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SCD

合集下载

心源性猝死的预测

心源性猝死的预测
2010-10-17 27
(一)冠状动脉灌注与心源性猝死
急性心肌缺血是心源性猝死的 独立预测因素! 独立预测因素!
2010-10-17
28
冠状动脉病变和猝死的关系之一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易发生猝死 临床信息提示: 临床信息提示: ①冠造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 冠造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 ②表现急性前壁、 广泛前壁 、广泛前 表现急性前壁、广泛前壁、 壁 +高恻壁心肌梗塞 ③合并低血压、晕厥和广泛前壁ST段 合并低血压、晕厥和广泛前壁ST段 压低的不稳定心绞痛。 压低的不稳定心绞痛。
2010-10-17
17
发病期
即导致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 时期,通常不超过1小时。典型表现包括: 时期,通常不超过1小时。典型表现包括: 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 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 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 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 或头晕目眩等。 速,或头晕目眩等。从心脏猝死者所获 得的连续心电图记录中可见在猝死前数 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 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 其中以心率增快和室性早搏的恶化升级 最为常见。 最为常见。
5
流行病学
年龄:高发年龄在45-75岁之间 年龄:高发年龄在45-75岁之间 性别: 性别: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 病史:大多数病人有既往心血管 病史
2010-10-17
6
流行病学
50%以上病例有诱因 情绪激动、 50%以上病例有诱因:情绪激动、劳累 诱因: 先兆症状
胸痛胸闷 70% 提示不稳定的心肌缺血 70% 38% 心悸 38% 提示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30% 30% 提示严重心律失常或严重 晕厥 心肌缺血
2010-10-17 30

心源性猝死的家族遗传特点分析

心源性猝死的家族遗传特点分析

心源性猝死的家族遗传特点分析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在1小时内突然发生的自然、非暴力、非外伤性死亡。

家族性心源性猝死是指在一个家族中出现两代或多代发生猝死的现象,具有较强的遗传倾向。

本文将对心源性猝死的家族遗传特点进行分析。

1. 遗传模式:家族性心源性猝死通常呈现显性遗传方式,但也有少数呈现隐性遗传方式。

显性遗传方式指的是疾病基因突变表现在表型上,即患者携带病变基因时就会出现明显的猝死倾向;隐性遗传方式指的是患者携带病变基因时,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渐渐显现出猝死的表型。

2. 突变基因:与家族性心源性猝死相关的基因突变较多,其中以SCN5A基因突变最为常见。

SCN5A基因编码心肌细胞钠离子通道蛋白,突变会导致心肌电生理异常,进而引发心律失常和猝死。

除了SCN5A基因外,还有包括RYR2、KCNQ1、KCNH2、KCNE1等多个基因与心源性猝死的家族遗传有关。

3. 突变基因的传递:家族性心源性猝死可以通过纵向或横向传递。

纵向传递是指疾病基因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通常是由一个患者父母传递给子女。

横向传递则是指不同世代之间的传递,例如兄弟姐妹之间的亲缘关系。

4. 基因突变类型:基因突变可以分为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移码突变等。

错义突变是指基因序列改变导致某个氨基酸被替换,从而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无义突变是指基因序列改变导致正常编码蛋白质的提前终止;移码突变则是指基因序列改变导致读码框发生错位,从而破坏蛋白质的正常合成。

5. 遗传咨询:对于有家族性心源性猝死疾病家庭史的个体,进行遗传咨询可以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遗传咨询包括检测疾病相关基因突变、提供家族风险评估、指导生育方案以及心源性猝死的预防措施等。

6. 预防措施:家族性心源性猝死的预防非常重要。

对于已知携带心源性猝死相关基因突变的个体,应加强生活习惯调整,如戒烟限酒、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

此外,避免剧烈运动和受到有刺激性的药物使用也是预防措施之一。

心源性猝死的家族遗传风险评估

心源性猝死的家族遗传风险评估

心源性猝死的家族遗传风险评估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生的突发、意外的心血管疾病而导致的猝死。

家族遗传风险评估在预防和及早发现SCD的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源性猝死的家族遗传风险评估的相关问题。

一、家族猝死史收集与分析家族猝死史是进行家族遗传风险评估的基础。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家族中是否有猝死的个体,并详细记录其姓名、年龄、性别、死亡年份、猝死的环境等信息。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这些猝死个体的相关特征,如是否有心脏病史、是否有家族成员之间的关联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初步评估家族中心源性猝死的遗传风险。

二、遗传因素筛查遗传因素在心源性猝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家族遗传风险评估中,我们需要对家族成员进行遗传因素的筛查。

