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边塞征战诗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2(共四大类)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2(共四大类)
③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忧国伤时,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分析
写法
以景衬情,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李白的《石头城》
议论引发,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平计,王饵曾闻贾谊言。敢借妄自
④乐曲意象:《阳关曲》《骊歌》。
把握情感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④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情于景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衬托、谐音、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lí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lín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常见内容
国家-国运衰微
统治者-荒淫奢侈
古地-昔盛今衰
不畏恶劣环境的献身精神;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对戍边将士勇武之气的歌颂之情(诗人角度)。
表现手法
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用典、联想、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语言特点
豪放旷达、清新飘逸、沉郁顿挫、委婉清丽。
诗歌意境
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雄奇壮美、豪壮悲慨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
(惜别送别诗)
内容
解说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高中语文边塞诗词鉴赏要点

高中语文边塞诗词鉴赏要点

边塞诗词鉴赏要点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把钥匙是要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既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也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既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也表达了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既是对不义战争的控诉,也是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既表现出从军将士的洒脱,也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字里行间洒满斑斑血泪,令人闻之而发指……异彩纷呈的边塞诗词,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为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我们可以用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来出一道练习题:“这首诗对边塞环境描写有什么特色?起了什么作用?诗的主题又是什么?请做简要的分析。

”在解答之前应抓住“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看到作者对边塞险峻山势的描写里隐含的杀机,在从全篇上加以把握,领会其主旨,然后做出如下正确的回答:“写出边塞险峻的形势以渲染气氛,预示将来激烈的战斗,富有想象。

其主题是:寄予魏大以很大的希望,激励友人勇立战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的宏愿。

”而一些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闺怨、赠别的诗,因与边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妨把它看作边塞诗词的衍生作品,也可以归为同类。

例如沈佺期的《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高中语文边塞诗鉴赏课件(41张PPT)

高中语文边塞诗鉴赏课件(41张PPT)
诗人怎样一种思 想感情?____对__战__死__者__的__同__情__________________
❖ (3)后两句,由___虚__写____转入__实__写__,既含蓄
委婉地讽刺了____统__治__者__的__无__能__________,又侧 面烘托了_英__雄__不_能__建__功__立__业__的__无__奈_,抒发了 __对__良__将__及__早__出__现__的__渴__望_ ,对边疆和平的向往 。
❖上
❖ 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从表现“孤城” 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手法。
❖ 衬托
19
出塞二首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1) 诗的第一句以__白__描___的手法,勾勒出一
幅千古边关月夜图,暗写_古__战__场__上__战。斗之激烈
14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 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 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 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 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 人顿觉冷嗖嗖。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 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 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
“高岑诗派”。
4
意 境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风 格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从军北征 李益

、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豪

高中语文盛唐边塞诗ppt 苏教版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盛唐边塞诗ppt 苏教版精品课件

被围
•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 1.征人思乡,分离之苦,本是边塞诗的传统
内容,诗人此处是如何写征人之苦的?
(扣住“久”“断肠”“空”,体 会征人内心之苦)
诗人写征人思妇之苦与对汉将的谴责有何联系? 这一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 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 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 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 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 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 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 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 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 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 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 缺少的一段。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 1.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你 概括。①“萧条”自然条件恶劣;②“凭陵”
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③“风雨”天气之恶 劣。总结: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 •劣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 运种用对鲜比明的的手对法比的,作将用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 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 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
①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即把握时 代特征。 ②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③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高中语文_边塞征战诗鉴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边塞征战诗鉴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3.虚实结合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故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四:典题引路
【09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三)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
1.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2.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3.艰苦激烈的战斗生活,沉痛悲愤的反战思考。
4.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5.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
(四)常用的表现手法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2.对比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5.根据题干要求选用术语组织答案。
六、练习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军中乐
[南宋]刘克庄
行营面面设刁斗①,帐门深深万人守。
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
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
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②女乐③
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④金疮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余秋雨
确实,古典诗文时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寓所,而诗歌则是灵魂的最深处,它常响彻于你的生命,愉悦心灵,寄寓思想。今天,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到这汗牛充栋如繁星般美丽而深沉的古典诗歌上,让我们共同走进边塞征战诗鉴赏。
二、1、复习学过的边塞征战诗:《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渔家傲·秋思》

