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大纲-药物分类

合集下载

药理学中的药物分类

药理学中的药物分类

药理学中的药物分类
在药理学中,药物可以根据其作用机理、来源及化学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

根据作用机理分类
按作用部位分类
药物可以按照其作用部位进行分类,例如:
-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镇痛剂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 心血管系统作用药物:如降压药、心脏药等。

- 消化系统作用药物:如胃肠病用药、泻药、胆石症用药等。

按作用方式分类
药物可以按照其作用方式进行分类,例如:
- 拮抗剂:阻止生物体内某个物质的作用,如受体拮抗剂。

- 激动剂:能够增强生物体内某个物质的作用,如受体激动剂。

- 酶抑制剂:阻止某些重要酶的活性,如靶向药物。

根据来源分类
药物可以按照其来源进行分类,例如:
- 人工合成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类、西咪替丁等。

- 天然药物:如马钱子碱、数字is等,这些化合物在植物或动
物体内自然存在。

- 半合成药物:如阿司匹林、氯霉素等,这些药物在天然物质
基础上,进行人工化学合成得到。

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药物可以按照其化学结构进行分类,例如:
- 萘类药物:包括磺胺类、氯霉素等。

- 嘌呤类药物:如咖啡因、茶碱等。

- 对氨基苯酰胺类药物:如吩噻嗪、利尿药等。

总的来说,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药物,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疾病。

当然,药物也存在着副作用,我们需要根据药物的不同分类,在应用药物时注意潜在的风险。

第九版药理学教学大纲

第九版药理学教学大纲

第九版药理学教学大纲第九版药理学教学大纲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规律。

药理学的教学大纲是指为了培养学生对药物的作用、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而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方针。

第九版药理学教学大纲是在前几个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完善的版本。

它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内容:1. 药物的分类和命名:药物的分类是药理学教学的基础,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第九版药理学教学大纲详细介绍了药物的分类原则和不同类药物的特点,并对药物命名的原则进行了解释。

2.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药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九版药理学教学大纲对不同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释。

例如,对于抗生素类药物,教学大纲详细介绍了它们的抗菌机制和临床应用。

3. 药物代谢和排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是影响药物作用和药物副作用的重要因素。

第九版药理学教学大纲对药物代谢和排泄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介绍了不同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排泄途径。

4.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同时存在时,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这些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药物的安全性。

第九版药理学教学大纲对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供了一些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的例子。

5. 药物的临床应用:药理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临床药物的合理应用。

第九版药理学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中注重了药物的临床应用,包括不同类药物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总的来说,第九版药理学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更加系统和全面。

它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同时,它也注重将药理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对药物的合理应用能力的培养。

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它对于医学和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药理学药物基本分类

