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be136190c69ec3d5bb756d.png)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指导课教案(含范文)第一单元开卷有益,记一次辩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3、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课前准备1、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
2、感受阅读的快乐.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师: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1)组内讨论,人人参与1.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2.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2)全班互动,交流评价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3)开展辩论.启迪思维全班互动,交流评价①提示互动内容:1、《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
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②全班互动。
1、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开展辩论,启迪思维①人们常说:“开卷有益。
”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
”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②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恶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1、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角度:⑴说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读书故事;⑵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采访记录;⑶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习作例文 习作》教案+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习作例文 习作》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e0bac2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e.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案+反思
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习作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技巧。
2.分析习作例文,认识优秀文章的特点。
3.通过学习习作例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
1.理解习作的定义和作用。
2.研究习作例文,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和亮点。
3.进行习作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1.习作例文素材。
2.笔和纸。
教学步骤
1.引入:介绍习作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分析习作例文:共同阅读一篇习作例文,讨论其中的精彩之处。
3.练习写作: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可以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写作。
4.互相交流: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作文,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5.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二、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习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分析习作例文时表现出了很好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一些学生还存在着表达能力不足和逻辑性不强的问题。
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写作技巧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高文章的逻辑性。
另外,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交流作文时遇到了沟通障碍,他们对于批评和建议有所抵触。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接受他人意见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断进步。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良好的,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不断完善我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写作指导和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作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852a37312b3169a451a4be.png)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指导课教案(含范文)第一单元开卷有益,记一次辩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3、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课前准备1、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
2、感受阅读的快乐.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师: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1)组内讨论,人人参与1.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2.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2)全班互动,交流评价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3)开展辩论.启迪思维全班互动,交流评价①提示互动内容:1、《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
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②全班互动。
1、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开展辩论,启迪思维①人们常说:“开卷有益。
”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
”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②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恶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1、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角度:⑴说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读书故事;⑵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采访记录;⑶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教案及反思 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和教学反思(人教部编)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教案及反思 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和教学反思(人教部编)](https://img.taocdn.com/s3/m/0515958e50e2524de5187e5a.png)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教案及反思教师我专注地写了每一课,敬请各位同仁大胆斧正、自由编辑使用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审题,明确写作对象。
