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介入诊疗技术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一级手术一、一般动静脉造影术和其他部位插管造影术二、一般部位的经皮穿刺活检术三、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四、腹腔置管引流术五、中心静脉置管术六、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术七、各个部位脓肿、囊肿穿刺引流术八、经皮瘤内注药术九、经皮一般畸形血管硬化术十、经T型管取石术二级手术一、各部位肿瘤化疗灌注术二、输卵管再通术三、肺大疱及胸膜腔固化术四、经导管选择性动静脉血样采集术五、经皮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肿瘤术六、鼻泪管成形术七、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激光气化/臭氧注射术八、肝、肾囊肿硬化术九、透视下金属异物取出术三级手术一、经皮经肝食道胃底静脉栓塞术二、经皮穿刺胆汁引流术三、脾动脉栓塞术四、宫外孕介入治疗术五、经皮胃造瘘术六、精索静脉/卵巢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术七、外周动脉/静脉栓塞术八、颈外动脉分支栓塞/化疗术九、经皮椎体成形/椎体后凸成形术(除外上段胸椎和颈椎)十、心血管内异物取出术十一、特殊部位经皮穿刺活检术(纵膈十二、经皮穿刺肿瘤物理消融术(射频十三、肿瘤栓塞术十四、经皮肾造瘘术/胰腺等)/微波/激光/冷冻)四级手术一、颅面部血管疾病的无水酒精/硬化剂治疗术二、经皮颈椎间盘切吸/激光气化/臭氧注射术三、气管支气管支架植入术四、上段胸椎和颈椎经皮椎体成形/椎体后凸成形术五、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六、头颈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七、颅面部高血循病变的辅助性介入栓塞术八、胆道支架植入术九、消化道支架植入术十、经皮血管药盒置入术十一、泌尿系支架置入术十二、各部位肿瘤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头颈部除外)十三、肿瘤相关的血管支架植入术十四、其他准予临床应用的新技术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一级手术一、主动脉造影术二、四肢动脉造影术三、腹腔干、肝、脾动脉造影术四、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术五、肾动脉造影术六、间接性门静脉造影术七、上、下腔静脉造影术八、四肢静脉造影术九、肝、肾静脉造影术二级手术一、透视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二、颈、椎动脉造影术三、肺动脉造影术四、选择性脏器动脉造影术及药物灌注五、经皮体表一般畸形血管硬化术六、透析瘘管再通术三级手术一、经皮经肝(脾)门静脉、肝静脉造影术二、肺动脉经导管溶栓术、血栓清除术三、主动脉、四肢动脉经导管溶栓术、血栓清除术四、除脑、心脏外的脏器动脉经导管溶栓术、血栓清除术五、四肢动脉血管成形术六、肾动脉(含其他内脏动脉)血管扩张成形术七、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止血为目的)八、除颅内血管、心脏冠状血管、主动脉外的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栓塞、腔内修复术九、脾、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消除功能为目的)十、肢体动静脉瘘栓塞、腔内修复术十一、除脑、心脏外的脏器动静脉瘘栓塞、腔内修复术十二、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取出术十三、肾、肝移植术后血管吻合口狭窄血管扩张成形术十四、血管内异物取出术十五、腔静脉、四肢静脉经导管溶栓术、血栓清除术十六、除脑、心脏外的脏器静脉导管溶栓术、血栓清除术十七、四肢静脉血管扩张成形术十八、除脑、心脏外的脏器静脉血管扩张成形术十九、下肢浅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射频消融术、硬化术二十、除颅内血管、心脏冠状血管、肺动脉、支气管动脉外的动脉栓塞术(止血为目的)二十一、精索、卵巢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术二十二、盆腔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术四级手术一、颈动脉血管成型、支架植入术二、椎动脉血管成型、支架植入术三、颅面部血管瘤硬化、栓塞术四、颈外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栓塞术五、主动脉成形术六、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七、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八、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九、布-加综合征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十、动、静脉药盒植入术十一、肢体动脉斑块旋切术、超声消融术十二、其他准予临床应用的新技术。
放射科介入诊疗技术人员准入要求

放射科介入诊疗技术人员准入要求(一)综合介入诊疗医师1.通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定期进行放射科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接受辐射剂量检测。
2.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或与开展的综合介人诊疗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3.有3年以上综合介人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4.经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5.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师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有5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经卫生计生委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专业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1.通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定期进行放射科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接受辐射剂量检测。
2.技师需具备DSA技师上岗证。
3.经过相关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医师1.通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定期进行放射科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接受辐射剂量检测。
2.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或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
3.有3年以上内科、外科或者放射介人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4.经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外周血管介人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5.开展三级以上外周血管介人诊疗手术的医师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有5年以上内科、外科或者放射介人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经卫生计生委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四)神经血管介入医师1.通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定期进行放射科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接受辐射剂量检测。
2.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内科或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
3.有3年以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或者放射介人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介入医师资质授权及分级管理

医院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与流程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
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断和治疗的技术。
