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范文
(完整word版)五年级上册小数简便运算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五年级上册小数简便运算总结,推荐文档小数简便运算(一)类型一:小数加减法【加法交换律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先观察数字,可以把有些数字先加起来,凑成整数,然后再和其他数字相加】例:1.64+5.7+8.36+4.3 =(1.64+8.36)+(5.7+4.3) =10+10 =20 3.2+0.36+4.8+1.64 0.456+6.22+3.786.9+4.8+3.1 1.29+3.7+2.71+6.30.398+0.36+3.64 4.02+5.4+0.983.82+2.9+0.18+9.1 1.27+3.9+0.73+16.11.57+0.245+7.432.64+8.67+7.36+11.330.134+2.66+0.866 1.76+0.195+3.24(二)类型二:减法性质的应用【a-b-c=a-(b+c)】根据性质观察题目,把后两个数字加起来带上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一般情况下都能加成整数。
例:35.6-1.8-15.6-7.2=35.6-15.6-(1.8+7.2)=20-9=1123.4-0.8-13.4-7.2 15.02-6.8-1.028-2.45-1.55 13.75-(3.75+6.48) 15.89+(6.75-5.89) 12.7-(3.7+0.84) 73.8-1.64-13.8-5.36 7.14-0.53-2.47 5.17-1.8-3.2 66.86-8.66-1.34 36.8-3.9-6.1 【在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中,可以先观察题目,会发现有的可以交换位置,进过加减变成整数的加减。
】例:3.25+1.79-0.59+1.75 =3.25+1.75+(1.79-0.59)(交换数字位置,=5-1.2 符号不变,用1.79先减0.59,把3.25 =3.8 和1.75加起来。
得整数5,再减)1.23+3.4-0.23+6.6 7.5+4.9-6.5 7.85+2.34-0.85+4.66 13.35-4.68+2.65 9.6+4.8-3.6 5.27+2.86-0.66+1.63 3.68+7.56-2.68 47.8-7.45+8.8 小数乘法简便运算乘法交换律的应用(首先观察题目,题目中会出现,25,2.5,0.25等和25相关的数字,这些数字要和4相关的数字结合。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
1、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后算加 减。 3、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5+78+65 25×13×4 101×37
=35+65+78 =25×4×13 =(100+1) ×37
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与性质对小数 加法、乘法同样适用。
通过上面的环节我们知道:
1、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
比一比、算一算
0.4×8+2×0.5 =3.2+1 =4.2
0.4+0.6÷0.6+0.4 =0.4+1+0.4 =1.8 (0.4+0.6)÷(0.6+0.4)
(1)三道算式的圆圈里能填等号吗?为什么? (2)整数加、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乘法也都适用吗?
2、在□里填合适的数。
(1) 0.73×0.25×4=0.25×□×□ (2)0.37+1.79+0.63=1.79+(□+□) (3)7.6×0.8+0.2×7.6=7.6×(□+□) (4)15-7.32-2.68=15-(□+□) (5)0.78÷0.3÷0.2=0.78÷(□×□)
0.125×8.8
= 0.125×8×1.1 = 1 ×1.1 = 1.1
0.125×8.8 = 0.125×(8+0.8) = 0.125 ×8+ 0.125 ×0.8 = 1+0.1 = 1.1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简便运算)

7.65+3.72+6.35+6.28 7.65 + 3.72 + 6.35 + 6.28 =11.37+6.35+6.28 =(7.65+6.35)+(3.72+6.28) =17.72+6.28 = 14 + 10 =24 = 24
学习目标
1、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会灵活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进 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过百天了,我的体长 今天我满月,我的体长 是0.98米,比满月时增 加了0.22米。 比出生时增加了0.1米。
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牛“蓓蓓”身高情况记录
出生时
身高
满月时
白天时
0.78米 0.81米 比满月时多0.16米
得出结论:整数加法的运算律也适用于小数。
整数加减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运算律:a-b-c=a-(b+c)
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13.75-5.28-4.72 6.3+15.7+3.7
堂堂清检测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28+2.76+3.04 13.65-(3.65+8.5) 19.1+1.26+2.74+0.9 64.45-14.3-32.19
过百天了,我的体长 今天我满月,我的体长 是0.98米,比满月时增 加了0.22米。 比出生时增加了0.1米。
五年级小数乘除法口算练习题(5篇范文)

五年级小数乘除法口算练习题(5篇范文)第一篇:五年级小数乘除法口算练习题小数乘除法口算练习1.5×4=2.5×4=0.13× 4=5.4÷10=0.18×0.3=4.2×1000=0.45÷0.15=3.6÷0.1=8.5×100=8.5÷ 1.7=3.2÷100=1.2÷0.3 =0.49÷7=0.04×25=0.096÷0.03=84÷4.2= 1000×0.756= 0.5×100= 0÷0.25= 1÷0.01=1.25×8=3.8×2=7.2÷0.9=9.3÷0.3= 4÷0.4= 0.45÷0.5= 0.2÷0.01= 0.92.1×0.3=7×0.08=1.87×0=0.2×0.5= 60×0.5= 0.05×1.6=0.5×1.1=0.8×0.5=1.25×4= 4×0.25= 0.4÷8= 1.8×0.5= 8÷0.5= 0.32÷16=2.5÷10= 6.3÷2.1= 0.924= 80÷1.6= 6.2+1.7= 0.56÷14= 1.66.3÷9= 0.15×8= 7.2÷0.6= 4.2÷1.4=3.9÷3.9= 0÷6.81= 1.47×0.4= 0.4×0.25=0.8×7= 1.5×7= 1.32×8=0.7×8=10.3×2=5×0.6=3.21×23= 3.21×2.3=32.1×2.3=32.1×0.23= 