步了解和认识隋朝的历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统一过程、繁荣景象以及灭亡原因,掌握隋朝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统一过程、繁荣景象以及灭亡原因。

2.教学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隋朝的历史事件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教学课件,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预习隋朝的历史知识,了解隋朝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隋朝的建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隋朝是由谁建立的吗?隋朝在我国历史中扮演了什么角色?”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隋朝的统一过程、繁荣景象以及灭亡原因,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隋朝的历史。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隋朝历史的掌握情况。

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教案设计: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教案设计: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程目标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教学目标目标细化目标层级结果性目标感悟性目标了解理解评价迁移运用家国情怀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建√√隋朝灭亡的原因重点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隋朝灭亡的原因。

难点隋朝和秦朝两世而亡的原因。

核心问题隋朝的兴亡教法讲解、问题导向图片展示学法自主学习、表格列举、归纳概括、合作探究教学资源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旧知导入出示复习问题:1.。

课前复习知识点课中回答问题巩固学生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加强与本节课的知识体系联系。

二、 展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齐读标题,这节课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呢?齐读学习目标:1.概述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列举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2.讲述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建;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2.探究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朗读学习目标 初步熟悉本节课需要掌握得内容,便于学习内容抉择。

三、新课讲授 (一) 重庆谈判1. 展示自主学习问题: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建立 统一2. 教师展示材料:教师提问:隋朝的经济为何如此繁荣? 3. 展示隋朝发展的材料:(1)措施: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2)影响: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②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1.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给老师。

2.根据教师讲解和图片史料加深知识的记忆3.小组探究分析问题其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二是通过教师所创设的史料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加强学生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其三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解决相关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思考问题的发散思维方式。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识读相关历史材料,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

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隋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二、难点:科举制度的开创。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一、导入新课: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

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

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

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

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

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

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

隋炀帝大失所望。

那么,隋炀帝专门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可信不可信?但大运河又确实是在隋炀帝时开凿成功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朝的历史。

二、内容学习:(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教师讲述:隋朝建立和重新统一?(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多媒体展示隋炀帝的画像,出示问题:隋文帝的创举)读教材,说说隋文帝采取了那些措施以巩固统治(1)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统一、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教材内容涵盖了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隋朝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已有知识,全面了解隋朝的历史。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提高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掌握隋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隋朝的建立、统一、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2.难点:隋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了解隋朝的历史。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原因。

3.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隋朝的历史。

4.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启发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和分析。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资料:关于隋朝的历史资料、图片、地图等。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隋朝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隋朝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隋朝的建立、统一、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3.操练(2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原因。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分享观点等方式,深入理解隋朝的历史。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隋朝历史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统一、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以及隋朝时期的历史特点和重要人物。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掌握隋朝的基本史实,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隋朝的历史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手段,建立起对隋朝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历史人物的作用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掌握隋朝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隋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建立、统一、发展和灭亡的过程,隋朝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2.教学难点:隋朝历史背景的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隋朝时期的历史特点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隋朝的基本史实,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合作,讨论隋朝历史问题,提高史学研究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隋朝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等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合作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提问学生:“你们还记得北周和隋朝的交替吗?隋朝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2.呈现(10分钟)教师使用PPT呈现隋朝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隋的统一、科举制度.
难点:科举制度、隋朝的灭亡.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涵盖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以及隋朝的灭亡四个子目的内容.四部分内容以隋朝的兴衰为主要线索,中间插入隋朝所做的两件大事:科举制度的开创与大运河的开通.两者实际上讲的是隋朝的治理.学习这四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隋朝建立前后中国分裂与统一的历史状况以及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的统一
1.隋的统一:杨坚建立隋朝(581年)
隋文帝统一全国(589年)
2.强盛的隋朝:发展经济、改革制度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
2.概况:沟通五大水系
3.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原因:上层权贵垄断官吏选拔权
2.过程: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正式确立科举制度
3.评价: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2.灭亡:隋炀帝被部下杀死(61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