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详解说明)
苏州的园林介绍
苏州的园林介绍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那么你对苏州的园林了解多少呢?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州的园林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州的园林介绍苏州园林,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园林名录:拙政园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现为拙政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沧浪亭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南宋沧浪亭初年(公元12世纪初)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狮子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始建于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留园留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网师园网师园位于苏州城东南部.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当时称为“渔隐”.清代乾隆年网师园间(公元1736~1796年)重建,取“渔隐”旧意,改名为“网狮园”.造园手法游苏州园林,最大的看点便是借景与对景在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园林讲究“步移景异”,对景物的安排和观赏的位置都有很巧妙的设计,这是区别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中国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就技法来说,借景或把园外的美景,通过精心选择和剪裁,收纳到园林中来,这称为远借;或用一处景致映衬另一处景致,这称为互借,等等.这样不仅使得面积有限的苏州园林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景观,更深远的层次,而且还极大地扩展了欣赏者的空间感受.在拙政园“倚虹亭”中能看到园外的北寺塔;沧浪亭的花窗中,能欣赏到屋外的竹林,这都是常用的借景手法.可在叶圣陶先生的(8上语文教科书21课)一文中,领略园林的魅力.艺术思想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生活环境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是伟大的历史建筑物!社会文化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苏州的园林介绍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部编版八上《苏州园林》课文详解
部编版八上《苏州园林》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本文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略有删节。
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先生写一篇序文。
当时这家出版社还没有把摄影集编好,于是叶圣陶就根据手边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写下了这篇序文。
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一直不见出版。
《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后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
二、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一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
他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严谨,风格朴实,语言精练,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映衬:映照,衬托。
败笔: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丘壑hè:山陵与溪谷,喻指深远的意境。
雷同:指随声附和,也指不该相同而相同。
嶙峋lín xún:枯瘦的样子。
依傍:依靠。
蔓màn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蔷qiáng薇:落叶或常绿灌木,种类很多,茎直立、攀缘或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有多种颜色,有芳香。
雕镂lòu:雕刻,刻镂。
斟酌zhēn zhuó: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明艳:鲜明艳丽。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创造。
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重峦luán叠嶂zhàng:重重叠叠的山峰。
俯仰生姿: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二、主题概述课文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局部特点等的介绍,突出了苏州园林“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总体特征,展现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杰出的艺术创造力,表达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苏州园林》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是一种园林建造风格,具有独特的设计和布局方法。
以下是《苏州园林》说明的一些方法:
1. 人工塑造:《苏州园林》采用人工塑造的方法,通过修建湖泊、山石和建筑物等,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打造出独特的园林景观。
2. 小品构筑:《苏州园林》注重小品构筑,即以建筑、山石、花木等小型元素为主,通过精心的布局和搭配,形成一幅幅精致细腻的园林画卷。
3. 腾挪变幻:《苏州园林》注重腾挪变幻的手法,通过建筑物和景观元素的布局调整,实现不同场景的呈现,让游客在园林中体验到不同的建筑和自然景观。
4. 景色回廊:《苏州园林》常常采用回廊的设计手法,通过建筑物和景观元素的组合,打造出多个景色回廊,使游客感觉穿行于不同的景色中,增加游览的趣味性和变化性。
5. 水景布局:《苏州园林》注重水景的布局,通过修建湖泊、池塘和人工水渠等,形成水与山、水与建筑的相互映衬,营造出宁静和谐的园林氛围。
总的来说,《苏州园林》的设计方法是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通过小品构筑、腾挪变幻、景色回廊和水景布局等手法,营造出精致细腻的园林景观,使
人们在其中可以享受到自然的美和人工的艺术。
苏州园林运用的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运用的说明方法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以它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工艺技巧而闻名于世。
苏州园林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说明方法:1.景观布局:苏州园林注重景观的布局和呈现。
它以空间的布局和景观元素的组合为创作基础,通过合理的空间安排和景观布局,将园林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形成分景、转景和连景的关系。
比如,拙政园中的兰亭序窗,通过窗景之间的布置,创造出饶有变化的景观空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2.意象寓意:苏州园林通过寓意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主题和意义。