3.21×0.23=321×0.023=0.9×0.3=3.5×0.2=2.01×0=10×0.05=0.13×7=0.21×100=0.7×4=0.05×4=4×0.3=12.5×8= 2.3×4= 3.25×0=0.4×50=30×0.1=2.6×3=4.1×2=0.35×0.2=7.5×0.1=0.9×0.3=1×0.06=9×0.5=1.25×8=1-0.73=0.6×8=2.05×100=0.04×0.3=0.4×0.25=1.25×8=1.6×5= 0.9+1.4=0.2×0.4=8.2+1.8=100-35.22=2.5×0.4=2.4×5=0.22×4=0.9-0.52= 3.99×1=0×3.52=1.6×0.2=×6=0.24×5= 6÷0.12= ÷÷0.8=7.2÷6=4.4÷4=3.6÷3=5.2÷2=1.5×3=1.2×0.4=3.6÷3=2.7÷3=0.12÷3=0.45÷9=3.6÷6=2.7÷2=1.2÷3 =0.45÷4=2.5÷5=8.4÷7=0.34÷17=2.5÷0.5=8.4÷0.7=0.34÷0.17=30.4÷4=1.2×6=0.72÷0.6=2.6÷1.3=0.6×0.3=0÷3.65=7.82÷1 =1.4÷0.7=3.6÷0.06=5.6÷0.9=0.48÷0.8=4.4÷0.11=4.2×3 =0.3÷0.01=40.9÷0.45=9.63÷4=8.13.6+6.3=0.051-0.08= 3.53.9+0.39=4.86.4÷4﹦ 1.52.5×2= 0.5×10= 0.6×8= 2.1×2=2.8×10= 0.7×0.8= 0.04×20= 5.6+0.4=4.7+2.3= 4.5×2= 6.9-2.5= 7.2×0.8= 6×3.4= 0.62-0.32= 1.4×0.5= 0.75×100=0.02×0.5= 3.6×0.3= 0.75÷0.25= 0.125×8=4.8÷0.3= 0.86÷2=0.56÷28= 0.36÷0.4= 0.64÷0.8= 0.7×9=3.6÷24= 0.8×1.1= 7.2+12.8= 46.7-12.8÷4=5.2÷13=12.5÷5= 1.64+4.1=10÷20= 3.08×0.01= 4.95×1000= 6.9×0.1= 0.4×0.5=2.4÷0.8= 10.8÷9= 9.6÷0.8= 0.108÷2=4.95÷0.9= 9.65÷0.1= 0.325×100= 2.5×8=0.56÷0.7= 0.125×4= 3.28×0.1= 3.9÷0.7.2×0.1= 0.01×0.1= 0.25×0.4= 1.6÷0.8=1÷2.5= 1.25×0.8= 3.2÷0.04= 0÷1.7=0.22×102= 9.6÷0.8= 5×0.24= 4.5-3.9÷0.13 16.5÷0.5= 5×0.12= 24×0.5=4.8×0.5= 2.8+7.8÷0.01= 5.4÷0.6= 3.2÷5= 7×0.62=0.56÷0.8= 7.4- 2.8= 0.18÷0.2= 0.16÷8=4.5×0.02= 8+7.2= 1.2×30= 0.012×0.2=7.3×0.3= 0÷6= 3.6÷0.12= 7.8÷0.6=2÷5= 4.510.5×0.4= 7.3+0.27= 8×0.125= 0.54÷0.6=0.61+0.39= 0.56÷28= 10÷20= 4.08÷0.4= ÷0.5=5.1÷0.17=÷16=1÷0.01 =÷9=2.5×4=×4=3.5×0=×0.01=1.25÷0.25=+5.2=0.5×0.4 =÷0.3﹦4.2×3﹦6.3÷7= 5.6×100=3.8= 24÷15= 8.65×10= 0.35×0.6=13=0.05= 4.2= 0.84÷2.1= 5÷0.25=+5= 0.3÷0.6= 0.96÷0.2=10-9.4= 0.8×0.11= 7.2+12.8= 5.6÷0.01= 2.3×100= 0.75×100= 0.108÷2= 10.8÷9= 7.8÷0.01= 5.4÷0.6= 3÷5= 7×0.62= 12÷0.5= 5.2×0.4= 12.2÷0.2= 5.6÷100= 0.41+3.7= 0.02×0.5= 7.2-0.8= 1.4×0.5= 84÷0.21= 0.75÷0.25= 2.5×16= 0.108÷2= 1.75+32.5= 16-5.07= 5.2÷13= 1.64÷41= 1.02×0.2= 0.26×0.3= 8.4×0.02= 1.2×6= 0.8×0.05= 12.6÷0.03= 8.71÷0.1= 21÷0.21= 0.8×0.13= 0.34÷17= 8.08÷0.4= 0.5×2.2= 1.24×4= 3.27+0.63= 5.02×0.3= 0.3×0.5= 5.6÷7= 72÷ 7.2= 0.7÷0.35=0.7÷1.40.48÷0.04= 1.25÷2.5= 5.5+5.5= 16.8÷8=0.54+2.2= 3.51.5×0.6= 0.32÷0.8= 12.25÷0.5= 73.5×0.46.5+52.5= 0.45×102= 1.25×88= 2.64+8×1.25= 7÷3.5= 4.2÷0.7÷6= 0.4×8.6×25=0.27÷0.3= 2.5×101= 0.65×101-0.65= 2.6×7÷2.6×7=0.02×0.5= 3.6×0.3= 6.3÷7= 5.6×100=7.8÷0.01= 5.4÷0.6= 1.5×0.6= 0.32÷0.8= 12.25÷0.5= 73.5×0.1=2.5×2= 0.5×10= 0.6×8= 2.1×2=0.61+0.39= 0.56÷28= 10÷20= 4.08÷0.4= 1.2×0.3 = 6.6÷1.1 = 4.9÷7= 0÷0.48=-0.05= 2÷0.02= 0.25×40= 1=3.85+1.54=3.2÷5= 7×0.62=第二篇: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口算练习题小数乘除法口算练习班级姓名1.5×4=2.5×4= 0.13× 4= 5.4÷10= 0.18×0.3= 4.2×1000=3.2÷100= 84÷4.2= 1.25×8= 4÷0.4= 7×0.08= 1.870.05×1.6= 0.54×0.25= 0.42.5÷10= 6.30.56÷14= 1.64.2÷1.4= 3.9 0.45÷0.15= 1.2÷0.3 = 1000×0.756= 3.8×2= 0.45÷0.5= ×0= 0.24×1.1= 0.8÷8= 1.8÷2.1= 0.92÷0.8= 6.3÷3.9= 03.6÷0.1= 0.49÷7= 0 0.5×100= 7.2÷0.9= 0.2÷0.01= 0.9×5= 0.2×0.5= 6×0.5= 8÷4= 80÷9= 0.15÷6.81= 8.5×100=.04×25= 0÷0.25= 1.6×0.2= ×6= 2.1×0.5= 60÷0.12= 1.25÷0.5= 0.32÷1.6= 6.2×8= 7.21.47×0.4= 0.48.5÷ 1.7= 0.096÷0.03= 1÷0.01= 9.3÷0.3= ×0.3= ×0.5= ×4= ÷16= +1.7= ÷0.6= ×0.25=第三篇: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口算练习题/ 1小数乘除法口算练习姓名1.5×4=2.5×4= 0.13× 4= 5.4÷10= 0.18×0.3= 4.2×1000=3.2÷100= 84÷4.2= 1.25×8= 4÷0.4= 7×0.08= 1.870.05×1.6= 0.54×0.25= 0.42.5÷10= 6.30.56÷14= 1.60.45÷0.15= 1.2÷0.3 = 1000×0.756= 3.8×2= 0.45÷0.5= ×0= 0.24×1.1= 0.8÷8= 1.8÷2.1= 0.92÷0.8= 6.33.6÷0.1= 0.49÷7= 0 0.5×100= 7.2÷0.9= 0.2÷0.01= 0.9×5= 0.2×0.5= 