为了确保介入诊疗操作的安全和质量,明确各级医师操作权限,根据《综合介入技术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一、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一)、综合介入诊疗医师.1。
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或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
有3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师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有5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经卫生部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二)、专业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经过相关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拟从事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
拟从事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12个月的系统培训.二、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流程申请者向所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介入诊疗资质授权申报表》,由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其进行考核,做出综合评价,报医务部审核,经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审,分管副院长审批.附件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一级手术1。
一般动静脉造影术和其它部位插管造影术2。
一般部位的经皮穿刺活检术3。
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4. 胸、腹腔置管引流术5。
中心静脉置管术6. 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术7. 各个部位脓肿、囊肿穿刺引流术8. 经皮瘤内注药术9。
经皮一般畸形血管硬化术10。
综合医院微创介入中心诊疗技术清单

31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栓塞 术
32 脑血管造影
肾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
39.5002
腹主动脉导管溶栓、上肢动 脉导管溶栓、下肢动脉溶栓
99.1000×006、 99.1000×009、 99.1001
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术
39.7904
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39.5000×031
颈动脉支架经皮置入术
0.6300
综合医院微创介入中心诊疗技术清单
项目 序号
诊疗技术名称
手术操作名称
1
经皮经肝食道胃底静脉 栓塞术
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
手术操作编码范围 (国家临床版3.0)
44.44000×001
管支架植入术 气管支架置入
96.0500×001
3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 术(TIPS)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吻合 术
五、静 脉血栓 形成的 介入术
20
腔静脉、四肢静脉溶栓 术
下肢静脉导管溶栓
55.0300×005 52.1100×001 50.2302 92.2703 92.2706 92.2700×002 39.5000×026 99.1000×011
五项、目静 序号
诊疗技术名称
脉血栓 形成的
21
经皮经肝(脾)门静脉 、肝静脉造影术
胰腺穿刺活检术
经皮穿刺肿瘤物理消融
四、CT/ 15 术(射频/微波/激光/冷 肝病损射频消融术
超声引
冻)
导下穿 16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食管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刺活检
及治疗 17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肺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各部位肿瘤的放射性粒 18 子植入术(头颈部除 放射性粒子植入放射治疗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草案)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推广介入放射学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适用于医疗行政部门对本专业的管理。
本规范所称的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外神经介入和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以下简称介入手术),主要为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治疗的介入技术。
非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是在医学影像学设备引导下,运用介入器具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进入人体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系列技术;肿瘤介入诊疗学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通过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实施诊断和治疗的一系列技术。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非血管性疾病、良恶性肿瘤、及其它各系统疾病的介入治疗等。
以抢救生命为目的的急诊介入手术和不宜转诊的患者另行规定。
一、对医疗机构基本要求拟开展介入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一)二级医院(二)医疗机构开展的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条件相适应。
(三)所开展的介入诊疗项目和治疗的病种需要有收治该类疾病的相应其它临床科室。
(四)影像科或介入(放射)科,开展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应有独立的介入病房,床位10张以上,(五)非影像(介入科)临床各科开展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应有总专科病床100张,其中独立的介入病房床位10张以上。
(六)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放射科(影像科)、介入科或与诊疗项目相应的临床诊疗科室(七)能够满足介入手术临床工作要求,配备有数字减影功能的血管造影机、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介入手术室要有各种相应的手术以及应急救治设备。
(八)介入手术室应符合卫生主管部门的放射防护要求和无菌操作条件,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有单独的洗手区域。
(九)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及医用冰箱,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十)有至少2名具备介入诊疗技术临床能力和资质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介入诊疗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
一级手术
一、一般动静脉造影术和其他部位插管造影术
二、一般部位的经皮穿刺活检术
三、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
四、腹腔置管引流术
五、中心静脉置管术
六、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术
六、精索静脉/卵巢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术
七、外周动脉/静脉栓塞术
八、颈外动脉分支栓塞/化疗术
九、经皮椎体成形/椎体后凸成形术(除外上段胸椎和颈椎)
十、心血管内异物取出术
十一、特殊部位经皮穿刺活检术(纵膈/胰腺等)
十二、经皮穿刺肿瘤物理消融术(射频/微波/激光/冷冻)
十三、肿瘤栓塞术
十、动、静脉药盒植入术
十一、肢体动脉斑块旋切术、超声消融术十二、其他准予临床应用的新技术。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为规范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
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为四级(见附件)。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和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介入手术室(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有单独的更衣洗手区域。
