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学计划
会计教学工作计划五篇
会计教学工作计划五篇会计教学工作计划篇1经过两年的教师生涯的磨练,我在教育教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基础会计》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初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现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一、教材分析本书是针对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内容符合学生特点,主抓技能实训,课本内容设计合理,知识体系丰富,独具特色的是在每章开头增加了一个贯穿全书的情景故事,对具有可比性的内容以图表的形式出现,使学生对内容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2.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3.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改正处理技术。
4.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
5.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
6.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
2.具有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
3.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三、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20xx级的新生,针对我校招生特点,学生普遍是中考落榜学生,还有一部分社会闲散人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对自身学习的自信心不足;2、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厌学情况;3、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以上特点,应该在学期初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的肯定自己,爱上学习,爱上学校。
四、教学措施1.本课程是会计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尤其是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课程教案:基础会计授课教案
一、教案名称:课程教案基础会计授课教案二、课时安排:45分钟三、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3. 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记账方法。
4. 能够运用会计知识进行简单的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
四、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会计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解释会计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2.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介绍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解释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3. 会计科目的分类讲解资产类科目的分类和特点。
讲解负债类科目的分类和特点。
讲解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分类和特点。
讲解收入类科目的分类和特点。
讲解费用类科目的分类和特点。
4. 记账方法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规则。
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演示账簿登记的步骤和技巧。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会计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运用会计知识。
3. 互动教学法: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账簿的登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的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基础会计学》等。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和讲解会计概念和示例。
3. 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练习题:用于学生课堂练习和巩固知识。
4. 会计模拟资料:用于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经济活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会计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会计基本概念和作用:使用教材或教参,详细讲解会计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3. 讲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通过示例,解释会计要素的分类和会计等式的应用。
4. 讲解会计科目分类:分别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类科目的分类和特点。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及重难点
第一章重难点:会计的含义、会计核算的基础前提、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重点是实质重于形式这一要求) 1个课时
第二章重难点:六大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主要是对六大会计要素的理解及其具体包涵的内容 2个课时
第三章重难点:对制造型企业其供应、生产、销售三大过程中应设置的会计账户有着深入的了解,比如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之间的区别,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三者之间的区别 3个课时
第四章重难点:不同类型的账户分类 2个课时
第五章重难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2个课时
第六章重难点:会计账簿的分类、企业应设立的账簿、如何对账和结账,如何进行试算平衡,如何查找错账并更正(非常重要) 1个课时
第七章重难点:账务处理程序的含义和种类、对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和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操作步骤 2个课时
第八章重难点:了解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和方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财产清查结果进行账务处理 1个课时
第九章重难点: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和编制方法(非常重要),能够根据以上各种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简单的分析 2个课时
第十章重难点:记忆会计工作人员的任职条件、基本道德要求,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和保管 1个课时。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 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4. 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定义、目的和职能。
2.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3.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4. 会计科目:科目的概念、分类和设置。
5. 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分录、会计账簿、财务报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要素、等式和科目。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会计案例,让学生理解会计核算程序。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会计分录、账簿和报表的编制。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基础会计教材或其他相关参考书籍。
2.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会计案例供学生分析。
