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科室登记本

合集下载

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

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

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科室:年份:XXXXXX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和相关专业的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某种手术指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二、各临床科室、相关科室应当参照本制度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三、成立XXX和临床路径管理指导评价小组(以下简称“管理委员会”和“指导评价小组”),工作开展在医院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由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小组(以下简称“科室实施小组”)具体实施,院长任管理委员会主任,科室主任为科室实施小组第一责任人。

四、XXX全面负责全院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组织对相关临床与医技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院内各部门统一协调、督导并定期检查各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

五、管理委员会应定期(每季度)组织召开由院领导主持,医疗、护理、质控主管部门参加的联席集会;定期组织召开医疗、护理、医技、药房等部门的协调会;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及相关委员会,对本院临床途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途径实施科室。

六、科室实施小组应定期(至少每季度一次)召开临床途径总结评估集会,根据本科室临床途径执行情形及时进行响应调整和改进,对试点疾病的监测指标(如入组率、完成率、住院天数、费用等)进行分析评估,并上报医务科。

总结影响试点疾病质量监控的问题,对管理委员会的反馈看法及时落实,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七、临床途径文本的制定应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临床途径管理病种和文本,结合本院实际情形进行本土化,严格按照卫生部临床途径管理要求,关于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途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

八、尊重患者知情赞成权,在患者入院时向其详细介绍临床途径的目的、意义、以及响应的诊疗项目等,并将患者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九、经治医师应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形以及病情的变革,对当日的变异情形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医疗质量检查(科室)必备几大本

医疗质量检查(科室)必备几大本

医疗质量检查(科室)必备几大本
医院或上级主管部门对科室进行医疗质量督导检查,通常要看“几大本”(以往叫“八大本”,其实不止),主要有以下这些内容:
一、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本
二、(凝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三、急危重症抢救记录本
四、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
五、医疗质控(月)分析记录本
六、会诊记录本
七、学习笔记本(个人)
八、医疗缺陷登记本
九、教学查房登记本
十、会议记录本
十一、医师交接班记录本
十二、医院(科室)隐患排查登记本
十三、科主任工作日志
十四、新技术(新业务)应用登记本
十五、院感病例登记本(卡及时上报)
十六、传染病登记本(卡及时上报)
十七、临床路径病例登记本
十八、转诊(医疗集团)登记本
十九、(重点)科室环节质量监控(月)检查表
二十、科室“三基”考核试卷与成绩表
二十一、意见本
二十二、院长、业务院长查房记录本
二十三、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医技科专用)
二十四、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临床专用)
二十五、医德医风记录本
二十六、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二十七、排班本(表)
二十八、陪检陪送登记本
二十九、随访登记本
三十、健康教育记录本
三十一、门诊登记本
三十二、住院病人入出院登记本
注:有的人主张要为医生减负,因有的内容的确已在病历中详细记录了,又要重抄在本子上。

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

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

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和医疗资源的日益紧张,临床路径管理成为了一种日益重要的管理方法。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优化患者的医疗流程,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患者的医疗质量,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的作用、构成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

一、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的作用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是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以下几个作用:1. 患者信息记录:登记本用于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等。

这些信息在后续的临床操作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帮助医生和护士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

2. 临床路径制定:登记本用于记录医生制定的临床路径方案,包括手术时间、药物使用、检查项目等内容。

通过登记本的使用,医生可以事先规划患者的医疗流程,提前安排好所需资源,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3. 医疗资源管理:登记本用于记录医疗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手术器械、医疗设备、药物等。

通过登记本的记录,医院可以及时了解医疗资源的供需状况,合理调配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4. 统计分析:登记本用于记录患者的临床路径管理情况,包括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疗效评估等。

通过对登记本的统计分析,可以评估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的构成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 患者信息记录: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等。

2. 临床路径制定:包括医生制定的临床路径方案,具体包括手术时间、药物使用、检查项目等内容。

3. 医疗资源管理:包括医疗资源的使用情况,如手术器械、医疗设备、药物等。

4. 统计分析:包括对临床路径管理的统计分析,如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疗效评估等内容。

三、如何有效使用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为了有效使用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1. 规范使用:医院应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明确登记本的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

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

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

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XXX M2015 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及流程图 (1)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成员名单 (4)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及个案管理员职责 (5)科室临床路径实施病种目录 (6)科室临床路径年度工作计划 (7)科室临床路径表单、入径标准、患者知情告知书 (8)科室临床路径监测指标 (9)月小结、季、年度汇总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0)1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0)2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0)3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0)第一季度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0)4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0)5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0)6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0)第二季度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1)7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1)8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1)9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1)第三季度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1)10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1)11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2)12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2)第四季度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2)年度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2)临床路径管理培训记录 (13)医务部医疗台账督查反馈表 (14)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及流程图一、院内各科室开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