2.配备有数字减影功能的血管造影机,配备心电监护。
3.具备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四)有经过正规培训、具备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综合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医疗机构基本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三级医院,有独立的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20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1000例,综合介入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二级医院,有相对固定的医学影像科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15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800例,综合介入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心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神经血管、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目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2)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13)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22)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33)附件1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为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儿科专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所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途径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1.心血管内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内科专业科室的技术标准。
2.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2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专业技术标准。
3.介入手术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符合心血管介入诊疗功能要求的心血管造影机,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设备。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相应的器械耗材和药品的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6)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应配备符合相应手术要求的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重症监护室。
2021年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规范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欧阳光明(2021.03.07)2012.7为规范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
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为四级(见附件)。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和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介入手术室(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有单独的更衣洗手区域。
2.配备有数字减影功能的血管造影机,配备心电监护。
3.具备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四)有经过正规培训、具备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综合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医疗机构基本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三级医院,有独立的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20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1000例,综合介入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二级医院,有相对固定的医学影像科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15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800例,综合介入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心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神经血管、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目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2)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13)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22)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33)附件1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为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儿科专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所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途径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1.心血管内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内科专业科室的技术标准。
2.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2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专业技术标准。
3.介入手术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符合心血管介入诊疗功能要求的心血管造影机,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设备。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相应的器械耗材和药品的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6)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应配备符合相应手术要求的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重症监护室。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一级手术1. 一般动静脉造影术和其它部位插管造影术2. 一般部位的经皮穿刺活检术3. 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4. 胸、腹腔置管引流术5. 中心静脉置管术6. 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术7. 各个部位脓肿、囊肿穿刺引流术8. 经皮瘤内注药术9. 经皮一般畸形血管硬化术10.透视下金属异物取出术11.经皮穿刺或经T型管取石术二级手术1.各部位肿瘤化疗灌注及栓塞术〔颅脑除外〕2.输卵管再通术3.肺大疱及胸膜腔固化术4.经皮肾造瘘术5.消化道支架植入术6.肾上腺动静脉造影术7.经皮注射无水酒精医治肿瘤手术8.鼻泪管成形术9.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激光气化/臭氧注射术10. 肝、肾囊肿消融术11. 经皮穿刺肿瘤热消融术〔射频/微波/激光消融〕12. 经皮穿刺肿瘤冷消融术〔氩氦冷冻术〕13. 经皮胃造瘘术三级手术1.经皮经肝食道胃底静脉栓塞术2.经皮肝胆管内外支架术3.脾动脉栓塞术4. 宫外孕介入医治术5. 肿瘤相关的血管支架植入术6.精索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术7.泌尿系支架置入术8. 除神经系统以外的外周动脉/静脉栓塞术9.颈外动脉分支栓塞/化疗术10.经皮椎体成形/椎体后凸成形术(除外上段胸椎和颈椎)11. 心血管内异物取出术12. 各部位肿瘤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头颈部除外〕13. 经皮血管药盒置入术四级手术1. 颅面部血管疾病的无水酒精/硬化剂医治术2. 经皮颈椎间盘切吸/激光气化/臭氧注射术3. 气管支气管支架植入术4. 上段胸椎和颈椎经皮椎体成形/椎体后凸成形术5.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6. 头颈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7. 颅面部高血循病变的辅助性介入栓塞术8. 其它准予临床应用的新技术。