每个园林都有自己的主题和表达方式,通过布局、材料、植物和装饰等元素的选择和运用,传递出一种意境和情感。
比如,留园中的“念念不忘”的石刻,以及香蚀园中的“同心亭”,都寓意着主人对家人和朋友的深情厚意,给人以温馨和亲切的感觉。
3.材料和技艺:苏州园林以材料和工艺技巧的运用而闻名。
它注重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将红木、石材、瓷器等精美材料巧妙地应用于园林中,使园林更加华丽和精致。
同时,苏州园林还采用独特的传统工艺技巧,如镂空、浮雕、砌石等,通过精湛的工艺技艺,展现出园林的细腻和精致之处。
4.植物景观:植物是苏州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园林中的植物景观既要保证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又要注重植物的摆放和布局,使得植物与整个园林空间相互映衬形成和谐的景观效果。
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既有花卉、树木、草地等常见植物,也有盆景、花境等特殊的造景植物。
苏州园林中的古树参天、美花繁盛,给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感。
5.水景营造:苏州园林中的水景是一大特色。
水景是苏州园林中最重要的园林元素之一,不仅起到了美化空间的作用,还能够调节气候和增加湿度。
苏州园林通过合理的水道布置和石桥、廊冰等人工景观的营造,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水系景观,使人们在园林中仿佛置身于水墨画中。
总而言之,苏州园林通过景观布局、意象寓意、材料和技艺、植物景观以及水景营造等多种说明方法,营造出独特的园林空间和意境,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主题。
苏州园林3至9段的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3至9段的说明方法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设计、精细的施工和精美的装饰而闻名。
苏州园林根据规模和功能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公共园林。
其中,苏州园林3至9段则是指苏州市内最著名的九座园林中的3座至9座的园林。
下面将对每座园林的特点进行详细说明。
第3段:苏州拙政园苏州拙政园又被称为东园,是一座建于明朝的私家园林,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拙政园面积约为5.2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一个。
园林内包括宅第、山水、石景等多个区域,景观独特,构思精巧。
拙政园注重“无尽的变幻”和“线性的视觉效果”,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景物的安排,呈现出一片宏伟而灵动的景色。
第4段:苏州狮子林苏州狮子林是一座建于元朝的寺庙园林,曾被称为西园。
狮子林占地面积约为2.6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个。
园林以奇石为主要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迷宫”景观。
游览狮子林,仿佛进入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需要仔细观察和思考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园林注重“曲径通幽”的效果,每一条曲线都设计得非常巧妙,给人一种徜徉其中、忘却尘世的感觉。
第5段:苏州文庙苏州文庙是一座建于元朝的寺庙园林,也是苏州最早的文庙建筑。
文庙以考试文化和儒家思想为主题,是一座充满庄重和肃穆氛围的园林。
园林内有多个殿堂和庙宇,其中最有名的是大成殿,供奉了孔子和二十四孝的牌位。
园林以享有盛誉的“万卷楼”为中心,楼内珍藏了大量的古籍文献,是中国南方保存最完整的古代书籍馆之一第6段:苏州石头城苏州石头城是一座建于明朝的寺庙园林,也被称为西园。
石头城以奇石和山水为主要特色,园林内有多座山石,形状各异,栩栩如生。
石头城的最著名景点是“昆明池”,池内分布着多个岛屿和亭台,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层次感的山水画卷。
园林注重“破碎的前景”和“宽阔的视野”,游览其中,人们可以欣赏到独特而壮观的景色。
第7段:苏州留园苏州留园是一座建于明朝的私家园林,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留园面积约为3.3公顷,是苏州园林中规模适中的一个。
苏州园林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
• 分析思路:不能。因为“甲”强调了 (对象)的 (特征或功用、地位、意义
等),“乙”表明的是
。如果改换后,
就不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 注意:这种题型要在答题中比较出二者的 区别。
•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 课文中找出来,并模仿我们刚才学到 的分析模式,分析它们是如何体现说 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
如何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2、加点词语“甲”有何作用(好在哪里或者 有什么表达效果)?
• 分析思路:运用了“甲”这个词语,生动形象 地(或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说明 对象)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 兴趣(或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等)。
如何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3、“甲”这个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乙”,为什么?
• 例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苏州园 林比作美术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苏州园 林的亭台轩榭“要求自然之趣,不讲究对称” 的特点,从而也进一步说明了 苏州园林的 图画美 的特点。
我来试试看
• 在课文中找出运用了“打比方”这 种说明方法的句子,并且试着分析 用了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试着把红色变成黑色
•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苏州园林与 我国的建筑进行对比,突出了 苏州园 林 “要求自然之趣,不讲究对称”的
特点。
再来试试看
• 在课文中找出运
※
用了“作比较”
这种说明方法的
句子,并且试着
分析用了这种说
明方法的好处。
如何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 首先,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 科学性。
• 其次,说பைடு நூலகம்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类词上:
• 例句: •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
苏州园林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苏州园林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精巧玲珑的布局和独特的设计手法而著称。
它以石、水、木、砖、泥等自然材料为基础,通过细致的造景和独特的方式来表达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苏州园林的说明方法和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平面布局的说明方法苏州园林的平面布局非常注重对称和比例的设计,强调整体的协调美。
其中最常见的布局方式是对称、开敞、透明和流线型。
通过对称的布局,使整个园林在视觉上达到平衡和和谐,展现出传统中国的审美意境。
开敞的布局则使游客在园中不受局促感,能够感受到宽广的自然氛围。
透明的布局则通过树木和构筑物的设置来营造不同场景的景观效果,使整个园林呈现出层次清晰且各不相同的风景。
流线型的布局则通过弯曲的小径和曲线的水池,使游客在园林中感受到一种微妙而有趣的体验。