3. 会计软件:准备会计软件或会计模拟系统供学生操作。
4.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白板、黑板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会计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会计的定义、目的和职能,让学生理解会计的重要性。
3. 讲解会计要素: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概念和分类。
4. 讲解会计等式:解释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原则。
5. 讲解会计科目:介绍科目的概念、分类和设置,让学生理解会计的分类方法。
6.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会计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实践操作:让学生实际操作会计分录、账簿和报表的编制。
8.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 总结和复习: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供学生复习巩固。
10. 反馈和评估: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基础会计公开课教案
基础会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使学生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 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进行日常记账和编制财务报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与职能2. 会计目标3. 会计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科目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目标、要素、等式和科目。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基础会计教材2. 课件:制作涵盖教学内容的PPT3. 案例:准备相关会计案例用于教学分析4. 记账凭证、账簿等教学道具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会计的兴趣。
2. 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与职能:阐述会计的定义、目标、职能等。
3. 讲解会计要素: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
4. 讲解会计等式:解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基本等式。
5. 讲解会计科目:介绍常见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6.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进行解读。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9.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会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注意:本教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课后练习题,评估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会计应用能力。
2. 调查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会计实际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八、课程拓展1. 邀请企业会计人员来校讲座:让学生了解会计工作的实际环境。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本教材每章开头列示了本章学习要点,使重点一目了然,同时将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知识放在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之前,将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中资金筹集的核算提到第一节等,这样使内容更加完善,也更具系统性。
本教材共安排9章内容,我们将内容大致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的是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部分是第三章至第九章,主要阐述会计核算方法。
这样划分,让学生尽可能了解这本书的结构,便于整体记忆。
我认为本书的重点和学习的难点在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因为理论的解释的确对于初学者是困难的,而通过练习来理解和巩固基本理论无疑是克服困难的关键。
在课时安排上,基础会计的总学时约为48课时,讲授与练习的比例为2:1左右。
这样一方面可增加学生的会计专业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完成会计专业人员的雏形训练。
二、教学目标:
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实用性。
让学生理解会计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会计基本帐务处理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这是基础会计教学的总体目标。
1/ 2
三、教学重点:
1、会计要素和会计平衡公式
2、帐户和复式记账
四、教学难点: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五、教学方法:
教授法和练习法
六、教学课时: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
2/ 2。
基础会计教案
第一章总论【教学目标及要求】1、使学生对会计学科形成感性认识,同时通过课堂实验对会计实践性环节产生兴趣2、促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该学科的难度,同时帮助他们树立专业认同感【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计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会计职业能力要求;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对专业的好感及对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形成感性认识【学情分析】学生对会计的了解,仅限于生活中的观察,对于会计的实质缺乏深度的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专业课进行感性认识教育。
【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教学计划】2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一、1、介绍本专业学科特点及职业发展前景(教师搜集资料介绍)2、教师提出本专业的考核要求和专业学习方法二、组织课堂实验进行专业课感性认识就教育1、准备工作:教师先准备一部分现金,金额可以尽量在100元以内,然后随机邀请一位同学上来,拿出自己身上所带的现金,请他(她)当面向同学数清。
教师在此假设实验前提,即现在将该位同学看成是一位个体经营者,现在让他经营图书的贩卖活动,启动资金由他老师借给他和他本人的自有资金组成。
然后开始提问引导:(1)请问该位同学的现金共有多少?这些现金是由他拥有和控制的吗?教师由此可以引入资产的概念,会计上将一个企业主体拥有和控制的,且可以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看成是企业主体的资产,所以我们可以将该位同学拥有的个人现金称之为他的资产。
该项资产是该位同学经营活动所必须的,请同学们看一下,他的资产有几部分组成?(引入资产具体组成的多样性)(2)请说出资产总额有多少?(3)请问该位同学有负债吗?如有,金额是多少?那么请你试着对负债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4)现在请同学们将该位同学的资产总额与他的负债总额相减,观察计算结果,然后请问计算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总结:可以发现,该部分的金额正好是该位同学提供的自有资金的数额,因为该部分资金归他所有,所以他对该部分资源有要求权,我们将这种要求权称之为所有者权益。
基础会计学期教学计划
基础会计学期教学计划基础会计学期教学计划一:《会计基础》教学计划书(20**学年第一学期)(1084字)一、课程简介本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为以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会计基础》既是一门会计学的入门课程,又是一门理论与实务兼容的课程。
本课程要求对基础理论的学习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本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力求全面而客观,并辅之以必要的操作训练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本课程的认识;基本操作技能方面要求能基本掌握凭证、帐簿直至报表的一般流程。
