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定义和公式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
小学数学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可以启迪孩子的心智,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店铺今天为您带来了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帮助。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a-b)×c=a×c-b×c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汇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知识点补充:①、几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c+b 如:29+35+31=29+31+35 ②、加减混合运算中带着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减数、加数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c+b(a ˃c) 如:46+72-26=46-26+722、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在计算过程中,如果那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把这两个数先相加,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4.在○ 351+648+249=(351648865-246-54=865-(246496-(296+144)=496⃝296⃝1443、减法的运算性质知识点补充:①、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差里的被减数,再加上减数;或用这个数加上差里的减数,再减去被减数。

用字母表示:a-(b-c)=a-b+c=a+c-b 如:50-(20-10)=50-20+10=50+10-20 ②、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

如:10+(4-3)=10+4-3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减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如:10-(8+1)=10-8-1896-(375+296) 837-237-186-14 927-16-24-60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40+8)=586+(214+537)-(586(×8=73×538538+300-12、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①、需要记住的特殊数的乘积5x2=10 25x4=100 125x8=1000 25x8=200 75x4=300375x8=3000 25x8=200 125x4=500②、两个数相乘的简便计算,方法不唯一。

既可以把一个因数用乘法拆分,使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也可以把一个因数用加、减法拆分,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超详细!!!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超详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考点归纳(一)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教版⼩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个数,和不变。

即:(a + b) + c = a + (b + c)(提醒:运⽤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法:①使⽤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50+50+98 =488+(40+60)=93+165+35=(65+35)+(28+72)=100+98 =488+100 =93+(165+35)= 100+100=198 =588 =293 = 2002、连减的性质:☆⼀个数连续减去⼏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注:连减的性质逆⽤: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这个数先减去后⼀个数再减去前⼀个数。

即:a-b-c=a—c-b连减的简便计算⽅法:①连续减去⼏个数就等于减去这⼏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个数再减去前⼀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法则与顺序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法则与顺序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法则与顺序大全,给孩子收藏!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 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复习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复习

一、四则运算一、概念: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5、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6、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商=被除数÷除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二、关于“0”的运算1、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2、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5、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6、“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0做除数没有意义;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找不到一个数与0相乘得5。

三、运算顺序: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观察物体(二)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就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 + 0 =a 0 + a = 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 - 0 = a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 - a = 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 × 0 = 0 ; 0 × a = 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 a = 0⑥ 0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6、租船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7个运算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7个运算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7个运算定律一、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二、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或a+b+c =a+(b+c)三、减法性质(1)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

a-b=(a+c)-(b+c)或a-b=(a-c)-(b-c)(2)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

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a-b=(a+c)-b=差+c或a-b=(a-c)-b=差-ca-b=a-(b+c)=差-c或a-b=a-(b-c)=差+c(3)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

a–b-c= a-(b + c)四、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a×b = b×a五、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 =(a×b)×c或a×b×c = a×(b×c)六、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 + b) ×c= a×c+b×c 或(a - b)×c= a×c-b×c七、乘法的其他运算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

a×b = (a×c) ×( b÷c)八、除法的运算性质(1)商不变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公式整理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公式整理

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套四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期末复习有了这个,复习数学可以轻松了很多!快收藏起来复习吧!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2、四则运算式子各部分的关系:(1)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2)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0(3)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 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3、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 ×a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a×c+b×c或者 a×(b+c)=a×b+a×c6、减法性质:a-b-c=a-(b+c)7、除法性质:a÷b÷c=a÷(b×c)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数叫减数,得到的结果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5.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去的数叫做除数,得到的结果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6.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17.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顺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8.有关的运算:(1)一个数加上或减得原数。

5+0=55-0=5(2)任何一个数乘得。

5×=×5=(3)除以一个非的数等于。

÷5=(4)不能作除数。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流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乘法交流律乘法结合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四年级下册减法运算定律公式

四年级下册减法运算定律公式

减法运算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它主要用于计算减去一个数或减去多个数的结果。

在四年级下册中,学习减法运算的重点将会放在加法的逆运算上,即通过减法来验证加法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在学习减法运算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减法运算的定律和公式,下面将介绍四年级下册减法运算的定律和公式。

一、减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减法是一种数学运算,它用来求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差。

在减法运算中,被减数减去减数,得到的差叫做差数或者差。

减法的运算规则如下:1.减法的交换律:a-b=b-a减法的交换律表示减法运算中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可以交换,结果不变。

2.减法的结合律:(a-b)-c=a-(b+c)减法的结合律表示如果有多个减法运算,先减被减数和减数中的一个得到一个差,再减去另一个数,结果和先减去两个数的和再减去第三个数的结果一样。