2.掌握描述物品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3.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学会审题,掌握通过外形、颜色、功能等方面介绍物品的方法,并能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把它呈现给大家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要想把自己的心爱之物介绍给大家,就得掌握一些描述的方法。
现在,老师先给大家做一些提示:1.它的样子:形状、颜色、数量、光泽、质地如玩具熊:它是棕色的,胖胖的,两只眼睛圆圆的,好像会说话的样子。
它坐在沙发的角落里,静静地注视着我们,那样子可爱极了。
2.它的特点:特点就是这件事物不同于其他的地方,每种物品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比如外形、用途等,所以,如果要想让自己的物品与众不同,就一定要抓住它的特点。
3.你和它之间有意义或有趣的事情:你和心爱之物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比如,你的小闹钟,有一次,你赖床的时候,它硬是把你叫起来,所以,你上课就没有迟到。
从此以后,你就再也不赖床了。
4.你对它的感情:选择这件物品,一定是你“心爱”的,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种感情写进去。
三、小游戏一个人说一件物品,另外一个人猜。
四、写作提纲:第一步:起一个好听的题目。
第二步:点出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
第三步:描写心爱之物的外形、特点等。
第四步:写出你和它之间的趣事或有意义的事。
第五步:结尾,点题。
范文我的心爱之物——字典我有一个心爱之物,那就是字典!这本字典是我姐姐送给我的。
它已经伴随我4年了,我一直把它保护得很好,每天都会去关照它一下!我的字典外观可漂亮了!字典的封面大部分是红色;左右两侧有绿、黄、蓝三种颜色组成的,上面还印着四个白色的大字:“新华字典”。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教学设计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5c1796581b6bd97e19ea53.png)
听我召唤跟我走语文秘籍握在手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回忆联想,介绍自己的一件心爱之物。
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等写作方法把这件心爱之物描绘得具体、生动。
3.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尝试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重点难点:1.写清楚自己喜爱这件物品的理由。
2.通过一些写作方法写出心爱之物的特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教师:1.多媒体课件。
2. 2.让学生在课前回想自己的心爱之物,确定自己要写的对象。
学生:1.自己所钟爱的物品的图片。
2.回忆自己钟爱的物品,简单记录其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1.教师展示一些物品,激发学生回想自己心爱之物的兴趣。
导语:同学们,看着这些照片上或可爱、或有趣、或奇特的物品,你们是不是情不自禁地生发出喜爱的感觉呢?你们是否也拥有类似的一些物品?它们是不是你的心爱之物呢?2.指名说说欣赏完这些照片后的感受。
思考:这些物品有何特征?它们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有怎样的感受?3.教师结合本单元课文,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物品,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
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它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你对它产生了怎样的感情呢?本次习作就是写一件自己的心爱之物,使人读了之后能如见其物,并能激起喜爱之情。
二、明确要求,交流展示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字,欣赏教材给出的图片,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思考:(1)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明确:写自己的心爱之物。
)(2)教材给出的四幅图分别展示的是什么物品?(明确:第一幅——自己最爱的玩具小熊;第二幅——爸爸奖励的一双旱冰鞋;第三幅——自己养了三年的绿毛龟;第四幅——好朋友转学时送的风铃。
)(3)本次习作的要点是什么?(明确:写出自己的心爱之物的特别之处,写清楚钟爱它的理由。
)2.学生自由分组,交流讨论本次习作可采用的写法。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5df08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b.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是一篇以表达情感为主题的作文习作。
通过这篇作文,学生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对父母、老师、同学等身边人的感激之情、道歉之意或其他情感。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示例,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习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表达情感方面仍有所欠缺,不知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文之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学会表达真挚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身边人的感激、道歉或其他情感。
2.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3.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将情感融入作文。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情感,学会表达。
2.示例教学法:以教材中的示例为蓝本,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课件:相关情境图片、示例作文等。
3.纸张:用于学生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情境图片,如父母关爱、老师辛勤付出、同学互助等,让学生感受身边人的关爱与付出。
引导学生思考:你想对这些人说些什么?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示例作文,让学生了解如何表达情感。
引导学生分析示例作文中的优点,如用词恰当、句式丰富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表达自己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鼓励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学生启发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写作,将讨论的成果运用到作文中。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44d68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b.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习作》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一系列的例文,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习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例文的阅读理解,以及对习作技巧的讲解和操练。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的示范,也有图片的辅助,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
然而,学生在写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写作思路不清晰,表达不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文,发现和总结习作技巧,并通过实际的操练,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习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观察和表达,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写作的兴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习作技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这些习作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习作技巧。