药理学药物基本分类

药理学药物基本分类1麻醉药A全身: 吸入性乙醚;氟烷静脉性:盐酸氯胺酮;丙泊酚;羟丁酸钠B局部 1.对氨基苯甲酸脂类:盐酸普鲁卡因2.酰胺类: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盐酸甲哌卡因3.氨基酮醚类、盐酸达克罗宁2. 镇静催眠药1.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s 苯巴比妥2.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s地西泮3.其它类药物:醛类:水合氯醛酰胺类:甲乙哌酮、导眠能、安眠酮、美索巴莫、甲丙氨酯咪唑并吡啶类:吡唑坦、扎来普隆;褪黑素Melatonin:内源性促睡眠物质3.抗癫痫药巴比妥类:苯巴比妥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丁二酰亚胺类:乙琥胺苯二氮卓类:地西泮苯并氮杂卓类:卡马西平脂肪羧酸类:丙戊酸钠4.抗精神失常药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s(抗精神分裂症药Antischizophrenic drugs)吩噻嗪类:盐酸氯丙嗪;奋乃静Perphenazine硫杂蒽类(噻吨类):氟哌噻吨丁酰苯类:哌替啶其它类:二苯并氮杂卓类:丙咪嗪,氯米帕明二苯并环庚二烯类:阿米替林、多虑平苯酰胺类:舒必利、瑞莫必利;氯氮平、氯噻平、马普替林抗焦虑药Antianxiety drugs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 drugs抗燥狂药Antimanic drugs 以苯并二氮杂卓类为首选:利眠宁;安定;奥沙西泮;阿普唑仑三环类(TCAs):丙米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四环类(HCA) :马普替林、米安色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异丙烟肼、托洛沙酮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氯伏沙明5.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A解热镇痛药:水杨酸类:阿司匹林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吡唑酮类:安乃近B非甾体抗炎药:3,5吡唑烷二酮类:保泰松芬那酸(邻氨基苯甲酸)类: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舒林酸芳基烷酸类:布洛芬、酮洛芬、吡洛芬奈普生、双氯芬酸钠、芬布芬、1,2苯并噻嗪类:吡罗昔康COX-2抑制剂NO-释放型非甾体抗炎药C抗痛风药:镇痛消炎类药物:秋水仙碱、吲哚美辛、保太松类、布洛芬类、炎痛喜康、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等)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别嘌呤醇促进肾脏排泄尿酸的药物:丙磺舒、苯溴酮、苯磺唑酮6.镇痛药吗啡及其衍生物: 吗啡合成镇痛药: 吗啡烃类:右美沙芬苯吗喃类:喷他佐辛苯基哌啶类:盐酸哌替啶氨基酮类:美沙酮其它合成镇痛药:盐酸哌替;枸橼酸芬太尼) 7.胆碱能神经系统药物A拟胆碱药:1.胆碱受体激动剂:氯贝胆碱;2.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逆:溴新斯的明;毒扁豆碱不可逆:有机磷3.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B抗胆碱药:1、M胆碱受体拮抗剂(1)茄科生物碱类胆碱受体拮抗剂: 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柳碱(2)合成M胆碱受体拮抗剂:溴丙胺太林、哌仑西平2、N1胆碱受体拮抗剂(神经节阻断剂)3、N2胆碱受体拮抗剂(神经肌肉阻断剂)(1)外周肌松药: a.去极化型: 氯琥珀胆碱 b.非去极化型: 右旋氯筒箭毒碱 c.去极化和非去极化双重作用:溴己氨胆碱(2)中枢肌松药: 氯唑沙宗8.肾上腺素能药物A肾上腺素能激动剂α和β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麻黄碱α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β1受体激动剂;盐酸多巴酚丁胺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B肾上腺素能拮抗剂α受体拮抗剂非选择性的α受体阻断剂:妥拉唑林(Tonlazoline)酚妥拉明(Phentolamine)α1受体阻断剂:盐酸哌唑嗪(Prazosin)α2受体阻断剂:β受体拮抗剂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β1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非典型的β受体拮抗剂:拉贝洛尔9. 心血管药物第一节降血脂药烟酸类:5-氟烟酸苯氧乙酸酯类:氯贝丁酯;吉非罗齐;菲诺贝特;双贝特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第二节抗心绞痛药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硝普钠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维拉岶米、地尔硫卓、氟桂利嗪β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噻吗洛尔第三节抗心律失常药:I类:钠通道阻滞剂,IA:普鲁卡因胺IB,盐酸美西律IC:普鲁帕酮II类:b-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同上)III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物(钾通道阻滞药) 盐酸胺碘酮IV类: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维拉岶米、地尔硫卓;氟桂利嗪(同上)第四节抗高血压药:I. 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系统的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甲基多巴、可乐定、莫索尼定、利美尼定作用于神经末梢的药物:利血平、胍乙啶、胍那佐定、胍那决尔β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同上)II. 作用于钙离子通道的药物:硝苯地平、维拉岶米、地尔硫卓;氟桂利嗪(同上)III. 扩张血管药物:肼屈嗪(hydralazine)双肼屈嗪(dihydralazine)米诺地尔(minoxidil)吡那地尔(pinacidilIV.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氯沙坦(losartan)依普沙坦(eprosartan )缬沙坦(valsartan,代文)伊贝沙坦(irbesartan)V.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enalapril)赖诺普利(lisinopril)阿拉普利(alacepril)培朵普利(perindopril)福辛普利(fosinopril)卡托普利Captopril 第五节强心药:强心苷类:地高辛、洋地黄毒苷毒毛甙、铃兰毒苷非苷类强心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力农拟交感按类:多巴酚丁胺10.中枢兴奋药和利尿药第一节中枢兴奋药生物碱类:咖啡因、茶碱、可可豆碱酰胺类衍生物:尼可刹米、克罗丙胺、匹莫林、吡拉西坦、奥拉西坦、茴拉西坦苯乙胺:苯丙胺、盐酸哌甲酯、盐酸哌苯甲醇其他类:盐酸甲氯芬酯第二节利尿药渗透性利尿药:甘露醇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Na+- K+-2Cl-同向转运抑制剂:呋噻米;布美他尼、依他尼酸Na+-Cl-同向转运抑制剂:氢氯噻嗪、氯噻酮肾小管上皮Na+通道抑制剂:阿米洛利、氨苯蝶啶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11.降血糖药第一节胰岛素速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短效胰岛素:胰岛素、中性胰岛素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胰岛素;珠蛋白锌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精蛋白胰岛素;慢胰岛素锌混悬液第二节口服降血糖药A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第一代: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醋酸己脲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第三代口服降糖药:格列美脲B胰岛素增敏剂非磺酰脲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噻唑烷二酮: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双胍类:二甲双胍C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12.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第一节抗过敏药(H1受体拮抗剂)氨基醚类:苯海拉明及其衍生物、卡比沙明、多西拉敏、氯马斯汀乙二胺类:芬苯扎胺、曲吡那敏丙胺类:苯那敏、氯苯那敏、溴苯那敏、曲普利啶、吡咯他敏、阿伐斯汀三环类:异丙嗪、氯普噻吨、阿扎他定;酮替芬、氯雷他定、赛庚啶哌嗪类:氯环利嗪、布克利嗪、西替利嗪哌啶类:阿司咪唑、特非那定、咪唑斯汀、氮卓斯汀第二节抗溃疡药(Antiulcer drugs)H2受体拮抗剂咪唑类:西咪替丁呋喃类:盐酸雷尼替丁噻唑类:法莫替丁,尼扎替丁哌啶甲苯类:罗沙替丁第三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13.甾体激素第一节雌激素类药物甾体雌激素类药物:雌二醇、雌酮、雌三醇非甾体雌激素类药物:己烯雌酚第二节雄激素类药物雄性激素:(具有雄性活性和蛋白同化活性)甲睾酮、丙酸睾酮蛋白同化激素:(雄性作用降低,蛋白同化作用增强)苯丙酸诺龙第三节孕激素类药物孕酮类:黄体酮、已酸羟孕酮;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睾酮类:炔孕酮、炔诺酮、异炔诺酮、炔诺孕酮第四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孕甾烷衍生物)氢化可的松;醋酸泼尼松龙;醋酸地塞米松;14.抗肿瘤药物第一节烷化剂1、氮芥类(芥子气)盐酸氮芥;环磷酰胺2、乙烯亚胺类:塞替派3、磺酸酯及卤代多元醇类:白消安(6-二甲基磺酸甘露醇酯)4、亚硝基脲类:卡莫司汀 Carmustine第二节抗代谢抗肿瘤药嘧啶拮抗物类:如氟脲嘧啶、盐酸阿糖胞苷;嘌呤拮抗物类:如巯嘌呤、磺巯嘌呤钠叶酸拮抗物类:如甲氨蝶啶(氨甲叶酸)第三节其它类型抗肿瘤药生物碱类长春碱;喜树碱;紫杉醇;鬼臼毒素类:依托泊苷、替尼泊苷;抗肿瘤抗生素类多肽类:放线菌素D(更新霉素)、博来霉素、平阳霉素蒽醌类:阿霉素、柔红霉毒、表柔比星金属配位化合物:顺铂;碳铂激素类15.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喹诺酮类抗菌药:1.萘啶羧酸类: 萘啶酸2.吡啶并嘧啶羧酸类: 吡哌酸3.喹啉羧酸类: 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啉羧酸3环:氧氟沙星Ofloxacin左氧氟沙星4. 8-取代喹啉羧酸类:莫西沙星磺胺类药物:1.长效磺胺:磺胺甲恶唑SMZ;中效磺胺:磺胺嘧啶SD;短效磺胺:磺胺2.肠道磺胺:磺胺脒;眼部磺胺:磺胺醋酰钠抗菌增效剂:A本身具有活性:甲氧苄胺嘧(trimethoprimTMP) B弱或没活性:棒酸(克拉维酸)C影响代谢:丙磺舒抗结核病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