二、各科室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根据本院现有的医疗资源情况,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参照卫生部发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文件,筛选并确定开展临床路径的病种,并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三、设立组织,加强督导。

在院长、业务副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

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隶属于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通过医疗、护理、医技、药学等相关科室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协调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临床路径定义与内容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

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

它主要是针对ICD 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手术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的时间、预算的费用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

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二、总体目标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四、临床路径实施(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1.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组长:马金生副组长:李智伟高克毅王大峰成员:马金生李智伟高克毅王大峰段新杰王震宇吴会战李庆民刘海静何清芳刘贵炎马建军宁雪光张洪辉高菲孙兰香赵毅杨双合唐志军孙云峰曹飞陈艳红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设在医教部。

医疗质量检查(科室)必备几大本

医疗质量检查(科室)必备几大本

医疗质量检查(科室)必备几大本
医院或上级主管部门对科室进行医疗质量督导检查,通常要看“几大本”(以往叫“八大本”,其实不止),主要有以下这些内容:
一、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本
二、(凝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三、急危重症抢救记录本
四、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
五、医疗质控(月)分析记录本
六、会诊记录本
七、学习笔记本(个人)
八、医疗缺陷登记本
九、教学查房登记本
十、会议记录本
十一、医师交接班记录本
十二、医院(科室)隐患排查登记本
十三、科主任工作日志
十四、新技术(新业务)应用登记本
十五、院感病例登记本(卡及时上报)
十六、传染病登记本(卡及时上报)
十七、临床路径病例登记本
十八、转诊(医疗集团)登记本
十九、(重点)科室环节质量监控(月)检查表
二十、科室“三基”考核试卷与成绩表
二十一、意见本
二十二、院长、业务院长查房记录本
二十三、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医技科专用)
二十四、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临床专用)
二十五、医德医风记录本
二十六、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二十七、排班本(表)
二十八、陪检陪送登记本
二十九、随访登记本
三十、健康教育记录本
三十一、门诊登记本
三十二、住院病人入出院登记本
注:有的人主张要为医生减负,因有的内容的确已在病历中详细记录了,又要重抄在本子上。

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

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

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科室: __________________年份: _________________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职责:(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并同药剂、检验及财务等部门共同制定临床路径的文本;(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四)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科室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各科室:临床路径一般应当按照以下流程实施(流程图附后):一、患者住院后病房经治医师首先对患者时行检诊。

在患者住院后24小时内,经治医师会同科室个案管理员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告科主任。

二、符合准入标准的,经治医师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在长期医嘱中下达“进入临床路径”医嘱,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护士在病房护士工作站录入“进入临床路径”医嘱。

(注:“进入临床路径”该条医嘱不收费)三、相关护理组对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医嘱和相应的护理版临床路径为病人实施整体化护理,包括入院宣教(环境、制度等)、健康教育、正确执行医嘱、病情观察、护理措施的落实等。

四、经治医师会同个案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不能空项。

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中的诊疗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当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

相关护理组完成护士版临床路径表。

如果患者中途退出临床路径,经治医师和相关护理临床路径的原因。

(临床路径表的规范填写纳入医疗护理文书管理)五、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出院时,经治医师要在《临床路径管理病例个案评价登记本》中逐项登记该患者信息,有无变异等,中途退出临床路径的患者信息也要登记,并注明退出原因。

临床科室各种记录本书写基本要求、病案书写注意事项

临床科室各种记录本书写基本要求、病案书写注意事项

临床科室各种记录本书写基本要求一. 《病区医生交班本》1.科室名称:科区2.日期:20 年月日3.交班时段:时至时(白班:8:00时至17:30时;晚夜班:17:30时至8:00时;24小时值班:8:00时至次日8:00时)4.值班时段病区患者总体情况:原有人数总人数入院出院转入转出手术分娩婴儿病危(重)死亡(以上项目,有的就填数字,没有的则写“无”)5.入院、转入、手术、分娩产妇及新生儿、病危、病重者,应每例患者写一段,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案号、目前诊断、目前情况、注意事项。

6.值班医生、接班医生分别签全名7.白班与晚夜班、值班医生与接班医生应衔接,举例:第一天,白班,值班医生李××,接班医生王××;晚夜班,值班医生王××,接班医生赵××;第二天,白班,值班医生赵××,接班医生李××;晚夜班,值班医生李××,接班医生张××;第三天,白班,值班医生张××,接班医生赵××;晚夜班,值班医生赵××,接班医生王××;第四天,白班,值班医生王××,接班医生张××;晚夜班,值班医生张××,接班医生李××。