2.示范法: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写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习作技巧的应用。
3.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的写作操练,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理解课文中的习作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写作话题,学生根据课文中学到的习作技巧,进行实际的写作操练。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全)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c6a0ad24da38376bae1faeac.png)
科目语文年级五年级班级178班总课时四课时课题习作:“漫画老师”教学安排 4 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自己想要描写的是哪一位老师,了解这位老师有什么突出的特点;2.挑选能够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学会通过细节凸显人物形象重点挑选能够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难点学会通过细节凸显人物形象。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漫画”老师》一、激趣导入1.(出示人物漫画)同学们都看过人物漫画吧?(看过)里面的人物形象有趣吗?(有趣)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没错,漫画里的人,特点非常突出,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让人觉得可爱又有趣。
2.如果要给一位老师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出示班上几位老师的图片)(学生自由发言)现在,让我们用文字把我们可爱的老师“画”出来吧!(板书:“漫画”老师)二、启发思路1.各位小画家们,请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位老师为他“作画”呢?(学生自由讨论)2.汇报讨论成果:①引导学生先说出要描写哪一位老师;②这位老师有什么突出特点,比如:外貌、衣着、性格、喜好(此处可作细节描写);③归纳完这些细碎的信息之后,引导学生回忆,有没有什么典型事例可以体现该老师的这些特点,有的话,选择一两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写下来。
(注意:事件必须要能够突出人物的特点)三、习作指导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位老师,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板书:XX老师突出特点:……)学生先把思路整理出来;(1)以语文老师自身为例,给学生讲解如何刻画形象:(学生归纳)特点:①外貌:清秀的脸大大的眼睛戴着眼镜高高的鼻子②②性格:很温柔,有时候也很严厉,但同学们都很听她的话③喜好:爱说笑,上课很有趣喜欢穿淡雅颜色的衣服(2)(学生回忆)事例:表现性格的典型事例: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同学在别人的课本上乱涂乱画,导致那位同学的笔记都看不清了,老师十分生气并严厉批评了这位同学,这位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帮别人补好了笔记,从此以后也学会了爱惜别人的东西。
《习作例文》(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习作例文》(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b1a0c1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0.png)
教案:习作例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例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例文的表达方法。
(2)学会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从例文中提炼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例文内容解析:本节课选取的例文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习作例文。
例文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示了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坚持。
通过学习例文,让学生了解并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
(1)如何选材: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材料。
(2)如何构思: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围绕主题来组织材料,使文章结构清晰。
(3)如何表达:要学会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例文,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趣味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例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表达方法。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例文的感悟,互相借鉴。
4. 写作技巧讲解:教师针对例文,讲解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的写作技巧。
5. 实践演练:让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进行现场习作。
6. 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选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材料。
2. 构思:明确文章主题,围绕主题组织材料,使文章结构清晰。
3. 表达: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七、作业设计1. 根据所学写作技巧,修改自己的习作,提高写作水平。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教案最新4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教案最新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3c2a5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3.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教案最新4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教案1一、教材分析1.背景知识本次习作训练是根据单元阅读训练和习作训练同步、读写结合的原则安排的。
本单元的三篇阅读教学的课文都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
因此,习作训练要求学生在基本掌握了按事情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方法后进行习作。
2.教材特点。
习作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照样子列作文提纲,以"校园的早晨"为例,安安排了三方面的材料,即小池边、操场上、花园里三个不同特点同学们不同的活动情况。
然后要求学生先填完整作文题目,再自己列出提纲。
习作内容的第二部分是以自己列出提纲的作文题目为内容作文。
"习作提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有:(1)事情的几个方面必须是有联系的,目的是"比较全面反映一个事物"(2)每一个方面分别写一个点及每个点上物的活动情况,这些人物的选择应有代表性,能反映这一事物(地方)的面貌呀特点。
二、教学目标1.能选择几个方面的材料反映一件事物的某些特点。
2.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列提纲,作文。
3.感受学校和社会的新面貌和新气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选择几个方面的材料,列出提纲。
教学难点:能通过这些选择好的几方面材料作文,反映出这一事物的某些特点,如新面貌、新气象。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