药理学药物基本分类

药理学药物基本分类

药理学药物基本分类1麻醉药A全身: 吸入性乙醚;氟烷静脉性:盐酸氯胺酮;丙泊酚;羟丁酸钠B局部 1.对氨基苯甲酸脂类:盐酸普鲁卡因2.酰胺类: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盐酸甲哌卡因3.氨基酮醚类、盐酸达克罗宁2. 镇静催眠药1.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s 苯巴比妥2.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s地西泮3.其它类药物:醛类:水合氯醛酰胺类:甲乙哌酮、导眠能、安眠酮、美索巴莫、甲丙氨酯咪唑并吡啶类:吡唑坦、扎来普隆;褪黑素Melatonin:内源性促睡眠物质3.抗癫痫药巴比妥类:苯巴比妥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丁二酰亚胺类:乙琥胺苯二氮卓类:地西泮苯并氮杂卓类:卡马西平脂肪羧酸类:丙戊酸钠4.抗精神失常药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s(抗精神分裂症药Antischizophrenic drugs)吩噻嗪类:盐酸氯丙嗪;奋乃静Perphenazine硫杂蒽类(噻吨类):氟哌噻吨丁酰苯类:哌替啶其它类:二苯并氮杂卓类:丙咪嗪,氯米帕明二苯并环庚二烯类:阿米替林、多虑平苯酰胺类:舒必利、瑞莫必利;氯氮平、氯噻平、马普替林抗焦虑药Antianxiety drugs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 drugs抗燥狂药Antimanic drugs 以苯并二氮杂卓类为首选:利眠宁;安定;奥沙西泮;阿普唑仑三环类(TCAs):丙米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四环类(HCA) :马普替林、米安色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异丙烟肼、托洛沙酮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氯伏沙明5.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A解热镇痛药:水杨酸类:阿司匹林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吡唑酮类:安乃近B非甾体抗炎药:3,5吡唑烷二酮类:保泰松芬那酸(邻氨基苯甲酸)类: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舒林酸芳基烷酸类:布洛芬、酮洛芬、吡洛芬奈普生、双氯芬酸钠、芬布芬、1,2苯并噻嗪类:吡罗昔康COX-2抑制剂NO-释放型非甾体抗炎药C抗痛风药:镇痛消炎类药物:秋水仙碱、吲哚美辛、保太松类、布洛芬类、炎痛喜康、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等)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别嘌呤醇促进肾脏排泄尿酸的药物:丙磺舒、苯溴酮、苯磺唑酮6.镇痛药吗啡及其衍生物: 吗啡合成镇痛药: 吗啡烃类:右美沙芬苯吗喃类:喷他佐辛苯基哌啶类:盐酸哌替啶氨基酮类:美沙酮其它合成镇痛药:盐酸哌替;枸橼酸芬太尼) 7.胆碱能神经系统药物A拟胆碱药:1.胆碱受体激动剂:氯贝胆碱;2.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逆:溴新斯的明;毒扁豆碱 不可逆:有机磷3.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B抗胆碱药:1、M胆碱受体拮抗剂(1)茄科生物碱类胆碱受体拮抗剂: 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柳碱(2)合成M胆碱受体拮抗剂:溴丙胺太林、哌仑西平2、N1胆碱受体拮抗剂(神经节阻断剂)3、N2胆碱受体拮抗剂(神经肌肉阻断剂)(1)外周肌松药: a.去极化型: 氯琥珀胆碱 b.非去极化型: 右旋氯筒箭毒碱 c.去极化和非去极化双重作用:溴己氨胆碱(2)中枢肌松药: 氯唑沙宗8.肾上腺素能药物A肾上腺素能激动剂α和β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麻黄碱α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β1受体激动剂;盐酸多巴酚丁胺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B肾上腺素能拮抗剂α受体拮抗剂非选择性的α受体阻断剂:妥拉唑林(Tonlazoline)酚妥拉明(Phentolamine)α1受体阻断剂:盐酸哌唑嗪(Prazosin)α2受体阻断剂:β受体拮抗剂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β1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非典型的β受体拮抗剂:拉贝洛尔9. 心血管药物第一节降血脂药烟酸类:5-氟烟酸苯氧乙酸酯类:氯贝丁酯;吉非罗齐;菲诺贝特;双贝特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第二节抗心绞痛药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硝普钠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维拉岶米、地尔硫卓、氟桂利嗪β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噻吗洛尔第三节抗心律失常药:I类:钠通道阻滞剂,IA:普鲁卡因胺IB,盐酸美西律IC:普鲁帕酮II类:b-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同上)III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物(钾通道阻滞药) 盐酸胺碘酮IV类: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维拉岶米、地尔硫卓;氟桂利嗪(同上)第四节抗高血压药:I.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系统的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甲基多巴、可乐定、莫索尼定、利美尼定作用于神经末梢的药物:利血平、胍乙啶、胍那佐定、胍那决尔β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同上)II.作用于钙离子通道的药物:硝苯地平、维拉岶米、地尔硫卓;氟桂利嗪(同上)III.扩张血管药物:肼屈嗪(hydralazine)双肼屈嗪(dihydralazine)米诺地尔(minoxidil)吡那地尔(pinacidilIV.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氯沙坦(losartan)依普沙坦(eprosartan )缬沙坦(valsartan,代文)伊贝沙坦(irbesartan)V.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enalapril)赖诺普利(lisinopril)阿拉普利(alacepril)培朵普利(perindopril)福辛普利(fosinopril)卡托普利 Captopril 第五节 强心药:强心苷类:地高辛、洋地黄毒苷毒毛甙、铃兰毒苷非苷类强心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力农 拟交感按类:多巴酚丁胺10.中枢兴奋药和利尿药第一节中枢兴奋药生物碱类:咖啡因、茶碱、可可豆碱酰胺类衍生物:尼可刹米、克罗丙胺、匹莫林、吡拉西坦、奥拉西坦、茴拉西坦苯乙胺:苯丙胺、盐酸哌甲酯、盐酸哌苯甲醇其他类:盐酸甲氯芬酯第二节 利尿药渗透性利尿药:甘露醇 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Na+- K+-2Cl-同向转运抑制剂:呋噻米;布美他尼、依他尼酸Na+-Cl-同向转运抑制剂:氢氯噻嗪、氯噻酮肾小管上皮Na+通道抑制剂:阿米洛利、氨苯蝶啶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11.降血糖药第一节胰岛素速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短效胰岛素:胰岛素、中性胰岛素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胰岛素;珠蛋白锌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精蛋白胰岛素;慢胰岛素锌混悬液第二节口服降血糖药A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第一代: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醋酸己脲 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 第三代口服降糖药:格列美脲B胰岛素增敏剂非磺酰脲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噻唑烷二酮: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双胍类:二甲双胍C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12.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第一节抗过敏药(H1受体拮抗剂)氨基醚类:苯海拉明及其衍生物、卡比沙明、多西拉敏、氯马斯汀乙二胺类:芬苯扎胺、曲吡那敏丙胺类:苯那敏、氯苯那敏、溴苯那敏、曲普利啶、吡咯他敏、阿伐斯汀三环类:异丙嗪、氯普噻吨、阿扎他定;酮替芬、氯雷他定、赛庚啶哌嗪类:氯环利嗪、布克利嗪、西替利嗪哌啶类:阿司咪唑、特非那定、咪唑斯汀、氮卓斯汀第二节抗溃疡药(Antiulcer drugs)H2受体拮抗剂咪唑类:西咪替丁呋喃类:盐酸雷尼替丁噻唑类:法莫替丁,尼扎替丁哌啶甲苯类:罗沙替丁第三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13.甾体激素第一节雌激素类药物甾体雌激素类药物:雌二醇、雌酮、雌三醇非甾体雌激素类药物:己烯雌酚第二节 雄激素类药物雄性激素:(具有雄性活性和蛋白同化活性)甲睾酮、丙酸睾酮蛋白同化激素:(雄性作用降低,蛋白同化作用增强)苯丙酸诺龙第三节孕激素类药物孕酮类:黄体酮、已酸羟孕酮;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睾酮类:炔孕酮、炔诺酮、异炔诺酮、炔诺孕酮第四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孕甾烷衍生物)氢化可的松;醋酸泼尼松龙;醋酸地塞米松;14.抗肿瘤药物第一节 烷化剂1、氮芥类(芥子气)盐酸氮芥;环磷酰胺2、乙烯亚胺类:塞替派3、磺酸酯及卤代多元醇类:白消安(6-二甲基磺酸甘露醇酯)4、亚硝基脲类:卡莫司汀 Carmustine第二节抗代谢抗肿瘤药嘧啶拮抗物类:如氟脲嘧啶、盐酸阿糖胞苷;嘌呤拮抗物类:如巯嘌呤、磺巯嘌呤钠叶酸拮抗物类:如甲氨蝶啶(氨甲叶酸)第三节其它类型抗肿瘤药生物碱类长春碱;喜树碱;紫杉醇;鬼臼毒素类:依托泊苷、替尼泊苷;抗肿瘤抗生素类多肽类:放线菌素D(更新霉素)、博来霉素、平阳霉素蒽醌类:阿霉素、柔红霉毒、表柔比星金属配位化合物:顺铂;碳铂激素类15.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喹诺酮类抗菌药:1.萘啶羧酸类: 萘啶酸2.吡啶并嘧啶羧酸类: 吡哌酸3.喹啉羧酸类: 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啉羧酸3环:氧氟沙星Ofloxacin左氧氟沙星4. 8-取代喹啉羧酸类:莫西沙星磺胺类药物:1.长效磺胺:磺胺甲恶唑SMZ;中效磺胺:磺胺嘧啶SD; 短效磺胺:磺胺2.肠道磺胺:磺胺脒;眼部磺胺:磺胺醋酰钠抗菌增效剂:A本身具有活性:甲氧苄胺嘧(trimethoprimTMP) B弱或没活性:棒酸(克拉维酸)C影响代谢:丙磺舒抗结核病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