高中语文《边塞征战诗》课件

高中语文《边塞征战诗》课件
解析:B “作者感情单一,直抒胸臆”错。还有作者为他们骄恣蛮干,邀功求赏,深抱隐 忧。
2.请鉴赏“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回答问题需要细读全诗,抓住“复杂”这一关键词的答题指向性:全诗不止一种情 感;结合内容分析概括。
答案:感情:①对前方将士的赞扬,对浴血苦战的士兵寄予深切同情;②针砭了荒淫无度, 无视士兵死活和国家安危的将领的腐败昏庸;③对征人与思妇两地相思之情的同情;④ 对像李广那样名将、良将的渴望。
真题对接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以“山河百二”开篇,写出了山川形势的险固,引出作者对壮岁的回忆。 B.“听楚语,厌蛮歌”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作者辗转楚地,日久难回的人生境遇。 C.下片写识途老马,见眼前景况而不安嘶鸣,直接写出了作者年老归家的独特心境。 D.“长安道”三句借用他人之词抒怀,“须信”二字,表明前人说的话深得其心。
解析:上阕回忆自己少年时的经历是为“喜”,但时移事改,往日功名一成土,是为 “忧”;下阕老年返乡是为“喜”,但故乡惨淡,词人心神不安,是为“忧”。
答案:①上片喜:“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是对意气风发、建功立业的追忆; ②上片忧:“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写出了漂泊江湖,流落他乡的落魄;③下片 喜:“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是重回故里的欣喜;④下片忧:“长安道,一回来,须信 一回老”,写出了物是人非的伤感。
(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Βιβλιοθήκη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唐代著名边塞诗

唐代著名边塞诗

唐代著名边塞诗
好的,以下是一首符合您要求的唐代边塞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生活和战争的残酷,表达了戍边将士的英勇无畏和豪情壮志。

第一句“月黑雁飞高”描绘了边塞夜晚的景象,月亮被云层遮挡,大雁高飞,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紧张的氛围。

第二句“单于夜遁逃”则点明了战争的紧张局势,敌人趁着夜色逃跑,戍边将士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敌人偷袭。

第三句“欲将轻骑逐”描绘了将士们为了保卫家园和追击敌人,不顾一切地冲锋陷阵,展现出他们的英勇无畏和豪情壮志。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则进一步强调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和战争的残酷,弓箭和刀剑都被大雪覆盖,将士们需要在严寒中坚持战斗,用坚强的意志和决心保卫家园和和平。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戍边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和英勇无畏。

它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尊严,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和反对战争。

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传承和弘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人类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1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边塞诗

2021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边塞诗


常 见 意 象
自然景物类
大漠、秋月、长烟、落日、孤烟、云海、 黄沙、雨雪、孤城、雁飞、沙碛等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战事器具类
金鼓、旌旗、烽火、羌笛、胡笳、琵琶、 辕门、刁斗、画角、剑、戟、刀等
点 好击 课关 不注 断
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刘克庄《军中乐》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陆游《关山月》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地域关隘类
雁门关、玉门关、轮台、瀚海、夜郎、楼 兰、阴山、天山、凉州、古道、荒城、阳 关等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边塞诗」的特点 思想性最深刻 想象力最丰富 艺术性最强
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 用乐府旧题翻新创作
「边塞诗」的发展阶段
汉魏 南北朝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蔡琰 《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隋朝
隋炀帝《饮马长城窟行》、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
——
唐朝用乐初盛中晚府旧《初盛中晚题出唐唐唐唐翻塞边边边边新》塞塞塞塞诗诗诗等诗创的的的。的作主主主主导导导导风风风风格格格格是是是是郁豪苍萧勃雄凉飒。。。。骆李。宾颀王、《 送 魏 万 之 京 》、高李颀陈适空令岁月易蹉跎。子、昂岑莫见长安行乐处,参
思想情感总结
1.描绘边塞雄奇பைடு நூலகம்丽的独特景观 2.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 豪情壮志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穷兵 黩武,对边关将士同情

高中语文《边塞征战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边塞征战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边塞征战诗歌鉴赏》教学设计指导老师:一中曹国情学习目标:1、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一、整体感知::学生背诵几首边塞诗——杨炯《从军行》、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杜甫《兵车行》。

总结边塞诗的特点:1.反映主题:(1)抒发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揭露将领的腐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3)作战艰苦——“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轮台九牛二虎之力月风夜吼,一川啐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4)反映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2.表现手法:(1)直抒胸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对比——“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3)烘托——“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二、边塞诗特点——最能体现国运兴衰1.初唐诗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2.盛唐之诗风: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3.中晚唐诗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4.宋代之诗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三、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高中语文-边塞诗鉴赏