二.《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1.时间:年月日上(下)午2.地点3.参加人员的姓名及职称(职务)(应有护理人员参加)4.主持人:姓名5.死者一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五岁以下儿童死亡还要记录:出生年、月、日,死亡日期,父亲和母亲姓名,现在住址、户口地址;另要填报儿童死亡报告卡)6.病历报告人:姓名。

(内容详见病历)。

7讨论发言:每位发言者姓名、内容(可摘要记录,重点是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死亡诊断、诊疗经过是否规范、抢救经过是否及时正确、经验和教训等)。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最新)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最新)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级医院评审细则和市卫计委千分制考核的要求,推进临床路径工作开展,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高诊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和住院费用,通过诊疗、护理标准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医院经过充分讨论,制定了“临床路径考核管理办法”,现下发给你们,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以书面形式报考核办公室。

一、考核要素和指标?各科参与考核的临床路径病种完成情况及各病种入径率≥60%、完成率≥70%、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记录情况,完成质量为考核要素。

二、考核办法??实行按月考核,采取月底考核和平时考核相结合,要求各科每月必须完成所有参与考核的临床路径病种,入径率和完成率及相关文件的登记书写且保证质量。

医务科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抽查入径病例是否与上报表单相符,及路径各项流程质量完成情况。

由质控科对各科室入径率和完成率月终进行考核汇总。

三、奖惩办法??1.奖惩原则。

以是否完成所有参与考核的病种且满足各病种入径率≥60%、完成率≥70%为奖惩基础。

2.奖惩细则。

(1)对未完成入径率60%的科室扣除科室当月考核得分1.5分。

(2)对完成率未达标(≥70%)的科室扣除科室当月考核得分0.5分。

(3)对登记记录不全或管理不规范的科室酌情扣分,该项目分值1分。

(4)科主任考核按相同内容及分值进行考核。

(5)对全部指标完成的科室及科主任奖励考核分值2分.(6)每月在《医院管理信息》上对各科室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7)当年度累计超过三个月未完成指标的科室和科主任、科秘书不得评优选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有关要求,我局将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

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doc

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doc

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岳.doc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科室:年度: 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目录1、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2、关于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的通知3、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4、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5、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临床路径工作协调机制6、出入路径登记制度7、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临床路径患者知情同意制度 8、临床路径患者知情同意流程图9、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临床路径统计工作制度 10、临床路径管理信息报送制度11、实施临床路径的奖惩制度12、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临床路径监测与评价工作管理规定13、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表14、临床路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15、临床路径病种管理知情同意书16、临床路径变异登记表17、变异记录单18、临床路径表单19、临床路径病种申报申请与批复表20、各科临床路径汇总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参照本指导原则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第三条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下分别简称管理委员会和指导评价小组)。

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指导评价小组的工作。

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应当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以下简称实施小组)。

第四条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

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一)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医院各科临床路径表单

医院各科临床路径表单

医院各科临床路径表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自发性气胸(内科版)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自发性气胸(ICD-10:J93.0-J93.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锁骨骨折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锁骨骨折(ICD-10:S42.001 )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1017/78.51018/78.5101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髌骨骨折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髌骨骨折(ICD-10:S82.001 )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6/79.1901/79.39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0 + B95.5)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急性菌痢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菌痢(A03、80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ICD-10:J35.0)行扁桃体切除术(ICD-9-CM-3:28.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ICD-10:I62.006)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ICD-9-CM-3:01.31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9天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7/K26.7/K27.7)(无并发症患者)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ICD-10:A15.6,A16.5)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脑梗死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ICD-10 住院号:性别: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患者姓名:年龄:附:中医诊疗方案脑梗死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謇涩为主要表现,属中医“中风”范畴。

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

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

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科室:年份: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组长:成员:个案管理员:职责:(一)在指导评价小组指导下,开展本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二)制定科室临床路径实施目标及方案,并督促落实;(三)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四)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临床路径管理方面的培训;(五)向指导评价小组提出本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调整及临床路径文本制修订的建议;(六)分析变异的原因及提出解决或修正的方法;(七)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八)其他需要实施小组承担的职责。

临床路径实施流程一、患者住院后病房经治医师首先对患者时行检诊。

在患者住院后24小时内,经治医师会同科室个案管理员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告科主任。