二、细节雕琢的说明方法苏州园林注重细节的雕琢,通过在小型构筑物、花草树木和园中摆设等方面的精心设计,使整个园林呈现出精美而细腻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园林中的假山上密植花草,通过树木的修剪和砖石的摆放来打造出各种各样的景观。
同时,在假山的前后布置小亭、小桥和小池塘,使整个园林空间中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着艺术的韵味。
这种细致的雕琢不仅让游客感受到细腻的视觉盛宴,也体现了主人对园林的用心打造和关爱之情。
三、意境展示的说明方法苏州园林的设计不仅追求自然的美,也强调意境的展示。
园林中常常通过布置文人书画、摆设石碑、悬挂对联等方式来展示一种特定的意境,如清幽、雅致、宁静、淡泊等。
这些意境常常与园林的主题相呼应,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仅欣赏到自然的美,还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净化和升华。
四、对于时间变化的说明方法苏州园林中的时间变化也是一种重要的说明方法。
园林中常常通过植物的生长、水的流动、云的变幻等方式来表现季节和时间的变化。
游客可以在园林中感受到春夏秋冬的变化,静观花开花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这种对于时间变化的说明方法也让游客在园林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氛围,使其与园林融为一体。
苏州园林景点讲解
苏州园林景点讲解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其特点是追求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和谐统一。
苏州园林的景点讲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全园以水景为主体,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园内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西部以自然山水为主。
主要景点包括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等,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美感。
2. 沧浪亭: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的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
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藏在山顶上,它高踞丘岭,飞檐凌空。
亭的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
3. 留园:留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其特点是以水景为主,布局紧凑,结构严谨。
园内建筑精美,以山石、清池、花木等为主要元素,塑造出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
主要景点有涵碧山房、明瑟楼、清风池馆等。
4. 狮子林: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以山石著称,其特点是叠石堆山,形态各异,形似狮子。
园内建筑精美,有诸多亭台楼阁、假山水池等景观。
狮子林以湖石假山著称,被誉为“假山王国”。
5. 网师园:网师园是苏州最小的古典园林,其特点是以水景为主,布局紧凑。
园内建筑精美,有诸多亭台楼阁、假山水池等景观。
网师园以夜景为最美,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中“晚上最美”的园林之一。
除了以上几个园林外,苏州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园林景点,如怡园、可园、艺圃等。
这些园林各具特色,每个都有其独特的景观和意义。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
1.苏州园林课文说明《苏州园林》本是叶圣陶先生为一本名为《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写的序文,后发表在《百科知识》杂志上。
这里,我们把它看做是一篇带有文艺性的说明文。
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抓住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先说明苏州园林的异中之同,又用严密而生动的语言,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勾画出一幅幅画面:具有自然之趣的亭台轩榭、重峦叠嶂的假山、“入画”的池塘等。
这篇文章所要说明的,不是苏州的某个园林的特色,而是苏州近二百处园林的共同特点和给人的整体印象。
全文共十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苏州园林“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这是作者所研究、概括、评价的范围和基础。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这是第一部分中关键的一句话,说明了苏州园林的重要价值。
“标本”一词的本意是指经过处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供观摩、研究之用。
这里说苏州园林是“标本”,形象地表明,它承继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文章又接着说:“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鉴赏”一词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作为一种珍贵的艺术品,有着可供比较鉴别的重要价值。
第二部分(第2~9段),作者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的特征。
第2段是总括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苏州园林多,而且各不相同。
指出“不同”,关键在于说出“共同点”──“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换句话说,“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这一段不但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总的特征,还提及了体现这一特征的四个方面:(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下面四段就对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苏州园林详解
叶圣陶
相关背景
关于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公元前514 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盛于明代。到清末苏州已有 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 园林有十九处。具有浓郁江南水乡风味的拙政园;有被称为“吴 中第一名园”的留园;有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有“园中瑰宝” 之称的网师园;有石狮林立的狮子林。中国四大名园,拙政园、 留园占据二席。苏州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 品,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于一身,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 贵遗产。1997年12月,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 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1.作者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 2.作者认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怎样才能实现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
的目标?