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沂南县人民医院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为规范我院介入医学科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开展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一、医院及相关科室的基本要求(一)医院开展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有卫生厅核准登记的介入放射学的诊疗科目,有血管造影室和重症监护室.1。
介入医学科。
开展介入医学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25张。
2。
血管造影室.(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800mA,120KV以上的心血管造影机,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3)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血氧检测仪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4)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5)配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有创压力监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呼吸机。
3。
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III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10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综合介入诊疗专业需要.(2)有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能够进行心电图、血压和血氧等项目监测.(3)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
(4)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具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4。
其他辅助科室和设备。
(1)医学影像科能够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诊断设备进行常规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
(2)有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三)有至少2名具有综合介入诊疗技术资质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综合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医务人员基本要求(一)介入诊疗医师.1。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草案)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推广介入放射学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适用于医疗行政部门对本专业的管理。
本规范所称的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外神经介入和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以下简称介入手术),主要为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治疗的介入技术。
非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是在医学影像学设备引导下,运用介入器具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进入人体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系列技术;肿瘤介入诊疗学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通过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实施诊断和治疗的一系列技术。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非血管性疾病、良恶性肿瘤、及其它各系统疾病的介入治疗等。
以抢救生命为目的的急诊介入手术和不宜转诊的患者另行规定。
一、对医疗机构基本要求拟开展介入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一)二级医院(二)医疗机构开展的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条件相适应。
(三)所开展的介入诊疗项目和治疗的病种需要有收治该类疾病的相应其它临床科室。
(四)影像科或介入(放射)科,开展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应有独立的介入病房,床位10张以上,(五)非影像(介入科)临床各科开展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应有总专科病床100张,其中独立的介入病房床位10张以上。
(六)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放射科(影像科)、介入科或与诊疗项目相应的临床诊疗科室 (七)能够满足介入手术临床工作要求,配备有数字减影功能的血管造影机、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介入手术室要有各种相应的手术以及应急救治设备。
(八) 介入手术室应符合卫生主管部门的放射防护要求和无菌操作条件,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有单独的洗手区域。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操作规范(2023年版)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操作规范(2023年版)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操作规范(2023年版)1. 引言本操作规范旨在规范和指导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利益,提高医疗质量。
2. 术语与定义2.1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指结合多种介入技术手段和设备,通过介入操作在患者体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
2.2 临床应用:指将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包括必要的医学诊断与治疗过程。
3. 操作规范3.1 基本操作准则3.1.1 医疗人员需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知识,熟悉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1.2 在进行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前,医疗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及时沟通,确保患者理解并同意操作过程。
3.1.3 操作过程中,医疗人员应严格遵守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3.2 设备与材料管理3.2.1 所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3.2.2 设备和材料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和临床指南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3 操作步骤3.3.1 在进行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3.3.2 在操作过程中,医疗人员应准确、规范地执行操作步骤,避免操作失误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3.3.3 在操作完成后,医疗人员应及时记录操作过程和相关结果,并向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和指导。