为更好地掌握《会计基础》课程,除课堂教学应有的92课时外,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总结,重视作业练习这一环节,以实现该课程的既定目标。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总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及总的要求:帮助学生理解会计是商业的语言,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是随着人类生产实践及经济管理的实际需要产生和发展.会计的目的是通过对经济活动的记录、计量、报告,提供经济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参与经济决策,目的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熟练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基本技术,为学习会计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扎实基础。
为此,基础会计应以“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为中心,在基本理论基础上,将会计假设、会计确认、计量、会计要素等贯穿全部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学的重点:复试记账的概念和原理,复试记账的理论依据:会计衡等式;会计六大要素及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借贷记账法的特点和具体运用;会计循环系统,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即资金筹集、供应过程采购业务、生产过程产品归集、销售过程、财务成果形成、财务成果分配的账户设置与账户运用;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理论及运用;几种主要会计核算程序特点、优缺点;财产清查中的两种盘存制度理论和操作;会计两张主报表的概念、结构、编制。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基础会计》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技术性课程,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为学生就业从事会计核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和会计核算的内容。
2. 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3.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要求,明确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能够编制基本会计报表。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能正确运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能运用借贷记账法作出会计分录。
2. 能正确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能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 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进行对账和结账。
4. 能编制简要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5. 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一年级会计电算化班和二年级汽配班,他们第一次接触会计知识,对会计没有任何感性知识,但有好奇心。
所以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从生活实际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课程专业术语较多,教学中应根据中职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特点,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财务会计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的过程要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练习的时间安排上有一定的弹性,充分照顾到能力差的学生,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努力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成功,逐步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特别是实做项目的完成,是通过他个人的努力,看到了某一会计工作过程的实现,这样的成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极大热情。
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内容制定详细的计划,课时可分散可集中使用,在开学初教师、学生、场地管理教师、教学督导部门都能够拿到本门课程的学期教学计划,并严格贯彻执行。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会计等式。
3. 学会运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会计分录。
4. 了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基本知识。
5. 掌握单据处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会计的定义会计的职能会计的目标2.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等式的构成会计等式的应用3. 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账户的运用4. 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分类和填制会计账簿的分类和登记会计账簿的运用5. 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分类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利润表的编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会计分录和报表编制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会计学》教科书。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包括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
3. 案例材料:提供一些实际的会计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
4. 会计软件:为学生提供会计软件操作的机会,以熟悉会计核算流程。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会计题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质量。
4. 会计分录和报表编制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
5.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基础会计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2. 第3-4周: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3. 第5-6周:会计科目和账户4. 第7-8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5. 第9-10周:会计报表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
《基础会计》授课教案(标准)
《基础会计》授课教案(标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账户体系。
3. 培养学生分析会计信息的能力,提高财务决策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与职能2. 会计目标与会计准则3. 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4. 账户体系与会计分录5.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目标,会计核算方法,账户体系,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2. 教学难点:会计分录的编制,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核算方法。
2. 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3. 采用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引出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2. 讲解会计目标与会计准则,让学生了解会计工作的标准和规范。
3. 教授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