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 分 (1—2)
概括说明 苏州园林 的地位及 特点。
第二部 分 (3-9)
分类具体 说明苏州 园林的艺 术美。
第三部 分 (10)
总结全文,
指出苏州园 林的美还不 止以上这些, 引人回味。
以第四段为例,探究局部说明顺序。
本段先写假山堆叠的艺术,或重峦叠嶂, 或竹木掩映,让人远望有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 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实感。次写池沼 和其 它景物的配合,或河山 两桥相望,各呈异彩;或 石头花草,随意点缀,无 不皆美。再其次又写池沼中 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 戏耍的游鱼,充满生气。 “图画美”贯穿整个段落。
假山的堆叠,是一项 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苏州园林的墙壁上有砖砌的 镂空图案
苏州园林6段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6段说明方法苏州古典园林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其精雕细琢的设计和精湛的建筑技艺令人印象深刻。
下面将详细介绍苏州园林的6个重要段落,以便观众对苏州园林有更深刻的认识:一、综合布局苏州园林有着智慧的地块分布,非常巧妙地体现了宗教、自然的气势。
园林的入口多为四周曲折的小路,这里多为大片的杂草和植物,呼应着园林的立面,形成一个宁静而又富有禅味的气氛,让人们能够在安静中享受到宁静。
二、对称性苏州园林重视外貌的美感,所以设计时,很注重对称性。
园林中大多数结构物都是以精心设计的形式,表现出极佳的对称性,它们以曲折的形式相互融合,形成完美的园林景象。
三、小品精雕苏州园林里的小品精雕巧夺天工,精致绝伦,细节尽在寻觅中发现,它们给游客带来不少惊喜:从景阳宫的宝相石台,到千岛湖洲宫的弯弯藤阑,每一件细节都是一件艺术品,充满着古人智慧和传统文化。
四、引水回灌苏州园林中有着大量的水景,比如千岛湖洲宫的水景,它们经过精心设计的引水回灌系统,使湖泊和池塘依然水清澈见底。
从此,湖泊和池塘不仅有助于改善苏州园林的实用性,同时也是一种完美的艺术美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五、全景式建筑苏州园林中的建筑结构大多是按照全景式建筑法来布局的,整个园林由多个建筑群组成,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从景阳宫的宝相石台,到崇圣寺祠堂的凌空阶梯,层层叠叠,让人叹为观止,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古老建筑的极致精雕之美。
六、富有禅味的景观苏州园林的景观是独一无二的,它们以曲折的形式相互融合,形成宁静而又充满禅味的气氛,令人心旷神怡,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
从景阳宫的清幽堂,到拙政园的回廊,加上亭台楼阁,恍若隔世,让你在宁静间忘却喧嚣,也是民间对苏州园林青睐最多的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苏州园林6段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神奇的设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游览。
它的各大景点的清秀绝伦,小品精雕的鬼斧神工,宏伟的建筑群、引水回灌的实用性,以及综合布局的智慧,都定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欢乐的体验。
苏州园林6段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6段说明方法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典范,尤其以山水画卷、对襟构筑和细枝末节处理而著称。
为了让苏州园林更好地传承下去,建筑师们在设计上提出了一系列方法来缩短距离,使景观融为一体,以达到完美的效果。
本文介绍的是苏州园林6段说明方法,是从苏州园林的基本原则出发,对苏州园林规划建设景观进行实践的一种方法。
一、入口视觉效果苏州园林的入口视觉效果是重要的设计要素,可以通过入口设计以及景观构筑等技巧来实现。
入口可以设计成开放感强的拱门形式,可以让人有强烈的视觉联想,为进入园林空间带来宽阔的视野。
另外,景观视觉构筑方面,可以采用细节的点缀,如树影、绿植、石雕等,以便让入口更有活力,更具吸引力。
二、空间分割苏州园林的整体空间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采取「段法」的方式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景点,以适应不同的景观类型。
例如,根据景观类型可将空间分割为草坪、庭院、花园等景点,以满足游客在不同空间内有不同的体验。
三、山水结合山水是苏州园林建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实现园林的精髓。
苏州园林的山水装饰格式主要分为「半山半湖」、「一山一湖」和「两山两湖」等。
采用这种格式,自然景观可以更好地融入整体景观中,让游客既能欣赏美景,又能放松心情,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四、对襟构筑「对襟构筑」是苏州园林独特的构筑技巧,主要是把建筑和景观建筑相结合,以强调建筑的整体比例和对称,并且引入自然的景观元素,如水池、小桥等,使园林的界限模糊,让游客在游览园林时得到更加卓越的感受。
五、景观灯光景观灯光也是设计苏州园林的重要要素,可以用来实现苏州园林中空间和建筑的艺术化形象。
通过调节灯光的亮度、色彩、对比度和衰减,可以让不同的空间和建筑具有不同的感官效果,营造出浓浓的艺术氛围,带来极致的视觉享受。
六、细枝末节处理在细枝末节处理中,可以使用灯光、树木、雕塑、植物等多种元素,以更加高级的技艺来营造出精致的视觉效果。
比如,花园中可以加入高大的古树,形成一幅“天然画卷”;流水池可以景墙围合,在碧绿的荷叶上点缀着一些饰物,营造出一种悠远的和谐气息。
苏州园林课文精讲
苏州园林一、章节划分《苏州园林》的章节划分可以有多种方式,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划分方式: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文章的写作意图,总领全文,突出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第二部分(第2-9段):抓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共同特征,分别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 第一层(第2段):总括说明苏州园林的特色,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 第二层(第3-9段):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包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近景和远景的层次、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等。
第三部分(第10段):结尾,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说的这些,结束全文,引人回味。
这种划分方式将文章分为了三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详细阐述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和美感所在。
同时,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使得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易于读者理解和欣赏。