6×0.5= 8÷4= 80÷9= 0.158.5×100=.04×25= 0÷0.25= 1.6×0.2= ×6= 2.1×0.5= 60÷0.12= 1.25÷0.5= 0.32÷1.6= 6.2×8= 7.28.5÷ 1.7= 0.096÷0.03= 1÷0.01= 9.3÷0.3= ×0.3= ×0.5= ×4= ÷16= +1.7= ÷0.6=第四篇: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口算练习2.4÷0.85.4÷100.45÷0.153.6÷0.13.2÷1008.5÷ 1.71.2÷0.30.49÷0.7 0.096÷0.0384÷4.20÷0.251÷0.017.2÷0.99.3÷0.34÷0.40.45÷0.5 0.2÷0.011.4÷0.51.55÷0.53.15÷0.71.86÷0.21.04÷0.80.38÷0.11.36÷0.2 1.16÷0.40.12÷0.60.27÷0.90.48÷0.28.73÷0.90.72÷0.30.46÷0.10.22÷0.2 3.45÷0.54.62÷0.61.92÷0.40.9÷0.5.11÷0.70.35÷0.13.92÷0.84.32÷0.9 0.24÷0.83.15÷0.70.98÷0.71.8÷0.61.76÷0.42.64÷0.47.56÷0.90.125÷5 0.24÷0.20.4÷0.010.57÷190.7÷0.010.9÷0.010.9÷0.15 0.96÷0.03 0.96÷0.3 0.96÷31.08÷0.41.1÷0.51.28÷3.21.47÷0.7 1.55÷3.9 1.84÷0.2 1÷0.5 10.1÷3.310.75÷1.25 10÷2.510÷25100÷1.2512.3÷0.03 2.4÷0.22.4÷2 12÷0.3120÷0.24123÷1.23128÷0.415.4÷0.4 15÷0.0615÷1.516.2÷0.06 19.6÷219.6÷419.76÷5.22.17÷0.72.7÷7.52.87÷0.720.8÷0.221÷1.43.2÷0.043.2÷1.624÷0.2424÷2.436÷0.636÷3.639÷0.0034.2÷0.14.8÷0.64.8÷64÷0.841.8÷0.2492÷0.45.05÷0.55.2÷0.55.22÷0.29 5.98÷0.23 54.5÷0.9 54÷0.126.3÷217.5÷27.5÷57.56÷0.367.8÷0.038.4÷0.84 8.4÷4.28.6÷0.0028.6÷0.439.6÷0.39.6÷0.6 = 9.6÷3.29.6÷30.48÷64.6÷2314×0.56.8÷45.2÷1312.5÷50.12×58÷0.56.3÷2.10.92÷46÷1.20.4÷884÷0.040.49÷0.76.3÷3.196÷0.61.8×0.50.05×4 013.2÷633.5÷52.5×40.13× 45.4÷100.18×0.38.5÷ 1.73.2÷1001.2÷0.30.49÷70.5×1000÷0.251÷0.011.25×84÷0.40.45÷0.50.2÷0.01 0.9×60.2×0.5 60×0.50.05×1.6 0.5×1.10.4÷8 1.8×0.5 8÷0.5 0.32÷166.2+1.7 0.56÷14 1.6÷0.8 6.3÷9 1.2×50.7×0.01 2.5×0.4 1.25×8 2.5÷0.5 6.45÷0.01 0.36÷0.03 0.08÷0.01 0.75÷0.52.6÷2 9.6÷4.8 1.5÷216.9×0.3 2.37+6.3 2.37+3.72.5×1.25 2.3×0.15 4.39×10 0.1×4.39 0.7×23 13.95÷3.113÷4133÷.0.715.1÷0.05 ÷0.13 16÷1.618.63÷0.03 18.72÷3.6 2.2÷0.112.5÷0.52.5÷0.72.7÷4 22.8÷3246.4÷13 25.8÷626÷0.13 81÷796÷1.232÷0.436÷0.18 4.2÷3.5329÷64.5÷0.05 4.6÷0.023 42÷0.345÷0.546÷0.2348÷0.6 5.4÷65.5÷0.555.6÷77.4÷0.02 6.6÷0.03 6.6÷0.66 64.32÷1665÷0.05 7÷0.2572.8÷0.878÷0.0678÷0.6 8.6÷28.8÷2.28÷1081÷0.039.8÷0.79÷0.590.75÷3.31.2÷30.72÷120.7×1.10.72÷49.6÷60.32÷160.5×1.10.5+0.141.25×4 7.6-3.8 6.8÷1.70.56÷142.4÷0.61.55÷0.50.35÷0.0736÷1.24.8÷33.6÷180.54÷2.71.5×40.16×5 4.2×1000 0.45÷0.153.6÷0.18.5×100 0.04×25 0.096÷0.0384÷4.21000×0.756 3.8×2 7.2÷0.97×0.08 1.87×0 0.245÷5 0.8×0.5 6÷0.12 1.25×44×0.25 2.5÷106.3÷2.1 0.92÷4 80÷1.6 0.15×87.2÷0.66.6×0.61.78×2 5.37×5 9.6×0.63.9×7 53×2 0.01÷0.2 7.5÷2.58.8÷2.2 0.96÷6 2.4÷2 6.4—4 0.6÷355×3 4.4×25 2.64×5 3.8×10.1 0.98×0.7 0.47×0.7 0.7×0.57 1.21×30.78×516.9= 5.3×4.2= 5.24×0.99= 10.65×0.22= 1×0.125= 0.125×11= 12 ×0.03= 3 ×0.121= 8.6 × 0.7= 7.6 ×16.73×2.5 8.53×0.99 18= 1.4 × 15=五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小数乘法计算(2)0.1 ×0.2= 3.57 × 5= 4.2 × 0.1= 99 ×0.35= 0.05 ×0.8= 1.23 × 3= 0.36 ×12= 1.7×5 5.8×0.29 5.8×2.9 8.6×18 1.42× 7.3×0.43= 1.2 × 0.4= 7.5 × 2.5 × 4= 0.4 ×1.3= 5.43 × 0.86= 0.85 ×1.01= 5.29 ×2.3= 0.1 × 0.01= 0.28 ×35= 4.68 ×1.25= 25.7 ×3.29= 6.71 × 25.7= 6.5 ×56.5= 1 × 0.85= 4.73 × 3.9= 47.3 ×39= 47.3 ×0.39= 0.473 × 0.39= 2.4 × 5= 1 ×1.25= 0.45 × 0.09= 6.2 ×0.03= 9 ×0.18= 0.25 × 16= 0.125 ×0.125= 0.7 × 8= 9.9 × 2.5 × 4= 3.05 × 4= 6.8 ×2= 1.05 × 0.1= 4.2 ×21= 5.64 —2.1= 1.25 × 80= 17.5 × 7.5 × 2= 0.77 ×1.1= 1.2 —0.08=五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小数的加减乘除法混合运算(6)0.5 -0.35 ÷ 0.7 = 0.7 -0.09 ÷ 0.3 =0.8 -0.2 ÷ 0.4 = 7 -0.35 ÷ 0.5 =6.3 ÷ 0.9 - 0.6 =0.18 ÷ 0.2 - 0.3 =5.4 ÷ 0.9 - 0.2 =2 ÷ 0.4 - 0.4 =1.5 ÷ 0.3 - 0.4 =0.42 ÷ 0.6 - 0.4 =0.9 -0.42 ÷ 0.6 = 0.2 -0.08 ÷ 0.4 =0.4 ÷ 0.5 - 0.2 =1.6 ÷ 0.2 - 0.6 =0.42 ÷ 0.7 - 0.2 = 8 -0.06 ÷ 0.3 =0.5 -0.12 ÷ 0.3 = 0.4 -0.12 ÷ 0.6 =0.9 -0.12 ÷ 0.2 = 5 -0.25 ÷ 0.5 =-0.1 ÷ 0.5 = 8 - 0.32 ÷ 0.4 =-0.12 ÷ 0.3 = 0.4 -0.04 ÷ 0.2 = 6.43 - 1.43 + 2.33 = 7.64 - 2.64 + 13.3 =×(3.5 + 1.5)=(0.5 +4.3)× 0.2 =五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小数的加减乘除法混合运算(7)0.08 × 0.125 × 0.8 =0.5 × 0.2 × 0.2 =8.31 - 0.49 - 7.31 = 7.01 + 6.3 - 0.31 =7.63 - 4.54 - 0.46 = 8.51 - 4.51 + 6.57 =5.32 - 1.32 +6.83 =0.02 × 0.5 × 0.2 =8.64 - 2.64 + 2.24 =2 × 0.3 +2 × 2.2 =5.01 + 0.4 - 0.08 = 72.2 - 32.2 - 0.4 =7.13 - 6.38 - 0.62 = 5.43 - 1.43 + 31.2 =0.04 × 0.25 × 0.5 =5 × 0.2 × 0.2 =8.15 - 0.61 - 2.15 = 7.65 - 1.65 + 76.2 =0.04 × 0.25 × 0.8 = 61.2 - 0.7 - 59.3 =8.55 - 7.62 - 0.38 = 4.21 - 1.21 + 4.73 =(3.5 +2.3)× 0.2 = 65.8 - 3.3 - 36.7 =0.2 × 0.005 × 0.9 =0.2 × 0.005 × 0.2 =4.53 - 0.07 - 0.93 = 7.93 -5.93 - 0.36 =五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小数的加减乘除法混合运算(8)4.3 × 0.3 + 4 =1.6 × 0.5 + 6 =2 × 3.5+3= 4.7 × 0.2 + 2 =6 × 0.9 + 8.8 =5 × 0.7 +5.4 =2.2 × 0.2 + 6 =9 × 0.8 + 8.2 = 1 +0.8 × 1.1 =3.4 × 0.3 + 3 = 7 +0.7 × 1.5 =7.7 × 0.5 + 8 =6.8 × 0.3 + 5 = 6 +0.9 ×7.5 =5 × 0.8 + 4.4 =+0.9 × 5.1 =3 × 0.9 + 1.4 =5 × 0.9 + 4.6 =9.4 × 0.1 + 7 =8.7 × 0.5 + 1 =4 × 0.8 + 7.4 =4.6 × 0.3 + 1 =1 × 0.6 + 3.2 =3.5 × 0.3 + 7 =+0.7 × 4.7 =2.1 × 0.4 + 2 =3 × 0.7 + 1.6 =+0.7 × 8.3 = 2 +0.6 × 8.5 =4.7 × 0.4 + 7 =3.5 × 0.3 + 4 =2.8 × 0.2 + 6 = 5 +0.8 × 3.1 =+0.7 × 5.1 =4.4 × 0.3 + 4 =6 × 0.7 + 8.4 =+0.9 × 3.5 =2.5 ×4+0.125= 1.25 × 8-0.5= 10 ÷4+0.5= 10 ×0.12-0.12= 0.36 ÷ 0.3+1.8=五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五年级数学口算综合一3.4 -1.4= 7.82 -7.2= 2.19 + 9.1= 10.1 -0.89= 0.68 +0.42= 8.1 -5.1= 0.728 -0.24= 0.8 +0.18= 0.89 - 0.25= 1 -0.98= 0.048 +0.52= 5×400= 19.9+11.1= 187÷1000= 1+3.89= 0.081×10=75÷10=0.96÷0.8= 0.8×7=1.5×7=1.32×8=0.7×8=10.3×2=5×0.6=0.9×0.3=3.5×0.2=2.01×0=10×0.05=0.13×7=0.21×100=0.7×4=0.05×4=4×0.3=430-250= 0.17+0.06= 1.02-0.09= 7200÷800= 0.17+0.6=0.83-0.6= 17×300= 0.98-0.09= 0.2+0.78= 600×700= 10.2+0.02= 0.15+0.7=五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五年级数学口算综合二670+250= 0.2+0.2= 9.2-6= 8500÷500= 3.2-3.2= 3.7+2.3= 25×100= 3.2-0.32= 2+2.8= 380-290= 0.35+0.5= 0.35+0.63= 3500÷70= 3.1+3= 3.8+0.38= 7500÷250= 3.8+1= 0.95-0.05= 450+780= 3.1+0.3= 3+0.3= 630÷9= 4.5-0.4= 9.5-5= 330×9= 9.53-1.53= 9.5-0.5= 3.5+2.4= 1-0.95= 0.3+0.27= 0.47+0.13= 4.5+4= 4-0.6= 0.95+0.05= 2.5+3.2= 0.74+0.16= 23×100= 9.8-4.8= 480÷40=0.53÷100= 5.1+2.3= 125×80= 0.078÷10= 0.52+0.4= 70×12=五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五年级数学口算综合三0.25×100= 3.4-2.8= 0.6-0.37= 0.052×10= 10+0.08= 1-0.75= 0.5×1000= 7.82+0.3= 13.5+6.5= 3.05×100= 1.2-0.8= 21.6-12.6= 63÷100= 0.83-0.5= 0.76+0.14= 80÷1000= 2.7+0.4= 0.72-0.43= 30×100= 0.92-0.2= 3.5+4.8= 3.5+2.4= 5+0.07= 1-0.61= 0.47+0.23= 0.25+0.75= 3.7+0.33= 0.51+0.33= 1-0.6= 1.2+3.6= 0.175 +0.0225= 8 ×0.125= 5.6 + 3.8= 0.62 -0.32= 0.02 ×0.5= 0.75 ÷ 0.25= 16.8 ÷4= 0.04 ×2.5= 0.25 × 8= 5.9 -2.5= 0.1 +0.01= 0.125 × 8= 3.08×0.01=4.95×1000= 6.9×0.1=第五篇:小数乘除法教案doc一、小数扩大或缩小规律:1)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a倍,积也扩大(或缩小)____倍。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简便运算)

A
13
A
3
学习目标
1、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会灵活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进 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A
4
过百天了,我的体长 今天我满月,我的体长 是0.98米,比满月时增 比出生时增加了0.1米。 加了0.22米。
克隆牛“蓓蓓”身高情况记录
出生时 满月时
白天时
身高 0.78米 0.81米 比满月时多0.16米
A
5
过百天了,我的体长 今天我满月,我的体长 是0.98米,比满月时增 比出生时增加了0.1米。 加了0.22米。
克隆牛“蓓蓓”身高情况记录
出生时 满月时
白天时
身高 0.78米 0.81米 比满月时多0.16米
问题1:“蓓蓓”出生时体长是多少米?