《校园的早晨》例文录音。
布置观察一处地方的早晨,体会其特点。
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观察情况选择几方面的材料以反映事物(某一地方的特点与风貌)。
2.学会根据事物的几方面材料,列提纲、习作。
(二)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齐读。
2.学习"习作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什么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回顾课文《太阳》《台湾蝴蝶甲天下》《再见了,亲人》安排材料的方法。
(3)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安排写作材料的方法,我们要通过练习掌握它,齐读"习作要求",明确任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6dc88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b.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教学设计,主要针对本册教材中涉及的习作例文进行教学设计。
本册教材的习作例文内容丰富,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叙述等多种类型,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们能够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于人物、景物、事件的描写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观察不细致、表达不准确、句子结构单一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准确表达,并尝试运用不同的句子结构,提高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掌握描写人物、景物、事件的基本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
2.难点:如何将所学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习作例文,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2.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相互借鉴、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
2.学生准备:预习习作例文,了解文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习作例文,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习作例文中的写作技巧。
例如: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的?是如何描写景物的?又是如何叙述事件的?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巩固所学写作技巧。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进行现场写作。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写作对象,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e2c7b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0.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表达内心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身边亲近的人的感激之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表达出自己对父母、老师、同学等身边人的感激和敬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表达不清晰、情感不足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表达感激之情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增强学生与他人的情感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表达感激之情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表达出自己对身边人的感激和敬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好课文内容的相关材料,制作PPT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了解写作要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身边对自己重要的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播放一首关于感激的歌曲,让学生谈谈自己最感激的人。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所表达的感激之情。
同时,教师对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讲解,如:如何描述人物、如何表达情感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一个小练笔,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写一段关于自己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1我的心爱之物》教案3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1我的心爱之物》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dfe1d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75.png)
【导语】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单元要求写“我的⼼爱之物”,这属于状物类⽂章。
“状”,是“陈述、描摹”的意思。
物指的是物品,多指⽇常⽣活中的⼩东西,如学习⽤品、⽣活⽤品、⼯艺品、电⼦产品等。
像笔、本、书包、台灯、玩具、⽂具盒等等都属于物品。
“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彩、质地等。
“⼼爱之物”不是普通的⼩物品,⽽是⼼⾥特别喜欢的东西。
越是⼼爱的东西,越能体现⾃⼰和送礼物之⼈的关系不⼀般,情感不⼀般。
要写好“⼼爱之物”,就要做到“眼中有物,⼼中有爱”。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五年级上册语⽂《习作1我的⼼爱之物》教案 教学⽬标 1.引导学⽣根据本单元课⽂的写法,围绕⾃⼰的⼼爱之物去写习作。
2.办⼀期“我的⼼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引导学⽣之间互相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 能写清楚⼼爱之物的外形,得到⼼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爱之物的原因。
教学难点 能结合本单元课⽂的写法去写习作。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我们每个⼈都有⾃⼰特别钟爱的东西,你的⼼爱之物是什么呢?是⽣⽇时爸爸送的玩具熊,还是妈妈送的⼩⽩兔?是爷爷奖励你的旱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的冬夜为你赶织的⽑⾐?……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爱之物”来写的。
现在就让我们写⼀写“我的⼼爱之物”吧。
⼆、审题指导(出⽰课件2) 1.读题⽬,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板书:⼼爱之物) 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书:⼼爱之物的外形⼼爱之物得到的过程我和⼼爱之物之间发⽣的事) 三、组织材料。
(出⽰课件3,4) 1.想想什么是⾃⼰的⼼爱之物,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它产⽣这样的感情。
按要求准备。
要求: (1)说⼀说它是什么。
(2)说⼀说你的⼼爱之物是什么样⼦的,你和它之间发⽣过怎样动⼈的故事。
2.汇报⾃⼰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的理解进⾏较为客观的评价。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教案及学生例文(10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教案及学生例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c9cb3c81c758f5f61f67f6.png)