二、文章赏析《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美景的文章,其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括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然后从多个方面具体阐述,最后总结全文,点明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说的这些。
这种结构方式使得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苏州园林的美景。
二、语言优美,描绘生动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描绘手法,将苏州园林的美景呈现得栩栩如生。
比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这样的描绘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美景,还引发了读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三、文化内涵丰富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章通过对苏州园林的描绘和介绍,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同时,文章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苏州园林 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说明方法提起苏州园林,那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江南画卷,处处透露着精致与典雅。
要将苏州园林的美妙清晰地呈现给大家,少不了运用各种说明方法。
打比方,是形容苏州园林常用的手法。
我们可以说苏州园林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南的大地上。
或者把园林中的亭台楼阁比作一首首凝固的诗,将园林里的曲径回廊比作一段段优美的乐章。
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比方,让人们能在脑海中迅速构建出苏州园林的美妙轮廓。
列数字在介绍苏州园林时也大有用处。
比如拙政园占地约 78 亩,留园的面积约 23300 平方米。
这些具体的数字,能让我们对园林的规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更清晰地感受到其宏大或者精巧。
作比较也是常见的说明方法。
拿苏州园林与北方的皇家园林相比,皇家园林往往气势恢宏,规模宏大,建筑金碧辉煌;而苏州园林则更注重自然之趣,以小巧玲珑、清幽素雅见长。
通过这样的对比,苏州园林的独特风格就更加凸显出来。
举例子更是能让我们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以网师园为例,园内的月到风来亭,临池而筑,每当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
还有狮子林,以假山众多著称,那些形态各异的假山,有的像狮子,有的像大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石头的迷宫。
分类别能帮助我们更有条理地认识苏州园林。
从园林的风格来看,可以分为疏朗开阔型,如拙政园;也有精致小巧型,像艺圃;还有以叠石取胜的,比如环秀山庄。
苏州园林中的假山堆叠也很有讲究。
运用摹状貌的方法,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那些假山形态各异,有的如猛虎下山,威风凛凛;有的似灵猴跳跃,活泼俏皮;有的像仙女飞天,飘逸婀娜。
而引用一些古人的诗词或名人的评价,能增添苏州园林的文化底蕴。
比如“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就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在江南园林中的重要地位。
苏州园林中的花木配置也别具一格。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采用下定义的方法:所谓花木配置,就是根据园林的布局和主题,合理选择和安排各种花卉树木,以达到美化环境、营造氛围的目的。
PPT《苏州园林》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详解
《苏州园林》
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 作家、教育家 、编辑家。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
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小说集《 隔膜》《火灾》等。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 《倪焕之》。有《叶圣陶集》和《叶圣陶语 文教育论集》等。
写作背景
这是一篇为摄影集写的序文。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 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可是出 版社还没有把摄影集编好,说是对收集到的照片不太满意。好在叶 圣陶从小生长在苏州,几处园林他都熟悉。最后,他参考陈从周教 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中的195幅精美的照片,写了这篇序文。
第八 第十段:不止这些
5.课文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从文体特点来看,说明文的 作者总是希望读者直接、准确地 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因此说明 文常常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 标”“给提示”,帮助读者更快 更方便地理解文章。
6.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在介绍苏州园林时使用了哪些说明 方法。
为了突出这一点,作者先用了四个 “讲究”来概括说明,再分别从布局、 景物的处理、花木,乃至墙、廊、门、 窗等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表达了 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喜爱之情。
suzhouyuanlin
❶语言准确、周密,耐人寻味。
文章语言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如“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 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中的 “补”字,表现了匠师们的细心,善于化 单调为多彩。
整体 逻 辑 顺 序
部分
总说 分说
第一段:说明对象:苏州园林——标本
第二段: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美的图画。
第三段: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对称
苏州园林6段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6段说明方法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布局和细致的细节设计而闻名于世。
苏州园林以“一步一景,处处重要”为设计理念,有着独特的景观规划和建筑风格。
苏州园林主要分为六个不同的段落,分别是入口段、游廊段、主景段、过渡段、次景段和尾景段,下面将对这六段依次进行说明。
第一段是入口段,主要是向游客展现园林的整体布局和主题。
入口段通常由大门、门廊、石坊等建筑构成。
门廊的设计通常是对整个园林的精髓进行概括和彰显,石坊则用来展示园林的名字和特点。
入口段的设计应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让游客能够感受到园林的独特魅力。
第二段是游廊段,它连接着入口段和主景段,是游客进入园林后的第一印象。
游廊段通常由廊子、回廊等组成,廊子的设计要注重曲线美和视觉延伸的效果。
在游廊段的设计中,可以使用一些小桥流水和翠绿的植物来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乐趣。