问题2:“蓓蓓”百天时身高比出生时
增加了多少米? A
A
7
问题2:“蓓蓓”百天时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
方法1: 0.81+0.16=0.97(米) 0.97-0.78=0.19(米)
方法2: 0.81+0.16-0.78 =0.97-0.78 =0.19(米)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A
8
考 考 你!
请用脱式进行计算:
5.83+3.6-4.79
A
10
整数加减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运算律:a-b-c=a-(b+c)
A
11
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13.75-5.28-4.72 6.3+15.7+3.7
分数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题

分数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题示例文章篇一:哎呀,说到分数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题,这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呐!你想啊,那些分数一会儿要通分,一会儿又要和小数相互转换,就好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到处乱跑,让人眼花缭乱。
比如说,有这么一道题:“0.5 + 1/2 - 0.25”。
哎呀,这可怎么算呢?我就开始琢磨啦,先把1/2 变成小数,那不就是0.5 嘛!那这道题就变成了0.5 + 0.5 - 0.25 。
这多简单呀!加起来就是1,再减去0.25,那不就是0.75 嘛!再比如说,“1.25 - 3/4 + 0.75”这道题。
3/4 等于0.75 ,那式子就成了1.25 - 0.75 + 0.75 。
这就好像是你兜里有1.25 块钱,花出去0.75 块,又有人给了你0.75 块,最后不还是1.25 块嘛!算出来还是1.25 。
有一次,我和同桌一起做这种题。
我算得可认真啦,可他呢,一会儿挠挠头,一会儿咬咬笔杆,嘴里还嘟囔着:“这咋这么难呀!”我就笑话他:“你咋这么笨呢?这多简单呀!”他不服气地说:“哼,你厉害,那你教教我呗!”我就耐心地给他讲,讲完了他恍然大悟:“哎呀,原来是这样,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还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特别难的题,“2.5 + 5/8 - 1.75”。
大家都皱着眉头,冥思苦想。
我心里也直打鼓:“这可咋算呀?”但是我没放弃,我先把5/8 变成小数0.625 ,然后式子就成了2.5 + 0.625 - 1.75 。
算下来是1.375 。
当我算出答案的时候,心里那个美呀,就像吃了蜜一样甜!做这种题呀,就像是在走迷宫,有时候会迷路,但是只要你不放弃,总能找到出口。
分数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题虽然有时候让人头疼,但是当你算出正确答案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简直无与伦比!所以呀,我觉得分数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题虽然有点难,但是只要我们认真、细心,多练习,就一定能把它们拿下!示例文章篇二:《分数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可真让人头疼!》哎呀!一提到分数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我的脑袋都要大啦!就像有一团乱麻缠在脑子里,怎么都解不开。
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

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在数学运算中,小数加减法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种计算方式。
虽然小数加减法看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实际上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帮助我们更快地求得结果。
一、小数加法简便运算小数加法的原则是将小数点对齐,然后依次相加。
为了简化计算过程,我们可以将小数位数较多的数四舍五入,只保留需要的精确度,然后进行计算。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计算1.23加上2.45的结果。
首先,我们可以将1.23四舍五入,取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得到1.2。
然后将1.2与2.45对齐,即1.2+2.45=3.65。
最后,我们可以将3.65四舍五入,取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得到3.65的结果。
二、小数减法简便运算小数减法与小数加法类似,同样需要将小数点对齐,然后依次相减。
为了简化计算过程,我们也可以将小数位数较多的数四舍五入,只保留需要的精确度。
比如,假设我们要计算3.45减去1.23的结果。
首先,我们可以将3.45四舍五入,取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得到3.5。
然后将3.5与1.23对齐,即3.5-1.23=2.27。
最后,我们可以将2.27四舍五入,取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得到2.27的结果。
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为了简化计算过程,我们可以先进行加法,再进行减法。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计算2.34加上1.56再减去0.78的结果。
首先,我们可以将2.34四舍五入,取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得到2.3。
然后将2.3与1.56对齐,即2.3+1.56=3.86。
最后,将3.86再与0.78对齐,即3.86-0.78=3.08。
我们可以将3.08四舍五入,取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得到3.08的结果。
总结起来,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步骤如下:1. 将需要计算的小数四舍五入,取精确度;2. 将小数点对齐后依次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3. 最后,将结果四舍五入,取精确度。
通过这种简便运算方法,我们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求得小数加减法的结果,提高我们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加减运算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加减运算说课稿加减运算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加减运算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加减运算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83的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本单元教学异分母加、减法以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单元知识既是分数加、减运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因此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把要相异的分母化成相同的分母,即通过通分使算式的分母相同,然后按照整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在对分数的教学过程中,单位“1”非常重要,任何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单位“1”,然后利用分数的知识来解答。
在分数的计算过程中,整数的运算法则同样适用,例如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这些规律的使用能使分数加、减运算更加简便,应注意使用。
3、教材的重难点:(1)、能运用运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3)、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设计理念(1)注重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主动让学生参与。
(2)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且让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收获。
(3)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以及简便算法