4. 讲解账户体系,使学生了解各种账户的性质和用途。
5. 教授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让学生学会通过财务报表进行企业分析。
六、课堂互动1. 提问:让学生回答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讨论:分组讨论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3. 案例分析:分组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选择一个企业,分析其财务报表,提高财务分析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报表编制的掌握情况。
3.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评价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会计》2. 案例资料:企业财务报表和相关会计资料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财务报表十、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与职能2. 第3-4课时:讲解会计目标与会计准则3. 第5-6课时:教授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4. 第7-8课时:讲解账户体系5. 第9-10课时:教授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6.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进行课堂问答和教学评价。
《基础会计》授课教案
《基础会计》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2)了解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3)学会复式记账法及其应用;(4)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2)运用对比法,帮助学生理解会计概念和原则;(3)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兴趣和热情;(2)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会计工作在企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2. 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3. 复式记账法及其应用;4.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复式记账法及其应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复式记账法的运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编制。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会计》;2. 课件:PPT;3. 案例素材:企业会计实务案例;4.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企业会计实务案例,引发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知识讲解:采用PPT展示,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复式记账法及其应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课堂互动:设置问题抢答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课后反思,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本课程理论教学、实训课时分配如下表
6
6
12
12
10
10
6
6
10
10
22
22
4
4
12
12
24
8
8
6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0
18
108
说明: 1、本课程教学计划按周课时 6 节,每学期 18 周来编写; 2、本课程教学计划依据由张玉森、陈伟清主编的《基础会计》(第四版)教材 编写,该教材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由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 会审定,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本课程理论与实训的学时分配上请授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 本课程理论教学、实训课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章次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概述 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 账户和复式记账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财产清查 会计核算程序 财务会计报告
机动 合计
理论学时 实训学时 合计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基础会计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会计的基本账务处理方法;3.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的核算方法;4.培养学生的会计分析和决策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会计的定义和基本原则;b.会计的分类和作用;2.会计的基本账务处理方法a.会计的基本账户和分类;b.会计凭证和账簿的录入和管理;c.会计分录和成本核算。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的核算方法。
a.资产的分类和计量;b.负债的分类和计量;c.所有者权益的计算和变动;d.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分析。
4.会计分析和决策能力的培养a.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b.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分析;c.使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
5.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a.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b.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的培养;c.有效沟通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讲解、演示和学生互动的方式,系统地阐述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会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结合实际会计软件和模拟账簿,让学生亲自操作和实践会计的基本账务处理方法。
四、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准备相关的幻灯片,包含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账务处理方法的演示。
2.教材:选择一本基础会计教材作为参考教材,提供给学生作为学习的材料。
3.实践软件:提供一款实际的会计软件,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4.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案例,供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五、教学评估方式1.课堂测验:每章节结束后,进行小型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一些综合性的作业题,既包含理论知识的运用,也包含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期中考试:针对全部学习内容,进行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掌握情况。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课程地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学地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地掌握,为后续专业课程地学习打下扎实地基础 .《基础会计》既是一门会计学地入门课程 ,又是一门理论性与实务性兼容地课程.因此,本课程要求对基础理论地学习重在理解 ,在理解地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地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本课程学习地基本方法力求全面而客观,并辅之以必要地操作训练和案例分析 ,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本课程地认识;基本操作技能方面要求能基本掌握凭证.帐簿直至报表地一般流程.