第三段是主景段,主要是园林中的重要景点。
主景段一般包括假山、水池、亭台、楼阁等。
主景段的设计应注重景点的布局和视觉效果的呈现,可以通过山、水、亭、楼的有机组合来创造独特的景观。
主景段的设计要注重对称、转折和错落有致的效果,给游客提供一个美丽的场景。
第四段是过渡段,它连接了主景段和次景段,起到过渡的作用。
过渡段的设计应注重过渡的平稳和自然性,可以通过石径、平台、廊桥等来实现。
过渡段的设计要考虑游客的步行和观赏体验,使游客在过渡段中能够平稳过渡到次景段。
第五段是次景段,它是主景段的延伸和补充,通常是一些小型的景点或人made。
次景段的设计可以注重细节和趣味性,如小桥流水、假山水池、石洞等,通过景观和建筑物的布置来创造出迷人的场景。
第六段是尾景段,它是整个园林的结束段落,通常是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景点或设施。
尾景段的设计要注重游客的结束体验和留念功能,如纪念碑、纪念馆等。
尾景段的设计可以根据园林的主题和历史背景来选择合适的设计元素,使游客对园林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总体而言,苏州园林的六段设计在景观和建筑物的布置上注重对称、转折和错落有致的效果,以创造独特的美感和观赏体验。
苏州园林的说明思路 -回复
苏州园林的说明思路-回复什么是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也被誉为“江南园林”。
它是以苏州地区为主要发源地,历史悠久,风靡全国甚至国际的一种古典园林建筑风格。
苏州园林以其精湛的设计和细致入微的工艺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园林的典范。
苏州园林的特点苏州园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而精致:苏州园林以小巧精致而著称,重在营造一种静谧雅致的氛围。
尽管面积通常不大,但苏州园林的设计却能恰到好处地融入自然山水,构筑出一个独立的空间。
2.以水汇景:水是苏州园林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苏州地区地处江南水乡,水资源丰富,因此水在园林中的利用成为重要特点。
苏州园林以河流、湖泊、池塘等水系元素为主要景观,水面的倒影与垂柳相映成趣,形成了苏州园林独有的水景韵味。
3.注重意境:苏州园林追求意境的高度,注重园林景点的布局设计与意蕴表达。
游览苏州园林,常常可以在一处小小的花坛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宏大与美妙,通过石头、树木、花草、亭台楼阁的巧妙组合,营造出禅意悠然的境界。
4.强调对称与对景:苏州园林的构图通常追求对称美,追求空间上的均衡和和谐。
同时,苏州园林还强调对景,即通过窗口、门洞或廊廡等建筑结构的设置,使不同空间之间形成对景的效果,使游人可以从一个角落望向对角的景点,从而产生错位美。
苏州园林的历史苏州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
自汉代以来,苏州地区逐渐形成了园林艺术的传统,至唐代已经有了诸多著名的庭院和园林。
而真正的苏州园林建设则始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时期。
明代和清代是苏州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苏州园林数量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拙政园、留园、膳房和狮子林。
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主要依靠三个重要元素:建筑、园艺和水。
建筑方面,苏州园林注重各个景点之间的连贯性和整体布局,同时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园艺方面,苏州园林追求以花草树木的种植来衬托景点的美感和氛围。
水在苏州园林中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通过湖泊、池塘和小河等水体来增加园林的动感和意境。
苏州园林的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的说明方法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描述苏州园林的说明方法,我们可以从其设计理念、布局组织、建筑风格和景观要素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即以人的感受和体验为出发点来构思设计。
苏州园林注重营造宜人、幽静、自然的环境,追求心灵的舒适和情感的宁静。
在苏州园林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愉悦。
其次,苏州园林的布局组织非常精致和合理。
园林主要分为前、中、后三进,前进通常是一个入口广场或门厅,起到过渡和引导的作用。
中进是园林的核心部分,包括主要景观和建筑,通常是湖泊、山水、亭台楼阁等元素的呈现。
后进通常是清幽的僻静区域,有些园林背靠山脉,使人有身临仙境之感。
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独特多样。
其中,千灯笼、寒山寺、横山桥等园林建筑具有代表性。
这些建筑采用了典雅精巧的装饰手法,以及工艺复杂的木雕、石雕等造型,突出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特点。
建筑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构成了苏州园林独特的韵味。
在景观要素方面,苏州园林非常注重水的应用。
水是苏州园林的灵魂和核心,它以湖泊、流水、水井等形式呈现,营造出清新、凉爽和自然的氛围。
苏州园林中的水面常常融入园林风景之中,与亭台楼阁、假山等景观元素相互交融,形成多层次的景观空间。
另外,苏州园林注重植物的运用,以及形体的塑造。
园林中常见的植物有花木、竹子、藤蔓等,它们被精心布置和修剪,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苏州园林中的形体塑造也非常讲究,通过巧妙地运用假山、山石、回廊等元素,打造出变化多样、层次分明的空间感。
总的来说,苏州园林的说明方法主要集中在其设计理念、布局组织、建筑风格和景观要素等方面。
通过展示苏州园林的内在美和外在魅力,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其独特之处。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布局赢得了世人的赞誉,被誉为古代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
苏州园林课文说明内容
苏州园林课文说明内容苏州园林课文说明内容导语:《苏州园林》是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介绍园林知识的说明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课文说明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苏州园林课文说明内容苏州之所以能拥有“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苏州园林》课文补遗。
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
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
最早的苏州园林建在东晋时期,之后历经了宋、元、明、清四代,并且在每个时期都具有不同的自然、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
被称为苏州四大古典园林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始建于明正德年间。
园主王献臣取晋代潘岳《赋闲赋》中“筑室种树,灌园粥蔬,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而命名。
拙政园的全园分三个部分。
由东至西横向展开,分别是东园“归田园居”、中园“得山水趣”和西园即补园。
东园明快开朗,西园精美华丽,是江南园林之中的典范佳作。
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
