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 3古诗词三首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最新)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最新)
4.赏析诗词语言,体会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法的妙处,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
“明诗意,悟诗境”,引导学生想象三首诗词所描述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教学目标
1.会写“德”这个生字。
③你觉得诗中是怎样的一种“愁”呢?(思乡之愁,孤独之愁,一种前途渺茫之愁。)
预设: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候,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们也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2.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两首古诗,观赏插图,进入古诗情境。
3.课件出示《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齐读诗歌,理解诗题。
(“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经今属浙江省建德的一段江水。诗题合起来就是“在建德江留宿”的意思,结合课本插图,作者“宿”的地方是小船。“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西湖边;“醉书”是指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可见这首诗是作者于六月二十七日这天,饮酒微醉后,在西湖湖畔所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
导语: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游览了辽阔的大草原,欣赏了丁香独特的美,而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去古典诗词里欣赏一幅幅意境隽永的水墨画。我们将随同诗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去感受夜的静谧与原野的空旷,还将陪诗人苏轼共同经历一场夏日的暴雨,感受大自然的瞬息万变。同学们要充分调动想象力,这样才能入诗、入画,感受自然之美、诗歌之美。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类文阅读-3 古诗词三首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类文阅读-3 古诗词三首

类文阅读-3 古诗词三首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选自《唐诗三百首》)1.解释词语:
飞桥:尽日:
2.这首诗通过对幽美景色的描写和对的询问,抒写了作者一种向往,追求的心情。

3.翻译诗句。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4.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哪篇有名的古文?
【参考答案】
1.高桥。

整日。

2.桃花溪渔人世外桃源美好生活
3.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选自《唐诗三百首》)
1.这首诗的诗眼是。

2.诗句“潮落夜江斜月里”的“斜”字能否换成别的字?为什么?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愁
2.不能,“斜”字很形象地描绘出了天边残月西下的景象,暗喻了诗人的无限愁思。

3.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寂寞凄凉的思想感情。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好词好句。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包括《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和《江雪》三首古诗词。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登鹳雀楼》:全诗内容、诗意、背景及作者简介。

2.《望庐山瀑布》:全诗内容、诗意、背景及作者简介。

3.《江雪》:全诗内容、诗意、背景及作者简介。

二、教学目标1. 熟读三首古诗词,理解诗意,感受诗词的韵味。

2. 学习古诗词的写作手法,提高审美情趣。

3. 了解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三首古诗词的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古诗词的朗读技巧,学习古诗词的写作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三首古诗词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感受古诗词的韵味。

3. 讲解:分析三首古诗词的诗意、背景和作者简介。

4. 实践情景引入:以《登鹳雀楼》为例,让学生想象站在高楼上俯瞰远方,体会诗人的情感。

5. 例题讲解:以《望庐山瀑布》为例,讲解古诗词的写作手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古诗词,展示并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词三首》2. 板书内容:(1)三首古诗词的全文(2)诗意、背景和作者简介(3)古诗词的写作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分别以《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和《江雪》为题,仿写一首古诗词。

2. 答案:示例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示例2:《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示例3:《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上语文3课古诗词三首

六上语文3课古诗词三首

六上语文3课古诗词三首
以下是三首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
1.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王之涣写于唐代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人以登高望远的方式抒发他对壮丽的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追求真理的追求。

2.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李白写于唐代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人在夜晚独自思乡时,通过描绘月光下的场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代表作品。

诗人通过描绘农民的辛苦劳作和他们面临的困境,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平的愤慨。

同时也呼吁社会关注农人的困境。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1. 原文及翻译。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翻译过来就是: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2. 赏析。

- 你看啊,诗人孟浩然他这时候在外面漂泊呢。

“移舟泊烟渚”,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下就把那种在旅途中的感觉给写出来了。

“烟渚”这个词很妙啊,烟雾缭绕的小洲,感觉有点神秘又有点孤单。

然后“日暮客愁新”,太阳落山的时候,人就特别容易发愁。

为啥呢?你想啊,白天的时候可能还忙着赶路或者看风景,这太阳一落,周围暗下来了,自己又在外面漂泊,那种孤独感和思乡的愁绪就“蹭”地冒出来了。

- 再看“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哇,这景色描写绝了。

旷野那么广阔,天空好像都比树还低,给人一种特别空旷、压抑的感觉。

可是呢,江水清清的,月亮好像离人特别近。

这个月亮就像是诗人在孤独中的一个伙伴,它虽然不能说话,但是这种亲近感让诗人在愁闷中有了一点点慰藉。

1. 原文及翻译。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大致意思是:乌云上涌,就像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