第五单元《介绍一种事物》1通过介绍一种物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2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写说明性文章介绍一种物品,可以是蔬菜、水果、玩具、或电器。
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要抓住所要介绍物品的特点。
运用我们学过的一些说明方法。
◇开头:开篇点明要介绍的物品。
◇中间 :介绍此物品的特点,写出你为什么喜欢它。
(如颜色,外形,种类,用途等选择其中一两个特点重点描写,适当运用说明方法)◇结尾:篇末表达自己的情感。
1、确定要介绍的事物。
认真观察,抓住特点。
2、按照合理的顺序写。
①空间顺序:近到远,前到后,高到低,南到北……②逻辑顺序:原因到结果,现象到本质,主要到次要 ③时间顺序:古到今,春到冬 ④程序顺序:如工艺品的制作过程等3、语言朴实,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思路指引合理的说明顺序①总分写果树:名称→总写树→分写果(形状+颜色+滋味)运用这种方法来写一种果树,应该这样来组织材料。
开头先介绍要写什么果树,接着描写果树的整体特点,接下来具体描写果的特点,分形状、颜色、滋味三方面来具体描述。
这种方法,写各种果树都可以试一试。
②按生长过程写:名称→生长过程(春天→夏天→秋天)→结尾(抒情)运用这种方法来描写瓜果蔬菜都可以。
就是在文章的一开头,先概括地介绍清楚要写什么瓜果,也就是说交代清楚名称。
接下来就按生长过程的顺序来描述,春天的发芽,夏天生长,秋天的成熟……结尾,抒发一下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了么?③分段写:名称→生长过程→营养用途→结尾(抒情赞美)这种章法与上面的一种很相似,但多了一段文字,就是多写一段“营养用途”其余的都是一样的。
④分类写:名称→特点1(多)+特点2(好)……+结尾(抒情)这种方法是指所写的瓜果的特点很多,抓住一两点重要的特点来具体写。
这里所说的特点,可以是大、多、甜、香、脆……譬如我们要描写家乡的西瓜,就可以这样来安排材料:开头先介绍一下西瓜的名称,接着具体描写家乡的西瓜多的特点,再具体描写家乡的西瓜好的特点,结尾抒发一下自己的赞美之情。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教学设计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98137baf45b307e971974e.png)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回忆联想,介绍自己的一件心爱之物。
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等写作方法把这件心爱之物描绘得具体、生动。
3.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尝试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重点难点:1.写清楚自己喜爱这件物品的理由。
2.通过一些写作方法写出心爱之物的特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教师:1.多媒体课件。
2. 2.让学生在课前回想自己的心爱之物,确定自己要写的对象。
学生:1.自己所钟爱的物品的图片。
2.回忆自己钟爱的物品,简单记录其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1.教师展示一些物品,激发学生回想自己心爱之物的兴趣。
导语:同学们,看着这些照片上或可爱、或有趣、或奇特的物品,你们是不是情不自禁地生发出喜爱的感觉呢?你们是否也拥有类似的一些物品?它们是不是你的心爱之物呢?2.指名说说欣赏完这些照片后的感受。
思考:这些物品有何特征?它们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有怎样的感受?3.教师结合本单元课文,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物品,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
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它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你对它产生了怎样的感情呢?本次习作就是写一件自己的心爱之物,使人读了之后能如见其物,并能激起喜爱之情。
二、明确要求,交流展示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字,欣赏教材给出的图片,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思考:(1)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明确:写自己的心爱之物。
)(2)教材给出的四幅图分别展示的是什么物品?(明确:第一幅——自己最爱的玩具小熊;第二幅——爸爸奖励的一双旱冰鞋;第三幅——自己养了三年的绿毛龟;第四幅——好朋友转学时送的风铃。
)(3)本次习作的要点是什么?(明确:写出自己的心爱之物的特别之处,写清楚钟爱它的理由。
)2.学生自由分组,交流讨论本次习作可采用的写法。
明确:(1)抓住特征来写,突出心爱之物的独特之处。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教案五篇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564a1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3.png)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教案五篇语文教学教案的应用和其他学科教学课件的应用一样,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时间化。
优秀的语文教学课件还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深化语文教学的内涵。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迟到》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用已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多角度思考问题。
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后分的写法。
教学重点: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2.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上学有没有迟到过?迟到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是怎么对待你的?你怎么看待迟到这一现象?学生交流。
2.师: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是一个经常迟到的孩子,她写的《迟到》一文,让我们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们读后一定能受到启发。
板书课题。
3.小组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重点检查字音。
同位互相进行评价。
2.汇报读书情况。
教师对易错的个别字进行检查指导。
3.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可引导学生从①主要内容②所写事情,③文中人物——‚我‛和‚父亲‛等不同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
教师注意评价: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是否有与众不同的发现等。
4.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父亲为什么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父亲是否爱我?……)5.评价,并引导归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时候因为迟到发生在她和父亲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c1f08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6.png)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作文习作。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材,发挥想象,写一篇描述未来家乡变化的作文。
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巩固他们对语文知识的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是,对于如何合理安排作文结构,巧妙运用修辞手法,以及如何将想象与现实相结合,表达出未来家乡的变化,还是存在一定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同时注重作文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明确作文要求,运用想象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法,描绘出未来家乡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学会如何合理安排作文结构,运用修辞手法,提高作文质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法,描绘出未来家乡的变化。