首先是进行家族成员的基本体检,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常规检查。

其次,我们还可以进行遗传基因检测,探索与心源性猝死相关的基因变异。

通过筛查遗传因素,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家族中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三、心血管疾病检查心血管疾病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家族遗传风险评估中,我们需要对家族成员进行心血管疾病的全面检查。

这包括血压测量、血脂水平检查、血糖检测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进行心肌酶谱、C-肽、肾功能等指标的检测,以了解家族成员的心血管状况。

通过心血管疾病的全面检查,可以更好地评估心源性猝死的家族遗传风险。

四、心脏电生理检查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家族遗传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心电图、心脏磁共振等检查手段,我们可以了解家族成员的心脏电生理状态,包括心率变异性、心室肌动作电位等。

这些数据对于评估心源性猝死的风险至关重要。

同时,心脏电生理检查还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心脏病变,及早进行干预。

五、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通过以上的家族遗传风险评估,我们可以得出心源性猝死的个体风险。

对于高风险个体,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药物治疗,如应用β受体阻滞剂、抗凝药物等;心脏植入器械治疗,如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脏除颤器等。

scd医学名词解释

scd医学名词解释

scd医学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 SCD 吗?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医学名词哦!SCD 呢,全称是 Sudden Cardiac Death,也就是心源性猝死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呀。

比如说,你身边有个身体一直看起来还不错的朋友,突然有一天,毫无征兆地就倒下了,然后就再也没起来,这多吓人啊!这就很可能是 SCD 在作祟呢。

就像一颗隐藏的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爆炸。

心源性猝死啊,就像是一个狡猾的小偷,总是在人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

你想想看,前一秒还好好的一个人,下一秒就可能阴阳两隔,多可怕呀!很多时候,可能这个人还在笑着和别人聊天呢,下一刻就突然不行了。

它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也许是在上班的路上,也许是在运动的时候,甚至可能是在睡梦中。

这就像是一场毫无预警的暴风雨,说来就来。

对于那些有心脏疾病的人来说,SCD 就像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他们每天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就触发了这个可怕的“开关”。

那怎么预防 SCD 呢?这可是个关键问题啊!首先,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心脏的问题。

这就好比给心脏做个“安检”,有问题早发现早
解决呀。

然后呢,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别抽烟、别酗酒,多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这就像给心脏打造一个坚固的“堡垒”,让那个小偷无
从下手。

我觉得呀,大家真的都要重视 SCD 这个问题,别等悲剧发生了才
后悔莫及。

难道不是吗?一定要多关心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别让
SCD 这个恶魔有可乘之机!。

心源性猝死的遗传因素及家族病例分析

心源性猝死的遗传因素及家族病例分析

心源性猝死的遗传因素及家族病例分析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突然发生、起因及死亡原因不明确的自然短时期内死亡。

近年来,SCD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以及医疗系统都带来了重大挑战。

尽管SCD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但遗传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源性猝死的主要遗传因素,并通过家族病例分析来进一步阐述。

一、离子通道基因突变离子通道基因突变与心脏电活动异常相关联,是心电离子通道激活、传导和复极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目前已经发现,许多离子通道基因的突变会导致心脏电生理异常,从而增加SCD的风险。

其中,最常见的遗传疾病是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和Brugada综合征。

这些疾病的遗传方式主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即携带有突变基因的个体患有相应的疾病。

二、心肌肥厚症和扩张型心肌病心肌肥厚症和扩张型心肌病是SCD的常见病因之一,患者家族中心源性猝死的比例相对较高。

这些疾病主要由基因突变引起,常表现为心肌肥厚或心腔扩张。

心肌肥厚症常见的基因突变包括肌球蛋白基因和调节肌功能的其他基因,如β肌球蛋白和调节质子能酶的亚基。

扩张型心肌病则与基因突变引起的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受损有关。

目前已经发现许多相关基因,如肌结蛋白和肌球蛋白基因。

这些基因突变会导致心肌纤维化以及心腔扩张,从而增加SCD的风险。

三、遗传性心绞痛遗传性心绞痛是冠心病家族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患者家族中SCD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

遗传性心绞痛通常由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引起,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钠通道、钾通道和钙通道基因的突变是遗传性心绞痛的主要病因。

四、家族病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研究SCD的遗传因素,家族病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患者家族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患有相同或类似疾病的家族成员。

这种研究方式有助于确定遗传性因素在该家族中的作用,并为进一步的基因检测提供线索。

此外,家族病例分析还可以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防治提供目标性的干预措施。

心源性猝死(SCD)与心肺复苏(CPR)