药物的药理学分类

药物的药理学分类

药物的药理学分类
药物的药理学分类通常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效果进行划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理学分类:
1. 良性的/抑制的药物(Agonists/antagonists):良性的药物作
用于特定的受体或途径,以刺激或增强生理过程,而抑制的药物则通过抑制特定的受体或途径来减少或阻断生理过程。

2. 拮抗剂(Antagonists):这类药物会与受体结合,但不会引
发生理反应。

它们通常通过阻断其他药物或内源性化学物质的作用,以产生特定的效果。

3. 反转剂(Inverse agonists):这类药物与受体结合时,产生
的效应与正常激动剂相反。

它们通过减少生理活性来产生作用。

4. 部分激动剂(Partial agonists):这类药物与受体结合时,
引起的生理反应比完全激动剂要弱。

它们可以在受体上既有激活又有抑制的效果。

5. 激活剂(Activators):这类药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激活特
定的生理途径,从而引导生理反应。

6. 选择性药物(Selective agents):这类药物作用于特定的受
体亚型或亚单位。

它们有针对性地调节目标的生理过程,同时减少对其他受体的影响。

7. 非选择性药物(Non-selective agents):这类药物可以同时
作用于多种受体类型,从而引起多种生理效应。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药理学分类,如药物的作用时机(即处方药、非处方药、急性药物、慢性药物)、药物的剂型(即口服药、注射剂、外用药等)和药物的作用部位(如中枢神经药物、心血管药物、抗生素等)。

药理学考试大纲

药理学考试大纲

药理学考试大纲I. 药理学概述- 药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药物的作用原理- 药物的分类和命名II. 药物的化学基础-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药物的合成与纯化方法- 药物的稳定性和降解III. 药效学- 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 药物受体与信号传导- 药物的药效类型和作用强度IV. 药代动力学-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V. 药物的毒理学- 药物的毒性作用机制- 药物的安全性评估- 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VI. 药物的临床应用- 药物治疗的原则- 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 药物的联合使用和相互作用VII. 特定药物类别的药理作用- 麻醉药- 镇痛药- 抗炎药- 抗感染药- 心血管药物- 神经系统药物- 内分泌系统药物- 抗癌药物VIII. 药物的临床前研究与开发- 药物筛选和优化- 药物的临床前试验- 药物的注册和批准流程IX. 药物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 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估- 药物的市场准入和监管X. 药物的合理使用与药物政策- 药物的合理选择和用药指南- 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问题- 药物政策和法规XI. 药物的未来发展- 新型药物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药物治疗- 药物基因组学和精准医疗XII. 复习与考试技巧- 药理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方法- 解题技巧和考试策略- 药理学案例分析附录- 药理学重要术语和定义- 药物分类表- 药代动力学公式和计算方法参考文献- 推荐阅读的药理学教材和参考书目- 药理学研究的学术期刊和数据库请注意,这份大纲只是一个基本框架,具体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有所不同。