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2. 赏析。

- 苏轼写这首诗的时候,那是把一场西湖的雨写得活灵活现的。

“黑云翻墨未遮山”,你看这黑云像墨汁一样翻滚着,可还没把山全遮住呢,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搞恶作剧,遮了一半留一半。

“白雨跳珠乱入船”,这白花花的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乱入船”啊,一点都不老实,噼里啪啦地往船里蹦跶,这画面感多强啊。

- 然后呢,“卷地风来忽吹散”,突然一阵大风刮过来,就像一个大力士,一下子就把这些乌云给吹跑了。

这变化可真快啊,前一秒还大雨倾盆呢,后一秒就“望湖楼下水如天”了。

湖水又变得像天空一样平静、清澈,就好像之前那场大雨从来没发生过似的。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精彩教案5篇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精彩教案5篇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精彩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1. 《登高》——唐代杜甫2. 《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3. 《山行》——唐代杜牧详细内容:1. 《登高》:了解诗的背景,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夜书所见》:分析诗中的景象,解读诗人的内心世界。

3. 《山行》:描绘山间景色,感悟诗人的豪情壮志。

二、教学目标1. 熟悉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景象、意境和情感。

2.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2. 教学重点: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解读诗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三首古诗词的背景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

2. 新课导入:(1)介绍诗人及诗作背景。

(2)引导学生朗读三首古诗词,感受诗的韵律美。

(3)逐句解读诗意,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

3. 例题讲解:(1)分析《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句意。

(2)解读《夜书所见》中的“夜深篱落一灯明,破帽遮颜过闹市”句意。

(3)讲解《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句意。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三首古诗词的理解。

(2)仿写一首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词三首》2. 板书内容:(1)登高:杜甫,景象描绘,意境感悟。

(2)夜书所见:叶绍翁,内心世界,意境解读。

(3)山行:杜牧,豪情壮志,自然美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三首古诗词,并背诵。

(2)结合所学,分析三首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写一篇鉴赏短文。

2. 答案:(1)熟读三首古诗词,并背诵。

(2)鉴赏短文示例:《登高》描绘了秋天登高所见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篇一】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古詩詞三首》課文原文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________注釋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省)的一段。

②[渚]水中間的小塊陸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________注釋①[望湖樓]又叫看經樓,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邊。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________注釋①[西江月]詞牌名。

②[夜行黃沙道中]詞題。

黃沙:黃沙嶺,在今江西省上饒市的西面。

③[別枝]橫斜突兀的樹枝。

④[茅店]用茅草蓋的小客舍。

⑤[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

⑥[見]同“現”。

【篇二】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一、作者簡介孟浩然,唐代詩人。

漢族,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

字浩然,存詩260多首,多為五言律詩。

風格以清曠沖淡為主,但沖淡中亦有壯逸之氣。

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

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曆城縣人。

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

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現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

二、生字組詞德dé(美德、德行、品德)鵲què(喜鵲、鵲橋、聲名鵲起)蟬chán(蟬聯、金蟬、蟬蛻)三、破音字宿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四、譯文1.《宿建德江》:把小船停靠在霧氣彌漫小洲邊,夕陽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优质课件(共170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优质课件(共170张PPT)

移舟泊烟渚,
这句诗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地点, 为下文的写景作铺垫。
日暮客愁新。
诗眼
“愁”字是全诗的诗眼。诗人的小船停靠在 烟雾迷蒙的小洲边,眼见又是日落黄昏时,诗人 触景生情,一段新的忧愁油然而生。
思考
“日暮客 愁新”中的 “新”字有什 么特殊的内涵?
一个“新”字,让人觉得原来诗人本 有无尽的旧愁,今日在此停泊,又生出更 浓的新愁。
景物: 小舟 烟雾 沙洲 日暮
空旷的原野。
亲近。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意:旷野无边无 际,远处天空比树木还 低;江水清澈,明月来 和人相亲相近。
景物: 旷野 低树
江水
明月
移舟泊烟渚
这一句诗有什么作用?
行船停靠在江中烟雾迷蒙 的小岛,不仅点了诗题,而且 点明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 为后面写景抒情做了准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牌名。
时间
[宋]辛弃疾
地点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豪 放派词人。在文学上,他与苏 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 称“济南二安”。作品有《清 平乐·村居》《青玉案》等。
默读诗词,读准字音。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què
chán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字面意义——月亮的倒影映在清澈的江水里,仿 佛与人接近。
情感意义——精神、情感上的接近。
诗人当时孤身在外,举目无亲,思乡之情油然而 生,而月亮虽然远在天边,却像朋友一样陪伴着他, 所以作者感觉它非常之近,这是一种情感上的亲近。
移舟泊烟渚
宿 建
所感
日暮客愁新
触景生情 寓情 情景
德 江
所见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词三首》图文解读+知识点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二、生字组词德dé(美德、德行、品德)鹊què(喜鹊、鹊桥、声名鹊起)蝉chán(蝉联、金蝉、蝉蜕)三、多音字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四、译文1.《宿建德江》: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介绍了三首名古诗词,包括《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登高》。