心源性猝死(SCD)与心肺复苏(CPR)

新的重要变化
* 删除了非医务人员在开始胸外 按压前评估循环体征的过程,对无 呼吸无反应者吹2口气之后立即开 始胸部按压。 * 简化急救呼吸的指导。所有呼 吸(口对口、口对面罩气囊、气囊 对气道)均应吹气超过1秒钟,有 足够的气使胸部隆起。
新的重要变化
* 删除了对非医务人员在不做胸 外按压时急救呼吸的培训。 * 单人急救时,对各个年龄段( 除新生儿)胸部按压与吹气比 30:2。简化了教学,为不间断 胸部按压提供了较长时间。
SCD 与 CPR
死亡概念
※临床死亡 ※生物性死亡
※猝死
※社会性死亡
※脑死亡
※假死
死亡概念
• 猝死与心性猝死 • 心性猝死与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
&
VF
&
VT
&
PEA
&直线
asystole
发生率
20余个国家:
CA发生率:36-128/10万/年 Ω 随年龄增加,男多于女 Ω 75%SCA在症状发作1小时内 Ω 75%死于院外
氨茶碱
研究表明:对心动过缓性心 脏停搏应用氨茶碱并不能提高 ROSC。没有研究证明氨茶碱改 善出院存活率,也没有证据表 明在心动过缓心脏停搏应用氨 茶碱有害。
阿托品
5项前瞻性对照非随机研 究在院外、院内心脏停搏患 者应用阿托品有益处。
碱性药物
心脏停搏和CPR(在院外心脏 停搏)或在ROSC后常规应用碳 酸氢钠并不推荐。在高血钾威胁 生命或是造成心脏停搏、代谢性 酸中毒或三环抗抑郁药过量时才 使用碱性药物。
按压通气比
• 实践证明非专业人员做2次吹气 需要14~16秒,在此期间停止胸 部按压 • 动物模型:大于15:2的按压/通 气比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 一项院外心脏停止研究中从呼 叫到达现场间隔时间4分钟以内 ,仅用按压即可获得好的结果

“猝死”是指突然、快速的、意想不到的自然死亡,而心源性猝死(sudden ..

“猝死”是指突然、快速的、意想不到的自然死亡,而心源性猝死(sudden ..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共53例,来自深圳市2002年9月至2004年9月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其中5例有尸检资料,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和率的计算。在53例患者中男37例,女16例,男:女=2.3:1;年龄最小19岁,最大90岁,平均年龄65岁,全部符合心源性猝死的诊断标准(健康人或病情显著改善过程中的患者,因心脏原因而意外地突然发生死亡,发作到病、高血压与心源性猝死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性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在我们的观察中,所有冠心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的比例接近30%,所有猝死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的比例接近20%。心脏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支配,两者在心脏产生的效应通过各种反射途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达到动态平衡。糖尿病患者若长期病情控制较差,可通过多元醇旁路、神经结构蛋白非酶糖基化作用和神经内微血管病变而致局部缺血、缺氧等综合途径[6],导致心自主神经发生功能和结构变化。正常状态下心率呈现白天-夜间以及活动-休息的节律性变化,即心率为适应人体需要和环境变化呈现持续的波动,此为心率变异性。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受损,神经活动的平衡被打破,使这种波动性下降,即心率变异性降低, 而心率变异性降低是糖尿病患者死亡预测的因子之一[7]。由于副交感神经节前有髓纤维长,对缺血缺氧较交感神经纤维敏感,因而在糖尿病性心自主神经病变中副交感神经受损较早、较重,表现为心肌细胞对神经递质的反应稳定性受破坏,心肌细胞不应期改变,易产生各种心律失常,如房颤、室上速及室性心律失表现,进而致使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增加。
3.2 猝死的易发时间 Framingham心脏研究组[5]对429例患者的调查结果表明,上午6~9时为SCD高峰时间。一天中其他时间SCD的发生率大致相似,高峰期间SCD的危险性至少比一天内其他时间高70%。美国马塞诸州对该州1983年死亡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因心血管疾病死亡26 798例,其符合SCD诊断者计2 203例,死亡时间有明显的昼夜规律性,高峰期为上午9~11时,第二个高峰为中午12时,这种规律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我们的研究发现猝死发生在上午6~12时占大多数(56.6%),与其它时间段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1)。SCD上午发生率增高可能与患者在该时间段内体力和精神神经活动增强,即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血浆儿茶酚胺(CA)水平、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与血液中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增高有关;而心肌缺血、氧耗增加、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血压升高、冠脉痉挛等危险性增加是上午SCD发生率高的可能促发因素。