4. 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4.1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
4.2 针对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的操作,应设立专门的质控小组负责监督和管理。
4.3 医疗机构应及时处理和报告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操作中的意外事件和不良反应。
5. 术后护理和随访5.1 在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操作后,医疗人员应及时进行术后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病情、处理并发症和配合康复措施等。
5.2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病例追踪和随访制度,及时掌握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综合介入技术论证会议记录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综合介入技术论证会议记录时间:2024 年3月18日人员:xxx………………地点:行政楼502会议室主持人:医务科长一、会议目的医院拟备案的综合介入诊疗技术进行专家审核。
二、项目负责人发言综合介入我院开展较早,2018年综合介入在市卫健委备案。
大家都知道介入治疗是介于内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经和外科、内科一道成为三大支柱性学科。
简单来讲介入治疗就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 2-3mm 的微小通道,或直接经过原有腔道,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对病灶进行治疗微创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特色简便、安全、有效、微创、发症少。
我院介入科主要以人体各部位良恶性肿瘤介入诊疗、消化道梗阻介入治疗及妇科多种疾病介入治疗为主,能独立完成肝恶性肿瘤介入栓塞,脾功能亢进介入栓塞,胆道梗阻介入引流及子宫动脉栓塞术。
我们医院也具备开展综合介入手术条件,介入手术室条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防护级别达标。
配有美国GE公司DSA 机,高压注射器,血管内超声机,以及型号齐全的各种介入治疗耗材,除心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外,综合介入治疗病患累计 500 余人次,拥有副高级专业人员3名,积极开展介入治疗新技术、新项目,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
例如特色诊疗技术:肝癌灌注化疗及介入栓塞术、脾功能亢进介入栓塞术、肝血管瘤介入栓塞术、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子宫动脉栓塞术。
此外,我院各级领导一向比较关注并重视介入科发展,大力支持介入人才培养,派专人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深造介入诊疗技术,并建设了设施完善的介入手术室,配备有先进的德国西门子螺旋 CT,核磁共振及功能齐全的彩超机。
介入科目前副主任医师3名,主管护师2名,护士1名,由经三级甲等医院正规进修并顺利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专业医师进行手术,关杰医师负责介入科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并负责各种CT定位下诊疗操作,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进修医学影像,全国肿瘤微波消融技术培训班学习;张建医师擅长彩超定位下各种肿块穿刺定性,囊肿引流及胆道引流术,2022 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进修学习;黄冰医师具有丰富血管造影及多种肿瘤栓塞术经验。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一级手术一、一般动静脉造影术和其他部位插管造影术二、一般部位的经皮穿刺活检术三、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四、腹腔置管引流术五、中心静脉置管术六、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术七、各个部位脓肿、囊肿穿刺引流术八、经皮瘤内注药术九、经皮一般畸形血管硬化术十、经T型管取石术二级手术一、各部位肿瘤化疗灌注术二、输卵管再通术三、肺大疱及胸膜腔固化术四、经导管选择性动静脉血样采集术五、经皮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肿瘤术六、鼻泪管成形术七、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激光气化/臭氧注射术八、肝、肾囊肿硬化术九、透视下金属异物取出术三级手术一、经皮经肝食道胃底静脉栓塞术二、经皮穿刺胆汁引流术三、脾动脉栓塞术四、宫外孕介入治疗术五、经皮胃造瘘术六、精索静脉/卵巢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术七、外周动脉/静脉栓塞术八、颈外动脉分支栓塞/化疗术九、经皮椎体成形/椎体后凸成形术(除外上段胸椎和颈椎)十、心血管内异物取出术十一、特殊部位经皮穿刺活检术(纵膈/胰腺等)十二、经皮穿刺肿瘤物理消融术(射频/微波/激光/冷冻)十三、肿瘤栓塞术十四、经皮肾造瘘术四级手术一、颅面部血管疾病的无水酒精/硬化剂治疗术二、经皮颈椎间盘切吸/激光气化/臭氧注射术三、气管支气管支架植入术四、上段胸椎和颈椎经皮椎体成形/椎体后凸成形术五、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六、头颈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七、颅面部高血循病变的辅助性介入栓塞术八、胆道支架植入术九、消化道支架植入术十、经皮血管药盒置入术十一、泌尿系支架置入术十二、各部位肿瘤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头颈部除外)十三、肿瘤相关的血管支架植入术十四、其他准予临床应用的新技术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一级手术一、主动脉造影术二、四肢动脉造影术三、腹腔干、肝、脾动脉造影术四、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术五、肾动脉造影术六、间接性门静脉造影术七、上、下腔静脉造影术八、四肢静脉造影术九、肝、肾静脉造影术二级手术一、透视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二、颈、椎动脉造影术三、肺动脉造影术四、选择性脏器动脉造影术及药物灌注五、经皮体表一般畸形血管硬化术六、透析瘘管再通术三级手术一、经皮经肝(脾)门静脉、肝静脉造影术二、肺动脉经导管溶栓术、血栓清除术三、主动脉、四肢动脉经导管溶栓术、血栓清除术四、除脑、心脏外的脏器动脉经导管溶栓术、血栓清除术五、四肢动脉血管成形术六、肾动脉(含其他内脏动脉)血管扩张成形术七、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止血为目的)八、除颅内血管、心脏冠状血管、主动脉外的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栓塞、腔内修复术九、脾、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消除功能为目的)十、肢体动静脉瘘栓塞、腔内修复术十一、除脑、心脏外的脏器动静脉瘘栓塞、腔内修复术十二、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取出术十三、肾、肝移植术后血管吻合口狭窄血管扩张成形术十四、血管内异物取出术十五、腔静脉、四肢静脉经导管溶栓术、血栓清除术十六、除脑、心脏外的脏器静脉导管溶栓术、血栓清除术十七、四肢静脉血管扩张成形术十八、除脑、心脏外的脏器静脉血管扩张成形术十九、下肢浅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射频消融术、硬化术二十、除颅内血管、心脏冠状血管、肺动脉、支气管动脉外的动脉栓塞术(止血为目的)二十一、精索、卵巢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术二十二、盆腔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术四级手术一、颈动脉血管成型、支架植入术二、椎动脉血管成型、支架植入术三、颅面部血管瘤硬化、栓塞术四、颈外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栓塞术五、主动脉成形术六、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七、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八、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九、布-加综合征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十、动、静脉药盒植入术十一、肢体动脉斑块旋切术、超声消融术十二、其他准予临床应用的新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每年与介入诊疗操作相关的医疗事故? 18.病例是否随访?有无随访记录?