这三首诗歌内容简洁深刻、意蕴深远,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美感。

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第一首《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反映了一个人在夜晚中既孤独又清醒自得的心境。

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叙事流畅,森然大古的气氛烘托出了一个宁静、肃穆的夜晚。

知识点:叙事语言、押韵、意象描写。

第二首《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写了李白在庐山边远望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出了他对自然风光的深深感慨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在李白这个脍炙人口的古代文化符号背后,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有情有义、精神富足和不甘平庸的生命形态。

知识点:描写自然风光、表达情感、象征意义。

第三首《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人经过努力,爬上岗位,东望传说中的日出之所,在朝辞来时,暮去芦花深处。

这首诗通过自然山水的表现,表达了杜甫的壮志、追求和悲壮的人生感叹,展现了诗人宽阔的胸怀与坚定的信念。

知识点:表现主题、意境表达、比喻与象征。

总之,三首古诗词都通过自然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使我们认识到自然的美、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睿智。

课文让我们从诗歌中读懂了中国文化的独到之处,领略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启发我们关心环境、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不断探索和追寻人生意义。

此外,三首古诗词也让我们了解到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培养了学生观察、理解、表达的能力。

其中,押韵是古诗词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静夜思》中,李白运用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两组押韵的句子,不仅使古诗词的语言层次更加丰富,也有助于读者记忆和理解。

在古诗中,还有一些意象描写很有意思。

比如,杜甫“将军百战身名裂”中的“身名裂”是用身体来比喻名誉和地位的牺牲和损伤,富有深意。

这些修辞手法在学习诗歌时需要注意。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1.《登高》唐代杜甫2.《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辛弃疾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三首古诗词,提高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对古诗词的解析,使学生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创作背景。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把握古诗词的意境。

重点:掌握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学会鉴赏和分析古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和音乐,展示秋天的景色,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氛围,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 介绍诗人及创作背景。

(2) 逐句解析《登高》。

(3) 学生齐读《登高》,感受诗人的情感。

(4) 教师示范解析《夜书所见》。

(5) 学生自主解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 例题讲解:(1) 《登高》中的意象分析。

(2) 《夜书所见》中的修辞手法。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意境分析。

4. 随堂练习:(1) 学生仿写一首以秋天为主题的古诗词。

(2) 学生互相交流并修改作品。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诗人简介和创作背景。

2. 黑板右侧:三首古诗词的和重点词句。

3. 中间部分:诗词的解析和例题讲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背诵并默写《登高》。

(2) 分析《夜书所见》中的修辞手法。

2. 答案:(1) 背诵并默写答案略。

(2) 《夜书所见》中的修辞手法有拟人、对偶等。

(3) 短文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其他古诗词,进行积累。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移”、“渚”等5个二类生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朗读能力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淡的哀愁。

教学重点:通过品词赏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感悟,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了解孟浩然吗?(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资料)2、今天,我们又将学习孟浩然的一首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释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4、师小结:对,这首诗就是描写的作者在建德江边看到的景色。

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听老师吟诵这首古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1、闭眼,师配乐吟诵全诗。

2、整体感知: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谈,师相机在黑板上板画)3、自己读读吗?来,打开书,自己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生自读)4、生字都读准了吗?(开火车读带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男女生赛读)5、谁有勇气把整首诗读给咱们听听?(指名)三、明诗意,悟诗情1、整首诗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生质疑)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疑惑,现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看看你能解决哪个问题?(四人小组交流)3、反馈4、指导吟诵全诗(吟诵比赛)——相机指导背诵四、总结1、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诗中描写的情景。

2、师小结五、布置练习1、搜集有关孟浩然的其他诗歌2、为《宿建德江》配画。

板书设计: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篇2教学目的:1、认识5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在自学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3、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本原文+生字组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本原文+生字组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本原文+生字组词一、《古诗词三首》课本原文茅台蘸砚墨,灵感浸纸品。

洛阳纸质好,常用契约金。

秦川遥相望,风华同一程。

楼船弄海阔,月色入汉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二、生字组词1. 茅台(máo tái):茅台酒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因其出产地为茅台镇而得名。