心源性猝死的心电图特征

心源性猝死的心电图特征

心源性猝死的心电图特征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由于心脏疾病突然发生的心律失常或心动过缓,导致心脏功能急剧下降甚至停止而致死的病症。

近年来,SCD不断增加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心电活动的同时检测记录,对于研究和预测SCD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心源性猝死的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是正常的心脏功能异常,这种异常是指在长时间的心电图中显示出来的窦性周期波动。

这种波动常常维持不到24小时,是窦性周期的变化,在体育训练和日常生活中都会出现。

然而,如果这种波动达到很长时间,对心脏健康有潜在威胁。

窦性心律不齐可能会损伤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增加SCD的风险。

早期(缩短)QT间期所谓QT间期是指心电图中QRS波和T波之间的时间间隔。

早期(缩短)QT间期是SCD的重要标志。

QT间期缩短可能是一种遗传性心脏病,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如缩短代谢病综合症、低血钙、低血镁等。

起搏器综合征稍纵即逝的起搏器综合征(Pacemaker Syndrome)是一种心内电信号异常,可能导致SCD。

心脏起搏器(Pacemaker)是一个电子设备,可在心脏本来的起搏器无法正常工作时将电信号发送到心脏。

由于身体抵抗心脏起搏器,产生的电子信号可能会与心脏本身的信号相抵消,可能发生起搏器综合征,从而增加SCD的风险。

心室顺应性降低心室顺应性降低是指心室收缩的能力降低,造成心脏功能减弱。

这可能表明一个或多个心脏疾病的存在,包括心肌缺血、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

心室顺应性降低可能会导致心脏电活动的不规则性,从而增加SCD的风险。

这种电活动的不规则性可能在心电图中表现为QT间期延长,T波振幅降低等。

高度或低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脏细胞之间的电信号传输中断或缓慢,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传导阻滞可以是遗传性心脏病、药物过量等引起。

高度和低度房室传导阻滞是SCD 的预测因素之一,可能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

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心脏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它是指由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死亡。

可发生在原有或无心脏病患者中,往往没有危及生命的早期表现,突然失去意识,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死亡,为非创伤性自然死亡,特征意外快速死亡。

91%以上的SCD它是由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破裂、肺栓塞等一些非心电事故也可以在1小时内迅速死亡,但其发生机制和预防与心律失常猝死不同。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通过其监测系统对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SCD了解进一步加深。

心脏猝死(SCD)绝大多数人都有心脏结构异常。

SCD患者中心结构异常主要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异常、渗透性病变和心脏异常通道,是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基础。

SCD它是由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引起的。

一些暂时的功能因素,如心电不稳定、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和缺血,导致原始稳定的心脏结构异常不稳定。

一些因素,如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电解质紊乱、过度劳累、情绪抑郁和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可触发SCD。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的西方国家,会导致SCD最常见的心脏结构异常。

美国的一切SC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SCD者高达80%以上心肌病(肥厚型、扩张型)占10%%~15%,其余5%~10%的SCD可由各种原因引起。

心脏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具体临床表现如下。

一、前驱期许多患者在心脏骤停前有几天或几周甚至几个月的前驱症状,如心绞痛、气急或心悸加重、疲劳等非特异性主诉。

这些前驱症状并不是心原性猝死所独有的,而是在任何心脏病发作前都很常见。

数据显示50%心原性猝死者在猝死前一个月内就诊,但其主诉往往不一定与心脏有关。

在医院外心脏骤停的幸存者中,28%心绞痛或气急在心脏骤停前加重。

但前驱症状只表明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不是心原性猝死的亚群。

scd的诊断标准

scd的诊断标准

SCD的诊断标准
SCD(Sudden Cardiac Death,猝死)的诊断标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突发死亡:SCD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在一小时内发生的自然死亡。

2. 临床症状:通常SCD患者在突发死亡前会有短暂的症状,如胸痛、心慌、呼吸困难等。

然而,有些病例中可完全没有任何症状。

3. 心源性猝死证据:经过详细的尸检、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确定死因是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发死亡。

4. 排除非心脏原因:要排除其他明显的非心脏原因,如外伤、中毒、颅脑损伤等。

需要强调的是,SCD的诊断通常是通过病例回顾和尸检来确定的,无法预测或确切诊断突发死亡的发生。

心源性猝死 (5)

心源性猝死 (5)

血液透析患者心源性猝死(SCD)的预防
1、首先要确定高危患者
在透析阶段,这类患者应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以及时发现高危因素。