重症监护室填写 1.是否达到Ⅲ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 2.科室病床数量? 3.是否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 4.有无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 5.多功能监护仪有进行心电图、血压和血氧等项目监测功能? 6.能否开展有创颅压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 7.有无院内安全转运重症患者的措施和设备 8.有无具备经过专业培训的、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4.宫外孕介入治疗术
5.经皮胃造瘘术
6.精索静脉/卵巢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术
7.外周动脉/静脉栓塞术
8.颈外动脉分支栓塞/化疗术
9.经皮椎体成形/椎体后凸成形术(除外上段胸椎和颈椎)
10.心血管内异物取出术
11.特殊部位经皮穿刺活检术(纵膈/胰腺等) 12.经皮穿刺肿瘤物理消融术(射频/微波/激光/冷冻)
13.肿瘤栓塞术
14.经皮肾造瘘术
四级手术 1.颅面部血管疾病的无水酒精/硬化剂治疗术
2.经皮颈椎间盘切吸/激光气化/臭氧注射术
3.气管支气管支架植入术
4.上段胸椎和颈椎经皮椎体成形/椎体后凸成形术
5.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6.头颈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7.颅面部高血循病变的辅助性介入栓塞术
介入手术室、介入科(和或造影室)填写 1.是否符合放射防护条件? 2.是否符合无菌操作条件? 3.有无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 4.有无单独的更衣洗手区域? 5.有无数字减影功能的血管造影机?血管造影机有无“路图”功能? 6.是否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有无心电监护? 7.有无导丝、导管、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 8.有无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9.有无经过正规培训、具备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 有几人? 10.有无经过综合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 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有几人? 11.是否开展综合介入诊疗5年以上? 12.5年内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有多少例?三级手术以上的有多少 例? 13.每年三级手术以上的有多少例? 14.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水平在本地区是否处于领先地位? 15.每年与介入诊疗操作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16.每年与介入诊疗操作相关死亡率?
开展以上手术的医师、护士的姓名,职称,工作年限,有无经过介入诊疗相
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的时间地点,《医师执业证书》,《专业技术资格
证书》,《培训证书》的扫描件或复印件。
以
上内容请交医务科或通过OA发送。
注:请涉及到以上内容的科室、人员收到表格后抓紧填写,尽快送医务部,谢谢。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
一级手术
5年内 手术例数 死亡例数 并发症例数
1.一般动静脉造影术和其他部位插管造影术
2.一般部位的经皮穿刺活检术
3.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
4.腹腔置管引流术
5.中心静脉置管术
6.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术
7.各个部位脓肿、囊肿穿刺引流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经皮瘤内注药术
9.经皮一般畸形血管硬化术
10.经T型管取石术
8.胆道支架植入术
9.消化道支架植入术
10.经皮血管药盒置入术
11.泌尿系支架置入术
12.各部位肿瘤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头颈部除外)
13.肿瘤相关的血管支架植入术
14.其他准予临床应用的新技术
本文所指的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 介入以外的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 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 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 瘤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和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 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
二级手术
1.各部位肿瘤化疗灌注术
2.输卵管再通术
3.肺大疱及胸膜腔固化术
4.经导管选择性动静脉血样采集术
5.经皮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肿瘤术
6.鼻泪管成形术
7.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激光气化/臭氧注射术
8.肝、肾囊肿硬化术
9.透视下金属异物取出术
三级手术
1.经皮经肝食道胃底静脉栓塞术
2.经皮穿刺胆汁引流术
3.脾动脉栓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