2. 蘸(zhàn):把笔尖沾湿墨汁。

3. 砚墨(yàn mò):指用砚台和墨砚制成的墨汁。

4. 灵感(líng gǎn):指作品创作时获得的启发和思路。

5. 洛阳(luò yáng):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位于河南省。

6. 纸质(zhǐ zhì):指纸张的质量和性能。

7. 契约(qì yuē):指双方达成的书面合同。

8. 金(jīn):指贵重的金属材料。

9. 秦川(qín chuān):指秦岭和渭水流域的地区。

10. 遥相望(yáo xiāng wàng):远远相望。

11. 风华(fēng huá):指人物的才华和风采。

12. 楼船(lóu chuán):指豪华的船只。

13. 弄海阔(nòng hǎi kuò):驾驶船只在海上游弋畅快。

14. 月色(yuè sè):指月亮的光辉。

15. 汉宫(hàn gōng):指汉代帝王所居住的宫殿。

16. 野火(yě huǒ):指火灾在野外燃烧。

17. 烧不尽(shāo bù jìn):指火势无法彻底熄灭。

18. 春风(chūn fēng):春天的风。

19. 吹(chuī):风吹,指风吹动。

20. 生(shēng):重新生长。

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茅台蘸砚墨,灵感浸纸品。

洛阳纸质好,常用契约金。

秦川遥相望,风华同一程。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复习要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复习要点

第3课古诗词三首1.诗词概述:《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途经建德江时所作,刻画了秋江暮色,写出了诗人的羁旅之思;《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描述了西湖雨中奇景,将一场突然而至的夏雨写得十分生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在江西闲居时,晚间经过黄沙岭附近,看到月夜乡村景色写下的一首词,写出了乡村夏夜的宁静优美。

2.理解记忆: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渚:zhǔ,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大意: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大意: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

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

诗中的每一句都仿佛是一幅画,分别描绘了黑云、白雨、狂风、湖水等景物,加上“翻墨”“跳珠”等充满动态和新鲜感的表达,精准地描摹出了从阴到雨又到晴的过程变化,有声有色、构思巧妙而又信手写就、不着痕迹,令西湖盛夏时节暴雨骤来骤去的奇丽景色如在眼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xiàn)。

西江月: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词题。

别枝:横斜的树枝。

茅店:用茅草盖的旅社。

社林:社庙丛林。

社,社庙,土地庙。

见:xiàn,同“现”。

大意: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

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本原文+生字组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本原文+生字组词

宿建徳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派诗人王维并成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六月ニ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shì)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人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工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其词风格多样,以豪放派为主,雄浑豪迈之中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生字组词德(道德)(美德)(品德)(德行)(德高望重)鹊(喜鹊)(鹊桥)(声名鹊起)蝉(蝉鸣)(蝉蜕)(金蝉脱壳)。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________注释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省)的一段。

②[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________注释①[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________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夜行黄沙道中]词题。

黄沙:黄沙岭,在今江西省上饶市的西面。

③[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

④[茅店]用茅草盖的小客舍。

⑤[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⑥[见]同“现”。

【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

二、生字组词德dé(美德、德行、品德)鹊què(喜鹊、鹊桥、声名鹊起)蝉chán(蝉联、金蝉、蝉蜕)三、多音字宿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四、译文1.《宿建德江》: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

宿建德江宿建徳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字词解释: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②移:划动;移动。

③泊:停船靠岸。

④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⑤客:指诗人自己。

⑥旷:空阔远大⑦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⑧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亲近人。

诗词大意: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旁;日暮时;新的忧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天幕好像与树相连;江水清清;明月好像来亲近人。

精彩赏析: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虽然第二句中写到了“愁”;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

可见;这首诗在选材和使用表现手法上都十分有特色。

诗人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天地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全诗虽只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描写得淋漓尽致。

六月ニ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ニ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shì)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人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字词解释:①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

②醉书: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③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④遮:遮盖;遮挡。

⑤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⑥跳珠:跳动的水珠。

⑦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⑧忽:突然。

⑨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诗词大意: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它还没有遮挡住山。

白花花的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胡乱地跳入船中。

忽然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鸟云。

望湖楼下;水面像明净的蓝天;水天一色。

精彩赏析:这首诗主要写了西湖六月晴雨时的壮美景象。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一一黑云、白雨、大风、湖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来令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一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来去匆匆的阵雨;也到望湖楼头观赏了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通过描写夜宿江边沙洲,诗人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又写到旷野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表达了旅途中的忧愁及对故乡的思念,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意境。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诗中描绘了பைடு நூலகம்云翻滚、大雨倾盆的景象,又写到狂风卷地、雨过天晴,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骤雨急至又忽散的壮观场面。这两首古诗词都借助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感悟。通过学习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