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在四年级下册,我们会学习一些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如下:1.补数法补数法是指通过在减法式中添加一个与被减数相等的数,使得减法运算变为加法运算。

例如,计算21-9,我们可以添加一个11,变为21-9+11、这样,减法运算就变成了加法运算,即21-9+11=23、补数法在解决减法运算中的退位问题时非常有效。

2.消减法消减法是指通过在减法式中逐位相减,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

例如,计算97-56,我们可以先计算个位数,即7-6=1,再计算十位数,即9-5=4、因此,97-56=413.借位法借位法是在减法运算中,若被减数的其中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需要向高一位借位。

例如,计算98-56,个位数8小于6,需要向十位数借位,使得原来的8变成18、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即18-6=12、因此,98-56=42三、减法的应用减法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四年级下册中,我们将学习到如何利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退位运算退位运算是指利用减法运算解决退位的问题。

例如,计算98-56,个位数8小于6,需要退位。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篇11、加法运算定律: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 (b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篇2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定义和公式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定义和公式

运算定律的定义和公式
加法的交换律
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的交换律。

公式:a+b=b+a
加法的结合律
定义: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的结合律。

公式(a+b)+c=a+(b+c)
减法的性质
定义: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或者交换后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公式:a-b-c=a-(b+c) a-b-c=a-c-b
乘法的交换律
定义: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公式:axb=bxa
乘法的结合律
定义: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的结合律。

公式:(axb)xc=ax(bxc)
乘法的分配律
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公式:(a+b)xc=axc+bxc
定义: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减。

公式:(a-b)xc=axc-bxc
连除的性质
定义: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或者交换后面两个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公式:a ÷b ÷c=a ÷(bxc) a ÷b ÷c=a ÷c ÷b。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法则与顺序(附必考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法则与顺序(附必考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法则与顺序(附必考题)
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 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运算顺序
1.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 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四年级下册数学3运算定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3运算定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3运算定律
在孩子们学习数学时,3运算定律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小学生尤其是四年级下册课程中的3运算定律。

首先,我们来看看“变换律”这一重要定律。

它的含义是说,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值不变,只要将两个数交换位置,就不会改变它们的和或差。

比如:3+4=7,那么4+3=7。

这就是变换律的原理。

其次,我们来看看“结合律”这一重要定律。

它的含义是两个数的和可以用等式的形式来表示。

比如,3+4=7,我们可以写成(3+4)7,这就是结合律的原理。

最后,我们来谈谈“分配律”这一重要定律。

它的含义是,与两个数的乘积相关的乘法可以转换成“分配律”。

这就是说,当两个数相乘时,可以将乘数分配到被乘数,而无需改变乘数的大小。

比如,3×4=12,那么等效的表达式是(3×4)=(3×1)+(3×2)=12。

这就是分配律的原理。

以上是关于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3运算定律的介绍,它们中有变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

这些定律在孩子们学习数学时,非常重要。

只要孩子们能够掌握这些定律的内容并能熟练运用,他们就可以很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 1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教版⼩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个数,和不变。

即:(a + b) + c = a + (b + c)(提醒:运⽤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法:①使⽤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50+50+98 =488+(40+60)=93+165+35=(65+35)+(28+72)=100+98 =488+100 =93+(165+35)= 100+100=198 =588 =293 = 2002、连减的性质:☆⼀个数连续减去⼏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注:连减的性质逆⽤: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这个数先减去后⼀个数再减去前⼀个数。

即:a-b-c=a—c-b连减的简便计算⽅法:①连续减去⼏个数就等于减去这⼏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个数再减去前⼀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总结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古巴比伦人从远古时代开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并能应用实际问题。

下面是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a-b)×c=a×c-b×c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小学数学五大运算定律

小学数学五大运算定律

下面是小学数学五大运算定律,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也许会有很多人会有疑惑说,为什么数学只有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而减法和除法却没有。

其实是因为,减法可以看作是加相反数,而除法可以看作是乘以倒数。

所以减法和除法实际上可以算作加法和乘法。

所以在我们学的时候就只有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算定律的定义和公式加法的交换律
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的交换律。

公式:a+b=b+a
加法的结合律
定义: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的结合律。

公式(a+b)+c=a+(b+c)
减法的性质
定义: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或者交换后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公式:a-b-c=a-(b+c) a-b-c=a-c-b
乘法的交换律
定义: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公式:axb=bxa
乘法的结合律
定义: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的结合律。

公式:(axb)xc=ax(bxc)
乘法的分配律
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公式:(a+b)xc=axc+bxc
定义: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减。

公式:(a-b)xc=axc-bxc
连除的性质
定义: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或者交换后面两个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公式:a÷b÷c=a÷(bxc) a÷b÷c=a÷c÷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