2.难点:如何合理安排作文结构,巧妙运用修辞手法,表达出对未来家乡的期待和信心。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互相借鉴,提高作文质量。
3.示范引导:教师通过示范作文,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结构和表达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素材,如未来家乡的图片、视频等,用于激发学生想象力。
2.教师准备示范作文,用于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结构和表达方法。
3.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讨论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未来家乡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示范作文,引导学生分析作文的结构和表达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合理安排作文内容,运用修辞手法。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案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e1303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1.png)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作文。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写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通过介绍这件物品的外貌、功能、特点等方面,表达出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
教材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观察不细、表达不准确、感情色彩不足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感受,并将这种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对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感受的生活态度。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他们在作文中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心爱之物,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2.示范法: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和描述。
3.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图片、实物等。
2.学生准备:观察自己心爱的物品,准备作文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物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达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自己心爱的物品,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的外貌、功能、特点等,表达出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
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教师的表达。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展示自己心爱的物品,并用语言描述。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描述的准确性。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名学生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全班学生进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去写习作。
2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能写清楚心爱之物的外形,得到心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原因。
教学难点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是生日时爸爸送的玩具熊,还是妈妈送的小白兔?是爷爷奖励你的旱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的冬夜为你赶织的毛衣?……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心爱之物”来写的。
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的心爱之物”吧。
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2)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板书:心爱之物)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板书:心爱之物的外形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三、组织材料。
(出示课件3,4)1.想想什么是自己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它产生这样的感情。
按要求准备。
要求:(1)说一说它是什么。
(2)说一说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它之间发生过怎样动人的故事。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
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
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5)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的章重点是写清心爱之物的样子、得到的过程以及你和它之间发生的故事。
怎样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文章呢?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3. 教师总结:描写心爱之物样子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它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简要介绍得到它的过程;详细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板书设计: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五、动笔练习(出示课件6)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六、小结:(出示课件7)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我的心爱之物”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的时候,要抓住特点,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板书设计:我的心爱之物心爱之物的外形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教学反思:2、《习作:“漫画”老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写法,围绕“漫画”老师去写习作。
教学重点能突出老师的特点,能用具体事件使老师的形象更加突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写法,围绕“漫画”老师去写习作。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接触过很多老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
我们怎样才能把老师的特点写出来呢?我们这次的习作就是:“漫画”老师。
(板书:“漫画”老师)二、审题指导。
1.读题目。
(出示课件2)思考:看到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信息?(板书:老师漫画)2.这次习作,你应该在什么上下功夫?(板书:突出老师的特点具体事件)3.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突出老师的特点呢?(板书:外貌、衣着、性格、喜好等方面突出老师的特点。