学生应该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课程要求和教师的指导来准备考试。

药理学药物分类

药理学药物分类

药理学药物分类目录1麻醉药A全身: 吸入性乙醚;氟烷静脉性:盐酸氯胺酮;丙泊酚;羟丁酸钠B局部 1.对氨基苯甲酸脂类:盐酸普鲁卡因2.酰胺类: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盐酸甲哌卡因3.氨基酮醚类、盐酸达克罗宁2. 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s 苯巴比妥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s地西泮其它类药物:醛类:水合氯醛酰胺类:甲乙哌酮、导眠能、安眠酮、美索巴莫、甲丙氨酯咪唑并吡啶类:吡唑坦、扎来普隆;褪黑素Melatonin:内源性促睡眠物质3.抗癫痫药巴比妥类:苯巴比妥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丁二酰亚胺类:乙琥胺苯二氮卓类:地西泮苯并氮杂卓类:卡马西平脂肪羧酸类:丙戊酸钠4.抗精神失常药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s(抗精神分裂症药Antischizophrenic drugs)吩噻嗪类:盐酸氯丙嗪;奋乃静Perphenazine硫杂蒽类(噻吨类):氟哌噻吨丁酰苯类:哌替啶其它类:二苯并氮杂卓类:丙咪嗪,氯米帕明二苯并环庚二烯类:阿米替林、多虑平苯酰胺类:舒必利、瑞莫必利;氯氮平、氯噻平、马普替林抗焦虑药Antianxiety drugs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 drugs抗燥狂药Antimanic drugs以苯并二氮杂卓类为首选:利眠宁;安定;奥沙西泮;阿普唑仑三环类(TCAs):丙米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四环类(HCA) :马普替林、米安色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异丙烟肼、托洛沙酮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氯伏沙明5.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A解热镇痛药:水杨酸类:阿司匹林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吡唑酮类:安乃近B非甾体抗炎药:吡唑烷二酮类:保泰松芬那酸(邻氨基苯甲酸)类: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舒林酸芳基烷酸类:布洛芬、酮洛芬、吡洛芬奈普生、双氯芬酸钠、芬布芬、苯并噻嗪类:吡罗昔康COX-2抑制剂NO-释放型非甾体抗炎药C抗痛风药:镇痛消炎类药物:秋水仙碱、吲哚美辛、保太松类、布洛芬类、炎痛喜康、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等)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别嘌呤醇促进肾脏排泄尿酸的药物:丙磺舒、苯溴酮、苯磺唑酮6.镇痛药及镇咳祛痰药A镇痛药吗啡及其衍生物: 吗啡合成镇痛药: 吗啡烃类:右美沙芬苯吗喃类:喷他佐辛苯基哌啶类:盐酸哌替啶氨基酮类:美沙酮其它合成镇痛药:盐酸哌替;枸橼酸芬太尼)B镇咳祛痰药镇咳药:磷酸可待因右美沙芬咳平咳必清祛痰药:盐酸必嗽平氨溴索羧甲司坦愈创木酚桉叶油7.胆碱能神经系统药物A拟胆碱药:1.胆碱受体激动剂:氯贝胆碱;2.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逆:溴新斯的明;毒扁豆碱不可逆:有机磷3.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B抗胆碱药:1、M胆碱受体拮抗剂(1)茄科生物碱类胆碱受体拮抗剂: 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柳碱(2)合成M胆碱受体拮抗剂:溴丙胺太林、哌仑西平2、N1胆碱受体拮抗剂(神经节阻断剂)3、N2胆碱受体拮抗剂(神经肌肉阻断剂)(1)外周肌松药: a.去极化型: 氯琥珀胆碱 b.非去极化型: 右旋氯筒箭毒碱 c.去极化和非去极化双重作用:溴己氨胆碱(2)中枢肌松药: 氯唑沙宗8.肾上腺素能药物A肾上腺素能激动剂α和β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麻黄碱α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β1受体激动剂;盐酸多巴酚丁胺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B肾上腺素能拮抗剂α受体拮抗剂非选择性的α受体阻断剂:妥拉唑林(Tonlazoline)酚妥拉明(Phentolamine)α1受体阻断剂:盐酸哌唑嗪(Prazosin)α2受体阻断剂:β受体拮抗剂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β1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非典型的β受体拮抗剂:拉贝洛尔9. 心血管药物A 降血脂药烟酸类:5-氟烟酸苯氧乙酸酯类:氯贝丁酯;吉非罗齐;菲诺贝特;双贝特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洛伐他汀;辛伐他汀B 抗心绞痛药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硝普钠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维拉岶米、地尔硫卓、氟桂利嗪β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噻吗洛尔C 抗心律失常药:I类:钠通道阻滞剂,IA:普鲁卡因胺IB,盐酸美西律IC:普鲁帕酮II类:b-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同上)III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物(钾通道阻滞药) 盐酸胺碘酮IV类: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维拉岶米、地尔硫卓;氟桂利嗪(同上)D 抗高血压药:I.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系统的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甲基多巴、可乐定、莫索尼定、利美尼定作用于神经末梢的药物:利血平、胍乙啶、胍那佐定、胍那决尔β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同上)II. 作用于钙离子通道的药物:硝苯地平、维拉岶米、地尔硫卓;氟桂利嗪(同上)III. 扩张血管药物:肼屈嗪(hydralazine)双肼屈嗪(dihydralazine)米诺地尔(minoxidil)吡那地尔(pinacidilIV.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氯沙坦(losartan)依普沙坦(eprosartan )缬沙坦(valsartan,代文)伊贝沙坦(irbesartan)V.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enalapril)赖诺普利(lisinopril)阿拉普利(alacepril)培朵普利(perindopril)福辛普利(fosinopril)卡托普利CaptoprilE强心药:强心苷类:地高辛、洋地黄毒苷毒毛甙、铃兰毒苷非苷类强心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力农拟交感按类:多巴酚丁胺10.中枢兴奋药和利尿药A 中枢兴奋药生物碱类:咖啡因、茶碱、可可豆碱酰胺类衍生物:尼可刹米、克罗丙胺、匹莫林、吡拉西坦、奥拉西坦、茴拉西坦苯乙胺:苯丙胺、盐酸哌甲酯、盐酸哌苯甲醇其他类:盐酸甲氯芬酯B利尿药渗透性利尿药:甘露醇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Na+- K+-2Cl-同向转运抑制剂:呋噻米;布美他尼、依他尼酸Na+-Cl-同向转运抑制剂:氢氯噻嗪、氯噻酮肾小管上皮Na+通道抑制剂:阿米洛利、氨苯蝶啶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11.降血糖药A 胰岛素速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短效胰岛素:胰岛素、中性胰岛素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胰岛素;珠蛋白锌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精蛋白胰岛素;慢胰岛素锌混悬液B 口服降血糖药a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第一代: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醋酸己脲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第三代口服降糖药:格列美脲b胰岛素增敏剂非磺酰脲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噻唑烷二酮: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双胍类:二甲双胍c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12.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A 抗过敏药(H1受体拮抗剂)氨基醚类:苯海拉明及其衍生物、卡比沙明、多西拉敏、氯马斯汀乙二胺类:芬苯扎胺、曲吡那敏丙胺类:苯那敏、氯苯那敏、溴苯那敏、曲普利啶、吡咯他敏、阿伐斯汀三环类:异丙嗪、氯普噻吨、阿扎他定;酮替芬、氯雷他定、赛庚啶哌嗪类:氯环利嗪、布克利嗪、西替利嗪哌啶类:阿司咪唑、特非那定、咪唑斯汀、氮卓斯汀B 抗溃疡药(Antiulcer drugs)H2受体拮抗剂咪唑类:西咪替丁呋喃类:盐酸雷尼替丁噻唑类:法莫替丁,尼扎替丁哌啶甲苯类:罗沙替丁C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13.甾体激素A 雌激素类药物甾体雌激素类药物:雌二醇、雌酮、雌三醇非甾体雌激素类药物:己烯雌酚B雄激素类药物雄性激素:(具有雄性活性和蛋白同化活性)甲睾酮、丙酸睾酮蛋白同化激素:(雄性作用降低,蛋白同化作用增强)苯丙酸诺龙C 孕激素类药物孕酮类:黄体酮、已酸羟孕酮;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睾酮类:炔孕酮、炔诺酮、异炔诺酮、炔诺孕酮D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孕甾烷衍生物)氢化可的松;醋酸泼尼松龙;醋酸地塞米松;14.抗肿瘤药物A烷化剂1、氮芥类(芥子气)盐酸氮芥;环磷酰胺2、乙烯亚胺类:塞替派3、磺酸酯及卤代多元醇类:白消安(6-二甲基磺酸甘露醇酯)4、亚硝基脲类:卡莫司汀CarmustineB 抗代谢抗肿瘤药嘧啶拮抗物类:如氟脲嘧啶、盐酸阿糖胞苷;嘌呤拮抗物类:如巯嘌呤、磺巯嘌呤钠叶酸拮抗物类:如甲氨蝶啶(氨甲叶酸)C 其它类型抗肿瘤药生物碱类长春碱;喜树碱;紫杉醇;鬼臼毒素类:依托泊苷、替尼泊苷;抗肿瘤抗生素类多肽类:放线菌素D(更新霉素)、博来霉素、平阳霉素蒽醌类:阿霉素、柔红霉毒、表柔比星金属配位化合物:顺铂;碳铂激素类15.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喹诺酮类抗菌药:1.萘啶羧酸类: 萘啶酸2.吡啶并嘧啶羧酸类: 吡哌酸3.喹啉羧酸类: 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啉羧酸3环:氧氟沙星Ofloxacin左氧氟沙星4. 8-取代喹啉羧酸类:莫西沙星磺胺类药物:1.长效磺胺:磺胺甲恶唑SMZ;中效磺胺:磺胺嘧啶SD;短效磺胺:磺胺2.肠道磺胺:磺胺脒;眼部磺胺:磺胺醋酰钠抗菌增效剂:A本身具有活性:甲氧苄胺嘧(trimethoprimTMP)B弱或没活性:棒酸(克拉维酸)C影响代谢:丙磺舒抗结核病药:A合成抗结核药物:异烟肼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B:抗结核抗生素:利福平链霉素卡拉霉素抗真菌药: 多烯类烯丙胺类氮唑类益康唑酮康唑奥昔康唑噻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嘧啶类抗菌素类棘白菌素类抗病毒药: 三环胺类金刚烷胺核苷类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其他类磷甲酸钠16.维生素类A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B 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 维生素U 维生素P17.寄生虫病防治药A 驱肠虫药:阿苯达唑甲苯达唑氟苯达唑左旋咪唑B 抗疟药:奎宁氯喹伯氨喹甲氟喹乙胺嘧啶青蒿素C 抗其他寄生虫病药:葡萄糖酸锑胺呋喃丙胺吡喹酮乙胺嗪甲硝唑。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药理学是药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排泄等内容。