1、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2、小数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为对齐,然后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部分末尾添上“0”,是两个小数位数相同后再进行加减法计算练习:1.口算2.5+1.5= 0.8+0.4= 0.2-0.2= 1-0.56= 4+0.57=3.46+9.58= 9.8-8.96= 1.2-0.12= 3-2.15= 5.3+2.7=2.笔算12.12-6.48= 152.46+25.8=20-5.73= 12.6-8.793.用小数计算下列各题8m6cm+2m99cm2kg800g-90g80km-32km40m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2.6+6.8+10.99 89.6-56.87-6.063.47-3.26+4.17 67.2+41.5-71.3912.13-(87.6-69.84)45.62-(18.62+16.8)4.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整数加法交换律:a+b=b+a整数加法结合律:(a+b)+c=a+(b+c)整数的减法性质:a=b-c=a-(b+c)应用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的简便计算计算:4.5+16.85+7.15 8.36-0.58-3.4212.3-(8.03+2.39) 6.8+5.46-6.8+4.5486.7+65.39+13.3+34.61 26.83-2.995.+0.99+0.999+0.9999+0.11112.7+9.8+99.8+999.8+9999.81999+199.9+19.99+1.999+1.11110-0.1-0.2-0.3-0.4-0.5-0.6-0.7-0.8-0.9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3.48-(2.25+3.45)12.14-3.98+7.2-6.025.-3.994.6-(9.8+10.35)4.7。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简便运算)

0.98 - 0.22
0.76 - 0.1
0.66
=0.98-0.32
先算:百天=时0体.6长6(比米出)生时增加的部分; 再算:出生答时:的“体蓓长蓓。”出生时的体
长是0.66米。
0.22
0.98
﹢ 0.1 - 0.32
0.32
0.66
先算:百天时的身高; 再算:百天时比出生时增加的身高。
0.81 + 0.16
LOGO
方法一:
0.98-0.22-0.1 =0.76-0.1
今天我满月,我的体长比出生 时增加了0.1米。
过百天了,我的体长是0.98米, 比满月时增加了0.22米。
先算=:0.6满6月(时米的)体长;
再算答::出“生蓓时蓓的”体出长生。时的体 方法二:
长是0.66米。
0.98-﹙0.22+0.1﹚
36.90+11.40=48.30(元) 48.30<50 答:买一个计算器和一个文具盒,50元不够。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方法: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
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注意: 列竖式计算没有括号的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
=6.04+3.04 =9.08
64.45-14.3-32.(62.39+58) 72.8+(72.8-8.25)
=159-120.39 =38.61
=72.8+64.55 =137.35
5.83+3.6-4.79
=9.43-4.79 =4.64
9.75-1.53+8.53
算时,可以直接列一个竖式来计算,否则列竖式计 算时要考虑计算的顺序。
LOGO
=8.22+8.53 =16.75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小数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数,它可以表示介于整数之间的值。
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计算。
一、小数的加法运算小数的加法运算遵循以下规则:规则1:将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从个位(或小数点)开始按位相加。
规则2:当两个小数位数不同时,需在较短的小数后面补零。
规则3:如果相加时遇到进位,需将进位的数值加到前一位的结果中。
规则4:最后结果中的小数位数与被加数中最多的小数位数相同。
例如,计算1.2 + 3.45 + 0.08:1.20+ 3.45+ 0.08-------4.73所以,1.2 + 3.45 + 0.08 = 4.73。
二、小数的减法运算小数的减法运算遵循以下规则:规则1:将减数与被减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从个位(或小数点)开始按位相减。
规则2:当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需向高位借位。
规则3:借位时,高位的数值减1。
规则4:最后结果中的小数位数与被减数中最多的小数位数相同。
例如,计算5.6 - 2.34 - 0.8:5.60- 2.34- 0.80-------2.46所以,5.6 - 2.34 - 0.8 = 2.46。
三、小数的混合运算小数的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算式中同时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根据运算法则,我们首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然后再按照顺序进行其他运算。
例如,计算(3.4 + 2.1) - 1.5 + 0.3:首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运算:3.4 + 2.1 = 5.5。
得到:5.5 - 1.5 + 0.3。
然后,按照顺序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5.50- 1.50+ 0.30-------4.30所以,(3.4 + 2.1) - 1.5 + 0.3 = 4.30。
综上所述,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在数学中是常见的计算方法。
通过遵循相应的规则,我们可以准确地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得到正确的结果。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05
练习与巩固
基础练习题
总结词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步骤
详细描述
基础练习题应包括小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加减乘 除的混合运算,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的基本规则和步骤。通过大量的基础练习,学生可以 逐渐熟悉小数的运算规则,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
提升练习题
总结词
提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复杂度和难度
准确性。
小数的四舍五入
总结词
四舍五入是一种常用的近似计算方法,它根据需要保留 的小数位数,对小数进行四舍五入,以得到近似的结果 。
详细描述
在进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时,经常需要对小数进行四舍 五入。四舍五入的规则是:如果待舍入的小数位后一位数 字小于5,则舍去该位数字;如果待舍入的小数位后一位数 字等于或大于5,则进位。例如,将3.47四舍五入到一位小 数得到3.5,将3.44四舍五入到一位小数仍得到3.4。四舍 五入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简化计算和提高结果的精度。
04
运算中的特殊情况处理
小数的近似计算
总结词
近似计算是一种常用的处理小数的方法,它 通过舍入或四舍五入的方式,将小数近似到 一定的精度,以简化计算或满足精度要求。
详细描述
在进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时,有时需要对 小数进行近似计算。近似计算的方法包括直 接舍入、四舍五入、进一法和去尾法等。这 些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以达到不同 的精度要求。在进行近似计算时,需要注意 精度问题,以避免误差的积累和影响结果的
总结词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括号内的运算具有最高的优先级。
详细描述
这意味着在任何包含括号的表达式中,应首先计算括号内的内容。例如,在表达式 (0.5 + 0.3) * 0.7 中,应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运算,即 0.5 + 0.3 = 0.8,然后再与 0.7 进行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哎呀呀,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这可太有趣啦!一开始,我看着那些小数,心里直犯嘀咕:“这可咋算呀?”但老师一讲,我就发现,原来这里面有好多小窍门呢!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3.56 + 2.7 + 6.44 。
要是按照常规的方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那可麻烦啦!但老师告诉我们,可以先把3.56 和6.44 相加,为啥呀?因为3.56 和6.44 加起来正好是10 呀!这就像我们搭积木,把合适的积木先拼在一起,一下子就变得简单多啦!这不就变成10 + 2.7 ,答案一下子就出来了,是12.7 嘛!还有一次,我们遇到了这样的题目:5.8 - 1.28 - 2.72 。
这时候,我们可以把1.28 和2.72 先加起来,哎呀,它们加起来正好是4 呢!那式子就变成了5.8 - 4 ,结果不就是1.8 嘛!这就好像我们走路,把难走的一段路先合并起来一起走过去,后面的路就轻松多啦!我和同桌一起讨论的时候,我问他:“你说这简便运算是不是像变魔术一样神奇?”他眼睛一亮,说:“对呀对呀,一下子就把难题变得简单了!”后来做练习的时候,我一开始还不太熟练,总是出错。
我心里那个着急呀,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候我的好朋友走过来说:“别着急,咱们再看看老师讲的方法。