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
分东、西、中、北四部,中部以水为胜,池于中央,四周环以假山和亭台楼阁;东部以建筑为主,楼阁廊屋富丽堂皇;西部假山;北部桃园。
园内的"冠云峰"是北宋花石纲遗物,高约9米,为江南最大的太湖石。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内,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名园,为宋代诗人苏子美所筑。
其特色是未入园林先成景,一泓清水绕园而过。
隔河相望,廊阁起伏,波光侧影,漫步渡桥始能入园。
主要景点有:明道堂、五百名贤祠、看山楼、藕香水榭、闻妙香室、瑶华境界等。
狮子林在苏州城东北娄门内园林路,是元代园林的代表。
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它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巧妙著称,很多石峰形象狮子,因而得名。
全园布局多山,西北多水,长廊萦绕,楼台隐现,别具一格,老师笔记《《苏州园林》课文补遗》。
《苏州园林资料》
《苏州园林资料》苏州园林资料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
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苏州园林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
苏州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
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美景之一。
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富饶美丽。
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苏州园林的自然美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苏州以园林见长,让人感叹园艺的巧夺天工与自然精致。
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狮子林,耦园,艺圃,退思园为世界文化遗产。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苏州园林课文说明《苏州园林》本是叶圣陶先生为一本名为《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写的序文,后发表在《百科知识》杂志上。
这里,我们把它看做是一篇带有文艺性的说明文。
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抓住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先说明苏州园林的异中之同,又用严密而生动的语言,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勾画出一幅幅画面:具有自然之趣的亭台轩榭、重峦叠嶂的假山、“入画”的池塘等。
这篇文章所要说明的,不是苏州的某个园林的特色,而是苏州近二百处园林的共同特点和给人的整体印象。
全文共十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苏州园林“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这是作者所研究、概括、评价的范围和基础。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这是第一部分中关键的一句话,说明了苏州园林的重要价值。
“标本”一词的本意是指经过处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供观摩、研究之用。
这里说苏州园林是“标本”,形象地表明,它承继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文章又接着说:“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鉴赏”一词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作为一种珍贵的艺术品,有着可供比较鉴别的重要价值。
第二部分(第2~9段),作者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的特征。
第2段是总括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苏州园林多,而且各不相同。
指出“不同”,关键在于说出“共同点”──“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换句话说,“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这一段不但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总的特征,还提及了体现这一特征的四个方面:(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下面四段就对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首先,说明苏州园林在亭台轩榭的布局上的特点──“绝不讲究对称”。
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和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其次,说明苏州园林在假山和池沼配合上的特色。
先介绍假山的堆叠,“胸中有丘壑”的艺术匠师们,把他们的艺术素养体现于假山的创作中,为游览者营造了“只觉得身在山间”“忘却苏州城市”的审美境界。
后介绍池沼的掩映,以桥梁、石岸、池鱼、莲叶作衬托,描摹这“入画”的一景,突出的仍旧是“自然”二字。
第三,说明苏州园林在花草树木的映衬上也别具风格──“着眼在画意”。
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照顾空间布局,又照顾季节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
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表现蕴含在花草树木间的图画美。
第四,说明苏州园林层次多、景致深。
文章简单地介绍了设计者利用花墙、廊子或镜子为苏州园林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的方法。
这一切使得游览者于有限的空间中感受到了优美的图画般的意境。
以上四个方面是全文的重点,它们从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几个角度具体说明了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
接着,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角落的布置、门窗的雕琢、油漆彩绘的调配,无一处不给人美的享受。
第三部分(第10段),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说的这些,以此结束全文,引人回味。
这篇说明文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准确地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全篇围绕这一特征展开。
二、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恰当地安排文章的结构,逐层说明。
三、语言精练、平实,意思表达得充分、严密。
关于练习一、熟读课文,说说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这个特征。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进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面进行说明,又从角落的布置、门窗的雕琢、油漆的调配三个细微方面进一步表现它的总的特征。