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复试记账地概念和原理,复试记账地理论依据:会计衡等式;会计六大要素及会计核算地方法体系;借贷记账法地特点和具体运用;会计循环系统,主要经济业务地核算:即资金筹集.供应过程采购业务. 生产过程产品归集.销售过程.财务成果形成.财务成果分配地账户设置与账户运用;会计核算基础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地理论及运用;几种主要会计核算程序特点 .优缺点;财产清查中地两种盘存制度理论和操作;会计两张主报表地概念 .结构.编制.教学难点:会计准则地基本理论;如会计假设与会计原则等理论性较强地基本理论问题;经济业务内容地分类;会计核算基础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地理论及运用;材料地成本计算和产品地生产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中地两种盘存制度理论和操作;会计两张主报表地概念.结构. 编制.三.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化教学,逐步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变单项传授教学为师生互动.交流式教学;变传统教学手段为现代化教学;对有些章节可采用讨论式. 自学式,区分不同地对象选择相适应地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倡导多媒体教学,在有条件地教室,采用多媒体教学,对某些章节如会计凭证.账簿等,在教学设备允许前提下尽量与实验室相结合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四.课程考核办法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课程地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适当参考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地依据,主要根据平时测试.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到课情况等,其中期中考试占主要部分.期中考试一般采用随堂考试形式.一般情况下,平时成绩地比重不超过 30%.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统一考试地办法 .试卷要求覆盖面要广,考试内容复盖课程地各章.各节;试卷地各能力层次:识记 .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各占一定比例;试卷地难易程度应合理 .考试题型,可选择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计算.综合业务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形式.五.教学进度表周教学内容次第一章总1论第二章会2 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三章账3 户与复式记账教学目地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会计地概念 . 职能 , 简要了解其发展地历史过程;明确会计工作地目标和对象;知晓会计核算方法地种类;了解会计机构 .会计人员和会计规范地相关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 理解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地概念 .特征和分类;理解会计等式地不实验习题课小计讲授同表现形式和会计事项引起资产和权益增减变化地四种类型.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借贷记账法地产生.设置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地意义;理解复式记账地基本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地记账规则和平行登教学时数3 5 12479211第四章借贷记账法 4在工业企业地运用记地要点;熟练掌握账户地结构.试算平衡地方法.简单会计分录地编制方法.本章以工业企业地经济业务核算为例,阐述了复式记账在不同经济业务核算过程中地应用.通过本章学习,要着重21 掌握资金进入企业地业务.供应过程业务.生产过程业务.销售过程业务.利润地形成与分配地业务核算方法.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会计凭证地意义.会计凭证地传递与保管;掌握会计凭证地种类.原8始凭证.记账凭证地填制内容;熟练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地审核和填制方法.了解设置账簿地意义和原则;理解账簿地种类和格式;掌握登记会计账簿地规则;熟练掌10握会计账簿地设置.登记以及6 0 27第五章会 5计凭证第六章登 6记账簿更正错账地方法.期末账项调68101626整.对账与结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财产清查地必要性和种类,初步掌握财产清查地基本知识和技能;熟第七章财练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7 4 2 0 6产清查地具体操作;着重掌握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地清查方法及清查结果地掌握处理.通过本章学习,初步掌握编制和阅读主要财务报表地基础第八章财知识;着重掌握资产负债表.8 务会计报8 3 8 19 利润表地结构. 内容和编制地告方法,熟悉主要财务报表之间地勾稽关系.通过本章地学习了解各种帐第九章会务处理程序地意义;熟悉账务9 计处理程4 0 3438 处理程序地种类;掌握各种账序务程序地特点和处理方法.第十章会通过本章学习,明确会计工作10 计假设和会计信息地组织形式;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了解会计机构设置人4 2 0 6质量要求四.实验内容员从业资格地有关要求,会计法规体系地构成内容等有关内容.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提要学每组人1 原始凭证模块原始凭证地种类.填4 6 人一组2 记账凭证模块记账凭证地种类.填4 6 人一组3 账簿登账.错账更正方10 6 人一。
《基础会计》授课计划
《基础会计》授课计划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基础会计》课程时长:48学时(每学时40分钟)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初步运用会计知识进行简单的账务处理。
二、授课内容1. 会计基本概念(8学时)会计的定义和作用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2. 会计科目和账户设置(8学时)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原则账户的结构和用途会计科目的举例和应用3. 记账方法(8学时)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4. 会计凭证(8学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概念和种类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5. 账簿设置和登记(8学时)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6. 试算平衡与账项调整(4学时)期初余额的确定和调整方法试算平衡的方法和原理账项调整的内容和方法7. 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8学时)账务处理程序的概念和种类基本的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常见的会计核算错误和预防措施三、授课方式与资源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演示、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结合PPT、案例、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小组合作,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 实践教学:安排一定时间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
4. 资料准备: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内容,准备好学习用品和材料,及时提交作业。
5. 其他资源:可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视频、案例、习题等,丰富教学内容。
四、考核方式与评估标准1. 平时成绩:根据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
2.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形式为闭卷。
3. 其他:鼓励学生参加与本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作为附加分项。
五、课程总结与建议本课程通过系统的授课内容,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初步运用会计知识进行简单的账务处理。
建议学生加强实践操作,多做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基础会计》课程建设方案
《基础会计》课程建设方案《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会计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业务流程,熟练进行基础会计核算的实务操作,具备初步职业能力。