本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学习目标1. 掌握药物的分类、性质及药理学基础知识;2. 理解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3. 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4. 培养学生的药理学实验技能及科学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单元一:药物分类与性质1. 药物分类及命名规则2. 药物性质与药物效应关系3. 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单元二: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动力学过程1.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2. 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与评价3. 药物动力学与药物剂量关系单元三:药物作用机制1.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2. 药物的作用方式及信号传导途径3. 药物对酶系统的影响单元四:临床药物应用1. 常见药物分类及典型代表2. 药物的药理学作用与临床应用3.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禁忌症单元五:药理学实验技术与科研方法1. 常用药理学实验技术介绍2. 药理学实验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3. 科学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基本要求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1. 教学方法:结合理论授课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案例分析,并进行课堂互动;2. 评价方式: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30%,期末考试占70%。

五、课程参考教材1. 药理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 药理学导论.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 药理学与临床应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药理学实验所需仪器材料;2. 电子资源:药理学学习网站、电子书籍等;3. 班级课外活动:如药理学研讨会、学术讲座等。

七、教学团队介绍本课程由药理学教研团队承担,团队成员均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药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八、教学效果评估每年均进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估,以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药理学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抗高血压药药物分类: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①ACEI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贝那普利②AT1受体阻断药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2. 钙离子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尼群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3. 利尿药(噻嗪类)氢氯噻嗪4. 交感神经抑制药①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可乐定、莫索尼定、甲基多巴②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利血平、胍乙啶③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乌拉地尔④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5. 血管扩张药①直接扩血管药硝普钠②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二氮嗪第九章抗心绞痛药1. 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2.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罗洛尔、其他3. 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尼卡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4. 其他抗心绞痛药曲美他嗪、吗多明、尼可地尔、伊伐布雷定第十章抗心力衰竭药物分类11. 作用于β受体的药物①β受体和α1受体阻断药卡维地洛②β1受体激动剂多巴酚丁胺、扎莫特罗2. 减负荷药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a. 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ACEI)b. 血管紧张素II受体(A T1)拮抗药②利尿药轻度:噻嗪类;中度:口服袢利尿药或与噻嗪类与留钾利尿药合用;重度:静注呋塞米③血管舒张药④钙通道阻滞剂(二氢砒啶类慎用),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3. 强心苷洋地黄毒苷、地高辛4. 非强心苷类氨力农、左西孟旦药物分类21. 正性肌力药①强心苷②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③其他正性肌力药2. 非正性肌力药①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③利尿剂④血管扩张药第十一章抗心律失常药心律失常发生机制:1.冲动形成障碍:①正常自律机制改变;②异常自律机制形成。