)4.你怎样理解“漫画”呢?(出示课件3)师:要突出特点,普通的地方可以忽略,要把体现特点的地方浓墨重彩地描绘、刻画,这样会使老师的特点更加突出,使人印象深刻,也符合了“漫画”这个主题。
)三、组织材料。
1.要求:(出示课件4)(1)确定你要描写的对象,也就是先确定要写的老师。
(2)想一想:这个老师的特点是什么?(3)想一想:在他身上发生过哪些突出其特点的具体事情?2.汇报自己所选材料。
(出示课件5)(1)请写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评价。
(2)请中等和写作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汇报,同学们和老师及时做出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加以指导。
四、突破难点。
(出示课件6)师:刚才,我们确定了写作的材料和方向。
那么,怎样才能使“老师”这个形象丰满呢?请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师总结:我们除了要描写老师的外貌、衣着、言谈举止等方面的内容外,还要通过典型的、具体的事件来突出这位老师的特征。
这样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才会更丰满。
五、动笔练习。
(出示课件7)根据刚才组织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
注意要把人物外貌的特点凸现出来,要突出事件的主要内容,力求生动,能吸引人。
六、小结:这节习作,我们给老师“画”了一幅“漫画”。
在画漫画的同时,我们要抓住特点,同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习作中。
(板书:融入情感)板书设计:“漫画”老师老师漫画突出老师的特点——具体事件突出特点---外貌、衣着、性格、喜好融入感情教学反思:3、《习作三:缩写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2. 学会缩写故事,明确什么地方需要删减,哪些地方需要改写,哪些地方需要概括;3.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难点:学会缩写故事,明确什么地方需要删减,哪些地方需要改写,哪些地方需要概括。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故事《草船借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故事《草船借箭》)同学们,谁能给我们概括一下,这个故事说了什么呢?(学生看故事,自由发言)对比一下原来的故事内容和你们讲的,有什么不同?(学生自己讲的比原来的内容短)那么故事的情节完整吗?(完整)你们能听清楚来龙去脉吗?(能)像刚刚同学们这种用概括的语言来讲故事的方式,我们就称为缩写。
(板书:缩写)但是,口头表述的和我们书面表达的,还是有区别的。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如何缩写故事。
(板书:缩写故事)二、启发思路1. 理解什么是“摘录和删减”(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不要改变故事的原意)2. 理解什么是“改写和概括”(把长句子缩为短句子,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或者用自己的话把故事中具体的描写改得更简洁)3. 结合实例,理解概念齐读《猎人海力布》1-4自然段缩写,对照原文,看看保留了什么,删减了什么,哪些句子是改写,哪些句子是概括。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
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删减: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一条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
(改写)小白蛇告诉海力布,她是龙王的女儿。
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要送给海力布许多珍宝。
小白蛇还告诉他,龙王嘴里含着一颗宝石,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不过动物说的话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他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概括)4.在保留原意的情况下,什么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故事的引入部分一般可以删去,故事的主人公、起因、经过、结果必须保留)三、习作指导以《猎人海力布》5-6自然段为例,进行讲解:来到龙宫,老龙王十分感激海力布救了小白蛇,要重重地酬谢他。
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
海力布什么珍宝也没拿,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
”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
如果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1. 齐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哪些地方可以删减?(“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
如果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2. 哪些地方需要改写?(海力布什么珍宝也没拿,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
”)要怎么改?(海力布什么也没拿,只是要了龙王嘴里的宝石。
)3. 剩下的内容要用什么方式缩写?(概括)4. 结合上面删减和改写的内容,概括这两个自然段。
(海力布来到龙宫,龙王想送他珍宝表示感谢,海力布什么也没拿,只是要了龙王嘴里的宝石,龙王稍加思索后就给他了。
临走时,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不要忘记刚才它说过的话,海力布谢过小白蛇便回家了。
)5. 除了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之外,还要注意两点:1.不能改变故事的原意;2.改写之后的语言必须通顺。
6. 学生交流并练习概括其他自然段,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选择其中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点评,最好有优秀作品和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学生对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五、小结总而言之,缩写故事就是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体现原文的风格和面貌。
也就是说,缩写不允许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
要保持原文的主要事件,保持原文人物的基本特点。
第二,要按缩写的要求将原文的篇幅缩短或者去掉部分描写语句,或者把有些次要事件加以概括,或者删去无关紧要的介绍。
第三,要衔接自然,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
教学反思:4、《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二十年后的家乡进行写作。
2.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3.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4.学习编写习作提纲,在叙述中做到详略得当。
教学重点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编写习作提纲,在叙述中做到详略得当。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出示1)出示二十年前民居、交通、景色等和二十年后的对比。
看了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感受。
师:我们发现,二十年的时光,景在变,人在变。
瞧,我们身边的楼房越来越高,人们身上的衣服越来越漂亮。
二十年前手机、电脑还很少,可是现在基本都普及了。
二十年的变化真大呀!那么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习作。
板书:二十年后的家乡二、指导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课件出示3)1.指导审题(1)根据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篇什么性质的习作?板书:想象习作(2)关于想象习作,你觉得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生交流、总结(课件出示4)A首先在现实的基础上大胆发挥想象。
B要融入感情,合理想象。
无论什么样的文章,离开了感情,就会缺乏生气和真实感。
(3)明确写作要求同学们说得很好。
那么,《二十年后的家乡》应该写些什么呢?板书:写什么生交流、总结(课件出示5)师:是呀,我们可以从景物、建筑、人、交通等方面写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