二、符合准入标准的,经治医师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在长期医嘱中下达“进入临床路径”医嘱,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护士在病房护士工作站执行“进入临床路径"医嘱.(注:“进入临床路径”该条医嘱不收费)三、相关护理组对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医嘱和相应的护理版临床路径为病人实施整体化护理,包括入院宣教(环境、制度等)、健康教育、正确执行医嘱、病情观察、护理措施的落实等。

四、经治医师会同个案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不能空项。

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中的诊疗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当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相关护理组完成护士版临床路径表。

如果患者中途退出临床路径,经治医师和相关护理要记录退出的原因。

五、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出院时,经治医师要在《临床路径管理病例个案登记本》中逐项登记该患者信息,有无变异等,中途退出临床路径的患者信息也要登记,并注明退出原因.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没有严重的合并症,预期能够按 (((五)其他严重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三、当患者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当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退出路径,确保患者安全。

临床路径管理考核制度

临床路径管理考核制度

临床路径管理考核制度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安全,顺利推进临床路径工作,医院决定制定临床路径管理考核制度。

一、科室与相关部门及人员职责1、医政科:负责监督临床路径实施科室执行其相关病种的诊疗规范,建立与有关病种相适应的急诊“绿色通道”以及辅助科室的连贯服务流程与规范。

根据临床路径质量控制的评价标准,监控临床医疗与服务过程,促进服务流程的完善和临床服务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2、病案室:在医政科领导下负责监督临床路径病历首页规范化管理,保证疾病编码的准确性,配合临床科室临床路径上报的病案统计和调阅工作。

3、信息科:负责临床路径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培训工作;利用系统获取临床路径管理数据。

4、护理部:组织制定临床路径护理规范及工作流程,协助医生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保证病区护理人员认真落实。

5、院感科:深入临床科室,指导、检查临床医务人员,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6、药剂科:监测合理用药;协助处理与药物有关的变异。

7、麻醉科:负责制定临床路径手术麻醉的规范和工作流程,并保证落实到位。

8、临床医生:参与修订临床路径中与医疗相关的措施;确认病人是否进入临床路径管理,并在医嘱中注明;临床路径表内治疗项目的确定、计划和执行;对病人的康复进行评估,是否合乎临床路径的预期目标。

9、护士:监测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负责病人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协助和协调病人按时完成项目;记录和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结果;负责提供病人与家属的健康教育;制定和执行出院计划;有变异时,仔细记录变异,与医生和护士长讨论并加以处理。

10、临床辅助科室(检验科、放射科、CT室、彩超等):执行临床路径表上本科室执行的项目;协助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变异。

11、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定期(每季度)组织召开由院领导主持,医疗、护理、质控主管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组织召开医疗、护理、医技、药房等部门的协调会;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及相关委员会,对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路径实施科室。

临床路径登记本

临床路径登记本

临床路径登记本临床路径登记本啊,这可是医疗领域里一个相当重要的存在呢!你知道吗?我曾经在一家医院工作的时候,就和这个临床路径登记本打了不少交道。

记得有一次,一位老年患者因为突发心脏病被送进了医院。

当时整个科室都紧张起来,医生们迅速展开了急救行动。

而我呢,负责记录这个过程在临床路径登记本上。

从患者进入医院的那一刻开始,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检查,每一次用药,都得详细、准确地记录下来。

比如,患者刚送来时,脸色苍白,呼吸急促,满头大汗,护士迅速为他测量了血压和心率。

这些数据,我都要第一时间记在登记本上。

然后,医生进行了初步的诊断,判断可能是心肌梗死,马上安排了心电图、血液检查等一系列检查项目。

我就跟在旁边,手里拿着笔,眼睛盯着医生和各种仪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信息。

等检查结果出来,我又赶紧把那些复杂的指标和数据一一填进登记本里。

这临床路径登记本可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工具,它更是医生们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之前记录的分析,医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趋势,从而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在这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一次出现了药物过敏的情况。

这时候,临床路径登记本上之前记录的患者过往病史就发挥了大作用。

医生马上根据这些信息,更换了药物,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而且,这个登记本对于医疗质量的把控也非常关键。

医院的管理部门会定期检查登记本,看看各项操作是否符合规范,治疗是否及时、有效。

如果发现了问题,就会及时进行整改和培训,以提高整个医疗团队的水平。

再比如说,患者的康复情况也得在登记本上体现。

哪天能下床走动了,哪天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了,这些都是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总之啊,临床路径登记本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的本子,但它承载着患者的治疗全过程,关系着患者的健康和安危。

我们对待它,可丝毫不能马虎!它就像是医疗工作中的一个无声的见证者,默默地记录着每一个与病魔抗争的瞬间,为患者的康复之路留下清晰的足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