2. 触发活动:①早后除极(EAD);②迟后除极(DAD)3. 冲动传导障碍——折返激动:①环形通路,通路长度大于冲动“波长”;②单向传导阻滞;③折返。

抗心律失常药物机制:1. 降低自律性;2. 减少后除极;3. 消除折返药物分类:1. I类——钠通道阻滞药①I a类药适度阻钠奎尼丁、普罗卡因胺②I b类药轻度阻钠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③I c类药重度阻钠普罗帕酮、氟卡尼2. II类——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3. III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胺碘酮4. IV类——钙通道阻滞药维拉帕米5. 其他腺苷第十二章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1. 他汀类2. 胆酸结合树脂3.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4. 贝特类5. 烟酸类6. 抗氧化剂第十三章利尿药分类:1. 高效能利尿药呋塞米、依他尼酸、布美他尼2. 中效能利尿药噻嗪类、吲达帕胺3. 低效能利尿药①保钾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②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4.脱水药(渗透性利尿药)甘露醇、山梨醇第十四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一. 中枢神经系统的递质与受体1. 乙酰胆碱2. 去甲肾上腺素3. 多巴胺4. 5-羟色胺5. 谷氨酸6. γ-氨基丁酸7. 神经肽8. 一氧化氮9. 神经营养因子第十五章全身麻醉药1. 吸入麻醉药恩氟烷、异氟烷、地氟烷、七氟烷、氧化亚氮2. 静脉麻醉药丙泊酚、硫喷妥钠、咪达唑仑、氯胺酮、依托咪酯、羟丁酸钠3. 复合麻醉第十六章镇静催眠药1.非快动眼睡眠(NREMS)2.快动眼睡眠(REM)药物分类:1. 苯二氮卓类地西泮、阿普唑仑、硝西泮、氯硝西泮、氟西泮、劳拉西泮、奥沙西泮、三唑仑2. 巴比妥类苯巴比妥、巴比妥、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硫喷妥钠3. 新型催眠药水合氯醛、甲丙氨酯、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第十七章抗癫痫与惊厥药癫痫发作分型:1. 部分性发作:①单纯部分性发作;②复杂部分性发作;③部分性发作继发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