高中语文-边塞诗鉴赏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 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1.(1)特点:自然环境险恶(1分);军情紧 急(1分)。作用:营造了萧杀的氛围(1分) ,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1分),为边 将的出场勾勒背景(答“是为边将出场作 铺垫”也可)(1分)。
(2)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之苦、思乡之愁 的边将形象(2分)。表达了对战争给边塞将 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1分),对从古至今延 绵不断的战争的厌倦(1分),寄寓了诗人渴 望和平的美好愿望(1分)。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i),旌旗。 ①“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
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1)①对比,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 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 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 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 的情感。
▪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 羌 羯 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 轮台 龟 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 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 兰。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 胡笳、芦管、角、鼓。
乐曲:《折杨柳》《落梅花》《关 山月》等。
边塞诗常见的思想情感:
1、歌颂将士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 情。 2、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 酷。 3、抒发征人念远思归、思念亲人的哀 愁。 4、表达对戍边将士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5、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感 伤。 6、赞美塞上奇异的风光,歌颂祖国的大好河 山。
——边塞诗鉴赏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人物:
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高中语文-14鉴赏边塞诗

高中语文-14鉴赏边塞诗
4.人物形象:都护、将军、征人、单于、吐谷浑
壹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出自边塞诗?( D )

A.高适《塞下曲》

B.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C.柳中庸《征人怨》

D.曾巩《咏柳》

贰 下列选项中,属于边塞诗的是( C )

A、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2015年全国I卷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飞雪。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
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业 作业2: 思考: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
大漠的豪情与悲愁
——边塞诗鉴赏
学习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标志:常见意象。 2.掌握边塞诗中诗人常见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 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
何 隋唐时开始兴盛,到唐代,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 为 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 边 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 塞 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诗 ?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5.《阿房宫赋》中,文末总结秦国灭亡的教训,并借以讽今,以


。”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从秦的灭亡中引
以为戒,仍要重蹈历史覆辙。
《泊秦淮》(杜牧)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高中语文《燕歌行并序》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高中语文《燕歌行并序》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高中语文《燕歌行并序》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

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解]1、元戎:主帅,指幽州节度使张守啤2、摐:击;3、金:钲,行军乐器。

4、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5、胡骑句: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