2、要注意透析相关的危险因素
如对于血钾/血钙正常或偏低的患者要避免使用低钾/低钙透析液。

对于高血钾症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要密切监视血钾的变化。

避免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避免透析过程中超滤过快、透析过程发生低血压和透析不充分,必要时采用每日短时透析或夜间透析。

维持血色素在110~120g/L。

合理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纠正维生素D缺乏,避免出现高磷血症。

3、要积极控制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如诱导透析开始后每3个月或维持透析过程中至少每年应评估1次左室收缩或舒张功能;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对左室肥厚的患者应考虑增加透析频次;要适度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

4、可以采用相关药物预防
如透析患者应用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和尼可地尔等均可降低SCD的发生。

同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

5、对低EF患者植入临时或永久除颤器,可以避免发生威胁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减少SCD发生。

心源性猝死(SCD)的病理特点与鉴别要点

心源性猝死(SCD)的病理特点与鉴别要点

心源性猝死 (SCD)的病理特点与鉴别要点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心源性猝死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心源性猝死临床症状以及法医人员对猝死者鉴定方法和标准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高法医人员鉴定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方法:法医人员通过对心源性猝死者进行尸检,在尸检过程对死者不同组织、细胞等部位材料进行收集,并且利用福尔马林将获取的组织、细胞固定中,放入石蜡包中切片、染色。

结果:法医人员通过对心源性猝死者的心脏进行检测,可以发现死者心脏组织脂肪有不同程度的浸润,尤其右心房尤为明显。

心源性猝死主要临床表现为,死者猝死前将会出现模糊意识,并伴有烦躁等不同情绪,甚至严重患者将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伴随大量出汗等现象。

若具有心源性猝死病人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将会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

结论:本文通过对心脏猝死人员的病理特点以及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法医人员通过对心源性猝死人员进行验尸,可以有效的降低医疗纠纷事故概率。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病理特点;尸体解剖0、引言近些年来,随着心源性猝死事件的不断发生,猝死事件已经深受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人群关注重点内容,尤其是成年人,心源性猝死人群中成年人猝死概率占据第一位。

心源性猝死属于突发性自然死亡事件,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脏出现功能性缺陷,将会直接影响患者健康。

该类患者在猝死前不会有明显症状,病情具有突发性,若治疗或者抢救不及时,患者在短时间内将会死亡[1]。

另外,心源性猝死疾病护理治疗具有一定的缺陷性。

目前,我国医学技术在护理治疗心源性猝死疾病具有明显效果,根据临床护理治疗发现,大多数心源性猝死患者患有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等疾病,而这些疾病都是直接导致患者突发心源性猝死疾病的原因[2]。

近些年,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心源性猝死的死亡率数据逐年递增,而患者患有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等疾病是主要原因。

本文通过对辽宁地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公安局受理检验的27例死于心源性猝死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分析研究内容如下[3]: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通过对辽宁地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公安局进行尸检的27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急性死亡患者。

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SCD)的诊治心源性猝死(SCD)被定义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在症状出现后一小时内的院外、急诊室或者入院途中出现的死亡,其直接原因可能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无收缩或者非心律失常性。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45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SCD),占所有心源性死亡63%,而SCD的幸存者仅为1-5%。

在我国,SCD 的发生率为0.42‰,若以13亿人口计算,每年SCD的总人数约为54万人。

SCD的主要发病机制为有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血流不稳定室速、室颤等),其中包括缺血性心脏疾病、左室功能减退、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Brugada综合征和长QT 综合征等等。

在这些高危患者,SCD的年发生率在10%-20%,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可以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或ICD治疗作为SCD的一级预防,但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同时也会有致心律失常作用,甚至有些是致命的。

ICD也存在有感染、错误放电、设备故障等一些并发症。

所以指南建议对存在有猝死的高危患者,常规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EPS),进行SCD危险分层,指导治疗。

电生理检查预测猝死的发展史1970s Josephson和他团队成功对室速进行了研究并进行标测。

1983年,Roy等发现,在心脏骤停后存活下来的患者,61%能够诱发出室性心律失常。

1980s成功植入第一台ICD,同时也证实了了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1990s出现了两个标志性的研究:MADIT和MUSTT,共同揭示了左心功能不全合并冠脉疾病的患者,具有猝死的高危风险,可植入ICD作为SCD的一级预防。

同时也强调了在EPS中,对于可诱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SCD的高危患者。

电生理检查预测猝死的适应症在Brugada综合征、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史的严重冠状动脉疾病、心脏停搏的幸存者和特发性室颤患者中,EPS能诱发出多形性室速和室颤,对SCD有预测价值。