2. 全身性发作:①失神性发作;②强直阵挛性发作;③肌阵挛性发作。

药物分类子痫引起的惊厥:硫酸镁第十八章抗精神病药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分类:1. 经典抗精神分裂症药物①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硫利达嗪②硫杂蒽类氯普噻吨、氯哌噻吨、氟哌噻吨③丁酰苯类氟哌啶醇、氟哌利多④苯甲酰胺类舒必利、硫必利、舒托必利、氨磺必利2. 新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①二苯二氮卓类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②苯并异噁唑类利培酮、齐拉西酮③二苯丁酰哌啶类五氟利多④其他阿立哌唑抗躁狂症药:碳酸锂抗抑郁症药1. 选择性5-HT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2. 5-HT和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米那普仑、度洛西汀3. 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丙米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阿莫沙平、马普替林、安非他酮、米氮平4. 5-HT2受体拮抗药曲唑酮5.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CAOI)异卡波肼、司来吉兰、吗氯贝胺6. 其他类噻奈普汀、米安色林第十九章镇痛药第二十章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抗帕金森药:1. 拟多巴胺类药①多巴胺前体药左旋多巴②左旋多巴降解抑制药卡比多巴、苄丝肼③多巴胺受体激动药溴隐亭、普拉克索、吡贝地尔④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司来吉兰⑤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药恩他卡朋、托卡朋⑥其他金刚烷胺、美金刚2. 中枢M受体阻断药苯海索➢治疗老年痴呆症药1.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石杉碱甲、加兰他敏、卡巴拉汀2. NMDA受体拮抗药美金刚第二十一章其他具有中枢作用的药物1. 主要兴奋大脑皮质药物哌甲酯、莫达非尼、阿屈非尼、匹莫林2. 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的药物尼可刹米、二甲弗林、洛贝林、贝美格、多沙普仑3. 促进脑功能恢复的药物吡拉西坦、奥拉西坦、甲氯芬酯、胞磷胆碱、醋谷胺、吡硫醇、托莫西汀、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第二十二章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风湿病药与抗痛风药➢解热镇痛抗炎药:1.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二氟尼柳2.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3. 吡唑酮类安乃近4. 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舒林酸5. 邻氨基苯甲酸类双氯芬酸、醋氯芬酸6. 芳基烷酸类布洛芬、萘普生、氟比洛芬、洛索洛芬、萘丁美酮7. 烯醇酸类(昔康类)吡罗昔康、氯诺昔康、美洛昔康8. 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帕瑞昔布、尼美舒利两类镇痛药的比较➢抗风湿病药来氟米特、英夫利昔单抗➢抗痛风药秋水仙碱、丙磺舒、别嘌呤醇、苯溴马隆、非布索坦第二十三章组胺受体阻断药1. H1受体阻断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赛庚啶、去氯羟嗪、左卡巴斯汀、氯雷他定、西替利嗪2. 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第二十四章影响其他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1. 膜磷脂代谢产物类药物及其阻断剂①膜磷脂-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②前列腺素类药物前列地尔、依前列醇、米索前列醇③白三烯及其拮抗剂扎鲁司特、孟鲁司特、普鲁斯特,齐留通④血小板活化因子2. 5-羟色胺类①5-HT及其受体②5-HT受体激动药舒马普坦、那拉普坦、夫罗曲普坦,丁螺环酮、伊沙匹隆,芬氟拉明、右芬氟拉明,西沙比利、伦扎必利、替加色罗,氟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美西麦角、麦角新碱、麦角胺③5-HT受体拮抗药赛庚啶、苯噻啶、酮色林、昂丹司琼3. 多肽类药物①激肽类抑酞酶、艾替班特②内皮素波生坦③P物质阿瑞匹坦④利尿钠肽乌拉立肽、山帕曲拉⑤血管紧张素及影响药物4. 影响腺苷类药物5. 一氧化氮产生及阻断剂NO、硝普钠、硝酸甘油、西地那非第二十五章呼吸系统药物➢控制哮喘药物1. 抗炎平喘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丙酸倍氯米松2. 支气管扩张药物①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a. 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麻黄碱b.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克仑特罗、福莫特罗、沙美特罗、班布特罗、丙卡特罗、氯丙那林②茶碱类茶碱、氨茶碱、二羟丙茶碱、多索茶碱③M胆碱受体阻断剂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3. 抗过敏平喘药①过敏介质阻释药色甘酸钠、酮替芬、曲尼司特②抗白三烯药扎鲁司特、孟鲁司特、齐留通➢镇咳药:1. 中枢性镇咳药可待因、右美沙芬、喷托维林2. 外周性镇咳药二氧丙嗪、苯丙哌林➢祛痰药溴己新、氨溴索、羧甲司坦、乙酰半胱氨酸、美司钠第二十六章消化系统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与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1. 胃酸分泌抑制药的分类:a、H2受体阻断药: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b、M1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c、胃泌素受体阻断药:丙谷胺;d、①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目前最强)、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②H2受体阻断药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③M1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2. 抗酸药氢氧化铝、铝碳酸镁3. 胃粘膜保护药米索前列醇、硫糖铝、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替普瑞酮4. 抗幽门螺杆菌药➢消化道功能调节药1. 助消化药稀盐酸、胃蛋白酶、胰酶,干酵母、乳酶生2. 泻药和止泻药①泻药硫酸镁、硫酸钠,酚酞、蒽醌类、蓖麻油,液体石蜡、甘油②止泻药地芬诺酯(苯乙哌啶)、洛哌丁胺、药用炭3. 止吐药及胃肠动力药①多巴胺受体拮抗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伊托必利、莫沙必利、西沙比利②5-HT3受体拮抗药昂丹司琼➢用于胆道肝脏疾病的药物1. 胆石溶解药和利胆药熊去氧胆酸、苯丙醇2. 治疗肝性脑病药左旋多巴、谷氨酸、乳果糖第二十七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1. 糖皮质激素类地塞米松、可的松、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倍他米松、甲泼尼龙、泼尼松龙、曲安奈德、曲安西龙2. 盐皮质激素类去氧皮质酮、醛固酮3. 促皮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剂①促皮质素②皮质激素抑制剂氨鲁米特、酮康唑第二十八章胰岛素及降血糖药1. 胰岛素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正规胰岛素、珠蛋白锌胰岛素、低精蛋白锌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甘精胰岛素2. 口服降糖药①促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波脲、格列喹酮、格列美脲氯茴苯酸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②双胍类二甲双胍③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环格列酮④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⑤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3. 其他新型降血糖药①胰高血糖素样肽-1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抑制剂依克那肽、西他列汀②胰淀粉样多肽类似物普兰林肽第二十九章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抗甲状腺药:1. 硫脲类丙硫氧嘧啶2. 碘和碘化物复方碘溶液3. 放射性碘131I4. 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第三十章垂体激素和下丘脑释放激素1. 垂体激素①垂体前叶激素②垂体后叶激素2. 下丘脑释放激素第三十一章性激素及作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的药物1. 雌激素类药及抗雌激素药2. 孕激素类药3. 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4. 避孕药5.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1.术语化疗指数:抗菌药物:抗生素:抗菌谱:抗菌活性:抗生素/抗菌后效应:首次接触效应:抑菌药:杀菌药:2.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②增加胞膜通透性③抑制核酸的复制与修复④抑制蛋白质合成3.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①产生灭活酶②药物靶点改变或被保护③药物积聚减少④其他:改变代谢途径,牵制机制第三十七章人工合成抗菌药物1. 喹诺酮类抗菌药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吉林沙星、加替沙星、格帕沙星、曲伐沙星2. 磺胺类抗菌药及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SMZ,新诺明)、磺胺嘧啶(SD)、复方新诺明、联磺甲氧苄啶3. 其他合成抗菌药物甲氧苄啶,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甲硝唑、替硝唑、尼莫唑第四十三章抗病毒药1. 穿入和脱壳抑制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恩夫韦地、马拉韦罗2. DNA多聚酶抑制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碘苷、膦甲酸钠3. 逆转录酶抑制剂核苷类:齐多夫定、拉米夫定(3TC)、恩曲他滨、替诺福韦、阿德福韦酯;非核苷类:依法韦仑、奈韦拉平、地拉韦啶4. 蛋白酶抑制剂沙奎那韦5.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6. 广谱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干扰素(IFN)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1. 抗代谢药甲氨蝶呤(MTX)、氟尿嘧啶、巯嘌呤(6-MP)2. 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长春新碱、紫杉醇3. 嵌入DNA干扰转录过程的药物放线菌素D、柔红霉素、多柔比星4. 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①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卡莫司汀②铂类配合物:顺铂③抗生素类:丝裂霉素C④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喜树碱、羟喜树碱、鬼臼毒素5. 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①雌激素类药和雌激素拮抗剂②雄激素类药和雄激素拮抗剂③孕激素类药:甲羟孕酮、甲地孕酮④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抑制药:氨鲁米特⑤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戈舍瑞林、曲普瑞林、亮丙瑞林⑥芳香酶抑制药:阿那曲唑6. 酶抑制剂、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与促细胞分化剂①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伊立替康②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③促细胞分化剂④腺苷脱氨酶(ADA)抑制剂⑤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⑥芳香化酶抑制剂第四十六章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及生物制品第四十七章解毒药第四十八章运动兴奋剂第四十九章乙醇、药物滥用及成瘾第五十章基因药物与基因治疗首选药1重症肌无力新斯的明2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3心源性休克多巴胺4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左心肥厚卡托普利5有机磷中毒消除N样作用氯解磷定6高血压合并溃疡病可乐定7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硝酸甘油8变异型心绞痛钙通道阻滞药9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10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苯妥英钠11窦性心动过速普萘洛尔12严重而顽固的心律失常胺碘酮1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维拉帕米14伴有房颤或心室率快的心功能不全强心苷15房颤、房扑强心苷16降低颅内压、急性青光眼甘露醇17卓艾综合症奥美拉唑18子痫引起的惊厥硫酸镁19焦虑地西泮(安定)20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静注)21癫痫苯妥英钠22帕金森左旋多巴23类风湿性关节炎阿司匹林24痛风秋水仙碱25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发性皮肌炎糖皮质激素26低血容量休克中分子右旋糖酐27重症甲亢、甲亢危象丙硫氧嘧啶(PTU)28伴有肥胖的二型糖尿病二甲双胍29敏感菌感染青霉素G30军团菌病、弯曲杆菌肠炎、弯曲杆菌败血症、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婴儿肺炎和结膜炎、红癣、痤疮、白喉带菌者红霉素31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及关节感染林可霉素类3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耐青霉素肠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万古霉素类33鼠疫、兔热病链霉素34绿脓杆菌感染阿卡米星35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Q热、羔虫病)、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和性病淋巴肉芽肿),布鲁斯菌病和霍乱弧菌感染四环素类36敏感菌株所致的伤寒、副伤寒氯霉素类37厌氧菌、阴道滴虫和阿米巴原虫感染硝基咪唑类38深部真菌感染两性霉素B39单纯疱疹脑炎阿昔洛韦40 HIV感染齐多夫定41麻风病氨苯砜42多发性骨髓瘤美法仑(口服)43控制疟疾症状氯喹44根治间日虐与控制疟疾传播伯氨喹45疟疾病因预防乙胺嘧啶46不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破伤风杆菌、白喉杆菌、放线菌、螺旋体青霉素G47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酶青霉素类48肠球菌青霉素G+链霉素49脑膜炎球菌青霉素G+SD(磺胺嘧啶)50淋球菌诺氟沙星、青霉素G51 肺炎杆菌第二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52大肠杆菌庆大霉素、哌拉西林53变形杆菌庆大霉素54沙门菌氯霉素、诺氟沙星55志贺菌诺氟沙星、呋喃唑酮56肺炎支原体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