”然后我们一起重新复习了一遍,我终于做对啦,那高兴劲儿,就像考了100 分一样!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可热闹啦!有的说:“这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可真是帮了大忙!”有的说:“以前觉得小数计算好难,现在不怕啦!”通过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我明白了,数学可不是死记硬背,得开动脑筋,找方法!它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就能发现里面的宝贝!这能让我们的计算又快又准,难道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吗?我觉得呀,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真是太有用啦,以后我要多练习,让我的数学变得更厉害!。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简便运算题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简便运算题先来看看苹果,三斤的价格就是5.3乘以3,想想这算起来可不简单。
5.3乘以3,其实可以把5.3拆开成5和0.3,5乘以3是15,0.3乘以3是0.9,把这两个加在一起,就是15.9元。
哦哟,这还真是不小的数字呢!再来看香蕉,2斤3.7元每斤,这就简单了,3.7乘以2,直接就可以用3.7加3.7,7加7是14,3加3是6,加上去,嘿,竟然是7.4元。
这样一算,咱们的总账就出来了。
把15.9和7.4加在一起,这个小数加法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先把15.9的后面0.9和7.4的后面0.4加起来,结果是1.3,再把15和7相加,15加7是22,最后把这俩加一起,嘿,22加1.3就是23.3元。
看到这个总数,心里那个美啊,简直像吃了蜜一样甜。
不过你知道吗,有时候小数加减就像是生活中的调皮捣蛋鬼,总喜欢让人意想不到。
比如说,有一天我在咖啡店里点了杯拿铁,价钱是4.5元。
结果朋友又点了一杯巧克力,6.8元,咱们一起喝,算账的时候又是个麻烦事。
你想,4.5加6.8,那就是个小数的狂欢,得好好算算。
先看个位数,4和6加起来是10,然后小数部分,0.5和0.8加起来是1.3。
哦哟,加起来可是11.3元呢!这还没完,服务费又加了点钱,真的是让人感慨,喝杯咖啡也得付上一笔小小的“学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就像做菜,得有点技巧。
记得有次我想做一道汤,配料一大堆,西红柿、胡萝卜、土豆,还有点香菜。
总共花了14.5元,加上点调料的钱,2.6元,结果一算,这汤的钱都能让我喝几杯咖啡了。
这小数的加法就像那汤里的调料,太多了可就不好吃。
哎,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一想到自己亲手做的汤,心里还是乐开了花。
在学校里,小数的加减法也是老师们经常讲的内容。
有次数学课,老师说小数就像小猫咪一样,调皮又可爱,咱们要耐心去对待它。
用心去理解,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老师用了一堆生动的例子,最后全班都笑得前仰后合,原本枯燥的数学变得活灵活现,真是一场欢乐的学习之旅。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相同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相同在数学运算中,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运算一样,都是按照括号、乘除、加减的顺序进行。
这个规律对于解决小数混合运算问题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计算出结果,避免出现错误。
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3.5 + 2.3 - 1.8。
按照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相同的规律,我们应该先计算加法,然后再计算减法。
先计算3.5 + 2.3,得到5.8,再减去1.8,最终的结果是4.0。
这个例子展示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的相似之处。
接下来,让我们再看一个稍复杂一点的例子:4.6 - 1.2 + 2.8 - 3.5。
按照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相同的规律,我们应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首先计算减法,得到3.4,然后再加上2.8,得到6.2,最后再减去3.5,最终的结果是2.7。
这个例子再次验证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的一致性。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相同,都是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
这个规律在解决小数混合运算问题时非常实用,能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并运用数学运算的顺序。
除了运算的顺序之外,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需要注意小数点的对齐,确保参与运算的数的小数点对齐在一起,这样才能进行准确的加减运算。
需要注意进位和借位的处理,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需要对进位和借位进行准确的处理,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需要注意精确度的问题,在实际运算中,需要根据题目要求保留合适的小数位数,不要丢失精度或计算多余的小数位数。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相同的规律十分重要。
通过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解决小数混合运算问题,有效避免计算错误的发生。
个人观点上,我认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相同这个规律是非常有价值的。
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顺序,也提醒我们在解决小数混合运算问题时需要特别注意小数点对齐、进位借位和精确度等方面,这对于我们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效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数混合运算简便方法

小数混合运算简便方法小数混合运算是指在算式中既有整数部分又有小数部分的数字进行各种运算。
为了简便计算,下面给出一些小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一、加法运算:小数混合加法运算的步骤如下:1. 先将小数部分按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变。
2. 从右向左逐位相加,注意进位。
3. 小数位相加时,小数点右边没有数字的地方按0处理。
4. 最终得出的结果是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相加,整数部分直接相加,小数部分按位相加。
例如:例1:3.45 + 1.2 = 4.65步骤:(对齐小数点)3.45+ 1.20-4.65例2:2.75 + 0.8 = 3.55步骤:+ 0.80-3.55二、减法运算:小数混合减法运算的步骤如下:1. 先将小数部分按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变。
2. 从右向左逐位相减,注意借位。
3. 小数位相减时,小数点右边没有数字的地方按0处理。
4. 最终得出的结果是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相减,整数部分直接相减,小数部分按位相减。
例如:例1:6.35 - 2.8 = 3.55步骤:(对齐小数点)6.35- 2.80-3.55例2:9.1 - 0.7 = 8.49.10- 0.70-8.40三、乘法运算:小数混合乘法运算的步骤如下:1. 先将小数部分去掉小数点,当做整数部分处理,与整数部分进行乘法运算。
2. 将乘积得到的整数部分的位数与小数位数相加,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3. 将小数位数按乘法运算处理,最终得出的小数位数要等于原来两个小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例如:例1:2.5 ×1.2 = 3.0步骤:(整数部分相乘)25×12300(确定小数点位置,小数位数相加为1+1=2)3.0例2:3.15 ×0.2 = 0.63步骤:315× 2630(确定小数点位置,小数位数相加为2+1=3)0.63四、除法运算:小数混合除法运算的步骤如下:1. 先将小数部分去掉小数点,当做整数部分处理,与整数部分进行除法运算。
四年级我学会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简便作文400字

四年级我学会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简便作文400字四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加、减、乘、除。
看似简单,其实它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小数的四舍四入法,只有灵活应用,才不会出错。
比如,我们四(2)班去春游,班上一共有60人,要租面包车,一辆面包车可坐25人,那么要租几辆车呢?按照常规思路,用辆),那么根据小数的四舍四入法不就要两辆车吗。
可是再想想,剩下的10人难道走着去吗?根据实际情况是要租3辆车才行的。
还有我们学校做校服,一套校服要用2.2米布,现在有266米布可做多少套呢?用套)按照小数的四舍四入法,那就是121套,可是另外一套布不够呀,答案只能是120套。
小数不仅有趣还存在着奥秘。
就这学期单元测验来说吧,上面有一道判断题就有很多同学认为是对的。
题目是这样的:1.3除以0.3的商是4余数是1.好多同学按照常规的竖式进行演算,余数确实是1.可是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在计算过程中,我们把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所以得出的余数也就扩大了10倍,而真正的答案应该把余数再缩小10倍,等于0.1,而不是1.