二、揣摩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的表达效果,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从看似平实的语言中揣摩其中的深层意义。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现在常用来指那些经过处理的动物、植物或矿物的实物样品。
文中的“标本”也是这个意思吗?)文中“标本”与常用的意义不同,这里有典范、代表的意思。
它不是死的,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样板。
文中说苏州园林是“标本”,形象地表明它承继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创造,是体现个性的审美活动;而技术则是在长期重复的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或技巧,二者有层次高下之别。
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真的把景致分开。
花墙和廊子的设置是为了避免一览无余,使整个园子时而幽曲,时而开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
使游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可以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
不过因为墙壁上有砖砌的镂空图案,所以,透过漏窗往往可以看见远处的景色,若隐若现,这更增加了观赏者的兴致,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了无限的意境。
三、下面节录的是《红楼梦》中描写大观园里假山堆叠的几段文字,试与课文关于假山堆叠的段落作比较,看看它们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相似之处。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通过阅读其他文体的写景段落,进一步体会课文中苏州园林的特点,帮助学生在比较中熟悉、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以上一段文字与课文第四段都写到假山的堆叠,虽然景致不完全相同,但是都写到了重峦叠嶂、佳木茏葱、高低屈曲的石岸或蜿蜒通幽的小径,都具有一种自然之趣和天成之美。
教学建议一、教学时应从文体特点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说明文,什么是说明的对象;结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二、文章的结构虽然平常,却清楚明了。
阅读时,可以在理清结构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还可以与自读课本中的另一篇《苏州园林》作比较阅读,体会它们不同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苏州园林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也可以准备一些对比图片,如我国“古代的宫殿”,被“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北京的园林中的彩绘等。
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尽量把文字的描述转化成形象。
四、本文的语言简洁明晰,相当典范,既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精当,又能体现其丰富多彩的一面。
正如叶圣陶先生自己所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
”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本文的语言加以品味。
有关资料一、假如我教《苏州园林》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选了我父亲的一篇文章──《苏州园林》。
假如我是语文教师,在教同学们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要先给他们说明这是一篇“序文”──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
这本摄影集就叫做《苏州园林》。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我父亲写一篇序文。
为一本书写序文,总得先看一看这本书的内容,为摄影集写序文当然也应该如此。
可是那家出版社还没有把摄影集编好,说是收集到的照片不太满意,准备重拍。
内容还没有看到怎么能写序文呢?好在我父亲从小生长在苏州,几处有名的园林他都熟悉。
还有,他书架上有一本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是二十多年前同济大学出版的,虽然是学术性的著作,却附了195幅精美的照片,可以作参考。
有了这两个条件,写序文就不会凭空乱说了。
我父亲写这篇序文,开头就从陈教授的《苏州园林》说起,还说这本书中的照片使他回想起他的童年;而且在最后一段,交代了这篇文章是为将要出版的《苏州园林》作的序文。
序文写好后就交给香港那家出版社了,不知什么缘故,这本新的《苏州园林》迟迟不见出版。
《百科知识》杂志编辑部知道了我父亲有这样一篇文章,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就以我父亲赠陈从周教授的词《洞仙歌》中的一句──《拙政诸园寄深眷》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
发表的时候删去了最后的几句话,是得到我父亲的同意的。
但是这样一删,读者就不明白这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了。
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又删去了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也是得到我父亲的同意的。
“拙政诸园寄深眷”这句话在第一段里,第一段删去了,题目只好改了,改成了《苏州园林》。
编者作了一条注,交代了这篇文章的出处和原来的题目,可惜没有说明这是一本摄影集的序文。
如果说明了,让语文教师了解了我父亲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教起课来一定会切合实际得多。
我是知道这段经过的,所以假如我是语文教师,在教这篇课文之前,我先要告诉同学们这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
接着,我要给同学们说明一本书为什么要有序文。
序文有由本书的作者自己写的,也有由别人写的。
由作者自己写的,大多表明他为什么写这本书、怎样写这本书之类;由别人写的,大多介绍这本书的内容,或者加上一些评论,也有给读者介绍作者的。
我说“大多”,等于说并非全都如此。
但是不管序文写些什么,对理解这本书都是有帮助的。
我父亲的这篇《苏州园林》既然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那么对读者欣赏这本摄影集有没有帮助呢?在布置预习的时候,我就提出这个问题来让同学们考虑和讨论。
我应该把摄影集拿出来,供给同学们比照。
香港的那一本至今还没有出版,我可以取父亲所藏的陈从周教授的那一本来代替;还有个办法,就是从各种画报上去找苏州园林的照片,找那些跟文章最相配合的,当然越多越好。
现在各种画报上苏州园林的照片极多,收集并不困难。
同学们经过这样的预习,就用不着我再说什么了。
我只要问:“你们读了文章,再看这些图片,是不是觉得图片上的景物更有意思了?”同学们一定同声说“是”,这是可以预料到的。
光这样回答很不够,我要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同学们的回答一定各有不同,有的从文章说到照片,有的从照片说到文章,我只要在一旁随机指点几句就成了。
在必要的时候,我可以拿出一些图片来让同学们比较,例如对称的宫殿式建筑、西方园林中的行道树、北京的宫廷园林等等。
作这样的比较是为了帮助同学们辨别异同,丝毫不含褒贬的意味。
各种建筑设计和园林布置都各有长处,文章中也并没有说世界上的园林惟独苏州的好。
经过这样一番讨论,同学们鉴赏造型艺术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