本门课在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会计专业入门的基础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
一、建设目标在线普通课,达到学校混合式教学课程要求,课程级别达到三级课以上。
二、建设时间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周期一年。
三、课程团队四、建设内容按照在线普通课建设标准的要求,本课程将在学校学习通平台完善相关课程信息和教师信息,并收集、整理、制作以下3个方面11个内容的教学资源:五、主要举措1.课程调研:向企业人员调研当前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企业人才需求修改课程内容,完善课程相关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源。
并调研其他中职学校同类课程的建设情况,以作借鉴。
2.内容设计:经过调研了解到企业特别需要具有人际沟通能力和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人才,对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考核方案、教案、多媒体课件等一系列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源进行了修改、完善,相对减少了理论教学课时,加大实操课时,特别是在完成教材一至九章的理论学习基础上安排了40个课时的手工综合实训。
教学环节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并运用学习通、网中网等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注重讲练结合。
同时在教学中适当安排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既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锻炼胆量、提高口才。
通过诊改,还增加了视频、教学案例、补充阅读材料,并将这些资源发到学习通,让学生课后自学,以拓展知识。
3.内容开发:(1)教学文件: 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授课教案、考核方案;(2)教学资源:动画、微课或视频、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课程补充阅读材料、作业库、试题库;(3)线上建设:完善课程门户信息、引用的素材。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职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既能从事各级各类基层幼儿园保、教工作,又能在儿童教育机构、媒体、图书出版部门、公司等从事相关的工作。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一)《基础会计》是我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它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及操作性,会计专业学生掌握这门会计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中职生基本初中毕业,普遍缺乏对会计方面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对于初次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而言,抽象、空洞、难以理解,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容易出现畏惧、厌学的情形。
那么,如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我们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实际教学,浅谈如何上好《基础会计》课。
一、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中职生入学时年龄小,理解能力差,社会经验不足,《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学生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对老师而言,正确引导,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上好这门课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在第一堂课时介绍《基础会计》的重要性和在会计实际工作中的作用,让学生知道我们的教学计划,知道三年所开设的课程,明确在校期间的奋斗目标;其次,要树立学生的信心,打消他们学习的疑虑,可以介绍以往学生学习这门功课的经验和他们的奋斗史,为他们提供借鉴和参考;再次,可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财会部门进行参观,让他们了解会计机构的设置,观摩相关会计资料,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最后,带学生到会计模拟实验室,观看高年级做账的过程,拿出做账样本,告诉他们只要努力,也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进而提高他们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我国中职专业的重要教学手段仍是以“教案+粉笔+黑板”为主。
教师通过大量板书、口头表述和肢体语言等,向学生传授如何从填制原始凭证开始到最后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和全过程,既抽象又难以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础会计》既是一门会计学的入门课程,又是一门理论性与实务性兼容的课程。
因此,本课程要求对基础理论的学习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本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力求全面而客观,并辅之以必要的操作训练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本课程的认识;基本操作技能方面要求能基本掌握凭证、帐簿直至报表的一般流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复试记账的概念和原理,复试记账的理论依据:会计衡等式;会计六大要素及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借贷记账法的特点和具体运用;会计循环系统,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即资金筹集、供应过程采购业务、生产过程产品归集、销售过程、财务成果形成、财务成果分配的账户设置与账户运用;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理论及运用;几种主要会计核算程序特点、优缺点;财产清查中的两种盘存制度理论和操作;会计两主报表的概念、结构、编制。
教学难点:
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如会计假设与会计原则等理论性较强的基本理论问题;经济业务容的分类;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
实现制的理论及运用;材料的成本计算和产品的生产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中的两种盘存制度理论和操作;会计两主报表的概念、结构、编制。
三、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化教学,逐步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变单项传授教学为师生互动、交流式教学;变传统教学手段为现代化教学;对有些章节可采用讨论式、自学式,区分不同的对象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倡导多媒体教学,在有条件的教室,采用多媒体教学,对某些章节如会计凭证、账簿等,在教学设备允许前提下尽量与实验室相结合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程考核办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课程的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适当参考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的依据,主要根据平时测试、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到课情况等,其中期中考试占主要部分。
期中考试一般采用随堂考试形式。
一般情况下,平时成绩的比重不超过30%。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统一考试的办法。
试卷要求覆盖面要广,考试容复盖课程的各章、各节;试卷的各能力层次: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各占一定比例;试卷的难易程度应合理。
考试题型,可选择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计算、综合业务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形式。
五、教学进度表
四、实验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