看了这些例子,大家是不是觉得小数很有趣呢?我们只有在学习中多动脑筋,细心审题,才不会出现错误。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两篇)

引言概述:在数学学习中,小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掌握好小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能够帮助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进行准确的数值计算。
本文将对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进行详细阐述,并分为五个大点进行介绍。
正文内容:第一大点:小数加法的基本步骤1.将小数的小数点对齐,便于加法计算。
2.从小数点的右侧开始,按位相加,若和大于等于10,则保留个位数,并进位到高位。
3.若相加的位数不同,应将较短的小数后面补零。
第二大点:小数加法的实例演练1.例子1:计算0.23+0.47。
步骤:将小数点对齐,从右往左相加,得到个位为6、十位进位为1,结果为0.70。
2.例子2:计算0.9+0.014。
步骤:将小数点对齐,从右往左相加,得到个位为3、十位进位为1,结果为0.914。
第三大点:小数减法的基本步骤1.将减数与被减数小数点对齐,便于减法计算。
2.从小数点的右侧开始,按位相减,若被减数小于减数,则向高位借位,并将借位后的数减一。
3.若相减的位数不同,应将较短的小数后面补零。
第四大点:小数减法的实例演练1.例子1:计算0.470.23。
步骤:将小数点对齐,从右往左相减,得到个位为4、十位借位为1,结果为0.24。
2.例子2:计算0.90.014。
步骤:将小数点对齐,从右往左相减,得到个位为8、十位借位为0,结果为0.886。
第五大点: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综合应用1.例子1:计算0.23+0.470.1。
步骤:先进行加法运算得到0.70,再与减数相减得到0.60。
2.例子2:计算0.90.014+0.3。
步骤:先进行减法运算得到0.886,再与加数相加得到1.186。
总结: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在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步骤和实例演练,我们可以准确地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同时,了解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通过学习和练习,我们可以提高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技巧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窗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5—70页教材简析:这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克隆牛“蓓蓓”从出生到满月再到百天成长的情况,以“蓓蓓”的自述和统计表的形式提供了许多数据信息。
通过观察、阅读情境图内容,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蓓蓓”生活、成长变化的问题,引入对小数连减、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
小电脑提示部分是引导学生把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
学生前面学习了小数加、减法(位数相同、位数不同)及验算,本信息窗的重难点是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灵活进行计算。
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使—些计算简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运用知识独立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
4、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情境激趣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2―0.9 9+0.1 0.39+0.61 5.12―4.1210―2.5 20―19.8 3.9+2.1 0.09+1.018.4+3 1―0.6 2―0.98 3.8+122、谈话引题: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克隆牛“健健”和“壮壮”的情况。
今天,我们要再来认识一头克隆牛——“蓓蓓”,了解它的有关情况。
(出示情境图)教师结合情境图简单介绍克隆牛“蓓蓓”出生前后的一些情况。
[设计意图]口算练习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必须坚持天天练,这些练习既是对前面小数加、减法知识的巩固,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的计算能力。
从情境图入手导入新课,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给学生提供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作用,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观察三幅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地进行板书,如:“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蓓蓓”满月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情境图,学会从图中搜集、整理信息,进而发现问题,并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这个问题,你能解答吗?(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的情况。
)3、学生交流算式:(注意引导学生尽量列出综合算式)○10.98―0.22=0.76(米)0.76―0.1=0.66(米)○20.98―0.22―0.1○30.98―(0.22+0.1)综合算式要说明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连减算式和先求两个数的和再减,这两个算式每一步的意义,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关于减法的有关运算律:a―b―c=a―(b+c)。
4、上面的综合算式怎样进行计算呢?(学生自主进行计算,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5、全班交流计算情况。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各种计算方法]脱式计算要关注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6、学习竖式连减的方法。
如果用竖式来计算小数连减,要注意什么呢?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请学生来介绍竖式连减的方法:○1注意探讨怎样对齐数位?(对齐了小数点也就对齐了数位。
)○2小数部分数位不同怎么办?(可以在末尾添0占位。
)[设计意图] 新知识的学习要尽量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他们互相交流的机会,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体现数学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开阔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把握知识的关键部分,做到重点突出,强调关键。
不要一味灌输,更不能绝对地放手。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自主练习1:○1出示题目,明确要求○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计算○3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自主练习2:○1出示题目,从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2季度指什么?每个季度包括哪几个月?○3解决问题:3月份要编织多少万件才能完成第一季度的任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全班交流○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小组内提问交流,再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新课学习之后要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前面的计算属于基本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及时复习新知识,通过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后面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四、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你觉得自己学得如何?给自己一个评价。
3、你还想跟老师和同学们说什么?[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学会及时回顾整理所学知识,经常自我反思,能够对自己和他人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让学生在评价、交流中再次明确学习目标,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后反思]1、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会自主观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2、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掌握算法,自主学习新知识。
3、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科技发展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生谈话:同学们,大家都有朋友,有新朋友和老朋友,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找朋友。
(投影出示)79+145+21 25+97+3让学生在每个算式中找到一对好朋友,并说明为什么?生答后引导学生复习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
2、复习已学过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
{a+b=b+a (a+b)+c=a+(b+c)}3、找朋友:看哪两个数相加和是整数。
8.8 0.36.9 1.219.7 2.11.03 0.972.99 2.01[设计意图]谈话复习,明确在整数的加法中,可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以及利用找朋友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活动一1、谈话:克隆牛“蓓蓓”在叔叔阿姨的精心照料下,一天天茁壮成长,现在已经一百天了,大家还记得“蓓蓓”出生时的体长吗?(板书:出生体长0.78米)满月时的体长呢?(板书:满月体长0.81米)“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比满月时多0.16米,百天时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1)学生复述题意,分析题目数量关系(2)学生尝试计算,自由板演(3)老师纠正:方法一:0.18+0.16=0.97(米)0.97-0.78=0.19(米)方法二:0.18+0.16-0.78=0.19(米)0.18+ 0.160.97- 0.780.19活动二1、请大家仔细看—看这里的4个加数,想—想可以怎样计算。
7.65+3.72+6.35+6.282、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方法一:7.65+3.72+6.35+6.28 方法二:7.65+3.72+6.35+6.28 = 11.37+6.35+6.28 =(7.65+6.35)+(3.72++6.28) = 17.72 +6.28 = 14+10= 24 = 243、比较:哪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些?为什么这样算简便?4、学生讨论后明确:在小数的连加算式里,如果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数,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把这两个数结合起来先加。
这样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5、这里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6、小结: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能更简便地解决小数加法的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试做例题:7.65+3.72+6.35+6.28,一种方法按原计算顺序依次计算,一种方法是“整数加法简便计算方法”的类推,想到了采用“简便方法”:(7.65+6.35)+(3.72++6.28),通过比较发现,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完全一样,并且后一种方法比前一种方法计算更加简便快捷,就说明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同样适合于小数加法,说不定这只是凑巧而已。
再试几题不就知道了吗?尽管这种思考方法仍停留在不完全归纳的层次上。
但不假思索就随便套用现有结论的思维方法受到了有力的冲击,这无疑会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导练:⑴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6.7+4.95+3.3=6.7+□+4.95 (1.38+1.75)+0.25=□+(□+□)⑵根据算式的计算过程填运算定律。
5.64+4.65+0.36= 4.65+5.64+0.36 ( )= 4.65+(5.64+0.36) ( )= 4.65+6= 10.652、对应: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5.7+6.3+3.7 19.1+1.26+2.74+0.93、综合⑴把符合下面要求的算式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0.1+0.5)+0.5=0.1+(0.5+0.5)②0.2+0.3+0.8=0.2+0.8+0.3③a+0.4+0.6=0.4+0.6+a④0.3+(0.7+b)=(0.3+0.7)+b⑤0.3+0.4+0.6+0.9=0.3+(0.4+0.6)+0.9应用了加法交换律的算式有()应用了加法结合律的算式有()四、总结: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呢?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
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
课后反思: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在适当复习铺垫后,以新的问题方式直接出示例题:7.65+3.72+6.35+6.28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然后板演不同计算方法并提问:①有几种不同计算方法(产生多种联想,开拓运算途径。
)②你打算选择哪一种?为什么?(选择合理运算途径,优化运算过程。
)这样设计一个对比情景,让学生从实例中感知:简算方法运用可以避繁就简,既提高了运算速度,又能提高运算正确率,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简算的积极情感体验,为简算意识形成提供良好的基础。
然后出示练习做完后同桌交流,互说有几种运算方法?打算选择哪一种?为什么?这样互说目的是不断强化混合运算与简算意识建构起的联结,在这样的不断训练中,让学生形成看到题目——产生多个联想——合理选择方法——反馈计算结果这样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