【医学课件】心源性猝死

【医学课件】心源性猝死

实施方法
在患者发生心室颤动时,立即 进行除颤,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寻求专业医疗援助。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在心源性猝死的治疗中,药物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实施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血管扩 张剂等,以控制病情并预防再次发作。
预后及康复
预后评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
心源性猝死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概述 • 病理生理机制 • 临床诊断及预防 • 治疗及预后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概述
心源性猝死的定义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由于心脏 原因导致的突然和意外死亡。
SCD通常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发生,且往往没有明显的先兆 症状。
获得性心脏结构异常
如心肌肥厚、心肌炎等,这些病症会导致心脏的结构发生改 变,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心脏电生理异常
先天性心脏电生理异常
如心律失常、长QT综合征等,这些病症会导致心脏的电生理过程发生异常, 从而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获得性心脏电生理异常
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这些病症会导致心脏的电生理过程发生改变,如 产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从而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心源性猝死的流行病学
SCD在各国的发病 率不同,但总体呈 上升趋势。
SCD的男性发病率 高于女性。
SCD在成年人和老 年人中均可见到, 但在年轻人中的发 病率较源自。02病理生理机制
心脏结构异常
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
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这些病症会导致心脏的结 构发生异常,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和电生理过程。

心脏性猝死SCD的一级和二级预防讲稿

心脏性猝死SCD的一级和二级预防讲稿

二、心肌肥厚 1、冠心病的左室肥厚 2、高血压心脏病 3、继发性瓣膜性心脏病的心肌肥厚 4、肥厚型心肌病 1)梗阻性 2)非梗阻性
5、原发或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1)进行性慢性右室超负荷 2)妊娠期肺动脉高压
三、心肌疾病与心力衰竭 慢性充血性心衰与各种心肌疾病关系密切 MERIT-HF试验猝死情况 II级—64%,III级--59%,IV级—33% 所有急性心衰(如广泛心梗、急性重症心肌炎等)如未经处理,都可由于循环衰竭本身或继发心律失常,导致SCD。
符合上述2项主要条件或1项主要加2项次要条件,或4项次要条件即可诊断为ARVC
表10 右室心肌病SCD的危险性分层的建议 建议类别 证据水平右室弥漫性扩大 IIa C左室受损 IIa C右心功能不全/扩张+可诱发持续性室速 IIa C心脏停搏/室颤史 IIa C右室心肌病猝死家族史 IIb C晕厥史 IIb C晚电位+右心功能不全 IIb C室速 IIb C程序性电刺激* IIb ESC观点QT离散度和ST-T改变 III C室早 III C
㈡非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结构异常 1、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较常见,儿童期SCD发生率高,需手术纠治。成人仍应积极手术治疗。
2、其他: 冠状动脉栓塞:心内膜炎、MVR或AVR后 血栓形成, 左房或左室附 壁血栓脱落 冠状动脉炎: 梅毒性主动脉炎、粘膜皮肤 淋巴结综合征等 冠状动脉机械性阻塞:马方氏综合征、夹层 动脉瘤等 冠脉痉挛或冠脉心肌桥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 其特征为:病变主要累及右心室,突出表现起源于右室的室性心律失常或右心功能衰竭,为青少年猝死主要原因之一,治疗较棘手。
1994年欧洲心脏学会制定ARVC诊断标准: 1、主要条件 1)右室严重扩张和射血分数重度减低而无(或轻度)左室异常;局限性右室室壁瘤和/或右室严重的节段性扩张 2)心内膜活检显示心肌为纤维脂肪所取代 3)右胸导联(V1至V3)的QRS波有Epsilon波或局部时限延长(>110ms) 4)尸检或外科手术证实家族患本病