凭陵:侵凌。

6、身当两句:意谓战士们身承朝庭的恩遇,常常不顾敌人的凶猛而死战,但仍未能解除重围。

7、铁衣:指远征战士。

8、玉筋句:指战士们想象他们的妻子,必为思夫远征而流泪;玉筋:旧喻妇女的眼泪。

9、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这里泛指东北边地。

10、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

译文:开元二十六年,有位朋友跟随大将出征塞外归来,写了《燕歌行》给我看。

我有感于征伐戍守的军投之事,因而作了这首诗与之唱和。

在本朝遥远的东北边关,硝烟弥漫,本朝大将辞别家乡,去扫荡残暴凶恶的敌人。

男子汉本来就看重,纵横驰骋上战场,天子又特别赏识给予荣光。

军队敲钲打鼓开往三海关,旌旗迎风招展,蜿蜒盘绕在碣石间。

边塞校尉的紧急文书,飞过浩瀚的大漠,敌人燃起的战火照亮了阴森的狼山。

边境之地,多么辽远;山川寂寞,荒无人烟。

敌骑猖狂,恣意侵犯;挟风裹雨,气势汹汹。

士兵们在前线拼杀,已经半死半生,将帅们在营帐中看美人歌舞。

秋天将尽的大漠上,边地的荒草一片枯萎;落日映照的孤城里,已经没有多少士兵可以作战。

深受皇帝的恩德礼遇,不把敌寇放在眼里;在关山拼搏死战,仍未能冲破敌军重重包围。

《燕歌行》高中语文

《燕歌行》高中语文
(2)诗歌每一次韵律的转换都带有内容、情感的变化,诵读时注意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诗歌序言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 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注释: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元戎:军事元帅。指张守珪,当时以辅国 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主持北边对契丹和奚族的军事。示:给……看。和:按照别 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作诗词,作为酬答。应和,唱和。如:陆龟蒙《奉和袭美抱 疾杜门见寄次韵》(2020全国卷I)。
同:两首诗都写了思妇的对征夫的思念, 借此表达思念的遥遥无期,都写出了普通百 姓生活的艰辛和对他们的同情。
异:曹诗表现的思想并不复杂,题材也 不算特别新鲜,但是曹丕作为统治阶级能对 普通百姓如此深刻同情,这是很可贵的;
而高诗则着重批判身居要职的将军狂妄 轻敌及其腐败的作风,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2.下面这两首边塞诗,都写了征人思乡的内容,所用的抒情方式有何相 同之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简要 说明。
创作背景
张守珪时任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主持北边第契丹的军事;史 载他曾隐所部将领的败状,而向朝廷妄奏有克捷之功。所以此诗含有 讽刺张守珪的意思,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
高适作此诗之前不久,曾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寻求报 效国家的机会。当时,那里正是唐朝与契丹对峙的前沿地区,形势紧 张,是用人之地。由于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适的愿望无法实 现,但他对边塞地区状况的了解却更具体、更透彻了。将帅不恤士卒, 指挥无能,欺君邀赏,高适对此感慨颇深,因写此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 王翰《凉州词》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宋) 陆游《书愤》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宋)范仲淹《渔家傲》
二、常见意象
人物: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
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 云、雨雪、风沙;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边塞壮丽的风光。 边塞开阔、高远,
让人心情振奋,顿 生满腔豪情。正是 这壮丽的河山,激 起戍边将士们拼死 杀敌、报效国家的 壮志豪情。常用的 意象有:月,山, 风,雪,大漠,烽 烟,骏马,红旗等。
2、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 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
龄 •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3、A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 (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

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
▪ 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
赞美之情)
▪ 2.对比: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
内容情感
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 内 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 容 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
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 壮志豪情。 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 英雄气概。 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 边塞风光。 情 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 感 两地情愁。 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 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 、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 喜悦。
器物: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 刀铩、刁斗、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地名:(胡 羌 羯 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 轮台 龟 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 阳关、凉州、楼兰。
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音乐:《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 即使同为唐诗,但也有较大不同。盛唐时期,即使是艰苦战 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上的基调,但其中已不免多少悲壮,多少感伤。
▪ 2.与个人际遇密切相关
▪ 边塞诗的主题丰富多彩,边塞诗风 格异彩纷呈,或豪放旷达,或雄壮悲 慨……除了时代使然,还有一个更重 要的原因,便是诗人自身。即使是同 一诗人,同一题材,也会因一时的际 遇、一时的情绪不同,而在主题、风 格上呈现迥然不同的特色。鉴赏诗歌 不可陷入定势思维。
常用技法
(1)修辞方面 :主要有夸 张、对比、 互文、用典 等。 (2)人物形象 的塑造方面 :常用侧面 烘托、动作 肖像描写、 细节描写等 手法。 (3)意境的营 造方面:常 用景物烘托 、虚实结合 等手法。
高考真题
1、(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4、送别友人时或惜别感伤, 或壮别感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高适
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 杂的,往往是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分析。
(15年全国卷)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就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 环境的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
总之,边塞诗词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 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
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 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 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四、艺术风格很不相同
有的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 李 白
——《塞下曲》 卢 纶 ——征人 怨 》柳中庸 ——《从军行 》王昌龄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天山雪后海风寒, 军中遍吹行路难。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边塞环境恶劣、 生活艰苦。以此 反衬将士们英勇 无畏的爱国主义 精神。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以及战争的艰苦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
五、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李益)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
成都尹、剑南节使,广德二
昂扬的斗志;第四局写
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 吐蕃军七万多人。
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 必胜的信心。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 么样的景象?有何寓意?
▪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 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 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
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 豪迈情怀。
3、B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 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南园》李贺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王昌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李 白
3、C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
诗。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案:①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 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 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 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步骤一) ② 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 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 步骤二) ③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步骤三)
▪ 4.用典: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 其它的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比 喻、夸张、渲染、烘托等等,如:
金戈铁马征战事 大漠秋风慷慨情
边塞征战诗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征战诗的常见意象、 情感、手法 ;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
一、边塞诗的产生
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 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 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 “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 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 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 个诗歌时代的一束奇葩。
有的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有的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有的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边塞诗的艺术风格也是异彩纷呈。 ▪ 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
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 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题材特征
内 涵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 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 为题材的诗。
①标题往往有“行”“军 ”“征人”“塞”“戍” 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 (黄沙、秋月、大漠、孤 城、边关、雨雪、风沙等 )、地理区域类(塞外、雁 门、玉门关、黄河、阴山 标 、楼兰、蓟北等)、战事 志 器具类(金鼓、旌旗、烽 火、羌笛、琵琶、战马等 )、乐曲类(《梅花落》《 折杨柳》《关山月》《阳 关三叠》《渭城曲》等) 、人物类(戍卒、将帅、 胡人、单于等)。
▪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 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 3.虚实结合: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