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

治疗
一旦诊断心脏骤停,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基本生命支持、高级基本生命支持和复苏后处理。
1.基本生命支持
(1)开放气道一旦确诊心脏骤停,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救。将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松解衣 领、裤带,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异物,如假牙、粘液和呕吐物等。一手置于患者额部,另手抬举下颌,使 其头部后仰,颈部伸直,避免舌下坠阻塞气道。
诊断
突发意识丧失,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特别是心音消失,是心脏骤停最主要的诊断标准。心脏骤停时, 常出现喘息性呼吸或呼吸停止,但有时呼吸活动可在心脏停搏发生后持续存在1分钟或更长的时间,如复苏迅速和 有效,自动呼吸可以一直保持良好。心脏骤停时,常出现皮肤和黏膜苍白和发绀。在心脏骤停前如有严重的窒息 或缺氧,则发绀常很明显。
(3)胸外按压检查颈动脉搏动,如动脉搏动消失,立即胸外按压。操作者两手掌重叠交叉置于患者胸骨中下 段,双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力有节奏地垂直向下按压,将胸骨下段压下4~5cm为宜,按压后放松,使胸廓复 原。按压频率约80次/分左右,同时观察有无颈动脉搏动。按压部位不宜过高或过低,切忌按压胸骨下剑突处。 按压节律均匀,切忌用力猛击造成胸骨或肋骨骨折和血、气胸等并发症。胸外按压连续进行,直至心跳恢复。如 需描记心电图、心内注射或更换操作者,间断时间不宜超过15秒。
(2)人工呼吸迅速确定呼吸是否停止。如无自主呼吸,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用手捏住次,每次1000~1250ml。在人工呼吸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胸廓运动, 参照其胸廓起伏情况控制吹气量。避免发生胃胀气而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如患者出现胃胀气,应将其侧转并压迫 上腹部,排出胃气后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情 况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其特点有三,①死亡急骤, 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近年来,我国随着心血管病发生率的增高,心脏猝死的发病率也明 显增加。

心脏性猝死(SCD)概述

心脏性猝死(SCD)概述
患者/在场人员可提供心肌缺血的证据,建议立即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 情绪抑郁的患者发生心脏事件后,低温治疗可改善精神状态,提高成功复苏后的生存率。
• 对于急性心脏停搏后的管理,SCA幸存者应在心脏病专家或心脏电生理专家监管下进行详细的评估。 • 12导联心电图可以提示急性或陈旧性心肌缺血、传导异常、传导旁路、肥厚型心肌病或离子通道病。 • 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左心室功能、瓣膜异常和心肌病。 • 心脏MRI可作为超声心动图的补充,用于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 • 药物可用于评估Brugada综合征、LQTS和CPVT。 • 基因检测适用于某些特殊疾病,可提供大量基因突变,包括很多目前未知的基因突变,但是阴性预测价值
• 二级预防是指对于那些曾经有过心搏骤停的患者采取措施,防止他们再次发生心搏骤停甚至死亡。 • 三级预防包括一些干预措施致力于避免发生突发性的心搏骤停,从而避免发展为患者死亡,这主要集中在
院外应对措施。
• 预防SCD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等。但上述措施的作用有限。 •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能有效终止室速与室颤 • 大量研究证明,ICD能显著减少SCD的发生。
• 儿茶酚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是由于兰尼碱受体突变所致,兰尼碱受体可控制钙离子从内质网释 放,在情绪应激或身体应激时,由于兰尼碱受体突变导致了双向性室速发生。这类患者发生SCD风险高, 治疗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氟卡尼丁和ICD。
• 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一些W-P-W综合征患者也使SCD风险增加。SCD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无关, 但当房颤通过旁路快速传导至心室变为VF时,SCD就会发生。这种SCD的年发生率为0.05%~0.1%,可应 用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监测和侵入性电生理检查对W-P-W患者进行危险分层。Fra bibliotek4.治疗

心内科心源性猝死疾病护理要点解答

心内科心源性猝死疾病护理要点解答

心内科心源性猝死疾病护理要点解答一、疾病概述(一)概念和特点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急性症状发作后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自然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将发病后立即或24小时以内的死亡定为猝死,2007年美国 ACC会议上将发病1小时内死亡定为猝死。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人因心源性猝死丧生,占死亡人数的15%~20%。

美国每年有约30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占全部心血管病死亡人数的50%以上,而且是20~60岁男性的首位死因。

在我国,心源性猝死也居死亡原因的首位,虽然没有大规模的临床流生病学资料报道,但心源性猝死比例在逐年增高,且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高,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概率高达80%~90%。

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男性较女性高,美国Framingham 20年随访冠心病猝死发病率男性为女性的3.8倍;北京市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心源性猝死的男性年平均发病率为10.5/10万,女性为3.6/10万。

(二)相关病理生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理表现,病理研究显示心源性猝死患者急性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5%~64%。

陈旧性心梗也是心源性猝死的病理表现,这类患者也可见心肌肥厚、冠状动脉痉挛、心电不稳与传导障碍等病理改变。

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通常包括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室停顿。

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导致冠状动脉血管事件、心肌损伤、心肌代谢异常和(或)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引发心源性猝死,但其最终作用机制仍无定论。

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室停顿的电生理机制是当窦房结和(或)房室结功能异常时,次级自律细胞不能承担起心脏的起搏功能,常见于病变弥漫累及心内膜下浦肯野纤维的严重心脏疾病。

非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源性猝死较少,常由心脏破裂、心脏流入和流出道的急性阻塞、急性心脏压塞等原因导致。

心源性猝死的病理生理特征及治疗策略

心源性猝死的病理生理特征及治疗策略

心源性猝死的病理生理特征及治疗策略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是指心脏原因导致心跳骤停的突发事件,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

本文将就心源性猝死的病理生理特征及治疗策略进行探讨。

一、病理生理特征1. 心肌缺血缺氧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为缺血缺氧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冠心病引起的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进而破坏心肌细胞内离子平衡和传导系统,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2. 心电异常心源性猝死患者在心脏骤停前常出现心电图异常表现。

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包括室性早搏、室速、心室颤动等。

这些心电异常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预测指标,对及时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 心室折返激动心室折返激动也是心源性猝死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

心室折返激动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速度异常,导致心室扑动、颤动等室性心律失常。

4. 心肌纤维化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心肌组织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这是冠心病、心肌病等慢性心脏疾病的典型表现。

心肌纤维化会增加心脏的僵硬度,影响心室的收缩功能,进而引发室性心律失常。

二、治疗策略1. 心肺复苏心源性猝死患者若在心跳骤停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将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或死亡。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自动体外除颤等措施,旨在恢复有效的血液循环和氧供。

2. 除颤治疗对于有心室颤动或无脉搏的心源性猝死患者,应尽早进行除颤治疗。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用于现场急救,早期除颤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 冠脉介入对于冠心病患者引起的心源性猝死,及时行冠脉介入治疗非常重要。

冠脉介入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旨在恢复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缺血缺氧,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

4.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源性猝死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旨在控制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等。

5. 心脏起搏器植入对于有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特定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是有效的治疗策略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Role of Drugs in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Presentation Overview
♥ Sudden Cardiac Death
Epidemiology, etiology, pathophysiology
♥ Overview of ICD therapy to prevent SCD
General adult population
Multiple risk subgroups
Patients with any previous coronary event
Patients with ejection fraction <35% or CHF
MADIT II SCD-HeFT
Cardiac arrest, VT/VF survivors
♥ Roles of Drugs in SCD Prevention
♥ Summary and conclusions
Epidemiology of SCD
Accounts for 63% of all cardiac related deaths in the U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death in developed countries:
5% Other 15% Cardiomyopathy
80%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03 Update. Dallas, Tex.: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02. Adapted from Heikki et al. N Engl J Med, Vol. 345, No. 20, 2001. Myerberg RJ.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6th ed. P. 895.
Sudden death was the first manifesta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50% of men and 63% of women.
CHD accounts for at least 80% of sudden cardiac deaths in Western cultures.
Thomas Bigger, Lancet,n SCD Prevention
Roles of Drugs in SCD Prevention
Value of Antiarrhythmic Drugs
♥ Class I antiarrhythmics ♥ Beta Blockers ♥ Amiodarone ♥ Sotalol
Magnitude of SCD in China
0.2%
0.1%~0.2%
0.1% 0.04%
0.04%
China
US
Incidence Rate
544,000
300,000 ~350,000
China
US
Absolute Number
Incidence of SCD in Specific Populations
Arrhythmic Cause of SCD
12%Other Cardiac Cause
Bradycardia Torsades de Pointes
16.5%
12.7%
88% Arrhythmic Cause
Primary VT 8.3%
. Albert CM. Circulation. 2003;107:2096-2101
Bayés de Luna A. Am Heart J. 1989;117:151-159.
VF 62.4%
Application of ICD in China
544,000 200
“Even the wealthiest nations cannot afford to pay to use every medical advance in any patient who might benefit.”
AVID, CASH, CIDS
High-risk post-MI subgroups
0 5 10 20 25 30
Incidence of SCD (% of group)
MADIT, MUSTT,
100,000 200,000 300,000
Absolute number of SCD Per Year
Adapted from: Myerburg RJ. Sudden Cardiac Death: Exploring the Limits of Our Knowledge.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Vol. 12, pp. 369381, March 2001.
Disease Cause of SCD
Geography
Incidence
Worldwide
3,000,000
US
300,000~350,000
W.Europe
400,000
MMWR. Vol 51(6) Feb. 15, 2002. Myerberg RJ, Catellanos A. Cardiac Arrest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Braunwald E, ed.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5th Ed. New York: WB Saunders. 1997: 742-779. Zheng Z. Circulation. 2001;104:2158-2163. Vreede-Swagemakers JJ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1997; 30: 1500-1505.
Value of Non-antiarrhythmic Drug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